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革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1:28:55

课程革新

课程革新范文篇1

随着独立学院的出现和发展,独立学院的各个专业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独立学院通常定位于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对于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来讲,工商管理专业更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论基础比其他普通高校要薄弱一些,而比专科类院校要强一些,同时又要突出其应用实践性。社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向的变化,影响着学校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课程体系的设置有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依据学院的不同定位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商管理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总体上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和培养目标、基本规格要求为基准,结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标准,本着起点高、内容新、学时少而精的原则。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独立实践教学公共必修子系统即公共基础平台,是全校学生必须修读、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子系统即学科基础平台,是工商企业管理学科中各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为将在某一学科领域从事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学生掌握该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而设置的课程。专业技术课子系统即专业基础平台,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为从事某一专业学习的学生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包括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实验、实习等。专业限定选修课设置两个模块“,模块”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和专业特点而设置的选修模块,模块包括管理模块、经营模块、地方经济模块,学生必须在每一个课程群中修满规定的学分数。

三、保证工商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措施

1.教师配备:数学老师和专业课老师。数学课程是很多独立学院学生非常头疼的课程,因此首先从对数学的认识和数学教师的配备上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对于《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基础课程上,简化数学推导过程,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统计学》和《运筹学》需要由经济管理学院本学院教师主要来讲授其中数学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及整个进行统计工作的思路,来解释为什么用某种数学方法以及过程,而数学老师和经管院教师讲课的出发点和角度是不同的,另外在教师的安排上尽可能让同一个教师,为同一个专业反复来讲这么课程,这样老师可以更深入地钻研这门课程对于这个专业学生专业领域的应用,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另外也把这几门课程的知识点能够系统地结合起来。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和学生自学,学生上台发挥,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改变传统的老师填鸭式地教学方式,采取各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举例教学和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首先举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而案例教学是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好地实践理论知识或者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一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1个学分的自学课程,由专业教师来推荐学习课程和学习内容,通过写小论文等形式来进行考察。另外,各门学科增强社会调查的作业布置,让学生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且学生对问卷结果来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成调查报告。

课程革新范文篇2

1PBL与PLTL教学模式的引入

首先,为更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入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我们将所开设的各个药剂实验的操作进行了录像,在实验教学讲解中向学生进行了播放,使学生对实验流程有了很形象直观的认识,既便于学生对实验的掌握,通过视频教学也利于学生在实验中规范操作。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药剂学实验教学应该设置更多综合设计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不同,在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般只给学生实验题目,说明实验要求,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用具。由于药学实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验处方设计与结果有多种可能,因此,非常适合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开展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如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和同伴主导的小组学习方法(PLTL)等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方法。学生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通过资料检索、整理,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实验之后,也利于比较不同小组之间实验结果的不同,进而分析原因,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小檗碱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中,不同实验小组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案制备脂质体,实验后通过脂质体的包封率、外观形态等指标,比较不同小组之间的处方优劣,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竞争性,同时也完成了脂质体制备的学习目标。

2开放实验室的应用

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验中心都建立了开放实验室,不仅可以用于学生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可以起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专业技能及科学作风等综合素质的作用。由于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学时、人数、仪器设备数量等限制,往往不能保证学生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完成实验,因此,可以利用实验中心的开放实验室克服上述困难。学生只要向学校开放实验室预约后,在规定时间都可以进行实验,即使是晚上或其它非规定学时内也可以自行进行实验。避免由于仪器设备过少或学生人过多,需要排队使用,浪费大量时间。在实验过程中,弱化老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促使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创新精神。

3实验模式的改革

应建立以药物研发为中心的药学实验教学模式,比如药剂学中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实验的开设,通过学科间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学生在药物化学实验中有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因此在药剂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用自己合成的乙酰水杨酸原料进行片剂的制备,然后在稳定性实验中,要求学生对自己制备的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使学生在一系列实验过程中,确实体验到新药研发的流程,将不同学科的药学知识和技能加以综合利用,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能运用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性与相关性,同时,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获得满足,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实现药学教学实验的最终目的。

课程革新范文篇3

一、教育环境的改变

数字化多媒体的出现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达方式,扩展了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外延,视觉传达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达。所谓多媒体,即多种信息媒介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介的简单复合,而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数字信息技术。在当今信息社会,以计算机科学为标志的数字多媒体技术给广告设计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气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广告推广战略也从单纯的品牌推广阶段向更加细化的市场推广阶段转化,开始注重和选择区域媒体、行业媒体以及更加细化市场定位的媒体,数字多媒体广告运作和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数字化技术有利于艺术设计高校之间教育的信息交流、教学互动、资源共享,计算机实现了设计数据的储存及再利用,各种设计素材、设计草图、效果图、制图、图形艺术、模型等资料都可以用数据来储存,并且可以随时方便地进行检索。集声、光、电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数据、相互交流的优势,极大促进了广告设计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二、片面夸大电脑艺术设计的作用

在广告设计课程中,我们应该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传统艺术设计的信息化变革,是传统艺术设计的延续和发展。目前,在国内设计界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把计算机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片面地夸大了,一味地进行设计技术的操作,设计方案招投标变成了电脑效果图竞赛,学生在做设计时在电脑效果表现上所花的时间大大超过设计方案的构思和推敲的时间。设计构思以电脑所能表现的效果为核心,把软件提供的特效作为“素材”,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瞬即逝的设计灵感,让设计者放弃了方案构思时的各种“奇思妙想”。而被电脑“牵着走”,使设计广告作品的创作变成简单的工业化“生产”,设计作品千篇一律,缺乏独创性。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和沉湎于电脑,忽视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忽视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最终导致设计分析、思考、创作能力的丧失,也使学生设计素养降低。其实,学习设计必须对美有充分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因为在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时,需要设计者有诸如创意、审美、构图、色彩等必要的设计基础及美学功底。滥用各种电脑特效,一味地玩弄制作技巧,从而导致画面单调、雷同而缺乏个性,这不是我们的学习目的。学习并使用计算机进行广告设计,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更好地表达我们的设计思想;丰富表现和展示效果及传播途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广告设计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但对学生审美和创意的培养,才是广告设计教学工作核心中的核心。

三、数字化时代带来新的表现形式

新的工具带来了新的工作流程。一只鼠标,一个键盘,面对显示屏,我们便可以开始工作。无需庞大的案台,成堆的颜料、图书以及型号不一的画笔,这一切使工作变得轻松而自在。调整便利,存储容易,携带轻便,传递快捷,查询简易……。面对各种各样分门别类的图库资料、信息、软件、插件,设计师会突然觉得想象力的贫乏。各种即时的输入设备及输出系统也是越来越先进,色彩丰富、显示精细。不同于以往的绘画、设计,艺术行业中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一个可集文字、语言、音乐、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艺术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使数字成为一种桥梁,产生了网络化传播系统和结构,成为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介。新的视图表现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图像变得更加生动,技术在图像中的含量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明显。艺术之美与技术之美的融合,使表现的范围更宽广、更丰富,艺术作品的产量大大增加,时代特征更为明显。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再到有了时间的四维空间,我们的思想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物体的每一个角度,每一种运动、表情,都可以全真模拟。我们开始需要认真研究每一个物体的结构、动态、表情、所处环境的变化。在多维空间中,我们的视角更为宽广,物体展示、三维模拟、动画制作、幻想表现,都成为新的展示领域。在数字化教育平台上,可以提供多方位的教学服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教学、试验、科研有效结合起来。如网络教学平台中可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乃至个别化学习、在线学习、电子邮件、远程教学等各个部分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交互式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新的教学形式。更有价值的是,因为每个教学内容的数据都储存在服务器上,数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调用,教学信息更容易分享,教学环节更容易整合。

四、技术给学习广告设计的学生提供更大创意空间

课程革新范文篇4

充分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授好课的必备要素。

1.1读懂教材并把握分寸

涉及的内容广、涵盖面大,但计划课时较少,在课堂上不可能每章节通篇讲解,这就要求针对药学专业不同方向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优化处理,突出职业技术核心课《药剂学》的重点、难点,形成内容丰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体系。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详细讲解《药剂学》的常用剂型和制备技术,从而掌握药学专业的核心技术。授课时,以普通剂型为重点,对各种剂型的概念、质量要求、处方设计、制备方法、常用设备、制剂稳定性及临床用途等内容重点讲解,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对于理论性较深奥的药物动力学内容可以作为选修内容。随着生物科技和制药工业的迅猛发展,《药剂学》教材内容更新不够。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的统一结合,及时穿插学科热点和最新成果,注重教材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如引入新剂型和新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应注重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教师的教科研项目及企业间的科研合作,将某些科研内容和成果融合到教学中,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1.2熟悉学生以有的放矢

学生是我们授课的对象,知晓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学设计与有效地实施。结合平时对学生教学反馈情况,研究当前所授内容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积极向上或消极抵抗的影响;学生预习、复习时可能遇到的困惑,确定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和教学实际需要,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向积极的一面发展;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重视度等;然后把这些研究、分析的结果,纳入课时计划的教学后记中[3]。

1.3巧用多媒体生动直观

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的现代教学手段,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实际需要,灵活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方式[4]。我们把计算公式的演算过程采用板书的形式进行分步演绎,同时也要求学生自己推算公式的过程,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在讲授固体制剂制备过程不同粉碎要求粉碎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时,从网络上下载国外的教学视频,慢放并讲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和十分清晰的概念;在线网络播放抗生素工厂生产的情景,对于无菌操作法理解将更深刻。此外,利用网络搜索药物的经典视频如制剂的机械设备广告、教学实验和院校的精品课程等,避免照本宣科的枯燥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情绪,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5-6]。

2授课形式

培养药学专业高素质、创新性的技能型人才,传统的“满堂灌”理论教学终将被淘汰。针对现阶段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精选合适的教学内容,降低课程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

2.1流程教学法逻辑演绎式教学

高职药剂学课程的内容多而散,有知识点多、记忆性强、易听懂、难掌握的特点。国内学者探索出药剂学流程教学法,将药剂学的所有内容整合成为药物剂型的制备流程,使学生对药剂学的内容有清晰的思路,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非常容易掌握各种剂型的学习内容[7-8]。流程教学法将教学内容根据流程的环节有序的设计、编排,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性,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注射剂制备时,以制备过程为主线,将主药、溶剂及附加剂、容器、配制、滤过、灌封、灭菌、检漏、质量检查、印子、包装等内容进行扩展补充,让学生既了解注射剂生产的整个过程,又对其中的具体环节有了充分的认识,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改观。

2.2PBL教学法问题讨论式教学

药剂学中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很多常见的基本剂型学生在生活中曾接触过或听说过,如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注射液、口服液、气雾剂、滴丸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提出一些疑问,如不同的固体制剂起效快慢为何不同、胶囊和散剂有何不同、注射液和口服液有何不同、每种制剂保质期如何计算等。基于生活中的例子,可大大提高学生的亲近感和学习兴趣。

2.3实施案例教学法现实版教学

药剂学是专业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应该同等重要,案例教学法[11-14]通过一些真实的、改编的或虚拟事例对教学内容进行实况演绎,真实再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直面问题,展开讨论或开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15-16]。在药剂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如果能灵活地、针对性运用案例教学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讲解,教师可以引用轰动一时的安徽华源药业“欣弗事件”为案例,这个案例说明了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在生产过程中不按药典标准擅自更改了灭菌参数、灭菌温度、灭菌时间,造成注射剂无菌和热原不合格,从而酿成重大药害事件。这个案例体现了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不同,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充分认识学习灭菌与无菌技术的重要意义。

2.4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补充形式,即真实场景呈现式教学,有身临其境、现场消化理论知识的效果,也是学生从校内课堂走到校外课堂再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到本市正规药厂(如上海海虹巢湖今晨药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和见习,观看操作演示及工作流程,体验中成药生产车间氛围,实习带教教师现场介绍车间的生产设备、设备的操作、布局、厂房的要求、生产管理要点、质量控制等,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弥补

3课后辅导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足,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只是被动应付,又不知如何把握和消化;同时课堂时间有限,对国内外药剂学的发展新动向及新政策法规,课后辅导更合适。

3.1布置合适的作业

职业技术核心课程的作业不同于职业基础课,如果布置的作业过于简单就是流于形式,学生抄书应付。因此,我们应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布置一些综合性的作业[3]。例如布置普通制剂作业,即给学生一个药物处方,由他们去查阅资料,对处方进行分析,包括处方中主药和辅料分别是什么、主药和辅料各起什么作用、用什么制备方法、选择什么仪器设备、质量如何检查、有什么临床用途等。这样会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他们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药剂学课程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的一门核心课程、药剂师及职称资格考试的重要课程,应布置一些历年真题作为作业,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建设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是学生和教师随时交流互动的动态平台,可以真实的反映学生在药剂学学习中的各种问题[3]。利用学校的网络环境,建立药剂学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借助学院建立药剂学精品课程时机,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案例、习题及参考答案等挂在学院网络上,作为学生自学和复习参考的重要资源。建立药学专业QQ群聊天室,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发在网络上,教师、学生共同讨论解决。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把自己获得的药剂学新知识、学习心得及好的学习资源公布在网上,供大家分享。

3.3开展药剂学知识的技能大赛

课程革新范文篇5

一、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重要性

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是基于培养目标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行测量、甄别和评价的教育活动。[1]177首先,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涉及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可用于检验教学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和完整性。从这个层面来看,考核评价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是专业和课程设置目标实现的反映,是检验教师教学工作成效的手段。其次,课程的考核评价有助于鉴别学生职业素养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考核的过程和评价的结果,刺激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修养,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综合以上两点来看,课程考核评价过程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相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评价方法的设计和研究将会对高职课程教学的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二、目前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普遍来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考核环节主要采用笔试或提交报告的方式,在个别实践课程上主要针对项目或任务设计进行评价。特别在金融专业课程的考核上,大多采用开闭卷形式,考核的方式较为单一。这种考核方式基本上是一种应试的思路,尤其是试卷中题型的设计,限制了学生发挥的空间,考核的项目过于强调认知的共性部分,不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金融职业能力。

(二)课程考核内容偏离教学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对学生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的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目前大多数的金融专业课程中,受考核方式的限制,考核内容大部分为金融理论知识,过于强调书面知识,而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因此,考核评价环节也无法体现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一些学生虽然在考试成绩上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但不一定说明其具有熟练的金融实操和应用能力。而恰恰是这种考核内容偏离教学目标的缺点,使我们培养的金融专业学生无法满足行业的需要和金融岗位的要求。

(三)课程考核过程忽略形成性评价

一般来讲,课程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组成,形成性评价注重平时作业的考核、课堂的讨论等内容,总结性评价主要以期末的考试、论文报告等为考核内容。但在目前多数情况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形成性评价只流于表面。例如学生提交的作业雷同的情况较多,可辨别度低;同时,课堂讨论环节只能体现个别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因此目前形成性评价环节的设计对学生差异性的鉴别程度相对较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四)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试契合度低

目前,在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多数都注明需考取相关的金融职业资格证书。换句话说,取得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类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然而在大部分课程设置及课程考核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与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融合。有些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脱节,或者有些考核内容过于陈旧,没有及时针对相关金融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点要求进行更新。因此,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与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契合度较低,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难度。综上,目前我国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和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考核学生及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应从全面科学的角度,建立一个专业课程考核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考察指标体系中各类的考核指标,甄别学生的学习能力,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且通过该评价体系控制教学质量并总结教学成果。

三、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目的性

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就业技能”为目的来构建评价体系,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2]47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围绕着如何通过测试来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通过考核来引导学生对“成为怎样的人才”及教师在“培养怎样的人才”问题的思考,使评价的过程与结果能真实的反映高职教育的目标。

(二)全面性

目前我国高职金融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都存在以偏盖全的缺点,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改变当前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完整的现状。要如实和全面的评价学生在职业能力、职业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真实地反映高职教学效果,就不能片面地依靠几项笔试成绩或几份研习报告下定论,而应该建立综合、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评价。

(三)可操作性

任何一个指标体系的设计都要以是否可行、是否可测为执行标准。金融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应以各级各类指标的数据是否可以获得,程度是否可以测量为构建标准,只有可量化的指标内容才能对学生的整体表现及课程的反馈情况做科学判断。以上三个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不仅适用于高职金融专业,也适用于其他大部分高职专业,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以下将根据这三个指标构建原则,针对金融专业课程的特点构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四、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落实和实施高职金融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本文认为可将考核体系的内容分解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及职业修养等三个方面。具体针对金融类课程,我们将侧重对学生在金融基本理论知识的认知考核、在真实金融环境中实践操作的能力考核以及作为金融基层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考核等三个方面。

(一)认知能力考核

不论是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操作方法的解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再认知能力是形成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元素。认知的能力包括对金融专业课程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综合应用等三个方面。它体现了学生在接收信息、消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过程。这里的信息主要指金融专业中基本的概念、原理、准则及方法等,对这些信息的认知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金融产业、金融产品的初步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并掌握融会贯通的学习技巧。认知能力的考核重点将集中在学生对基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两个层面,这体现了学生在特定职业环境下的分析能力。考核的方式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口头讨论、书面作答以及职业资格考试等。

(二)操作能力考核

学生在实务工作上的操作能力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直接标准,也是学生能顺利在特定岗位上展开工作的前提。操作能力主要包括简单复制型操作技能与能力、综合型操作技能与能力以及创新型操作技能与能力。操作能力涵盖了以上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实操技能的应用情况,体现了高职教育目标的核心。简单复制型操作技能与能力属于较低层次的实操能力,主要指按照现有指令对一项或若干项金融业务展开操作;综合型操作技能与能力要求学生可以综合若干项金融业务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操作;创新型操作技能与能力的要求最高,不仅考验学生的操作基本功,而且考验学生能否在现有操作指令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获得更有效率的操作步骤,同时考验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应变能力。该部分的考核方式可采取项目评估、任务设计、模拟竞赛以及职业资格考试等。

(三)职业修养考核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相关行业输送高技能技术人才,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学生的职业修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职业精神,这些素养是由在校生向职业人转变的基本要素。[3]56职业意识指人们对某个职业的态度、评价和情感等,例如在岗技术人员对所从事工作或项目需具备的责任心;职业道德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与职业岗位相符的道德准则、道德品质等,从而对在职人员起到约束作用,例如银行柜台人员收付现金时的诚信正直的品质;职业精神指人们在具体岗位上形成的与职业特征相关的精神,例如谨慎认真的态度、积极合作的团队精神等。该部分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或模拟场景实验等方法来考查。综合以上三个层次的评价内容,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表1来表示。金融专业的课程涉及到金融基础理论、金融行业概况、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以及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等,有些课程偏重理论,有些课程偏重方法,有些课程偏重实践,因此评价体系中的各级指标权重应根据具体课程侧重点的不同进行调整,同时各级指标的考核方式也应做相应的调整。以下将针对金融专业课程“证券投资分析”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具体分析。从表2看,我们将《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考核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分别用三个一级指标来体现,分别是:证券投资工具与投资原则方法的认知能力考核、证券投资活动的操作能力考核以及证券投资分析岗位的职业修养考核。在每个模块下,我们分别设置若干个子指标以详细展示和说明该模块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重点。例如在证券投资活动的操作能力考核模块下,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将操作技能与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考核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一般;考核方式由单个项目向复杂任务设计转变,从委托下单、成交股票等单项实训到开展股票投资竞赛等综合型模拟真实情景的项目任务。同时,不同的技能层次,考核的目标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简单复制型技能考核模块中,我们侧重的是对单一指令型技能的考察,要求学生在识记某一固定指令的前提下能进行重复熟练操作,考察的目标较为单一;在创新性技能考核模块中,我们侧重考查的是在模拟情境下,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程中,该项技能更强调的是学生能否应用各类投资技巧及投资方法对特定时期股票市场的行情走势进行判断、选择入股时机及合理构造投资组合,该层次的考核目标较多元且灵活。另外,从考核模块的整体设计来看,由浅入深的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也符合学生在学习及操作中逐步适应的心理状态和学习顺序。从表中也发现,本文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从课程考核的内容入手,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不同模块之间会有重合,例如认知模块中大部分可能采用笔试的形式,同时在操作技能模块中同样也会用到书面考核的方式,如要求学生根据某个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历史交易信息提供该公司股票的分析报告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用到了类似的考察方式,但侧重点有明显不同,前者侧重知识点的识记,后者侧重对各项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注意到,课程考核指标体系不仅仅是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采用。从我们设计的评价方法来看,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既有形成性评价,也有总结性评价;既有对某个课程任务的具体考察,也有对一个完整投资方案设计的评价。这样就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考核的目标,即教学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使课程的考核方案同时具备了导向性及全面性的特点。

课程革新范文篇6

1.1研究前期准备

第一阶段:对2006、2007级中医临床专业学生进行了关于中药实践课程意见、建议的调查问卷,和后续临床课程教学反馈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为后续临床课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4]但是由于受到现有条件的限制,仍存在很大缺憾,如标本室陈列标本破损陈旧;药用植物园原生药物数量过少;缺少药物鉴定、炮制、制剂及基本的临床实践应用等相关内容;原有学时数过少(28学时)等。有鉴于此,我们对近十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在完善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炮制、鉴定、制剂及临床实践等内容,并制定了初步的教学大纲。第二阶段:①对原有的中药标本室进行了改进扩建,更名为中药标本馆。对中药饮片、药材、植物形态标本进行了更新完善,并分类摆放,以利于学生鉴别学习。馆内共陈列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标本四百余种,并在馆壁内侧设有“中药发展源流”文化长廊,通过对历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及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介绍,使学生对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有简单的了解。②对药用植物园原有药用植物品种进行了补充。③对原有自制《中药标本图谱CAI课件》进行了补充完善,重点补充了标本室及药用植物园没有的药物图片;对常见相似药物饮片、药材、原植物形态鉴别进行了整理归纳,制成教学课件。④对中药专业炮制实验课进行了拍摄,将常用炮制方法:炒、炙、烫、制霜等操作过程制成了教学光盘。⑤对中药专业制剂实验课进行了拍摄,将中药常用剂型:汤剂、丸剂、散剂、片剂、滴丸等操作流程制成了教学光盘。⑥在学校附属门诊,选择典型病例,对其诊疗过程拍摄制成了教学光盘,用于临床见习及病案导学。拍摄了临床常见病:感冒、痛经、腰痛等疾病的诊疗过程。用于加深对解表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的认识和理解。

1.2研究对象

本校中医临床专业2008、2009级已学习完《中药学》理论课程的学生。

1.3研究方法

1.3.1将每年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进行以下教学安排:①参观标本室:对典型药材、饮片标本形态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药材的药用部位及其形态特征,初步了解药材真伪鉴别的要点。购进药物饮片,分发给学生,让其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讨论,以巩固加深对药材形态的认识。②参观药用植物园:对常见原生植物形态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中药的来源及其科属特征有所了解。③观看自制教学课件以加深学生对典型药材、饮片、原植物形态的鉴别。④参观安国药材交易大厅及药材种植基地,以巩固在学校药园及标本室所学内容,并了解药材市场交易情况,开阔视野。⑤观看自制中药炮制教学光盘。让学生了解中药的炒、炙、蒸、煅等炮制方法的操作过程,认识药物通过不同的炮制会改变药物的色、味特征,具备不同的临床功效。如:生地黄外表灰黑色或棕黑色,间有黄心,味微甜,性寒,功效凉血滋阴生津,用于血热证;酒蒸后饮片面乌黑发亮,质软而黏,味甜,性温,具有补血填精功效,用于血虚证。⑥观看自制中药制剂教学光盘。让学生了解常用中药剂型:汤剂、丸剂、散剂、片剂、滴丸等剂型的操作过程。⑦观看自制病案教学光盘。通过对病案学习与分析,了解中医运用中药诊治疾病的过程,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并为后续临床课程打下良好基础。⑧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教学医院及本院附属门诊见习参观,分小组进行模拟病例分析讨论,以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上各项教学内容,①②④项在原有中药实践(认药实习)课学时内完成,③⑤⑥⑦⑧项在课余时间周六、周日完成。第二组:保持原有中药学实践(认药实习)课程内容不变。即以上①②④项内容。

1.3.2课程结束后两组同学均进行:①组织考试,考查学生对饮片、药用植物的掌握情况,统计分析两组同学成绩情况。②每位同学交学习报告一份。③每位同学填调查反馈表一份。

2研究结果

通过对两组同学的考试成绩、学习报告、反馈表总结,分析中药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前后教学效果差异,我们总结出了最佳的《中药学》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方法、学时等)。认为在原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补充炮制、鉴定、制剂及临床实践内容,更有利于弥补中药学理论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接触中药的真伪鉴别、炮制、制剂的方法和要点,有利于加深其对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的掌握,有助于培养“医理通,药性熟”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适度合理的病案导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药功效应用的理解,为后续临床课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了专业信心。

3问题展望

3.1由于受现有条件限制,学生不能象药学专业同学那样,对制剂、炮制等过程进行亲自操作。而仅靠观看光盘,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争取能尽快建设好“中药实践操作”实验室,让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能亲自操作简单的炮制与制剂过程。

3.2现有教学大纲将实践教学集中于1~2个教学周内完成,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今后的教学目标应争取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中药学教学始终。

课程革新范文篇7

然而,与喜人局面相伴而来的是诸多新的问题与困惑:学科定位不明、师生关系失衡、学习方式偏执、文本解读随意、教学自由散漫,语文教学患上夜盲症、多动症、高热病、浮肿病。这大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丛生、疾病缠身的根本原因何在?为什么语文教学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审视、反思,以期拨开迷雾,澄清认识,促使语文课改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下早日走出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的困境,沿着正确的道路阔步前行。

一、缺少辩证思维,导致矫枉过正、顾此失彼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纷繁复杂的,同时又是普通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的存在,都同其他的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凑合。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众多,涉及面广,当然需要我们以联系的观点谨慎对待,以辩证的思维准确把握,尤其是对待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多元感悟与尊重文本、改革与继承等一系列复杂关系,更需要我们运用互补的观点正确处理、把好尺度。可是实际情况如何呢?当需要在语文教学多种要素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中寻求平衡的时候,当感到某一方面需要加强因而有所强调的时候,一些老师便失去耐心,浮躁焦虑,置辩证法于不顾,又开始采用将一切绝对化的二元对立的方式思考问题,运用将一切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公式解决问题,用一种现象掩盖另一种现象,使得课改从一个极端偏向另一个极端。

1.学科定位不明,源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

十年动乱,语文课程被迫驶上政治化轨道,语文课甚至易名为“政文课”。为拨乱反正,语文教育界提出“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口号,语文教学开始在片面强调工具性的道路上快马加鞭,繁琐分析,重复训练,淡化形象感染,弱化情感熏陶,本应审美的、诗意的语文丧魂失魄,失去应有魅力,沦为脱离人文精神的、单调的纯技能“操练”和形形色色的“文字游戏”,最终引来上世纪末全国范围内语文教育大讨论。人们在大声疾呼语文不能没有人文性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学科目标偏斜给语文课程带来的种种弊端。

近十年时间过去了,经过课改风雨的洗礼,语文学科的目标、任务应该清楚明了了。可我们听到的仍是一片指责的声音: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批评“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的另一道风景线”;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发表了类似的看法,“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语文课上过于强调人文性和人文素养的教育”。

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此浩大的声势,拨乱来拨乱去,改革来改革去,可语文教学仍然忽左忽右,一会儿追求工具性,一会儿偏爱人文性,始终找不到准星,找不到自身的坐标,坚守不了课程本位,干不好本职工作。个中缘由,的确值得好好追问、反思。在特殊的背景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感到某一方面需要加强,因而有所强调,这是很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强化了“此”,并不意味着就应该否定“彼”。“此”是整体中的“此”,“彼”亦是整体中的“彼”,亦此亦彼,方能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如果认识上非此即彼,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起来,当然难免会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错误,落得顾此失彼的下场,语文课改也会因此陷入自相矛盾、进退维谷的窘境。

实际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绝对排斥、水火不容的关系,恰恰相反,只要认识对头,掌握分寸,它们完全可以融为一体,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没有离开工具性的人文性,也没有离开人文性的工具性”,二者是统一的,是一体化的,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不可偏废,也不应分离。

2.师生关系失衡,源于学生主体同教师主导的对立

新课程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是素养本位。这就要求教学的主要方式不再是知识本位的灌输、能力本位的训练,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让他们自主建构。为此,必须讲究民主,牢固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服务于学的思想,尊重学习主体的独立性,重视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习惯了主宰课堂、贩卖知识的一些教师,一下子不能适应师生角色的巨大转换,无法辩证处理师生之间的新型关系,以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就意味着教学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作为,于是师生关系失衡,语文自主学习被演绎为自己学习、自由学习、自愿学习,结果该深化的得不到及时深化,该提高的得不到有效提高,课堂看似热闹,学生的自由度看似很大,自主性貌似很强,但学习和认识活动过于肤浅、散漫,参与度低,效率不高。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否定教师的主导性,损害的恰恰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物极必反,辩证法就是如此无情。其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支持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性,自主学习若想上升到更高层次、更为有效,绝离不开教师的支持、鼓励,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诱导、引导、指导、辅导。这对教师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学习方式偏执,源于探究性学习对接受性学习的排斥

课堂学习的模式包括接受模式和发现模式,或者称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对人的发展都是必要的,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二者往往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针对过去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的状况,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老师没有吃透课标精神,以为探究性学习是唯一有意义的即最好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是无意义的即应被淘汰的学习方式,于是将接受与被动相提并论,将讲授与落伍画上等号,上课回避、害怕讲解,拒绝、排斥接受,结果导致探究性学习泛滥成灾,问题多多:一是探究泛化,探究性学习成了每个环节必用的“万金油”;二是随意探究,一切跟着学生走,结果探究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三是注重内容,忽视语言,将说明性课文的学习探究成了“科学课”,将叙事性课文的学习探究成了“故事课”、“思想品德课”,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事实证明,矫枉过正、极端冒进是要不得的。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只是众多教育形式中的一种,既有独特价值,也存在局限,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可能包打天下,解决所有问题。最好的方式只能对特定的内容、特定的对象而言,只有适应特定内容、特定对象的最好方式,没有适应一切的最好方式。课上究竟该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要由教学目标、课文内容、教学对象以及客观条件决定,因人、因课、因时制宜,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强调一种排斥另一种。

4.文本解读随意,源于多元感悟和尊重文本的抵触

接受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得以建构,它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读者的阅读创造,“必须由读者来实现”。只有重视读者阅读对文本意义的创造与建构作用,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揭示文本的潜在意义。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多元解读。

一些人曲解了个性、多元、创造,以为个性解读就是随意解读,多元释义文本就是无限衍义文本,解读的创造性无需顾及文本的规定性,于是有了五花八门的惊人发现、感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老太婆的贪婪被解读成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阿Q的精神胜利法因为可以使其在精神满足中忘却痛苦,因此被解读成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背影》里翻越栅栏的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水浒》中打虎的武松触犯了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解读文本就是与文本展开对话,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有一点却被不少人忽视了,对话不仅仅是发言,也包括倾听,而且首先是倾听。文本是个潜藏着巨大可解释性的主体,但读者在对它作出解释之前必须先要听听文本向他说了什么,这样才能找到对话的“话题”,读者与文本才会有“视域融合”。像以前那样唯书是从,以为解读就是复制文本的意义,显然不是对话;但像这样唯读者是尊,以为解读只不过是将自己的主观意愿投射到文本中,也不是对话。对话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它同时受着读者与文本的制约,一切解读的创造性,当然必须以文本的规定性为先决条件。将多元感悟与尊重文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错解为互相抵触的关系。以为多元解读有绝对的弹性,可以随心所欲地断章取义、天马行空地曲解误读,这就违反了对话的基本原则。

5.摈弃历史传统,源于改革与继承的冲突

本次课程改革声势之大、影响之巨是前所未有的,广大语文教师投身课改,陈腐的思想得以冲刷,落后的观念受到荡涤,僵化的模式遭遇冲击。在气势磅礴的改革大潮面前,不少人自然而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课程改革就是对以前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否定,应该充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勇于自我批判,割断与传统的联系,将一切推倒重来。因此,舆论上,他们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理论驳得体无完肤,将传统语文教学实践说得一无是处;行动上,他们摈弃以前用过的所有方法、手段,刻意求新,怪招频出。

显然,如此革新是不理智的行为,如此对待传统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因为传统的东西不一定落后,新鲜的事物不一定先进,国外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的国情。改革是要抛弃以往不合理的东西,而不是要与传统划清界限,一切从头开始。我们必须从辩证唯物史观出发,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二、不从实际出发,导致“百病”缠身、步履维艰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物质世界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须正确认识世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从事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认识、一切工作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更不能从本本出发。为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抓实干。

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一些老师以为课改就是喊几句时髦口号,搞一些教学形式的革新,而不必顾及教学实质与实效,于是轰轰烈烈在口头上,忙忙碌碌在表面上。因为害怕别人指责理念陈旧、行为落伍,教学时他们极力与“新潮”攀亲,拼命向“流行”靠拢,在观念上标榜,在手段上翻新,做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而根本不从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从母语本身的特点出发,去下实实在在的功夫,做扎扎实实的研究。因为盲目跟风,追逐时尚,急功近利,什么流行模仿什么,而不管教学需要不需要,不管符合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文教学得了“夜盲症”、短视症,课程改革渐渐疾病缠身、步履维艰。

1.“多动症”,因一味追求综合引发

构建综合性的课程新体系是本次课改的新取向。于是,老师们教学时都特别注意学科间融合、课内外沟通,努力打破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试图通过艺术活动、科学实验等手段来活化语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出发点很好,可惜很多时候未考虑语文教学这个实际对象,一味追求“综合”却忘了语文自己的使命。如一位老师教学《云房子》,又是让学生找伙伴画“云房子”,又是扮小鸟飞进“云房子”,大半节课,学生都在画画、唱歌、跳舞、表演,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可就是静不下来识字、阅读、写作,直到下课,很多学生连课文都没有读流利。像这样为气氛而“艺术”,为整合而“凑合”,语文教学怎会不思“多动症”?怎会不在喧宾夺主的吵闹喧嚣中迷失自己?

艺术何时走进语文,学科间究竟怎样整合,是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服务的,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只要冷静下来,立足语文教学实际,实事求是,这个道理谁不懂呢?

2.“高烧不退”,因热捧新的学习方式引发

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本次课程改革特别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人马上将它们作为“时尚饰品”热捧,语文教学因此发起自主热、合作热、探究热……热度越来越高,可语文教学效率却越来越低。

以合作学习为例。不少老师课上动不动就让学生分组合作,问题直白得一眼能看出答案也得合作一番。尽管大事小事必合作,但由于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活动的展开、合作组的组合等的主观随意、形式主义,合作学习却大多呈无序、无效状态。

的确,合作学习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但如果不顾实际情况,滥用合作;反而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容易让他们养成浅尝辄止、依赖别人的不良习惯。而且合作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用得着如此紧抓不放吗?我们应摆正心态,明确目的,因需而用: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或关心的,且具有挑战性,合作才有价值;个人确实无法解决或为了读书汇报的多样性,合作才有必要;意见不一,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然后组织辩论,合作才能出彩。一句话,要讲实际,求实效。

3.“浮肿病”,因过度拓展资源引发

课程革新范文篇8

随着金融范畴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展,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基本特征是教学重点实现了由宏观金融到宏微观金融并重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动因有二:

(一)顺应金融微观化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金融理论从对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等宏观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实证化、微观化研究,其成果包括资产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风险管理技术等,使得金融业完成了从单纯为生产与流通服务的货币与信用,向为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各种金融服务的独立的现代金融产业的转化,业务范围涵盖了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多个领域,并且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和工程化趋势,产业地位迅速上升。因此,金融学教学改革顺应了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

(二)顺应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此,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学校于1994年共同承担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2000年,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又共同承担了《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在原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投资学、金融中介学、公司财务学和金融工程等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全面的宏微观金融知识架构,为未来从事金融管理与投资、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与理财等金融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现有金融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金融学教学改革未能照顾到地方院校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

尽管《面向21世纪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等金融教育改革工程深入研究了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等问题,对于掌握金融学专业教育基本规范、从总体上提升金融专业教育水平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但上述研究以重点大学一流金融学科建设为重点,分析的是一流大学为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而面临的金融学本科教学定位、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问题。最新教育部、财政部正在推进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建设项目大多数也由一流重点大学承担,未能照顾到地方院校的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微观金融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不到位

如前所述,随着微观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各地方院校在制定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时都在顺应金融微观化的发展方向,开设了若干微观金融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完成了单纯由宏观金融为主到宏微观金融并重的转变。比较而言,由于宏观金融类课程一直是我国金融专业核心课程的经典,在课程设置、课程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安排、重点与难点把握以及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已形成基本规范,各学校正在尝试的是如何在遵照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但微观金融类课程教学相对不成熟,尚未解决以下问题:微观金融类课程到底应该包括哪些主干课程?主干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是什么?如何避免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复?针对微观金融类课程的技术化、实证化要求,如何跟进相应的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在内的教学方法改革?尽管各院校的教学改革也有所涉及上述问题,但基本上没有形成与各地方院校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微观金融类核心课程设置、教学基本规范以及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三、地方性大学金融学专业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及教学方法改革构想

笔者认为:教育改革必须具有针对性。地方院校在研究金融学本科教学定位、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问题时,应该将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金融学专业教学基本规范与地方院校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根据各自的专业建设定位与特色,研究与设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期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一)改革理念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本科教育必须正确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强化教学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贯彻现代教育理念需要通过包括课程设置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进等系统的课程建设来实现。

2.坚持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前沿与地方性院校办学模式相结合

为系统地推进课程建设,我们认为应在正确认识金融学科因“开放”与“动态”而致的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的基础上,坚持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前沿与地方性院校办学模式相结合原则,在整合微观金融类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时,既要保障学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教学的基本规格和要求——为学生构建起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又要照顾到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环境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强化微观类课程整合。

(二)改革内容

根据上述改革理念,地方性大学金融学专业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整合微观金融类课程

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包括两方面:一是将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成投资、银行、保险等三类(详见表1)。明确每类课程设置目的以及主要核心课程,并从现有基础出发提出具体的建设途径;二是明确各门课程的课程定位与目标、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并协调好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分工与衔接。现行的相关课程如《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期货理论与实务》《风险投资》等微观金融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内容交叉与重复。为此,我们应在借鉴有关院校相关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的基础上,根据地方院校办学环境、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建设定位与特色,研究确定各门核心课程的定位与目标,并通过修编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等途径,协调和明确各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改革教学方法

鉴于微观金融类课程高度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特点,认为应该重点推进以下三大教学方法改革:

一是探索PBL(Problem-BasedLearning,简写为PBL,下同)教学法以人为本的教育不是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绝对理论”,而是通过“讲授”启发学生思考本门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而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针对微观金融类课程实证性、应用性等特点,除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外,还积极探索PBL教学法。引进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有三:首先,根据每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在知识逻辑设计教与学的主要问题设计课程教与学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有利于明确课程定位与目标,把握课程重点与难点,协调好相关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分工与衔接;另一方面有利于为学生搭起各门课程的知识架构和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其次,要求学生围绕主要问题收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相对教师来说,学生是客体,作为受教育者,应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学习基本知识、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掌握知识来说,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通过有序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和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难理解,面对我国“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的教学现状,引入PBL教学法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促使教学过程完成以下替代:以学生为中心替代以教师为中心,以重能力培养替代重知识传授,以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式教学方法替代传统的课堂讲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

课程革新范文篇9

一、精简教学内容,创新学生思维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熟悉常见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主要参数和工作原理”层面上学会机械零件的设计。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今后从事的就业岗位,按照实用性原则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用得上、学得进”为原则,尽量做到“收缩面,加强点”。如:增加实用性较强的金属材料部分,保持常用机构与机械零件部分基本不变;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坚持“够用为度”的原则,尽量选择难易适中符合生产实际的知识进行讲授;删除机械基础的工程力学部分及机械零件中与其相关的计算等学生普遍感到抽象难懂的部分。这样,经过教师的不断精简,现在的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常用金属材料”和“常见机构与机械零件”等两部分内容不是简单组合,而是“融为一体”,其内容更贴切地符合当前高职教学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助于创新学生的思维。

二、灵活运用,创新教学方法

《机械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学生缺乏对实际生产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创新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现场参观——总结实践。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在课堂上对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所涉及实物进行“课题简述”,教师应设计一些富于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到相关企业进行现场参观,通过观察机器零部件的构造、外形,使学生形成感性的印象和初步的认知。同时,教师或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再结合现场实例,利用多媒体课件或相关挂图对该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系统详细的讲解和总结,这样学生就通过实践——认知——讲授等循环反复地认知过程,使学生对机械基础的一些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液压传动、齿轮传动等教学中,若以看不到内部结构的实物进行教学,学生不易理解。而到现场利用拆开实物进行示教讲解,学生可直接观察设备的内部结构和零部件动作过程,从而很容易掌握液压、齿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巧用类比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新旧知识相关联的内容,教师可以以通俗的语言对后面所学的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类比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如学完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类比法学习斜齿圆柱齿轮,学生通过对比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作用,创设情境,创新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头脑风暴法、卡片法、小组工作法、项目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因材施教,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深奥和抽象,学生对机械构造的奇妙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对机械的感性认识较少,如果单靠黑板讲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一些机械模型、教具挂图以及制作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形象、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示出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和连杆的两次共线运动情况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证明曲柄存在的条件、死点位置、急回特性等问题,使学生感受非常直观。在讲解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可将齿轮泵工作过程清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到齿轮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密封容积的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形象生动地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整合机械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课程革新范文篇10

1.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突出的矛盾。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使传统的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师生在教学中有效互动,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我区许多学校都在拼命赶进度;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往往因需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学学生到底能够掌握多少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

2.有的教师由于是初次接触专题史而感到无所适从,于是以学生知识基础差为由对专题史教学产生排斥心理。

3.目前的课改有一种不好倾向,一提到新课改教师就不敢讲,因为讲多了被扣上“满堂灌”、“一言堂”的帽子。在这种误区的驱使下,“少讲多活动”成了“有效”实施专题史教学的“法宝”。其突出表现在:一堂课改历史课上教师只讲10~15分钟,余下的时间由学生过多地进行“输赢式”辩论活动、“参与式”小组活动、课堂历史短剧扮演活动、观看历史影视片活动、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活动等。

4.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课程要求之间出现矛盾。学生不适应新课程高中历史的专题学习。由于受中考制度的制约,升入高中的学生其历史知识出现空白和盲区。而新课程的内容又有较大的难度,许多知识的专业性强,学生很难理解教材中缺乏因果联系的事件或现象,很难提高学习兴趣。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效果,也是其教学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从过去旧的教学模式和思维中走出来,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洗礼,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国家、社会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待与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是新课程观念的转换和更新问题,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和学生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新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专题式编写体例,实施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教师们希望在探究式的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以往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历史章节的知识结构、概念界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组合、具体运用等方面关注多一些,也就是说在应对高考层面上多一些,这很容易会造成对学生整体考虑的弱化。新课程教学通过必修模块过关及课程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等的调整,尤其是理念、目标上的调整,让广大教师关注所有学生,凸现学科思维发展的轨迹,大力提升教师的施教能力与学科驾驭能力,迫使教师将学校、班级、学生、自己的所长等进行综合思考并且不断反思,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有序开展。在这里,我想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二、解答广西高中历史新课改困惑的对策

1.转变学生历史学习心理,优化学习效果。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观,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教师在思考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衔接的同时,也应正确分析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促使其历史学习心理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主要有这样几种心态:第一种心态是排斥历史。第二种心态认为历史课可有可无,既不喜欢也不排斥,跟着感觉走。高中历史新课程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史学专才。新教材的专题式研修对于有一定基础而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无疑是搭建了一个初习史学方法、感受历史魅力的平台。这样能转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历史教学充满活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