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方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1:40:27

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范文篇1

一、什么是领导?

先说一下关于领导。谈到领导概念时,大都会从与管理、权力、影响等概念的相关性来分析和定义。

1、领导与权力。领导是由权力派生而来的。权力不仅仅是吩咐、命令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的能力,权力在本质上意味着“能够”或“具备做某种事的能力”或“产生某种结果的能力”,是一种影响别人的潜在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科学的各领域中,权力一般被认为是人际关系中特定的影响力,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权力由“潜在的”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是通过领导活动或管理活动的发生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力,归根到底来源于人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机构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信任与委托;当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机关动员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革命或建设事业的目标而奋斗时,领导就发生了。

2、领导与管理。有学者认为,领导与管理的最大的区别在于:领导是一种变革的力量,而管理是一种可程序化的控制工作。①从本质上看,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制度化授权的)、有报酬的(利益导向性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对下属人员指明行动的方向和指令他们去做事情。而领导,简单地说,就是指挥人们去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领导可能是建立在合法的(制度化授权的)、有报酬的(利益导向性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但更多的是建立在作为领导者的组织或个人的模范作用、影响和渗透的力量,以及长期树立培养起来的权威基础上的。在一个组织内,或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一个人可能会利用职权的合法性而采取强制手段命令别人做事情,但他所依仗的只是他所处的职位的权利,这样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管理者,却称不上是领导者。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某个人可能根本没有合法地位所赋予的职权,但他却能以个人的模范行为和影响力来感染和号召人们,他虽不是一个管理者,实际上却起到了领导者的作用,长此下去,他就可能变成领导者。

3、领导的界定。在日常的使用中,领导有时是指领导者、领导人这一角色,有时是指领导职位,有时是指领导者的行为,有时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有人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很能说明问题:如果没有领导,一个组织中就只会有混乱的人群和机器,就如同交响乐队没有指挥而只有演奏手和乐器一样。可见,领导是一种将潜力变为现实的催化剂。到底何谓领导?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作如下的界定:领导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组织,在特定的结构中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示范、说服、教育,甚至长期养成的权威的感召等途径,来发现、发展、发挥和丰富组织及组织成员中业已存在的潜力,动员和带领成员实现本群体的目标的过程。

二、什么是党的领导?

我们通常所说的“党的领导”,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担当和发挥着的统领地位和核心作用。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这样一个核心,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能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也不能胜利。我们党是执政党,作为“主心骨”和“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带领人民执掌政权、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体现。

1、党的领导的具体内容。党的领导,在关系维度上,可分为党内关系、党政关系和党群关系。党内关系主要是指内部自上而下的组织原则及组织运作架构(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领导,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的服从),党政关系主要是指党对政权机构的领导,党群关系主要是指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领导。在领导内容上,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实际上,早在1937年5月,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就对党的领导作过详细的论述:“首先,是根据历史发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和为了实现这种口号而提出关于每一发展阶段和每一重大事变中的动员口号。……第二,是按照这种具体目标在全国行动起来时,无产阶级,特别是它的先锋队——共产党,应该提起自己的无限的积极性和忠诚,成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模范。……第三,在不失掉确定的政治目标的原则上,建立与同盟者的适当的关系,发展和巩固这个同盟。第四,共产党队伍的发展,思想的统一性,纪律的严格性。共产党对于全国人民的政治领导,就是由执行上述这些条件去实现的。这些条件是保证自己的政治领导的基础,也就是使革命获得彻底的胜利而不被同盟者的动摇性所破坏的基础。”②

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道路方向的把握;党的组织领导主要是自身队伍的建设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输送各级各类干部;党的思想领导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统一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三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一体,缺一不可的。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重要保证,而其中政治领导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

2、党的领导的实现。政党虽然是一种政治组织,是一种政治主体,但毕竟不是政权本身。政党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实体,有着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有着不同于其他政治实体的职能。就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政治实体,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具体到中国共产党,从产生的逻辑上看,党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锋分子通过“组织发展”的方式发展而来,是人民群众先进模范成员的集中的集体;国家政权机关则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法定的程序选举产生和建立起来的,在这个选举产生和建立的过程中,党作为人民群众的“集中代表”,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从职能的差异上看,党不是人民群众之外的权力组织,而是人民群众之中的先进组织,党不能直接向群众发号施令,但可以其先进性引领人民群众前进;而国家政权机关则是由人民群众选举成立的,是由人民群众“授权”的管理国家和社会各种公共事务的机构组成,必须按照所“授”之“权”而行使职能。

我们党在长时间的执政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党和国家政权是不同性质的政治实体,但又决不是互不相干的两个政治实体,相互之间是一种政治领导关系。这种政治领导关系,是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而不是相反。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政治领导,不是一个组织系统的上下级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不是行政性的隶属关系。早在1928年,革命根据地政权建立的初期,同志在写给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就曾指出过:“国民党直接向政府下达命令的错误办法,是要避免的。”③党对国家机关的政治领导主要是表现在政治性的领导上,主要是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政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输送干部来实现党对国家政权的政治领导关系。这种政治领导关系在贯彻执行上,既然不能是直接命令式的,那么就应该是间接的、中介性的,即通过一个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党和政权机关这两个组织联系起来的党员和党组(在党的历史上也曾称之为“党团”)的活动,把党的主张转化为政权机关的意志,由政权机关把党的主张具体化并落到实处;二是通过直接对非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党组织和党员自身的带动、示范、影响作用,使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接受党的主张,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④这样一来,就把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和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党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完整地统一起来了。

三、什么是党的领导方式?

1、领导方式与领导方法。何谓领导方式?简单地说,领导方式就是领导活动和领导行为的标准化、模式化。与灵活多变的领导方法相比较,领导方式是领导方法的一种上升与综括,是领导方法的体系化。领导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和富于变化,而领导方式则相对稳定和系统。一般而言,采用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往往不是出于领导者个人的愿望,而是取决于社会历史环境、领导体制、被领导对象的规模、范围和结构构成等多种因素。

2、领导方式与领导体制。政党的领导方式是与领导体制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政党的领导体制是指,一个政党与其赖以建立的阶级、阶层(或社会民众)之间、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权力源泉、权力范围认定与划分的制度化的设计与规定。而政党领导方式就是指领导体制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和途径的总称。领导关系发生的时空条件不同决定了领导的体制不同,领导的体制不同又决定了领导方式会有明显的差异。领导体制与领导方式之间关系之密切,在一定意义上又可以表述为:领导体制是静态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是动态的领导体制。

3、党的领导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的要求。虽然与领导方法相比,领导方式具有稳定性和体系化的特征;虽然与领导体制相比,领导方式更多的是侧重于运行机制而言,但是,领导方式的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从中国共产党的情况来看,党的领导方式在执掌全国政权之前和之后有着很大不同。在革命战争年代,党还没有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在当时极为有限地掌握物力和财力资源的艰苦条件下,为了保证取得与敌斗争胜利,党政军民都必须紧密地配合以提高战斗力,必须实行一元化的领导方式。而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党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是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党的领导在领域和对象上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党的领导方式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也正是由于在建国后,我们党在一段时期内继承沿袭了革命战争年代一元化的领导,没有与时俱进地改进和转变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对党的领导方式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党的领导方式的改革。

(1)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必须坚持有利于更好地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实际上,这是处理广义上的党政关系——加强党的领导与加强人民政权建设之间的关系——应该把握和坚持的原则。

(2)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必须坚持正确处理好党内关系。既要深入推进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规范党政机构设置,规范党委领导下的各类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设定;也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

领导方式范文篇2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区委组织部切实更新培训理念,突破单一的理论学习培训模式,采用“课题+基地+成果”的研究型培训模式,探索出一套可行管用的培训方法,使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今年已举办的四期主体班次培训班中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注重培训需求,选准定好主题。改变以往“一锅煮”、“填鸭式”的干部培训路子,按照干部履职适岗要求和干部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做好主题选定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途径,广泛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各单位的意见,全面梳理出在推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课题,经部务会议研究同意后最终确定。通过全员参与的选用主题过程,确保了培训主题与地方实际相结合、与干部意愿相挂钩、与工作实践相衔接,真正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用什么、教什么。同时,针对不同培训班次的受教对象,因人施教设置教学模块与课程,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并对正职领导干部、科级干部、新提任领导干部、后备干部、退实职干部,分别作出不同的培训目标要求,确保学员始终围绕主线开展学习,提高自身相应的工作能力。

二、创新培训模式,精心设计环节。在具体实施中,认真抓住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实施中的组织以及实施后的总结,力求做到培训全过程精细化、规范化操作。一是按照需求选调学员,根据每期班次的培训主题,着力选择关联度较高、具有相关专业或经验背景的人员参加培训。二是围绕培训主题,由受训干部自愿组合建立课题组,设置相应的子课题供调研,一般每个培训班设有2-3个调研课题。三是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开展研讨活动,采用圆桌会的方式展开无领导讨论,引导学员畅所欲言,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在互动交流中达成共识,汇聚成团队的集体智慧。四是有步骤地完成所有学习任务,通过专题授课,系统掌握理论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通过基地调研,增强对所学理论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找到差距、明确方向;通过研讨交流,相互沟通、集思广益,形成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撰写调研论文,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检验学习的实际成效。

三、突出培训实效,做到学以致用。要求每个课题小组结合培训内容,形成一篇有深度的调研论文,在“领导之窗”栏目发表,今年以来,已有13篇文章在该栏目刊登,同时上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发挥咨询参考和辅助决策作用。如在第四期培训班中,各课题组形成了《区城市基层治理结构改良路径》、《城区旧城改造的思考和研究》、《区新渔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等几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受到了浙江大学指导老师的高度评价。同时,高质量的调研文章也对决策发挥了重要影响,如我区正在开展的职能部门中层科室考评工作,就是一次学习培训成果的成功利用,它是在学员就干部考核薄弱点提出可行性建议的基础上研究推出的,对提高干部考评覆盖面、增强考评力度起到了很好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干部培训模式,良好的培训机制促成了工作的良性开展,成为“课题+基地+成果”模式下的最大收获。

领导方式范文篇3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政治体制改革和党的领导体制改革中决不能片面强调执政党同国家政权截然分开,以此来削弱党的领导。但要确立党政职能分开的新的执政理念,建立起重大决策统一、重要职务交叉兼职、具体职能分开的党政领导体制。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

1.正确处理党与人大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全体选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基点应当放在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领导干部执掌全国人大这一国家最高权力,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上。要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推选党员领导干部进入各级人大,并合法运用党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中的优势,使党员占据人大各个委员会的多数及其主要领导人职位;要通过各级人大的党组作为纽带把党的系统与国家权力机关连接起来,充分发挥人大党组对党员的领导作用,统一党员代表的思想,协调党员代表在人大立法和选举中的作用;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善于把党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避免以政策代替法律现象的出现;要维护人大的权力和威信,凡是由人大任命或选举产生的重要领导干部,非经法定程序,党组织不得擅自决定对其调离或重新任免,更不能将地方人大选举中落选的干部调任到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岗位任职;在人大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党员在党内选举中落先或被解除职务,敢必须相应地辞去其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任职,由党组织重推荐党员干部依法担任人大领导职务。总之,执政党必须牢牢掌握对国家权力的领导权和控制权,通过进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来实现党的执政意图,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最基本途径。

2.党和政府的关系。人民政府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行政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系统。实行党政职能分开,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重点是明确划分党和政府的职能,使各级政府真正对它的授权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权力主体之间的授权关系、权力界限和权力运行程序,使国家权力合法化、规范化,以保证政府权力的正常运行;要细化党委与政府的职能分工,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凡昌政府中关系全局的重要决策,应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会议通过后由政府组织实施,党委不直接干预政府施政过程;党对政府经济工作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制定正确的决策,由政府党组和党员领导干部去贯彻实施,不能由党委直接组织人大、政府等政权机构具体执行;要按照党政职能分开的原则调整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不再设立不在政府任职又直接分管政府工作的专职书记、常委,撤消与政府机构重叠对口的党的部门,适度精简党干务干部人数,避免因人设事,干涉行政事务现象的出现;要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来实现党的意志,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应主要通过人大琰体现和实施,并依据相应的法律程度,在这方面应制定相应的政府程序法。

3.党与社会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的关系。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是理顺党政关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的前提和基础。实践证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等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计划经济时期那种由党的各级组织直接管理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做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必须正确界定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党与社会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的关系。

首先,必须对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正确定位。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方式与对社会基层经济文化组织的领导方式有着原则的区别,具体体现为领导核心与政治核心之分。作为执政党,必须在各级政权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而在其他组织中则主要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政治核心是指基层党组织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是通过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来实现的。在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的基层单位,党组织都应当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样既有利于把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统一规范起来,也有利于保证行政领导负责制的有效实行。第二,要明确党、政府与经济组织的关系。从目前我国政党组织、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看,总体上是处于一种关系复杂混乱的状态。政府管理国有资产、党委管理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管理干部与管资产相脱节。政府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直接管理生产经营,造成政企不分;党委仍然用管理党政机关干部的传统模式管理企业干部,没有建立和形成一整套与产权关系和市场经济相的适应的企业领导人管理体制。为此,必须进一步理顺党政企关系。要将地方党委管理企业干部的职能分离出来,企业党委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主要负责企业党组织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影响力和凝聚力;政府职能也要相应的转变,要弄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弱化政府对企业、事业单位具体事务的垄断权,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减少政府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使政府从部门经济利益中解脱出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应在省、市一级建立企业工委(与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负责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党的工作和干部管理工作,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由国有资产管理提名,政府党组通过,按法律法规程序任命。

基于我国具体国情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对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通过党委宣传部门对这些机构的直接领导管理来实现的,党的基层组织在这些单位和部门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二、建立相应的权力运行约束机制,使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活动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

按照政治学理论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任何国家政治体制的高效运行,关键都是取决于国家内部权力的合理配置和互相监督。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会导致滥用权力和权力腐败。因此,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建立科学合理的权力结构体系和相应的权力约束机制,特别是对执政党和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也是改革创新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客观要求。

建立相应的权力约束机制,首先必须强化执政党的监督功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执政党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通过实行党政职能分开,强化执政党的监督功能,使各级党委真正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于人大、政府之外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其主要职责就是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监督党的重大决策的执行。强化执政党的监督职能,弱化其行政执行权力,有利于克服因权力过分集中而导致的党内官僚主义、家长制和各种特权现象,克服党组织的行政化、权力化倾向,提高执政党驾驭矛盾的焦点而是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从行政权力体系之外监督各级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形成以法治权和以权制权的权力约束制衡机制,保证监督国家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

领导方式范文篇4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是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新形势必须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党的领导是否有效,关系党的执政安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有其必然性:它是迎接WTO挑战的需要,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惨痛教训的深刻反思,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必然性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问题,是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大新课题,也是我们党要着重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所谓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指党对国家机构、社会组织进行组织、领导和管理的一种制度、体制、机制及具体方式、方法。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决定着执政党的兴衰存亡。其基本问题就是正确处理党与权(国家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党与民(人民民主权利)、党与党(派)、党与经(经济组织)、党与法等的关系。核心是党怎样实行领导,使党的领导更加符合党的执政规律,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以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实质是科学有效地实现党的领导,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党的领导是否有效、执政效能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国家政权的坚持和巩固以及人民权力、权利的实现、保障。

同志指出:“现在历史条件变了,社会环境变了,党肩负的任务变了,因此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方式、方法,也必须相应地改变或改进。”“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因此,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其必然性。

一、迎接WTO挑战的需要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加入WTO后,不仅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冲击,也对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要求我国政府必须按国际规则办事。WTO作为世界规范国际经济秩序的最大多边经济组织,必须按WTO规则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一要求我国的法律不仅要完备,而且要稳定、公开、公正;二要求我们的政策法规要有连续性;三要求我国必须营造一个公平、透明、有序的竞争环境。

其次,要求我国政府转变管理体制,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变。部门行政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是政府配置资源的杠杆。它职权自定,易强化部门利益,导致政企不分、政出多门,与WTO公平竞争原则不相融;公共行政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它职权法定,易强化公共利益。其主要职能是加强市场监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它仅仅是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因而权力有限,与WTO规则相符,有利于打破垄断,发展自由竞争。

第三,WTO给党如何管理政府,履行执政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WTO的实质是全球市场经济、加入WTO最大挑战来自于如何正确处理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与市场的关系。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恰当、有效地把握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市场的作用度、调控度、支持度、干预度等。从我国的市场经济形成过程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党和政府推动、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它是一种渐进式的、发育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我国经济市场化取向的这一重要特征,使我国经济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着“五不现象”:一是市场主体不规范;二是竞争规则不完善;三是自律体制不发展;四是市场行为不完整;五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不到位。而WTO体制则要求我们党和政府必须做到“五性”:

一是减少干预性,建立一个市场走向的政府;

二是增强法治性,使市场按照WTO公认规则在公开、平等、科学、规范的制度下进行;

三是增加透明性,防止暗箱操作;

四是提高效率性,增强政府的生命力和市场的生机和活力;

五是强化约束性,使市场和政府都有制度性保障。

WTO的这些要求,显然给党和何领导政府,政府如何领导经济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党执政50多年来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政党政治表明,政党的一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都应是与当时的形势与任务相适应的。建国后,党实施领导的环境条件、任务、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由夺取政权的党变成执掌政权的党,由中心任务是革命变成中心任务是建设,而且主要是进行经济建设的党,由破坏旧世界到建设新世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决定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应该而且必须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家在政体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国体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治制度上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国家行政、司法等制度,都是带有根本性的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不仅符合中国国情,也行之有效,为党执政做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

但不可否认,我们党在探索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方面由于众多的历史原因和主客观因素,在党和国家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在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体制上出现过“党政职能不分”,“以党代政”,“高度集权”和“个人专断”等问题,以致在“”中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而发生重大变革。尤其在党与政、党与法的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宪法和党章中确立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思想和原则,并提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和“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党不能超越法律。党领导国家事务、履行执政职能的基本方式,就是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机构和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下放权力、精简机构、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实行任期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取得重大发展和根本性改变。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进入新世纪,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历史条件又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历史环境,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完善,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这是事实。但也不可否认,在党与政、党与民、党与法等各个层面上还有许多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深入解决,尤其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以及腐败作风的存在,极大损害了党群关系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削弱了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直接危害到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主义前途。为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符合党心民意,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举措。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惨痛教训的深刻反思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苏联和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瓦解变质,执政的共产党“亡党丢权”。特别是建党88年、执政74年,有着1500多万党员,经过十月革命洗礼和卫国战争垂炼的苏联共产党退出历史舞台,确实发人深省。再加上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等一批民族主义政党先后丧失执政地位,不能不让我们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苏东的兴衰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党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长期僵硬不变是一个重要的体制性原因。

众所周之,十月革命后,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把苏维埃的‘上层’和党的‘上层’融为一体”(《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2卷,第166页),建立起一套党政合一,以党代政的政治体制。虽然列宁后来强调党对国家机关应实行“总的领导”,斯大林在理论上也承认党和国家不是一个东西,但在实践中还是坚持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以党代政、党政一体的领导体制和机制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得到进一步强化。在政治体制上,坚持过度中央集权;在经济体制上,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党政关系上,坚持党权高于一切,实行以党代政、党政军“三位一体”体制;在领导行为方式上实行家长制,个人集权制;在领导职务上实行终身制(除赫鲁晓夫非正常下台和末代总统戈尔巴乔夫外,列宁、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列波夫、契尔年科都是在任上病逝的),在干部选拔体制上实行接班人指定制和任命制;在生活作风上实行特权制、等级制;在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在民族关系上推行单一制;在对外关系上(包括党际关系,国际关系)坚持霸权制。加上苏联后期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这一切都说明苏联、苏共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苏东的演变沉痛地说明,执政的共产党在执政期间,不管原先资格多老、贡献多大,控制力多强,如果长期固守不合时宜的模式,不科学地选择和运用适当的领导管理方式,不正确地处理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就必然要自取灭亡。这是政党政治的一条铁的定律。

四、党的自身改革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她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适应时展的要求,开拓创新,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进入新的世纪,我们党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形势,要完成新的历史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进一步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处理好党与政、党与群、党与党、党与经、党与法的关系,从更高的高度、更深的层面上进一步解决好执政党为什么执政,怎样执好政、怎样进行科学、有效领导,科学、有效执掌政权,以及善于领导、善于执政,领导为民、执政为民这一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

领导方式范文篇5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各级党委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谋全局、把方向、抓大事、带队伍。这一句话把党委的工作职责阐明得清清楚楚,可是,我们很多乡镇党委的同志在工作中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党委的事情没有抓好,又给政府工作添了乱,工作不仅没有进步,而且是一团糟。当然,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我想,必须要把党委的“谋全局、把方向、抓大事、带队伍”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好。

一、认真调研谋全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党委作为领导核心,就要充分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首先要深入村寨和农户,认真调研,掌握乡情。调研不能跑马观花,要做实。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真正的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要善谋大局。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思考问题,谋划思路时不能囿于一地,要善观形势,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政治、科技的重大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宏观经济的大背景,更好地调整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工作要有进展,没有思路是不行的。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乡情,把握好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的思路,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盲从,经济社会才会有大的发展。

二、科学决策把方向

方向就是标杆,方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乡镇的发展。乡镇党委作为乡镇的领导核心,就要充分发挥标杆作用,把好发展的方向。要把好方向,主要就是要作好决策,努力推进科学决策。其一,要转变决策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就要转变决策的观念,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注重用科学决策的知识充实头脑,用科学决策的方法指导实践,自觉摒弃凭经验、拍脑袋的做法;要坚持群众观点,发扬民主作风,善于听取群众意见,注重发挥集体领导作用,自觉摒弃独断专行的做法;要坚持按法定程序进行决策,自觉摒弃以权代法,随意决策的做法法。其二,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探索党务公开,努力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其三,要进一步完善决策制度,要建立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公示、听证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其四,要在充分讲求民主的基础上大胆决策、果断决策,不要因为有不同声音就放弃原则,不敢决策。只有这样,我们的决策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最广泛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求真务实抓大事

乡镇党委作为领导核心,关键是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而不是事事都去管,最后什么都管不好,而且还可能造成班子的不团结。抓大事要怎么抓呢?我想,首先要抓好党务工作。党要管党,不能抓好党务工作的党委不是合格的党委。因此,党委要把党务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其次要抓做工作的重点。当前,乡镇的重点工作主要有几项,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两基、禁毒等工作,这些工作要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抓好。第三,要抓好创新工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大的发展。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好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农民群找一条真正的致富路,切实的改善民生,为群众谋好利益。

领导方式范文篇6

一、不断提高对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认识

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实行领导、执政掌权的体制、机制、手段、方法的总称。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我们党半个多世纪执政的经验总结,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应对严峻挑战、顺利完成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我们党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追赶中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改革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判断形势,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创新体制和机制,改进方式和方法,提高素质和本领,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执政有机统一起来。

二、把科学执政作为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前提

科学执政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前提。坚持科学执政,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制度为保障、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为科学执政提供理论基础。

加强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理论是领导者执政的金钥匙。重视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要始终高举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同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用新理论谋划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立科学的执政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是科学执政的基本保证。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各个机构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权限,正确处理好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书记办公会的关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形成权责明确、任务清楚、程序规范的会议制度和决策机制;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党政机构设置,科学确定职能,不断提高执政效率。

创新科学的执政方法。科学的执政方法是实现科学执政的有效手段。只有以科学的执政方法来执政,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执政效率。要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带动全局。要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把民主执政作为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本质要求

坚持民主执政,是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本质所在。坚持民主执政,应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按照法律和党内规定,结合基层实际,探索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加强作风建设,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各级班子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讲实话、抓实情,注重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

加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的是坚持以民为本,虚心向人民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请人民评判,真正让人民满意,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要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取消“越位”审批,调整“错位”审批,完善“缺位”审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抓政府办事流程,采取并联审批、统一办理、限时办结等措施,推行问责制、告知承诺等制度,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要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公共决策制度,把执政效能交给群众评判。

四、把依法执政作为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根本途径

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领导方式范文篇7

方法,是人们为人处世,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种种矛盾和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式。世上所有的个人、团体、政党和国家机关等,总是要借助、依靠、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做好想要做的事情,达到预想的目的。有了正确的方法,可以纵横捭阖,挥洒自如,举重若轻,事半功倍,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若是没有科学的方法,或者方法失当,则往往会陷入困境,一筹莫展,一事无成,甚至一败涂地。领导方法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对策、举措和手段,是领导者解决工作实践中种种矛盾和难题的基本程式与做法,是领导者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领导方法有科学与非科学、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之区别。领导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程度,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效率、效能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我们党一向重视领导方式与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始终强调在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运用科学的、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领导方式方法。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卓有成效地进行了领导方式与方法的改进和创新,突出强调增强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指导性。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领导作风的同时,强调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领导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他们在许多著作和文章中,对改进领导方式与方法,提高领导水平都有精辟的论述。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进和完善。同志强调,“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都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正是由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一代接一代地重视研究解决领导方式与方法问题,引导全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与任务,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与方法,转变领导作风,才极大地提高了党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巨大成功,开创了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是很适时、很中肯、很有远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格局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形势任务和新的客观实际,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与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综观全国各级各行各业领导干部工作方式与方法的现状,既有适应的方面,也有不适应的方面。应当说,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大多数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领导方法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改进,创造积累了许多富有生机活力的新的领导方式与方法。但是,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思想观念陈旧,领导方式与方法落后于形势任务的需要。有些同志无视领导环境、对象、内容的变化,还在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工作方式与方法管理市场经济,管理社会事务,仍然习惯于用行政手段随意干预企业运营,用“一刀切”的办法指挥农民种这种那,用“拍脑袋”的办法进行决策,甚至用简单粗暴、强迫命令的办法对待群众,以致造成妨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严重脱离群众的不良后果。有些同志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领导工作,感到茫然,苦于无方,感叹“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一些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则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欠缺,遇到复杂的矛盾和工作难点不知如何应对的问题。可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领导方式与方法,学习掌握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各级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领导同志的当务之急。

自2002年10月开始,我和部分热心于领导科学研究的同志,就新时期领导方法这个课题,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探索与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接触过不少在一线工作的干部,发现有些同志工作热情不可谓不高,责任心不可谓不强,也不可谓不辛苦,一心一意想把工作做好,为老百姓多办些实事、好事,可是,往往心也操了,劲也费了,累也受了,结果却并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原因何在?领导方式与方法不对头是很重要的原因。这些同志平时不大注意研究形势任务的变化对领导方式与方法提出的新要求,对学习和掌握科学领导方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自觉性,习惯于“用老方子治新病”,凭老经验办新事,往往是“过河不搭桥”,“跟着感觉走”,得过且过,甚至盲目蛮干,这怎么能产生好的效果呢?有些同志深有感触地说:“领导工作千难万难,方法对头就不难领导工作再忙再乱,方法对头就能举一反三;领导工作容易陷入被动,方法对头就能赢得主动。”可见,把改进和创新领导方式与方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改革深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特别是做好一线领导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实在必要必需必行。

新时期领导方法课题研究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领会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领导方法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于新的形势任务和客观实际,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总结概括新的领导工作经验,注重研究、探讨、回答新时期各级领导、尤其是一线领导工作的方式与方法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和课题组的同志们经过反复商讨、比较,把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为18篇,即观念篇、发展篇、决策篇、调研篇、创新篇、信息篇、用人篇、基层篇、群工篇、矛盾篇、务实篇、示范篇、法制篇、团结篇、公仆篇、廉洁篇、学习篇和班长篇。领导方式方法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领导方式范文篇8

一、领导原则:从实行党政企不分,大包大揽的高度“一元化”领导,转变为总揽全局,突出中心,协调发展

我国的政体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我们的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必须置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指导下,党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权责不清,党委的领导职能取代了政府的行政职能和企业的经营行为,“事无大小一把抓”,指挥包揽一切,造成了党政企不分的状况,不仅妨碍了经济建设,也削弱了党的自身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各级党委要领导好本地区改革、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摒弃旧的领导方式,做到总揽全局,突出中心,协调发展。总揽全局,就是要加强党对各方面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各地区、各部门能够得到贯彻落实,促进各项工作;对改革、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要明了情况,把握方向,有驾驭能力,确保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前进。突出中心,党委的工作重点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这个中心。否则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丧失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权。协调发展,就是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协调和理顺好各方面的关系,不断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地方党委尤其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要增强综合国力和地方经济实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才能解决。发展要依靠改革,通过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和企业机制,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和改革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党委要从全局把握好这三者关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深化改革,保持稳定,抓住机遇积极寻求发展,力争地方经济几年跃上一个台阶。二是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利益比较低,许多地方往往出现放弃农业和粮食生产而热衷于发展二、三产业。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尤其在县级基层,农村的面积、人口占绝大部分,农业、农村不稳,二、三产业也难以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地方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三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随着权力和利益分配的调整,二者也会产生不少矛盾。地方党委在处理这二者关系时,就要做到既服从大局,又要搞活局部,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比如在利益分配方面,我们既要在税收、财政上缴等方面确保国家的利益,又要在收入中确定好地方和企业的比例,保持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活力,但绝不能靠偷税漏税、假冒伪劣、走私贩私等违法乱纪行为来发财致富,损害国家利益。四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依靠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我们实行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除了讲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社会效益,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地方经济发展要自觉接受国家产业政策、基建信贷规模、物价政策等计划调节安排。

二、领导决策:从过去凭经验、拍脑袋,转变到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讲求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实效性、创造性

党委实施领导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进行工作决策。过去,我们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由于决策不当而造成重大失误的教训是不少的,如大炼钢铁,毁林开荒造“大寨田”,人工改河,推广三季水稻等等。造成领导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不顾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靠长官意志盲目决策;二是领导者素质不高,没有坚持集体领导,个人说了算;三是在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上至飞机、导弹,下至铁钉、火柴生产都由国家计划安排,管得太多、统得太死,不管地方条件差异,导致地方党委政府只能被动决策,奉命行事。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高领导决策水平。新时期领导决策应体现这几个特征:(1)民主性。决策要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由党委集体研究作出决策。(2)科学性。要遵循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特别是对经济建设项目,要经过广泛的市场、资源、资金、技术、人才诸要素的调查,反复进行科学论证,比较出最好的经济规模、经营模式和经济效益方案后,才能作出决策。(3)实效性。任何决策都要讲求效益和效果。不搞形式主义,更不要为片面追求速度,贪图“政绩”而盲目决策,劳民伤财。(4)创造性。要善于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与工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结合起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针和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工作,这样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新兴县委在工作实践中,努力按照上述这些原则进行领导决策,确定自己的工作方针、目标和发展思路。新兴县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土地、劳力、矿产、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基础设施滞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地方财政日子拮紧,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9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仅4.86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078万元。为了改变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县委在深入农村、企业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召开各方面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稳定优化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工业立县,基础设施先行”的工作方针和发展思路,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狠抓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交通方面,在全县主干道实现柏油化的基础上,投入近2亿元扩建县城至肇庆、县城至佛山的两大出口路段,成为一级和超二级水泥路;通讯方面,开通了国内外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传呼机;能源方面,新建了首期装机容量1.2万千瓦的火电厂一座和扩建了5000千瓦的水电站两座,兴建在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使投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二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八大商品基地,其中肉鸡饲养发展迅猛,1995年上市量可达5500万只,成为闻名全省的“养鸡之乡”。三是抓好工业老企业技术改造和上新项目,形成了不锈钢制品、食品加工、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四是发挥本县10多万港澳台同胞和华侨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兴办了200多家三资企业。五是建设好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每年吸引游客60多万人次。“八五”期间,尽管在国家的治理整顿和宏观调控下,经济发展仍然成为建国以来最快的时期。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38.88亿元,比“七五”期末增长254.2%,其中工业产值30.52亿元,比“七五”期末增长1.7倍,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8950万元,比“七五”期末增长3.3倍。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创造性工作,才能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领导管理:从靠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转变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综合管理

1、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企业各自的职能,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党委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领导管理,主要是通过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方面实行政治领导,对重大经济活动、重要经济项目作出决策和工作部署实行间接管理。对经济建设的正常运作和管理,主要由政府承担,党委不能取代政府职能,包揽一切,干预一切。政府作为经济管理者,要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政府统一组织社会生产,直接管理企业,政企不分的状况,将经济管理职能转到规划经济长期发展战略,搞好经济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促进结构优化,管理国有资产,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上来。政府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市场经济,不直接投资经营企业和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投资主体和生产经营主体,要按照市场需求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组织生产,自主经营,自求发展。企业要自觉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指导和遵守各项政策法规,但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2、党委要花大力气抓好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体制和企业机制。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建设任务较重,行政事务较多,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与管理上;地方党委要总揽全局,促进发展,就要花大力气抓好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体制和企业新机制。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精神,近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育市场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住房制度和其他方面改革,进一步推进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规范化、法制化,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好,有活力,善经营的企业家队伍。企业经营的好坏,关键在于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地方党委要发挥选择和任用干部的职能作用,配备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将一些思想作风好,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经验,有朝气活力的人选拔到企业领导岗位上来。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教育、考察和培养,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机制和企业经营者的奖惩考核制度。企业党组织要全力支持厂长经理的工作,确保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地位,并在企业经营方向,遵纪守法经营,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职工权益方面起监督保证作用。

4、加快制定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赖以建立和运作的基础,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和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料、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与此同时,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有关法律、法规。

四、领导方法:从“一手硬、一手软”转变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抓好党的建设、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领导方式范文篇9

一、依法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的意志

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的意志,这是党执掌国家政权,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导的法理逻辑要领。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法理逻辑上的要领是经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的意志,使党的主张体现到法律中。依法治国,由党的主张到国家意志,必须经过立法转换,把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变成国家政权、社会组织和公众行为必须遵循的普遍准则。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到2010年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党的主张变为系统化、制度化国家意志的过程,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保证实现党的主张法律定位化、法律规范化和法律效力化。

党的主张的法律定位化就是确定党的主张的法律地位,为党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执掌提供什么依据的本原问题。思考这个问题,既要进行宪法层面的解答,又要进行其他法律层面的解答。我国宪法序言指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在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就是党的领导,毫无疑问,党的主张的法律定位已经具备了宪法原则和基础。在其他的法律中,党的主张的法律定位主要体现在立法思想和法律条款与党的方针政策的吻合度。党要通过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制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应对形势需要,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方针政策。党通过立法建议推动法制建设,立法机关在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的立法活动中,要善于将党与时俱进的方针政策在基本的立法思想和具体的法律条款中进行充分的吸纳和体现。

党的主张的法律规范化就是使党的主张具有法律通则性,这是党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执掌提供什么依据的焦点问题。党的主张呈现的是价值取向形态,法律规范呈现的是行为准则形态,把对涉及国家根本问题和原则问题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形态转化为全社会遵循的行为准则形态,在经历法律规范化的过程中是两种意境和语境统一的过程。其一,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善于把党的主张变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自觉的决策意志。其二,通过教育、培养,提高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基本素质,使各类工作人员形成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并把党的主张转化为法这样一种经常化、习惯化、自觉化的履行职责的品质。其三,善于把党的主张在法律特定的格式、位序和文法中符合原意地反映出来,使党的主张具有标准型规范性和通用型操作性。

党的主张的法律效力化就是确保法律化的党的主张实现法律实施,这是为党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执掌提供什么依据的重点问题。使党的主张发挥法律效力,在深层次上有源与流两种动力。作为源的动力来自于党对司法工作的正确领导,要强化党的领导的权威性和科学性,通过改革司法体制,优化司法队伍,严格司法准则,完善司法程序,稳定司法秩序,改进司法手段,提高司法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率,通过在司法审判、司法检察、司法监督中的公正,实现社会的公正,为法律化党的主张的法律实施奠定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作为流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要通过法治宣传、法治引导、法治规范,营造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依法办事的政治文明生态,形成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文化氛围,形成全社会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

二、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把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

把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这是党执掌国家政权,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导的法理逻辑要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是我们党执政的永恒主题。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按照这种执政理念,在法律上的逻辑要义就是把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物化这种执政理念,靠的是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在以宪法为核心的政治体制中,通过民主渠道、民主程序、民主方法,将党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发展的要求,变为人民群众的共识和为之奋斗的共同力量。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蕴涵着人民主权和法律至上的基本原则,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中,包括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宪法,以及以此为立法和法律实施基础和依据制定的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承载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的进步程度,体现着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成熟程度,往往是通过执政党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通过执政党与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展现出来的。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将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政治局面的需要。

我们党执政的宪法地位决定了必须履行的两项基本职责,一是领导职责,二是执政职责。领导职责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统领的职责,反映的是执政党与国体的关系;执政职责是党对立法、行政、审判、检察活动行使直接或间接权力的职责,反映的是执政党与政体的关系。我们党的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包含在这两项基本职责中的要求,要靠党组织、党员、党的干部的作用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事业的支持、拥护和参与来实现。把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一是要保证党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法律的轨道上行使权力和开展活动,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上发挥表率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在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中形成万众一心的主体力量。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彰显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依法办事,都不具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党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履行党的职责,就是履行法律职责,特别应该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杜绝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职权和活动,通过自觉守法,处理好履行党赋予的权力与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之间的关系、公权与私利的关系、官权与民利的关系,摆正与人民群众在法律人格上的平等地位。为从根本上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不良现象,必须在党内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提高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的能动性。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党代表人民依法实行领导,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参与管理,把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就是构建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万众一心、万流归宗的局面。切实落实人民主权的地位,就要充分发扬民主,健全民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完善民主程序,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以法律主体和国家主人的身份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人民群众在人权受到尊重和保障,并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上,把党的事业与自身的追求、党的命运与自身的前途紧紧联系起来,按照党的要求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三、在法治机制中把党的作用变为社会的行动

把党的作用变为社会的行动,这是党执掌国家政权,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导的法理逻辑要诀。党的领导是宏观领导,社会工作是微观工作,两者相辅相成,党的领导是社会工作的龙头,社会工作是党的领导的基础。社会工作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路正步大势雄。党的领导只有置于社会工作的土壤中,才能根固枝坚叶茂。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法理逻辑上的要诀,就是把党的作用变为社会的行动,这个过程,是在法治机制中生成和延续的,建立健全依法治国的法治机制,将有利于规范各类社会主体的从业行为,使党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促进先进文化前进,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作用,变为全社会共同的行动。

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政治领导是把握国家根本制度的性质和方向,把握社会发展的秩序和走向,思想领导是保证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统领地位和作用,组织领导是保证行政工作、司法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岗位都能忠实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作用真正落到实处,广泛激发社会各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组织和实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党和全社会共同奋斗的局面。党履行领导职责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这种作用变为社会工作的运行状态和行动,必须通过建立健全法治机制,这种机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体现党总揽全局的科学的工作体制,二是体现党协调各方的科学的工作机制。

领导方式范文篇10

一、依法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的意志

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的意志,这是党执掌国家政权,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导的法理逻辑要领。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法理逻辑上的要领是经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的意志,使党的主张体现到法律中。依法治国,由党的主张到国家意志,必须经过立法转换,把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变成国家政权、社会组织和公众行为必须遵循的普遍准则。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到2010年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党的主张变为系统化、制度化国家意志的过程,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保证实现党的主张法律定位化、法律规范化和法律效力化。

党的主张的法律定位化就是确定党的主张的法律地位,为党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执掌提供什么依据的本原问题。思考这个问题,既要进行宪法层面的解答,又要进行其他法律层面的解答。我国宪法序言指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在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就是党的领导,毫无疑问,党的主张的法律定位已经具备了宪法原则和基础。在其他的法律中,党的主张的法律定位主要体现在立法思想和法律条款与党的方针政策的吻合度。党要通过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制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应对形势需要,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方针政策。党通过立法建议推动法制建设,立法机关在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的立法活动中,要善于将党与时俱进的方针政策在基本的立法思想和具体的法律条款中进行充分的吸纳和体现。

党的主张的法律规范化就是使党的主张具有法律通则性,这是党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执掌提供什么依据的焦点问题。党的主张呈现的是价值取向形态,法律规范呈现的是行为准则形态,把对涉及国家根本问题和原则问题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形态转化为全社会遵循的行为准则形态,在经历法律规范化的过程中是两种意境和语境统一的过程。其一,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善于把党的主张变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自觉的决策意志。其二,通过教育、培养,提高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基本素质,使各类工作人员形成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并把党的主张转化为法这样一种经常化、习惯化、自觉化的履行职责的品质。其三,善于把党的主张在法律特定的格式、位序和文法中符合原意地反映出来,使党的主张具有标准型规范性和通用型操作性。

党的主张的法律效力化就是确保法律化的党的主张实现法律实施,这是为党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执掌提供什么依据的重点问题。使党的主张发挥法律效力,在深层次上有源与流两种动力。作为源的动力来自于党对司法工作的正确领导,要强化党的领导的权威性和科学性,通过改革司法体制,优化司法队伍,严格司法准则,完善司法程序,稳定司法秩序,改进司法手段,提高司法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率,通过在司法审判、司法检察、司法监督中的公正,实现社会的公正,为法律化党的主张的法律实施奠定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作为流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要通过法治宣传、法治引导、法治规范,营造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依法办事的政治文明生态,形成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文化氛围,形成全社会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

二、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把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

把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这是党执掌国家政权,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导的法理逻辑要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是我们党执政的永恒主题。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按照这种执政理念,在法律上的逻辑要义就是把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物化这种执政理念,靠的是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在以宪法为核心的政治体制中,通过民主渠道、民主程序、民主方法,将党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发展的要求,变为人民群众的共识和为之奋斗的共同力量。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蕴涵着人民主权和法律至上的基本原则,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中,包括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宪法,以及以此为立法和法律实施基础和依据制定的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承载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的进步程度,体现着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成熟程度,往往是通过执政党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通过执政党与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展现出来的。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将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政治局面的需要。

我们党执政的宪法地位决定了必须履行的两项基本职责,一是领导职责,二是执政职责。领导职责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统领的职责,反映的是执政党与国体的关系;执政职责是党对立法、行政、审判、检察活动行使直接或间接权力的职责,反映的是执政党与政体的关系。我们党的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包含在这两项基本职责中的要求,要靠党组织、党员、党的干部的作用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事业的支持、拥护和参与来实现。把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一是要保证党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法律的轨道上行使权力和开展活动,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上发挥表率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在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中形成万众一心的主体力量。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彰显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依法办事,都不具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党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履行党的职责,就是履行法律职责,特别应该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杜绝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职权和活动,通过自觉守法,处理好履行党赋予的权力与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之间的关系、公权与私利的关系、官权与民利的关系,摆正与人民群众在法律人格上的平等地位。为从根本上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不良现象,必须在党内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提高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的能动性。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党代表人民依法实行领导,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参与管理,把党的要求变为民众的力量,就是构建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万众一心、万流归宗的局面。切实落实人民主权的地位,就要充分发扬民主,健全民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完善民主程序,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以法律主体和国家主人的身份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人民群众在人权受到尊重和保障,并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上,把党的事业与自身的追求、党的命运与自身的前途紧紧联系起来,按照党的要求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三、在法治机制中把党的作用变为社会的行动

把党的作用变为社会的行动,这是党执掌国家政权,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导的法理逻辑要诀。党的领导是宏观领导,社会工作是微观工作,两者相辅相成,党的领导是社会工作的龙头,社会工作是党的领导的基础。社会工作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路正步大势雄。党的领导只有置于社会工作的土壤中,才能根固枝坚叶茂。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法理逻辑上的要诀,就是把党的作用变为社会的行动,这个过程,是在法治机制中生成和延续的,建立健全依法治国的法治机制,将有利于规范各类社会主体的从业行为,使党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促进先进文化前进,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作用,变为全社会共同的行动。

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政治领导是把握国家根本制度的性质和方向,把握社会发展的秩序和走向,思想领导是保证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统领地位和作用,组织领导是保证行政工作、司法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岗位都能忠实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作用真正落到实处,广泛激发社会各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组织和实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党和全社会共同奋斗的局面。党履行领导职责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这种作用变为社会工作的运行状态和行动,必须通过建立健全法治机制,这种机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体现党总揽全局的科学的工作体制,二是体现党协调各方的科学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