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1:12:39

控制网

控制网范文篇1

【关键词】GPS基线向量约束平差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缩写GPS)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以其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功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等级精度的城市控制测量中。如何对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将会直接影响到成果的测量精度。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就如何有效保证城市GPS控制网测量精度制定了一套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城市测量GPS用户参考。

一、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8016-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二、专业技术设计

(一)等级划分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中规定的城市各级GPS控制网相邻点间平均距离,要求在城市GPS控制网布设时,其相邻点间平均距离应符合表1要求。同时,允许相邻点的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1/3~1/2,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3倍。考虑到南方地区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因此,在南方地区布设C级GPS控制网时,其平均边长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到20~25公里,同时规定边长超过25公里的同步环应增测一个时段,以确保GPS测量数据的质量。

城市各级GPS控制网平均边长表1(单位:km)

等级CDE一级二级

平均距离10~155~102~51〈1

(二)精度设计

根据GPS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计算公式:

式中:σ为标准差,单位mm;

d为相邻点间距离,单位mm。

计算得到各级GPS控制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限差,同时规定了观测相应等级GPS控制网时所选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不应低于表2的要求。布设一级、二级GPS控制网时,由于边长通常都较短,如用最弱边相对中误差来评定控制网精度则很难达到要求,因此,《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中规定了当边长小于200米时,则以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毫米为限差要求。

城市各级GPS控制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表2

等级固定误差a比例误差b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C1051/120000

D10101/80000

E10201/45000

一级10201/20000

二级15201/10000

(三)编写技术设计书

根据测量任务需要,收集测区范围既有的测量资料、有关地形图、交通图、测区总体建设规划和近期发展方面资料,进行资料分析研究,必要时进行实地勘察,按照最优化原则进行室内图上设计。同时,根据控制网的精度设计要求编写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书应包含如下内容:

※项目来源:介绍项目的来源、性质。

※测区概况:介绍测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经济发展状况、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等。

※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目的、作用、要求、等级(精度)、完成时间等。

※技术依据:介绍作业所依据的测量规范、工程规范、行业标准等。

※施测方案:介绍测量所采用的仪器、采取的布网方法等。

※作业要求:介绍外业观测时的具体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包括仪器参数的设置(如采样率、截止高度角等)、对中精度、整平精度、天线高的量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等。

※观测质量控制:介绍外业观测的质量要求,包括质量控制方法及各项限差要求等。

※数据处理方案:说明详细的数据处理方案,包括基线解算方法、网平差处理方法等。

技术设计书经过总工程师审批后即生效,后续所有工作都必须按照技术设计书设计的要求进行生产实施。

三、外业施测

(一)选点埋石

GPS控制网点位选择应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点位基础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方便观测,视野开阔、交通方便,并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利用旧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符合技术设计要求的方可使用。

城市各级GPS控制网可参照下图所示选用相应的标石类型。如C级、D级、E级选用Ⅰ类、Ⅱ类、Ⅲ类,一级、二级选用Ⅳ类。埋石时,各层标志中心严格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得大于2毫米。强制对中装置的对中精度不得大于1毫米。

选点、埋石结束后应绘制GPS点之记和GPS控制网选点图。如点位周围有高于10°障碍物时应绘制该点的点位环视图。

(二)GPS外业观测

GPS控制网外业观测时,作业人员应参照表3静态观测基本作业技术要求来执行。天线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毫米,基座圆水准气泡必须居中,观测前后在天线互为120°方向上量取天线斜高,互差应小于5毫米。开机后把测站相关信息输入GPS接收机并做外业观测记录。

四、内业数据处理

(一)GPS基线向量解算

各级GPS控制网基线解算可采用随机配备的商用软件或经有关部门试验鉴定过的基线解算软件进行GPS基线向量解算。基线解算后应按以下指标进行质量检核。

1、重复基线长度较差ds应满足下式要求:

2、同步环坐标分量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下式要求:

3、异步环坐标闭合差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n:闭合环边数;

б: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二)GPS控制网平差计算

1、三维无约束平差

各级GPS网整体平差计算可采用随机配备的商用软件或经有关部门试验鉴定的商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在基线向量检核符合要求后,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下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PS控制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三维无约束平差报表须提供各点在WGS-84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信息。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下式:

否则,认为该基线或其附近的基线存在粗差,应在平差中采用软件提供的自动方法或人工方法剔除,或者重新解算不合格的基线,直至上式满足为止。

2、二维约束平差

利用三维无约束平差后可靠的观测量,根据实际要求选择在WGS-84坐标系、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下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或二维约束平差。在约束平差计算中,可以对已知点坐标、已知距离和已知方位进行强制约束或加权约束。约束平差成果报表中应输出约束平差计算后的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转换参数及其相应的精度信息。在约束平差计算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粗差剔除后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其相应改正数的绝对差值应满足下式:

否则,认为作为约束的已知坐标、已知距离、已知方位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较大的值,因此,需要采用自动或人工的方法剔除这些误差较大的约束值,直至上式满足为止。

3、GPS高程拟合

在三维无约束平差计算后,根据软件的功能和联测已知水准数据的数量选择适当的高程拟合模型进行高程拟合计算。

(三)成果整理及检查验收

控制网范文篇2

传播控制论认为,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起外部制度控制作用的主要是政治、经济、受众三个因素,这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就网络大电影而言,在2014-2018年期间,外部对网络大电影的控制呈现出政治控制逐渐加强,经济控制和受众控制相应减弱的趋势。政策法规。2014年1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至2016年,网络大电影都是按照网络节目的要求进行审核的。显然,宽松的审核环境助长了网络大电影爆发式增长。2016年,网络大电影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亿到15亿翻了15倍,影片数量则从450部增加到2500部。政策法规的滞后,使得网络大电影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又促使政府加大了政策法规监管的力度。2016年11月9日,一天之内60部网络大电影下架,制片方收到的邮件简洁明了:“影片因广电政策原因下线,后续发行影片请注意不要违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避免低俗、暴力、色情、脏话等。”12月19日监管部门又重拳出击,要求网络大电影统一实行备案登记。2017年2月17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从此,拍摄网络大电影必须拥有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如需上线播放还必须经当地广电部门对许可证进行备案。2017年3月1日通过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更是将网络大电影明确列入产业法规,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内容监管趋于一致。这一系列政策直指网络大电影的审核问题,此前网络大电影的审核一直是“网站事前自审”,而现在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统一标准,所有线上和院线电影都要经过故事立项、公示、完成片审查、发证的管理方式进行统一。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自审不严的问题。总而言之,力度合适的政策法规约束对网络大电影在未来的持续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济控制。一方面,就所有权而言,网络大电影的制片方和视频网站绝大部分属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私人企业。相较之下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绝大部分属于国有企业,两者各有优缺点。国有属性使得传统媒体既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市场机制未能真正运作。而网络大电影所属的新媒体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新媒体门槛低,企业崛起或是陨落都更快,这就使得在传播活动中网络大电影的制片方和视频网站更加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市场的影响亦不可忽视。众所周知,观看网络大电影其实并不直接收费,而是通过付费会员的点击最终获取分账利益,如果没有其他方面来制衡的话,单纯的市场控制就会使得媒介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使得整个媒介环境变成一个单纯的销售平台,点击率和收视率成为评价一个媒体的唯一标准,由此会带来媒介的盲目发展,造成诸如泛娱乐化的倾向。显然,媒介不应只做一个娱乐工具,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文化,媒介都应有更大的追求。一方面所有权问题使得片商和视频网站在传播活动中热衷追求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在市场中低俗的影片又往往能够获取更多收益,市场的影响使得此类影片更多地被拍摄。实践证明市场资源配置有着明显的优缺点,经济控制既有助于激发网络大电影的活力,同时也会刺激商人忘乎所以地追逐利益,因此规范市场秩序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受众控制。一是表现在受众选择上。在互联网上,观众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选择观看影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当受众上网时通常有三种心理特性,即信息寻求心理、参与心理和新奇心理。另外网络环境在心理学中被认为会导致受众产生匿名心理,在这种环境下的受众往往会控制力减弱,因此受众会挑选那些能够满足自己新奇心理和欲望本能的网络大电影观看。相应而言,制片方为了满足受众片面的口味,获取更多的利益,就会被受众的选择所牵制,拍摄大量媚俗、滥俗的影片,导致网络大电影整体质量的降低。二是表现在受众反馈上。在观看网络大电影时,受众在屏幕上的弹幕交流改变了电影播放到观众接受的观影方式。满屏弹幕让观众无时无刻不在互动,电影的主导地位真正地被观众取代了。由时空限制到自由观影选择、由延迟反馈或无法反馈到即时评论,网络大电影受众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即时、丰富的弹幕和留言,受众结成的兴趣团体和利益共同体,对影片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了,而根据受众的反馈形成的大数据则成为制片方制作网络大电影的重要参考。

内部制度控制分析

内部控制制度其实就是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的自我控制。传播者分为两类,即媒介组织和各类传播从业者,自我控制则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媒介组织针对本机构人员制定的纪律与行业规范,另一方面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媒介组织的把关。在网络大电影的起步发展阶段,视频网站为了快速发展和更多获利,未对制片商进行约束。制片商拍摄的大量跟风低俗影片在视频网站上映,造成网络大电影问题丛生。随着国家政策法规对网络大电影的管制加强,视频网站开始进行自我把关和约束。在最近一年中,爱奇艺了“九大禁条”,搜狐颁布了“七把控”,乐视则公布了“十不准”,这些行业规范针对网络大电影的题材、内容、价值观等进行了约束和把控。对于视频网站而言,禁令的只能说是实现了把关人禁止、抑制的部分职能,并不能引导、培育网络大电影的健康发展。因此,从2016年底开始,视频网站开始积极对网路大电影进行疏导和扶持行动。腾讯视频的“青创计划”与爱奇艺的“云腾计划”,旨在帮扶有能力的青年创作者和优秀制片商打造出更多更好的网络大电影,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内容题材上,视频网站也做出一些尝试,例如,网络动画电影《星游记》和屡获国际电影大奖的科幻片《孤岛终结》都作为网络大电影上映,可惜这样的类型电影数量还是过于稀少。目前来看,视频网站对网络大电影进行了积极引导和培育,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缺少优秀的有影响力的网络大电影作品,视频网站的把关任重而道远。从业者的自我把关。对于网络大电影的长远发展来说,需要拍摄优质的影片,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这需要依靠从业者清醒的行业意识和自觉的行为。在2014年到2016年期间,标志性的网络大电影是《道士出山》,这部只花了8天用了28万资金的电影,借着陈凯歌《道士下山》的IP热潮票房达到了惊人的2600万。而这一时期的网络大电影几乎使用《道士下山》的同一模式,即借用IP、低成本、粗制滥造。可以看出,制片商思考地更多的是如何压低成本获取利润,并没有考虑如何遵守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以至于网络大电影在初期形成了一个粗制滥造的行业形象。2016年后,随着政策的影响和受众的反馈,网络大电影的从业者开始遵守影视行业制作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网络大电影朝着精品化的方向迈进。同时,由于网络大电影呈现精良化的发展趋势,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上市电影公司纷纷开始投入网络大电影,许多优秀的企业也加入网络大电影的发展行业,而抱有投机心理的制片商纷纷被淘汰出局。2017年,出现投资千万级的网络大电影,如影片《超自然事件之坠龙事件》,其投资额达到了1500万,超越不少小投资的院线电影,影片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可见,随着制片商自我把关意识和力度的加强,网络大电影逐渐改变了初期的行业印象,开始建立自我的品牌形象,但品牌形象的构建和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业者们的自我把关依然需要继续维持和增强。

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协调统一

作为一个实体,网络大电影发展不仅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自身内在的各种因素也是决定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并且,外界、内在各种因素之间也会存在矛盾冲突,会彼此影响。因此,网络大电影的发展不仅仅是外部制度控制和内部制度控制自身的协调统一,更在于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政治、经济、受众三种外部制度控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政治控制加强时,经济和受众控制会削弱,当政治控制变弱时,经济和受众控制会加强。在网络大电影发展初期,政治控制偏弱,经济控制和受众控制影响较大,致使网络大电影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亦出现不少低俗题材的作品,但也正是如此,受众的反馈和市场的混乱又引起政治控制的加强。就网络大电影来说,政治控制仍然是外部因素中的主导因素,但并不能说一定就是政治控制力度越大就越好。据调查,2016年网络大电影产量达到2500部,在政治控制力度加强的2017年下降到1900部,与2016年时预测的3500部相去甚远。虽然政治控制的加强限制了网络大电影的负面内容,但是网络大电影的增长势头受挫却是事实存在的。此外,网络大电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兴起的电影形式,有着网络时代自由、活跃的特性,过多的政治干预,容易抑制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活力。所以在网络大电影的外部制度控制中,既不能政治控制力度太弱,放任市场控制和受众控制去主导网络大电影的发展,也不能政治控制力度太强,束缚网络大电影的活力。组织与个人两方面的内部制度控制需要协调统一。在内部制度控制中存在两个矛盾,一是制片商追求利益与自我控制之间的矛盾,二是视频网站和网络电影各类从业者之间的矛盾。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一样既是商品又是艺术产品,制片商作为网络大电影的直接生产者,其利益追求和自我约束对网络大电影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年4月10日,《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网络大电影,“如果网络大电影不改变追求短期内容变现的商业模式,其文化层次很难得以提升”。这种情况作为生产者的制片商具有直接的责任,制片商在满足大众娱乐需求,追求合理商业利润的同时,一定要摆正文艺文化传播者的地位,找到自我控制与追求利益的平衡点,把好网络大电影生产的第一道关口。另外,视频网站也要加强把关职能,去限制这种短期内容变现的行为,其实就是传播者从自我控制方面去限制这种短期内容变现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在帮助网络大电影走精品化路线。视频网站和从业者也需要融洽的关系,两者既是合作者,同时也是相互制约者。一方面,视频网站提供平台和渠道给网络大电影的制片商,网络大电影依靠视频网站面向市场、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制片商提供网络大电影给视频网站播放,而网络大电影的质量好坏会影响到视频网站的声誉和利益。2017年网络大电影的年产量相比上年下降了600部,但影片的质量却得到了提升,整体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升,仅爱奇艺的票房分账额就比上年增加了54%,网络大电影质量的提升使得视频网站和制片方都获得了更多收益。因此,视频网站与网络大电影的从业者是平等合作、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视频网站和制片商齐心合力,网络大电影才能更好地发展。除此之外,外部制度与内部制度的协调统一是更重要的因素。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是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控制深受外部控制的影响,而外部制度控制必须通过内部制度控制才能起作用。当作为内部控制因素的视频网站和制片方在进行传播活动时,他们不得不考量外部制度控制的影响。市场影响下制片方和网站不原制作上映亏本的影片,受众的反馈则通常是视频网站和制片方的行动指南,政策法规更是直接决定了视频网站和制片方的行动权限和拍摄范围。同样,外部制度控制需要通过内部制度控制来起作用。比如说,外部控制之中政策法令需要制片方与视频网站去执行,市场影响需要制片方与视频网站去权衡,受众反馈需要制片方和视频网站去改进。显然外部制度控制的因素是施加于视频网站和制片商的,只有通过他们,外部制度的控制才落到实处。

控制网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安全策略;数据;访问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校园网络化作为网络时代的教育方式和环境,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各高校网络规模的急剧膨胀,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校园网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网络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首要问题。

2目前高校校园网络的安全现状

2.1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是UNIX、WINDOWS和Linux等,这些操作系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许多新型计算机病毒都是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传染。如不对操作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弥补各种漏洞,计算机即使安装了防毒软件也会反复感染。

2.2病毒的破坏

计算机病毒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破坏系统软件和文件系统、破坏网络资源、使网络效率急剧下降、甚至造成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瘫痪,是影响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2.3黑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中,黑客的定义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授权访问的人员”,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对黑客的理解。大多数黑客不会自己分析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的源代码、找出漏洞、编写工具,他们只是能够灵活运用手中掌握的十分丰富的现成工具。黑客入侵的常用手法有:端口监听、端口扫描、口令入侵、JAVA炸弹等。

2.4口令入侵

为管理和计费的方便,一般来说,学校为每个上网的老师和学生分配一个账号,并根据其应用范围,分配相应的权限。某些人员为了访问不属于自己应该访问的内容或将上网的费用转嫁给他人,用不正常的手段窃取别人的口令,造成了费用管理的混乱。

2.5非正常途径访问或内部破坏

在高校中,有人为了报复而销毁或篡改人事档案记录;有人改变程序设置,引起系统混乱;有人越权处理公务,为了个人私利窃取机密数据;一些学生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获取习题的答案或在考前获得考试内容,使正常的教学练习失去意义。这些安全隐患都严重地破坏了学校的管理秩序。

2.6不良信息的传播

在校园网接入Internet后,师生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在自己的电脑上进入Internet。目前Internet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有关色情、暴力、邪教内容的网站泛滥。这些有毒的信息违反了人类的道德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对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的学生来说,危害非常大。

2.7设备受损

设备破坏主要是指对网络硬件设备的破坏。校园网络涉及的设备分布在整个校园内,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任何安置在不能上锁的地方的设施,都有可能被人有意或无意地损坏,这样会造成校园网络全部或部分瘫痪的严重后果。

2.8敏感服务器使用的受限

由于财务等敏感服务器上存有大量重要数据库和文件,因担心安全性问题,不得不与校园网络物理隔离,使得应用软件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2.9技术之外的问题校园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网络环境。随着校园网络规模的扩大,目前,大多数高校基本实现了教学科研办公上网,学生宿舍、教师家庭上网。由于上网地点的扩大,使得网络监管更是难上加难。由于高校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很感兴趣,而且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有的研究生甚至研究方向就是网络安全,攻击校园网就成了他们表现才华,实践自己所学知识的首选。其次,许多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缺乏。学校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够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学生、教工的上网行为。3校园网络安全策略

安全策略是指一个特定环境中,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安全策略包括严格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相关的法律。安全策略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和手段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即首先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制定恰当的满足需求的策略方案,然后才考虑技术上如何实施。

3.1物理安全策略

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网络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其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web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层网络设备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等。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3.1.1环境安全。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确保计算机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

3.1.2设备安全。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3.2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

3.2.1入网访问控制。入网访问控制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台工作站入网。

3.2.2网络的权限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网络控制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可以指定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

3.2.3目录级安全控制。网络应允许控制用户对目录、文件、设备的访问。用户在目录一级指定的权限对所有文件和子目录有效,用户还可进一步指定对目录下的子目录和文件的权限。

3.2.4属性安全控制。当用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时,网络系统管理员应给文件、目录等指定访问属性。属性安全控制可以将给定的属性与网络服务器的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联系起来。属性安全在权限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更进一步的安全性。

3.2.5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允许在服务器控制台上执行一系列操作。用户使用控制台可以装载和卸载模块,可以安装和删除软件等操作。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控制包括可以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以防止非法用户修改、删除重要信息或破坏数据;可以设定服务器登录时间限制、非法访问者检测和关闭的时间间隔。

3.2.6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管理员应对网络实施监控,服务器应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对非法的网络访问,服务器应以图形或文字或声音等形式报警,以引起网络管理员的注意。如果不法之徒试图进入网络,网络服务器应会自动记录企图尝试进入网络的次数,如果非法访问的次数达到设定数值,那么该账户将被自动锁定。

3.2.7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端口是虚拟的“门户”,信息通过它进入和驻留于计算机中,网络中服务器的端口往往使用自动回呼设备、静默调制解调器加以保护,并以加密的形式来识别节点的身份。自动回呼设备用于防止假冒合法用户,静默调制解调器用以防范黑客的自动拨号程序对计算机进行攻击。网络还常对服务器端和用户端采取控制,用户必须携带证实身份的验证器(如智能卡、磁卡、安全密码发生器)。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之后,才允许用户进入用户端。然后,用户端和服务器端再进行相互验证。

3.3防火墙控制策略

防火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它是一个用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某个机构网络的屏障。它是位于两个网络之间执行控制策略的系统(可能是软件或硬件或者是两者并用),用来限制外部非法(未经许可)用户访问内部网络资源,通过建立起来的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以阻挡外部网络的侵入,防止偷窃或起破坏作用的恶意攻击。

3.4信息加密策略

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链路加密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端点加密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保护;节点加密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提供保护。信息加密过程是由各种加密算法来具体实施。多数情况下,信息加密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唯一方法。

3.5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试图破坏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机密性、可信性的任何网络活动,都称为网络入侵。入侵检测(IntrusionDeteetion)的定义为:识别针对计算机或网络资源的恶意企图和行为,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过程。它不仅检测来自外部的入侵行为,同时也检测来自内部用户的未授权活动。入侵检测应用了以攻为守的策略,它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有可能用来发现合法用户滥用特权,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追究入侵者法律责任的有效证据。

3.6备份和镜像技术

用备份和镜像技术提高完整性。备份技术是最常用的提高数据完整性的措施,它是指对需要保护的数据在另一个地方制作一个备份,一旦失去原件还能使用数据备份。镜像技术是指两个设备执行完全相同的工作,若其中一个出现故障,另一个仍可以继续工作。

3.7有害信息的过滤

对于校园网络,由于使用人群的特定性,必须要对网络的有害信息加以过滤,防止一些色情、暴力和反动信息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采用一套完整的网络管理和信息过滤相结合的系统。实现对校园内电脑访问互联网进行有害信息过滤管理。

3.8网络安全管理规范

网络安全技术的解决方案必须依赖安全管理规范的支持,在网络安全中,除采用技术措施之外,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对于确保网络安全、可靠地运行将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网络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订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

4结语

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不仅是设备,技术的问题,更是管理的问题。对于校园网络的管理人员来讲,一定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掌握,注重对学生教工的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而且更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上网人员的行为。

控制网范文篇4

关键词:以太网;控制系统;RTL8019AS;E5122

1系统简介

家庭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主要基于短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及加密技术。该系统利用相关的网络、计算机系统和控制器,以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为基本控制指令和数据信息传送方式来实现手机无线遥控和数据传送,并通过专设的短信控制中心和服务中心,来为家庭和小区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服务。家庭智能控制系统具有手机远程控制、自动报警、呼叫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功能。还可以根据用户群的需要向生活联网服务、智能办公等方向无限扩展。

一般情况下,只要将设备接入Internet/Intranet网,原则上只要实现TCP/IP网络协议就可以了。TCP/IP协议及其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协议的建立要经过缜密的设计过程,全套协议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该协议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要完全实现该协议,比较合理的方案是直接利用集成的TCP/lP协议芯片将系统中央控制单元和TCP/IP协议处理单元进行分离。

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原有的TCP/IP进行精简,而只保留实际应用系统所需要的一些协议,从而使核心芯片既能实现网络的数据传输任务,又可完成对任务的监控。因为,对原有的TCP/IP协议进行精简可大大减轻系统实现的难度,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图1

2系统工作原理

图1所示是一个基于E5122网络协议处理器的家庭网络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图中,以家庭中的三表数据作为采集信号,并将其通过采样保持电路处理以后送入单片机,然后由单片机把数据通过串口送入E5122网络协议处理器中进行打包处理,以将数据打包成TCP/IP协议包,最后再把该数据包通过RTL8019AS以太网控制器发送到以太网上。本系统采用CPLD芯片EPM7128S作为译码和驱动电路。由于家庭用户终端一般对数据交换的速率要求不高(在1MB/s以下),所以可采用一般高速单片机来写入TCP/IP协议,这样既可满足功能要求,又能降低成本,用户也容易接受这样的价格。

3TCP/IP协议解析芯片E5122

E5122是上海精致科技公司研制的飞虹系列网络协议处理器。其外部晶振频率为22.1184MHz,工作电压为5V。可为硬件实现TCP/IP协议提供API接口,并可以I2C协议或RS-232接口方式与用户端进行通信,其通信接口支持带I2C接口的MPU,同时还为不带I2C接口的MPU提供I2C驱动程序。E5122与网络的接口为以太网接口,可通过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连接到以太网。其串行速率最大可达115.2kbps,并可实现真正实时传送。

E5122是完成TCP/IP协议的专用芯片,可用以实现以太网和串口之间的协议转换,该器件只需外接MCU就可为串口设备提供完善的网络通信解决方案。本系统采用的MPU为89C52单片机,而且只需在单片机程序中简单调用API函数即可。图2所示是E5122的结构框图。该设备可做为服务器端,即首次连接网络时,客户机端主动请求连接服务器端作为被动端进行监听,同时接受局域网内联网远端客户的主动查询访问,并将设备信息返回给客户该设备同样也可以作为客户机主动和局域网内或In-ternet上的主机进行通信。E5122芯片外部使用32kBRAM来为以太网进行数据缓冲。它使用256字节(最少为256字节)的串行EEPROM(I2C总线接口)来存储系统参数。用户可通过串口与E5122进行通信,E5122的作用是:完成TCP/IP协议和串口通信协议,同时支持普通串口和用户设备的交互,并可通过外接RTL8019AS控制芯片来实现网络连接。

4硬件电路设计

4.1接口电路

在具体使用中,由于单片机本身的限制,设计时可采用跳线方式将JP引脚接高电平;而用E5122与RTL8019AS的接口来传输网络数据。

当系统初次运行时,E5122会对RTL8019AS进行初始化,同时设置其工作模式以及中断源等。RTL8019AS接收到数据时会触发E5122中断,此时E5122将通过A8~A13和A15来选择RTL8019AS的寄存器地址和存储器地址并控制和实现数据的读取,当有数据通过E5122发送给RTL8019AS时,系统将通过地址线设置RTL8019AS的相应寄存器以进行数据发送。其具体的接口电路如图3所示。

4.2I2C总线数据存储器

I2C总线是INTERINTEGRATEDCIRCUITBUS的缩写,即“内部集成电路总线”。I2C总线是由Philips公司首先提出的串行通讯接口规范,该总线使用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来进行主从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接口十分简单。

I2C总线上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00kbit/s,快速模式下可达400kbit/s。在I2C总线传输中,当SCL为高时,SDA由高变低为开始条件;而当SCL为高时,SDA由低变为高则为停止条件。SDA和SCL都是双向传输线,SDA线上的数据在时钟为高期间必须是稳定的,只有当SCL线上的时钟信号为低时,数据线上的状态才可以改变。输出到SDA线上的每一个字节必须是8位,每次传输的字节不受限制,但每个字节必须有一个应答位。

4.3隔离耦合变压器

设计时应采用11隔离变压器,同时应避免雷电引起的感应电压损坏后级电路。此外,还需完成平衡-不平衡的转换隔离、传输和匹配。

4.4复位与看门狗电路

通过看门狗电路可在程序跑飞或死机时,对系统进行重新置位或复位,以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其电路如图4所示。该电路采用MAX813L来完成电源复位和看门狗功能。

5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传输速度

在系统中,上位PC机与下位测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取决于以太网接口模块的传输速度;而它的传输速度则取决于以太网接口芯片的速度、单片机的处理速度以及和设备交换数据的方式。

测控系统要传送的一般是控制命令和测量数据,且数据量不大模块与测控设备之间可采用RS-232、RS-485、CAN等串口方式进行连接,其通信速率仅几十kb/s或上百kb/s。而以太网接口芯片的速度(10Mb/s)和微处理器的速度远大于串口通信速度。因此,传输速率主要取决于串口的通信速率。

当对传送速率要求很高时(如传送图像),以太网接口模块与测控设备之间就不能再采用串口进行连接,而必须采用并口连接。这时传输速率取决于微处理器的处理速度。建议选用一些高速单片机,如P89C52RX系列或SX系列等。

(2)IP地址

以太网测控系统中的测控设备要通过模块进入以太网,就必须确定自己的IP地址。IP地址的获得有两种方式:一是动态获得IP地址,二是固定分配IP地址。由于E5122不支持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故无法获得动态IP地址,只能用固定IP地址。

(3)安全控制

在小型封闭式局域网中进行测控时,安全问题一般不大。但在广域网甚至因特网上进行测控时,安全控制就至关重要。为此,应采用48~128位的用户密码来保护测控设备的安全,以使合法用户可修改、设定自己的密码。这样网络非法用户即使窃取了IP地址,由于没有用户密码,也无法操作设备。

(4)实时性问题

测控系统在很多场合都要强调它的实时性,但以太网不是一个实时系统。它的载波侦听冲突检测(CSMA/CD)通信方式决定了以太网中IP包的传输会有延迟,甚至丢包,这是利用以太网组成分布式测控系统的最大缺点。但是,现在以太网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百兆甚至千兆网或一些小型封闭式局域网中,当网络的繁忙程度大为减轻时,IP包几乎没有冲突,因而传输延迟、丢包现象将大大减小,而不会影响测控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在系统的网络层之上,如能增加应答协议,则丢包问题就可基本解决。

(5)连接方式

该模块有两个插座:一个是RJ-45插座,可用双绞线直接连接到以太网;另一个是25脚插座,内含RS-232或RS-485总线接口。

控制网范文篇5

关键词:双向CATV窄带FFSK

有线电视网(CATV)是中国普及最广的网络,在已建的宾馆、居民小区中绝大部分都已建成。因此利用已有的网络进行更广泛的功能的开发,如:影视点播、安防监控、自动抄表及其它的服务呼叫等,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些功能实现的关键,是在同轴电缆中控制信令的可靠实现。

在CATV网中,由于分支较多、用户繁杂、线路老化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大量的干扰信号的窜入。在实际的频谱测试中,整个其带经常被噪波干扰抬高,因此,寻找廉价且可靠的线路和传送方案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通过长期的试验和实验,研制出一成本极其低廉,性能相当可靠的工作电路和通信方案,并在实际装机运行中使用。

1硬件组成及原理框图

1.1传输通道

根据国际,数据信息只能在双向CATV网的低端通过,允许分布的频率为65MHz以下。鉴于此,我们采用的通信频率分别为:上行信号采用无线信号工作方式,频点为21.7MHz,采用窄带方式,带宽为20kHz;下行信号采用电视信号的工作方式,中心频率为38MHz,带宽为8MHz。为加强抗干扰能力,上、下行被调制的信号采用FFSK方式,速率为1.2Kb/s。

图1数据中心采集卡的通信线路原理方框图

采用此种通信方式的另一种考虑是成本及可生产化。数据采集中心与控制终端的通信系统是典型的一对多的通信,控制终端数量众多,应尽可能地设计得简单、低廉、精确;而数据采集心的采集卡则相对可靠即可。因此,在控制终端线路上的窄带发射电路,为保证频点精确且不漂移,舍弃LC振荡电路采用晶体振荡,定制晶体频率为21.7MHz,带宽为5kHz。通过对电源的控制来实现对振荡电路起振与否的控制。接收电路采用电视信号解调芯片TA7606,解调出音频FFSK信号。数据采集中心的采集卡相对应的接收电路采用窄带接收芯片MC3363。MC3363是一个由RF放大器到音频前置放大器输出的完整的FM窄带接收机。低电压双变换设计产生了用于窄带音频和数据链路的低功耗、高灵敏度和优越的图像载波抑制功能。MC3363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12dBSINAD(信号对噪声的先真比)的典型的输入值为0.3μV。输入信号先通过两级本生振荡器的差频输出到455kHz以下,然后再对信号限幅放大,最后经过正交检波输出音频范围内的有用信号。虽然CATV网是有线的,但MC3363用在此处可大大提高上行信号的灵敏度,在信噪比较低时也能接收得很好。发射电路采用电视信号的中频电路,即采用芯片MC1374,它的工作频率也是晶体通过第6脚输入的调制FFSK信号,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综合数据处理中心的采集卡和终端的控制卡,上行和下行信号发射的工作频率都是通过晶体振荡产生的。这种设计思路将大大方便于调试、生产。上行信号采用窄带是因为MC3363的接收性能极优,同时节省频率资源;而下行信号采用电视信号是因为成本低廉且便于调试、生产。图1是数据中心采集卡的通信线程原理方框图。

1.2控制线程

采集卡的主控制芯片采用华邦公司的W77E58,主要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工作频率高,最高可达40MHz,而且W77E58的机器工作频率只是晶体振荡频率的4分频,即40MHz的频率相当于普通MCS-51系列单片机的120MHz。由于数据处理中心的采集卡要接收及处理多个终端来的信息,快速处理数据是必需的。二是W77E58拥有2个全双工异步串口,给采集卡与数据控制中心的数据交换提供了便利。三是W77E58片内有1KB的SRAM(采用MOVX指令),无须外扩数据存储芯片。当然,W77E58不还有其它一些特点也为程序设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双16位的数据指针、WatchDog定时器等。FFSK调制解调芯片采用Toshiba公司的TC35470。该芯片有极少的外部线程,宽电压(2.7~5.5V)和低功耗,内部抗电源干扰电路和抗噪声滤波器。TC35470采用3.58MHz晶体,CPU的5根线相连,分别为:RTM(4脚)FFSK接收解调时钟输出,RDT(5脚)FFSK接收解调数据输出,TD(11脚)FFSK发送调制时钟输出,TRD(12脚)FFSK发送调制数据输入,MSKE(13脚)FFSK解调允许输出控制脚。W77E58的双串口有各自的用途:一串口通过RS232与控制主机相连,用以数据的通信;另一串口与其它设备相连。

由于终端所在的环境千变尤化,千差万别,因此终端控制线路最关心的硬件设计是抗干扰和低功耗。为此,我们采用TI公司的MSP430系列的MSP430F1111芯片。该芯片具有ESD保护,抗干扰能力特别强,低电压的工作范围1.8~3.6V和超低功耗。它与TC35470组成终端的控制线路,可将电压设计成3V,大大节省了耗电,使锂电池供电成为可能。由于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的采集卡要对应于多个终端,而多个终端共用一个上行通道,因此,MSP430F1111除了与TC35470的五根口线相连外,还须提供一口线控制电源以决定窄带晶体振荡电路是否工作。这里因为振荡频率已达21.7MHz,无法通过电子开关来实现关断。MSP430F1111剩下的8个I/O口线可用做一些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可对一些报警信号进行检测,按钮信号读取,驱动一些控制开关。

2通信信令方式

由于CATV网络系统中众多的终端用户,采用一一“点名”的主从结构通信方式会使得整个通信周期太长。同时,在该网络用户中,大多通信事件的发起者应该是终端用户而不是数据处理中心,而且在众多用户中,在某一时刻真正需要传输数据的用户不可能很多。正因为大多通信事件的发起者是终端用户,我们何不采用随机信息上行的方案?考虑到以上各种因素,我们决定采用类似于无线集群通信的通信信令——ALOHA方式。

ALOHA信令是Motorola公司专为无线集群通信设定的控制信道通信协议,主要是针对于一个中心控制台对众多的手机用户且事件发起者为终端用户的情况,其核心内容是随机访问协议。随机访问协议的宗旨是:

*控制解决终端用户上行信号的碰撞问题;

*使终端用户的通信信息最快地上行;

*确何可靠性;

*在通信繁忙时也能保证通信有效。

当然,ALOHA控制信令的内容比较复杂,我们只采用了其中基本原理,并做了一定的修改,以适用本系统的应用环境。下面介绍其实现原理。

数据采集中心一直有信号向下发送,所以FFSK信号分成三类:

①空闲信令。该类信号一直下行,它是一种与终端约定的协议,表示紧接着的一段时间是采集卡接收终端初始上行信号的多个时钟间隙。一时间间隙表示一帧终端上行信号所需的时间长度。空闲信令本身包括空闲指令码+时间间隔数值。时间间隔数值表示紧接着的时间间隙的个数,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这个数据应该随着系统终端个数的多少和系统所要传输量数据多少进行最优化的设计;同时,也要随着采集卡收到要求信息交互的终端数的多少而变化。只有进行这样的变化,才能保证ALOHA随机访问协议的宗旨。根据前面硬件的设计,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发射电路在平时是无电停振状态。当它要发射信号时,应给它的起振时间约为10ms,因此这一时间间隙应包括起振时间。

②应答信号。当采集卡收到终端的上行信息时,立刻给出应答信号。此应答信号包含终端地址。

③交互信令。给出应答信号后,采集卡还对信号进行分析,对于需要进一步交互的信息内容,立刻在空闲信令及时间间隙后跟上交互信令,同时跟上一帧的时间间隙以接收上行信号。交互信令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交互指令码和需交互的终端地址。当在交互信令的时间间隔得到上行信号时也需给出应答信号。当收到上行的结束信号时,取消该地址的交互信令。

终端所发FFSK信号分成两类:

①申请上行信号。终端控制板一直通过外部中断口对数据中心采集卡的下行空闲信令进行检测。当它有数据需要上行时,根据下行的空闲信令所得的时刻与现在这一刻进行比较判断,在下一时间间隙立刻发射数据。信号发送后立刻检测采集卡的应答信号,这一定时间内若无应答信号,则说明刚才的上行信号没有被采集卡检测到,需要再一次发送申请上行信号。一般而言,数据中心得不到数据是因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同抢”时隙。这样,再一次发射信息就要采用随机发射方式:根据本机的一随机数据发和函数得到一单字节的随机数,除以时间间隙数,得一随机余数。该随机余数即为本次申请上行信号发生所占的时间间隙。之所以要有一随机数据的发生函数,是因为采集卡的下行空闲信令之后的时间间隙的个数有限,为了效地干扰。若还不成功,就需要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不同进行不的处理:报警型就要重复刚才的过程,直到收到应答信号为止;一般的信息只需重复一定次数,若还不成功就可放弃。对于那些需进一步信息交互的内容,终端单片机对采集卡的下行信号进一步检测,当检测到交互信令时,就进行下一步的信息交互。申请上行信号由两部分组成:终端地址和真正上行信息。

②交互行信号。检测到交经信令时,终端就可以发送交互的上行信号了。一帧交互上行信号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得与一帧申请上行信号不一样长。当信息交互完毕时,终端发送结束信息,以便采集卡收回该终端的交互信令时序。由于下行的交互信号中包含地址内容,因此交互上行信号只有信息内容。为了数据输送的可检验,数据的传送通过CRC校验。

采用上述通信方式,通过试验数据传送既快无好,即使碰了多个用户“同抢”的情况也能将信息顺利上达。

3软件设计

控制网范文篇6

【关键词】电源;负荷;调度;风险控制

1引言

电能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们日常生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运行质量与电能输送、分配密切相关。因此,对电网运行及其风险控制要点进行详细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电网孤网运行事件分析

孤网指的是孤立电网,通常情况下,孤网指的是脱离大电网、小容量的电网,其机网容量比大于8%,而大电网指的是最大单机容量小于电网总容量的8%的电网。孤网是一种有源电网,其包含电源和负荷,孤网运行与大电网运行有一定的区别:在大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系统内发电机组较多,且系统内部有足够的旋转备用容量,负荷的扰动量比较少,因此,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频率变化范围比较小;而在孤网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孤网内发电机组数量比较少,因此,机组旋转储能和锅炉蓄热储能也比较少,其调节幅度有限,孤网内功率的自平衡能力比较差,在负荷扰动作用下所产生的不平衡功率会对孤网运行状态产生较大影响,其频率也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

3电网孤网运行风险控制技术

3.1合理构建调度体系

注重调度体系的合理构建,保证其严肃性、紧密性。对国内外各种大停电事件进行分析可知,调度如果不统一化,则可能错过处理事故的最佳时间。因此,在进行孤立电网的调度运行管理时,必须坚持“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重要原则,构建现代化调度体系,保证其严肃性、紧密性等,才能真正发挥各职能部门、工作岗位的作用。与此同时,适当提高孤立电网调度人员在企业的地位,确保技术、行政方面的通畅性,才能在有效召开调度例会的基础上,全面发挥和解决来自各方面的问题,最终提高调度信息透明度。

3.2优化调度运行方式

在孤网系统运行过程中,机组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由调整负荷量,转变为调整频率,将运行频率控制在特定数值范围内,避免受到用户用电量变化的干扰。功率控制切换为转速控制。除此以外,在孤网系统运行过程中,还需要确保备用容量符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中的相关要求,在新设备投入运行前,首先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够将其应用于计划检修标准中,从而有效提升生产计划以及负荷变化的可靠性。在对孤网系统运行进行计划管理时,需要对其日运行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次日发电计划曲线,这样一来,当电网运行出现异常时,才能够为调度技术人员提供充足时间对电网运行进行调节[1]。因此,在对孤立电网进行全网规划时,应该将调频电厂设定为大电容量电厂,这样才能够保证当电容量超过其极限值时,能够与另一个电厂进行调频,以此保证电力调度灵活性。

3.3加强电压控制

为了保证孤网电压的运行稳定性,可以采用稳定自动控制电压技术。AVR单片机能够在系统中对电压进行自动化控制,在单机带孤网工作时,为了能够有效为电能在负荷端提供质量需求,并确保整个用电体系的运行稳定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发电机端口的电压稳定性。在孤网实际运行过程中,机组可以采用单片机电压进行自动调节,AVR单片机能够以无功电流的数值变化为依据,对发电机内部通过的励磁电流进行有效调节,以此提升端电压数值的稳定性。在电压控制方面,还应该注意去除励磁系统部分功能,主要是PSS作用。在单机带孤网运行过程中,虽然无法准确掌控负荷端的有功电流的变化情况,但是,如果采用PSS设备,无功的变化就会与有功产生一定的关联,可能会导致端口电压产生波动。因此,未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可以去掉电网系统中的这种功能,避免其对系统造成干扰。

3.4加强频率控制

在孤网运行风险控制方面,稳定运行频率至关重要。在发电机组带动的孤网系统内部,孤网缺乏调节平衡的功能,在发电机运转过程中,其必须随着负载功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样才能够确保输出恒定的频率数值。如果系统的功率发生变化,或者负荷受到干扰,则整个电网的频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未来确保孤网频率特定,可以将汽轮的旋转速度控制在3000r/min以内,确保机组能够带动孤网正常运行,由此可见,在孤网运行风险控制方面,可以加强汽轮的旋转速度调控,并且设置相应的回路。

3.5加强负荷控制

通过对孤网的频率特征以及负荷特征可以发现,为了能够将电网负荷改变引起的频率改变数值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必须加强对于用电端负荷量的组织以及管理,这样才能确保系统运行频率恒定。在孤网运行过程中,负荷量的增减量应该控制在5MW以内,如果需要对负荷量进行改变,则必须实现通知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并由中调人员事先对频率进行调整,然后再对系统负荷量进行增加或者减少。另外,孤网所承受的负荷量上限和下限分别是120MW和90MW,为了加强孤网运行风险控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准确掌控负荷端在不同状态下的负荷数值,使其能够与单机发电峰值的调整相协调[2]。

3.6加强机组控制

在孤网运行风险控制方面,机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机组控制主要体现在两点:①对电气系统进行控制;②对锅炉系统进行控制。①电气系统的控制。在对电气系统进行控制时,电厂需要对优化单元机组的各项管理工作,包括公用体系管理、用电体系管理、直流系统管理以及保安管理,并对系统的检测和隔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够保证当临近机组或者电网出现运行故障问题时,孤网机组依然能够正常运行。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孤网无法承受临近机组切换用电量带来的冲击,因此,必须准备好切换方案,如果孤网运行出现跳闸事故,保安电源可以快速准确的切换至临近的电网系统中。②对电厂锅炉系统进行控制。电厂使用的燃煤种类与设计燃煤有一定的区别,因此,锅炉工作的稳定程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燃油的正常燃烧,可以采用两支油枪,从而有效维持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果发现炉膛不能稳定燃烧,则应该立即对燃烧状况进行检查和调节,通常情况下,可以增加油枪投入量,避免锅炉熄火。另外,还应该注意对烧原料的成分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以此保证投入燃煤质量稳定。除此以外,还应该对制粉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在系统启动或者停止运行前,都能够稳定燃烧进程,并且将煤粉仓库的料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3]。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保证电网结构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孤立电网运行与大电网运行有一定的区别,为了保证孤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加强运行风险控制,这样才能确保其供电可靠性。

作者:戚光平 单位:南京软核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薛贵挺,张焰,祝达康.孤立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33(3):112~117.

控制网范文篇7

关键词:物联网;网络安全;控制策略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互联网技术产生了多个分支,并广泛地被运用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大到国家建设小到日常生活无一不体现出互联网的身影,物联网就是互联网的技术分支之一,当前物联网技术在我国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互联网技术的安全程度。由于互联网安全出现的问题已经屡见不鲜,比如人们的社交账号和个人密码遭到泄露,隐私被窃取。电脑中黑客病毒,轻则耽误工作,重则危害国家和个人的安全。维护网络安全是每一个网络用户的责任。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物物相连,说明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大变革的背景下,如何保证网络安全和维护物联网技术的稳定运行是人们要思考的问题。

1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物联网是由互联网基础而产生的建立物物相连的系统技术,能够进一步延伸和开拓互联网;第二,物联网的基础技术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红外传感器扫描技术,在以上基础技术的协助之下,物联网技术能够让任意物品之间相互连接,实行数据追踪、信息交换,完成对物品的智能化认证定位和跟踪,加强对物体的管理。物联网系统大致包括传输层、信息感知层、处理层和控制层4个方面,并组成了一个大规模的运行系统,在物体感知层当中包含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卡传感网络,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收集各种类型的信息传输层,包括计算机互联网、无线网络,主要负责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处理层包含了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和大数据技术的价值发挥,共同进行智能计算,负责处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数据应用层主要的任务是针对处理之后的信息分配运用方向,确定运用领域,并以此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完成人与物体二者之间的连接,在物联网支持下的信息传输能够达到覆盖全局的作用[1]。

2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2.1通信安全

在物联网技术运行过程中,如果物联网系统缺乏通信端口或者承载能力超负荷,就容易引发网络系统的安全风险。第一,容易造成网络系统拥堵,物联网设备中包含了大量的网络系统,以当前认证方式很难对全部设备的使用情况加强管理,因此工作人员要解决的是如何保证大多数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第二,密钥管理的问题,在物联网相关系统中,计算机通信网络终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采取的是统一认证的形式加密个人信息并进行管理,如果有其他设备连接到个人,在生成密钥之前就容易出现浪费资源的现象[2]。第三,隐私泄露问题。物联网环境蕴含大量的网络系统设备,在处理数据时它们暴露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之中,具有较大的风险,别有用心的网络攻击者或黑客入侵者就容易以此为端口实行入侵,导致设备安全性较低,泄露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造成危险。更有甚者,黑客程序以此为跳板对网络发起恶意攻击[3]。

2.2存在于感知层的安全风险

物联网感知层存在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1)安全隐私的问题。物联网感知层具有众多的智能感知系统,比如RFID标签必须要嵌入实际物品才能发挥作用,让物品主动接受扫描。工作人员也可以定位物品的位置,查找物品的物流状态。物品所有者的相关信息不可避免地被暴露,比如姓名、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在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以上现象成为一种公开的隐私。同时,RFID标签并不会拒绝任何问答请求,让物品无形中增加了被定位和被追踪的可能性,造成安全风险[4]。(2)信号干扰问题。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是物联网系统的重要组成架构,主要是以无线连接的形式为主要运行方式。信号具有公开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这让网络信息容易受到干扰。即便是在物联网设备进行正常通信时,干扰也是经常发生的现象。(3)智能感知节点中存在安全隐患。物联网系统包含大量的设备,分别用于无人监控的各种场景中,处于分散化的分布状态,从设备的地理位置来看没有集中性也不便管理,让攻击对象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取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而加以破坏。有些破坏者还可以通过更换设备的形式伪造数据程序,后果不堪设想。(4)假冒攻击问题。物联网中的智能传感设备端口具有公开性,让设备容易暴露在黑客等不良程序的视线之下,导致物联网内部传感网络受到错误信号的干扰,有可能会出现假冒攻击的现象,影响传感器各节点的正常运行,破坏其协同工作的系统性,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策略

3.1建设加密机制

针对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建设加密机制来缓解加密机制,主要包括端对端的加密和逐条加密两种形式。逐条加密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实现全程加密的保护,但是在加密时需要对传输节点不断进行解密和加密操作,比较麻烦,每个节点上的加密信息是明文形式,也增加了暴露的危险[5]。逐条加密一般在网络层中发挥作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安全策略和加密算法,既能够保证安全机制的透明化,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可延展性,同时逐条加密受到链接保护,在某种程度上更值得被信任。与此同时,端对端加密和逐条加密相比受到攻击的危险性较大,因为端对端加密并不能针对消息的目的地址进行加密,也就无法隐藏信息,容易受到恶意的攻击。可见,在物联网相关技术中,工作人员可以主要采用逐条加密的方式,也可以把端对端加密当成安全选项。如果用户对安全等级的要求比较高,可以共同采用逐条加密和端对端加密两种形式,为客户端提供安全保护。

3.2签订安全路由协议

物联网大致上由通信网络和感知网络两部分组成,因此物联网路由器的使用需要跨越不同类型的网络障碍。以IP地址为基础签署路由协议还要兼容传感器、路由算法,因此安全路由协议是基于无线传感技术节点位置的一种保护方式,可以在传输数据包时将数据向节点传输。物联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多变性,不同的数据包会随机改变传输路径。黑客不太容易获得各个节点的精准信息,这能为物联网的安全提供防护。当前物联网安全路由技术主要是以无线传感器为主,能够避免恶意信息传输和通过非法申请,但是也有一定的技术缺陷,比如无法适应三网融合的组网特征。在未来发展中,安全路由协议还需要进一步研发,尽可能采用密钥机制,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路由器信息能够安全运行,阻止不法侵入[6]。

3.3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

物联网系统的运作过程需要以互联网系统为依据,对物联网的安全防护可以参照对互联网系统的通用防护,打造网络安全防火墙,根据系统和项目的实际情况,将各种安全防护技术有机结合,设置相对隔离的系统访问空间,根据需要针对不同的系统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提高系统访问控制的安全级别,对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隔离。在物联网的应用层,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入侵检测技术进行危险控制,也可以共同使用入侵检测技术和防火墙技术,查找异常入侵的情况,通过定量分析的手段分析常规和非常规的网络行为,检测网络安全漏洞。除此之外,终端设备的实时监测也是不错的物联网防护技术之一,在系统设备遭到无端损坏之时,系统便会向服务器发出报警信号,还可以生成日记记录,为技术人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冉彬,谢远飞,孔令虎.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J].数码世界,2020(6):253.

[2]刘锋.物联网环境下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分析[J].农家参谋,2020(16):257.

[3]庄报春.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3):8-9.

[4]王金贵.浅谈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控制[J].中国新通信,2020(2):142.

[5]代婉秋.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及控制的研究[J].数码世界,2019(12):274.

控制网范文篇8

关键词:成品油管道;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

1成品油管网工控网络安全实例

中石化华北管网控制系统曾发生工控网络受攻击的案例,技术人员对攻击过程、后果,攻击手段进行分析,从加强制度管理,弥补技术漏洞等方面入手,提高管道控制网络的防范能力。

1.1工控网络故障现象及过程

华北成品油管网调控中心SCADA控制系统自投入使用,一直稳定运行,2012年7月,调度管理几千公里、几十个成品油管网输油站场运行的中心SCADA服务器突然出现故障,控制中心所有操作员站从SCADA系统中退出,无法连接到服务器,将控制权限切换到站场控制,才未造成更大的影响。第二年7月,服务器再次出现同样故障,故障持续时间更长,解决过程更为复杂。经技术人员分析确认系统故障的直接原因是受到病毒软件攻击,深入调查发现是自控厂家个别技术人员内外勾结,恶意植入病毒,破坏控制系统以谋取经济利益,最终相关涉案人员被绳之于法,病毒被清理,自控系统恢复正常运行。调查发现,案犯以厂家技术人员的身份做掩护,利用对自控系统技术细节的了解,编制专门针对系统服务器的病毒文件植入工作站电脑。该病毒利用SUN公司服务器Solaris操作系统漏洞,获取服务器的root用户权限,将病毒文件从工作站自动拷贝到服务器上,并修改部分系统配置信息。病毒通过替换了服务器上一个不常用的系统服务进程,利用该进程不定时对SCADA系统核心进程进行干扰,导致调度工作站访问SCADA系统服务失败。

1.2工控网络安全事件特点

一是利用病毒原理传播攻击程序,需要对全网进行查杀,否则漏网之鱼会再次感染服务器;二是利用系统漏洞获取系统最高权限,即便重新安装服务器或修改root用户密码,都徒劳无用;三是利用身份掩护,从系统内部发起攻击。该管道的自控系统与外网并无直接联系,很难从外部网络发起攻击,而此次攻击恰恰是从系统最薄弱的内部开始攻击的。

1.3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改进计划

1.3.1加强制度管理

(1)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系统调试时,要填写详细的调试内容,并在规定的时间由企业技术人员陪同进行操作。厂家技术人员只能在指定的工作站上操作,并且工作站所在房间有摄像头24小时监控。(2)对于站控操作员站,锁定系统操作界面,加强软硬件密码管理。强化对站场调度人员的培训教育,严禁在调度工作站连接个人USB存储设备和通过USB口给手机充电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让操作人员了解错误做法的危害性及所承担的后果;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登记管理,防止在安装调试及维修对系统造成的危害。

1.3.2完善技术薄弱环节

(1)在调控中心增加一套备用应急SCADA系统,保证在主用系统发生故障无法及时恢复时,能满足调控中心基本的监视控制功能。服务器安装相应的补丁,这样就使得攻击程序在服务器端无法运行。

(2)在调控中心和输油站场各局域网之间加装工业防火墙。在调控中心安装了工控防火墙和工控网络异常感知系统。工控防火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网络中的OPC协议、DNP3.0协议、MODBUS协议进行了实时的协议解析,为使用上述协议通信的网络资产进行了有效的安全防护。同时该系统对网络中的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服务器、PLC等资产设备进行了有效识别,对全网资产行为进行了实时监控,提高了SCADA业务网络的可靠性与运行效率。该系统还能出具详尽的网络异常行为报告,也为判断网络故障、制定安全防护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3)在控制中心调度大厅、服务器机房、输油站场的操作室和PLC机柜间等都设有监控探头,做到360度无死角实时监控,将视频数据集中保存,以便日后调阅。

2网络安全及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2.1网络安全现状

全球已有近60个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据微软公司2016年度安全情报报告(SIR),中国的电脑用户有21.1%至少遭到过一次网络恶意软件攻击,通过微软自带的恶意软件扫描工具,每千台次电脑扫描有5.3台查出过恶意软件。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加强网络安全的急迫性和重要性。网络安全受到的威胁既有社会工程攻击、内部攻击等人的行为,也有因技术缺陷导致的软件安全防护失效被利用的情况。著名的OWASP网站每年都会全球面临的几大网络应用隐患,主要为:不安全的身份验证、敏感信息泄露、访问控制失效、错误的安全配置、跨站脚本漏洞、不安全的反序列化、使用易受攻击的程序组件、登录和监控不足等。

2.2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广义上讲,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可分成三个方面:功能安全、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

(1)功能安全是为达到设备和工厂安全功能,受保护的和控制设备的安全相关部分必须正确执行其功能,而且当失效或故障发生时,设备或系统必须仍能保持安全条件或进入到安全状态。例如长输成品油管道主输泵的出口压力超高,PLC系统会根据接受到的泵出口压力传感器信号发出报警,达到一定数值后还会发出联锁停泵命令以保护设备。即使PLC设备故障不能发出停泵命令,现场的压力开关仍将信号直接送到电气系统,切断主输泵的电源来保证安全。

(2)物理安全是减少由于电击、火灾、辐射、机械危险、化学危险等因素造成的危害。例如控制系统机房里安装有烟感、温感等火灾报警设备,并配有气体灭火系统来保障控制系统设备的安全。

(3)信息安全主要防止非法或不必要的渗透和干扰对工业控制系统正确、预期的操作造成影响。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源自外部威胁和自身漏洞。其中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造成的危害并不像生产安全直接对人的健康、自然环境带来风险和破坏,而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关键信息和指标的篡改、误发等造成的系统的不正常,进而产生直接的危害。例如,伊朗核设施的“震网”病毒破坏事件,破坏者通过入侵控制计算机,利用控制计算机对离心机发出的调速指令,在离心机已经超出安全运行速度时,控制计算机仍显示一切正常,导致离心机因为长时间超速运转未被发现而烧坏。一般企业对前两个方面比较重视,能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而在信息安全方面虽也采取一定措施,如物理隔离、权限控制等手段,但很难全面仍然存在漏洞,就可能被人利用产生危害。

3结语

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的应用和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网络在给生产带来效率极大提升的同时,面对的各种风险也逐渐增多。在成品油管道案例中,本以为与外界隔离的系统网络应当是非常安全可靠的,事实上仍有很多系统和管理上的漏洞可能被利用,从而对整个自控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的优势服务与生产,避免和减少网络不足给生产带来的影响,需要从管理制度、技术措施、软硬件设备和人员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加强,重视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使工业控制网络为我所用,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2016年中国经济周刊第16期《代码战争:全球工业网络安全新战场大揭秘》.

[2]www.microsoft.com/en-us/security/intelligence-report.

控制网范文篇9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一家公司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信息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彻底执行等,在公司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以及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方面。现代的公司是由一系列契约所组成,由于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多变性等、有限理性等影响,这组契约常常是不完备的。虽然我国大多数电网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内部控制还很不健全,尤其是一些偏远地方的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操作流程较为粗放,没有形成统一详尽且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操作流程。造成职责不清,一旦出现问题经常是互相推卸责任。还有一些电网企业即使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却不落实,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发挥其制约、监督的作用。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随着公司结构的不断发展,公司的管理层由职业经理人代替,经营者不是公司的所有者,这就出现了所谓的问题,经理人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可能损害公司所有者的利益,出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一般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这些机构的设立应该起到互相监督、制约的作用,虽然在我国电网企业结构中,这些机构都有设立,但是由于我国市场发展的成熟,这些部门无法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公司决策的部门与经营的部门基本上没有分开,没有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权利与责任存在交叉的现象,造成企业运行的低效率,严重的影响到公司内部控制的效果。很多的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公司的决策有大股东一人说了算,大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操纵上市公司的各种经营活动,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而公司内部的监事会常常是形同虚设。电网企业受到监管较少,虽然是国家电网管理,但是在下面的分公司由于监督不到位,一些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其次,一股独大的现象在电网企业中也极为明显,由于电网企业目前民营资金无法进入,公司的经营管理完全由国家电网决定,这就导致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无法在电网企业内部得到贯彻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制定,也难以在下面的电网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执行。

(四)内部监督不到位

公司的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影响着其他环节。目前我国很多电网企业对内部控制监督不重视,内部审计处于边缘地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内审人员通常是向经理层负责,内审机构难以完全独立运行,不能可观、独立、真是的开展工作,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果,导致内部审计难以做出正确合理的处理决定;另一方面,很多的公司高管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甚至由电网企业会计人员兼任内审部门的人员,或者内审人员由技能水平不高的人员担任,最终导致内部审计呈现出可有可无的状态,公司内部审计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电网企业内部监督不到位是由于其公司的运行体制决定的,电网企业虽然是进行企业化经营,但是受到行政干预较大,内部的一些管理人员也受到行政指令的影响,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等受到严重的制约,对于企业的经营业务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或者完全按照上级的指令进行,没有自己的考虑,这就导致电网企业内部无法像市场中民营企业那样运行,负责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员工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也就自然不到位,很多的工作都是流于表面形式,为了完成上级的指令而工作,忽视了企业实际可能面临的情况,企业运行效率低下是影响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完善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建议

(一)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要强化电网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工作,首先需要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意识,让电网企业财务人员了解到内部控制系统工作的重要性。电网企业的领导在其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电网企业中,只有领导足够的重视,才有可能让内部控制系统的工作得到单位其他人的重视。因此,需要对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加以宣传,以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强调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在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教育,让工作人员了解到内部控制系统对于电网企业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系统意识,为发展、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打好基础。尤其是对于风险较高的方面,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内部控制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另一方面,对于电网企业中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完善的部门,做出相应的激励,并且给予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奖励,对于内部控制系统缺失或者存在明显缺陷的机构,进行相应的惩罚,如减少奖金发放的金额或者适当减少一些福利等,以此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视,为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打好基础。各电网企业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制订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充分的做好电网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让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员工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积极性。

(二)健全电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健全电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制度,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这三方面进行,首先,电网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内控规章制度,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办法》、《企业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企业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在电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合理设置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和职能分离体系。充分考虑电网企业内部不兼容职务以及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形成内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事中控制体现在保障资金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等方面,包括对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的控制。主要的包括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等方法。在内部控制中,事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每个会计期间或者每项重大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内审部门都必须按照监督程序,审计各项经营活动,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也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资金的筹集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相一致,资金、材料的使用是否和预算相符,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根据计划合理进行安排等。通过以上措施,既保证了经营管理目标的适当性,也可根据生产经营中反馈的实际信息,及时的采取调整措施,以保公司的经营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有效。此外,公司还需要将各部门的经营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进行联系,调动各管理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更好的进行内部控制。

(三)完善电网企业治理结构

在我国上市公司经常会出现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问题,这主要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的,在电网企业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财务舞弊或者造假的行为,因此急需健全电网企业的治理结构。首先,建立对电网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可以从期权奖励等入手,减少现金奖励,把企业的发展和经理人员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电网企业的业绩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情况,对经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增加经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健全电网企业的监事会制定,监事会的设立是简单整个公司的治理层,然而现在的很多公司内部监事会由于独立性较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因此需要让监事会独立于公司的管理活动,发挥其监督职能。其次,电网企业的主管单位也要适当的放权给下属单位,给下属电网企业一定经营自由,调动下属电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避免出现行政指令来治理公司,尽量实行市场化的经营模型,调动下属电网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自主能动性。通过这一方式,电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会重视内部控制,强化这方面的工作。

(四)加强企业内部监督

加强电网企业内部监督可以通过建立内审机构来进行,内部审计机构应该保持其独立性,独立于日程的管理活动,并且需要配备充足的专业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充分的发挥其职能,让他们可以正常的在公司中开展工作。规模较大的电网企业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并且需要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并且聘请的人员要与企业没有利益牵连,让审计部门真正的发挥其监管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职能。此外,公司还需要健全的内部监督制度,对于员工的行为有明确的奖惩标准,把公司的内部监督与日常的经营相结合。内部监督不仅仅是建立在大型的电网企业中,规模较小的电网企业也需要建立这方面的内部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内部监督不能仅仅靠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需要企业的所以员工参与进来,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的落实内部控制制度,降低操作失误,避免低级的认为错误。内部工作出现异常,及时的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及早的检查,排除舞弊、造价等违规行为。对于发现违规、舞弊等行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一措施调动企业全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内部控制风险。

三、结束语

控制网范文篇10

1、三种列车总线通信控制系统

1.1TCN列车总线通信控制网络

这里用Adtranz公司以TCN为标准开发的MITRAC系统,来介绍TCN列车总线控制网络。早期Adtranz的MICAS-S2系统将列车通信网络分成列车总线和车辆总线,列车总线采用FSK(频移键控),通信波特率为19.2kb/s,车辆总线采用RS-485串行通信标准;局部总线采用双绞线,远程总线采用光缆,通信波特率为1.5Mb/s。MITRAC系统则是在MICAS-S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布式列车控制网络,其协议已完全符合TCN的标准。应用TCN标准的列车通信总线(WTB)能实现整列车之间的通信,应用多功能车辆总线(MVB)能实现固定车辆组之间及车辆内部的通信。后由于Adtranz被Bombardier收购,所以MITRAC现在被叫做:庞巴迪轨道车辆牵引控制的电子系统。基于MITRAC系统组成的车辆控制和通信系统叫TCC(即固定单元组的MVB)。有协调所有总线之间的通信和控制列车的功能。其系统的核心是列车控制单元VTCU,它是一个总线管理器,连接MVB和WTB,管理列车控制和网关通信。每个三车单元都有相同结构的TCC和硬件结构。总线管理器控制总线成员之间的通信,它管理所有的总线成员。

1.2LonWorks列车总线通信控制网络

LonWorks是用于开发监控网络系统的一个完整的技术平台,并具有现场总线技术的一切特点。其通信协议LonTalk支持OSI全部的七层模型,这是LonWorks总线最突出的特点。我国已将LonWorks制定为列车通信网络标准的一部分。对LonWorks网络的规定:适用于连接一个基本运转单元(单个车辆或车辆的固定组合)或一组基本运转单元内的电子装置,传送时间不太紧迫、时间不要求确定的由事件驱动的消息数据的传送,主要应用于列车监控系统中。由于列车监控系统监控对象组成的相对固定和列车编组的特殊性,标准同时规定了最为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中的总线关系。

1.3ARCNET列车控制网络系统

ARCNET是一个开放标准协议,1999年成为美国国家标准ANSI/ATA-878.1。它是一种基于令牌传递(TokenPassing)协议的现场总线。从OSI参考模型来看,ARCNET位于ISO/OSI七层网络体系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每个ARCNET物理节点包括一个数据链路层的通信控制器芯片和一个物理层的收发器芯片。在数据链路层,它采用令牌环机制,各节点通过传递令牌来协调网络使用权。节点使用唯一的MAC地址标识自己,单个ARCNET子网最多可有255个节点,ARCNET支持点对点的定向消息和单点对多点的广播消息。ARCNET在列车上的应用以日本为主要代表。日立的ATI-C系统就是基于ARCNET总线技术设计的。以三动三拖的地铁列车为例,ATI系统列车总线采用ARCNET总线,车辆总线采用RS-485通讯总线。

2、三种列车总线通信控制网络比较

三种列车总线通信控制网络分别在不同的三个地区得到不断发展,欧洲TCN,美国LonWorks,日本ARCNET。现阶段三种列车总线控制技术都较为成熟,但三者间存在着较大差异。TCN网络是专门为列车设计的,而LonWorks和ARCNET是为办公自动化而设计的网络,由于其优越的过程处理能力而被移植到列车控制网络当中。TCN只能组成总线型网络,LonWorks能组成任何形式的网络,ARCNET可以组成总线型或环型网络,但在列车控制网络中一般都采用总线型网络。TCN网络中,WTB总线只能作为列车级总线,MVB总线作为车辆级总线(可承担部分列车级总线功能)。LonWorks网络中,定义列车级与车辆级为不同的域(DOMAIN)。跨越两个域的节点可作为路由器(ROUTER)、节点(PROXY)或网关(GATEWAY)。在同一域可以点对点、点对多点通信,可以按子网(SUBNET)或组(GROUP)组网,即在同一条物理介质上实现多个网络的组网。ARCNET网络中,ARCNET作为列车级总线,其车辆总线由RS-485总线或其它总线组网。目前,几种网络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组网方式,如:TCN与LonWorks混合组网,其形式为:以WTB总线为列车级总线,LonWorks为车辆级总线。例如:新泽西的“慧星”号列车由采用TCN的ADtranz机车和采用LonWorks的ALSTOM客车组成。在列车级网络中,WTB总线通信不经过中间车辆路由传递,而是由总线直接连接,LonWorks和ARCNET总线中列车级总线通信是通过中间车辆的路由传递来完成的。在数据通信差错控制方面,三者一般均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在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方面,TCN网络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LonWorks网络采用P-CSMA。而ARCNET采用令牌传递总线(Token-PassingBus)方式。这三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中ARCNET的令牌传递总线方式最为稳定,因为它采用的令牌方式是一种按照一定顺序的在各站点传递令牌的方法,谁得到令牌,谁才有发起通信的权利,从而避免几个结点同时发起通信而产生的冲突,特别适合在数据流量巨大的情况下应用。编码方式上,TCN和LonWorks一般采用Manchester编码(曼彻斯特编码)、而ARCNET一般采用NRZI编码(非归零反相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