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6:54:46

科学化

科学化范文篇1

同志曾经说过:“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不是自觉地,就是盲目地实行某种政策。”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始终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从而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充分反映群众的愿望。

深刻了解民情是决策的基础。所谓民情,就是指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真实情况,这是我们作出决策的根本依据。只有当决策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时,才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否则,就不会有什么作用,甚至还会起阻碍作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无论作出什么决策,首先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使各项决策真正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坚实基础之上。

充分反映民意是决策的关键。所谓民意,就是指人民群众的各种意见、建议。在决策过程中,了解民情、体察民情是基础,反映民意、体现民意是关键。人民群众既应是各项决策的直接受益者,又是这些决策的具体实践者。他们的各种意见、建议和愿望,对各项决策的制定理应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作决策时必须广泛听取群众的呼声,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切实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决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广泛集中民智是决策的核心。人民群众既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又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政治文明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作决策时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广泛集中人民智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人民群众的才能、智慧和丰富的创造力,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作出决策时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动力。综观许多地方和部门的正确决策,无一不是开发民智、集中民智、利用民智的结果。

切实珍惜民力是决策的落脚点。所谓民力,就是指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各种力量,既包括物质力量,也包括精神力量;既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包括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建设热情。有效运用民力,充分调动民力,是我们党取得中国革命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爱惜人民的劳动果实,珍惜群众的建设热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那些劳民伤财、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要求,从而进一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我们党在新的世纪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进一步重视决策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把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落到实处。

一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和人民政权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作出决策时必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当前,各级决策机关、政策制定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正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分强调把执政为民放在首位,这为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而且在实践中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些下情上达的传输渠道,有些地方还制定了相关的措施,所有这些都为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要健全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对那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及事项,如干部人事任免、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处罚事项等,实行社会的公示制、听证制,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使各项决策的过程和内容更加公开化,增加决策的透明度,保证人民群众知情权、选择权的落实;有利于加强人民群众对决策过程的监督,保证决策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彰显政治诚信,取信于民的重要举措。

科学化范文篇2

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也是加强企业管理、进行科学决策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更为必要。为此,我们在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过程中牢牢把握以下重点与要求:

增强全局观念。熊猫集团是重要的军工企业,虽然已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但全部是国有股东。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更好地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我们十分注重增强全局观念。在各股东之间,我们以公司整体、全局、长远发展的利益去协调矛盾、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董事会坚持以大局为重进行决策;经理层认真执行董事会决议,努力实现公司整体利益、股东利益最大化。例如,2000年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虽然从局部和短期看对集团公司利益有所影响,但股东会和董事会从全局和长远利益考虑,支持重组方案,使股份公司迅速扭亏为盈,实现了超常发展,从而也促进了集团公司加速发展。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全局观念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思想基础。只有不断增强全局观念,才能更好地统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意志与目标,实现民主与集中的有效统一。

强化民主教育。民主是科学决策的前提。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没有否定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对民主集中制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特别是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分权制衡,各司其职,这种制度安排使民主集中制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组织管理原则。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使经营风险增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十分注重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增强民主意识,一方面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学习,把握现代企业制度下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摆正个人与集体、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自觉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组织广大职工学管理知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参加决策与管理的主动性,做到企业各项决策既充分发扬民主,又体现集中意志。

科学化范文篇3

[关键词]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思考

在青少年的德育教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的德育教育,因为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当前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化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值得我们从事德育教育的工作者深思,对于新时期的学生的德育教育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认识。学校在对学生的整体系统化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上进行超前定位,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品德素质的培养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德育科学化建设,是要把整个德育(德育过程与德育各个方面)建立在德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德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当前德育科学化进程中的三个误区

1.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把学生德育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错误地当作德育要求的起点,把学生要经过长期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德育目标当做起始阶段的衡量标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做一个教育者所要求的人太难和太遥远了,从而失去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或过程也易于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教条说教和行为规范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异动。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当时相应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发生错位,忽视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教育规律。理想教育的起点要求太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产生这种失误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者受到习惯于按固定定型目标要求来“塑造”、“转变”青少年品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品德形成有什么新变化、新表现,哪些是积极因素、中性因素、消极因素,如何引导、疏导等方面缺少深层的分析研究。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1.探索当代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完善德育的内化机制。研究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寻找德育要求与思想取向之间的交汇点,要以时间、空间为坐标进行纵向和横向调查,了解不同时期青少年思想、心理变化轨迹,引导学生个人理想发展向社会理想发展趋向一致性,从交往中指导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走向独立。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严格遵守青年学生德育内化科学规律基础上的。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是德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学生外在的德育要求的内化机制就是其心理认同机制,它担负着社会道德向个体品德转化的任务。品德形成的心理认同机制由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价值认同是把思想道德知识转变为观念、信念,情感认同是把道德升华为道德情操,态度认同是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心理状态和人格素质,行为认同是把日常行为规范迁移为道德行为方式和习惯。品德认同机制的动力来源于主体的道德心理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品德认同机制形成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完善性。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把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的德育内化机制有机地统一到实践中去,使它们的作用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2.实现德育的整体优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到德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复杂、有思维、多方面统一的人,人有其自然属性的同时,也有社会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优点,也存在着缺点;有良好个性,也存在个性缺陷;有上进心,也存在着惰性心,等等。因此,我们在对其德育化过程中就要注意把德育的整体优化和实效性放在首选考虑,不要出现因某些局部、暂时的负面现象而忽视对象的整体潜力,也不能出现对德育对象“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定势思维。对于青年学生的德育实效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德育时间才是德育实效的首先考虑因素,应当想办法提高德育效果。其次,要把德育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再次,增加德育有效投入,减少无效投入或负效投入。把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教师风范的影响变成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控制的教育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出其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心理、行为的积极的影响,最终产生出整体德育结果的优化效应和实效作用。

3.整合德育资源,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在青年学生的受教育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是贯穿着德育教育的,在受教育的渠道上,除上述的传统渠道外,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教育或载体教育新渠道等等。特别是后者,它既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德育影响,也能带来负面的德育影响。在面临众多德育教育的环节和渠道、众多从不同角度从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体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保证各种德育资源能有效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而不能出现相互之间脱节、互相矛盾,甚至反面引导和错误教育,避免导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错位或无所适从。

总之,在新的时期,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科学化,做到与时俱进,抛弃认识上的误区,探索新的德育工作规律,思考新时代的德育方法和渠道,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使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科学化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2,(4).

[2]李莉.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科学化范文篇4

关键词:共产党;党的建设科学化;方向研究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全新概念。所谓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在探索和深化党的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党的建设的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使党的建设符合客观规律变化的实际需要,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的的能力和水平,进而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全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那么,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究竟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我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展开。

一、努力实现党的思想建设的科学化

党的思想建设,实质就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法宝。它是其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党的根本建设,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石。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党的思想建设的科学化呢?

首先,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这是实现党的思想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前提。我们所说的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就是要通过各种办法和措施,让全体党员都了解和掌握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进而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并把这些理论精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其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其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实现党的思想建设科学化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更是实现党的思想建设科学化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只有全党都能做到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我们这个党才有更大希望。

再次,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方式方法,这是实现党的思想建设科学化的根本途径。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我们既要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和传统习惯,又要结合新形势创新方式方法。比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新闻媒体等,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理论方面的教育。

二、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建设的科学化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保证。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大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

首先,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来选拔任用干部。要从政治品质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其次,要扩大选人用人方面的民主,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要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增强科学性和真实性;要鼓励多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拓展党政干部选拔来源;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落实领导干部任用延伸考察办法,增强考察准确性;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

最后,要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

(二)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的科学化

首先,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要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实行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普遍推广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等做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

其次,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进一步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

再次,要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要进一步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探索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

最后,要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者服务,推广党员承诺制等做法,探索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

三、努力实现党的作风建设的科学化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党风建设方面,应该重点抓好这样几项工作:

首先,要健全新形势下的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要把各级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要坚守一线,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拓展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

其次,党政领导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制度,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预算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严禁为领导干部违反规定购买、建造住房和配置用车,严格控制出国团组的数量和规模。对领导干部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生活作风方面要严格监管。

再次,要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党内生活的庸俗化;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要建立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批评意见制度。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勇于揭露和纠正缺点错误,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不准压制批评,严禁打击报复。

最后,要加大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重要依据。要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外的公职人员管理。进一步规范离退休领导干部在企业、协会、基金会任职行为。

四、努力实现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

首先,要充分认识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始终,健全和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的各项制度,实现党内生活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科学化范文篇5

1.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把学生德育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错误地当作德育要求的起点,把学生要经过长期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德育目标当做起始阶段的衡量标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做一个教育者所要求的人太难和太遥远了,从而失去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或过程也易于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教条说教和行为规范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异动。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当时相应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发生错位,忽视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教育规律。理想教育的起点要求太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产生这种失误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者受到习惯于按固定定型目标要求来“塑造”、“转变”青少年品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品德形成有什么新变化、新表现,哪些是积极因素、中性因素、消极因素,如何引导、疏导等方面缺少深层的分析研究。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1.探索当代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完善德育的内化机制。研究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寻找德育要求与思想取向之间的交汇点,要以时间、空间为坐标进行纵向和横向调查,了解不同时期青少年思想、心理变化轨迹,引导学生个人理想发展向社会理想发展趋向一致性,从交往中指导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走向独立。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严格遵守青年学生德育内化科学规律基础上的。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是德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学生外在的德育要求的内化机制就是其心理认同机制,它担负着社会道德向个体品德转化的任务。品德形成的心理认同机制由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价值认同是把思想道德知识转变为观念、信念,情感认同是把道德升华为道德情操,态度认同是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心理状态和人格素质,行为认同是把日常行为规范迁移为道德行为方式和习惯。品德认同机制的动力来源于主体的道德心理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品德认同机制形成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完善性。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把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的德育内化机制有机地统一到实践中去,使它们的作用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摘要]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当前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它不利于德育工作科学化;深入分析和认识这些误区,有助于探寻德育工作的规律以及德育工作科学化深层次的建设。

2.实现德育的整体优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到德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复杂、有思维、多方面统一的人,人有其自然属性的同时,也有社会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优点,也存在着缺点;有良好个性,也存在个性缺陷;有上进心,也存在着惰性心,等等。因此,我们在对其德育化过程中就要注意把德育的整体优化和实效性放在首选考虑,不要出现因某些局部、暂时的负面现象而忽视对象的整体潜力,也不能出现对德育对象“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定势思维。对于青年学生的德育实效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德育时间才是德育实效的首先考虑因素,应当想办法提高德育效果。其次,要把德育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再次,增加德育有效投入,减少无效投入或负效投入。把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教师风范的影响变成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控制的教育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出其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心理、行为的积极的影响,最终产生出整体德育结果的优化效应和实效作用。

3.整合德育资源,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在青年学生的受教育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是贯穿着德育教育的,在受教育的渠道上,除上述的传统渠道外,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教育或载体教育新渠道等等。特别是后者,它既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德育影响,也能带来负面的德育影响。在面临众多德育教育的环节和渠道、众多从不同角度从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体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保证各种德育资源能有效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而不能出现相互之间脱节、互相矛盾,甚至反面引导和错误教育,避免导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错位或无所适从。

总之,在新的时期,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科学化,做到与时俱进,抛弃认识上的误区,探索新的德育工作规律,思考新时代的德育方法和渠道,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使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科学化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2,(4).

[2]李莉.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3]贺争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高教论坛,2005,(6).

科学化范文篇6

一、全面分析税源分布特征为行业细分管理提供可能

一是辖区行业特色具有集聚性。该分局辖区内长泾、顾山、祝塘是我市传统的纺织之乡,企业以纺织及服装业为主。据统计,全分局共有1320户企业及个体户从事纺织服装业,其中企业820户左右,占全部企业的42%。

二是常规行业负担率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和行业调查后,发现目前掌握的常规行业负担率方法与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差距,参考利用价值不大:

1、大类的行业负担率无法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准确参考。虽然很多企业在征管系统中都归类为纺织或服装业,但实际上由于纺织业产业环节比较复杂,企业经营的产品、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不同,导致每个企业盈利能力、水电汽等能耗指标、税收负担率都大不相同,采用大类的行业负担率对其监控和分析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2、经营方式的差异导致各企业税负相差较大。大多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存在购销和加工两种方式,二者的税收负担率差异较大。经营方式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企业即使生产加工同样的产品,也会引起企业间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相差较大,缺少可比性,影响了分析选案的效果。

3、企业大量不规范行为造成税收负担率不准确。由于纺织及服装行业生产的大多是民用产品,企业采取进销两头不入账手段,人为调节了其增值税税收负担率,导致不少企业税收负担率初看相当“正常”。加上企业账务核算不健全,纳税意识淡薄,销售不开票情况十分普遍,导致纺织服装行业整体税负不准确。

三是片管力量相对不足需要在创新税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法上开辟新路子。分局目前共有1951户企业,2875户个体工商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727户。而目前分局仅有15位片管员,人均管理企业达到130户,人均管理一般纳税人达到115户,人均管理纺织服装企业达55户。在纺织服装行业中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分局的首要任务。

二、细化行业分类科学建立有效评估模型

根据企业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对其实际经营的产品,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进行行业细分,然后结合细分后各行业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分析评估模型,找出“异常”企业,挖出“异常”因素,实现行业精细化税源监控。

第一,熟悉行业生产流程,实现行业细分。分局将纺织服装业按照制条、纺纱、织造、印染、辅料、成品等工艺流程及产品特点细分为24个子类,并对所有辖管纺织服装业企业进行设置和细分。(服装纺织业行业细分情况明细表,略)

第二,根据细分后各行业特点,选择典型企业进行行业解剖,建立分析监控模型。在对企业进行行业细分的基础上根据各行业的特点,一方面由对相关行业熟悉了解的专管员具体负责,通过向内行或专业人士请教或通过互联网络等其他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具体行业的生产特点、设备参数、能耗指标、物耗指标、盈利方式和能力、市场行情等信息;另一方面,选择生产经营规范、产品以外销为主的三类典型企业进行行业深度解剖和分析:对制条、纺纱、织造类的12个细分行业确定了以用电量为主开展行业解剖工作;对印染类行业确定了以用汽量为主开展行业解剖工作;对成衣类的行业由于采用能耗法比较困难,分局最后根据服装成衣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工资占企业生产毛利70%以上的特点,采用企业用工工资、以及行业平均利润率等指标进行行业解剖。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相应的预警模型。

一是对织造行业中的梭织行业建立监控模型。梭织行业是目前江阴采用最多、应用最广、流程工艺较有代表性的织造行业之一,占到江阴总制造企业的60%以上。主要织造棉布、牛仔布、土布、衬衫布等无弹性的布匹,行业内销售承接业务全部按米作为核算单位结算。同时,该行业主要是通过使用工业用电带动织布机进行工作,生产环节的用电量占到总用电量的96%以上。基于梭织行业企业采用的大多为剑杆织机,以一户典型企业为例,经采集加工,获得了以下指标:

1、通过企业获取的电费发票抵扣联和供电局开具的专用发票数据,可以掌握目前主流的72纬度的坯布平均每米耗电0.8808度,电费0.6474元,不含税为0.553元。

2、企业购销方式与加工方式相比,单位能耗产生的利润一般是购销方式比加工方式多,取其小值,主要分析加工方式下单位能耗产生的增加值。计算公式为:加工费-电费-其他辅料消耗。

①对梭织行业一般每米加工费为每纬0.04元,对常规品种可低至每纬0.02元,模型计算取其中值0.03元;

②主流的72纬坯布每米加工费为72纬×0.03元/纬=2.16元,不含税为1.846元;

③每米的工业增加值为1.846元-0.553元=1.293元;

④考虑其他消耗最为10%,该模型每米工业增加值为1.293元×90%=1.1637元。

3、每元电费产生的工业增加值为1.1637元÷0.553=2.104元,应征增值税2.104元×17%=0.3577元。

经过调研,发现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调节后,同一设备生产的不同产品对应的单位能耗产生的工业增加值相对稳定。分局最终对所有以剑杆织机为主的织造企业采用单位电费产生0.3577元增值税的评估监控模型。

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思路,对“织造-针织”行业建立了单位电费产生1.20元增值税的评估监控模型。对其他采用能耗指标(用电、用汽量)作为预警模型输入参数的制条、纺纱、印染等细分行业都建立了相应类似的评估监控模型。

二是对成衣行业中的针织服装类建立分析监控模型。针织服装是分局辖管企业中非常有特色的行业。全分局共有300户左右的针织服装企业。该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该类企业产品以外销为主,发生销售后开票量相对较足,但企业接受的进项发票存在漏洞较多,而且企业往往都同时存在购销生产和受托加工两种经营方式,单纯采用税收负担率较难实现精细化管理:

1、该类企业的运营成本中,能耗指标在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使用能耗法建立模型非常困难。同时由于该类企业的税收风险主要在进项发票且往往进销和加工方式并存,采用投入产出法也比较困难。

2、与增值税相关联的工业增加值主要由工资、利润、折旧、其他不可抵扣的费用组成。针织服装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工资占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为采用以职工工资为主的工业增加值评估法建立针织服装行业的预警模型提供了可能。

3、当地服装协会发挥积极作用。经过行业协会沟通协调,每个企业用工的工资都相对稳定和统一,避免了企业间压价恶意竞争。2005年,该行业职工的年工资加福利平均为1.4万到1.5万,2006年,职工年工资加福利平均为1.5万到1.6万。同时每个订单的净利润率都在5%以上。这两个关键性的参数为职工工资和利润率提供了一定的行业参考值。经过反复调研和测试后,证明采用工业增加值的评估方法建立评估预警模型具有可操作性。

申报增值税≥(职工人数×平均工资+销售收入×平均净利率)×0.17

以江阴市远东制衣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2006年1-10月申报销售收入1749万,申报增值税37.8万,职工人数140人。根据模型取2006年平均职工工资1.55万,净利润率为5%:测算该企业应征增值税=(140×1.55/12×10+1749×0.05)×0.17=45.6万大于申报增值税达7.8万元。评估人员以此疑点为突破口,同该企业的法人代表及会计进行了评估约谈,了解到该企业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1.6万,同时采集了相关财务指标:期初及期末存货基本持平、账面利润为36.4万、折旧为23.9万,不可抵扣费用为39.2万,净利润率为5.69%,测算应征增值税=(140×1.6/12×10+36.4+23.9+39.2)×0.17=48.62万。企业对此也比较认可,最后自查补报增值税9万元。

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思路,分局对其他成衣类行业建立了相关的监控模型。

第三,整合各类税收信息资源,为税源监控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简单的分析模型建立后,如何既准确又方便地采集企业的用电、用汽等能耗指标,便成了分局急需解决的难题。如果单纯采用人工方式采集费时费力,出错率高。请供电、供汽企业提供则需要协调关系,而且操作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分局攻关小组努力,最后终于突破了能耗指标的采集瓶颈:在信息中心的帮助下,分局每月对辖区供电局、热电厂等单位的专用发票报税信息按税率(工业用汽为13%)进行分户汇总加工,可以既快又准地获得辖管纳税人的用电、用汽等指标。从而为税源分析和监控中推广应用能耗法方面突破了数据采集瓶颈。在对各行业建立分析模型时具体还遵循三大原则:

1、客观性原则。在信息来源渠道上尽量选取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具客观实在性、企业不易人为改变、不易隐瞒、便于收集、纳税评估可操作性强的指标。比如:电费、水费、蒸汽费能耗指标以及企业的职工人数、设备台套等客观性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和或计算依据。

2、适用性原则。模型的输出指标尽量不输出应税销售收入,而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或增值税应缴税金为主,包括企业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购销、加工等多种经营或盈利方式。提高分析模型的适用面,减少具体运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争议。

3、相对性原则。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以客观性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在计算企业工业增加值(应缴增值税)的过程中,不追求100%精确,只求相对精确。原则上输出各行业单位能耗产生的最低应征增值税,提高可操作性。

第四,应用分析模型全面进行纳税评估。

分局在对各行业的监控模型进行反复测试验证后,应用各细分行业的分析监控模型对行业内企业进行全面纳税评估。

评估方法主要以约谈为主,由企业根据测算模型和结果,负责举证,比如是否存在转供电的情况,是否存在个别业务单位能耗对应工业增加值明显偏低等因素,并提供相应证据,由评估人员根据约谈结果,确定应补增值税数额。

三、开展行业细分税收管理提高税源精细化管理水平

通过应用监控模型对全行业的评估分析,分局在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行业税收秩序进一步规范。通过行业预警模型对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约谈,完成对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运转、产品结构全面体检。分行业的分析模型,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与税务稽查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10月,纺织服装业纳税评估万元,同比增长%。实践同时证明,细分行业税源管理在有效规范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税收秩序的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配合,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纳税遵从度。

科学化范文篇7

关键词:新时期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对策建议

档案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历史进程中的点点滴滴,深刻反映了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整体面貌,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加强档案管理不仅可以避免档案资料的丢失、损坏,使其可以继续长期保存下去,并且可以使其更加方便利用,为我们今后的工作以及社会、历史研究等提供宝贵的,甚至是唯一的参考信息资料,提供各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指导。档案管理的内容很多,包括对各种类型档案资料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以及统计、利用等各项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我们必须要顺应信息化时展,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使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使档案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新形势。

一、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管理观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档案工作者对档案的重要价值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其管理观念跟不上,管理重视程度也有所不足。一些档案管理者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资料保管员”,只负责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和保管,确保其不丢失、不损坏就算完成任务,管理工作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安于现状的状态,缺乏现代化的创新管理理念,使得档案的利用程度也不高,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一些领导也缺乏对档案工作足够的重视和投入,档案工作的环境条件很差,人员待遇不高,在繁杂琐碎的管理工作中,使一些管理者也认为自己的工作可有可无,并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

(二)管理设备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足,使得档案管理方面的财力、物力投入也很有限,管理设备设施缺乏更新,一些档案馆的建设不够标准、规范,达不到使用要求;一些档案部门的管理技术手段也较为落后,甚至还停留在手工工作的方式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有些档案部门虽然配备了计算机等先进的硬件设备,但利用程度也不高,缺乏实际的操作应用,造成了设备的闲置浪费。

(三)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档案工作繁杂琐碎,要求严格,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知识面要求也较高,并且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新时期档案工作对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不少档案部门现有的人员结构中年龄偏大的人员居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很多人员虽然懂得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信息技术却知之甚少,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不会使用,操作不熟练,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止步不前。

二、新时期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是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基础,只有在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约束下,才能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档案管理工作在统一的标准要求下有条不紊地开展。首先建立起领导主管,档案人员分管的管理责任制,明确各自管理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人管一摊的管理格局;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的归档制度,借阅保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安全制度等各项规章,严格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以制度化来推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二)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促进档案管理科学化。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就必须要狠抓人员素质建设。首先档案人员必须要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加强人员制度学习,使他们明确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范要求,工作中严格按制度管理,按规范操作;同时档案人员还要不断学习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相关管理软件,不断提高自己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既懂档案专业知识,又懂信息化管理的新型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从而不断推进新时期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并成为未来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档案管理部门也必须紧跟时展,努力提高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从而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首先,应加大相关设备设施等管理硬件的投入,增加、改建、扩建符合标准的,符合档案安全管理要求的现代化档案馆所;增加档案室的硬件配套设备,引进国内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和操作程序,实现档案管理由手工方式向信息化方式的转变,档案资料由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变,从而便于档案的收集、管理和查阅、利用,充分发挥档案管理服务社会,服务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新的时期,面对档案工作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对档案管理的错误理念,加大管理投入,加强对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才能使档案管理真正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作者:韩彦超 单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张萍.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2(03).

科学化范文篇8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速度的放缓,各高校逐渐将经历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管理水平上,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类专门化软件的不断涌现,给管理水平的提高注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教务管理的科学化也越来越突出,笔者通过自身在多年教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提高教务管理水平的方法。

1.前言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把信息化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信息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已成为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更是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称为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战略任务,将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目的就是为老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学校各部门提供良好的管理服务,为学校领导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服务。

2.教务管理的专门化和专业化

教务管理职能专门化的必然性。首先,教务管理涉及面广、量大,管理内容的复杂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和各方面对教务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而提高。其次,教务管理周转的周期比较长,一般至少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对于学生而言,一个完整的学制年限就是一个完整的周期。第三,教务管理工作应该注人更多服务的意识,教务管理工作主要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为教科研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得教务管理逐渐被赋予服务化的功能,提高服务的意识以及提供专门化的服务最终将成为必然。

教务管理工作分工与职能专业化的必然性。教务管理专业化是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务管理人员所必需具备的一些内在指标、专业素质和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教务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工作量和工作的复杂性以及追求高效率必然导致教务职能的分工。亚当·斯密1776年的《国富论》对分工表述的好处有三个方面:一是增进熟练程度;二是节省变换时间;三是促进高效率的手段。教务管理的专业化不单能高效率的做好教务管理工作,更要提高服务效果。

3.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无到有构建了基础设施,开发了业务系统,整合了应用资源,提供了综合服务。师生从原先的“不适应”到现在的“离不开”,从“要我用”到“我要用”,产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愿望,学校在信息化上投人越来越多,但师生对信息化的需求增长得更快。在高校的信息化系统中,教务管理系统无论是从使用范围和迫切程度都是最广泛的,仅湖南青果软件一家,已经拥有了近500家教务管理用户,提供了教务管理所需的资源、教学计划、课务、学籍、成绩、考试、实践等专门化子系统,并以此作为起点,逐步延伸到学生管理等学校相关日常管理,部分学校甚至直接投人进行数字校园的建设。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获得了阶跃式的发展。

4.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

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它突破了传统时空的限制,即:信息的获取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享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移动通讯、电子邮件和论坛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

信息技术促进了管理科学性的提升:在管理领域,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丰富管理手段,提升了管理水平。

5.信息化推动教务管理科学化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务管理各个方面,实现教务管理的数字化、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等。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必须完全摆脱以往落后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系统建设之初,首先要解决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架,建立符合信息技术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确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解决如何实施的问题,在基本构架和流程建立以后,需要对使用者注人相关的技术信息,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能够领悟新管理机制下管理理念、技术环节和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使用水平,为管理的科学化提供强有力支持。

6.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探索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有崇尚技术、科学管理的良好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就率先使用了方舟教务管理软件,在使用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信息化条件下教务管理的经验。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对管理水平提高的迫切需求,在2003年就果断出手,更换了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务管理软件——青果教务管理网络系统。把新的管理平台作为改进的起点,从辅助管理出发,想别人所想,想别人所未想。与青果软件公司协商,在教务管理软件中嵌入校历、教学进程等相关应用程序,为管理平台注人了时间,为其他子系统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持续的改进和建设。自软件使用以来,从未停止过对系统改进与建设,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根据自身需求和自身管理特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断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在丰富软件功能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使用提供了方便。比如建议在刷新课表的同时能按照用户的需求显示相应字段,做到了课表显示按需所求。

在网上打印学生成绩单的同时,能自动分析试卷成绩,做到对卷面成绩的自动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统计时间,为教学管理提供方便,任课教师只需将成绩登录到网站,所有统计工作均将自动完成,。

在网络端提供临时零散的调课备注,方便查询,;提供单门课程成绩任意比例筛选等。在系统使用5年来,每年都会根据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建和建设,不断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持续不断的发掘我完善现有系统的功能。

科学化范文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科学化

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存在重要作用,中职学习档案管理工作也极为重要。在新时代下,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在原有工作上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开展新时期中职教育,更好的迎合时展,开展电子信息档案工作。这为学习培养人才、建立核心理念提供了基础保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影响。

一、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中职院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的职能就是真实详细记录学校发展的状况,同时还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例如,校领导若是想直观快速且正确的掌握学校的实际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等,可以直接去查看学校的档案资料,这样能够更加便捷且高效。中职学校的档案库中有关学生的学籍档案资料主要记录着学生在校活动的一切轨迹,包括课程情况,生活情况,思想状况情况。还有教师教育的相关资料则反映着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情况等。所以,档案管理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来说非常重要,他是学校教学情况的真实写照,为学校改革创新等一切优化活动建立参考价值。同时,也保证了教师,学生,学校有序进行,开展日常学习等活动。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想高效和创新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就要从信息化和科学化角度出发。

二、现阶段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类型杂乱不清。中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内容繁多,种类繁杂,要想高效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就要系统全面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但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档案管理内容混乱,增加了中职院校开展统一分类管理的难度。一些中职院校由于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差,同时还缺乏科学而系统的管理意识,在进行不同类型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与此不同的是采用了混合式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进度。同时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档案管理也没有得到体现。(二)档案管理的手段落后。当前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是中职院校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错综复杂的档案管理内容。为了适应当前档案管理的环境,需要借助电子信息等发展平台,才能有秩序的做好工作。这样做的目的,节约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避免消耗多余的人力资源。现阶段,必须将电子信息融入到档案管理中,建立线上数据库等技术。但从目前的管理工作中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融合电子信息的有力条件,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力管理,导致工作秩序落后。(三)档案资料应用不够充分。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开展有序的教学,为校园的发展保障后勤,为开展一切活动保障秩序。落后的档案管理工作智能拖累学校发展进程,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困难,查阅资料困难,不能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所以,要像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对学校发展带来的有力影响,就必须加强改进。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手段,从根本上解决管理思想,才能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四)档案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中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档案管理制度中的管理方案设计应该具备系统性以及科学化。在管理方法的缺失,没有进行科学话的管理,那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效率不会得到提高,甚至会导致工作的重复,浪费时间,产生效率低下的影响。首先,大部分中职院校的管理层,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平庸且无用,思想上认识不清,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对于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硬件设施等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其次,中职院校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档案管理工作体制在方式方法上没有积极的进行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影响学习进程。

三、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建设的策略

(一)应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中职学校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1)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者应该先充分的了解中职院校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并全方位的对其进行梳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所面向的人群、工作内容、现阶段所存有的问题和档案类别划分等等基础的调查工作。(2)作为中职院校管理层的人员要深刻的认识到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的建立,在学校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应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绝对支持。(3)在展开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时,应该聘请专业的人员有针对性对档案管理工作现存的特点及需要创新改进的方面来进行平台建立,以保障档案管理平台构建具有科学性。(4)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对档案的类别、数量等平台资料数据规划整理的工作,致使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在建设时有可靠的文献支撑。(5)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应该衔接于校园内的网络,为中职院校中的老师和学生们在进行档案资料查阅时提供便捷的信息化平台。(二)做好电子档案的收集和完善工作。一是在对中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的数据库建设时要积极对待,依据档案的具体内容和类型丰富数据库的资料内容,在把纸质版的档案资料转化为电子版的同时,还应该进行全方位的与之相应影像以及图片的收集整理,使得电子档案的内容丰富多样。与此同时,还应该把纸质版的档案和电子化的档案互相衔接起来,及时的对电子档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和弥补,以保证电子档案管理内容的全方位化。二是为了便于电子档案的查询、阅读以及运用,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两者之间应该相互适应。同时,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量大且内容繁杂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时,应该秉持着认真、仔细且负责任的态度,有序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三)科学开展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分门别类工作。在档案信息管理方面,很多中职学校都存在着分类与管理的混乱问题,这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查询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也为管理者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困难,为了避免这一系列的问题,处于信息时代下的院校,要想抓住时代特性,就必须跟进时代步伐,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档案信息系统。对不同属性的档案进行归类,整理。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档案目录,每条目录下分别归类不同的内容。保证教师和学生浏览时,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阅览。再建立目录指引,根据关键词,快速搜索想要的信息,加快内容指引,为广大师生带来便捷,更能减轻档案信息管理者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中职学校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四)保证档案管理电子设备应用的科学性。(1)计算机设备,它是电子档案建设、管理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础设备平台,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绝对支持。(2)打印机,主要是将电子档案通过打印机转变成纸质的档案,为档案资料在应用上提供打印的服务,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档案资料混乱和丢失的概率,便于大家对档案的使用。(3)扫描仪,将纸质档案通过扫描仪将其转化成电子PDF档案,这样能够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有序性和真实性。除了以上几种设备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常用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硬盘、云盘、光盘等,这些都为中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支持,作为学校应该积极、合理的利用它们。综上所述,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学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是中职学校管理与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中,现阶段,不管是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还是中职院校,要想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困难,就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时代特点,进行符合时代特性的创新,加快改革步伐,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完善电子档案信息等,维护和完善电子档案的承接硬件与软件。促进各大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处于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下能够更加科学、稳步的前进。

[参考文献]

[1]潘胜利.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及科学化建设探索[J].祖国,2019(18).

[2]高新宏.探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建设[J].长江丛刊,2018(22).

科学化范文篇10

去年以来,汕头市政府在推进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大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的意见》、《汕头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基本程序的规定》、《汕头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法律审查若干规定》、《汕头市政务咨询专家库方案》、《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告管理规定》、《汕头市县级以上政权机关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初步建立起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基本框架,从制度上规范政府决策行为,提高了决策水平。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汕头也进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国全方位开放的新形势,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同志关于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动汕头新一轮大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要性的认识

决策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贯穿政府管理的全过程,决定着政府工作的成效。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来说,政府的领导工作主要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实际出发,对关系本地区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并付诸实施,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决策水平是衡量领导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而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提高决策水平的根本途径。

首先,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政府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客观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入世”的新形势,各级政府的职能和管理方式、运作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在当前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和改革深化,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日趋多元化,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难度加大,对政府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决策能力产生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任何一个决策者、一个决策集体的智慧和认识都不可能覆盖所有领域,领导者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有深入透彻的研究,也不应该仅仅凭经验和权威决策,否则,会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和失误,给事业造成损失。因此,要在不断提高领导者的战略思维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综合决策能力的同时,加快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施政水平。

其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政府工作要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遵循客观规律,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并通过正确决策的执行和实施,推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再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促进政府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新一轮政府改革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政府治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正在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其特点是:主张引进企业的管理精神,服务理念和运作机制来改革政府,强调顾客(企业和公民)第一的可选择的公共服务;重视自上而下的统治性权力与自下而上的自治性权力交互作用,提高政府在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民需求方面的有效性和回应力,促进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协商、合作、和谐相处;强调对政府运作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不断推动政府职能简化、组织结构优化、作业流程电子化,实现政府成本更少而运转更好,公共服务的质量更高和效果最优,等等。要实现上述转变,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求政府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广泛深入了解企业、公民的需求,制定科学的公共政策,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和社会多层次的需要,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进步。因此,我们要适应全球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趋势,通过大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勤政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建设一个具有较高决策水平,能够驾驭复杂局面,能为公众知情和信任,与社会大众和谐相处的政府。

二、广开政府与人民群众双向联系的畅通渠道,建立完善决策信息互动机制

掌握全面、真实、有效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解决政府和公众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如果领导者决策时闭门造车,或仅凭经验作决策,而对群众的要求、愿望,对实际情况不甚了了,这就形成了决策者的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决策有多少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另一方面,如果公众对政府的决策过程和结果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这也是公众对政府的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作出的决策会由于缺乏群众的支持、认同和有效监督,影响决策的质量,进而影响决策的执行和实施。因此,必须切实解决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有效的决策信息互动机制。作为领导者,既要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处处替群众着想,主动深入群众,贴近群众,采取各种方法,开拓多种渠道,倾听群众的呼声,从群众中吸取智慧,使决策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又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把政府重大决策和各种政府措施直接交给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使政府施政行为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政府决策建立在深厚扎实的群众基础之上,真正做到顺民心,合民意。

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市一手抓密切联系群众,一手抓政务公开,着力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对话的畅通渠道,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广大群众的劳动、工作、生活状况和思想、情绪、愿望、要求,把这些作为制定和调整政府决策的第一信号和最重要依据。在联系群众方面,重点是广开言路,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个月的“我为市长献一言”征文活动。群众踊跃献策,提出多条意见建议,部分建议已转化为政府决策并付诸实施。××年以来,我市在继续办好市长专线电话、市长电子信箱,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意见、建议“直通车”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一是开通市长专邮(免费)。市民给市长写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免贴邮票,邮资由市政府办公室支付。二是建立市政府领导接访日制度。市政府领导直接与群众代表见面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召开各种类型企业座谈会。市领导直接与企业家对话,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四是建立调查研究制度。规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必须安排一定时间到基层调查研究,并向市政府提交一篇以上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市领导带头下基层、进企业、到老区山区,走村串户,使调查研究蔚然成风。通过这些措施掌握民情,了解民意,为决策获得第一手材料。在政务公开方面,重点是做好重大决策过程及结果公开。今年来,我市在推进镇务、村务公开基础上,全面推进县级以上政权机关,特别是市政府自身的政务公开,将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过程以及出台的政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计划、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等事项向社会公开。对政府重大决策和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决定前,还实行“预公开”制度,通过媒体或听证会等形式,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再作决策。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市从××年月起,在市委机关报《汕头日报》设立《汕头市人民政府公报》专版,集中市政府规章、市政府及工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市政府的行政措施,并规定这些文件必须在《公报》上,否则不具有行政执行力。此举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大企业和群众的欢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对我市的这一举措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政府公报随党报出版发行,在广东尚属首创,对于有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群众关注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民办实事工程和其他社会热点问题,我们也通过媒体和市政府网站公开进展情况和办理结果。通过政务公开,最大限度提高政府重大决策、决定事项的透明度,同时吸纳群众对决策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决策。

实践证明,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双向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完善决策信息互动机制,是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的有效途径。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巩固原有各种途径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创新,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与社会各阶层沟通和交流的制度化渠道,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交流“零距离”、“全天候”、低成本、高效率。一是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要适应社会利益多元化的趋势,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合法利益表达和有序政治参与的畅通渠道。要把定期反映社情民意作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特别是基层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依托政策研究机构、公安、民政、信访、统计部门和新闻媒体,建立社情民意调查网络,通过观察社会舆论、定期进行民意测验、社情形势综合分析等,深入了解和准确掌握社情民意,以此作为政府决策的第一信号。二是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实现政务公开法定化,保障群众依法行使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力。同时,实行群众点题公开,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施政意图、思路。三是推行电子政务,使群众能够在更方便的时间、地点,通过更便捷的途径,向政府表达自已的愿望和要求,获得所需要的政府信息及其他服务。四是建立政府新闻制度和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政府重大决策、政策措施,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办理情况。五是设立市民论坛。对政府的重大决策在作出决定前,在媒体设立市民论坛,由政府分管领导或决策事项承办部门主持,邀请各界人士和市民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形成共识,供政府决策参考。

三、规范重大决策基本程序,实现决策过程程序化、法制化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关键是决策过程按照民主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从政府工作的实践来看,政府决策多数属于风险型决策,一项重大决策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决策科学化的意义正是在于控制决策的风险和成本,而决策的民主化则使重大决策权力运用的过程和结果在民主的监督之下,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最可靠和最有效的体制保证,使决策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必须把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决策体制与现代科学决策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制度上规范决策行为。××年月,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制订市政府重大决策基本程序,规范决策行为。首先,界定重大事项的范围。我们根据地方政府的权限,把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大事项;重大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建设项目;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事项,以及国有资产处置、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纳入政府重大决策范围,凡是涉及上述范围的决策事项,都必须按照重大决策程序进行决策,防止领导个人拍脑袋、独断专行。其次,规范决策前的基本程序。我们规定重大事项决策前,应经过调查研究、综合论证、征求意见、法律审查四个必经程序;对广大人民群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应召开听证会;对涉及面较广、试验性较强的,应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作出正式决定。在征求意见时,规定重大事项形成初步方案后,应按决策事项涉及的范围,征求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和单位、上下级政府、基层组织和基层群众的意见;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应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人民团体的意见。在法律审查方面,由市法制部门审查决策事项是否与国家、省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相抵触;是否与规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相一致;是否与我市现行的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协调、衔接等,确保决策合法合规。第三,规范决策过程的程序。我们规定重大决策必须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政府全体会议讨论决定。会前必须经市政府分管领导协调,未经协谳不得上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须有半数以上应出席人员到会方可举行,其中分管该项工作的市政府领导必须到会。如分管领导因故无法到会,除特别紧急事项须立即进行决策外,该事项应留待下次会议决定。在决策时,先由有关领导或责任单位对重大事项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主要内容和各方意见进行说明,然后进行充分讨论。主持人须听取其他领导成员的意见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视讨论情况作出最终决定。如反对意见(含未到会领导成员的书面意见)的人数较多,又非特别紧急事项,可暂缓决定。会后再进行研究论证,统一认识,留待下次会议讨论决定。我市的重大决策程序实行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在市政府及各部门形成了民主科学决策的意识和良好氛围,有效地提高政府决策的水来,减少决策的随意性和决策失误。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政府决策体制、程序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完善规范决策程序方面继续进行探索。一是加快决策制度立法。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决策理论、方法、技术,利用特区立法权,加快决策制度立法,实行决策程序法定化,依法约束政府决策主体的行为,实现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法制化。同时,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依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民主权利,使政府机关及其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民的有效监督。二是完善决策系统。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完善政府决策参谋机构和决策咨询系统,优化决策系统运行,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决策权力运行机制。三是建立决策论证制。由决策承办部门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决策方案进行研究论证和综合评估,制订多个备选方案,供政府决策参考。我市正在着手建立政务咨询专家库,聘请我市和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政务咨询委员,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要发展规划等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决策进行研究论证,为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坚持从严治政,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

决策的执行和监督是正确决策得以实施并贯彻落实到基层的关键。决而不行、政令不通,上情无法下达,下情无法上传,再好的决策也是一纸空文。决策执行的过程也是检验决策的过程,通过决策执行情况的反馈,可以深化决策、调整决策、纠正偏差、或发现新问题,作出新的决策,推动事业向前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政府决策是一个“调查研究——决策——执行——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再调查研究——再决策——再执行”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实质上是马克思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政府决策中的体现。

去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督办。一是建立重大决策执行的责任制。对市政府重大决策事项,明确各项工作的分管领导,主办、协办单位,工作目标和进度要求。有关部门对所负责的重要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项目责任人制,按照目标进度要求限时完成。二是建立重大决策执行情况报告制度。规定市政府重大决策执行的主办单位必须按规定时间汇报落实情况,到规定时限未办结的,要说明理由并提出加速办理措施。对办理不力,贻误时机、造成损失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三是建立重大决策督办制度。规定市政府领导负责分管范围内重大事项的督办;重大事项承办部门一把手为该事项督办第一负责人;市政府办公室负责重大事项的跟踪督办,并编印《督办报告》及时反馈决策执行情况,为深化决策、调整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建立决策执行协调机制。对涉及多个部门特别是中央、省垂直经济管理部门的事项,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加强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