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5:51:22

临床分析

临床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临床药师;临床医学;服务

造成临床不科学用药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种:①药品的繁多,选用不当;②药物搭配的不合理,禁忌突出。所以,要想保证临床药师用药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相关的医学人员仅是简单了解药物说明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些经过系统性教学、具备专业药学知识的人员来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一、临床药学的服务内容

药物的不良反应检测:对于临床用药而言,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对患者的疾病治疗起到了严重的影响,严重的还会为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临床药师必须要能够深入了解每1个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除了要对特殊的药品进行重点关注以外,还要能够及时地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现象,并且对频繁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重点的病情讨论,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及时地进行临床的处理工作,此外,应用预防性的药物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针对性的指定给药方案:给药方案的制定都是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是一种因人而异、充分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病情状况以及各项所服用的药物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医师主要通过对患者的用药效果以及临床反应来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并发挥出个人的专业优势而提出更好的治疗方法、剂量等建议,应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让所建立的治疗药物能够更加的经济、有效,从所有的治疗方案中选出最佳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咨询服务:临床药师除了要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用药进行指导,还要能够对患者、医师以及护士的用药问题进行解答,尽力帮助医护人员查找最佳方案以及相关文献,随时解答药品相关的问题,并定期向医护人员普及药理知识,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此外,还要能够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除了要让患者掌握正确的服药方式外,还要能够提醒其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医师还要能够做好咨询记录,以便定期的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有所重点地进行回访。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常见的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药的不对症以及药剂量的不精准上,药物治疗时间的长短以及抗生素药物的普及应用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临床药师要能够依据患者的反应为有关的医护人员提供药物的选择,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本院在抗生素方面患者临床治疗比例的调整,在药师干预前,患者的药物应用情况明显不够合理,在经过医师的检查之后,有很大一部分的药物应用应该得到调整,其主要调整的药物有头孢替安、头孢曲松钠、头孢美唑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以及奥硝唑。

二、药师深入临床的方法

根据资料的查找和分析,我国的临床用药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达到了13%~33%,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临床药师工作的重要性,而专业药师数量较少,有经验的药师就更少了,所以,要努力培养药师的专业素养,除了要具备更加系统性、科学性的教学外,还要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药学服务的不断提高。通常情况下,药师深入临床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病房的观察,另一种是会诊的参与。查房中,临床药师到病房跟随医师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掌握医师的用药依据和用药效果,根据医师对患者的诊断以及患者的自身情况,参与讨论药物治疗方案,协助医师选择适合于患者的药物[1]。以药动学、药效学为依据,结合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药物、剂型和剂量。同时对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向临床医师提供药物应用资讯,与医师一起制定合理化的给药方案[2]。会诊中,临床药师应参与临床急救会诊和疑难病例会诊。参与急救会诊时,临床药师应第1时间到达急救现场,参与提供最有效的、最适用的急救药物治疗方案,经相关医师认可后方可执行。参与疑难病例会诊时,临床药师可向医师提供多种药物治疗方面的建议[3]。

三、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主要问题

药师在临床用药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今的药物费用与医生的利益有着息息相关的作用,这就让临床用药医师的有些建议不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传统“重医轻药”的观念也让患者无意识中忽略了药师的作用,虽然医师对于疾病的诊断更加的擅长,但是疾病治疗方面,还是药师的作用更加突出,其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药物的相互作用,还能够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方面的有效性,所以,只有得到了药师的良好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其他治疗环节。相关药师的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增强:我国如今的药学教育主要重视化学知识的培养,对专业素质的教育有所欠缺,这也是导致我国临床药师的有些研究脱离临床,从1989年起至2006年,我国的临床药师一直处于一种自行探索的阶段,2006年后才有了第1个专业临床药学培养教学基地,所以,短暂的学习让临床药师缺少临床知识和无法适应药师的服务工作是当前药师的主要问题。缺少实证研究以及法律保障:大量的文献表明,大规模的临床药学研究能够有效减少药师在用药方面的错误,更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生命质量,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药学服务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没有一个严谨的法律保障也是药师制度缺陷的主要原因。临床药师人员少,经验不足以及服务水平低,工作途径接入模糊以及责任不明等都是药物制度管理中的缺陷所在。

作者:卓丽娅 单位:福建省福鼎市中医院

参考文献:

[1]曹佳男,邵蓉.临床药学服务-药师价值的体现[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707-708.

临床分析范文篇2

1建立药学信息资料平台

药学信息资料平台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合理用药知识、新的药学知识、新药简介、老药新用及一些新的用药理念等。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把临床药学每月的科室病历分析报告、处方点评结果、临床药学合理用药讲座和培训课件上传到医院信息平台上,供医护人员参考和学习。通过编写和发放医院药物通讯普及药学知识,改变用药不良习惯。公开临床药学室电话和技术骨干手机号,全天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服务,受理用药咨询和用药指导。

2发挥药学工作人员职能

I临床药学工作人员每天都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全院各科医嘱进行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或超常规用药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纠正不合理用药。如医师未能理解,先由药房调剂人员暂扣该医嘱,待Il缶床药学人员与医嘱医师沟通后再行调配、发药。除少数情况医师保留意见外,大部分不合理用药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纠正。例如:一次发现消化内科某医嘱与患者化验报告相矛盾,该患者连续3d空腹血糖都在7.8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都在7.2%左右,但医师医嘱开具银杏叶针(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ml+5%葡萄糖注射50Oral缓慢静脉滴注I临床药学人员审核医嘱时发现后,马上与医嘱医师联系,但医师认为该患者多年皮下注射胰岛素能很好控制血糖。银杏叶针说明书明确注明其溶媒只能使用5%葡萄糖注射,而不能用氯化钠注射液或其他,可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注射单位剂量来抵消静脉输入的葡萄糖;经药学人员的详细解说,建议把银杏叶针剂停用,改为银杏达莫注射液,不仅达到了用药目的,而且该药可用不影响血糖的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静脉输入,该医师也积极听取了药学人员的建议,同意修改医嘱。

3开展用药咨询和宣传,营造合理用药氛围

患者咨询最多的是患某种病最好选用哪种或哪些药、某种药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哪种药最经济实惠、哪种药不良反应最小、某种药有哪些不良反应等。例如:一患者家属咨询,其d,JL,1岁,体质量10kg,干咳数天,医师为其开具阿奇霉素颗粒6袋(0.is/袋),每天服1次,且饭后半小时服,连服3d即停。第4天该患者家属又打来电话咨询,该小孩还在咳嗽,且咯浓痰,问能否服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止咳?我院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解答,说明了为什么咯痰(特别是咯浓痰)的老人或小孩不能随意给予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止咳的利害关系,并建议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止咳化痰,几天后患者家属特意打电话来感谢药学人员的专业指导和细心认真的讲解。护理人员是医院中最需补药理课的人群,因其不仅是药物使用的执行者,更是药物使用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的把关者。其对药理知识的匮乏,不仅起不到安全防范作用,反而会增加用药的风险。大部分护士对哪种药该什么时候用,每天用药几次合理,静脉使用多大浓度,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情况如何,输液速度有无特殊要求,主要由哪个器官代谢或排泄,使用后会出现些什么不良反应等问题都知之甚少。例如:常有护士咨询B-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什么要现用现配?不现用现配会发生哪些情况?就药剂人员了解,大部分护士对药品分类比较陌生,哪些属于B.内酰胺类抗生素都不太清楚。所以我院就这个问题做了专题讲座,充分解析了该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要求我院各科对所有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都执行现用现配,包括:

(1)青霉素类:青霉素钠或青霉素钾;

(2)半合成青霉素类:氯唑西林、苯唑西林、阿洛西林等;

(3)头孢菌素类:头孢唑林、头孢塞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等;

(4)单环B.内酰胺类:氨曲南等;

(5)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等。

这样一来,我院使用该类药物引起的输液反应大幅度减少。多年来的运行机制导致医师认为自己拥有处方权就意味着可随意开医嘱。但当今复杂的医疗环境和紧张的医患关系促使医院领导必须重视和规范医师的处方行为。如:多年以来,临床医师开口服医嘱,不管药物含量和规格都是每天3次,每次2片,开针剂医嘱多是1—2支针剂加入溶液250或500ml中静脉滴注即可;这样的医嘱用到今天,即使不引起医疗事故也难免不引起医疗纠纷。例如:在审方中常发现这样的医嘱:青霉素钠800万u或头孢噻肟4.0g+250ml葡萄糖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每天1次。我院就这个问题做了专题讲座,讲解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怎样合理使用B.内酰胺类抗生素,但还有部分医师还在使用,我院又把这部分医师集中起来,详细讲解合理用药利害关系:首先,让医师理解什么是半衰期及由半衰期来确定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和给药次数,以及由半衰期确定药物中毒的抢救时机和确定中毒者体内药物残存量。其次,让医师认识到各类药物溶媒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在什么情况下pH对药物稳定性影响最大,什么情况下“盐析现象”对药物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等。经再三的用药干预,全院所有医师很少出现以前的情况,现将医嘱改为:青霉素钠400万u+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8h或12h1次;或头孢噻肟2.0g或其他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除头孢曲松以外)+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8或12小时1次,从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了输液反应的发生。

4建立临床药师查房制度,积极参加临床查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信息

通过药学查房将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多、疗效不确切的药品淘汰或更换。比如:我院多年以来一直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3%×100ml/瓶),很少收到输液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在我院查房的过程中却发现多数患者在输注该药过程中产生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情况,更为甚者发生休克、呼吸困难等情况。由临床药学组提议,通过医院药事委员会开会决定停止使用或采购该药。再如:由医务科组织参加全院性会诊:讨论消化科一28岁男青年不明原因严重中毒患者的抢救,因中毒原因不明,所以明确患者中毒目标毒物是该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药剂人员当场建议:一面进行常规洗胃、催醒等处理,一面派人到中毒现场寻找可疑药物或毒物,并且药剂人员主动要求到现场寻找可疑毒物,最终在中毒现场找到一瓶未开启的氯氮平片和2个氯氮平片空瓶;经认定该患者是氯氮平中毒;药剂人员马上查阅资料,发现目前氯氮平中毒最有效的抢救措施是先予氟马西尼注射液0.5mg静脉滴注,待病情稳定进行血液灌流J。药剂人员马上把相关资料提供给抢救科室,最终挽救了该患者生命。

5积极参与临床会诊,协助医师科学、合理使用药物

药剂人员多参加临床会诊可为医师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合理化用药建议。如笔者参加普外科一重症胰腺炎伴胆囊炎患者的治疗讨论,从患者人院到会诊共住院12d,每天都使用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且使用也属合药动学和药效学特性,但种种征象表明患者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家庭经济条件甚差。通过会诊,药剂人员建议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d后患者感染得到控制、体温恢复正常。

6及时收集和上报药物不良反应,为用药积累原始数据提供科学依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不仅是药监部门的要求,更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有力措施,是综合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有力依据。为鼓励临床医护人员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的积极性,科室或个人每报1例不良反应,年底综合考核就加0.1分(0.5分封顶)。2010年共上报药物不良反应12例。

7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的死亡病例讨论和医院病历质量分析讨论

参加死亡讨论和医院病历质量分析,能让临床药师更好、更快地融人到临床治疗队伍中来,更好地培养临床药师的临床思维;同时让临床医师充分认识临床药师,更早建立起相互了解的桥梁。比如:经过一死亡病例的讨论分析,让临床药师学到电除颤能干扰患者心肌酶谱的化验参数,在分析其死因或病情变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8定期定量分析处方和病历用药合理性,认真总结书写用药分析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每月抽取门诊处方300张、住院病历30份,综合分析合理用药情况。发现书写不规范和用药不合理问题及时记录,问题严重或普遍性问题汇报给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及时纠正和制止,认真书写药历,对责任医师予以教育批评,警示全院医师不要犯同类错误。例如在病历分析中发现,普遍医师不注意各种中成药溶媒的选择,存在随意性,经查阅相关资料,证实每种不同成分的中成药对溶媒的选择存在专一性或限定性。经干预最后所有中成药的溶媒均按说明书选用。其他如给药间隔、给药剂量、药物选择、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问题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纠正;处方书写合格率亦从65%提高至98%以上。经认真总结,书写处方点评和病历分析报告,在每月的医院院周会上由主管副院长宣读报告,并上传至医院局域网。对医院合理用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降低了医疗隐患和风险。

9讨论

为更好、更快地开展和推进I临床药学工作的进行,笔者建议如下:

(1)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IJ缶床药学的政策支持,出台相关及配套法律法规,出台临床药师法及相关的制度,明确药师的权利、义务、职责等项目,制订医院药师的人员配置。

临床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工作胜任力

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需要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加快药学服务转型,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还要为疑难复杂患者解决药物治疗问题[1]。这对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差异较大,尤其是科研胜任力相对较差[2]。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与其培养方案密切相关,但是,目前我国临床药师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培养标准不统一、缺乏系统的培训知识体系以及培训内容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等问题[3]。因此,本文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现状以及其教育背景,探讨影响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因素,旨在为临床药师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为2020年12月—2021年1月,采取近似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湖南、上海、广东等地医院工作的临床药师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医院在职临床药师;(2)自愿参与本调查。

1.2调查工具

本调查问卷参考美国临床药学学会(ACCP)中对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测评标准[4]和相关参考文献[4]设计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包括3个部分:基本信息、工作胜任力自评量表、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工作胜任力包括临床药学服务胜任力和临床科研胜任力,其中临床药学服务胜任力包括临床工作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精神2个维度共20个条目,临床科研胜任力包括临床科研意识、临床科研能力和临床科研精神3个维度共19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1分=非常不赞同,2分=不太赞同,3分=一般赞同,4分=比较赞同,5分=非常赞同,调查对象的自评得分越高表示工作胜任力越强。

1.3调查方法

借助问卷星平台设计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通过网络发放与收集。在问卷发放时,由调查员统一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问卷填写方法及填写要求。为避免重复问卷,每个账号只能填写一份。经专家咨询与预调查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84(P>0.7)。

1.4基本信息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用(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并探索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295份,参与调查的临床药师来自湖南、广东、上海等26个省/直辖市,其中85.76%来自南部地区,80.34%就职于三级医院。男性80名(27.12%),女性215名(72.88%),年龄分布以31~40岁为主(65.08%),具体见表1。

2.2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现状

本问卷以平均分数占总分值的百分比作为相对平均分数进行评估。临床药师总的工作胜任力相对平均分数为74.51%,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胜任力的两个维度:临床工作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相对平均分数较高,分别为84.60%和82.95%,而临床科研胜任力的3个维度的相对平均分数偏低(67.18%~75.08%),各维度的自评得分见表2。

2.3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影响因素

以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为因变量,以基本信息、本科及以下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在职教育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最高学历、临床药学工作年限、本科及以下培养学制、本科及以下毕业考核方式、本科及以下期间是否接受科研培训、硕士期间参加科研讲座或学术活动次数、在职教育期间临床药师培训时长、在职教育期间是否参加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是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3。

2.4临床药师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药师对本科及以下阶段课程设置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均较低,分别为51.19%和57.53%,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与其对在校教育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见图1。因此,优化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提高课程设置满意度将有助于提高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

3讨论

3.1我国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有待提升

本次调查对象集中在就职于三级医院,具有高学历、中高级职称的临床药师中,临床药师总体工作胜任力的相对平均得分仅为74.51%,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精神相对平均分数高于临床科研意识、临床科研能力和临床科研精神的相对平均分数,此结果与卢今等[2]的报道一致:药师职业道德与素质较高,但较缺乏科研创新精神。这正反映临床药师培养的现状,注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技能培训[5-7],忽视临床药师科研胜任力的培养。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临床药师面临的挑战日益增高,尤其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妊娠期妇女、儿童等用药证据严重缺乏群体对个体化用药的需要[8-10],这要求临床药师不仅应具有药学服务基本技能,还需具备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查找证据或开展科学研究创造高质量证据指导临床的能力。因此,临床药师的培养不仅应提升其药学服务能力,还应培养临床药师的科研思维、科研素养,为更好地胜任临床药师工作奠定基础。

3.2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发现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与本科及以下、研究生以及在职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与在校教育时长正相关: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153.27±26.58)分高于本科及以下的人群(131.98±31.66)分(P<0.05),且本科及以下教育培养年限中5年学制培养的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156.13±30.32)分显著高于4年及以下学制培养的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143.00±29.85)分(P<0.05)。在美国,Pharm.D学位教育作为临床药师从业的唯一准入学位,从大学本科算起,学制为7~8年[11]。而本调查显示,81.69%的临床药师受到的是四年制及以下的药学教育,且本科及以下教育中接受的科研培训不足,73.90%的调查对象在本科及以下期间未接受科研培训,这也是我国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低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临床药学的本科学制设置为5年或攻读硕士学位都将是提高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重要策略。临床药学是一门需要在临床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实践性学科[12],临床药师需将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不断地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因此随着工作年限增加,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会相应提高。调查显示:工作5年及以上的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显著高于工作5年以下的临床药师(P<0.05),这与卜书红等[13]发表的根据临床药师的岗位胜任力进行职级评定要求相一致,在临床药师职级评定中要求:中级和高级临床药师的最低工作年限分别为从事临床药师工作4年和7年以上。此外,本科及以下的毕业考核方式与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相关性也再次验证了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仅以理论考试作为毕业考核方式培养出的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最低。本科及以下的毕业考核方式一定程度反映了本科及以下教学的侧重点,临床药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清晰的临床思维和过硬的临床用药实践[14]。此外,加强科研思维培训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升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重要抓手。医学是一门终身学习的学科[15],《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临床药师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临床药师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并能为疑难复杂患者解决药物治疗问题[1]。因此,临床药师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能培训,还应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加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临床药师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6]。本调查问卷结果提示:本科及以下期间接受过科研培训以及硕士期间参加科研讲座或学术活动次数对提升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具有积极作用。在校教育中开展有效的科研培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锻炼科研精神,最终提升临床药师的工作胜任力。

3.3优化在校教育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助力临床药师工作胜任力的提升

临床分析范文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60例,其中2015年1-12月收治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5~70(45.3±7.3)岁;2016年1-12月收治的患者8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7~68(46.3±8.1)岁。2组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未给予药学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药学干预,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1)临床药师在患者的治疗康复期间,应用药学干预的方法,参与患者的用药治疗,并为患者制订了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案,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便掌握其药物治疗的效果与用药后的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细心指导。(2)定时给有关的医护人员讲解药物的有关专业知识,时常开展培训课。目的在于让医护人员掌握药物治疗的方法,规范临床用药,以此避免不合理用药在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危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3)认真准确记录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期间的用药不合理情况并加强管理,以便于统计与参考。此外,对医护人员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加强用药的合理性。(4)临床药师要对药方进行审核,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临床用药的依从性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1.3观察指标。对2组的患者进行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观察与统计分析,包括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服用剂量不合理,药物与患者病症不相符,缺少专治药品,重复用药,未对症下药等临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9,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药物治疗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临床药师又是药物治疗中的关键因素,加强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与介入必不可少。据相关研究表明,不合理用药会延误患者的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更有甚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乃至死亡,以致于造成诸多医疗纠纷,为医疗服务质量敲响了警钟[2-4]。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进行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对策极为重要,对整个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药师作为临床用药的主要责任人,其工作将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相关研究显示,药师在临床工作当中未能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在用药方案的制定上存在诸多的不合理因素,包括药量不足、药量过大,药物与患者病症不相符,对药物间相互作用的了解欠缺等,均会对临床用药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5-6]。此外,患者个人用药习惯也是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的因素[7-8],此研究中未出现此种情况。本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临床分析范文篇5

【论文摘要】分析12例卵巢妊娠的临床特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卵巢妊娠的发生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特征为卵巢妊娠比输卵管妊娠更易出现腹痛、肛门坠胀、妊娠部位破裂、失血性休克等症状,无明显停经史。结论卵巢妊娠的病因可能与盆腔炎、宫内置节育器有关,术前误诊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

卵巢妊娠(ovarianpregnancy,o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形式,自然受孕后的发生率约为1∶7000~1∶40000),占异位妊娠的0.5%~3.0%,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因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特征,术前很难确诊,早期易发生破裂大出血,难以诊断,故应引起关注。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卵巢妊娠12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年龄和生育史12例患者年龄为21~40岁,平均28.6岁。未产妇3例,经产妇9例,产次为1~5次,口服避孕药2例,工具避孕1例,采用宫内避孕环者9例,放置时间为1~11年,类型不详。有输卵管妊娠病史者1例,剖宫产史者2例,人工流产史者8例。

1.2临床表现12例均有腹痛史,有停经史者8例,停经天数33~35d,阴道出血5例,晕厥伴休克4例,盆内触及包块6例。

1.3辅助检查10例测定血β-HCG48.9~1280.4IU/L,6例测定尿HCG均为阳性。10例后穹隆穿刺阳性,6例B超检查均提示附件区囊性包块或囊实混合包块。

1.4手术及病理情况12例全部行剖腹探查术。患侧卵巢均可找到破裂口,破口直径0.8~2cm,在破口处或血块中有6例可找到绒毛,其余6例未找到明显的绒毛,但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卵巢妊娠。患侧及对侧输卵管均正常,并发现患侧的卵巢经子宫卵巢韧带与子宫相通。12例均行卵巢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卵巢妊娠。2讨论

2.1诊断卵巢妊娠这一概念由Muurice在1682年提出,并于1878年由Spiegelberg提出了诊断标准并使用至今。内容包括:①患侧输卵管完整并与卵巢分开;②胚囊位于卵巢组织内;③卵巢与胚囊以子宫卵巢韧带与子宫相连;④胚囊壁为卵巢组织。在有第①、②项的基础上,加上第③项或(和)第④项即可确定为卵巢妊娠。本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此诊断标准。由于卵巢妊娠部位出血较早,容易误诊,一些患者往往无明显停经史,即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不易与黄体破裂相区别,有时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巢肿瘤等。本组有33%的患者无停经史,仅5例患者出现阴道流血,1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卵巢肿瘤。B超检查可发现附件包块及腹腔游离液体征象,不易与输卵管妊娠区别。由于卵巢妊娠的症状和体征与输卵管妊娠相似,故术前鉴别诊断较困难。本组12例卵巢妊娠患者中,术前均诊断为“异位妊娠”,缺乏准确定位。根据胡丽娜等人的研究,卵巢妊娠比输卵管妊娠更易出现腹痛、肛门坠胀、妊娠部位破裂、失血性休克等症状,而有停经史、阴道流血症状的比例较低。由于卵巢妊娠更易出现腹痛症状,且大部分患者因腹痛就诊,所以对无确切停经史,无阴道流血但有下腹疼痛或休克症状者,结合β-HCG阳性,应高度怀疑卵巢妊娠。

2.2病因学研究OP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确,然而不少学者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宫内节育器(IUD)的广泛使用,IUD的存在可产生炎性细胞浸润,其分解产物既可影响宫内环境,也可影响输卵管功能,但不影响卵巢。同时,IUD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造成输卵管逆蠕动,使受精卵逆行种植于卵巢内。研究发现IUD可有效阻止99.5%的宫内妊娠和95%的输卵管妊娠,但无法阻止卵巢妊娠。本组资料显示77%患者使用IUD,IUD与卵巢妊娠有一定的相关性;②盆腔炎(PID):PID可使输卵管逆蠕动减少,卵巢白膜继发性增厚,阻止卵泡裂开而导致卵泡内受孕;③辅助生殖技术(IVF)的应用:近年来IVF的广泛开展,易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生。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虽为0.08%,但IVF后发生率升为5%,其中约6%为原发性卵巢妊娠。然而由于IVF和ET后通常有严密的随访,故OP常在未破裂前得到早期诊断。

临床分析范文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8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0~72岁,平均(36.21±7.13)岁。纳入标准:(1)首次疼痛至就诊时间为30min至48h;(2)意识清楚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已婚者且均有性生活史;(3)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不适及坠胀感、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热、恶心及呕吐等临床症状;(4)能够配合治疗。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仪器检查,腹部探头频率为4.0MHz、阴道为8.0MHz。经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前嘱患者多饮水使膀胱充盈至一定程度,检查时采取仰卧位,将涂有耦合剂的探头置于下腹部进行纵、横、斜等各切面扫查,仔细观察子宫及宫旁各组织的情况。经阴道超声检查:先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将超声探头套上避孕套并涂抹少量耦合剂后,缓缓送入阴道内至宫颈穹窿部进行全方位扫描转动探头,仔细观察子宫及附件的情况[4]。1.3观察指标。将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以及联合应用的诊断率及各类急腹症的鉴别诊断率进行对比分析。1.4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与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结果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的鉴别诊断价值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单一检测方法(2≥5.98,均<0.05),见表1。2.2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联合检查对急腹症的确诊率分别为72.50%(58/80)、86.25%(69/80)、93.75%(7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62,<0.05)。

3讨论

GAAD属于妇产科的危重急症,表现为下腹部急性剧烈疼痛、腹壁肌肉紧张及内外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发生休克。GAAD主要包括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卵巢肿瘤扭转、急性盆腔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及切口妊娠等[5]。近年“二孩政策”的放开,有剖宫产史的产妇越来越多;这类产妇需按时产检,出现突发症状应立即就诊,以便及时发现瘢痕妊娠等危重急症。因为在瘢痕妊娠的过程中,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严重威胁孕妇生命。经腹部超声在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时需要患者充盈膀胱,等待期间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且一些腹部脂肪层较厚的患者容易影响超声图像,降低了图像的清晰度,不利于诊断[6]。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经阴道超声检查为GAAD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一方面患者无需充盈膀胱,为急腹症需行急诊手术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检查时无需经腹,直接定位病变部位,离患者脏器更近,噪音干扰小,成像质量更好,可及时发现微小病灶或与周围界限不清的病灶,使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7]。临床发现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不但结果互补,而且是二次检查,有助于避免漏诊,提高诊断率。先经腹部超声检查,清晰的观察到子宫、附件等组织器官积液情况,再行阴道超声检查,清晰显示机体细微结构,仔细排查子宫、附件、盆腹腔内部结构等部位,准确做出诊断[8]。本文结果显示,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联合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率分别为72.50%、86.25%、93.75%,经联合应用诊断率明显较高(<0.05)。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不仅有效提高了急腹症的总体诊断率,且对不同类型的急腹症显示出不同的血流信号,起到鉴别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还提示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鉴别诊断率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

综上所述,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在GAAD诊断中明显提高了诊断率,也有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急腹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临床资料,可作为GAAD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顾彬.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7):1403-1404.

[2]张连霞.腹部B超与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比较[J].河南中医,2015,35(5):1120-1121.

[3]黄洁华.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91-93.

[4]姚雪芹,谢平.经阴道B超对宫颈浸润癌的诊断价值探讨[J].重庆医学,2015,44(6):830-832.

[5]邓妙珍,梁超雄.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198-200.

[6]莫春燕,阮柯娜,毛雪芬,等.彩色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J].健康研究,2015,35(1):93-94.

[7]黄小芳.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4):54-57.

临床分析范文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之间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共有80例展开对比分析,患者年龄30岁以下的有11例,30~40岁之间的有37例,40岁以上的患者3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4.18±12.27)岁。患者皆表现出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部分患者伴随阴道出血、恶心呕吐等症状,本期调查中患者的年龄与病痛诱因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患者进行病理诊断,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当前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女性是否停经等信息,腹部触诊了解腹肌紧张情况、有无压痛及反跳痛;深触了解包块部位、大小、触痛、可动性。叩诊有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如连续3分钟未闻及即肠鸣音消失;肠鸣音亢进可能为早期肠梗阻的表现。观察患者面貌、有无贫血征象、意识状态如何,并测血压、脉搏、体温;倾斜实验(tilt-test)阳性反映循环血容量不足。听诊心、肺,如有内出血,可有心率加速的表现。书写患者者症状检查记录,而后展开超声影像检查,并于检查前一天晚上清淡饮食,以尽量减少胃肠气体的干扰。结合超声影像检查步骤进行流程性观测,通过多切面、多角度的观察,了解子宫、宫腔、附件等状况,收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展开对比。1.3观察指标。采取超声影像形式检查患者症状并进行诊断,与进行病理诊断的前期结果进行对照,了解病理正式结果的分析成效,另外统计超声诊断急腹症的症状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总计超声诊断率。1.4统计学方法本次统计采取软件系统SPSS21.0展开分析,其中χ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以x-±s表示,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结果

观察组经过病理诊断,对其中77例患者,也就是96.25%的患者确诊为妇产科急腹症,另外3例误诊为其他胃肠疾病,超声诊断下的确诊率为100%,无漏诊与误诊。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在超声影像下,针对患者的妇科急腹症展开相应疼痛类型的检查,其中仅有卵巢囊肿破裂出血与异位妊娠分别1例误诊等。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妇产科急腹症有着明显的腹痛、内出血等特点,但由于与其他的疾病表现症状相似,因此在诊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部分患者在妇产科急腹症期间内出血量短时间增加,甚至出现休克问题,需要快速而及时的抢救,通过病理诊断形式,先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查体,通过听诊触诊等形式确定患者的疼痛部位,另外还可以配合妇科检查,结合超声影像诊断的形式,了解患者的子宫是否增大、压痛,附件区有无包块及压痛,子宫是否有推举痛,后穹窿是否饱满,饱满者示盆腔内有积血或积液。多能够明确病因,结合患者的病因尽快安排手术或者保守治疗,减少了等待观察时间,医疗处理更为及时、恰当。本文的调查中,全部8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已经能够基本上大部分确诊,另外在超声影像诊断下可全部确诊,并区分出患者的病痛因素,通过科室之间的配合给予有效的治疗,对于控制患者的病痛,减轻患者的疼痛有着重要意义。在超声影像下,针对患者的妇科急腹症展开相应疼痛类型的检查,其中仅有卵巢囊肿破裂出血与异位妊娠分别1例误诊,其他诊断结果均准确无误,确诊率较高,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医疗工作者还应充分的了解超声影像诊断的设备利用方式、注意事项,争取在合理的医疗检查空间下,取得良好的诊断结果,优化医疗诊断形式,合理展开系列的后续治疗干预。

【参考文献】

[1]黄小芳.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4):54-57.

[2]赵瑞,杨志强.经腹部与阴道彩色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20.

临床分析范文篇8

【关键词】颅内血肿诊治

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cltraumaticintracerebralhematoma,DTIH)1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2岁,>50岁以上6例。道路交通伤10例,坠落伤4例,其他外伤2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3例,9~12分7例,6~9分2例,3~6分4例。首次CT时间:伤后0.5~3小时8例,3~12小时4例,12~24小时4例。首次CT扫描正常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挫裂伤伴点状出血4例,颅骨骨折5例。伤后24小时内复查CT发现血肿12例,72小时3例,超过3天1例。其中2例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后24小时内对侧又出现血肿。复查CT出现DTIH而病情无明显变化3例;意识清楚,诉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4例;GCS评分下降8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4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

2治疗与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6例。其中行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清除血肿并去骨瓣减压5例。经治疗,患者恢复良好7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2例。

讨论

发生机制(1)脑挫裂伤后局部脑血管痉挛、缺血、缺氧,血管壁继发性受损破裂出血,形成DTIH[1]。本组4例首次CT仅发现脑挫裂伤伴点状出血,后复查CT发现DTIH。(2)颅骨骨折时,由于颅内压高及颅骨与硬脑膜黏连不易分开等原因,首次CT未发现血肿,但由于过早大剂量使用脱水剂甘露醇,或由于开颅手术处理欠妥,导致颅内压迅速下降,压力填塞效应减轻或消除,可能致已破损的血管和板障出血引起DTIH。本组2例首次CT仅见颅骨骨折,在使用甘露醇2~6小时后很快形成巨大硬膜外血肿。2例开颅术后颅压降低明显,24小时内对侧出现血肿。(3)凝血功能障碍:对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而致全身凝血功能障碍者,外伤后易加重或继发出血,形成新的血肿。本组2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均于伤后72小时内出现迟发性血肿。

注意事项(1)观察意识状态。意识变化是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变化之一,正确识别意识障碍的程度,对患者的治疗、预后都有较大参考价值。意识障碍加重,提示颅内病变加重,本组7例意识障碍加重,复查CT发现迟发血肿。(2)观察瞳孔。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加重,提示颅内压增高,本组4例病人瞳孔散大,复查CT均证实颅内迟发出血。(3)生命体征、四肢活动的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即病情变化。如血压升高,脉搏慢,呼吸深慢,提示颅内高压。肢体活动障碍,局灶性体征和偏瘫出现,均示病情改变,都应及时复查CT,注意并发DTIH。为了更好地防治DTIH,在常规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基础上我们建议:(1)要详细了解患者受伤部位及下一步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除脑疝征象外,对轻、中度高危患者需脱水治疗,在12小时内采用小剂量甘露醇脱水,避免强力脱水,同时使用止血药物。(2)对外伤后或颅脑术后患者忌头低位,以免增加颅内出血。(3)患者翻身时动作轻柔、缓慢,头部转动幅度不宜太大,以免头造成脑组织移位,过度牵拉血管致撕裂出血。

治疗体会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症状轻、血肿小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氧疗、止血、降颅压、激素、预防感染、脑保护剂的应用。对幕上血肿>30ml,中线结构移位>1cm,后颅窝血肿量>10~15ml,出现脑疝或脑疝的早期表现患者,应及早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DTIH患者的预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25%~55%[2]。降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占位效应明显者应尽早手术,及时清除血肿,以解除脑受压。

参考文献

临床分析范文篇9

[关键词]骨科;预见性护理;应用与分析

预见性护理模式是超前意识的护理措施,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对患者疾病发展以及潜在的问题进行预判,能够对患者进行防患于未然的护理。相关研究指出,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同时也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取得满意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7.4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2.5岁。骨折类型包括上下肢骨折、胸腰椎骨折、盆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骨折。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如患者需要给予手术治疗,对患者及家属做好手术解释,对其大概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治疗过程等,术后根据患者自身疾病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制定相应的健康指导计划。观察组实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通过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发症主要包括便秘、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感染等。护理满意度采取患者主观评分的方式,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项。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为20%,对照组并发症为47.5%,两组间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两组间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临床骨科患者基本的特殊性,一般需要卧床很长时间,且有部分患者身体的部分机体功能还存在一定的障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预见性护理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基本病情状况利用临床知识进行详细全面的综合评估,能够提前预知及时处理患者病情的突发状况也能有效避免和降低患者并发症,防患于未然。

3.1基础护理

患者一经入院护理人员就要及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观察,并按照观察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对其各项身体状况进行了解与评估,尤其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2)迅速为患者搭建起两条静脉通路,如果有必要则还可以实施置管深静脉或者切开深静脉(3)严格结合患者的骨折部位对其进行止血措施(4)时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一旦出现任何意外情况,要及时实施抢救[2]。

3.2并发症护理

骨科患者多存有肢体功能障碍,活动能力受限,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骨科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呼吸系统感染、压疮及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对此,(1)呼吸道相关并发症预防护理:口腔是病原入侵的重要途径,每日一次检查患者的口腔,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者的口腔卫生。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定期做患者口腔分泌物培养和分析,根据情况选用漱口液(2)皮肤护理:每日更换患者的被褥、枕头、床单,保证病床的平整、干燥和舒适,定期帮助患者更换姿势,对长时间受压皮肤进行放松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患者长时间卧床而产生的皮肤不适及压疮情况[3]。

3.3指导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及时恢复功能锻炼,目的是恢复局部肢体功能和全身健康,防止并发症,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术后锻炼可分为3期(1)初期:术后1~2周,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活动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2)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用物一段时间,可根据病情需要,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及时增加运动量、强度、时间,并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锻炼(3)后期:加强对症锻炼,并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4]。

作者:王喜 单位: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参考文献]

[1]钱富敏.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9):1033-1034.

[2]李文文.论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6,(2):163.

临床分析范文篇10

关键词:临床路径;临床药师;用药方案;住院费用;药品费用;药学服务

临床路径(CP)是指医师、药师、护士、检验人员等多个相关学科人员针对某个国际疾病分类(ICD)对应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制订具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诊疗计划,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康复延迟和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1]。截至2007年,美国80%以上的医疗机构对部分病种实施CP,在亚洲和欧洲20多个国家的医院已开展应用CP[2]。1996年,我国开始引入CP理念。2009年,原卫生部印发《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CP试点工作[3],并在此后3年多时间里共制订下发了22个专业341个病种CP(不含县医院版路径),组织全国23个省110家医院开展CP管理试点。CP在众多疾病和手术的诊疗管理中被证实具有明显优势,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缩短平均住院天数[4]。药师对CP中药物治疗的分析和干预作用在美国最先得到认可[5]。2007年,美国药师参与CP的机制和体系基本成熟。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SHP)制订了《ASHP药师在临床路径制定、实施和评价中作用的指南》,详细规定了临床药师参与CP的方式[6]。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临床药师在CP的实施中应发挥更大作用。顺产在产科常见,CP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其管理水平,并降低医疗负担[7-8]。本研究中通过了解临床药师参与用药方案的制订及实施效果,探索临床药师参与顺产CP的可行模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用药方案制订依据。根据《妇产科学》《临床药物治疗学》《新编治疗药物学》《临床用药须知》《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WHO建议:催进产程》《ACOG委员会意见:产程中减少干预的方法》《AAP政策声明:关于围产期预防B族链球菌疾病的推荐意见》《2016CNGOF临床实践指南:产后管理》《2016WHO指南:产后妇女铁补充》《临床路径释义-妇产科分册》及药品说明书等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建立标准化、精准化用药方案,将顺产用药方案精确到具体品种、剂量范围、给药方式与频率、用药及停药指征等。1.2一般资料。纳入标准:孕龄不低于37周;规律性子宫收缩;临床检查除外臀位和横位;分娩方式选择经阴道分娩(包括阴道手术助产);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80.0伴Z37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编码;无阴道分娩禁忌证;患者即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只要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CP流程的实施。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医院产科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第一诊断为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孕妇2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完成路径100例,平均年龄(29.02±4.30)岁;对照组完成路径100例,平均年龄(30.27±5.07)岁。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方法。对照组孕妇未予干预。观察组孕妇予临床药师会同产科专家、质控部共同制订的顺产CP用药方案,且临床药师参与CP执行过程。具体为根据顺产的治疗指南、规范、临床路径制订出“顺产临床药师工作路径表”,临床药师按其要求完成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审核、药学查房、药学监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宣教、依从性督导检查等全程化的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的工作以路径形式贯穿于临床路径实施中。1.4观察指标。统计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药占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满意度。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多个独立样本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4及图1。

3讨论

原卫生部的CP对药物选择仅注明药理分类(如抑酸、抗生素等),并未详细列出具体的药品、剂量、疗程等,实际应用过程中有较大随意性,存在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辅助类药物滥用情况,导致CP的管理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本课题前期研究中随机抽取了医院产科2015年7月至12月顺产CP患者60例,并对其用药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现象,如有13例患者在无指征情况下使用了益母草注射液,有1例患者在无指征情况下使用了静脉铁剂蔗糖铁注射液,还有部分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辅助用药滥用情况和中成药重复用药情况。其他医院也存在顺产病例用药不规范、费用较高的报道,如蔡能伟[8]报道顺产存在抗生素滥用、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故药物治疗作为实施CP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有必要根据所在医院的具体情况制订精准化的用药方案;临床药师作为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参与者,有必要全程参与CP用药方案的制订及实施[9]。国内临床药学服务参与CP的过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部分病种、部分医院尝试执行,且仅限于提供用药指导、用药咨询等临床药学服务[10],鲜有全面参与CP制订、实施、评价的报道。本研究中尝试将CP标准化工作流程精细化至具体药物选择、剂量、疗程,根据最新指南及循证药学证据对用药指针及同种类药物可供选择品种进行限定,对剂量及疗程也给出可供选择范围,以规避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实现CP实施的初衷。如针对前期研究发现的产后出血药物过度使用情况,结合相关依据剔除了循证证据不足的益母草注射液[11]及超药品说明书使用的卡贝缩宫素注射液,对其他宫缩药物的应用时机也进行了具体规定,最终形成了一套精准化的顺产CP用药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的住院费用及药品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药占比低于对照组。说明临床药师参与顺产CP用药方案的制订能降低药占比及总住院费用,降低医疗负担,符合CP理论[12],同时也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和患者的双赢,这正是医疗改革最佳效果的体现。医院制订了“顺产临床药师工作路径表”以督促临床药师全面参与到CP的实施过程中去,参与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审核、药学查房、药学监护、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宣教、依从性督导检查等,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临床药师的参与对顺产CP患者的管理、监护等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