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0:23:39

律师业范文篇1

〔关键词〕律师,职业秘密,特点,进步,缺失,思路

2007年修正后的律师法第38条规定:“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新律师法虽然在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范围上有所扩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律师保守职业秘密是单纯义务这一价值倾向。为此,十分有必要建立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律师保守职业秘密规则。

一、新律师法关于律师保守职业秘密规定的进步方面

新修订的律师法关于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规定,比修订前的律师法有一定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将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作为职业秘密保守的范围。1993年施行的《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要求律师保守委托人不愿公开的其他事实和材料,2004年施行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将委托人的其他信息也作为保守的对象。修订后的律师法吸收了两个执业规范的成果,明确将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作为职业秘密保守的范围。这是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律师知悉的、犯罪人还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其他犯罪事实及表明其危险性的情况如何处理的争议的回应。律师在辩护活动中,除可能了解被告人的隐私外,还可能了解被告人其他未被国家机关掌握的或指控的犯罪事实及表明其人身危险性的情况。律师一旦了解被告人这种秘密后,就面临是否应劝告被告人向专门机关进行自首,或者是否向追溯机关或者法院进行揭发的两难选择。在律师法未修正以前,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律师应当向被告人宣传、解释有关政策法律,说服被告人作出正确选择。经律师劝告,被告人仍然拒绝坦白或不放弃其他错误的选择时应如何处理。法学界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律师应当向公、检、法机关揭露其秘密;第二种意见认为,律师应当先予保密,待案件审结后再以普通公民身份揭发被告人未被追诉的罪行;第三种意见认为,律师保守被告人秘密应当作为冲突选择的一般原则,但是,应保守秘密有给国家、社会或公民生命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使公众对国家律师辩护制度产生重大怀疑之虞,从而揭发这一秘密更有价值时,辩护律师负有揭发秘密的义务。〔1〕(P212)新律师法对于司法机关没有掌握的被诉人的其他罪行以及犯罪情节,肯定了律师的保密义务。这种情况和信息既包括辩护人掌握的犯罪人同一犯罪中应当从重的犯罪情节和体现主观恶性的情况,也包括辩护人已经了解到的犯罪人自己实施的其他不同的犯罪;既包括已经实施完毕的罪行,也包括过去实施但是已经中止的犯罪;既包括一般的罪行和情节,也包括杀人、抢劫等严重的犯罪罪行和情节。这个规定对于维护当事人和律师之间的信赖关系,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有很大进步。

(二)将秘密所属主体从委托人扩展到其他人。新修订的律师法规定,律师应当保守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旧律师法和律师执业道德规范只强调对委托人自己的隐私、商业秘密、其他情况和信息的保护。这说明持有秘密的主体必须是委托人。修订后的律师法将持有秘密的主体从委托人扩展到其他人,这是一个很大变化。在民商事案件中,律师通过为委托人进行了解到对方的隐私、商业秘密,有保守的义务,这是不言自明的。问题是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律师通过会见委托人或者调查取证,发现本案其他人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或者案外人进行了犯罪行为,律师是否能够进行检举?按照新修订的律师法的规定,不应当进行检举揭发,因为这是作为一个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通过执业行为了解到的信息和情况,应当作为职业秘密来保守。所以,修订后的律师法更加重视律师对当事人的义务,更加重视委托人和律师之间信赖关系的维持。

(三)废除了“隐瞒事实、隐瞒证据”的规定。1997年律师法第35条规定了律师不得从事的一些行为。其中第5款规定:“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以及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同时,该法第45条规定了对此种行为的严厉的处罚措施,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部门吊销律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修订后的律师法则将第35条修改为“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隐瞒事实和隐瞒证据实际上是将律师看成是检控机关对被告人进行追诉的助手,律师有积极配合检控机关的义务。知道委托人的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就必须予以提供,直接导致了与律师角色定位的冲突。修订后的律师法废除了“隐瞒事实、隐瞒证据”的规定,保证了与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义务不相冲突,从另一个侧面赋予律师不披露证据和信息的权利。

二、新律师法在律师保守职业秘密规定上仍然存在的缺失

新修订的律师法虽然比修订前的律师法有诸多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单纯强调义务的价值倾向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律师保守职业秘密单纯强调义务的价值倾向没有发生变化。“法律义务是为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共同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由社会普遍公认应当的,并因此为国家所要求的、法律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作或者不能作的某种行为。”〔2〕(P70)法律义务只是应当为或者不得为某种行为,体现为非对抗性、非防御性和非救济性,法律义务的破坏如果是基于义务人不履行义务的情况,法律可以进行处罚。权利是“资格、主张、自由、利益、可能、选择”〔2〕(P82-85),是一种法律赋予的要求国家机关、法人实体以及其他公民为或者不为某种行为的一种可能性,体现为积极对抗性、防御性、侵犯时的救济性。由于新修订的律师法第38条仅仅规定了保守秘密是辩护人的一项义务,没有将其规定为律师的一项权利,导致律师因保守秘密受到国家权力侵犯时没有进行防御和对抗的可能。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求律师披露其证据、披露其掌握的事实,那么律师就没有相应的对抗性权利,被告人也没有这种权利。这种纯粹义务性的规定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在面对法律冲突时无法保证被告人的权益。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刑事诉讼法第38条规定:“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两款规定实际上和修订后的律师法的保守职业秘密的规定相冲突。当新修订后的律师法规定的律师保守秘密的行为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隐匿罪证的行为相冲突时,法院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律师进行处罚。因为律师保守秘密只是一项义务,根本无法对抗和防止司法机关对其的强制性披露、强制性搜查和强制性取证。

(二)对律师保密例外范围界定模糊。新修订的律师法第38条在律师保守职业秘密规定上,有一个例外。即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该例外规定包含了两个条件,一是时间条件,即这种犯罪事实和信息一定是在委托人和律师建立关系之后实施的或者是在关系建立之前已经实施但是依然处在进行阶段。二是所涉犯罪条件,即委托人或者其他人所涉及的犯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的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的犯罪。一旦委托人或者其他人涉嫌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犯罪,律师不再有法律赋予的保守秘密的义务。该规定针对危害他人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犯罪,有“严重”的要求,但何谓“严重“,却没有进一步界定。如委托人甲实施完毕的杀人犯罪案件,已被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告破,司法机关误认为是无辜的乙所实施,并对乙进行审判。假定即使证据有所欠缺,乙也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在这种情况下,辩护人是否应就其知道的甲实施的犯罪情况和信息告诉司法机关。按照新修订的律师法第38的规定,律师保守的秘密一定是正在实施的犯罪情况和信息,所以其对于甲在委托关系建立之前已经实施完毕的犯罪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如果无辜的乙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律师也必须对真凶甲予以保密,则显然是不公正的。

同时,如果发生了新修订的律师法第38条例外规定的情形,律师是采取终止委托关系还是主动向司法机关报告,也缺乏进一步的规定。虽然在此情况下,律师没有保守该项职业秘密的义务,但是否应当理解为律师应当主动揭发,却不好把握。合理的选择是,律师可以向司法机关告发。因为如果律师不向司法机关告发,而是选择了终止委托关系,则有可能由于律师没有及时披露该委托人将实施的行为信息而导致重大的社会利益损失。可是,遗憾的是,对于律师不向司法机关告发的行为如何认定以及是否需要处罚,没有明确规定。

三、完善律师保守职业秘密规定的几点思路

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追求真实性是其根本原则,但真实性不能成为其全部所在。当真实性与社会秩序相冲突时,法律应作出一定的妥协。这种妥协的标准应当是社会基本福利、社会稳定与社会和平发展的要求。人类是在不断走向文明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拒绝证言权。如果古代的亲亲相隐是将道德放在法律之上的话,那么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权利,则是社会对被告人基本权利的尊重。

同时,律师享有的保守职业秘密的权利,是当事人不自证其罪权利的自然延伸。当事人不自证其罪的权利,是被告人享有的最为基本的权利。联合国制定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3款规定:“不被强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有罪。”不强迫自证其罪,实际上是指被告不被强迫讯问、不被强制陈述。徐静村将其表述为“证人有权拒绝提供有可能使自己受到刑事追诉的证言。”〔3〕(P108)从法理上讲,被告人没有与司法机关合作来证明自己有罪的义务。不自我归罪原则的实现程度,体现了诉讼程序主体权利被尊重的程度,也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犯罪侦控手段的发达程度。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对侦讯文明化的期待都已达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如果仍然实行由被告自己证明自己犯罪的司法制度,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为了维护律师与委托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学者们提出基本一致的主张,即增加律师的拒绝作证权,并将拒绝作证权分为亲属关系的拒证权、职业关系的拒证权、公务关系的拒证权。针对职业拒证权,徐静村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第138条作出如下规定:“律师、医师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知悉的不利于当事人的案件情况,有权拒绝作证,案情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的除外。”〔3〕(P110-111)陈光中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第31条规定:“律师、医护人员、宗教职业者或者曾经担任以上职务者,对于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得知的有关他人秘密的事实,不得提供证言,但秘密涉及者本人同意或者使为了制止即将发生的严重危害行为除外。”〔4〕(P198)笔者认为,这些规定依然没有将保守职业秘密看成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因为律师拒绝作证无法涵盖律师保守职业秘密权利的全部内容。鉴于此,笔者认为,构建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律师保守职业秘密规则的途径是:

首先,将现行律师法第38条的规定修改为“律师有保守在职务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的权利和义务。”因为,权利是一种可以对抗公权力的资格,体现了防御性和可救济性的优点。如果国家权力越界侵犯了律师的这一权利,律师可主张因非法获取而无效。

律师业范文篇2

1、切实加强招商引资法律服务。积极介入各级政府对招商引资标的额较大的项目谈判、合同履行,支持依法招商,促进招商洽谈成功。为全县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大项目、好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2、主动为推进项目建设服务。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优势,组织我县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努力为决战“两区”、推动改革攻坚服务。引导法律服务人员为重大建设项目从可行性论证、资信调查、合同谈判、融资引资、招标投标、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到建成运营,提供全程法律服务。

3、大力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为政府部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要素资源配置、重大项目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二、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助推投资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

4、与创业者结对子开展法律服务。想方设法为创业者提供法律服务,一对一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创业法律辅导,参与创业项目洽谈,合同审查;对创业者创办实体提供法律服务指导;结对创业者遇到的经济纠纷调解、诉讼等法律服务,在收费上予以优惠或减免。

律师业范文篇3

一、忠于宪法和法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着当代中国基本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根本任务,各种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各主要国家机关的组成和职权、职责等等,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层次的法律效力。法律是指一切由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一部完善的宪法与一个良性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律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工作者,最大的诚信首先就是要忠于宪法与法律,树立法律至上的崇高信念,保证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忠于宪法就是要坚持四项墓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与政策,坚持国家的基本政治与经济制度。忠于法律,就是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查明、掌握事实真相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准确地适用法律,不屈从于权势,不迷惑于金钱,不歪曲事实,不曲解法律,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忠于职守,维护正义

忠于职守、维护正义是诚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律师执业特点的重要职业道德,其核心内容是律师要坚持依法独立执业的原则,抵制和排除非法干预,以忠实维护国家法律与社会正义。当前,在我国推进经济、政治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旧的制度、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对律师工作仍然存在着误解,并且由于现实的立法、制度不健全,律师依法执业保障并不充分,再加之个别领导干部、司法人员素质不高,滥用权力对律师工作横加干涉,律师执业依然面临着阻力和风险,执业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忠于职守、维护正义要求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排除一切非法干扰,冲破一切不当羁绊,舍身护法,坚持真理,维护正义,为民请命,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真正脊梁。

三、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诚实守信,是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也是律师诚信制度的本质要求。它要求律师本着公平、真诚与恰守信用的精神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贯穿于提供服务的全过程。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律师诚信制度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以下四项诚信保障制度:一是委托制度;二是律师享务所执业利益冲突审查制度;三是律师服务质量跟踪反馈制度;四是责任赔偿和保险制度。要通过律师诚信制度的建立,改变律师队伍中存在的对当事人委托事项数衍塞责、玩忽懈怠,空口承诺,乱打包票,恶意欺骗当事人,骗取当事人信任,漫天收费甚至收费不办事的严重问题,要通过加强律师诚实守信的道德约束,改变律师在办理委托法律事务中,搜自撕毁、中止合同,解除委托,严重损害当事人利益的不良现象,以强化律师行业的社会信用。勤勉尽责,则要求律师勤勉服务,要求律师在代表委托人的利益处理法律事务时,必须采取一切合法的、合乎道德的方法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效率、最谨慎最认真的态度为当事人的利益工作,使每一项法律事务都能得到完美的处理,当事人的利益得到全面的维护。

四、敬业劫业,提高素养

律师是熟知和精通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律师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质量。市场经济和法制的同步发展,法律服务领域的拓宽,对律师业务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律师要适应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挑战,就必须与时俱进,敬业勤业,勤奋学习,努力钻研,不断提高业务知识与技能,为律师业自身的发展开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律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业务知识和技能方面,还要注重陶冶品德和职业修养,注重培养高尚廉洁的内在品质与洒脱文明的外在形象。勤业敬业,提高素养是诚信制度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律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表现,只有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与高度的职业素质,才能胜任其职责使命。律师肩负着保障人权、维护国家法律和社会正义的神圣职责,扮演着人类正义与法律良知的最完善的代表。社会把律师职业视为一种崇高的职业、一种正义的职业而加以认可、尊重、首肯,这是律师职业群体长期不懈地忘我实践所取得的成果。珍视声誉就是要十分珍惜、倍加维护来之不易的律师的职业声誉,严格自律,诚信为本,保持律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品行高洁,是律师品行修养的核心,是律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品质,律师业从来就不是一个归属于商业的行业,律师从来就不是一个商人与搞客,律师业与律师的价值将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的繁荣逐渐凸现出来,而倡导高尚、廉洁的律师职业道德,将对中国律师诚信制度的建设产业积极又深远的影响。

六、保守职务秘密

由于律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加上法律赋予律师的权利,使得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接触当事人秘密的可能性很大,涉及稳定的范围也很广泛,任何搜自将当事人秘密泄露出去的行为都极有可能使当事人遭受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因此根据律师诚信制度与职业道德的要求,律师执业应严格保守职务秘密。保守职务秘密要求律师对在执业过程中所获悉的秘密事项,无论来源如何,均对此承担保密的义务,未经委托人许可,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任何人泄露。如果律师不能保守当事人的秘密,当事人对律师的信任就会遭到破坏,律师与当事人之间委托关系的基础就不复存在,就没有人愿意再委托律师。

律师业范文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是同盛达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今天我非常荣幸的受司法局党委指派和第八联合支部委托,在此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诚信执业、服务为民,树立律师党员新形象》

先锋、模范、骨干、带头人……人们常常这样评价身边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一个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如群星闪耀,镌刻在浩瀚长空。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简单地说就是在具体环境、岗位上体现出的模范行为。作为一名律师共产党员,怎么样才能从普普通通的工作中实践党的“三个代表”的先进性呢?

一、端正服务理念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律师的神圣职责。首先,要进一步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律师是做社会服务性工作的,与广大群众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手中没有执法权,只有服务权,要赖得了清贫,坚持高风亮节,立足岗位作奉献,以优质的法律服务、诚信的人格魅力、热情的服务态度为法人、公民和群众团体服务。第二,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手段。律师党员在为公民的法律服务中,要时时处处作好表率,要讲信誉、讲质量、讲人格、讲品德,既要讲经济效益,又要讲社会效益,在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中获得经济效益,做一名人民信得过的法律服务工作者。第三,要有强烈的法律服务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律师党员在履行法律服务的职能中,要做到细心、热心、诚心,严格程序,依法办案,不吃拿卡要,不办人情案,不徇私枉法,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以优良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群众的信任。第四,要依法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为弱势群体搞好法律援助,是我们律师党员的应尽责任,在为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中,我们要尽心尽力,热情周到,要站在贯彻"三个代表"的高度,想方设法地为弱势群体搞好服务。做到不计个人得失,耐心细致周到,维护法律公平,使弱势群体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温暖,享受到法律的公平待遇。

二、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律师,要不间断地学习和研究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现状,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坐井观天,要在刻苦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要在勇于探索中提高案件的法律本领。一是要有刻苦钻研业务的进取精神。律师工作面广、量大、点多、线长,毎一项工作都有较高的要求,繁杂的程序,科学的规律。作为一名律师党员要不断进取,钻研本职,刻苦学习,掌握一套适应律师工作需要的能力和本领,为党和人民做出自己的更大贡献。二是要有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在律师工作中,要走在前,冲在先,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以忘我的拼搏精神争一流,创一流,要见困难上,见荣誉让,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作表率,以显著的工作业绩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群众的爱戴和赞成。三是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律师工作中,不能搞按部就班,不能搞照搬照套,要与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更新理念,更新思维,更新手段,静心思考,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在创新中取得新的业绩,争做实践职业道德的模范。

三、发挥先锋作用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稳定就等于失去了发展的环境,稳定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律师党员在这次先进性教育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一马当先地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对待社会矛盾,要善于排查,及时发现矛盾,要不遗余力地运用一切手段精心加以调解,尽力避免矛盾扩大,力争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把化解社会矛盾引导到法制的轨道来解决。在社会矛盾化解中,要向群众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地教育群众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能违法乱纪,触犯法律就要受到制裁,不厌其烦地开导群众既要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承担法律赋予的义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为政府分忧。

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如果几千万党员都合格,那将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力量!人们期望:正在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将以它的扎实推进和实际成效,印证这位伟人的预言。

律师业范文篇5

摘要: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更是当代律师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当今律师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新形势,加强律师行业诚信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完善律师行业制度、提高律师业务素质、强化律师法律信仰、加强律师诚信教育及建立律师行业诚信体系等都是加强律师诚信建设的重要举措。关键词:律师;诚信;WTO;法律信仰一。诚信的价值意蕴诚信,就是诚实而有信用,也是忠诚信义的概括。诚信道德要求人们诚善于心,言行一致。诚信规范与“忠”相通,也与“仁”、“义”相联系。诚在于“仁”,信近乎“义”。诚信离开仁义,就失去价值。儒家把诚信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思想,而且把信提到“民无信不立”,以致去兵、去食,宁死必信。孟子将信与诚相联,阐发了诚信的内在联系和规范意义。荀子则进一步推行于选贤治国,使诚信不仅是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后来的儒家也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诚信作了哲学思辨的析理,一方面对诚作了更全面的阐发,另一方面又有近于玄学不产之弊,甚至有神秘化的倾向。但总体说来,儒家还是重视诚信的经世致用方面,强调无论上下左右关系,其诚信之德都在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博济于民。在现代社会,诚信道德规范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没有了诚信,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维系和支撑;缺少了诚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坚持以诚信为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从运行机制上讲是一种契约经济,从法律层面看是一种法制经济。各市场主体之间、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等等都要在规定的范围内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享受自己的权利。但如果大家都视契约或法律法规为儿戏、不诚实、不守信、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如果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投机取巧、虚报浮夸盛行,就会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动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同时,坚持以诚信为本,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需要。道德与法同属于行为规范的范畴,二者虽然有区别,但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法律约束相对道德约束而言,法律是强制性的低层次的既定范围的,道德是自律性的高层次的更为宽泛的。在现实生活中,违法一般必为缺德,但缺德不违法的现象还是较为常见的。只有法律与道德并举,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之策。而无论是法治还是道德之治,都必须以诚信为本。没有了诚信,道德之治就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了诚信,法治就变得无所适从。法律法规是要靠人去执行去实施的,是否违法及违法到何程度应予以什么样的惩处都要靠人去裁定。执法是否公平、公正、公道,这里就有一个执法者的职业道德问题,法治的环境问题,法制的信誉问题。另外,坚持以诚信为本,也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于我们的各级政府、各级组织、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和广大干部群众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熟悉掌握世贸组织规则,并且要严守规则,践行承诺,诚实守信,取信于世界市场主体。如果不诚实守信,我们就无法同国外企业和经济组织打交道。特别是我们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重合同,守信誉,视信誉为企业的生命,靠信誉去开拓占领世界市场,靠信誉竞争,靠信誉发展。二。加强诚信建设对于律师业生存发展的现实意义1.加强诚信建设是律师行业生存发展的形象工程,是提高律师地位、拓展律师业务的关键举措。律师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包括律师地位的高低和业务大小,受两大因素制约:一是作为外因的国家法治化进程,二是作为内因的律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家的法治化进程相对于律师业来讲属于客观环境因素,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律师业的生存发展而又不以律师的意志为转移,但律师队伍的不懈努力能够对法治化进程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在既定的客观环境之下,律师自身素质高低就成为关键。律师素质有两大方面内容,即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律师业务素质是指律师从事法律服务所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律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才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才能完成当事人委托的法律事务。业务素质是律师从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律师道德素质则是律师业发展壮大和提升律师声誉地位的关键。律师道德素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依据《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的要求,包括忠于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维护国家法律与社会正义,敬业勤业,同业互助,公平竞争等等。其中第五条规定的“诚实守信”规范,于中国当代律师发展现状而言具有特殊含义。我国律师制度恢复以来,广大律师忠于法律、勤勉尽责、恪尽职守,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1][2][3][4]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生存环境,一些人不守诚信而不受任何惩罚,反而因此得到好处,“当谎言和虚伪在一些时候总是比真、诚、信、实更适合某种环境并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时,就必然导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不守诚信。”当前律师队伍建设中就存在这方面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律师队伍中,极少数人将目光不是放在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赢取业务,而是聚焦于如何营造这种可怕的投机环境以逸待劳;一些律师拜金舍义,违反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虚假承诺,玩忽懈怠,甚至作伪证以达目的;一些律师对当事人委托事项敷衍塞责,甚至收了费不办事;一些律师滥做广告,进行虚假宣传;一些律师吃喝嫖赌,生活腐化,严重损害了律师队伍的整体形象;还有个别律师利欲熏心,不惜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去送礼行贿;律师同行之间相互诋毁,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争抢案源;以及律师行业的乱收费现象等等,都涉及到一个诚信的问题,与没有建立良好的律师诚信制度、少数律师诚信失范密切相关。许多民众把律师称为“讼棍”、“钻法律空子的专家”、“法律骗子”等等,有些媒体也对律师进行了相类似的报道。都严重损害了律师队伍的整体形象。“诚实是一座阶梯,也是达到真理之前的手段之一。”律师依法服务,借法结缘,若坚持诚实守信,可以使自己建立个人信用,拓展业务空间,打造品牌,走向成功。否则将失去客户信任,自毁长城,同样也会使我国律师业改革与发展成就毁于一旦。“律师工作的本质和律师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律师必须以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和拓展业务之源。律师既是诚信制度的维护者,又是诚信制度的实践者。”诚信是我们拓展服务领域的基础,是我们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是我们提升律师队伍素质的关键,是我们完善律师整体形象的前提。在法律服务面临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律师诚信制度显得尤为迫切。2.加强诚信建设是律师行业应对WTO新形势的现实需要由法律制度所产生的诚信机制是WTO的主要精神,也是这一国际组织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WTO规则几乎涉及到当今世界经济贸易的各个方面,规则统帅着各成员国,彼此间相信其他成员必将在WTO法律规则框架内活动。多边贸易谈判机制促使各成员国在矛盾与妥协中求得共同意志,并在诚信制度的保障下信守承诺。在争端解决机制中,成员国无论大小强弱,一视同仁地得到规则的有效保护,在保障WTO各协议有效实施以及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基于法律制度产生的诚信背景下,西方国家对律师提出了十分严格的道德要求。比如英国要求申请者必须“性格良好”、美国要求申请者“人格高尚”、德国要求申请者“品格良好”、意大利则要求申请律师资格者必须达到“人品高尚,堪称楷模”。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虽然也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之说,但总体而言,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法和规则为中心的一种文化范式,特别强调对权力和拥有权力的人的服从,注重关系、人情,人的权威完全代替了法的权威。诚信表现为对某一个权力者的愚忠,法律和规则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是没有地位可言的。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尖锐地指出,中国入世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中央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公民在诚信方面的某种缺失,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亦把“诚信”列为主要道德规范内容。律师作为在所有行业中更需要诚信立身的行业,在现代规则和传统文化的夹逢中生存,诚信方面显得更为引人注目。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律师的对外业务越来越多,办理每一件业务就是为中国律师树一面镜子。只有努力去适应外国诚信文化,以法律和规则为根本尺度,忠诚于法律和规则并努力加以践行,才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中国律师形象,才能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司法部专门下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律师诚信制度的通知》也充分说明了律师队伍在加入WTO以后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三、律师行业诚信价值构建1.完善律师行业制度是诚信建设的外部动力认真抓好律师诚信制度建设。诚信是对律师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要求,是律师执业活动的生命线。建立律师诚信制度,必须依靠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律师信用行为,用制度来保证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损。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和律师事务所要根据本地区、本所律师失信行为的多发环节和部位,有针对性地加强诚信制度包括业务制度和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完善诚信约束机制。从全国看,近年来,在律师办理刑事诉讼和证券法律业务等方面失信问题比较突出,为此要加快制定完善律师办理刑事案件和证券业务规范,杜绝和遏制提供虚假证据、虚假陈述和虚假法律意见等行为。从律师执业活动的环节看,当前要着力完善以下四项诚信保障制度:一是委托制度。要修改律师事务所与当事人的委托合同,进一步规范合同格式,更加具体、明确地规定律师对当事人应尽的义务,强化律师责任,防止和减少收费不办事,不勤勉尽责等失信行为。二是律师事务所执业利益冲突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律师行为,防止因执业利益冲突而给当事人带来损失,影响律师诚信形象。三是进一步完善律师服务质量跟踪反馈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卡等方式,把律师执业的诚信情况更好地置于当事人的监督之下。服务监督卡要在签定委托合同时发给当事人。要严格实行一案一卡制度,在案件办结时,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收回,并附卷归档。四是责任赔偿和保险制度,使由于律师违法执业或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都能够得到赔偿,以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律师行业的社会信用。2.提高律师业务素质是诚信建设的前置条件与基础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需要我国律师服务的国际化。我国律师职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缺乏在国际环境中提供法律服务的知识和经验。与国外律师事务所相比,我国律师的整体素质(包括对国际法和外国法的了解、国际业务的经验、法律服务的技能、外语的应用程度等方面)确实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方面为了扩大律师业务,一方面又不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牺牲诚信,通过各种歪门邪道来招揽业务,通过不法手段来完成业务。可见,提高律师业务素质是诚信建设的前题和基础。我们认为,当代律师的业务素质应该包括四个方面:(1)全面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和运用能力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专业化研究和运用技巧。(2)对于国际法、外国法以及涉外、跨国业务的了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世贸组织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以国别为界的法律观。大量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法规范的出现、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和适用、国际交往增加和扩展带来的外国法的适用、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广泛应用,都使得律师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包括传统的特定国家的法律知识,而且要包括大量的国际法和外国法的知识。同时,法律服务不仅需要对于规则文本进行分析、解释和适用,而且需要对于相关的经贸、融资、租赁、文化交流、国际政治等有关领域的业务的深入了解。(3)外语的应用能力。参与涉外法律服务必然要求律师具有相应的语言能力。法律服务在一定意义上基于语言(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之上。与外国律师和客户的沟通、在涉外诉讼和仲裁案件中进行、参加国际商业谈判,无一不需要掌握较高的语言能力。(4)判例分析和其他法律方法的能力。3.树立法律信仰是诚信建设的内部动力。所谓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表现出一种忠诚意识、神圣崇尚、巨大热情和高度信任,它包含着社会对法的理性推崇,寄托着现代公民对法律的终极关怀及法律人的全部理想与情感。”改革开放以来二十五年的立法活动,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但是,法律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现程度极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乱究的现象大量存在,法律缺乏应有的权威性,社会公众与法律之间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内在紧张关系,表现出对法律的冷漠、厌恶、规避或拒斥,而不是对法律的热情、期待、认同和参与。究其根源,就在于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政党的、国家的和民众的原因而导致的法律信仰的缺失。“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问题是整个法律理论的最高问题,当然也就成为律师行业在理论上的最高问题,它是律师法律服务的实施、功能、价值以及效益能否真正实现的文化支撑点。只有信仰法律,才能忠诚法律,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执业纪律来规范自己的法律服务行为,严格以法律应有的精神来为当事人提供科学合法的法律服务,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诚实地交付给法律管束,成为法律的忠实臣仆。4、教育是提高诚信的重要环节律师大发展的这些年,正是社会诚信大滑坡时期。党中央下发《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司法部下发《关于加快建设律师诚信制度的通知》以来,各地律师协会和律师所着力完善委托制度、利益冲突审查制度、律师服务质量跟踪反馈制度、责任赔偿和保险制度等四项制度,建立健全律师各项作业的执业规则,系统构建诚信体系,已经收到成效。但是,良知是制度约束的基础,在构建律师诚信体系时,必须坚持“两手抓”,在建立制度规范的同时,把思想教育作为重要环节,加大律师诚信教育的力度。因为,诚信毕竟属于道德范畴,而道德必须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习惯势力来维系。诚信制度对执业行为的强制规范作用是决定性的,但再好的规范也要靠具有诚信意识的绝大多数律师来自觉遵守,还要靠对律师整体诚信形象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的管理者来严格执行,这应当说是在诚信建设上法制与德治的结合。我们应以极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全律师行业进行一次诚信启蒙,促使诚信美德在中华律师界的复归。当然,开展诚信教育,必须从律师行业的实际出发,由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教育课题,以律[1][2][3][4]师的执业特点选择教育形式方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真借鉴外国同行的先进作法,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富有操作性、充满思想性。5、建立律师诚信体系是关键举措在律师业建立诚信体系以提高整个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无疑是具体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快建设律师诚信制度的通知》的重要工作。律师是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其专业性质和工作方式要求律师业是全社会诚信要求最高的行业之一。律师业诚信度下降,与律师业自身没有建立起完善科学的诚信体系密切相关。作为我国较早开始进行行业管理并已取得一定经验的律师行业,有条件在诸多行业中、在国外同行的经验之上结合中国国情率先建立自己的行业诚信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系统。律师诚信体系是保障和提高律师业整体诚信度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和机构的总称。应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律师执业规范、道德规范。由这些规范指明律师执业的行业标准,由这些标准构成社会对律师诚信度的基本判断。2、诚信级别评价系统。借鉴金融业信用等级审评办法,所有律师事务所不论大小,律师不分年资高低,均以执业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进行诚信级别的评审,关定期向社会公布。3、诚信记录。结合诚信等级的评审,对所有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均建立不可更改的诚信记录,通过从无到有,由少至多的积累,诚信记录将成为诚信等级的评判基础,奖罚褒贬均依此为据。诚信记录的建立,可以逐步使全体律师逐渐养成做一名诚实的、规矩的、自爱的和有良知的法律工作者的良好习惯。随着法律服务市场的国际化和开放化,以及近年来律师队伍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律师行业诚信建设日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我们必须理性分析律师行业诚信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探寻提高律师行业诚信度的途径和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整改。斯如此,律师才能够不仅成为正义与睿智之师,还将成为道德高尚之师,成为公民行为的楷模。参考文献:「1」田平安:律师、公证与仲裁教程「M」,法律出版社,2002年5月;「2」高宗泽:推进和完善律师行业管理体制加快律师事业的健康发展「J」,《中国律师》,2002年第6期;「3」王海云:再说中国律师在“刑辩”中的困惑「J」,《中国律师》,2002年第4期;「4」崔丽,晏青:洋律师抢滩挑战中国律师,WTO官司谁来打?「J」,《中国青年报》,2001,12,10.

律师业范文篇6

一、律师业的特质

按照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执业人员”。通常认为,律师与法官、检察官、基层司法组织工作人员等一起组成了“法律工作者”②。但律师应当是“法律工作者”中最为独特的一个群体。因为律师的职业使命就在于通过提供法律服务,寻求有利于委托人的结果。对比法官、检察官,他具有最为明显的社会化倾向,也更加独立于国家权力。因而,笔者认为,对律师职业特质的考量并不能单纯地局限于司法领域。

1、律师是维护民权的斗士

人类社会(包括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无一例外地是在推毁或弱化君权、神权的过程中展开。对民权的尊重和保护成为这种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价值准则。我们可以看到,“司法独立”这一口号在近几年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同,乃是因为国家权力③与市民权利之间在某些领域必然存在的对立——并且,这种对立仰赖相对独立于二者之间的司法权予以协调。但同样是面对司法权,作为个体的市民在其权利的主张上显然不具备相对于国家权力那样充足的人力、物力乃至知识资源。正是基于这种失衡的格局及调整这种格局的需要,现代律师制度才得以产生。因而“律师与民权的结合,不仅是私权平等意义上的结合,而且更是私权与国家公权相互制约意义上的结合”。④要求作为个体的普通公民以他们所不熟悉的法律知识与国家权力进行诉辩抗争是不可想象的,而律师的加入将极大地改善公民个体这种不利的地位。

显然,欲使律师维护民权的使命得以实现,有一个制度设计上的基本前提——司法独立——这似乎可以理解为是我们当前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甚至,这种律师维护民权使命的产生,亦是基于我们从国家一统到“国家——社会”二元构造的变化——这可以说是司法改革的深层原因。因为在国家一统的格局下,公民个体的权利并不具有正当性,而往往是可以被忽略的。

2、律师的权力具有依附性

从诉讼的角度而言,律师执业并不像法官、检察官、警察那样有一个主动的权力,他最大的特点是被动、消极,所寻求的所有权力归结为一条就是请求:请求取保候审、请求会见、请求调查、请求裁判等。对律师而言,他没有一个权力能够下一个终局性的结论,没有一个权力能够独立地改变社会。所有的请求能够得以产生作用的途径只有一个,即获得其它权力尤其是审判权的肯定。这种权力的依附性质,注定了律师职业对司法公正的依赖是最深最强的——不容否认,实现司法公正是我们当前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和评判标准。

律师权力的依附性,使得律师往往是受制于人,从而在政治资源分配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在这里并无具体的数据可供说明,但对比一下美国乃至西欧一些法治国家,我国律师对立法、国家重大决策方面的力之低是不容争议的事实。并且在诉讼领域,由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司法恣意和专横,律师的影响力和交涉力也显得微弱。实践中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都往往无法获得保障⑤,即使是对裁判结果的影响,由于众多非法律因素的介入,律师以正当方式所能施加的作用也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很多当事人选择律师的标准并不在于该律师的业务素质,而是“与法官关系怎么样”。而在“打官司就是打关系”这一思想主导下,一名律师除了使用职业的正当资源外,往往还凭籍“个人魅力”甚至赤裸裸的钱财交易来进一步影响法官裁判。在笔者看来,律师业当前存在的大量不公平竞争,其根源即在于司法的恣意,而为消除这一不公平竞争现象所作的努力也即将归结为对司法公正的追求。

3、律师相对其他法律职业具有更明显的独立性。

对民权的忠实维护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在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领域,律师往往天然地据于国家权力的对立一方⑥,这使得律师绝对地独立于国家机构之外。司法改革以来律师职业越来越深入的社会化运动也说明了这一点。法院和法官无法脱离其在人、财、物等方面对国家权力的依赖,而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出现及大量国办所的转制都生动地体现着律师业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分离倾向。并且,律师独立还体现在律师个体与所在事务所的相对独立上。这与当前法官裁判活动中浓郁的行政管理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律师的独立并不能理解为孤立。不幸的是,现在看来,律师的独立特性甚至是显得有些“超前”了。同样是“工作者”,律师执业所面临的“执业风险”可以说远高于检察官、法官。我国《刑法》在立法上规定了“辩护人、诉讼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⑦。从该法条的实施情况来看,有不少案例属于公安司法机关滥用法律进行的错误追究。例如山西大同律师付爱勤涉嫌伪证案、辽宁朝阳律师张海妮涉嫌伪证案、湖南岳阳刘正清律师案、广西是山周建彬律师案等。这类律师执业无辜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屡有发生,不外乎两个原因:首先是公诉方或侦查方拥有强大的国家机权力为后盾,他们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性质掩盖了其中基于个人利益而产生的不法动机,并且更致命的是,公诉方或侦查方所在的机构拥有强大的权力足以掌控证人,迫使证人改变对自己一方不利的证言(上述案例中这种现象极为明显);其二,即在于对律师恣意追究责任相对而言较为简便,事前不需要协调,事后即使错误也无须承担太严厉的后果。通俗一点说,就是因为律师们“没有娘家”。

对律师执业环境的种种不容乐观之处,我们似乎无须举出大量的事例、数据来加以说明。由上文的可知,司法体制的落后乃至体制的保守,事实上成为了律师执业的极大束缚。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我国现有的律师数量(从人均角度而言)远低于西方国家,却在业务竞争上愈来愈显得激烈(在某些地域,律师数量甚至相对于法律服务市场需求量已显得“饱和”),其根源之一就在于司法腐败所导致的法律服务市场狭小。

二、律师是司法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和最坚强支持者

如果说司法体制的和健全关系法官、检察官的地位的话,它更决定着律师的生存环境。事实上,律师业在后的重建及其——尤其是1993年以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律师行业自身及法院刑、民、行政诉讼领域愈来愈深入的改革。同样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律师业的发展其实也就是司法进步的标态之一,并且这种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司法改革的进行(对司法体制落后所导致的司法不公感同身受,这使得律师成为呼吁改革、营造司法改革舆论背景的最强力声音)。我们也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律师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对刑、民事诉讼对抗结构的重塑,以强化当事人举证为突破口的审判方式改革又将何以进行?⑧——在律师业发展与司法改革的相互关系上,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辩证唯物主义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真理性命题。

的司法体制改革正在各系统的架构下运行。法院推出审判长独任审判员选任制,检察实施了主诉检察官制,律师业也面临着大规模的国资所改制活动。但这些动作却都只是各系统对自身原有资源的局部调整,而缺乏统一的设计和协调。司法改革需要对司法权的重新整合,这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而西治先进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法治如果说是“法官之治”更毋宁说是“律师之治”。只有律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才可能真正实现人们对法治的信仰和对司法权的尊重。

三、对改革律师执业环境的几点建言

——如前文所显示的,进行一场关于司法改革的宏大叙事,颇使笔者产生力有不逮之感。因此,笔者的几点建言是从法官与律师的相互关系中切入。

1、关于法律职业制度的构建

所谓法律职业,是指“一群人从事一种有学问修养的,共同发挥替公众服务的精神,虽然附带地以它谋生,但仍不失其替公众服务的宗旨”。⑨构建法律职业制度是指在同样作为法律职业者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中,规划起共同的职业准入制度、塑造共同的学识背景、树立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相似的职业道德体系。构建法律职业制度首先是法律活动专门化的要求,也是司法独立的直接原因。它对律师执业环境的改善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共同的学识背景和职业准入制度将极大地淡化法官、检察官的官方色彩,律师将因此而获得同法官、检察对话的资源并得以裁判结果。而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相似的职业道德体系将使法官、检察官的自律成为防止司法恣意的主要力量。三类职业间广泛的认同感亦将有力地减少普通公民对司法活动的误解。在这一方面,我们欣喜的看到司法正由原来的三家各自为政统一为一家。可以预见,司法考试将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之一,对未来的法治实现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司法统一考试制度也使得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乐观期待未来律师、检察官、法官间的职业转任成为可能。

2、尊重律师的立场

同法官、检察官一样,律师也负有维护法治的责任。但律师维护法治的责任,是通过当事人提供服务来实现的,他的道德要求就是为被代表人争取最大的利益。因此不能要求律师在为当事人服务中像检察官那样去考虑国家利益,像法官那样去实现法律公正。正是基于律师的职业特点,律师在诉讼活动中会从尽可能有利于被人的角度去对法律作出解释和理解,他们的视角是单一的和单向度的。由此而形成的事实和法律认识往往会与法官不同,甚至有所冲突,应当认识到,这种冲突不但合理,而且为实现法律的正义所必须,因为只有在对立双方都获得充分的主张的情形下,正义才可能实现。实践中我们常发生一些现象,法官无端打断律师的辩论陈词——因为“本庭已经清楚”,甚至还有的法官当庭斥责律师的所谓“无理取闹”,或者对律师的陈词或主张加以道德指责,以卫道士自居——这不但将使律师尴尬,也将损害法官在当事人与律师中的形象。

当然,各界对律师职业特点和立场的不理解亦时有发生,著名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中就出现了一些极端的例子⑩。应当认识到,这不但侮辱了律师,也侮辱了整个司法制度。

最后,司法公正对于律师拓展业务空间获取权力资源的重要性前文已有所论述。恣意的司法意味着向社会反复提供不确定的规则,这首先将使律师居于无所适从的仓促境地。笔者要强调的是,法官不仅要加强职业自律以防止腐败,也要加强业务素养以保证法律得到贯彻,正义得以实现。只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由于前些年律师资格的规范运作,我国律师职业群体的法学素养已在整体上超越了法官。这使得我们充分听取律师的意见以防止司法不公更显得必要。因此,作为法官,我们或许应当这样提醒自己:“我们不犯或少犯错误,并非我们拥有更高的学识,而仅仅因为我们是法官”!

①关于律师职业和律师制度的形成、,可参阅《20世纪的中国律师业》张志铭、张志越著,载于《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②颇有意味的是,在《律师法》颁布以前,我们对律师最为权威的界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所表述的“律师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在笔者看来,前后两个概念的区别无疑应归功于司法改革的努力。

③在这里,或许用“国家行政权力”的提法更加容易为人所接受,但这样就把代表国家所行使的刑事追究权分离开来了。

④张志铭语——参见注①第383页。

⑤1999年湖南晨晖律师事务所律师廖建华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遭到娄底市公安局看守所拒绝的事例便是其中之一。后来,廖建华律师以行政诉讼的方式通过法院确认了其会见权,这种权力实现的方式亦可作为本文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例证——以上案例转引自《刑事诉讼法实施》陈光中中国法制出版2000年版,P33—34

⑥当然这并不包括行政诉讼中代表行政主体一方的律师。

⑦很多文章认为《刑法》第306条的这一规定反映了立法对律师的歧视和防备心理,但从裁判结果与法律工作者个人利益相联系的紧密程度上看,律师不法妨害证据的动力显然要大于其它主体。

⑧如果没有律师的介入,在当前大多数公民证据意识极弱的情况下,这种审判方式改革绝对会因过于超前而无法施行。

律师业范文篇7

始终战斗在加强社会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第一线,律师队伍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诉讼、法律顾问、调处纠纷、法律援助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果,为我州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加强律师队伍党建工作是司法行政党建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结合中央组织部、司法部党组今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最近我深入调查研究我州律师队伍党员思想、党组织建设现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就我州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加强我州律师党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州律师行业基本情况

共有律师35人。建立了3个党支部,州有5家律师事务所。共有党员21人,占总人数的60%

全州律师工作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为主题,近年来。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为重点,以整顿规范法律服务市场为突破口,以发展为主线,以诚信教育为重点,规范执业行为,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各律师机构充分发挥“三贴近”优势,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注重服务质量,着力为全州招商引资、市场经济主体、房屋拆迁、金融机构信贷、企业改制、农村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等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发挥律师参与政府法律顾问团的作用,为各级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建言献策,为推进依法治州,建设法治政府当好法律参谋。同时,组织律师参与各级领导在信访接待中心定时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工作,运用法律手段,疏导社会矛盾纠纷,引导和促进社会矛盾通过法定顺序合法解决,发挥了律师在维护社会政治和谐稳定的作用,得到州党委、政府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以开展法律服务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竭力为外地经济保驾。两年来,全州5个律师事务所共担任法律顾问136家,各类诉讼案件1469件,非诉讼案件83件,法律文书1123件,解答法律咨询1975余人次。

二、州抓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法律服务事业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从业人员不时增加,进一步强化党对法律服务工作的领导,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的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律师在工作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显得尤为紧迫。近年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认真抓好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

抓好组织建设。局依照有关规定,㈠从实际出发。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律师事务所全都成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对缺乏3名党员的依照地点相近、行业相似的原则,也都分别成立了联合党支部,从而使每个党员都能过上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没有一名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不时壮大党员队伍。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把发展法律服务行业党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㈡注重培养发展。把政治思想过硬,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法律服务人员及时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加大培养力度,教育引导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做到幼稚一个发展一个;

切实提高法律服务行业的党员队伍素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经常利用党课、政治学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㈢加强教育。组织法律服务行业党员进行党性、法纪、廉政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他增强了党性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

增强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开展“党员挂牌上岗”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党员责任区”等具有行业特点的组织活动,㈣开展扎实有效的组织活动。增强了法律服务行业党员的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把为民谋利、为民服务的宗旨变为现实

三、州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存在突出问题

轻社会效益,㈠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不够。有的律师事务所重经济效益。重业务建设,轻思想和组织建设,每所平均只有3名党员,党组织的力量比较单薄;个别党员律师思想出现偏差,党性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只要做好业务工作,遵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就行。律师执业机构在改制后,尽管实质属性是不以赢利为目的但事实上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上级党组织对律师事务所的党建工作缺少针对性,㈡党的组织活动开展难。律师行业内部的领导机制、管理模式随着行业内在要求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分类指导力度不够。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满足于读读文件,上传下达,缺乏主动性、发明性,导致党组织活动少、内容枯燥、效果差。每所党组织中只有少量党员,加之律师在业务上的独立性和分散性,难以组织开展活动。

即使是组织党员学习,㈢对党员的管理难度较大。一是对党员律师的思想教育弱化。党员律师对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也往往是用业务知识学习代替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对党员律师的管理松懈。律师执业机构中积极主动的独立的党组织活动几乎没有,由于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时间、方法、内容上的不适应,组织活动又缺乏强有力的考核机制,使得党员律师参与组织活动无法保证。三是组织发展工作不正常。党支部书记、委员都忙于办案,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等工作无人管、无人问,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逐步减弱。

四、问题存在主要原因

对新形势下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及其职业特点的结合点认识不清晰。以党政机关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基本理念、基本形式在律师行业开展党建工作,㈠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党建工作与律师事务所发展、与律师个人的发展相脱节。对律师行业的党建工作理念落后,造成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没有内在动力,缺少活力和生命力。

造成党员活动难于保证。由于职业的特点,㈡行业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律师接受委托后,必需进行调查、取证、会见当事人和出庭应诉,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有的党员律师流入外地执业,但因多方面的原因,组织关系还留在原所,导致较长时间内都无法正常参与组织活动。平时党员律师的政治学习只能要求其独立完成,党组织对律师党员的教育少,管理和监督少。导致一些党员律师对自身要求放松,体现不出党员的先进性。

缺乏与律师行业特点相结合的党员教育和管理,㈢党建的形式和内容单一。党员的发展工作停滞。由于在律师行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理念陈腐,党建的形式和内容上沿袭党政机关的做法,因而形式和内容都严重脱离律师行业的实际,思想教育空对空,组织活动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因而效果甚微;由于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好,党建工作与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没有很好结合,党组织对于非党员律师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因而许多非党员律师尤其是青年律师不愿加入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进展缓慢。

五、加强和创新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提高律师行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㈠掌握发展机遇。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律师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积极履行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要把新形势下加强律师党建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改进工作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好律师党建工作,实现党对律师行业的领导。其次,律师行业要提高对自身的认识,廓清模糊思想,把加强党建工作与加强律师行业的管理、发展联系起来,通过抓党建,协助、引导、促进律师行业健康发展。

律师业范文篇8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努力解决城乡基层的法律需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此,司法行政机关积极与各级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工会、团委、妇联、残联、老龄委协调,组建一批律师事务所,功能限定为向政府机关、经济困难的职工、老人、残疾人、妇女等特定对象提供法律支持和法律服务,性质是公益的,禁止从事牟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执业机构及其对外名称是设在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的公职律师事务所及陆续建立的市、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分中心,分中心前应标明服务机构特征,如“妇联”、“残联”。从业人员应当是这些部门的现职国家公务员或具有事业单位编制的现职人员,对符合《律师法》规定的前述人员颁发律师执业证,对外统一称谓是律师。同时允许向社会招募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开展辅助性事务和社会推广工作,目的在于扩大法律服务工作者来源,充分实现公益服务的宗旨和精神,为此,在政策上鼓励律师事务所与社团、高等院校联合,实现人才与经费互补。“公职”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在市场准入、退出制度、业务等方面接受*市司法局的监督、指导、管理,是*市律师协会的会员,应遵守律师法规、执业规范、职业道德,执业活动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违法违纪的应受行政处罚、行业处分,直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是指由一名律师开办的律师事务所。作为原有组织形式的丰富和完善,开展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的试点,目的在于把法律服务与社会需求紧紧凝结在一起,促进律师业的全面发展,法律服务覆盖社会各阶层、各方面需求。个人律师事务所由开办律师承担无限责任。申请人应当是具有较长执业经历的专门从事律师工作的律师。同时,申请人必须获得一定数量的资深律师的推荐。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的名称是申请人的姓名作为字号,规范名称为:*+字号+律师事务所。为了降低执业风险,保障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申请人必须向司法行政部门缴纳一定数量的执业风险准备金。此外,聘用人员也有一定的要求。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的优势在于,吸引社会声誉好、有较强业务开拓能力的优秀律师创办律师事务所,在发展基础、管理模式、服务内容更加灵活,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合伙律师事务所“山头多”、意见分歧大、“包袱”重的痼疾。又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扎根于城乡的村镇、社区,将大大便利社区群众和街道乡镇、村(居)委会,为他们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法律服务,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需求,增强群众守法意识、用法能力。随着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统一和规范,律师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必然在税务、工商、个人及中小企业业务等专业化强、比较效益高的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与开业律师人身密不可分,不同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因此,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包括名称)不得转让、赠予,不可能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合并、分立,整体上不属于个人财产,不列入遗产范围。

二、合伙律师事务所应当积极推行公司化改造,在组织理念、内部结构、管理机制层面进行科学、审慎的操作。

在市场经济和“入世”的条件下,我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公司制运作,我们可以大胆借鉴,也必须借鉴。为了适应后WTO时期法律服务市场大开放的挑战,中国律师业应当实施公司化的发展战略,长远目标是“治理结构公司化、管理机制国际化、组织理念企业化”,近期也必须达到“产权明晰、管理科学”。建议条件成熟的内地律师事务所应实现运行机制从非法人组织化到公司制的转化。从外部考察律师事务所,运行机制特别是治理结构、激励约束机制是隔断中国律师业向国际一流迈进的鸿沟,也是中国律师业与欧美律师业最引人瞩目的差距。从中国律师业发展实际出发,中国律师事务所尚不具备向公司制转变的各方面因素(即便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的欧美律师事务所也往往由于制度因素、风险因素、资本因素未广泛采用公司形式)。但是,现代公司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完善、发达的社会组织形式,其理念、结构、制度已不再由生产经营企业所独享,而被社会团体、事业单位、非法人组织所纷纷效仿,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关于机构设置及决策管理,欧美国家的合伙律师事务所都设有执行委员会或主席,纵向按专业设置业务部,如公司部、劳工部、诉讼部、税法部、不动产部,等等,各部门负责人由合伙人担任。在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纵横交叉管理。负责人由合伙人担任,全权负责该办事处的工作。但具体业务也纵向受总部部门负责人的指导、监督。合伙人的管理侧重于业务方面,如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发展新客户、质量控制、决定收费标准等,当然也包括决定合伙人分红及律师报酬等重要问题。行政方面一般设有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支持部、后勤供应部、档案管理部、业务核查登记部等,这些部门处在执行委员会或主席的管理下。

结合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国律师事务所运营现状,借鉴国际著名律师事务所的成功典范,所谓公司制律师事务所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基本上接近与公司法理论中的“三机关”架构,即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在律师事务所“三机关”架构中,权力机关的角色由合伙人会议承担,决策机关一般由管理委员会承担,在实践中,合伙人数量较多、管理事务较多的律师事务所采用合伙人会议选举产生的部分合伙人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合伙人会议决定,当然也有执行合伙人承担的情形。执行机关主要指为业务提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与保障的后勤行政系统。现在,又有极少数律师事务所探索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发展系统及专门人员,跳出以往跟着市场走的窠臼,筹划着带动市场走的思路。“三机关”不是简单照搬照抄,核心在于决策科学和执行效率。根据掌握情况,下面的组织结构示范图可以大致描绘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基本的体制架构、运行机理。

公司制律师事务所组织结构示范图

合伙人会议

管理委员会

业务系统

行政系统

研究开发系统

人力部

公司部

行政部

财务部…

诉讼与仲裁部

知识产权部……

律师执业机构功能、组织形式、内部组织结构如何设定,毕竟属于外部形式,并非根本,根本在于管理。管理层次、程度、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律师事务所能否实现高水平、持续性的发展。我们的道路在于重视管理,重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人才的专门化,吸引和培养一批热爱律师事业、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手段的人才。管理是个大概念,至少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这三方面最基础也最重要,必须摈弃只片面强调业务,而忽视甚至取消管理的错误做法。将来的工作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管理意识,突出全面管理、全员管理观念,增强管理能力,建立一支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管理团队。

第二、健全符合律师行业特征、适应市场变化的管理制度。

上述的二项工作,可以通过所际交流,国内所之间,国内与国外所之间,特别是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华代表处。实行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外资,更重要的是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分享市场也要分享优秀成果。同时,主管部门建立全员培训计划,实行各类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培训计划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特别地,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界应认识到管理人员的特殊性,注重选择专业管理人才进入管理队伍,应减少人员正常流动带来的管理成果、管理规范的流失。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律师事务所也应当把服务质量和效率试为生命,建立和完善服务规范和业务质量控制体系,达到涵盖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要求。服务规范和业务质量控制体系的意义在于推动高效、灵活运行机制、拓展市场份额及有价值客户、防范执业风险,律师界应结合自身特点,执行政府各监管部门的管理标准,有条件的可执行更高更严的管理标准和业务标准。

三、《律师法》应确认合伙所的责任形式为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在责任形式上实行混合责任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多样化,并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产生,导致他们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一是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将成为收益分配的重要参数;二是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将长期存在,近一个时期还将进一步扩大。面对分配结构、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客观要求必须扩大利益分配范围,兼顾好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特殊利益,增强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团结,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降低合伙执业的责任风险,稳定合伙关系,平衡非合伙人执业律师与合伙人的冲突,也为入世后欧美律师业普遍采用有限合伙形式提供接口,合伙关系允许有限合伙和普通合伙并存,但必须以普通合伙为基础,既有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也有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禁止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孤立存在,对此法律不予保护。根据自身特点和人力资本的科学测量,律师事务所净资产可以折成若干股份,聘用律师可以拥有少量的份额,份额多少只作为个人业绩的考核依据之一,与合伙人出资额本质区别在于不享有决策权、分配权及相应法律责任。经历或长或短的资本原始积累,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增强抵御国内外同行的竞争能力,降低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减少法律风险,更多的律师事务所涉及资本的问题。中介组织发展程度越高,对资本的依存度就越大,资本是双刃剑,既有诱人的魔力,又能招致灭顶之灾。资本经常表现为货币资本、虚拟资本,在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产生二种法律关系,一是借贷关系,二是投资关系。中国律师事务所法定为人合组织,不依赖于大量资本的投入和再投入而运行,加之我国中介组织发展不成熟、中介市场不规范,还未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制,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明令禁止律师事务所吸收合伙人以外的任何组织、个人的投资,包括境内外公司企业、社团、境内外专业中介组织和个人投资者。禁止外部资本进入,也是欧美发达国家通行做法。对于其他的资金来源,律师事务所也应考虑合法性和偿还能力,量力而行。

四、为扩大市场份额,律师事务所应当把互相间的整合作为实现规模化、国际化战略的主要途径。

律师事务所整合的方式可分为不同的层次:一是市场联通,其特点是分处不同地域或不同业务领域的各律师事务所在业务上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发挥地域优势、专长优势,但各律师事务所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特征,采取彼此分离的人力、业务和管理系统;二是组建跨地区、跨组织形式的律师集团,即在市场联通基础上,参与整合的律师事务所共享人力资源和管理系统;三是合并,律师事务所的市场组织与管理都统一进行,在法律上成为单一的非法人组织。跨地区律师集团是最短时间获得最大规模发展的利器,特别是在极为紧迫的法律服务市场向世贸组织成员开放的压力下,迅速在国内打通市场、人力资源、组织形式的最佳途径。为加速规模化的进程,司法行政机关应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支持大所在经济发达城市、特色城市建立分支机构,采取“空降”或者本地化的方式。

1995年司法部《律师事务所在外国设立分支机构管理办法》颁布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CEPA协议以后,*律师积极迎接法律服务市场开放带来的各种挑战,不失时机地加强中外律师业和国外企业的业务交流与协作,在国外、香港设立分支机构,迈出了落实“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目前,*律师业共设立境外分所9家,包括金杜、君合、金诚同达、德恒、经纬、正平等6家律师事务所,分布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印第安纳波利斯、芝加哥、日本东京、荷兰海牙及我国香港地区。这些分支机构的设立和运行,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已经成为*律师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前沿和重要窗口。

当前,*律师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几个重要问题:

1.综合实力问题。在*律师队伍中,有一部分市场意识强、基础好的律师事务所,很好地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使得自身实力和社会声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样,我们还是要承认,先进的法律服务观念和管理思想决不可能在朝夕间产生,一个具有丰富客户资源、良好市场信誉的律师事务所需要长期的积淀和各方面的支持。

2.专业人才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律师队伍的各方面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汇聚了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和职业训练的优秀人才,但也必须看到,总体上我们还没有一支熟悉国际商业规则、具有较高国际交往和业务协作水平的律师队伍。

3.管理能力问题。目前,*有一些律师事务所发展较快、规模比较大,在内部管理中引进了现代公司管理的机制和方法,注重人才和团队培养,取得了很多成果。但这种尝试与发达的欧美律师事务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与现行的律师管理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与*律师业具体实际的磨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提高国际化水准的基本思路是:

1.加强战略规划和科学指导。我们打算从国际法律服务业的发展潮流,规划我市律师队伍的发展战略,及时深刻把握了解国内、外法律服务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国外先进的律师事务所的执业保险制度、业务标准、执业规范、先进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等。研究制定扶持国内律师业的制度,加大参与涉外业务和国际法律事务的比重,为*律师业做大做强提供支持。

2.加强内部管理和建设。建立体现民主、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如决策机制、分配机制、业务管理机制、监督执行机制等。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如案件管理、财务费用管理、人事管理、客户管理、业务信息管理、网络管理等。通过体制、制度的规范、科学,提升事务所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加强律师队伍培训。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律师服务国际化。适应WTO框架下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特点和趋势,需要律师事务所根据人才储备和发展目标,确定自己的专门服务领域,如国际经济贸易中迫切需要的证券、投资、贸易争端处理等。擅长外语和胜任国际商业法律事务成为律师队伍的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

五、律师事务所应当内在地把全体员工作为本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律师事务所应当提供必要的和法律规定的工作待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快速发展,必然大量吸纳劳动力,从而劳动关系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是劳动关系市场化,用人单位不按市场规则操作的问题大量增加,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趋势将长期存在。二是劳动关系契约化、法律化。三是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四是劳动关系矛盾日趋复杂。市场经济改变了过去政府直接管理劳动关系的职能,劳动关系企业化,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使职工处于相对弱者的地位。

目前,我国律师业中的非执业人员已经超过3万人,并且正在不断地增加。从尊重劳动、稳定劳动关系的观念出发,律师事务所作为“雇主”,应当依法办理有关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支持全体员工组建工会、党支部等自我规范、自我教育的组织。《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41号)、《合伙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42号)规定,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律师大会—员工大会,按照规定设立事业发展、执业风险、培训等专项基金。依照《劳动法》和有关社会保险政策为聘用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为了切实保证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到每一位从业人员,司法行政机关通过规范性文件、内部管理指导性意见等形式增强刚性。律师事务所及其合伙人应当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依照《律师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和完善内部管理,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特别是非执业员工、女员工,避免或减少在社会保障、劳动合同关系、女员工生育等方面的劳资纠纷,促进律师事务所民主管理水平的提高,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律师事务所的发展。

遵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是律师业的义务,统一、公平税负是建立公平竞争环境和入世的基本前提。按时申报,依法纳税,是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也是实现公司化的必要因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加大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打击偷抗税的违法犯罪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应当依法纳税。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通知,要求地方各级税务机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和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征收管理,强化对高收入调节力度。此前的有关通知指出,有些地方擅自出台违反税法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不但破坏了《个人所得税法》的严肃性、统一性和公正性,造成国家税款流失,而且严重影响个人所得税调节高收入、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矛盾的作用,是当前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之一。在大环境中,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要严格执行国家、*市有关税收政策,坚决杜绝违反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的行为,如乱开发票,做假账,少报收入少纳税,共同实施偷逃个人所得税的行为;故意隐瞒收入,进行虚假申报,并按虚假申报的支付收入数额扣缴个人所得税款的行为;不及时履行申报义务和纳税义务。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要树立依法纳税意识、纳税光荣的意识,把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为民服务方面。依法纳税关系发展、关系形象、关系民生,随着律师业的蓬勃发展,律师行业业务收入逐年大幅度增长,是中介组织中增长幅度最快的之一,应当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上有更好的作为。

六、恪守职业道德、执业规范对律师和律师业而言,既是行业纪律要求,也是市场活动要求。

律师事务所、律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主体,应当遵守市场规则,进行公平竞争,反对任何形式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妨碍竞争行为。近年来,作为与市场经济最为密切的社会中介组织之一,有些律师事务所及律师中也发生了故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政策的现象,或者由于未进充分注意义务,给客户造成事实损害或引起双方争讼的案例。如证券律师向客户出具虚假法律意见书案、律师偷税案、承办律师侵吞客户购房款潜逃案。大量案例警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解决执业经验不足、利益驱动是一个极为重要和紧迫的课题。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监管措施,进行有力的教育、管理和惩处。对于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第一,要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和协议义务,勤勉、尽责为中外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公民个人隐私;第二,律师虽是客户的代表人,也要维护法制尊严,保持独立、中立;第三,它又是一个正在逐渐形成的新社会组织,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利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和社会各界的尊重,律师业也要强化守法意识(包括律师法规在内)、维权意识(包括自身权利)。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这个课题,才能为律师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律师才能成为自觉的、成熟的社会群体。

七、树立大服务大市场的观念,在监管规范、市场规则、服务方式、执业时空各方面应当有前所未有的新思路、新实践。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早已成为现实,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我国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此,需要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和干预内容。政府作用在于“市场准入、监管、服务”,政府干预的范围应当缩小,包括从“无所不管”转向“管少管好”,从越位的过度干预转向定位的适度干预,从公共服务的缺少干预转向加强干预。干预应由基于人治转向法治,干预本身也要接受法律监督与制约,以提高干预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要更新思路,严格执行监管措施,管理中贯彻服务宗旨,服务中强化管理,管理者应当做公正的裁判员、勤务员,既不失职、渎职,更不能腐败、违法。

20世纪90年代起至本世纪初,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尽可能地利用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必然选择,经济交往及为其提供支持保障的法律服务也不再局限于以往有形社会,开始具有另外一种生存形态—网络化生存。法律服务与监管必须紧握先机,在互联网占据一定空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已成为当今法律服务行业竞争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律师事务所通过局域网将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办事处相连接,实现文件、信息资源共享。比如,在客户有不同专业法律服务的需求,而单独一个办事处无法提供所有的专业要求的情况下,分布全球各地的几个办事处各不同专业的律师可以通过网络共同为一个客户的项目工作。使客户可以在当地只请一家律师事务所就可以得到该所在世界各办事处各种专业律师的服务。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的费用支出比例越来越大,技术人员越来越多也成为律师事务所行政管理方面的趋势。一般大中型事务所,技术部门人员可达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法律服务市场拓展到那里,政府监管措施就要延伸到那里。对于网络空间的市场管理,考虑到网络空间更加开放、自由和不确定,政府监管方式、具体手段要因地制宜,保持足够的监管力度、必要的效度、信度。比如,在网络空间已经出现大量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网页,连同许多商业、新闻媒介网站链接在内,关于我国律师业及从业人员林林种种的介绍、评论有些是符合实际情况,合乎相关法律,也存在着不少夸大、虚假的成分,甚至明显违法违纪、违反职业道德、执业规范。特别是交易与社会生活更多地向网络转移,对此,管理方式、手段应适应潮流更多地采用计算机管理,律师行业监管部门应当会同工商、信息产业、新闻等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决不允许此类行为偏安苟活。

必须研究律师事务所发展战略问题在信息时代的特殊性。律师事务所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向客户提供差别化的服务,同时不断降低服务成本以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以满足客户对服务多元化、时效性和流动性的需求。我国律师不仅要紧紧抓住诉讼业务和非诉业务,更要争夺新辟业务。只有始终锁定前沿、高端的业务,我国律师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新世纪的我国律师要有业务创新素质,既服务市场,又引导市场需求,才是最具竞争力的、最卓越的。律师业务领域划分适时由按照法律部门转向按照产业、经济行业划分,最大限度地贴近经济生活、市场主体。

咨询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也是非常市场化、专业化并讲求品牌效应的。咨询业务是在综合各种信息和智力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咨询业需求量较大的商业根源所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既能使政府和企业得到较为满意的智力和信息服务,又能使服务主体得到应有的收益,由此咨询业兴旺不衰。与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一样,咨询业同样能够创造和更好地激发社会生产力。整个行业还处于酝酿生成初期,另一方面咨询业务的市场开拓空间很大。咨询业属人合基础的产业,资金量需求不大,律师通过自身知识专长,帮助公司企业、政府、公民熟悉法律政策规定、市场环境甚至发展前景,促进他们依法投资经营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为了拯救市场主体不能到位的严峻形势,在现行法规政策范围内,我国律师业应尽快进入咨询业,并尽力争取更大的份额,万不可因目光短浅坐失良机。

律师业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根据国务院纠风办年纠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市委有关精神,坚持“清理、整顿、规范、发展”的工作原则,深入开展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全面规范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行为,切实解决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损害服务客户及当事人利益的问题,促进律师事务所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建设,有效维护健康、公平、有序的律师法律服务市场,努力实现我区律师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工作重点

重点对我区所属律师事务所规范管理、执业行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包括律师事务所变更事项、收案收费、收费票据、审批登记、委托、案件讨论、结案归档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要求,清理、整改管理不规范、制度不落实的问题,纠正违规执业行为,查处违法执业案件,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律师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三、组织领导

成立我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区司法局副局长李丹石任组长,区司法局基层科工作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基层科,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我区律师事务所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1月)

根据全市市场中介组织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成立我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区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工作会议,对开展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二)自查自纠阶段(年1月下旬至年2月)

自查自纠以律师事务所为单位组织实施,首先应组织律师学习律师管理法律法规及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文件规定、本所管理制度,然后组织律师开展个人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召开律师事务所管理会议或合伙人会议对本所进行自查自纠,认真分析查找本所执业活动、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阶段结束时,各单位应将自查自纠阶段的基本情况及自查出来的问题报区司法局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

律师自查自纠要以《律师法》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条规定的违法处罚行为为重点内容进行自查自纠。律师事务所的自查自纠的主要内容:

一是律师事务所住所、章程、协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律师事务所资产、设立人数是否符合法定数额,律师事务所办理变更名称、负责人、章程、合伙协议、住所、合伙人等重大事项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二是律师事务所建立的执业管理、利益冲突审查、收费与财务管理、投诉查处、年度考核、档案管理等23项制度是否落实,案件审批、文书登记、公章、出庭函等是否符合管理规定,对律师的执业活动是否做到随时跟踪监督、指导;

三是律师事务所是否有除从事法律服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本所律师有否挂靠、兼任其他职业问题;

四是律师事务所是否有违反规定接受委托、收取费用,以诋毁其他律师事务所、律师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违反规定接受有利益冲突案件等违法违规执业行为;

五是律师事务所是否存在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和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

六是本所律师是否存在《律师法》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条规定的应受到行政处罚的执业行为。

(三)集中整治阶段(年3月至7月)

区司法局将对各律师事务所教育管理、执业活动等律师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全面疏理,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整治;监督指导各律师事务所对自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协调解决律师事务所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入各律师事务所通过查阅有关文书登记、归档案卷和实地考察了解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状况,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坚决打击违法执业、损害当事人利益的行为,同时对查处的违规执业问题,按管理权限予以处置。

(四)建章立制阶段(年8月至9月)

各律师事务所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律师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的要求,制定整改措施,修订完善本所律师管理制度和律师执业规则。

市司法局将根据司法部、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制定《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对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律师队伍教育管理和保障律师依法、诚信执业等作出规定,修订完善全市律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区司法局根据《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制定完善我区律师管理制度和措施。

(五)检查总结阶段(年10月至11月)

各律师事务所对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总结讲评,各单位总结报告请于年10月9日前报区司法局。区司法局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各律师事务所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收集各单位工作信息,对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报市司法局进行表彰奖励。

四、工作要求

市政府决定开展市场中介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是全国、全省和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市政府的决定,认真做好全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律师事务所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全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有利于增强广大律师法律法规和服务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执业、诚信执业的自觉性;有利于完善律师行业监管机制,促进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有利于整改不规范执业问题,打击违法执业行为,确保律师法律服务市场规范、有序。各所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开展全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抓好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律师业范文篇10

入世后律师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面临的竞争和考验是与以往不同的。要完成这种转变,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化,其次要培养新的业务能力、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并且要具备社会活动能力,懂得推销自己的服务。

1、更新观念,树立参与法律服务市场竞争的意识。

无可否认,律师业务是一种生意,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的行为极具商业色彩。那种认为律师职业是令人崇尚的职业,律师应当具备的是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而不应当为利所趋地将律师的职业当作一种生意是不现实的。律师业务是有偿的法律服务,律师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从当事人那里谋取报酬,并不会亵渎法律的尊严。现实生活中每个律师和律师事务所首要考虑的是自身的生存及发展问题,单纯陶醉在职业的崇高和神圣的梦幻里是无济于事的。行业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现在具体的服务工作事务里,它和牟利的追求并不矛盾。承认律师业务是一种生意,它有着自己的市场,并且这个市场的竞争趋势愈演愈烈,律师们和律师事务所都无一例外地卷入竞争的洪流中,从而要想尽办法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谋得一席之地,这是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参与竞争的前提。

2、根据市场的需要培养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能力。

在新形势下律师应具备哪些业务知识和能力呢﹖笔者认为至少应具备如下素质:

(1)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能力。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律师外语水平较好、能办涉外法律业务的律师不到4000人,如果将从事涉外法律服务占其业务总量50%的国内律师事务所定位为涉外律师事务所的话,目前这类律师事务所不超过100家。”可见,由于语言障碍,涉外法律业务成了阳春白雪,少有人问津,当然,也不排除由于政策原因,律师从事涉外业务的机会本来就少的因素。在将来,懂英语的律师不仅是国内律师事务所和企业急需的人才,而且也将成为外国企业和外国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开办的分支机构争夺的对象。同时,要培养律师的外语能力,除了律师个人的努力外,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帮助律师进修英语或者出国学习。

2及时掌握新的法律知识、加强承办某些与新形势相伴随的新兴法律事务的努力。我们大部分律师对WTO的条文不太熟悉,应当加强这部分法律知识的学习。随着涉外法律事务的增多,我国签定的一些国际条约、有关国际惯例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内容;入世后,为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根据我国对WTO的承诺,我国将大面积地修改已有的法律法规,如有关知识产权、保险、金融、电信、涉外企业和贸易,以及重新调整国家行政部门的职能等方面的法律;另外我国的基本法民法典也在制定当中,它将取代合同法成为新时期调整市场行为的基本规范;随着网络信息全球化所引发的国际私法问题,原来某些传统的法律概念因网络的高度流动性、非地域性、非物质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变迁,需要重新定义,而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将日益体现它在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与计算机相伴随的有关的知识产权、人身权等规定即将修订和补充,现在国外已有有关法律出台,在我国也必将提上议事日程,这也是亟待学习准备的内容。

入世后,国内原有的一些劳动率低、产品科技含量少、品质低下、以及涉及侵犯别国知识产权等企业,在强烈的国际竞争势头面前必将败下阵来,许多企业将纷纷宣告破产,因此破产法即将修订出台;与之相随的涉及劳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服务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另外在经济全球化、剩劳劳动力增多的形势下,中国将会加快对外劳务输出的步伐。律师应当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这些当事人服务。

在刑事法律服务市场方面,一定时期内犯罪率将会上升,律师将会面临新的刑事诉讼业务。具体表现在:在城市,失业人口增加,而在农村,农民们由于不敌外国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的竞争,将会产生大量农业剩余人口涌向城市,成为城市流动人口;这些社会不安定因素会带动犯罪率上升。同时,外国犯罪组织、跨国犯罪集团可能与这些城市流动人口及失业人员结合,一些跨国性犯罪,如走私、国际拐卖人口、恐怖活动、洗钱等有组织犯罪将日益突显,针对以上情况,律师应当为办理跨国性刑事诉讼业务作好准备。另外一些掌握政府经济调控命脉的政府官员的严重的贪污贿赂犯罪、利用计算机和高科技犯罪如网上走私、电子勒索、色情传播、网上窃取国家秘密等等,都是律师的刑事诉讼业务将面临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

3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两门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随着法律服务市场的日渐成熟,律师的服务项目也将日益细化,且逐步深入到各个专业领域和具体的操作环节,市场需要“懂行”的律师,即专业化的律师人才。因此,律师在根据市场需要和个人资质选择了市场主攻方向之后,应当着力培养自己的相关专业能力。除基本的法律知识外对其他专业一窍不通的律师太多,他们大多在诉讼业务领域争夺市场,而且这一领域早显露出了僧多粥少的饱和局面,如果在其他更广阔的非讼专业领域另谋佳径不能不算明智之举。

3、走向市场,推销自己,培养公关能力。

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律师应当被动等待当事人上门寻求法律服务,而不应当向市场推销自己、抛头露面作业务宣传的陈旧观念。律师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一些公关活动,下面介绍几种:

1开展普法演讲活动。积极争取参加某些可挖掘法律服务对象的行业聚会、尤其是大型交易会,针对这些特定的观众群向他们发表该行业领域法律知识演讲,既普及了法律,又向人们宣传了自己的业务专长。

2参加有影响的法律专业组织。努力争取担当其中的领导职务,这是提高你的专业声望的直接办法。

3加入其他经济实体,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比如进入企业、社会团体,这是律师接近其他领域的最直接的途径。

4参加社会活动,广结人缘。这是通行的社交方式,不管是参加娱乐活动还是社会慈善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加你的知名度。

5发表文章和著作。既可以在一些通俗的读物如报纸和大众杂志发表一些生活性较强的有关法律问题的文章,也可以向专业性、学术性刊物投搞,这同参加法律专业组织一样有利于提高你的专业声望,而且往往也是参加这些专业组织的一个途径。

关于律师事务所的改革方向和发展模式

入世后外国律师事务所大规模地入驻中国,将给律师业带来空前的竞争压力,实现所与所之间横向联合,创办规模所,实现所内专业分工,将是提高竞争实力的发展方向。目前北京、上海已有一些律师事务所实现了合并。应当看到,规模化、专业化是一个必然趋势。美国从80年代开始形成了全国性的和国际性的律师事务所合并的潮流。目前,美国和欧洲律师人数上百名、几百名的律师事务所为数相当多,有些规模很大的律师事务所仅合伙律师就有上百名,律师人数达到1000名的也不乏存在。这些大中型律师事务所在世界各地都设有分所,真正实现了跨国经营。可见,正如其他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样,律师事务所的经营也会由分散的、小规模的经营走向兼并联合的规模化经营,这是历史的必然。当然,这是大气候,但并不意味着小型律师事务所就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国外也有许多少数几个人合伙或者个人开办的小型所,他们通过自己的专业化、特色化服务,也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其实规模并不是最重要的,市场需要各种规模的律师事务所,关键在于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不断更新知识挖掘市场的勤奋精神、深化与优化服务的创新精神,另外要根据事务所自身条件选择好要发展的服务对象。

在这里笔者主要想探讨的是律师事务所的领导者应当如何经营管理事务所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强调集体主义,合力办理法律业务,保证服务质量,创造优质品牌和特色业务。前面已说过,大多数事务所的律师都是单干,事务所并未形成整体力量目标一致地向外发展,加盟律师各自为政,一盘散沙,这种将个人利益置于事务所的利益之上的存在方式,分散了律师事务所的整体力量,也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在占有品牌优势、专业优势、高薪优势的外国律师事务所和国内发展起来的新型的规模所面前。这种管理模式最终会使事务所丧失市场竞争力,遭受被淘汰的命运。要想长期生存发展下去,现有的大多数律师事务所暂时只有能力经营小规模所的事务所除外必须结束这种各个律师彼此孤立的状态,树立集体观念,确立事务所统一安排对外提供法律服务、具体工作分工下放特定律师的管理模式。

2、合伙人应当树立民主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尊重每一位加盟律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所内事务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体能动性。那些频繁地变换加盟律师的事务所无疑正是管理无方的事务所。人心涣散,乃失败之兆。

3、制定竞争计划,开拓专业性服务市场,有步骤地、方向明确地实现竞争目标。那些象猴子一样不断变换事务所发展方向的合伙人是不会把律师事务所带到成功的彼岸的。当然,制订发展计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想当然的事,而必须事先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必要的战略分析,弄清哪些市场具有开拓业务的价值和潜力,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人力、物力。但考虑到它关系到律师事务所的生死存亡,这些投入是值得的。同时,要认识到开拓专业性的市场并不一定要补充现成的有专业经验的律师,最好利用有工作热情的本所人员组成专项调研小组,群策群力,完成市场调研、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制定相关业务方案等系列工作。

4、有计划地吸纳新成员,并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当律师事务所具备了增员的能力时,可以招聘新的律师或助理人员,严加挑选,根据其资质分配不同的工作,同时要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培训模式。不要放走有潜力的新手,也不要迷信虽有一定工作经验但缺乏创新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老手。

5、开展一些有助于推销事务所的服务的公关活动。前面所谈到律师应当从事的公关活动,除诸如演讲、著述等可以是个人行为以外,大多数公关活动应当由律师事务所统筹安排本所律师进行。既然律师事务所全面卷入了市场竞争,就有推销自己的服务的需要,正如公关活动对于企业必不可少一样,律师事务所的公关活动也日益显出其尤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