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诗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4:36:49

离别诗词

离别诗词范文篇1

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代人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使离别后的重逢成为十分不易的事情,有的甚至成为永别。离别就这样表现了生命的不自由,为了生命价值的实现,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惧,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伤神。“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到了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据《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以来,这儿不知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可见,在灞桥握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为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春风”,大家送行,走出长安都门,离人去了,长条折尽,春色又减去几分。“会得离人无限意”的杨柳,就这样充当人们离愁别恨的载体,“千丝万絮惹春风”,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这些离别诗都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肠所缠绕,被一种凄风苦雨的色彩所笼罩。直到王维一曲阳关三叠,高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一场清爽明亮的朝雨,洒洗了亘古如斯、哀怨凄苦的“轻尘”,“柳色”更新,终于使离别透露出一种富于希望的情调。

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王维的“朝雨”冲不走诗人们太多的凄凉悲苦与无奈。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再加一个别酒醒、不见情人的“我”,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己的情怀。“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当年幼柳的嫩枝,如今都已成了衰飒垂老的古柳了,真是历尽沧桑,令人触目伤怀,词人写折柳送别的人间悲剧,一个“几”字,把多少人、多少代的共同悲哀一笔写尽了。周邦彦的“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表面上看来是爱惜柳树,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元朝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描写了郊外杨柳春光的美丽和易逝,以及送客时的惆怅心情。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抒写了浪迹天涯的诗人在旅途上盘缠郁结的愁思。

离别诗词范文篇2

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代人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使离别后的重逢成为十分不易的事情,有的甚至成为永别。离别就这样表现了生命的不自由,为了生命价值的实现,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惧,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伤神。“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到了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据《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以来,这儿不知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可见,在灞桥握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为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春风”,大家送行,走出长安都门,离人去了,长条折尽,春色又减去几分。“会得离人无限意”的杨柳,就这样充当人们离愁别恨的载体,“千丝万絮惹春风”,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这些离别诗都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肠所缠绕,被一种凄风苦雨的色彩所笼罩。直到王维一曲阳关三叠,高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一场清爽明亮的朝雨,洒洗了亘古如斯、哀怨凄苦的“轻尘”,“柳色”更新,终于使离别透露出一种富于希望的情调。

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王维的“朝雨”冲不走诗人们太多的凄凉悲苦与无奈。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再加一个别酒醒、不见情人的“我”,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己的情怀。“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当年幼柳的嫩枝,如今都已成了衰飒垂老的古柳了,真是历尽沧桑,令人触目伤怀,词人写折柳送别的人间悲剧,一个“几”字,把多少人、多少代的共同悲哀一笔写尽了。周邦彦的“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表面上看来是爱惜柳树,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元朝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描写了郊外杨柳春光的美丽和易逝,以及送客时的惆怅心情。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抒写了浪迹天涯的诗人在旅途上盘缠郁结的愁思。

离别诗词范文篇3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声乐学习;作用

中国古代文化如璀璨的星河般熠熠生辉,古代文人引以为自豪的诗、词、歌、赋更是占据着文化的半壁江山,在音乐的世界中,也存在着很多以古代文化为主的艺术形式如:古琴艺术、古筝艺术、古诗词声乐作品等等。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艺术歌曲的一个种类,更是音乐史上的一朵奇葩,为声乐艺术注入诗词的魂魄,让声乐艺术更加有内涵和文化底蕴。现在古代诗词艺术歌曲已经成为声乐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能够帮助我们打好声乐基础,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也能体现一个歌者的修养与气韵,让我们在音乐中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与慰藉。

一、古代诗歌的发展

纵观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每一个关键时期都有它特定的音乐表现形式如:先秦的《诗经》,“风、雅、颂”表现了先秦各国的不通风貌和人文情怀,也有不少的人民生活在诗词中反映,那时的人们便开始了诗歌的吟唱,都是对生活的歌颂。汉时期的“乐府”作为专门的民歌收集机构,收录了非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表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对爱的忠贞不渝,《凤求凰》表现了当时的女子为了追求属于自己幸福的勇敢表现,这些故事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哪一个不是家喻户晓,可歌可泣。时间一转来到宋朝,专门出现了一部分专门作词的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等等,学生时代那一个人没有学过“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至今这些都是我们朗朗上口的不朽篇章。近现代以来,以黄自和萧友梅先生之始,中国开始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不断的将中西方音乐和词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融合,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现代社会中,人们更是掀起了对古代诗词的演唱热潮,歌唱家姜家锵老先生对古诗词的演唱可谓是尽心尽力,他演唱了多首古代优秀文人的作品,为我们国家的瑰宝,我们应当对它进行发扬以及传承。

二、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

一首古诗是一个浓缩的生活片段、一段浓缩的历史。每一个字都有深刻的含义,感情的表达方式是内敛的、含蓄的,感情在沉静中爆发,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更能表现出古诗词的意境美,引导声乐学习者的二度创作,把古诗词通过声乐演唱的形式表达出古诗词的内容和意境美。《阳关三叠》作为一首优秀的词作,为我们所传唱,“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寥寥几句词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边塞城镇的萧瑟景象,也给我们描述了一件友人间互道离别珍重的画面。诗文以叠嶂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友人间客套的道别,你去了远方一定要保重自己,千言万语愿君珍重,这是千年以来文人墨客道别时最常用的一段说辞,“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经历了时间的磨砺,心心相惜的人才能够成为最好的朋友,当离别来临的时候才知道你对我是多么的重要,好比伯牙子期一样,高山流水遇知音,你离开的时间越久,对您的思念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中国文人历来的疗伤圣品,借酒浇愁,愁入愁肠愁更愁,更多的文人都以古琴的忧伤琴韵配以忧伤的辞句,使整个的情感基调陷入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中。所以说,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古诗词赋予音乐的形象化,给予意境美,感情沉静中爆发,含蓄中让感情达到极致,音乐让古诗词的增添了意境美以及想象的空间。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特点

要抓住整个词的感情,它表达的是离别之情,《阳关三叠》中关外的景色是荒凉萧瑟的,演唱时就要表现出送行时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此去音乐深沉、舒缓,含蓄而又清淡微远,似古琴悠悠,深刻触及人的心灵。歌者演唱时要对歌曲的章节、段落做精密的设计,语句的起伏、转折、音色、力度、速度都应作相应的设计。第一段应以远景来起唱,增强了离别情绪的特定分为,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用声要有所控制,较有内涵。中间八度音程的演唱,是含蓄而激情,渐强后减弱更增强分手之时的惜别之情。不要过多的使用颤音和共鸣。第二段声音由弱到强,埋情更深,内涵的表达。“泪滴沾巾”的“泪”与“滴”之间可稍作停顿,这样表达的感情更细腻,语气也更生动。第三段高潮的渲染以及结尾惆怅的叹息,是此曲的高度概括。“未饮心已先醇”中“醇”字要减弱,唱出内心的深刻感受。“无穷的伤感”中“穷”字可唱得自由些,有戏曲中紧打慢唱之感。此曲没有扎实的声音基本功,没有根深的对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是很难准确、全面地诠释的。对古诗词歌曲演唱的特点的理解,总结其具有“一难、二雅、三涵”的特点。一难:古诗词的情感需要演唱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演唱过程中的咬字吐字、气息的运用是难点;二雅: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最重一个“雅”字,文字要优雅,气质要典雅,表情达意要文雅;三涵:要精准的表达词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古人写诗作词惜墨如金,每一个都有意义,可能一个词就是一个典故,我们在表达情感时要准确表达出诗词的内涵。

四、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

在声乐学习中,古诗词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雄伟壮阔、悲凉凄婉、含蓄典雅、景象万千。演唱古诗词歌曲不仅要表现诗词内容和感情,更要用声音去体现古诗词的意境美,强弱有致。本人在第一次演唱歌曲《春晓》时,只顾演唱时声音的技巧,并未注意去表达歌曲中歌词的感情和意境,给听者一种很平淡,毫无感情可言,只是嗓子条件好的感觉,无法吸引听众。经过老师的指导,本人下去再三琢磨,对《春晓》这首诗的背景,诗的意思,感情,心境进行细细推敲。诗精彩练达,寥寥数笔就把作者的喜春转为惜春的心境勾勒出来,作品充满了大自然与人类,以及生物的和谐美、自然美、安详美。演唱此曲必须抓住惆怅、感叹、惜春、宁静的艺术气质,用声应多用连音和弱音的技巧,每一句不能断开来唱,一气呵成,不然就失掉一句的完整性。声音不能唱得很大而响亮,否则就不是古诗词了,不能表现出古韵典雅之美。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艺术修养,学生就必须去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之前,就要自己去理解古诗词的背景,歌词内容意思,以及歌曲表达的感情,歌曲意境,用自己的声音变换不同的音色去表达古诗词的内容。方琼、吴碧霞、张也、宋祖英等都曾经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可以说,古曲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学识,是最具曲高和寡之道理也。所以作为声乐学习者应该多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提升自身的修养与学识以及自身内涵。

五、结语

作为一个声乐学习者应该加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学习,遵循艺术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系统深刻的学习,刻苦钻研。精神的艺术修养是演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必要条件,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要了解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只是,从而丰富内在的情感活动,丰富音乐的感觉。打好声乐基础,提升自身修养和内涵,增强文化底蕴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金建民.中国音乐简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离别诗词范文篇4

意境能够较好地表现诗词的情感和内涵特征,在具体的意象教学中,教师根据诗词的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意境,而这一点对于整个意象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以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段诗中,给人一种诗人虽然漂泊在外但是却自由没有拘束的情境,当诗人漂泊在外成为一种内在的生活形式时,从中又表现出诗人流落在江湖世间,内心远大理想和报复不能施展,有才而不被重用的心理状态。李白的这首诗虽然被称作游仙诗,但是全篇的内容却充满了曲折,在具体形象上散发出辉煌流利的外在氛围,给人一种压抑、抽象而又壮阔、挺拔的内心情境。

二、拓展思维,感受诗词意象

比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有这样几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学生根据教师对作者的了解,知道作者柳永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但是其在早年生活中由于放荡不羁,并且在官场中长期没有得到重用,多次考取进士但没中。在这种背景及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作者长期停留在青楼妓院中,并且与歌妓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在其创作的诗词中大多描写的都是男女感情,反映当时歌妓等下层人生活状态的词句比较多。《雨霖铃》这首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词的内容上大多描述的就是男女之间的离愁情感,但是从中也间接地抒发出作者本身对自己不得志的感慨以及对所处政治环境的不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其内在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作者所处的环境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该词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三、角色扮演,体验诗词意象

离别诗词范文篇5

一、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分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二、精读课文,了解诗意

读通古诗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这时,我多半希望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让让学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师在旁适当点拨即可。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去自己翻找。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只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养: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3)课外拓展的必要性

离别诗词范文篇6

关键词:古诗词;审美特征;价值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所有声乐学习者和高校师生都不可避免的一种歌唱体裁,甚至可以说它在声乐学习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古诗词艺术歌曲一部分源于古代流传乐谱,由当今作曲家根据古诗词想表达的意境,模仿古人的旋律创作而来。形容韩娥歌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动人故事,虽然已流传了几千年,但至今仍然能感受到它的意境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实际上并非指声音三日不息,它是指歌声中的那种生命状态对听着所产生的塑造过程既深且久。另一部分是有现在的作曲家在原有的基础上二度创作而来,如黄自、青主等艺术家在保留原有味道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对诗词的感悟,进而生成新的艺术歌曲。我国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有所不同,强调“韵味”为核心。韵味是中国声乐艺术的生命所在,无韵即无艺术可言,而我们在演唱和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由其要注意归“韵”,表达出古诗词最质朴、简单的意境。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1.中国古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历代特别是唐、宋、元三代诗人的作品尤为丰富,品类繁多,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吟咏,有许多诗句家喻户晓,是历代中华民族能人志士的智慧源泉与精神支柱。2.中国古诗词歌曲,大多数是采用我国古老文化所孕育出的古典或现代诗词为歌词,在编创和演唱等方面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艺术歌曲。歌词优美,可以独立成诗;音乐结构简单,大多运用钢琴和古琴伴奏,具有格调高尚、雅致的特点。随着音乐界、文化界对古诗词以及艺术歌曲的研究,尤其是由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后,瞬间刮起了古诗词热,不论是从收视率高或古诗词热中都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精髓,不管走过了多少春秋仍然屹立不倒,仍然非常受大家的欢迎。同样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传承了古诗词的根,在根的基础上经过众多艺术家的创作,茁壮成长。现古诗词艺术歌曲已经成为学习声乐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独特歌曲体裁。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都是作者对生活感悟或情感体验的真是写照,歌词内容丰富多彩,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族气节的歌颂;对离别情绪的抒发;对出征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看坎坷人生的感叹。歌曲的旋律也犹如一幅幅淡雅或浓郁的水墨画,把我们引入清净的书斋、宁静的园林、玲珑的阁楼、秀丽的山川。而歌唱在演唱中,即要重视情感的表达,又要注意歌唱技巧的运用,良好的气息支撑、正确的咬字、“韵味”的表达等缺一不可。例如,《关雎》出自《国风•周南》,是《诗经》的开篇之作。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关雎》主要表达的意义是:一只雎鸠在河中央的小岛上在歌唱,而那美丽善良的姑娘,是小伙子们倾慕的对象。长短不齐的荇菜长在河两岸,顺流便可以采摘,美丽善良的姑娘,小伙朝朝暮暮想追求。然而小伙子没有如愿追到心意的姑娘,日思夜想,终日难眠。姑娘在采摘荇菜时,仔细的挑选,钟声换来了她美丽的笑颜。作者用简单的笔墨勾画出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演唱首先要理解诗词的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诗中可以看出男子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大众心态,到产生“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追求之意,“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悲伤、难过,一直牵动着读者的心,到最后拥有完满的结局。通过这种矜持、羞涩的心理描写,让大家从中感受到青年男女对待爱情的那份朴素和真诚。《关雎》在风格上属于雅乐歌曲,而雅乐多用于君王和贵族祭祀等仪式场合,但是此曲并不是祭祀所用,而是主人公看到淑女后流露出的喜爱之情,在演唱时,不能因为是表达喜爱之情就媚俗地增加任何装饰音,速度上要从容,音量上均匀,才能吻合“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意境。《钗头凤•红酥手》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经典作品之一,此诗表达离别几年后,风景依旧,但爱人却不在了,唱尽了对现实生活的感叹和无奈,展现了主人公的凄美爱情。“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一句是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回忆和爱人看着满园的美景,手捧酒杯,享受片刻的宁静。演唱这一句要舒缓悠扬,主要表达出岁月静好的意境。“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此句画风一转“东风恶”点出了重点,主人公的生活出现了变故,爱人离去,只剩满腔的愁苦,几年的离别,到底是谁的错呢?我们可以认为是封建社会压迫导致,也可以认为是父母压力所破,母命难为。演唱这一句时要悲婉凄凉,十分痛苦,同时又带一点彷徨。几年后“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美色依然如画般美好,而人却因为相思渐渐的消瘦。“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满春的桃花落在寂寞空旷的池塘阁楼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书信是再也无法交付,莫、莫、莫,唱尽一番愁苦,却终是无果,无奈。演唱者必须融入在此情此景中去,想象自己就是主人公,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他的情绪表达。古诗词的演唱亮点就是古典的审美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本质,演唱者对审美意境的表现,决定着古诗词歌唱水平的高低。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元曲,它们都是优秀诗歌与音乐完美的结合,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优秀的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意境美,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生活的无奈苦涩难以诉说。韵律美是古诗词歌曲的另一特点,黄自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花非花》也是遵守原诗的韵律,在创编过程中没有做特别大的改动,没有加入装饰音,使歌曲变得宁静,更能深入人心。自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对古诗词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又衍生出很多新的艺术歌曲,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也许并不是坏的事情,我国古诗词资源丰富,为创作者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创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自身所学的西方创作技巧,创作出新的“古诗词歌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古典美学价值的音乐作品,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歌曲艺术形式,这种歌曲艺术形式及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很好地继承和保存了我国传统古典诗词文化。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人们缺乏信仰,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大对古诗词的复兴,而且完全可以借助古诗词歌曲来提高大家的兴趣度,在优美的旋律中演唱即陶冶了情操,又对古诗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对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而古诗词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几年又刮起了“古诗词热”,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喜爱古诗词,作曲家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创作出了一首有一首动用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这对古诗词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古诗词歌曲是中国声乐学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国声乐学派审美追求与文化定位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无论是旋律或者是演唱上都显得简单质朴,以还原作品的真善美为比标准,这也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古诗词歌曲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中国声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的帮助,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苏玲芬,黄进.中外艺术歌曲理论研究与演绎探讨.

[2]刘佳媛.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审美意境的表现—古诗词歌曲《关雎》演唱解析[J].艺术教育,2019(01).

[3]解本康.古诗词歌曲对建立中国声乐学派的价值和意义[J].艺术研究,2018(03).

[4]王亚琼.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审美及演唱分析[J].西南大学,2016.(02).

[5]邬裕婷.古韵新声—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与美学价值[J].西部皮革,2018(11).

离别诗词范文篇7

选入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古诗词本身颇具情感性,如韵律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把握古诗词中一泻千里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因此说,“情感教育”是古诗词教学的灵魂。

1、以情传情

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以情育情。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探讨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更加佩服教师,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再者,教师要注意对孩子个性的培养,也就是说,在不忽视任何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对于孩子的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见解要给予肯定和宽容。遇喜不狂、遇激不怒、遇繁不厌、遇挫不沮、遇惊不慌。由此看出,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诚心唤醒真心,以情传情,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2、想象入情

有些古诗词将感情寓于一定的形象融于意境之中,要启迪学生通过想象来体味和赏析。“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爱因斯坦语),令他兴奋,令他深味,令他珍藏永远,以至激发抑之不灭的兴趣,产生神圣的好奇心与惊人的创造!譬如:杜甫的《旅夜抒怀》中“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学生一般把它当作了比喻来理解,难以窥透诗人的心情。可以激发想象,在当时国灭家破、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情景之下,诗人“危墙独夜”,说自己象一只沙鸥那样渺小,那般魂无所依、漫无目的地飘忽于天地之中,该是一种怎样凄惶的心境啊!这种复杂的心境正是由“沙鸥”的形象具体表达出来的。而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引导和帮助学生借助各种资料充分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以提供想象来源,围绕诗词中的形象进行发掘和想象,进入情境,产生共鸣,促进理解诗词的内涵,体悟到诗词的深远意境,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又如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隐居桃源,在低头采菊与仰望见山这一不经意的瞬间,与篱笆和南山形成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默契,进入了悠然恬淡自适的佳境。这两首古诗中的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几种形象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意境,需要学生对诗作背景、诗人情调有所了解,并且进行想象,才能够进入情景。教学中,不宜对学生进行直接讲解,而是靠点拨,想象来自我感悟。对于学生感悟到的内容,只要不违背诗人表达意图,我们就应当给以肯定和鼓励。

3、借景悟情

优秀的古诗词,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认知信息,还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这些情感又可分为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但是由于时代的距离和隔阂,学生难以体会和感悟,那么我们可以在课堂之前搜集相关的图片、影像,组织走进图书馆,调查人文历史等,以产生最佳学习情境。例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及“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由于学生没有亲眼目睹黄河滚滚、浊浪排空的气势以及动态的壮观,自然不会有豪迈的气概和放旷的感受,就难以产生真实感受,就更不容易体会到诗人借助这些意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教学之前,我精心制作了幻灯片,搜集到有关黄河气势逼人的录相,课堂上那雄浑磅礴、泰山压顶般的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以及“山随平野尽”的画面生动的展开,将学生带入忘我的情境之中,再来组织教学,就会身临其境,言出由衷了。

4、璧合扩情

所谓璧合,就是珠联壁合,利用比较、对照、映衬等手段,与学生熟悉的诗词横向和纵向联系,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拓宽、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增强对“情”的感受力。同样是写月亮,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借明月自喻孤高,试图忘怀一切,发出“我欲乘风归去”的奇想,但终究不如人间。以月圆衬托离别之情,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形象地勾勒出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境界以及对普天之下的人们的平安祝愿。同样是苏轼的诗词,“明月夜,短松冈。”却寄托了身居偏地,事过境迁,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是写月亮,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送别之情;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是铺设情境,营造气氛。

离别诗词范文篇8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高效课堂;策略

古诗词不仅有着丰富的意蕴,也具备用词精练的特点,在我国文化宝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古诗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逐步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对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好古诗词的基础上,实现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中将我国各阶段文化发展特点反映出来,融入了古人的真情实感。但是很多古诗词显得过于晦涩难懂,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要想学好古诗词难度较大。在新课标下,教育界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开展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净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受到各种经典理念、价值观和思想感情的熏陶。由此可见,加强语文古诗词教学意义重大,不仅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也能促进学生个人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古诗词教学亟待改进的地方

当前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兴趣普遍不高,导致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现阶段大多数初中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受到自身认知水平和古文知识积累不足的影响,在古诗词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表现在无法透彻领悟作者寄托于其中的情感,对古诗词内涵掌握不牢。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也主要根据教学大纲,单方面将知识照本宣科讲解一遍,导致学生理解不够深入,缺乏独立探索的机会,只能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也很低下。第二,学生朗读古诗词的时间不多。分析古诗词教学现状可知,教师一味让学生背诵古诗词,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缺乏足够的朗读时间。古诗词不仅文字精炼,也拥有优美的结构和优美动听的韵律。若是课堂教学中不重视朗读,教师则无法了解学生诵读古诗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第三,课堂学习氛围不浓,很多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初中生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学习能力也有高有低,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外界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很大,难以在课堂上做到全神贯注。教师也忽视了构建有趣、活跃的学习环境,过于关注教学进度,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教师讲课思路,也影响了最终教学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介绍背景,理解内涵。古人在创作古诗词的过程中,都与所处人生状态、社会情况和所处遭遇等背景密切相关,要想古诗词教学活动高效开展,让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也被古人的高尚情操所打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弄清楚与古诗词相关的背景。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借助教案、互联网等渠道,将与古诗词相关的背景材料收集起来,并通过筛选与整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为学生学好古诗词知识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李清照的《声声慢》教学中,对秋景与秋情进行描绘,将沦落天涯的悲苦情绪发泄了出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简单的为学生逐句翻译,实际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对这首词的真实内涵把握不到位。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详细介绍创作背景,确保学生对李清照生平有更多的了解,体会她孤身一人、无依无助的凄凉之情。这样一来,学生将真正理解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句表达的意味,对李清照感情有更多的体会,诗意掌握更加到位。在《凉州词》教学中,主要描绘了古代将士守戍边塞的场景,作者通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刻画了边关艰苦条件,营造了孤寂和荒凉的氛围。但是作者并没有使用衰萎颓唐的情调,而是通过描写边关将士一心报国、不惧生死的形象,反映了诗人的广阔胸襟。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产生驱动力,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好古诗词打牢基础。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有全面的把握,有针对性备好课,吸引学生全身心融入到情境中,在浓厚古诗词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中,要想学生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配乐演唱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告诉学生此时苏轼与弟弟已经分别多年,仕途上的失意更引起了他心中的苦闷。在中秋节到来之际,苏轼借着美好的月景,表达了心中的愿望。如此一来,学生都产生了极高的兴致,也能触景生情,与苏轼感同身受,对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有了准确的把握。在王维的《使至塞上》教学中,要想学生都理解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教师可以采取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并配乐和展示图片,营造图文并茂的氛围。学生将逐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真正感受到塞外壮美辽阔的大漠风光。学生进入这种审美意境后,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也自由徜徉在古诗词海洋中,不仅不会产生倦怠感,还能对古诗词产生深刻记忆。3.巧抓意象,把握情感。古人在古诗词中寄托了真情实感,并通过意象抒发出来,且多个意象共同构成了意境。在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找出诗词中的所有意象,加深对意境的感悟,方可准确掌握作者写作意图,对古人表达的情感有更多的理解。例如: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教学中,主要描绘的意象包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大多为悲景意象,单也包含了喜景意象,营造了悲凉、荒寂的意境。在这些意境的衬托下,远方游子思念故乡的浓情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找出意象,理解情感,还要指导学生对意象进行分类,掌握不同意象的特定含义。以“月亮”为例,主要反映了古人离别时的伤痛,抒发对亲人朋友的思想。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就是通过月亮反映对友人的宽慰、劝勉之情。对“斜阳”来说,是古人表达心中愁绪常用的一种意象,在温庭筠的“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通过斜阳、江水等意象,表达出自身的离愁恨别,描绘了思妇望穿秋水的眼神。在笛、笙、箫等意象中,往往需要人的参与,在情感上突出了哀怨与缠绵,将离别之苦、相思之深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在范仲淹的《渔家傲》教学中,一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利用羌笛声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表达了出来。可见,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是要指导学生抓住意象,才能加深理解,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4.剧本演绎,夯实基础。在语文古诗词学习中,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有较高要求,这是因为古诗词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学生的理解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掌握透彻的。为了保证古诗词教学的高效性,让学生学到更多与古诗词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师要重视加强日常训练,为学习古诗词和体会作者情感内涵打牢基础。例如:在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教学中,主要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逐步感受到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也领悟到本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征。为了保证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共同创编剧本,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绎。学生可以分别扮演两个古人,甚至还可以加入数名仆人,将古人见面时的热烈庆贺场景进行再现。学生接到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可以在空闲时间查课本、找资料,掌握古诗词文化典故与相关背景,对“重阳日”、“就菊花”和“话桑麻”等表达的意义有准确的理解。在教学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思考:“诗人临走之际,为何希望重阳节再次相聚?”并指导学生在具体分析中体会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对田园诗和重阳节有更多的了解。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构建生动、活跃、有趣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的专注度更高,在精彩演绎课本内容中正确理解了古诗词文化内涵。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人相聚的热闹场面,也能真正体会到古人的待客情怀。总之,学生加强古诗词学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必须适时为学生提供指导,让他们读出韵味、品出情感,实现自身视野的不断拓宽,对古诗词的意境有真正的感受。这样学生将轻松领悟,与作者在心灵上达到共鸣,通过古诗词学习既发展了能力,也启迪了智慧。

参考文献

[1]李兴花.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走出诗词教学困境[J].华夏教师,(12):33.

[2]秦锁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J].教育现代化,8,5(1):3-3.

[3]王月婷.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激发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7,30(17):1-1.

离别诗词范文篇9

一、化虚为实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虚是指看不见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实是指具体的景物、物象。化虚为实,也就是把无形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通过景物表现出来。清代文学家王士祯云:“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鳞一爪而已。”[1](P5)神龙之韵味在于常人难以见其全貌,若把整条龙的形象用工笔的方式表现出来,定会失去想象的空间,而艺术的高妙在于借助一鳞一爪,来表现丰满、矫健恢宏的神龙形象。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首诗表现的是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欢乐,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人并未由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创造了采莲女子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正如画一条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一爪,主体部分大都缺略掉,而让读者玩味鉴赏,联想其腾飞的姿态,整条龙便活灵活现了。化虚为实又常常表现为采用不完整或不在眼前的事物来表现完整或眼前的事物,给人留下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空间,从而增加作品的余韵。如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爱国忧国、慷慨救国、忘身卫国一直是陆游作品的主旨,这首词亦如此。上阕写梦游中的世界,写自己在睡梦之中不知道漫游到什么地方,只见天已破晓,雪花纷纷依然飘个不停,清脆的管笳声到处响起,这是作者所闻,突出了边塞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氛围。“铁骑无声望似水”,望过去,盔甲齐全的骑兵就像一条默默无声的河流,这是作者所见。一个“想”字,可见是推测的言辞,正好照应“梦游处、不知何地”,这里是词人的艺术联想。下阕写梦醒后的感慨,“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一觉醒来,灯光昏黄,令人生寒,一轮斜月挂在窗前,周围一片死寂。“寒灯”、“漏声断”、“月斜”,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凄凉,衬托出词人心境的凄苦悲凉,这正是词人坚持收复山河而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打击的悲愁心境的写照。“自许封侯在万里”,词人坚定地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可谓志向高远。“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又有谁知道,词人虽两鬓发白,但壮志犹存———即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之情,令人敬佩不已。词人在现实中壮志未酬,抗金报国的心愿未了,于是便借助梦境来抒发对现实的种种感慨,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通过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由实入虚

前人在论析艺术作品虚与实的关系时常说,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寥寥几句,却把梅花的特征都写出来了。诗人用“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未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潭水般的清澈。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脑海中已有一幅数枝定型梅的清晰画面。“独自开”三字如一剑劈出分水岭,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的清纯雅洁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但作者明确“看出”不是,而写“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虽无色,却可为画面增添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前进,横拦在梅枝前。诗人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寥寥几笔实写提供了无限的虚景,梅之精神也被完全表现出来了。再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中表面写新妇怕见公婆的情状,实际是诗人在应考前向主考官张籍征求意见。“入时无”精心设问,反映了考生在应试前惶恐的心理。由实入虚常表现为作者在表现客观事物的外在形态时往往赋予客观事物以主观情意,而在赏析中,客观实物为实,流露出的主观情意为虚。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开采石灰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要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烧制。诗人吟咏石灰,是借这一实物来表达一种高尚人格与操守:勇于牺牲、纯洁清白、不畏艰险等。诗人正是借助石灰这种实物,由实入虚,更好地表达诗人的主观意志和情感。

三、避实就虚

“诗言志”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领。但过多的写实有时却反而会冲淡对情感的表达,在这种情形下,古人往往会借助于侧面描述,借助于咏叹、想象、幻梦和比兴,构成空灵蕴藉的诗境,让读者通过这种境界,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如《诗经•小雅•出车》,全诗记叙南仲奉命领兵出征狁,最后平敌,凯旋而归的全过程。诗中写战争,但未对战争的刀光剑影、冲锋陷阵作正面刻画,而是采用避实就虚,通过对战前准备和凯旋而归这两个特定场景的描述,将战争从血腥杀戮的场面中拉出来,从初征时“黍稷方华”、“杨柳依依”、“雨雪载涂”到归来时“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的对比,引导读者去感受战事的漫长,体会战争残酷。这种避实就虚的写法渗透着征夫从忧到喜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了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痛,情感真实而细腻。手法高明的诗人往往善于突破写实的束缚,避实就虚,借用“虚”来另辟一番新的天地。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朝与吐蕃、突厥的战事频繁,诗中的“孤城”承担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重任,地理位置重要,环境艰苦。诗人通过对战士所处地理环境的写意化描绘,再现了悲壮、险峻的边塞风云。这种涵蕴丰富的战争环境,以烘托戍边生活的孤寂、保家卫国的责任、为国捐躯的豪情,为接下来表现战士气壮山河的决心埋下了伏笔。《郑板桥集•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2](P381)从中可以看出,“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过程,也就是避实就虚的创作过程。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并未对绵绵不绝的江水作过多的描绘,而是避实就虚,将落脚点放在深长的亡国之恨上,愁情似水,滔滔不绝。贺铸在《青玉案》中借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具体形象,极言愁苦的多、乱、长,尽写心中的无限伤感和难以排遣的苦闷。景物是实,情感是虚,避实就虚,化无形为有形,读来极具感染力。品诗赏词,如果只满足于浅层理解,就不能对字里行间的底蕴作深入领会,也不能体悟其妙处。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风俗,如果一般化地叙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在故乡的兄弟们在重阳节佩带着茱萸登高,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本是自我被浓烈的思念之情所困,却偏要说是亲人在思念诗人,这种写法比单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来得委婉,感情显得更加深沉、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离别诗词范文篇10

在传统中学课堂的古诗词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方式大多重文本分析解读而轻诵读,在分析时也是生搬硬套诗意,因此对于诗词背诵学生也大多也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但古诗词本身,十分具有“音乐美”的特点。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和声韵,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也是极其悦耳舒适。而词,众所周知,更是如此,在古代便是拿来“唱”的。通过对古诗词的反复吟诵和朗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淀语感,感受古诗词“音乐美”的同时,更能从这种变化的韵律节奏中,体会到诗词的感情基调和诗人在创作时特有的情感情绪。因此,从诗词的“声音”入手,实际上是古诗词教学回归诗词本身特点,古诗词意蕴只有在用心且出声的诵读中才能被真正感知。1.节奏停顿。诗词的节奏停顿在诵读过程中很重要。何时停顿,何时连读,在读的过程中如何体会情感。“以李商隐的七言诗《无题》为例:此诗以“二/二/三”的节奏来停顿:“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有按“二/二/一/二”来停顿的,诗中会有变化。但即便不懂平仄,只要读出感觉,停顿也就水到渠成。”[1]而又如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轻重缓急。古诗词的音律富有变化,高低起伏,因此在诵读过程时讲究“平长仄短”的方法。平音轻而缓,仄音重而急,如《蝶恋花》中“山长水阔知何处”一句,在平声部分应轻而绵长读出登高后怅惘之感,在仄声部分则应重读,加强情感。在音调的处理上的轻重缓急对学生最终感悟古诗词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3.开闭平仄。古诗词的韵脚有开闭之分和平仄之分。如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押的韵脚是“i”韵,而“i”是舌面前音,发音时嘴唇相对闭合,有压抑之感。因此通过吟诵,学生能自然而然感受到词中悲伤凄凉的感情。又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便下襄阳向洛阳”等句,全部押的“ang”韵,且为平声开口呼,这种开口呼口腔大开,气流通畅,读起来酣畅淋漓,给人以情绪高昂,喜不自胜之感。

二、绘画美——在意象里感知

古诗词具有“绘画美”。苏轼曾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称赞王维诗的意境十分优美。王维的诗作算是“诗中有画”的杰出代表,但其实中学阶段学的绝大多数优秀诗词篇目都有鲜明的视觉画面感。而这种绘画感离不开的是意象。意象是出现在作品中的带有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多个意象所组合起来构成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在鉴赏古诗词时应从意象入手,品味意象特征及意象中所寄寓的感情,从而整体理解,体会意境。1.意象特点。古诗词中意象万千。大致可以分为几类。“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等。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竹、莲、梧桐,等等。动物类:鸦、子规、猿、鸿雁、鲤鱼、青鸟、鸳鸯,等等。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箫、吹芦管、吹笙、捣砧、饮酒,等等。”而每种意象所寄寓的感情也是不同的。比如“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如李白的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如“杨柳”多表达离别不舍之情,因为“柳”与“留”谐音,如柳永《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2.意境构成。意象在古诗词中是单独的个体,且有一定稳定性。而古诗词中的“绘画美”则是通过各种意象各种形式的串连所形成独有的画面构成的。意象的叠加组合形成了意境,从而给人以视觉直观画面美感,这便也是诗词之美所在。那么如何帮助学生体会意境?在教学过程中便可以用“画面描绘法”。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的分析,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并用简笔勾勒出来大致的画面。总之,古诗词中无论是“声音”还是“画面”都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蕴表达。从声音的开闭长短等可以体会诗词中的感情倾向;从画面的色彩构图能感受诗词的丰富内涵。(如《次北固山下》一诗从“青”、“绿”等明显色彩和“日”、“春”的意象中看出的隐藏色彩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思而不哀”的丰富意蕴。)从诗歌“音乐美”和“绘画美”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诗词自身特点和学生学情,这样的鉴赏品味对中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也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