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电影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0:29:39

恐怖电影

恐怖电影范文篇1

[关键词]西方电影;恐怖电影;叙事动力

恐怖电影的叙事高度依赖于对人类心理的把握。相对中、日等国的恐怖电影而言,美国、加拿大与欧洲的恐怖电影有着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以恐怖符号而言,西方恐怖电影常常出现“魔鬼”或者“怪物”,他们或是超自然语境下的鬼魂,拥有恐怖外表的人类造物,天外来客,或是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吸血鬼、狼人,或就是人类本身,如凶残变态的连环杀手等,无不对普通人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给观众带来惊吓、刺激。而这些符号的出现,直接反映着西方恐怖电影在心理学层面上的叙事动力。

一、外部动力

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恐惧以及在这种恐惧下的担心、想象等心理,直接催生了恐怖电影中的大量情节,因此这也是恐怖电影的外部叙事动力。人类自有意识起,就对于世界未知之处有着迷茫与敬畏,而无论科技进步到哪一步,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掌握永远是有限的,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世界依然是神秘的,存在着人类无法完全掌控的“魔影”。这一点从大量西方的民间传说中就可以看出。尤其是在人类对于死亡有着无法排解的终极情感的情况下,“魔影”被具象化,如与死亡有直接联系的吸血鬼等,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即使是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其并不存在时,吸血鬼的习性、其与人类的关系等依然在被不断完善。西方恐怖电影也根据这样的心理基础构建了一个个超自然语境,将存在于民间传说或文学作品中的恐怖题材搬上大银幕。如以吸血鬼德拉库拉为主人公的《惊情四百年》(1992);探索吸血鬼的永生特质,借由吸血鬼来表现出宿命感的《夜访吸血鬼》(1994)等。值得一提的是,原有的恐怖电影又被附着以各种神秘感,成为后来者的灵感来源。如著名的德国吸血鬼电影《诺斯费拉图》(1922)不仅收获了层出不穷的追随者,电影本身也成为一个传说。如《吸血鬼魅影》(2000)就以《诺斯费拉图》的拍摄为剧情,讲述导演茂瑙等为了拍摄影片而与魔鬼签下合约,找到真正的吸血鬼来做演员,以至于茂瑙本人因车祸丧生,女演员和制片人也在拍摄结束后神秘地销声匿迹等。而能给人类带来死亡的绝不仅仅是未知世界的诡异怪物,只要对西方恐怖电影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时叙事背景稍作总结就不难发现,电影人越来越将目光对准现实生活。早期的电影人更倾向于在电影中设置一个异域时空,令人恐惧的魔影离人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而在20世纪50年代,魔影则已经出现在了具体的城镇,距离人们日常活动越来越近,而电影的哥特意味也渐渐淡去,具有普通人外形和魔鬼本性的角色开始取代了原来的鬼怪。以希区柯克的代表作之一《精神病患者》(1960)为里程碑,西方恐怖电影开始转向将现实生活中的刑案罪恶作为新的叙事内容。美国的《娱乐周刊》一度遴选出美国史上最优秀的25部恐怖电影,而其中表现人为暴力和罪恶的占据了大多数。这一时代的恐怖制造者多为精神变态者,他们往往以连环杀人案或对受害者进行监禁、折磨等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恐慌,而这种命案在电影叙事时依然有可能继续发生的设定也把观众带到了紧张中。例如凶手出于自己的宗教狂热,以警示世人自居而做下一连串私刑审判,包括警察也都成为他陷害对象的《七宗罪》(1995);狂热的女读者监禁受伤了的作家,令其在自己的居所内写书的《危情十日》(1990);凶手因为童年阴影而在成年后释放内心的恶,不断自残、杀人,无论对象是自己的母亲、女友抑或是陌生人,并自称“我是杀人之王,作为男人想要的东西我都有了”的《流浪杀人魔》(2009);男女主人公一边逃亡一边杀人,甚至将暴力带到了监狱之中的《天生杀人狂》(1994)等。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沉默的羔羊》(1991),就在观众以为剥女性人皮的“野牛比尔”是电影中最为恶劣的、令人恐惧的魔鬼时,却不料汉尼拔博士更为恐怖。而主人公又不得不一再和魔鬼接触,被汉尼拔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交出自己内心的秘密。这一类电影让观众意识到世界是危机四伏的,而无论是人是鬼,恐怖制造者的习性、动机几乎是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观众完全无法预防、避免这些危机。

二、内部动力

当电影人不断地从外部世界攫取各类威胁人人身安全的虚实元素作为叙事素材时,人类内心的世界也成为恐怖电影的叙事动力。人类潜意识中的,被自我压抑已久的,属于“恶”的欲望被放大和外化,并被处理为一种直观的邪恶形象,以让观众感受到其是难以驾驭的。这也是为何恐怖电影也被认为是人类“集体的梦魇”的原因之一。恐怖电影不断向内挖掘,将人类自身的意识进行各种剖析,将普遍的欲念变为一种特殊的、足以推动剧情的动力。比较常见的欲念有性欲、权力欲,以及对自身事业的执念等(如大量有关“疯狂科学家”的电影)。以性欲为例,由于弗洛伊德在西方的影响力,这一欲望在西方恐怖电影中频繁出现,被认为是人类精神变态,对他人造成毁灭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早在《豹族》(1942)中,豹女能够化身为豹,对丈夫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曾因为嫉妒丈夫的女同事,在安静的午夜对后者开始了跟踪,随时准备像豹子扑向猎物一样捕杀女同事。在技术受限的情况下,电影通过音效、影子等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致命的诱惑》(1987)中,“第三者”则成为魔鬼。艾利克斯在和妻子带着孩子回老家的丹在电梯里有了一段露水情缘后,以怀孕为借口偏执地骚扰、纠缠着丹和丹的家人,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如带走丹的孩子,连累丹的妻子贝丝出车祸进了医院,而身为律师的丹竟毫无办法。随后艾利克斯又开始制造了各种或灵异、或血腥的事件,如活活煮了丹的孩子心爱的小兔子,拿刀去浴室和贝丝展开搏杀等,尽管最终艾利克斯被丹杀死在浴室中,但伤害已经无法弥补。而《本能》(1992)则堪称以性欲制造恐怖景观的集大成者。凯瑟琳的身上有着原始的性欲和狂野的激情,她善于利用自己的性魅力,让他人为己所用,制造了一起起扑朔迷离的变态杀人故事,甚至故意留下指向自己的线索,而即使是来侦查案件的警察尼克,也拜倒在了这位妖艳且深谙心理学的蛇蝎美女的石榴裙之下。并且,在凯瑟琳的身边,还有如洛茜等一些心理扭曲的人物,正是这些人物让凯瑟琳对于揣摩他人的心理极有研究。最终尼克也成为一个心理扭曲者,决定和凯瑟琳“像老鼠一样幸福地生活下去”。由于这部电影的巨大影响,十余年后几乎复制前作的《本能2》(2006)又被搬上银幕。与之类似的还有如罗曼•波兰斯基的《水中刀》(1962)、《荒岛惊魂》(1966)等,在这类电影中,人类屈从于性本能,并且暴露出虚伪、空虚等弱点,最终主体力量为自己内心的野兽所吞噬。

三、后现代文化语境与恐怖电影

在我们承认西方恐怖电影一直是以外部世界对人类的威胁,以及人类内部心灵世界的欲念为叙事动力时,又有必要看到在不同时代,西方恐怖电影在以相同的动力出发后,走向的不同结局。西方恐怖电影可以分为经典恐怖电影,以及后现代恐怖电影(或曰当代恐怖电影)。前者为恐怖电影提供了一个定位,包括在情节机制上的设定以及对故事功能的强调等,正是在《畸形人》(1932)、《木乃伊》(1932)等经典恐怖电影的奠基下,恐怖电影成为类型片的一种。然而后现代恐怖电影正是要对“类型”的限制进行突破,在叙事动力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改变了电影的叙事方式。正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所指出的:“现代主义的作品中的美学形式仍然可以用电影蒙太奇的逻辑加以解释,正如爱森斯坦在理论上所做的总结那样,把毫无关系的意象并列仍然是寻求某种理想方式所必需的,后现代主义那种杂乱的意象堆积却不要这种统一,因此不可能获得任何新的形式。我们可以归纳说,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转变,就是从蒙太奇(montage)向‘东拼西凑的大杂烩’(collage)的过渡。”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恐怖电影向着更混乱、开放,对界限和类型更敢于突破的方向演变。我们可以发现,在《德拉库拉》(1931)、《弗兰肯斯坦》(1931)等经典恐怖电影中,其叙事通常都为“秩序被打破—秩序被恢复”。破坏秩序者或为一个超自然的灵异角色,或为一个不正常者,如进行疯狂科研的科学家等,作为威胁社会者,他们通常本身就是社会的外部成员,如吸血鬼的异教属性、科学家的离群索居等。而叙事主干则为魔鬼的大肆破坏,以及人物在一次次的无效抵抗后,终于战胜了魔鬼,使生活重归正常。而这一最后给人类带来胜利,代表人类力量者,也往往是当时在社会地位和话语权方面具有优势的男性。而在后现代语境下,所谓的真与假、人与鬼、正常和病态等之间的划分已经开始模糊。如涉及人格分裂的《猛鬼街》(1984),主人公一直以为自己活着而最后才发现自己是鬼魂的《第六感》(1999)和《小岛惊魂》(2001);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魔鬼的出现往往是莫名其妙的,如《女巫布莱尔》(1999)、《万圣节前夜》(2013);而女性的地位也大大增强,英雄人物不再只由男性充当,如《异形》(Alien)系列中身兼受害者、英雄和魔鬼宿主三重角色的雷普莉。而最为明显的,是后现代恐怖电影不再指向“秩序被恢复”的闭合叙事,人类依然有可能陷在一切分崩离析、恐惧无处不在的世界中,人物行为也不再强调因果关系和连续线性。以《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1997)及其续集为例。在第一部电影中,一系列恐吓和追杀事件的起因还可以追溯到朱莉和其他三个同学将渔夫大卫•伊根撞伤以后,为了不惹上人命官司,将还活着的人扔进大海。然而到了第二部《我仍然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1998)中,“铁钩杀手”再现,然而死去的人已经与当年那起车祸没有关联,叙事出现了无意义指向。而到了《我一直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2006)中,“铁钩杀手”甚至变为不死僵尸,相比提供一个完整的、令人回味的故事,电影的叙事更接近于带观众进入一个一次性的恐怖游戏中。与之类似的还有同为“青春恐怖片”概念的《惊声尖叫》(Scream)系列和《老师不是人》(1998)等。如果说,经典恐怖电影中的恐怖以“反恐怖”告终,恐怖终将被解除,那么后现代恐怖电影则强调的是恐怖带来的即时体验,恐怖即娱乐,矛盾没有被解释和解决的必要。

综上所述,西方恐怖电影不断地给观众塑造不安全,充满危机和磨难的生存环境,人类对外在世界的恐惧,以及内部心理对人类的纠缠,都在恐怖电影中被运作,成为秩序被破坏的力量,也即恐怖电影的叙事动力。而一方面,心理恐怖效应的基础在于人类千百年来的集体无意识;另一方面,西方恐怖电影又是与时俱进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叙事动力最终推动的是不断变化、调整的叙事题材和叙事手法。

[参考文献]

[1]刘邵阁.恐怖电影中的恐惧及其外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张金华.文化差异中的接受与变异———中美恐怖电影比较[J].文艺争鸣,2010,(18):50-52.

[3]管红星.后现代语境中当代恐怖电影的叙事特征[J].当代文坛,2009,(06):99-101.

[4]管红星.美国当代恐怖电影叙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恐怖电影范文篇2

关键词:恐怖电影;恐怖主义;精神

前言

这是恐怖主义肆虐全球的时代,但我们对于恐怖的体验却是间接的,大多来自电影。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它们“有的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的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的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总之是生命受到了威胁,并因此令我们心怀畏惧。

喜欢看电影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观影经历。近年来,恐怖片在继西部片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广受欢迎的电影类型。说它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不仅深受观众的欢迎,而且深受研究者的青睐。它以诡异的画面、惊险的情节、怪诞的人物,予人以新奇的感受,也给制片商带来滚滚财源。

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都是哪些人在精神上大快朵颐?它满足了怎样的心理?不同的人都做了怎样的回答?精神分析批评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从中可以见出它们怎样的优点和缺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为什么要看恐怖片?看过电影《闪灵》的人,一般会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心理体验:难以言表的恐怖。尽管恐怖,还是满怀惊喜:看的时候吓得提心吊胆,说起来又津津有味,大有痛快淋漓之感。观者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一些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对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150名大学生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的当晚难以入睡,其中有1/5的人甚至一连好几个月都无法安寝;76%的人认为在看完恐怖片后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异常,其中1/2以上的人在一周内能够恢复常态,但有1/4的人在一年内没有这样的好运;6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后在午夜不敢接听电话;31%的人认为自己变得神经质了,经常心神不宁、疑神疑鬼。不过,观者一般承认,只有观看恐怖片,才能真正体验到“痛快”的内涵:痛是快中之痛,快是痛中之快;因为痛,所以快;因为快,方知痛。何以至此?

在某些人看来,看恐怖片“玩的就是心跳”,为的就是“吓一跳”;“吓一跳”之所以如此可贵,是因为日常生活平淡乏味,我们需要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仿佛接受电击一般。这样做,可以缓解生活压力,发泄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平和不满。“尽管与现实生活相比,惊险片更具幻想色彩,但实现这些幻想却是现实的需要,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呢?我们对恐怖有一种心理上的迷恋,我们喜欢被吓唬。”当然,这样的看法还很肤浅,因为它并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吓一跳”?换言之,人为什么有被“吓一跳”的渴求?它是一种需求(need),一种要求(demand),还是一种欲求(desire),它能否最终获得满足?在获得满足时又导致了怎样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

应该说,恐怖与焦虑是一对难兄难弟。“恐怖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恐惧焦虑心理。对人类在宇宙中孤独地位的焦虑,对社会道德的焦虑,对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焦虑和恐惧,对恐惧的恐惧,对焦虑的焦虑。”如此说来,看恐怖片是为了体验焦虑,这与人类饱受压抑的“潜意识”有关,与施虐狂和受虐狂心理有关,因为恐怖片就是以施虐、受虐、疯狂、窥淫癖为基础的。总算把人类对于恐怖的需要与无意识联系在了一起,但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体验焦虑就能消除焦虑吗?如果体验焦虑无法消除焦虑,为什么还要去体验焦虑?焦虑本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是诱发歇斯底里症的成因,我们为什么还要揭开这个伤口,一再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

对于某些人而言,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叙述闭合过程”(processofnarrativeclosure)为基础的。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大团圆”的结局为基础的。而我们一直对“大团圆”情有独钟,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瞒和骗的恶习,都源于这里:“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在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恐怖叙事中,无论过程多么令人心惊肉跳,可怕的事物和力量最终会被消灭或制服。恐怖叙事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开始时风平浪静,秩序井然,继之是恐怖力量介入,这时和谐的秩序被打破,最后恐怖力量被消灭,原始秩序得以恢复,世界终获太平,人人各得其所。观者期待着最终的圆满,而这种期等最终得以满足,于是一切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在恐怖片中,因为黑暗势力的介入,善与恶、正常与变态、现实与幻觉、理性与非理性一度消泯了彼此间的界限。“恐怖片暴露了理性的种种局限性,从而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非理性。理性王国代表着那些可控制、可预测的秩序井然、明白易懂的领域,而非理性王国正好与之相反,它代表着那些构成生活底层的混乱无序、难以言状、混沌而又不可预测的领域。”在恐怖片中,非理性力量破坏了社会秩序,但在一般情形下,它又通过科学和武力重新恢复理性、秩序,我们因此能在心理上获得由恐怖带来的某种快感。

这样的叙事结构当然也会产生意识形态性的效果,而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又特别擅长于解剖这种类型的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所以我们不妨拿来一试。透过解构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我们会说,恐怖文本的叙事闭合(narrativeclosure)不仅压抑、招安了那些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秩序的因素,而且还在观者那里制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效果。在欣赏恐怖电影或解读恐怖文本时,观者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矛盾,它们可能会使观者无法获得系统、连贯的身份;只有平息观者心中的冲突和矛盾,观者才能把自己感知为系统、连贯的能动者(agent),获得连贯一致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否则,轻者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重者陷入人格分裂的泥潭。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必须大

致了解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理念。解构主义批评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研究的焦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systemofsignification)本身。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有其规则和代码,这规则和代码可能是语言性的,也可能是视觉形象的。单个作者并非意义之源,只有规则和代码才是意义之源。我们把自己感知为个人,我们有自己的主体性,但我们这个人和我们的主体性却是符指化系统的产物: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看上去,我们通过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语言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能沿着它铺设的轨道向前滑行。如此而已。

用阿尔都塞的话说,这个过程也是把个人“询唤”成主体的过程。阿尔都塞相信,“询唤”是我们被灌输意识形态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招呼”(hail)我们,邀请我们与它发生某种关联。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招呼”(hail)或“询唤”(interpellation)“制造”出来的。这样,意识形态是主体的创造者,而主体又要屈从于各种意识形态物质实践。阿尔都塞要问的是:意识形态是如何波及我们这里的?他的答案是:通过为我们创造一个主体-地位或“身份”,也正是通过这个主体-地位或身份,我们借助于意识形态指定的术语来阐释世界或世界的某些方面。阿尔都塞把创造主体-地位的过程称为“询唤”。如我们看足球比赛时把自己当成球迷,乘车时把自己当成乘客,购物时把自己当成顾客,都是将自己置于一定的“主体-地位”之上,自觉地接受了意识形态的“询唤”,并把自己“询唤”成了特定的主体。比如我们会说,“球迷要有球迷的样子”,等等。“一切意识形态都会通过发挥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的个人招呼或‘询唤’成具体的主体。”

“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是政治人物或政治力量的渴望。隐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推理是:一旦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结构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方式。主体(或对于个性和身份的感知)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旦在把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这种身份感就变得自然和真实了。本来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事物,本来是人工建构起来的东西,现在变得要多自然有多自然,要多本真有多本真了。

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批评声称,恐怖电影丑化、贬低了女性。恐怖是以女性性别对于父权的畏惧为基础的。女性最终被刻画成了怪物,它们破坏社会秩序,因而必须加以残酷打击、无情镇压。在早期的恐怖片中(比如在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的“吸血鬼”系列影片中),妇女扮演着食人兽式的怪物,这些电影就表现出顽固的厌女症(misogyny)倾向。恐怖叙事通常把女性(特别是母亲)描绘成吞噬一切的庞然巨怪,她们危及到了男性的生存。这符合男性的想像。拉康说过,女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不等于我们敢于摸)的女性,都是男人们想像中的女性,与作为“自在的女性”(female-in-herself)毫无关系。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自在的女性”只是一个理论假定,因为男性只能感知自己想像中的女性。在男性的想像中,女性既是可欲的,也是危险的。我们的经典文本常把女性称为“美女蛇”、“狐狸精”,我读中学时一位同学甚至告诉我,女性都是“敲骨吸髓”之人:表面上温婉可人,实际上凶残无比,到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步。恐怖电影要探索的正是此类问题,恐怖叙事之所以能够带来快乐,是因为它满足了男人的欲望:亲眼目睹爱恨交加的女性被征服。或者女性因为性行为受到男性怪物的惩罚。这时,除非愿意听命于他们的父权制权威,她们是无法获得拯救的。

这告诉我们,就其意识形态内涵而言,恐怖本质上是父权制的。此外,恐怖首先也是由男性生产和消费的。男女之异首先是由俄狄浦斯情结“结构”出来的。在俄狄浦斯阶段,男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不同于女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对于成长中的男性而言,要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就必须拒绝母亲、依附父亲,努力把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相形之下,成长中的女性根本就不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而因努力认同母亲,将自己置于“女性”领域。总之,她没有像男孩那样使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阉割的恰恰是男性而非女性;说女性因为发现自己没有阳物而感到焦虑,也是男性一厢情愿地想像出来的。

以这种方式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也与语言的“习得方式”有关。语言先天隶属于父权制领域。据说,正是父权制的意义系统和区分系统把秩序强加于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体人类的生存,并努力控制全体人类的生存。男性在习得这种语言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但女性与语言结成的关系,则与此完全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学习语言就是纳入男性领域,结果许多学者努力发掘女性使用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应该与女性经验以及母亲的身体亲密无间。这种语言通常被称为“女性书写”(écriturefeminine),中国少数民族所谓的“女书”,是也。它不是整齐有序的区分系统,只是感性的声音和节奏的流淌。它向整齐有序的父权制语言发起了挑战,同时依然与母亲身体或母性记号保持着血浓于水的联系。

对于恐怖片所做的精神分析不可小觑,至少,这种分析试图严肃地面对恐怖片之类的文化形式,特别是影响巨大的通俗文化形式。在此之前,形形色色的文艺批评常常对这类文本熟视无睹,不置一词。不过这种分析也存在着自身的盲点和问题。首先,恐怖(特别是通俗文化中的恐怖)依然被界定为必要的“循环形式”,其功能在于生产或再生产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形式,进而把个人“询唤”成特定的主体。说恐怖是“循环形式”,并不意味着恐怖类文本完全一致而毫无差异;相反,对于文类经济(economyofgenre)来说,差异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这种文类才能不断重复“询唤”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宰制性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个人才能被“询唤”成特定的主体。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存在着种种细微的差异,恐怖类文本依然被界定为“结构化之系统”(systemsofstructuration),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恐怖类文本都要把女性界定为怪物,都是用来满足男性进入父权

制文化心理之需的。

性别的楚河汉界导致了内心的焦虑及种种心理问题。反过来,也正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和种种心理问题,不同的文类才能诉诸不同的性别。比如,恐怖对应着男性的焦虑。它不断地压制母性记号和对母亲的欲望,这是由男性在俄狄浦斯情结内完成的。男性总要把自己建构成雄性主体(“雄赳赳气昂昂的男子汉大丈夫”),对于他们而言,恐怖和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恐怖是对罗曼司的补充。男性既渴望罗曼司的温柔,又渴望获得恐惧的洗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把男性的“个人”建构成雄性的“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分析导致了某种“非此即彼”的政治,而且这种政治必定是化约性的(或称还原性的)。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电影界中的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文学界中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的先锋派文本显然是大相径庭的。要知道,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用来建构意识形态的,而戈达尔和乔伊斯的文本则是用来解构意识形态的。当然,这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的。如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我们也会发现,用以解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会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用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有解构意识形态的可能。但精神分析批评显然顾不了这么多,否则无法彰显它自身的特性。从总体上看,在解构主义精神分析中,只有两种政治可供选择:或者是生产或再生产意识形态,或者是解构意识形态。

而且,尽管这种批评模式试图把研究重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本身,它还是频繁地回到对单个艺术家的关注上来。例如,我们从来都不清楚,那些先锋派的批判锋芒究竟来自何处。只有某些人物(诸如戈达尔和乔伊斯)能够与意识形态系统进行决裂。同样有趣的是,解构主义与“导演理论”(auteurtheory)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同样的人物在解构主义和“导演理论”那里得到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在解构主义批评中,这些人物正在从内部积极地解构意识形态系统;但在“导演理论”那里,这些人物只是些“导演”(auteurs)而已,他们正在建构意识形态系统。这样的人物包括约翰·福特(JohnFord)、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道格拉斯·薛克(DouglasSirk)、尼古拉斯·雷(NicholasRay)等。

这种批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得证实和证伪变得异常困难。其实也是这任何关切无意识过程的理论都会碰到的刺手问题。根据一般的精神分析理论,意识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欺诈。只有无意识才是充分、可靠的,才能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不仅如此,精神分析批评还往往导致了一种冥顽不化的倾向,即进行所谓的“奥义解读”(esotericreadings)。精神分析批评关注的是无意识,而无意识是我们一再压抑和极力否认的东西;因为我们再三压抑和极力否认,它必定无法与我们多数人对文本的体验相吻合。于是,任何人要想以自己对于文本的体验反对精神分析的阐释,都会被当作压抑和抵抗的结果被置之不理(“他在压抑自己的无意识,不敢承认自己的欲望”)。如此说来,借助这种批评对文本进行阐释,不仅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毫无关系,甚至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势不两立。这时,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呢?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还是别人的分析?是相信自己的意识,还是相信由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出来的据说是属于我们的无意识?

恐怖电影范文篇3

这是恐怖主义肆虐全球的时代,但我们对于恐怖的体验却是间接的,大多来自电影。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它们“有的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的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的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总之是生命受到了威胁,并因此令我们心怀畏惧。

喜欢看电影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观影经历。近年来,恐怖片在继西部片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广受欢迎的电影类型。说它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不仅深受观众的欢迎,而且深受研究者的青睐。它以诡异的画面、惊险的情节、怪诞的人物,予人以新奇的感受,也给制片商带来滚滚财源。

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都是哪些人在精神上大快朵颐?它满足了怎样的心理?不同的人都做了怎样的回答?精神分析批评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从中可以见出它们怎样的优点和缺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为什么要看恐怖片?看过电影《闪灵》的人,一般会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心理体验:难以言表的恐怖。尽管恐怖,还是满怀惊喜:看的时候吓得提心吊胆,说起来又津津有味,大有痛快淋漓之感。观者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一些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对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150名大学生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的当晚难以入睡,其中有1/5的人甚至一连好几个月都无法安寝;76%的人认为在看完恐怖片后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异常,其中1/2以上的人在一周内能够恢复常态,但有1/4的人在一年内没有这样的好运;6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后在午夜不敢接听电话;31%的人认为自己变得神经质了,经常心神不宁、疑神疑鬼。[2]不过,观者一般承认,只有观看恐怖片,才能真正体验到“痛快”的内涵:痛是快中之痛,快是痛中之快;因为痛,所以快;因为快,方知痛。何以至此?

在某些人看来,看恐怖片“玩的就是心跳”,为的就是“吓一跳”;“吓一跳”之所以如此可贵,是因为日常生活平淡乏味,我们需要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仿佛接受电击一般。这样做,可以缓解生活压力,发泄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平和不满。“尽管与现实生活相比,惊险片更具幻想色彩,但实现这些幻想却是现实的需要,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呢?我们对恐怖有一种心理上的迷恋,我们喜欢被吓唬。”[3]当然,这样的看法还很肤浅,因为它并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吓一跳”?换言之,人为什么有被“吓一跳”的渴求?它是一种需求(need),一种要求(demand),还是一种欲求(desire),它能否最终获得满足?在获得满足时又导致了怎样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

应该说,恐怖与焦虑是一对难兄难弟。“恐怖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恐惧焦虑心理。对人类在宇宙中孤独地位的焦虑,对社会道德的焦虑,对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焦虑和恐惧,对恐惧的恐惧,对焦虑的焦虑。”[4]如此说来,看恐怖片是为了体验焦虑,这与人类饱受压抑的“潜意识”有关,与施虐狂和受虐狂心理有关,因为恐怖片就是以施虐、受虐、疯狂、窥淫癖为基础的。[5]总算把人类对于恐怖的需要与无意识联系在了一起,但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体验焦虑就能消除焦虑吗?如果体验焦虑无法消除焦虑,为什么还要去体验焦虑?焦虑本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是诱发歇斯底里症的成因,我们为什么还要揭开这个伤口,一再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

对于某些人而言,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叙述闭合过程”(processofnarrativeclosure)为基础的。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大团圆”的结局为基础的。而我们一直对“大团圆”情有独钟,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瞒和骗的恶习,都源于这里:“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6]在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恐怖叙事中,无论过程多么令人心惊肉跳,可怕的事物和力量最终会被消灭或制服。恐怖叙事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开始时风平浪静,秩序井然,继之是恐怖力量介入,这时和谐的秩序被打破,最后恐怖力量被消灭,原始秩序得以恢复,世界终获太平,人人各得其所。观者期待着最终的圆满,而这种期等最终得以满足,于是一切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在恐怖片中,因为黑暗势力的介入,善与恶、正常与变态、现实与幻觉、理性与非理性一度消泯了彼此间的界限。“恐怖片暴露了理性的种种局限性,从而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非理性。理性王国代表着那些可控制、可预测的秩序井然、明白易懂的领域,而非理性王国正好与之相反,它代表着那些构成生活底层的混乱无序、难以言状、混沌而又不可预测的领域。”[7]在恐怖片中,非理性力量破坏了社会秩序,但在一般情形下,它又通过科学和武力重新恢复理性、秩序,我们因此能在心理上获得由恐怖带来的某种快感。

这样的叙事结构当然也会产生意识形态性的效果,而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又特别擅长于解剖这种类型的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所以我们不妨拿来一试。透过解构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我们会说,恐怖文本的叙事闭合(narrativeclosure)不仅压抑、招安了那些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秩序的因素,而且还在观者那里制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效果。在欣赏恐怖电影或解读恐怖文本时,观者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矛盾,它们可能会使观者无法获得系统、连贯的身份;只有平息观者心中的冲突和矛盾,观者才能把自己感知为系统、连贯的能动者(agent),获得连贯一致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否则,轻者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重者陷入人格分裂的泥潭。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必须大致了解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理念。解构主义批评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研究的焦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systemofsignification)本身。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有其规则和代码,这规则和代码可能是语言性的,也可能是视觉形象的。单个作者并非意义之源,只有规则和代码才是意义之源。我们把自己感知为个人,我们有自己的主体性,但我们这个人和我们的主体性却是符指化系统的产物: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看上去,我们通过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语言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能沿着它铺设的轨道向前滑行。如此而已。

用阿尔都塞的话说,这个过程也是把个人“询唤”成主体的过程。阿尔都塞相信,“询唤”是我们被灌输意识形态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招呼”(hail)我们,邀请我们与它发生某种关联。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招呼”(hail)或“询唤”(interpellation)“制造”出来的。这样,意识形态是主体的创造者,而主体又要屈从于各种意识形态物质实践。阿尔都塞要问的是:意识形态是如何波及我们这里的?他的答案是:通过为我们创造一个主体-地位或“身份”,也正是通过这个主体-地位或身份,我们借助于意识形态指定的术语来阐释世界或世界的某些方面。阿尔都塞把创造主体-地位的过程称为“询唤”。如我们看足球比赛时把自己当成球迷,乘车时把自己当成乘客,购物时把自己当成顾客,都是将自己置于一定的“主体-地位”之上,自觉地接受了意识形态的“询唤”,并把自己“询唤”成了特定的主体。比如我们会说,“球迷要有球迷的样子”,等等。“一切意识形态都会通过发挥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的个人招呼或‘询唤’成具体的主体。”

“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是政治人物或政治力量的渴望。隐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推理是:一旦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结构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方式。主体(或对于个性和身份的感知)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旦在把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这种身份感就变得自然和真实了。本来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事物,本来是人工建构起来的东西,现在变得要多自然有多自然,要多本真有多本真了。

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批评声称,恐怖电影丑化、贬低了女性。恐怖是以女性性别对于父权的畏惧为基础的。女性最终被刻画成了怪物,它们破坏社会秩序,因而必须加以残酷打击、无情镇压。在早期的恐怖片中(比如在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的“吸血鬼”系列影片中),妇女扮演着食人兽式的怪物,这些电影就表现出顽固的厌女症(misogyny)倾向。恐怖叙事通常把女性(特别是母亲)描绘成吞噬一切的庞然巨怪,她们危及到了男性的生存。这符合男性的想像。拉康说过,女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不等于我们敢于摸)的女性,都是男人们想像中的女性,与作为“自在的女性”(female-in-herself)毫无关系。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自在的女性”只是一个理论假定,因为男性只能感知自己想像中的女性。在男性的想像中,女性既是可欲的,也是危险的。我们的经典文本常把女性称为“美女蛇”、“狐狸精”,我读中学时一位同学甚至告诉我,女性都是“敲骨吸髓”之人:表面上温婉可人,实际上凶残无比,到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步。恐怖电影要探索的正是此类问题,恐怖叙事之所以能够带来快乐,是因为它满足了男人的欲望:亲眼目睹爱恨交加的女性被征服。或者女性因为性行为受到男性怪物的惩罚。这时,除非愿意听命于他们的父权制权威,她们是无法获得拯救的。

这告诉我们,就其意识形态内涵而言,恐怖本质上是父权制的。此外,恐怖首先也是由男性生产和消费的。男女之异首先是由俄狄浦斯情结“结构”出来的。在俄狄浦斯阶段,男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不同于女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对于成长中的男性而言,要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就必须拒绝母亲、依附父亲,努力把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相形之下,成长中的女性根本就不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而因努力认同母亲,将自己置于“女性”领域。总之,她没有像男孩那样使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阉割的恰恰是男性而非女性;说女性因为发现自己没有阳物而感到焦虑,也是男性一厢情愿地想像出来的。

以这种方式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也与语言的“习得方式”有关。语言先天隶属于父权制领域。据说,正是父权制的意义系统和区分系统把秩序强加于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体人类的生存,并努力控制全体人类的生存。男性在习得这种语言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但女性与语言结成的关系,则与此完全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学习语言就是纳入男性领域,结果许多学者努力发掘女性使用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应该与女性经验以及母亲的身体亲密无间。这种语言通常被称为“女性书写”(écriturefeminine),中国少数民族所谓的“女书”,是也。它不是整齐有序的区分系统,只是感性的声音和节奏的流淌。它向整齐有序的父权制语言发起了挑战,同时依然与母亲身体或母性记号保持着血浓于水的联系。

性别的楚河汉界导致了内心的焦虑及种种心理问题。反过来,也正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和种种心理问题,不同的文类才能诉诸不同的性别。比如,恐怖对应着男性的焦虑。它不断地压制母性记号和对母亲的欲望,这是由男性在俄狄浦斯情结内完成的。男性总要把自己建构成雄性主体(“雄赳赳气昂昂的男子汉大丈夫”),对于他们而言,恐怖和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恐怖是对罗曼司的补充。男性既渴望罗曼司的温柔,又渴望获得恐惧的洗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把男性的“个人”建构成雄性的“主体”。

对于恐怖片所做的精神分析不可小觑,至少,这种分析试图严肃地面对恐怖片之类的文化形式,特别是影响巨大的通俗文化形式。在此之前,形形色色的文艺批评常常对这类文本熟视无睹,不置一词。不过这种分析也存在着自身的盲点和问题。首先,恐怖(特别是通俗文化中的恐怖)依然被界定为必要的“循环形式”,其功能在于生产或再生产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形式,进而把个人“询唤”成特定的主体。说恐怖是“循环形式”,并不意味着恐怖类文本完全一致而毫无差异;相反,对于文类经济(economyofgenre)来说,差异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这种文类才能不断重复“询唤”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宰制性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个人才能被“询唤”成特定的主体。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存在着种种细微的差异,恐怖类文本依然被界定为“结构化之系统”(systemsofstructuration),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恐怖类文本都要把女性界定为怪物,都是用来满足男性进入父权制文化心理之需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分析导致了某种“非此即彼”的政治,而且这种政治必定是化约性的(或称还原性的)。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电影界中的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文学界中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的先锋派文本显然是大相径庭的。要知道,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用来建构意识形态的,而戈达尔和乔伊斯的文本则是用来解构意识形态的。当然,这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的。如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我们也会发现,用以解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会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用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有解构意识形态的可能。但精神分析批评显然顾不了这么多,否则无法彰显它自身的特性。从总体上看,在解构主义精神分析中,只有两种政治可供选择:或者是生产或再生产意识形态,或者是解构意识形态。

而且,尽管这种批评模式试图把研究重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本身,它还是频繁地回到对单个艺术家的关注上来。例如,我们从来都不清楚,那些先锋派的批判锋芒究竟来自何处。只有某些人物(诸如戈达尔和乔伊斯)能够与意识形态系统进行决裂。同样有趣的是,解构主义与“导演理论”(auteurtheory)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同样的人物在解构主义和“导演理论”那里得到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在解构主义批评中,这些人物正在从内部积极地解构意识形态系统;但在“导演理论”那里,这些人物只是些“导演”(auteurs)而已,他们正在建构意识形态系统。这样的人物包括约翰·福特(JohnFord)、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道格拉斯·薛克(DouglasSirk)、尼古拉斯·雷(NicholasRay)等。

与所有的结构主义批评一样,在识别仅有的两种类型的文本时,这种形式的批评往往容易忽视历史性。比如它并不关心处于特定时空中的特定意识形态和特定主体性,只关切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批判和一般意义上的主体批判。正如霍尔(StuartHall)所言,在对主体进行精神分析时,解构主义的主体分析往往是超历史的,它刻意追求超历史的普遍性;它面对的是一般主体(subject-in-general),而不是在历史上活生生的社会主体,或者在社会上活生生的特定语言。

这种批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得证实和证伪变得异常困难。其实也是这任何关切无意识过程的理论都会碰到的刺手问题。根据一般的精神分析理论,意识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欺诈。只有无意识才是充分、可靠的,才能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不仅如此,精神分析批评还往往导致了一种冥顽不化的倾向,即进行所谓的“奥义解读”(esotericreadings)。精神分析批评关注的是无意识,而无意识是我们一再压抑和极力否认的东西;因为我们再三压抑和极力否认,它必定无法与我们多数人对文本的体验相吻合。于是,任何人要想以自己对于文本的体验反对精神分析的阐释,都会被当作压抑和抵抗的结果被置之不理(“他在压抑自己的无意识,不敢承认自己的欲望”)。如此说来,借助这种批评对文本进行阐释,不仅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毫无关系,甚至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势不两立。这时,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呢?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还是别人的分析?是相信自己的意识,还是相信由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出来的据说是属于我们的无意识?

恐怖电影范文篇4

在某些人看来,看恐怖片“玩的就是心跳”,为的就是“吓一跳”;“吓一跳”之所以如此可贵,是因为日常生活平淡乏味,我们需要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仿佛接受电击一般。这样做,可以缓解生活压力,发泄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平和不满。“尽管与现实生活相比,惊险片更具幻想色彩,但实现这些幻想却是现实的需要,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呢?我们对恐怖有一种心理上的迷恋,我们喜欢被吓唬。”[3]当然,这样的看法还很肤浅,因为它并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吓一跳”?换言之,人为什么有被“吓一跳”的渴求?它是一种需求(need),一种要求(demand),还是一种欲求(desire),它能否最终获得满足?在获得满足时又导致了怎样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

应该说,恐怖与焦虑是一对难兄难弟。“恐怖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恐惧焦虑心理。对人类在宇宙中孤独地位的焦虑,对社会道德的焦虑,对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焦虑和恐惧,对恐惧的恐惧,对焦虑的焦虑。”[4]如此说来,看恐怖片是为了体验焦虑,这与人类饱受压抑的“潜意识”有关,与施虐狂和受虐狂心理有关,因为恐怖片就是以施虐、受虐、疯狂、窥淫癖为基础的。[5]总算把人类对于恐怖的需要与无意识联系在了一起,但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体验焦虑就能消除焦虑吗?如果体验焦虑无法消除焦虑,为什么还要去体验焦虑?焦虑本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是诱发歇斯底里症的成因,我们为什么还要揭开这个伤口,一再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

对于某些人而言,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叙述闭合过程”(processofnarrativeclosure)为基础的。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大团圆”的结局为基础的。而我们一直对“大团圆”情有独钟,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瞒和骗的恶习,都源于这里:“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6]在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恐怖叙事中,无论过程多么令人心惊肉跳,可怕的事物和力量最终会被消灭或制服。恐怖叙事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开始时风平浪静,秩序井然,继之是恐怖力量介入,这时和谐的秩序被打破,最后恐怖力量被消灭,原始秩序得以恢复,世界终获太平,人人各得其所。观者期待着最终的圆满,而这种期等最终得以满足,于是一切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在恐怖片中,因为黑暗势力的介入,善与恶、正常与变态、现实与幻觉、理性与非理性一度消泯了彼此间的界限。“恐怖片暴露了理性的种种局限性,从而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非理性。理性王国代表着那些可控制、可预测的秩序井然、明白易懂的领域,而非理性王国正好与之相反,它代表着那些构成生活底层的混乱无序、难以言状、混沌而又不可预测的领域。”[7]在恐怖片中,非理性力量破坏了社会秩序,但在一般情形下,它又通过科学和武力重新恢复理性、秩序,我们因此能在心理上获得由恐怖带来的某种快感。

这样的叙事结构当然也会产生意识形态性的效果,而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又特别擅长于解剖这种类型的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所以我们不妨拿来一试。透过解构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我们会说,恐怖文本的叙事闭合(narrativeclosure)不仅压抑、招安了那些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秩序的因素,而且还在观者那里制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效果。在欣赏恐怖电影或解读恐怖文本时,观者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矛盾,它们可能会使观者无法获得系统、连贯的身份;只有平息观者心中的冲突和矛盾,观者才能把自己感知为系统、连贯的能动者(agent),获得连贯一致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否则,轻者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重者陷入人格分裂的泥潭。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必须大致了解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理念。解构主义批评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研究的焦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systemofsignification)本身。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有其规则和代码,这规则和代码可能是语言性的,也可能是视觉形象的。单个作者并非意义之源,只有规则和代码才是意义之源。我们把自己感知为个人,我们有自己的主体性,但我们这个人和我们的主体性却是符指化系统的产物: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看上去,我们通过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语言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能沿着它铺设的轨道向前滑行。如此而已。

用阿尔都塞的话说,这个过程也是把个人“询唤”成主体的过程。阿尔都塞相信,“询唤”是我们被灌输意识形态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招呼”(hail)我们,邀请我们与它发生某种关联。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招呼”(hail)或“询唤”(interpellation)“制造”出来的。这样,意识形态是主体的创造者,而主体又要屈从于各种意识形态物质实践。阿尔都塞要问的是:意识形态是如何波及我们这里的?他的答案是:通过为我们创造一个主体-地位或“身份”,也正是通过这个主体-地位或身份,我们借助于意识形态指定的术语来阐释世界或世界的某些方面。阿尔都塞把创造主体-地位的过程称为“询唤”。如我们看足球比赛时把自己当成球迷,乘车时把自己当成乘客,购物时把自己当成顾客,都是将自己置于一定的“主体-地位”之上,自觉地接受了意识形态的“询唤”,并把自己“询唤”成了特定的主体。比如我们会说,“球迷要有球迷的样子”,等等。“一切意识形态都会通过发挥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的个人招呼或‘询唤’成具体的主体。”

“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是政治人物或政治力量的渴望。隐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推理是:一旦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结构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方式。主体(或对于个性和身份的感知)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旦在把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这种身份感就变得自然和真实了。本来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事物,本来是人工建构起来的东西,现在变得要多自然有多自然,要多本真有多本真了。

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批评声称,恐怖电影丑化、贬低了女性。恐怖是以女性性别对于父权的畏惧为基础的。女性最终被刻画成了怪物,它们破坏社会秩序,因而必须加以残酷打击、无情镇压。在早期的恐怖片中(比如在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的“吸血鬼”系列影片中),妇女扮演着食人兽式的怪物,这些电影就表现出顽固的厌女症(misogyny)倾向。恐怖叙事通常把女性(特别是母亲)描绘成吞噬一切的庞然巨怪,她们危及到了男性的生存。这符合男性的想像。拉康说过,女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不等于我们敢于摸)的女性,都是男人们想像中的女性,与作为“自在的女性”(female-in-herself)毫无关系。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自在的女性”只是一个理论假定,因为男性只能感知自己想像中的女性。在男性的想像中,女性既是可欲的,也是危险的。我们的经典文本常把女性称为“美女蛇”、“狐狸精”,我读中学时一位同学甚至告诉我,女性都是“敲骨吸髓”之人:表面上温婉可人,实际上凶残无比,到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步。恐怖电影要探索的正是此类问题,恐怖叙事之所以能够带来快乐,是因为它满足了男人的欲望:亲眼目睹爱恨交加的女性被征服。或者女性因为性行为受到男性怪物的惩罚。这时,除非愿意听命于他们的父权制权威,她们是无法获得拯救的。

这告诉我们,就其意识形态内涵而言,恐怖本质上是父权制的。此外,恐怖首先也是由男性生产和消费的。男女之异首先是由俄狄浦斯情结“结构”出来的。在俄狄浦斯阶段,男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不同于女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对于成长中的男性而言,要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就必须拒绝母亲、依附父亲,努力把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相形之下,成长中的女性根本就不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而因努力认同母亲,将自己置于“女性”领域。总之,她没有像男孩那样使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阉割的恰恰是男性而非女性;说女性因为发现自己没有阳物而感到焦虑,也是男性一厢情愿地想像出来的。

以这种方式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也与语言的“习得方式”有关。语言先天隶属于父权制领域。据说,正是父权制的意义系统和区分系统把秩序强加于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体人类的生存,并努力控制全体人类的生存。男性在习得这种语言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但女性与语言结成的关系,则与此完全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学习语言就是纳入男性领域,结果许多学者努力发掘女性使用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应该与女性经验以及母亲的身体亲密无间。这种语言通常被称为“女性书写”(écriturefeminine),中国少数民族所谓的“女书”,是也。它不是整齐有序的区分系统,只是感性的声音和节奏的流淌。它向整齐有序的父权制语言发起了挑战,同时依然与母亲身体或母性记号保持着血浓于水的联系。

性别的楚河汉界导致了内心的焦虑及种种心理问题。反过来,也正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和种种心理问题,不同的文类才能诉诸不同的性别。比如,恐怖对应着男性的焦虑。它不断地压制母性记号和对母亲的欲望,这是由男性在俄狄浦斯情结内完成的。男性总要把自己建构成雄性主体(“雄赳赳气昂昂的男子汉大丈夫”),对于他们而言,恐怖和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恐怖是对罗曼司的补充。男性既渴望罗曼司的温柔,又渴望获得恐惧的洗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把男性的“个人”建构成雄性的“主体”。

对于恐怖片所做的精神分析不可小觑,至少,这种分析试图严肃地面对恐怖片之类的文化形式,特别是影响巨大的通俗文化形式。在此之前,形形色色的文艺批评常常对这类文本熟视无睹,不置一词。不过这种分析也存在着自身的盲点和问题。首先,恐怖(特别是通俗文化中的恐怖)依然被界定为必要的“循环形式”,其功能在于生产或再生产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形式,进而把个人“询唤”成特定的主体。说恐怖是“循环形式”,并不意味着恐怖类文本完全一致而毫无差异;相反,对于文类经济(economyofgenre)来说,差异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这种文类才能不断重复“询唤”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宰制性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个人才能被“询唤”成特定的主体。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存在着种种细微的差异,恐怖类文本依然被界定为“结构化之系统”(systemsofstructuration),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恐怖类文本都要把女性界定为怪物,都是用来满足男性进入父权制文化心理之需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分析导致了某种“非此即彼”的政治,而且这种政治必定是化约性的(或称还原性的)。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电影界中的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文学界中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的先锋派文本显然是大相径庭的。要知道,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用来建构意识形态的,而戈达尔和乔伊斯的文本则是用来解构意识形态的。当然,这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的。如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我们也会发现,用以解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会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用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有解构意识形态的可能。但精神分析批评显然顾不了这么多,否则无法彰显它自身的特性。从总体上看,在解构主义精神分析中,只有两种政治可供选择:或者是生产或再生产意识形态,或者是解构意识形态。

而且,尽管这种批评模式试图把研究重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本身,它还是频繁地回到对单个艺术家的关注上来。例如,我们从来都不清楚,那些先锋派的批判锋芒究竟来自何处。只有某些人物(诸如戈达尔和乔伊斯)能够与意识形态系统进行决裂。同样有趣的是,解构主义与“导演理论”(auteurtheory)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同样的人物在解构主义和“导演理论”那里得到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在解构主义批评中,这些人物正在从内部积极地解构意识形态系统;但在“导演理论”那里,这些人物只是些“导演”(auteurs)而已,他们正在建构意识形态系统。这样的人物包括约翰·福特(JohnFord)、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道格拉斯·薛克(DouglasSirk)、尼古拉斯·雷(NicholasRay)等。

与所有的结构主义批评一样,在识别仅有的两种类型的文本时,这种形式的批评往往容易忽视历史性。比如它并不关心处于特定时空中的特定意识形态和特定主体性,只关切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批判和一般意义上的主体批判。正如霍尔(StuartHall)所言,在对主体进行精神分析时,解构主义的主体分析往往是超历史的,它刻意追求超历史的普遍性;它面对的是一般主体(subject-in-general),而不是在历史上活生生的社会主体,或者在社会上活生生的特定语言。

这种批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得证实和证伪变得异常困难。其实也是这任何关切无意识过程的理论都会碰到的刺手问题。根据一般的精神分析理论,意识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欺诈。只有无意识才是充分、可靠的,才能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不仅如此,精神分析批评还往往导致了一种冥顽不化的倾向,即进行所谓的“奥义解读”(esotericreadings)。精神分析批评关注的是无意识,而无意识是我们一再压抑和极力否认的东西;因为我们再三压抑和极力否认,它必定无法与我们多数人对文本的体验相吻合。于是,任何人要想以自己对于文本的体验反对精神分析的阐释,都会被当作压抑和抵抗的结果被置之不理(“他在压抑自己的无意识,不敢承认自己的欲望”)。如此说来,借助这种批评对文本进行阐释,不仅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毫无关系,甚至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势不两立。这时,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呢?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还是别人的分析?是相信自己的意识,还是相信由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出来的据说是属于我们的无意识?

恐怖电影范文篇5

关键词:恐怖电影;恐怖主义;精神

前言

这是恐怖主义肆虐全球的时代,但我们对于恐怖的体验却是间接的,大多来自电影。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它们“有的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的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的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总之是生命受到了威胁,并因此令我们心怀畏惧。

喜欢看电影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观影经历。近年来,恐怖片在继西部片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广受欢迎的电影类型。说它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不仅深受观众的欢迎,而且深受研究者的青睐。它以诡异的画面、惊险的情节、怪诞的人物,予人以新奇的感受,也给制片商带来滚滚财源。

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都是哪些人在精神上大快朵颐?它满足了怎样的心理?不同的人都做了怎样的回答?精神分析批评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从中可以见出它们怎样的优点和缺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为什么要看恐怖片?看过电影《闪灵》的人,一般会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心理体验:难以言表的恐怖。尽管恐怖,还是满怀惊喜:看的时候吓得提心吊胆,说起来又津津有味,大有痛快淋漓之感。观者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一些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对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150名大学生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的当晚难以入睡,其中有1/5的人甚至一连好几个月都无法安寝;76%的人认为在看完恐怖片后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异常,其中1/2以上的人在一周内能够恢复常态,但有1/4的人在一年内没有这样的好运;6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后在午夜不敢接听电话;31%的人认为自己变得神经质了,经常心神不宁、疑神疑鬼。不过,观者一般承认,只有观看恐怖片,才能真正体验到“痛快”的内涵:痛是快中之痛,快是痛中之快;因为痛,所以快;因为快,方知痛。何以至此?

在某些人看来,看恐怖片“玩的就是心跳”,为的就是“吓一跳”;“吓一跳”之所以如此可贵,是因为日常生活平淡乏味,我们需要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仿佛接受电击一般。这样做,可以缓解生活压力,发泄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平和不满。“尽管与现实生活相比,惊险片更具幻想色彩,但实现这些幻想却是现实的需要,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呢?我们对恐怖有一种心理上的迷恋,我们喜欢被吓唬。”当然,这样的看法还很肤浅,因为它并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吓一跳”?换言之,人为什么有被“吓一跳”的渴求?它是一种需求(need),一种要求(demand),还是一种欲求(desire),它能否最终获得满足?在获得满足时又导致了怎样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

应该说,恐怖与焦虑是一对难兄难弟。“恐怖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恐惧焦虑心理。对人类在宇宙中孤独地位的焦虑,对社会道德的焦虑,对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焦虑和恐惧,对恐惧的恐惧,对焦虑的焦虑。”如此说来,看恐怖片是为了体验焦虑,这与人类饱受压抑的“潜意识”有关,与施虐狂和受虐狂心理有关,因为恐怖片就是以施虐、受虐、疯狂、窥淫癖为基础的。总算把人类对于恐怖的需要与无意识联系在了一起,但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体验焦虑就能消除焦虑吗?如果体验焦虑无法消除焦虑,为什么还要去体验焦虑?焦虑本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是诱发歇斯底里症的成因,我们为什么还要揭开这个伤口,一再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

对于某些人而言,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叙述闭合过程”(processofnarrativeclosure)为基础的。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大团圆”的结局为基础的。而我们一直对“大团圆”情有独钟,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瞒和骗的恶习,都源于这里:“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在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恐怖叙事中,无论过程多么令人心惊肉跳,可怕的事物和力量最终会被消灭或制服。恐怖叙事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开始时风平浪静,秩序井然,继之是恐怖力量介入,这时和谐的秩序被打破,最后恐怖力量被消灭,原始秩序得以恢复,世界终获太平,人人各得其所。观者期待着最终的圆满,而这种期等最终得以满足,于是一切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在恐怖片中,因为黑暗势力的介入,善与恶、正常与变态、现实与幻觉、理性与非理性一度消泯了彼此间的界限。“恐怖片暴露了理性的种种局限性,从而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非理性。理性王国代表着那些可控制、可预测的秩序井然、明白易懂的领域,而非理性王国正好与之相反,它代表着那些构成生活底层的混乱无序、难以言状、混沌而又不可预测的领域。”在恐怖片中,非理性力量破坏了社会秩序,但在一般情形下,它又通过科学和武力重新恢复理性、秩序,我们因此能在心理上获得由恐怖带来的某种快感。

这样的叙事结构当然也会产生意识形态性的效果,而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又特别擅长于解剖这种类型的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所以我们不妨拿来一试。透过解构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我们会说,恐怖文本的叙事闭合(narrativeclosure)不仅压抑、招安了那些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秩序的因素,而且还在观者那里制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效果。在欣赏恐怖电影或解读恐怖文本时,观者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矛盾,它们可能会使观者无法获得系统、连贯的身份;只有平息观者心中的冲突和矛盾,观者才能把自己感知为系统、连贯的能动者(agent),获得连贯一致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否则,轻者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重者陷入人格分裂的泥潭。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必须大

致了解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理念。解构主义批评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研究的焦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systemofsignification)本身。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有其规则和代码,这规则和代码可能是语言性的,也可能是视觉形象的。单个作者并非意义之源,只有规则和代码才是意义之源。我们把自己感知为个人,我们有自己的主体性,但我们这个人和我们的主体性却是符指化系统的产物: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看上去,我们通过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语言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能沿着它铺设的轨道向前滑行。如此而已。

用阿尔都塞的话说,这个过程也是把个人“询唤”成主体的过程。阿尔都塞相信,“询唤”是我们被灌输意识形态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招呼”(hail)我们,邀请我们与它发生某种关联。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招呼”(hail)或“询唤”(interpellation)“制造”出来的。这样,意识形态是主体的创造者,而主体又要屈从于各种意识形态物质实践。阿尔都塞要问的是:意识形态是如何波及我们这里的?他的答案是:通过为我们创造一个主体-地位或“身份”,也正是通过这个主体-地位或身份,我们借助于意识形态指定的术语来阐释世界或世界的某些方面。阿尔都塞把创造主体-地位的过程称为“询唤”。如我们看足球比赛时把自己当成球迷,乘车时把自己当成乘客,购物时把自己当成顾客,都是将自己置于一定的“主体-地位”之上,自觉地接受了意识形态的“询唤”,并把自己“询唤”成了特定的主体。比如我们会说,“球迷要有球迷的样子”,等等。“一切意识形态都会通过发挥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的个人招呼或‘询唤’成具体的主体。”

“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是政治人物或政治力量的渴望。隐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推理是:一旦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结构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方式。主体(或对于个性和身份的感知)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旦在把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这种身份感就变得自然和真实了。本来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事物,本来是人工建构起来的东西,现在变得要多自然有多自然,要多本真有多本真了。

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批评声称,恐怖电影丑化、贬低了女性。恐怖是以女性性别对于父权的畏惧为基础的。女性最终被刻画成了怪物,它们破坏社会秩序,因而必须加以残酷打击、无情镇压。在早期的恐怖片中(比如在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的“吸血鬼”系列影片中),妇女扮演着食人兽式的怪物,这些电影就表现出顽固的厌女症(misogyny)倾向。恐怖叙事通常把女性(特别是母亲)描绘成吞噬一切的庞然巨怪,她们危及到了男性的生存。这符合男性的想像。拉康说过,女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不等于我们敢于摸)的女性,都是男人们想像中的女性,与作为“自在的女性”(female-in-herself)毫无关系。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自在的女性”只是一个理论假定,因为男性只能感知自己想像中的女性。在男性的想像中,女性既是可欲的,也是危险的。我们的经典文本常把女性称为“美女蛇”、“狐狸精”,我读中学时一位同学甚至告诉我,女性都是“敲骨吸髓”之人:表面上温婉可人,实际上凶残无比,到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步。恐怖电影要探索的正是此类问题,恐怖叙事之所以能够带来快乐,是因为它满足了男人的欲望:亲眼目睹爱恨交加的女性被征服。或者女性因为性行为受到男性怪物的惩罚。这时,除非愿意听命于他们的父权制权威,她们是无法获得拯救的。

这告诉我们,就其意识形态内涵而言,恐怖本质上是父权制的。此外,恐怖首先也是由男性生产和消费的。男女之异首先是由俄狄浦斯情结“结构”出来的。在俄狄浦斯阶段,男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不同于女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对于成长中的男性而言,要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就必须拒绝母亲、依附父亲,努力把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相形之下,成长中的女性根本就不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而因努力认同母亲,将自己置于“女性”领域。总之,她没有像男孩那样使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阉割的恰恰是男性而非女性;说女性因为发现自己没有阳物而感到焦虑,也是男性一厢情愿地想像出来的。

以这种方式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也与语言的“习得方式”有关。语言先天隶属于父权制领域。据说,正是父权制的意义系统和区分系统把秩序强加于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体人类的生存,并努力控制全体人类的生存。男性在习得这种语言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但女性与语言结成的关系,则与此完全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学习语言就是纳入男性领域,结果许多学者努力发掘女性使用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应该与女性经验以及母亲的身体亲密无间。这种语言通常被称为“女性书写”(écriturefeminine),中国少数民族所谓的“女书”,是也。它不是整齐有序的区分系统,只是感性的声音和节奏的流淌。它向整齐有序的父权制语言发起了挑战,同时依然与母亲身体或母性记号保持着血浓于水的联系。

对于恐怖片所做的精神分析不可小觑,至少,这种分析试图严肃地面对恐怖片之类的文化形式,特别是影响巨大的通俗文化形式。在此之前,形形色色的文艺批评常常对这类文本熟视无睹,不置一词。不过这种分析也存在着自身的盲点和问题。首先,恐怖(特别是通俗文化中的恐怖)依然被界定为必要的“循环形式”,其功能在于生产或再生产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形式,进而把个人“询唤”成特定的主体。说恐怖是“循环形式”,并不意味着恐怖类文本完全一致而毫无差异;相反,对于文类经济(economyofgenre)来说,差异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这种文类才能不断重复“询唤”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宰制性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个人才能被“询唤”成特定的主体。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存在着种种细微的差异,恐怖类文本依然被界定为“结构化之系统”(systemsofstructuration),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恐怖类文本都要把女性界定为怪物,都是用来满足男性进入父权

制文化心理之需的。

性别的楚河汉界导致了内心的焦虑及种种心理问题。反过来,也正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和种种心理问题,不同的文类才能诉诸不同的性别。比如,恐怖对应着男性的焦虑。它不断地压制母性记号和对母亲的欲望,这是由男性在俄狄浦斯情结内完成的。男性总要把自己建构成雄性主体(“雄赳赳气昂昂的男子汉大丈夫”),对于他们而言,恐怖和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恐怖是对罗曼司的补充。男性既渴望罗曼司的温柔,又渴望获得恐惧的洗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把男性的“个人”建构成雄性的“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分析导致了某种“非此即彼”的政治,而且这种政治必定是化约性的(或称还原性的)。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电影界中的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文学界中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的先锋派文本显然是大相径庭的。要知道,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用来建构意识形态的,而戈达尔和乔伊斯的文本则是用来解构意识形态的。当然,这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的。如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我们也会发现,用以解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会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用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有解构意识形态的可能。但精神分析批评显然顾不了这么多,否则无法彰显它自身的特性。从总体上看,在解构主义精神分析中,只有两种政治可供选择:或者是生产或再生产意识形态,或者是解构意识形态。

而且,尽管这种批评模式试图把研究重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本身,它还是频繁地回到对单个艺术家的关注上来。例如,我们从来都不清楚,那些先锋派的批判锋芒究竟来自何处。只有某些人物(诸如戈达尔和乔伊斯)能够与意识形态系统进行决裂。同样有趣的是,解构主义与“导演理论”(auteurtheory)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同样的人物在解构主义和“导演理论”那里得到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在解构主义批评中,这些人物正在从内部积极地解构意识形态系统;但在“导演理论”那里,这些人物只是些“导演”(auteurs)而已,他们正在建构意识形态系统。这样的人物包括约翰·福特(JohnFord)、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道格拉斯·薛克(DouglasSirk)、尼古拉斯·雷(NicholasRay)等。

这种批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得证实和证伪变得异常困难。其实也是这任何关切无意识过程的理论都会碰到的刺手问题。根据一般的精神分析理论,意识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欺诈。只有无意识才是充分、可靠的,才能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不仅如此,精神分析批评还往往导致了一种冥顽不化的倾向,即进行所谓的“奥义解读”(esotericreadings)。精神分析批评关注的是无意识,而无意识是我们一再压抑和极力否认的东西;因为我们再三压抑和极力否认,它必定无法与我们多数人对文本的体验相吻合。于是,任何人要想以自己对于文本的体验反对精神分析的阐释,都会被当作压抑和抵抗的结果被置之不理(“他在压抑自己的无意识,不敢承认自己的欲望”)。如此说来,借助这种批评对文本进行阐释,不仅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毫无关系,甚至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势不两立。这时,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呢?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还是别人的分析?是相信自己的意识,还是相信由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出来的据说是属于我们的无意识?

恐怖电影范文篇6

关键词:恐怖电影;恐怖主义;精神

前言

这是恐怖主义肆虐全球的时代,但我们对于恐怖的体验却是间接的,大多来自电影。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它们“有的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的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的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总之是生命受到了威胁,并因此令我们心怀畏惧。

喜欢看电影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观影经历。近年来,恐怖片在继西部片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广受欢迎的电影类型。说它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不仅深受观众的欢迎,而且深受研究者的青睐。它以诡异的画面、惊险的情节、怪诞的人物,予人以新奇的感受,也给制片商带来滚滚财源。

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都是哪些人在精神上大快朵颐?它满足了怎样的心理?不同的人都做了怎样的回答?精神分析批评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从中可以见出它们怎样的优点和缺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为什么要看恐怖片?看过电影《闪灵》的人,一般会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心理体验:难以言表的恐怖。尽管恐怖,还是满怀惊喜:看的时候吓得提心吊胆,说起来又津津有味,大有痛快淋漓之感。观者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一些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对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150名大学生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的当晚难以入睡,其中有1/5的人甚至一连好几个月都无法安寝;76%的人认为在看完恐怖片后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异常,其中1/2以上的人在一周内能够恢复常态,但有1/4的人在一年内没有这样的好运;6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后在午夜不敢接听电话;31%的人认为自己变得神经质了,经常心神不宁、疑神疑鬼。不过,观者一般承认,只有观看恐怖片,才能真正体验到“痛快”的内涵:痛是快中之痛,快是痛中之快;因为痛,所以快;因为快,方知痛。何以至此?

在某些人看来,看恐怖片“玩的就是心跳”,为的就是“吓一跳”;“吓一跳”之所以如此可贵,是因为日常生活平淡乏味,我们需要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仿佛接受电击一般。这样做,可以缓解生活压力,发泄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平和不满。“尽管与现实生活相比,惊险片更具幻想色彩,但实现这些幻想却是现实的需要,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呢?我们对恐怖有一种心理上的迷恋,我们喜欢被吓唬。”当然,这样的看法还很肤浅,因为它并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吓一跳”?换言之,人为什么有被“吓一跳”的渴求?它是一种需求(need),一种要求(demand),还是一种欲求(desire),它能否最终获得满足?在获得满足时又导致了怎样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

应该说,恐怖与焦虑是一对难兄难弟。“恐怖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恐惧焦虑心理。对人类在宇宙中孤独地位的焦虑,对社会道德的焦虑,对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焦虑和恐惧,对恐惧的恐惧,对焦虑的焦虑。”如此说来,看恐怖片是为了体验焦虑,这与人类饱受压抑的“潜意识”有关,与施虐狂和受虐狂心理有关,因为恐怖片就是以施虐、受虐、疯狂、窥淫癖为基础的。总算把人类对于恐怖的需要与无意识联系在了一起,但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体验焦虑就能消除焦虑吗?如果体验焦虑无法消除焦虑,为什么还要去体验焦虑?焦虑本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是诱发歇斯底里症的成因,我们为什么还要揭开这个伤口,一再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

对于某些人而言,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叙述闭合过程”(processofnarrativeclosure)为基础的。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大团圆”的结局为基础的。而我们一直对“大团圆”情有独钟,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瞒和骗的恶习,都源于这里:“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在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恐怖叙事中,无论过程多么令人心惊肉跳,可怕的事物和力量最终会被消灭或制服。恐怖叙事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开始时风平浪静,秩序井然,继之是恐怖力量介入,这时和谐的秩序被打破,最后恐怖力量被消灭,原始秩序得以恢复,世界终获太平,人人各得其所。观者期待着最终的圆满,而这种期等最终得以满足,于是一切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在恐怖片中,因为黑暗势力的介入,善与恶、正常与变态、现实与幻觉、理性与非理性一度消泯了彼此间的界限。“恐怖片暴露了理性的种种局限性,从而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非理性。理性王国代表着那些可控制、可预测的秩序井然、明白易懂的领域,而非理性王国正好与之相反,它代表着那些构成生活底层的混乱无序、难以言状、混沌而又不可预测的领域。”在恐怖片中,非理性力量破坏了社会秩序,但在一般情形下,它又通过科学和武力重新恢复理性、秩序,我们因此能在心理上获得由恐怖带来的某种快感。

这样的叙事结构当然也会产生意识形态性的效果,而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又特别擅长于解剖这种类型的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所以我们不妨拿来一试。透过解构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我们会说,恐怖文本的叙事闭合(narrativeclosure)不仅压抑、招安了那些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秩序的因素,而且还在观者那里制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效果。在欣赏恐怖电影或解读恐怖文本时,观者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矛盾,它们可能会使观者无法获得系统、连贯的身份;只有平息观者心中的冲突和矛盾,观者才能把自己感知为系统、连贯的能动者(agent),获得连贯一致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否则,轻者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重者陷入人格分裂的泥潭。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必须大

致了解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理念。解构主义批评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研究的焦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systemofsignification)本身。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有其规则和代码,这规则和代码可能是语言性的,也可能是视觉形象的。单个作者并非意义之源,只有规则和代码才是意义之源。我们把自己感知为个人,我们有自己的主体性,但我们这个人和我们的主体性却是符指化系统的产物: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看上去,我们通过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语言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能沿着它铺设的轨道向前滑行。如此而已。

用阿尔都塞的话说,这个过程也是把个人“询唤”成主体的过程。阿尔都塞相信,“询唤”是我们被灌输意识形态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招呼”(hail)我们,邀请我们与它发生某种关联。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招呼”(hail)或“询唤”(interpellation)“制造”出来的。这样,意识形态是主体的创造者,而主体又要屈从于各种意识形态物质实践。阿尔都塞要问的是:意识形态是如何波及我们这里的?他的答案是:通过为我们创造一个主体-地位或“身份”,也正是通过这个主体-地位或身份,我们借助于意识形态指定的术语来阐释世界或世界的某些方面。阿尔都塞把创造主体-地位的过程称为“询唤”。如我们看足球比赛时把自己当成球迷,乘车时把自己当成乘客,购物时把自己当成顾客,都是将自己置于一定的“主体-地位”之上,自觉地接受了意识形态的“询唤”,并把自己“询唤”成了特定的主体。比如我们会说,“球迷要有球迷的样子”,等等。“一切意识形态都会通过发挥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的个人招呼或‘询唤’成具体的主体。”

“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是政治人物或政治力量的渴望。隐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推理是:一旦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结构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方式。主体(或对于个性和身份的感知)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旦在把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这种身份感就变得自然和真实了。本来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事物,本来是人工建构起来的东西,现在变得要多自然有多自然,要多本真有多本真了。

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批评声称,恐怖电影丑化、贬低了女性。恐怖是以女性性别对于父权的畏惧为基础的。女性最终被刻画成了怪物,它们破坏社会秩序,因而必须加以残酷打击、无情镇压。在早期的恐怖片中(比如在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的“吸血鬼”系列影片中),妇女扮演着食人兽式的怪物,这些电影就表现出顽固的厌女症(misogyny)倾向。恐怖叙事通常把女性(特别是母亲)描绘成吞噬一切的庞然巨怪,她们危及到了男性的生存。这符合男性的想像。拉康说过,女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不等于我们敢于摸)的女性,都是男人们想像中的女性,与作为“自在的女性”(female-in-herself)毫无关系。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自在的女性”只是一个理论假定,因为男性只能感知自己想像中的女性。在男性的想像中,女性既是可欲的,也是危险的。我们的经典文本常把女性称为“美女蛇”、“狐狸精”,我读中学时一位同学甚至告诉我,女性都是“敲骨吸髓”之人:表面上温婉可人,实际上凶残无比,到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步。恐怖电影要探索的正是此类问题,恐怖叙事之所以能够带来快乐,是因为它满足了男人的欲望:亲眼目睹爱恨交加的女性被征服。或者女性因为性行为受到男性怪物的惩罚。这时,除非愿意听命于他们的父权制权威,她们是无法获得拯救的。

这告诉我们,就其意识形态内涵而言,恐怖本质上是父权制的。此外,恐怖首先也是由男性生产和消费的。男女之异首先是由俄狄浦斯情结“结构”出来的。在俄狄浦斯阶段,男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不同于女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对于成长中的男性而言,要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就必须拒绝母亲、依附父亲,努力把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相形之下,成长中的女性根本就不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而因努力认同母亲,将自己置于“女性”领域。总之,她没有像男孩那样使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阉割的恰恰是男性而非女性;说女性因为发现自己没有阳物而感到焦虑,也是男性一厢情愿地想像出来的。

以这种方式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也与语言的“习得方式”有关。语言先天隶属于父权制领域。据说,正是父权制的意义系统和区分系统把秩序强加于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体人类的生存,并努力控制全体人类的生存。男性在习得这种语言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但女性与语言结成的关系,则与此完全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学习语言就是纳入男性领域,结果许多学者努力发掘女性使用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应该与女性经验以及母亲的身体亲密无间。这种语言通常被称为“女性书写”(écriturefeminine),中国少数民族所谓的“女书”,是也。它不是整齐有序的区分系统,只是感性的声音和节奏的流淌。它向整齐有序的父权制语言发起了挑战,同时依然与母亲身体或母性记号保持着血浓于水的联系。

对于恐怖片所做的精神分析不可小觑,至少,这种分析试图严肃地面对恐怖片之类的文化形式,特别是影响巨大的通俗文化形式。在此之前,形形色色的文艺批评常常对这类文本熟视无睹,不置一词。不过这种分析也存在着自身的盲点和问题。首先,恐怖(特别是通俗文化中的恐怖)依然被界定为必要的“循环形式”,其功能在于生产或再生产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形式,进而把个人“询唤”成特定的主体。说恐怖是“循环形式”,并不意味着恐怖类文本完全一致而毫无差异;相反,对于文类经济(economyofgenre)来说,差异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这种文类才能不断重复“询唤”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宰制性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个人才能被“询唤”成特定的主体。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存在着种种细微的差异,恐怖类文本依然被界定为“结构化之系统”(systemsofstructuration),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恐怖类文本都要把女性界定为怪物,都是用来满足男性进入父权

制文化心理之需的。

性别的楚河汉界导致了内心的焦虑及种种心理问题。反过来,也正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和种种心理问题,不同的文类才能诉诸不同的性别。比如,恐怖对应着男性的焦虑。它不断地压制母性记号和对母亲的欲望,这是由男性在俄狄浦斯情结内完成的。男性总要把自己建构成雄性主体(“雄赳赳气昂昂的男子汉大丈夫”),对于他们而言,恐怖和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恐怖是对罗曼司的补充。男性既渴望罗曼司的温柔,又渴望获得恐惧的洗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把男性的“个人”建构成雄性的“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分析导致了某种“非此即彼”的政治,而且这种政治必定是化约性的(或称还原性的)。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电影界中的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文学界中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的先锋派文本显然是大相径庭的。要知道,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用来建构意识形态的,而戈达尔和乔伊斯的文本则是用来解构意识形态的。当然,这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的。如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我们也会发现,用以解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会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用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有解构意识形态的可能。但精神分析批评显然顾不了这么多,否则无法彰显它自身的特性。从总体上看,在解构主义精神分析中,只有两种政治可供选择:或者是生产或再生产意识形态,或者是解构意识形态。

而且,尽管这种批评模式试图把研究重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本身,它还是频繁地回到对单个艺术家的关注上来。例如,我们从来都不清楚,那些先锋派的批判锋芒究竟来自何处。只有某些人物(诸如戈达尔和乔伊斯)能够与意识形态系统进行决裂。同样有趣的是,解构主义与“导演理论”(auteurtheory)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同样的人物在解构主义和“导演理论”那里得到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在解构主义批评中,这些人物正在从内部积极地解构意识形态系统;但在“导演理论”那里,这些人物只是些“导演”(auteurs)而已,他们正在建构意识形态系统。这样的人物包括约翰·福特(JohnFord)、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道格拉斯·薛克(DouglasSirk)、尼古拉斯·雷(NicholasRay)等。

这种批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得证实和证伪变得异常困难。其实也是这任何关切无意识过程的理论都会碰到的刺手问题。根据一般的精神分析理论,意识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欺诈。只有无意识才是充分、可靠的,才能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不仅如此,精神分析批评还往往导致了一种冥顽不化的倾向,即进行所谓的“奥义解读”(esotericreadings)。精神分析批评关注的是无意识,而无意识是我们一再压抑和极力否认的东西;因为我们再三压抑和极力否认,它必定无法与我们多数人对文本的体验相吻合。于是,任何人要想以自己对于文本的体验反对精神分析的阐释,都会被当作压抑和抵抗的结果被置之不理(“他在压抑自己的无意识,不敢承认自己的欲望”)。如此说来,借助这种批评对文本进行阐释,不仅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毫无关系,甚至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势不两立。这时,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呢?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还是别人的分析?是相信自己的意识,还是相信由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出来的据说是属于我们的无意识?

恐怖电影范文篇7

关键词:恐怖电影;恐怖主义;精神

前言

这是恐怖主义肆虐全球的时代,但我们对于恐怖的体验却是间接的,大多来自电影。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它们“有的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的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的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总之是生命受到了威胁,并因此令我们心怀畏惧。

喜欢看电影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观影经历。近年来,恐怖片在继西部片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广受欢迎的电影类型。说它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不仅深受观众的欢迎,而且深受研究者的青睐。它以诡异的画面、惊险的情节、怪诞的人物,予人以新奇的感受,也给制片商带来滚滚财源。

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都是哪些人在精神上大快朵颐?它满足了怎样的心理?不同的人都做了怎样的回答?精神分析批评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从中可以见出它们怎样的优点和缺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为什么要看恐怖片?看过电影《闪灵》的人,一般会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心理体验:难以言表的恐怖。尽管恐怖,还是满怀惊喜:看的时候吓得提心吊胆,说起来又津津有味,大有痛快淋漓之感。观者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一些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对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150名大学生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的当晚难以入睡,其中有1/5的人甚至一连好几个月都无法安寝;76%的人认为在看完恐怖片后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异常,其中1/2以上的人在一周内能够恢复常态,但有1/4的人在一年内没有这样的好运;6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后在午夜不敢接听电话;31%的人认为自己变得神经质了,经常心神不宁、疑神疑鬼。[2]不过,观者一般承认,只有观看恐怖片,才能真正体验到“痛快”的内涵:痛是快中之痛,快是痛中之快;因为痛,所以快;因为快,方知痛。何以至此?

在某些人看来,看恐怖片“玩的就是心跳”,为的就是“吓一跳”;“吓一跳”之所以如此可贵,是因为日常生活平淡乏味,我们需要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仿佛接受电击一般。这样做,可以缓解生活压力,发泄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平和不满。“尽管与现实生活相比,惊险片更具幻想色彩,但实现这些幻想却是现实的需要,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呢?我们对恐怖有一种心理上的迷恋,我们喜欢被吓唬。”[3]当然,这样的看法还很肤浅,因为它并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吓一跳”?换言之,人为什么有被“吓一跳”的渴求?它是一种需求(need),一种要求(demand),还是一种欲求(desire),它能否最终获得满足?在获得满足时又导致了怎样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

应该说,恐怖与焦虑是一对难兄难弟。“恐怖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恐惧焦虑心理。对人类在宇宙中孤独地位的焦虑,对社会道德的焦虑,对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焦虑和恐惧,对恐惧的恐惧,对焦虑的焦虑。”[4]如此说来,看恐怖片是为了体验焦虑,这与人类饱受压抑的“潜意识”有关,与施虐狂和受虐狂心理有关,因为恐怖片就是以施虐、受虐、疯狂、窥淫癖为基础的。[5]总算把人类对于恐怖的需要与无意识联系在了一起,但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体验焦虑就能消除焦虑吗?如果体验焦虑无法消除焦虑,为什么还要去体验焦虑?焦虑本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是诱发歇斯底里症的成因,我们为什么还要揭开这个伤口,一再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

对于某些人而言,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叙述闭合过程”(processofnarrativeclosure)为基础的。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大团圆”的结局为基础的。而我们一直对“大团圆”情有独钟,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瞒和骗的恶习,都源于这里:“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6]在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恐怖叙事中,无论过程多么令人心惊肉跳,可怕的事物和力量最终会被消灭或制服。恐怖叙事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开始时风平浪静,秩序井然,继之是恐怖力量介入,这时和谐的秩序被打破,最后恐怖力量被消灭,原始秩序得以恢复,世界终获太平,人人各得其所。观者期待着最终的圆满,而这种期等最终得以满足,于是一切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在恐怖片中,因为黑暗势力的介入,善与恶、正常与变态、现实与幻觉、理性与非理性一度消泯了彼此间的界限。“恐怖片暴露了理性的种种局限性,从而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非理性。理性王国代表着那些可控制、可预测的秩序井然、明白易懂的领域,而非理性王国正好与之相反,它代表着那些构成生活底层的混乱无序、难以言状、混沌而又不可预测的领域。”[7]在恐怖片中,非理性力量破坏了社会秩序,但在一般情形下,它又通过科学和武力重新恢复理性、秩序,我们因此能在心理上获得由恐怖带来的某种快感。

这样的叙事结构当然也会产生意识形态性的效果,而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又特别擅长于解剖这种类型的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所以我们不妨拿来一试。透过解构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我们会说,恐怖文本的叙事闭合(narrativeclosure)不仅压抑、招安了那些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秩序的因素,而且还在观者那里制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效果。在欣赏恐怖电影或解读恐怖文本时,观者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矛盾,它们可能会使观者无法获得系统、连贯的身份;只有平息观者心中的冲突和矛盾,观者才能把自己感知为系统、连贯的能动者(agent),获得连贯一致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否则,轻者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重者陷入人格分裂的泥潭。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必须大

致了解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理念。解构主义批评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研究的焦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systemofsignification)本身。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有其规则和代码,这规则和代码可能是语言性的,也可能是视觉形象的。单个作者并非意义之源,只有规则和代码才是意义之源。我们把自己感知为个人,我们有自己的主体性,但我们这个人和我们的主体性却是符指化系统的产物: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看上去,我们通过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语言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能沿着它铺设的轨道向前滑行。如此而已。

用阿尔都塞的话说,这个过程也是把个人“询唤”成主体的过程。阿尔都塞相信,“询唤”是我们被灌输意识形态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招呼”(hail)我们,邀请我们与它发生某种关联。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招呼”(hail)或“询唤”(interpellation)“制造”出来的。这样,意识形态是主体的创造者,而主体又要屈从于各种意识形态物质实践。阿尔都塞要问的是:意识形态是如何波及我们这里的?他的答案是:通过为我们创造一个主体-地位或“身份”,也正是通过这个主体-地位或身份,我们借助于意识形态指定的术语来阐释世界或世界的某些方面。阿尔都塞把创造主体-地位的过程称为“询唤”。如我们看足球比赛时把自己当成球迷,乘车时把自己当成乘客,购物时把自己当成顾客,都是将自己置于一定的“主体-地位”之上,自觉地接受了意识形态的“询唤”,并把自己“询唤”成了特定的主体。比如我们会说,“球迷要有球迷的样子”,等等。“一切意识形态都会通过发挥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的个人招呼或‘询唤’成具体的主体。”

“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是政治人物或政治力量的渴望。隐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推理是:一旦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结构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方式。主体(或对于个性和身份的感知)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旦在把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这种身份感就变得自然和真实了。本来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事物,本来是人工建构起来的东西,现在变得要多自然有多自然,要多本真有多本真了。

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批评声称,恐怖电影丑化、贬低了女性。恐怖是以女性性别对于父权的畏惧为基础的。女性最终被刻画成了怪物,它们破坏社会秩序,因而必须加以残酷打击、无情镇压。在早期的恐怖片中(比如在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的“吸血鬼”系列影片中),妇女扮演着食人兽式的怪物,这些电影就表现出顽固的厌女症(misogyny)倾向。恐怖叙事通常把女性(特别是母亲)描绘成吞噬一切的庞然巨怪,她们危及到了男性的生存。这符合男性的想像。拉康说过,女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不等于我们敢于摸)的女性,都是男人们想像中的女性,与作为“自在的女性”(female-in-herself)毫无关系。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自在的女性”只是一个理论假定,因为男性只能感知自己想像中的女性。在男性的想像中,女性既是可欲的,也是危险的。我们的经典文本常把女性称为“美女蛇”、“狐狸精”,我读中学时一位同学甚至告诉我,女性都是“敲骨吸髓”之人:表面上温婉可人,实际上凶残无比,到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步。恐怖电影要探索的正是此类问题,恐怖叙事之所以能够带来快乐,是因为它满足了男人的欲望:亲眼目睹爱恨交加的女性被征服。或者女性因为性行为受到男性怪物的惩罚。这时,除非愿意听命于他们的父权制权威,她们是无法获得拯救的。

这告诉我们,就其意识形态内涵而言,恐怖本质上是父权制的。此外,恐怖首先也是由男性生产和消费的。男女之异首先是由俄狄浦斯情结“结构”出来的。在俄狄浦斯阶段,男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不同于女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对于成长中的男性而言,要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就必须拒绝母亲、依附父亲,努力把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相形之下,成长中的女性根本就不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而因努力认同母亲,将自己置于“女性”领域。总之,她没有像男孩那样使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阉割的恰恰是男性而非女性;说女性因为发现自己没有阳物而感到焦虑,也是男性一厢情愿地想像出来的。

以这种方式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也与语言的“习得方式”有关。语言先天隶属于父权制领域。据说,正是父权制的意义系统和区分系统把秩序强加于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体人类的生存,并努力控制全体人类的生存。男性在习得这种语言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但女性与语言结成的关系,则与此完全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学习语言就是纳入男性领域,结果许多学者努力发掘女性使用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应该与女性经验以及母亲的身体亲密无间。这种语言通常被称为“女性书写”(écriturefeminine),中国少数民族所谓的“女书”,是也。它不是整齐有序的区分系统,只是感性的声音和节奏的流淌。它向整齐有序的父权制语言发起了挑战,同时依然与母亲身体或母性记号保持着血浓于水的联系。

对于恐怖片所做的精神分析不可小觑,至少,这种分析试图严肃地面对恐怖片之类的文化形式,特别是影响巨大的通俗文化形式。在此之前,形形色色的文艺批评常常对这类文本熟视无睹,不置一词。不过这种分析也存在着自身的盲点和问题。首先,恐怖(特别是通俗文化中的恐怖)依然被界定为必要的“循环形式”,其功能在于生产或再生产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形式,进而把个人“询唤”成特定的主体。说恐怖是“循环形式”,并不意味着恐怖类文本完全一致而毫无差异;相反,对于文类经济(economyofgenre)来说,差异是绝对必要的,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因为只有这样,这种文类才能不断重复“询唤”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宰制性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个人才能被“询唤”成特定的主体。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存在着种种细微的差异,恐怖类文本依然被界定为“结构化之系统”(systemsofstructuration),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恐怖类文本都要把女性界定为怪物,都是用来满足男性进入父权

制文化心理之需的。

性别的楚河汉界导致了内心的焦虑及种种心理问题。反过来,也正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和种种心理问题,不同的文类才能诉诸不同的性别。比如,恐怖对应着男性的焦虑。它不断地压制母性记号和对母亲的欲望,这是由男性在俄狄浦斯情结内完成的。男性总要把自己建构成雄性主体(“雄赳赳气昂昂的男子汉大丈夫”),对于他们而言,恐怖和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恐怖是对罗曼司的补充。男性既渴望罗曼司的温柔,又渴望获得恐惧的洗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把男性的“个人”建构成雄性的“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分析导致了某种“非此即彼”的政治,而且这种政治必定是化约性的(或称还原性的)。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电影界中的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文学界中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的先锋派文本显然是大相径庭的。要知道,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用来建构意识形态的,而戈达尔和乔伊斯的文本则是用来解构意识形态的。当然,这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的。如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我们也会发现,用以解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会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用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有解构意识形态的可能。但精神分析批评显然顾不了这么多,否则无法彰显它自身的特性。从总体上看,在解构主义精神分析中,只有两种政治可供选择:或者是生产或再生产意识形态,或者是解构意识形态。

而且,尽管这种批评模式试图把研究重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本身,它还是频繁地回到对单个艺术家的关注上来。例如,我们从来都不清楚,那些先锋派的批判锋芒究竟来自何处。只有某些人物(诸如戈达尔和乔伊斯)能够与意识形态系统进行决裂。同样有趣的是,解构主义与“导演理论”(auteurtheory)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同样的人物在解构主义和“导演理论”那里得到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在解构主义批评中,这些人物正在从内部积极地解构意识形态系统;但在“导演理论”那里,这些人物只是些“导演”(auteurs)而已,他们正在建构意识形态系统。这样的人物包括约翰·福特(JohnFord)、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道格拉斯·薛克(DouglasSirk)、尼古拉斯·雷(NicholasRay)等。

这种批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得证实和证伪变得异常困难。其实也是这任何关切无意识过程的理论都会碰到的刺手问题。根据一般的精神分析理论,意识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欺诈。只有无意识才是充分、可靠的,才能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不仅如此,精神分析批评还往往导致了一种冥顽不化的倾向,即进行所谓的“奥义解读”(esotericreadings)。精神分析批评关注的是无意识,而无意识是我们一再压抑和极力否认的东西;因为我们再三压抑和极力否认,它必定无法与我们多数人对文本的体验相吻合。于是,任何人要想以自己对于文本的体验反对精神分析的阐释,都会被当作压抑和抵抗的结果被置之不理(“他在压抑自己的无意识,不敢承认自己的欲望”)。如此说来,借助这种批评对文本进行阐释,不仅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毫无关系,甚至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势不两立。这时,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呢?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还是别人的分析?是相信自己的意识,还是相信由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出来的据说是属于我们的无意识?

恐怖电影范文篇8

关键词:恐怖电影;恐怖主义;精神

前言

这是恐怖主义肆虐全球的时代,但我们对于恐怖的体验却是间接的,大多来自电影。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它们“有的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的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的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总之是生命受到了威胁,并因此令我们心怀畏惧。

喜欢看电影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观影经历。近年来,恐怖片在继西部片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广受欢迎的电影类型。说它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不仅深受观众的欢迎,而且深受研究者的青睐。它以诡异的画面、惊险的情节、怪诞的人物,予人以新奇的感受,也给制片商带来滚滚财源。

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都是哪些人在精神上大快朵颐?它满足了怎样的心理?不同的人都做了怎样的回答?精神分析批评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从中可以见出它们怎样的优点和缺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为什么要看恐怖片?看过电影《闪灵》的人,一般会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心理体验:难以言表的恐怖。尽管恐怖,还是满怀惊喜:看的时候吓得提心吊胆,说起来又津津有味,大有痛快淋漓之感。观者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一些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对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150名大学生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的当晚难以入睡,其中有1/5的人甚至一连好几个月都无法安寝;76%的人认为在看完恐怖片后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异常,其中1/2以上的人在一周内能够恢复常态,但有1/4的人在一年内没有这样的好运;6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后在午夜不敢接听电话;31%的人认为自己变得神经质了,经常心神不宁、疑神疑鬼。不过,观者一般承认,只有观看恐怖片,才能真正体验到“痛快”的内涵:痛是快中之痛,快是痛中之快;因为痛,所以快;因为快,方知痛。何以至此?

在某些人看来,看恐怖片“玩的就是心跳”,为的就是“吓一跳”;“吓一跳”之所以如此可贵,是因为日常生活平淡乏味,我们需要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仿佛接受电击一般。这样做,可以缓解生活压力,发泄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平和不满。“尽管与现实生活相比,惊险片更具幻想色彩,但实现这些幻想却是现实的需要,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呢?我们对恐怖有一种心理上的迷恋,我们喜欢被吓唬。”当然,这样的看法还很肤浅,因为它并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吓一跳”?换言之,人为什么有被“吓一跳”的渴求?它是一种需求(need),一种要求(demand),还是一种欲求(desire),它能否最终获得满足?在获得满足时又导致了怎样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

应该说,恐怖与焦虑是一对难兄难弟。“恐怖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恐惧焦虑心理。对人类在宇宙中孤独地位的焦虑,对社会道德的焦虑,对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焦虑和恐惧,对恐惧的恐惧,对焦虑的焦虑。”如此说来,看恐怖片是为了体验焦虑,这与人类饱受压抑的“潜意识”有关,与施虐狂和受虐狂心理有关,因为恐怖片就是以施虐、受虐、疯狂、窥淫癖为基础的。总算把人类对于恐怖的需要与无意识联系在了一起,但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体验焦虑就能消除焦虑吗?如果体验焦虑无法消除焦虑,为什么还要去体验焦虑?焦虑本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是诱发歇斯底里症的成因,我们为什么还要揭开这个伤口,一再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

对于某些人而言,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叙述闭合过程”(processofnarrativeclosure)为基础的。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大团圆”的结局为基础的。而我们一直对“大团圆”情有独钟,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瞒和骗的恶习,都源于这里:“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在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恐怖叙事中,无论过程多么令人心惊肉跳,可怕的事物和力量最终会被消灭或制服。恐怖叙事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开始时风平浪静,秩序井然,继之是恐怖力量介入,这时和谐的秩序被打破,最后恐怖力量被消灭,原始秩序得以恢复,世界终获太平,人人各得其所。观者期待着最终的圆满,而这种期等最终得以满足,于是一切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在恐怖片中,因为黑暗势力的介入,善与恶、正常与变态、现实与幻觉、理性与非理性一度消泯了彼此间的界限。“恐怖片暴露了理性的种种局限性,从而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非理性。理性王国代表着那些可控制、可预测的秩序井然、明白易懂的领域,而非理性王国正好与之相反,它代表着那些构成生活底层的混乱无序、难以言状、混沌而又不可预测的领域。”在恐怖片中,非理性力量破坏了社会秩序,但在一般情形下,它又通过科学和武力重新恢复理性、秩序,我们因此能在心理上获得由恐怖带来的某种快感。

这样的叙事结构当然也会产生意识形态性的效果,而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又特别擅长于解剖这种类型的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所以我们不妨拿来一试。透过解构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我们会说,恐怖文本的叙事闭合(narrativeclosure)不仅压抑、招安了那些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秩序的因素,而且还在观者那里制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效果。在欣赏恐怖电影或解读恐怖文本时,观者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矛盾,它们可能会使观者无法获得系统、连贯的身份;只有平息观者心中的冲突和矛盾,观者才能把自己感知为系统、连贯的能动者(agent),获得连贯一致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否则,轻者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重者陷入人格分裂的泥潭。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必须大

致了解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理念。解构主义批评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研究的焦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systemofsignification)本身。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有其规则和代码,这规则和代码可能是语言性的,也可能是视觉形象的。单个作者并非意义之源,只有规则和代码才是意义之源。我们把自己感知为个人,我们有自己的主体性,但我们这个人和我们的主体性却是符指化系统的产物: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看上去,我们通过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语言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能沿着它铺设的轨道向前滑行。如此而已。

用阿尔都塞的话说,这个过程也是把个人“询唤”成主体的过程。阿尔都塞相信,“询唤”是我们被灌输意识形态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招呼”(hail)我们,邀请我们与它发生某种关联。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招呼”(hail)或“询唤”(interpellation)“制造”出来的。这样,意识形态是主体的创造者,而主体又要屈从于各种意识形态物质实践。阿尔都塞要问的是:意识形态是如何波及我们这里的?他的答案是:通过为我们创造一个主体-地位或“身份”,也正是通过这个主体-地位或身份,我们借助于意识形态指定的术语来阐释世界或世界的某些方面。阿尔都塞把创造主体-地位的过程称为“询唤”。如我们看足球比赛时把自己当成球迷,乘车时把自己当成乘客,购物时把自己当成顾客,都是将自己置于一定的“主体-地位”之上,自觉地接受了意识形态的“询唤”,并把自己“询唤”成了特定的主体。比如我们会说,“球迷要有球迷的样子”,等等。“一切意识形态都会通过发挥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的个人招呼或‘询唤’成具体的主体。”

“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是政治人物或政治力量的渴望。隐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推理是:一旦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结构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方式。主体(或对于个性和身份的感知)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旦在把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这种身份感就变得自然和真实了。本来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事物,本来是人工建构起来的东西,现在变得要多自然有多自然,要多本真有多本真了。

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批评声称,恐怖电影丑化、贬低了女性。恐怖是以女性性别对于父权的畏惧为基础的。女性最终被刻画成了怪物,它们破坏社会秩序,因而必须加以残酷打击、无情镇压。在早期的恐怖片中(比如在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的“吸血鬼”系列影片中),妇女扮演着食人兽式的怪物,这些电影就表现出顽固的厌女症(misogyny)倾向。恐怖叙事通常把女性(特别是母亲)描绘成吞噬一切的庞然巨怪,她们危及到了男性的生存。这符合男性的想像。拉康说过,女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不等于我们敢于摸)的女性,都是男人们想像中的女性,与作为“自在的女性”(female-in-herself)毫无关系。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自在的女性”只是一个理论假定,因为男性只能感知自己想像中的女性。在男性的想像中,女性既是可欲的,也是危险的。我们的经典文本常把女性称为“美女蛇”、“狐狸精”,我读中学时一位同学甚至告诉我,女性都是“敲骨吸髓”之人:表面上温婉可人,实际上凶残无比,到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步。恐怖电影要探索的正是此类问题,恐怖叙事之所以能够带来快乐,是因为它满足了男人的欲望:亲眼目睹爱恨交加的女性被征服。或者女性因为性行为受到男性怪物的惩罚。这时,除非愿意听命于他们的父权制权威,她们是无法获得拯救的。

这告诉我们,就其意识形态内涵而言,恐怖本质上是父权制的。此外,恐怖首先也是由男性生产和消费的。男女之异首先是由俄狄浦斯情结“结构”出来的。在俄狄浦斯阶段,男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不同于女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对于成长中的男性而言,要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就必须拒绝母亲、依附父亲,努力把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相形之下,成长中的女性根本就不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而因努力认同母亲,将自己置于“女性”领域。总之,她没有像男孩那样使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阉割的恰恰是男性而非女性;说女性因为发现自己没有阳物而感到焦虑,也是男性一厢情愿地想像出来的。

以这种方式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也与语言的“习得方式”有关。语言先天隶属于父权制领域。据说,正是父权制的意义系统和区分系统把秩序强加于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体人类的生存,并努力控制全体人类的生存。男性在习得这种语言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但女性与语言结成的关系,则与此完全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学习语言就是纳入男性领域,结果许多学者努力发掘女性使用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应该与女性经验以及母亲的身体亲密无间。这种语言通常被称为“女性书写”(écriturefeminine),中国少数民族所谓的“女书”,是也。它不是整齐有序的区分系统,只是感性的声音和节奏的流淌。它向整齐有序的父权制语言发起了挑战,同时依然与母亲身体或母性记号保持着血浓于水的联系。

对于恐怖片所做的精神分析不可小觑,至少,这种分析试图严肃地面对恐怖片之类的文化形式,特别是影响巨大的通俗文化形式。在此之前,形形色色的文艺批评常常对这类文本熟视无睹,不置一词。不过这种分析也存在着自身的盲点和问题。首先,恐怖(特别是通俗文化中的恐怖)依然被界定为必要的“循环形式”,其功能在于生产或再生产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形式,进而把个人“询唤”成特定的主体。说恐怖是“循环形式”,并不意味着恐怖类文本完全一致而毫无差异;相反,对于文类经济(economyofgenre)来说,差异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这种文类才能不断重复“询唤”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宰制性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个人才能被“询唤”成特定的主体。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存在着种种细微的差异,恐怖类文本依然被界定为“结构化之系统”(systemsofstructuration),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恐怖类文本都要把女性界定为怪物,都是用来满足男性进入父权

制文化心理之需的。

性别的楚河汉界导致了内心的焦虑及种种心理问题。反过来,也正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和种种心理问题,不同的文类才能诉诸不同的性别。比如,恐怖对应着男性的焦虑。它不断地压制母性记号和对母亲的欲望,这是由男性在俄狄浦斯情结内完成的。男性总要把自己建构成雄性主体(“雄赳赳气昂昂的男子汉大丈夫”),对于他们而言,恐怖和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恐怖是对罗曼司的补充。男性既渴望罗曼司的温柔,又渴望获得恐惧的洗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把男性的“个人”建构成雄性的“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分析导致了某种“非此即彼”的政治,而且这种政治必定是化约性的(或称还原性的)。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电影界中的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文学界中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的先锋派文本显然是大相径庭的。要知道,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用来建构意识形态的,而戈达尔和乔伊斯的文本则是用来解构意识形态的。当然,这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的。如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我们也会发现,用以解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会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用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有解构意识形态的可能。但精神分析批评显然顾不了这么多,否则无法彰显它自身的特性。从总体上看,在解构主义精神分析中,只有两种政治可供选择:或者是生产或再生产意识形态,或者是解构意识形态。

而且,尽管这种批评模式试图把研究重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本身,它还是频繁地回到对单个艺术家的关注上来。例如,我们从来都不清楚,那些先锋派的批判锋芒究竟来自何处。只有某些人物(诸如戈达尔和乔伊斯)能够与意识形态系统进行决裂。同样有趣的是,解构主义与“导演理论”(auteurtheory)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同样的人物在解构主义和“导演理论”那里得到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在解构主义批评中,这些人物正在从内部积极地解构意识形态系统;但在“导演理论”那里,这些人物只是些“导演”(auteurs)而已,他们正在建构意识形态系统。这样的人物包括约翰·福特(JohnFord)、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道格拉斯·薛克(DouglasSirk)、尼古拉斯·雷(NicholasRay)等。

这种批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得证实和证伪变得异常困难。其实也是这任何关切无意识过程的理论都会碰到的刺手问题。根据一般的精神分析理论,意识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欺诈。只有无意识才是充分、可靠的,才能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不仅如此,精神分析批评还往往导致了一种冥顽不化的倾向,即进行所谓的“奥义解读”(esotericreadings)。精神分析批评关注的是无意识,而无意识是我们一再压抑和极力否认的东西;因为我们再三压抑和极力否认,它必定无法与我们多数人对文本的体验相吻合。于是,任何人要想以自己对于文本的体验反对精神分析的阐释,都会被当作压抑和抵抗的结果被置之不理(“他在压抑自己的无意识,不敢承认自己的欲望”)。如此说来,借助这种批评对文本进行阐释,不仅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毫无关系,甚至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势不两立。这时,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呢?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还是别人的分析?是相信自己的意识,还是相信由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出来的据说是属于我们的无意识?

恐怖电影范文篇9

关键词:恐怖电影;恐怖主义;精神

前言

这是恐怖主义肆虐全球的时代,但我们对于恐怖的体验却是间接的,大多来自电影。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它们“有的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的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的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总之是生命受到了威胁,并因此令我们心怀畏惧。

喜欢看电影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观影经历。近年来,恐怖片在继西部片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广受欢迎的电影类型。说它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不仅深受观众的欢迎,而且深受研究者的青睐。它以诡异的画面、惊险的情节、怪诞的人物,予人以新奇的感受,也给制片商带来滚滚财源。

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都是哪些人在精神上大快朵颐?它满足了怎样的心理?不同的人都做了怎样的回答?精神分析批评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从中可以见出它们怎样的优点和缺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为什么要看恐怖片?看过电影《闪灵》的人,一般会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心理体验:难以言表的恐怖。尽管恐怖,还是满怀惊喜:看的时候吓得提心吊胆,说起来又津津有味,大有痛快淋漓之感。观者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一些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对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150名大学生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的当晚难以入睡,其中有1/5的人甚至一连好几个月都无法安寝;76%的人认为在看完恐怖片后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异常,其中1/2以上的人在一周内能够恢复常态,但有1/4的人在一年内没有这样的好运;6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后在午夜不敢接听电话;31%的人认为自己变得神经质了,经常心神不宁、疑神疑鬼。[2]不过,观者一般承认,只有观看恐怖片,才能真正体验到“痛快”的内涵:痛是快中之痛,快是痛中之快;因为痛,所以快;因为快,方知痛。何以至此?

在某些人看来,看恐怖片“玩的就是心跳”,为的就是“吓一跳”;“吓一跳”之所以如此可贵,是因为日常生活平淡乏味,我们需要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仿佛接受电击一般。这样做,可以缓解生活压力,发泄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平和不满。“尽管与现实生活相比,惊险片更具幻想色彩,但实现这些幻想却是现实的需要,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呢?我们对恐怖有一种心理上的迷恋,我们喜欢被吓唬。”[3]当然,这样的看法还很肤浅,因为它并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吓一跳”?换言之,人为什么有被“吓一跳”的渴求?它是一种需求(need),一种要求(demand),还是一种欲求(desire),它能否最终获得满足?在获得满足时又导致了怎样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

应该说,恐怖与焦虑是一对难兄难弟。“恐怖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恐惧焦虑心理。对人类在宇宙中孤独地位的焦虑,对社会道德的焦虑,对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焦虑和恐惧,对恐惧的恐惧,对焦虑的焦虑。”[4]如此说来,看恐怖片是为了体验焦虑,这与人类饱受压抑的“潜意识”有关,与施虐狂和受虐狂心理有关,因为恐怖片就是以施虐、受虐、疯狂、窥淫癖为基础的。[5]总算把人类对于恐怖的需要与无意识联系在了一起,但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体验焦虑就能消除焦虑吗?如果体验焦虑无法消除焦虑,为什么还要去体验焦虑?焦虑本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是诱发歇斯底里症的成因,我们为什么还要揭开这个伤口,一再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

对于某些人而言,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叙述闭合过程”(processofnarrativeclosure)为基础的。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大团圆”的结局为基础的。而我们一直对“大团圆”情有独钟,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瞒和骗的恶习,都源于这里:“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6]在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恐怖叙事中,无论过程多么令人心惊肉跳,可怕的事物和力量最终会被消灭或制服。恐怖叙事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开始时风平浪静,秩序井然,继之是恐怖力量介入,这时和谐的秩序被打破,最后恐怖力量被消灭,原始秩序得以恢复,世界终获太平,人人各得其所。观者期待着最终的圆满,而这种期等最终得以满足,于是一切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在恐怖片中,因为黑暗势力的介入,善与恶、正常与变态、现实与幻觉、理性与非理性一度消泯了彼此间的界限。“恐怖片暴露了理性的种种局限性,从而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非理性。理性王国代表着那些可控制、可预测的秩序井然、明白易懂的领域,而非理性王国正好与之相反,它代表着那些构成生活底层的混乱无序、难以言状、混沌而又不可预测的领域。”[7]在恐怖片中,非理性力量破坏了社会秩序,但在一般情形下,它又通过科学和武力重新恢复理性、秩序,我们因此能在心理上获得由恐怖带来的某种快感。

这样的叙事结构当然也会产生意识形态性的效果,而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又特别擅长于解剖这种类型的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所以我们不妨拿来一试。透过解构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我们会说,恐怖文本的叙事闭合(narrativeclosure)不仅压抑、招安了那些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秩序的因素,而且还在观者那里制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效果。在欣赏恐怖电影或解读恐怖文本时,观者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矛盾,它们可能会使观者无法获得系统、连贯的身份;只有平息观者心中的冲突和矛盾,观者才能把自己感知为系统、连贯的能动者(agent),获得连贯一致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否则,轻者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重者陷入人格分裂的泥潭。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必须大

致了解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理念。解构主义批评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研究的焦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systemofsignification)本身。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有其规则和代码,这规则和代码可能是语言性的,也可能是视觉形象的。单个作者并非意义之源,只有规则和代码才是意义之源。我们把自己感知为个人,我们有自己的主体性,但我们这个人和我们的主体性却是符指化系统的产物: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看上去,我们通过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语言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能沿着它铺设的轨道向前滑行。如此而已。

用阿尔都塞的话说,这个过程也是把个人“询唤”成主体的过程。阿尔都塞相信,“询唤”是我们被灌输意识形态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招呼”(hail)我们,邀请我们与它发生某种关联。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招呼”(hail)或“询唤”(interpellation)“制造”出来的。这样,意识形态是主体的创造者,而主体又要屈从于各种意识形态物质实践。阿尔都塞要问的是:意识形态是如何波及我们这里的?他的答案是:通过为我们创造一个主体-地位或“身份”,也正是通过这个主体-地位或身份,我们借助于意识形态指定的术语来阐释世界或世界的某些方面。阿尔都塞把创造主体-地位的过程称为“询唤”。如我们看足球比赛时把自己当成球迷,乘车时把自己当成乘客,购物时把自己当成顾客,都是将自己置于一定的“主体-地位”之上,自觉地接受了意识形态的“询唤”,并把自己“询唤”成了特定的主体。比如我们会说,“球迷要有球迷的样子”,等等。“一切意识形态都会通过发挥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的个人招呼或‘询唤’成具体的主体。”

“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是政治人物或政治力量的渴望。隐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推理是:一旦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结构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方式。主体(或对于个性和身份的感知)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旦在把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这种身份感就变得自然和真实了。本来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事物,本来是人工建构起来的东西,现在变得要多自然有多自然,要多本真有多本真了。

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批评声称,恐怖电影丑化、贬低了女性。恐怖是以女性性别对于父权的畏惧为基础的。女性最终被刻画成了怪物,它们破坏社会秩序,因而必须加以残酷打击、无情镇压。在早期的恐怖片中(比如在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的“吸血鬼”系列影片中),妇女扮演着食人兽式的怪物,这些电影就表现出顽固的厌女症(misogyny)倾向。恐怖叙事通常把女性(特别是母亲)描绘成吞噬一切的庞然巨怪,她们危及到了男性的生存。这符合男性的想像。拉康说过,女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不等于我们敢于摸)的女性,都是男人们想像中的女性,与作为“自在的女性”(female-in-herself)毫无关系。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自在的女性”只是一个理论假定,因为男性只能感知自己想像中的女性。在男性的想像中,女性既是可欲的,也是危险的。我们的经典文本常把女性称为“美女蛇”、“狐狸精”,我读中学时一位同学甚至告诉我,女性都是“敲骨吸髓”之人:表面上温婉可人,实际上凶残无比,到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步。恐怖电影要探索的正是此类问题,恐怖叙事之所以能够带来快乐,是因为它满足了男人的欲望:亲眼目睹爱恨交加的女性被征服。或者女性因为性行为受到男性怪物的惩罚。这时,除非愿意听命于他们的父权制权威,她们是无法获得拯救的。

这告诉我们,就其意识形态内涵而言,恐怖本质上是父权制的。此外,恐怖首先也是由男性生产和消费的。男女之异首先是由俄狄浦斯情结“结构”出来的。在俄狄浦斯阶段,男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不同于女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对于成长中的男性而言,要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就必须拒绝母亲、依附父亲,努力把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相形之下,成长中的女性根本就不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而因努力认同母亲,将自己置于“女性”领域。总之,她没有像男孩那样使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阉割的恰恰是男性而非女性;说女性因为发现自己没有阳物而感到焦虑,也是男性一厢情愿地想像出来的。

以这种方式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也与语言的“习得方式”有关。语言先天隶属于父权制领域。据说,正是父权制的意义系统和区分系统把秩序强加于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体人类的生存,并努力控制全体人类的生存。男性在习得这种语言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但女性与语言结成的关系,则与此完全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学习语言就是纳入男性领域,结果许多学者努力发掘女性使用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应该与女性经验以及母亲的身体亲密无间。这种语言通常被称为“女性书写”(écriturefeminine),中国少数民族所谓的“女书”,是也。它不是整齐有序的区分系统,只是感性的声音和节奏的流淌。它向整齐有序的父权制语言发起了挑战,同时依然与母亲身体或母性记号保持着血浓于水的联系。

对于恐怖片所做的精神分析不可小觑,至少,这种分析试图严肃地面对恐怖片之类的文化形式,特别是影响巨大的通俗文化形式。在此之前,形形色色的文艺批评常常对这类文本熟视无睹,不置一词。不过这种分析也存在着自身的盲点和问题。首先,恐怖(特别是通俗文化中的恐怖)依然被界定为必要的“循环形式”,其功能在于生产或再生产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形式,进而把个人“询唤”成特定的主体。说恐怖是“循环形式”,并不意味着恐怖类文本完全一致而毫无差异;相反,对于文类经济(economyofgenre)来说,差异是绝对必要的,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因为只有这样,这种文类才能不断重复“询唤”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宰制性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个人才能被“询唤”成特定的主体。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存在着种种细微的差异,恐怖类文本依然被界定为“结构化之系统”(systemsofstructuration),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恐怖类文本都要把女性界定为怪物,都是用来满足男性进入父权

制文化心理之需的。

性别的楚河汉界导致了内心的焦虑及种种心理问题。反过来,也正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和种种心理问题,不同的文类才能诉诸不同的性别。比如,恐怖对应着男性的焦虑。它不断地压制母性记号和对母亲的欲望,这是由男性在俄狄浦斯情结内完成的。男性总要把自己建构成雄性主体(“雄赳赳气昂昂的男子汉大丈夫”),对于他们而言,恐怖和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恐怖是对罗曼司的补充。男性既渴望罗曼司的温柔,又渴望获得恐惧的洗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把男性的“个人”建构成雄性的“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分析导致了某种“非此即彼”的政治,而且这种政治必定是化约性的(或称还原性的)。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电影界中的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文学界中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的先锋派文本显然是大相径庭的。要知道,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用来建构意识形态的,而戈达尔和乔伊斯的文本则是用来解构意识形态的。当然,这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的。如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我们也会发现,用以解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会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用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有解构意识形态的可能。但精神分析批评显然顾不了这么多,否则无法彰显它自身的特性。从总体上看,在解构主义精神分析中,只有两种政治可供选择:或者是生产或再生产意识形态,或者是解构意识形态。

而且,尽管这种批评模式试图把研究重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本身,它还是频繁地回到对单个艺术家的关注上来。例如,我们从来都不清楚,那些先锋派的批判锋芒究竟来自何处。只有某些人物(诸如戈达尔和乔伊斯)能够与意识形态系统进行决裂。同样有趣的是,解构主义与“导演理论”(auteurtheory)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同样的人物在解构主义和“导演理论”那里得到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在解构主义批评中,这些人物正在从内部积极地解构意识形态系统;但在“导演理论”那里,这些人物只是些“导演”(auteurs)而已,他们正在建构意识形态系统。这样的人物包括约翰·福特(JohnFord)、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道格拉斯·薛克(DouglasSirk)、尼古拉斯·雷(NicholasRay)等。

这种批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得证实和证伪变得异常困难。其实也是这任何关切无意识过程的理论都会碰到的刺手问题。根据一般的精神分析理论,意识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欺诈。只有无意识才是充分、可靠的,才能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不仅如此,精神分析批评还往往导致了一种冥顽不化的倾向,即进行所谓的“奥义解读”(esotericreadings)。精神分析批评关注的是无意识,而无意识是我们一再压抑和极力否认的东西;因为我们再三压抑和极力否认,它必定无法与我们多数人对文本的体验相吻合。于是,任何人要想以自己对于文本的体验反对精神分析的阐释,都会被当作压抑和抵抗的结果被置之不理(“他在压抑自己的无意识,不敢承认自己的欲望”)。如此说来,借助这种批评对文本进行阐释,不仅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毫无关系,甚至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势不两立。这时,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呢?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还是别人的分析?是相信自己的意识,还是相信由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出来的据说是属于我们的无意识?

恐怖电影范文篇10

关键词:恐怖电影;恐怖主义;精神

前言

这是恐怖主义肆虐全球的时代,但我们对于恐怖的体验却是间接的,大多来自电影。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它们“有的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的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的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总之是生命受到了威胁,并因此令我们心怀畏惧。

喜欢看电影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观影经历。近年来,恐怖片在继西部片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广受欢迎的电影类型。说它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不仅深受观众的欢迎,而且深受研究者的青睐。它以诡异的画面、惊险的情节、怪诞的人物,予人以新奇的感受,也给制片商带来滚滚财源。

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都是哪些人在精神上大快朵颐?它满足了怎样的心理?不同的人都做了怎样的回答?精神分析批评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从中可以见出它们怎样的优点和缺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为什么要看恐怖片?看过电影《闪灵》的人,一般会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心理体验:难以言表的恐怖。尽管恐怖,还是满怀惊喜:看的时候吓得提心吊胆,说起来又津津有味,大有痛快淋漓之感。观者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一些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对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150名大学生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的当晚难以入睡,其中有1/5的人甚至一连好几个月都无法安寝;76%的人认为在看完恐怖片后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异常,其中1/2以上的人在一周内能够恢复常态,但有1/4的人在一年内没有这样的好运;6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后在午夜不敢接听电话;31%的人认为自己变得神经质了,经常心神不宁、疑神疑鬼。[2]不过,观者一般承认,只有观看恐怖片,才能真正体验到“痛快”的内涵:痛是快中之痛,快是痛中之快;因为痛,所以快;因为快,方知痛。何以至此?

在某些人看来,看恐怖片“玩的就是心跳”,为的就是“吓一跳”;“吓一跳”之所以如此可贵,是因为日常生活平淡乏味,我们需要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仿佛接受电击一般。这样做,可以缓解生活压力,发泄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平和不满。“尽管与现实生活相比,惊险片更具幻想色彩,但实现这些幻想却是现实的需要,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呢?我们对恐怖有一种心理上的迷恋,我们喜欢被吓唬。”[3]当然,这样的看法还很肤浅,因为它并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吓一跳”?换言之,人为什么有被“吓一跳”的渴求?它是一种需求(need),一种要求(demand),还是一种欲求(desire),它能否最终获得满足?在获得满足时又导致了怎样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

应该说,恐怖与焦虑是一对难兄难弟。“恐怖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恐惧焦虑心理。对人类在宇宙中孤独地位的焦虑,对社会道德的焦虑,对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焦虑和恐惧,对恐惧的恐惧,对焦虑的焦虑。”[4]如此说来,看恐怖片是为了体验焦虑,这与人类饱受压抑的“潜意识”有关,与施虐狂和受虐狂心理有关,因为恐怖片就是以施虐、受虐、疯狂、窥淫癖为基础的。[5]总算把人类对于恐怖的需要与无意识联系在了一起,但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体验焦虑就能消除焦虑吗?如果体验焦虑无法消除焦虑,为什么还要去体验焦虑?焦虑本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是诱发歇斯底里症的成因,我们为什么还要揭开这个伤口,一再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

对于某些人而言,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叙述闭合过程”(processofnarrativeclosure)为基础的。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恐怖片提供的快乐是以“大团圆”的结局为基础的。而我们一直对“大团圆”情有独钟,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瞒和骗的恶习,都源于这里:“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6]在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恐怖叙事中,无论过程多么令人心惊肉跳,可怕的事物和力量最终会被消灭或制服。恐怖叙事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开始时风平浪静,秩序井然,继之是恐怖力量介入,这时和谐的秩序被打破,最后恐怖力量被消灭,原始秩序得以恢复,世界终获太平,人人各得其所。观者期待着最终的圆满,而这种期等最终得以满足,于是一切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在恐怖片中,因为黑暗势力的介入,善与恶、正常与变态、现实与幻觉、理性与非理性一度消泯了彼此间的界限。“恐怖片暴露了理性的种种局限性,从而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非理性。理性王国代表着那些可控制、可预测的秩序井然、明白易懂的领域,而非理性王国正好与之相反,它代表着那些构成生活底层的混乱无序、难以言状、混沌而又不可预测的领域。”[7]在恐怖片中,非理性力量破坏了社会秩序,但在一般情形下,它又通过科学和武力重新恢复理性、秩序,我们因此能在心理上获得由恐怖带来的某种快感。

这样的叙事结构当然也会产生意识形态性的效果,而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又特别擅长于解剖这种类型的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所以我们不妨拿来一试。透过解构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我们会说,恐怖文本的叙事闭合(narrativeclosure)不仅压抑、招安了那些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秩序的因素,而且还在观者那里制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效果。在欣赏恐怖电影或解读恐怖文本时,观者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矛盾,它们可能会使观者无法获得系统、连贯的身份;只有平息观者心中的冲突和矛盾,观者才能把自己感知为系统、连贯的能动者(agent),获得连贯一致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否则,轻者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重者陷入人格分裂的泥潭。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必须大

致了解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理念。解构主义批评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研究的焦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systemofsignification)本身。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有其规则和代码,这规则和代码可能是语言性的,也可能是视觉形象的。单个作者并非意义之源,只有规则和代码才是意义之源。我们把自己感知为个人,我们有自己的主体性,但我们这个人和我们的主体性却是符指化系统的产物: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看上去,我们通过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语言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能沿着它铺设的轨道向前滑行。如此而已。

用阿尔都塞的话说,这个过程也是把个人“询唤”成主体的过程。阿尔都塞相信,“询唤”是我们被灌输意识形态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招呼”(hail)我们,邀请我们与它发生某种关联。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招呼”(hail)或“询唤”(interpellation)“制造”出来的。这样,意识形态是主体的创造者,而主体又要屈从于各种意识形态物质实践。阿尔都塞要问的是:意识形态是如何波及我们这里的?他的答案是:通过为我们创造一个主体-地位或“身份”,也正是通过这个主体-地位或身份,我们借助于意识形态指定的术语来阐释世界或世界的某些方面。阿尔都塞把创造主体-地位的过程称为“询唤”。如我们看足球比赛时把自己当成球迷,乘车时把自己当成乘客,购物时把自己当成顾客,都是将自己置于一定的“主体-地位”之上,自觉地接受了意识形态的“询唤”,并把自己“询唤”成了特定的主体。比如我们会说,“球迷要有球迷的样子”,等等。“一切意识形态都会通过发挥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的个人招呼或‘询唤’成具体的主体。”

“将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是政治人物或政治力量的渴望。隐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推理是:一旦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结构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方式。主体(或对于个性和身份的感知)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旦在把主体置于意识形态之内,这种身份感就变得自然和真实了。本来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事物,本来是人工建构起来的东西,现在变得要多自然有多自然,要多本真有多本真了。

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解构主义的精神分析批评声称,恐怖电影丑化、贬低了女性。恐怖是以女性性别对于父权的畏惧为基础的。女性最终被刻画成了怪物,它们破坏社会秩序,因而必须加以残酷打击、无情镇压。在早期的恐怖片中(比如在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的“吸血鬼”系列影片中),妇女扮演着食人兽式的怪物,这些电影就表现出顽固的厌女症(misogyny)倾向。恐怖叙事通常把女性(特别是母亲)描绘成吞噬一切的庞然巨怪,她们危及到了男性的生存。这符合男性的想像。拉康说过,女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不等于我们敢于摸)的女性,都是男人们想像中的女性,与作为“自在的女性”(female-in-herself)毫无关系。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自在的女性”只是一个理论假定,因为男性只能感知自己想像中的女性。在男性的想像中,女性既是可欲的,也是危险的。我们的经典文本常把女性称为“美女蛇”、“狐狸精”,我读中学时一位同学甚至告诉我,女性都是“敲骨吸髓”之人:表面上温婉可人,实际上凶残无比,到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步。恐怖电影要探索的正是此类问题,恐怖叙事之所以能够带来快乐,是因为它满足了男人的欲望:亲眼目睹爱恨交加的女性被征服。或者女性因为性行为受到男性怪物的惩罚。这时,除非愿意听命于他们的父权制权威,她们是无法获得拯救的。

这告诉我们,就其意识形态内涵而言,恐怖本质上是父权制的。此外,恐怖首先也是由男性生产和消费的。男女之异首先是由俄狄浦斯情结“结构”出来的。在俄狄浦斯阶段,男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不同于女性与母亲的身体、语言结成的关系。对于成长中的男性而言,要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就必须拒绝母亲、依附父亲,努力把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相形之下,成长中的女性根本就不想进入成熟的男性、父权制文化,而因努力认同母亲,将自己置于“女性”领域。总之,她没有像男孩那样使自己与母亲的身体割裂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阉割的恰恰是男性而非女性;说女性因为发现自己没有阳物而感到焦虑,也是男性一厢情愿地想像出来的。

以这种方式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也与语言的“习得方式”有关。语言先天隶属于父权制领域。据说,正是父权制的意义系统和区分系统把秩序强加于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体人类的生存,并努力控制全体人类的生存。男性在习得这种语言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但女性与语言结成的关系,则与此完全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学习语言就是纳入男性领域,结果许多学者努力发掘女性使用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应该与女性经验以及母亲的身体亲密无间。这种语言通常被称为“女性书写”(écriturefeminine),中国少数民族所谓的“女书”,是也。它不是整齐有序的区分系统,只是感性的声音和节奏的流淌。它向整齐有序的父权制语言发起了挑战,同时依然与母亲身体或母性记号保持着血浓于水的联系。

对于恐怖片所做的精神分析不可小觑,至少,这种分析试图严肃地面对恐怖片之类的文化形式,特别是影响巨大的通俗文化形式。在此之前,形形色色的文艺批评常常对这类文本熟视无睹,不置一词。不过这种分析也存在着自身的盲点和问题。首先,恐怖(特别是通俗文化中的恐怖)依然被界定为必要的“循环形式”,其功能在于生产或再生产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形式,进而把个人“询唤”成特定的主体。说恐怖是“循环形式”,并不意味着恐怖类文本完全一致而毫无差异;相反,对于文类经济(economyofgenre)来说,差异是绝对必要的,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因为只有这样,这种文类才能不断重复“询唤”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宰制性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个人才能被“询唤”成特定的主体。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存在着种种细微的差异,恐怖类文本依然被界定为“结构化之系统”(systemsofstructuration),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恐怖类文本都要把女性界定为怪物,都是用来满足男性进入父权

制文化心理之需的。

性别的楚河汉界导致了内心的焦虑及种种心理问题。反过来,也正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和种种心理问题,不同的文类才能诉诸不同的性别。比如,恐怖对应着男性的焦虑。它不断地压制母性记号和对母亲的欲望,这是由男性在俄狄浦斯情结内完成的。男性总要把自己建构成雄性主体(“雄赳赳气昂昂的男子汉大丈夫”),对于他们而言,恐怖和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恐怖是对罗曼司的补充。男性既渴望罗曼司的温柔,又渴望获得恐惧的洗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把男性的“个人”建构成雄性的“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分析导致了某种“非此即彼”的政治,而且这种政治必定是化约性的(或称还原性的)。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电影界中的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文学界中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的先锋派文本显然是大相径庭的。要知道,这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用来建构意识形态的,而戈达尔和乔伊斯的文本则是用来解构意识形态的。当然,这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的。如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我们也会发现,用以解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会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用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文本也有解构意识形态的可能。但精神分析批评显然顾不了这么多,否则无法彰显它自身的特性。从总体上看,在解构主义精神分析中,只有两种政治可供选择:或者是生产或再生产意识形态,或者是解构意识形态。

而且,尽管这种批评模式试图把研究重点从单个艺术家或单个文本转向符指化系统本身,它还是频繁地回到对单个艺术家的关注上来。例如,我们从来都不清楚,那些先锋派的批判锋芒究竟来自何处。只有某些人物(诸如戈达尔和乔伊斯)能够与意识形态系统进行决裂。同样有趣的是,解构主义与“导演理论”(auteurtheory)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同样的人物在解构主义和“导演理论”那里得到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在解构主义批评中,这些人物正在从内部积极地解构意识形态系统;但在“导演理论”那里,这些人物只是些“导演”(auteurs)而已,他们正在建构意识形态系统。这样的人物包括约翰·福特(JohnFord)、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道格拉斯·薛克(DouglasSirk)、尼古拉斯·雷(NicholasRay)等。

这种批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得证实和证伪变得异常困难。其实也是这任何关切无意识过程的理论都会碰到的刺手问题。根据一般的精神分析理论,意识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欺诈。只有无意识才是充分、可靠的,才能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不仅如此,精神分析批评还往往导致了一种冥顽不化的倾向,即进行所谓的“奥义解读”(esotericreadings)。精神分析批评关注的是无意识,而无意识是我们一再压抑和极力否认的东西;因为我们再三压抑和极力否认,它必定无法与我们多数人对文本的体验相吻合。于是,任何人要想以自己对于文本的体验反对精神分析的阐释,都会被当作压抑和抵抗的结果被置之不理(“他在压抑自己的无意识,不敢承认自己的欲望”)。如此说来,借助这种批评对文本进行阐释,不仅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毫无关系,甚至与人们对文本的体验势不两立。这时,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呢?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还是别人的分析?是相信自己的意识,还是相信由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出来的据说是属于我们的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