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9:47:36

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范文篇1

1.1研究背景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逐渐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过往依赖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无法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已迫在眉睫。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活动计划,国民旅游计划对扩大内需具有最直接推动的作用。无论是发放旅游券,还是提供带薪假期都给整个经济实体注入巨大的能量,一方面能够提升其他众多相关行业的景气度,另一方面也会为经济的复苏带来希望。

1.2研究综述

旅游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扩大器,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旅游业是社会就业的稳定器,现在面对金融海啸,虽然发展的速度很快,毕竟有就业的压力。旅游业是门槛相对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关联度比较大,因此,旅游对劳动就业的拉动是非常大的。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力推行国民旅游计划,对就业和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旅游推动内需拉动经济的作用是显著的,因为旅游的消费有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可以重复性的消费。经济强势增长的时候,在经济处于稳定上升阶段时,房地产、汽车、传统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是强劲有力的;然而当市场低迷期,重复的旅游消费对整个市场的拉动是直接和明显的。旅游时间可长可短,距离可远可近,消费可高可低。不是说旅游就是要花成千上万,可以花几十元一日游,也可以打开门在公园里面逛一逛。旅游这种特殊的作用一定会给疲软的经济带来良好的刺激效应。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国民旅游计划,其实不仅仅是经济的拉动计划,也是产业升级的计划。一方面,有助于我国的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对传统经济模式的依赖,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更重要的是,国民旅游计划的提出对当前信心的恢复具有很大的意义。启动内需的核心,就是投资和消费,同时拉动互动发展,因为现在没有办法看外国人的脸色,他们不购买我们的东西,他们外需减少的时候,就需要13亿人的消费,需要投资和消费双向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旅游业的拉动。

意义:拉动旅游业在提高经济的同时,也要同步地增加社会福利,现在旅游就是一个生活要素,而生活要素是我们都离不开的。从老百姓的角度看,休闲旅游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供给体系,再加上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使休闲旅游质量本身更加提高,国民旅游计划更多应该是这方面的内容。

2.政策因素对主体的影响及对策

2.1政策因素的重要性

一方面拉动需求、挖掘需求,另一方面提高需求质量、生活质量,两者应该紧密相联。政府要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着手解决老百姓所担心的问题,比如老百姓的出行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政府应该注意的,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就水到渠成了。而在具体的衔接上,通过竞争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老百姓才能享受到实惠,如果靠政府来补贴,恐怕不是一条正确的路。国民旅游计划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从政府来说,是创造一个好时机,从老百姓来说,是在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整个旅游发展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老百姓的出游质量,还要从老百姓的本质需求入手,满足其真正需求,减少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消费方式应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理念,把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2.2有关国民旅游计划实施的相关对策

2.2.1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

2.2.2要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

应尽快改变旅游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状,取消旅游企业与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与政府官员应各司其职。针对个别时期,个别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门应注意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开发增设新的景点,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

2.2.3要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要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取消特权和保护,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并按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2.2.4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应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窗体顶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并且要树立环境首先意识,为全人类及其后代保护好环境;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结论与展望

3.1总结

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推行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政府在做规划和统筹时,是否切实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与企业协商,形成操作性强、吸引力强的旅游措施和旅游产品,才是能否惠民的关键。针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需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为老百姓出游打好基础,使得老百姓能快乐出游提高生活的质量。

旅游规划范文篇2

领衔代表:

附议代表:

议案内容:

旅游规划范文篇3

1.1旅游规划的目的错误

旅游规划的目的在上文中已经提到,那就是旅游规划最终是为了规划的实施,以及实施以后可能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规划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为了以后的实施和实施以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着想。但是我们现阶段的规划有很多的目的,造成了旅游规划目的中心的偏移。

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旅游主管部门来说,这是一个立项要钱的好机会。旅游行政部门是一个清水衙门,平时很少有机会得到经费,更加不能靠副业来取得收入,做一个旅游规划可以为主管部门申请很多经费。现在旅游规划的价格又不低,但要求是“质量服从时间”。为了得到上级部门的经费,主管部门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规划,不管规划是否科学。在进行资源评估的时候,也只谈旅游资源的优点,而回避旅游开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作用;只谈旅游规划所能产生的美好蓝图,而不谈旅游规划的效果在规划实施中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做成一个旅游规划,对于旅游主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现实自己政绩的机会,领导的意志往往又成为首要的。

对于旅游规划者来说,旅游规划的目标是能够在规划评审中通过,所以规划文本总是在迎合评审专家的意见。同时旅游规划又要听从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他们的意见代表了更高级领导的意志,所以旅游规划就很难做到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了。

2.2旅游规划缺乏科学性的原因

1.1旅游规划的目的错误

旅游规划的目的在上文中已经提到,那就是旅游规划最终是为了规划的实施,以及实施以后可能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规划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为了以后的实施和实施以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着想。但是我们现阶段的规划有很多的目的,造成了旅游规划目的中心的偏移。

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旅游主管部门来说,这是一个立项要钱的好机会。旅游行政部门是一个清水衙门,平时很少有机会得到经费,更加不能靠副业来取得收入,做一个旅游规划可以为主管部门申请很多经费。现在旅游规划的价格又不低,但要求是“质量服从时间”。为了得到上级部门的经费,主管部门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规划,不管规划是否科学。在进行资源评估的时候,也只谈旅游资源的优点,而回避旅游开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作用;只谈旅游规划所能产生的美好蓝图,而不谈旅游规划的效果在规划实施中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做成一个旅游规划,对于旅游主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现实自己政绩的机会,领导的意志往往又成为首要的。

对于旅游规划者来说,旅游规划的目标是能够在规划评审中通过,所以规划文本总是在迎合评审专家的意见。同时旅游规划又要听从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他们的意见代表了更高级领导的意志,所以旅游规划就很难做到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了。旅游规划市场经营的无风险性

旅游规划单位的无风险经营原因主要有两点:

(1)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旅游规划旺盛的市场需求。旅游正在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地发展,旅游业的地位也在国民经济中大大的提高。许多地方政府也将旅游业定位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者主导产业。政府的重视自然引起地方以及个人的重视,全国掀起了一个旅游发展的高潮。一些地区在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驱使下,不作科学的论证,盲目进行旅游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从而扩大了对旅游规划的市场需求。

(2)旅游规划单位的相对短缺促成了旅游规划市场无风险经营的生存空间。我国从2002年开始,正式启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认定工作,迄今为止只通过认定了近百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这么大的一个旅游开发需求市场,仅靠这百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是难以满足的。规划单位成为一定程度的“短缺性资源”,尤其是知名的规划专家更是旅游规划市场的“稀缺性资源”,“短缺和稀缺”让旅游规划单位赢得规划市场的极大宽容,并且只要承担极少的责任。

2.3旅游规划评审的不科学性

(1)旅游规划本来应该是甲方组成专家对乙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但一般情况下都是乙方在规划评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评审人员由乙方组织确定。这样就造成了旅游规划单位也是旅游规划评审单位,旅游规划当然能够轻松的通过评审。即使旅游规划评审专家是由甲方组织确定的,有时甲方与旅游规划单位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他们也希望旅游规划能够顺利通过评审。所以这样的旅游规划评审就谈不上什么科学不科学了。

(2)评审专家在评审会上,一般不实事求是,高那一套“捧场式”的评审。这些评委们大都会提前征求甲方意见,是通过还是不通过。一般情况下,甲方肯定希望规划通过。一来可以顺利的完成组织旅游规划的立项任务,为主管部门增添政绩;二是如果规划不能通过,还要花钱进行第二次评审。因此规划评审成了走过场,使旅游规划成为没有任何意义的政绩工程,好坏都能通过。很多不成功的规划因为相关人员的操作与走动都通过了。

2.4旅游规划缺乏技术支持

旅游规划的科学性,说到底主要还是体现在旅游规划的技术要求和对待规划的严谨态度上。很多规划没有任何的技术支持,主要是凭借规划者的主观臆想。旅游规划是一个需要许多学科支持的工程,尤其需要工科、艺术、经济、统计、社会、文学以及心理等学科知识。可是,我们的很多旅游规划从业者只有一个学科背景,有时甚至是半路出家,由于偶尔的原因才进入了旅游规划这个行业。这样的规划者肯定是不合格的。

就拿对旅游客源市场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预测来说,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往往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一是数据采集的来源和方法不准确。规划者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方法不当,问题设计不合理、偏于诱导性,抽样的数量不够、样本对象不典型,问卷的可信度无法保证。二是对于调查统计的数据不会进行科学的分析。许多规划者对于调查数据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平均,而没有与客源市场的市场细分进行结合,做综合的分析。这也是很多旅游项目最终因为客源问题而失败的重要原因。就这样一个旅游规划必须经过的前期调查分析过程,即需要心理学和统计学两门学科,有时还需要社会学和市场学的知识。可见,其它学科的技术、知识对于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2旅游规划的现状

(1)旅游规划到规划实施的脱节。旅游规划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规划下一步的实施。但是我们现阶段很多规划跟实施完全脱节,规划往往只是一个停留在纸上的空谈。规划者总是把规划当成是一个美好的想象,而没有考虑到接下去的实施问题,不考虑具体实施的难度和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很多规划文本追求所谓的全面,而失去重点,严重脱离了实际。旅游规划的实施单位也有自己的难处,以及技术的限制。这就需要旅游规划者有很丰富的旅游规划经验,能够在规划的过程中就考虑到规划的可实施性。

(2)旅游规划的实施结果严重偏离初衷。当旅游规划经过实施之后,才发现许多规划的实施结果远远达不到规划所设想的效果。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涉及到实施单位、行政部门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旅游规划者在规划的过程中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在规划开始的阶段没有进行详细、科学的调查,或者是调查以后没有对调查的结果、数据做科学的分析。对规划结果的预测都是建立在规划初始阶段的分析基础上的。没有科学的分析,最终规划实施的结果也无法预测和把握,结果严重偏离效果也在常理之中。

3提高旅游规划科学性的方法

3.1明确旅游规划的目的

旅游规划的目的就是规划的实施,这一点若不明确,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旅游规划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如果旅游规划的目的还只停留在立项要钱或者增加政绩上,抑或是通过规划评审,那么规划目的的重心就很难移正。旅游规划也会盲目,脱离实际,脱离旅游市场的需求。因为,这时所有旅游规划的参与单位都不会首先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问题,旅游市场需求对规划项目的检验只是以后的事情。所以明确旅游规划的目的是实施和实施以后的结果,旅游规划参与者才会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问题。二是旅游规划与后期的实施控制的脱节,只是显而易见的。规划的目的不是实施,那实施过程的控制谁来保证呢?毕竟在整个规划到实施结束的过程中,规划单位和实施单位都应该是处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的。尤其是旅游规划单位,一定要考虑到旅游规划实施的难处,及时的进行调整,而不应该不所有责任都推到实施方身上。转3.2旅游规划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或TQC,TotalQualityControl),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在旅游规划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将整个旅游规划的过程看成是由一个个的项目组成,进行细分,然后将整个旅游规划的目标分配给各个项目,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也可称之为项目管理。全面引入项目管理理论为解决旅游规划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念上和技术上的“可能”,是对旅游规划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

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到旅游规划管理中是必要的。从宏观上看,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旅游规划、策划咨询的专业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规划过程本身也须具有高效益成为时代的要求;从微观上看,旅游规划具有高技术含量、跨学科性、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特征,特别是大型规划项目,其过程也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也对旅游规划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来看,规划管理者必须对旅游规划项目涉及的人力资源、时间、成本、技术、风险等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所以,项目管理理论的引入对旅游规划的过程变得尤为必要。

旅游规划的项目管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流程管理,旅游规划流程设计是构建旅游规划制作程序的过程,流程管理就是对规划项目核心阶段的管理,这是对各种要素(时间、质量、成本等)的驾驭过程。各种驾驭必须从规划项目的初始阶段就要开始。比如项目投标的时候,项目管理者就必须与委托方进行良好的全面沟通,并提出针对性强的规划方案。在接手项目之后,项目管理者就必须根据前期考察的基本情况,整合智力,提出整个项目的时间进程控制方案和技术控制方案,以确保规划的进度与质量。二是团队管理,以往编制旅游规划,“课题组长”常常既是技术负责人,又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职责,而两者的职能迥异,难以适应专业化和大型旅游规划项目工作的需要。所以应该建立新的旅游规划团队项目管理系统。这样,让专家专注于规划技术而非项目管理。于是,项目管理者应运而生,他们负责规划流程的设计、规划团队的组织、项目干系人的联络协调。

3.3引入风险机制

(1)建立旅游规划单位业绩公示制。根据旅游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价旅游规划单位的业绩,定期对规划设计单位的业绩及其所完成规划的效果进行评价公示,以达到社会监督和约束的目的;对只顾获取经济效益的不负责行为公开曝光,对编制旅游规划不科学的单位,旅游规划管理部门可考虑降低甚至取消其旅游规划的资质,从而增加了不负责任行为的风险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旅游规划市场不良行为的发生。

(2)建立规划效果与利益相结合的机制。规划效果直接与利益挂钩是促进旅游规划单位重视旅游规划科学性的又一举措。目前旅游规划只要规划文本通过了专家评审,旅游规划单位就可以拿到全部规划费用,至于所作的规划到底会产生什么效果,就与规划单位再无关系了。所以引入奖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考虑按规划费用的适当比例设立奖励基金,对于实施效果好、取得预期成绩的优秀规划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励旅游规划单位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

(3)建立旅游规划质量保证金制度。质量保证金制在旅行社行业中已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提高旅行社行业的服务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旅游规划行业也可借鉴这种成功的经验,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此来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

3.4对旅游规划师的要求

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与否,关键在于规划师的素养。规划师的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道德素养,即要关心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并且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负责。在所有规划师的素养中,道德素养应该放在首位。有一个高尚道德素养的规划师一定能够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旅游规划。二是职业素养,旅游规划师必须是一个通才,必须要具备多个学科背景的知识。旅游规划师在规划的过程中要给予旅游规划以足够的技术支持,加大科学技术以及其它的学科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比例。三是管理协调素养,旅游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旅游规划者并不能做到全能,也需要许多其他部门以及同一个部门其他人员的配合。一个好的规划师一定要很好的整合所有的资源,来为旅游规划服务。尤其是遇到自己解决不好的技术难题时,一定要谦虚,请求他人的支持,做到让规划具有科学性。

4结语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旅游规划的需求越来越高,应该说,现在是旅游规划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在重视旅游规划的量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旅游规划的科学性。所有的旅游规划参与单位都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旅游规划。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不是哪一个单位或个人的事,不只是旅游规划单位的事。当然旅游规划单位在其中起了核心的作用。这需要包括旅游规划单位、实施单位、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规划评审专家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摘要:旅游规划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那就是旅游规划缺乏科学性:旅游规划与旅游实施的脱节;旅游规划结果与规划的预设效果严重偏离。规划缺乏科学性的原因有很多,如旅游规划的目的错误;旅游规划市场缺乏风险机制;旅游规划缺乏技术支持等。提出了提高旅游规划科学性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科学性;风险机制;全面质量管理;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许韶立.我国旅游规划市场中的“怪现象”剖析[J].中州学刊,2006,(6):104-106.

旅游规划范文篇4

关键字:旅游规划景观规划设计时空形态格局

WithfocusonthecreationofChinesemoderntourismplanningdiscipline,thetrilismoftourismplanningisestablished.

Basedonthepracticeorientation,conceptformation,disciplinecon2structionandprofessionaleducation,etc.,thecharacterizing,posi2tioning,formingandorientingofChinesemoderntourismplanningaredemonstrated.

Keywords:tourismplanning;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pat2ternsoftimeandspaces

“旅游规划”近年正在中国骤然兴起,作为这一学科领域的核心,中国旅游管科和风景园林学科因此而发生着转变。其动因来自4个方面:国际旅游与景观规划学术,工程实践的示范,中国国务院学位办对于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取消,以及环境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这些变化一方面促使中国旅游规划领域正在经历着初期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中国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形成。为此,确有必要认清形势,理顺思路,把握“现代旅游规划”在中国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出现的前兆,明确该学科领域的定向、定性、定位、定型,采取相应的实施对策。

基于20年来风景景观规划设计和近年旅游规划的研究实践,笔者以为,旅游规划其狭义的概念就是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设置、客源市场在内的旅游策划,这是旅游界的强项、核心。其规划的形式特点是以文字、数字、图表为主的描述、、论证、设想;然而,过去的实践结果和未来的需求告诉我们,仅有这种旅游策划是不够的,尤其要把设想计划落实在有形的空间形体和有阶段的时间范围上,这就需要有更为具体的时空规划以及对应于单体项目的设计,需要以景观规划设计界的规划设计图纸为主;此外,除了客源,近年旅游规划中,大家都无法回避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优美旅游景观环境创造这两大;同时,除了产业的问题,游憩心理行为和旅游地时空形态格局正在成为旅游规划研究的重点。

因而,新一代的中国旅游规划,实践深度:要从宏观的策划这一元走向宏观策划、时空规划、单体设计的三元;实践:要从以客源市场为主的一元扩展为客源市场、生态环保、美景创造的三元;理论研究:要从产业经济为主的一元扩展为产业经济、游客心理行为、时空形态格局的三元。这三个层面的三元及其分别从一元向三元的扩展,就是作者所提出的旅游规划三元论的核心实质。

1、现代旅游规划的三元

如同传统的旅游规划,现代旅游规划其基本的追求仍然是为旅游者创造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文化与的新奇、生理心理上的满足。笔者认为,现代旅游规划自始至终都应以此为核心和最终目标。

以此为出发点,从中国旅游规划的实践需求看,笔者认为,其中均蕴含着三个层面不同的需求:

(1)旅游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旅游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关于人们行为活动以及与之相应的经营运作的规划需求;(2)景观时空层面,基于景观空间布局的规划,包括区域、总体、景区、景点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布局、设计,即关于景观时空布局的规划需求;(3)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生态环境大地景观的规划需求。这些构成了旅游规划需求的三元。与需求对应,现代旅游规划的内容同样包含三元:(1)以“旅游”为核心的群体行为心理规划和项目经营;(2)以“景观”规划为核心的优美的旅游景观环境形象创造;(3)以“生态”为核心的旅游环境生态保护。简而言之,旅游、景观、生态,这就是笔者所提出的现代旅游规划的三元素(刘滨谊,2001)。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全面的旅游规划应包括“旅游”、“景观”、“生态”这三元的规划,并以这三元作为基本侧重。“旅游”的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资源(分为自然天成的和人为创造的两类)、游客行为心理与项目经营运作,这相互交织的三者进行揣摩、分析、设定、预测,统称策划;“景观”的规划,又称风景园林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项目、游客活动、设施建设这三者进行空间布局、时间分期、设施设计,统称规划;“生态”的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区、旅游地的自然要素环境与因旅游开发建设而引起的进行识别、分析、保护规划。一个几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也好、一个旅游地的项目策划也好、一个旅游地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好,虽然规模、层次、深度各不相同,但是,规划中都必须将这三方面作为基本内容予以考虑,所不同的只是三方面的比重、深度而已。纵览全球旅游规划的实例,任何一个具有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饱含着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所不同的也只是视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侧重不同而已。

笔者提出现代旅游规划三元论,首先,源于旅游与景观规划实践的切身体会和理论思考(刘滨谊,1999a),其次,源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系列理论研究(刘滨谊,1999b),再次,分析旅游规划本身,笔者发现旅游规划在层面、重点、阶段、支撑专业等方面都具有三元的特征:

①旅游规划的三个层面:区域—景区—景点;

②旅游规划的三个重点:资源(区域上)—布局(总体上)—选择(景点与项目策划);

③旅游规划的三个阶段:发展规划(阶段1)—总体规划(阶段2)—详细规划(阶段3);

④旅游规划的全过程:“策划”—“规划设计”—“管理”;

⑤支撑学科领域:旅游游憩学、景观园林(包括建筑、规划、园林)、环境艺术。

根据旅游规划三元论,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旅游规划倾向和流派中,我们可以辨别出三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流派:(1)以旅游策划为核心,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游憩流派;(2)以景观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重在空间规划布局与景点设计的景观流派;(3)以旅游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利用为核心,重在自然生态的生态流派。这三种流派代表着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旅游规划,提出旅游三元论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解决旅游规划的定向问题,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规划发展方向。

2、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新观念

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新观念,其形成与现代旅游管理和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观念的转变有关。与全世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同步,向国际同类先进学科专业看齐,在今后5~10年期间,中国旅游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专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实践取向这四方面都需要形成结构性的体系,,作为这种体系的雏形———现代旅游规划的观念正在形成。

中国的旅游规划,尽管在过去20年中,依附于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园林规划等相邻学科专业的研究与实践,已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就现代与国际接轨的旅游规划意义而言,这一学科领域目前尚处于形成初期,姑且称之为“生成期”,正在经历着最为关键的结构确立、反馈调整、转变重组。学术方面,一是受到中国旅游界、风景园林界、建筑规划界的影响,二是受到国际旅游学科专业的推动;社会实践方面,一方面,迅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为该学科专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鱼目混珠、外行多于内行的状况,导致该专业实践成果缺乏原创、“克隆”国内外旅游景观实例成风,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首先需要在学科专业上形成正确的观念,这是解决生成期该学科专业“定性”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这种观念的形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原管科关注重点的转移和范围的扩展:从后期管理运营转移到先期开发建设,从单一传统专业扩展为综合交叉的专业;二是指随之而来的学科核心的转变:从以项目策划为核心的旅游规划转移到以包括项目策划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以旅游规划三元素为核心的综合旅游规划。对于旅游界,这种新观念已经具备客观条件基础,这就是近年迅速扩展的旅游规划市场需求及其工程实践。与过去20年的实践相比,旅游规划项目种类、规模和工作深度均已大大扩展。例如,在许多城市规划中,旅游发展规划已从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中分离出来而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规划;又如:近年兴起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滨水区规划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等,这些项目都在不同规模层面上与旅游规划相互交织。此外,随着国外高水平旅游规划实践的介入和国内旅游规划院所日趋国际化的旅游规划的操作方式,学科领域新观念的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操作已开始深入人心而势在必行。

这一新观念形成的主观条件是国内一批专家学者数十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倡导、宣传、开拓。诚然,时至今日,在专业内容侧重的理解上,仍然主张各异,称呼有别。对此,笔者呼吁,关键需要就以下3方面学科领域基本原则达成共识:①学科领域核心:广义的旅游—景观—生态;②学科领域根基:旅游学、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学;③与近邻专业的关系:该专业是与景观规划设计、环境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学科领域新观念的确立,这是解决中国旅游规划定性的关键。

3、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支撑专业

当今中国旅游规划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旅游规划界由旅游经营为导向的规划局面正在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旅游游憩学、景观园林(包括建筑、规划、园林)、环境艺术三大类专业共创旅游规划设计天下的“三国格局”。就发展趋势而论,这三大专业正在构成现代旅游规划设计交叉学科的支撑专业。对于旅游规划设计学科,其核心就是这三元的综合。一元是艺术,即以景观环境形象为核心带动的景观艺术,在这方面,环境艺术专业最为擅长;一元是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即以植物的综合运用、以环境绿化、水土整治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艺术与技术,这是建筑、规划、园林专业的强项;此外,园林绿化也好,环境艺术也好,所营造的景观园林环境终究是为人类所使用的。这就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什么样的环境为人们所喜爱,什么环境下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活动,进一步通过组织人的活动、安排娱乐休闲时间,以及由此引发的经营投资回报效益等问题,这样又引出一个大的分支,国际上叫游憩娱乐学。在中国名义上没有这个专业,但在实际上正在从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学科中派生。这就是三元中的又一元。从与这三元相对应的来看,全国设有环境艺术专业的大专院校约100所左右;设有园林专业的大专院校有50所左右,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大专院校约80多所。尽管迄今中国还没有“旅游规划”这一学科专业名称,这些院校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专业名称各异,或是一级学科、或是专业、或是某一专业中的方向,但都或多或少具备了培养从事旅游规划专业人才的能力。从与这三元素相对应的规划设计院所来看,国内已存在风景园林类、环境艺术类、旅游规划类三类规划设计院所,其工程实践的都与旅游规划有关。

从学科领域基本组成而论,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包含这三大方面。从专业操作过程看,环境艺术以“设计”为全过程,风景园林以先期“规划”、后期“设计”为全过程,游憩娱乐以项目选取、游人活动组织管理的先期“策划”和旅游景区运营的后期“管理”为全过程。“策划”—“规划设计”—“管理”这三个过程的结合构成了现代旅游规划的全过程。

从学科发展演化来看,环艺、游憩娱乐都是近现代、革命以后引入的,景观园林专业则较为传统。

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支撑专业的增加、实践过程的完善、实践领域的扩展,这是当代任何具有竞争生存力的现代学科的必备条件。对于现代中国旅游规划学科,面对未来学科之间的竞争,这种学科交叉与专业综合无疑是有利的。但是,目前国内3个专业及其依托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各自为主的局面已经造成了学科发展上的混乱。应当改目前这种群雄逐鹿的“三国格局”为现代旅游规划学科的“三位一体”。对此,对于这一学科专业的整合“定位”,基于数十年的积累和未来将要发挥的作用,中国旅游界和国家旅游局理应为主,担起重任。

4、旅游规划专业教育的结构

要使中国旅游规划学科领域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教育需要有三个层次:①面向学科发展,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博士、硕士人才;②面向需要,为国家旅游管理和旅游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大学本科、硕士人才;③面向中国数量与质量日益高涨的旅游开发市场需求,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三个层次已运转若干年,为中国旅游规划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第二层次也已开始运转,随着近5年专业教育的发展,第一层次正在走上正轨。专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完善,将为旅游规划学科领域未来的加速发展铺平道路。

三个层次教育中,大学本科专业教育当为基础。但是,目前这个基础还相当薄弱。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科)本科专业的取消,原来独立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士点降级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点中的一个方向,在轰轰烈烈、日渐上升的旅游规划事业表象的背后,教授讲师们已感受到了由于这两方面所造成的学科专业危机:旅游规划专业人才奇缺,高层次人才培养断源,外行大量涌入,学科专业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需要一个专业教育上的“革新”、“强化”:一方面,争取恢复原风景园林工科本科和硕士点专业目录,另一方面,强化“旅游规划设计”本科、硕士、博士这一专业方向的独立专业教育,采取多层次、多途径、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是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当前中国社会的旅游规划业需求孕育着新型的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除了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规划(工科)、环境艺术(文科)、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理科)专业的兴起,一批近邻、边缘学科专业的实质性介入也大大扩展了旅游规划专业的知识范围:建筑学科、地理学科、机与信息学科等。旅游规划专业教育课程设置面临着扩展转变的需求。对于这种转变,笔者主张:一方面,要开设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同时,更要引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艺术的专业课程。这是以课程设置为实质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对于一名立志成为现代旅游规划师的学生而言,如果要把三大专业及其近邻边缘学科知识都浓缩于一身,在四五年内,他应当如何掌握如此广泛的知识呢?

笔者认为,可以把知识获取的渠道方式分解为三种:一是通过看书、听讲座、思考学到的,比如管理学、游憩行为等;二是必须动手实践才能得到的,比如景观规划设计;三是并非靠学校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践、靠阅历、经历去逐步积累起来的。这三方面的比重不同,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也就大不一样。与一般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相比,旅游规划方向的学生培养所要求的这三个方面的比重需要一个大的调整,根据教学研究与实践,对于4年制(或5年制)旅游规划专业方向的教学,笔者认为三方面的比重控制在2∶6∶1为好。

总之,培养什么样的旅游规划人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些都直接关系着中国旅游规划学科专业的发展壮大,关系着学科专业的“定型”。

旅游规划范文篇5

本规划所称的“大旅游产业”,是指以传统旅游业为龙头的,包括会展、休闲、商贸、文化及其他社会资源中能与旅游互动部分的产业集群。

一、我市大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与态势。

“十五”期间,我市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以旅游国际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旅游西进”战略,观光旅游迅速发展,会展商务业、休闲度假业及相关产业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了国内游和入境游“两轮驱动”,观光、会展、休闲“三位一体”发展的产业格局。

———观光游览业不断走强。**年以来,我市建成并开放了雷峰塔、杨公堤、大明山、**野生动物世界、垂云通天河等一批新景区;西湖、千岛湖、宋城、双溪竹海漂流、七里扬帆等景区的旅游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国际化战略全面启动,成功推出包括学校、医院、商场、社区在内的50余个较有特色的社会资源点,旅游环境不断优化。**年,全市入境过夜旅游人数123.41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30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0.73亿元。**年,全市星级饭店突破200家,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旅行社295家,其中国际社31家,旅游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5.1%上升到**年的6.3%。

———会展商务业初见成效。以西湖博览会为龙头的商务会展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成功举办了5届西博会以及国内旅交会、国际华商大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展览规模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目前**会展业发展水平已经名列全国第九位,并有较大上升空间,商旅互动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休闲度假业发展迅速。通过发展商业特色街区、推进工农业旅游、丰富夜游及文娱活动等多种方式,培育并加强了休闲业态。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区休闲特色浓郁,促进了商旅互动;余杭、临安、桐庐等地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临安市还编制了休闲度假胜地发展规划;西湖区双流农庄等8个单位被列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观光游览业发展比较成熟并在国内领先,但会展商务业、休闲度假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色性的文化项目相对较少且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国际化程度不高。国内旅游“一轮独大”,入境旅游相对滞后;国际性会展项目较少,缺乏按国际标准设计的会议厅,承办国际会展项目所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与国际化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还不能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高质量旅游服务。

二、我市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以旅游业为龙头整合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城市为依托优化市域空间组织。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持续增强发展动力,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观光游览、会展商务、休闲度假“三位一体”、城市和乡村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使**的大旅游产业加速走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二)总体目标。通过10—15年的努力,把**建设成为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与会展商务为三大支柱的功能多样、特色鲜明、品位高尚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

(三)分期目标。

1、近期目标(**—2010年)。基本形成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的框架。至2010年,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力争达到2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5亿美元;年接待国际性会议和展览50次以上,会展业总收入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大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年的6.3%提高到8%左右。

2、中远期目标(2011—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至2015年,以景观、文化、产业为支撑,依托观光度假、文化娱乐、风味餐饮、特色购物、体育健身、学习培训、创意设计、会议交流、休闲商务等领域的“三大支撑、九大领域”为重点的“东方休闲之都”建设进展明显。至2020年,大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会议基地,培育成2至3个国际展览品牌,入境游客数名列全国前茅,旅游业态明显转型,休闲度假和会展商务在大旅游产业收入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三、我市大旅游产业的基本格局及其联动

(一)观光游览业。

———提升景区规划、建设水平。根据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加强国际旅游产品的开发;继续推进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建设好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西湖博物馆、西湖龙井茶文化景区,丰富净慈寺和灵隐景区文化内涵;大力推进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打造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并逐步开发京杭大运河**段,恢复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等旅游新产品;塑造郊区县(市)中“两江一湖”、天目山、钱江观潮、双溪漂流、龙门古镇等旅游品牌形象。

———促进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文化旅游的发展。新建韩国临时政府**旧址纪念馆;运用现代科技,加强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的“活化”改造,增加游客的互动参与性;扩大对各类展馆的旅游宣传,精心策划和积极参与组织各类活动,吸引国际游客。

———充分利用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打造“名城名湖名山”国际黄金旅游线,整合**旅游休闲、上海都市旅游与黄山自然风光的旅游资源,构建长三角区域核心旅游线。

———新建、扩建一批高档次五星级宾馆和设施,适度增加超五星级宾馆的比重;鼓励发展青年旅舍,以满足休闲自助游的增长需求;积极引进国际旅行社,鼓励其在**开设分支机构,引导国际、国内旅行社做大做强;培育和引进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加强对各类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二)会展商务业。

———建设现代化会展设施。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中心、浙江旅展中心、浙江国际商务中心、钱江新城会展场馆、钱江世纪城会展场馆;建设3至5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会展配套设施;利用萧山各类高星级宾馆,建成后的休博园、风情园以及湘湖景区的休闲度假优势,发挥其在**商务会展中的作用;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适度建设会展设施。

———大力发展会议业。充分利用**位居长三角、毗邻上海以及优越的休闲环境优势,积极鼓励在杭的中央、部、省属单位、高校等机构,争取更多的国内机构、跨国企业、国际机构来**举办各种国内、国际性会议,并以会议业为重点发展整个会展业。

———实施会展业“品牌特色”战略。继续办好西博会、茶博会和****世界休闲博览会;充分借助上海国际门户作用,抓住“世博会”的契机,进一步加大城市营销力度,以城市品牌化推动**会展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引进国内外大型品牌会展项目,鼓励本市会展机构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的合作;在会展企业中积极推行国际标准质量认证体系,规范会展业服务标准;加强会展营销和管理人才的培训,推进我市会展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休闲度假业。

———加快**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步伐;在加强千岛湖、新安江、富春江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引导休闲度假旅游;高起点、高品位地规划与开发湘湖、径山以及临安生态休闲和高山避暑旅游度假区。

———深度发掘**的历史文化内涵,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吸引国内外具有雄厚实力的投资实体打造2至3个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标志性文化项目。

———充分利用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场馆、射击俱乐部、休闲健身吧等各种休闲健身场所,开发“艺术文化休闲”、“名校名企”、“市民宅居”、“特色市场购物”、“老年休闲健身”、“老街探幽访古”等都市新兴旅游项目,促进传统旅游向人文旅游、休闲旅游转变。

———积极推广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推进临安、余杭、桐庐、建德、富阳等地富有生态特色的农家乐旅游;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梅家坞茶文化村、龙坞茶村乡村休闲旅游。

———适度发展和利用各种咖啡屋、茶楼、酒吧,以及剧院、KTV、俱乐部、夜总会等歌舞娱乐场所,满足中外旅游者夜间休闲娱乐需求。

(四)游憩商贸业。

———重点推进商业特色街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湖滨、清河坊、南山路、丝绸城、武林路、四季青、文三街、信义坊、梅家坞、延安路、解放路等商业特色街区的建设,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行错位经营,注重特色,提升档次,完善购物、观光、休闲综合服务功能。

———全面带动新兴商贸业态的发展。结合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武林广场核心商圈、拱宸桥区域商业中心等商业区块发展规划,鼓励发展与旅游相适应的专营专卖店,适度建设集购物、休闲、娱乐、展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shoppingmall)。

———积极开发和挖掘特色商业内涵。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特色商业,如楼外楼、胡庆余堂、都锦生、王星记等特色老字号,让旅游者领略风味特色的同时,体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通过现代特色商业,如特色市场和特色商店,满足休闲旅游者购物的现实需求。

(五)配套服务体系。

———制订出租汽车行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本地市民对**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认知等与旅游配套的专项发展计划。

———逐步推广信用卡、旅行支票的使用,放开旅游资产抵押贷款、个人旅游消费贷款等旅游信贷。

———加大在旅游区、会展中心、餐馆、影剧院等地旅游信息采集、处理与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发挥旅游信息的作用;加大以“**旅游网”为核心的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建设国际化的综合性城市目的地旅游商务信息网站。

(六)产业联动、区域联动。

———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的发展原则,积极探索相关产业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和谐共进”的发展模式。

———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以观光游览业为基础,带动会展商务业、休闲度假业、游憩商贸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充分利用产业间的联动关系,促进产业协调发展。节庆兴旅,以旅促展,以展带旅,商旅互动。充分利用西博会、休博会、茶博会、钱江观潮节、森林博览会、新安江之夏旅游节、富春江山水节等平台,积极举办会议、展览,带动观光游、商务会展游和休闲游,促进商贸业和文化娱乐业的发展。

———在旅游产品(线路)开发中,将景区(点)与休闲场所、特色购物街、定点老字号等有机结合,在宣传推销**的特色休闲场所与商业特色街区的同时,促进“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

———在管理机制与手段上实现互动。旅游、商贸及文化管理部门要携起手来,对旅游商品的创新、名特产品的保护与培育、旅游景点商业网点的管理、特色街区的建设与经营管理、文化休闲场所的规范与管理等进行共同探讨,创建统一规范的管理与监督制度。

———加快形成一个半小时旅游圈、经济圈,增强**市区大旅游产业发展对各区、县(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步骤地梯度推进各区、县(市)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形成规划共绘、市场共拓、产业共兴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推进大**、大旅游、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大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在“大旅游产业”战略思维指导下,成立**大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大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与旅游西进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承担协调大旅游产业和谐发展、互相促进的职责。

(二)深入推进旅游西进战略和旅游国际化战略。通过深入推进旅游西进战略,打造一个半小时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实现**市大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通过提高旅游规划、产品开发和包装、公共服务设施、服务管理等的国际化程度,推进旅游国际化战略,营造良好的入境旅游环境,促进观光游览业、会展商务业、休闲度假业及游憩商贸业的提升规模、档次和水平。

(三)出台促进大旅游产业相关政策。在原有扶持政策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大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制订或修订加快促进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四)实施大旅游人才培训计划。推出针对旅游、会展等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储备;利用在杭旅游教育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提高大旅游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素质,如旅游与节庆策划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目的地信息化人才、小语种(韩语、泰语等)导游等。

(五)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和形象。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成各县(市)及余杭、萧山区的分中心建设,并与**旅游集散中心相衔接。实现**旅游集散中心与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上海、南京等)旅游集散中心的联网运行。积极开通集散中心之间和旅游集散中心到景区(点)的旅游客运专线。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换乘方案和观光巴士营运网络,使**旅游集散中心成为常设的旅游换乘点。

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全面完成**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及网络化布点,并提供多语种服务。

逐步推广市区及各景区(点)的公厕生态化改造,通过广泛宣传和文明引导,改善城市形象。

完善多语标识系统。完成所有A级景区(点)、商业特色街区、市区重要文化旅游区(点)、三星级以上宾馆、市属博物馆和重要名人故居的多语标识系统。

旅游规划范文篇6

1塞罕坝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塞罕坝部级森林公园,地处河北承德围场坝上地区。海拔1010~1940m,森林覆盖率80%,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148.85亿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旅游发展的定位是“生态优先,适度发展,示范教育,持续利用”。截至2011年底,塞罕坝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84.76余万人次,客源地涉及30个省、市及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园现有宾馆、度假村、饭店、旅游商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共108家,拥有床位7000余张,餐位8500个。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公园已实现旅游门票收入1.12亿。每年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9000多个,并为周边社区创造综合效益1亿多元。

2塞罕坝旅游资源的特点

塞罕坝的自然环境,即使用再多的形容词都不过分。这样一个优越的自然环境,是这里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资源,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人们陶醉于这里的美丽自然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这里已经是阻挡沙漠南进,侵袭京津等城市的第一道生态屏障。

2.1辉煌的历史与零星的遗存

塞罕坝是中国唯一的皇家狩猎场。清代盛世时曾每年在此举行“木兰秋狝”大典。鼎盛时,曾经有72围供皇家狩猎。这一辉煌的历史,至今为普通人们所津津乐道。自1960年代以来,林业工人更是创造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历史奇迹。他们在十分艰难的自然和物质环境中,将沙漠改造成中国最大的一片人工森林区。这段历史及其所承载的创业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任何一位来此旅游或观光的人,都不禁对此业绩表示出由衷的敬佩和赞叹。迄今留下的历史遗迹更多的是1960年以来的中国最大的人工森林生态环境和富饶的森工小镇。而更早时期的,关于“木兰秋狝”的历史遗迹,则仅有非常零星的分布,更多的只能从历史典籍和故事中去寻觅。

2.2广袤的大地景观与相对单调的重复

塞罕坝的大地风景以其壮美、辽阔而吸引人,处处皆是绮丽的大地景观,这是其最大的特色。另一方面,这种大地景观又通常会显得相对单调,变化不够丰富和多样。

2.3尚待开发的丰富的冬季旅游资源

塞罕坝的积雪期长达4个月以上,且有比较多样的地形与地貌条件,适宜开展多种类型的雪上运动项目。但是,塞罕坝的冬季项目几乎没有开展。即使在过完每年正月十五以后,也仅有一家酒店对外营业。丰富的冬季旅游资源尚待开发和利用。

2.4舒适的夏季避暑气候

坝上具有优越的避暑气候已为京津冀地区的人们所熟知,每年超过80%以上的游客都在夏季时来到这里休闲避暑。

3塞罕坝旅游资源优劣势分析

3.1塞罕坝旅游资源优势

3.1.1避暑胜地———凉爽舒适的气候塞罕坝夏季凉爽,7、8、9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只有13℃,最高气温一般也不超过25℃,这里被人们誉为天然空调,巨型氧吧,是夏季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塞罕坝优越的避暑气候已为京津冀地区的人们所熟知,每年超过80%以上的游客都在夏季时来到这里消暑度假。

3.1.2独一无二的皇家狩猎场和历史遗迹木兰围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家狩猎场。清代盛世时曾每年在此举行“木兰秋狝”大典。鼎盛时,这里曾经有72围供皇家狩猎。历史上也流传了很多优美的故事传说,依托这些典故,塞罕坝修砌和完善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如木兰秋狝文化园、塞罕塔、康熙点将台、塞北佛石庙等,使这些典故得以更好的保存和传承。

3.1.3景观资源类型丰富———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河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部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80%。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这里是森林———草原的交错带,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各种奇花异草更是名目繁多。人工林集中连片,形成一片浩翰的林海,大面积的天然草原连绵起伏,一望无际,二者浑然一体,构成壮观、优美的自然景观。3.1.4丰富的冬季冰雪资源塞罕坝的积雪期长达4个月以上,且有比较多样的地形与地貌条件,适宜开展多种类型的雪上运动项目,包括越野滑雪、高山滑雪(以初级至中级为主)、单板滑雪和雪上娱乐等。

3.2塞罕坝旅游资源劣势

3.2.1交通瓶颈由于塞罕坝所处海拔较高,且山路陡峭,其可进入性差,距主要客源地时间距离较远,不利于游客来访。外部交通条件差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即使承德—围场高速公路建成以后,以及承德市旅游机场、北京-承德高速铁路等建成通车以后,这一问题虽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交通条件的制约仍然比较严峻。以北京为例,绝大部分客人仍然以自驾车作为近距离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从北京出发抵达围场坝上的时间,仍然在3.5h左右。这已接近自驾车日出行最大半径的极限。

3.2.2经营期短塞罕坝气候寒冷,每年只有3个月的旅游接待期,具备吸引力的旅游活动少,景点可停留时间短,接待设施相对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生活需求。

3.2.3生态脆弱沙漠与塞罕坝仅有一河之隔;表层土壤的厚度仅有1~3cm,极易受到干扰甚至破坏。不仅如此,目前的坝上还面临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此外,这里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由于面积广,较分散,进行污水等的集中处理难度较大,由此更容易导致环境恶化。因此有必要在充分评估坝上的生态敏感性基础上,对其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坝上的各种发展规划。

4塞罕坝旅游规划侧重点

4.1交通改善

塞罕坝的旅游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交通基础设施的制约,并可能在较长时间范围内受到这一基础条件的限制。因此,坝上旅游的关键驱动力首先在于改善外部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行条件。

4.2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

脆弱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了塞罕坝的发展,包括旅游发展应该是生态优先,并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并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从更全面的角度充分研究和判断塞罕坝发展的各种限制性因素和潜力,以最小化生态干扰的形式或模式进行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绿色发展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牌塑造概念,它本身是一个极具市场吸引力的产品概念。

4.3重大项目

塞罕坝的旅游发展不能再停留在小、散、弱的发展模式上,而应以重大项目的规模化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重大项目,是建立在充分的生态承载力研究基础之上,并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4.4市场营销未来的旅游市场将是一个更加充分的完全买方市场。任何有吸引力的产品,没有充足的市场营销预算作为保障,并通过执行有力的营销策略加以保障,都无法实现其预期目标。

5塞罕坝旅游发展规划目标

5.1近期目标(2010-2015年)

提升塞罕坝中心城镇的品质、优化其空间格局、初步完善其功能;初步开发建设大型综合度假区;建设和升级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优化景区外部和内部交通网络;完成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完善营销战略,与各级旅游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网络营销体系,通过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在客源市场上形成影响。

5.2中期目标(2016-2020年)

进一步提升塞罕坝中心城镇的品质、优化其空间格局、扩大规模、完善其功能;全面进行大型综合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加大力度建设冬季滑雪场及滑雪小镇项目,全季节经营的产品体系初步建设完成;机场项目建成通航;内外部交通体系全部投入使用;客源市场由环渤海经济圈扩展到中国南方主要城市;国家AAAAA级景区创建完成。

6发展战略

6.1竞争战略

由于塞罕坝的夏季与冬季资源和活动类型差异较大,因此其竞争战略应该考虑到季节的差异。

6.1.1夏季的主要竞争者及竞争战略内蒙古:蒙古草原的形象深入人心,它已经成为客户心目中体验蒙古族民俗的第一选择,且中心城市较多,能够提供各种档次的接待服务。但是蒙古草原产品类型相对单一,距离中心城市客源地也比较远。丰宁坝上:丰宁素有京北第一草原之称,且距离北京等市场最近。但其草原退化更加严重,而且缺少多样化自然景观与组合。塞罕坝的竞争战略:采取差异化战略,着重宣传丰富的生态资源、皇家文化和满族风情;突出皇家文化与创业史;推出冬季滑雪和运动项目;整体营销,区域联合推广。

6.1.2冬季的主要竞争者及竞争战略崇礼县:滑雪场集中,“滑雪小镇”的概念已经形成;山体海拔高、坡度大、积雪期长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营造高级滑雪场;距离北京仅3h的车程。但是其文化元素少,旅游产品相对单一。北京周边滑雪场:距离客源地非常近;积累了一定的滑雪场经营、营销和管理经验。但是其单体滑雪场规模小,主打产品为一日游或周末游。塞罕坝的竞争战略:主打皇家文化、综合性高尚运动休闲会所概念;在目标客户心目中打造度假形象;联合部分北京周边的小型滑雪场,进行滑雪俱乐部式的销售。

6.2品牌战略

塞罕坝旅游业是承德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因而其品牌建设也不能孤立于承德市旅游品牌,而应作为“承德旅游”这一大品牌的子品牌,与“金山岭长城”、“避暑山庄”、“外八庙”并列,成为承德旅游的四大核心子品牌之一。

6.2.1宣传口号宣传口号应突出塞罕坝的核心特点,体现出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区别,同时简短有力,便于记忆。由于皇家猎苑遗址是坝上独一无二的资源,而草原和森林则是坝上最主要的自然景观,在客户心目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形象。因此,宣传口号为:“塞罕坝:皇家的草原,皇家的森林”。其以对仗的形式,简单但非常清晰地勾勒出这里最具卖点的资源和景观。同时,“皇家”二字既突出其历史地位和价值,更彰显出这里的旅游体验和服务能带给消费者一种具有非常高端品质的、极具私人专享的尊贵和荣誉。

6.2.2品牌层次塞罕坝作为母品牌,其下面可按照产品线路衍生出:“坝上自然生态观光游”、“皇家避暑游猎游”、“满蒙风情体验游”、“康体休闲度假游”等子品牌。

6.3市场战略

6.3.1一级市场城市邻近地区的中心城市:北京,天津,沈阳、唐山、保定、石家庄、廊坊等。

6.3.2二级市场城市中国东部和南方经济发达中心城市: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青岛、济南和大连等。

旅游规划范文篇7

一、红山水库地理位置

红山水库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地处辽河干流老哈河中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旅游、养鱼以及多种经营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5年竣工运用。设计库容25.6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4万亩,工程总造价2亿元人民币。它是国家“二五”期间在辽河流域兴建的控制性骨干工程,也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一座人工湖。

二、红山水库自然条件

红山水库处于内蒙古高原辽河平原的过渡带,多丘陵、浅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令,夏季凉爽,适宜消夏、避暑、旅游度假。这里距赤峰市区仅90公里,有305国道横贯东西,乘车1.5小时即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程控电话、无线通讯、IC卡、传真都已开通,通讯条件良好。红山水库旅游资源独具特色;1千米的水库大坝气势宏伟;214平方公里的水域烟波浩淼,库区周围被各类水保林、经济林、风景林所环抱,整个工程区、游乐区、工作区、生活区为绿茵、花卉、草坪所簇拥,再加上蓝天、碧水、红山、轻舟、鱼鹰、稻浪,将红山湖装点得如诗如画,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里北邻科尔沁沙地边缘的高日罕苏木、高日苏苏木、海拉苏、新苏莫苏木,浓郁纯正的蒙古族风俗文化令人耳目一新;东与科尔沁沙地的“八百里瀚海”相连,黄沙起伏连绵,一望无际,颇为壮观,地缘优势明显,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在这里既可以领略沙漠的风采,又可以体验扁舟轻荡、渔歌唱晚的神韵,还可亲临蒙古村舍,体察民族风情。

三、资源及基础条件

红山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120千瓦,年均发电1000万度,可利用土地5000余亩,水土资源丰富,用水、用电、地价都较为低廉。基础设施和库区环境经过40来年的建设有了明显改善,旅游开发初步形成了四个功能区,即北滩游乐区(以北滩公园、浴场为中心,有餐饮、住宿娱乐场地等)、工程游览区、南苑游乐区(包括南苑浴场、垂钓区、待建的民俗村等)、水乡风光游乐区(主要观“塞外江南”的水乡风光,水流平稳,两岸稻浪、芦荟荡、水鸟、渔舟等)。

红山水库的资源优势还在于这里是待开发的一片净土,水库水体属一级水质,无污染,可视度达水下5米,库内放养的名贵品种大银鱼、小银鱼、武昌鱼及“四大家鱼”,靠库内天然饵料哺育成长,还有库区优质大米,无公害蔬菜、山野菜等,都是餐桌上纯正的绿色食品,使游人在一饱眼福的同时一饱口福。

四、景区范围

景区按地域分四个部分:

4.1北滩游乐区

此区以局办公楼前的北滩公园为中心,东至上坝公路,西至貂场。结合现有设施(如俱乐部、招待所、商店、水利宾馆等),着重开展:游园、水上乘船、游泳、潜泳、帆板、滑水等水上活动,以及岸边的沙滩排球,沙滩羽毛球、舞会等文体活动;冬季可进行滑冰、冰上风帆、冰雕等活动。

此区集中主要的住宿、餐饮、商贸设施,可以满足游客食、购、游、娱乐需要。

4.2工程游览区

北从水库景门开始到主坝南端,包括下游电站、鲇鱼岛公园和天台山(原称架子山),这里集中了水库的主要工程建筑。主要让游客参观、游览水库工程建筑;参观水库展览室了解工程概况、历史沿革;登天台鸟瞰水库风光及周围山川景色;游览鲇鱼岛公园和长城花园;坝下码头可乘船进行水乡风光游,领略塞北江南水乡风光。

4.3南苑游乐区:

从主、付坝中间的南苑花园开始东至水库管理局的边界(包括坝下鱼池),这一区森林、草原、山坡、沙滩均有,主要开展游泳、爬山、垂钓、以及露宿、篝火、野餐等活动。付坝下游森林地辟为度假村区,留代我局和外单位修建度假村供游人避暑、度假、疗养之用。坝下八个大鱼池、养殖活鱼、除供餐饮用外,可供垂钓。

4.4外延旅游路线:

4.4.1环库旅游线:从北滩码头乘船可达南苑码头,并可沿库上溯一览烟波浩淼的水库风光及两岸风情。

4.4.2水乡风光游览线:从坝下码头至小山水库约7KM。老哈河两岸杨柳依依、稻浪起伏、鱼儿肥腴,一派北国江南水乡风光。远来游客可乘船进行游览。

4.4.3沙漠游览线:从水库乘车15KM至乃林皋南有一片白茫茫的沙漠和一池清澈的湖水,风光旖旎,可供一游,尤其是沙漠景观为我处所罕见,应着力开发。

五、红山水库旅游开发的目标

5.1借助宏伟的水利工程,浩瀚的湖水,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水产,绿色的农牧产物,高效益一流的服务设施,训练有素的服务队伍,通过这几方面有效整合,使之成为内蒙古东部赤峰地区最大最具有江南特色的旅游度假、消夏避暑的胜地。

5.2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本着开发与保护、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过不断地有序规划开发,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特别是这次二期除险加固工程施工阶段,红山湖可借助日趋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通过多元化投资发展策略,不断开发红山湖旅游资源,由资源优势型向经济优势型转化,走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道路,不断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

5.3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使其更大的发挥抗旱、防风、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等效益,为社会造福,为人民谋利。

六、旅游发展规划思路

6.1旅游路线

6.1.1红山水库旅游区距赤峰90公里,有30公里砂石路面尚未硬化,为了更好地挖掘、开发旅游资源,解决旅游目的可进入性的问题,开发红山水库旅游资源前期工程应硬化305国道至红山水库这段公路,投资30公里×40万/公里=1200万人民币。

6.1.2红山水库旅游景区内部路面硬化,工程区、坝南旅游区、坝下游乐区尚有部分路面未硬化,需用平面石块、鹅卵石或其它材质,铺设观瞻路线,共需资金80万元。

6.2旅游景点和娱乐项目(按地域划分)

6.2.1北滩公园

生肖园内可选址,养一部分鸵鸟(辽宁有养鸵鸟基地),成年驼鸟在沙滩上可供游人骑奔,肉可供游人食用,鸵鸟蛋可做成小工艺品出售,投资不会太多,经济效益会很好,也可饲养一部分火鸡,火鸡是食草禽类,饲养简单,观赏和经济价值很高,散放可除去公园一部分杂草,圈养可供游人买草饲喂,增添公园游览情趣。

6.2.2文化广场

6.2.2.1可设计建筑一处摸鱼池,鱼可到市场购买或自养,售票放鱼、放水供游人摸抓,摸到鱼归游人所有,投资在5-6千元左右,1-2年投资收回(现已建成)。

6.2.2.2在临河岸坡上处,可筹建一些新颖别致的咖啡屋、快餐厅、冷饮部、洗车处。投资不会太多,经济效益会很好,也可出租地皮,由投资人自行管理收益。

6.2.2.3气象场

可作为中小学生“夏令营”训练基地。也可改建成彩弹场,适合中青年人体验模拟战争场面,惊险、刺激、在游戏中磨练意志。此项投资40万元左右。

6.2.4红山水库水面

6.2.4.1可购双人或三人自驾水上摩托车,每台投资7-8万元左右,购买2-3台。多人乘坐的水陆两用车辆,在宁夏沙水库有此种旅游车辆。

6.2.4.2水上飞伞

由快艇高速拉起,环库空中旅游一圈,是赤峰地区热门旅游项目,也将是红山水库投资回报较快项目,可新建起降平台一处,另购飞伞一套,投资约20万元。

6.2.4.3水上帆船

红山水库处于风沙较大地区,很适合搞水上运动,帆船海南省有售。

6.2.5北岸沙滩

6.2.5.1沙滩摩托车

每台投资1.2万元左右,可购置3-4台。

6.2.5.2沙滩游戏场

可随季节临时建筑有游人参与性的游乐项目,投资在2万元左右。

6.2.5.3跑马场

在沙滩上划出一定场所,进行骑马、骑骆驼、骑鸵鸟、骑驴等游艺项目。

6.2.6在架子山和望碧亭之间(二期工程施工的两山之间)

6.2.6.1可设计建筑空中速降项目适合中青年人。

6.2.6.2建筑空中索道,适合不同年龄游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6.2.6.3水上铁索桥,适合青少年游客。

6.2.6.4在消力池可养鱼垂钓,可乘脚踏船游览。

6.2.7在架子山上可筹建一处凉亭,观瞻红山水库秀美景色,这里有连绵起伏的沙地;有咆哮奔腾的老哈河;有若隐若现的山村、农家、稻田;有雄伟老哈河上的水利工程;有塞外鱼米之乡的江南风光。

6.2.8坝下泄水道

6.2.8.1拟购2-3艘平地观光船(坐10人左右),船上设茶座、小吃、凉蓬。

6.2.8.2竹筏漂流

6.2.8.3出租打鱼船,吃、住、游在船上,体验渔民生活,可下网捕鱼、垂钓、观飞禽嬉戏。

6.2.9坝顶环行路

6.2.9.1可购置敞蓬观光车、马拉车。

6.2.9.2坝南迎宾室

建成“红山水库历史展览馆”,搜集修建水库时,用的小车、石磙、铁锹、照片等实物或影视资料,加以整理综合,确定展览主题。利用现代电、光、影视手段和模拟材料,再现当年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人山人海的景象。特别是几代水库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生的英雄伟业,给予后继人以一定启示和教育,这将会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6.2.9.3坝南弯子

作为绵羊、山羊养殖场,建几处蒙古包作为蒙古族民俗村,唱歌、骑马、放牧、吃手把肉,体验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设计一些新颖别致造型独特的小木屋,购置一些比较现代的旅游设施,作为中老年休闲度假的场所;在弯子中可栽种几种果树,作为绿色果品采摘基地;在木屋附近辟地种家常菜,这样游人在这里既可以采摘绿色食品,又可游览山水之间,垂钓在河畔,观瞻毡匠地古人类遗址。

南岸坎上可以滑草、滑沙。在南坎上也可以筹建滑翔起降场,野营基地。

七、景区绿化发展思路

7.1基本情况

红山水库辖区内有土地面积15000亩(不包括水面和工程),建库初期设立园林站,进行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工作,经四十多年的治理,防风固沙、绿化美化已见成效。但仍有绿化空白区,林木品种单一等缺陷。根据以上情况,现就旅游区的绿化工作重新进行规划。

7.2发展规划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7.2.1因地制宜,功能性和观赏性并重。

7.2.2确定当地树种及引进稀有树种相结合。原来我局绿化以防风固沙为主,所以绝大多部分树种为速生的杨树,今后对针叶树、花冠树和美化树种应根据土壤、气候条件逐渐引进。首先确定杨、柳、云杉、柏树和樟松等为当地树种,然后多品种、小数量逐渐引进其它树种。

7.2.3乔木、灌木、人工草、花卉相结合,美化环境,增加土地覆盖率。

7.2.4引种和自培相结合。由于旅游区需绿化面积很大,需要苗木数量多,除引进外,尚需建立自己的苗圃、温室,以便自行繁育苗木,节省资金。

八、建设项目投资情况预算

本建设项目分三期进行,十年内完成全部投资,共投入资金7000万元。

第一期建设投资项目4500万元,对旅游区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哈拉道口至红山水库公路30KM,公路两边固沙生态治理,预计两年完成。

第二期建设项目投资1600万元,在完善基础建设同时利用原有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充实水上娱乐项目,主要有:水上娱乐园、滑水道、激流勇进、水上索道1000米,水上摩托、水上飞伞、跳水、帆船、帆板、竞龙舟、水上竞技潜水、水上游船(150人)1艘、水上餐饮店1处、红山水库宾馆一处(综合服务),同时加快景点建设,继续完成固沙生态环境治理第二部分,建成水产品销售网点,本期项目投资预计2年内完成。

第三期建设项目投资900万元,使基础设施,娱乐设施进一步完善,。重点加快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有:北滩娱乐场、北滩儿童乐园、弓弩彩弹射击场、水产品加工厂、健身馆、固沙生态环境治理第三部分景点建设全部完成,预计2年内完成。

九、投资效益预测

9.1直接受益

建设项目实施后,年接待游人12万人次,远期可达16万人次。主要收入:门票、住宿、餐饮活动、娱乐项目收费、出售旅游商品、纪念品等,以年接待10万人次计,每人每天消费100元,以两日游计算,则营业收入2000万元,税收100万元。

收益成本按餐饮、各类活动、住宿等行政管理支出及生产折旧,消耗费用约占总收入6成,年可获利800万元。

9.2其他收益:

9.2.1开发红山水库旅游业有极强的辐射力,能够推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农牧业、渔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路线的畅通,将激发旅游区及周边地区的腾飞,使落后地区脱贫。

9.2.2建设项目中生态农业治沙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可使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治理和改善,同时使游人注意到沙化、环境破环对人类的巨大危害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也借旅游之利,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

9.2.3建设项目实施后,也将振兴红山水库水利经济,减轻国家向水库投入负担,以旅游之利养水利,使其更好地发挥抗旱、防洪、灌溉、发电等作用,为社会造福。

9.2.4通过外地游客,来宣传内蒙古,提高内蒙古知名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来内蒙古投资。

旅游规划范文篇8

**时期,是舟山海洋旅游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期,是进一步奠定基础、全面提升海洋旅游的战略转型期。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旅游发展观,摒弃传统的纯观光、纯自然山水和古迹游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时俱进,抓住长三角旅游经济圈的迅速崛起、连岛工程的顺利推进、洋山国际大港的开港、舟山香港包机的开通、杭州湾大桥即将通车和世界佛教文化论坛在普陀山举办所带来的新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和打造独具特色的群岛型国际性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争取舟山成为海洋旅游特区奠定基础。

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在指导思想上,要有力整合具有当地特殊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市场消费新需求为导向多元打造主题旅游产品和创造新市场;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实行统筹策划、产业融合、循环经济、有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旅游开发模式。舟山旅游产品开发要在原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和“生活元素”,使游人在旅游过程中对所接触到的事物、事件、环境和所接受的服务都能直接得到综合的新感受,达到一种新体验和新经历。

建设海洋旅游强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进一步扩大开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充分就业、丰富文化生活、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海洋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在《舟山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依据《旅游规划通则》、《浙江省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共舟山市委、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文件编制的。

本规划的期限为**年—2010年,是我市**规划体系的重点专项规划,是加快全市海洋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作用在于:

1、为舟山市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实施宏观指导和调控全市大旅游产业优先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为市政府各有关主管部门及各行业制定和实施同大旅游产业相关的发展规划与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3、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按有关法律审核旅游企业、旅游项目和旅游相关的项目提供审核依据;

4、为大旅游产业及与旅游相关产业投资商、经营商提供投资和经营的指导。

第一章“十五”旅游产业发展现实基础和发展态势

第一节“十五”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产业呈现扩张性发展

“十五”期间,全市游客接待量累计达3634万人次,比“九五”期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3.3%,其中**年实现千万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达到211.51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3.5倍,占全市GDP20%以上。全市直接旅游从业人员2.9万人次。

二、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市委、市政府于**年10月召开全市海洋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一个品牌、三条主线、十大旅游区”旅游发展思路,确立建设海洋旅游经济强市的目标。创建了4A级等级旅游区1个,3A级1个,2A级2个、A级2个,沈家门渔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8个,十大旅游区建设明显加快,初步形成大旅游格局。

三、群岛型旅游整体形象明显提升

“十五”期间,围绕“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舟山群岛”整体形象,制定了一系列营销策略,并通过全方位包装宣传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使舟山群岛旅游整体形象在境内外得到大大提升。

四、海洋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

“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观光、度假、专项旅游共同发展的产品体系。新建了普陀山南海大佛和宝陀讲寺、万佛宝塔,启动建设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等;开发出了一批海味十足的观光休闲旅游产品,推出整岛旅游、海钓旅游、邮轮旅游、游艇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着力推进古城要塞和台风乐园二大重点项目建设。

五、旅游要素协调发展

“十五”期间,初步建立“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比较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海陆空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陆上交通连接国内90多个城市,普陀山机场开通上海、晋江、厦门、南京等航线和舟山香港包机航线,建成直升飞机若干停机坪;接待能力日益提高,旅行社87家,旅游星级饭店60家,其中三星以上17家,高星级饭店3家,渔农村家庭旅馆536家;城市旅游功能显著增强,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市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中英文说明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厕所和医疗救护点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文明有序,旅游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观音饼、渔民画、佛茶和海洋工艺品等成为一批叫得响的特色旅游商品。

第二节“十五”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抓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年12月评审通过的《舟山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整合“东海海洋休闲旅游圈”的战略构想,明确未来20年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发展目标。“十五”末,各县(区)编制完成《定海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普陀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岱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岱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嵊泗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送审稿)》。

二、抓旅游品牌建设,提升舟山旅游整体形象

围绕“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舟山群岛”整体旅游形象宣传,连续3年在中央电视台做专题广告宣传,通过新闻媒体、户外广

告、旅游宣传资料等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参加境外、国家、省等一系列旅游交易会、经贸洽谈会,在香港、北京、上海、东北、云南等地召开舟山旅游推介会,组织旅游大篷车,全方位出击,**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使“舟山群岛”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三、抓精品建设,提高海洋旅游产品档次

突出抓节庆旅游精品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思路,连续举办七届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被国家旅游局推荐为全国重点旅游节庆活动;成功举办三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使普陀山佛教品牌更响;连续三年举办以“中国海鲜,吃在舟山”为主题的中国舟山海鲜美食文化节,成为国内著名的海鲜美食旅游品牌。

四、抓区域合作,实现与长三角旅游接轨

积极开展与上海、长三角旅游城市、甬台温在旅游规划、理论研讨、市场开发、人才培养、节庆举办、旅游集散中心等全方面的旅游合作。签署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参与建设中国首个无障碍旅游区;**年成立了甬台温舟区域旅游合作联合体,合力打造“活力浙东南——中国黄金旅游线”的知名旅游品牌。

五、抓行业管理,完善全市旅游服务体系

通过创优,提升了舟山旅游服务环境;**年9月建立市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筑起与上海、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的对接平台,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旅游咨询和配套服务;大力发展家庭旅馆,实现高星级酒店零的突破,创建7家绿色饭店,初步形成高、中、低档的旅游饭店结构体系;积极开展旅游培训、“优秀导游员”评选、烹饪大赛、引进旅游人才等活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旅游服务软件建设。

第三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旅游主管部门与旅游区(点)管理、旅游项目管理等关系和体制仍然存在脱节,难以形成全市“一盘棋”的运行模式,不能充分整合旅游资源要素,不能统筹发展旅游产业,影响了舟山海洋大旅游的协调发展。

二、旅游交通瓶颈持续存在。舟山旅游交通瓶颈依然存在,旅游淡、旺季明显,“进不来、出不去”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各景点之间的旅游交通建设仍是短腿;岛际交通还延续了旧有的交通管理模式,其船只数量、硬件设施、旅游服务均与旅游者需求的“海上大巴”要求差距甚远;旅游交通一直制约着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直接影响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进一步提升。

三、海岛旅游开发有内陆化和城市化的倾向。“十五”期间,除普陀山旅游产品开发较成熟外,一些景区、景点推出的旅游产品呈现雷同、单一、单调、单薄的情况,而且产生了风景区、文物和文化资源等同于旅游精品的误区。尤其是海岛旅游产品的开发照搬大陆开发模式,城市化、人工化现象普遍存在。

四、旅游企业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由于原先基础较薄弱,除少数几家已形成规模的旅游企业外,多数旅行社还处于“散、小、弱、差”的状况,部分旅游饭店的管理理念还较为陈旧,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中高级旅游人才紧缺。与周边发达城市相比,旅游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旅游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旅游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旅游企业的整体实力提升较为缓慢。

五、对海洋旅游产业发展面临重大转型的认识滞后。舟山海洋旅游将处于由传统旅游向大旅游、由海岛旅游向海洋旅游、由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结合、由旅游产品开发向旅游产业发展、由景区景点建设向旅游目的地打造、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量的增长方式向质的增长方式等转型的关键时期。而对于这些战略性的转型,在认识上是滞后的,只有在思想上深刻认识这些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在推进的过程中加以解决,海洋大旅游产业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四节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条件

一、宏观背景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将向世界旅游强国飞跃,宏观经济的发展为群岛型大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消费空间。

近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迅猛,预计2020年全球接待旅游者将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消费将达2万多亿美元,旅游收入年均递增将达6.7%。世界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有利,中国正向世界旅游强国飞跃。

国家**规划确定培育与扩大有效国内消费需求的战略,现代服务业正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产业,全国的经济增长正在转向以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模式。国内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期,这一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消费空间。

(二)中国正处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迎接生物经济挑战的新时代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建议:我国应打破行政限制,建七大城市带,并发展若干中心城市。发展区域经济是必然趋势。发展长三角区域旅游势在必行,整合资源,形成长三角旅游精品系列,联合打造世界级都市旅游圈,成为新一轮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舟山群岛型大旅游产业应尽快融入长三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科学家预言:未来15年生物经济将取代信息经济。当前,欧美各国竞相把生物经济确立为“国家战略”,提出“生物产业立国”方略。舟山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就应有超前的思维和意识,主动地迎接海洋生物技术和生命经济时代的到来,率先开创以健康为主题的海洋保健、养生休闲旅游产业。

(三)发展群岛型大旅游产业是建设生态型、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旅游产业是一个几乎跨所有产业的集合体,产业界限非常模糊。旅游者的多重需求决定了旅游产品的组合性,旅游产品的组合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外部性。旅游产业的特点就是“配置产业”和“协同产业”。舟山在发展海洋型大旅游产业中,不仅要注意它的基本特征,更应注意它的依托、融和、渗透性和产业关联度,重视与海洋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渔农业、船舶制造业、工业、新闻、邮电通讯、文化等协调发展。

二、区域背景

(一)长三角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率先进入“休闲游时代”

构建长三角旅游圈,推进无障碍旅游,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长三角地区正从纯观光游向休闲游或观光休闲游转型,旅游部门竞相争打“休闲”牌。

(二)休博会、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带来新机遇

杭州休博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为舟山海洋产业的大发展带来新机遇,舟山应加快发展游艇邮轮休闲旅游,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海上游”等前卫海洋旅游产品。

(三)大港、大桥的建成,甬舟一体化给舟山旅游注入新活力

北翼,上海国际大都市、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海员俱乐部建设、洋山国际深水港、东海大桥建成,以舟山群岛为目的地的海上游船、游艇旅游产业开发,新兴芦潮港滨海港口城市雏形初现;南翼,甬舟一体化工程全面启动、连岛大桥和港口大开发有序推进;这都直接成为舟山发展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门户和客源集散中心,舟山理应借南北两翼强劲综合辐射力,放开步伐,大力发展海洋大旅游产业。

(四)浙江省大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已明确

**期间,浙江省提出:在产业发展观念上进一步强化“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意识;在产业发展模式上牢固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产业发展思路上确立“大区域合作、大品牌促销”的理念;在产业发展重心上,要始终坚持体制创新,深化改革不放松;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实施人才强旅工程。“三带十区”旅游工程已列入全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三、自身有利条件

(一)具有无与伦比的经济区位优势条件

舟山地处当今世界最具生机的泛太平洋区域经济圈,背靠沪、杭、甬等大中型城市群,洋山国际大港的开通,使舟山与上海的经济融合进程加快,这一独特的经济区位优势,决定了舟山开发海洋休闲度假旅游,具有十分广阔的客源市场。

(二)具有独特的海洋旅游资源优势条件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舟山群岛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极佳的天然海滨浴场,清洁的空气,独特的天象景观,众多的海岛风情与人文景观,具备当今开展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的必备因素―“3S”,是开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健身、海上运动的理想场所。

建造深水国际大港的优势。舟山海域港湾四周诸岛环抱,避风条件好,航道水深稳定,四通八达,国际巨轮可直接停泊,自由出入,泊位条件好,深水贴岸,多为岩基海岸,处在南北海运的国际航道,深水港口资源得天独厚。

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渔场,素有“祖国渔都”之称,共有鱼、虾、蟹、贝四大类500多个品种,海水养殖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发展海珍品和贝藻类养殖的理想之地,是都市人开展海钓和海鲜美食之旅的首选地。

(三)具有开发天然能源的优势条件

舟山地处东海的天然优势,应率先发展风能、波浪能、太阳能、海水温差能、海水淡化等,成为实施循环经济、和谐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四)具有一定的海洋旅游经济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路、水、电、气、通信超前发展,香港国际航空包机开通,游艇俱乐部项目纷纷落户舟山,高星级酒店渔家客栈发展齐头并进,旅游接待能力日益提高,生态市和精品工程的全面建设,为群岛型国际化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群岛型海洋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第一节开发群岛型大旅游产业的指导思想

群岛型海洋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大旅游观念;以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生态旅游的新理念,进一步整合海洋旅游优势资源;自主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完善群岛型海洋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海洋旅游产业素质,创新海洋旅游管理体制机制,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到2010年基本建成旅游产业发达、设施完善、产品丰富、服务优良、开放程度较高、市场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型海洋旅游经济强市,积极争取建设海洋旅游经济特区。

——重新审视传统的旅游开发思路、战略和规划体系,摒弃传统的旅游观、资源观、市场观、产品观、竞争观、营销观,树立起“六个大”的新思想(旅游大机遇时代、旅游大产业时代、旅游大市场时代、旅游大主题时代、旅游产品大竞争时代、旅游大网络时代)。

——按照“利用、组合、借势、创新”的低成本开发要求,以中高端海洋旅游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大海洋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培育旅游经济消费链,构建生态型海洋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体系,建成群岛型海洋生态旅游度假区。

——紧紧抓住洋山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舟山连岛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浙东沿海海洋旅游经济带和“沪杭甬舟”环杭州湾黄金旅游圈的开发机遇,尽快开通环杭州湾黄金旅游圈内陆、海相连的黄金休闲主题旅游线,构筑一个以江、浙、沪协作,陆、江、海沟通的,最具时尚消费潜力的东海游艇旅游产业基地为核心的,具有世界水平的东海海洋休闲度假旅游圈,营造出一个“以人为本”深受大都市游人喜爱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群岛型海洋“休闲天堂”。

第二节发展群岛型大旅游产业的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到2010年,“一圈、一带、十区”基本建成。紧紧围绕“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舟山群岛”整体品牌,以佛教文化、滨海休闲文化、海鲜美食为主线,积极推进各具特色的十大旅游区建设,使舟山成为浙江省海洋旅游的核心旅游区和长三角区域性海洋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率,到2010年,全市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5.7万人,年均新增直接就业人数5600人。

围绕“海上花园”城市目标,创建起一个以全生态为特色的大旅游产业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以循环经济为内涵的群岛型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创建成最适宜人居的生态旅游环境;到2010年,确保全市旅游区(点)的生态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创建绿色饭店20家。

二、经济指标

到2010年,旅游接待总量1675万人次,年均增幅12%,旅游总收入120亿元,年均增长15%,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650万人次,年均增幅12%,旅游收入110亿元,入境旅游人数25万人次,年均增幅13%,旅游创汇1.5亿美元。

第三章群岛型海洋大旅游产业客源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大旅游客源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一、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应拘泥于传统的地域和结构市场的分析与划分,而应着重分析旅游目标市场群体和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当今,旅游消费市场变化快,消费能力差别大,旅游目标群体的消费呈明显的金字塔现象,并朝着主题化、个性化趋势发展。

观光旅游市场作为传统旅游市场仍居主导地位,但稳中有降;休闲度假旅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潜力无限;会议、奖励旅游市场(MICE)方兴未艾;康体健身旅游成为时尚;自驾车旅游渐成气候;红色旅游成为时代热潮;生态旅游者呈现增加趋势;旅游市场日益细分化;在旅游中追求更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二、旅游客源市场形成的条件分析

——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上海人均GDP将达6000-7500美元,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的跨省旅游已达56人次,人均跨省消费1406元。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向3000美元迈进。

——充裕的闲暇时间。全年法定假日达到114天。加之“带薪长假”和“公休制度”的进一步推广实施,闲暇时间将更为充裕,形成了出外旅游的必备条件。

——消费观念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不再把价格当作唯一的消费因素,而把绿色、健康、环保、名牌、服务当成消费的主体。尤以具有时尚元素、生活元素为主体的休闲度假消费为最时尚。

——国内市场的辐射半径。休闲度假具有出行范围相对较小、出游频率相对较高的特点,舟山的国内客源市场应基本集中在上海及周边的江苏、浙江等省以及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第二节群岛型休闲度假旅游客源目标市场定位

一、市场定位三原则

必须坚持正确的市场定位三原则,即“市场导向原则、创造市场原则、细分组合原则”。

二、客源市场总体定位

舟山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特点是:长三角地区历来是舟山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其次是福建、江苏等地;其他南北旅游市场和东北旅游市场有新的突破。

客源市场总体定位的方针是:立足国内旅游市场,主攻国际旅游市场,培育出境旅游市场,三个市场相互促进,协调联动发展。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闽粤为一级客源目标市场;

——山东、北京、东北地区为二级客源目标市场;

——中部内陆地区为三级客源目标市场;

——积极开拓国际海洋休闲度假旅游市场。

第四章群岛型海洋大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期间,如何开发群岛型大海洋旅游产业,是一个关系到舟山旅游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大问题。

第一节转型升级战略

实施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战略,以建设创新型海洋旅游强市为目标,突出舟山海洋休闲度假功能,高标准、高水平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全力打造群岛型海洋度假旅游目的地。

第二节自主创新战略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关键要推进海上立体旅游交通的创新,并把旅游产业全面融入整个舟山所打造的港口旅游城市的大目标框架内,实施大旅游产业战略,把舟山群岛当成为一个大旅游区、最佳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整合包装,整体推销,使群岛型旅游带成为浙江、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名片和品牌旅游产品,成为中外游人开展海上休闲度假旅游的目的地。

第三节产业集群战略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加快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要以“普陀旅游金三角”和“洋山国际港桥现代旅游区”为核心,大力发展大旅游集群,实现以海洋休闲度假旅游核心产业为基础,聚集各种旅游产业要素,融合旅游关联产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设施共用、功能互补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空间组织形式。

第四节循环经济战略

在旅游产业内部建立和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和战略,要严格遵循“尽量减少生态成本、高科技推行低成本开发、推行绿化消费、实施绿色核算、节能省地”等开发原则,实现大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精品名牌战略

高度重视精品化战略,政府主导一批从海岛观光产品向观光与度假结合的升级转型产品,逐步形成舟山海洋休闲度假产品的精品、名品,提高舟山旅游的知名度和效益;从环境、产品、市场、管理、企业发展等角度,重视旅游品牌建设,强化“舟山群岛”旅游品牌。

第六节区域协作战略

实施区域协作战略,强调与沪、杭、甬、台、温等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联合协作,共同构筑“沪杭甬舟”环杭州湾的“东海海洋休闲旅游圈”,实现海上无障碍旅游,共同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建设。

第五章群岛型海洋大旅游产业“一圈、一带、十区”发展空间布局

第一节群岛型大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的思路

群岛型大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的思路:推进产业融合、构建海上立体交通骨架、软硬件有机结合、组建旅游信息网。以中、高端旅游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利用、组合、借势、创新”整合手法,整合成为能引导出一个新市场的“群岛型时尚海洋休闲旅游产品”;以海上快速、豪华、抗风力强的立体交通为骨架,通过“旅游集散中心”将整个舟山群岛串联起来,形成能满足多层次游人需求的主题旅游路线。今后五年,在重点旅游区组建海上旅游信息网和旅游服务中心,推进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无障碍旅游,使海洋旅游产品能直接进入消费市场。

第二节群岛型大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期间,群岛型大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要坚持“本地化、生态化、动静结合、亲水整合、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基本原则,突出与沪、杭、甬、台、温等区域联动,以构建东海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构筑“一圈、一带、十区”大旅游产业发展空间。

一、建立群岛型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体系

大海洋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一圈、一带、十区”。

一圈:“沪杭甬舟”环杭州湾东海海洋休闲度假旅游圈。

一带:以舟山本岛(新城区、沈家门、定海城区)为中心,以普陀山为中心的普陀金三角综合旅游区为南翼,以嵊泗列岛蓝色海岸休闲旅游区、蓬莱仙岛岱山海洋生态旅游区为北翼,由1390个岛屿组成的舟山海洋休闲旅游黄金海岸带。

十大旅游区:海天佛国普陀山旅游区、碧海金沙(沙雕故乡)朱家尖旅游区、渔港海鲜沈家门旅游区、桃花传奇(金庸笔下)桃花岛旅游区、列岛风光嵊泗旅游区、蓬莱仙岛岱山旅游区、古城要塞定海旅游区、群岛之都新城旅游区、东极之光东极旅游区和东方大港港桥旅游区。

二、促进“圈”、“带”全面协调发展

依托上海、杭州、宁波大城市,以桥船为纽带,构成功能互补的、海洋休闲为主题的环杭州湾东海海洋休闲旅游圈。舟山海洋休闲旅游黄金海岸带是以东海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具有唯一性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不断打造升级,以此融入进“圈”内,填补长三角旅游圈的空白。

三、重点建设“带”中的十大旅游区

按照“突出重点,区域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开发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重点建设十大旅游区。**期间,规划投资建设十大旅游区中的重点旅游项目118个。

(一)以普陀山佛教文化为中心的普陀金三角综合旅游区

1、地域范围:以普陀山为中心,由朱家尖、沈家门、桃花岛、东极、蚂蚁、登步、虾峙、六横等岛屿组成。

2、主要功能:集高品味佛教文化、沙雕文化、海鲜美食文化、金庸武侠文化、渔港文化于一体,开发高质量、高水平的邮轮码头、游艇海钓、休闲度假、渔家风情、海上竞技、商务会展、高尔夫运动、海岛影视拍摄基地、红色之旅、海景房产(旅游置业)等综合性旅游产品。

3、本旅游区规划投资建设重点旅游项目48个。

普陀金三角综合旅游区**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数字普陀山工程

普陀山祥生大酒店

世界佛教论坛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中国佛教学院教育学院

息耒小庄五星级改造

普陀山市政府接待中心

宝陀讲寺(万佛宝塔)

桃花岛市政府接待中心

桃花寨休闲度假区二期

射雕英雄传旅游城二期

桃花岛大石头村海岛农家乐

悬鹁鸪旅游休闲度假区

桃花岛海滨别墅度假区

桃花岛自驾车基地

桃花岛游艇俱乐部

海中洲海鲜城

海星游船游艇旅游项目

鲁家峙整岛开发

普陀东港自驾车基地

浦西鑫鹏大酒店(五星)

普陀旅游集散中心

中瀚大酒店

舟山大港国际广场

东港“海边人家”原生态休闲旅游千山大青山国际休闲区

朱家尖白金五星度假酒店

朱家尖游艇基地

朱家尖渔家风情园

东沙高档度假酒店

朱家尖乌石滩海上娱乐世界

朱家尖海天台宾馆改造

蜈蚣峙旅游集散分中心

西峰岛度假休闲区

六横砚瓦山度假岛

六横绿岛旅游度假区

六横海岛世界旅游度假区

六横游艇基地

六横自驾车基地

虾峙渔家风情旅游区

蚂蚁岛渔家乐基地

登步岛红色之旅旅游区东极国际海钓基地

东极游艇俱乐部

东极潜水俱乐部

东极海域游钓区

东极里斯本丸沉船探秘

东极沙滩阳光绿色度假村

白沙洋鞍海钓基地

(二)嵊泗列岛蓝色海岸休闲旅游区

1、地域范围:洋山、泗礁、绿华、花鸟、嵊山、黄龙、枸杞、徐公等岛。

2、主要功能:以泗礁海滨休闲区为中心,建成集港桥旅游区于一体,港口观光、滨海游乐、海上竞技、渔家风情、游艇海钓、海鲜美食、海景房产的国际性海岛休闲旅游区。

3、本旅游区规划建设投资重点旅游项目16个。

嵊泗列岛蓝色海岸休闲旅游区**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中国洋山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徐公岛世纪龙朝休闲度假村

嵊泗列岛旅游综合服务区南长涂滨海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带

嵊泗洋山城国际大酒店五龙北朝阳蓝海生态旅游度假区

洋山游艇俱乐部嵊山渔家风情旅游区

五龙乡渔家乐基地嵊泗渔家旅馆

黄龙岛蓝色海岸休闲度假旅游区马鞍列岛海域海钓游乐区

滨海海鲜美食长廊东海渔俗文化村

滩浒岛旅游开发基湖碧海金沙旅游度假村

(三)岱山蓬莱仙岛海洋生态旅游区

1、地域范围:岱山本岛、秀山、大衢、长涂等岛屿

2、主要功能:建成全国海洋文化博物馆基地和长三角城市群居民海上度假基地。

3、本旅游区规划投资建设重点旅游项目22个。

岱山蓬莱仙岛海洋生态旅游区**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岱山中国台风乐园高亭江南岛休闲度假区

岱山峰景湾项目双合石壁石文化园

台风乐园旅游项目岱山山外山项目(含五星)

岱山海域海钓基地秀山滑泥公园二期

岱山自驾车基地哼唬沙滩休闲度假区

十大博物馆兰秀渔庄

后沙洋海洋文化节主会场(海坛)岱山海钓基地

衢山观音山景区改造岱山华侨饭店(四星)

牧獐乐园蓬莱阁海景酒店

凉峙、田涂、摇星浦渔家乐旅游项目外滩大酒店

衢山申东大酒店东沙古镇改造开发

(四)古城要塞——定海旅游区

1、地域范围:定海城区(白泉、马岙、小沙、册子、干览、岑港)、南部诸岛、金塘岛等。

2、主要功能:以定海古城为中心,开发海洋历史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观光农(渔)业休闲旅游综合产品,建成以“古城要塞•休闲定海”为品牌,以鸦片战争文化、古城文化、军事文化为主题,集历史缅怀探索性、军事观赏体验性、科普学习性、休闲娱乐性,融名人文化、商务会展、生态度假、海岛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区。

3、本旅游区规划投资建设重点旅游项目16个。

古城要塞——定海旅游区**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古城要塞凤凰山岛休闲度假区

富田园乡村俱乐部基地东巨岛、摘箬山休闲度假区

南部千岛海上旅游线定海古城核心旅游区

三江口旅游集散中心竹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项目

定海丽晶大酒店千岛海休闲度假区

金塘、岑港自驾车基地十大海岛农家乐

长白岛海岸风情旅游区马岙旅游社区

东岳宫山及滨海旅游集散中心滨海酒吧休闲一条街

(五)群岛之都——新城旅游区

1、地域范围:新城

2、主要功能:新城功能与旅游功能融为一体,使整个新城的总体环境成为旅游吸引物。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成融生态环境、建筑、道路、广场、绿地、水景、街景、夜景等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建成以健康、美丽为主题的长峙岛国际旅游城和集商务会展、文体中心、休闲娱乐、海上观光、海洋博览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区。

3、本旅游区规划投资建设重点旅游项目12个。

群岛之都——新城旅游区**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舟山市旅游集散中心滨海海鲜美食休闲中心

临城绿城大酒店(五星)半岛渔乐园二期

临城香格里拉大酒店(五星)新城市民文化休闲中心

临城财富大酒店(四星)长峙国际旅游城(高尔夫俱乐部)

临城好来喜酒店(四星)新城文化体育中心

临城奥林匹克大酒店(四星)绿色度假村

(六)东方大港——港桥旅游区

整合舟山港桥景旅游资源,开辟港桥旅游专线,建成洋山国际海员俱乐部、豪华邮轮停泊基地和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港桥综合旅游区。本旅游区规划投资建设重点旅游项目4个

东方大港——港桥旅游区**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连岛大桥观光休闲廊生态港口

洋山国际大港之旅小洋山旅游客运中心

第六章群岛型海洋大旅游产业发展重点

第一节做大、做强海洋旅游核心产业

旅游核心产业主要包括以普陀山佛教文化为主体的普陀金三角旅游业、舟山群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业、以中国洋山港为代表的社会旅游业、以海洋自然文化为载体的海洋特色观光旅游业、以及以自主创新为内容的新型海洋创意旅游业。

一、培养精品,提升以佛教文化为主体的海洋文化旅游品位

——全力办好首届世界佛教高峰论坛。把普陀山打造成为世界佛教高峰论坛永久性会址,坚持年年举办,不断创新主题和形式,加快推进世界佛教旅游胜地建设,把普陀山打造成国际旅游品牌。

——大力发展游船游艇旅游。推进以长峙、鲁家峙、洋山、泗礁北朝阳、三江口、岱山、朱家尖、六横八大游艇基地为重点的长三角地区的最大海上游艇基地建设;大力建造具有舟山特色的海上观光游览船,用于环岛游、海上区际游和国内中程旅游;大力引进豪华邮轮。

——全面提升和优化“渔家乐”基地。创新性地制定有关海洋、交通管理的法规;合力促进休闲渔业的大发展,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渔家乐”特色海洋旅游精品系列。结合小康社区建设,到2010年,全市建立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个。

——鼓励发展海钓旅游。到2010年,建成东极、白沙、嵊山、岱山、朱家尖等海钓基地。

——规划建设自驾车旅游基地。结合舟山跨海大桥的开通,初步建成集汽车美容、停车服务、供油维修、住宿餐饮、娱乐休闲、购物接待等于一体的普陀东港、定海岑港、金塘、朱家尖、岱山、桃花、六横等七大自驾车基地。

——有序推进整岛旅游开发。有序推进长峙岛、鲁家峙、山外山、徐公岛、摘箬山、桃花悬鹁鸪、六横海岛世界、六横砚瓦山岛、元山假日岛、秀山、高亭江南岛、西峰岛等为重点开发的岛屿。

——加快完善舟山市旅游集散中心功能。舟山旅游集散中心总站规划选址建议在新城,与新城公交站和长途车站整合,中国洋山国际旅游集散中心选址洋山,并设三江口、蜈蚣峙、鸭蛋山分站,组成“零换乘”的,以节约型、网络型、综合型为特色,集旅游交通集散、旅游咨询、旅游信息、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海陆空旅游集散中心网络体系。

——重点完成十大旅游区厕所星级改建和扩建工程。

二、丰富功能,打造海洋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期间,按照“重点突破,示范带动,三级联动,优化结构”的原则,重点建设10个具有原生态、全生态型的海洋休闲旅游度假区。倾力打造3~4处世界级滨海休闲度假品牌旅游产品,其开发、建设和经营凸现生态型、度假式、地方性、智能化、综合性、全年候的特色。

坚持“量、质”并举原则,结合十大旅游区建设,创建“舟山群岛”型4A级大旅游区,为争取创建舟山海洋旅游经济特区创造条件。

三、多元发展,拓展社会旅游业

重视利用海洋社会旅游资源,创新多元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创新开拓港、桥、城、岛旅游产品。洋山国际大港正吸引着全国和世界旅游者的眼球,是舟山新时期旅游的亮点。舟沪联动,利用“港、桥、城、岛”新型社会旅游吸引物,带动舟山旅游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构建中国洋山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充分利用社会旅游资源开拓软性服务旅游项目。中心选址是一个组合性选址,一在芦潮港;二在大小洋山;三在三江口、李柱山;功能定位是旅游产品的整合中心、营销中心、服务中心;协同开发和经营这个集散中心,使舟山与上海大都市圈成为“无障碍旅游区”。

——整合海岛红色旅游线。推出马岙博物馆―鸦片战争纪念馆―舟山烈士陵园、东极岛“里斯本丸”号军舰沉船点―东海游击总队―登步岛―蚂蚁岛、金维映故居―岱西中共地下党联络站―马岙革命烈士墓―东岳宫海盐民暴动纪念馆―东海工会旧馆、大洋烈士纪念碑―蒋纪周烈士纪念碑―五龙万人坑等红色旅游线。

——全面提升三大旅游节庆旅游品牌的效应。树立品牌意识,不断自主创新“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内外联动”的办节模式,重点办好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节和中国海鲜美食文化节暨中国国际海钓节,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三大节庆旅游品牌。

——着力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区。结合新型渔农村社区建设,选定欠发达乡镇为候选对象,按照自主申报、专家审议、政府审批的原则,先选择4县(区)各一个的旅游扶贫示范区,按标准进行示范建设。

——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产品。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着重提升已开发的专项旅游产品的水平和整合程度,建设成为全市的名牌旅游产品。摒弃用大陆开发景观房产的模式,倡导和实施旅游房产开发模式;进一步完善沈家门渔港农业旅游示范点,在全市推广工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和渔农村家庭旅馆;重点开发会议旅游;鼓励自驾车旅游俱乐部在舟山发展,设立自驾车营地,发展汽车旅馆,拓展自驾车旅游;呼应生态市建设,与环保、农林、海洋、渔业等部门联合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着力开发若干个海洋生态旅游示范区。

四、顺应市场,开拓创意旅游业

创意旅游业是打造舟山海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抓手。

——精心打造原生态、全生态度假设施,全力打造原生态、全生态的健康建筑和环境。朱家尖里沙、岱山沙滩、嵊泗枸杞、及正在开发或已开发的度假地,均以此为标准构建舟山环境友好型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科学开发全年候阳光中心。改变开发旅游项目的传统观念,创新性地充分利用舟山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自然地理条件,选1~2处海滨或无人岛采用九寨天堂的开发模式,营造出一个全生态、原生态的,既是旅游吸引物和海洋休闲度假地的标志物,又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滨海健康、水养休闲中心。

——拓展海上游船旅游业。建设2~3个游艇停泊港。舟山毗邻上海,有良好造船工业,良好港湾,湛蓝的海域,拓展5—10艘海上游船,穿梭于上海(含奉贤、芦潮港)、洋山、嵊泗、岱山、普陀山等海域,满足游人游海、玩海的需求,争取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海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创新发展具有国际品牌的经济型旅馆。为适应中国开展创新型国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发展需要,舟山应利用海岛渔村、废弃军营,优美的原生态环境,创新开发1~2座具有国际品牌的经济型旅馆(含具有品牌的家庭旅馆)。

——创新性地探索开发山地、滨海、岛屿高尔夫球场。大陆的18洞、36洞高尔夫的开发模式不适合海岛,**期间,舟山应在长峙、朱家尖、六横、泗礁等大岛创新性地开发海上高尔夫球场。

第二节突出重点着力发展和培育海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系列

开发和培育海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系列是打造独具魅力的群岛型国际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主体旅游产品。

一、海天佛国游精品旅游系列

借首届世界佛教高峰论坛在舟山举办之机,在开通舟山―香港包机航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增开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空中旅游航线;着力招徕国际邮轮,使普陀山真正融入国际旅游大循环;开通舟山普陀山与全国四大佛教名山系列游。

二、舟山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产品系列

结合旅游集散中心开发,重点推出“观光巴士”网,开通洋山海上观光一日、半日游精品线,抓好普陀山、桃花岛、岱山、秀山、定海南部千岛等一日游线路系列。

三、海洋美食之旅系列

将美食、海钓等与旅游节庆活动结合,在海滨大量开展有特色的海鲜排档,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大力发展渔家美食,形成海鲜美食品牌系列,跨区域整合,做足做长海鲜美食产业链。

四、渔港(村)风情之旅系列

蚂蚁岛、半岛渔乐园、富田园、塘头、泗礁岛的基湖海滨和五龙乡的田岙、黄沙岙、边礁岙等沿海渔村要创新“渔家乐”产品,组织游人参观海洋养殖基地人工渔礁;随渔船出海,海上垂钓,撒网捕鱼,品尝海鲜,“做一天渔民”,亲身体验各种海上作业形式;欣赏开船仪式、祭海仪式、船头舞龙、渔民歌舞等各种渔民风俗文化的表演,让游人体验原汁原味的渔家风情。

五、“海上巡游之旅”系列

加快开发海上运动、海上游船、海上游艇、海上垂钓、海底观光以及海岛环游等海上巡游旅游产品;大力引进大、中型豪华游船,自主创新地开拓海上环岛游览线;用游船把本来分散岛屿串连在一起,改变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海岛陆地游的游览方式,增加游览活动的选择性和趣味性,缓解旅游区的用地和资源压力。

六、海岛探险求奇之旅系列

依托专项旅游市场和青少年市场的不同需求,组织游人,引导拓展旅游者和青少年游客前往海岛、海洋进行求奇、探险、野营、烧烤、露宿以及野外生存训练等系列旅游活动。

七、尽快推出海上游精品系列旅游线

重点培育上海―洋山―嵊泗港、桥、城、岛游,普陀金三角海上环岛游,东极海上观光游,定海南部诸岛海上游,舟山群岛风情游、崎头洋休闲环线游、衢黄海上环岛游。

第三节创新发展海洋大旅游产业的相关产业

一、与时俱进,优化游船制造业

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发展海上游船。随着长三角游船、游艇旅游产业的发展,交通、制造业部门与时俱进,顺应市场需求,率先发展游船制造、保养、后勤供应等游船制造工业,做长游船制造、保养、维修、配件等上下游产业链。

二、推陈出新,强化旅游商品制造业

**期间,注重商品的研制、生产、销售、服务、宣传,从政策上、技术上、销售渠道上加以支持;走旅游商品自主创新开发之路,遵循特色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方便性原则,加大技术攻关,开拓新型的具有时尚和生活元素的旅游商品;重视旅游商品的包装和形象美化。在普陀区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基地,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原创新品,鼓励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创意产业机构来舟山开拓新型旅游商品;与普陀山、沈家门、嵊泗的商品市场协作,强化三地旅游商品制作和销售基地建设。

三、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旅游相关产业

**期间,舟山旅游主管部门要强化协同能力,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带动金融、保险、邮电、媒体、信息、文化、教育、医疗、体育、海事、商贸、建筑、园林、环保等其它产业,扩大关联互动效应,做长以旅游产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产业链,积极开发利用相关产业的旅游服务功能,拓展保险业务、保障游人安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完善医疗卫生救护设施、发展海上体育产业、活跃商贸流通、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的海滨旅游城市。

第四节配套发展海洋大旅游产业的要素产业

一、科学合理布局,提升休闲度假旅游住宿业

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方针,科学合理布局休闲度假旅游住宿业。主要任务是优化旅游饭店结构,在定海、沈家门城区可发展具有城市、会务功能的高星级宾馆;重点发展经济型度假酒店,大力扶持家庭旅馆、汽车旅馆、野营基地、公寓式酒店等,重视住宿设施的生态化、本地化、舒适化、人性化。

二、规范行业秩序,创建城信旅行社业

本着“放开搞活、扶优扶强”原则,引导旅行社朝着品牌化、集团化、网络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旅行社的行业规模、经营效益,创建诚信旅行社;鼓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区(点)结合,实现并购重组;鼓励旅行社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

三、提高服务水准,创新海洋立体旅游交通业

创新海洋旅游立体交通网络是建成舟山海洋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关键。重点构建舟山水陆旅游交通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一条龙的标准化服务,迅速进入“大舟山海上组合巡游网络”(实行菜单式服务),并逐步把这个海上巡游网络打造成舟山旅游精品系列。

成立“东海水上游船旅游公司”,将旅游与交通捆绑,实施旅游开发、招徕、营销、服务一条龙服务,加快打造蓝色海上旅游船队(游船、游艇)。提高旅游区(点)的公路等级结构,以节约、省地型的开发模式走出一条海岛旅游交通开发新路子,增加软环境服务,以适应自驾车(包括房车)和自助游人的需要。

重点改善空陆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扩大口岸开放,增开国际航线;增加上海等主要客源地的航班数量和密度,注重航空方便、价优、服务好的吸引力;旅游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门整治出租车价格乱、车型旧、服务差的状况,以提高舟山文明窗口的形象。

四、突出海鲜特色,规范海鲜美食餐饮业

借“中国海鲜,吃在舟山”的品牌优势,做足、做精、做大舟山海鲜美食餐饮业。旅游餐饮业由饭店餐饮、专营餐饮业、夜排档和酒吧四块组成,饭店餐饮以中高档为主,大众餐饮由专营餐饮店供给,夜排档和酒吧为满足休闲游人提供一个优美环境的自由消费空间。建立海岛特色的旅游餐饮服务标准体系,推行星级服务,开发出风土味多样化的“绿色”、“健康”、“物有所值”的海鲜美食名牌系列。

着力开发沈家门鲁家峙、东港、嵊泗中心渔港、定海滨海等处滨海海鲜美食长廊,突出包括歌舞伴餐等餐饮环境文化、菜肴质量与菜式菜品文化、服务程序文化等要求。

制定舟山旅游餐饮管理条例,加大政府对海鲜餐饮的管理;严格执行卫生管理条例;成立旅游餐饮协会,“渔家乐”餐饮旅游服务标准,加强对“渔家乐”、“家庭旅馆”的餐饮卫生、食品质量、服务水平的管理。

五、健全诚信市场,扩大旅游购物业

到2010年,争取旅游购物收入达到舟山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整合购物旅游产品,全面实现旅游商品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精品化和旅游商品市场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完善产供销体系,形成销售网点布局合理、市场管理科学的旅游购物网络。

重点开发舟山海洋特色的四大旅游商品系列:土特产系列;工艺品系列;文化用品系列;旅游用品系列。与旅游区建设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旅游购物网点;与市场局协同规划建设有特色的旅游购物步行街和购物广场;健全相关法规,设立规范统一的旅游商品标志,督促商家树立规范、文明、诚信形象;用政策扶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厂家及设计队伍;加强宏观管理,杜绝假冒伪劣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健全市场诚信管理机制。

六、注重文化品位,拓展旅游文化娱乐业

旅游文化娱乐业开发的重点是丰富旅游夜生活,推行标准化服务,促使旅游娱乐业健康发展。加快海洋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娱乐活动,形成参与性强、特色突出、管理规范、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娱乐体系;突出开发旅游度假基地实景演出,引入具有海岛特色的各类文化活动,推出与舞台剧不同的舟山一台旅游剧系列,营造旅游区的文化氛围。

七、营造旅游环境,推进现代公共服务业

着力营造环境吸引力体系、设施吸引力体系、服务吸引力体系、文脉吸引力体系、动态性吸引力体系、形象吸引力体系等城乡公共空间大旅游环境吸引力。

八、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型、环境友好型的海洋文化旅游区

建成一批节约型、循环经济型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强旺季合理组织和引导旅游者,对旅游镇(村)和海岛旅游区(点),实施综合整治制度;在游客集散场所和主要海岛旅游区(点),重点解决围追兜售、强卖强买和乞讨等不文明现象;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使广大旅游者和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环保条例。

第五节群岛型休闲度假旅游营销策略

一、群岛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一)提升群岛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整体形象

——群岛型休闲度假整体旅游形象理念:“健康与时尚”。

——群岛型休闲度假整体形象定位:

“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舟山群岛”

“舟山群岛,休闲天堂”

——旅游宣传口号

国内旅游宣传口号:人间净土,中国舟山群岛

国际旅游宣传口号:舟山群岛,是您休闲度假朝山进香的最佳地。

(二)群岛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整体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系统

设计旅游标志,要结合舟山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按照主题形象策划方案加以提炼创意,使公众和旅游者有较强的认同感。采取有偿的社会征集、公众推荐、专业公司策划、专家评审等办法对外公开征集。

二、群岛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一)群岛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营销原则

群岛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营销要遵循“产品―市场反馈、产品形象一体化、协调联动、差异效率”原则,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选择主打产品,确定产品和市场的促销组合;与当地的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媒体、社会组织广泛合作,加强区域内外的旅游联合促销;强调地方特色,合理安排旅游营销资金,积极拓展分销渠道,争取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营销效应。

(二)群岛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大力开展整合营销,坚持政府宏观宣传与企业微观营销相结合,建立健全旅游、外宣、外经贸、文化、广电新闻报纸等部门组成的宣传促销体系和机制。

——注重体验营销策略。让群岛型休闲旅游产品事先对游人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创造出全方位使游人实现感观、情感、认识上的体验,娱乐性体验,刺激性体验等。在项目设置和营销中突出体验,激发游人参与的欲望,产生来舟山的旅游动机。

——重视网络营销策略。加快建立“数字旅游”网络平台,创新营销手段,高度重视网络营销的主流作用,加大旅游网络营销力度。

——抓旅游形象广告策划、公关策划、节事活动策划、促销活动策划与推广。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广电、报纸、网站等广告传播媒体进行多种形式合作,不间断地进行强势宣传营销;在广告形式上采取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网络广告、户外路牌广告等;在广告内容中做好广告口号、活动设计、效果评估。通过公共媒体、各类出版物,借节开展多层次、全方位营销,建立公关营销主体和公关组织机构,确定公关工具。旅游有关部门要做好形象和产品的促销工作,组织好专门的旅游形象或产品推介活动;自行组织专门的旅游交易会;通过大型节事旅游活动策划,向市场受众推出舟山的整体旅游形象。

第七章群岛型海洋大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第一节创新科学的旅游管理体制

建立符合大旅游产业发展的、跨部门的、层次高、权威性、协调指导能力强、利于整合要素资源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旅游、城建、渔业与海洋、国土、环保、财政、交通、工商、税务、公安、农林、水电等部门组成;赋予资源保障、规划建设、行业协调三大职能,实施综合管理的新体制,研究和协调解决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等重大问题;组建旅游专家咨询委员会。

第二节强化社会保障体系

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结构中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重点发展;提高全社会对大旅游产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协同发展大旅游产业意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三节制定促进海洋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

提升和完善全市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制定鼓励和支持旅游产业链延伸政策;建立旅游资源有偿利用政策;制定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制定明确的旅游利益分配政策和鼓励开拓海内外促销的市场开发政策。

第四节扩大对外开放,营造投资环境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依靠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推出优势旅游项目,搞好项目前期策划、论证和包装,完善旅游项目库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旅游。

第五节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

充分利用资本和市场手段整合旅游资源,优化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着力整合创新型的旅游产品,把海洋旅游资源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全市交通、服务系统应以构建大旅游产业为中心,构建现代海上旅游交通服务网络体系。

旅游规划范文篇9

一、成立领导组

*镇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专门成立*旅游及对外宣传领导组,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具体来抓这项工作。下设两个小组,即集镇环境整治组及*纪念馆接待组。通过这次“十一”黄金周宣传,使*对外知名度大有提高,游客有所增加,得到预期的效果。

二、应做的主要工作

1、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镇在*设立宣传板,向游客散发宣传画册、*折页及有关书籍,播放有关*电视专题片;向游客讲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的历史及纪念馆的相关内容、发展前景;邀请有关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对外形象,吸引游客。

2、搞好*镇集镇段及*纪念馆周边环境,给游客以良好的形象。9月25日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明确责任,分段把守。做好街道杨桃路两侧拆违前期的宣传动员工作;对*镇集镇段卫生进行清理、保洁,做到无滞留垃圾;交通畅通,无乱停乱放;摊点摆放整齐,不占人行道。9月25日后,沿街布置过街横幅、彩旗。做好沿途文明创建工作,按要求烘托宣传氛围。*纪念馆四周及室内卫生良好;安排临时停车场所;维护参观现场的秩序。

3、做好接待及安全工作。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精心布置,确保这次活动的安全。协调相关的饮食业,搞好卫生环境,安全接待。抽调公安、交警、交管、工商等部门人员,做好“十一”黄金周期间安全工作。

旅游规划范文篇10

近年来旅游热潮席卷神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假日旅游蓬勃兴起,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取得了巨大收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地政府也纷纷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高度重视。这一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引起了全国各地的极大重视,重新审视旅游,如何发展旅游业,这一课题真真切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xx旅游度假区是以xx水库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始自1985年,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项目开发总投入近3亿元,其中域外投资1.6亿元,建成和在建的旅游度假项目达50余个,累计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2000年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2000万元。现已构成两日游网络,并与周边地区景区(点)构成三日游网络。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xx”期间,xx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我们更新了旧的旅游观念,理清了旅游发展思路,明确了xx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在完成从旅游经营向旅游业行业行政管理转轨的同时,注意对xx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行业管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xx区旅游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基础设施上,交通、通讯、供电、供排水、环保等全面发展,与城区相配套,完成了云松路、旅游外环路、库区旅游公路等一系列公路建设,旅游区内黑色路面已达15公里,今年又完成了旅游环湖公路16公里路基工程,公路沿水面延伸,两侧山青水秀,可使游客观赏到清河秀美景色,同时,还能极大地带动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来自)在旅游规划上,完成了xx区旅游“xx”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xx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坚持走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项目开发上,一大批不同档次、不同风格的餐饮、娱乐、休闲、度假项目相继建成,其中投资额超千万元的项目4个,超百万的项目十余个,值得一提的是三星级酒店xx大酒店多次成功地接待国家、省、市大中型会议及外事、商务活动,xx年xx月又圆满地承接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周到细致的接待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建立了xxx旅游项目库,搞好项目初步可研,为新项目开发奠定基础,其中水面综合项目开发、国际文人度假村、冰雪乐园三个项目已列入xx省“xx”期间重点开发旅游项目盘子;在行业管理上,从原来的旅游经营向旅游行业管理转轨,出售了xx宾馆、xx假村、狩猎场等,彻底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工资和养老保险问题。加强了对清河旅游业的管理力度,xx年出台了《xx市xx旅游区管理暂行办法》,旅游局定期会同区公安、工商、税务、卫生、环保等有关部门对旅游区进行综合执法大检查;在宣传促销上,抓住旅行社这一旅游市场媒体,采取多种途径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如旅游大蓬车、旅游巡回展、旅游洽谈会、旅游风光画册、旅游专题片、专题旅游节、网上促销等等,促进了xx与其他地区的经验交流,提高了xx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

回顾这些年来xx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过程,xx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产业化初具规模,对如何发展旅游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了更深的认识,积累了一点点经验,供大家参考指正。

一是,政府的正确主导是关键,要把旅游真正作为产业来抓。xx旅游业受到xx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把xx旅游作为全市旅游业的龙头和对外宣传的窗口。xx年列为xx市唯一一家市级旅游开发区,并于xx年成立了xx市xx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由市政府xx副市长亲任管委会主任,加大了全市对xx旅游开发的协调力度。xx区委、区政府也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并确定向支柱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实行旅游项目开发享受最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并在人、财、物等方面优先考虑和扶持,使xx旅游业获得超常规发展,旅游产业化基本形成。“xx”期间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经济比重逐步提高,旅游区已形成集餐饮、游览、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服务体系,服务功能得到完善。不论是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制定管理办法,还是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开发、旅游宣传等方面,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指导,急时帮助解决难点问题。尤其是实行区级领导包重点旅游项目制度,使全区形成大旅游的良性氛围,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从而也使我们信心十足,干劲倍增。

二是要突出抓好旅游规划工作。我们xx区旅游“xx”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的编制,xx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增加了科技含量,为xxxx旅游度假区的科学、合理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走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xx旅游走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特色突出、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在具体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是不断强化旅游意识。我区全民旅游和大旅游意识正在逐步形成,出现了全区上下人人谈旅游、人人关心旅游的大好形势,为旅游业献计献策。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使我们开阔视野,更新了观念,走出了旅游开发的狭隘圈子,坚定了向规模化旅游发展的决心。

四是要追求特色,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充分发挥xx鸟语花香、山幽林静的恬然特色,采取旅游和度假相结合方式,建立旅游度假区,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并根据xx农业产业化和满族民俗风情,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游和民俗风情游。

五是抓好管理和宣传工作。必须依法进行管理,通过执行《xx省旅游管理条例》和《xx市xx旅游区管理暂行办法》,强化了行业管理,逐步改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落后管理现状。必须充分认识宣传促销的重要性,努力扩大宣传渠道,加大宣传投入,讲求市场效应,提高知名度。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加强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步伐,按照xx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发展xx旅游业,坚持旅游和度假两条线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要坚决贯彻落实抓好“四项工作”、开发“三大项目”、落实“两个措施”、实现“一个目标”的旅游业发展思路。抓好“四项工作”,即项目开发、宣传促销、基础建设、规范管理。开发“三大项目”,即水面综合项目开发、历史及现代人文景观开发、冬季旅游项目开发。落实“两个措施”,即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xx旅游项目开发优惠政策,促进xx旅游业快速发展;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明确市区两级财政投入资金数额,并以此牵动旅游项目开发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现“一个目标”,即“xx”期间进入优秀旅游县区行列。

近期开发建设的主要构想有:

1、城市建设与旅游相配套,从城市规划,到建筑风格,都要按照旅游业的要求设计,并计划经过十年建设,(来自)将xx区建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实现山中有城,城中有河,河中有景的建设目标。

2、扩大现有旅游度假区范围,通过环湖公路的延伸,新的自然景观将不断充实xx山水风光游的内容,使旅游度假区观光范围在xx末期达到20平方公里。

3、加快人文景观建设,计划新上旅游项目有:野生动物养殖观赏园、大型卡丁车场、娱乐场、冬季旅游项目等娱乐项目。

4、依托电厂、啤酒厂开发工业观光游,重点开发世界之最地下发电厂。

5、依托葡萄生产、花木栽培开发农业生态游,重点开发美国特种鱼养殖、万亩葡萄园等项目;依托满族和鲜族风俗,开发民俗村。

6、开发以柳编、山野菜等旅游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