旅游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1:51:39

旅游化

旅游化范文篇1

关键词:创意文化产业;旅游化发展;对策研究

旅游化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由于当时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故而他们对旅游化也开展了研究。加拿大学者Young和比利时学者Jansen-Verbeke在研究旅游发展的影响时先后提出旅游化概念,他们将旅游化界定为各类事物因为受旅游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由于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特定的文化意义,所以较能吸引旅游爱好者的注意。进而引起国外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因而文化资源旅游化这一课题在学界占比较重。而国内对旅游化的研究则比国外晚十多年,与国外学者最初将旅游化作为一个现象来研究所不同的是:国内学者是将旅游化作为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策略提出来,重在研究其他产业如何通过旅游化发展而达到更理想的状态。但是,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尚不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景德镇市的战略新兴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有重要作用。近几年里,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当地文化资源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当地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成为景德镇旅游业的地方特色和主要亮点。本文拟以旅游业为最终产业,探讨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旅游化发展,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及建议。

1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发展的必要性

1.1是景德镇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之一。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发展,景德镇加大投入,开始了一系列的举措。如:成立了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发展集团、编成了《景德镇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系列规划》、正式开工改造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及御窑厂保护设施和御窑厂周边道路街面工程、陶溪川文创街区顺利通过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评估、全面启动城市“双创双修”工作。最近两年,城市建设乱象、交通乱象、建筑工地乱象和空中乱象等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集中整治,景德镇城乡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景德镇城乡形象更能体现“世界瓷都”的内涵。而这些使得景德镇比之前更具备观赏性和文化深度,游客的旅游体验得到较大提升,旅游业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景德镇旅游业总体市场规模小,旅游服务意识淡薄,产品形式单一,区域旅游业竞争力低下。因此,如果将景德镇近年发展较好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旅游化发展,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升级传统旅游产业,对提高景德镇旅游的吸引力和附加价值,推动旅游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所以,促进文化创意旅游化发展是提升景德镇旅游业竞争力的需要。1.2与将景德镇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互为必要条件。景德镇从古代就是世界著名瓷都,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整座城市弥漫着十分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在国内,景德镇素称“江南雄镇”、“四大名镇”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世界手工艺民间艺术之都、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另外,景德镇市还曾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因此,为了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署的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执行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精神,以及各级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以《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年)》等为指导,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发挥景德镇市陶瓷文化、茶文化、古村古镇等旅游资源优势,围绕“一个与世界对话的城市”,通过“铸魂、创艺、美乡、靓城”四个路径,构建景德镇市旅游发展的主体战略框架,把景德镇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和更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现代服务业。景德镇明确提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并制定了《景德镇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系列规划》。可以说,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发展,与景德镇实现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互为必要条件、二者互相促进与发展。1.3提升景德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一方面,从景德镇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旅游业是举足轻重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有利于促进景德镇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绩效,从而增加对景德镇经济产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从提升景德镇城市的品牌影响力的角度,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景德镇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可以充实景德镇品牌的内涵,而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可以使景德镇品牌特色得到更好的传播。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从品牌影响力的角度,总之为了提升景德镇的城市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是必不可少的发展措施。

2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旅游者的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景德镇地方政府主导下,景德镇旅游业从多年以前单纯以购买瓷器为导向,逐步转变到现在以参观和体验传统手工技艺为导向,进而转变到现在的以领略和感受各种地方文化为导向,景德镇旅游的文化创意特色日益明显。(1)景德镇历史文化地标得到保护,提升了旅游业的文化附加值。多年以来,景德镇持续关注城市文化地标的保护与恢复,不少历史文化地标被复原和规范建设,文化标志性更明显,并成为景德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增加了旅游的文化特色。如古窑民俗博览区成功申报国家5A级景区;御窑厂、高岭•瑶里风景区、洪岩仙境风景区、浮梁古县衙等7个景区被评为4A级景区;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雕塑瓷厂明清园、缘源陶瓷创意园等6个景区被评为3A级景区,还有4个2A级景区:冷水尖、官庄窑、丝绸瓷路•景德镇、瓷立方陶瓷文化创意园。另外,湖田民窑博物馆、陶溪川、三宝瓷谷、名坊园、双龙湾生态园、涌灵峰、汪湖、翠屏湖、浯溪口水库、郭璞峰等景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建。这些景区的改善使文化创意产业基础增强,增添了景德镇旅游的创意色彩,文化创意旅游的功能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2)旅游业积极与地方文化对接,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长期以来,景德镇城乡范围内有着大量的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元素,但是由于它们分散而隐蔽,一直不被人重视和发现。直到近些年,由于人们对旅游消费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些文化遗存才得以受关注。于是,当地旅游企业或自然村委会开始组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他们通过查地方志或相关史书、讲历史故事、修复历史遗存、寻求现代社会风俗的历史根源等,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旅游线路,如景德镇市区内胡同文化、景德镇乐平古戏台文化,而浮梁县辖区内的古村落文化则集自然风光、地方戏、古代民居、民间方言、古街道、古桥、传统信仰等各种民俗文化于一体,赋予了旅游产品的各种文化底蕴,提高了旅游吸引力。如今这些地方成为本地城里人周末自驾游的重要目的地,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3)陶溪川成为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的新地标。陶溪川是一座文化创意综合体、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其格局是以陶瓷文化为核心,以手工艺术为特色,分别规划了国际陶艺村、陶艺创意谷、红店粉彩工厂和明清窑作遗存园4大板块,生动再现了景德镇100余年的现代陶瓷工业发展脉络。其中各创意文化实体业态丰富齐全、产业链相对完整,吸引了包括迪士尼动漫梦工厂、开元曼居等品牌在内的800余家企业入驻,还有每周末的陶瓷文化创意集市。陶溪川由于设计思路前卫、规划合理,一经建成就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参观、体验、购物、旅游,现在是景德镇创意文化旅游的新地标。(4)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实体吸引了大量游客。景德镇培育孵化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实体。这些创意产业实体文化风格定位各异、产品极具创意,是游客宜观宜购的好去处。在其中,珠山东市是年轻大学生创业园,是“景漂”一族发挥聪明才智,实现创业梦想的基地。还有由聚集在陶溪川、陶艺街等创意集市上的陶瓷小品摊位,这里作品种类繁多,创意新颖独特,色彩丰富明快、做工精巧、风格各异、价格亲民,每年吸引数十万的中外游客到此旅游、淘宝。

3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3.1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景德镇文化创意旅游景区呈多头管理、运行制度多样、政策规定不统一、各部门各环节沟通不畅等问题。现有的文化景区所有制各不相同,有国有的、有私营的、还有是公私混合经营的,其所属管理部门有的是文化局、有的是城建局、有的是国土资源局,还有园林局等。由于各管理部门管理思路不一致,资金支持不同步,导致各景区建设和发展不平衡,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没有强大的动力支持。比如中国陶瓷城,政府将其规划成重点旅游购物项目,投入较长的时间建设和打造,但是后来为因旅游的市场运作机制不健全,旅游投资项目偏少,对民营投资支持力度小,以致企业受困,后续投资乏力,2016年该4A景区被摘牌。再比如由乐天陶社开创的雕塑创意集市,2013年前后达到繁荣鼎盛期,吸引了大批中外陶艺家来厂驻扎,成为游客观瓷、赏瓷、做瓷、画瓷、购瓷的理想乐园。后来由于政府大力支持陶溪川文化创意街的打造,大学生创业者被吸引过去,雕塑瓷厂创意集市逐渐凋敝。在景德镇,如此文化创意景区此消彼长的例子不在少数,一些民营文化创意实体遇到市场冷落难以支撑,只好停止经营。所以整个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进程难以加快。3.2文化资源与旅游脱节,旅游化产品简单初级。大多数景德镇市区以外的资源文化景观分布非常分散隐匿,再加乡村通达性不够好,没有私家车的游客是不方便去游玩,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资源与旅游的结合。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品都是古陶瓷文化遗址游览,穿插讲解几个历史典故和陶瓷行规,游客单纯看景点、听故事,旅游项目设计简单、老套,创新不够,没有突出文化元素的深层内涵,文化处于低开发状态。创意产业旅游化发展的进程。3.3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不完整。旅游综合功能区缺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不完整。目前除了新规划的陶溪川文化创意街区内是集文化创意、购物、休闲、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旅游休闲功能齐全外,其他地方都是分散的单一功能区域,或参观游览、或餐饮住宿、或休闲娱乐的区域,游客来景德镇后,大多数时候不能边吃边看、边看边休息、住宿的间隙去休闲等,他们多方面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笔者曾亲闻一位从外地赴景德镇出差的人吐槽,其被安排的某数星级酒店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工作之余晚上只能在房间看电视,为不能去市区领略景德镇陶瓷文化而深感遗憾。3.4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发展的条件不完善。一是缺乏专业的文化创意旅游人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一个新的领域,目前这方面人才总体缺乏。而景德镇的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也有赖于次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二是无资金支持。景德镇虽然鼓励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发展,但目前尚无相关配套的资金支持政策。大多文化创意实体融资困难。三是旅游生态环境不理想。景德镇城市整体脏、乱、堵现象需要彻底改善。再就是市民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景德镇市民文明道德素质存在较大问题,如着装不整、公共场所行为不雅、不遵守交通规则、乱扔垃圾等行为随处可见,严重降低了城市档次,成为创意产业旅游化发展的一大障碍。四是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景德镇周边地区受到中心城区的严重“屏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缓。山区公共交通体系落后,通达性极差,乡村景点难以组成旅游交通环线,造成游客旅游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提高。特别是自由行的游客只能被限制在市区旅游,降低了其文化创意旅游体验效果。

4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化发展的对策

旅游化范文篇2

【关键词】旅游产业化/条件/素质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世界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以年均7.5%和12%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了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从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看,已经完成了由初级向高级的产业升级,实现了旅游产业化。如果我们把视角转向中国的旅游业,可以说,其旅游产业化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与现代旅游业还存在较大差距。相应的,我国对旅游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也有许多空白。本文拟就旅游产业化的基本涵义、旅游产业化需具备的条件及我国旅游产业素质进行分析,以期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化的进程作一理论探索。

一、旅游产业化的涵义

旅游产业化涉及到诸多复杂的问题。首先其涵义问题关系到事物的本质属性,用现存的研究成果确定其三维空间颇费思量;其次是旅游产业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交织关系错综复杂;三是旅游产业化还受到文化背景、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人才、宏观体制和微观机制待多重因素的制约。但是,旅游产业化涵义的研究应当承担两个重要使命:一是描述现代旅游业的业态;二是描述中国旅游业和加速向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业势;为研究问题起见,可将现代旅游业“冻结”在特定的时空中作为抽象化了的静态比较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尤其象中国这样拥有丰富旅游资源、极具发展潜力、旅游业又相对落后的国家,旅游产业化则表现为一种动态进取行为——由初级产业向高级产业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进军的产业进步过程。

日本学者富永健一曾把产业社会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为开展产业化的社会(IindustrializingSociety),后期为实现了产业化的社会(IndstrialiadeSociety)。他认为,实现了产业化的社会是高生产和高额大众消费的社会。(注:〔日〕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302页,1984。)日本学者是将产业化社会按时间维进行阶段研究,本文尝试对旅游产业化按空间维进行对比分析,应属同一时间序列中的横向比较。

从上述研究角度出发,旅游产业化便内涵着静态与动态两种表现形式,包容着结果和过程两种客观状态,贯穿着业态和业势两大研究取向。由此,可以用简要的两句话为旅游产业化下个定义:旅游产业化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一是指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现代旅游业的业态;二是指相对落后的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发展并最终步入其中的业势。

二、旅游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实现旅游产业化的条件是旅游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市场化。

1.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水平的标志

现代化既是一种与近代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相适应的时代观念,又是包含着十分丰富、复杂的社会内容的社会经济体系。旅游现代化涉及到经济现代化、社会服务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三个方面。

按人均收入可将经济分为贫困型、温饱型、小康型和豪华型。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美国旅游资料中心等机构的调查分析,美国旅游临界点在年收入1.5万美元,超过这个收入的家庭比低于这个收入的家庭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大两倍。年收入在2万至5万美元的家庭,其作出旅游的可能性则更大。因此,现代旅游业是在“小康型”向“豪华型”发展的时空之中展开其腾飞的产业翅膀,旅游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经济现代化。

社会服务现代化既是旅游现代化的外在条件之一,又是旅游现代化的内生条件。作为外在条件包括:便利、快捷的国际旅游通关、签证服务,旅游人身保险和医疗服务,旅客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整洁清雅的旅游环境等。作为内生条件包括旅游六大要素的多层次服务:现代化的交通服务、通讯服务、购物服务、导游服务、线路及客房的预定服务及娱乐设施和发达的酒店服务。

文化现代化则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旅游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静态的审美观,是封闭性文化,在其文化基础上很难垒起现代旅游业的殿堂。现代文化是一种涌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开放的、动态的文化,形成一种独具时代价值的文化格局,从而对旅游现代化产业深远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工作制度、休假制度及利用闲暇时间去旅行都是现代文化价值取向的结果。

文化现代化在一国之内不是对异质文化的否定,而是对异质文化的探索、借鉴和融合。对文化差异进行探索的价值情趣,是引导现代旅游业客流走向的神奇的魔棒。

文化现代化的核心是科学现代化,一切现代科学都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在观察、实验、整理、分析等冷静的客观手段之中,包容着人类追求发展、探索自然的激情和渴望。因此,以求知为原动力的探险旅游、科学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样,具有现代文化潜质的人,并未见得收入有多高,但在其精神追求、情操陶冶、视野开拓、价值实现等文化动力驱使下,会视旅游为自我发展之必需。离开人类文化现代化的动力,旅游现代化便成为无源之水。

2.国际化——旅游产业化的空间跨度

旅游国际化的表征是一国国际旅游的比重不断上升。没有国际旅游的发展,旅游业很难成为现代产业。法国的罗贝尔·朗加尔左他所着《国际旅游》一书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开始真正进入大众化的国际旅游繁荣时期。随着旅游国际化的进程,其左经济层面上的影响愈来愈明显。旅游国际化不仅成为旅游产业化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且被视为一国社会与文化进步的重要象征。它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促进各国乃至国际经济的发展。

旅游国际化的结果,使国际旅游成为旅游经济中的高级层次,从而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作为持久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良策来考虑。作为旅游客源国来说,客源输出的结果,使其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影响得到强化,在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中保持心理上的优势。作为旅游接待国家来说、国际游客进入的结果,使其持续稳定地获得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旅游设施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

3.规模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基础

根据美国人索尔斯坦·维布伦在其所著《休闲阶级理论》一书中的分析,从1936年起,西方发达国家实行“付薪假期”社会法,旅游才由富人所特有的活动开始进入劳动大众阶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旅游活动在全球获得巨大的进展。1990年国际旅游人数达41500万人次,比1950年的2350万人次增加了16.7倍。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到本世纪末,全世界每年外出旅游的人次将达30亿之多。

旅游业规模化的集中表现是大众旅游(MassTourism)的形成。大众旅游一是指旅游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大众,旅游也不是少数人的奢移行为;二是指现代旅游开始形成的有组织的包价旅游为代表的规范化旅游模式。即旅游者在旅行社的组织安排下,按预定时间、路线和活动内容,有计划地完成旅游全程活动。

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并非所有家庭都有条件外出旅游度假,还有相当数量低收入家庭无力承担旅游的开支。对此,有些国家采取由政府、雇主、工会或社会团体提供赞助或补助的办法,组织外出旅游度假。这便是所谓“社会旅游”(SocialToursm)。这一做法,也大大推进了旅游的规模化。

既然规模化是旅游产业化的基本条件,那么规模收益理论如何解释旅游经济问题呢?在旅游需求为一定的前提下,旅游供给生产要素的增加(如星级饭店的增加),只能在客观上对原有客源市场份额进行“再分配”,这就会产生规模效益递减,并造成业内过度竞争,如削价倾销等,加剧了规模收益递减的走势。在旅游需求方面,其规模经济问题就会有很大不同。客源规模的扩大,对旅游供给形成两大效应:一是对景区、景点和饭店、购物、餐饮等,增加的旅客会产生“帕累托效应”,促成规模效益递增;二是可刺激旅游供给数量的扩大,使规模效益不变或递增。

4.市场化——旅游产业化的运作方式

旅游市场化的落脚点要体现在下述四个方面:(1)市场规模,即一定的大众旅游市场的基础,并且这个基础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市场需求,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旅游经济严重格讲是需求导向型经济,不能离开旅游市场需求去考虑旅游发展问题;(3)市场取向,即彻底告别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接待型旅游”的观念,按市场规则引导旅游活动;(4)市场真实。旅游市场化并不是凭主观臆愿去“制造市场”,如各种低劣粗俗的人造景观,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这个“节”那个“节”等。旅游经济是立足于地方旅游资源的一种特色经济,将旅游资源按市场需求转化为旅游产品应当持科学的态度,严格按市场规律办事。

三、我国旅游产业素质分析

通常来讲,产业素质是某一产业的技术能力、产出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和获利能力的综合体现。旅游产业化,在外部要受国民经济产业素质的影响;在内部是由其自身素质高低所决定的。

1.旅游产业技术能力

旅游产业中的“技术”,既包括物质形态的硬技术,也包括智力形态的软技术。硬技术一是指旅游业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吸收与应用,二是指旅游业本身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水平。如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未来宇宙城,日本的高山游览索道等,其硬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另外,科学技术本身也会成为旅游以光产品。美国航天基地、机器人工程,中国的三峡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科技成果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前去观光。事实上,由于旅游业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这些行业对现代技术的应用,都表现为旅游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旅游业的软技术,是指旅游业的管理技术,包括行业管理技术、企业管理技术和环节管理决窍等。在一定意义上,软技术比硬技术更显需重要,更具价值弹性。一项硬技术水平很高的旅游产品,由于软技术跟不上,会导致亏损甚至失折。相反,一种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旅游项目,由于管理得法,营销有术,会赢得市场和顾客。

从总体上看,我国旅游业技术能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如旅游装备落后,科技含量高的旅游产品少、管理水平低等其原因除了我国整体技术水平低之外,与把旅游业看作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无需提高技术的错误认识不无关系。如果说科技在旅游业广泛应用受到客观局限的话,管理落后的层面是可以扭转的,软技术的优先提高是完全有可能的。

2.旅游业产出能力与市场能力

旅游业产出能力是指旅游业能提供的全部旅游产品(包括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产出有力在旅游业是一种待消费的“库存商品”,产出能力转化为市场能力则是一种飞跃,进入不了市场的产出能力是毫无价值的。从一般意义讲,产出能力与市场能力达到均衡状态为最佳,即供求平衡。但旅游业供求的特殊性,使其供求规律有特别的表现。当旅游业的客房供不应求时,在短期内不可能象加工业通过加班加点赶制出来。因此,旅游业拿出能力的事先储备是由行业特殊性决定的。其产出总量和结构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旅游市场的需求增长总量,二是政府的“行业准入”行为。而这两方面的约束,都应当根据产出能力的存量和市场能力的实现率来确定。1996年我国涉外旅游饭店的床位出租率为55.2%,这表明旅游饭店的产出能力过剩及市场能力不足。因此,对饭店新增产出能力的宏观控制以及饭店自身努力扩张市场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旅游产品的丰富性是扩张产出能力的又一途径,增加特色旅游项目、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可增添游客的兴致,延长逗留时间,从而提高产出总量。

3.旅游产业管理能力与获利能力

旅游产业管理能力包括宏观管理能力和微观管理能力两个层面。宏观管理主要体现在旅游业法律法规的约束、旅游产业政策的导向及行业管理的协调上。宏观管理能力的有效性体现为市场竞争有序、利益主体行为合法、旅游区域合作广泛等。微观管理能力是旅游企业自我管理的状态和水平的综合反映。企业组织设计、人力资源配置、业务流程安排、服务质量控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市场开发与促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等等,均是旅游业微观管理能力的应有内容。

旅游化范文篇3

关键词:节事旅游运作模式市场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学术界就对节事活动进行了研究,其内容涉及节事旅游的定义、品牌化、营销策划及评估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种各样节事旅游活动的频频举行,节事旅游也逐渐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总体上认为,举办节事活动对举办地具有优化旅游资源配制、完善旅游环境、塑造旅游整体形象、提升地方知名度、弥补淡季需求不足、弘扬传统文化、带动旅游相关消费、等方面的作用。本文试以南京国际梅花节为例,对国内节事旅游运作模式作一探讨。

一、节事旅游及其运作

准确定义节事旅游的概念,对于正确认知节事旅游的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界定

最早提出节事旅游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布尔斯廷,他在1984年出版的《Image:AGuidetoPseudo-EventsinAmerica》一书中,从旅游角度首次给出了节事旅游的定义: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1]。

在我国,对节事旅游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国内学者一般将节事旅游定义为:节事旅游,是指依托某一项或某一系列旅游资源,通过开展丰富的、开放性强与参与性强的各项活动,以吸引大量受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活动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所有活动总和[2]。

我国的节事旅游最初是依托传统的节日庆典发展起来的,所以,节事旅游与人们惯常的传统节日庆典在组织形式和消费特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都具有广泛的民众参与性,能吸引大量的受众参与、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节事旅游和传统节日庆典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3]:

1.我国传统节日大多带有传统的农耕文化特色,如春节、清明、端午等,他们多依附于自然节气的转化和农业生产活动,各个节日的内涵和时间也相对独立和固定;而节事旅游商业气息浓厚,目的性和利益性强,节庆举办时间取决于当地旅游市场发展情况。

2.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相对传统节庆;节事旅游是伴随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其发展时间短、缺乏历史积淀、民众基础薄弱。

3.传统节庆多为民众自发性参与,活动涉及范围广、认可度高;而大多数节事旅游只局限于某一地域范围内影响和辐射范围小,认可度比较低。

4.传统节庆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而举办节事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

(二)我国节事旅游运作的三个阶段

节事旅游在国外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而我国由于受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影响,节事旅游的发展还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运作的模式也不尽相同。

根据一般的产品市场营销理论以及国内节事旅游的实际发展状况,国内学者认为我国的节事旅游运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也称为三种发展模式[4]:

第一阶段,政府主导型。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政府主导,企业被动参与节事运作。发展初期,完全由政府筹备,邀请企业参与,以期待朝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企业的参与节事是被动的、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组委会的直接目的旨在扩大节事旅游的影响力和为将来市场化运作做准备。

第二个阶段,过渡型。政府主导、企业主动参与。这一时期,市场机制初见成效,受众对节事活动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市场潜力呈现出来,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组委会的各项活动,以期待通过节事旅游的举办获得利益。

第三个阶段,市场主导型,这是一种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政府的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完全由企业主导。完全的市场化就是企业行为,企业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由主动参与到竞争参与,组委会从企业中筛选出符合节事旅游发展的产品或项目,推动节事旅游产品质量的升级换代和全面提升。这是节事运作模式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市场化运作节事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节事旅游市场化运作,是指在节事旅游实施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考量投入产出,进行规范化的市场操作,避免单纯办节或为办节而办节[5]。现代节事旅游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产生的市场条件,以及节事旅游本身的目的性和趋利性的影响,决定了节事旅游的运作最终必须走向市场,理由主要有四点:

(一)是节事策划最优化的需要

节事策划过程需要面向市场,而我国大部分节事旅游的策划,目前都还是由政府单方面直接委托部分专业结构或咨询公司进行活动策划,个别地方的节事旅游还是完全处于政府包办状态。节事旅游策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确定节事旅游的主题,拟定活动的方案,费用预算,拟定宣传方案,方案审批,组织实施,工作协调及活动评估等繁杂的工作。

政府部门本身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和职责所在,节事旅游策划只有面向市场,委托专业旅游策划结构,节庆活动策划才能避免陈旧,永葆青春。而且这种委托还需要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选取综合效益最优方案,避免政府单方面委托过程中个别行为。

以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例,南宁国际民歌节作为国内新兴的四大节事旅游活动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就是得益于高效的市场化运作。为了发展节事旅游活动南宁市成立了国有独资公司——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民歌节的资金筹措和主要演艺活动的策划与经营以及日常的运作。市场化策划运作不但给了文化企业极大的创业空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行政成本也大大降低。新成立的大地飞歌公司开张第一年就实现“开门红”,筹资收入达2757万元,实际支出2649万元,南宁民歌艺术节首次实现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按照通常情况,一个节庆要在举办八九年之后才会实现收支平衡,而南宁民歌艺术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个过程,南宁民歌艺术节成了市场化策划运作的最大受益者[6]。

(二)是节事产品设计细化的需要

节事旅游虽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旅游产品,但节事旅游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所以节事产品在进行设计时,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对客源市场的人口构成文化层次、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和旅游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细化节事产品分类,尽可能达到所推出的系列节事产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吸引更多受众的目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事旅游是人民大众的节日这一主旨。

(三)是节事旅游品牌化的需要

举办大型节事活动必须考虑节事的品牌效应,为树立独树一帜的鲜明形象,节事活动组委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准绳考虑节事的三个确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要内容,只有根据具体市场需求把节事活动按照传统的节日那样固定下来,受众才能对节事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也才能更好地参与节事[7]。

(四)是节事活动组织过程合理化的需要

由于节事旅游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大部分节事活动参与度不高,为了达到预期效果,节事旅游举办初期普遍是由政府主导,体现在政府出资、组织、协调等方面。这种方式的弊端已经初现端倪,首先节事旅游投入相当巨大,单依靠府投资可能在开始几年内勉强可以维持,但是随着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政府投资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其次企业的被动参与造成了节事旅游产品质量不高,参与度低等问题,节事旅游的吸引力难以提升。第三,政府主导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也不利于节事旅游的长期发展。

如武汉梅花节的兴起与举办时间与南京梅花节在同一时期,但两个节事的发展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武汉梅花节从首届开始,一直是由政府来主导,并且一手来操办的,在这种模式下,节事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制约,导致整个节事发展处于一种低水平重复状态,同样的2002年,武汉梅花节期间的游客数只有不到10万人,旅游收入也微乎其微,品牌的影响力更无从谈起,整个节事活动靠政府的投入勉强维持。鉴于此,节事的主办者改变了办节思路,引入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优化组织管理模式,逐渐推行开放式的办节思路,使武汉梅花节焕发了活力。到2005年时,节事活动期间的游客人数达到了25万,旅游收入也翻了一翻[8]。

三、南京国际梅花节的运作模式分析

(一)梅花节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南京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热点城市之一,不仅有中山陵、夫子庙、总统府等数以百计的景观星罗棋布,其旅游整体环境与服务水准也在数十年的产业发展历程中趋于完善。但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发达的旅游供给条件本身,并不能保证南京旅游的必然的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整个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周边地区旅游竞争的加剧以及自身旅游产品和目的地形象的老化,南京必须找到迎接市场挑战的一整套新策略故此,95至96年初,南京确定举办一项大型标志性旅游节庆,希望培育该节庆为南京城市标志性节庆[9]。具体而言,希望该节庆的举办能推广南京城市形象,提早和延长南京春季旅游旺季,促进南京对外招商引资和商贸往来,丰富南京市民生活。

基于对客流量、依托景点知名度和管理水平、本地旅游旺季时间、资源特色和民俗等因素的考虑,决定选择南京市的市花—梅花为主题,南京中山陵梅花山(中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为活动举办地。中山陵为南京最具代表性的知名景点游客量大(年均300万以上)且稳定,景区管理成熟,具有承办大型节庆的条件。南京市民素有早春登梅花山踏青赏梅之习俗。

南京国际梅花节经过了12年的发展,虽然经验积累了不少,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事策划相对滞后

现代节事旅游活动的策划需要以市场为向导,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而不是主观的臆想,梅花节的策划尽管有创新之处,但还是相对滞后。在国内有很多的旅游节庆都把开幕式视作评价节庆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因而不惜耗巨资精心组织开幕式。形式一般为封闭或半封闭式的大型文艺表演,南京梅花节也是如此,在开幕式当天举行众多的文艺表演,持续时间长,而且基本上没有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造成节事活动的吸引力下降。

2.组织管理方式不尽合理

梅花节在举办初期,一切活动的策划和安排都是由政府旅游职能部门或组委会负责的,这种方式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节事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这种方式不仅给政府带来了相当大的资金周转问题,而且在政府职能部门在人力资源上也出现弊端;另一方面,政府主导的节事旅游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化的发展需要,政府在节事旅游产品设计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节事旅游的长期发展。

花卉节事活动受气候的影响较大,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大。如07年的南京梅花节,由于梅花的提前开放,使得梅花节的举办时间提前一个礼拜开始,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使得节事活动不能应时而变,应急能力的欠缺使得外地游客的游览受到一定的影响,错过了最佳的观赏期,从而使旅游节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10]。

3.完善的评估体系缺乏

南京梅花节已经有了十几年历史,在国内外有了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但至今还缺乏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节前的市场调查和节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政府为梅花节所投入的资金每年有近千万元,即使最少的2007年,也有近500万,这其中还不包括企业的赞助等其他一些收入,而这些资金的花费的项目和使用状况却没有具体的公布。组委会每年公布的是一个广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计,缺少完整详细的评估分析[11]。

(二)梅花节市场化运作的建议

南京梅花节经过不断的发展,在节事的运作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众多的节事活动中,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从梅花节的组织和管理来看,仍是以政府为主导,直到现在我们不难从节事的主办方看出,梅花节仍是以二十多个政府部门和机关为主办和协班办单位。虽然企业也参与到节事活动的运作之中来,而且组织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的运作,如邀请国内的旅行社和国外的旅游承销商实际的参观,进行旅游线路和旅游资源的推介,但实际从事市场操作的本地的旅游企业却很少参与,或者是积极性不高,这就影响到了推介会的实际效果。因为推介过后,真正从事市场层面操作的还是旅游企业之间。同时,虽然有众多的企业加入到节事的运作之中,但参与的程度和项目都十分的有限,而且从数量上来说仍然偏少。而政府在整个活动的运作中也没有对相关的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透明度不够。可以说梅花节的运作目前正处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过渡时期,也就是由混合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阶段。

因此,要解决南京梅花节长远发展的问题,走节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认为改善梅花节的运作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转变:

1.创新节事策划方式

主题是节庆策划的灵魂,是不同文化相互认同的体现。也是节庆策划创新的源泉所在。南京作为一个十朝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其举办节事活动的优势。因此在梅花节的策划中,要紧扣南京古都文化这一主题,包括旅游纪念品,节事活动项目,文艺表演等。同时要聘请专业的策划运作公司进行策划运作,策划不仅要考虑旅游者的文化层次、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和旅游需求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将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进行创新,形成文化特色,因为文化内涵才是一个节庆活动长久发展的保证。

2.完善组织管理方式

大型节事旅游活动的市场化运作要求政府进行宏观管理组织,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加强宏观的研究与规划,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节庆活动志愿者的组织上,在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的同时,还要使旅游节庆志愿者服务队伍发展壮大,壮大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志愿者队伍的壮大,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而旅游节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所展示是地区或者国家文明程度[12],南京作为博爱之都,志愿者的广泛的参与就是对博爱精神的最好的阐述,同时也更好的展示了南京博爱之都城市形象。这本身也是旅游节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大量志愿者的参加,给旅游节庆的组织和协调带来了便利,使得旅游节庆活动获得更好的发展。

(2)发挥政策的调节作用,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利用某些宏观政策手段进行适度调节,尽量减少节庆活动中举办者、参与者、投资者的盲目性。比如,引导消费者从热点异常火爆走向平衡协调发展,从跟风消费走向理性消费,引导举办者从单纯模仿走向特色活动、从数量规模型走向质量效益型等。

(3)发挥政府的权威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节庆活动的时间短,产品性质特殊,临时调整难度大,因而对宣传的要求更高。而政府在宣传上具有其他机构或部门不可替代的权威性的优势。

3.建立规范的节事评估体系

花卉节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花卉节事活动的组织管理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螺旋式改进的过程,对活动进行评估实际上就是在为下一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作准备。规范的节事评估体系至少应包括两项内容[13]:

活动目标评估。评定活动立项时原来预定的目的和目标的实现程度,是活动后评估所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活动后评估要对照原定目标完成的主要指标,检查活动实际实现的情况和变化,分析实际发生改变的原因,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

活动影响评估。活动的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经济影响评价主要是评价项目对本市所产生的经济方面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价项目对本市所产生的环境方面的影响,社会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有形或无形的效益和结果的一种分析。

四、结语

伴随着旅游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节事也必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从南京梅花节和国内众多的节事发展来看,节事旅游的发展尽管处于不同的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无论是活动的组织者还是直接参与者,都逐渐认识到,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将是节事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我国节事旅游活动应该不断尝试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来保证节事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etzD.SpecialEvents[A].InMedlikS(ed.)ManagingTourismOxford,utterworth2HeinemannLtd.1991-112.

[2]Ritchie,J.R.B.AssessingtheImpactofHallmarkEvents:ConceptualandResearchIssue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4,23(1):2-11.

[3]周令强.旅游节事经济效益形成机理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

[4]吴必虎,余青.中国城市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态势[N].中国旅游报,2005-06-02.

[5]刘莉铃.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一盘活棋看市场化运作[J].中国会展,2006(1).

[6]刘太萍,殷敏.中国节事旅游营销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7]周玲强,周天斌,周永广.旅游景区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探析[J].旅游科学,2005(12).

[8]斐裴.中外花卉节事活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5(5).

[9]邹积艺,陈谨.旅游节事项目管理模式初探[J].旅游科学,2005(12).

[10]史铁华,何铃.节事旅游市场化研究[J].旅游科学,2001(1).

[11]李玉新.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的测算与管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旅游化范文篇4

关键词:城市街区;传统;历史风貌;建筑;更新;设计

1传统街区相关设计的问题和思考

传统街区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群类,所占比重在我国的地区面积上佔有很大,由于包刘乐多数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等,建筑的传统和破旧,使得大部分传统街区居住的都是退休人员以及外来务工者,由于环境的恶劣和人口的密集,街区交通狭窄,制约了人们的生活出行和生活水平便利条件等。所以说,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节需要从三方面问题进行革新:①生活条件的改善,从卫生和服务等条件来首要改善传统街区的生活条件;②经济文化发展,由于传统街区的历史你,经济的发展需要带动街区的设计,要建设绿化景观等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③历史风貌继承,尊重原有的历史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延续当地的邻里关系,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街区之所以不被更新和发展,不仅是由于历史文物的保护,更是因为产权内容复杂,居民利益难以均衡,同时发展与保护的双重矛盾,是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都会导致传统街区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障碍。

2改善本地居民生活状况的设计原则

2.1建立富人化模式和旅游化模式。我国有不少的传统街区都有常见的两种模式,分别是富人化和旅游化模式。两种模式的发展均在功能的使用和传统物质的延续上有其相应的特色,我们要在保护物质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发展两种模式。富人化模式就是要在传统街区内部做到经济利益平衡,在保证传统历史风貌的原则下,用符合现代生活的高端建筑楼群代替传统的建筑与街区,更新设计的高端建筑不对外开放,从而形成城市中的富人的生活区域。旅游化模式更是传统谦虚的发展关键,积极建立商业化旅游模式是传统街区发展的必要手段。将居民全部迁出,将传统街区的历史符号和所生活的场景设置成旅游化形式,是居民和游客在视觉上形成了情感与消费上的满足。旅游化街区模式的成立是保护居民和社会及政府的多重利益的条件之一。2.2尊重本地居民利益的更新模式。传统街区的开发和革新,在某种情况下会受到多重的限制和约束,加上整体历史和生活环境的束缚,使得当地的居民迫切的希望进行传统精神街区的改造,但是由于政府多方面的考虑和资金的有限,难以实现多方面的平衡,做到居民和社会双重利益的保障是一项很难的任务。由于富人化模式的资金和领域问题及旅游化模式的利益保护问题,使得两种模式的设计都没有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感受,所以在传统街区的设计下,历史的保存和精品的利益不能共同满足。因此我们相应的考虑到物质分配和现实问题,设计了第三种模式。这种模式的设计,既可以考虑出脂肪和管理方以及当地居民和使用者的权益,还能保护社会历史风貌及传统经济不被破坏的条件。这种模式就需要尊重当地居民的利益,拒绝居民搬出生活所在地,提供完全的生活空间,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保证政府和社会的利益,进行投资者就能够获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保护共同利益的模式发展,这种模式的使用下城市历史风貌不被破坏,继续保证发展和更新的多样化,使得在城市的发展印记中留下更多的记忆。

3上下互动的设计策略

既要保证社会公平、城市风貌、和历史记忆等设计原则,又要保证居民和投资者的双重利益,我们需要考虑用分配利益的方式进行设计原则,城市的设计根据物质的分配形态和相关的控制原则等来实现将近和成本的整体规划。3.1兼顾多方需求的设计原则。首先要使得投资者和居民受到双重利益,要进行整体的搬迁工程,使得当地居民意识到传统街区设计更新的重要性:①要对产权的认证方式确定相应的配套设置,改善居民租房和购房的政策及生活待遇;②明确回报机制,使得街区进行改造之后,开发者和使用者受到可量化和可操作性的建筑使用面积;③系统化梳理物质空间结构,是传统街区的历史风貌与周边环境有效进行结合,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鲜社区,可以吸引着当地居民和更多居民的眼球;④尽可能保护原有的历史资源,修复文化建筑,对于不同产权地块采取不同的设计和革新手段,使得整个历史建筑风貌进行有机更新和发展。3.2基于历史成因的分配方式。产权地块的划分及组织对于城市发展的演变和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多数研究和城市传统发展的研究中,地块设计和分析是形成建筑艺术形态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我们要在设计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历史格局,将大量的产权地块在解放后进行了更替与翻新,这样才能保留着大部分的历史记忆。无论是保证社会的公平还是城市历史的记忆,地块产权都不应该是城市攻心中被忽视的地表信息。但是,城市更新仍然需要借助一些地块的整体操作才能完成地块更新以及公共环境的优化,这样才能有效增加城市街区设计的可控性和可调节性。3.3应对多元实施主体的成果形式。设计需要对地块和整体建筑去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不仅要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优化周边氛围等,更要推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从而实现城市的有效革新。城市设计并不直接涉及建筑,所以程序设计的实现需要将对建筑的设计意向转化的针对实施与执行建筑设计与建造得多主体的产品。不仅要控制总平面设计以及设计原则的,还要对地块内部的建筑抬高和回迁住户的政策及设计原则等进行自上而下的有效结合。作为城市设计的产品,政策和设计原则及总平面图等缺一不可。

4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街区的设计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是实现经济有效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只有实现多元的设计原则,保证居民和建设主体在城市更新中都能获益时,实现双赢,实现社会公平、留住城市记忆和延续城市风貌的理念,这样才能做到对传统街区更新设计的发展和保证。

参考文献

[1]汤晔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构失效的反思与建议———以南京老城南事件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27(10).

旅游化范文篇5

一、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旅游城市化”(tourism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注重享乐,pleasure)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1]。国内已有学者对中国的旅游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界定。黄震方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王冬萍认为,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它包括使城市规模扩大和使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内容。李鹏在黄震方等人定义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旅游城市化还包括旅游景区景点的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陆林从城市化角度,认为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从消费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化是指为满足人们由传统的日用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移,提升城市功能的过程。旅游作为现代享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朱告界定的旅游城市化不仅仅是旅游业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结果,更主要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趋势和演变过程。包括:(1)旅游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旅游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旅游功能日益增强和城市旅游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2)旅游城市化是城市旅游角色的变化,是城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体转化的过程;(3)旅游城市化也是旅游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动态过程。李璐芳则在王冬萍所定义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旅游城市化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旅游功能,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安传燕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把旅游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动力来促进区域城市化的一种过程和现象。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城市的景区化和景区的城市化。

二、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

黄震方将旅游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总结为以下几点:(1)城市化进程的带动;(2)城市本身的载体作用;(3)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4)政策机制;(5)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李鹏从内在拉动力和外在驱动力两个方面对旅游城市化动力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活动在本质上符合城市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和规律,具体来说,旅游需求拉动旅游城市化,旅游供给推动旅游城市化。一系列旅游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也促进了旅游城市化进程。此外,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以及旅游行业本身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丁娟以九华山为例,对当地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城市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除了城市化进程的带动因素外,旅游城市化形成的动力机制还包括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和偏好、政策制度以及区位交通等因素。吴国清认为,城市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城市的食宿、娱乐、休闲、通讯、购物等设施比较发达,为旅游活动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受闲暇时间、经济支付能力、交通等因素影响,多数城市居民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仍将目标锁定在城市或城市近郊。

三、旅游城市化模式及特征

李鹏将中国的旅游城市化模式总结为黄山模式、曲阜模式和以武陵源为代表的旅游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他认为,黄山作为一个由旅游催生的城市,代表了为旅游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类城市,其旅游城市化进程极具典型性。曲阜的旅游城市化与黄山模式不同,从时间上看,曲阜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从空间上看,在曲阜城市就是旅游地,旅游地即城市,景区景点则分布在城市(旅游区)内部,曲阜旅游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他还从武陵源这一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的典型例子中,概括出了这一现象产生的一般原因:包括经济利益驱动,景区景点行政管理条块分割,行政支配旅游经济,景区景点与居民村落连为一体,以及当地居民对景区景点的依附关系。

吴国清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总结为多核心+网络化模式,作为中国城市化发育最快的地区,长三角已初步形成了由多城市区连绵而成的多核心城市密集地域系统。同时,一个网络化的经济环境和地方政府间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国内区域性合作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区域旅游必然会形成区域内城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亦使得区域内的旅游经济中心趋于分散化。

四、旅游城市化实证研究

王冬萍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现象在吐鲁番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旅游城市化可以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质量提高。旅游城市化使吐鲁番城市地域扩大并延伸,推动了吐鲁番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吐鲁番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特色的鲜明化。

朱告以桂林为例,指出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化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认为城市旅游化是城市旅游供给方面为迎合旅游需求做出的适应性举措。随着大众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享受城市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以及完善的综合服务配套,人们的这种需求带动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到来,在服务设施的使用上,市民与游客发生了冲突,城市原有的比较优势弱化。因此,城市就需要进行旅游化建设,为旅游发展做好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如在城市的标示系统、城市的人性化服务设施配套、城市的风貌保护等方面),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优化城市的旅游形象。同样,旅游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接待地和旅游目的地转变的过程,而城市的旅游化建设则是城市为了树立和强化旅游目的地形象而采取的必然措施。桂林的旅游“城市化”正是桂林城市“旅游化”的必然结果。而桂林在完成了城市的旅游化建设之后,随着城市形象的极大改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旅游的城市化。

焦华富以九华山为例,分别从经济影响、社会生活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旅游城市化的居民感知进行了研究,指出九华山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经济方面的正、负影响都有明显的感知,主要包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个人收入,提高房地产价格,导致物价上涨。在社会生活影响方面,当地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而对其负面影响感知相对较弱,多数居民认为旅游城市化对其生活设施、教育环境、医疗条件以及娱乐活动设施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居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只有少数居民认为旅游城市化破坏了当地的淳朴民风,甚至导致犯罪率上升。在环境影响方面,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的正面环境影响感知较弱,但对其负面影响感知强烈,尤其是对人文环境的感知更强于对自然环境的感知。

李璐芳对大连市旅游城市化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已成为大连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但与此同时,大连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城市化的推进使大连本地人不断被边缘化;城市化的推进使大连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规划存在不合理因素等。

吴国清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趋势是以城市为依托,实现沪宁杭旅游互动是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当中,旅游城市化将成为必然。

葛敬炳对丽江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与传统的工业城市化相比,丽江旅游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在城市性质和功能上,丽江由工商业城镇逐步向旅游城市转变;(2)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丽江城区逐步演变成以大研古城为重心呈“扇”形发展;(3)在城市建设用地上,旅游业用地增长迅速,大量城市绿地被侵占;(4)旅游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丽江人口城市化过程,旅游业成为丽江市居民就业的主要渠道;(5)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丽江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超常规发展。丽江旅游城市化机制包括:资源比较优势、地方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参与以及旅游消费。葛敬炳认为丽江的旅游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资源驱动型旅游城市化现象。

五、旅游城市化的影响

朱告指出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已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旅游与城市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李璐芳认为,旅游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功能,优化城市的文化氛围,并且是城市再生的重要动力。

李芸分析了旅游城市化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城市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城市用地剧增,不断蚕食和破坏风景名胜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旅游环境和景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

黄振方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问题,例如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淡化,以城市开发代替旅游开发,建设性破坏比较严重;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开发利用不合理,缺乏整体协调机制;不当的游客行为和旅游活动使旅游资源与环境质量下降;景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大等。

旅游化范文篇6

铁路运输的大提速后,公铁竞争日趋激烈,以“客运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客运”的“运游结合”成为了公路客运转型经营的新模式。2009年3月28日武汉旅游集散中心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挂牌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就是要依托湖北省客集团的资源寻求多种多样的“运游结合”的切入点,探索出一条“运游结合”的发展线路,实现客运服务旅游化,扩大公路客运的运营范围,最大限度地拓展客运市场和旅游市场,让公路客运插上旅游的翅膀腾飞。

“运游结合”契合实际

客运与旅游的结合简称“运游结合”,国内外众多客运企业对“运游结合”新模式的初步探索已早有尝试,但真正从深层次拓展经营的道路客运企业却屈指可数。实际上,客运与旅游相辅相成,旅游与客运唇齿相依。我们在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下往往认为:客运经营仅仅是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的交通来获取一定效益回报,并未能从深层次上考量客运在旅游市场的运作,从而忽略了搞好“运游结合”所带来的丰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铁路运输对公路客运冲击的巨大压力下,客运成文秘杂烩网本也在不断的上涨,汽车票价不提反降,这迫使我们公路客运企业必须探寻新思路,作出新尝试。而要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多创效益,唯有提供服务质量和提升车辆上座率才可提高效能和效益。“运游结合”正是道路客运的新商业模式,是我们公路客运企业做强做大的好思路。它以“游”为先,以“游”促运,保障了客运企业效益的增长,即:在同一运营区间内,唯有增加收入才可以节约成本,只有增收才能节支,做到以“游”为重节约效能,从而做大客运市场份额。傅家坡旅游集散中心正是对“运游结合”作出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努力探寻这种创新意识的发展模式,为公路客运和旅游业的互荣互赢闯出一片新天地。

“运游结合”珠联璧合

如何将“运游结合”这个好思路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客运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客运”的珠联璧合?我们集散中心从市场战略入手,大胆突破传统的客运经营模式,树立新的旅游客运观念,把旅游当作产业来抓,开拓一条运游一体化的经营路子。在现有资源优势下,充分整合了车、站、集散中心、景区(点)、酒店等,进行了分层次的战略定位,首先在省客四大车站布局设点,统一招牌,统一产品,统一价格,规范经营,品牌营销。根据客源情况,适时增加班线,经过运行努力探索四种经营模式。

●客运+景点合作模式

我们依托武汉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运输企业的优势,以“一日游”为主攻方向,开发武汉近郊的“一日游”旅游直通车等特色运游产品10余种。与景区合作,景区门票,出售旅游交通套票。每日或每周末开通景点旅游直通车,逐步培育,提高客运周转量。目前,旅游集散中心开通了市内一日游,木兰天池、清凉寨、胜天农庄、木兰草原、隐水洞、江夏中山舰等景点的旅游班线直通车。另外,根据旅游市场的供需及季节的变化,每周开通季节性旅游直通车,如:红安对天河漂流、通山太阳溪漂流、毕升大峡谷漂流、麻城天景山漂流等多条漂流线路。

●车票+旅游合作模式

运输公司可以将低效时段的运力、闲置座位按一定比例份额交旅游集散中心,由集散中心抛售给旅行社,通过时间差、票价打折等措施来提高车辆实载率和利用率。我们与汉光公司进行了合作,汉光公司将宜昌和荆州大巴的部分闲置座位低于5折票价让利给我们,我们则向武汉500多家旅行社统一价格进行出售,从而逐步实现了三方三赢的利益共享局面。

●客运+酒店合作模式

将“车+酒店”捆绑起来,迎合日益繁荣的散客商旅市场,把交通跟住宿捆绑营销,以代订房的形式把车票跟各酒店、景区、机票、商务咨询等搭配起来包装销售,做到同一座席因服务项目不同出卖多个不同的票价。

●客运+航空合作模式

机场大巴承载的主要是航空商务散客,这些散客也是武汉市内一日游的主要客源。集散中心可以在四大客运站专门开辟一块候机专区,提供飞机票和机场大巴车票捆绑销售,连登机牌亦可在车站先行办妥,同时,还可以向商务散客,提供武汉市内一日游、汽车票等多项增值服务,即可把“运游结合”做到“天”上去,其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将非同一般。

旅游化范文篇7

[关键词]扬州;盐商文化;旅游胜地

扬州是一座具有2500历史的文化名城、运河名城、生态名城和旅游名城。她历经汉代兴盛、唐代繁荣和清代鼎盛的三度辉煌[1]。西汉时期,广陵王刘濞曾“开山铸钱,煮海为盐”,使得国力强盛。时至明代和清朝,扬州已成为当时南方的盐运中心。两淮所产之盐,首先运至扬州储存,然后再通过大运河与长江销往其他省份。可见,扬州自古因盐而盛。盐商在扬州发迹,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扬州将被打造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然而,扬州传统单一的旅游模式已经滞后于游客数量剧增、需求各异的旅游市场变化。如何多渠道挖掘盐商文化的丰富内涵并通过创新手段,转化成新的旅游增长点,在保留历史文化的同时,文旅深度融合,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盐商文化的形成背景

盐商文化是指以盐商为代表,及其影响下的文人墨客,在衣食住行以及藏书篆刻、书画文字、建筑设计、学堂教育等方面形成的独具一格的艺术风尚。中国自春秋时期的封建社会便有“士农工商”等级排序,“国有四民,士为上,农次之,最后者工商,而天下讳言贾”[2]。商人一直处于社会底层,在考学为官、政治决策上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演进,商人地位在明清时期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扬州盐商虽然以扬州为中心,但大多数是徽商、晋商以及从其他省份慕名而来的商人。他们素有“贾而好儒”的传统,认同“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不效,则弛儒而张贾;既侧身响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弛贾而张儒。一张一弛,迭相为用”[3]。因此,为了社会地位、个人成就感、家族荣誉及身份认同,扬州盐商在积累财富的同时,形成了一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扶助贫士、上交天子、下结文人、收藏字画、兴建园林、刊刻图书等集奉献公益、热衷社交、崇尚文雅于一体的优良传统。上述优良传统,受到广泛认可与赞誉,譬如:“海内文士,半集扬州”和“怀才抱艺者莫不寓居于此,四方贤士大夫无不至此。”另外,还有大量诗文描述了当时扬州盐商门庭若市,才子名流汇聚扬州的独特繁荣景象。扬州盐商不惜重金,礼贤养士,大量文人雅士蜂拥而至。扬州盐商对有才之人的尊崇,对风雅艺术的追求,既推动了文化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贸易行业的繁荣,并形成了独特的盐商文化,涉及戏曲、饮食、建筑、园林等方面。盐商文化对当时扬州的人文历史积淀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对两淮乃至整个社会风俗人情和艺术生活也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二盐商文化的丰富内涵

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从文化旅游化的视角,对扬州盐商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三个类型,叙述如下。

(一)园林建筑文化

扬州园林兼具南方之秀,北方之雄,取得了园园有景,景景不同的效果。据《扬州画舫录》描述:“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4]。扬州园林久负美名,如:个园、何园、珍园、怡庐、翠园等不胜枚举,都是盐商文化在园林建筑风格上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扬州园林的修建与盐商文化息息相关。家居交往需求,附庸风雅时尚。当时扬州盐商经济实力雄厚,又有附庸风雅的风尚。因此,扬州园林的修建风格上多是大气疏朗,富丽气派,叠石成景,以彰显主人的经济财力、社会地位、文化趣味、艺术审美。在功能上看,盐商居住的场所,将居住性与观赏性相结合,使主人既能在绿树掩映的自然环境中颐养身心,又能在诗书字画装饰的客厅里结交文人,更能在气派开阔的居所里进行商务会谈、交际宴饮。上交天子,谋求社会地位。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为此盐商修建了47座园林,占清朝扬州园林总数的76%。盐商为保住经营盐业的特权,在乾隆南巡扬州之时,不惜花重金修建园林湖泊,以博天子赞赏。譬如:“两淮八大盐商之首”江春曾在康熙南巡时,多次邀请皇帝居住在他家的康山草堂,并保留下了皇帝的题词和诗句,成就了民间“布衣结交天子”的美谈与殊荣。因此,当年修建园林使得扬州盐商趋之若鹜,争先恐后,有的甚至将其当作一种赌注,以其新、巧、奇、妙,获得达官显贵甚至皇帝的青睐,图谋稳固其经济来源,提高社会地位。与苏州园林那种白墙青瓦、淡雅朴素的风格不同,扬州园林建筑规模宏大,色彩艳丽,凸显富贵气派,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而这正与相对开放,追求大胆求新的盐商文化精神彼此契合。

(二)饮食文化

继2006年10月扬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后,2019年10月扬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以扬州美食为代表的淮扬菜再现辉煌。淮扬菜因其做工精细、口味清淡、刀工考究、风格融合而出名。纵观历史,扬州盐商文化在饮食上的精细追求和品位讲究,对其后扬州饮食文化,以及淮扬菜系的形成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民国学人曹聚仁在其《吃在扬州》一书写道:“昔日扬州,生活豪华,扬州的吃,就是给盐商培养起来的”[5]。扬州盐商由于交际应酬与附庸风雅的文化活动需求,在饮食上讲究规模排场,食具精美,环境清幽,菜肴新奇,曲艺助兴。受盐商文化影响,扬州百姓在饮食上也越发讲究。《扬州风土纪略》写道:“扬州土著,多依盐务为生,习于浮华,精于菜馔”[6]。在扬州即使是极为寻常的食材,也能经当地人一番精心雕琢,做成一道精美的菜肴。正是由于盐商对饮食的精益求精,扬州百姓对精致饮食的普及,扬州菜点愈加精致美味,誉满大江南北。扬州盐商,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从不同地域带来各自的饮食习惯与菜肴的制作技艺。同时,在其走南闯北的商贾生涯中,他们又将所见所闻的外地美食带回扬州,极大地促进了扬州美食的融合创新。此外,由于扬州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达的运河交通使得南北文化在交融碰撞之中,衍生出集不同口味、不同烹饪技法与不同食材选用于一体,进而形成独一无二、融贯八方的扬州饮食文化。

(三)年画文化

中国传统年画中,天津杨柳青和苏州桃花坞最具盛名。实际上,扬州年画也曾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扬州博物馆现藏有木刻年画板近300块,其中代表作品莫过于“瓦当文年画”。传统年画是通过具体的神像人物通过极具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艳丽的色彩来传达人们所企盼的福禄寿喜,而扬州的瓦当文年画是将大篆、小篆、金文、瓦当等元素进行巧妙的艺术组合,来表达祝福吉祥之意,似画非画,风格独树一帜。瓦当文年画属于阳春白雪类的高雅艺术,若无一定审美水准,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构思。瓦当文年画在扬州形成与流行,与扬州市民阶层趋高、品位不俗的艺术审美观息息相关。明清两朝,扬州盐商作为一个群体对文化艺术推崇备至。他们大多提倡风雅,热衷收藏,嗜好古籍,各地文人雅士纷纷汇集扬州,一时涌现大量书法家、画家、诗人,不一而足,从而推动扬州文化的整体发展。多数盐商,家底雄厚,衣着不俗,附庸风雅,其衣食住行受到普通百姓的效仿,带动了市民阶级的艺术情趣,也提高了广大市民的审美品位。扬州瓦当文年画因受文人画家的影响,作品质量上乘,线条行云流水,遒劲流畅。当时的流行语“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表达出扬州百姓对年画的热衷和喜好。扬州瓦当文年画的高水平发展,得益于扬州盐商文化的氛围导向。由于书画家的积极参与、金石学的研究贡献以及格调高雅的市民品位,对扬州年画创作风格的超凡脱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三盐商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盐商文化因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精神价值,对推动扬州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纵观扬州文化旅游现状,我们发现其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如下。

(一)盐商文化宣传程度不高

盐商文化内涵丰富,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而当前盐商文化旅游资源仅仅局限于园林建筑,且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手段单一的问题。相关的书院文化、戏曲文化、木雕文化,八大怪文化等,无论在空间、结构、管理等方面,都未形成规模化产业,例如木雕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宣传力度不足,未能转化成旅游增长点,已逐渐没落。此外,即便扬州拥有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盐商建筑群,但是为游客所知、能够支撑扬州旅游业发展的也只有瘦西湖、个园、和园等为数不多的知名景点,而像汪氏小苑、大明寺这样的小众景点,作为盐商文化的具象浓缩,历来都不是旅游宣传的着力点,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统一的规划与开发。

(二)缺乏互动性与体验感

扬州文化底蕴深厚,而目前盐商文化还只是停留在史书记载之中,抽象的盐商文化未能转化成具象的文化产品或文化元素,未能转化成可听、可感、可摸、可嗅的旅游资源,仍处在走马观花的建筑游览阶段。此外,景区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文化体验项目,造成游客对文化深层次理解的缺失,旅游反馈值降低。在网红经济旅游繁荣发展的当下,对比其他城市文创业如火如荼开展,扬州盐商文化呈现方式单一,满足不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缺乏大众化特色性的文化产物,没有做到针对性营销,不能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知识产权。

(三)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程度低

文化是支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但是,扬州盐商文化与旅游宣传仍是两个独立的部分,缺乏深度融合。现有的一些文旅融合项目,只是简单地将旅游与文化叠加,并未充分发掘其中的深层次关联,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有机组合,导致文化依然是文化、旅游依然是旅游的尴尬局面。各个景区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深度文化背景开发与特色旅游规划。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对盐商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对盐商文化全面深刻的认识,因而未能将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的盐商文化转化成现代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资源。另外,各个景区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强,缺少融合的渠道,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尚未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四盐商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盐商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相统一

盐商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尊重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遗迹。在文旅融合,挖掘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古迹造成破坏,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需要同步进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合理开发与保护盐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文化源远流长发展的可取之道。盐商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园林住宅,在开发过程中要保留建筑的原汁原味,不能为了经济速成,而不尊重历史轨迹。同时,园林由于以木建筑为主,加之年久失修、虫蚁腐蚀等问题,在开发过程中更要慎之又慎,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稳步有序地推动文旅融合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增加体验式旅游

传统旅游业往往只关注游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缺少对游客体验感的关注,未能重视对游客反馈意见的研究。文旅融合发展,需要转换发展思路,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需要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避免同质化降低发展潜力;需要依托盐商文化,开展特色化文旅项目。扬州盐商文化旅游化需要多渠道发展,增加文创产品与互动性旅游项目,譬如开展书院文化游学活动、饮食文化品尝活动、雕刻文化亲子体验活动等。这样,既能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参与度,让厚重的文化变得有趣味性,又能达成文化与旅游的互利共赢。

(三)完善政策扶持,加强创意团队建设

政策扶持,人才献策,团队建设,着力建设扬州文旅发展新气象。扬州盐商文化由于其主、客观因素,即使在扬州,受众面也比较有限。为此,政府应该首先进行顶层设计,推出相应的宣传策略,增加普通民众对盐商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同时推出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通过吸引专业人才、加强创意团队建设,嫁接高校资源等途径,使盐商文化焕发活力。

五结语

总之,扬州盐商为后代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盐商文化是我们与历史、未来沟通的一座桥梁。盐商文化是扬州的一张明信片,对于时展、文化建设、旅游开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究扬州盐商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中的问题和原因,为扬州盐商文化的旅游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路径建议,从而助推扬州的文化旅游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并为相关城市文化旅游化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周启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城市“文脉”[J].群众,2005,(11):45-46.

[2]王宁宁.商儒相济:清代扬州盐商的文化角色[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8-11.

[3]吴春香.论明清时期盐商对扬州文化发展的贡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5):30-32.

[4]阮仪三.扬州盐商与扬州园林[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9(5):67-69.

[5]杨伟峰.论清代扬州盐商与淮扬菜的兴盛—以盐商童岳荐与马氏兄弟食笋之法互较为例[J].现代交际,2018,(15):68-69.

旅游化范文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市场边界;乡村振兴

一、乡村旅游边界认知的误区

“商圈”思维下乡村旅游市场边界研究是以乡村资源的投入为核心,形成乡村资源旅游化的区域,以此为依托进行旅游相关活动来吸引游客的模式[6]。从图1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的开发和运作实际上就是一个乡村资源转化系统。乡村利用自身各种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以及资金、劳动力等条件,通过乡村内部运作系统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旅游商品或服务投放乡村旅游市场。这一运作过程实质上就是建立在资源基础上的卖方市场的阶段。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都是依赖于自身可以把控的各类资源开发之上的。在这样的运作体系下,乡村旅游市场边界研究的重点自然就集中在:(1)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2)乡村旅游开发模式;(3)乡村旅游产业化和品牌化;(4)乡村旅游与扶贫等领域[7-9]。虽然,在乡村资源转化为旅游商品或服务的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乡村旅游产品最后输送到旅游市场,但这仍是一个没有创新的市场阶段,市场老化,竞争激烈。同时,各种旅游资源转化后形成的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是否能满足乡村旅游市场的需要,应该是由游客所构成的旅游需求市场决定的。这些都属于乡村旅游运作过程中外在的、难以控制的因素,而这就是市场边界需要认知的内容。任何乡村旅游活动都会在其市场边界内进行,而不是在无边界的市场中开展经营活动。如果乡村旅游活动其内部的相关资源开发和旅游化的乡村区域等因素是可控的,那么难以控制的市场边界以及市场边界的界定、扩张、选择和时空变化就成为乡村旅游运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乡村旅游边界的再认知

首先,乡村旅游发展的成败并不仅仅取决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运作能力提升,更取决于资源开发、运作体系与市场边界扩张之间的互动强弱。这种运作体系并非如图1所示的单向过程,而是如图2所示的一个双向活动的过程。传统的乡村旅游市场开发是首先进行资源的适应性评价和分析,然后因地制宜对乡村资源进行旅游化设计和改造,打造出属于卖方市场的产品投放市场。而基于管理学认知下的乡村旅游市场开发,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注重乡村旅游市场边界的认知和分析,只有明晰资源旅游化的方向和市场,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资源开发的市场适应性评价与旅游市场开发适合度评估,才会更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选择与开发。乡村旅游市场边界的认知是进行乡村资源旅游化的前提,没有市场边界的分析和认知,就会使得乡村旅游开发脱离实际,变得没有方向而盲目,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影响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资源优势论或者决定论的单向卖方市场的思维运作。其次,乡村旅游市场边界不同于工贸企业流水线生产出的产品市场边界,其产品具有季节性、动态性和变化性。环绍军的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产品属于服务行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如“农家乐———食”“农家小院———住”“美丽乡村———行”“记忆老家———游”“乡村大舞台———娱”“农家土特产品———购”等,还有乡村采摘、乡村节事、乡村研学等体验性的新产品。产品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的市场也应是复杂多样的[10]。再次,乡村旅游的市场边界仅有显性和隐性、静态和动态的区别,而并非无边界。无边界市场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比如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性质和属性既有实物产品消费特性,又有别于实物产品消费,带有服务产品消费特性。在产品消费的市场范围即市场边界上,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既有实物产品的客观实际消费距离边界,如观光、休闲等是有一定的区域边界范围的,养生度假等是有一定的具体内容和空间位置的,食住行游购娱都是在一定的消费区域空间进行的也是明晰的,这些都是显性的边界,可以测算和划定的;同时乡村产品消费又存在着旅游服务产品的心理感知消费距离边界,而旅游心理感知消费距离就是隐形边界,是不具体而又动态变化的,尤其是随着大数据和网络发展、电商的出现,这种隐形的感知消费距离在逐渐拉近,同时又将触角伸得很远。由此可见,对于乡村旅游来说,正确的市场边界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乡村旅游游客需求近乎同质同类的条件下,其对于各个乡村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把握自身市场机会、进行市场细分、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是必要的(如图3所示)。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在确定乡村旅游的市场机会和市场类型的基础上来确认乡村旅游市场边界,并通过资源、优势以及市场定位来确认乡村旅游的核心价值,最终以旅游产品的开拓和创新来实现核心价值的输出。在互联网等新技术参与下,乡村旅游市场机会和类型不断动态变化,空间范围不断延伸,导致市场边界也不断变化。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市场边界的融合

随着游客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消费观念的成熟化,大众旅游逐渐从原来以观光为主的景区景点旅游转向以休闲、娱乐、康养等为主的休闲旅游形式,而乡村旅游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游客这一需求的变化,因此发展迅速。全域旅游发展要打破“全”的概念,着眼于市场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破“全”、立“逻辑”、找“抓手”、达“目标”,全域旅游发展架构可总结为“三网、两+、五层次”[11]。全域旅游要以旅游产业集聚为目标,注重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注重旅游产业要素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或业态,拓展旅游产品和市场,打破行业界限、行政界限、监管界限,促使区域要素“全产业”自由流动,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方向,构筑泛旅游产业全产业链整体发展模式。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催生了旅游大数据获取与分析、移动互联网+旅游、定制旅游或私人顾问、虚拟旅游、智慧旅游服务及管理等新领域及形态的产生。因此,乡村旅游市场边界的管理并非寻找市场边界在哪里,而是应努力随着乡村旅游市场触角的无限延伸去寻找市场边界融合,融合将成为乡村旅游市场边界管理的重点。随着市场边界的融合发展,原来是两个市场的机会就会变成一个统一市场的双向选择机会,互联网作为一切产业融合的主渠道与通路结构,其与物联网的盛行、线上线下联动发展以及移动APP的出现与发展等,都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融合、乡村旅游体验智慧化以及乡村旅游方式转变和乡村旅游消费升级。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会是以传统营销模式为基础,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建立“互联网+乡村旅游”的运营模式[12]。

四、乡村旅游市场边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乡村旅游如火如荼,但乡村旅游的市场边界融合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于乡村旅游的市场边界融合研究,基于管理学的认识,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乡村经济主体的再认知

目前乡村经济的主体还是农业经济,即第一产业经济。第二产业类型的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乡村旅游业只是“乡村+”的业态形式,只是“农业+”的一部分。切不可认为“乡村+工业”就是把工业搬下乡,“乡村+旅游”就是非要把旅游作为乡村的主要旅游收入。不可本末倒置,为发展乡村旅游而发展乡村旅游是被动的;不可遍地开花,低水平重复建设,破坏乡村资源和环境。

(二)乡村资源的再认知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60%,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资源已成为普遍性甚至是同质同类的资源。相反,乡村资源将成为一种越来越少的稀缺性资源。虽然从分布面积和位置来看,乡村可能还是一种普遍性资源,但从乡村景观的保护和乡村文化的传承上看,乡村的自然资源、社会和人文资源越来越稀缺,尤其是后者越来越被城市同化而变得更加稀少,这种稀缺资源成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只有正确认知乡村资源的稀缺性,引导人们记住乡愁,才能够科学地利用资源,做到自觉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旅游市场边界动态的再认知

市场边界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无论是市场边界类型、影响因素、演变发展,还是针对市场边界的经营决策等,其深度和广度都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清晰认识市场边界的动态变化性,才能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从市场发展的横向、纵向和潜在方面去发现更多的乡村旅游发展机会,以更好地为实现乡村振兴服务。五、结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将成为乡村振兴较为重要的产业形式。乡村旅游要突破市场边界限制,由传统的单项市场运作体系转化为双向互为影响的综合运作体系,尤其是在当前全域旅游、大数据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边界也在不断动态创新和无限延伸。只有进行产业融合、市场边界融合,新的乡村旅游市场机会和市场类型才会不断出现,重新理解和界定乡村旅游的边界才会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众.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0,293(1):134-138,119.

[2]张月雯,冯利民,刘晓蒙,等.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J].现代化农业,2019(12):45-47.

[3]张戟.大单品的好处[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7(12):15-16.

[4]张馨文,马丽卿.“蓝海战略”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以“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运作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2):299-301.

[5]鲍新仁,孙明贵.企业市场边界的管理学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7(11):45-48.

[6]白宏,付永萍,曹红苹.蓝海战略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J].学理论,2012(14):151-152.

[7]杨良山,胡豹.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路径与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2013(1):15-17.

[8]樊利钧,周文.基于资源和能力观的内部市场边界确定[J].中国工业经济,2007,228(3):54-61.

[9]李东娟.基于价值创新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构想[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9(33):185-187.

[10]环绍军.自然生态旅游产品的蓝海战略研究———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J].特区经济,2011(12):172-174.

[11]林峰.全域旅游下的业态创新[J].中国房地产,2018(14):63-65.

旅游化范文篇9

关键词:旅游城市化;研究综述;中国

旅游城市化起源于福特制(fordism)时期的高工资和大众消费,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即后福特制(postfordism)时期的大众享乐消费(massconsumptionofpleasure)的兴起[1]。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城市环境的全面改进及城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在原有经济、文化、交通、政治等功能之外,旅游功能日趋完善。可以说旅游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

一、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旅游城市化”(tourism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注重享乐,pleasure)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1]。国内已有学者对中国的旅游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界定。黄震方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2]。王冬萍认为,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它包括使城市规模扩大和使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内容[3]。李鹏在黄震方等人定义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旅游城市化还包括旅游景区景点的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4]。陆林从城市化角度,认为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从消费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化是指为满足人们由传统的日用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移,提升城市功能的过程。旅游作为现代享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5]。朱竑界定的旅游城市化不仅仅是旅游业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结果,更主要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趋势和演变过程。包括:(1)旅游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旅游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旅游功能日益增强和城市旅游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2)旅游城市化是城市旅游角色的变化,是城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体转化的过程;(3)旅游城市化也是旅游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动态过程[6]。李璐芳则在王冬萍所定义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旅游城市化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旅游功能,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7]。安传燕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把旅游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动力来促进区域城市化的一种过程和现象。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城市的景区化和景区的城市化[8]。

二、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

黄震方将旅游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总结为以下几点:(1)城市化进程的带动;(2)城市本身的载体作用;(3)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4)政策机制;(5)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2]。李鹏从内在拉动力和外在驱动力两个方面对旅游城市化动力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活动在本质上符合城市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和规律,具体来说,旅游需求拉动旅游城市化,旅游供给推动旅游城市化。一系列旅游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也促进了旅游城市化进程。此外,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以及旅游行业本身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4]。丁娟以九华山为例,对当地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城市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除了城市化进程的带动因素外,旅游城市化形成的动力机制还包括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和偏好、政策制度以及区位交通等因素[9]。吴国清认为,城市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城市的食宿、娱乐、休闲、通讯、购物等设施比较发达,为旅游活动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受闲暇时间、经济支付能力、交通等因素影响,多数城市居民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仍将目标锁定在城市或城市近郊[10]。

三、旅游城市化模式及特征

李鹏将中国的旅游城市化模式总结为黄山模式、曲阜模式和以武陵源为代表的旅游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他认为,黄山作为一个由旅游催生的城市,代表了为旅游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类城市,其旅游城市化进程极具典型性。曲阜的旅游城市化与黄山模式不同,从时间上看,曲阜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从空间上看,在曲阜城市就是旅游地,旅游地即城市,景区景点则分布在城市(旅游区)内部,曲阜旅游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他还从武陵源这一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的典型例子中,概括出了这一现象产生的一般原因:包括经济利益驱动,景区景点行政管理条块分割,行政支配旅游经济,景区景点与居民村落连为一体,以及当地居民对景区景点的依附关系[4]。

吴国清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总结为多核心+网络化模式,作为中国城市化发育最快的地区,长三角已初步形成了由多城市区连绵而成的多核心城市密集地域系统。同时,一个网络化的经济环境和地方政府间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国内区域性合作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区域旅游必然会形成区域内城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亦使得区域内的旅游经济中心趋于分散化[10]。

四、旅游城市化实证研究

王冬萍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现象在吐鲁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旅游城市化可以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质量提高。旅游城市化使吐鲁番城市地域扩大并延伸,推动了吐鲁番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吐鲁番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特色的鲜明化[3]。

朱竑以桂林为例,指出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化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认为城市旅游化是城市旅游供给方面为迎合旅游需求做出的适应性举措。随着大众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享受城市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以及完善的综合服务配套,人们的这种需求带动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到来,在服务设施的使用上,市民与游客发生了冲突,城市原有的比较优势弱化。因此,城市就需要进行旅游化建设,为旅游发展做好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如在城市的标示系统、城市的人性化服务设施配套、城市的风貌保护等方面),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优化城市的旅游形象。同样,旅游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接待地和旅游目的地转变的过程,而城市的旅游化建设则是城市为了树立和强化旅游目的地形象而采取的必然措施。桂林的旅游“城市化”正是桂林城市“旅游化”的必然结果。而桂林在完成了城市的旅游化建设之后,随着城市形象的极大改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旅游的城市化[6]。

焦华富以九华山为例,分别从经济影响、社会生活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旅游城市化的居民感知进行了研究,指出九华山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经济方面的正、负影响都有明显的感知,主要包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个人收入,提高房地产价格,导致物价上涨。在社会生活影响方面,当地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而对其负面影响感知相对较弱,多数居民认为旅游城市化对其生活设施、教育环境、医疗条件以及娱乐活动设施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居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只有少数居民认为旅游城市化破坏了当地的淳朴民风,甚至导致犯罪率上升。在环境影响方面,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的正面环境影响感知较弱,但对其负面影响感知强烈,尤其是对人文环境的感知更强于对自然环境的感知[11]。

李璐芳对大连市旅游城市化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已成为大连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但与此同时,大连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城市化的推进使大连本地人不断被边缘化;城市化的推进使大连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规划存在不合理因素等[7]。

吴国清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趋势是以城市为依托,实现沪宁杭旅游互动是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旅游城市化将成为必然[10]。

葛敬炳对丽江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与传统的工业城市化相比,丽江旅游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在城市性质和功能上,丽江由工商业城镇逐步向旅游城市转变;(2)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丽江城区逐步演变成以大研古城为重心呈“扇”形发展;(3)在城市建设用地上,旅游业用地增长迅速,大量城市绿地被侵占;(4)旅游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丽江人口城市化过程,旅游业成为丽江市居民就业的主要渠道;(5)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丽江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超常规发展。丽江旅游城市化机制包括:资源比较优势、地方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参与以及旅游消费。葛敬炳认为丽江的旅游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资源驱动型旅游城市化现象[12]。

五、旅游城市化的影响

朱竑指出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已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旅游与城市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6]。李璐芳认为,旅游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功能,优化城市的文化氛围,并且是城市再生的重要动力[7]。

李芸分析了旅游城市化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城市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城市用地剧增,不断蚕食和破坏风景名胜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旅游环境和景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13]。

黄振方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问题,例如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淡化,以城市开发代替旅游开发,建设性破坏比较严重;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开发利用不合理,缺乏整体协调机制;不当的游客行为和旅游活动使旅游资源与环境质量下降;景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大等[14]。

六、结语

旅游化范文篇10

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进行文化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对文化的认识将全面改变我们对待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

从国际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与发展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人们普遍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文化作为发展的手段尽管很重要,但它最终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或促进者这样一个次要的地位。发展与经济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组成部分,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而文化政策则是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未来世纪的文化政策必须面向和更加适应新的飞速发展的需要。

其次,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它代表着当代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未来发展的方向。

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总是在先进文化的开启和引导下向前发展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先进的文化对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甚至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在吸纳先进文化(先进的社会观念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之后蓬勃兴起的。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类开始迎接第三代生产力。这就是电子时代的智能生产力。作为当代世界的先进生产力,第三代生产力建立了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科学技术交融一体的崭新关系。它强调我们在进入小康社会后,经济中的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产业结构的下游化和需求结构的上游化。产业下游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条重要规律。一国经济从人均低收入进入到人均高收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会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先升后降。综合横向比较分析结果可知:一国经济发展从人均低收入到人均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次序必然由“一、二、三”演化到“三、二、一”的结构状态。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无疑将会走向服务产业、知识产业、创意产业、以至体验产业。文化作为日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将越来越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以至支柱性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