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3:18:04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范文篇1

复习提示及命题预测

本章增加了知识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等知识点,应重点掌握。从近年各地考试命题情况来看,本章内容出题数量较多,考核要.点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我国发展科技的基本方针、规划和计划等。

本章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详述

第一节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一、科学与技术

1.科学的概念

(1)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3)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2.技术的概念

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狄德罗(1713一1784)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条目中开始列入了“技术”条目。他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这是较早给技术下的定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阐明技术概念的这句话提出5个要点:①把技术与科学区别开,技术是“有目的的”;②强调技术的实现是通过广泛“共同协作”完成的;③指明技术的首要表现是生产“工具”,是设备,是硬件;④指出技术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规则”,即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知识,这就是软件;⑤和科学一样,把定义的落脚点放在“知识体系”上,即技术是成套的知识系统。

直到现代,许多辞书上的技术定义,基本上没有超出狄德罗的技术概念范畴。3.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车等也有力学。

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科学的发展明显地出现了这样的趋势:①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学科的门类越来越多;②学科相互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涌现了大量所谓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往往成为最活跃的生长点;③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学科,所综合的范围越来越大,即所谓科学整体化的趋向。④产生了一些横断学科,它们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知识领域,即所谓科学的横向整体化。⑤科学的数学化。应当认为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的知识领域更加宽阔、更加深入的表现,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反映。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做了深刻的揭示,邓小平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了进一步阐述。

(l)社会生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科学技术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包括科学实验),是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积累,没有社会生产实践,就不可能产生科学技术。

(2)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进步的社会制度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落后的社会制度会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3)现代化社会生产仍然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社会主义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发展的反作用是越来越强了。邓小平充分肯定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作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4)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我们必须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实现科学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l)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社会最高的革命力量,是因为其不仅可以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能使生产力得到不断的加速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进而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必然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包括工业、农业和国防事业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样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巩固和发展进步的社会政治制度。一在我国,只有把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4)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人能提高劳动者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不仅由人来使用,而且也是由人来创造的。邓小平指出:“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培养“四有”公民,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5)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不断产生变革,而且使教育观念也不断地产生变化。所以,教育一定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理所当然地包括面向现代科学技术。

(6)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推动现代国防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国防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五、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在工业社会以后,信息对社会的发展将起主要作用。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人们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六、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但产生之后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以自身的功能为社会服务并影响社会,最主要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科学技术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而言,最重要的也是与经济系统的关系。

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全部国民收入的增长减去全部要素投人量的增长,还有一个很大的“余额”。这个“余额”,主要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研究的结果,在美国1948一1969年的全部国民收入增长中,减去全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尚有一个45.5%的“余额”,其中30.9%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如果把科学技术和教育算在一起,它们在全部国民收人增长中的贡献竟占41.6%。

科学技术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又是怎样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呢?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第二,科技进步影响了生产要素的组合,造成生产过程重新整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或不断创新。第三,科学技术还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科技进步不断促进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导致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进。

七、知识经济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蓬勃发展,世界开始进入高技术时代。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知识经济下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199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全球知识大会”上,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一份报告也采用了知识经济的说法。随后,媒体把知识经济的宣传推向了高潮。在学术界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也有人认为知识经济离我们还相当遥远。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谈到“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1998年3月他在同全国政协科技委员谈话时指出:“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还可以斟酌,但知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此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知识经济做了研究,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有人把知识经济称为“信息经济”,也有的称为“智能经济”。

尽管各国决策者和学者对知识经济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有一个共识是,当代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其本质在于知识的转化,核心是知识创新的能力。可以说,知识经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八、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己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手段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当代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竞争。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l)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因素起倍增作用。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却渗透在各生产力要素之中。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工业革命初期的一些重大发明,如瓦特的蒸汽机,主要还是经验的产物。其后热力学的发展进一步阐明热机工作原理,才使低效的蒸汽机跃升到高效阶段。19世纪后期以来,科学技术总是走在新兴工业的前面,并为其开辟各种可能的发展途径。比如,电磁学研究对电磁相互转换的发现,导致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引发了电力技术革命,推动了产业革命的深化。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对电子及原子结构的研究,量子力学的产生等,为电子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产业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产业。20世纪生命科学对基因的研究,对核酸分子结构的发现,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催生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群,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食品医药、环境保护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由低级形式发展为高级形式,科学技术总是它的先导。

(3)当代高科技集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体看,现代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生产的技术手段和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现代信息科技革命,引起能源革命和材料革命,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更有效的利用;现代技术革命以崭新的知识、技能武装劳动者,对劳动主体的文化教育程度空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组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体力型劳动者在逐渐转变为智能型劳动者;在现代社会,第三产业的地位很重要,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当代高科技对其服务模式、管理模式、运作效率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4)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先进生产力与现代化管理结合,将生产力的各个要素更好地组合起来,极大提升了当代生产力的水平。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对领导干部来说,认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首先应该增强自身的科技意识,并通过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就是说,没有科学技术因素注人的劳动投入和资金投人,充其量不过是低效率的扩大再生产。但科学技术归根到底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为人所掌握运用的,有了科技素质高的劳动者,才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强国富民,推动社会进步。为此,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要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被广大公民所掌握。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者带头学习科学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管理和服务,至关重要。特别是各级党政部门“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对全社会形成重视科学技术的风尚有关键性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并采取措施培养一大批各类专业人才和懂科技、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的复合型管理干部队伍。要大胆使用他们,让他们进入关键岗位;要改革现行报酬、奖励、职称评聘制度,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鼓励并创造条件使他们参加国际合作交流。

第二节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一、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我国科技工作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战略是:增强全民族科学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动员和吸引大部分科技力量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技术创新,努力吸收和尽快应用世界先进的适用技术,加速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技术改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促进产业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为主要目标,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持续稳定地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储备,形成创新力量。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部署为依据,着眼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重解决工农业商品生产中的现代化问题,有效控制和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在若干我国具有优势的科技领域,必须勇于创新,保持发展势头,继续在世界先进行列中占有一定地位;在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的若干重点领域有所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形成部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科技工作的战略布局分为三个层次,是为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的。第一个层次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技工作;第二个层次是高技术研究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第三个层次是基础性研究。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各自具有明确的内涵,但又是紧密配合、互相依赖和相互促进的。这三个层次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长期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符合我国国情,顺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潮流,也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纵深配置的规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工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加速了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科技界根据科技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加强了宏观战略研究。在进一步明确“创新产业化”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的同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了指导“十五”科技发展总体布局的新思路:调整科技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有一定基础与优势的重点领域寻求突破和跨越;调整科技创新的理念和管理体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把培养、吸引和稳定尖子人才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调整科技创新的工作方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产品、生产线或者新兴产业为中心,把国家、地方、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成起来,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办成几件大事;调整科技创新的模式,从注重单项创新转变到更加强调各种技术的集成,强调在集成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继续注重发挥科研院所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和组织企业、高校、地方等全社会的科技力量。根据上述原则,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在启动实施前均制定了各自的具体管理办法、实施纲要或实施意见,明确了各类计划实施的基本程序和相应的管理要求,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组织管理,继续坚持充分发挥专家参与计划管理的作用,同时全面实现课题制管理。目前,已初步形成由政府负责宏观目标的决策、政策和措施的制度,领域专家委员会负责咨询、监督和评价,主题专家组负责技术决策和过程管理的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863计划”管理体制。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采用滚动立项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强调产学研结合,加大招投标力度,增强管理的公开和透明度,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积极实施专利战略等。

二、我国科学技术规划

制定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和中短期科技计划,是建国以来政府分配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

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为国家在较长时期内(5一15年或更长)科学技术事业的总体发展提供了一个蓝图,为研究与开发活动提供了一个总框架,它规定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重点科技任务、优先发展领域、主要科研课题、关键技术以及政府为发展科技事业所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配套政策措施等。中短期科技计划规定了国家在较短时期内特定科技领域的发展目标、任务、措施和管理办法等。规划和计划,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新型科技体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政府部门直接组织,先后制定了若干对国家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科技发展长期规划,如:《1956一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3一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8一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86一2014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91一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1991一2014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十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其中《1991一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是国务院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责成国家科委和有关部门制定的。《纲领》突出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总结了4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形势、国情和现状,阐明了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和发展重点,以及科技体制改革、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措施。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纲领和政策性文件,《纲领》对以后制定的规划和计划起到了重要的宏观指导作用。

三、国家科技计划

按时间跨度的不同,我国科技计划体系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为10年以上的计划,也称科技发展规划,它是科技发展计划工作的重点。中期计划一般为五年计划。它是长期计划的分期计划,也是制定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中期计划在整个计划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包括一些特定目标的两至三年中短期计划。科技发展五年计划纳人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之中,主要包括属于国家重点的科技项目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基础研究项目计划、工业性实验项目计划、科技事业发展项目计划、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项目计划等。短期计划,一般是指年度计划。短期计划是发展科技的行动计划,也是中长期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

依据执行机构隶属关系的不同,我国科技计划体系可分为国家、部门和地区、基层三级计划。国家科技计划是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科技发展计划,它包括综合计划和各种专业计划。部门和地区计划是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技发展计划。基层计划一般是指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发展计划。

从1982年起,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等综合管理部门牵头,先后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部级科技计划,形成了一个具有多功能(研究开发、中间试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在三个层次上(传统产业改造、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基础性研究)全面部署的较完整的科技计划体系。这些计划主要有: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星火计划”;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计划(“攀登计划”)等。

为了迅速抢占一批21世纪科技制高点,力争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过渡期内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实现产业化,科技部经过认真调研论证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并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十五”期间全面启动了实施12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科技专项,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电子金融、功能基因与生物芯片、电动汽车、高速磁悬浮列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奶业发展、食品安全、节水农业、水污染治理、重要技术标准等。

过去在计划体制下,科技发展优先解决的是国防和国家安全等问题。现在就要转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改变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四、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我国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落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体制不合理。因此,我们需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现存科技体制进行大力改革。

(l)我国科技发展状况及其不足。

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长期以来经济、社会的全面落后以及连年的战乱,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在随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有了白己的“两弹一星”,我们告别了“洋油”时代……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的各个领域,我国都取得了飞速发展,有许多领域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排名第28位,1998年排名第13位。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据研究,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35%。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国的科技事业能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一,科技竞争力不强。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居前列相比,科技竞争力排位较后,而且从实际的一些硬指标来看,还有很大差距。其二,知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1996年,我国专利指标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排第21位,基础科学研究指标排世界第32位。其三,我国对研究与开发的投人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1995年,我国对研究与开发的总投人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仅为6.1%。而同期一些发达国家对研究与开发的投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如美国占2.45%,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占17.30%;日本占2.96%,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占15%;德国占2.27%。巴西、印度这样一些发展中的大国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比例也高于我国,巴西1994年这一比例为0.7%,而印度1990年这一比例便已达0.89%。其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大量科研成果或因不适应市场需要,或因缺乏有效的中介机制被束之高阁,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其五,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的仅占20%;总体工艺技术比发达国家落后约20年左右;我国每年开发的6万件新产品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水平的仅占2.5%。在科学技术知识对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当今时代,我国现有的这种科技发展水平显然不能适应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有效措施,尽快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提高科技知识对经济的贡献。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因为这种体制的弊端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与症结。

我国现存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的。这种科技体制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于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促进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改变,这种体制的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就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1985年,我国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已有的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拨款制度、国家重点项目管理,科研机构的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起来,相关制度、机制远不完善,一些关系尚未理顺,因此,原有的科技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许多弊端依然存在,而且在新的形势下,表现更加突出。

①科研单位与市场隔绝。长期以来,我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主体是作为政府事业单位的科研院所。这些科研单位一般根据国家计划开展项目研究,其人员工资收人和科研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因而无需面对市场的需要,不能感受来自市场的压力。另一方面,科研成果上报中央或地方主管部门,而不是通过市场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科研单位不能享受其科研成果可能带来的回报,因而,缺乏积极创新的动力。这种科研主体与市场隔绝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适用性。

②科研单位与企业脱节。科研单位与应用科研成果的企业之间缺乏直接联系,也缺乏成熟、规范的中介组织机构。科研单位对企业的科技需求不了解,因而一些科研成果不合需要;而另一些合乎需要的科研成果,则由于缺乏信息沟通和联系不被企业所了解,因而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③科技创新和投资主体错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它们对市场的技术需求最了解,也能直接享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是科技创新和投资的主体。在发达国家,开展研究与开发的人员和经费中,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大。美、日、德、法、英等国,在企业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都占全国从事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的5。%以上,其中美国1995年高达79.4%;支持企业开展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的60%以上,其中美国1995年这一比例为71,1%。从科研投入主体来看,上述发达国家用以支持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一半以上来自企业,如美国1995年的科技总投人中,企业投人占59,4%;日本1994年这一比例高达68.2%。但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技创新的主体一直是政府建立的科研机构。在科技投人方面,政府占主导地位,政府对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一般占60%左右。1995年,我国用以支持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中,企业使用的占31.9%;开展研究与开发的人员中,在企业的人员占39.09%。1993年,在全国1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企业只有50%,企业开发的成果只占全国总数的27.43%。由于科技创新和投资主体的错位,导致我国科技创新缺乏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比率低、推广成本高等问题。

④科技投资机制不健全。高科技创新往往需要投人巨额资金,且风险很高。因而需要建立适当的机制来降低风险,保证回报,才能吸引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但是,在我国,政府用以支持科技创新的投入量有限;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责、权、利等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因而企业的投入能力和投入动力不足。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来源于其他方面的科研投人则更少,造成我国总体科技投人不足。除了由政府直接投资的重大项目外,其他许多科研项日难以筹集所需资金。

⑤科研成果的保护不力。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投人大量人力、财力。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一些科研成果很容易复制、模仿。因此,保护科研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受侵害,对于保持科研创新动力十分重要。我国虽然已制定了知识产权法,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产权意识、法律意识较弱,以及部门、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知识产权法的实施并不是十分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我国现存科技体制的上述诸种弊端,其根本症结在于长期以来政府职能不清,没有摆正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直接隶属于政府。政府不是通过适当的政策手段从宏观上调控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行为,而是直接干预科研项目的设立、投资、审批、应用,对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产品采取统分统配。这样做的结果,科研单位无需面对市场,企业缺乏科技创新和投资的动力与能力,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推广成本高。在政企不分、企业责权利关系不清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研机构,由于不是直接面向市场,不可能长久保持其适应市场需要的科技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同时,政府没有能够履行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没有建立和有效地实施相应的制度法规,也影响了我国科技体制的完善。

(3)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

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要使我国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加快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以克服现存科技体制的种种弊端,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加大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这种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①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我国现存科技体制的诸种弊端,其根本症结在于政府职能不清,政府、科研单位、企业三者之间关系不顺。因此,解决这一根本症结是改革我国科技体制的最首要的目标。我们必须明确政府在促进科技创新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中所担任的角色。政府应是国家宏观计划和目标的制定者、是科研单位和企业行为的规范者和引导者。政府应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手段从宏观上调控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行为,而不是直接干预一般科研项目的设立、攻关、评审、推广与应用过程。政府机构不应成为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中介,而应通过营造环境使它们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使科研单位和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当然,对于一些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长远效益或资金需求量巨大的重大项目或基础性项目以及从事这类项目研究的科研单位,政府则应更多地直接参与计划、投资、管理等工作,这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必要。

②以市场为导向,重塑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对科技创新与应用的需求最为了解,其科研成果也易于转化,市场的竞争压力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使企业能保持科技创新,尤其是应用性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应用性科技开发创新与成果应用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与市场隔绝的科研单位。而一些基础性科学研究应主要由政府的科研单位、包括设在大学内的科研机构承担。重塑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主体,一方面意味着让企业完全按市场规则经营运转,自觉开展科技创新或通过市场获得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使现有的大多数科研机构走向市场,让它们也成为独立面对市场的“企业”。也就是说,其科研项目选择、经费来源、成果应用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这样,科研单位要么直接面对市场;要么与有关企业或机构建立固定联系,进行合作。这对于提高科研成果的适用性和转化率,激励科研单位进行科技创新,减轻国家财政负担都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国际上研究机构科技成果“孵化器”的成功经验,也有借鉴意义。1998年8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成立,它是北京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的事业法人单位,参考国际上的做法,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它将以清华大学现有的20多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所拥有的设施、人才和成果为基础,筛选研究项目,推荐给北京市政府作产业化安排。同时,从企业中收集技术难题和技改需求并向清华大学各研究室招标。这将带动全国有关科研机构与政府及企业界的紧密结合。这种结合是一种新的形式,产生了新的科研主体。

③以促进创新为核心,建立相应的机制。在把引入和利用市场机制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时,要认识到,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时会出现市场失灵,而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行也需要一系列制度法规予以保证。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适当的机制,弥补市场的缺陷,保障市场的运行,从而有利于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实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建立鼓励对科技创新投资的机制,具体可包括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公司等机构,开办风险贷款保险业务等。

④适时进行配套改革,为科技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现行科技体制是我国整个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一部分,与其他方面的许多制度是相互关联的,对其进行改革必将牵涉到这些方面制度的改革。例如,将现在作为政府事业单位的科研单位推向市场,使之“企业化”,牵涉到对现行机构、人事制度的改革;要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主动自觉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牵涉到企业制度的改革。如果不对这些制度进行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便永远只能是空谈。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改革的配套性和整体性,适时地对这些相关的制度进行改革,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环境。

五、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开发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一般是针对基础科学而言的,开发则是针对应用技术而言的。研究与开发是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

(l)基础理论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同哲学、社会科学一样,白然科学决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理论研究是任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研究的每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经济文化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技术开发强调实际应用,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当前形势下,我国多数学科和大批科研机构,要围绕着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有效的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改革调整。一是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科研力量,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人的主体。二是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以不同形式进人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三是科研、教育单位直接兴办技术产业,开拓新的产业领域。

(3)今后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要继续贯彻“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立足我国国情,突出国家需要,集中优势力量,在基础研究的优势领域取得突破。要加强应用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要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与产业为重要目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大型骨干高新技术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高新技术企业走从小到大,滚动发展,逐步壮大的道路。

六、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伴随着人类文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并日益成为各国保护智力成果、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国际竞争的有力措施。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世纪之交,知识产权制度正逐步成为知识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和重要保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培育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支撑知识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①知识产权制度构建了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②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了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则;③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④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伴随着人类文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诞生,并日益成为各国保护智力成果所有者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国际竞争的有力措施。传统上,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即著作权)两部分。工业产权,按照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规定,其保护对象包括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识或原产地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等。版权则包括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以及作品的传播者(如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所享有的权利。

1993年12月15日关贸总协定鸟拉圭回合谈判通过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是国际经济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个由100多个成员,其中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缔约方、长达7年的漫长磋商达成的国际协定是当今世界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将当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深度和广度。该协议规定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①版权与所有权。前者包括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后者指邻接权,即出版者、表演者和电影产品、电视产品、录像产品、音像制品的制作者的权利。②商标专用权。这里所称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其中,对驰名商标给予特别保护。③地理标志权。这是指对原产地名称和来源地名称的保护。④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权。⑤发明专利权。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⑦未公开信息专有权。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一种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制度,其保护对象是广泛的,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其外延在不断拓展,内涵在不断深化。以下仅对知识产权的三大基本内容―版权、商标权、专利权进行介绍。

(l)著作权法律制度。

著作权,也称版权。英文是Copy一right,鉴于我国著作权和版权两个词是长期通用,为此,我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与版权是同义语。”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作品,依法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的总和。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包括多种形式的作品:如文字作品;口述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电视、电影作品;录像作品;科学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的作品。著作权的主体,即著作权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除职务作品、受委托创作的作品等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外,著作权属于作者。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其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著作权有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也称人身权和财产权),主要是: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计算机软件包括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从60年代开始,各国对软件的法律保护形式就展开过讨论。目前,所有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国家,均采取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我国1991年6月1日实施的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计算机软件属于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并且于1992年由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软件保护制度。计算机软件的保护范围包括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但不能扩延到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概念、发现、原理、算法、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对其独立开发并已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的软件,依法享有著作权,包括发表权、表明开发者身份权、使用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以及获得报酬权等。

数据库是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基本工具和手段,同时也是整个信息服务乃至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数据库是由若干作品、作品片段、以及不构成作品的材料汇集而成,它作为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形成的新型成果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为促进本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都明确将数据库作为汇编作品纳人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尤其是1993年底通过的知识产权协议更是突出强调要保护数据库作品,只要该数据库具有独创性即可受到版权法的保护,而不论其汇编的材料是否享有版权。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对数据库的保护还不够明确、全面,著作权法规定的“编辑作品”仅指由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汇集的作品,而没有将由不构成作品的材料汇集成的有独创性的汇编作品如数据库作品作为保护对象,这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目前,我国正在修改著作权法,有望将数据库纳入作品范畴予以保护。

现行知识产权法制不仅保护作者的著作权,而且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即邻接权,以维护作品传播者的合法权益。所谓作品传播者主要是指图书、报纸、杂志的出版者,艺术表演者,音像制品(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唱盘、激光视盘)的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

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装帧设计、版式,享有专有使用权;演员、演出单位等艺术表演者享有邻接权,既包括表明身份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的人身权,又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为营利目的制作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的财产权利;音像制品的制作者对其产品包括CD光盘、LD光盘、CD一Rom、VCD光盘、DVD光盘等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并获得报酬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播放权、许可他人播放权和许可他人复制权。

(2)专利法律制度。

依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受专利制度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是利用自然规律所作的技术创造,包括有关产品、方法及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的创造性水平比发明要低一些,主要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也称之为“小发明”,但它仅指产品,而不包括方法。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它不是一项技术,而仅仅是工业品外观上的一种新的式样。

一项发明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申请并经审查被授予发明专利后,申请人即成为专利权人,在专利权存续期间,享有实施发明专利的排他权利。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或者进口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根据巴黎公约,专利保护实行地域原则和独立保护原则,一个国家只保护经其专利机关批准、在其领土上有效的专利。每个国家对来自国内外的专利申请,有权独立作出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决定,不管该项申请在其他国家被批准或驳回。第二,专利法授予专利权人的权利,只是禁止他人为生产经营目的实施其发明专利的权利,为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目的利用他人专利,无需经过许可,也不构成侵权。当然这种利用,包括制造、使用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但不包括销售该专利产品和使用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第三,专利权属于一次用尽权。由专利权人制造的产品和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的产品进人市场后,他人使用、销售所购买的专利产品,不构成侵权,但不得制造销售。即使是侵权产品进入市场后,他人使用、销售所购买的产品,也属于侵犯专利权的例外。

(3)商标法律制度。

在传统意义上,商标是指在商品上使用的由文字、符号、图形、色彩或其结合组成的标记。现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后者指企业、饭店、旅行社、航空公司、研究开发单位用以表示其服务的标记。商标经注册后,注册商标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注册审查,主要看其是否具备显著性和识别性。对于注册商标,未经注册商标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在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不得擅自制造或者销售注册商标标识,销售带有侵权商标标识的产品,也不得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标装潇使用,只要足以造成误认的,即构成侵权。各国商标法规定了注册商标的保护期限,同时又都规定期满前可以申请续展保护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如期履行后续,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可以一直延长下去。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还对驰名商标要求给予特殊保护。驰名商标是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构成一项驰名商标必须具备一些条件:第一,必须是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并已为公众所知晓;第二,商品必须有一定的销售量,并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第三,商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社会影响。1996年我国了驰名商标的认定与管理规定。我国认定的驰名商标必须是注册商标,因此驰名商标所有人同样具有一般注册商标所有人拥有的权利,如转让权、许可权等。同时由于驰名商标享有的特殊信誉,对驰名商标的保护除了一般的保护之外,还能获得特殊的扩大保护。如:①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在非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且可能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权益的,驳回该注册申请。已经注册的,自注册之日起5年内,驰名商标注册人可以请求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予以撤销,但恶意注册的不受时间限制。②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使用在非类似的商品上,且暗示该商品与驰名商标注册人存在某种联系,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权益的,驰名商标注册人可以白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两年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制止。③自驰名商标认定之日起,他人将与该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一部分使用,且可能引起公众误认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核准登记;已经登记的,驰名商标注册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两年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撤销。

七、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科技创新可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的动态过程;而技术创新则是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实现其市场价值的动态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技术创新的目的则是制造新产品,应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艺,实行新形式,开拓新市场。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转化,两者的结合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技术创新的理论观点是J.A.熊彼特提出来的。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构成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不断出现的创新,而非生产要素投人的增长。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比技术创新的含义更广,它不仅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还包括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组织的建立。这就是说,科学技术不仅通过狭义的技术创新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进人生产过程,而且通过在生产中得到更广的应用,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建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所以,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生产函数的一种转移,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过程。

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社会体制、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金融、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都有密切联系。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高技术的产业化,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活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成为当今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是:(l)知识和技术密集,科技人员的比重大,职工文化、技术水平高;(2)资源、能量消耗少,产品多样化、软件化,批量小、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3)研究开发的投资大;(4)工业增长率高。由于高技术产业具有智力性、创新性、战略性和环境污染少等优势,所以,将科技创新的成果产业化,发展高技术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人类社会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

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指的是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开发的成果向产业转化、向产品转化、向市场转化、向经济领域转化,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技术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等法律,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文件,都是为了推动科技成果向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推广与扩散。

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是说科学技术成果像一般物质成果那样,拿过来就可以吃、可以穿、可以用。科学技术成果在未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之前,还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即使是在接近商业化生产的研发阶段,也还表现为创新观念、设计数据、工艺规则、操作规程、技术诀窍或者模型、样品等,必须经过一系列生产、管理、市场的运作和转化过程,才可能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紧密,由科学技术到市场的中间环节不畅,形成了科技、经济“两张皮”。许多科研机构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实力,很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距离甚远,有相当一些科技成果无用武之地;而不少企业只注重利用现成技术提高产值,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有相当一些生产技术难题无人问津。科技、经济“两张皮”是对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使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两张皮”问题,就要强化中间环节。否则,科技成果就会沉睡在“展品”阶段而上市无路,报国无门。我们的任务是在实验室成果和成果商品化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联接点。比如,技术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就很重要。技术市场开通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道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机会。

当然,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工作,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需要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适宜转化,都能创造市场价值。有时,主要的研究任务没有实用价值,而附带的技术成果则产生巨大的后果。目前深人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动员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就是为了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今后要加快培育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家,加强规范化、法制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不同的激励机制调动从事不同工作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各得其所,各显其能,为我国科学繁荣和企业发展作出各自的贡献。

九、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与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的网络。政府机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是这一体系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来自国外的技术转移成果也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基于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和规律,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国情,我们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中央科研机构和地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具体包括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的配置、创新制度的建立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总目标是到2014年前后,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基本具备能支撑中国科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能力,使国家创新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并争取实现三个“前十名”,即被国际权威的《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科学家论文总数、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等,分别进人世界前十名。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网络系统。其中,企业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相对集中在教学科研型大学里)和知识转移;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地方科研机构主要从事与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相关的工作;政府的职能从目前以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组成部分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国家创新体系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

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科技工作环境和要求的深刻变化,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实现科技体制改革从分类推进向系统推进的转变。现阶段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强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促进全社会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各类创新机构密切合作和良性互动;必须强调以完善环境、转变机制为重点,把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强调科技、教育、经济体制改革联动有效结合起来;必须强调军民结合和寓军于民,促进军民之间两大创新体系的相互融合;必须强调区域特色,把突出国家整体目标与建设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强调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核心作用,把政府引导与有效动员全社会创新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要在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通过深化科技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做好科技中长期规划、建立科技的财政预算制度,协调各路科技大军,共同构筑国家创新体系。在国家研究机构布局中,重点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能力,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程。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真正实现科技、经济和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各方面科技力量相互关联、优势互补,在不断提高微观活力的基础上形成总体创新优势。

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依据我国的国情,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实际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描绘了一个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主要动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成为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信息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强大渗透力和影响作用日益显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各国经济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方向。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在市场、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面临着比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更大的约束,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亦步亦趋,沿袭传统工业化的道路。信息技术革命为我国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这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覆盖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一、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确定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针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形势要求,科技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发展科学技术,应对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主要措施,集中体现为实施“三大战略”。

1.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人才争夺战

当今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竞争。一个研究所,一个高技术企业,实际上是一个研究开发的梯队。我们不能要求也无必要要求这个梯队的所有人都是尖子,但这个梯队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包括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为,往往是这一两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这个梯队(包括研究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在整个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所以,尖子人才的作用不可忽视。各国政府可以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的产业,控制有关生产要素的流动,但惟一无法控制流动的就是人才。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优秀科技人才流失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在这方面,我们当然不能采取关闭国门的办法,不能限制科技人员的流动,但应争取逐步做到尖子人才有进有出,进出平衡。摆在我们面前的惟一选择就是下定决心,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的竞争,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当前,一是要改革人员的招聘制度,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院所长和学术带头人;二是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国家科技计划和项目都将把发现、培养和稳定优秀人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三是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国家科技计划实施课题制,建立开放、流动、竞争的机制,提高科研经费中人员费用的比例,克服科研管理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四是要根据重大专项实施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包括高水平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并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努力推动形成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新潮流;五是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包括运用股权、期权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价值。

2.实施专利战略,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实施,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发达国家正在世界范围内将其技术独占优势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据有关资料提供的专利占有方面的数据,在生物工程领域,美国拥有的专利占该领域世界专利总量的59%,欧洲占19%,日本占17%,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只拥有5%;在药物领域,美国拥有51写的世界专利,欧洲为33%,日本为12%,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拥有4%。在我国,外国企业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正以大量的发明专利申请作为抢占中国市场的前导。这将使我国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专利制约。从总体上看,我们不仅要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建立鼓励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的机制。财政部、科技部已经制定和颁发了相关的政策,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我国已经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应以发明专利的获得作为立项目标和验收指标,在立项前及项目执行过程中都要进行国内外知识产权状况分析,提出绕过专利壁垒的途径。

3.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健全我国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技术壁垒将成为贸易出口的重要障碍。在出口方面,由于我国的许多技术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成为扩大出口的障碍;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不够完善和统一,技术手段落后,很难起到合理、有效保护民族产业的目的。比如像稻米的贸易,有的发达国家制定了100多项标准,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就免进;有的国家为了限制中国的肉类进口,提出某个指标超标,烧掉了我国大量出口的肉类。据测算,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直接与潜在的影响每年超过45。亿美元,占年出口总额的25%以上。因此,建立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又能有效、合理保护我国产业与市场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已是当务之急。最近我国的企业与跨国公司联合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成为三个国际标准之一,其中我们注册了92项发明专利,这就意味着一旦第三代移动通讯大规模进人市场,我们就有可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一是要高度重视世界范围内技术壁垒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主要发达国家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现行政策及潜在动向进行跟踪研究;二是要通过改革,支持有关部门建立国家标准研究机构,组织、规划和协调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全社会力量从事标准研究;三是在12个重人专项中设立了重大标准专项,集中支持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我国有优势和特色领域的高技术标准。总之,标准问题已成为国家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这方面必须有所作为。

十二、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首先解决建立健全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其次,要形成有效利用全国优秀科技资源联合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有效机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实现我国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从目前情况看,促进我国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需从以下两方面推进。

1.要建立健全公共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

过去,由于部门分割,单位所有,我国科技集成设施使用效率较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文献、数据和重大科研设施等科技资源尚不能充分共享,缺乏向社会开放、系统配套、跨部门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共享机制,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l)大型科研设备利用率低。据科技部的资料,我国大型科研设备利用率不到30%,设备利用率太低的直接原因是数据不能共享,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同时,加剧了重复建设。(2)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我们国内的一些工程中心、高技术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的科学仪器设备性能优良,但由于对社会开放不够,利用率人部分低于30%。(3)大量科学文献、数据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科学数据本来属于国家,但有些部门对外开展有偿服务,使购买者有限的科研经费难以发挥最大效用。部分数据价格过高,迫使使用者重复采集。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的30%一50%用于获取科学数据。

由于部门分割,单位所有,缺乏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使科学文献、数据、设备分别保存在众多部门、单位和专家手中。由于没有数据交换规范,流通渠道不畅,数据分散、失落现象严重。由此带来科研资金的巨大浪费。我国的科技研发经费只有美国的4.7%、日本的8.9%、德国的27%。在科技投资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科研设备、科技文献、数据不能共享,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造成国家投资的浪费。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健全科技设备和数据等基础条件的共享机制。这将对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要形成充分利用全国优秀科技资源、联合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有效机制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针对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组织全社会的优势科技资源联合攻关,是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的另一种途径,“两弹一星”就是科技联合攻关的典范。在2014年抗击“非典”斗争中,再次形成了统筹协调、全国“一盘棋”的科技攻关组。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是由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9个部门和北京市组成的,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资源、’统一行动的工作机制,实行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力量,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优势科技力量,紧急实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科技攻关组对有关实验室、研究基地的建设等进行了有效部署,并启动了新的科研攻关项目,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这种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对全社会的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十三、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在过去几年,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公益类科研事业,国家启动了公益型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其中,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以增强面向市场的动力和活力;确需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和转变机制的基础上,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和运行,国家财政加大支持力度,集中支持。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由国家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重要公益研究领域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为这些科研院所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职责明确。首先,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可以分为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和地方的科研机构。三个层次的科研机构职能定位、研究方向有所不同。国家科研机构是中央政府直接支持的研究机构,这些科研机构的科研方向应定位在主要围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共科技产品、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必须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一些前沿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其科研工作多是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探索的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基地。地方科研机构主要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科技问题和重要公益性问题,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同的科研机构的科研职能、研究方向的定位要准确,并以此指导科研的选题和立项,规划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其次,需要明确政府在国家创新活动中应承担的职责,逐步解决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具体项目管理上,管得过宽、过细、过死,影响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等问题。要明确科研院所的权利与义务,确保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权利和职责,做到国家、单位、个人职责分明。具有法人资格的科技机构享有依法自主进行科研的权利。要特别注意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充分调动院所内部从事科研、开发、管理等人员的积极性,加快科研成果开发速度,缩短开发周期,从制度和机制上促进多出成果,出优秀成果。

(2)评价科学。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评价,而对于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效益如何评价十分重要,要通过改革,形成对科研院所的科学评价体系,实现对科研院所相当于市场对企业的硬约束。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院所的成果,要由国际学术界的同行进行评价;对从事高新技术和重要公益性研究的科研院所的成果,要由企业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外部硬约束形成对科研院所的科学评价体系,促进科研院所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同时,在科研所内部要积极转化对科研成果评价的旧观念和旧形式,要从“重知识拥有、重成果学术水平、重成果奖励”转向“重知识贡献、重知识产权、重成果产业化水平”上来。通过科学评价科研成果,促进科技界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通过科学评价体系和方法,引导科研选题和立项,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使科技成果不再成为资料室里的珍藏品,而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并走向市场。

(3)开放有序。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抢占国际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加强国内外科技学术交流,扩大院所的开放性,加强科研人员的有序流动已经十分重要。要改变以往科研机构满足于人员的高度稳定性,研究方法的固定方式,以及习惯于科技成果的单位所有,满足于科技成果的自我转化和自我循环的状况。科研院所的发展方向应大力提倡开放有序的运行机制。要形成促进科研院所自觉向社会开放,自觉与社会科研资源和生产要素结合,走社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4)管理规范。需要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科研机构,要注意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尽快建立适应科技创新特点,同时,又符合国家财政制度改革要求的科技经费管理体制。

十四、生态安全

2014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超过了60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使地球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安全观―生态安全观(也称环境安全观)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也逐渐成为人们探索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焦点。

(l)地球生态安全的警钟越敲越响。目前,滥垦滥伐和危险废物使世界满目疮痰、危机四伏,气候变暖导致热浪袭击全球、洪水蔓延大地,酸雨和放射性污染有如“无形杀手”,臭氧空洞和海平面上升犹如“天塌地陷”,海洋污染使“生命摇篮”垂危,热带雨林消失使“地球肺部”受损,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正在夺走人类赖以生存的良田沃土,物种锐减使人类相依为命的“朋友”越来越少,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给人类带来重重忧虑,人口的增长使地球犹如茫茫宇宙中一叶负载过重的危舟。这种严峻形势使生态安全成为一个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问题。

(2)现代战争和军事活动是造成大规模国际性环境危害的源头之一。在一些国家和国际间的武装冲突中,常规武器、贫铀弹,甚至生化武器的使用,产生战争难民,他们的大规模迁移不但导致经济活动和社会组织的瘫痪,也对环境起着破坏作用。这在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非洲一些国家的部族冲突中都得到了证明。以海湾战争为例,被炸燃的227口科威特油井的浓烟严重污染了大气,泄人的3.15亿加仑原油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输油管的破裂在海港区域流出7500万余桶原油,形成数百个石油湖。在科索沃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由于战争的一方大量使用贫铀弹,使广大居民生活在有放射性污染的环境中。在核时代,可能发生的核战争会使地球荒芜。

(3)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环境问题威胁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体看,海洋污染、公海资源分配、越境污染(包括跨国酸雨、越境废物转移等)、南极保护、臭氧层保护等问题,无不涉及多国的利益。环境问题和环境压力是引发国家间纠纷和争端的原因之一,在某些情况下是国家间冲突和紧张局势的催化剂。当今世界,国家间常为争夺原材料、能源、土地、河流流域、海上航道和其他重要环境资源的控制权而发生冲突。随着资源的减少和竞争的加剧,这种冲突也可能加剧。当前的尖锐冲突之一,是有关石油的争夺的问题。在未来的15年内,地球上的环境难民人数将从目前的2500万增至5000万;与之相比,目前受政治、种族或宗教迫害的难民只有2200万。环境难民的大规模迁移可能表现为政治动乱和军事冲突。河水的争端已发生在北美、南美、南亚和东亚、非洲和中东的一些地区。尤其是非洲和中东,水资源十分短缺,有限的洁净水源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有可能导致对水资源的武装争夺,对这个地区的稳定构成较大威胁。这正如对石油的争夺会招致战争一样。总之,生态安全问题今天已日益突出,“生态冲突”可能在不同国家之间产生,危及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仅从国家政治主权和国家间军事威胁的角度来理解国土安全和国际和平,已远远不够。

(4)经济、环境和安全领域的相互依赖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主权的含义。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曾指出,全球的公共资源不能由任何一个国家单独管理。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独自对付整个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需要反映这样的事实,即它的政策对其他国家和公共区域的环境资源基础有日益扩大的影响,正如其他国家的政策对它们也有影响一样;各国政府都应研究制定一个“环境外交政策”,作为改进对各国环境政策的国际协调的一种主要方法。由于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倡导协调和国际政治中的现实问题,环境外交政策正在成为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而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政府在军备方面所花的费用,远远超过了防止环境污染和恢复被破坏环境的费用。通过成本一效益分析可知,环境危机给国家安全和生存造成的威胁,可能比起装备精良、虎视耽耽且不友好的邻邦还要大。

(5)对环境安全的威胁只能由共同的管理及多边的方式和机制来对付,而没有武力解决的办法。要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必须依靠环境外交,发展国际环境合作。确保地球的生态安全,取决于卓有成效的环境保护和国际管理机构体制的改革。为此,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建立国际环境安全理事会、维持环境安全国际警察部队、国际环境法庭和仲裁庭、全球环境安全信息网络等建议和改革办法。目前,联合国裁军事务部的“军备竞赛与环境”已成为处理政治性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国际机构。在技术领域,应把能减少和减轻环境风险、保障国家安全的技术,作为重大环境技术纳人国家安全技术的清单。需从全球范围重新评价军事、政治、环境和其他方面争端威胁人类安全的轻重缓急,这种重新评价要求广泛接受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评价方法,特别是环境风险评价。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没有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就谈不上国家安全与国际和平,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五、中国21世纪议程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文件,特别是《21世纪议程》。该文件规划了人类环境与发展跨世纪的行动议程,并要求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国务院总理率团出席会议,并承诺要认真履行会议所通过的各项文件。会后不久,中国政府即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92年7月召开的第23次会议上,决定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委等部门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提》(简称《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工作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和帮助。

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广泛参与下,经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于1993年4月完成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第一稿,共4。章,120万字,184个方案领域,内容覆盖了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行动纲领。此项工作完成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编制部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

《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是:①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包括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团体及公众参与等。②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居民消费和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等内容。③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等若干基本问题。④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包括白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保护大气层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等内容。

《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特点是:①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议程》不仅仅论及在发展中如何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还系统地论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②主题是发展。《议程》力求结合中国国情,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③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是《议程》的战略重点之一。④突出表述了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战略取向。⑤从改善管理机制、立法、教育、科技和公众参与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并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创造了适宜的契机与良好的环境。⑥《议程》与优先项目计划同时出台。

标准化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的时间是()

A.1996年B.1992年C.1990年D.1987年

2.1998年8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试点单位是()

A.科技部B.教育部C.中国科学院D.中国科协

3.在现代技术领域中()。

A.“种子型”技术越来越多B.大众型技术越来越多

C.“需求型”技术不断涌现D.民用型技术所占比重增多

4.技术成果利用的性质和价值由()。

A.专家来评价B.社会来评价C.发明人来评价D.消费者来评价

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A.直接B.间接C.未来D.潜在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创新的知识源是()

A.大学B.工厂C.科研机构D.企业自身

2.知识产权是保护()成果的基本法制。

A.科学B.文化C.劳动D.技术

3.信息技术包括()。

A.通信技术B.自动化技术C.微电子技术D.光电子技术E.光导技术

三、问答题

1.简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哪些规律?

3.试述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4.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是什么?

5.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

6.什么是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7.《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C4.B5.D

二、多项选择题

科学技术范文篇2

奖励作出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这次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三等科技进步奖的主要成果中,既有对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成果,也有瞄准国内外科技前沿的高水平成果。这次获奖的同志,是我区科技战线的先进典型和科技攻关的带头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创新的精神、顽强的毅力、科学的态度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并在职业道德、治学精神、学术成就、工作业绩等方面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作出了榜样。他们的卓越成就,对我区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他们的感人业绩,将对我区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科学家努力奋斗、勇攀科学高峰,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他们表彰奖励,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气氛,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为我区的科技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当前,我们即将跨入承前启后的**时期,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前不久,党的**明确提出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对**时期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刚刚结束的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关键性措施,确定**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9%,力争达到两位数增长。实现这个目标,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竭诚奉献中体现人生的价值。

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党中央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要求将自主创新作为提升科技水平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放在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坚持走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技创新道路,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新”战略,加快建立支持研究开发与创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公共基础平台,使科技进步与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切实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在增强区域竞争力中的决定性作用。要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培育优势产品和支柱产业,更好地为加快我区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努力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推广,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要选择那些能在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中起关键作用,特别是对支撑优势资源转换和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领域,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进行科技攻关和高技术开发,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不断增加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和拥有程度。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密切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进一步优化全区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面推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范文篇3

这次全省科学技术大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会议。刚才,隆重表彰了获得*年度国家和省科技奖励的单位和人员。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向为我省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寓群省长还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充分认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意义

当今时代,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起点、新形势下,在“*”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这次大会的召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也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全国科技大会之后,省委、省政府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作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策部署。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全省力量为建设创新型省份而共同努力。

建设创新型省份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战略举措。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总书记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深刻分析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动员全党全国人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总理深刻阐述了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强调要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开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和*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有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提高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提高对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提高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目标、政策、措施的认识,提高对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的认识,增强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要按照全国科技大会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我省科技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建设创新型省份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在历届省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团结一心,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468.3亿元,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411.9亿元、利税3396.3亿元、利润2138.2亿元,分别增长28.4%、50.6%和5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41.5亿元,增长3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6.4亿元,增长15.8%;财政总收入3342.2亿元,增长2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2.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4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0.6元,分别增长13.8%和12.1%。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更加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必须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提高经济总体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狠抓“三个亮点”,培植“三个一批”,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农业科技、海洋科技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拥有了年产16万吨MDI、芳纶、全氟磺酸树脂离子膜、煤的液化气化及多联产技术、数字电视处理芯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等一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自主知识产权;涌现出海尔、海信等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形成了软件、生物医药、非金属材料、数字化装备、海洋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1%,连续四年实现两个以上百分点的增长。但总的来看,我省科技整体水平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不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亟需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占总量的比重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科学研究实力不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障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更多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必须把贯彻落实好这次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作为一次重大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影响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增强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以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开创我省科技发展新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科技发展的思路,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本世纪头20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我省经济发展将进入创新驱动型阶段,拥有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雄厚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健全的科技法制体系,科技创新人才丰富,资本市场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高,全省科技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进入创新型省份的行列。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阶段实施。

要围绕“一个目标”,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增强“三个意识”,即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实施“三个带动”,即高新技术带动、大企业名牌带动、自主知识产权带动;提高“三个能力”,即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造“三个环境”,即社会舆论环境、体制机制环境、政策人才环境;推动“三个转变”,即推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必然选择。必须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并把它作为整个科技工作的战略基点。

一是大力提高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始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和飞跃,这种发现和飞跃将会对未来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产生引领作用。我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应当也有能力在原始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烟台麦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YH-16)填补国内空白,在国际上首次达到了公斤级生产水平;海信集团研究开发出我国首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芯片“信芯”;淄博东岳集团在全氟离子膜技术上取得了创新性突破;今年我省又有三个项目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二等奖。这表明我省在原始创新领域拥有一定实力和水平。原始创新要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于区域特色和优势,着眼未来,超前部署,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要围绕资源环境、新能源、现代农业、海洋开发、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生物等重点领域,加强研究攻关,力求取得突破,努力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和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在注重产品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和加强原始创新,进一步增加技术储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大力提高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集成创新是整合、集中科技资源,实施重点攻关和突破的有效形式。近几年来,济钢集团围绕解决生产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集中攻关,冲破了一系列发展的瓶颈制约,走出了一条依靠集成创新实现循环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子,成为产业领域依靠创新求发展的典范。集成创新必须面向和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省建设、半岛城市群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关键技术,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当前,特别要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省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把现代生物科技作为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把加强农业、海洋、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作为凸现*优势的亮点,加快解决制约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加快培植有特色优势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加快对传统技术装备的改造和提升步伐,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新突破。要发挥社会主义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把加大投入,集成资源,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集成创新的有效形式,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强技术项目的组装,并注重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衔接和配套,提高实施效果。

三是大力提高技术项目引进领域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引进技术和项目,提高了产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握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个捷径。烟台万华集团1984年引进年产万吨MDI生产装置,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这些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借鉴。要切实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引进技术和项目的统一管理,防止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防止引进产业低端、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项目,增强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在引进技术和装备的同时,制定消化吸收再创新计划采取措施,引导企业制定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和创新方案,实施一批重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的的投入,切实靠尽快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施带动战略,是我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成功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推动我省产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必须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品牌、知识产权带动战略。

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实施节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批重大科技计划,增强科技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步伐,实施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以六大支柱产业为依托,围绕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与新药、能源与环保等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确保两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突出区域特色,整合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步伐,加强以企业孵化为重点的创新基地和创新软硬件环境建设,努力提高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使高新技术开发区真正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示范区。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实行政府采购和首购高新技术产品政策,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认真落实《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创业投资企业的运作,鼓励其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

二是实施大企业名牌带动战略。我省大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名牌创造的主体和核心技术的拥有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育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省按照“三个一批”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大企业的名牌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进一步发挥大企业名牌的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要立足我省优势,把实施大企业名牌带动战略作为一条成功经验和战略措施继续贯彻下去,以加强大型企业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和创新推动技术创新。要加快实施“双百工程”,建设一百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培植一百种居全国前三位的重点优势产品。要按照争创一流的精神,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大企业、大农业良种和海洋等优势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坚持以质取胜,积极争创名牌,靠信誉赢得市场和效益。要努力培育一批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一批以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支撑的支柱产业和一批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依托的知名品牌,带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

三是实施知识产权带动战略。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和保障自主创新的根本制度。要落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企业的专利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学会运用知识产权这个战略武器增强竞争力。要将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科技计划、科技奖励评审以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重要条件。高校、科研机构要引导广大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注重专利的申请和知识产权的获得。要在确保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大幅增加的同时,努力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特别要使发明专利的数量有大幅度增加。要加大专利技术的实施力度,采取风险投资、贷款贴息等措施,推进专利成果的产业化。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营造自主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

(三)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基础和组织保障。要联系实际,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紧密结合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品牌为目标,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加强企业投入的规定,用足用好政策,使其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要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加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消除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把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来,使其真正成为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关键,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项目以及军工科研项目等各类重大科技项目计划的实施,特别是在具有广泛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要建立由企业牵头的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各类公共创新平台也要向企业开放,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服务。要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上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更大的支持,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注重实效、扎实推进的原则,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密切合作关系,努力为解决好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自主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要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开发类科研机构,要加快市场化转制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其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要加快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支持优势人才和关键岗位,实行科研人员聘任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约束机制。高等院校要立足学科综合、人才荟萃、教育科研联系紧密等综合优势,向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院校方向发展。要整合省内外两种资源,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

三是建立社会化和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要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和规范相结合、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环节创新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育和发展一批面向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科技创新企业孵化机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逐步完善创新服务门类。要引导创新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创新服务信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创新服务机构的作用,为其发展创造市场空间。要制定和完善鼓励创新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明确创新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优化发展环境。

三、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努力营造创新型省份建设良好氛围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需要全省的要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为创新型省份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体制机制环境和政策人才环境。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强省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善于把握当前科技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强化强化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的意识,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真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抓紧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科学、用科学,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理论引领发展指导实践,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推动工作。要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研究和解决科技工作和科技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各方面条件。各级科教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对有关重大问题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省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强化对省中长期规划纲要落实工作的具体指导,及时研究和解决规划纲要实施中的各种问题,抓好国家、省配套政策的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的力度,确保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一是强化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稳定的投入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基地共享机制。要以省内科技资源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市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为依托,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为重点,统筹布局,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建设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联网、覆盖全省、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和机制。要加快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力争使更多的创新基地进入各类部级创新基地行列,进一步提高创新基地共享平台的支撑能力,建立健全面向社会的开放、共享服务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要在全面认真总结过去几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建立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目标要求,创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职能,再造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改革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创新型省份建设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尽快建立完善人才的评价、分配和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重点落实好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有关政策,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机制环境。二是坚持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把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作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和领军人物的重要途径,依托重大计划、创新工程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推进国家、省、市三级应用研发资金集成配套使用,搭建优秀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加大“泰山学者”工程的实施力度,增加“泰山学者”在企业的岗位数量。三是多渠道引进人才,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凝聚大批优秀人才和、尖子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出国留学人才来我省创业。建设创新型省份,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学习和弘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发扬科技界求真务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立足教学科研开发一线工作,着眼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社会科技文化素质,努力为创新型省份建设再建功勋、再创辉煌。

科学技术范文篇4

复习提示及命题预测

本章增加了知识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等知识点,应重点掌握。从近年各地考试命题情况来看,本章内容出题数量较多,考核要.点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我国发展科技的基本方针、规划和计划等。

本章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详述

第一节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一、科学与技术

1.科学的概念

(1)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3)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2.技术的概念

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狄德罗(1713一1784)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条目中开始列入了“技术”条目。他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这是较早给技术下的定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阐明技术概念的这句话提出5个要点:①把技术与科学区别开,技术是“有目的的”;②强调技术的实现是通过广泛“共同协作”完成的;③指明技术的首要表现是生产“工具”,是设备,是硬件;④指出技术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规则”,即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知识,这就是软件;⑤和科学一样,把定义的落脚点放在“知识体系”上,即技术是成套的知识系统。

直到现代,许多辞书上的技术定义,基本上没有超出狄德罗的技术概念范畴。3.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车等也有力学。

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科学的发展明显地出现了这样的趋势:①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学科的门类越来越多;②学科相互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涌现了大量所谓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往往成为最活跃的生长点;③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学科,所综合的范围越来越大,即所谓科学整体化的趋向。④产生了一些横断学科,它们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知识领域,即所谓科学的横向整体化。⑤科学的数学化。应当认为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的知识领域更加宽阔、更加深入的表现,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反映。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做了深刻的揭示,邓小平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了进一步阐述。

(l)社会生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科学技术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包括科学实验),是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积累,没有社会生产实践,就不可能产生科学技术。

(2)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进步的社会制度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落后的社会制度会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3)现代化社会生产仍然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社会主义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发展的反作用是越来越强了。邓小平充分肯定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作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4)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我们必须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实现科学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l)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社会最高的革命力量,是因为其不仅可以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能使生产力得到不断的加速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进而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必然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包括工业、农业和国防事业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样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巩固和发展进步的社会政治制度。一在我国,只有把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4)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人能提高劳动者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不仅由人来使用,而且也是由人来创造的。邓小平指出:“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培养“四有”公民,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5)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不断产生变革,而且使教育观念也不断地产生变化。所以,教育一定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理所当然地包括面向现代科学技术。

(6)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推动现代国防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国防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五、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在工业社会以后,信息对社会的发展将起主要作用。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人们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六、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但产生之后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以自身的功能为社会服务并影响社会,最主要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科学技术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而言,最重要的也是与经济系统的关系。

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全部国民收入的增长减去全部要素投人量的增长,还有一个很大的“余额”。这个“余额”,主要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研究的结果,在美国1948一1969年的全部国民收入增长中,减去全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尚有一个45.5%的“余额”,其中30.9%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如果把科学技术和教育算在一起,它们在全部国民收人增长中的贡献竟占41.6%。

科学技术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又是怎样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呢?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第二,科技进步影响了生产要素的组合,造成生产过程重新整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或不断创新。第三,科学技术还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科技进步不断促进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导致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进。

七、知识经济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蓬勃发展,世界开始进入高技术时代。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知识经济下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199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全球知识大会”上,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一份报告也采用了知识经济的说法。随后,媒体把知识经济的宣传推向了高潮。在学术界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也有人认为知识经济离我们还相当遥远。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谈到“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1998年3月他在同全国政协科技委员谈话时指出:“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还可以斟酌,但知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此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知识经济做了研究,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有人把知识经济称为“信息经济”,也有的称为“智能经济”。

尽管各国决策者和学者对知识经济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有一个共识是,当代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其本质在于知识的转化,核心是知识创新的能力。可以说,知识经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八、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己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手段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当代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竞争。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l)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因素起倍增作用。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却渗透在各生产力要素之中。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工业革命初期的一些重大发明,如瓦特的蒸汽机,主要还是经验的产物。其后热力学的发展进一步阐明热机工作原理,才使低效的蒸汽机跃升到高效阶段。19世纪后期以来,科学技术总是走在新兴工业的前面,并为其开辟各种可能的发展途径。比如,电磁学研究对电磁相互转换的发现,导致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引发了电力技术革命,推动了产业革命的深化。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对电子及原子结构的研究,量子力学的产生等,为电子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产业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产业。20世纪生命科学对基因的研究,对核酸分子结构的发现,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催生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群,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食品医药、环境保护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由低级形式发展为高级形式,科学技术总是它的先导。

(3)当代高科技集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体看,现代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生产的技术手段和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现代信息科技革命,引起能源革命和材料革命,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更有效的利用;现代技术革命以崭新的知识、技能武装劳动者,对劳动主体的文化教育程度空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组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体力型劳动者在逐渐转变为智能型劳动者;在现代社会,第三产业的地位很重要,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当代高科技对其服务模式、管理模式、运作效率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4)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先进生产力与现代化管理结合,将生产力的各个要素更好地组合起来,极大提升了当代生产力的水平。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对领导干部来说,认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首先应该增强自身的科技意识,并通过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就是说,没有科学技术因素注人的劳动投入和资金投人,充其量不过是低效率的扩大再生产。但科学技术归根到底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为人所掌握运用的,有了科技素质高的劳动者,才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强国富民,推动社会进步。为此,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要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被广大公民所掌握。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者带头学习科学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管理和服务,至关重要。特别是各级党政部门“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对全社会形成重视科学技术的风尚有关键性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并采取措施培养一大批各类专业人才和懂科技、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的复合型管理干部队伍。要大胆使用他们,让他们进入关键岗位;要改革现行报酬、奖励、职称评聘制度,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鼓励并创造条件使他们参加国际合作交流。

第二节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一、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我国科技工作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战略是:增强全民族科学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动员和吸引大部分科技力量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技术创新,努力吸收和尽快应用世界先进的适用技术,加速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技术改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促进产业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为主要目标,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持续稳定地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储备,形成创新力量。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部署为依据,着眼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重解决工农业商品生产中的现代化问题,有效控制和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在若干我国具有优势的科技领域,必须勇于创新,保持发展势头,继续在世界先进行列中占有一定地位;在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的若干重点领域有所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形成部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科技工作的战略布局分为三个层次,是为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的。第一个层次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技工作;第二个层次是高技术研究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第三个层次是基础性研究。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各自具有明确的内涵,但又是紧密配合、互相依赖和相互促进的。这三个层次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长期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符合我国国情,顺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潮流,也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纵深配置的规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工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加速了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科技界根据科技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加强了宏观战略研究。在进一步明确“创新产业化”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的同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了指导“十五”科技发展总体布局的新思路:调整科技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有一定基础与优势的重点领域寻求突破和跨越;调整科技创新的理念和管理体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把培养、吸引和稳定尖子人才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调整科技创新的工作方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产品、生产线或者新兴产业为中心,把国家、地方、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成起来,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办成几件大事;调整科技创新的模式,从注重单项创新转变到更加强调各种技术的集成,强调在集成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继续注重发挥科研院所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和组织企业、高校、地方等全社会的科技力量。根据上述原则,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在启动实施前均制定了各自的具体管理办法、实施纲要或实施意见,明确了各类计划实施的基本程序和相应的管理要求,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组织管理,继续坚持充分发挥专家参与计划管理的作用,同时全面实现课题制管理。目前,已初步形成由政府负责宏观目标的决策、政策和措施的制度,领域专家委员会负责咨询、监督和评价,主题专家组负责技术决策和过程管理的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863计划”管理体制。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采用滚动立项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强调产学研结合,加大招投标力度,增强管理的公开和透明度,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积极实施专利战略等。

二、我国科学技术规划

制定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和中短期科技计划,是建国以来政府分配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

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为国家在较长时期内(5一15年或更长)科学技术事业的总体发展提供了一个蓝图,为研究与开发活动提供了一个总框架,它规定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重点科技任务、优先发展领域、主要科研课题、关键技术以及政府为发展科技事业所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配套政策措施等。中短期科技计划规定了国家在较短时期内特定科技领域的发展目标、任务、措施和管理办法等。规划和计划,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新型科技体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政府部门直接组织,先后制定了若干对国家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科技发展长期规划,如:《1956一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3一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8一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86一2014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91一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1991一2014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十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其中《1991一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是国务院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责成国家科委和有关部门制定的。《纲领》突出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总结了4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形势、国情和现状,阐明了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和发展重点,以及科技体制改革、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措施。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纲领和政策性文件,《纲领》对以后制定的规划和计划起到了重要的宏观指导作用。

三、国家科技计划

按时间跨度的不同,我国科技计划体系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为10年以上的计划,也称科技发展规划,它是科技发展计划工作的重点。中期计划一般为五年计划。它是长期计划的分期计划,也是制定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中期计划在整个计划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包括一些特定目标的两至三年中短期计划。科技发展五年计划纳人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之中,主要包括属于国家重点的科技项目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基础研究项目计划、工业性实验项目计划、科技事业发展项目计划、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项目计划等。短期计划,一般是指年度计划。短期计划是发展科技的行动计划,也是中长期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

依据执行机构隶属关系的不同,我国科技计划体系可分为国家、部门和地区、基层三级计划。国家科技计划是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科技发展计划,它包括综合计划和各种专业计划。部门和地区计划是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技发展计划。基层计划一般是指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发展计划。

从1982年起,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等综合管理部门牵头,先后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部级科技计划,形成了一个具有多功能(研究开发、中间试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在三个层次上(传统产业改造、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基础性研究)全面部署的较完整的科技计划体系。这些计划主要有: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星火计划”;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计划(“攀登计划”)等。

为了迅速抢占一批21世纪科技制高点,力争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过渡期内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实现产业化,科技部经过认真调研论证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并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十五”期间全面启动了实施12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科技专项,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电子金融、功能基因与生物芯片、电动汽车、高速磁悬浮列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奶业发展、食品安全、节水农业、水污染治理、重要技术标准等。

过去在计划体制下,科技发展优先解决的是国防和国家安全等问题。现在就要转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改变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四、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我国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落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体制不合理。因此,我们需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现存科技体制进行大力改革。

(l)我国科技发展状况及其不足。

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长期以来经济、社会的全面落后以及连年的战乱,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在随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有了白己的“两弹一星”,我们告别了“洋油”时代……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的各个领域,我国都取得了飞速发展,有许多领域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排名第28位,1998年排名第13位。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据研究,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35%。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国的科技事业能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一,科技竞争力不强。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居前列相比,科技竞争力排位较后,而且从实际的一些硬指标来看,还有很大差距。其二,知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1996年,我国专利指标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排第21位,基础科学研究指标排世界第32位。其三,我国对研究与开发的投人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1995年,我国对研究与开发的总投人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仅为6.1%。而同期一些发达国家对研究与开发的投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如美国占2.45%,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占17.30%;日本占2.96%,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占15%;德国占2.27%。巴西、印度这样一些发展中的大国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比例也高于我国,巴西1994年这一比例为0.7%,而印度1990年这一比例便已达0.89%。其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大量科研成果或因不适应市场需要,或因缺乏有效的中介机制被束之高阁,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其五,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的仅占20%;总体工艺技术比发达国家落后约20年左右;我国每年开发的6万件新产品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水平的仅占2.5%。在科学技术知识对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当今时代,我国现有的这种科技发展水平显然不能适应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有效措施,尽快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提高科技知识对经济的贡献。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因为这种体制的弊端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与症结。

我国现存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的。这种科技体制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于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促进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改变,这种体制的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就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1985年,我国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已有的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拨款制度、国家重点项目管理,科研机构的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起来,相关制度、机制远不完善,一些关系尚未理顺,因此,原有的科技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许多弊端依然存在,而且在新的形势下,表现更加突出。

①科研单位与市场隔绝。长期以来,我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主体是作为政府事业单位的科研院所。这些科研单位一般根据国家计划开展项目研究,其人员工资收人和科研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因而无需面对市场的需要,不能感受来自市场的压力。另一方面,科研成果上报中央或地方主管部门,而不是通过市场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科研单位不能享受其科研成果可能带来的回报,因而,缺乏积极创新的动力。这种科研主体与市场隔绝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适用性。

②科研单位与企业脱节。科研单位与应用科研成果的企业之间缺乏直接联系,也缺乏成熟、规范的中介组织机构。科研单位对企业的科技需求不了解,因而一些科研成果不合需要;而另一些合乎需要的科研成果,则由于缺乏信息沟通和联系不被企业所了解,因而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③科技创新和投资主体错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它们对市场的技术需求最了解,也能直接享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是科技创新和投资的主体。在发达国家,开展研究与开发的人员和经费中,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大。美、日、德、法、英等国,在企业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都占全国从事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的5。%以上,其中美国1995年高达79.4%;支持企业开展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的60%以上,其中美国1995年这一比例为71,1%。从科研投入主体来看,上述发达国家用以支持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一半以上来自企业,如美国1995年的科技总投人中,企业投人占59,4%;日本1994年这一比例高达68.2%。但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技创新的主体一直是政府建立的科研机构。在科技投人方面,政府占主导地位,政府对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一般占60%左右。1995年,我国用以支持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中,企业使用的占31.9%;开展研究与开发的人员中,在企业的人员占39.09%。1993年,在全国1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企业只有50%,企业开发的成果只占全国总数的27.43%。由于科技创新和投资主体的错位,导致我国科技创新缺乏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比率低、推广成本高等问题。

④科技投资机制不健全。高科技创新往往需要投人巨额资金,且风险很高。因而需要建立适当的机制来降低风险,保证回报,才能吸引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但是,在我国,政府用以支持科技创新的投入量有限;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责、权、利等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因而企业的投入能力和投入动力不足。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来源于其他方面的科研投人则更少,造成我国总体科技投人不足。除了由政府直接投资的重大项目外,其他许多科研项日难以筹集所需资金。

⑤科研成果的保护不力。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投人大量人力、财力。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一些科研成果很容易复制、模仿。因此,保护科研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受侵害,对于保持科研创新动力十分重要。我国虽然已制定了知识产权法,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产权意识、法律意识较弱,以及部门、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知识产权法的实施并不是十分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我国现存科技体制的上述诸种弊端,其根本症结在于长期以来政府职能不清,没有摆正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直接隶属于政府。政府不是通过适当的政策手段从宏观上调控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行为,而是直接干预科研项目的设立、投资、审批、应用,对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产品采取统分统配。这样做的结果,科研单位无需面对市场,企业缺乏科技创新和投资的动力与能力,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推广成本高。在政企不分、企业责权利关系不清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研机构,由于不是直接面向市场,不可能长久保持其适应市场需要的科技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同时,政府没有能够履行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没有建立和有效地实施相应的制度法规,也影响了我国科技体制的完善。

(3)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

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要使我国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加快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以克服现存科技体制的种种弊端,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加大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这种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①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我国现存科技体制的诸种弊端,其根本症结在于政府职能不清,政府、科研单位、企业三者之间关系不顺。因此,解决这一根本症结是改革我国科技体制的最首要的目标。我们必须明确政府在促进科技创新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中所担任的角色。政府应是国家宏观计划和目标的制定者、是科研单位和企业行为的规范者和引导者。政府应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手段从宏观上调控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行为,而不是直接干预一般科研项目的设立、攻关、评审、推广与应用过程。政府机构不应成为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中介,而应通过营造环境使它们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使科研单位和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当然,对于一些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长远效益或资金需求量巨大的重大项目或基础性项目以及从事这类项目研究的科研单位,政府则应更多地直接参与计划、投资、管理等工作,这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必要。

②以市场为导向,重塑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对科技创新与应用的需求最为了解,其科研成果也易于转化,市场的竞争压力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使企业能保持科技创新,尤其是应用性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应用性科技开发创新与成果应用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与市场隔绝的科研单位。而一些基础性科学研究应主要由政府的科研单位、包括设在大学内的科研机构承担。重塑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主体,一方面意味着让企业完全按市场规则经营运转,自觉开展科技创新或通过市场获得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使现有的大多数科研机构走向市场,让它们也成为独立面对市场的“企业”。也就是说,其科研项目选择、经费来源、成果应用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这样,科研单位要么直接面对市场;要么与有关企业或机构建立固定联系,进行合作。这对于提高科研成果的适用性和转化率,激励科研单位进行科技创新,减轻国家财政负担都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国际上研究机构科技成果“孵化器”的成功经验,也有借鉴意义。1998年8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成立,它是北京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的事业法人单位,参考国际上的做法,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它将以清华大学现有的20多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所拥有的设施、人才和成果为基础,筛选研究项目,推荐给北京市政府作产业化安排。同时,从企业中收集技术难题和技改需求并向清华大学各研究室招标。这将带动全国有关科研机构与政府及企业界的紧密结合。这种结合是一种新的形式,产生了新的科研主体。

③以促进创新为核心,建立相应的机制。在把引入和利用市场机制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时,要认识到,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时会出现市场失灵,而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行也需要一系列制度法规予以保证。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适当的机制,弥补市场的缺陷,保障市场的运行,从而有利于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实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建立鼓励对科技创新投资的机制,具体可包括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公司等机构,开办风险贷款保险业务等。

④适时进行配套改革,为科技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现行科技体制是我国整个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一部分,与其他方面的许多制度是相互关联的,对其进行改革必将牵涉到这些方面制度的改革。例如,将现在作为政府事业单位的科研单位推向市场,使之“企业化”,牵涉到对现行机构、人事制度的改革;要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主动自觉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牵涉到企业制度的改革。如果不对这些制度进行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便永远只能是空谈。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改革的配套性和整体性,适时地对这些相关的制度进行改革,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环境。

五、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开发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一般是针对基础科学而言的,开发则是针对应用技术而言的。研究与开发是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

(l)基础理论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同哲学、社会科学一样,白然科学决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理论研究是任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研究的每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经济文化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技术开发强调实际应用,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当前形势下,我国多数学科和大批科研机构,要围绕着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有效的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改革调整。一是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科研力量,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人的主体。二是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以不同形式进人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三是科研、教育单位直接兴办技术产业,开拓新的产业领域。

(3)今后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要继续贯彻“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立足我国国情,突出国家需要,集中优势力量,在基础研究的优势领域取得突破。要加强应用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要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与产业为重要目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大型骨干高新技术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高新技术企业走从小到大,滚动发展,逐步壮大的道路。

六、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伴随着人类文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并日益成为各国保护智力成果、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国际竞争的有力措施。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世纪之交,知识产权制度正逐步成为知识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和重要保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培育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支撑知识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①知识产权制度构建了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②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了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则;③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④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伴随着人类文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诞生,并日益成为各国保护智力成果所有者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国际竞争的有力措施。传统上,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即著作权)两部分。工业产权,按照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规定,其保护对象包括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识或原产地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等。版权则包括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以及作品的传播者(如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所享有的权利。

1993年12月15日关贸总协定鸟拉圭回合谈判通过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是国际经济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个由100多个成员,其中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缔约方、长达7年的漫长磋商达成的国际协定是当今世界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将当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深度和广度。该协议规定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①版权与所有权。前者包括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后者指邻接权,即出版者、表演者和电影产品、电视产品、录像产品、音像制品的制作者的权利。②商标专用权。这里所称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其中,对驰名商标给予特别保护。③地理标志权。这是指对原产地名称和来源地名称的保护。④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权。⑤发明专利权。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⑦未公开信息专有权。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一种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制度,其保护对象是广泛的,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其外延在不断拓展,内涵在不断深化。以下仅对知识产权的三大基本内容―版权、商标权、专利权进行介绍。

(l)著作权法律制度。

著作权,也称版权。英文是Copy一right,鉴于我国著作权和版权两个词是长期通用,为此,我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与版权是同义语。”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作品,依法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的总和。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包括多种形式的作品:如文字作品;口述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电视、电影作品;录像作品;科学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的作品。著作权的主体,即著作权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除职务作品、受委托创作的作品等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外,著作权属于作者。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其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著作权有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也称人身权和财产权),主要是: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计算机软件包括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从60年代开始,各国对软件的法律保护形式就展开过讨论。目前,所有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国家,均采取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我国1991年6月1日实施的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计算机软件属于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并且于1992年由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软件保护制度。计算机软件的保护范围包括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但不能扩延到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概念、发现、原理、算法、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对其独立开发并已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的软件,依法享有著作权,包括发表权、表明开发者身份权、使用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以及获得报酬权等。

数据库是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基本工具和手段,同时也是整个信息服务乃至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数据库是由若干作品、作品片段、以及不构成作品的材料汇集而成,它作为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形成的新型成果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为促进本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都明确将数据库作为汇编作品纳人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尤其是1993年底通过的知识产权协议更是突出强调要保护数据库作品,只要该数据库具有独创性即可受到版权法的保护,而不论其汇编的材料是否享有版权。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对数据库的保护还不够明确、全面,著作权法规定的“编辑作品”仅指由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汇集的作品,而没有将由不构成作品的材料汇集成的有独创性的汇编作品如数据库作品作为保护对象,这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目前,我国正在修改著作权法,有望将数据库纳入作品范畴予以保护。

现行知识产权法制不仅保护作者的著作权,而且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即邻接权,以维护作品传播者的合法权益。所谓作品传播者主要是指图书、报纸、杂志的出版者,艺术表演者,音像制品(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唱盘、激光视盘)的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

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装帧设计、版式,享有专有使用权;演员、演出单位等艺术表演者享有邻接权,既包括表明身份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的人身权,又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为营利目的制作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的财产权利;音像制品的制作者对其产品包括CD光盘、LD光盘、CD一Rom、VCD光盘、DVD光盘等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并获得报酬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播放权、许可他人播放权和许可他人复制权。

(2)专利法律制度。

依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受专利制度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是利用自然规律所作的技术创造,包括有关产品、方法及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的创造性水平比发明要低一些,主要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也称之为“小发明”,但它仅指产品,而不包括方法。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它不是一项技术,而仅仅是工业品外观上的一种新的式样。

一项发明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申请并经审查被授予发明专利后,申请人即成为专利权人,在专利权存续期间,享有实施发明专利的排他权利。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或者进口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根据巴黎公约,专利保护实行地域原则和独立保护原则,一个国家只保护经其专利机关批准、在其领土上有效的专利。每个国家对来自国内外的专利申请,有权独立作出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决定,不管该项申请在其他国家被批准或驳回。第二,专利法授予专利权人的权利,只是禁止他人为生产经营目的实施其发明专利的权利,为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目的利用他人专利,无需经过许可,也不构成侵权。当然这种利用,包括制造、使用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但不包括销售该专利产品和使用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第三,专利权属于一次用尽权。由专利权人制造的产品和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的产品进人市场后,他人使用、销售所购买的专利产品,不构成侵权,但不得制造销售。即使是侵权产品进入市场后,他人使用、销售所购买的产品,也属于侵犯专利权的例外。

(3)商标法律制度。

在传统意义上,商标是指在商品上使用的由文字、符号、图形、色彩或其结合组成的标记。现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后者指企业、饭店、旅行社、航空公司、研究开发单位用以表示其服务的标记。商标经注册后,注册商标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注册审查,主要看其是否具备显著性和识别性。对于注册商标,未经注册商标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在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不得擅自制造或者销售注册商标标识,销售带有侵权商标标识的产品,也不得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标装潇使用,只要足以造成误认的,即构成侵权。各国商标法规定了注册商标的保护期限,同时又都规定期满前可以申请续展保护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如期履行后续,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可以一直延长下去。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还对驰名商标要求给予特殊保护。驰名商标是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构成一项驰名商标必须具备一些条件:第一,必须是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并已为公众所知晓;第二,商品必须有一定的销售量,并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第三,商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社会影响。1996年我国了驰名商标的认定与管理规定。我国认定的驰名商标必须是注册商标,因此驰名商标所有人同样具有一般注册商标所有人拥有的权利,如转让权、许可权等。同时由于驰名商标享有的特殊信誉,对驰名商标的保护除了一般的保护之外,还能获得特殊的扩大保护。如:①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在非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且可能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权益的,驳回该注册申请。已经注册的,自注册之日起5年内,驰名商标注册人可以请求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予以撤销,但恶意注册的不受时间限制。②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使用在非类似的商品上,且暗示该商品与驰名商标注册人存在某种联系,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权益的,驰名商标注册人可以白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两年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制止。③自驰名商标认定之日起,他人将与该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一部分使用,且可能引起公众误认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核准登记;已经登记的,驰名商标注册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两年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撤销。

七、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科技创新可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的动态过程;而技术创新则是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实现其市场价值的动态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技术创新的目的则是制造新产品,应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艺,实行新形式,开拓新市场。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转化,两者的结合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技术创新的理论观点是J.A.熊彼特提出来的。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构成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不断出现的创新,而非生产要素投人的增长。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比技术创新的含义更广,它不仅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还包括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组织的建立。这就是说,科学技术不仅通过狭义的技术创新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进人生产过程,而且通过在生产中得到更广的应用,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建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所以,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生产函数的一种转移,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过程。

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社会体制、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金融、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都有密切联系。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高技术的产业化,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活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成为当今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是:(l)知识和技术密集,科技人员的比重大,职工文化、技术水平高;(2)资源、能量消耗少,产品多样化、软件化,批量小、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3)研究开发的投资大;(4)工业增长率高。由于高技术产业具有智力性、创新性、战略性和环境污染少等优势,所以,将科技创新的成果产业化,发展高技术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人类社会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

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指的是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开发的成果向产业转化、向产品转化、向市场转化、向经济领域转化,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技术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等法律,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文件,都是为了推动科技成果向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推广与扩散。

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是说科学技术成果像一般物质成果那样,拿过来就可以吃、可以穿、可以用。科学技术成果在未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之前,还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即使是在接近商业化生产的研发阶段,也还表现为创新观念、设计数据、工艺规则、操作规程、技术诀窍或者模型、样品等,必须经过一系列生产、管理、市场的运作和转化过程,才可能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紧密,由科学技术到市场的中间环节不畅,形成了科技、经济“两张皮”。许多科研机构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实力,很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距离甚远,有相当一些科技成果无用武之地;而不少企业只注重利用现成技术提高产值,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有相当一些生产技术难题无人问津。科技、经济“两张皮”是对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使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两张皮”问题,就要强化中间环节。否则,科技成果就会沉睡在“展品”阶段而上市无路,报国无门。我们的任务是在实验室成果和成果商品化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联接点。比如,技术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就很重要。技术市场开通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道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机会。

当然,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工作,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需要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适宜转化,都能创造市场价值。有时,主要的研究任务没有实用价值,而附带的技术成果则产生巨大的后果。目前深人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动员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就是为了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今后要加快培育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家,加强规范化、法制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不同的激励机制调动从事不同工作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各得其所,各显其能,为我国科学繁荣和企业发展作出各自的贡献。

九、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与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的网络。政府机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是这一体系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来自国外的技术转移成果也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基于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和规律,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国情,我们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中央科研机构和地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具体包括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的配置、创新制度的建立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总目标是到2014年前后,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基本具备能支撑中国科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能力,使国家创新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并争取实现三个“前十名”,即被国际权威的《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科学家论文总数、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等,分别进人世界前十名。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网络系统。其中,企业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相对集中在教学科研型大学里)和知识转移;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地方科研机构主要从事与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相关的工作;政府的职能从目前以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组成部分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国家创新体系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

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科技工作环境和要求的深刻变化,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实现科技体制改革从分类推进向系统推进的转变。现阶段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强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促进全社会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各类创新机构密切合作和良性互动;必须强调以完善环境、转变机制为重点,把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强调科技、教育、经济体制改革联动有效结合起来;必须强调军民结合和寓军于民,促进军民之间两大创新体系的相互融合;必须强调区域特色,把突出国家整体目标与建设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强调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核心作用,把政府引导与有效动员全社会创新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要在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通过深化科技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做好科技中长期规划、建立科技的财政预算制度,协调各路科技大军,共同构筑国家创新体系。在国家研究机构布局中,重点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能力,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程。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真正实现科技、经济和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各方面科技力量相互关联、优势互补,在不断提高微观活力的基础上形成总体创新优势。

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依据我国的国情,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实际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描绘了一个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主要动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成为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信息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强大渗透力和影响作用日益显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各国经济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方向。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在市场、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面临着比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更大的约束,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亦步亦趋,沿袭传统工业化的道路。信息技术革命为我国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这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覆盖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一、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确定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针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形势要求,科技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发展科学技术,应对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主要措施,集中体现为实施“三大战略”。

1.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人才争夺战

当今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竞争。一个研究所,一个高技术企业,实际上是一个研究开发的梯队。我们不能要求也无必要要求这个梯队的所有人都是尖子,但这个梯队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包括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为,往往是这一两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这个梯队(包括研究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在整个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所以,尖子人才的作用不可忽视。各国政府可以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的产业,控制有关生产要素的流动,但惟一无法控制流动的就是人才。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优秀科技人才流失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在这方面,我们当然不能采取关闭国门的办法,不能限制科技人员的流动,但应争取逐步做到尖子人才有进有出,进出平衡。摆在我们面前的惟一选择就是下定决心,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的竞争,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当前,一是要改革人员的招聘制度,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院所长和学术带头人;二是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国家科技计划和项目都将把发现、培养和稳定优秀人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三是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国家科技计划实施课题制,建立开放、流动、竞争的机制,提高科研经费中人员费用的比例,克服科研管理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四是要根据重大专项实施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包括高水平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并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努力推动形成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新潮流;五是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包括运用股权、期权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价值。

2.实施专利战略,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实施,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发达国家正在世界范围内将其技术独占优势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据有关资料提供的专利占有方面的数据,在生物工程领域,美国拥有的专利占该领域世界专利总量的59%,欧洲占19%,日本占17%,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只拥有5%;在药物领域,美国拥有51写的世界专利,欧洲为33%,日本为12%,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拥有4%。在我国,外国企业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正以大量的发明专利申请作为抢占中国市场的前导。这将使我国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专利制约。从总体上看,我们不仅要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建立鼓励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的机制。财政部、科技部已经制定和颁发了相关的政策,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我国已经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应以发明专利的获得作为立项目标和验收指标,在立项前及项目执行过程中都要进行国内外知识产权状况分析,提出绕过专利壁垒的途径。

3.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健全我国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技术壁垒将成为贸易出口的重要障碍。在出口方面,由于我国的许多技术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成为扩大出口的障碍;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不够完善和统一,技术手段落后,很难起到合理、有效保护民族产业的目的。比如像稻米的贸易,有的发达国家制定了100多项标准,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就免进;有的国家为了限制中国的肉类进口,提出某个指标超标,烧掉了我国大量出口的肉类。据测算,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直接与潜在的影响每年超过45。亿美元,占年出口总额的25%以上。因此,建立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又能有效、合理保护我国产业与市场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已是当务之急。最近我国的企业与跨国公司联合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成为三个国际标准之一,其中我们注册了92项发明专利,这就意味着一旦第三代移动通讯大规模进人市场,我们就有可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一是要高度重视世界范围内技术壁垒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主要发达国家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现行政策及潜在动向进行跟踪研究;二是要通过改革,支持有关部门建立国家标准研究机构,组织、规划和协调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全社会力量从事标准研究;三是在12个重人专项中设立了重大标准专项,集中支持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我国有优势和特色领域的高技术标准。总之,标准问题已成为国家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这方面必须有所作为。

十二、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首先解决建立健全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其次,要形成有效利用全国优秀科技资源联合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有效机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实现我国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从目前情况看,促进我国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需从以下两方面推进。

1.要建立健全公共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

过去,由于部门分割,单位所有,我国科技集成设施使用效率较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文献、数据和重大科研设施等科技资源尚不能充分共享,缺乏向社会开放、系统配套、跨部门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共享机制,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l)大型科研设备利用率低。据科技部的资料,我国大型科研设备利用率不到30%,设备利用率太低的直接原因是数据不能共享,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同时,加剧了重复建设。(2)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我们国内的一些工程中心、高技术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的科学仪器设备性能优良,但由于对社会开放不够,利用率人部分低于30%。(3)大量科学文献、数据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科学数据本来属于国家,但有些部门对外开展有偿服务,使购买者有限的科研经费难以发挥最大效用。部分数据价格过高,迫使使用者重复采集。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的30%一50%用于获取科学数据。

由于部门分割,单位所有,缺乏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使科学文献、数据、设备分别保存在众多部门、单位和专家手中。由于没有数据交换规范,流通渠道不畅,数据分散、失落现象严重。由此带来科研资金的巨大浪费。我国的科技研发经费只有美国的4.7%、日本的8.9%、德国的27%。在科技投资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科研设备、科技文献、数据不能共享,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造成国家投资的浪费。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健全科技设备和数据等基础条件的共享机制。这将对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要形成充分利用全国优秀科技资源、联合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有效机制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针对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组织全社会的优势科技资源联合攻关,是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的另一种途径,“两弹一星”就是科技联合攻关的典范。在2014年抗击“非典”斗争中,再次形成了统筹协调、全国“一盘棋”的科技攻关组。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是由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9个部门和北京市组成的,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资源、’统一行动的工作机制,实行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力量,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优势科技力量,紧急实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科技攻关组对有关实验室、研究基地的建设等进行了有效部署,并启动了新的科研攻关项目,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这种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对全社会的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十三、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在过去几年,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公益类科研事业,国家启动了公益型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其中,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以增强面向市场的动力和活力;确需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和转变机制的基础上,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和运行,国家财政加大支持力度,集中支持。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由国家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重要公益研究领域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为这些科研院所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职责明确。首先,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可以分为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和地方的科研机构。三个层次的科研机构职能定位、研究方向有所不同。国家科研机构是中央政府直接支持的研究机构,这些科研机构的科研方向应定位在主要围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共科技产品、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必须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一些前沿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其科研工作多是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探索的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基地。地方科研机构主要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科技问题和重要公益性问题,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同的科研机构的科研职能、研究方向的定位要准确,并以此指导科研的选题和立项,规划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其次,需要明确政府在国家创新活动中应承担的职责,逐步解决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具体项目管理上,管得过宽、过细、过死,影响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等问题。要明确科研院所的权利与义务,确保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权利和职责,做到国家、单位、个人职责分明。具有法人资格的科技机构享有依法自主进行科研的权利。要特别注意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充分调动院所内部从事科研、开发、管理等人员的积极性,加快科研成果开发速度,缩短开发周期,从制度和机制上促进多出成果,出优秀成果。

(2)评价科学。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评价,而对于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效益如何评价十分重要,要通过改革,形成对科研院所的科学评价体系,实现对科研院所相当于市场对企业的硬约束。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院所的成果,要由国际学术界的同行进行评价;对从事高新技术和重要公益性研究的科研院所的成果,要由企业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外部硬约束形成对科研院所的科学评价体系,促进科研院所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同时,在科研所内部要积极转化对科研成果评价的旧观念和旧形式,要从“重知识拥有、重成果学术水平、重成果奖励”转向“重知识贡献、重知识产权、重成果产业化水平”上来。通过科学评价科研成果,促进科技界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通过科学评价体系和方法,引导科研选题和立项,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使科技成果不再成为资料室里的珍藏品,而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并走向市场。

(3)开放有序。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抢占国际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加强国内外科技学术交流,扩大院所的开放性,加强科研人员的有序流动已经十分重要。要改变以往科研机构满足于人员的高度稳定性,研究方法的固定方式,以及习惯于科技成果的单位所有,满足于科技成果的自我转化和自我循环的状况。科研院所的发展方向应大力提倡开放有序的运行机制。要形成促进科研院所自觉向社会开放,自觉与社会科研资源和生产要素结合,走社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4)管理规范。需要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科研机构,要注意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尽快建立适应科技创新特点,同时,又符合国家财政制度改革要求的科技经费管理体制。

十四、生态安全

2014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超过了60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使地球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安全观―生态安全观(也称环境安全观)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也逐渐成为人们探索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焦点。

(l)地球生态安全的警钟越敲越响。目前,滥垦滥伐和危险废物使世界满目疮痰、危机四伏,气候变暖导致热浪袭击全球、洪水蔓延大地,酸雨和放射性污染有如“无形杀手”,臭氧空洞和海平面上升犹如“天塌地陷”,海洋污染使“生命摇篮”垂危,热带雨林消失使“地球肺部”受损,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正在夺走人类赖以生存的良田沃土,物种锐减使人类相依为命的“朋友”越来越少,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给人类带来重重忧虑,人口的增长使地球犹如茫茫宇宙中一叶负载过重的危舟。这种严峻形势使生态安全成为一个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问题。

(2)现代战争和军事活动是造成大规模国际性环境危害的源头之一。在一些国家和国际间的武装冲突中,常规武器、贫铀弹,甚至生化武器的使用,产生战争难民,他们的大规模迁移不但导致经济活动和社会组织的瘫痪,也对环境起着破坏作用。这在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非洲一些国家的部族冲突中都得到了证明。以海湾战争为例,被炸燃的227口科威特油井的浓烟严重污染了大气,泄人的3.15亿加仑原油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输油管的破裂在海港区域流出7500万余桶原油,形成数百个石油湖。在科索沃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由于战争的一方大量使用贫铀弹,使广大居民生活在有放射性污染的环境中。在核时代,可能发生的核战争会使地球荒芜。

(3)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环境问题威胁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体看,海洋污染、公海资源分配、越境污染(包括跨国酸雨、越境废物转移等)、南极保护、臭氧层保护等问题,无不涉及多国的利益。环境问题和环境压力是引发国家间纠纷和争端的原因之一,在某些情况下是国家间冲突和紧张局势的催化剂。当今世界,国家间常为争夺原材料、能源、土地、河流流域、海上航道和其他重要环境资源的控制权而发生冲突。随着资源的减少和竞争的加剧,这种冲突也可能加剧。当前的尖锐冲突之一,是有关石油的争夺的问题。在未来的15年内,地球上的环境难民人数将从目前的2500万增至5000万;与之相比,目前受政治、种族或宗教迫害的难民只有2200万。环境难民的大规模迁移可能表现为政治动乱和军事冲突。河水的争端已发生在北美、南美、南亚和东亚、非洲和中东的一些地区。尤其是非洲和中东,水资源十分短缺,有限的洁净水源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有可能导致对水资源的武装争夺,对这个地区的稳定构成较大威胁。这正如对石油的争夺会招致战争一样。总之,生态安全问题今天已日益突出,“生态冲突”可能在不同国家之间产生,危及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仅从国家政治主权和国家间军事威胁的角度来理解国土安全和国际和平,已远远不够。

(4)经济、环境和安全领域的相互依赖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主权的含义。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曾指出,全球的公共资源不能由任何一个国家单独管理。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独自对付整个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需要反映这样的事实,即它的政策对其他国家和公共区域的环境资源基础有日益扩大的影响,正如其他国家的政策对它们也有影响一样;各国政府都应研究制定一个“环境外交政策”,作为改进对各国环境政策的国际协调的一种主要方法。由于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倡导协调和国际政治中的现实问题,环境外交政策正在成为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而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政府在军备方面所花的费用,远远超过了防止环境污染和恢复被破坏环境的费用。通过成本一效益分析可知,环境危机给国家安全和生存造成的威胁,可能比起装备精良、虎视耽耽且不友好的邻邦还要大。

(5)对环境安全的威胁只能由共同的管理及多边的方式和机制来对付,而没有武力解决的办法。要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必须依靠环境外交,发展国际环境合作。确保地球的生态安全,取决于卓有成效的环境保护和国际管理机构体制的改革。为此,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建立国际环境安全理事会、维持环境安全国际警察部队、国际环境法庭和仲裁庭、全球环境安全信息网络等建议和改革办法。目前,联合国裁军事务部的“军备竞赛与环境”已成为处理政治性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国际机构。在技术领域,应把能减少和减轻环境风险、保障国家安全的技术,作为重大环境技术纳人国家安全技术的清单。需从全球范围重新评价军事、政治、环境和其他方面争端威胁人类安全的轻重缓急,这种重新评价要求广泛接受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评价方法,特别是环境风险评价。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没有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就谈不上国家安全与国际和平,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五、中国21世纪议程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文件,特别是《21世纪议程》。该文件规划了人类环境与发展跨世纪的行动议程,并要求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国务院总理率团出席会议,并承诺要认真履行会议所通过的各项文件。会后不久,中国政府即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92年7月召开的第23次会议上,决定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委等部门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提》(简称《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工作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和帮助。

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广泛参与下,经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于1993年4月完成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第一稿,共4。章,120万字,184个方案领域,内容覆盖了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行动纲领。此项工作完成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编制部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

《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是:①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包括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团体及公众参与等。②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居民消费和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等内容。③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等若干基本问题。④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包括白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保护大气层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等内容。

《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特点是:①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议程》不仅仅论及在发展中如何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还系统地论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②主题是发展。《议程》力求结合中国国情,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③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是《议程》的战略重点之一。④突出表述了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战略取向。⑤从改善管理机制、立法、教育、科技和公众参与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并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创造了适宜的契机与良好的环境。⑥《议程》与优先项目计划同时出台。

标准化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的时间是()

A.1996年B.1992年C.1990年D.1987年

2.1998年8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试点单位是()

A.科技部B.教育部C.中国科学院D.中国科协

3.在现代技术领域中()。

A.“种子型”技术越来越多B.大众型技术越来越多

C.“需求型”技术不断涌现D.民用型技术所占比重增多

4.技术成果利用的性质和价值由()。

A.专家来评价B.社会来评价C.发明人来评价D.消费者来评价

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A.直接B.间接C.未来D.潜在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创新的知识源是()

A.大学B.工厂C.科研机构D.企业自身

2.知识产权是保护()成果的基本法制。

A.科学B.文化C.劳动D.技术

3.信息技术包括()。

A.通信技术B.自动化技术C.微电子技术D.光电子技术E.光导技术

三、问答题

1.简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哪些规律?

3.试述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4.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是什么?

5.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

6.什么是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7.《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C4.B5.D

二、多项选择题

科学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现阶段;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概述

Abstract:Philosophyonscienceandtechnologyhasbeendevelopingrapidlyinrecentyears.Thecurrentacademicresearchaboutitisascendant.Thearticlesummarizestherecentstudiesonthephilosophyofscienceandtechnologyfromthefollowingaspects:origin,disciplinelocalization,developmentprocess,disciplineboard,currentissues,tendencyaswellastheproblemsinthefuturedevelopmentofphilosophyonscienceandtechnology.

Keywords:presentstage;philosophystudyonscienceandtechnology;summary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呈现强劲势头。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献发表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研讨会召开,使得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些专题得到了深入地探讨。文章就近年来有关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一、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渊源。科学技术哲学并非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和历史背景,学界从不同视角阐述了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渊源。如学者任元彪从学术渊源上指出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及其学术传统;(2)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传统;(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哲学传统[1]。而学者郭贵春、成素梅、邢如萍则认为“科学技术哲学”的根源在“自然辩证法”,他们比较突出“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演变关系,认为“科学技术哲学”是从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是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继承和发展[2]。学者吴国盛则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实际上有三种构成因素、三重历史来源,即:(1)德国古典自然哲学;(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3)改革开放以来“大口袋”式的整合新学科[3]。关于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渊源,笔者认同郭贵春等人的观点。科学技术哲学和自然辩证法关系密切,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在新时期的时代体现,是对自然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二、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富有争议,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如学者黄顺基、黄天授和刘大椿在1991年编写的《科学技术哲学引论——科技革命时代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科学技术哲学作出了明确的定位。他们把科学技术哲学定位为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新问题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是自然辩证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科技革命条件下的一门新学科。学者刘大椿在2001年出版的《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一书中又进一步把科学技术哲学定位为“对科技时代提出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要求和挑战的哲学回应”[4]。而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也曾指出,“自然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群或科学部门体系,它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和色彩的诸多科学部门的总称,其中包括许多不属于哲学的科学部门。学者于棋明据此认为,在自然辩证法旗帜下汇集或孕育、成长以至分化出了许多分支学科,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历史、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论、科学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等[5],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的分支学科。学者陈其荣则认为,科学技术哲学是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新范式[6],这意味着自然辩证法的范式在当生了改变。学者郑毓信则认为,要考虑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位问题,就应该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已经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就要认真考虑对包括诸多现实问题进来的种种研究是否能被看成真正的哲学研究?(2)科学技术哲学的现代研究与科学技术活动的距离究竟是变近还是变远?(3)在强调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应当立足于国内的同时,还应当认真考虑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7]。学者吴国盛则深刻地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实际上存在“名实冲突”的问题,科学技术哲学虽然定位在哲学的分支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实际研究内容却远远大于哲学领域[8]。学者贾北树、陈北宁认为,在定位科学技术哲学时应该强调以下四个方面:(1)继续强调必须在哲学的层面上来建设科学技术哲学;(2)强调在科学的基础上建构科学技术哲学;(3)科学技术哲学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意识;(4)科学技术哲学必须关注现实。从以上众多学者对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定位的不同见解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要想对科学技术哲学进行学科定位,至少应该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是否从“哲学”的范围内界定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内容,第二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内涵和外延的问题,第三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现实性问题。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方面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一般都趋向认同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如学者张培富从历史的视角指出了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中国开始传播;(2)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技术哲学及其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3)十年动乱,中国科技哲学惨遭厄运,科技哲学工作受到任意摧残和践踏;(4)结束,中国科技哲学及其教育事业开始复苏,并迅速发展起来[9]。学者任元彪同样认为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1930年以前的“科学为本”阶段;(2)30到40年代的多种流派竞争阶段;(3)50至80年代初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成型和发展阶段;(4)80年代中期以后的国际化开始阶段[10]。从以上对中国科技哲学的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板块。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板块”是指科学技术哲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当前,学界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板块的研究上争议较大,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学者吴国盛在1993年撰写《试论自然辩证法》一文中就明确表达了他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主张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史和科学史作为自然辩证法事业大力发展的四大学科[11]。而学者陈其荣则指出,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高度分化和综合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材料和理论思想,使它拓展成为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在内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12],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哲学应该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几个方面。而从学者张明国、崔伟奇、蔡永海撰写的《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展望》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们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方法论”作为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板块[13]。学者刘大椿指出,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再度发展时,采取的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大口袋”方针,比较有共识的内容可归纳为下述几大块:自然观研究、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思想史和科学技术社会研究。他还指出,近20年来,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演变成科学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与哲学相连结的桥梁。同时他又指出,近10年来,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框架有了重大突破,研究内容有了新的拓展,陆续分化和形成了一系列专门的学科分支和方向,如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思想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等[14]。从以上各位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尽管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分歧较大,但是一般比较认同科学技术哲学至少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三个方面的内容。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知识链条的进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紧密需要,科学技术哲学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在工程哲学的研究上,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07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人编著的《工程哲学》成为中国工程哲学研究建立的标志。

五、现阶段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尽管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问题与时代主题紧密相关,但学界关于现阶段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的研究也有所差异。例如学者赵景来对近年来关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他认为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2)关于技术的本质;(3)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4)关于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5)建构科技伦理何以可能[15]。学者安维复从科学哲学的视域指出了科学哲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科学认识的方法论、科学发现的本质、科学发展的判据、科学的社会监制等问题[16]。学者郭贵春、成素梅、邢如萍指出,就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而言,90年代以来学术界一方面继承和发扬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另一方面出现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研究局面。他们特别还从技术哲学的视域展现了当前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他们认为,对技术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技术本质、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伦理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等[17]。学者张明国、崔伟奇、蔡永海分别从自然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哲学、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还着重指出了他们在技术哲学方面主要研究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在科学哲学方面主要研究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在自然哲学方面主要研究环境问题的文化成因问题;在科学技术方法论方面主要研究创造力开发中的心理学问题;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主要研究技术与文化的现实问题和STS教育问题[18]。可以看出,学者对现阶段科学技术哲学所关注问题的研究与他们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板块界定紧密相关。但是有一点比较明显,那就是学界一般认为“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科学与技术的本质问题”、“科学与技术的价值问题”以及“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问题”成为现阶段关注的热点。

六、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也呈现一些新的变化。学界对这个问题尤为关注,争议较大。例如学者黄瑞雄对学界近年对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研究进行梳理,认为国内关于科学技术哲学走向研究分为5种类型:(1)以曾国屏和张明国为主要代表的认为从自然辩证法走向科学技术学;(2)以吴国盛为代表的认为从自然辩证法走向科学哲学;(3)以吴彤为代表的认为走向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4)以郭贵春和成素梅为代表的主张保持科学技术哲学的多元性研究;(5)主张继承发扬自然辩证法传统[19]。波士顿大学的华裔学者曹天予对21世纪的科学哲学的趋势作出了预测,他认为科学哲学的趋势大体上有两点:(1)分析哲学的逻辑语言方法要淡出,历史、社会、文化、人类学方法兴起,科学哲学要进一步融入科学学;(2)特殊科学的哲学会有很大的发展,物理学上,特别是有关复杂性问题,在生物学上,有关还原、突现、层次等概念的探讨会大大加强。在认知科学上,计算机科学哲学和神经科学哲学都将对语言哲学与心灵哲学产生重大影响[20]。学者赵跃红通过研究表明,科学哲学有三个方面的自我超越和三个路向,即:一是超越科学共同体这种社会建制的更大范围的社会建制——机制视域下的元理论建构;二是超越科学(技术)文化这种文化范型的更大规模的文化范式——机制视域下的(哲学)理性建构;三是超越了语言学、修辞学、解释学的语言学路向,以至超越了整个西方(语言-逻辑的)哲学传统,对于(形式)逻辑范式予以彻底改造的“科学语言”的科学哲学。第一种路向是“科学社会学”的,第二种路向是“科学文化哲学”的,第三种路向似乎更多地承继了西方的哲学传统,并且还将是科学哲学的主流[21]。学者田鹏颖认为,“社会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视域。他提出,确立社会技术范畴并对社会技术进行哲学反思,开拓了21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视域。特别是随着工程哲学初步建立,社会工程哲学大有作为,社会工程哲学将成为工程哲学关注的重要内容[22]。

七、新时期科学技术哲学发展面临的问题。21世纪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科技哲学的发展也面临相同的境遇。国内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认为,21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面临一些潜在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哲学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其未来发展,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科学技术哲学究竟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如学者程倩春、崔伟奇指出,21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面临三个问题:(1)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性哲学反思;(2)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重新反思;(3)确立知识创新的哲学基础[23]。而学者庞跃辉则认为,以现代科技变化发展规律和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技哲学,无论是从推进现代科技良性运行和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从科学技术哲学自身学科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来看,科学技术哲学都必须下功夫解决面临的三大前沿问题:(1)如何认识现代科技和科学伦理的内在关系;(2)如何认识虚拟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内政关系;(3)如何认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内政关系问题[24]。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在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方面的意见基本相同,但是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板块内容、关注热点和走向趋势方面的研究分歧较大。这也正好说明我国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10]任元彪.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简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4):p19~21.

[2][17]郭贵春,成素梅,邢如萍.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演进和定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8):p99~101.

[3][8]吴国盛.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6):p80~82.

[4]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p1.

[5]于棋明.学科建设与课程定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12):p67.

[6][12]陈其荣.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新范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p14.

[7]郑毓信.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位[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4):p93~94.

[9]张培富.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回眸[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p14.

[11]吴国盛.试论自然辩证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3(4):p1~4.

[13][18]张明国,崔伟奇,蔡永海.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展望[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p54~59.

[14]刘大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科学哲学[J].哲学动态,1999(6):p2~3.

[15]赵景来.近年来关于科学技术哲学若干问题研究述要[J].教学与研究,2004(6):p66~72.

[16]安维复.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社会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2):p36.

[19]黄瑞雄.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研究概述[J].哲学动态,2004(8):p19~21.

[20]曹天予.西方科学哲学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1):p7.

[21]赵跃红.论域、主题和基本方法:科学哲学究竟会走向何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3):p56.

[22]田鹏颖.社会技术: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视域[J].社会科学辑刊,2004(6):p12.

科学技术范文篇6

第二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科学技术奖,每年度评审一次。省科学技术奖分为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和*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

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每年授奖人数不超过2名。*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年授奖数量不限。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授奖项目总数不超过500项。

第三条省科学技术奖励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自主创新以及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注重科学技术水平和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状况;注重科学技术对解决*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效益。

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管理,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严格评审标准,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坚决防止弄虚作假。

第四条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其组成人员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的规定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

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下设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奖励办)。省奖励办设在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个省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审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评审工作。

第七条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在评审工作中不得与申报单位、申报人单独接触,不得透露参评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

与被评审的个人、项目或者组织有近亲属关系或者利害关系的专家应当回避。

第八条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下列个人: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贡献的;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九条省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

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第十条省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

前款所称重大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发明专利;

(二)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第十一条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实施技术开发与推广、社会公益、重大工程、管理科学等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

(一)在实施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实现科学技术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

(四)在实施管理科学项目中,明显提高了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已获显著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的。

前款第三项重大工程类项目的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仅授予组织。

第十二条*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省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一)在与*省个人或者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对*省科技、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二)在向*省个人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提出重要科技发展建议与对策,培养科技或者管理人才等方面成效特别显著,推进*省科技事业发展的;

(三)在促进*省与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

(四)在*省的独资、合资企业以及其他组织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活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十三条省科学技术奖由下列单位或者个人推荐:

(一)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

(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三)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规定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四条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的科技成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推荐:

(一)对知识产权有争议的;

(二)对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或者完成人有争议的;

(三)同一技术内容的项目在同一年度同时申报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

(四)已经获得国家或者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

第十五条省科学技术奖的申报、推荐、评审和授奖等活动,应当逐步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的,应当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向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个人)提交《*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并提供真实、可靠的材料。

申报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科技成果应当经过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单位申报的,应当在申报前在本单位公示。

第十七条推荐单位(个人)应当对省科学技术奖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将符合条件的报送省奖励办。

省奖励办应当对推荐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按照学科(专业)分组,并在省级媒体上公告。

第十八条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组负责对本学科(专业)范围内推荐的项目、个人或者组织进行初评,将初评结果报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

第十九条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初评结果进行审查,提出拟授奖人选、项目、组织的奖励建议。

第二十条省奖励办应当将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提出的奖励建议在省级媒体上公示,公示期为30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的项目、个人或者组织有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省奖励办提出。省奖励办应当将公示情况及异议处理结果向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报告。

第二十一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对奖励建议进行审议,对异议处理结果作出最终裁定,提出奖励意见。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奖励意见进行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报请省长签署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报请省长签署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

第二十三条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奖金为每人100万元。

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奖金分别为10万元、5万元、2万元。

省人民政府将根据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提高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和奖金数额。

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四条省科学技术奖奖金应当按照完成人的贡献大小分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五条获得省科学技术最高奖人员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首位人员,按照规定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省劳动模范或者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第二十六条省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防、国家安全的特殊情况,可以设立部门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仅限于涉及国防、国家安全等保密的科技成果。具体办法由省有关部门制定,报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省政府其他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不得设立部门科学技术奖。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奖励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七条鼓励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在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得在奖励活动中收取任何费用。

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的管理办法,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八条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省科学技术奖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荣誉证书、奖金和奖牌。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推荐单位(个人)提供虚假材料,协助他人骗取省科学技术奖励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参与省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的专家和有关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有弄虚作假或者与申报单位、申报人单独接触,透露参评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等徇私舞弊行为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暂停或者取消其评审资格,对有关工作人员,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社会力量未经登记,擅自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科学技术范文篇7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科学技术部《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科学技术奖,省科学技术奖分为以下五类:

(一)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

(二)科学技术进步类;

(三)自然科学类;

(四)技术发明类;

(五)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

省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不再设立其它科学技术奖。

第三条省科学技术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以人为本,鼓励自主创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加速科教兴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维护省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五条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省内社会力量设立面向本省的科学技术奖,由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审批登记手续,报科学技术部备案;设立面向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学技术奖,由科学技术部审批登记。具体办法遵照科学技术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省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第九条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较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要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十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授予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下列公民和组织:

(一)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取得重要科学技术创新,经过实践应用,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经过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中,创造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

(四)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保障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

(六)在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等软科学研究中,取得创新性成果,对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并创造出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

前款第(四)项重大工程类项目奖项仅授予组织。

第十一条自然科学类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公民和组织。

前款所称重要的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认可。

第十二条技术发明类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在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方面做出重要技术发明的公民和组织。

前款所称重要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二)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三)经实施,创造明显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第十三条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奖授予对*省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一)与省内的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要科学技术成果的;

(二)向省内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显著的;

(三)为促进*省与外国的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

第十四条省科学技术奖中,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奖不分等级;科学技术进步类奖、自然科学类奖、技术发明类奖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

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奖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省科学技术奖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200项。

第三章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

第十五条省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其中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奖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奖一般每两年评审一次。

第十六条省科学技术奖由下列单位推荐:

(一)地级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

(二)省人民政府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

(三)经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部门和单位。

第十七条省科学技术奖实行限额推荐制度;推荐时,应当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及必要的证明材料。

第十八条涉及国防、国家安全的项目,可以按项目所属专业领域推荐国家有关部委设立的部级科学技术奖,省科学技术奖不予受理。

第十九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推荐材料的受理工作,并对受理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审查合格的材料,提交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二十条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向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奖励种类及等级的建议。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做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决议。

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规则由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一条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评审结果由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向社会公布,征求公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异议期30日。

第二十二条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奖报请省长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科学技术进步类奖、自然科学类奖、技术发明类奖由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代表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奖由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代表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

第二十三条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奖奖金数额为80万元,其中20万元属获奖者个人所得,60万元由获奖者用作科学研究经费。

科学技术进步类奖、自然科学类奖、技术发明类奖奖金数额为:一等奖6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

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由省人民政府财政列支,每年500万元。省科学技术奖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四条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省科学技术奖励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代表省人民政府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五条推荐单位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省科学技术奖励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省内社会力量未经登记,擅自设立面向本省的科学技术奖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

科学技术范文篇8

第一条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市实际,制定办法。

第二条办法适用于政区域内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科学技术奖的推荐、审评、授奖等活动。

第三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四条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遵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评审、授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维护科学技术奖励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二章奖项设置

第五条市科学技术奖包括:

(一)科学技术振兴奖;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农村科技推广奖;

(四)专利奖。

根据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市人民政府可以调整科学技术奖项。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不再设立市级科学技术奖。社会力量设立的各类科学技术奖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到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条市科学技术振兴奖授予下列单位和个人: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对推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

(二)在科学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建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八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下列单位和个人:

(一)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或者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软科学研究项目中,研究成果为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

第九条市农村科技推广奖授予在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中,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条市专利奖授予已取得重大发明创造,并实现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专利发明人,以及为专利实施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一条市科学技术奖分以下类别,每年评审一次。

(一)科学技术振兴奖设个人和项目奖;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二、三等奖;

(三)农村科技推广奖设一、二、三等奖;

(四)专利奖设一、二、三等奖。

第三章评审机构

第十二条市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组织聘请科技、教育、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依照办法的规定,开展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第十三条根据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需要,评审委员会可以设立若干专业评审组,开展市科学技术奖各技术领域的初评工作。

第十四条评审委员会委员、各专业评审组评委与市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和项目有利害关系的,不得参加该项目的评审工作。

第十五条评审委员会委员、各专业评审组评委及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对评审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保守秘密。

第四章推荐

第十六条市科学技术奖侯选人和项目由下列单位和个人推荐:

(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高新区和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直属机构;

(三)中央、省驻沈有关单位;

(四)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单位及科学技术专家。

第十七条被推荐奖励项目单位应当在市注册,被推荐奖励项目应当在政区域内应用实施1年以上,经过技术评价,并取得明显技术效果、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第十八条被推荐奖励项目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应当明确项目完成单位的顺序,作为一个项目被推荐,不得重复推荐。

第十九条同一项目不得在同一年度重复推荐市科学技术奖的不同奖项。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推荐市科学技术奖:

(一)存在知识产权、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尚未解决的;

(二)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证的项目,尚未取得许可证的;

(三)已获得省级以上同一奖项奖励的;

(四)项目未在政区域内实施的。

第二十一条推荐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推荐市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和项目,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表。被推荐市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和项目的所在单位,应当填写统一格式的申请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和证明材料。

第五章评审、批准与授奖

第二十二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接到推荐、申报材料后,应当对候选人和项目进行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由专业评审组进行初评。经初评通过的,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二十三条评审委员会应当对通过初评的候选人和项目进行评审,提出获奖候选人和项目、奖励种类以及奖励等级的建议,并向社会公示,征求各方面意见。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候选人和项目持有异议的,可自公示之日起15日内向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五条评审委员会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对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候选人和项目异议进行调查核实,做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通知异议方及推荐单位。

第二十六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奖励建议及异议的处理情况,拟定获奖个人、获奖项目、奖励种类、奖励等级,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七条市科学技术奖由市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二十八条市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获奖情况,可以作为考核、评聘专业技术职称、享受相关待遇的依据。

第二十九条市科学技术奖奖励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奖金标准的拟定或者调整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六章法律责任

科学技术范文篇9

第一条为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加速我市科学技术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级科学技术奖,分为二类:

(一)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三条市级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市级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四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织

和奖励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项。社会力量设立面向全市或者市内跨区域的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其奖励活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奖励范围

第六条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授予下列公民、组织:

(一)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

业化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

(二)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要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突出建树的。

第七条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下列公民、组织:

(一)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有重要科学发现(指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认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或者对推动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或者应用科学基本原理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的;

(二)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在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方面做出重要技术发明(指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经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中,完成重要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四)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经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五)在实施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中,率先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项目的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六)已实施的重大专利技术成果;

(七)域外人员或组织同本市公民或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开发,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为促进本市与域外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突出贡献的。

前款第(五)项规定的奖励,只授予组织,但在完成该项目中有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公民,可推荐前款第(一)、(二)项规定的奖励。

第三章评审和授予

第八条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每两年评审一次;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评审一次。

第九条市政府设立市级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市级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办理日常工作。

第十条评审委员会由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专家、学者组成:

(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二)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

(三)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本学科、专

业领域国内外的科学技术发展动态;

(四)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坚持原

则、秉公办事。

第十一条市级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或候选人由各县(市、区)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市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归口部门)或者符合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进行初审、推荐;驻*部队和中、省直驻*单位的科学技术成果,可由其科技部门直接向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申报。

第十二条推荐市级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应当填写统一的推荐书,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推荐项目进行形式审查。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一次书面告知申报人在15日内予以补正,申报人逾期未补正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三条评审委员会对候选项目进行评议,并提出获奖人选及等级的建议。

第十四条市级科学技术奖励实行公开异议制度,经评审委员会提出的推荐获奖项目、人员及等级的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自公布之日30日内,如有异议,由有关推荐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裁决。

第十五条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由市长核准授予;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授予。

第十六条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不分等级,每次奖励的集体和个人总数不超过6个。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属个人的,颁发奖励证书和10万元奖金;属集体的,颁发奖状、奖励证书和10万元奖金。

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分别颁发奖状、奖励证书和2万元、1万元、0.5万元的奖金。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50项。

第十七条市级科学技术奖励经费,由市财政在当年预算中列支。市财政每年拨付55万元用于科学技术进步奖;每两年拨付70万元用于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市政府可根据本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适当提高市级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

第十八条市级科学技术奖的奖金应按照贡献大小合理分配,主要完成者所得奖金,不得少于奖金总额的50%,其余部分发给与项目有关的人员。

第十九条对获得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个人和集体的首席人员,同时授予市劳动模范称号。

第二十条市级科学技术奖的获奖结果,应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资格和享受有关待遇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一条剽窃、侵夺他人的科学技术成果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市级科学技术奖的,由授奖部门撤消奖励,追回奖励证书和奖金,取消相应待遇,并视情节轻重,建议其行政主管部门对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推荐单位提供虚假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市级科学技术奖的,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评审委员会成员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社会力量未经登记,擅自设立面向全市或者市内跨区域的科学技术奖的,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科学技术范文篇10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县的综合实力,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武地行署科发*号《关于转发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天祝藏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科教兴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三条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下列科学技术奖:

(一)天祝藏族自治县科技功臣奖;

(二)天祝藏族自治县科技进步奖。

第四条为维护科学技术奖励的严肃性,县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予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县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县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设立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六条设立县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县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县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县政府批准。

第二章县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

第七条县科技功臣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者;

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做出特殊贡献者;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

第八条县科技进步奖授予以下公民或组织:

(一)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

(二)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研制、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及生物新品种,创新点突出,经实施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四)在实施社会公益性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工作,经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五)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产社会效益,保障工程达到省内外领先水平的;

(六)在为决策科学化与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软科学成果研究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效果的;

(七)在同我县的科技合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省内外科技人员和组织。

第三章县科学技术奖的推荐

第九条由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推荐;经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资格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组织推荐。

第十条县科学技术奖采取限额推荐的方法。各推荐部门应对申报人选(项目)经过评审择优推荐。推荐时应当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第十一条县科学技术奖的管理机构在受理推荐项目时,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评审费。

第四章县科学技术奖的评审

第十二条县科技功臣奖不分等级。每两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人,奖金数额为2万元。

第十三条县科学技术进步奖每两年评审一次。按其所报奖项目的技术水平、技术难易程度、有效工作量、应用价值及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以下三等。

奖励等级荣誉奖奖金

一等奖证书6000.00

二等奖证书4000.00

三等奖证书2000.00

对我县经济建设有特殊贡献的技术进步项目,经上级科技主管部门认可,县政府批准,可以授予特等奖,奖金额可超过一等奖。

第十四条县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规则,确定获奖人选(项目)、奖励种类及等级。县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规则由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五条县科学技术奖实行异议制度。县科学技术奖的初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在公布之日起两个月之内,对有争议的人选(奖项),可向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书面意见,由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第五章县科学技术奖的授予

第十六条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县科学技术奖候选人选(项目)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结果进行审核。

第十七条县科技功臣奖的获得者,授予“天祝藏族自治县科技功臣”的荣誉证书。由县长签署、县政府颁布荣誉证书和奖金。县科技进步奖的获得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第十八条申请县科技进步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实行限额控制,各奖励等级的限额如下:

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11975

主要完成单位7531

第十九条科技功臣奖奖金数额分配方式为:8000元奖给科技功臣获得者,6000元奖给完成该项目的其他有功人员,60000元用于改善科研、工作条件。

县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奖励经费由县财政专项列支。且奖励经费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