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1:36:48

旅游地区

旅游地区范文篇1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市在税收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地方税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市经济过于依赖旅游产业,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于旅游,地方税源结构呈现单一性和脆弱性,受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形势影响较为明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的工业,是该市经济发展的短板。产业结构的失衡状态决定了该市税源结构的不尽合理。20*年××市实现地税各项收入5.73亿元,其中营业税和所得税占76.8%,其他各税占23.2%,形成了以营业税、所得税为主,其他税种参差不齐的格局。此外,××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税收的增长一直处于“大旅游小税收”的状态。以20*年为例,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6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49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15.3倍、73.9倍、6.2倍,年均增长21.5%、35.98%、13.9%。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长大大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根据测算,每100元旅游收入应提供7元~10元的地方税收,而××市每100元旅游收入实际只提供3元~4元的地方税收。20*年该市旅游业实现的地方税收仅占财政收入的2.8%,旅游税收的贡献率偏低。

地方宏观税负偏低。20*年××市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3.11%,相比以往有所提高,但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省*市20*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4.62%;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如安徽省黄山市20*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7.9%。

政策扶持力度不大。例如,区域、产业优惠政策不多。现行税制没有体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税收优惠政策没有更好地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没有给予欠发达地区倾斜政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不力。生态环境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就地税部门征收管理的税种而言,对促进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发挥作用的税种主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由于这些都是“小税种”,各级税务部门容易产生“抓大放小”的观念,忽视对它们的管理。目前税制中,还没有一个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专门税种,限制了税收的调控力度。

税费比例不协调。20*年××市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为73.4%,低于××省平均比例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比例15个百分点。这说明××市非税收入比例偏大,税费比例不协调。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优化地方税源结构。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市从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在快速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该市抗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地方税收才能可持续增长。为此,应建立面向旅游市场的、富有生态环保理念的新型工业体系;积极发展新型旅游工业,力促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生产形成产业集群。同时,优化地方税源结构。要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和商务会展旅游转变,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鼓励民间投资和积极引进国外投资等途径,壮大地方税源。加强旅游景区景点、交通、能源、通信、酒店、餐饮、市政和城市基础产业建设,为旅游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稳定房产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基础性税源。

旅游地区范文篇2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市在税收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地方税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市经济过于依赖旅游产业,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于旅游,地方税源结构呈现单一性和脆弱性,受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形势影响较为明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的工业,是该市经济发展的短板。产业结构的失衡状态决定了该市税源结构的不尽合理。2008年××市实现地税各项收入5.73亿元,其中营业税和所得税占76.8%,其他各税占23.2%,形成了以营业税、所得税为主,其他税种参差不齐的格局。此外,××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税收的增长一直处于“大旅游小税收”的状态。以2008年为例,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6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49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15.3倍、73.9倍、6.2倍,年均增长21.5%、35.98%、13.9%。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长大大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根据测算,每100元旅游收入应提供7元~10元的地方税收,而××市每100元旅游收入实际只提供3元~4元的地方税收。2008年该市旅游业实现的地方税收仅占财政收入的2.8%,旅游税收的贡献率偏低。

地方宏观税负偏低。2008年××市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3.11%,相比以往有所提高,但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省*市2008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4.62%;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如安徽省黄山市2008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7.9%。

政策扶持力度不大。例如,区域、产业优惠政策不多。现行税制没有体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税收优惠政策没有更好地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没有给予欠发达地区倾斜政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不力。生态环境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就地税部门征收管理的税种而言,对促进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发挥作用的税种主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由于这些都是“小税种”,各级税务部门容易产生“抓大放小”的观念,忽视对它们的管理。目前税制中,还没有一个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专门税种,限制了税收的调控力度。

税费比例不协调。2008年××市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为73.4%,低于××省平均比例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比例15个百分点。这说明××市非税收入比例偏大,税费比例不协调。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优化地方税源结构。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市从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在快速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该市抗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地方税收才能可持续增长。为此,应建立面向旅游市场的、富有生态环保理念的新型工业体系;积极发展新型旅游工业,力促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生产形成产业集群。同时,优化地方税源结构。要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和商务会展旅游转变,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鼓励民间投资和积极引进国外投资等途径,壮大地方税源。加强旅游景区景点、交通、能源、通信、酒店、餐饮、市政和城市基础产业建设,为旅游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稳定房产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基础性税源。

旅游地区范文篇3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市在税收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地方税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市经济过于依赖旅游产业,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于旅游,地方税源结构呈现单一性和脆弱性,受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形势影响较为明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的工业,是该市经济发展的短板。产业结构的失衡状态决定了该市税源结构的不尽合理。2008年××市实现地税各项收入5.73亿元,其中营业税和所得税占76.8%,其他各税占23.2%,形成了以营业税、所得税为主,其他税种参差不齐的格局。此外,××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税收的增长一直处于“大旅游小税收”的状态。以2008年为例,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6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49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15.3倍、73.9倍、6.2倍,年均增长21.5%、35.98%、13.9%。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长大大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根据测算,每100元旅游收入应提供7元~10元的地方税收,而××市每100元旅游收入实际只提供3元~4元的地方税收。2008年该市旅游业实现的地方税收仅占财政收入的2.8%,旅游税收的贡献率偏低。

地方宏观税负偏低。2008年××市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3.11%,相比以往有所提高,但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省*市2008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4.62%;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如安徽省黄山市2008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7.9%。

政策扶持力度不大。例如,区域、产业优惠政策不多。现行税制没有体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税收优惠政策没有更好地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没有给予欠发达地区倾斜政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不力。生态环境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就地税部门征收管理的税种而言,对促进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发挥作用的税种主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由于这些都是“小税种”,各级税务部门容易产生“抓大放小”的观念,忽视对它们的管理。目前税制中,还没有一个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专门税种,限制了税收的调控力度。

税费比例不协调。2008年××市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为73.4%,低于××省平均比例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比例15个百分点。这说明××市非税收入比例偏大,税费比例不协调。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优化地方税源结构。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市从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在快速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该市抗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地方税收才能可持续增长。为此,应建立面向旅游市场的、富有生态环保理念的新型工业体系;积极发展新型旅游工业,力促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生产形成产业集群。同时,优化地方税源结构。要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和商务会展旅游转变,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鼓励民间投资和积极引进国外投资等途径,壮大地方税源。加强旅游景区景点、交通、能源、通信、酒店、餐饮、市政和城市基础产业建设,为旅游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稳定房产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基础性税源。

旅游地区范文篇4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市在税收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地方税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市经济过于依赖旅游产业,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于旅游,地方税源结构呈现单一性和脆弱性,受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形势影响较为明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的工业,是该市经济发展的短板。产业结构的失衡状态决定了该市税源结构的不尽合理。20*年××市实现地税各项收入5.73亿元,其中营业税和所得税占76.8%,其他各税占23.2%,形成了以营业税、所得税为主,其他税种参差不齐的格局。此外,××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税收的增长一直处于“大旅游小税收”的状态。以20*年为例,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6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49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15.3倍、73.9倍、6.2倍,年均增长21.5%、35.98%、13.9%。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长大大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根据测算,每100元旅游收入应提供7元~10元的地方税收,而××市每100元旅游收入实际只提供3元~4元的地方税收。20*年该市旅游业实现的地方税收仅占财政收入的2.8%,旅游税收的贡献率偏低。

地方宏观税负偏低。20*年××市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3.11%,相比以往有所提高,但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省*市20*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4.62%;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如安徽省黄山市20*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7.9%。

政策扶持力度不大。例如,区域、产业优惠政策不多。现行税制没有体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税收优惠政策没有更好地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没有给予欠发达地区倾斜政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不力。生态环境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就地税部门征收管理的税种而言,对促进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发挥作用的税种主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由于这些都是“小税种”,各级税务部门容易产生“抓大放小”的观念,忽视对它们的管理。目前税制中,还没有一个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专门税种,限制了税收的调控力度。

税费比例不协调。20*年××市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为73.4%,低于××省平均比例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比例15个百分点。这说明××市非税收入比例偏大,税费比例不协调。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优化地方税源结构。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市从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在快速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该市抗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地方税收才能可持续增长。为此,应建立面向旅游市场的、富有生态环保理念的新型工业体系;积极发展新型旅游工业,力促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生产形成产业集群。同时,优化地方税源结构。要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和商务会展旅游转变,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鼓励民间投资和积极引进国外投资等途径,壮大地方税源。加强旅游景区景点、交通、能源、通信、酒店、餐饮、市政和城市基础产业建设,为旅游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稳定房产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基础性税源。

旅游地区范文篇5

关键词:文化与旅游地产;发展;新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消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也得到兴旺和发展。人们会利用节假日和休闲时间外出旅游度假,这部分人数已经不再满足于在旅游城市的短暂停留,而是希望在旅游胜地购置房产,进而长期使用。此外,由于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房地产行业和酒店行业对旅游胜地的关注度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旅游地产的投资环境非常明朗。在如何以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地产开发工作上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本文主要研究文化与旅游地产发展新模式的结合。

1我国文化与旅游地产发展的问题

我国旅游地产综合和其他许多方面的行业和部门,所以需要在开发过程中各行业部门通力合作、相互协调,从而促进我国我关于旅游地产的和谐发展。根据我国现有情况来看,开发文化有旅游地产中存在违规违纪、资源浪费等情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局部投资过剩。我国旅游地产的开发过于集中,投资比例严重不平衡,投资商重点在开发高端产品,对中低端产品的关注并不足够。这种形式的长期存在会导致市场结构平衡破坏,难以促进整个产业的良好发展。(2)供给膨胀,由于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地产的供给已超过了需求度在投资者中投资型占据了很高比例,部分开发商认准了旅游地产的发展前景,而对旅游景区内的资源和景观进行垄断建设,从而让整个景区的整体规划发展受到阻碍。这类开发商重视短期利益,对旅游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和浪费。(3)旅游地产的投资风险增大,我国许多正在开发或有待开发的旅游地产项目中,很多资金来源都来自于银行投资,而其来源原因包括两个部分:①银行对个人的购房贷款变为开发企业的自有资金;②直接从银行进行贷款。从我国目前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旅游地产的开发资金中,自有资金占30%,贷款占20%,在剩余资金中,有60%都来自于预收款,因此其风险程度显而易见。(4)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简单,尽管我国旅游地产开发行业火热,但其开发模式过于单一,并未对产品的未来模式和走向有明确定位,缺乏创新性设计,有些开发商甚至会利用旅游为噱头对消费者进行误导,这会造成企业信誉缺失。从我国文化与旅游地产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旅游业地产的市场法则还未建立健全,因此竞争关系混乱,毫无市场顺序可言,这与城市商品房开发模式大同小异,并未体现出旅游景点的特色。

2文化与旅游地产开发的相关对策

2.1以文化产业发展来带动旅游地产的开发建设。首先,充分发挥旅游区的资源优势,利用文化产业促进旅游地产的开发与建设,每个旅游区所自带的文化都存在一定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来对当地旅游业地产开发做出文化贡献,并根据旅游区文化产业进行创新化建设,让旅游地产更具文化特色,提高旅游地产的知名度与认可度。其次,开发旅游区自带的文化旅游产品,充分挖掘该旅游地区的文化产业价值并整合资源,派生出其他文化旅游产品作为宣传,从而让该地旅游地产开发更具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增加该旅游文化地产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其优势性,从而吸引旅游者的青睐。2.2加强旅游文化地产产业化发展水平。旅游地产对旅游文化产地要有极高的重视,在发掘旅游区的文化底蕴时,要重视将这些文化价值变成更具商业价值的文化旅游产品。首先,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要重视特色文化突出,不论是衣食住行购娱哪一个方面,都要保障该旅游地具有相应的建设设施,从而给旅行者提供短期或长期的居住条件。在整个旅游地产开发过程中,开发商要重视旅游地产开发时透露出该旅游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特性,从而让当地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也为旅游地产的未来打造良好前景。其次,要利用旅游区自身的文化价值来提高旅游地产的商业价值,包括旅游地区的文化,手工业、表演、影视等都需要在文化形式上突出多样性,使得文化领域更加坚实,通过旅游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旅游地区的旅游地产更具市场认可度。

3文化与旅游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转型和变化,传统房地产的生产方式受到各项政策和资源的约束。而对于旅游地产发展而言,从一开始就立足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到可持续建设与发展。因此需要重视两个前提:①确定发展模式,为了可以实现地产投资开发与建设的多方共赢,充分调动各方建设积极性;②顺势而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国家政策的走向为标准,重视结构体系调整,扩大产业规模升级。推动旅游地产行业的发展,首先要顺应大势变化,其次要做到多方共赢。旅游产业地产就是顺应大势所趋的产物,包括今后的产业地产、养老地产、商业地产等,都是顺应时代变化所产生的产物,这些也是符合市场经济变化和社会发展潮流的最终选择。文化与旅游地产就是将文化旅游和地产行业充分融合,并开发新的管理模式,该模式能够实现旅游行业和地产行业的双方共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社会居民有大量时间休闲度假,随着现代化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城市居民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因此文化与旅游地产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如何创新发展可持续建设当地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让文化旅游产业与房地产业实现双方互赢和发展是当前全国房地产行业共同面临的发展难题,所以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实践与进步。文化与旅游业地产开发与建设要注意保护自然、保护土地资源,重视文化传承和建设,将文化与旅游地产开发联合运营的新模式作为主导地位。

4结语

为了让文化与旅游地产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建设和进步,我国组织文化和旅游地村委员会进行了多次文化与旅游产地走访调查和实践,举办了多次文化与旅游地产研讨会,希望各参会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合作,让整个文化与旅游地产行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龚桂莉.基于传承创新的文化旅游地产开发探析:以时光贵州为例[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1):119-122.

[2]袁筱玲.四川茶文化旅游与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7):139.

[3]郭伟,董雪,张鑫.基于AHP和BP神经网络的旅游综合体评价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9(6):61-69.

[4].旅游地产的“又一春”[J].中国房地产,2017,23:12-13.

旅游地区范文篇6

关键词:东北地区;媒体营销;宣传规划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正迫切的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难题。随着我国旅游业更深程度融入全球化发展格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旅游需求大幅增长,宏观经济形势为东北地区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推动东北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柱,但同时如何更好地宣传东北地区旅游目的地品牌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最有力的信息传播媒介,媒体具有优秀的营销效果。信息技术的变革与发展,也为媒体营销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文章以东北地区旅游地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五大类媒体营销方式对旅游产值的影响,并为东北地区旅游地未来的宣传路线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旅游目的地媒体营销方式应用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与相关信息检索结果,本文将目前主要应用的媒体营销方式分为以下五个类别:(一)广告。广告作为最传统的传播渠道,在现阶段的旅游营销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形式包括电视广告、户外平面广告等。电视广告主要指城市宣传片,此类方式通过画面和解说在短时间内能够较为全面的展现城市风采,从而吸引潜在旅游者产生旅游兴趣,如在央视投放的“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城市宣传片有效的提高了大连的城市知名度。户外平面广告则主要通过投放车身、机场火车站台或户外广告牌等形式,也能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二)影视作品。影视作品作为现阶段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媒体形式,在旅游营销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能够借助高超的制作技艺和手法对拍摄地的景色文化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宣传,作品中出现的许多场景也往往会引起该拍摄地旅游收入的火爆增长,例如2017年取景于东北地区的电视剧《天坑鹰猎》的热播,就让很多剧迷对东北的景色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三)综艺节目。随着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综艺节目以其高热度和高国民度成为旅游地宣传自身品牌的最佳选择之一。它利用新颖独特的形式,充分地展现了摄制地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对受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例如热播综艺《爸爸去哪儿》,让黑龙江雪乡在节目播出后一跃成为年度旅游业“黑马”,《亲爱的客栈2》也为阿尔山的冬季旅游打开了新的局面。(四)旅游App。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旅游App拥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它将现代化的新媒体应用到旅游过程中,让使用者感受到手机App技术与现代旅游融合所带来的旅途乐趣。现阶段利用携程、马蜂窝、去哪儿等热门App查询已成为人们获取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的常用方式之一。(五)自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近年来自媒体的热度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旅游地也将营销目光聚焦于此。经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将其分为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三大类别。微博借助其搜索快捷、图文并茂的优势能有效地宣传旅游地的风景文化,同时私人化的分享模式也对大众有着更加强烈的吸引力。微信则因其广泛的受众基础成为各旅游地宣传自身品牌的途径之一,以阿尔山为例,2015年阿尔山官方利用微信平台宣传“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品牌,点击和转载量超过4000万条,取得了极佳的营销效果。新兴的短视频平台凭借其内容趣味多变,传播速度较快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2019年冬季抖音短视频的传播便为哈尔滨旅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增长。

二、旅游目的地媒体营销方式统计分析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各地方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方旅游局官方媒体发表文章以及搜索引擎搜索结果,统计收集到东北地区16个旅游地2013年~2018年的相关年度数据。因广告与旅游App相关数据无法统计,因此本文选用在各旅游地拍摄的影视作品数量(X1)、综艺节目数量(X2)、官方微博发表数量(X3)、官方微信平台(D1虚拟变量:0代表未投入使用,1代表投入使用)、短视频平台(D2虚拟变量:0代表未投入使用,1代表投入使用)为五个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旅游总收入Y,控制变量为游客总人数(X4)。由于各变量的单位不同,对其解读经济含义易产生偏差,将能够进行对数处理的数据(Y与X4)取自然对数,其经济含义为被解释变量X4改变1%,导致解释变量Y变动系数的百分比。运用SPSS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由表1可知,影视作品数量、官方微博发表数量、官方微信平台及短视频平台数据存在相关性,使得方程存在多重共线性。经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内只保留综艺节目数量(X2)以及游客总人数(X4)作为变量。表2中R主要用于测定线性回归的拟合度,R越大,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越显著,当R的值接近1为最佳。R2表示决定系数,用于映射解释方差占因变量方差的百分比;调整R2是考虑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之后,对决定系数R2的校正,比R2更加严谨,当调整R2大于0.25可认为拟合度较好。本实验中R=0.902,调整R2=0.809,其中R值接近1,调整R2明显大于0.25,证实多元线性关系成立。由表3方差分析结果(F检验)可知,“F统计量”的概率Sig值为0.000,由于0.000<0.01,验证了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根据表4,可总结得到综艺节目数量(X2)与游客总人数(X4)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均与旅游总收入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得出结论,在旅游地取景的综艺节目数量越多,游客总人数越多,旅游地的旅游总收入就越多。

三、东北地区旅游地宣传路线规划的可行性建议

通过发放《旅游地媒体营销方式喜爱度调查研究》问卷,共收集到问卷384份。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在计划出行时,游客认为具有吸引力的媒体宣传方式选择如下:近54%的游客选择了自媒体和影视作品,42%的游客选择了综艺节目,旅游App和广告分别得到了32.2%与27.3%的游客选择,10%选择了其他。在五种媒体营销方式满意度评价中,排名依次为:自媒体3.7分,影视作品3.57分,综艺节目3.46分,旅游App3.28分,广告2.96分。综合统计分析与问卷调查结果,本文针对东北地区旅游地的宣传规划路线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大综艺节目的投入比重,与各大电视平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旅游+综艺”的新鲜模式也为各地进行旅游宣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综合统计分析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综艺节目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各旅游地应重视综艺节目带来的良好宣传效应,加大该方面的投入。同时结合时代潮流,旅游地可以通过与热门综艺节目制作平台达成良好合作意向,借助节目的明星效应与宣传效应来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潜在游客。(二)聚焦自媒体与影视方面的宣传投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各旅游地通过自媒体与影视作品的方式进行宣传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评价。目前,东北地区在自媒体平台的应用方面欠佳,官方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更新速度较为落后,与粉丝群体较广的自媒体用户及大型自媒体平台缺少合作等问题都有待改进。同时,尽管许多影视作品曾在东北地区取景拍摄,但由于后续宣传没有及时跟进,未能将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化,许多游客在访谈时都希望各旅游地能够运用好影视作品的影响力,打造出更响亮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三)适当调整广告与旅游App的营销投入。随着时展,广告和旅游App虽然已成为较为传统的宣传方式,但二者仍具有较好的吸引力。目前东北地区的广告投入主要集中于地方,受众范围较为狭窄,宣传效果较弱。在广告投入的媒体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影响力较大的传播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等具有权威性且受众范围广的平台,以向目标对象进行有效传播。(四)建立完善的旅游宣传体系。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推动东北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柱,但面临时代大环境的转变,东北地区旅游地的对外宣传方式更新较慢,宣传力度较弱且缺乏后续的形象管理。各旅游地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宣传流程,利用综艺节目、自媒体、影视作品等带来的影响力进行积极宣传,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同时建立良好的游客口碑。

参考文献:

[1]朱玲.国内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途径与方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08):17-19.

[2]侯明杰.智能手机第三方旅游App的使用效果研究[D]:暨南大学,2016.

[3]王心珂.浅析真人秀综艺节目对于陕西旅游业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9(15):17.

[4]余娟,申潜.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0):38.

[5]倪向丽.自媒体时代旅游营销的新玩法[J].现代企业,2018(01):52-53.

[6]魏静,佟静.抖音短视频软件对旅游的影响研究[J].电子商务,2019(05):5-6+8.

旅游地区范文篇7

1.1发展旅游地产的优势

防城港市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类型多样,在全市有1个部级森林公园、3个部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和一批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1]。到2012年1月30日止,防城港市共有A级景区8个,其中4A级景区有3个,3A级景区有个,2A级景区有2个,如表1。防城港市的旅游资源不仅丰富多样,品味高,而且比较集中,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以及十万大山森林公园内,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防城港市目前比较有名的旅游资源,如表2。防城港的京族三岛是我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据历史记载,中国的京族和越南的越族属同一个民族,他们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京族是海洋民族,主要以出海打鱼为生。京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主要有“哈节”,在每年的夏天,京族都会举办这个最传统和最隆重的节日,到举办哈节的时候,全村的人集中在哈亭举行迎神、祭祖、唱哈等活动,祈求神灵保佑渔业生产获丰及进行其他文娱活动[2],他们演奏一种独特的民族乐器独弦琴,琴声悠扬婉转,与蓝天、白云、大海融为一体。防城港市是广西著名侨乡之一。现全市共有华人、海外华侨、香港澳门同胞34万多,其中华人世家13万多人,海外华侨18万多,香港澳门同胞3万多,他们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分布在加拿大、英国、美国和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的人数比较多。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亲属在防城港市定居的也有28万多人,其中侨眷19万多人、归侨5万多人,港澳台眷属4万多人;多数集中在防城区、东兴市、他们与海外的亲人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广大海外华人、华侨每隔一两年都会回来探亲、旅游、寻根问祖。有些华侨会有回家乡买房子的想法、有部分华侨和港澳台胞会在家乡买房子赠送给自己的亲人等等,这部分华侨和港澳台胞也是旅游地产的潜在消费者。防城港市交通十分便利,在公路方面,钦防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也经过上思县境内,现在正在修建的防东高速公路也准备通车,防城港全市贯通高速公路。在铁路方面,防城港市境内有南防铁路,铁路经南防线、钦北线、黎钦线、南昆铁路、湘桂铁路等与全国铁路相连。而且,广西沿海城际高铁即南钦铁路、钦北铁路、钦防铁路已经动工,计划今年年底通车,正线全长约262km,时速达250km/h,届时北部湾四市(南北钦防)进入一小时经济圈。在海路方面,防城港毗邻北部湾,离越南海防市有150海里、离胡志明市有800海里,离香港约有500海里,近可达广西、广东沿海和海南省以及越南沿海各地,远可至港、澳、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走向东南亚的出海大通道。现已开通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的客运。在河道方面,在东兴有北仑河大桥与越南芒街接壤,正在拟建的中越北仑河二桥,该桥起自东兴市楠木山村,接在建的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跨越中越界河北仑河,全长2.377km。

1.2发展旅游地产面临的劣势

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消费者,对旅游地产都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使得在旅游地产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认识经验不足。目前的旅游地产经营开发方式没有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普遍过于传统和呆板[3],项目单纯照抄照搬,模式采用单一的旅游风景式,这种只顾短期经济效益,不重视长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能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虽然防城港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与之匹配的大型旅游地产项目很少,而且知名度较低,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上,没有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旅游地产,形成不了海洋文化、边境城市、森林公园等这些鲜明的主题旅游地产,吸引不到消费者的眼球。而且在旅游地产开发商上也没有过多向外地去宣传旅游地产项目。防城港市具有较强的旅游地产开发的潜力,但由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模式的影响,新的开发和经营理念比如说酒店式公寓、分时度假、产权式酒店等等这些模式在一个短时间内难以接受或改变,项目开发的滞后和经营的墨守成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旅游地产的发展。

2防城港市旅游地产发展的外部环境

2.1发展旅游地产的机遇

根据数据统计。2011年防城港市接待国内游客658.8万人次,同比增长22.7%;接待入境游客9.149万人次,同比增长45.86%;国内旅游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38.6%;外汇收入2350万美元,同比增长53.2%。2012年接待国内游客806.5万人次,同比增长19.3%,国内旅游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30%,接待入境旅游者12.7万人次,同比增长23%,外汇收入3459万美元,同比增长32%。2013年,防城港市要推进的一湾(西湾)、两滩(金滩、白浪滩)、两山(十万大山风景区、南山风景区)和边境高山漂流群等这些旅游项目的重点发展,要推出了一批较高档次的特色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产品,滨海、生态、海岛、边关、民族等旅游特色更加凸显[4]。防城港市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全市呈现“一业兴百业旺”的态势,带动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地产等行业越来越兴旺。

2013年3月1号公布了房地产调控“新国五条”的实施细则,细则在限购、限贷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其中最让人们关注的是严格按个人转让房产所得征收20%个人所得税和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新国五条”对二手房市场和传统楼市的影响较大,反而旅游地产受到了热捧。目前房地产行业前100名的企业中,已经有2/3的房地产企业介入旅游地产领域,其中包括恒大、万科、龙湖、绿地等房地产龙头企业在内。旅游地产作为房地产发展的新方向在过去几年里快速发展,未来旅游地产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2.2发展旅游地产面临的挑战

随着广西沿海城际高铁(南钦铁路、钦北铁路、钦防铁路)的开通,南宁至钦州只要30分钟的路程,南宁至北海、防城港不到1个小时;钦州、北海、防城港之间的路程则只需30分钟。将北部湾4市“同城化”了,无论是企业,资金还是购房者,在高铁“加速度”的作用下,都将更容易流动,无论是心理距离还是实际里程时间,也大幅度缩短了,这会影响到旅游地产投资者的决策,会对防城港市的旅游地产的发展有一定的威胁。防城港市全市土地面积大概931万亩,其中耕地67.88万亩,占7.2%;山地、丘陵面积广阔,共有728万亩,占78.1%;水域面积74万亩,占8%;其他土地61.12万亩,占6.7%。城市的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一部分的土地通过填海造陆得到,但这远远不够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地产的开发也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对于以“土地”为根本的地产业来说,无疑也会造成一定的阻力。整体看防城港市的楼盘,没能突出本地产的主题特色,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没能把本地的旅游地产的优势完全向潜在消费者介绍,这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在哪购买的决定。

3发展防城港市旅游地产的建议

3.1完善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

开发旅游地产涉及旅游、房地产、林业等多个领域,由多个部门交叉管理,但在旅游地产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并不完善,有些开发商会钻空子,打着开发旅游地产的幌子牟取非法的利益,有些地方政府拿开发区的政策套到旅游地产的开发政策中,导致了错位的具有破坏性的开发[5]。想要顺利发展旅游地产,应该完善旅游地产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规范旅游地产这一新兴产业。

3.2注重旅游地产的规划

一个项目的成功在于规划,旅游地产的规划必须先符合大地区的规划,之后才是项目的规划,要确保项目的布局合理性,既要着眼于眼前的利益,也要立足于长远,防止过度的开发造成的与当地环境不协调的现象。合理的规划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相对于防城港来说,通过填海造陆,土地资源的稀缺更加严重,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以最小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3重视与本土文化的相结合

防城港市有着丰富而且相对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地产的开发要结合当地的旅游特色,打造出独特的旅游地产,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旅游地产。挖掘本土的旅游文化,像海洋文化、生态文化、京族文化等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将土地、旅游文化、环境等因素融合在整个旅游地产开发项目中,这既突出了旅游地产的主题,也提高了旅游地产的品位,有利于旅游地产的发展。

3.4旅游地产向外推广

旅游地产向外推广,大力发展异地市场,这不仅是旅游地产开发商的责任,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应该做的事。在过去几年中,防城港市的旅游大篷车到广西各地级市和其他省市去宣传了防城港市的旅游,同时也给了旅游地产做的一个宣传。旅游地产开发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向异地宣传旅游地产,比较常见的是电视媒体宣传和网络宣传,其次可以通过交通工具做宣传,比如说公交车、出租车等。发展异地市场也是打开本地旅游地产市场的手段之一。

3.5发展多种经营管理体制

目前,在防城港的地产经营管理体制中,基本上是停留在旅游住宅地产的开发中,要打开旅游地产的大门,发展多种适合本地区域的经营管理体制,借鉴国外的分时度假、产权式等方式发展旅游地产。

3.6提高相关人员整体素质

在人员方面,特别是要培训面向客户的售楼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深刻理解本楼盘的主题特色,更要了解防城港市的旅游资源的特色,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客户满意,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4小结

旅游地区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旅游地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和缘由

我国休闲农业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旅交叉产业。我国内地在2007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540亿美元,其中有400亿美元是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收入。2007年的3个黄金周期间,城市居民选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纳游客超过6000万人次。

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各区之间产品雷同,盲目重复建设,很多地方不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展,而是政府或个别企业想当然的圈一片地之后就在此建休闲农业旅游地,没有真正以原有农业为依托,反而成了部分政府重要的形象工程,再加上管理体制的问题,使得很多投资庞大的休闲农业旅游地面临经营的困境,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问题一直困扰着休闲农业旅游地的进一步发展。如北京海淀区的“锦绣大地”农业企业,游客很少,景点几乎没有活力。这说明休闲农业旅游地只有保证其持续增长的生命力,才能持续不断的吸引大量游客。如何保证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本文在刘滨谊教授的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研究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不断完善旅游地生命力理论同时,以最终达到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为的目的。

二、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内涵

(一)旅游地生命力理论

有关旅游地生命力,刘滨谊认为“风景旅游地生命力指在单位时间空间内,使风景旅游地建设发展超越常规、非机械性增长,现状条件等客观因素往往退居次要地位,并持续推动风景旅游地发展增长变化的力。”李轶轮、蔡光宇、朱元恩等都从各自理解的角度给出旅游地生命力的概念。综上可知,旅游地生命力是一个变化的、保证景区平衡的力。

(二)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理论

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指的是使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建设发展能保持持续增长发展变化的力。在农业旅游资源、区位、旅游设施、形象、服务、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休闲农业旅游地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利益并保持其农业生产及旅游的功能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表现在如下方面:休闲农业旅游地是在原有农业资源基础上开发出有别与其他农业旅游地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农业旅游地产品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休闲农业旅游地是良性循环,使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

现今,我国很多休闲农业旅游地不是依托原有的农业基础,而是另立门户使得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开发资金过于庞大,回收非常缓慢,大家都在比较前期的投入看谁投入的更多,其实往往陷入一个误区。

三、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构成因素

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构成因素分为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两大部分。其中,内在影响因素为休闲农业旅游地原有资源状况、区位条件、设施状况、人力资源、定位特色和形象吸引力、产品的体验性及新颖性、管理规划等。外在影响因素为休闲农业旅游地受经济、社会、环境、宣传营销等方面的影响。

(一)内在影响因素

1、旅游地区位。休闲农业旅游地建立之初最先考虑因素应当是选址。选址必须要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其客源地主要在城镇,吸引对象为城镇居民。根据吴必虎提出的环城游憩带理论,城市居民大多选择环城游憩带内(大中城市周边地区200公里左右以内的范围)的度假设施进行短期近途度假。休闲农业场地比较适合的位置是距离城市中心50-200公里的地方。另外,休闲观光农业的布局也可以依托景区,选址在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周边,作为该景区的卫星景点,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2、特色资源与创新性产品。要使休闲农业旅游地保持极强的生命力就需要依靠自身资源特色,开发创新性产品。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根据当地资源及乡村文化特色设计有主题特色的新颖的休闲农业旅游体验参与活动,通过拟定参与体验活动的主题,塑造正面印象来加深游客的不同印象体验。并保证体验产品在设计和游玩中的卫生、无污染、环保等。在体验产品设计中应多加入感官的刺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使游客增加体验的力度,产品有“货架期”,加入科技含量的产品设计,并适时进行产品更新和换代。这是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保障因素。

3、旅游设施状况。休闲农业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农村,这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加大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筹码。要解决好交通、通讯问题,与交通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出游提供方便。要完善水电设施,供水设施要达到卫生标准。要与村庄改造、建设规划相结合,搞好居民点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改善生态环境。

4、旅游地形象定位。休闲农业旅游地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和产品特点,首先要找准自身可能的竞争优势,选出竞争优势,推出与竞争对手不一样的特色差异进行差异化定位,并及时将自己的定位传达给目标消费者。最终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自己休闲农业旅游地形象,设计出形象定位图案和标识等。如台湾飞牛牧场诉求的飞蝴蝶和乳牛的定位,就是非常成功的形象定位。

5、科学规划与管理。休闲农业旅游地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生产与旅游兼顾发展原则、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性原则等来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地的规划布局,并将其规划与农村规划相结合,针对地域特征进行独特规划。休闲农业旅游地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两部分。如建立旅游投诉机构、宣传营销机构、人员培训机构等。旅游地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员工教育培训制度等。

6、人力资源。目前,休闲农业旅游地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工作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因此休闲农业旅游地要积极进行员工理念的培训,留住人才。要多聘请相关的大学教授专家指导,同时借助休闲农业旅游协会或学会的力量,储备相关的深入懂得休闲农业旅游的人才银行。

二)外在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休闲农业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休闲农业的发展才具有更大的潜力。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也制约着当地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强弱。

2、社会因素。休闲农业旅游地应尽量联合企业和当地人民一起来开展,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的事情多让农民来搞,农民的钱自己赚,其中,政府要起到引导作用。我国有些地方上的休闲农业旅游地仍旧是地方政府进行投资,如各地的林业局和农业局等。大量投资建设后,闲置在那里却不知如何来进行盈利及保证休闲农业旅游地客流量,这需要我们的政府要适时转换角色,将休闲农业旅游地以包装销售的方式,以先进的经营理念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地的运营,提高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

3、环境因素。休闲农业旅游地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如良好的水质、空气质量、声音环境质量及高的森林覆盖率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另外,经营者的环境意识,如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率等问题都可以作为外资影响因素,影响到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

4、旅游地市场宣传。休闲农业旅游地要对游客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社团、年龄层及教育程度的游客采用不同的销售手段。根据资源特色,规划设计体验活动。依据成本及竞争两大因素,同时根据休闲农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品质,合理订定价位。要善用推广策略,慎选媒体,以最低成本达到最高的促销效果。

四、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对策

导致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不强的原因有很多,根据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理论及其构成因素分析,来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

(一)合理规划开发

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研究城市市场需求、规模及变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观光农业要顺应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心理需求来进行旅游开发,必须依托一个或几个大中城市才能生存,必须以特定的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为基础,不能盲目开发。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开发,要针对地方现有资源背景,以现有农民接受的技术为背景不能大而全,不能什么都有。开发中要讲究自然,保持最佳生态位,要防止不引导、不规划、不设计。

(二)开发特色突出的产品

当今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由于科学技术、形象塑造、农业生产规模、产业链等达不到档次,导致产品缺陷太多。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应力求展示最具特色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成果,设计出富有创意,多种类型、风格的参与性活动和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如设计出娱乐型、教育型、休闲型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并在此过程中加入主动解说设计,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形成互动,使游客旅游之后对旅游地有丰富的认识、增强体验、敞开思维等功效。这样休闲农业旅游地产品设计则更能赢得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客人。

(三)根据优势资源进行旅游地形象定位

现在多数休闲农庄都未很好地进行形象定位,这样就淹没在众多的休闲农庄当中。国内的休闲农业园区大多数没有对自身特色做出相对应的宣传,一些地方在休闲农业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贪大求洋,建筑物富丽堂皇,脱离农家特色,还破坏了当地资源和环境。因此,要根据自身优势进行独特的市场定位。

(四)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

休闲农业旅游地规划方面出现一种普遍现象,即每一个休闲游乐区或休闲农场所推出的休闲产品与服务皆大同小异,毫无特色可言,无法满足消费大众的休闲游憩需要。因此要做好整体规划,要做到整合资源,确保投资主题明确,规划风格和思路鲜明。管理上,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发展要朝知识化、精致化、体验化的方向努力,这就要求管理体制和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加强相关产业链的交流合作,这样即使休闲农业旅游的淡季也能保证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盈利来源。

(五)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可进入性

完善基础设施,主要是搞好交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环境治理、安全保障等,并规范住宿设施、饮食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建设标准要求,做到设施齐全,标准规范。另外,由于因大多数农业旅游地在城市周边,所以要增加交通工具,保证游客方便进入。

(六)加大宣传,促进销售

为扩大游客市场,休闲农业旅游地要增加营销投入。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宣传促销。利用农村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和科普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七)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要重视员工教育、重视员工技能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并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的服务水平跟的上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滨谊,蔡光宇.风景旅游生命力研究与应用——以菊花岛风景旅游区规划生命力分析评价为例[J].华中建筑,2004(5).

2、李轶轮.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组织[D].同济大学,2005.

旅游地区范文篇9

还需要你懂得如何为人处事和接人带物,实习期间我体会到旅游这个行业中旅行社。社与社之间的竞争人与人竞争的激烈程度。旅行社业这样的服务性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旅行社顾客的耐心以及责任心。着实更为重要的实际的过程中我才真正发现自己学识的浅薄,经验的缺乏真是学到用时方恨少,感觉在学校学到理论知识和自己在工作中实践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想这也是学校之所以暑假让我学习的原因,让我进一步的巩固和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环节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在校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生存及能力,实习期间所学习到社会经验团队精神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实习期间我解到以。下几点。

1解旅游地的内外交通。旅游地的环境保护等。

2解旅行社的服务规程及管理要领。

经营业务与管理模式。3解旅行社的性质。

旅行社是为人们旅行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旅游活动的发展是旅行社得以生产和发展的前提

从行业性质来看,条件。旅行社属于服务业。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阻、娱的六方面服务。从20世纪20年代我国第一家旅行社创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开放与完善,旅游景点的不断开发。国的旅行社的数量快速增长,并且服务质量也不断实习报告提升。国的旅行社按照经营业务范围划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国际旅行社经营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国内旅行社专门经营国内旅游业务。

旅游资源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旅行社的经营。生态旅游地收入障碍可以是下几种:

这集中体现在门票收入与可容纳游客量的矛盾上。大量旅游者的介入必然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1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控制游人数量又使经济收益受限。

旅游业促动其他行业部门而产出的间接经济效益远远大于旅游直接收入,2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向限。即在经济发达地区。而生态旅游地通常位于生态条件优越,人工干扰程度低的地方,这些地区大多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态旅游地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局限,对于旅游的强拉动力的反馈水平低,最终间接收入低。

由于旅游地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不完善,3旅游收入漏损。对旅游经营所需要产品的数量。质量供给能力不足,需要大量向外购买产品和服务,致使旅游供给市场为区外经济实体控制。世界上优秀的生态旅游地多位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自身的局限,旅游收入的漏损现象尤其普通。

旅游地乱收费等现象阻碍着旅游业的发展,4生态旅游环境污染。有一资料上写着,就水资源保护问题,记者一行对西泉眼水库进行踏访。库区两个出入口均有管理人员把守。并设卡收费。一名管理人员称,这里是风景旅游区,要进入每人必须交10元门票钱,记者一路交了40元门票,给了两张20元的正规票据,另一路交了180元,没有得到正规票据。

主要是保护该地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起,据悉<<市泉眼水库保护区条例>>于年实施。这里成了旅游胜地不但市民经常驾车前来度假,各种旅行社实习报告也将其开发为旅游线路,水库虽然没有挂起风景旅游区的标志,管理者却大力发展起这项”事业”

具有防洪。灌溉。除涝。养鱼等功能,西泉眼水库是阿什河上游的第一座控制性水利工程。总面积达4086平方公里,总库容478立方米。记者了解到该水库鱼类资源相当丰富。但滥捕也颇为严重,几个宾馆的厨房,很多从被呗头的花鲢鱼头长宽都在20厘米以上。

距离闸区不远有一排小红楼,库区一类和二类保护区内还修建了大量度假建筑。据当地人介绍,小红楼在水库开放不久就建了来此度假者非常多,生活垃圾和污水都排到水库及库区地下。记者在此看到岸边还漂着饮料盒和缩料袋。林边也有未熄灭的烟头,一个偏僻处还堆着粪便。

旅游地区范文篇10

旅游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发展到现代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大致经历了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三个发展阶段[1]。

1.古代旅行大致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工业革命初期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以人们为趋利避害或者方便生产而进行的迁徙活动为特点。在工业革命之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受限于交通的不便利以及对外界环境了解有限,人的活动范围很小,非是因为利害关系或生产生存问题,人们很少离开自己的长期居住地。

2.近代旅游大致是从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这一时期真正标志着近代旅游产生的具体事件是1845年夏季,托马斯•库克首次组织了真正意义上的从莱斯特到利物浦的350人的团体消遣旅游,托马斯•库克本人担任了该次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而且在沿途还聘用了地方导游。到19世纪中叶,人类旅行活动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表现出三个基本特征:

(1)以消遣、愉悦为目的的外出旅行的人数大量增加,并发展成一定的规模,旅行活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

(2)商业性客运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商业为目的运输业的诞生和发展为人们旅游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推动了这个时期旅游业的发展。

(3)团体旅行开始出现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3.从二战结束至今,现代旅游业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旅游方式也极为丰富多彩。这一时期的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1)旅游主体逐步大众化。

(2)旅游的形式向多样化发展。

(3)旅游空间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愉悦化以及实现途径多样化。

二、旅游综合体的形成动因

旅游在经历了古代、近代两个发展阶段后,在现代出现了如上文所述的四个特点。旅游主体的大众化增加了社会旅游需求总量,旅游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方式,旅游空间的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旅游体验内容,旅游目的的愉悦化以及实现途径多样化对旅游经营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综合体的正是应现代旅游目的的愉悦化以及实现途径多样化的特点诞生的,旅游综合体的诞生主要有以下五个动因:

1.现代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大为增加,对旅游产品品质的需求大为提高。按照国际惯例,旅游消费通常会经历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一般分为“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三个阶段。

2.旅游经营者对利润的追逐。旅游综合体是基于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而形成的,以互动发展的度假酒店集群、综合休闲项目、休闲地产社区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聚集区。也是一个旅游经济系统。“旅游综合体”的出现,是“旅游消费模式从单一观光旅游到综合休闲度假的升级,景区发展模式从单一开发到综合开发的升级,地产开发模式从传统住宅地产到综合休闲地产的升级”。三大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综合体必然是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再次升级的主力引擎,作为产业升级领头羊的旅游综合体必然较其他旅游业态有更强的赢利能力,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显然资本的趋利性是旅游综合体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各地提升地区旅游品牌形象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升级,各地在打造本地区的地区旅游品牌时已经不再是单单考虑本地区现有的相对有优势的旅游资源,旅游综合体作为旅游产业升级的领头羊,是各地区打造新型的休闲度假旅游品牌必不可少的选择。

4.为所在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由于酒店、综合休闲项目及物业管理项目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旅游综合体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当大。一般来讲,在国内一个中等规模的旅游综合体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不低于1500人,旅游综合体在带动地区就业,促进农村地区城镇化方面,有着很显著的促进作用。

5.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观光为目的的旅游消费模式已经逐步被以综合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模式取代。与此相对应,单一的旅游景区开发模式也逐步过渡到旅游项目综合开发的综合体开发模式。旅游项目综合开发同地产开发相结合,促进了地产开发模式由城市住宅地产开发到旅游休闲社区地产开发的升级。可见旅游综合体的出现,是旅游消费模式、景区发展模式、地产开发模式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旅游综合体的早期形态

旅游景区是最早的功能结构比较简单的旅游综合体雏形,是旅游综合体发展的初期阶段。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它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娱乐等功能,具备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由于功能结构还比较简单,景区的旅游产品往往限于自然风光、人文风光、娱乐设施等简单的产品项目。观光旅游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景区的开发管理曾经是旅游企业和各地方政府普遍关注的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地产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综合体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旅游地产是指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的、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包括休闲度假村、旅游景区主题休闲公园、分时度假酒店、海景住宅、景区住宅等。较之一般的住宅,旅游地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对接,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同时拥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极高的投资价值。

旅游地产发源于中世纪欧洲世袭贵族的度假城堡,在20世纪初才开始规模化经营,主要是集中在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海滨别墅。20世纪60年代,法国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别墅度假村首先以分时销售的方式招揽客户,标志着旅游物业市场的形成。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时度假酒店、高尔夫度假村、山地度假村、休闲别墅,将旅游地产市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国旅游地产最早出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自1999年三亚“博鳌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成功开发后,国内旅游地产开发逐渐成气候。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拉动内需的两个热点行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旅游地产发展的突出特征表现在:

(1)各种休闲度假住宅、别墅、酒店获得较大发展,异地建设、异地推广、异地购买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旅游地产的空间。

(2)以大盘形势出现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地产开发不断涌现,也逐渐成为国内旅游地产开发的主要方向。

(3)运动、健康、养生、体验、休闲等因素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旅游地产产品和服务之中,并构成主要的价值支撑和卖点。

(4)国内众多企业涉足旅游地产开发,据不完全统计,超过200家以上的企业包括华侨城、首创、海航、港中旅、万科、保利、万达、恒大、雅居乐、中信、上实地产、珠江、万通等大批大型旅游企业和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四、旅游综合体的发展现状旅游综合体在中国发展到旅游地产阶段已经初具规模,许多现有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已经具备了旅游综合体的功能特征,完备的旅游综合体项目在国内比较少。港中旅、华侨城、保利、万达等大型旅游企业和知名房地产企业已经尝试性的在国内做了一些综合体项目。港中旅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旅游企业,对综合性旅游产品的开发涉足较早,先后开发建设了深圳世界之窗、深圳锦绣中华、珠海海泉湾、并先后在深圳、上海、苏州和沈阳等地成功开发了旅游地产项目,其投资开发的具有典型旅游综合体特征的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区于2011年底建成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