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0:10:01

林业经营

林业经营范文篇1

关键词:营林生产;措施;经营模式;完善

1我国林业营林生产发展的现状

所谓的营林,是指通过为工程建设培育幼苗,并在林业监督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提供木材需求的工作。但从其发展历程来看,营林工作发展时间较短,其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我国还是处于以资源的消耗来换取经济效益的阶段,因此这一时期对于营林工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意识,同时对于树木的消耗也都是取自当时现有的木材资源之上,这就为后期资源匮乏埋下了隐患;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第二个时期,在这一阶段,虽然无节制的资源消耗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显现,但是对于林业的建设及营林工作仍旧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在局部出现问题之后,在局部地区开始提出植树造林,但由于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这一时期的营林工作也并未得到发展;随后进入第三个时期,这一阶段由于环境的持续恶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极端天气如沙尘暴、干旱不断发生,空气质量也令人堪忧,使得国家逐渐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在这一阶段,营林工作才真正的出现并得到发展。营林思想的提出,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其工作的实行。从改革开放正式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在最近这几年,由于世界经济的普遍不景气,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步入中高速水平行列,各行各业正在寻求突破,纷纷借助信息化平台加快转型升级,以获取更好的发展机遇。而一个行业的转变往往牵涉到方方面面的改变,很多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我国林业发展上,也正面临着经济建设向生态建设的理念转变,肩负着发展经济效益和改善环境问题的重任。

2营林生产和林业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发展规划结构不合理。从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林业发展规划不是很合理,大多数林区的规划偏重于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弱化或者忽视了生态效益的发展规划。而且在大部分植树造林工程项目中,种植苗木品种单一,基本都是沿用的材木品种,不利于改善林业发展结构和水平,降低了生态防御功能。另外,目前多数林场的营林生产没有实际可行的具体规划,而且由于是国营性质,对盈利规划重视不够,完全持放任的发展态度,往往达不到国家预期的营林经济效益,更无法兼顾净化环境需要的生态效益需求,有时候甚至出现巨大的亏空漏洞,需要国家来最后买单,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2.2科学技术运用缺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行业领域的发展都是如此。林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需要科学的管理模式来提高生产水平,只有充分地运用科学技术,才能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在我国林业营林工作中,科技含量还不是很高,在林业发展中,经营模式还不是很科学。植树造林中水肥的管理还处于粗放的以量换效益阶段,没有把成熟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位;采伐经营中作业手段、贸易方式还在沿用传统的老规矩,没有整合好现代科技信息资源,使得林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2.3林种选育水平不高。我国的林种选育体系建设水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多数依靠政策性的指导来进行林种选育工作,完全没有市场经济时代应有的市场意识,从而缺乏创新驱动力,竞争力明显不够,导致林种选育水平停滞不前。从实际经营来看,国营林场的经济效益明显低于私营林场,跟国外林业发达的地区相比更是差距甚远,需要加大马力前进。

3针对我国营林生产主要问题的改进措施

本届政府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力度是空前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已经取得了春风化雨的效果。在林业发展中,我们要紧紧地把握好眼前的良好机遇,在营林工作中,撸起袖子,埋下身子,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好我国营林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3.1加强营林工作规划,提高造林水平。在林区的具体发展计划中,要结合自身的营林生产水平,因地制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全面的考虑经济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并应逐步加大生态林建设规划内容,响应国家林业发展政策,切实做好营林生产,经营好林业,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要在营林生产中,扎实做好各项衔接工作,保证林业生产质量,从根本上提升造林水平,为经济增长、生态改善储蓄能量。3.2发展现代化的营林生产管理模式。我国现阶段的林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是营林生产管理上现代化建设欠缺。各林区的发展管理还是沿袭地域发展模式,实行粗放的经济建设管理制度。从造林生产上就可见一斑,多数造林项目都是贪大求全,开始建设时往往声势浩大,过不了几年就会无人问津。这种虎头蛇尾的营林工作十分不利于林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营林生产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科技力量,实行集约化精准管理,全程追踪林业项目生产情况,保证每一份投入都有迹可循,提升林业发展的整体效益。3.3建设好良种选育机制,转变经营理念。在营林工作管理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全面简政放权,必须从决策者转变成服务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我国林种选育发展的现状,需要重新建立健全良种选育机制,给予林区营林工作的充分自主选择权,把营林生产推向市场竞争的轨道,由市场的发展规律来促进林业经营模式的改革,让我国林业的发展适应国际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让营林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只有转变经营理念,不断的完善、革新,才能真正实现林业发展的可持续、稳定增长目标。

4结语

营林生产工作关系着林业发展的水平,林业经营模式决定了林业发展的效益。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巨大,需要高水平的营林生产工作来推动业态的前进,在生态环境的下行趋势日益明显时期,我们必须不断的改进营林生产措施,逐步完善林业经营模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家良,陆化.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讨[J].农技服务,2015,(11):117-118.

[2]高峰,刘爱霞,陈希文.探究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6,(2):143-144.

[3]饶建兴.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6):131-132.

[4]霍世功,辛雨.营林生产和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J].现代园艺,2014,(6):164-165.

[5]陈秀微.林业生产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18).

[6]黄德诚.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J].绿色科技,2016,(19).

林业经营范文篇2

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的产业方向,林业产业化经营有成效,在林业经济、精准扶贫、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壮大发展企业的同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题。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质量安全双提升。发挥林业在促进绿色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中的积极作用,把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生态产品和林产品。继续实施退耕还果工程,完成退耕还果,在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林业产业规模。继续加强林果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对已建成的林果科技示范园进行改造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林果示范园面积、提高档次,推广应用高光效修剪、套袋,加强树下管理,强化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果园单位面积效益,提升果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深化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添活力。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继续做好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等工作。按照国家、省、市要求,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积极探索集体林场的管理机制,用好管好集体林场。不断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拓宽林业发展融资渠道,盘活林业资源,把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本,不断扩大林权抵押贷款的覆盖面。中国林业系统具备生态产业深度发展的潜力,林业生态基地的建立可吸纳国内外企业投资参与林业生态产品的经营管理。可以选择地区和绿色生态产品,建立联合生产网络及商贸流通渠道。同时针对当地贫困人群,组织有偿的精准扶贫,开展林下生态产品的共同开发,以达到资源利用、消除贫困、企业盈利的最佳成效。中国旅游休闲度假市场开展了数十年,具有庞大的客源潜力。而国内林业系统经过数十年的管理开发,许多基层林场在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的地方建立了大量宾馆,具备了食宿条件、足够的接待能力。然而由于管理、宣传、经营理念等问题,目前许多林业系统的宾馆、招待所除了节假日,没有达到正常的接待能力,甚至有的一年中多半年要关门停业,造成了资源浪费。

2中国林业企业的经济空间

中国林业企业如何适应海外贸易的不适?有没有一个专门的行业组织帮助企业脱困解题?2014年11月7日,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国际投资贸易促进会正式成立,从“走出去”“、引进来”、“话语权”三方面着手,帮助企业“对症下药”,解决“水土不服”的难题。中国林业企业如今已“走出去”,但能否在国际贸易中站稳脚跟,要靠企业自身努力。“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开阔视野,是为了与国际接轨“引进来”,林业企业只有下好“走出去”这盘棋,林业发展的步伐才会更加稳健,国家贸易中才会有更多的“中国声音”。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战略大局。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业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林业的地位与作用,为林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防沙治沙和林业“走出去”是重要内容;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这些都为林业改革发展创造了条件、拓展了空间。

3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

推进林业现代建设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绿色惠民水平。要探索形成共建共享机制,既能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又能确保群众公平分享发展成果。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做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做好城市周边绿化,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做好城市群绿化,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要高度重视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绿色富民产业,不断扩大林产品有效供给。要尽快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让其通过保护生态实现稳定就业和精准脱贫。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形成林地适度规模,促进了林地规模化经营。新成立林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结合农业产业发展,新建标准化的以种植农产品为主的林业产业合作社,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新型林业经济组织等方式,积极引导林农参与林地流转,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带动林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断增加林农收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新建了花卉苗木产业基地,新建花园基地,不断增加花木产业基地面积,积极推动生态休闲芳香旅游产业,带动了林农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制定了林业产业发展5年规划,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加大林业资本投入。改革通过调整林地的界定,解决林地范围之争。完善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将林地审核审批权上收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行使。

4结语

“绿”的背后,是长期以来的坚定守护。然而,维护森林资源安全、让林木深深地扎根在山间原野并非易事。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

作者:王克军 单位:漠河县北极镇漠河林场

参考文献:

[1]谢恩峰.宣州区林地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92.

[2]王国聪.信息化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广西林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1):169.

[3]佟福锁,楼浙辉,欧斌.新农村建设中基于生态理念的林业发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241.

林业经营范文篇3

关键词:林业企业;经营绩效;变量重要性;MLP神经网络

1引言

林业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就处于迅速发展阶段,2018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为7.33万亿元,同比增长2.88%,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600亿美元,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达1.57亿t,其中,木竹加工及产品制造业仍对林业产业的发展起着较大的贡献性作用。林业企业的共同努力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随着近来我国对林业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林业企业对林产品的开发和使用受到了一定程度限制[1]。从股市数据反映,多数涉林的上市公司近两年来经营效果不是很理想,净利润水平不高,甚至出现亏损。通过对我国A股市场上市的42家涉林企业的经营数据分析,挖掘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相关变量,量化目前对林业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分析结论为指导总结可行性发展建议将会对林业企业,在面临生存发展受到挑战的瓶颈期取得经营绩效突破有着指导性意义。

2企业的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经营绩受多个相互作用且复杂的因素交叉影响[2-3],不同类型的企业绩效关键性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加工制造型企业受其生产运作过程管理影响较大,涉及寻求突破的企业更加抓住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并且规模越大,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对其影响效果越为明显,因此文章从林业企业生产运营、资金运转、研发创新三个层面,寻找可能够对其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可以量化计算的二级指标。在经营绩效反应层面,以每股收益、加权净资产及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主要经营绩效衡量指标。2.1生产与运营。规模较大的林业企业会涉及林木产品的采购、运输、加工、仓储、销售,如果能够合理对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体过程进行科学化管理,将会对其绩效产生深远的根本性影响[4]。在生产运营层面涉及利润的营业收入A1、营业成本A2、毛利润A3是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指标,存货周转率A4是其产品销售能力的反映指标,销售费用A5、管理费用A6是企业团队管理过程中投入。2.2资金运转与使用。资本的投入和管理对企业绩效有较大程度的影响,企业的规模越大,对资金的管理水平要求越高。资产负债率B1反映了企业的借入资本和总资本的比例结构;财务费用B2大部分由借入资本产生的利息构成;流动比率B3则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程度,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但是流动比率过高也反映了该企业的资金闲置成本过多;应收账款周转率B4则反映企业对赊销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高,既反映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能力较强,也反映了企业的销售业务较多,经营业绩良好。2.3研发创新能力。由于林业企业现实问题,其生产结构、加工手段、产品特质、企业的运作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必须经历一定的创新,对产品的研发和升级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因此衡量林业企业的长期绩效,研发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纳入考虑因素[5]。一个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C1,研发人员数量C2、研发人员占总人员的比重C3,以及企业形成的无形资产C4都能体现一个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重视水平。

3基于MLP模型的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林业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于各个企业2018年年度报报告的报告值,或者依据报告值为基础的计算值。选取标准为在我国A股市场上市,涉及林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全部42家企业。3.2MLP模型简述。MLP多层感知器人工神经网络包含m个隐藏层,计算时隐藏层和输出层的任一神经元的输入值均为前一层所有神经元输出值加权之和。即:yil=f(∑nj=1yjl-1wjil-1+bil)(1)其中:yil为第l层第i个神经元的输出值;yjl-1为l-1层第j个神经元的输出值;wjil-1为第l-1层第j个神经元的连接权值;n为第l-1层神经元的个数;bil为所求神经元的偏差值;f(—)为传递函数,其训练和学习过程如图1所示[6]。MLP提供了多个输入、多个输出的关系分析,并且能够通过隐含层复杂的训练和检验,将看似复杂无关联的数据很好地归类、量化,反映各个输入值对输出值的重要性程度,能够帮助我们从14个输入指标中计算确定关键性指标。选取77.78%的样本为训练样本,22.22%的样本为测试样本,有效样本量100%,经测试样本测试,平方和误差为0.219,平均整体相对错误为0.000,说明构建的模型较为适用,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输入和输出的关系。3.3实证结果分析。部分就有代表性上市企业的相关指标原始值如表1、表2所示:如图2所示,共14个变量,现对其影响程度做如下定义:以变量重要性大于等于0.100,定义为决定性影响变量;以变量重要性大于等于0.051且小于0.100,定义为关键性影响变量;以重要性大于等于0.035,且小于0.051,定义为一般性影响变量;以重要性小于0.035为较小影响变量,即分析结果如表4:

4结论与对策建议

林业经营范文篇4

全方位地进行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林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高效地利用林业资源,全力实现林业资源开发的立体化,多样化,保持生态平衡。在整个林业产业化建设中,要始终把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林业资源效益的同时,实现林业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林业产业布局回归到地方。林业产业化建设应着眼于本地,考虑地方资源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应自身发展的建设主体,突出自身特色,切记盲目跟风,建立一个具备鲜明区域特征的产业。林业产业运行管理的统一性。林业产业经营体系建成后,应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制度运行,建立健全公司法人制度,开发市场,加强林业基地建设,开展社会化服务,实行整个产业运行的一体化管理。建立规模化的产业基地。林业产业化建设依赖于一定规模的林业基地。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林业基地可以实现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通过一个高起点、高效益、高速度的基础平台及联合合作的生产模式,整合分散的生产经营单位,最终提升产业群体的市场竞争力。

2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措施

林业产业化经营是未来林业发展的方向,如何推动产业化经营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是相关政府部门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以下就此问题,提出几条对策措施。林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为,明确其职能。政府机构作为传统林业经营模式中的主导者,应转变思路,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参与到林业产业化建设当中来。在当今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政府机构应放开过去对林业经营生产活动各种各样的限制,从主导者变为监督者,只制定林业发展的目标规划,完善林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干预林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为林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信息、技术及政策上的支持。鼓励群众参与林业产业化经营。林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鼓励社会团体、群众参与整个林业产业化建设,以利于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各行业、各团体、各个群众组织,组成一个整体,在政府的有效支持与协调下,实现产业产供销、贸工林有机结合。改革林业产权制度针对目前农林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方面存在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模糊不清的现状,确立一个清晰的产权归属制度,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尤为关键,也利于整个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建设。当务之急,应根据市场的要求,林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新型林业产权制度,实行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三权分离,允许转让、承包、拍卖等经营形式进入到林业产业化建设当中来,建立新型的林业经营机制,以便于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更快更好的形成。系统地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是一个多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结构,其中主要包括商品林业、多功能林业及生态林业这三个系统的产业化经营。在这三个系统当中,每一个系统由划分了许许多多个子系统,系统与子系统,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产业链。针对一个产业链,培育相应的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利用区域林业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整体体系的发展。

3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意义

林业经营范文篇5

1现阶段制约林业经营及林业生态失衡的因素

1.1林业资源管理难度较大。我国林业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是有着过于分散的特点,管理起来难度较大。虽然我国对林业采伐控制非常严格,但是也存在一些人员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追求,乱砍滥伐林业资源,再加上自然因素对林业资源的破坏,导致林业生态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开展受到了严重阻碍。需要特别注重的是,我国林业管理部门设置数量以及机构内部工作人员数量与林业经营管理以及生态平衡建设需求数量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导致林业资源维护难度较大的主要因素。林业管理机构人员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林业资源管理维护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驻扎在林区,虽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但是使工作人员与家人之间的距离拉大,最终导致很多人员不愿意投身于林业资源管理维护事业中去。另外,一些部门对林业资源管理维护、生态建设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管理工作开展无论是在设备还是经费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些因素都使我国林业资源管理难度有所提升。1.2林业经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林业经营管理系统应用的管理方式过于粗放。上文叙述中也提到了我国林业资源过于分散,这一情况不仅增强了林业资源管理的难度,对于林业经营管理体系建设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我国林业资源管理部门对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应用转化能力不高,应用的很多设备过于落后,不具备超前管理意识,最终使我国林业产业贡献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另外,我国林业经营管理中产业布局结构不够合理,生产结构没有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需要特别注重的是,林业与其相关联产业并没有得到延伸发展,而是将较多的精力放在了林木栽培种植以及采伐方面。林业资源销售阶段中介组织的说服力较差,没有注重品牌效益建设,降低了林业资源具有的市场竞争优势,对我国林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1.3产业化水平较低。虽然我国从立法以及制度等方面加强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但是目前各项制度落实与林业经营管理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林业资源过度的保护与开发都是不可取的,过度的保护虽然会不断加强我国林业资源的覆盖面积,但是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林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建立相对应的市场机制,然而由于林业产业发展还处于薄弱阶段,林业资源真正的价值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产权与股权划分方面没有形成明确的标准,这些问题对我国林业经营管理会造成严重的制约。

2林业经营与生态发展的有效策略

2.1注重造林活动的开展。以往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注重林业资源的保护,以过度消耗林业资源为代价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做法是不可取的。林业经营中一定要保证林业树木的多样性,使林业资源可以呈现出丰富性的特点。林区在引入新的树种前,一定要对树种的生物性进行分析,要了解该树种是否适合在该区域进行栽种,区域气候条件、土壤养分是否符合该树种的生长发育需求。切忌盲目引入树种,因为不同树种之间也会存在“天敌效应”,要避免因外界树种的引入对林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对树种引入可行性进行分析后,制订树种引入栽培计划,保障树种引入资源需求,在短时间内大力培育速生林及经济林。2.2加强灾害管理。除了人为的乱砍滥伐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之外,一些不可控的自然因素也会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我国每年因火灾损害的林业资源数量较大,虽然我国在各个林区都进行了防火林业站建设,但是因为人员数量以及林区分布影响,林区防火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林业资源破坏情况控制力度,如可以应用无人机以及遥感技术对林区发展情况进行监控。通过先进化、数字化的手段进行林区监控网络建设,对林区林业资源安全进行全面监控。当不良事件发生后,监控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向林区工作站进行危险信号的传递,林区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启动预先制定的紧急预案,将林业资源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森林火灾事故发生后,消防车赶往灭火现场需要较长时间,如果在这一时间段没有采取相应的救援活动,必定会导致火势蔓延,加大林业资源损失。因此,火灾信号以后林业站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先利用灭火器进行火情控制。如果火势太大,需要利用手上具备的切割工具进行隔离带建设,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另外,病虫害预防和控制也是林业经营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工作,不仅是为了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力度,同时也是为了维持林区生态平衡。发现病虫害后不能拖延,一定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采取药物、物理相结合的治理方式。2.3落实分类经营管理模式。将分类经营管理理念与林业经营管理进行融合,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林业资源过度开发情况。分类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是结合林业资源功能方面的差异性,以及经营目标存在的差异性,科学统筹规划,使林业经营管理可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这种经营模式能提升林业资源的应用效率,林业资源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具体而言,就是将林业资源根据功能差异进行划分,将整体划分成生态与经济两部分,生态部分负责创造生态效益,经济部分负责创造经济效益。林区的划分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同时也能使林区一些经营方式可以针对性地落实到位。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虽然要利用林业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财富,但是开发力度需要控制在林业资源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内,“不要让最后一棵树木存活在室内。”2.4林农结合经营。要想提升我国林业经营管理水平,故步自封是不可取的,一定要吸收国外先进的成果和理念,重点学习林业资源生产以及管理方式,并且结合本土情况将其改良成适合中国林业资源部生产和管理需求的手段和方式。农业作物作为林业资源的辅助部分,林业资源占据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创造同时具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林业经营管理模式。要注重具备综合效益农作物的推广工作,如采取林草间作,在林区树群中进行药物栽种,增多林业中可以获取经济效益的作物,使林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如很多区域发展过程中采取“梯级”种植的方式,也就是在上面进行树木栽种,在下面栽种花卉及景观树,在林中种植青草和食用果树。秋季对树叶与青草进行采集,将其作为畜牧业喂养的饲料,食用果实经过包装可推向市场[2]。2.5做好林业资源开发控制工作。在林业资源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高新技术以及先进科学成果的转化,要在短时间内创造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科技工作队伍,为林业经营发展以及产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林业资源种类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包括野果、菌类以及野生动物等,要充分挖掘这些林业资源具有的价值,多角度开展经营工作,并且加强林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使林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林业经营过程中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进行承包经营,除了国家明确规定的一些区域以外,可以将林业资源承包给林业下岗职工,承包过程中规定其权利和义务,对责任进行明确性的划分,资源定主、管理定责、职工定心[3]。另外,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并且保证林农经营补贴政策可以落实到实处。每一个林区都有属于自身的特色,要立足于根本,大力进行相关产业的开发。一些林区可以进行旅游产业开发,使得林区经营可以转型升级。在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资源保护,避免林业旅游产业发展损害林区生态平衡。2.6注重林业工作人员的培训。林业工作人员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注重其专业素质培训,同时也要注重其职业道德素质培训。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学习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对不同岗位林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审核,制定和落实绩效考核机制,对于综合素质不达标以及绩效不达标的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并且由先进员工进行帮扶,使林业经营管理工作队伍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4]。

3结语

为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一定要科学合理地经营开发林业资源,才能有利于林区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在经营林业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仅做到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还要充分发展林区经济,推动技术革新,并创立系统的林业经营体系,营造一个协调与稳定发展的森林生态环境,为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志华.林业经营与林业生态发展对策分析[J].种子科技,2017(1):28.

[2]龙生艳.论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137.

[3]韩金波.林业经营与林业生态发展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122,256.

林业经营范文篇6

关键词:林业经营模式;选择;影响因素

正是由于林业的改革让林农有机会来对林业经营模式自主选择,基于这种前提,还需要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考虑,选取相应的经营模式会直接制约其收益。现如今,我国的经营模式一般以联户经营模式、单户经营模式、股份合作经营模式为主,在选取经营模式的同时,均要由自身的情况着手,最大程度上确保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林农收益也需要政府的支持。

1如今我国林业经营模式分析

1.1联户经营模式。联户经营模式其实就是数户单户一同承包一块土地,一道商议利益分配路径的一类经营模式。该类经营路径能够通过单户自发组建而成,也能够通过村集体决定组建起来。其主要的优点就是能够防止土地经营划分难度的弊端,能够合理地将劳动力成本分配,能够灵活地往着规模化的趋势发展。然而该类经营路径具有一定的缺陷,若是没有合理的路径安排现有的劳动力,利益分配不均衡就会造成农户经营主动性不足,单户和单户之间发生的利益矛盾较多。1.2单户经营模式。单户经营模式其实就是农民单户承包一块土地,在这块土地上具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的经营模式。该类经营的发展优势就是不需要再额外支付任何制度成木,农户能够具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所以就相应的激发了农户的经营积极性,林业产业的要素主体权益逐渐出现和谐统一的状态。另一方面,单户经营的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林业产业作为一类对技术要求很高的产业,大部分农户由于单纯经营而出现技术投入不足。然后就是单户经营的路径可以支持的经营资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是要进一步发展、优化林产业,还需要丰富的资金支持。最后,单户经营模式的社会资源具有相应的局限性,无法构建有效的产业链,若是还想让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构建一条科学、合理的产业链,确保林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1.3股份经营模式。股份经营模式一般指的就是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龙头企业逐渐组织林产业开发项目,单户农户能够将生产工具、资产、劳动力相应的折合成企业的股份,可以大力的应用在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每年往企业收取红利的一类经营路径。该类经营模式,往往可以让单户林业人均收入可以达到每月净收入3243元,被视为该三类经营模式中单户经营收入最高的一类路径。股份经营模式从理论方面着手,该类经营模式被作为最可以整理各类经营要素,最容易得到最多的人脉,最容易得到最多的技术仪器,也是最容易达到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一类生产路径。

2制约林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因素

2.1经济收益造成的因素。按照相关的研究调查表明,在单户和多应用单户经营的生产模式不适宜的情况下,同时还需要选取联户或者股份经营的模式的过程中,一般农户会相应的选取股份经营的模式。这主要是由于单户和周围单户发展结合在一起的经验分析,股份经营模式造成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原因。然而一些林农也表示不同的股份经营的模式现如今还具有一定的产权不清与法律执行力度不利的不足,一旦林农认为自身的权益会被侵犯的情况下,就会极为慎重地考虑是否参股的问题。2.2单户家庭成员的因素。按照相关的研究调查表明,单户选择经营模式的过程中,单户家庭成员的特征被视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试想一下,一个家庭人口以壮年劳动力较多,同时家庭成员文化水平较高的单户,通常会选择单户经营,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观念中,将家庭视为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的因素,但是单户家庭成员、劳动力较少,并且文化水平不太高的单户,通常会选取联户或者股份经营的路径。另一方面,针对单户家庭成员少以及劳动能力极弱的家庭成员一般会选取股份经营模式。2.3市场风险造成的因素。众所周知,单户以及单户间承担的风险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一部分单户文化水平高、资金充足、存在经营的潜质,该类单户的经营路径较为灵活。在他们的理念中,哪种经营方式可以造成收益较多,就会选取何种经营路径。一部分单户的文化水平不高、启动资金少、经营心态较为传统保守,在他们的理念中,就认为何种经营方式可以使他们少分担市场风险,就会相应的选取何种经营方式[1]。

3改善林业经营模式的路径

众所周知,政府机构在强化不同林地经营模式效率的时期,需要合理的确保林农的主体性地位,同时需要针对地区的实际差异性来选取相应的经营路径。有关的政令还需要强调以下几个环节:其一就是需要确保农民林业生产的根本产权体系,将林业产权切实明确,这也被作为优化林农经营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其二就是需要逐渐的强化农民合作组织的成效,借助人力资源、投入资金、生产技术三个方面最大程度上强化实际的生产成效,提高林业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化;其三就是在各地经济水平以及资源环境的不同这一现状的前提下,借助差异性的林地配给模式,同时基于此基础上,在强化相应的融资途径之余,还需要确保农民林业管理的成本投入,进一步优化林业要素的流转,强化林业生产效率,最大程度上实现林业经营长远进步这一目标。3.1第一时期:多类经营路径并行。众所周知,我国的林业经营现状就是,我国的地区和地区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与此同时,单户与单户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现如今,我国还无法借助统一化的标准,来对林农需要借助何种经营方式经营展开要求,而是需要让林农借助多类经营的路径来发展林业生产。处于此时期,地方部门需要多加鼓励技术工作者下乡,发放生产资料给林农,将林农的视野相应的拓宽,鼓励林农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强化林农的生产能力。给林农讲解相关的国家政策,给予林农一个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依据。3.2第二时期:深化林业生产改革。现如今,我国林业发展的趋势总结起来就是集约化、规模划的生产,这也被作为现代化林业发展的主要需求,地方政府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处于此时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相应的法律法规,将林业产权明晰起来[2]。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只有在明确了林业产权的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单户才可以愿意借助参股的路径来进行相关的林业生产活动。只有在明晰林业产权的前提下,林业产业项目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融资资金,才可能进一步促进林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3.3第三时期:优化林业发展体系。优化林业发展体系的重中之重,其实就是把林业产业的发展分为3种经营类别,也就是:龙头企业、地方政府、林农单户,将具体的每一个经营类别的权力以及义务展开明晰。针对地方政府来说,其义务是:最大程度上来得到进行基础工作的资金,构建一个林业产业发展的平台,地方政府能够获得的收益是把工作成绩化成工作成绩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得到上级的嘉奖。针对龙头企业而言,其应尽的义务就是规划科学的项目,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针对单户来说,其应尽的义务其实就是和自身的情况相结合,发展林业生产,促进林业产业的进步。

4结语

现如今,林业改革已经获得了大多少农民的肯定与认可,林农经营的热情一样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能够强化林业经营成效,其一就是需要林业经营主体的热情性、主动性;其二就是需要相关的政令的贯彻落实,选取的林业经营模式需要给予林业实际特点以及具体体系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民林业经营利润,以期促进我国林业经营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彦明,支玲.林农林业投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以景谷县197户林农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1,31(1):1-6.

林业经营范文篇7

【关键词】林业经营;管理;重要措施

1现代林业的森林经营管理理论

目前的世界林业进入了林业阶段,不够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仍然在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需要了解现代林业经营管理理论。1.1林业经济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传统的林业发展是将经济系统放在首位,从而不断的开发森林资源,获得足够的木材以及林产品,然后力求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在这一过程中,产值有所增加,但是没有真正考虑到产值的复制,也就是在森林开发的过程中忽视了其恶劣的影响,因此生产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滞后的情况。现代林业则需要改变这种想法,并且强调生态经济的重要性,要求森林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成长,并且促进经济的发展,保证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2要求人们和自然和谐共处。现代森林经营是以前人的经营为基础的,因此开发森林的过程中不仅要合理的利用还要注意保护,以便于留给后代的人。森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特点,短期的森林也可以产生一定的林产品,不过也要保证具备足够的天然林,尤其是要维护森林生长的环境,确保人工林生长的质量。目前大力开发森林资源,需要保证森林生态系统不受到破坏。1.3森林生产与消费系统的统一。现代林业经营,需要认识到森林资源的可贵,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除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之外,也要注意森林资源的节约。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经研究出新的生产工艺,比如原木转换为木材的技术,还有充分利用树枝和树叶的技术,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进行产品的生产,不仅做到资源的节约,同时也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说,现代林业经营,需要将森林的消费和生产统一起来。11.4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森林的分类管理主要可以从生态林和商品林两个方面进行,生态林更加强调对环境的要求,商品林重视经济校友。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别对待,结合林地的特点进行分析,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向,发挥森林的最大作用。

2现代林业的森林经营管理的特点

2.1生态建设要求。目前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危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森林经营的过程中,开发森林资源是主要的途径,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环境以及物种的保护。因此生态建设在森立经营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林业管理上,人们更多看重的是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但是没有真正关注其生态价值,现代森林经营过程中,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要提高对森林经营管理的要求,在开发和保护环节中重视生态建设。2.2缺乏严格的制度保障。新时期林业建设越来越快,在生态理念下,森林经营管理受到了更多的约束。因此森林资源的开采以及利用要注意很多的细节,此时需要的严格的制度保障。不过林业经营过程中始终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因此缺乏有效的制度,尤其是森林保护以及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欠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森林保护不够,存在很多森林乱砍乱伐的现象,林业产权流转中林权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等,森林经营管理需要科学的制度保障。2.3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现代林业的发展难度逐渐增加。尤其是森林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营对象存在差别,所以也要完善调研方式。此外,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森林经营管理需要及时监测更多的信息,因此传统的监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无法两全,信息记录也不到位,森林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的阻碍。

3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森林经营管理的有效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林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诸多方面,而其核心就在于实现对自然林木的保护与修复,并提高林木的有效利用率。这也就需要更为完善、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予以支撑,为林业今后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力条件。3.1精准定位森林发展方向。森林作为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具有多重功能,而受到地理位置、环境差异性的影响,森林自身的功能也会有所侧重。因此,森林经营管理,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深林资源以及森林位置等方面的影响,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明确规划,这样才能够保证森林的利用率达到最大程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为森林发展进行定位时,应该优先考虑到生态区位的森林,可以将其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或者是公益林区域,使得森林对空气的净化作用,以及对生态的保护的积极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其他区域的森林,则是可以作为商品林区,以满足现如今社会生产对于森林资源的供应需求。3.2优化经营管理制度。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地区差异性因素的影响下,各地区的环境、地势也存在明显差距,森林资源也有所不同。为此,经营管理制度应依照“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国家整体要求与规划,依托地方特点来构建起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使得各项制度符合该地区森林发展需求,提高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保障。3.3加强政策扶持。森林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严重破坏,在短时间之内难以有效恢复,需要人为干预。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社会活动日益频繁,对森林自我恢复能力造成影响,导致森林无法依靠自己进行恢复,不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因此,在今后政府相关部门应从政策角度出发,对森林经营与管理进行干预,并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人力、物力,为了带动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国家应提供一些补给政策,如减免林农税费、财政补贴等等,为社会组织参与森林资源保护予以鼓励、支持,帮助森林提高自我修复能力。3.4重视科技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在科技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便利,这样才能够保证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促使其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林业发展也需要将科技运用于森林经营管理中,避免因该项工作内容过于复杂,而出现管理不妥当的情况。首先,应围绕森林培育,积极研发各种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等,提高森林培育的有效性,减少死苗、大面积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森林经营与管理的有效性。其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到地区的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可续额、合理的经营管理方案,对每一笔资金、资源使用都加以记录与控制,保证应用有效性。最后,为了更加及时的掌握森林的情况,避免出现火灾事件,还可以安装一些现代化技术设备,并安排无人机进行定期巡逻,一旦出现火情可以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强化森林经营与管理。

4结语

林业是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产业,而其发展与经营管理,不光是会影响到市场,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此,在今后应该通过精准定位森林发展方向、优化经营管理制度、加强政策扶持、重视科技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等方式,来对森林经营管理措施进行强化,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森林破坏情况,将保护森林与林业开发有机融合在一起,为林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玉芳.国有林权改革下森林经营模式的调整研究[J].特区经济,2019,18.

林业经营范文篇8

关键词:林业经营;森林生态环境发展;发展策略

1推广林业经营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加之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这在为人们带来优质生活的同时,还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缓解环境生产带来的压力,推广林业经营就成了其中的重中之重。推广林业经营的目的就是在将科学技术应用在森林生态环境发展中,促使林业经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从而提高林业经营的实用性,进而产生新的林业经营生产方式,实现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在推广林业经营的时候,不仅要将科学的林业经营方式先林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普及,还要使林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树立正确的林业经营意识,重视新型林业经营的重要性,使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环境发展能够相互融合,确保林业经营的顺利进行[1]。作为我国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环节,林业经营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推广林业经营可以在扩大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为我国林业建设指明前面的方向,使林业建设更好地为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服务,调整我国的林业生产方式,实现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转变了我国的林业生产力,增强了在林业防虫防害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而以林业经营为基础,实现我国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

2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缺点和不足

2.1缺少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系统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之一,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植物资源,是动物生活的天堂。但是很多偷猎者却将枪口对准了森林中的动物们,加之滥砍滥发情况的出现,使得森林系统遭到了破坏,这也让保护森林资源的难度逐渐加大。在日常的森林系统管理中,由于一些林业管理单位需要管理的森林面积较大,为了提高森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面管理。可是很多森林管理单位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使得森林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面对极强的工作压力,出现了应接不暇的情况,甚至对森林管理出现了抵触的心理。加之,我国还未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使得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一些地区的林业经营还与个人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森林资源出现了分配方面的矛盾。2.2缺少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由于我国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缺少充足的管理资金,导致森林资源的管理人员待遇较差,且缺少开展林业经营的资源和条件。一些森林资源的开采人员,缺少专业的开采技能,没有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来确保森林资源开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森林资源遭到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也让林业系统无法吸引外部投资,让森林资源的开采形成了恶性循环,森林资源开发效率和质量较差的问题愈发严峻,使森林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成为阻碍林业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3]。2.3缺少林业经营的产业化。虽然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可以这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使森林保护与林业经营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导致表面看起来提高了森林的覆盖率,实质上却对森林资源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且缺少与林业经营相匹配的市场体系,让林业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森林资源重要性的发挥。在林业经营的产权、股份等方面的划分时也缺少可以依据的制度和标准,让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出现了偏差。

3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的策略分析

3.1充分发挥造林活动的价值。为了确保林业经营的顺利开展,就必须丰富树木的种类。要想实现树木种类的多样性,就要充分发挥造林活动的价值,在造林活动中种植一些新的树木品种。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树木品种时,必须结合当地的林区特点和树木的生物性进行综合考量,提高树木品种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提高对当地气候和地质等因素的重视程度,从而为造林活动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实现造林活动的系统性和规范性[4]。3.2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进行控制。由于一些地区的森林资源管理人员缺少相关的管理意识,导致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缺少应用的管理力度,一些森林资源管理人员甚至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使得森林资源得不到良好的管理和保护。我国制定并实施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因此在日常的森林资源管理中必须实现制度的贯彻和落实,避免滥砍滥发现象的出现,实现对森林资源开采程度的全面把控,降低过度开采情况出现的概率。还要在林业经营中将森林生态环境作为核心部分,也是一切林业经营工作开展的重要,使森林资源得到良好的保护。3.3在林业经营中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的模式。林业经营中的分类经营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对森林资源的开采进行了良好的规范。而实施分类经营管理的前提则是森林功能中的差异性,这也是分类经营管理的目的所在,提高了林业经营的科学化。林业的分类经营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的利用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将森林资源的功能进行合理化的区分,实现森林资源生态和经济的区分。顾名思义,生态主要是森林资源中蕴含的生态利益,经济则是森林资源中蕴含的经济利益,使森林资源得到了细致的规划,从而实现了森林资源保护的针对性,提高了森林资源保护的效率和质量。在日常的森林资源管理中,还要重视森林资源的部分开采,使森林资源中的经济部分能够具备良好的自我恢复性,为接下来的生产和加工奠定坚实的基础。3.4实现森林资源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国外已经对森林资源的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因此我国在森林资源管理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技术,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森林资源情况,实现森林资源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可以将森林资源与农业生产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森林资源为主导、农业生产为辅助的生产模式中,实现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例如,可以在森林中种植一些药材,利用森林资源为药材种植提供良好的条件,使药材种植更好地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还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例如一些地区在森林资源中采取“梯级”种植方式,就是在山区的上面种植树木、下方种植花卉,还可以在间隔的地上种植其他农作物,当收获时农作物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加之,而树叶和青草等还可以作为饲养牲畜的饲料,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4结语

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中,必须将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作为日常工作的首位,积极探寻促进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的方式,从而为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书桐,倪国旗,宋建标等.河北省森林经营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河北林业,2014,(1):4-5.

[2]杨学民,姜志林.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及其与传统森林经营的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91-94.

[3]张占贞.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60-63.

林业经营范文篇9

一、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基础

1、全面推行集体林木材流通体制改革。一是实行按竹材加工终端产品计征林业规费。即对进入加工企业的本市竹材由源头征收林业规费改由竹材加工企业按加工终端产品征收。二是试行笋竹产品市内运输“绿色通道”工程。即在实行笋竹加工终端产品征收林业规费的前提下,允许笋竹原料、半成品在进入市内各加工企业时自由流通,不再办理运输凭证,并取消这部分竹材中间环节的一切检查和收费。三是放开竹材经营、加工“两证”办理。竹材加工许可证改“报批制”为“报备制”,允许新办竹材加工企业先上项目后办有关手续;鼓励竹农进行毛竹就地初加工,对于竹材加工半成品(竹胶板、竹地板坯料)加工点,竹炭加工不再办理加工许可证。

2、进一步深化竹政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并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林宏观管理制度和实现形式,使我市竹业管理方式从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为主,从全面管死向管严一块、放活一块转变,从管理每一块山、每一棵树向抓重点、搞示范、出精品、上规模转变,促进了全市竹业经济的发展。

3、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市在已基本完成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基础上,明确把开展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提高改革成果,做好林权发(换)证等作为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重点,全面启动我市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这项改革做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受到了林农的拥护,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林农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优化了我市林业经营体制。

二、从加强投资导向入手,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投入保证

1、用好用活政府对林业的投入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森林资源培育。一是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补助资金。去年,全市共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生态林、苦笋现代科技示范、竹业二期示范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等项目补助资金达865.81万元,极大地促进了我市林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二是设立了竹业开发专项资金。每年都通过财政等多种渠道筹措数百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竹山道路开设、示范竹林丰产培育、竹材半成品加工、竹炭开发等项目。三是出台优惠扶持措施来鼓励发展林业。对乡村集体或个人营造的桉树面积20亩以上的,山地造林的每亩补助20元苗木款;非林地造林的免费提供造林苗木和造林前的基肥肥料。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与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建设的,免费提供造林苗木。在这些优惠措施的推动下,我市造林投资机制发生了变革。仅去年,全市林农个私造林面积达16821亩,占集体林地造林面积的90.5%。

2、扶持发展林竹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林农生产。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开展林业招商引资活动,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加工业发展的热情。去年,我市新投产了2家规模以上竹地板企业,竹地板年产能力达44万平方米;永林股份公司人造板厂新上了8万立方米中纤板生产线,中纤板年产能力达到了12万立方米以上;竹胶板年产能力由3万立方米增加到4万立方米。新建了投资规模达500万元的民营种苗培育公司,为我市今后开展100万亩以桉树为主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提供了种苗保证。

3、以举办“笋竹节”为载体,加快林竹产业发展。通过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笋竹节”,我市在全国笋竹产业界初步树立了“##竹业”品牌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全市人民发展竹产业的信心与决心。在“2003福建·##笋竹节”期间,我市共签约项目17项,总投资58585万元,其中利用外资4835万美元,客方投资18240万元;开工或投产剪彩项目11个,投资总额46640万元。

三、从加强科技服务入手,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积极开展产学研协作,把省内外科研院所作为林业产业化的坚强技术后盾。我市先后与复旦大学、浙江林学院签订了全面技术合作协议,与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合作建立了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分中心、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分中心,与省林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开展、中南林业规划设计院等多家单位开展了项目技术合作,从而为我市各个林业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分中心主要进行了桉树在不同海拔、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经营模式研究,以及桉树主栽品种的选育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桉树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在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申报部级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我市与上海复旦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极大地提高了申报工作质量,促进了其顺利通过国务院的批复。

林业经营范文篇10

关键词:林业经营;森林生态;森林资源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的源头,俗称赣南。现辖3区1市14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山区。林业的发展对赣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赣州市林业经营越来越规模化,有效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而为了使林业规划的持续性得到保证,必须运用科学的措施和方法对林业建设与保护生态的意识进行大力普及,并支持国家林业的建设。

1充分发挥造林活动的价值

为了使林业经营的顺利开展得到有效保证,就必须对树木的种类进行丰富。要想使树木种类的多样化顺利实现,就要把造林活动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造林活动中对一些新的树木品种进行种植。应注意,在对树木品种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和当地的林区特点以及树木的生物性相结合展开综合考虑,确保所选择树木品种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当地的地质和气候等因素,从而有效支持和保障造林活动的顺利开展,使造林活动更加规范、系统。

2培养林业经营专业人才

在森林生态和林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在,人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林业经营人员既要对林业科研工作予以熟悉,同时还要具备技术推广和宣传能力,鼓励诸多人积极主动投入到林业经营管理之中,为森林生态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林业部门要对培训林业经营人员予以高度重视,加大林业经营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林业经营技能。例如,在对林业经营人才予以引进的时候,要选择林业相关专业毕业的人员,其应具备丰富的林业经营管理经验,知道有效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方法,使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顺利实现。同时,要适当地将林业经营人员的福利待遇提高,增强其工作积极性。在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的时候,国家还应加大对技术力量的投入,将完善的林业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并在推广林业经营和相关技术中使用,使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为森林生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3在林业经营中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的模式

林业经营中的分类管理模式可以精细化管理森林资源,确保了开采森林资源的规范性[2]。而森林功能中的差异性便是分类经营管理实施的基础,这也是分类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促进了林业经营科学化的增强。林业的分类经营管理可以对已有的森林资源予以充分利用,让森林资源的利用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是合理化区分森林资源的功能,使森林资源经济和生态的区分顺利实现。生态和经济分别指森林资源中包含的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更加细致的规划了森林资源,从而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保护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日常的森林资源管理中,还要对森林资源的一些开采引起重视,确保森林资源中的经济部门可以得到良好的自我恢复,这对以后的生产和加工极为有利。

4加强资金投入,发展森林生态

在林业经营开发的过程中,需确保资金能够满足投入方面的需求,这样林业经营才能够得到科研工作的有效支持[3]。若资金投入较为匮乏,那么林业经营的科研与推广工作就好比“画饼充饥”一样,没有任何价值。所以,为了能够让林业经营实现多方面开发,需增强资金方面的投入,确保技术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增加资金投入方面的渠道主要分为两种:1)通过地方政府来增加对林业经营的资金支持;2)采取招商的方式来吸引外资,在林业经济推广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提升森林覆盖率,确保生态的健康发展。

5实现森林资源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新阶段,国外对森林资源的经济与生态利益予以了深入的剖析,所以我国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融合我国在森林资源方面的实际状况,优化森林资源生产与管理方式。1)可以将农业生产和森林资源结合在一起,进而在以森林资源为主,农业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当中,促进森林资源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增强[4]。例如,在森林当中种植中药材,通过森林资源为药材种植提供优良的生长条件,并推动森林资源环保性以及经济性的提升。2)还需对土地资源予以有效的运用,如在森林资源当中运用“梯级”种植方式,即在山区上方种植树木、下方种植花草,亦或者是在间隔地上种植农作物,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而树叶和青草等还可以作为饲养牲畜的饲料,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6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森林资源属于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需规划好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科学的培育方式,充分发挥造林活动的价值,培养林业经营专业人才,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的模式,加强资金投入,结合森林资源与农业生产,才能为林业的经营以及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申宇.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相关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6):192.

[2]普珍.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策略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182.

[3]卢志华.林业经营与林业生态发展对策分析[J].种子科技,2017,3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