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4:25:11

控制管理

控制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成本控制管理;不足;建议

当前,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水平对于企业发展的潜力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效的成本控制能发挥企业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生产的内部成本控制受到企业的决策者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分析现阶段企业成本控制中的突出问题出发,对如何有效解决企业成本控制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分析。

一、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缺少成本控制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将主要工作重点放在扩大产品销售方面,对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缺少必要的市场调查,未能根据产品订单安排生产,致使大量产品积压,过多的资金被无形的占用,严重阻碍着企业生产与发展。同时,由于企业领导对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漠视,导致企业财务部门在制定成本控制指标时主要采取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手段,未能对成本控制执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无法及时查找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二)成本预算编制不合理一是成本编制方法不科学。多数企业由于对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漠视,未能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缺少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致使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混乱,给企业资金造成极大的浪费。二是成本编制依据不充分。首先,个别企业成本控制指标长期不更新,未能指派专职人员及时收集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市场价格变动信息,造成企业制定的成本控制指标缺少可执行性。其次,个别企业在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未能准确区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致使企业成本执行分析缺少可比性、公平性。(三)未执行全面成本控制一是原材料消耗定额控制不到位。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多数企业当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出现由于运输方式、发货地及市场价格波动而造成原材料价格变动时,未能及时对成本控制指标进行及时调整,造成成本执行分析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材料消耗量方面,个别企业原材料仓储部门未对各生产车间材料领用进行限制,造成各生产车间材料领用混乱及原材料人为浪费,不但无法对产品成本进行考核、分析,也不利于企业节约产品成本。二是人工定额控制缺少科学性。人工定额指标主要涉及工人工资、单位产品工时消耗两个重要标准,而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仍使用以往若干年前工资水平及劳动生产率下的工时定额标准,未充分考虑工人工资的逐年增长及现代生产设备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致使企业制定的工时定额与实际缺少可比性,无法及时发现企业人工成本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四)企业成本控制方法有待创新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所使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仍沿用传统增长型预算编制方法,未能及时对预算编制基础进行更新,造成企业成本预算指标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发挥监管作用。一是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缺少科学的方法体系。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主要是依据企业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与成本预算标准开展,尤其是在预算指标制定过程中多以理论数据为主,未能充分对原材料、人工等成本项目市场价格变动给予考虑,致使企业对成本进行执行分析中经常出现偏差。二是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手段落后。成本控制管理工作能否真正发挥其规范、管控作用,主要取决预算指标信息的科学性、及时性,而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在编制成本预算标准时仍沿用手工操作方法,即使企业在采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后,也会由于缺少成本分析模块而降低预算编制效率。

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水平的若干建议

针对以上我国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建议企业应从成本控制理念、人才队伍建设及健全制度等方面入手,解决企业成本控制管理问题,规范企业成本核算、提高成本预算指标科学性,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使企业以成本优势占领市场,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建议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水平。(一)营造成本控制管理氛围建议企业树立成本控制管理观念,在充分遵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逐步转变成本管理思维,摒弃传统只将降低成本作为成本管理的重点的错误思想,从多角度分析企业成本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差错,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同时,企业领导应带头执行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为成本管理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以保证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二)提高企业成本预算指标科学性首先,企业应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及原材料类型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并将所有标准以使用手册的形式进行汇总,方便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编制预算及执行分析。例如,按照产品种类、零件类型或生产车间、流水线分别制定成本控制标准,以明确各个部门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其次,指派专人定期对直接人工、材料成本进行市场调研,及时更新企业成本控制数据,以确保企业成本控制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三)建立科学的成本执行考核机制一是建立成本约束机制。为各个生产车间、经营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成本控制标准,并针对超出成本预算的部门及员工给予严厉的惩罚,以此规范企业各部门及员工成本管理工作。同时,企业内审部门应定期对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成本、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预算执行差异,针对造成差异的原因提出建议,并督促企业各生产车间、管理部门认真按照审计建议进行整改。二是建立成本考核机制。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将部门、领导及员工在成本预算执行结果作为部门、员工业绩考核及领导晋升的重要参考标准,以鼓励企业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到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树立良好的成本控制管理观念。(四)及时更新企业成本控制数据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选择使用电子数据库对企业成本进行管理,建议企业应指派专人对企业产品成本定额数据进行市场调查,如原材料国内外价格、税收与人力成本变动,并及时更新成本定额数据,以确保企业制定的成本目标定额及成本考核结果公平、准确,避免因成本定额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考核结果对某成本考核部门做出错误判断,影响部门及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应定期更新成本管理服务器防火墙软件及备份成本数据,以防止成本定额数据丢失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五)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首先,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在内部成立成本控制管理部门,或者选派具备财务知识及基层生产经验的员工从事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以确保制定的成本控制指标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其次,企业应定期聘请财经院校、会计师事务所专家就成本预算编制、成本预算执行分析等内容对本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业务能力,适应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再次,为了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标准制定的科学性,企业可选派成本管理人员到企业基层车间进行挂职锻炼,使其充分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成本消耗,为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奠定基础。

三、结语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的探讨,能够有助于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少妙.转型改制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8).

[2]周浩,孙佳瑶,莫宏伟.浅议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7(16).

控制管理范文篇2

一、成本控制的三个结合

就成本控制而言,饭店的成本构成内容可划分为:人工成本、低值易耗品与洗涤成本、餐饮成本、商品成本、能源成本、投资成本、管理中办公经费等其它费用。

以上七项费用控制都纳入饭店财务管理的职责范畴内。要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首先是加强财务管理。饭店只有通过财务控制才能进行低成本运作。这就要求饭店财会部门与财会人员认真做到“三个结合”即:事后核算与事前预算相结合、单笔记账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固定制度与灵活营销相结合。

二、与饭店成本升降紧密相关的三大要素

从我国饭店发展过程来分析,与饭店成本升降紧密相关的要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劳动力成本升降、物质消耗成本升降与能源消耗成本升降。

(一)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可由饭店经营层自主控制的最大一块成本,国内酒店一直没能解决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问题,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饭店业中有管理机制方面、用人机制方面、分配机制方面。

(二)物质消耗成本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科学的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统;(2)缺乏标准化的考核指标;(3)缺少分析;(4)缺少先进的设备和技术;(5)规章制度执行不力;(6)采购制度与采购方法不合理;(7)缺乏对节约费用和成本控制的宣传。

(三)能源消耗成本

饭店能源消耗成本升降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1)价格因素;(2)设施因素;(3)设备因素;(4)浪费因素。

概括起来,国内饭店的能源费用支出升幅较快。内资饭店能源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9%左右。而外资饭店能源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7%左右。

三、对低成本策略

饭店成本费用控制是指按照成本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成本预算要求,对形成整个过程的每项具体活动进行监督,使成本管理由事后算账转为事前预防性管理。

(一)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

低成本运作决不仅仅是“节约”的概念。饭店的成本控制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当期的预算,但这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包括硬件质量与软件质量)的前提下去实现。于是,成本的预算就有了一系列的标准,达到这些标准,就是起到了成本控制的作用。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挖潜就是节约。

(二)加强员工的危机意识

饭店的挖潜节支应该对员工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使员工人人都有成本核算的意识,这样才能把成本控制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低成本策略是价格策略的后盾和基础

饭店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价格竞争,也是与经营者的成本休戚相关的。可以这么说,谁的成本低,谁的竞争资本就大、竞争优势就大;成本越低,价格竞争的弹性余地就越大、竞争持久力也越大。

(四)成本与质量不是正相关(正比例)关系

饭店完全可以实现在低成本运作情况下的质量达标。这里要解决两个认识上的问题,一个是营销、服务质量与需求的关系,另一个是怎样更好地满足内需的要求。

(五)增收与节支的关系

饭店就像一户人家,节支很重要,但不是根本。只有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手头的钱多了,过日子才舒坦。当然,也不能大手大脚成为败家子,大多数家庭还是属于工薪阶层,应该量入为出。另外,饭店节支的潜力很大,还有待我们去挖掘,只是以前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马虎,又没有标准。所以,我们的节支工作应从改革高度,从市场机制的高度去理解和实践。

(六)财务部门是实施成本运作的关键

饭店的财会人员要站在市场竞争的高度来实施低成本运作策略,而不是死抠一项成本。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1)是否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2)是否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3)是否有利于增加营业收入。

财务部门不仅仅是一个算账的部门,而是要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计划、控制到监督、协调,既要懂财务,又要懂业务,财会人员应该是饭店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好参谋、好助手。

四、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预算控制法

预算控制法是以预算指标作为经营支出限额目标;预算控制即以分项目、分阶段的预算数据来实施成本控制。

(二)主要消耗指标控制法

主要消耗指标是对饭店成本费用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指标,主要消耗指标控制,也就是对这部分指标实施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成本预算的完成。

(三)制度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国家及饭店内部各项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来控制成本费用开支。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还应包括相应的奖惩办法,对于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有显著效果的要予以重奖,对成本费用控制不力造成超支的要给予惩罚。

(四)标准成本控制法

标准成本是指饭店在正常经营条件下以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计算出的各营业项目的标准成本作为控制实际成本时的参照依据,也就是对标准成本率与实际成本率进行比较分析。实际成本率低于标准成本率称为顺差,表示成本控制较好;实际成本率高于标准成本率称为逆差,表示成本控制欠佳。

(五)目标成本控制法

目标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水平,据以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产品目标成本=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定价-企业目标利润。

(六)全部直接成本控制法

五、劳动力成本的控制

目前,国有饭店劳动力成本(即消化在人头上的开支)一般要占总费用的50%左右,占营收总额的30—35%。一旦市场不景气,经营滑坡,企业就会难以承受,步入恶性循环。

降低劳动力成本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撤并部门

比如将采供部归口到财务部。一些没效益的三产,该撤的,限期撤消。

(二)职能分解落实

饭店内的一个部门,究竟有多少事,需多少岗来承担,通过与部门的共同洽商,把编制与人数确定下来。工作量不足的,可以合并岗位,但要以客人为中心,不能随意并岗。

(三)竞聘上岗

竞聘上岗使每个人的命运不在领导的脑子里,而确确实实就掌握在员工自己手中。这激发了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感,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

(四)满负荷工作制

满负荷工作制就是改变饭店有些部门分工过细,各个工种分工太刻板。倡导多能工的做法,对一些技术性工种要求一专多能提高业务技术的综合能力,做到既能操作又能维修。

(五)人员分流

这不是靠饭店自身就能解决的问题,还得与社会变革与体制变革相结合。目前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有:(1)派出管理;(2)开发新项目;(3)轮岗;(4)辞退临时劳务工。

六、能源的成本控制

能源主要指水、电、煤、油(重油、轻油)、气等。需通过五项措施来落实:

(一)制定管理制度

主要是使用责任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

(二)建立科学、细致、严格的能耗标准

主要以合理使用量为标准。但对特殊情况如用电的峰谷时段要加强调度。

(三)宣传、灌输节能观念

鼓励员工提节能的合理化建议,实行节能节支的双向研究课题责任制。

(四)动态管理能源

依据客观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能源使用方法。

(五)技术改造

如冷冻机冷却水的回笼、重复循环使用技改;又如客房与餐厅的分开送风的技改。这些技改投资都不大,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但日积月累,省下的却是十分可观的很大一笔钱。

七、物料消耗控制

饭店的物料消耗的控制涵盖面相当广泛,可以说品类一应俱全。饭店对物料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使用、落实到人。

(一)采购

主要通过制定统一的采购制度、货比三家、经常性核价与比价、直接联系厂家、争取价格优惠、保证质量和用途对口等措施进行控制。

(二)验收、库存与领料发放

这一程序需要注意:购货前样品由使用者确认,但使用者不允许直接参与谈生意;库房独立验收;降低库存。

对食品的收发抓好八个环节:采购、验收、储藏、发料、加工与切配、烹调、装盘、销售。

(三)物料用品的有效使用

这里对有效作一界定:一个是以客人满意为准则,另一个是没有浪费和偷盗(包括顺手牵羊)。要做到这二条,必须制定以下几点规章制度:(1)制定使用标准;(2)制定考核标准;(3)建立检查制度;(4)建立个人责任制。

(四)鼓励并落实基层的节约措施

饭店应制定各项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措施及考核办法。对工作中的好现象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鼓励或整改,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五)加强基层各部门的维修保养技能的培训

八、饭店整体上的低成本战略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成本控制的观念已不是仅提出“节约为光荣、浪费为耻辱”道德口号所能奏效的。对饭店而言,这是必须做到的一种责任。加强思想教育与养成节俭风气的区别在于:先有责任、后有道德;先负激励(罚),后正激励(奖);先有制度与标准,后有好人好事好思想。这也是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根本差别。

(二)组织建设

实施低成本战略必须建立完善控制组织网络。要从科学、实用、有效控制出发,形成全方位、层次明、职责清的组织网络。

(三)制度建设

饭店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基本制度有:报销制度、采购制度、领料制度、审批制度、安全制度。除此之外,另有两种重要制度:区域责任制和检查责任制。

(四)全过程成本控制

饭店成本控制的一般运作模式为:预算(决策)→目标(指标)分解→动态中的营运分析、控制与调整(含相关指标、数据及相应跟进的措施)→财务评估与顾客评估→总经理评估→考核及奖惩→制订新的目标,完善规章制度→争取顾客更好的评价和更佳财务效果→年终审讲、评议。

(五)尽可能推行全部直接成本法

这种办法即把人工、税金、个人用品、工作餐、工作服、餐具等列入成本,把水、电、煤、工程维修、收银及一切后勤二线的内容均计入成本,单独核算。

(六)划小核算单位

我国饭店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较完善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即以经营利润率(或营业费用)来考核各部门。

(七)尊重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鼓励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关键还在于有效落实各种奖励办法,使成本控制成为饭店所有员工一致的自觉的行为。

控制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库存控制;供应链;研究综述;概括

物资库存控制管理问题真正作为专门的理论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后开始。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国内外相关学者和企业管理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得物资库存控制管理理论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物资库存控制与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购(经济批量订购)、库存管理模型、供应链库存管理等内容。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动态,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经济批量订购

(EconomicOrderQuantity,EOQ)模型经济批量订购EOQ模型最初是在研究确定需求下的特定物资库存问题而提出的。由于EOQ模型能为企业的物资采购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因此很快就在众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对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效果明显。但是随着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大和企业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EOQ模型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开始出现差异,实践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导致基于EOQ模型的采购决策往往无法精确地控制企业物资库存。在此基础上,世界范围内的许多相关学者和管理者围绕EOQ模型,结合实际生产发展变化情况,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扩展研究。周永务(2002)通过对实际的生产库存系统进行分析,将传统的EOQ模型以及生产批量模型进行了扩展。张钦(2003)对需求固定且采用不同缺货控制策略的最优库存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Bertazzl(2003)则对需求固定且不允许缺货的离散批量问题进行了研究。陈晖(2007)分别考虑在三种不同滞供条件下的需求时变和存储成本时变的EOQ模型。王海英(2008)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分析了运输周期时变条件下的批量决策问题。Zhou和Wang(2009)对单一制造商和客户的报童问题进行扩展,提出有两次订货机会下的供应链最优协调策略。Shang(2009)将库存划分为不同等级,分别设计不同等级的库存优化策略以保证长期平均成本最低。Zhang(2009)提出了考虑预算约束的多产品报童问题的二元求解算法。Giri(2010)研究了随机环境下双通道供应的库存控制问题。陈金亮(2010)对不对称信息环境下的供应链批量问题进行了研究。杨善林等(2016)考虑随机补货时间和随缺货量变化的延期供给率对订货策略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库存控制模型。陈杰等(2016)研究了一种新的易腐产品的库存控制策略。余兴武等(2017)在备件管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WIL的备件分类方法,并结合ABC分类法和EOQ模型,分别建立了备件库存模型和备件采购模型。

2多级库存控制

对多级库存控制的研究,可以认为是从1960年Clark和Scrarf提出的“级库存”开始,其后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至今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Moinzadeh(1997)等提出了具备应急订单处理机制的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的数学模型。Minner(2003)对周期盘点的二级库存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刘睿智(2005)研究了二级库存系统中的最优库存控制策略。曹桂林(2006)构建优化模型分析了基于核心企业的三级供应链系统的库存控制优化策略。Aber和Goyal(2008)分析了三阶段供应链系统中的订货协调问题。卫忠(2007)构建了以库存能力和生产能力为约束,考虑需求满足率、时间成本等多目标的优化模型。Kim和Park(2008)建立了考虑电子商务影响的三阶段供应链协同理论的框架体系。Palut(2011)研究了考虑生产能力约束,由多个独立供应商和单一制造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的协同优化问题。蔡芝明等(2016)针对多约束、多层级的备件供应问题,以成本、载荷和仓储能力为约束,以短缺数量最小和可用度最大为目标,建立多级备件库存决策的优化模型。吴占坤(2016)在制造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构建了多级库存问题的优化模型。刘婷(2016)考虑了成本因素和时间因素,建立了以库存成本、库存周转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多级库存优化模型。陈倩(2017)将多级库存控制问题转化为企业寻求最优订货临界点和最优订货批量的问题,由此建立了多级库存控制模型。

3动态经济批量研究

由于更加接近企业生产实际,动态经济批量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来自世界范围内众多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能追溯到的文献表明,Wanger(1958)首次提出了动态经济批量的概念以及基本模型,此后在此基本模型基础上,研究人员又进行了大量的拓展研究。Lee(2001)研究了考虑具备时间窗需求特征的动态批量优化问题,针对是否可以缺货的不同情形,分别建立了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Lee(2003)又进一步研究了需求动态环境下的供应商补发货决策问题,并设计了多项式求解算法。Jaruphongsa(2005)研究了考虑多种运输模式的单级库存的动态批量问题。Chen(2005)研究发现基于数量盘点的发货策略,成本上要低于基于时间盘点的发货策略。Jaruphongsa(2007)考虑包含2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批量生产问题,提出了多项式求解算法。杜少甫(2007)研究了易腐产品的VMI动态补货优化问题。鲁奎(2008)等分析了考虑运输服务外包的动态经济批量问题。燕汝贞(2009)提出了考虑价格折扣和需求时间窗限制的动态经济批量问题。汪小京(2010)研究了需求具有时间窗约束,且不允许缺货的动态批量问题。东博(2016)考虑库存费用、全新产品数量和再制造产品数量等因素,建立了两阶段动态批量生产的成本优化模型。范捷(2017)研究了同时考虑仓储能力决策和库存决策的单一产品动态批量集成问题的优化模型和算法。

4基于提前期的库存控制

物资采购提前期是指物资从提交订单到货物到达需求点所需的时间。如何压缩采购的提前期,一直都是库存管理实践运作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基于可变提前期的库存控制优化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Liao(1991)首次提出了可变提前期的概念,并建立以提前期为唯一库存决策变量的优化模型。Ben(1994)建立了以订购批量和可变提前期为决策变量的库存控制模型。Pan(2002)假设加工成本是关于提前期的函数的条件下,建立了考虑可变提前期的库存优化模型。Chang(2006)分析和归纳了提前期、订货批量及库存控制三者的相互影响规律。既有研究大多都将采购提前期视为独立决策变量,并假设其由买方完全控制。但是在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国内外研究学者发现,采购提前期实际上与采购批量、运输距离等众多因素都有密切影响。因此在库存控制优化研究中,将提前期视为一个随机变量显然更具有实践价值。Chandra(2008)分析了供需双方对采购提前期的影响规律,发现通过采购价格压缩提前期而节省的成本压力会完全转移到买方。Liang(2009)研究了考虑订单大小的单一供应商和需求商的协同采购问题,提出了考虑对价格敏感的联合库存优化模型。宋华明(2010)研究了考虑提前期可控的易逝商品供应链的协调优化问题。李群霞等(2015)建立了以库存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供应链提前期库存模型,提出了联合优化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程云龙(2016)等在假设提前期可控且可通过增加成本支持缩短提前期的前提下,建立了考虑不同再订购点的随机库存一体化控制模型。

5生产库存联合优化研究

如何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优化库存,如何通过协调采购和生产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减少成品库存,是所有企业开展物资库存管理研究时的重要内容。李峥峰(2008)研究了制造型企业中冲压车间生产中的库存控制和生产调度的综合解决方案。覃一宁(2007)在提出节点流控制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生产库存联合调度的多目标模型和流程工业生产的物流平衡调度方法。夏海洋(2008)则研究了简单环境下单一供应商和采购商的生产库存联合优化,分析了生产批量、提前期和每次订货量的决策方法。张明伟(2010)建立了柔性车间调度问题的多目标模型。涂化钢(2010)针对手工装配车间作业管理模式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面向装配过程的管控一体化制造模式优化方法。薛陶等(2015)考虑设备可用度为约束,设备成本与库存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结合多层级备件库存理论,构建了两级三层的非线性统一优化模型。戢守峰等(2016)研究了道路存在拥堵的前提下,同时考虑碳排放约束,建立了选址-路径-库存的联合优化模型。

6供应链协同库存控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供应链上单个环节的最优化,并不能使整个供应链达到最优,甚至都不能带来供应链上总成本的有效降低。因此如何保障供应链成员在供应链优化中同时受益,如何通过各环节的协同优化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Anderson(1999)对协同供应链的基础条件、面临挑战和收益等进行了深入分析。Lei(2006)分析了企业与合作伙伴的资源、决策、控制和风险收益共享等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企业确定最优协同机制的四步法。Barratt(2004)面向供应链中的核心制造商,将协同划分为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2个层面。供应链协同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还包括绩效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France(2007)和Gilbert(2010)等先后提出了协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Anbanandam(2011)研究供应链协同绩效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印度服装业进行实证分析。Zach(2011)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供应链协同的吸收能力、协同处理能力和参与程度,都对协同工作的成功具备正效应。随着研究持续的进展,研究人员发现仅考虑需求而不考虑供应对上游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短缺或积压的问题。在供应驱动的协同优化研究中,基于SupplyHub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是最典型的运作组织模式。Barnes(2000)等首次系统阐述了SupplyHub创新战略。Gaonkar&Visvadham(2001)研究了单一Supply-Hub和多个供应商的协同优化问题。马士华(2008)等基于SupplyHub的分析了库存运作决策优化问题。梅晚霞(2008)分析了供应驱动供应链中基于SupplyHub的库存协同运作问题。Togar(2008)提出一个供应链协同运作的设计方案。于建红(2010)将Supply-Hub运作模式与传统的VMI运作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Charles(2011)设计了基于Supply-Hub驱动的运作参考模型。黄焜(2011)对基于Supply-Hub的补货策略进行研究。吴娜等(2016)发现如能对纵向的供应商、Supply-Hub运营商和制造企业以及横向的不同供应商之间的物流进行协同优化,可降低系统的物流运作成本。王建华等(2017)基于EOQ模型,分别研究了供应商、制造企业单独运营Supply-Hub以及供应商和制造企业共同运营Supply-Hub三种运营模式下制造企业的最优补货策略。

7准时生产采购

准时生产(JustInTime,JIT)采购的思想起源于1953年的日本,它在综合个性化生产和批量采购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生产环境下低消耗的生产理念。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第一次能源危机中,就是依靠该方式有效控制了企业成本,最终安然度过危机。丰田公司的成功,引起日本及世界其他国家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使得该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JIT采购方式与生产需求密切关联,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的消减物资库存对流动资金的占用,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节约原材料和库存仓储空间,从而帮助企业有效控制库存成本。当前企业应用JIT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依据相关测算,JIT方式可以使企业库存成本下降高达40%~85%。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则仅在库存增加6%的前提上,使企业生产水平提升100%。另外,通过实施JIT美国施乐公司不但减少了库存,使供应商和制造商持有长期货物订单,避免了浪费,从而使得其采购成本与之前比下降了40%~50%。这些表现不能不说是JIT采购优势的完美体现。相对于国外JIT方式的迅速发展,国内由于经济体制的限制,对物资采购管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00年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才开始相应的分析和研究。陈子辉和李华军(2009)指出中国企业在采购观念、采购管理方式等方面,都与国际优秀企业有较大差距。冯春花和宋学锋(2009)对比了不同采购方式的成本构成要素,指出JIT模式有多频次、小批量的特点,适用于启动成本低、信息化度高,能有效利用运输规模的优势且需求量大的企业。石慧娟(2011)指出传统采购模式的企业,生产所需材料都是根据生产计划提前采购并存入到仓库中,形成安全库存,实际生产时再将所需材料配送至生产部门,这种采购管理模式需要较大的库存成本,大大占用资金。因此采用准时采购能以合适的时间、数量、地点、品种供应物资,不仅能极大地减少库存,还能缩短供应链响应周期,实现高效运转。华宇虹和李文兴(2012)指出企业管理总成本中的50%都属于采购成本,因此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所在就是要控制采购成本。

8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是一种企业及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和策略,通过制定共同协议,由供应商管理企业库存并持续监督协议执行和修正协议,使库存管理得到不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VMI打破了传统的库存管理固化模式,反映了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化思想。国外关于VMI的研究相对国内的研究比较深入。Cetinkaya和Lee(2000)以补货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求解VMI策略下的最优配送周期。Axsater(2001)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了订货周期定义,以更精确求解最佳策略。Cheung和Lee(2002)考虑前置时间,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联合补货策略的影响规律。对VMI策略下的库存与发货模式研究方面,刘丽文和袁佳瑞(2003)对具有代表性的VMI存库发货管理模式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对于VMI的库存成本,许星剑和陈颖(2004)在假设实施VMI后需求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发现供应链系统的库存成本能得到较大改善。在实施VMI激励因素的研究方面,在VMI对供应链管理影响的研究方面,赵林度等(2006)指出在供应链运作中的库存管理模式是制约供应链性能的关键因素。肖红(2009)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实施VMI较好的海尔集团,确实有效降低了呆滞金额、仓库面积和库存占用资金。但存在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硬件系统不够完善和财力支持不足等问题。杨婷婷(2017)对基于VMI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开展研究,综合考虑选址、库存及路径选择等决策,构建了统一优化模型。陈瑞雪(2017)研究了在VMI环境下,供货商和订货商利用价格折扣契约,实现双方成本结构最优和供应链绩效最大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9结论

控制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一岗双责;风险控制;安全管理;医院后勤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安全生产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要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医院后勤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医院最重要的支持系统之一,为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诊治的每个环节提供可靠的保障,它包括医院建筑的改扩建、维修维护,医院的锅炉、用于消毒的压力容器、医用气体等特种设备,膳食的供应和管理,以及水、电、暖的供应等等,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1]。总务处作为北京中医医院的后勤主管部门,在安全生产上一直都是警钟长鸣,丝毫不敢懈怠。该次从安全管理的细节入手,强化后勤员工“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忧患意识,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对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部门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实施救援工作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医院的财产损失。

1强化后勤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

“一岗双责”所谓“一岗双责”就是指某一具体岗位兼有双重责任:即该岗位的本职工作的职责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某具体岗位责任人如果因失职、渎职或违规操作、疏于管理等情况,所导致的本职工作任务未能顺利完成,或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则该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同时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2]。为使该院后勤各个部门(包括外包的物业公司)的员工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形成安全工作“全员参与、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格局,结合该院实际,把安全管理细化到后勤各个班组和为医院服务的各外包物业公司,与每位员工都签订了“一岗双责”的责任书,并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纳入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实行奖惩制度。医院后勤各部门员工的岗位安全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且每个岗位的员工也都明确了自己的安全责任之所在,以达到全体员工人人尽职的安全工作局面。与此同时,作为后勤的监管部门,督促各相关科室、班组和物业公司组织实施好安全工作考核、兑现奖惩、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并妥善处理医院的各类突发事件,使每名职工都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2安全无小事,风险控制管理要先行

2.1加强医院特种设备的风控管理。包括该院的各种电梯(客梯、货梯、滚梯)、高压消毒锅、锅炉设备、医用气体、变配电设备等的安全管理,特种设备运行区域也被列为重点的消防区域。①医院的各类电梯实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同时做好保养记录。由于出入医院的以老弱病残为主要人群,所以要求承包电梯运行的物业公司,在滚梯入口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协助和疏导患者乘坐扶梯,防止意外摔伤和踩踏事件的发生。②医院的高压消毒锅由专人负责、专库放置,定期保养,做好巡检和维护记录。③对于该院老旧的锅炉设备,要进行更新及低碳改造,即达到了安全标准又实现了节能的目标。该院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对医院的锅炉燃烧器及控制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对燃烧器在运行过程中的烟气进行测试,保证燃烧器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提高锅炉整体系统运行的可靠性。④医用气体除定点放置外,相应区域范围内严禁烟火,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及装卸,防止意外发生。定期对氧气站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如液氧储罐的检测等,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对各科室的设备带定期巡检,及时更换和修复电插座、减压器、呼叫开关等设施,确保医用气体的正常使用。⑤该院的变配电设备由专业的科技公司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为确保医院在双路供电中断的情况下,柴油发电机组能够正常对重要负荷进行应急供电,每年定期对柴油发电机组的设备进行一次维护性负载运行实验,以验证发电机组能够满足重要负荷实际所需的带载能力,同时还可以消除发电机组内积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该院每年还请供电局认可的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变配电设备的清扫检修及预防性试验,并出具完整的检测报告。2.2加强用水和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的管理。对饮用水质量由专人进行取样监测,对污水的排放聘请专人定时监测、记录排水水质及流量,定期出具污水检测报告。委派专业公司定期对院内的污水井、污水池以及所有化粪池、食堂的隔油池等进行清掏,对污水管线进行清理疏通。近年来通过对污水处理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了锈蚀老化的投药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符合排污标准。2.3加强防火、防汛风控管理医院定期召开防火工作会,播放防火警示专题片,不定期地组织消防知识答卷活动和消防疏散演练,学习和实地演练灭火器、消火栓、水带、水枪等消防设备的使用,提高大家的防火意识和面对火灾时的应对能力和逃生能力。严格执行动用明火的审批制度,派专人到现场监督用火情况,维修及施工严格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及相关操作规程,确保动火安全[3-4]。根据气候特点,提前储备防汛物资,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汛期来临时加强值班巡逻,保持通讯畅通。2.4加强危险医疗化学品和医疗废弃物的风控管理危险化学品从领取、使用、放置均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理,避免危险化学品的泄露和伤害事故的发生,危险化学品的处理由专业公司进行。医疗废弃物的处置要结合院感部门的要求,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置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使用专用垃圾袋和垃圾桶存放,专用车辆进行运输清理,防止传播性疾病的发生,保障院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3开展多样性的、全员参与的安全知识培训

随着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后勤已经成为集管理型、技术型、知识型为一体的专门学科。后勤管理越来越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加强后勤队伍的人才建设,对整个医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勤作为医院的保障系统,其职责不仅限于满足医院正常的工作需要,而更重要的应该是适应医院未来发展潜在的需要[3]。3.1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做到人人持证上岗。提高各专业领域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专业团队。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养,尽可能多地把年轻人派出去,参加医院之间各专业领域的交流活动。3.2定期组织安全大讲堂。今年该院围绕着安全生产,每月组织一次后勤大讲堂,内容涉及到食品的营养与安全、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氧气站设备安全管理、保洁公司防火安全教育、电梯运行公司的电梯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锅炉运行公司的防火防爆讲座等。既有围绕社会热点安全问题的讲座,也有围绕医院自身安全特点的讲座。员工们参加踊跃,从中受益匪浅。今年还将举办用水安全讲座、用电安全讲座,空调的安全使用等讲座,涉及面广,涵盖了后勤各个专业领域,而且可以不限专业,交叉听取讲座,共同提高。该院准备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形成一种长效的培训机制,从安全的源头入手,安全教育常抓不懈。3.3不定期地组织安全演练和安全知识答卷活动。这样可以加强实操经验,把听来的安全知识点,变成自己自觉的意识和行动。做到遇事不慌,果断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4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①做好医院防火安全工作,这事关医院、患者和社会安全,对火灾隐患零容忍。该院曾经发生过空调自燃,所幸发现及时,并未形成事故。事后对全医院的空调进行了全面排查,并请示院领导,用了2年的时间,更换掉全部使用期限超过10年的空调。电气使用上的消防案例显示,有70%的火灾都是由不合格的插线板造成的,经排查该院有500多个老旧插线板,不符合安全标准,该次对其进行了全部更换。今年的某个周末,值班人员在院内巡查时发现垃圾站堆放的纸箱冒了烟,值班人员迅速取来灭火器将火灾隐患及时排除。后调监控发现,火险是由1名外卖人员将未完全熄灭的烟头随手丢弃所致。由于安全培训和灭火安全演练措施到位,员工反映快,处置得当,避免了火灾事故的发生。该次也认真对该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决定每天将废旧纸箱用水打湿,集中装进带有顶棚的铁皮货运车,并于当晚清运走,以杜绝类似险情的发生。②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该院院区老旧,管网老化难以负重,病房楼等建筑也出现了灌水现象,这是该院防汛工作最为严峻的一年。经此一役之后,将院区所有的冷热水管进行了更换。与此同时该院委托专业公司,开展了该院地下综合管线的探测普查,并通过建立地下综合管线空间的综合管线图形与属性数据库,编绘出该院地下综合管线与专业管线的彩图,形成该院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及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对该院地下管网实时监测。去年汛期市属医院中,只有该院未发生水管的爆裂。

5结语

安全管理存在于医院运行、医疗诊治的每个环节,是医疗基础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关键,也是医院后勤运营保障领域高效平稳运行的重要内容。因此应用科学方法实施风险控制管理,梳理、识别、分析、控制处理后勤保障各个环节中现存的或潜在的风险,以达到规避或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医院后勤管理人员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5]。在该院后勤安全管理中,不断研究和完善基础运行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学习对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健全、预案完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安全工作考核公平、公开、公正,奖惩兑现,彻底杜绝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医院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包伟明.加强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的探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12):95-96.

[2]后河镇卫生院:医院“一岗双责”实施方案[EB/OL].安全管理网,www.safehoo.com/Files/ssfa/201509/410719.shtml,2015-09-13.

[3]鲍东平.医院后勤管理存在问题和思考[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0.

[4]吴斌.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5):86-88.

控制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石油能源;成本控制;经营战略;管理体制

一、石油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意义

1.解决天然油气项目中的突出问题目前油气成本预算基本采用“水平法”,“水平法”在油气成本预算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这些问题:首先,编制政策方法不科学,激励性差。成本控制预算需要追求的成本目标不仅是计算应该可能发生的实际成本,是在我国石油企业现有成本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和生产作业能力下的合理控制水平,这种新的成本控制预算合理水平才真正具有法律约束性和科学指导性。其次,准确性差。这种估计方法没有精确测算最终发生的实际成本费用,仍然只能是一种粗略的估计成本水平方法。再次,约束性差。由于以实际成本发生数据为计算基础,没有建立成本编制预算的编制管理模型,没有其他有关成本参数的综合测算作依据,在成本预算的实际编制执行过程中,会容易出现相互之间协商、谈判的复杂情况,最终结果也没有讨价还价的合理成分,因此成本预算对实际编制工作的执行控制性、约束性差。最后,容易对人引起负面影响作用。在下达开发成本控制预算时,如果一味地要求压低成本预算编制水平,在短期内虽然会一定程度降低开发油气田的成本,会对今后油气田项目开发积极性造成很多负面影响,会对今后油气田的开发管理工作埋下很多隐患,使以后的开发成本上升。2.使油气作业成本核算的结果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由于现行油气作业成本核算方法是以生产成本核算方法为基础的,油气生产属于特种行业,生产工艺和消费项目与制造业明显不同。例如,油气生产不具备构成实体的原材料,而油气生产的注水、采液、集输、运行维护等特殊生产过程,不能用制造业的成本项目来反映。计算“过程成本”比计算“成本”更适合于油气成本管理。对石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有助于推动作业单位分开核算。

二、石油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管理现状

1.全面预算管理将全面油气预算管理控制理念融入应用到我国石油企业经营预算管理发展过程中,通过探索建立一个纵向、横向、时间的“三维预算管理”全面油气预算管理控制体系,通过探索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油气预算控制管理模式,发挥各财务部门、各直属单位、各一线生产作业单位在油气成本预算管理、控制执行中的主导作用,有效实现各项预算管理指标的准确顺利完成,有效率地控制实际操作中的成本。2.目标成本管理把重点目标企业成本预算控制程序与作业生产线和经营项目管理的不同市场环境、各企业相关管理环节及人为因素有机结合,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科学的合理编制成本预算、确保重点项目生产资金和专项措施费的有效投入。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对不同工作环境、相关不同环节及责任人的基本因素的综合详细分析,确定合理的分解目标,层层推进分解目标落实到人,充分发挥重视责任人的基本因素在能力指标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基本建立多级工作责任能力指标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使多级责任能力指标与不同责任人的实际成本控制水平具有可比性。3.作业成本管理通过正确划分油气作业,实施油气作业生产成本变动管理,对作业成本进行深入、科学的分析研究,找出作业成本在油气作业生产过程形成中的潜在动因,有效提高作业成本间的相关性。深化材料作业风险成本控制研究,有效突破作业成本风险控制管理技术上的难关,揭示材料生产与作业成本的密切内在联系,提高作业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对不断提高生产企业的成本整体综合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现阶段石油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缺陷分析(1)成本的事前管理缺陷第一、成本资金预算的管理编制工作精确度和成本管理上的精细化控制水平不高,导致成本兑现效果考核制度有较大偏差,奖惩制度难得到落实,影响成本预算管理控制的严肃性。第二、投资决策和程序管理中的投资可行性问题研究处于论证较高水平,还有较大的投资管理实践提升应用空间。(2)成本的事中管理缺陷第一,产量适度提升、成本适度控制、效益持续增长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必须及时得到有效协调加以解决。第二,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管理工作缺乏科学先进有效的控制方法和管理手段。第三,生产设备技术落后直接影响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正确控制和有效管理。第四,我国大型石油企业对于现有石油成本管控控制措施根本缺乏建立相应的制度协调性。(3)成本的事后管理缺陷我国大型石油企业整体成本利润效益控制奖惩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充分满足内部不同成本利益分配主体的合理分配利益需要,成本效益预算控制缺乏合理科学性,短期的整体成本效益控制目标往往忽视了我国油田中长期持续发展的整体成本效益控制,在一定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油田的持续科学经营开发。2.石油企业作业成本管理问题(1)成本管理理念不足作业成本是随着公司经济社会总体水平发展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公司自身业务创新发展趋势需要而不断变化的,一味地强调作业成本率的不升高是不可能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片面强调市场风险成本无法控制,是不符合科学辩证法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这类较为极端的管理想法都不可取。(2)发展思路需要优化鉴于石油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石油企业“成本服从于产量”的理念下,不论是在前期资源勘探还是后期资源开发各个环节,都将石油产量的保持和提升作为石油资源开发投入的最重要的核定衡量标准,但对于企业应当以实现盈利增长为主要目的企业来讲,注重产量给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中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极其深远。(3)成本核算方法有待改进石油企业采用核算成本方法也就是把采用资本化的方式采用石油气潜水井、注油污水井及其他地面采油设施等固定资产,按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价值计算所提价值折旧,没有与石油产量成本挂钩,使得采油气井的产出与石油成本不完全相匹配。另外,目前的成本核算管理办法人为地割裂了矿业油田公司整体生产开发阶段的成本投入,不利于矿业公司油田整体开发成本的有效控制。(4)成本考核办法落后石油企业采用核算成本方法也就是把采用资本化的方式采用石油气潜水井、注油污水井及其他地面采油设施等固定资产,按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价值计算所提价值折旧,没有与石油产量成本挂钩,使得采油气井的产出与石油成本不完全相匹配。另外,目前的成本核算管理办法人为割裂了油田公司整体生产开发阶段的成本投入,不利于油田整体开发成本的有效控制。(5)非生产性支出需要优化近几年,生产性收入支出支付费用同比上年涨幅较大,非生产性收入支出支付费用的大幅程度上升与企业生产成本物价上涨、人员的不断大量增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等诸多因素虽然有一定程度密切关系,但从侧面上也充分反映了我国生产经营企业对于加强风险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支出费用的整体风险意识和加大防控风险力度。

四、对于石油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管理优化的建议与举措

1.转变成本管理观念我国大型石油企业应全面学习引入国际战略企业成本绩效管理控制观念,深入学习研究我国战略企业成本绩效管理,尤其是需要高度重视对我国战略企业成本绩效管理控制方法的深入研究,结合目前我国的石油实际和国外石油同行的一些先进经验,调整、充实自身成本控制管理,缩小与国际石油公司之间的成本差距,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2.健全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建议从中国石油企业实际管理情况特点出发,根据每个大型油田的不同管理情况灵活地、适当地对成熟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加以研究借鉴和综合运用,如质量管理成本控制会计、成本控制预测、成本控制决策、安全生命周期管理成本控制会计以及企业战略投资成本控制管理等在国外大型企业石油成本控制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的成本管理理论方法,健全我国企业的石油成本控制管理理论方法知识体系。企业应实行以企业价值链综合分析管理为主要业务内容的经营策略化和成本控制管理模式。从单纯直接核算自身经营管理成本,转向直接核算整个价值链的销售成本,关注的是影响整个成本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从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服务到配售售后服务都作为成本统计控制的工作重点,进行逐一的调查作业以及成本统计分析。在成本控制管理降低过程中,把成本管理降低的主要着力点从生产成本的单一指标控制上,转向项目市场调研、工艺流程、设计对企业成本的直接影响等等方面,实现成本降低全过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从两个维度方面需要加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一个就是不断完善企业成本管理控制中最重要的成本定额管理财务制度、预算申报管理制度、费用预算申报管理制度等;二个就是不断提高管理制度上的执行力,不要一味强调如果管理制度基础差、人员使用限制等由于客观原因,一定会出现管理利益分配调整后的内容,就自动收缩起来,最终可能导致管理制度形同虚设。3.完善作业成本管理办法通过运用公司战略投资成本风险管理,拓宽战略成本风险管理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公司融资流动渠道,降低公司筹资流动成本,强化公司资本流动成本风险管理,从实现公司长期整体投资战略的发展角度,进一步研究改进投资决策程序,特别也就是重大投资决策执行程序,使每一项重大投资决策都尽可能与实现公司长期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从而有效降低投资机会成本。加强实际操作项目成本管理基础定额管理工作,建议重点项目加强成本定额管理。建立按期定额包干领料管理制度,控制生产材料人工成本、燃料费和动力设备成本,建立材料人工工时包干领料制度,控制材料工时管理成本以及材料制造费用。同时,定额也一直是企业成本风险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衡量依据,是企业成本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企业操作员在成本控制基础上的管理工作,还要相应同时加强操作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企业成本计量控制管理过程中,成本计量制度标准化合格控制标准化显得极为重要。

五、结语

本文从石油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管理对于石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作业成本控制管理在石油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各项作用,同时从现在的石油企业的具体情况入手,分析了现存的石油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管理方案和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我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优化石油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方法,希望实现石油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于民.经营战略:企业的生命线——从谢夫隆公司的经验看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意义[J].国际石油经济,1995(6):32-37,62.

[2]郭娜,刘福东.浅析石油开采企业成本管理目标[J].财会通讯,2009(3):99-101.

控制管理范文篇6

在当下,经济发展的步伐已经逐渐深入各行各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而面对供给侧改革,财务会计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顺利,其地位与重要性日益增加,但所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加强财务会计部门的内部管理控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成为各企业迎接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步。

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财务会计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经济管理活动。供给侧改革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其内涵是消除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应当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扩大有效供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达到资源配置优化,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顺应供给侧改革有序发展,保证经济增速和社会稳定。无论是大型国有传统企业,还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必将受到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题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影响。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为财务会计部门的日常正常工作提供保障,依章办事;另一方面可以为个别的企业决策者、利益合作者等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减少资金方面的事物;最后可以保证日常的会计资料地完整性、正确性,提高财务信息的精确度、信息的质量。

三、内部控制管理在供给侧改革下财务会计部门存在的问题

供给侧的改革,带动财务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但是由于实行的时间不太长,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就会面临着以下几点的困境。1.管理者对财务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忽视。当供给侧改革成为大潮流,公司管理者们逐渐重视起来对财务会计部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但是这种情况下的重视,相当一部分的管理者是基于应付心理,只是表面顺应供给侧改革,对真正的控制管理工作不上心,没有做出具体的、大幅度的、有效的措施,导致控制管理工作缺少支持,落后于供给侧改革的步伐。2.相关的控制管理制度的缺乏。供给侧改革,最为强调的就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对财务会计部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时,只有制定出明确的规章制度才能够起到它真正的作用。但是现实表明,在大多数的企业中,针对这方面的控制管理制度表现的很无力。并且一些企业已经完成了制度的制定,但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却缺乏行动力,使得制度的制定徒有其表。3.内部控制管理的专业型人才缺失。对于财务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胜任的,它需要工作人员有较大的专业性知识储备、较高的实践操作经验积累,还要有基本的素质教养等。而目前来看,人们对这方面认识有限,因此这方面的人才显得寥寥无几。4.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浅薄。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一种实施的措施,更是对企业经营意识上的改革创新。近些年,财政部针对财务会计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政策,强调基本规范意识,并为此做了大量的推广工作,例如内在风险控制体系、内部控制管理试点的建立等。[3]但是事实证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即便面对不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依然是生搬硬套,不符合实际,反而拉了管理工作展开的后腿。

四、内部管理控制在供给侧改革下工作展开的合理化建议

面对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俨然成为当下不断探索的过程。并且经过实践的总结,基本的措施如下:1.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了能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建立和完善才是第一步。因此企业要利用当下供给侧管理改革的形式,为财务会计部门的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展开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并且立足于企业的实际,制度建立要有实际性、根据性、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切实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可以发挥真正的作用。2.切实增强内部管理控制意识。面对供给侧改革的大潮流,企业工作人员们树立起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十分重要。财务会计部门也不例外,从基本的意识出发,以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保证企业日常正常运行,为企业内部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除此之外,相关的人员在树立相关的意识之后,就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管理。3.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员是整个工作实施的操作者,他们的能力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就直接的决定了工作效率的高低。前面也已经提到内部控制管理人员需要较大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在聘用前培训也好,还是对在职人员再培训也好,都要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适应时展的要求。4.监督部门的建立。一个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涉及甚广,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合理化的监督必不可少。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来加强整个工作的行动力度的掌握进行监管,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细致化调整,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除却内部监督,还要建立外部监督体系,内外结合,提高监督效率。监督部门的建立也是配合财务会计部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良好进行。

五、结语

总的来数,供给侧改革的步伐拉动了财务会计部门的深化改革,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才能发挥在企业中独一无二的地位。供给侧改革作为一种机遇和挑战,财务会计部门只有正确对待才能真正的发挥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

作者:李梅 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会计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许宏斌.供给侧改革下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探究[J].当代会计,2016,03:48-49.

[2]孟晓红,耿佳宝.浅析供给侧改革下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6,26:250.

[3]周波.供给侧改革下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6,29:50.

控制管理范文篇7

内部控制管理的目标就是合理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

二、国有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管理涉及的内容广,环节多。对于国有建设单位来说,工程项目内控管理存在的风险主要出现在立项、招标、造价控制、项目资金支付和工程验收环节。这就需要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制定有效的风险管控制度。首先,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风险进行评估,找出每个环节的风险点;其次,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一)工程项目立项环节的主要风险和控制措施主要风险:没有经过工程可行性研究就立项或者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或者干脆就是“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这样盲目上马的工程项目必将导致项目建设难以实现预期的效益,甚至导致项目完全失败,致使国有资产流失。控制措施:1、根据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建,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和评审,出具评审意见,以此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2、重大投资项目应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任何个人不得单独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二)工程招标环节的主要风险和控制措施主要风险:招标暗箱操作,存在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导致招标工作存在违法违规,而实际中标人却难以胜任。控制措施:1、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招标,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2、采取签订保密协议等必要措施,确保评审过程在严格保密的环境下进行。(三)工程造价控制环节的主要风险和控制措施主要风险: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造价预算未经财政部门审核;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概预算脱离实际;工程项目变更频繁、审核不严,导致项目超概算、工期延误等。控制措施:1、建立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变更联系单制度,明确工程变更的审核流程、审批权限等内容,还应组织专家对工程变更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形成书面意见,力求做到工程变更科学、合理、透明。对于重大工程变更还应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策后,再按程序报相关职能部门审批。2、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选取一家符合要求的社会中介机构,对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监控。(四)项目资金支付环节的主要风险和控制措施主要风险:1、工程计量支付审核把关不严,导致价款结算不准确,造成资金损失等风险;2、项目资金落实不及时,不能保证工程项目用款的需要;3、资金不按规定用途使用,管理混乱,以至于出现财务管理、财务核算违规的现象。控制措施:1、制定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工程计量支付审批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2、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时发现在建设过程中关键节点出现的漏洞,并及时更正。(五)工程验收环节的主要风险和控制措施主要风险:由于工程竣工验收程序的不规范,把关不严格,导致漏洞百出,甚至在工程交付使用后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控制措施:1、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政府审计部门开展竣工决算审计,编制竣工决算报告,并办理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和资产移交等工作。2、建立完工项目后评估制度,把工程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和投资效益等作为重点评价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年度绩效考核和工程完工后责任追究的依据。

三、加强国有建设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一方面,由于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一般来说都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较长的特点,而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的因素也较多,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工程建设管理的难度,使得建设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高风险点,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另一方面,目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还不完善,使得内部控制监督的力度远远满足不了管理的需要。所以,对于国有建设单位来说,为了使工程项目能顺利实施,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四、国有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和廉洁建设的有机结合

(一)廉洁建设的含义和目标“廉”即“廉洁”,“政”即国家政权机关及其公务活动,“廉政”即“廉洁的政治”,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廉政和腐败相反。反腐败不仅是一国政党内部的事务,更是国家持续发展、民族兴旺发达之所在。作为执行政府投资职能的国有建设单位,廉洁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在工程建设中落实廉洁建设主体责任,做到保证国有资产投资的安全性、效益性,保证各级干部清正廉洁。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不仅自己要做到清廉自律,还要加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亲属的约束。(二)廉洁建设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落实1、国有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应将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1嵌入到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当中去,实现内部控制管理和廉洁建设的有机结合。2、党风廉洁建设应落实对廉洁风险的防控由项目建设管理1 [一岗双责]:“一岗”就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就是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即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对这个单位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负双重责任。单位一把手总负责,项目管理其他岗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在各自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对本岗位的廉洁风险防控负责,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形成责权明晰、运转高效、有效制衡的组织体系。3、在实施廉洁风险防控过程中,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管理上、制度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一是完善工程项目建设岗位廉洁责任制度。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各项目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工作架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明细各岗位的廉洁责任,并且要细化到岗、考核到人。特别是对工程项目管理中权力运行的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要通过梳理管理业务流程,找出廉政高风险点,明确风险防控措施。二是完善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鼓励各参建单位积极参与,主动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给予各级工程项目管理者以廉政压力,从而防止廉政风险的发生。三是完善议事规则。“三重一大”2应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建设管理单位应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听取项目建设推进的情况汇报,针对项目征地拆迁、项目招标、工程变更、资金拨付、合约管理等重大事项的解决进行集体审议决策,以落实信息公开、利益回避等内部控制管理规定。(三)加强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和廉洁建设的有机结合,以内部控制管理促廉洁,在廉洁建设中见成效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落实党风廉洁建设的有力手段,它推动着党风廉洁建设不断前进,防范在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而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既能促进国有建设单位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又能提高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强化其责任心,使其既具备爱岗敬业、技术过硬的职业素养,又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同时净化工程建设领域的政治生态环境,使每一个工程建设者都能在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下安心工作,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会[2012]21号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S]

控制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行业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机械制造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因此,机械制造企业必须积极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是机械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加强成本控制,可以实现企业整体成本的降低。同时,机械制造企业也可以通过成本控制进行价值链优化,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与质量,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更加优化,这对企业顺应行业发展变化、推进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特点和意义

1.1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特点。根据目前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特性,企业中成本控制管理有连续性和可选择性两方面的特点。首先是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连续性,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各个操作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的,这表现在产品的设计、加工、营销、售后等都是一环扣一环,而成本控制贯穿始末;第二,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可选择性,指的是对于成本控制的对象而言,成本控制的对象因为管理方式的不同,可以选择多种形式来进行成本控制工作,而最终目的是实现成本控制。1.2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意义。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生产成本是企业的重要生存命脉,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是企业实施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企业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基础内容。所以机械制造企业中成本控制管理的意义重大,总体归为两方面内容:第一,企业效益得到较大提升,机械制造企业中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生产成本下降,则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也更加科学和有效。第二,企业竞争力更强,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机械制造的产品在设计和工艺方面各有不同,则成本也有所差异,如果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省投入资金,同时也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2.1非核心环节占用过多的成本。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时,要能够抓住核心的环节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控制工作更具高效性。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生产环节是所有环节中资金、资源占比最大的部分。这主要由于生产环节中需要购买大量的机械设备,因此固定成本最高。在生产环节,机械制造企业主要生产资料的作业、储存以及运输三个环节。其中只有作业环节是创造生产价值的环节。但是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中,生产资料的储存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占比较高,严重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生产成本,造成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浪费。2.2成本控制管理手段落后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机械制造企业中,成本控制管理仍旧延续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没有跟上信息化时展的步伐,对成本控制管理进行革新,这从根本上降低了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性。由于机械制造企业中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则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技术落后,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性缺失,导致了信息传递的不及时,影响了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2.3缺乏信息化的成本控制工具。根据机械制造行业自身的特点:资本集中、劳动密集,其成本估算、核算以及控制的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完全依靠人力资源进行成本控制容易发生较大的管理偏差和失误。信息化的成本控制硬件设备以及软件应用能够在减少综合成本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环节的成本信息,并进行整合、统计以及分析。但是目前的机械制造行业,尤其是中小型的制造行业在信息化发展以及智能化发展上比较缓慢,其成本控制过程仍旧是以人工为主,缺乏管理效率和效果。

3优化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策略

3.1改善成本控制中的主要环节。在机械制造行业中进行成本控制,首先需要对生产环节进行重点控制。生产成本控制中,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生产资料的储存环节以及运输环节进行控制,通过在设计生产路线、加强机械化生产等形式减少资源在上述两个环节中的浪费,以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成本控制与生产运作管理之间相辅相成。生产管理能够通过成本的预算以及控制提升生产的效率,而成本控制能够通过生产管理的赋能提升管理的效果。因此在成本控制中,管理者需要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生产过程中的运输环节以及储存环节的成本控制中,降低非价值生产环节所耗费的资源,提升成本控制的精细化运营效果。3.2优化成本控制管理手段。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正处在转型的阶段,如何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水平,要结合现代化的先进技术,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等,不断地优化成本控制管理模式,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成本控制管理的质量。另外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可以引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数控设备,提高工作精确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3.3完善信息化成本控制手段。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信息化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对于成本控制工作而言,要从传统的人工管理向智能管理、数字管理、自动化管理方向所迈进。如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大部分企业已经应用上了成本控制的相关软件系统以提升成本控制的便捷化和高效化。但是由于软件应用更新速度较快,因此机械制造行业的成本控制系统需要快速迭代,提升更新速度和完善速度。对于大型的机械制造行业而言,企业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独立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相关硬件设施以及软件应用。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型制造企业而言,自身成本控制体量较小,并且资金资源有限,难以投入较大的一次性成本控制系统建设成本。对此,这部分企业可以租用第三方平台的在线管理系统,例如金蝶等财务软件管理服务商均已经推出了成本控制等相关软件服务的租赁和出售。

4构建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成本控制体系

在成本控制体系建立之初,机械制造企业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降低成本的方式,此外,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说,确定合适的竞争战略是其成本控制体系建立的起点,分析目前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和自身的优劣势,有助于竞争战略的确定。机械制造企业内部价值链成本控制应当贯穿于产品的开发设计、采购、生产、营销等全过程,比如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机械制造企业可以逐步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法”、“三化”以及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努力使价值工程与成本估算有机结合,不断达到目标成本;在产品采购阶段想要控制成本的方法有: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物资价格库和价格评价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且严格控制成本产品生产阶段,想要严格的控制成本可以采用准时制的生产方式以保证公司整体利润的提高,公司也要培养多技能作业人员,提高工效。机械制造企业外部价值链主要包括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其中行业价值链主要是针对行业中产品和市场进行分析,而竞争对手价值链则是为了寻找出与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差距,比较在作业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竞争策略。健全机械制造业成本考核与监督体系。机械制造企业中,都要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制定相应的成本考核与监督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和管理企业的收支明细。在机械制造业成本考核与监督体系中,首要考虑的是产品利润和市场竞争力,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开展后续工作,并投放到市场中。如何来定位机械制造业的产品,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市场需求,二是产品的市场,根据这两点来监督产品的生产流程,从而对机械设备的质量进行控制。

5结语

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是企业的生存命脉,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同样如此。机械制造企业必须重视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优化成本控制,结合机械制造企业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优化和更新,与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保持高度统一,推动机械制造企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毅婕.试论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J].化工管理,2016(17).

[2]王尚春.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6(36).

控制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酒店管理;现调饮品;流行饮品;成本控制;控制管理

新时代,国内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酒店的服务工作,为了满足顾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酒店开始提供现调流行饮品服务,但是随着这一服务项目的开设,使得酒店的成本投入增加了很多,因此酒店自身需要重视现调流行饮品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保证酒店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将针对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成本控制管理进行阐述。

1现阶段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战略指导理念。事实上,在酒店日常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提供饮品服务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酒店的饮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服务的开设时间并不长,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人员对于这一服务类型的认知有一定的欠缺,在实际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当中,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将现调流行饮品服务与酒店企业的战略发展结合,在整体层面上来说缺乏一个有效的战略指导理念,导致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服务缺乏一个长期且稳定的发展规划,这对于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服务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传统的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成本控制工作并没有对酒店整体的餐饮供应链进行考量,使得这一服务的采购成本长期都比较高,这不符合酒店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理念。1.2成本管理停留在账面之上。现阶段,很多酒店针对现调流行饮品服务的成本控制、管理还停留在数据上,未能考量实际的运营成本影响因素,也不能从成本消耗的源头进行控制和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企业的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如果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服务的成本管理依旧停留在表面上,会使酒店企业失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久而久之就会使成本控制、管理与现调流行饮品服务脱节,沦为一种形式主义,这对于酒店企业的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比较严重的。例如,酒店在进行现调流行饮品业务拓展时,应当将“采取怎样的推广手段”“怎样吸引顾客”及“怎样降低现调流行饮品制作成本”等列入考虑的范围,而传统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对此并没有一个十分详细的解释。1.3成本控制、管理方式单一。传统的酒店现调流行饮品的成本控制管理只是简单地对此服务的盈利、亏损情况进行核算,而对于现调流行饮品的成本和客户成本并没有进行考量,由此能够看出,传统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方式是非常单一的,并没有针对现调流行饮品服务的推出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而且现调流行饮品与酒店提供的传统饮品服务相比较,无论是饮品的成本材料还是制作手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针对其成本控制和管理方式也应改变,方能对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服务整体进行控制,也有利于酒店企业在饮品服务上创造理想的经济收益。1.4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意识不强。在实际的研究和调查过程中发现,酒店针对饮品服务工作人员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对于员工的学历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并不高,这虽然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但是造成酒店员工参与现调流行饮品的成本控制、管理的意识不强。例如,很多酒店现调流行饮品工作人员认为,所谓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只是财务工作人员和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与自身的关系不大,这在无形当中就会增加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服务的运营成本,对酒店企业的整体发展也不利。

2加强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成本控制管理的对策

2.1多方控制和降低材料采购价格。在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提供服务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制作饮品的材料,如果能够针对饮品制作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对于整体成本控制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将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提供现调流行饮品服务过程中,需要多方控制饮品制作材料的采购价格,而为了能够对市面上酒店现调流行饮品制作材料的价格有足够的了解,需要定期地组织相关工作人员(饮品制作工作人员、成本控制人员、采购工作人员)参加市场调查,实现多方控制和降低材料采购价格。当然,饮品制作材料的价格会随着市场发展情况产生一定的波动,这也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调查和了解。例如,在酒店现调流行饮品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当中,采购工作人员需要货比三家,从原材料的质量、供应量等方面进行考量,后续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酒店现调流行饮品的原材料出现问题。2.2从库存环节控制成本。一直以来,在酒店现调流行饮品当中,柠檬、薄荷、草莓类的饮品都非常受欢迎,这类饮品清凉爽口,适合多数人的口味,因此需要储存一些新鲜的水果,保证酒店现调流行饮品能够稳定地供应。但是新鲜水果的保存比较困难,容易发生腐坏的现象,此时如果不注重库存环节,不仅会使现调流行饮品的质量受到影响,还会使酒店现调流行饮品的供应链断裂,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在酒店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成本控制管理中的库存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并且严格地贯彻和落实,这样既能够提升酒店现调流行饮品制作材料的新鲜程度,又能够避免出现资金占压的情况,有利于酒店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例如,库存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的水果及其他的饮品原料的保质期、新鲜期有足够了解,针对不同季度的不同水果及其他饮品原料的价格也需要熟知,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能够实现从库存环节控制成本,总体上来说就是减少各种浪费情况,进而起到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并且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对酒店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3从加工环节控制成本。酒店针对现调流行饮品服务,需要制定出一个标准的菜单,使得饮品制作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菜单的标准制作饮品,这既能够避免饮品制作材料出现浪费的情况,还能够保证酒店现调流行饮品的品质。此外,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标准菜单的制定,有利于不同类型的饮品的定价,从而规避掉饮品价格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例如,在果茶的加工过程中就能够实现成本的控制。顾名思义,果茶类就是茶加水果(一般市面上是果酱或果泥),加入切块的水果,水果起到装饰作用,味道主要是靠果酱和果泥。果茶的茶底一般有红茶、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等。红茶可配柠檬做成柠檬茶、绿茶可配青柠做成柠檬绿、茉莉花可做成水果茶、乌龙可配蜜桃做成蜜桃乌龙等。加工环节中,制作人员需要对水果、茶、果酱及果泥的用量进行控制,良好的加工过程控制,不仅能够保证现调流行饮品果茶的味道,还能够降低成本,因此从加工环节进行成本的控制,其作用是十分显著的。2.4鼓励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是一个整体,与相关员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酒店需要让每一名员工参与酒店现调流行饮品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但是,现阶段很多酒店现调流行饮品制作工作人员认为自身与成本控制管理的关系并不大,这会影响员工参与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酒店需要加大宣传,使得不同的工作人员(包括现调流行饮品制作工作人员)意识到成本控制管理对于酒店企业的重要性,并且与自身的切身利益相关,久而久之,酒店现调流行饮品制作工作人员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为了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酒店内部可以制定相应的考核评比制度,对于将成本控制和管理落到实处的工作人员给予其相应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久而久之便能够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其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对于成本控制管理举措落实不到位的工作人员,需要给予其相应的处罚,避免同类情况再次发生,对于多次浪费成本的工作人员要加大处罚力度。

3加强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qiyekejiyufazhan2020年第12期(总第470期)服务类工作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这也是酒店提供现调流行饮品服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需要知晓的是,现调流行饮品与酒店传统运营发展过程中提供的饮品具有非常大的差别,其主要表现在制作材料和制作流程、方式上,与酒店传统饮品相比,其成本增加了很多,因此加强现调流行饮品成本控制管理对酒店特别重要。而且,国内酒店的餐饮水平整体处于上升阶段,其价格、质量是顾客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而通过良好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有利于酒店企业以合理的价格出售质量上乘的现调流行饮品。从饮品角度上来说,酒店和顾客处于一种双赢的地位。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国内酒店来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强酒店现调流行饮品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

4结语

本文针对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成本控制管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的酒店现调流行饮品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当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酒店企业需要重视现调流行饮品服务的发展,促进酒店企业服务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彦中,王成军.冷饮店与休闲吧的流行饮品制作[J].中国食品,2006(3):52-53.

[2]杭州为我健康新零售科技有限公司.适用于蜂蜜饮品贩卖机的饮品制作系统和饮品制作方法[P].中国专利:CN201911331420.7,2020-04-14.

[3]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一种饮品制作设备[P].中国专利:CN201821329611.0,2020-05-22.

[4]姚颖.探讨酒店餐饮成本的控制与管理[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2):150.

[5]郜宣.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以餐饮成本控制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18,7(23):50-51,57.

控制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煤炭运销企业;内部控制;经济新常态

于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指的是在经济发展动力上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经济结构上做到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一、煤炭运销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煤炭行业市场环境逐渐恶化。煤炭运销企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市场环境逐渐恶化。我国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了煤炭供需失衡的不足,而市场与此同时也对煤炭运销企业提出了精准化管理的要求。首先,2008年金融危机后,煤炭销售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而煤炭行业粗放式的经营方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也同样影响着煤炭运销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在煤炭销售转变为买方市场时,国内消费者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环保理念宣传下,更加偏好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进行冬天取暖等活动,国内的煤炭消费需求减小。其次,在供给侧改革以及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国内能源消费逐步升级。地热能、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新能源的使用对煤炭具有替代作用,进一步减小了煤炭消费需求。煤炭销售市场环境恶化,煤炭销售出现困难,直接影响着煤炭运销企业存货周转率,大量煤炭积压,商品资本难以形成货币资本,企业资金流动性减小,容易出现资金链紧张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后续经营管理。(二)部分煤炭运销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公司治理结构指的是为促进企业资源有效配置而建立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构成的对企业绩效评估,以及经营管理等行为进行约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中避免出现经营管理者对股东们说谎以及过分风险规避的问题,还能够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效率,保证公司内部各环节均发挥作用,从而推动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目前的煤炭运销企业大多数以国有企业控股为主,使得内部人控制情况经常发生。在主体缺位情况下,虽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皆有,但是由于国有控股而导致本应权责分明、有效管理的机制变成许多机构闲置,公司治理上权责难明的机制。部分机构错位、缺位、越位的情况存在,使得公司难以形成良好的法人治理机制以及内部控制机制。(三)煤炭运销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与意识较薄弱。风险与收益往往成正比,风险越高,收益越高。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具有有限理性的营利机构。企业的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理使得企业会更加注重企业长期运营的能力。但企业逐利特征使得企业更加看重收益,关心企业的短期收益,购买更多的商品资本,而放松对风险的评估以及管理。煤炭运销过程是在商品流动领域,在一些关键运营环节上会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企业对其认识不深。而企业的风险评估以及管理没有到位,在面对风险时,商品资本难以及时转换成货币资本,企业难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面临损失。(四)煤炭运销企业内部控制监督能力不足。煤炭运销企业内部控制监督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企业监督部门监督执行不力,以及企业内部难以对管理层进行监督而产生“官官相护”的局面。首先,如今煤炭运销企业的内部监督主要由内部审计部门执行,然而内部审计部门实际执行力不足,监督仅仅停留在账面上。且内部审计部门由于煤炭运销企业内部权责不明的情况而难以拥有实际权力进行监督,多是内部人控制,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同时受到实际核心决策者的管理,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难以对决策者形成可置信威胁,从而对内部审计部门监督执行产生懈怠的激励。其次,煤炭运销企业内部控制部门对管理层难以形成有效监督。企业内部针对管理层的实际监督较少,大都是停留在账面上以及纸面上的章程,如针对管理层人员的评价较少。企业制定的许多章程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但针对中低层员工监督的相关章程则执行得相对到位。企业内部控制部门的特殊性使得他们易与其他部门人员形成合谋,尤其体现在管理层上。合谋能够给监督人员带来利益,其中包括其他人贿赂而获得、合谋后管理层之间的互惠互利等。且我国是人情大国,人情成为大家维系日常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不选择合谋在某种程度上选择了与人情对立,不利于内部控制监督人员自身的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所以内部控制监督人员有更大的激励选择合谋。

二、针对如何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提出的建议

煤炭运销企业需要考虑自身企业情况,结合自身优势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依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规范》提出的内部监督、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五要素进行构建。(一)内部监督。加强内部监督就需要推动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工作的执行,降低内部审计部门监督的成本,给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奖励,使得收益大于成本,内部审计部门在监督过程中更加尽心。降低内部审计部门的成本,可细化对企业人员、机构的评价表,推进对管理层评价的落实。给予内部审计部门奖励,可针对内部监督部门的监督效果勾连绩效,予以年终奖提额等奖励。(二)控制活动。控制活动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及优势,切实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不断提出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达到风险控制的目标。控制活动首先需要对自身情况分析到位,了解经营过程的关键环节以及关键环节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风险;其次需要结合企业自身优势以及特点进行相关风险应对方案的设计,再提出对应的内部控制措施。(三)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含初期目标设定,针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之后提出应对方案。构建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拥有风险评估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分为企业内部风险以及企业外部不可控的市场风险。针对企业内部风险,首先,企业可加强企业风险意识。其次,加强煤炭运销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完善企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事前监督、事中处理、事后监督以及经验总结。对上游产业的商品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商品质量;对下游产业以及终端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严格管理,进行精准化管理,使得需求与供给匹配,降低商品积压情况的出现。在交易过程中严格把控,包含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价格以及销售价格的确定、款项的收付以及客户信息的收集等,尽量降低由于个人不细心而导致的操作风险。总之,内部控制越良好,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交易成本就越低,企业组织运作效率就越高。由于企业外部风险大多不可控制,如由于影响市场价格变化因素复杂,故由市场价格变化而导致的亏损难以预料,且还含有违约风险;对上游产业商品进行采购时常发生的赊销行为容易因为市场环境变化,上游产业难以还款而导致煤炭运销企业资金无法收回。(四)内部控制环境。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涉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战略目标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需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改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涉及企业内部监督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落实,让内部审计部门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首先,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需要明确该部门的权责,规范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内容,避免合谋情况出现;其次,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是检查其他部门工作是否执行到位,是规避风险的重要屏障。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可以对个人形成非正式约束,可有效避免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的出现。企业改进内部治理结构可以避免内部组织结构出现越位、缺位以及错位问题。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能够依据法律规定分权,权力机构职能、决策职能、监督职能以及执行职能分开,形成良好的法人治理机制,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上升。(五)信息与沟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构建企业内部信息管理机制。针对外部信息,如对企业客户信息进行管理,对客户信用情况、经济情况等进行评估,方便企业进行风险的控制。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控制,利于企业各部门的连接,提高企业部门间沟通的效率,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经济进入新常态,出现了许多阶段性特征,其中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使煤炭运销企业面临极大的挑战。煤炭运销企业需要从内部监督、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环境及信息与沟通五个方面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升内部控制效率,推动企业运作效率提高,从而提升利润,摆脱现有困局。

参考文献:

[1]王宝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J].今日财富,2018(07):85-86.

[2]李世举.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07):27-28.

[3]郑加伦.新常态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0):41-42.

[4]李雅君.对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一些思考[J].今日财富,2018(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