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棉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6:06:41

粮棉油范文篇1

一、稳存量。稳存量就是要提高留客能力,改进金融服务,开展“二次营销”,确保战略性优质客户不流失、现有贷款余额不减少,坚决守住“主阵地”。

二、挖潜量。挖潜量就是要深挖重点客户融资需求,支持其建链补链强链,支持其全链条节本增效、节能降耗、节料减损,支持其实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

三、拓增量。拓增量就是要提高获客能力。在保证支持政策性粮棉油收储、粮油储备调控的同时,向现有客户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挖掘业务“蓝海”,积极拓展目标客户和核心客户,做大“朋友圈”。重点支持中央储备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项目、中央储备棉花、食糖直属库仓储设施项目、与地方政府粮食储备配套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项目、政策性粮食收购有仓容缺口区域的粮食仓储设施项目,以及位于粮食重点线路、节点上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项目等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全力支持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和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大力支持重点客户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政府投资类企业、优秀上市公司、优质大型民营企业为依托,支持集粮棉油生产、仓储、加工、质检、电子交易、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以战略性优质客户为核心企业,采取供应链金融模式支持上下游中小企业从事粮棉油尤其是当地特色粮油产购储运加销,“贷”动产业链稳定循环。

四、扩流量。扩流量就是要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和资金流、物资流对应原则,增加粮棉油贷款累放累收额。对战略性优质客户申请收购、调销贷款,可以根据客户实际经营需要成倍扩大授信额度并允许其调剂使用上述两类品种,实行购(调)贷销还、最高余额控制和“双结零”管理,在贷款累放额不突破授信额度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客户快购快销、外购外销、搞活经营、提高效益。鼓励战略性优质客户使用循环流动资金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贷款偿还压力。对主业突出、经营稳健的普惠型小微企业,可以采取随借随还的方式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降低融资成本。从严规范储备粮油轮换信贷操作,做到“颗粒归仓”。

五、求总量。求总量就是要区分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销区,立足当地粮棉油产业发展实际,摸清产供需形势和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开展重点客户营销和服务管理创新,拓展信贷支持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内挖外拓、深耕细作,促进粮棉油信贷总量止滑回升和稳步增长。

粮棉油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开展粮棉油作物高产优质创建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突出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兼顾非主产区,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示范区建设,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粮棉油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目标任务

㈠总体目标

在全市建设3个万亩优质中稻高产创建示范片、2个万亩优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万亩优质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万亩优质花生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万亩优质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力争示范区水稻亩产700公斤以上,小麦集中连片亩产50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200公斤以上,花生亩产300公斤以上,棉花亩产10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粮棉油作物总产较前三年平均增长10%以上,粮棉油订单种植率30%以上。

㈡具体任务

小麦:在鄢城办事处白庙村、周岗村、木渠村建立1个万亩连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在小河镇石灰村、高康村、王旗营农场建立1个万亩连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示范区目标亩产500公斤以上,带动全市小麦总产较前三年平均增产10%以上。

油菜:在镇村、村建立1个万亩连片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区,目标亩产量200公斤。其中百亩典型示范区位于村3组,面积100亩,目标亩产220公斤;千亩典型示范区位于村2、3、4组,面积1028亩,目标亩产210公斤。

水稻:在镇村建立1个万亩连片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在小河镇村建立1个万亩连片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在镇村建立1个万亩连片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高产创建目标亩产700公斤以上,带动全市水稻总产较前三年平均增10%以上。

花生:在镇村建立1个万亩连片花生高产创建示范片,高产创建目标亩产300公斤以上,带动全市花生总产较前三年平均增10%以上。

棉花:在镇村建立1个万亩连片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高产创建目标亩产100公斤以上,带动全市棉花总产较前三年平均增10%以上。

三、工作内容

㈠示范优良品种。根据粮棉油高产创建总体要求,结合全市万亩示范点生产、生态特点与优势,组织专家组论证,确定粮棉油作物高产创建主导品种,同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良种推广补贴等项目的实施,将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推广补贴相结合,确保主推品种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点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通过统一供种方式,使万亩示范点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㈡集成高产技术。按照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加强高产高效实用栽培技术的集成推广,促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做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延长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益。根据目前不同粮棉油作物生产发展特点,年粮棉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集成示范以下重点技术:小麦主推免(少)耕、免耕覆盖、配方施肥、药剂拌种、病虫综防、机械条播等技术;油菜主推免(少)耕、配方施肥、硼肥基施、病虫综防等技术;水稻积极推进“一增四推”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合理密植、增加穗数,推广轻简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等技术;花生主推配方施肥、药剂拌种、病虫综防、机械播种等技术;棉花主推配方施肥、化学调控、病虫综防、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等技术。

㈢加强病虫防控。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工作。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稻飞虱、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棉花苗期病害、枯黄萎病、花生地下害虫等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预案;针对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积极开展统防统治、机械防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药的行为坚决依法进行查处和曝光,全面禁止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生产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㈣开展测土配肥。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载体,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高产创建产量目标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区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做好对复混肥、有机肥、微生物肥、叶面肥的质量监督抽查,查处违规违法行为。重点加强对配方肥生产企业的监管,推进配方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的建立,推介一批优质肥料,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料。

㈤推进机械化生产。针对粮棉油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在创建示范点重点推广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粮棉油生产作业效率和种植效益;围绕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等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机械条播、精量播种、机械收获、保护性耕作等重点农机化技术,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加强配套农艺措施的研究与推广,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注重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机大户的技能培训,总结和推广农机跨区作业、农机股份合作社、农机一条龙作业等新型农机服务模式,创新和完善农机经营机制,扶持农机作业协会、经纪人等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扶持农民购买和共同使用农业机械;积极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规范操作办法,提高实施成效,促进经济、实用、高效的中小型农机进村入户,加快农机推广普及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四、保障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创建活动取得成效,根据“部、省、县三级联创,以县为主”的原则,成立由副市长罗兴斌为组长,市政府办副主任张道明、市农业局局长王立方为副组长,农业、水务、农机及鄢城办事处、郑集镇、小河镇、雷河镇、王集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毛德新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具体工作。同时,整合栽培、植保、土肥、推广等有关专家,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技术指导工作。

㈡强化资金保障。整合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肥、病虫综防、标准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省级财政“以钱养事”补助资金等项目资金,重点向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倾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项目支持,重点支持开展试验示范、组织宣传、技术培训、协作攻关、专家指导、现场观摩、测产验收等工作,同时积极争取设立高产创建奖励基金,对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㈢加强培训指导。整合栽培、植保、土肥、科技推广等有关专家,成立专家指导组,深入示范区开展技术培训、巡回指导和技术服务,达到万亩片有技术专家、千亩点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的高产创建要求。组织专家深入创建点,开展作物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况调查,分区域、分作物、分季节、分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指导大面积生产。

㈣加强信息沟通和宣传。广泛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落实高产栽培有关技术措施,增强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技术员要加强示范区水稻、小麦生长情况调查,及时反馈作物生长状况、灾害发生情况、农田管理措施,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要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推进高产创建活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出新贡献。

粮棉油范文篇3

为进一步提高粮棉油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推进高产技术普及化,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根据省、市要求,现就2012年全县粮棉油高产增效创建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为发展主线,加快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通过典型示范,促进大面积粮棉油平衡增产,全面提升全县粮棉油综合生产能力。

(二)目标任务。2012年,全县将在水稻、棉花、小麦、油菜四大作物上开展万亩高产增效创建工作,各镇(区)至少选择一个作物建立1个以上万亩高产示范片。万亩示范片单产指标为:水稻确保650公斤,力争700公斤;小麦500公斤以上;棉花120公斤以上;油菜220公斤以上。项目镇(区)创建作物平均单产要比前三年提高3~5%,水稻整体创建镇(区)平均水稻单产要达650公斤以上,2011年水稻单产600公斤以下的镇(区),创建后要比前三年提高5%以上,2011年单产超过600公斤的镇(区),创建后要比前三年提高3%以上。

二、主要建设内容

(一)科学选建万亩示范片。高产增效创建以万亩为基本单元,整体推进,通过建设万亩示范片,推行粮棉油生产基地优质高效。万亩连片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要选择农田基础好,生态环境优越,农户种植水平高,专业化服务已有较好基础,集中连片的1~3个村实施,每个示范片建3个千亩示范方,每个示范方建3个百亩核心方。示范片确定后采取GPS定位,测定面积。同一地点原则上扶持不超过2年。

(二)落实“一推四普及”技术措施。一是推广高产优质品种。示范片实行统一供种,原则上使用同一品种,不超过2个,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二是通过统一肥水管理、技术培训和专家包片指导等措施,普及精确定量栽培、半精量播种、品质调优栽培等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示范片不得采用直播稻、撒播麦等粗放种植方式。三是示范片全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按方施肥普及率达到100%。四是通过专业化防治服务,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要求,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减少农药用量,示范片综合防治普及率90%以上。五是普及机械化作业。水稻万亩示范片全面实施机插秧,小麦示范片要以机械匀播为主。

(三)大力推进专业化服务。一是加大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力度。每个万亩示范片要有3个以上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专业化服务组织,未登记注册的服务组织不享受项目补贴。二是加强对专业化服务的技术培训和规范,指导其围绕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收获等重点环节开展专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覆盖率达100%,鼓励发展从种到收的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组织,也可以根据本地特点和作物类型,在某个环节上先行突破。三是强化专业化服务组织档案管理。在示范片开展服务的服务组织对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规模等要详细登记,规范管理。把水稻商品化育供秧作为高产增效创建的重要内容,每个示范片要建立集中育供秧秧池50亩以上。

(四)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以万亩示范片创建为载体,因地制宜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适度规模经营,按照统一区域布局、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专业化服务、实行订单种植的“四统一订单”的要求推进示范片建设,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自愿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粮棉油加工流通龙头企业、邮政连锁企业、大型农资连锁企业等参与示范片建设,每个示范片挂钩一个加工龙头企业,至少形成2000亩的订单生产基地,鼓励有条件的申报绿色食品。

(五)推动大面积平衡增产。项目镇要结合万亩示范片建设,制定大面积生产技术意见和工作方案。关键农时季节、关键田管措施要制定农民通俗易懂的技术明白纸,发放到千家万户。在生产关键时期,组织村组干部和种粮大户到示范片观摩,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活动,提高技术普及率,提高单产水平,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取得实效,县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粮棉油高产增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农委、财政局、农机局、统计局、水务局及各镇(区)分管农业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具体负责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协调、制定工作方案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同时成立由省专家任顾问的专家指导组,建立高产增效创建专家挂钩联系制度,由专家组成员定点进行技术指导。各镇(区)也要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对示范片各项工作要安排专人负责。

(二)广泛宣传引导。示范片要建立标识明显的示范标牌,便于周边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观摩学习,扩大宣传影响,提高辐射带动效果。各地要对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阶段性工作,现场考察、技术交流与总结验收、创建活动中的成效和经验”等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提高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的影响力,推进高产技术普及化。

粮棉油范文篇4

山东分行主动应对粮棉油市场化改革,努力维护和巩固粮油信贷主体地位,为确保全域粮食安全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18年以来,山东分行累计投放粮棉油贷款143.9亿元,其中夏粮收购贷款67.2亿元,占全省收购量的52.1%。(一)强化调研明确思路。一方面,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走访省直相关部门,摸清政策及产业情况,掌握客户营销资源。另一方面,深入基层调研制约业务发展的症结所在,出台《关于加大粮棉油产业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支持重点、客户群建设和信贷风险防控的具体要求。(二)积极对接优质客户。一是对中粮集团旗下的2家公司以及鲁粮集团开展高端营销。二是逐一摸排省内排名靠前的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确立十大营销重点客户,指导基层行进行对接。三是与省粮食局开展“粮安”特色支部共建,联合申报认定41家部级重点支持粮食龙头企业,36家省级重点支持企业。(三)创新推广信贷模式。一是因地制宜推广“政府基金增信模式”,支持当地大型购销企业。二是因企制宜推广“保证保险担保模式”,由中华联合财险山东分公司为农发行贷款提供保险业务,以此投放信用保证保险贷款。三是产销衔接推广“产业融合搭桥模式”,支持优质龙头企业向上衔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组建产销联盟。四是发挥优势推广“地储企业经营贷”,支持具备条件的12家地方储备企业适度开展市场化经营。(四)支持全产业链发展。先后探索并推广中裕公司三产融合小麦循环产业链、西王集团玉米集团化全产业链和渠风公司小麦、玉米双产业链优势互补等信贷支持模式,有效解决支持粮食实体经济的“桥”和“船”问题。(五)全力防控处置风险。一是联合本省“智慧粮库”项目,共同研发库存远程监控、银企对账预警和查库履职监测等系统。二是从产业链、投资链、融资链、担保链和信息网、关系网6个维度,强化风险防范前瞻性管理,逐风险客户制定维护方案。累计收回不良贷款1.2亿元、风险贷款3.84亿元。

二、当前粮棉油市场化业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层发展意愿不强。有的行认为只要不出现“卖粮难”和“打白条”问题,农发行就可以不支持粮食收购业务;有的行认为粮棉油市场化业务风险大、收益小,将业务重心和资源配置倾斜于中长期业务。同时,因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之尽职免责政策配套不到位,造成部分机构人员有怕出风险、怕被追责的“自保”心理,支持市场化购销业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二)主体业务优势弱化。受多年依靠政策性收储的信贷策略影响,市场性收购优质客户群体严重缺失,业务增长后劲不足。目前全省市场化粮油贷款客户102家,其中购销贸易企业仅18家,较2010年减少51家;产业化龙头企业84家,较2010年减少108家。另一方面,农发行的利率优势逐渐弱化,加上贷款资金使用不灵活、粮棉油条线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和结构不平衡等原因,客户营销和维护均处于不利地位。(三)体制机制有待优化。一是办贷流程过长影响工作效率。二是信贷审批权限过度集中在省级分行,管理责任多在基层行,权责不对等。三是贷款产品和服务手段不够完善,产品用途划分过细,并且分属不同条线,难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四)风控压力持续加大。多数粮食购销类企业资产较少,利润空间微薄,可担保资源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经营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民营市场收购主体的市场份额继续增长,信贷风险诱发因素同比增多。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干预企业风险,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也更加困难。

三、推进粮棉油市场化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粮棉油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2012年我市种植业生产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增加效益。推广普及应用农业新技术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推广普及高产的良种,推广普及超级稻、优质水稻、优质双低油菜、优质棉花、优质旱杂粮,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二、主要目标

2012年规划粮食播种面积82万亩,总产33万吨。水稻42万亩,其中早稻10万亩,中稻20万亩,晚稻12万亩。夏粮26万亩,其中小麦23万亩,秋杂粮14万亩,其中玉米7万亩,大豆2万亩,红薯、马铃薯5万亩。

规划棉花种植面积22万亩,总产22000吨。

规划油料播种面积33万亩,总产5.4万吨,其中油菜31万亩,芝麻1万亩,花生1万亩。

三、主要措施

一是扩大种植面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粮食种足82万亩,油料作物种足32万亩,棉花种足22万亩;

二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水稻推广广两优476、广两优香66、新两优6380、珞优8号等;油菜推广华油杂9号、12号、15号、中油杂13号、中双9号等。花生推广中花6号、中花5号、中花4号;棉花推广品种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鄂杂棉10号F1、鄂杂棉26号F1和中棉所系列等杂交抗虫棉系列;大豆推广中豆30、中豆8号、鄂豆6号、7号等。杂交水稻种植面积37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35万亩;

三是加大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的力度。油菜应用秋冬发栽培技术30万亩,推广优质油菜保优高产综合技术措施,扩大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应用面积,扩大水稻旱育保姆、旱育秧旱育抛秧技术应用面积。扩大水稻机插秧、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应用面积。着力推广优质稻保优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扩大高产高效模式应用面积。积极推广超级杂交油菜—超级杂交水稻、油菜“一菜两用”、油菜—杂交稻—秋马铃薯、西瓜(甜瓜)—优质晚稻、优质油菜—优质早稻—优质晚稻、油瓜稻、芋芋稻、地膜花生配晚杂、玉米配晚杂、蔬菜配晚杂等高产高效模式。棉花应用杂交棉、两膜早苗,宽行稀植,肥促化调,大搞间作套种。

四是推广应用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技术,推广应用化学除草技术。

粮棉油范文篇6

1基本情况及特点

农发行襄阳市分行是襄阳地区惟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下辖8个分支机构,有员工207人。2005年以前专营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政策性贷款业务,贷款对象均为国有粮棉收储企业。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务院批准农发行扩大业务领域。近年来,该行认真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在做好政策性贷款业务和注重信贷风险防范的同时,不断拓宽业务领域,丰富信贷品种,大力发展准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业务,至2010年底准政策性及商业性贷款余额达到181123.50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18%。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一下特点:

1.1贷款投放总量大,增长速度快2008~2010年全行累放各项贷款136亿元。贷款余额由2007年底的7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23亿元,年均递增7.5%。

1.2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充足,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2008~2010年累放粮棉油收购贷款106亿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买粮难、结算难的问题。支持企业累计收购粮食38亿㎏、油脂2673t、棉花223万担,占同期襄阳辖区粮棉油商品量的80%以上。

1.3择优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银监会批准农发行扩大业务领域,该行在做好支持传统业务的同时,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政策和资金优势,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到2010年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总额达到3.9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2家,占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80%以上,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81家。

1.4大力支持利民惠民工程,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近3年来,该行累计投放新农村建设贷款16.5亿元,先后支持中长期贷款项目27个,支持的范围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路网建设、能源建设、信息网建设和水利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农村民居工程等领域。通过扶持这些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改善了民居环境,营造了经济发展环境。

1.5客户数量稳步增长,客户结构不断优化自2005年农发行业务范围拓展以来,该行贷款客户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化不断向多元化发展,贷款涉及的领域也由原来单一的粮棉油收购,拓展到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加工以及农林牧渔,科教文卫各个行业。贷款客户由2007年初的143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238家,其中政策性贷款客户66家,准政策性贷款客户42家,商业性贷款客户130家,分别占28%,18%,54%。初步形成了贷款种类不断增多,客户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

2制约农发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2.1贷款结构不尽合理一是政策性贷款和政策性财务挂账贷款余额大,占比高。在2010年底襄阳农发行100.23亿元贷款总额中,政策性贷款高达82.12亿元,占全部贷款的81.9%,其中政策性财务挂账贷款30.37亿元,占政策性贷款的37%,占全部贷款的30%。由此可见,政策性贷款仍是该行的支柱业务,但受政策影响也比较大。政策性财务挂账贷款占到贷款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虽有各级财政负责支付利息,但严重影响了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二是中长期贷款分额小。截至2010年底该行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69亿元,仅占全部贷款的15.7%,这与农发行着力打造现代银行的经营理念不相适应。三是大中型优质客户少。从2010年度该行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反映,在支持的238家贷款客户中,被评为AAA级客户的仅有2家,AA-级以上的客户31家,上述两个等级客户之合,仅占全部贷款客户的13.9%。这说明农发行支持的都是农业项目,盈利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这些都是制约该行业务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2金融产品、服务手段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一是在贷款品种上,目前该行除政策性贷款外,一般停留在商业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层面上。在抵押担保贷款方面,除房产、土地等常规抵押外,再无其他抵押方式,像专利权质押贷款、收费权(经营权)质押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科技改造贷款等贷款品种应用的都比较少。二是在贷款期限上,发放的大多是短期商业性贷款,期限一般都在1年以内,对真正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2~3年的中期贷款,5年以上的长期贷款投放较少,另外,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没有使用,对客户的资金周转需求度尚不能完全满足。

2.3内部软硬件建设限制了农发行业务发展襄阳市是一个拥有580万人口的地级市,板土面积1.97万km2,其中农村人口421万,耕地面积53.33万hm2,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而直接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襄阳农发行下设分支机构仅有8个,工作人员不足210人,很难为农村融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结算手段也一直落后于其他金融机构,虽然近几年逐步开办了网银及信用卡业务,但全部依赖于工行网络平台支撑,自主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的发展。

3对优化信贷投向和结构,保持业务持续有效发展的构想

3.1坚持以支持传统业务为主体,确保收购不出问题,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自身发展支持粮棉油收购是国家赋予农发行的基本职能,他关系到农民利益的保护和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同时,也是农发行在当前仍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业务发展的主体。因此,农发行应进一步强化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工作,巩固农发行在粮棉油信贷市场的主导地位,提高市场份额,加大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一是要把支持国家粮棉油储备、最低价收购和临时存储收购等,作为解决农民卖粮难的主要抓手,作为推动业务发展的“主发动机”。及时保证政策性收购资金的供应,把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二是支持中央储备粮企业开展粮油调销、加工等配套业务,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政策性储备信贷业务新优势,增大优良信贷资产规模。据调查了解,目前,农发行主要贷款客户中储粮襄樊直属库已顺利完成了对湖北梅园米业、湖北汉江米业、襄阳万宝、襄阳志宏粮油4家大米加工企业的控股买断,组建了拥有4家核心企业、4万hm2订单基地、60万t年大米加工能力、年产值13.58亿元的湖北中储粮梅园集团。襄阳市与中储粮湖北分公司将采取股份合作、贴牌经营的方式,整合襄阳大米加工业,实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中国粮油加工第一“航母”,全面提升襄阳粮油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这些都将是襄阳农发行未来信贷支持的重点和保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力。三是要积极向政府建议、并协助企业,争取各项临时储备计划,国家和地方储备化肥、烟叶等农副产品商业性储备计划,拓展政策性业务范围。四是加快政策性财务挂账贷款的消化,中央和地方财政,应按照政策性财务挂账期限,逐年消化挂账贷款,对消化挂账贷款部分专用以新农村建设,增强农发行贷款的流动性。

3.2坚持以支持棉纺企业为扩充,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延长加粗产业链条襄阳既是全国棉花主产区之一,年产商品棉70~80万担,又是湖北乃至全国的纺织工业重镇。纺织业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支柱产业位置,鼎盛时期,年产值达20多亿元,居全省第二,盈利列全省第一。目前,纺织业仍为襄阳地区仅次于汽车产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辖内拥有棉纺企业157家,其中5万绽以上的棉纺企业37家,2009年创产值146亿元,占襄阳工业经济总量的13%左右,出口创汇占全市35%左右,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织造名城”,这些为农发行信贷支持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近几年,襄阳农发行抓住机遇,及时调整信贷投向,大力支持棉纺产业发展,至2010年底累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156000万元,先后支持了际华3542、银河纺织、新襄棉等销售额过亿元的棉纺企业18家,促其上产品、上规模、上科技、上效益,并通过他们辐射农村,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棉农致富。这种以支持龙头带动农村农民致富的作法得到了政府、企业、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襄阳农发行应在今后的信贷支持方略上,认真总结以前支持棉纺产业发展好的经验及做法,巩固支持成果,并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当地资源、规模、技术优势和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进一步优化信贷投量和结构,增加新的信贷品种,继续把棉纺产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努力实现银企双赢。

3.3坚持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不断拓宽支农领域根据中共中央和湖北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笔者认为在未来的时期内,襄阳农发行的信贷业务投向可以进一步延伸至以下几个方面:

3.3.1拓宽支农范围,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贷款范围上应拓展到农村三集中(集中居住、集中供水、集中灌溉);四改(改厨、改水、改厕、改圈);四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和五个一工程(一个文化科技活动室、一个村级卫生所、一个农民健身休闲场所、一个便民连锁店、一个标准化小学)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同时,建议上级行向财政部和人民银行争取加大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信贷资金的再贷款力度,延长再贷款期限、限额,降低再贷款利率。对涉农贷款对象及项目,要根据综合收益、风险水平及贷款对象的资金状况确定合理的利率区间,完善贷款定价模式,杜绝不加区分的“一盘棋”或“一刀切”现象。

粮棉油范文篇7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根据市场原理和比较效益原则配置金融资源、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同,它是为了弥补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能涉足农业领域而设计的一种融资方式,是政策性金融的一种存在形式,既有利于矫正“市场失灵”,又有利于避免“政府失灵”。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肩负着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的重任。

(一)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从近两年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反映和陕西省农业发展银行宝鸡市分行调进情况看,商业银行主要支持信用级别高但数量很少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多数农户品加工转化企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却能体现地区特色和发挥区域经济、资源优势。经过短期培育扶持,能够形成较稳定的产业规模,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受科技含量低,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原始积累历程短,流动资金和技改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金融支持,以致陷入了投入严重不足,发展后劲乏力的困境。这就迫切需要政策性金融予以引导和扶持,为其提供灵活、多元的金融服务。

(二)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带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新上项目在经营初期具有资金投入多、风险大、效益低等特点。而农业科技成果、重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开发、推广初期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经考察,这些企业不仅缺乏项目开发初期的启动资金和收购原材料的流动资金,而且加工、储藏保鲜等基础建设也严重滞后。这就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比较效益低的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率先投入启动资金,吸引商业性金融介入,引导社会资金向农业回流。

(三)有利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项目,对粮棉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基本上靠农民自身积累,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拉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完善农村电网,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等,预计要投入到农村建设的资金总量将超过6万亿人民币。但这些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各级政府财力有限,农民无力投入。在许多发达国家,这些项目由农业政策性银行来承担,并且取得了成功,值得我们借鉴。

二、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宝鸡市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宝鸡市分行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信贷支农。一是大力支持粮油收购。几年来,认真执行政策,适时投放贷款,确保了粮油收购平稳进行,未出过任何问题和负面影响,赢得了政府、企业、农户三满意。二是积极落实粮油调控政策,维护了粮油价格稳定。三是支持国家和地方粮棉储备体系建设,确保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粮油增储、轮换计划顺利实施。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后,农业发展银行抓住新业务拓展的有利时机,在保持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截至目前,共支持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13户,发放贷款近3亿元。2005年12月,宝鸡市政府与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签订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农发行在未来三年,将为宝鸡市农业产业化提供50亿元的政府信用额度。对于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组织优势和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粮棉油范文篇8

一、中国在农业市场准入方面的让步与承诺

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中国就农业市场准入方面将做出以下让步和承诺:一是关税减让。中国答应将农产品平均关税继续降低,由目前的19%降至到2005年的17%,其中重要农产品降到14.5%。象牛肉、猪肉、禽肉、柑橘、葡萄、苹果、蔬菜(包括菜花、莴苣、芹菜、冷冻什锦菜及罐装冷冻甜玉米等产品)、杏仁、榛子、开心果等关税都将明显减少。除大宗农产品外,大部分农产品进口将取消数量限制,实行单一关税。对于采用配额关税的农产品,配额内的关税要采取低税率政策。配额外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豆油等产品关税也要相应降低税率。二是放开部分农产品市场。逐步扩大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等大宗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量。三是逐渐消除国营垄断。按照承诺,在过渡期中国政府对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和烟叶等农产品保留国营对外贸易体制(由政府指定国有企业专营)。但是,我国并未承诺限制外商外资进入粮棉等农产品的购销领域。同时,在过渡期完成后,我国将不得不按照WTO的要求放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领域,将豆油、小麦、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贸易的一定比例让给非国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四是取消出口补贴。中国承诺加入WTO不对任何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大米、棉花等产品进行出口补贴。五是履行WTO动植物检疫标准(SPS),在小麦、水果和肉类等农产品贸易上严格执行WTO的SPS标准。

从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加入WTO的核心就是要降低农产品关税,开放农业市场,拆除非关税壁垒,消除国营垄断等。这对国内农产品市场以及农业生产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二、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从总体上分析,中国加入WTO在农业领域让步会换取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有利的。可以以此为要价,对国内的幼稚产业和部分服务业进行适当保护,并促进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使我国在加入WTO后的贸易盈余获得较大的增长。具体来说,这会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下述正面的影响。

1、我国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推动国内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获得WTO成员国的地位后,我国要相应开放粮棉油糖肉果等农产品的市场,这给我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带来了新的、宝贵的空间。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农产品增长空间狭小。多年来我们为了解决城乡居民的吃饭问题,不惜投入高昂的代价,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生产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结果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加入WTO我们可以利用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机会,依据承诺进口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粮棉油糖等,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花卉、水果、蔬菜、养殖业产品及其加工品,以此进行农业资源置换,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安排农业生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国内农业资源压力,调整出较多的土地空间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等目的。例如,可以考虑将7000万亩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将2000万亩湖地逐步退耕还湖等。

2、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刺激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仍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产品质量低,竞争力不强。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参与同类产品竞争,势必迫使农业生产经营者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千方百计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进口的优质农产品还可以起到示范效应,有利于农产品经营部门在产品的包装、外观加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改善。

3、有利于改善出口环境,增强优势农产品出口。当前,我国的畜禽、水产、果菜和园艺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但由于我国不是WTO成员国,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采取贸易歧视政策,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在发生贸易摩擦和纠纷时,我们也不能利用世贸组织进行仲裁。加入WTO后,我国便可充分利用该组织的贸易对等原则、非歧视原则、公平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等,扩大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并利用WTO仲裁规则保护我方利益。

4、可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交流,引进资本和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有许多的基础设施要更新改造,生态环境要改善,农产品品种也应更新换代。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加入WTO后,我国可以从发达国家吸收较多的资金,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改造国内农业。同时,还可以学习这些国家管理现代化农业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对农业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5、能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规范贸易行为,尽快形成国内农产品统一市场。我国现行农产品经营体制,特别是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购销(包括进出口)体制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演变而来的,带有较大的国营垄断性质。加入WTO,我国必须实行市场化趋向的改革,在预定期内让非国有部门逐渐进入农产品购销和进出口领域,以平等的身份同国营企业进行竞争。同时还要削减一些阻碍农产品贸易的各种补贴政策。

粮棉油范文篇9

一、中国在农业市场准入方面的让步与承诺

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中国就农业市场准入方面将做出以下让步和承诺:一是关税减让。中国答应将农产品平均关税继续降低,由目前的19%降至到2005年的17%,其中重要农产品降到14.5%。象牛肉、猪肉、禽肉、柑橘、葡萄、苹果、蔬菜(包括菜花、莴苣、芹菜、冷冻什锦菜及罐装冷冻甜玉米等产品)、杏仁、榛子、开心果等关税都将明显减少。除大宗农产品外,大部分农产品进口将取消数量限制,实行单一关税。对于采用配额关税的农产品,配额内的关税要采取低税率政策。配额外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豆油等产品关税也要相应降低税率。二是放开部分农产品市场。逐步扩大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等大宗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量。三是逐渐消除国营垄断。按照承诺,在过渡期中国政府对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和烟叶等农产品保留国营对外贸易体制(由政府指定国有企业专营)。但是,我国并未承诺限制外商外资进入粮棉等农产品的购销领域。同时,在过渡期完成后,我国将不得不按照WTO的要求放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领域,将豆油、小麦、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贸易的一定比例让给非国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四是取消出口补贴。中国承诺加入WTO不对任何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大米、棉花等产品进行出口补贴。五是履行WTO动植物检疫标准(SPS),在小麦、水果和肉类等农产品贸易上严格执行WTO的SPS标准。

从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加入WTO的核心就是要降低农产品关税,开放农业市场,拆除非关税壁垒,消除国营垄断等。这对国内农产品市场以及农业生产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二、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从总体上分析,中国加入WTO在农业领域让步会换取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有利的。可以以此为要价,对国内的幼稚产业和部分服务业进行适当保护,并促进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使我国在加入WTO后的贸易盈余获得较大的增长。具体来说,这会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下述正面的影响。

1、我国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推动国内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获得WTO成员国的地位后,我国要相应开放粮棉油糖肉果等农产品的市场,这给我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带来了新的、宝贵的空间。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农产品增长空间狭小。多年来我们为了解决城乡居民的吃饭问题,不惜投入高昂的代价,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生产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结果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加入WTO我们可以利用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机会,依据承诺进口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粮棉油糖等,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花卉、水果、蔬菜、养殖业产品及其加工品,以此进行农业资源置换,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安排农业生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国内农业资源压力,调整出较多的土地空间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等目的。例如,可以考虑将7000万亩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将2000万亩湖地逐步退耕还湖等。

2、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刺激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仍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产品质量低,竞争力不强。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参与同类产品竞争,势必迫使农业生产经营者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千方百计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进口的优质农产品还可以起到示范效应,有利于农产品经营部门在产品的包装、外观加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改善。

3、有利于改善出口环境,增强优势农产品出口。当前,我国的畜禽、水产、果菜和园艺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但由于我国不是WTO成员国,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采取贸易歧视政策,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在发生贸易摩擦和纠纷时,我们也不能利用世贸组织进行仲裁。加入WTO后,我国便可充分利用该组织的贸易对等原则、非歧视原则、公平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等,扩大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并利用WTO仲裁规则保护我方利益。

4、可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交流,引进资本和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有许多的基础设施要更新改造,生态环境要改善,农产品品种也应更新换代。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加入WTO后,我国可以从发达国家吸收较多的资金,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改造国内农业。同时,还可以学习这些国家管理现代化农业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对农业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5、能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规范贸易行为,尽快形成国内农产品统一市场。我国现行农产品经营体制,特别是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购销(包括进出口)体制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演变而来的,带有较大的国营垄断性质。加入WTO,我国必须实行市场化趋向的改革,在预定期内让非国有部门逐渐进入农产品购销和进出口领域,以平等的身份同国营企业进行竞争。同时还要削减一些阻碍农产品贸易的各种补贴政策。

这些都有利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对农产品特别的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经营体制进行更加规范化的改革,最终促进我国建成以市场定价为主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多渠道、多形式、多主体的流通体制,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但是,加入WTO是一把双刃剑,在我国从中获取诸多利益的同时,也会给国内农业带来种种冲击和负面影响。

粮棉油范文篇10

一、中国在农业市场准入方面的让步与承诺

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中国就农业市场准入方面将做出以下让步和承诺:一是关税减让。中国答应将农产品平均关税继续降低,由目前的19%降至到2005年的17%,其中重要农产品降到14.5%。象牛肉、猪肉、禽肉、柑橘、葡萄、苹果、蔬菜(包括菜花、莴苣、芹菜、冷冻什锦菜及罐装冷冻甜玉米等产品)、杏仁、榛子、开心果等关税都将明显减少。除大宗农产品外,大部分农产品进口将取消数量限制,实行单一关税。对于采用配额关税的农产品,配额内的关税要采取低税率政策。配额外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豆油等产品关税也要相应降低税率。二是放开部分农产品市场。逐步扩大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等大宗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量。三是逐渐消除国营垄断。按照承诺,在过渡期中国政府对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和烟叶等农产品保留国营对外贸易体制(由政府指定国有企业专营)。但是,我国并未承诺限制外商外资进入粮棉等农产品的购销领域。同时,在过渡期完成后,我国将不得不按照WTO的要求放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领域,将豆油、小麦、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贸易的一定比例让给非国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四是取消出口补贴。中国承诺加入WTO不对任何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大米、棉花等产品进行出口补贴。五是履行WTO动植物检疫标准(SPS),在小麦、水果和肉类等农产品贸易上严格执行WTO的SPS标准。

从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加入WTO的核心就是要降低农产品关税,开放农业市场,拆除非关税壁垒,消除国营垄断等。这对国内农产品市场以及农业生产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二、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从总体上分析,中国加入WTO在农业领域让步会换取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有利的。可以以此为要价,对国内的幼稚产业和部分服务业进行适当保护,并促进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使我国在加入WTO后的贸易盈余获得较大的增长。具体来说,这会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下述正面的影响。

1、我国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推动国内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获得WTO成员国的地位后,我国要相应开放粮棉油糖肉果等农产品的市场,这给我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带来了新的、宝贵的空间。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农产品增长空间狭小。多年来我们为了解决城乡居民的吃饭问题,不惜投入高昂的代价,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生产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结果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加入WTO我们可以利用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机会,依据承诺进口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粮棉油糖等,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花卉、水果、蔬菜、养殖业产品及其加工品,以此进行农业资源置换,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安排农业生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国内农业资源压力,调整出较多的土地空间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等目的。例如,可以考虑将7000万亩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将2000万亩湖地逐步退耕还湖等。

2、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刺激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仍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产品质量低,竞争力不强。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参与同类产品竞争,势必迫使农业生产经营者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千方百计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进口的优质农产品还可以起到示范效应,有利于农产品经营部门在产品的包装、外观加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改善。

3、有利于改善出口环境,增强优势农产品出口。当前,我国的畜禽、水产、果菜和园艺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但由于我国不是WTO成员国,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采取贸易歧视政策,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在发生贸易摩擦和纠纷时,我们也不能利用世贸组织进行仲裁。加入WTO后,我国便可充分利用该组织的贸易对等原则、非歧视原则、公平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等,扩大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并利用WTO仲裁规则保护我方利益。

4、可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交流,引进资本和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有许多的基础设施要更新改造,生态环境要改善,农产品品种也应更新换代。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加入WTO后,我国可以从发达国家吸收较多的资金,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改造国内农业。同时,还可以学习这些国家管理现代化农业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对农业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5、能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规范贸易行为,尽快形成国内农产品统一市场。我国现行农产品经营体制,特别是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购销(包括进出口)体制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演变而来的,带有较大的国营垄断性质。加入WTO,我国必须实行市场化趋向的改革,在预定期内让非国有部门逐渐进入农产品购销和进出口领域,以平等的身份同国营企业进行竞争。同时还要削减一些阻碍农产品贸易的各种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