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9:32:45

理论课

理论课范文篇1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产生厌倦情绪,关键在体育教师。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进行调查研究,抓不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照本宣科,这是使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

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入中学后,身心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活泼、好动的特点没有变,而且视野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烈。相应地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多联系实际讲解。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调=A+B+C,X=成功,A=勤奋,C=?,B=体育锻炼。教师可将重点放在B上,?反复讲明,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大科学家,与重视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以体育锻炼获得强健的体魄,以强健的体魄来支撑自己事业。还有医学家孙思逊,?他坚持体育锻炼活到101岁,写下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专著。此外,诸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等至理名言,也可在理论课上作富有启迪性的阐发。如果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理论课堂上相机引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就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预期效果。

其次,针对不同特点的班级,要选择不同的教学角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高中生为例,升入高二就开始有文、理之分,有的学校干脆分文、理两班教学。

给文科班上体育理论课,要抓住文科学生思想活跃,多数人性格外向,女生多等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合这些特点的内容与方式来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在强调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段炼时,可引用一些谚语、歌谣和术语来诱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引用“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来烘托课堂气氛。在讲解球类活动时,可用明代李渔(高中生学过他的文章)的诗:“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蝉娟……”来说明我国古代己有女子球类活动。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若讲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时,可用林黛玉做比较。

“行动似弱柳扶风,娇袭一身之箔…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因为林黛玉寄人篱下,心情常受压抑,事事都是谨小慎微;再加上她从小失情,生活得不到好的调养,更缺乏体育锻炼,造成心血管系统机能不强,于是导致她身体病弱。

而给理科班学生讲授时,则应结合运动技术,多应用一些运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述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并携带氧和氧化碳时,宜写出明确的反应式,并说明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大脑工作效率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在讲解支撑跳跃动作时,可根据动量定理(即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正确地分析助跑速度、踏跳和推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动作质量的影响;在讲解掷铁饼动作时,应该用动量矩守恒定理,说明转动惯量与角速度和旋转半径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运用浮力定律阐明为什么掷铁饼在逆风时比顺风时还要远些;在讲解跑弯道时,可以结合关于离心力、向心力等知识。这样,不仅使他们感到新鲜(文化课学的知识运用于体育运动),而且认识到体育运动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从而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课范文篇2

摘要:提高实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教师的教学技能的优劣对于教学实效有关键的意义。为了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与教学实效的内在联系,课题组对江西部分高校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技能实效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教学技能运用水平与学生的满意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

有的大学教师好像不太讲究教学技能: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提高实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技能运用情况是决定教学实效的主导因素。然而。从上课讲到下课。现在强调运用多媒体,有的教师就用多媒体演示代替一切教学行为,教师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员和解说员。这种不讲技能的教学很难讲有多大的效果。当然,强调教学技能并不是要使学生只“注重教师的课堂技巧、语言艺术和媒体手段的感觉效果,而不关心教学内容的深浅和多寡”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教学的内容信息。为了摸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相关措施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尽快达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要求,对江西局部高校进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技能运用状况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问卷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技能运用的相关问题设计了相应的20道题目,分为5个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况;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教学效果的情况;教师教学技能运用状况:教师的教学态度状况。这次调查随机抽取了江西地区的五所高校在校学生,发出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通过调查,我们力图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的技能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改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提供参考。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况

(1)最喜爱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根据“按喜好程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排序”的首选项统计,“05方案”的五门课排序情况如下:排在首位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07%;第二位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3.67%;排在第三位的是《形势与政策》,15.12%;第四位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9年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69%j排在末位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4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首位排序与国内的一些相关调查基本吻合,说明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比较注重实用性。

(2)大多数学生对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持积极态度

在“您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否必要”问题上,20.7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56.6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两项相加为77.42%;在回答“你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否可行”时,7.86%的学生认为“非常可行”,55.44%的学生认为可行.两者相加为63.30%;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您今后发展是否有帮助”的问题,有10.4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68.5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两者相加为79.03%。这表明我国大学生思想意识方面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这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主体基础。

2.学生课堂表现情况

(1)积极主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心态比较普遍在回答“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题目的选择结果上,普遍反映了大学生积极主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愿望。如表1所示:

A选项态度坚决,毋庸置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的中坚:B选项显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大部分大学生的需求,两项相加为77.62。C、D两项虽然认识不如A、B选项清晰,但态度还是积极的。从选项的性质来看,E选项是被动的态度.但数量少,不足以对课堂教学造成太大的负性影响。

(2)逃课的主要原因是对内容不感兴趣

大学生逃课的现象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逃课的重灾区,个别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逃课率在4O%上下.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有的研究者通过调查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约为8%,这比较符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于逃课的原因,有两项值得注意,一是“对内容不感兴趣”,占54.64%。二是“与专业关系不大”,占l8.75%,两者相加为73.39%,见表2。

表2中的B选项和D选项所指是课程内容的问题。这个问题首先反映了部分学生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思潮的影响较大,其次要求教师在展示课程内容时要尽量贴近当代青年的思想发展的需要。表2反映的只是显性逃课的数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还存在一些学生上课不听课,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的隐性逃课的现象,这两种逃课情况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3.教师教学技能运用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教学技能的涵义有多种解释,简单地说,教学技能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实现课程目标而主动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如导入、展开、提问、板书、讨论、案例教学等等。

(1)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教学相关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如课程内容的性质。与学生思想需求贴近的,趣味性强一点的,学生就爱听,效果就会好些,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有如教师的形象气质、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认知态度、班级人数规模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表3反映了学生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首选项分布情况。

表3反映。学生认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首选项达46.57%。超过课程内容的性质的选项得分26.01%近一倍,证明教师的教学技能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技能组合有多样化的趋势

教学技能因教学对象的不同而着重点有所不同,中小学偏重基本技能型的,着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以保证自始至终地掌控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更需要以深化课程内容为目的的组合型技能。通过表5,我们看到,超过半数的课堂上出现了三种以上的教学技能组合,表明教学技能多样化已经成为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追求。教学技能的多样化丰富了课堂文化,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3)学生欢迎的技能组合呈多元化

对于“您对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技能组合是否满意”的问题。学生的回答结果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个问题的选项采用5级等距量表的形式,对应表5的选项值,列出每项上的学生满意度的分布,加权值依次为“2;1;0;一1;一2”。结果见表5。

表6的结果表明了三个问题:①A项加权合计平均分为一0.25分,说明传统的单一讲授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②教学技能组合类型的数量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说明学生欢迎技能组合的多元化。③E选项得分情况原因不明。从表5的选项人数看,目前在课堂上出现7种以上的教学技能组合类型的情况为数不多,根据教学技能组合类型的数量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E项的满意度应该最高。但根据表6的统计,E项的加权合计平均分低于C选项和D选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学生的误选。实际并没有出现过7种以上的技能组合运用的情况;二是教师功力不足,多种技能组合运用还在尝试阶段,收效还不高。

三、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逐渐对外开放,各种思潮蜂拥而入,在影响社会风气的同时,也波及到正在成长期,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还有一些颓废落后的人生观——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也滋生开来。像流感病毒一样四处弥漫,伺机“暗算”疏于防范的大学生。在这种新形势下,为了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制度性资源保障。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首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重点要解决好三个方面对教学的影响:教学课程内容、学生的认识态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态度是事先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教学技能是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三者相互影响,共同支配教学的效果。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态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许多人忽视了教学技能的作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而言,教学的压力来自教材和学生,但通过教学技能的积极运作,能够深化教材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变被动局面,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次调查所反映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积极运作.可以从三个方面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1.深入备课,注重教材的二次开发,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对于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反映比较集中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重复问题,二是与现实距离问题。根据本次调查中“按喜好程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排序”的首选项统计结果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与现实性相关。实际上,从05方案的教材采用以来,基本上是逐年修订,上述两个问题也得到了相当的改进。但同时上述两个问题也有其存在的客观性:教材之间有些内容的交叉重复是由于各自的完整性要求;与现实的一定距离是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比较成熟的教材,恐怕都要考虑这些要求。如果是端着书本照本宣科.或者是哪里下载一个课件,效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教师能够深入备课,通过精读教材,抓住重点、吃透难点;联系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采集翔实的例证材料:教学过程的计划布局合理、选用方法得当,就能把教材的文本信息转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

2.灵活运用多种的技能手段.吸引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上课的态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在本次调查中,在“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的选项分布中,选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为50.6o%.说明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对上课的目标不甚明了。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在我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由此而造成的大学生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果。首先必须使学生愿意留在课堂,其次是认真上课,再者是学有所获。要做到这些,不仅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还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技能手段,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表5的反映,有50.21%的教师运用了5种以上的教学技能的组合.他们的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运用教学技能组合少的教师。大学生参与意识较强,根据课程的内容的特点选用一些组合型的技能手段,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

理论课范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效率和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公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等的基础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有关调查统计表明,一些高校,特别是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率还不到20%。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令学生乏味而反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积极新的教学模式。作为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单位和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勇敢地承担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大任,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的切入点也具有可选择性。选择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其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都显而易见。何谓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模式具体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师生与其他相关人士之间的教学活动、实施的程序、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及运用原则和实施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是师生、生生、师生与其他相关人士之间多方教与学的相互活动指南,教学模式能使教师明确教学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把比较抽象的教学理论化为具体的教学操作性策略。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存在着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说教式等内容教条化、教学方法机械化、教学手段单一等弊端,学生的学习兴趣受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主体作用难以发挥,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观念没更新,死抱旧的“教师、课堂和课本三中心”,这必然导致学生原有求知欲望的消减,自主学习兴趣的消退,学习潜能长期埋没而得不到开发,学习情绪受压抑。教育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位学生。“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育人本论倡导的三大基本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应该唤醒每位学生的主体精神,让每位学生在教师必要的引领下,都能自主地学会学习,学会活动,学会管理,学会生存和发展。

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力,需要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起受广大学生喜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大胆探究,积极实践,不断完善。

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及创新性原则。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必须要做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并学习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借鉴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做法,把“研究性学习”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之一,确能给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生机。“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每位学生获得尽可能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关于几个具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我们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以“研究性学习”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把它渗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构建起“研究性教学(学习)模式”、“问题式导学模式”、“主题性研究模式”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

(一)“研究性教学(学习)模式”。相对于教师的教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即是“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增进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思想政治理论学科课程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总体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或每学期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都将结合课程及教材内容,由教师或组织学生提出若干个课题(课题一般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容易操作),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择各组喜欢研究的课题,按照“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分析整理相关信息——组织选择成果展示”的程序去操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主要为上级和学校规定安排的学时。实验证明,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并且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素质得到提高,能较充分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功效。

(二)“问题式导学模式”。问题式导学模式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景,师生共同设置问题,学生充分讨论与教师适时点拨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学习)目标和任务的一种模式。其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活课堂研究氛围,培养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以促进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就是适时点拨、引导或小结、总结。其主要操作程序是:“自主学习——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集体反思——成果分享”。其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按照事先要求的教学内容,先行自我设计学习,并努力发现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创设情景”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选取一些能反映时代脉搏的重大时政、社会热点以及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且符合教学目标的材料,让学生去琢磨、分析、理解、感悟,生成问题;“设置问题”是指师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前一环节,生发、设置的富有倾向性、启迪性和现实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去分析思考并力争学习和学会对它们的解决。“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则是在“设置问题”后,由生生或师生合作进行设问解答的环节,这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讨论和导引,教学(学习)的目标有望完成;到此,可由学生或教师就整个教学模式流程中的重点、亮点、收获点或尚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作出小结或总结(反思),以深化所学,流下更深的印象;而最后的“成果分享”,一般也由小组选派学生代表作公开陈述,公布自己的学习研究心得成果,让大家共同分享劳动所获,体验学习付出后的欢愉或艰辛。

“问题式导学模式”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一是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精心备课和设计;二是不要拘泥于课程大纲或教材的编排体系或结构,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接受特点来取舍内容;三是选取的材料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感,能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具有现实核心价值,还要注意材料的精要;四是问题的设置非常关键,问题要精简实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较强的启迪性,能使人生发联想,催人思考,问题不要过于简单或过于高难;五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秩序,避免失控或流于形式。

(三)“主题性研究模式”。所谓“主题性研究”教学模式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选择一些与课程及教材相联系的材料(比如,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突出人物及学生感兴趣的其他主题),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主题鲜明的专题探讨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同样可以不拘泥于课程大纲或教材的编排体系或结构进行,而是在教学计划的总体指导下,随教学进度在每课、每章、每节乃至某些合适的框题中采用。主题的设置要小而精,主题研究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设置的主题可以是紧扣大纲或教材知识点的专门性问题,也可以是覆盖多方面问题的的综合性问题,或是围绕现实热点、难点、重点人们急切关注的重要问题。问题的设置既要具有教育启迪性,又要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的手和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方便主动去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信息材料,进行比较实际的分析思考。

“主题性研究模式”既不同于“研究性教学(学习)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授受式”、“说教式”等教学模式,其作用可以帮助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集中性地独立分析、思考一些较深刻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问题的,可以激起学生求知求解的创新思维火花;面对主题性的有价值的各种问题,我们的学生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解析、解答,有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践中,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目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质量。实验证明,“主题性研究模式”较为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理论课范文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恩教育;思考

所谓感恩,即“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指“人们感激他人、他物、他事对自己所施予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1](P.127)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教育手段教育学生如何与人和睦相处,怎样做到关心和支持别人,如何做到与他人相互尊重,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达到提升学生道德水准的目的。”[2](P.78)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和人民怀有感恩之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仅如此,感恩教育能够教会大学生“爱人”,使之对父母心怀感恩之念,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对老师怀有感恩之心,感激老师的教导之恩;对别人的劳动和付出怀有感激之情,以积极的行动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正是因为“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3](P.17)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在推进“师生共上一堂课”、“学习筑梦”过程中,要抓住感恩教育这一主题,积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内外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学会感恩、体会感恩,进而实践感恩。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在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消除大学生的品行障碍和思想偏差,规范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行为,使大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后对父母、师长、同学怀有一颗感恩之心,进而更好地奉献社会。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通过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实现和谐发展。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新时代塑造大学生良好政治素质的需要。感恩意识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路径具有指向性作用。只有具备了感恩意识,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敬业奉献,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解决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缺失的突出问题,为高校德育实践提供重要依据,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再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深刻变化出发,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的需要。众所周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政治使命感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由于课程体系的限制,导致这些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对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政治使命感的形成作用有限。正因为如此,进入新时代后,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学会感恩、实践感恩,而且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的任责感、使命感,让大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而且在于回报社会、回报师长、回报父母、回报朋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得到根本性提升。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忽视父母养育之恩。一些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将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因于个人奋斗,全然无视父母之养育、老师之教诲以及朋友之帮助,忽视了对父母、老师和朋友的“付出”和“回报”,特别是一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考入大学后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盲目高消费,当消费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将之归结为父母没本事,诸如此类现象充分反映出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建设力量,其责任感、使命感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如果没有对父母、家庭、朋友缺乏感恩意识,其实质就是对父母、家庭、朋友的不负责任,如此大学生又如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其次,部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缺乏责任心。近年来,为了使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或失学,国家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2012年国家拿出308亿元用于大学生的资助,之后每年国家用于资助贫困生的经费达500多亿元。然而有部分大学生对这种关怀表现冷漠,视之为理所当然。不仅对助学贷款不予偿还、不思回报社会,而且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缺乏历史使命感和报国之心,乃至学有所成后,想方设法去国外图个人发展。再次,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缺乏爱心。众所周知,“恩情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大到连接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4](P.184)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贫困大学生对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不思回报,甚至连句感谢之语都没有。“2005年7月,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报道了深圳歌手丛飞用义演所得300多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大学生,而自己因患晚期胃癌欠下17万元,曾受他资助的大学生竟没有一人来看望他。一位毕业后成为大学老师的学生,在网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列到了丛飞资助过的名单里,还打电话质问丛飞为何把他的名字说出来,这使他很没面子。”[4](P.184)虽然类似的大学生数量不多,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存在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忘恩情绪,这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的路径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高校在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过程中,要积极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思想,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实现个人价值不仅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而且离不开社会为之创造的机遇、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和朋友的帮助,从而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进行积极的感恩行为。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发课程内外的感恩教育资源,将感恩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当中。在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内容挖掘典型人物和典型的事例,陶冶学生的感恩情怀。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动态展现“韩信与漂母”、“老门生三世报恩”等历史经典感恩故事,并结合当前实际组织学生讨论。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过程中,要以“师生共上一堂课”为契机,通过运用生活中的鲜明事例、引领学生研读文献《知之深爱之切》,教育学生感恩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会感恩在成长为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明确了学会感恩是掌握、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学”,进而在工作学习中“立竿见影”。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感恩教育过程中,要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创设校园感恩文化,营造校园感恩气氛,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高校可围绕“学会感恩、领悟新思想、迈进新时代”为主题举办“算一笔感恩帐、写一封感恩信、举办一次感恩演讲、做一次感恩作业”的“学习筑梦”主题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深刻领悟了奉献与索取、施恩与受恩之间辩证关系,使学生形成了感恩情感,将感恩更好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再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要围绕“让家长满意”这一中心,就感恩这一话题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让家长参与到感恩教育当中来。例如,可以“爸爸妈妈,上大学后我想对您说”为主题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可通过录制DV、视频连线等方式,让学生对父母说出了走进大学的感受,让学生真诚地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使感恩教育在实践中收到实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知恩、报恩、感恩,而且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5](P.37)使学生以感恩之心对待母校的培养、对待组织的关怀,使学习的目的更为明确,使命担当意识更为强烈,进而成长为经济发展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柯枫英,杨晓红,刘志.新型职业农民精神养成与责任担当[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袁利民,王大忠.红色师院人才摇篮遵义师范学院德育工作纪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理论课范文篇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在当前形势下要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自身的体验和认知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根据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具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首先,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目的是为了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但两者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课堂教学侧重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积累;实践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优化,强调主体应用的知性功能。其次,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但是两者认知方式不同。课堂教学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以间接经验获得为主的认知方式;实践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发挥,是以主观直接参与和体验为主的认知方式。再次,二者作用的主体都是高校大学生,但是组织和实施方法有差异。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是安排在寒假与暑假进行的,主要由高校团委组织实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作为一门课程的设置,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课堂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高校学生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课堂教育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奠定了基础,社会实践则为课堂教育提供了帮助,即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技能并为社会服务。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坚持配合、协助课堂教育的原则推动课堂学习的延伸和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课堂教育则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社会需要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以激发和促进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功效。

二、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途径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结合,让大学生在具体社会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与课堂教学不同,社会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因此,大学生能否发挥主体参与作用,直接决定社会实践的效果。不能体现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社会实践就会流于形式,如传统回答式、辩论、启发推导等。其次,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科学实践也是实践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所学的课程内容,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然后由学生自己找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形成一种在较为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所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升教育实效。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教师组织实施。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第一,指导大学生制定科学的实践规划。实践教学科学规划主要体现在实践规划要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结合。实践教学既有四年长期规划,又有每学期短期安排。长期规划如一年级进行的“主题推进式教育”、三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短期计划则根据各门课内容和社会热点安排本学期实践教学,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第二,指导实践教学的考核。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统一规定课时,统一安排在教学计划与日历中,从而在学时、内容、形式和场所予以保证。学生实践课成绩要进行统一考核。第三,指导实践教学的内容。指导组织重大节日的纪念和庆祝,指导参与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感恩、诚信教育等,直接指导理论型学生社团活动,发挥社团作用。如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读书研究会是一个学生社团,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邀请关工委老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党史宣讲等形式学习了解理论知识。同时,积极开展“党史我来讲”、“党团知识竞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学生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读书研究会还被评为安徽省“明星社团”。(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参与面一是专项集中实践与全员分散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公共课,具有人数多覆盖面大的特点。考虑到这一现实特点,对所有学生都采取一刀切式的实践教学很显然是不现实的。专项集中实践主要是由学校根据理论课教学安排内容,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调研及志愿者活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讨论写感受谈收获,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打分给出成绩。全员分散实践,是由学生在寒暑假回家进行考察调研。调研可以一人进行,也可以根据省市居住区域成立小组团队进行。开学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组织优秀的实践报告宣讲,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是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形式。在人们的认知中,课堂似乎就是进行理论教学的。实际不然,课堂也可以作为实践的场所,而且所产生的实践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只有采取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才能更有深度,教学效果才能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课内实践主要有专题讲授与讨论、师生异位教学、案例教学与总结报告等形式。课外实践是指组织学生看录像、听报告、学生读书自学和政治学习等环节。看录像、影视,让学生直观感受,产生学习理论课的愿望和主动性;读书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的深入理解。三是基地生活实践和校园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生活实践形式。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对场所的要求非常高。我校为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实践,同时还在社会上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专门的实践基地。通过基地生活实践和校园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生活实践形式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基地生活实践,是依托我校10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感受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市的巨大变化。基地生活实践使学生在点滴的感受中接受教育,教学效果非常好。校园生活实践,是指在校园内由学校组织的生活实践活动,这是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常态。在校园生活实践中,大学生不仅接受了教育,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

三、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育人成效

理论课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认同危机;克服

一、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成效分析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在对中职生有关各种思想政治、德育教育课程的调查中显示,许多学生由于对该课程的认识不足、缺乏兴趣,认为内容枯燥、空洞,似乎悬在高空中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即,普遍的对理论课不感兴趣。2.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当前,中职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常常是看着当天的报纸和杂志,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真正投入到课堂中去的很少。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认识方面,有部分学生持有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危机的原因探析

在目前的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了中职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不认同:1.教育者自身方面。现实中的情况是许多教育者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就不热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自觉性,完全是为了拿工资,可以说是将“己所不欲”施加给了中职生,甚至存在着一些教育者自己说一套而做的是另一套,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可靠的,也不可能为中职生所认同。2.受教育者自身的影响。在目前中职生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中职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存在较大的问题。他们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为了顺利地毕业,为了继续深造等,只有很少的同学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等。3.教育内容的抽象空洞很多中职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大而空,说教味道浓,不懂得如何在引导中进行有效地灌输,更多地强调政治理论知识的宣传,而涉及中职生的专业学习、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兴趣爱好、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内容却很少,有的学校即便涉及,但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思想深度、能够真正触及学生心灵的内容就更少,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4.教育环境大变动的影响。中职学校的扩招和发展,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然而在学生数量成倍增长的同时,使得中职生的素质状况呈现多样性,学生类型多,培养规格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趋于个体化和分散化,给原有的以班集体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来了巨大的影响,不利于教育者进行广泛有效的教育。

三、克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认同危机

1.建设高水平的教育队伍。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他引导着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教育者自身也会对教育效果产生巨大影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并直接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纳程度,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中职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2.端正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深化理论研究,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师能把丰富的材料展示给学生,把学术前沿的观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自主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将激发学生学习理论及培养自我政治素质的热情,摆脱以前错误的以金钱来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观。3.改善教育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而空的教育内容无法满足中职生的需要,内容的枯燥乏味容易导致受教育者的反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在教育内容上,面对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冲突,要以历史、辨证的方法批判、吸纳,纳入中职生的认知结构。又要针对我们现实,在以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指导和中心开展教育,解决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4.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创新教育方法。新时期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摆事实,讲道理”、靠简单的灌输已取不到实效,必须在手段上进行创新。要调动一切手段和资源,让思想政治教育精彩起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中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常规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创立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推向网络,将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有效地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的有益信息,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5.构建育人的合力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率。学校、家庭、社会是三种不同性质的环境,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当这种作用力在方向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人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人的发展。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应建立良性互动的教育环境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不是学校本身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只有建立了三者的合力,才能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塑造中职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认同危机的化解,即依赖于双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身改善,又有赖于教育内容的完善,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合力环境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李磊.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危机及对策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07(1):74-76.

[4]张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综述[J].求实,2007(5):83-85.

[5]温勤.中职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47-48.

[6]刘智.面对挑战: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78-81.

[7]蓝江,周贝.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形式[J].江汉论坛,2007(2):125-128.

[8]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7-10.

[9]梁建军.当前中职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39-40.

理论课范文篇7

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应满足以下两点要求:一是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构建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以协作、研究、探索等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二是要体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华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内化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养。基于以上的要求,情境认知理论为创建有效的高校思政理论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2]。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在其中得到开发和展开的活动并不脱离或附属于学习与认知,而应该是学习与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并将知识视为工具,试图通过真实事件中的活动和社会性互动促进学生的文化适应[3]。该理论强调学习的知识和情境是紧密联系的,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而且知识是情境化的,应该在应用情境中教授知识与技能。并且还认为隐藏于情境中的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而参与实践促进了理解和学习,通过运用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境认知理论还指出,学习者是学习设计的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连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情境认知理论的介入可以弥补高校思政教育中实践不足的弊端,使学生能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与“行”的统一,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本模式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的各章节的内容和重点,设计与之相对应的项目化实践训练模块,训练内容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可操作性的各类实践活动指导。2.1整合项目化实践训练模块,编写实践教学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九章内容,涵盖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三个模块。针对九个章节的内容,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的项目,整合成以下十个项目模块,编写成校本课程,供教师和学生使用。见表1。每个项目模块的内容设计又分为主题探讨、活动主题及训练过程、我写我做三个小模块,实践内容贯穿思政理论课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具体有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一是作为课堂实践学习内容;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三是作为学生课后实训项目。下面以项目六明德之道———道德选择行为训练为例加以说明,见表2。十个实践项目模块切实针对学生实际学情和能力培养需求,具有理论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开展项目实践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提升了理论认知,而且通过各种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习得一些人际交往、生涯规划、创新尝试等技能技巧,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目的。2.2构建互动型实践教学组织形式,突出师生双主体。以自主探究为特征的小组合作项目研讨学习,是种很好的思政教学实践形式。在具体操作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前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开学初全班分成若干项目活动小组,一般每组8至10人,选出小组长负责组织全组的活动。项目活动根据实践教学的相关项目模块做计划书,每个小组成员按照计划书开展项目操作,自主合作学习,寻找和发现自己需要的知识。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再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对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和整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每次活动的讨论过程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并由小组长负责对本组成员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第二阶段,课堂教学各小组展示项目学习成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项目整合成十个项目模块,每个实践项目模块下又分别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内容:或作为课堂实践学习内容,或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或作为学生课后实训项目。所以,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和手段也是灵活的:作为课堂实践学习内容的部分,穿插于理论教学中进行;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则布置学生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课后实训项目的部分,则在每周(四节课)的最后一节课进行实践学习成果展示,由各小组选出发言代表(不同项目活动可轮流发言)在班级进行研讨发言,同时,教师鼓励其他小组发表不同见解。在发言过程中,小组之间产生观点和思想上的交锋、碰撞,结果不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更全面和深刻,而且学生经过分析和比较后,常常会领悟到富有独创性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进行评价和“过滤”,补充相关项目知识,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对小组成员的作业(书面和发言)给出评价和成绩,有些项目教师还组织评比,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学生担任评委,选出最佳小组,予以奖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理性的思考、相互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培养了学生提炼、综合不同信息、观点,形成新见解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能力。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的思想困惑和问题,进一步澄清、形成合理、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当然,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化实践教学,还必须配套进行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实现从单一课程考试定成绩向学习全过程考核的转变,即实现了“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具体方案为:课程考核成绩比例分别为作业10%,每学期的项目研讨综合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平时考勤和纪律10%,期末考试40%。2.3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载体,促使学生全面参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常常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其他学生成为旁观者,这极大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在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载体,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实践活动。在每一个项目模块的活动主题训练中,都有设计一个问卷调查环节(心理自测、行为自测或校园调查等),引入“问卷星”免费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支持手机填写、微信群发,要求每个学生在手机上下载、注册,学生利用这一平台,可以便捷快速地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在活动主题训练课堂讨论环节中,如项目六的“道德冲突体验:三个案例讨论”活动,在创建班级微信群的前提下引入了“微弹幕”免费绿色版,可以在讨论时一边上课讨论,一边通过微信发送文字,在PPT大屏幕上讨论问题,这样既促进了课堂互动,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所发的弹幕内容加以引导,并控制讨论的时间,才能达到既集中学生注意力又不至于偏离教学的效果。而对于教师课前给学生推送相关阅读、视频等资料,即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可以选择蓝墨云班课App。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载体,能有效促使学生全面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当然,这也要求教师把握一个度,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要真正需要才适量使用。2.4组建适应实践教学需求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实践教学平台运行的操作者,是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理念的执行者,为确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的有效推进,必须组建适应实践教学需求的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学习促进教师转变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念,自觉主动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思政教学的全过程。二是明确要求和鼓励思政教师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使自己朝着双师型教师目标去努力,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所有教师须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参加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培训,并尽可能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力。教师通过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师生互动、教与学的统一,提升了实践教学能力,而且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讲授方法和手段,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结束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既是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掌握方法、训练技能、锻炼能力、认识社会、提高素质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又有利于实现在实践教学中启发学生认知思维、引导心理体验、指导养成习惯的教学目的,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邱秋云.“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0-13.

[2]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30-32.

理论课范文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探索

一、高校思想理论政治课的发展现状

在全国高校建立之初,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孕育而生,它的存在,把控着青年的人生发展方向,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引路人。纵观课程的发展,在前期的教学方法上主要是灌输式的,老师在讲台上不停的讲授,学生则坐在下面听讲,这种井然有序的教学模式在当时也是最为理想和最符合常理的,在这样的学习熏陶之中,学生不仅仅能了解中国政治历史的发展演变,还能从中学习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教学效果还是良好的,当然这也造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延续了这样的套路。当教学方法存在隐患时,改革就成为第一要事,通过高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的道路,注重主体化、咨询式、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切实关注思想政治课的可接受性及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存在的弊端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最大的弊端就是教育环境、教育手段及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教育者仍然保持原先的思维模式,这样就会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这主要体现在:

(一)“唯上”、“唯本”理念根深蒂固

上级规定都是对的,课本是万无一失的,遵循老师的讲授,课本的讲述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判定方式很单一,唯一的问题只能得出唯一的答案,这对于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来说是致命的,他们独特而宝贵的创新思维被无情的批判,就会抑制这一特质,这种打压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对于教学来说也是恶性循环的开始,当一种模式无法质疑时,必定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发展是前进的第一要素,没有发展,何谈科学的教学?

(二)封闭性的教学环境

学生被限定在封闭的教室里,长久以后,思维也会固定在同样的范围中,而这显然与高校的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高校的教育是要在合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释放个性,找寻自我的发展特点,最终选择最适合的职业。培养拓展性思维的学生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过于限定,只会让学生失去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和自我认知的能力。

(三)存在“知识化”、“教条化”的问题

这也是几年前很普遍的“高分低能的”现象,老师评判标准过于单一,分数高就是高能力,分数低就是低能力,同时过于强调知识的记忆,这在考试卷中最能体现,比如有很多的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也是必须经过背诵识记才能达到满分,让学生自由发挥,畅谈想法的题目很少,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随着老师的考察方向而变化,过于侧重知识性的考察,只会让我们的大学生成为背书的机器,既然如此,和中学又有什么区别,又如何才能培养独立的个体,社会又怎样能高速发展?

(四)教育方式理想化、政治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人发展的曲折性,总是把学生作为教育者们理想的模样,理所应当的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培养,但是年龄代沟,阅历的不同都会导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忽略这一点,教育也是不完善的,有失偏颇的。但是统一化培养过后的学生个体对自身的职业判断也是错误的,典型的是很多学生毕业后都喜欢选择固定稳定的工作,认为体制内的职业是至高无上,如公务员老师等,而对于青年创业则会望而止步,究其原因首先是观念上的否定,其次才是风险的担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成因

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封闭式、知识化、教条性、理想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模式时,改革就迫在眉睫。而客观的社会发展因素是推动着改革的内因。

(一)全球化及多元文化的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这也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随着经济贸易的深入,各国的政治交流和文化交流也在增多,世界上形成了地球村,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也共享着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渗透,大学生也耳闻目染了这些多元化的信息,他们的思维拓展了,见解也更加独特了,思考问题也不会那么单一了,这样就会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挑战,老师们会发现,学生的知识储量并不是那么局限,自己的知识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量,这种失衡的状态会让教师失去信心,学生失去期望。所以这一因素也让教育者们陷入深思,当他们的社会职能被否定后,也会思考新出路,走上教育改革这条路。

(二)网络世界的便捷

进入21世纪后,也就进入了真正的计算机时代。网络信息的多样化对大学生来说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过多依赖于教师,而是很大部分地依赖于网络时代,但网络里的内容良莠不齐,势必就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们进行改革,重新唤起学生对教师的需要,让学生获取健康的知识。

(三)市场经济的冲击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唯金钱论,很多人毕业后不愿意报效家乡,这些思想都需要老师的引导,这也就让政治理论课里面新添了个体发展及个体价值的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向前走的一大步。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方向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方向上,摒弃了之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了解他们的需求,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一)注重学生个性

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把关心人,理解人,满足人,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积极鼓励他们,心情低落时要主动去调解。第二,创造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要求每个人都一样,只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且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即可,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第三,培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回归学生,让他们独立去思考,自主学习也更利于知识的掌握。

(二)注重课程导向性

第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抓起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理想,没有理想的青年是不完整的,教育者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努力奋斗的动力。同时我们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理想,理想没有高低之分,只要向理想努力就是值得鼓励的。第二,要把道德教育树立起来。道德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有道德也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品质。大力推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弘扬正确的道德观,倡导诚信和有爱。第三,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容易精神焦虑,严重的还会心理失衡,心理变态,多角度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心理和分数是同等重要的。

(三)注重教学方法创新

第一,要注重课堂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多样化,把说教的内容多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内容,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多举学生身边的例子,多提问问题,多方位的了解学生的想法,正确引导。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让高深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尤其是教师不能按着教案念,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二,注重课外活动的实践。思想政治课要改变原先的单调模式,课后可以成立讨论小组,根据一个"小议题"来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得出一个全面的结果,当然还可以深入到社会中,去主动学习政治思想知识,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演讲赛,辩论赛,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大学生们的政治思想素养。第三,坚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仅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会与家庭与学校必须保持一致才能培养成才,一方面,社会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创造优良的发展气氛,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基地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眼界见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家庭的努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就需要家庭成员要和睦,即使夫妻双方有不融洽的地方,也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遇到问题要与孩子积极沟通,多向老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结束语

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探索任重而道远,但核心就是要不断改革创新,对于教育者而言,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现状不足对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者不但要注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灵活采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此外,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正确导向政治思想,让高校学生能在良好健康的环境中接受政治理论知识。

作者:田艳媚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忠玲.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8.

[2]杨立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及其构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理论课范文篇9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的专业基础教育、创作能力教育和理论素质教育为内涵的。对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美术概论、美术历史、美术批评等方面的美术理论课程来完成的。一直以来,美术院校在理论教学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历史问题。有人认为美术理论是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事情;技法专业学生将理论学习排除在学习计划之外并对自身的理论素养要求过低;一些学校忽视理论教学,在课程结构、课时分配和从事理论教学的人员安排上流于形式等等。有些问题大家因为习以为常而熟视无睹。

不少人感叹现在的学生一代不如一代。从表面上看,理论课受冷落的责任应归咎于学生,因为一切后果好像是由学生直接造成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而且也不可能完全通过学生的醒悟来改变现状。因此,提高美术院校学生对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显得非常必要。除此之外,理论课本身缺乏吸引力也是造成自己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美术理论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就是说,美术理论课长期以来受冷落不仅牵涉到理论研究者、教学工作者,而且与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实践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体系都密切相关。我们在分析原因时还得将批评的目光从学生身上移开,跳出传统的思维局限来进行全面审视。

首先,美术理论本体建设上存在问题。一些陈旧的理论体系,让我们在乏味的阅读中找不到学科的内在逻辑关联。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把美术作为一个学科加以研究,其内容包括美术历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美术传播四个方面。但是,“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似乎还没有真正以‘美术’为基本范畴,来建立起独特的、有机的学科理论,即使曾有所谓《美术概论》教材,但也不能说完全适应了美术学科的理论结构与内在逻辑乃至完整性与有机性建设的要求。”①

某些过时的教学研究。“当时代和艺术发生变化和更新时,我们也必须随之转变和更新我们的艺术观念,否则我们就会对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和身边的新艺术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②艺术总是在创新中获得生命的。如果我们的理论研究只停留在过去,那么我们将失去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兴趣。王南溟在批评当今美术教学研究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过时的教学研究将艺术教学停留在人体美的阶段,或者还停留在人文主义的审美阶段是当代艺术教学的最大障碍,这种教学让学生认为只有这种人文主义审美才是艺术,甚至会对当代艺术的教学产生抵触情绪。”③

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要求将学生从封闭的理论视野中解放出来。从“五四”时期前引入西方艺术到现在,中国美术已经历了几次“革命”和思潮的起伏,这既给中国美术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材料,也给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点、深刻的反思和方法论启示。新的时代语境下的当代艺术,更需要理论的支持和阐释,以利于解决传统和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识别和区分资本控制下流行的庸俗审美情趣,保持艺术的精神与品格。但是美术教学在与艺术时代嬗变的呼应中显得很被动,究其原因便是我们对当代艺术的教学没有从理论的源头上进行思考,没有从更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视野上进行价值判断。

脱节的理论教学与创作实践是美术专业学生彻底抛弃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对学生的帮助作用没有了,学生对理论失去兴趣也似乎变得理所当然。

随着理论家和画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拉大,功利的评判标准让人们对理论的重要性产生怀疑,在理论表面繁荣的背后,真正热爱理论事业、沉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并不是很多。有的学生受此影响,对理论学习表现冷漠。

其次,美术院校理论课受冷落现状的形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难辞其咎的。在直面美术学院的理论教学问题时,批评家吴味的质问一针见血:“面对我国美术学院陈旧的‘玄学’教学模式和一帮毫无社会科学背景的老师以及一群学不好数理化就改学艺术的学生,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呢?”④其言辞虽然有些激烈,但美术理论教学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实施的确是雪上加霜。我国的艺术培养模式和艺术教育体系使专业化越来越强,而综合性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好,人文素养越来越低,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中,而且体现在艺术人才的来源上。如果走不出“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理论课将永远不会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只是艺术观念的问题,更是教学观念的问题,已触及到了艺术的本质和前途。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会如何在掌握美术史料、史实的基础上,思辨历史,重解历史和批判历史,并以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是美术历史教学的关键。”⑤我们还要将美术批评教学从依附美术史教学的从属地位中独立出来,因为社会发展中许多艺术方面及与艺术相关的现象与问题,都有待于尖锐、深刻、独到的批评去分析和阐释,并从解决美术发展中的学术问题上升到解决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由于理论课不算专业课,有些老师和学生都把它看成负担,只是一种点缀。作为科学的教学体系,美术学同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身不是主从、依附关系,而是相互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美术学有着更重要的地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简称DBAE)的教育观代表了美国当代普通学校视觉艺术教育的总体趋势,对我们的美术学科建设不无启迪意义。他们认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审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造四个方面相互渗透,形成完整统一的教学内容,并以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扩展艺术的知识面,了解与美术相关的特定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创造视觉艺术形式以有效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分化、重组,以及与其他学科结合衍生出许多新的艺术专业和边缘学科新专业。艺术学院作为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的学术机构,无疑应对自身系科的设置和课程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⑥优化课程结构,增强美术学知识和相关人文知识教育,打破传统的学科与专业划分的界限,开设其他艺术门类的课程,将技术训练与审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理论教学的师资队伍。当前,我国艺术院校从事理论教学的一线教师理论水平普遍不够高。这除了跟国家理论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模跟不上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关外,专业人才流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理论师资情况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仍然比较低,本科生毕业直接留校任教的仍占很大比重。这类教师由于不具备基本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因此教学上产生的后遗症也日益暴露出来,致使美术理论一直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讲解。

近30年来,中国的美术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总体上来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给我们制定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远的目标。院校的美术理论教学除了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和改革外,还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加强对美术理论自身的研究和探讨,提高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样院校美术课长期以来受冷落的尴尬局面才会结束。

注释:

①周绍斌.由美术理论教学反观近三十年美术理论形态之发展.美术观察,2008.2第16页.

②常宁生.中国高等艺术教育:问题与思考.穿越时空——艺术史与艺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92页.

③王南溟.当代艺术的教学:现状与分歧,/show_news.php?newid=26537,2007年05月21日14:13.

④吴味.再谈美术学院培养不出当代艺术家,/1004/2004/7/21-36997.Html,2004年07月21日.

理论课范文篇10

关键词:新中国以来;思政理论课;称谓;嬗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在探索中建设,在建设中发展,贯穿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全过程,期间有顺途也有坎坡;有成就也有曲折;有宝贵经验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只有植根历史、了解历史和洞察历史,才能坚持和发展现实,才能走向和开创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也是其称谓不断嬗变的过程:从“政治课”———“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理论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两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映了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规律不断加深、更加科学的历程。

一、1949年到1978年的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用“公共必修课”来涵指思政课,如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的“高教秘字第一七二九号”,使用的称谓就是“公共必修课”。规定的课程主要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0年左右,政治与思想教育的课程改称为“政治课”,如1950年10月4日的《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1951年9月10日《教育部关于华北区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教学工作的指示》(下简称“指示”)等文件中,都用“政治课”来指称当时的政治与思想教育课程。不过,在实践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政治课”称谓过于简单直接,造成了很多问题,如将“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起来者有之;认为只有“政治课”才是思政教育课者有之等等,所以该“指示”明确提出了取消“政治课”称谓的要求,这体现出党对思政课功能认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那就是政治课与业务课都有育人功能和任务,从某种意义上,它蕴含着当前课程思政的理念。由于对“政治课”称谓只做了否定性取消,并没有作出新的肯定性规定,所以,此后一段时间内,对高校思政课的称谓很不稳定,如1952年9月1日的《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中称高校思政课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理论课程”,1952年10月7日的《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中又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此外,由于习惯等种种原因,“政治课”称谓无论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在权威文件中,都还出现过,如1957年12月10日的“(57)厅秘载字第242号”和1958年4月12日教育部政治教育司印发的《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中全篇称谓几乎都是“政治课”。值得注意的是,1957-1958年,正是高校思政课受到“社会主义教育”冲击最严重时期。1957年的“(57)厅秘载字第242号”文明确规定,“各班级在学习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期间,原应开设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学完以后的政治课教学问题,将另作规定。”[2]不过,总体而言,1951年“指示”之后,直到1966年“”前,高校思政课称谓基本稳定在核心词“政治理论课”这一称谓上,如1954年“(54)政教黄字第七九号”、1961年“(61)教政周字第129号”、1962年“(62)教二周政字第975号”、1964年“中发[64]650”等文件中的称谓便都是如此。1966-1977年“”期间,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正常工作和秩序都遭到严重破坏,教育战线更是破坏的重灾区,高等学校所遭受的损失尤为严重。随着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公布,“停课闹革命”之风开始席卷全国,高等学校停止招生,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停开。尽管根据1970年6月的《中共中央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下半年北大、清华恢复招生,思政课开始恢复,但对思政课内容作了如此规定:“以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2]这表明:一方面,称谓上仍是政治课,另一方面,政治课教材内容更为单一。1971年8月13日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有“上好政治课和社会主义文化课”[2]之语,表明“政治课”是当时普遍使用的称谓。

二、1978年到2004年的发展与规范阶段

结束后,思想政治教育重新走上正轨。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趋向正常。此时的思政教育课程称之为“马列主义理论课”,又简称为“理论课”,如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就使用了“马列主义理论课(下简称理论课)”的表述,并规定,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主要有四门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然而,从1978年开始以后的几年里,关于思政课的称谓也在反复中变化,如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中称“马列主义理论课(下简称理论课)”,1979年5月20日,教育部政治理论教育司在“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中又再次将思政课称之为“政治理论课”。1980年7月7日,教育部“(80)教政字010号”文中,又将思政课称之为“马列主义课”,并强调了它的重要性,指出:“马列主义课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2]1981年3月28日教育部“(81)教高一字014号”和1984年9月4日的“中宣发文[1984]36号”中称谓都是“马列主义理论课”。不过,9月12日教育部印发的“(84)教政字013号”文中又出现了“马列主义政治课”的称谓,并将“马列主义政治课”与“思想品德”并列提出,说明“思想品德”课当时还没有统一在高校思政课中。1985年8月1日,“中发[1985]18号”文中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等等称谓。仔细辨识不难发现三种称谓各有所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是对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和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统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则特指高校思政课。到1986年3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的“(86)[教政字005号]”“政治理论课”称谓又一次出现,主要包括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四门课程。1986年9月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中,出现了“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提法,文件中对大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提出了三种渠道,其中之一为:“结合公共政治理论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讲授‘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2]可见,此时的“法律基础课”还没包含在“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中。此后很多文件中,“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并用的现象经常出现,书面表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如1987年3月17日的“(87)教政字004号”、1987年6月15日的“(87)教政字007号”、1988年2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政教司印发的“(88)教政司004号”等文中。1987年10月20日,国家教委“(87)教政字(015)号”文中,规定将“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等五门课程列为“思想教育课程”中。文件中“思想教育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并列关系,属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类课程。不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的表述并没有在该文件中出现,而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称谓了。此后教育部文件中,除了引用1986年和1987年的相关文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这一表述基本没有再被使用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称谓一直持续到1993年。

三、2004年至今全面发展与改革创新阶段

1993年,“两课”称谓开始出现。是年8月1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印发了“教政[1993]4号”文,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2]该文件中,“两课”专指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不过,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教社科[1995]10号”中,“两课”则指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此后,在国家教委《关于颁发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等各类权威性文件(包括会议纪要等)中,“两课”便被专门用来指称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教社科[1998]6号”文,俗称“98方案”(下简称“98方案”)。在文件标题中用“两课”指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可能是第一次。应该说,虽然在‘98方案’中‘两课’的提法不太规范,“但方案本身增强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系统性。”[3]而且,在此后一段时间内,这一称谓一直处于稳定期。当然,作为对高校思政课的总称,“两课”还不具有严谨科学性和有机整体性,因为它将高校思政课分成了两大块,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事实证明,作为培育和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有机统一的,无论在育人指导思想、育人理论依据、育人目标任务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只是在教育的侧重点、内容上有所区别,因此,“两课”用更规范、更科学、更具有学理性的名称来重新命名,就显得极为必要了。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下简称“16号文”)的印发,“两课”称谓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取代。“16号文”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6号文”在称谓上正式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替代了“两课”。根据“16号文”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下简称“5号文”)。为深入贯彻“16号文”精神,做好“5号文”的实施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05年3月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俗称“05方案”(下简称“05方案”)。根据“05方案”,在本科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4门必修课,专科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2门必修课,本专科同时设置“形式与政策”课,以上课程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之于“98方案”,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规范化是“05方案”最显著特征,“05方案”还通过括号“()”进行了补充说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为“思政课”,这一称谓一直延用到现在。

四、思政课课名称谓嬗变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课名称谓嬗变的历程,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高校思政工作探索和坚持的艰辛与曲折,更体现了党对高校思政工作高度重视,随着“05方案”的全面实施,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名的确定和规范化,它的建设也进入规范化阶段和制度化阶段:首先,思政课建设被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去,思政课教材全国统一编写和修订,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不仅提高了思政课的政治性,也提高了它的学理性。其次,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标准,为思政课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如《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自高校思政课课名称谓稳定以来,思政课在课程科学建设、学科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在铸魂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发挥等等,都取得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成果。无论思政课课名称谓怎样嬗变,其中有些原则始终是一以贯之:坚持党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高校思政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高校思政工作必须为时代任务服务;坚持思政课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主渠道地位;坚持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覆盖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等等。正是因为对以上原则的坚持,高校思政课才会越办越好。思政课课名称谓的稳定促进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发展。十八大以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思考原点,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并对建设思政课师资队伍、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随着一系列重大举措的相继出台,高校思政课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发展中,并将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政课发展进入了最佳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2]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