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8:39:06

林业企业

林业企业范文篇1

1.对于苗木的选择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在选择苗木时期,一般的林业企业很难对苗木质量进行有效地分析与考察,难把质量关,所以才会导致选择的苗木质量普遍偏低。这样一来在大幅增加了企业成本的同时,也导致了选择进来的苗木在种植过程中存活率普遍偏低并且抗病害能力很差,更在管理上对我们的营林工作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其次,在选择苗木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考虑到苗木的生活习性及生存条件,导致移植过来以后,苗木对于新的环境不适应,结果不但没有产生预期的生态效益,连经济效益也得到亏损。最后,营林企业在选择苗木的过程中,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等。

2.平整土地存在忽视问题

在营林工作中,整地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但是由于营林企业不了解整地的作用,所以也就很难在日常工作中重视起这项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做好整地这项工作,就能够将土地质量得以更好的改善,而且改善后的土地也更加便于管理,对于树木的生长也是极其有利的。在新时期的条件背景下,很多企业仍然对整地工作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应付工作,并没有将整地工作很好地提到工作日程上来;更有的企业在考虑了整地的成本过后,取消了这项工作,最终导致土地蓄水能力降低,树木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后不能够存活,存活率降低等情况。

3.栽植过程中存在技术问题

很多企业在苗木栽植的过程中,并不能够配备相应的技术指导人员,而是任由施工人员盲目的栽培,由于施工人员并没有掌握栽植的技术和方法,对于栽植的间距以及土地的湿分并不能够很好地把握,所以最终栽植出来的防护林并不能够很好地起到防护的作用。此外还有的企业不能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浇水施肥等管理,最后导致存活率差,即使存活下来的树木质量也很低,经济效益也并不理想。

4.后期管理存在疏忽与漏洞

很多企业在后期的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导致种植过后无人监管,对于监管的区域划分不够明确以及监管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找不到相应的技术负责人,管理过程中出现种种漏洞,最终还会使管理成本不降反升,而且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新时期的营林管理背景下,营林工作前景仍然堪忧。

二、改善企业营林问题的手段与措施

1.选择合适的苗木

在选择苗木的过程中,苗木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相吻合这是我们第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在选择需要种植什么样的苗木之前,需要先对当地的环境以及气候土壤等多种条件进行考察,随后在根据考察结果选择适宜的苗木,这样不仅能降低我们的工作成本,而且还会取得更高的收益。另外一个在选取苗木时还要考虑当地的土地治理需求,考虑净化空气质量还是防风固沙,还是治理水土流失,依据这些条件选择不同的苗木。再就是在选择时还要尽量选择易活抗病害能力强的苗木,这样会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的提升。最后就是根据社会上的认可度进行选择,选择社会上认可度好的苗木,这样才能取得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2.认识整地作用,提高整地效率

首先,想要引起大家对于整地工作的重视,就要加大整地工作在百姓当中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维宣传,宣传出整地办法以及整地工作带给我们的实际意义,使整地工作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将整地工作更好的进行下去。其次,整地工作因地制宜,想要进行整地,必须先了解透彻当地土地的优劣势,在掌握了整地的方法后合理整地,扬长避短;并且在整地过程中,要学会根据土地不同状况进行分块整地,把握好土地的自然规律,不盲目蛮干,这样才能节省出更多整地的精力。最后,要想不断深化整地制度,就要不断引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通过有效的整合人力物力以及各种资源,提高整地的科学化、合理化,将整地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化。

3.不处理好苗木栽植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通过不断地引进高技术人才以及对业务人员进行不断地培训来提高苗木栽植的技术。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提高在栽植过程中苗木存活率的主要方式。最后,在加强苗木日常保障性工作的同时,还要对苗木分年龄和批次进行监管,幼苗精心呵护,成树要注意喷药和灌溉等。

4.加强林区后期管理

在企业营林工作的后期管理中,应该首先划分好各个护林员的工作职责,职责明确则能高效管理,并且做好本片区的相应工作,恪尽职守,提高营林管理的质量。其次,要注意护林防火,并且做好防范偷盗工作,避免前功尽弃。

三、结束语

林业企业范文篇2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势在必行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是世上的四大资源,他们都是具有可开发性的。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决定物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发水平,它的价值会随着其开发层次的加深而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是一种活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如果能够在林业经济中弥漫着不懈学习与持续创新氛围,这不仅会提高人力资源个体的努力程度,提高其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创新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人力资源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又会影响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会对经济转型起到良好作用。林区多种经营、林产工业的发展以及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林区经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步入现代经济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进程及效果将直接取决于林业职工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转变的过程及职工素质的整体提高。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要根据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市场的变化,对林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员工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其次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确立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管理好人力资源;再次要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对职工进行培训一是改革现行的培训机制和方式,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加大实践性学习,改革现行的教育结构、方式以及内容;二是建立培训的再教育机制,对员工不断地进行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的教育,特别是对管理人员和领导层的培训、教育,从而提高千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人力资源的总体能级;三是建立再教育的竞争机制和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除此之外,在企业内部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化管理:第一,人员配置方面。针对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资源优势,实现了个人与岗位的最优化配置;第二,职业化发展方面。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实施员工录用、考评、薪酬发放和职务提升,致力于培养专业化人才;第三,薪酬福利方面。企业强调货币薪酬,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准,实行快速升降制度。第四,劳资关系方面。企业要注重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让员工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管理,从而增强其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以人为本—林业企业发展的秘诀

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认识到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把“人”看做是企业的主体和灵魂,看做是一切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的主体、基础、前提、动力和目的,把企业视为“人怕勺协作团体和合作团体,作为林业企业就是要把“人怕勺原则贯穿到林业经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一)对企业一员工之间关系的再认识员工一组织关系对于员工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强烈的组织支持感能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激发员工的创新意愿和行为。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确立参与式的管理和充分的授权用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权力下放到基层员工,允许员工参与决策制定;其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员工及时获取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反馈员工的意见;再次,要认识到企业存在的低权力距离能够带来更多的创新行为,因此,应该淡化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权力差距;最后,关注员工的工作与家庭关系,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家庭冲突,实现工作家庭增益,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二)建立人力资源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目前,林区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依然是竞争机制作用力不大以及激励机制难以开展的的问题。当前_林业企业人事部门的主要工作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程序所规定的人员的聘用与调出、工资奖金、人事档案管理等事务型管理_这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人的态度是不相符的。员工流动_特别是企业千部流动,行政调配、安置的成分很大。尽管有的企业已有了“竞争”之名,但尚无“机制”之实,这与员工个人发展期望的矛盾很大。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激励原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导方式,它于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及其相互结合上得以体现,它是遵循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面对林业企业的转型的关键时期,林业企业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是人,他是建设和运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使其发挥作用的主体。林业企业要求得在市场上的地位,就必须以人为本,对现有的企业和员工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并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和管理,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实现林业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王佳祥单位:白山市抚松县露水河林业局

林业企业范文篇3

关键词:林业企业;对外投资;合作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境外初步打造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林业投资合作平台,促进了我国林业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林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善,需要国家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支持。

1开展林业投资合作的发展阶段

我国企业跨出国门,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30多年的历史。从时间跨度和投资规模上大体可分为2个阶段。

1.1林业企业包袱沉重

无奈走出国门寻求生存之路阶段从企业的属性看,这一阶段走出去的企业主要以东北森工企业为主,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森工企业、尤其是东北国有林区,由于长期森林资源过度消耗,入不敷出,森林采伐量锐减,仅黑龙江森工企业木材产量由1990年的1260万m3骤减到1998年的670万m3[1],加上国家投入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导致森工企业处于森林资源危机、林区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林业职工的生路和企业发展两大问题迫使形成了对外投资合作、向外延伸、开展境外采伐的思路。这一时期,主要利用国家的援外资金,或是企业通过贷款等渠道,资金投入一般在3000~8000万元人民币①。森工企业率先在赤道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苏里南等国家开展林业投资合作,龙江森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主要在具有地缘优势的俄罗斯开展森林采伐作业。

1.2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

主动走出去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大变革,企业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企业间相互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各国在生产过程中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规模有效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我国企业经过深化改革,企业转型,摆脱了30年来旧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加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免税负的扶持政策,给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随着林产工业不断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对木材的刚性需求,再一次激发了企业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的决心和信心。这一时期与第一阶段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是不再是林业企业孤军奋战,对外投资合作的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粮集团、中航国际等一批实力较强的大型国有企业也瞄准了林业领域,通过购买、租赁等形式开展林业合作,进行资本扩张;林业企业通过独资、合资等多种渠道融资,以股份制或国有加民营的形式主动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和跨国经营;一大批私营企业也跻身于境外林业投资合作[2]。且此阶段经营绩效明显好于第一阶段。

2现阶段开展林业投资的新特点

2.1林业对外投资合作步伐明显加快

随着国家鼓励“走出去”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效应逐步显现,我国境外林业投资合作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4年底,中资企业在俄罗斯、非洲、东南亚、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林业投资合作租用和购买林地达6100万hm2,实际投资20亿美元。大中型投资合作项目178个,分布在18个国家,输出劳务人员约1万人,雇佣外方人员近3万人②。

2.2对外投资合作企业主体结构多元化

近年来,除传统森工企业外,私营、国有、混合所有制等不同类型企业纷纷走出去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如中粮集团、中航国际、中国诚通集团、中林集团、内蒙古森工集团等一批实力强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为拓展自身发展空间,通过购买、租赁森林资源等形式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引领辐射功能较强的跨国公司,企业跨国经营路径日趋成熟,抗风险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

2.3对外投资合作开展合作的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由过去企业直接投资购买或租赁森林资源向收并购、合资合作、资本运作、战略联盟、股权置换等多种合作方式转变,由过去单一的采伐及粗加工向采伐、精深加工、物流、贸易一体化转变,境外木材工业园区建设正在快速兴起。

3开展林业投资现状

3.1企业数量及国内分布

截止到2014年底,实际发生境外林业投资合作采伐加工及相关国际贸易类的中方企业有167家②。167家企业分布于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单位),企业数量排名前5的省份为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东、江苏。民营企业分布于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数量排名前5的省份同上。黑龙江省的境外投资民营企业数量为76家,占到民营企业总数的487%(图1)。境外投资合作的企业数量与国内林业产业的分布呈现正相关性。在境外从事森林采伐及贸易的中资企业主要来自以下两个地区:一个是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与俄罗斯地理位置毗邻的省份,其中黑龙江省是我国传统林业产业大省,森林资源丰富,与黑龙江省一江相隔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种地缘优势使得黑龙江、吉林以及内蒙古从事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的企业数量众多。二是来自于江苏、山东等国内林业产业发达地区的企业。这些省份虽然自有森林资源并不丰富,但由于经济较为发达,带动了地区的木材加工业发展,对木材等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为保障资源供给,一些企业开始开展对外林业投资合作,以控制上游资源,形成产业链。图1全国境外投资采伐加工类企业数量国内分布Fig1Distributionofloggingandprocessingenterprisesofoverseainvestment

3.2企业的类型分类

1)按所有制分。在167家统计企业中,民营企业(含国有参股)162家,占全部统计企业的97%①,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的主体,这与林业投资合作项目周期长的特点以及民营企业经营灵活的优势相关。2)按行业类型分。林业企业(包括生产、贸易涉林企业)156家,占全部统计企业的934%;非林业企业(主营业务非林业企业)11家,占全部统计企业的66%①。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混合并购,能有效分散风险,为企业进入其他行业提供途径,是多元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国内非林业行业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近年均对境外林业项目进行大规模投资,反映出企业对该类林业项目具有较好投资回报预期[3];同时也是国家“走出去”战略成效的体现。

3.3企业数量及国别分布

截至2014年,167家中方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达178个①。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18个国家。从投资的地区和国别看,国内企业投资的集中区域主要是我国周边国家,如俄罗斯、老挝、柬埔寨,以及非洲森林资源富集国家,如加蓬、刚果(布)等。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境外林业投资合作地区几乎遍布全球,围绕着森林资源分布丰富地区都有投资行为。其中,林业企业在俄罗斯投资合作的项目达到137个,占总项目数的77%。按境外企业的数量排名,投资国别依次为俄罗斯、加蓬、加拿大、老挝、柬埔寨、美国、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刚果(布)、贝宁、圭亚那、赞比亚、玻利维亚、格鲁吉亚、喀麦隆、越南、埃塞俄比亚、英属维尔京群岛等,这些都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

3.4企业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的组织形式

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林业投资的形式主要有3种:境内企业在投资国直接设立新企业;境内企业并购国外企业部分或全部股权;境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建设[4]。由此形成“独资”、“合资”、“合作”等组织形式。按投资项目统计,“独资”形式的企业占478%;“合资”形式占356%;“合作”形式占166%①。

3.5开展林业投资合作项目特点

1)投资大。林业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多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所在国也是位于远离基础设施条件优越的地区,要投资该类项目往往需要比其它行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境外林业投资合作因涉及多重因素,往往需要自行开展道路、桥梁、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同类项目投资在国外一般比国内要大的多。2)周期长。林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由于林木需要一定的经济生长期后才能被采伐利用,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林业投资一般周期较长。3)投资回报不高。由于投资大、周期长等各种因素影响,境外林业投资合作回报不高。我国进口木材数量上一直受制于国外木材供应商,在价格上也难有话语权,木材贸易量虽然快速增长,木材经营利润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4)风险大。由于国际经营环境及管理的复杂性、林业项目自身的不确定性,境外林业投资合作面临较大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境外融资风险、投资决策风险、政府监管及服务风险、境外投资保护风险、投资环境风险等[5]。此外,林业投资合作所在国多是欠发达国家,政治不稳定,法律不健全等众多限制因素,以及国际上将森林问题政治化等因素也都增大了企业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的风险。

4存在问题

4.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企业实力逐步增强,走出去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企业日益增多,其中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由于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融资担保能力等方面的欠缺,融资困难成为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6]。2012年,国家林业局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开发性金融支持林业发展合作协议》,重点对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开展境外森林资源开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协议签署以来,已对中林集团、中航林业、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等企业的境外林业投资合作重点项目进行了贷款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境外林业投资合作项目贷款难的问题。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境外林权不能抵押、林业项目贷款期限短以及企业自筹资金比例高等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4.2手续繁难消减政策支持力度

企业要获得外贸发展基金、进出口银行政策性贷款、援外优惠贷款、合资合作基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都需要经过不同渠道层层申报,耗时长,成本高,部分抵消了政策支持力度。以现有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政策为例,虽然政策的制定和出发点很好,但由于享受该项政策需要从投资审批、外汇管理、项目备案、林地租赁、生产设计、采伐、加工、运输、报关等等一整套完整手续的审核,填写一套十分专业的申请表格,企业才能享受到该项政策支持。而企业境外林业投资合作项目周期长,若完全按照要求去实施,则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和更多的时间。因此,许多民营企业的手续并不是十分健全和规范,很难享受到该项政策支持。

4.3企业维权困难

目前,我国企业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国大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环境较差,存在政策不稳定、透明度差、执行力弱以及政治风险等问题,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难以保证合作的可持续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权益受到损害,而企业身处他乡,自身力量微弱,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却无力维护。

4.4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

走出去开展林业投资合作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对外投资合作开展境外合作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差;企业对合作国的法律法规、政策、投资环境等各方面情况研究不够,森林资源底数调查和规划设计等基础性工作不实,项目本土化程度不高,有效规避政策调整变动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市场和经营风险能力不强;在森林问题日益政治化背景下,企业对大局发展趋势及宏观研判能力不够[7]。因此,迫切希望在技术支撑、人员培训、信息服务、双多边合作、宏观指导等方面得到支持,而我国针对企业在外进行投资合作的服务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5建议

5.1强化政策扶持

一是实施重点国别(地区)战略。制定境外林业开发利用合作规划,从全球森林资源供给的资源性、地缘性、投资环境和双边关系出发,进行国际产业布局,明确开展境外森林资源合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依托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序引导企业赴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林业投资合作。依托中非合作论坛、中非发展基金等,引导企业赴非洲开展林业投资合作。二是培育龙头企业,支持集群化“对外投资合作”。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市场占比高的林业跨国公司,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增强境外资源掌控能力和贸易话语权。按照市场规则,平等互利、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优化国别布局和产业定位,鼓励开展境外木材加工园区建设,推动企业集群式对外投资合作。三是建立境外森林资源开发和培育基地。积极推进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建立境外森林资源开发和培育基地,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5.2强化财税金融扶持

一是加大对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的资金扶持力度。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规模。对境外林业投资合作园区建设予以倾斜,对企业在境外购买或长期租赁林地、前期开展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以及项目实施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适当补助。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加强政策性信贷支持,完善融资担保机制,降低林业走出去项目贷款抵押条件,允许使用境外林权进行贷款抵押,延长贷款期限,增大贷款额度,化解林业走出去贷款难问题。三是完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加大政策性保险机构对境外投资的保险支持力度,创新保险品种,提高服务水平,鼓励保险机构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保险产品,帮助企业抵御外部风险[8]。四是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采取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式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五是加大林业对外援助力度,发挥援外资金的先导带动作用。对与我国林业经贸关系密切,森林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林业物资、设备、项目援助,既能带动企业走出去开展林业项目合作,又能带动我成熟适用林业技术、设备走出去,为我企业境外开展林业投资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5.3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双多边机制。国家通过高层对话和双多边合作等渠道,为企业争取发展空间。改善我企业在资源国的投资贸易环境,逐步解决办理劳务手续难、费用高的问题。加快签订和落实多双边税收协定,加强对外税收磋商和合作。二是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处理安全事件。商务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规定》,提出了境外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等,切实保障企业及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派遣驻外林业官员,协调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的有关问题。参照德国等林业发达国家的做法,向俄罗斯、巴西、加拿大、非洲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我驻外使(领)馆派驻林业参赞,指导、服务我企业开展林业投资合作,使我国企业全面了解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减少企业海外投资的盲目性,增加境外投资的可行性,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树立和维护良好国际形象。四是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健全统计制度,完善监管规定,建立政府层面公共信息平台,提高咨询服务能力,加强培训力度,鼓励并支持建立林业投资合作商会,协调解决对外投资合作出现的各种问题,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6结语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境外林业投资已取得一定成绩,但综合来看,企业开展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的规模和水平依然处于较低层次,“走出去”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道阻且长。国家层面,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尚不完善,还未建立起林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金融扶持体系,支持手段单一。如何全方位、多角度、量体裁衣地针对林业对外投资开展扶持,驱动并保障企业,特别是中小林业企业“走出去”开展稳健的可持续投资,需要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作者:李静 荆涛 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45.

[2]管志杰,公培臣.中国林业对外投资区域选择: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6):20-24.

[3]李文军.走出去林业产业贸易的新常态[J].中国林业产业,2015(2):3.

[4]刘超.林业企业对外投资研究[J].林业经济,2006(10):72-74.

[5]红霞.中国境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3):63-67.

[6]松野.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政策及投资优势分析[J].港澳经济,2015(14):11.

林业企业范文篇4

关键词:林业;企业;财务管理;措施;意义

林业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生态效益。林业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重视财务管理活动的作用,改变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工作对林业企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林业企业管理内容需要不断的更新观念,逐步重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因为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它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起到指导作用,同时还能够合理的规划资金的使用,因此可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的中心和重心,只有做好财务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开展。林业企业的发展重视的是经济和生态平衡,所以说林业企业的财务管理要考虑生态的问题,不能主关注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关注会涉及林业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所有部门,因此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才能为财务管理提供完整的基础数据,而财务管理又是包含企业的所有管理内容,从原材料开始,到企业的生产、销售、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售后服务等管理内容,所以财务管理可以为他们工作提供完整真实的数据;同时林业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最终从财务管理内容上体现,因为只有通过预算、核算以及最后的分析才能了解到企业的所有经营状况是否良好,也才能总结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最终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而且林业企业虽然是传统企业发展而来,但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坚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来全面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落后。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因为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发展速度很快,以至于很多企业都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自己的管理理念还很陈旧,在市场经济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改变那种传统的管理理念,所以林业企业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中,其管理上也受到冲击,需要不断地完善财务管理理念,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林业企业还是追求经济效益在前,重视资金的积累,但是不能对资金管理做出合理的规划,更不能充分发挥出资金的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因此这就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会影响企业的资金的流通以及使用,会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失去平衡,资金的问题还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所以说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财务管理的发展,尤其是管理理念的更新,才能对资金做出合理的安排,避免影响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林业企业资金使用和管理缺少制度的约束。因为林业企业没有在资金管理内容上有很好的制度,因此导致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无秩序,局面很混乱,因此很多违纪的问题经常发生。因为资金管理上没有做好资金的预算工作,导致资金管理不到位,很多项目资金的申请和使用不一致,很多资金不能及时的到位,影响林业企业项目的开发,很多项目就会被搁置,这不仅影响项目的进度,同时影响企业的收益,而有的资金的使用经常会出现占用和挪用问题,套取林业工程的资金,所以会计的账目数据也存在虚假问题,因为林业的原材料的采集工作是林业企业的基础,所以机器设备的更新很重要,一旦设备资金不到位,不仅影响采集,而且在采集工作中还会威胁到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企业应该重视对资金的管理,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的资金的使用安全性。(三)财务管理难度大。林业企业的财务管理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以及所有的经济活动,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很大,但是因为林业企业在我国属于传统行业,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给予很大的难度,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还有需要整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的改变,需要强调会计的工作质量和数据的完整性,但是现在林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很多漏洞,比如,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很多会计数据不完整,弄虚作假;企业的资金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缺少完善的预算、核算体制,企业的监督部门不独立以及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缺少信息技术人才等,这都是财务管理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改变的财务管理内容来说,财务管理必须照顾到方方面面,这就又为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林业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林业企业的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所以林业企业要想改变财务管理的内容,首先要从资金管理入手,要改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在企业中,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建设,做好资金使用的预算工作,要结合企业的投资项目以及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好预算管理,林业的生产经营环节简单,但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才能完成,所以要保证预算的资金能够专款专用,避免出现私自挪用的现象,同时在企业中建立资金管理结算的部门,专门做对资金的结算工作,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同时要对资金做合理的分配和配置,保证资金的利用率,因此林业企业应该及时更新资金的管理理念,积极借鉴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健全资金的管理体系,将预算的资金发放到位,保证林业企业的资金使用的价值,也保证资金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二)推进林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在是信息时代,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因此企业的发展也逐渐信息化,所以对于林业发展来说,虽然企业是传统的企业,但是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对于林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要使用信息化的管理,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节约劳动力,还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做到资源共享,能够利用信息化的平台为企业创造利润,所以说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一个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集中记账、集中核算、统一管理的模式,所有部门都使用统一会计规章制度,便于对部门的管理,还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也应该注意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岗位上的员工能够遵守工作规则,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注意节约,加强自身的法律建设。林业企业是所有企业的支柱,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企业,所以说林业企业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就要求林业企业做好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国家应该为林业企业的发展做好法律基础,这样林业企业才能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制定属于自己的企业的规章制度,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发挥出法律的监督作用,保证林业企业的部门以及企业人员的工作都按照法律的约束开展,让财务工作有法可依,林业财务人员需要熟悉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并以身作则,遵守法纪,便于管理别人,同时要经常向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做好宣传,宣传财务法规。只有以法制作为经济工作的支柱和经济活动的准则,才能严把财务收支关,保证会计监督卓有成效地进行。(四)调动林业企业财务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林业企业可以通过对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建立一个优秀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并且保证他们工作的收益,运用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林业企业对于那些没有在团队的员工也要积极鼓励他们多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一旦在选拔的过程中脱颖而出,那么就可以进入到优秀团队中,同时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所有员工都应该遵循末位淘汰制,能者上庸者下,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他们懒惰的工作态度,同时企业内部要对这些员工的工作做好监督,确保及时发现工作业务中的不足,并给予纠正。并制定好奖惩制度,增强林业财务人员的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林业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稳步发展,就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完整,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满足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将.基于生态论的林业企业劳动计量技术研究[J].时代农机,2017(06)

[2]罗鹏辉.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改革的主要障碍及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17(14)

林业企业范文篇5

关键词:林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在林业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是一项十分系统和庞杂的工作,其工作的整体质量对于企业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强度的不断加剧,林业企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升级挑战,因此,规范林业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已经势在必行[1]。多元创新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手段,如果能在林业企业财务工作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将有效提升林业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帮助林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节约成本,提升效益。

一、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模式和体系存在问题。在林业企业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林业企业管理上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和体系,财务管理工作经常会呈现出混乱的局面,不仅在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上没有得到明确,也很难保障林业企业的顺利推进,寻求有序的管理模式与路径,是现代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开展好管理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此,解决林业企业财务管理秩序混乱的问题被摆在了突出位置[2]。在林业企业管理工作实践中,一般对财务管理工作都缺乏足够的重视,一般也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系,在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备上,也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如何构建现代财务管理体系,也直接关系到林业企业总体管理工作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提升林业企业财务管理综合效能,也是相关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到现代管理体系中,是重要的改进方向。(二)林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不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助力林业经济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在管理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很多林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和手段较为落后,制约了财务管理效能的提升。在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涉及到大量的财务运营数据,如果不能引进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容易出现财务管理漏洞和管理风险,同时也难免存在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探寻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提升财务管理综合水平,助力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从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来看,随着现代林业企业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传统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工作的需求,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对于提升财务工作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工作人员普遍对于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固守传统的工作模式,无法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财务总体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三)林业企业财务人才缺失。作为传统企业,林业企业在现代人才构建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在实践中,很多林业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现在很多林业单位由于理念上的偏差,很少引进专业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综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打造现代林业企业财务管理队伍,对于助力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在林业企业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一般都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在财务统计与财务整合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财务保障工作也很难落实到位,不利于林业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寻求有效的改进方式,引进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也是提升林业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点。

二、优化林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优化管理模式,开展规范管理。毋庸置疑,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在整个林业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体系性,在传统的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工作标准不明确的稳定,很多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基于此,造成了管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制约了财务管理综合效能的提升[4]。在实践中,要不断明确工作标准,实现标准化管理,对于管理流程和运作机制,都出台明确的标准,让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根据相应的业务标准制定准则,另一方面则要根据林业企业开展进度及实践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灵活性,适应当代林业企业发展需求。在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将财务管理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涉及到大量的林业物资,容易产生管理风险,对此,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要秉持安全原则,注重减少管理漏洞,保障林业企业财务的安全性,避免资产的流失,为林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助力现代林业经济的发展。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服务中心工作,保障林业企业稳步发展,在财务管理实践中,要不断探索优化工作流程,升级工作方法,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保证财务的供给与运转,进而提高林业企业发展效率[5]。在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提升效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优化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同时也要升级管理手段,采取现代管理模式,满足林业企业建设需求。(二)落实管理责任,构建财务体系。在开展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强化落实责任,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十分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和管理问题,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管理人员具体职责,发挥责任机制的约束和指引作用,提升综合管理效能。在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要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的整合与统计,都要有明确的责任指向,尽可能减小财务管理中的机制风险,提升综合管理效能[6]。在林业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构建上,要明确相应的责任,避免出现管理“真空”的现象出现,形成权力和责任的有机制约,避免财务操作风险,通过导入多元化治理体系,构建现代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引导各项工作按照既定流程推进,形成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提升财务风险管控综合水平,实现林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升林业企业财务治理综合水平。(三)强化信息建设,开展智能管理。林业企业财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林业资源的大量运转会产生大量数据,在人工财务管理模式下,不仅容易出现漏洞,也容易出现管理安全隐患。对此,要积极引入现代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升林业企业财务综合管理水平。在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多林业企业都没有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瓶颈。在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上,要结合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寻求合适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并根据管理实践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满足当代林业企业管理的需求。基于林业企业财务管理视角开展工作,要加强现代信息化建设,开展管理标准化建设,通过规范管理明确,引入信息化建设,减小人为操作的风险,提升林业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透明度,将财务管理真正落到实处,通过信息手段的介入,真正实现管理过程中的无缝衔接,提升财务风险防控综合水平,满足现代林业企业发展需求,实现规范、高效管理目标,提升综合竞争实力[7]。总体看来,在新形势下发展林业经济,林业企业必须要注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在开展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多采取现代化管理模式,工作人员要不断调整思维,优化工作体系和工作方法,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提升林业企业管理综合效能,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档升级。

三、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随着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在开展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找准工作节点,不断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和流程,提升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林业企业管理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奕红.浅析林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33):117-118.

[2]张广西.浅析林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J].低碳世界,2017(10):252-253.

[3]伦艳.林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8(1):58.

[4]赵威.林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4(10):87-88.

[5]芦斌.论如何加强林业企业财务管理[J].现代营销,2017(11):155-156.

[6]张春政.优化林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对策——针对财务管理现状的解决措施[J].经贸实践,2017(24):258.

林业企业范文篇6

林业企业资金管理是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有利的地位,必须要对企业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对企业内部资产管理进行优化,提高资金的高效利用率,促进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我国林业企业面临着多元化的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对林业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我国原有的林业企业资金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在波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很难作出合适的调整。所以,林业企业要改变现有的体制,加强林业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林业企业资金管理模式

资金管理是指有计划地对资金的来源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监督。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核心部分,资金管理包括对资金的取得和使用的管理,把企业资金进行有效的投资,保证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在林业企业中,对资金做好集中控制是林业企业发展的关键,资金集中控制模式如图1所示[2]。

2.1统一收支模式

统一收支模式是资金的收入和支出都由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在企业内部保证现金收入和支出集中化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的收入和支出平衡,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统一收支模式权力集中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职能上主要是现金的存放。统一收支适用于有多个独立的现金收支部门或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优点是有助于企业实现全面的收支平衡,提高现金的流转效率;缺点是不利于调动各层次开源节流的积极性,影响各层次经营的灵活性,降低了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效率。

2.2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是在企业内部设置的用来对各个分公司资金收入和支出进行统一管理的部门,对下面各个非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资金分配情况和资金结算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结算中心采用集权和分权相互结合的资金管理模式,结算中心职能是作为贷款中心。结算中心适用于根据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的要求需要办理资金融通和结算的大型企业。优点是强化集团资本经营意识,调剂资金的功能,加强内部监控,减少贷款规模,降低财务费用;缺点是行政干预多,贷款管理弱,结算中心运营好坏难以评价。

2.3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借鉴外界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在企业内部建立的内部资金管理的方式。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方式模拟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各分公司和总公司建立一种贷款管理关系,对企业下的各个单位的分散资金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填补资金空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内部银行的职能是作为企业内部货币发行中心。内部银行适用于具有更多银行职能资金管理需要的大型企业。优点是具有更多类似银行的职能,存贷分户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缺点是内部银行的合法地位遭到质疑。

2.4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是在企业集团内部单独成立的负责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部门,财务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代表,可以作为单独的法人企业来进行运行。财务公司的职能和内部银行的职能比较相同。财务公司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是集权和分权相互结合形式,主要职能是负责企业内部货币的结算和发行。财务公司适用于资金规模大且业务繁多的大型企业,优点在于加速资金周转,开辟了广泛的融资渠道,资金运作效率最大化,但是发展不够充分。

3林业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企业融资环境需优化,贷款难度大

在我国林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从外部获取资金,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效率,使资金能够在企业内部发挥最大的作用,保证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林业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资金管理存在疏忽问题,导致林业产品在销售时会出现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情况,林业产品变现能力也比较低。其次,我国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对林业企业的影响都非常大,林业企业原材料价格升高,造成生产成本提高,这些都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而且林业企业自身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周期长,对林业企业投资的一般以国家为主,林业企业融资困难,融资风险也大。另外,林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初级加工产品,而且林业企业经营渠道也单一,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林业企业在资金方面出现紧缺的问题。此外,林业企业大多是通过银行贷款方式来获取资金,保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但是,林业企业在国家的贷款总量中占有的额度较低,而且贷款年限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使得林业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3.2林业企业担保和抵押机制不健全

我国林业企业的规模大多是中型或者小型的,企业在担保能力上存在不足,银行贷款必须要提供担保押金,贷款程序严,贷款手续多,导致企业无法进行担保。政府面向林业企业提供的担保资金少,不能满足大部分林业企业的需要。银行贷款抵押,一般是房屋等不动产进行评估抵押,但是林业企业的森林资源很难进行评估,不能作为银行贷款的抵押物。政府关于林业企业资产抵押的政策和法规比较落后,没有完善的机制,这些原因都严重限制了林业企业的资金流动。

3.3林业企业资金监管体制不完善

林业企业在资金使用上缺乏合理的监管,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对资金使用情况掌握少,监督上存在严重的遗漏。资金比较分散,资金的使用效率低,造成资金脱离控制,企业内部的资金流转性降低。而且企业内部对资金使用情况监管不足,没有进行统一合理的安排,导致资金使用方面出现浪费的情况。如果项目出现缺乏启动资金的问题,那么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3.4林业企业管理人员素质需提高

我国林业企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重要因素是缺乏企业管理的人才资源。与国外相比,我国林业工作者较少。而林业是专业比较强的一个行业,发展林业需要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林业工作者学历低,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很少,缺乏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造成企业创新能力低。而且我国林业企业在人员的配备上严重不足,缺乏财务和金融专业的人才,不能有效地对林业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因此,我国林业企业要加强高素质队伍的培养。

3.5加强法制建设

林业和其他企业不同,林业的主要资源是有限的原材料。在固定的时期内,生产力是固定的,当市场需求增加时,林业企业不能扩大生产来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供给量增加了,那么会造成林业资源的过多开发,林业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林业的特征表明需要法律制度来保证林业企业的合法权益。目前,对林业企业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对资金的来源和管理等方面缺乏法律进行约束,林业企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我国林业企业资金管理策略

4.1转变资金管理体制

林业企业应成立为林业企业资金管理服务的财务公司,对林业企业的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建立独立的公司体制。财务公司具有法人代表,具有独立行使能力的权力,财务公司为林业企业做,进行贷款和投资的委托等行为[3]。林业企业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制,可以方便地进行融资等活动。建立的财务公司体制,可以为林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4.2制定资金管理预算制度

制定林业企业资金管理预算制度,对林业企业进行项目资金投入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保证林业企业各项目资金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林业企业资金管理预算制度要建立合理的项目分配标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通过资金管理预算制度的制定来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使资金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林业企业还可以建立预算审批审查制度,对资金管理预算进行监管。

4.3加强资金管理监督力度

通过企业项目内部审计功能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作。企业内部每个项目的资金都要进行检查,及时掌握资金运作的具体信息,仔细检查企业内部与资金相关的每一份材料,保证资金可以得到合理高效的使用。同时,不定期检查项目资金在运作时是否有违规行为,敦促项目负责人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资金合理运作,保证林业项目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林业企业需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5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增加、规模在逐渐扩大,如何做好林业企业的资金管理,促进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林业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今后我国林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赵忠亮 单位:辽宁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戴戎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137.

林业企业范文篇7

关键词:林业企业;政工;思想政治;作用;价值

在林业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占据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当今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林业企业想要占据一定的市场空间,必须要不断推进和改善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政工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政工队伍。因此,林业企业领导层必须要明确政工队伍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政工队伍的作用,高度重视政工的影响力,进而通过政工来提升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下面就探究政工对林业企业思想政治推动的重要作用。

1政工对林业企业思想政治的推动作用和价值

在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政工不仅是主体,还是发起者。高素质、高能力和高水平的政工能够充分调动林业企业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政工工作过程中,紧随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及时与职工沟通和交流,并且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缓解林业企业职工的精神压力、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缓解职工摩擦和矛盾。通过政工的耐心沟通和讲解,能够有效化解职工矛盾,对职工情绪进行安抚,并且提升职工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和挖掘职工潜力,充分激发林业企业职工的创造力。政工是林业企业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林业企业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管理职工的工作,政工具有管理职工的重要责任和职能。纵观当前林业企业发展态势,林业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职工是林业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可见职工对于林业企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林业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具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提升职工认可企业的程度,进而提升职工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使职工能够与林业企业未来发展相适应。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高度发挥林业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发挥林业企业人力资源潜在能力,从本质上促进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政工的思想水平决定了林业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水平,因此,林业企业必须要注重提升政工思想水平,为提升企业职工整体思想政治水平奠定基础。林业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水平贯穿于林业企业发展和管理工作的始终,可以说,林业企业能否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职工队伍是否具有稳定性,直接受到林业企业思想政治水平的影响。再加上政工在工作过程中会关注林业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促使职工关注林业企业的未来发展,对不良风气和思想进行抵制。职工也会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政工鼓励林业企业领导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以身作则,高度重视职工积极性,促使职工参与林业企业发展和建设之中。

2提高林业企业政工影响力的具体策略

2.1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想要提升林业企业政工的影响力,必须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总的来说,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够一味沿用过去固有的工作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职工的思想变化。因此,政工必须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则,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政工要将林业企业任务、目标以及工作重点作为出发点。结合林业企业职工思想认识具体情况,结合林业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情况,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和林业企业实际工作的根本结合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职工的激励作用和价值,创造出健康、积极的舆论环境,并且鼓励林业企业职工创造很好的人际关系。对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正视,明确其存在的问题,改善工作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林业企业管理、改革相结合,有机结合林业企业发展情况和职工思想认识情况,结合个人教育和集体教育。将现代化工作手段、措施和方法作为渠道,运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来提升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实效性。林业企业要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网络等媒介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林业企业内部网站,在网站上政治时事新闻等,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并且鼓励职工积极讨论和留言,通过网站来关注职工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提高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政工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在创新过程中总结工作经验,形成全新的工作模式。

2.2不断完善工作方式

纵观大多数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我们不难发现,林业企业政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方式就是会议,会议具有单向性,这样单一、传统的工作方式,导致很多职工缺乏热情和兴趣,并且积极性并不高,这从本质上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基于此,林业企业政工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为职工组织丰富多彩、多样性活动来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林业企业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从本质上提升林业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林业企业政工工作并非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工还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关心职工,明确职工身体、心理、工作、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并且协助职工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增强职工个人归属感,促使职工能够更积极和高效率地为林业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在林业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树立榜样和典型,鼓励职工争当典型,对榜样进行物质奖励,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不断提升林业企业职工的工作效率。比如:林业企业政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可以将某个部门的某位职工作为先进典型,将政工工作和该职工的薪酬有机结合,给予该职工薪酬奖励。目的在于通过详细、公平、公正的奖励政策,提升林业企业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终促进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总之,政工对于推动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政工做好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可以充分激发林业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从本质上提升林业企业生产和劳动效率,为林业企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正因如此,林业企业政工必须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完善和创新自身的工作方法和方式,教育、鼓励、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升林业企业职工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提升林业企业职工的集体荣誉感,激发职工责任心,从本质上推动林业企业稳定、长久、可持续发展。

作者:筱云燕 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阿里河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苏戬鹏.建设企业政工干部队伍提升企业思想政治水平[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1):94.

[2]王瑞臻.如何发挥政工师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7):2261.

[3]赵昭.新时期企业政工师如何提升自身修养与工作艺术[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5(6):70-71.

[4]赵存莉.充分发挥政工师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引导作用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1):9-10.

林业企业范文篇8

第一条根据国家《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为进一步规范**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在全省范围内,以森林资源为对象,以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为主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报经省林业厅审核认定的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种所有制的涉林企业。

二、申报

第四条申报范围

凡以森林资源为经营对象,从事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包括木竹种植与培育、苗木花卉生产与培育、木竹藤加工制造、人造板生产、家具制造、木浆造纸、林产化工、野生动植物人工驯养繁育与加工、森林食品药品生产、林副产品加工、森林旅游,以及林产品专业批发、流通、服务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第五条申报条件

(一)科技开发能力较强。企业能依靠科技进步,具备较好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营产品符合国家林业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具备专业研发中心的企业有优先权。

(二)市场竞争力强。企业主营产品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产销率在85%以上;企业营销网络健全,市场占有率高。

(三)资信好。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资产负债率低于70%,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

(四)产品质量过硬。企业的技术装备应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在全省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五)遵纪守法。企业在生产流通中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近两年内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企业不拖欠国家税款、不拖欠职工工资、不拖欠社保基金。

(六)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企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健全,能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林区致富。

第六条申报企业应达到的经营类型指标:

(一)木竹加工类。总资产规模:人造板生产企业8000万元以上,木材加工企业5000万元以上,竹材加工企业3000万元以上,综合性加工企业6000万元以上,林化企业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人造板生产企业8000万元以上,木材加工企业5000万元以上,竹材加工企业3000万元以上,综合性加工企业6000万元以上,林化企业2000万元以上。人造板生产企业和木竹加工企业需在本省范围内,通过企业自营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林业”、“合作造林”等形式,定向建设5000亩以上原料林基地。与林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企业,其总资产规模和年销售额可放宽到同类企业的70%。

(二)木竹种植与培育类。商品用材林基地种植、培育规模10000亩以上,经济林种植、培育规模3000亩以上。

(三)林木种苗培育类。总资产规模:2000万元以上;基地面积1000亩以上,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上。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在同行业中经济效益领先。企业在培育、流通过程中,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带动农户数量100户以上。

(四)花卉培植类。总资产规模:800万元以上;基地面积100亩以上或温室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生产设施较为先进,具有较强的新优特品种开发、引种能力。企业在生产、流通过程中,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带动农户数量100户以上。

(五)野生动植物人工驯养繁育加工类。总资产规模:25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能够提供不少于150人的就业机会,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潜力,行业关联度大、辐射力强,能够促进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六)森林食品药品生产、林副产品加工类。总资产规模:30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能够提供不少于150人以上的就业机会,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潜力,行业关联度大、辐射力强。

(七)森林旅游类。主要指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业的森林公园和开放型自然保护区。总资产规模:5000万元以上;经营总面积1万亩以上,年旅游收入总额600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量达30万人次以上,对地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拉动能力,能创造300人以上就业机会。

(八)林产品专业批发、流通、服务类。林产品专业批发企业,总资产规模:5000万元以上,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林产品流通企业,总资产规模:5000万元以上,年交易额在8000万元以上。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企业,总资产规模:500万元以上,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开发推广的产品属高新技术产品,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在省内居领先水平,产品科技特色明显。

第七条申报材料

申报企业须按照本办法第五条和第六条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出具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填写《**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表》。

第八条申报程序

**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两年组织评审一次,申报企业直接向企业所在地的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县、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对企业所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确认后,正式行文向省林业厅推荐,并附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

三、认定

第九条省林业厅对各地上报的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复核后,组织对申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审认定。评审认定通过的**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省级媒体公示后,由省林业厅发文命名并颁发证书和授牌。

第十条经认定公布的**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省林业厅重点联系和持扶企业,优先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惠政策。

第十一条**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变更企业名称,需要对其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予以重新确认的,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变更的企业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由县、市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省林业厅予以确认。

第十二条**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期为两年,期满后由省林业厅组织复审;经复审不合格的企业,取消其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四、监管

第十三条省林业厅对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跟踪监测和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优保劣汰。

第十四条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一年两次的数据监测和信息统计制度。每年1月和7月,分别填报《**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信息数据表》;1月份填报上年度全年数据,7月份填报当年上半年数据,经县、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后于次月20日前报省林业厅。

第十五条省林业厅对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提出监测评价意见,并反馈给企业。

第十六条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省林业厅审核后,取消其**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收回证书和牌匾,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1、监测评价不合格的;

2、在申报和监测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的;

3、拒绝监测,不按规定要求提供相关基本信息数据的;

4、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而破产或被兼并的;

5、企业经营过程中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财税信贷政策和产品质量标准,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

五、附则

林业企业范文篇9

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的产业方向,林业产业化经营有成效,在林业经济、精准扶贫、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壮大发展企业的同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题。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质量安全双提升。发挥林业在促进绿色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中的积极作用,把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生态产品和林产品。继续实施退耕还果工程,完成退耕还果,在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林业产业规模。继续加强林果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对已建成的林果科技示范园进行改造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林果示范园面积、提高档次,推广应用高光效修剪、套袋,加强树下管理,强化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果园单位面积效益,提升果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深化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添活力。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继续做好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等工作。按照国家、省、市要求,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积极探索集体林场的管理机制,用好管好集体林场。不断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拓宽林业发展融资渠道,盘活林业资源,把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本,不断扩大林权抵押贷款的覆盖面。中国林业系统具备生态产业深度发展的潜力,林业生态基地的建立可吸纳国内外企业投资参与林业生态产品的经营管理。可以选择地区和绿色生态产品,建立联合生产网络及商贸流通渠道。同时针对当地贫困人群,组织有偿的精准扶贫,开展林下生态产品的共同开发,以达到资源利用、消除贫困、企业盈利的最佳成效。中国旅游休闲度假市场开展了数十年,具有庞大的客源潜力。而国内林业系统经过数十年的管理开发,许多基层林场在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的地方建立了大量宾馆,具备了食宿条件、足够的接待能力。然而由于管理、宣传、经营理念等问题,目前许多林业系统的宾馆、招待所除了节假日,没有达到正常的接待能力,甚至有的一年中多半年要关门停业,造成了资源浪费。

2中国林业企业的经济空间

中国林业企业如何适应海外贸易的不适?有没有一个专门的行业组织帮助企业脱困解题?2014年11月7日,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国际投资贸易促进会正式成立,从“走出去”“、引进来”、“话语权”三方面着手,帮助企业“对症下药”,解决“水土不服”的难题。中国林业企业如今已“走出去”,但能否在国际贸易中站稳脚跟,要靠企业自身努力。“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开阔视野,是为了与国际接轨“引进来”,林业企业只有下好“走出去”这盘棋,林业发展的步伐才会更加稳健,国家贸易中才会有更多的“中国声音”。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战略大局。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业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林业的地位与作用,为林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防沙治沙和林业“走出去”是重要内容;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这些都为林业改革发展创造了条件、拓展了空间。

3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

推进林业现代建设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绿色惠民水平。要探索形成共建共享机制,既能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又能确保群众公平分享发展成果。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做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做好城市周边绿化,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做好城市群绿化,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要高度重视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绿色富民产业,不断扩大林产品有效供给。要尽快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让其通过保护生态实现稳定就业和精准脱贫。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形成林地适度规模,促进了林地规模化经营。新成立林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结合农业产业发展,新建标准化的以种植农产品为主的林业产业合作社,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新型林业经济组织等方式,积极引导林农参与林地流转,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带动林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断增加林农收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新建了花卉苗木产业基地,新建花园基地,不断增加花木产业基地面积,积极推动生态休闲芳香旅游产业,带动了林农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制定了林业产业发展5年规划,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加大林业资本投入。改革通过调整林地的界定,解决林地范围之争。完善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将林地审核审批权上收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行使。

4结语

“绿”的背后,是长期以来的坚定守护。然而,维护森林资源安全、让林木深深地扎根在山间原野并非易事。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

作者:王克军 单位:漠河县北极镇漠河林场

参考文献:

[1]谢恩峰.宣州区林地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92.

[2]王国聪.信息化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广西林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1):169.

[3]佟福锁,楼浙辉,欧斌.新农村建设中基于生态理念的林业发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241.

林业企业范文篇10

关键词:会计;监督制度;对策

林业企业可持续经营和发展,离不开会计监督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林业企业会计监督是以内部控制理论为指导,通过充分发挥林业企业财务、生产、资源和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控制机制,解决林业企业会计监督不健全、管理弱化的问题。

1林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1林业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企业的经营机制、经营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与之配套的机制还未能建立和健全。针对所出现的经济活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办法。就国有林业企业来说,在企业的所有权尚未分离之前,林业会计人员兼有双重身份、他既代表国家利益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同时又是企业管理者,随着国有林业企业的两权分离,林业会计隶属于林业企业,从而对林业企业的监督权自然就削弱了。另外,新的《会计法》虽已颁布,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再者,在林业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说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因此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那么会计监督职能必然会缺乏有效的保障。

1.2林业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欠合理

林业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仅仅考虑到行政管理上的方便而没有科学地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林业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着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地下、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同时企业内部在在组织结构设置中只重视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同级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不能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机制。一些单位内部监督制度极不健全,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不严密,致使监督流于形式;有的单位虽建章立制,但不落实,不考核,形同虚设,单位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均处于监督无力状态,致使大量违纪现象发生。

1.3会计法的宣传不到位

在一些林业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心目中,对《会计法》存在一个模糊的概念,把《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等同起来,并把《会计法》理解为一般的会计制度,企业所习惯的是具体执行,未能预见法律对企业可能的影响,也就缺乏对法律的关心。

1.4林业会计人员学历素质较低

据统计在林业企业中,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不及10%,有会计师资格的仅占10·45%。由此可见,林业高层次会计人才匮乏,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且有的还是无证上岗。大部分林业会计人员往往只局限于对已发生经济业务的核算、报告,参与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致使会计监督的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再者,林业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2加强林业会计监督的措施与对策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林业会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林业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形势要求必须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明确会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完善以《会计法》为主导,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法规,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林业会计人员必须熟悉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并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法纪,否则就难以监管别人,同时,要经常向单位负责人和广大职工宣传财经、会计法规。只有以法制作为经济工作的支柱和经济活动的准则,才能严把财务收支关,保证会计监督卓有成效地进行。

(2)健全林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强化会计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内部凭证制度、健全账簿制度、科学预算制度、定期盘点制度,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等。内部控制体系要以适用性、有效性、合理性、协调性、统一性为标准,按照预防为主,相互制约,职责分明,帐、钱、物分管,严格操作程序,实行人员岗位轮换等原则建立,为“会计法”的实施提供检查、监督的依据。在企业内部,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确规定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这样就可对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林业会计人员素质建设。

近年来,我国林业企业会计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然而,会计人员的素质从总体来看,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来,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因此林业企业首先要建立会计人员的考核选拔机制,严把选人、用人关。要把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作为选拔的重要条件,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熟练、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会计队伍,不断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其次。林业企业要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教育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熟练掌握会计业务的基础上做好会计监督工作,确保不因会计工作人员素质问题导致会计监督不到位而出现违纪违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