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维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0:59:41

机械维修

机械维修范文篇1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机械维修业务,保证农业机械维修质量,维护农业机械维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农业机械维修,是指使用工具、仪器、设备,对农业机械进行维护和修理,使其保持、恢复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的技术服务活动。

第三条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经营及相关的维修配件销售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和维修配件销售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机械维修和维修配件经营的监督管理工作,保护农业机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国家鼓励农业机械维修技术科研开发,促进农业机械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费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第二章维修资格

第七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应当具备符合有关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等条件,取得相应类别和等级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并持《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农业机械维修业务。

第八条农业机械维修业务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农业机械维修业务根据维修项目,分为综合维修和专项维修两类。综合维修根据技术条件和服务能力,分为一、二、三级。

(一)取得一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资格的,可以从事整机维修竣工检验工作,以及二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的所有项目。

(二)取得二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资格的,可以从事各种农业机械的整车修理和总成、零部件修理,以及三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的所有项目。

(三)取得三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资格的,可以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排除以及整机维护。

(四)取得农业机械专项维修业务资格的,可以从事农业机械电器修理、喷油泵和喷油器修理、曲轴磨修、气缸镗磨、散热器修理、轮胎修补、电气焊、钣金修理和喷漆等专项维修。

第九条申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提出,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农业机械维修业务申请表;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者营业执照;

(三)相应的维修场所和场地使用证明;

(四)主要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清单;

(五)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证明。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发放《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决定。不予发放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按原申请程序重新办理申请手续。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式样由农业部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并编号,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按规定发放和管理。

第十一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应当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悬挂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并公开维修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

第十二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应当在核准的维修类别和等级范围内从事维修业务,不得超越范围承揽无技术能力保障的维修项目。

第十三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和维修配件销售者应当向农业机械消费者如实说明维修配件的真实质量状况,农业机械维修者使用可再利用旧配件进行维修时,应当征得送修者同意,并保证农业机械安全性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禁止农业机械维修者和维修配件销售者从事下列活动:

(一)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农业机械维修配件;

(二)使用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维修配件维修农业机械;

(三)以次充好、以旧充新,或者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四)利用维修零配件和报废机具的部件拼装农业机械整机;

(五)承揽已报废农业机械维修业务。

第十四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和维修配件销售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指导,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

第三章质量管理

第十五条维修农业机械,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或者与用户签订的维修协议,保证维修质量。

第十六条农业机械维修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在质量保证期内,农业机械因维修质量不合格的,维修者应当免费重新修理。

整机或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3个月。

第十七条农业机械维修配件销售者对其销售的维修配件质量负责。农业机械维修配件应当用中文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在质量保证期内的维修配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包修、包换、包退。

第十八条农业机械维修当事人因维修质量发生争议,可以向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投诉,或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受理,调解质量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十九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量具、仪表、仪器等检测器具和其他维修设备,对农业机械的维修应当填写维修记录,并于每年一月份向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维修情况统计表。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者的从业资格、维修人员资格、维修质量、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状态以及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农机执法人员培训,完善相应技术检测手段,确保行政执法公开、公平、公正。

第二十二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实施农业机械维修监督检查,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否则受检查者有权拒绝检查。

第二十三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和维修配件销售者应当配合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规定,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从事维修业务的,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并于5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规定,不能保持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技术条件符合要求的,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逾期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收回、注销其《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注销《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后,应当自注销之日起5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被注销者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超越范围承揽无技术能力保障的维修项目的,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一、三、四项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二、五项的,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100元以下罚款:

(一)农业机械维修者未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统一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

(二)农业机械维修者未按规定填写维修记录和报送年度维修情况统计表的。

第二十九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原农牧渔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84年11月15日的《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84]农[机]字第42号)同时废止。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草案)》的说明

为了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412号令)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工作,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在原《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基础上,重新起草了《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一、必要性和起草过程

我国农机维修网点数量大,分布面广,目前一、二、三级及专项农机修理点达到23.4万个。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农业机械高效运行的保障。农机维修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机械的技术状况和资源节约,也关系到维修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人身安全。因此,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十分重要。

重新修订起草《规定》的主要原因:一是原《办法》颁布实施时间过长,内容需要修改完善。原《办法》是原农牧渔业部和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84年11月15日联合的,至今已经21年,虽经1997年和2004年两次修订,但修改的条款极为有限。原《办法》制定于计划经济年代,现在农机维修经营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对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以保证其可操作性和效果。二是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的要求。2004年颁布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农机维修管理和农机维修行政许可做出了相关规定,有必要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对《办法》进行修订完善,规范管理。

起草过程:2005年6月,农机化管理司组织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农业部农机维修研究所和部分省农机管理部门的同志组成起草小组,在调研考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着手起草。起草时参考了交通部2005年6月颁布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征求了各省(区、市)农机管理部门的意见,通过互联网公开向社会征求了意见,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意见。

二、《规定》的主要内容

《规定》共6章30条,主要明确了下列内容:

(一)农机维修资格审批制度。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24条的规定和国务院412号令批准的行政许可事项,规定:农机维修者应具备有关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条件,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后,方可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从事农业机械维修业务。

(二)对维修业务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农业机械维修业务分为综合维修和专项维修两类。综合维修根据技术条件和服务能力,分为一、二、三级。对维修业务分类分级管理,是过去的一贯做法,比较符合维修管理的实际,机动车也采取分类管理。《规定》中还明确了各等级的维修范围,相应的维修技术条件由农业行业标准确定,标准正在制定之中。

(三)农机维修日常管理制度。农业机械维修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农机维修者应当依法从事农机维修业务,不得有销售、使用假劣农机维修配件等违法行为,并要填写维修记录,保证维修质量。

(四)监督检查制度。农机化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对农机维修者的监督检查工作,并要确保执法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名称的更改。将原《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改为《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一是因为“农村机械维修点”的提法容易误解为其所限定的范围在乡村,不包括在市、县所在地的农机维修点;二是为了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的“农业机械维修”的提法相一致。

机械维修范文篇2

第一,尽可能选择专用工具。若机械生产和维修过程中缺乏压力机、拉轮器等专用设备和工具,则可在应急状况下将软金属置于零件上,从而避免过盈零件直接受到凿子和锤子的打击。第二,应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在过盈零件的拆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一定的外力,此时,应注意保持零件中心线与外力相互重合或是平行,并保证周围均匀用力,避免卡住零件或是导致零件倾斜[2]。第三,加力部位的适当选择。圆轴上的滚动轴承拆卸过程中,轴承的内圈需要适当加力,而轴承座孔中滚动轴承的拆卸过程中,则需要在外圈适当加。第四,关注拆装的方向性。如果配件有圆锥度,则仅可以由小孔端向大端压出力或是从大孔端拉出[3]。

2、机械生产与维修中过盈零件的装配

2.1衬套

在铝合金衬套过盈零件的拆卸与安装过程中,要避免用锐利的工具硬撬或是猛敲,可使用喷灯加热、热水或者热油对铝合金壳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00℃左右,由于铝合金膨胀率较高,因而能够提高拆卸或是安装操作的简便性。在钢轴上安装大型铜套时,尽管过盈量较小,但也无法通过常规敲击打出,且无法应用压力结构,不能对零件造成损坏,此时,可同时加热铜套和钢件,可轻松拆卸下,而这一操作的基本原理就在于铜的膨胀率大于钢[4]。

2.2滚动轴承

在机械零件的安装过程中,滚动轴承与其他轴颈之间的配合均采用过盈配合。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过盈零件的基本装配原则,也就是外力不可直接作用于轴承面处进行过盈配合,而需要通过套筒、压块或者其他方式将外力分散作用在工具上,并以此为垫层,后利用特定的外力进行过盈配合,值得注意的是,外力不可为滚动体传动力。在过盈零件自身性能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少量润滑油涂抹于表面上,从而保证过盈零件安装过程的顺利完成,还可以零件材质特征为基础,以加热的方式进行过盈配合[5]。

2.3轮毂与轴的配合方法

第一,温差装配法。即通过冷却技术收缩轴端,或是通过加热技术膨胀轮毂,进而加大轮毂端孔内径尺寸,使其超过轴端内径尺寸,也就是达到“容易装配值”,这一配合方式的应用无需过大的外力,即能够将轮毂准确地套装到轴上。温差装配法优势十分明显,且优于动力压入法和静力压入法等技术,可应用于脆性材料制成的轮毂。温差装配法通常使用的是加热技术,而较少应用冷却技术。常用加热技术较多,有些技术需要通过烤炉进行加热,有些则使用焊枪烘烤或是将轮毂置入油浴中进行加热,这就需要在装配现场设置焊枪烘烤或是油浴加热设备。第二,动力压入方法。动力压入方法指的是通过机械设备或是冲击工具进行轮毂向轴的装配,主要用于配合轮毂与轴,以及处理过盈不大或是过度配合等问题。用手敲打是装配现场较为常用的技术,这一技术指的是在轮毂的端面上放置一个铅块、木块或是其他软质材料,从而为操作过程提供缓冲,通过锤子的敲击力,敲入轮毂。动力压入方法主要用于铸造合金、淬火的钢、铸铁等脆性材料制成的轮毂,而对于那些存在损伤风险的轮毂则不可应用。第三,静力压入方法。静力压入方法指的是按照装配轮毂向轴上大小的不同,通过机动、手动、千斤顶或夹钳等压力,在锥型轴孔内加入静力压。因为压力机机械对于静力压入方法的限制较大,因而在较大过盈状态下,无法施加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压入静力过程中,切去的轮毂与轴之间不平整的微小凸峰,这就会导致配合面发生损坏,因而较少应用。

3、总结

机械维修范文篇3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机械维修业务,保证农业机械维修质量,维护农业机械维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农业机械维修,是指使用工具、仪器、设备,对农业机械进行维护和修理,使其保持、恢复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的技术服务活动。

第三条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经营及相关的维修配件销售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和维修配件销售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机械维修和维修配件经营的监督管理工作,保护农业机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国家鼓励农业机械维修技术科研开发,促进农业机械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费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第二章维修资格

第七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应当具备符合有关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等条件,取得相应类别和等级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并持《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农业机械维修业务。

第八条农业机械维修业务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农业机械维修业务根据维修项目,分为综合维修和专项维修两类。综合维修根据技术条件和服务能力,分为一、二、三级。

(一)取得一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资格的,可以从事整机维修竣工检验工作,以及二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的所有项目。

(二)取得二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资格的,可以从事各种农业机械的整车修理和总成、零部件修理,以及三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的所有项目。

(三)取得三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资格的,可以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排除以及整机维护。

(四)取得农业机械专项维修业务资格的,可以从事农业机械电器修理、喷油泵和喷油器修理、曲轴磨修、气缸镗磨、散热器修理、轮胎修补、电气焊、钣金修理和喷漆等专项维修。

第九条申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提出,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农业机械维修业务申请表;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者营业执照;

(三)相应的维修场所和场地使用证明;

(四)主要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清单;

(五)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证明。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发放《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决定。不予发放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按原申请程序重新办理申请手续。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式样由农业部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并编号,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按规定发放和管理。

第十一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应当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悬挂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并公开维修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

第十二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应当在核准的维修类别和等级范围内从事维修业务,不得超越范围承揽无技术能力保障的维修项目。

第十三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和维修配件销售者应当向农业机械消费者如实说明维修配件的真实质量状况,农业机械维修者使用可再利用旧配件进行维修时,应当征得送修者同意,并保证农业机械安全性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禁止农业机械维修者和维修配件销售者从事下列活动:

(一)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农业机械维修配件;

(二)使用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维修配件维修农业机械;

(三)以次充好、以旧充新,或者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四)利用维修零配件和报废机具的部件拼装农业机械整机;

(五)承揽已报废农业机械维修业务。

第十四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和维修配件销售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指导,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

第三章质量管理

第十五条维修农业机械,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或者与用户签订的维修协议,保证维修质量。

第十六条农业机械维修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在质量保证期内,农业机械因维修质量不合格的,维修者应当免费重新修理。

整机或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3个月。

第十七条农业机械维修配件销售者对其销售的维修配件质量负责。农业机械维修配件应当用中文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在质量保证期内的维修配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包修、包换、包退。

第十八条农业机械维修当事人因维修质量发生争议,可以向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投诉,或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受理,调解质量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十九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量具、仪表、仪器等检测器具和其他维修设备,对农业机械的维修应当填写维修记录,并于每年一月份向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维修情况统计表。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者的从业资格、维修人员资格、维修质量、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状态以及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农机执法人员培训,完善相应技术检测手段,确保行政执法公开、公平、公正。

第二十二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实施农业机械维修监督检查,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否则受检查者有权拒绝检查。

第二十三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和维修配件销售者应当配合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规定,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从事维修业务的,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并于5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规定,不能保持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技术条件符合要求的,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逾期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收回、注销其《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注销《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后,应当自注销之日起5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被注销者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超越范围承揽无技术能力保障的维修项目的,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一、三、四项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二、五项的,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100元以下罚款:

(一)农业机械维修者未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统一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

机械维修范文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技术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在全国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农业机械化实施,而农业机械维修又是农业机械化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基于此,对于农业机械维修技术的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影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技术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1农业机械维修人员技术素质

1.1农机维修人员技术情况。农业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受过正规培训,有的实践经验丰富,有的通过自学成才,还有的通过师傅传帮带的方式学习,无论哪种方式,结合于一点就是不仅得有理论知识还得有实践经验。目前,农业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维修技术现状是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凭借自己的理论知识与经验,做的规模比较大。但是还有一部分维修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没有掌握科学系统的农业机械维修理论知识和方式方法,造成农业机械维修后达不到规定的使用寿命,出现零部件或者替换件过度磨损、断裂或者失效等问题,主要原因与人才素质和技能问题有很大关系。1.2维修人员技术提升途径。一是学校教育培训,可以提高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目的性,学校的优势是理论基础教育做的非常到位,尤其是农业机械维修知识过硬,理论技术知识讲的非常详细认真。目前,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仅仅有理论知识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实际的市场需求,也在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改革方向。使学生打开了眼界,推动学生从知识学习向知识与能力齐飞,形成从注重试卷成绩向注重岗位应用能力的转变,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储备了更多可利用的经验[2]。二是继续教育渠道,鼓励继续学习,提高农业机械维修各方面的知识,更好的增强农业机械维修的专业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农业机械维修问题的能力,有一些人成绩不理想,不能通过考试进入学校学习,但是继续教育弥补了这些缺陷。三是一部分技术人员依靠工作岗位的技术师傅,师傅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了许多技术人员,师傅们凭借相对多的实践经验,将一批批学员带起来,手把手的教育方式让技术人员进步飞快,将许多实践经验保留传承下来,这也是提高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四是自我学习,许多一线的技术人员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特别热爱农机维修事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一种爱好,通过一些必要的培训学习,在拥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自我补充一下理论知识和维修技能,这也是提高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2农业机械维修技术配件及工艺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配件整体水平能够满足需求,但是有一部分零部件缺少货源,还有购买的是低廉的残次品,无法保证零件正常功能,影响到了零件的使用期限,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维修配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农业机械维修配件。二是充分利用维修零配件或者报废的机具设备零部件,循环利用,以防资源浪费。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材料特点,轻质、耐高温、高强三项优点兼具的维修材料。四是一些重要零部件采用特殊工艺处理的方法,比如采用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充分利用了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的理论模型。在试验室利用动态仿真技术优化材料热加工过程,使其具有更高、更好的性能,这些材料加工技术使材料热加工由技艺向科学迈进了一大步,使农机维修业的技术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

3农业机械维修设备

农业机械维修设备是主导因素,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效果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维修的效率和质量。常用的维修设备应该根据维修机构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方案选择,确定相关的设备型号,没有先进的设备也难以实现先进农机产品的维修。技术设备选型原则如下:(1)选择具有安全性的设备,安全生产是首位,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选择具有可靠性的设备,运行可靠才能支撑农机维修稳定的实施。(3)选择具有一定先进性的设备。尽量避免选择淘汰落后的设备,选择具有一定先进性,与当时市场相适应的设备。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设备,遇到故障维修可能会力不从心,面对一些具有高智能性的农机,更需具有一定的先进技术含量的维修设备。(4)选择具有经济性的设备。当一些重要的大型设备选择时,只考虑经济性可能达不到先进性的要求,但是一味的追求先进性,势必会影响到设备的经济性,所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并且先进性与经济性相匹配的设备。

4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方法

农业机械维修是一门科学技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一是采用周期性的预防型维修方式,比如按一定周期采用小修、中修和大修。特别适合于已经掌握磨损规律的设备,并且能够针对经常受磨损而失效的部件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二是事后维修方式,是针对已经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的维修方式,此时设备的精度和性能都不会受到严重的限制,特别适合于遇到故障时对正常生产影响不太大、能及时提供备品备件、产品利用率低等设备。三是状态性维修,它是以设备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预防性维修方式,运用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检测设备配合各种检测手段,根据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状态诊断提供设备变化的资料,针对一些状态异常特点进行维修或保养,减少一些突发性的状况,并且降低了零部件的消耗和维修经济费用。状态维修是主动积极的维修方式,适合于利用率比较高,一旦发生故障,对正常的生产影响特别大的主要设备,是精度比较高的大型农机维修常常采用的方法。

5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效率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效率高才能体现价值,维修机构有好的效率,才能促进效益的提高,特别是在农业作业时,正是农业收获时节,时间很紧迫,农业机械维修的效率就是关键中的关键。提高农机维修效率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尽量减少农业机械维修转移工作面时相互之间影响的损失时间。(2)在正常维修作业条件下,尽量缩短维修机械在作业中不可避免的工序间歇。(3)尽量减少维修作业在开工时或者收尾时工作量的不饱满所损失的时间。(4)尽量缩短检查维修作业时间。(5)预防或者尽量减少临时维修作业停机、停电影响操作作业的时间。(6)尽量减少检测或维修设备故障引起的维修作业停歇时间。

6农业机械维修作业环境

黑龙江省农业维修设备保有量与使用率迅猛增长,随着农业维修设备的广泛使用,维修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明显,同时维修中的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为了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达到预期目标,农业机械维修过程造成的污染问题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采用相关措施防止污染,比如采用绿色维修技术,就能够达到减少污染的效果。绿色维修技术是一项在传统工艺技术基础上,将表面技术、控制技术和材料科学等创新技术结合起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业机械维修的工程技术,通过对农业机械维修行业采用绿色维修技术,不仅能使农机维修设备使用年限延长,而且还能减少作业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使保护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得到满足,促进农业机械维修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7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应加强创新并与时俱进

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是农机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在传统农机技术的基础上,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很多新功能的研发与实施奠定了基础[2]。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那么维修技术也应利用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加强与相关企业智能技术合作与交流,将新型的维修技术理念与理论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将计算机视觉技术、3D打印技术、智能系统和”互联网+”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踏实工作、努力创新,将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在不同领域的长处发挥出来,研发中结合创新,不能仅仅依靠外来引进的设备和技术,不能简单的依靠一味的模仿,还得有自己的技术,打破外国的技术垄断,才能使技术长期稳定发展,才是“长远之技”。如果能够得到国家相关的政策扶持与激励,将会产生更多更好的蝴蝶效应,有利于农业机械维修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与时俱进。

8结语

总之,只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措施,才能促进农业机械维修行业不断提升,高素质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人员能否灵活运用技术知识服务于农业机械维修行业以及农业机械维修配件与维修材料的好坏决定了农机维修后农机具的使用寿命,农业机械维修设备的先进性保证了维修行业的整体实力,先进合适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方式使农机维修行业插上翅膀,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机维修行业发展,也有效减少了维修过程的环境污染。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腾飞,从而保障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莉,李金方,陈少飞.基于机械装备维修任职能力的案例式考核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10):115-117.

机械维修范文篇5

关键词:钢厂;机械设备;维修;分析

在当今技术型社会的背景下,机械化生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生产中运用机械化设备的份额比重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机械设备可能会因为生产周期的问题出现一些故障。对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检测,对维护设备和长期使用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考量和多方面考虑。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维修时的科学、合理、有效、及时,我们可以结合钢厂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作特点以及生产模式,提出针对性的检修维修手段。以下将针对钢厂机械设备维修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

1钢厂机械设备常规维修问题分析

1.1选矿机械故障维修分析

钢厂生产中的主力机器就是选矿机械设备。选矿机械是整个钢厂运行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部分。做好选矿机械日常维修和检查工作,是确保整个钢厂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我们所说的选矿设备其实是一种比较复杂多元的设备类型。它在钢厂常规生产中发挥着基础建设的作用。我们常说的选矿设备有洗矿设备、烘干设备、筛分设备、磨矿设备、破碎设备。在这些设备中,辅助性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相对比较小。其中烘干设备和筛选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相对比较少。在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是破碎设备。这是整个工作过程中作为钢厂原矿的执行的主力设备,一般会在加工矿物石和不同硬度的矿物发生撞击,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破碎效果,是由各类矿物质硬度和抗破碎程度决定的。导致有可能出现,破碎效果之间有较大差异的情况。(1)破碎设备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比较需要关注的部分。因为破碎设备有可能会面临硬度较大的矿石原料。破碎叶片对于这种硬度较大和抗破碎能力较强的矿石,不能实现有效的破碎,从而导致出现破碎转子受损,加工电路出现一定的问题。(2)磨矿设备的末端模具比较容易出现磨损,这是磨矿设备故障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因为磨矿设备在作业时需要长时间对矿物进行研磨,同时还要保证作业的高效和精细度。在这样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下,磨具受损是难以避免的。磨具受损后,会影响磨矿设备的最终工作效果。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加工矿物的特点,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修,视情况可以增加研磨液系统的增设。(3)筛分设备也是在进行钢厂选矿设备维修时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实际使用筛分设备的过程中,其核心在于激振器的应用。激振器是筛分设备,比较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这一部分因为激振器高频率的工作会出现疲劳和共振的问题。所以在应用筛分设备时,应该对机器的状态进行实时的检查和监控。

1.2减速机维修过程分析

减速机通过各机械设备转化转速,实现功率转化的功能。所以在钢厂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个生产线的有效和稳定,一定要确保其内部正常运行。减速机维修过程与其他机械维修相比相对困难。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减速机一般是一个密封设备,并且其内部结构和可能出现的检修问题十分复杂。我们在使用减速机时比较常出现的问题包括胶合、磨损等。在进行这一部分机械维修时,通常使用机械振动系统进行维修检测判断。我们在进行维修检测工作时可以发现,减速机的各类问题都可以通过振动信号表现出来。通过分析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进行全方面综合性的维修。通过各类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追溯到机械设备中故障根源,从而达到对减速器进行实时监控目的,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维修效率。

1.3风机的检修分析

由于钢厂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机械设备长时间保持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所以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维修保养工作一定要做好。近年来,机械技术精密化程度发展迅速,这也是导致维修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我们要根据钢厂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比较合理、有效的维修手段。在钢厂中还有一个设备也是比较常用的,那就是风机。风机也是机械设备维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风机发生故障的主要部位是风机叶柄和叶片。在长时间的工作中,风机叶片因为空气中颗粒物较大,导致出现了叶片磨损等情况。所以在进行风机维修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叶面是否出现了磨损,然后对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分析。如果在检修阶段发现页面的磨损比较严重,可以进行替换和修复等维修手段。风机叶柄出现故障是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不均匀用力扭转导致叶柄出现失效现象。在检修和维护修过程中,一旦发现叶柄有这方面问题的迹象要及时快速的进行调换。近年来,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机械设备检测技术和手段不断更新,对维修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合理的应用新型检测技术手段是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检修的基础。而且因为检测技术不断革新,使用检测仪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机械设备检修过程中的针对性,有效的避免了机械设备故障可能对检修人员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最大程度保障了相关维修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钢厂机械设备维修有效手段

2.1建立维修工作

钢厂的相关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时,首先应该做好维修管理的总体规划工作。合理科学的总体维修规划可以保证在做机械设备维修工作时的安全、高效。现阶段,钢厂机械设备维修还是以人工检修为主要方式。所以为了确保维修工作的有效进行,可以按需对相关检修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相关机械设备检修人员的检修水平,这不仅仅是加强了维修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保证了维修工作的质量。

2.2机维检修管理工作中的科学性

在维修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建立的维修方案是科学合理有效的,这样才能保证维修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建立尽可能详细且合理的维修方案是为日后的维修工作建设和展开提供理论指导。在具体的维修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维修方案内容进行合理性评估。通过不断调整促使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达到预期设定。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机械设备在运行中的周围环境、使用机械结构的安全性、对工作人员防护和影响程度的分析等。同时还可以根据钢厂的运行环境及机械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以及机械自身运行情况等多方面考量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地促使维修工作的效率提高。还可以根据机械设备维修目标和性质进行细化分作,实现责任到人,这也是促进维修工作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另外,我们还要对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检修技术,进行实际的应用制定和安排。

3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钢厂日常中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是促进钢厂正常运转的较好手段。本文针对钢厂机械设备维修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在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对重点机械设备进行了故障特点和故障原因分析。并且我们发现机械设备的检修技术是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相关维修检修工作人员要进行持续性学习。部分钢厂不太重视机械设备检修部分工作的情况,从而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进行维修检修。甚至出现了影响整个生产线工作进度的现象,这可能导致钢厂的生产出现比较严重的延误。本文对钢厂机械设备维修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后期项目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俞晶露.机械动力设备的检修管理[J].化工设计通讯,2019(05):146,170.

[2]张国鸣.运输机械设备维护检修要点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04):159-160.

[3]仲振兴.机械设备的电气检修策略探讨习[J].科学技术创新,2019(06):195-196.

[4]梁晓新,刘博.浅谈钢厂机械设备检修管理的基本措施习[J].中外企业家,2018.(32):109.

[5]桑立新.浅谈钢厂机械设备检修管理的基本措施[J].清洗世界,2021,37(03):90-91.

机械维修范文篇6

农业机械作为专业性工具,技术含量高,结构相对复杂,加上田间作业环境恶劣,农机手技术水平、专业素质等良莠不齐,很容易造成农机作业事故的产生。加上,作为一种作业工具,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农机部件很多应老化、磨损等而造成性能降低,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农机的使用效率。由此可见,做好农机维修与保养,在农机使用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农业机械的维修,一般分为技术保养和专业修理两部分。技术保养——自技术层面而言,农机手使用过程中,注意农机合理保养、加强检修、合理维护、正确操作、,如此将有效延长农机使用寿命,有效提升农机具作业效率;专业维修——仅靠技术保养、农机手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诉诸于专业维修。像是,农机主要部件的修复及换件、相关部件一定期限后的大修、部件的调修等等,都需要安排到专门的农机维修点,找寻专业人士进行专业修理,达到提升作业性能的目的。鉴于此,文章就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和农业机械的维修管理两个方面,就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作详细阐述,为提升农机作业效力、延长使用年限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2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与专业修理

2.1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

关于技术保养,遵循着“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原则,参照基本保养规程,切实做好农业机械的保养养护工作。对于动力机械而言,保养周期的确定根据主燃油消耗情况而定,按号、按时、按项进行,确保达到基本的技术保养标准,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操作中,保养规程的落实,根据地方农机管理部门规定,按照其使用说明,具体操作进行。对于机车的高级养护,必须由专业机务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燃油动力机械,保养做到四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五干净——油干净、水干净、气干净、机械干净、工具干净;六封闭——汽油箱口封闭、柴油箱口封闭、机油加注口封闭、机油检视口封闭、汽化器封闭、磁电机封闭;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农业机械配套使用的农具,必须做到常年检修,尽量达到三灵活——操作灵活、转动灵活、升降灵活;五不状态——不旷、不钝、不锈、不缺件;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

2.2农业机械的维修管理

随着农机化程度的完善,农机小型化发展趋向明显,社会农机保有量大增,对应的农机维护工作更是达到飞速发展。但是,随着农机维修强度的增加,一些负面问题也是频频发生,像是维修过程中出现的维修事故、维修纠纷等等,着实让人头疼,很大程度上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市面上除了有关部门的管理重视外,基层操作农机手更应该理性看待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切实提升自我保护农机能力,增强维权意识。拖拉机、汽车、内燃机大修,必须由有大修能力的农机修配厂承担。农机修配厂要保证大修机车达到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功率、耗油率等技术经济指标,实行三包,并有明确的保修期限。要根据农机作业需要,对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及时修理。小型拖拉机可实行定期检测、按需修理的办法。农机的维护修理也存在着服务质量问题。为了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我国农机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管理部门就规范农机维修行为、加强维修管理和保证维修服务质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监督办法,农民可以依照这些办法去选择为自己提供维修服务的单位和个体修理户。目前,我国的农机产品维修服务可以划分为2种形式:一是农机产品制造厂商在各地设立的特约维修服务点,主要负责所产机具的售后服务及换件修理等;二是农机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管理部门核准的农机维修单位,他们都持有专门证书——“维修技术合格证书”。农民的农机具需要维修服务时,首先考虑到厂商的特约维修服务点去进行维修,其次考虑到具有“维修技术合格证书”的修理服务单位去维修。若发生修理质量纠纷,只要是在获证单位修理的,一般都能得到圆满解决。另外,农机修理完毕后,要向修理点索要维修凭证和所更换零件的发票,假若在维修保证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应当以维修凭证和所更换零件的发票要求重新修理或更换。要是出现质量纠纷,就要到当地农机或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当因为修理问题出现重大质量事故而投诉得不到解决时,可向当地法院起诉,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农机维修者必须依照农机维修技术标准进行维修,保证维修质量。农机维修技术标准由省农机管理部门制定,报省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农业机械维修收费标准,由省物价部门会同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制定。

3结论

机械维修范文篇7

嵩明自古有“滇中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县国土面积870km2,其中嵩明坝子面积414.6km2,是云南第七大、昆明第二大坝子。境内河渠纵横,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较好,水利化程度达78.8%,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达50%,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县辖3镇1街道,74个村委会(社区),440个自然村。2014年末经县统计局统计,全县总人口28.68万人,乡村人口26.63万人,农村劳动力15.87万人;粮食播种面积2.17万hm2,产量10.1万t。近年来,蔬菜、花卉、水果、烤烟以及牛、羊、鸡、鸭、鱼等种养殖业已成相当规模,农业机械已经渗透到了相应行业,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2014年底,嵩明县拥有农机总动力为54874万W,拥有小型拖拉机及微耕机8582台,大中型拖拉机843台,其它配套农机具8012台(套),各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7641台。2014年,嵩明县投入农田作业的各型农机具4960台(套),圆满完成了农机作业任务,确保了春秋耕生产进度和适时栽种。完成机耕田地2.05万hm2,机耙田地2.17万hm2,烤烟、包谷、雪莲果等整地理墒2666.67hm2,机械开沟666.67hm2,机械化收割0.17万hm2。随着农业机械的增长和普及,特别是新型农业机械发展比较迅速,原有的农机修理技术水平、设备已不能适应农机维护维修保养的需要,知识老化,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加之农机主管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力度,没有很好地落实2006年5月农业部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造成农机修理市场混乱,修理技术低劣,维修保养跟不上,使用成本增加,机械寿命缩短,耽误农时,严重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2农业机械维修

2.1坚决不去非正规的维修点

需要维修时,坚决不能去不正规的、手续不全的摊点、门面维修。一方面,他们没有专门的修理设备和检测仪器,只凭经验进行修理,往往只是一个人就包揽了整车的修理,对机械出现的故障根本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不能准确诊断机械故障,形成乱拆乱换,盲目进行拆装;另一方面,摊点、小门面的技术工人,多数未获得相应的技术合格证书,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盲目地维修处理,坏的没修好,好的修坏了,严重时可能酿成大祸。此外,最重要的一点,经这些维修部门修理过的机械,保证不了维修后的质量和保质期,一旦后期出现问题,无法进行申诉,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2.2一定要去正规的维修点

必须保护农机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首先,农机主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规范农机修理市场,对农机修理市场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其次,进行农机维修时,一定要到规范的、合法的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一旦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有高度的维权意识。

2.3协调售后维修点和农机维修部

目前,农机维修主要存在三种方式,一种是农机制造厂商与各地设置的售后维修点,承担着零部件的售后换修工作;一种是政府主管部门同意批准的农机维修部,专业的维修部有专门的许可证;其次是无牌无证的零散的农机修理点。当农机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首选建议去农机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售后服务维修站和专业的维修部门进行修理,其次才是去个体维修站。假如再维修农机的时候发生纠纷,如果是在正规修理网点,一般都很好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农机经营者在维修完成之后,一定要索要正规的发票,这样如果再保修期内再次出现问题,可以凭票进行解决。如果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那么可以向农机主管部门、农机质量投诉站和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投诉,如果仍然得不到解决,那就凭证据到当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农用机械的保养

3.1树立“养重于修”的理念

首先,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机械损害;其次,严格按照相关的保养周期、里程、时间等进行技术保养,不得用劣质的零配件、润滑油等进行保养,确保农业机械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2保养须遵循一定的规程

每种农业机械的保养,都有一定的规程和规定。在进行保养时,建议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进行。在保养的过程中,严格做到“四不漏”即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同时要保证油、水、机器、工具的干净,油箱口、机油加注口、机油检视口、汽化器、磁电机的封闭工作也要做到位,确保机况良好、机容整洁、各零部件齐全、安全、灵敏有效。相配套的农具也不能忽视,做到经常性修理,使农机具转动、升降灵活,杜绝农机具旷、钝、变形、生锈、缺少零件的现象。同时,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建议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盲目推迟保养周期,应该做到哪怕微小的问题,也要立马进行维修,确保农业机械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4结论

机械维修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机维修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同时,在农机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些有关农机的维修问题。为了提高人们的对农机的维修技术,从农机维修技术重要性、农机维修技术的应用策略两方面对“农机维修技术在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应用”这一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轮胎漏气维修

通常情况下,农业机械的漏气故障一般都是因为农业机械的轮胎质量不好造成的[1],维修的步骤是先检查农业机械轮胎是否有划伤的痕迹,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轮胎放入盛满水的盆子中,观察轮胎的某一位置是否有气泡冒出[2],如果某一位置有气泡冒出,说明轮胎被扎伤的位置就在那里。如果检查后不是轮胎被扎伤的原因,就需要用轮胎漏气维修技术加以解决,其解决过程如下:先拔出轮胎气门芯,再用制作好的简易漏斗进行插入轮胎气门附近,然后将制作好的石粉导入漏斗内,在石粉倒入漏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石粉没有进入轮胎内,说明轮胎气门被石粉堵塞了。为了解决轮胎气门被石粉堵塞问题,维修人员可以将轮胎气门附近的石粉清洗掉,再倒入石粉,当石粉成功进入轮胎内,此时,维修人员可以将拔掉的气门芯安装到气门上,最后,用打气筒给农机轮胎打气并确保农机轮胎是充足气的状态即可。以上是轮胎漏气维修的整个过程,希望能给维修人员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2农机油管漏油维修

一般情况下,农机主要是采用柴油发动机的技术工作的,当发现农机油管有漏油的情况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检查高压油管接头是否有问题,如果是高压油管接头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已损坏的高压油管接头更换成新的高压油管接头,如果不是高压油管接头的问题,开始推测其他的故障原因,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故障原因就是金属低压油管接头问题,同理,按照检测检查高压油管接头是否有问题的方法步骤,对金属低压油管接头是否有问题进行检测,如果不是金属低压油管接头的问题,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检查低压油泵、低压油管、喷油管对故障进行一一排查,如果是喷油管出现了磨损,导致喷油管的弯曲变形,此时,更换新的喷油管即可解决故障问题。以上是农机油管漏油维修的整个过程,希望通过农机油管漏油维修方法的研究,能让维修人员对农机油管漏油维修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3]。

3水基清洗

通过水基清洗可以促进农机维修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应用[4],文章详细介绍水基清洗技术,水基清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主要是通过组合多种清洗技术而形成的一门全新水基技术。这种技术的清洗功效很强大,不仅可以清洗农业机械的零件油渍、零件的霉斑、零件的锈渍等零件污垢,还可以清洗零件的内部肉眼看不见的污垢,让整个农业机械变得焕然一新,同时这种清洗技术不会对人们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这也是水基技术为什么这么普及的原因之一。农业机械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残留大大量的污垢,如果不及时清洗这些残留在农业机械上的污垢,可能会降低农业机械的工作性能,为农业机械后续使用埋下了故障的隐患,定期用水基清洗技术清洗农业机械零件很有必要,也是人们在使用农业机械不可忽视的步骤[5-6]。

4结束语

通过使用农机维修技术可以确保农业机械的正常工作,改善农业机械的工作性能,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快农业机械的普及和推广的速度。通过对农机维修技术的研究,一方面,促进了农机维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对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除此之外,维修人员学习农机维修技术,熟练应用轮胎漏气维修、农机油管漏油维修和水基清洗等维修技术,提高对农业机械的维修效率,为我国的农业生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快.农机维修技术研究在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农业,2014(20):42.

[2]张凤.探究农业机械使用中农机维修技术研究的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7(23):174.

[3]张维均.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技术保养与维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8):17.

[4]王勇.无损探伤在农机维修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104.

[5]全世红.农机维修技术研究在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南农机,2014,41(11):13+50.

机械维修范文篇9

1.农业机械维修的特点

1.1农业机械维修时间集中。从农业机械作业的时间来看,一般在农忙时的作业强度大,所以要在农忙时对农业机械进行维修,而对农业机械的保养则在农忙后进行。农业机械的保养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由农机人员对机车进行高级保养,做到燃油动力机械“四不漏、五净、六封闭、一完好”。1.2农业机械维修科技含量高。农业装备技术的提高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扶持,使得农业机械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市场上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把更多的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运用在农业中,农业机械才能得到更深远的发展。

2.农业机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工作不到位。我国农业机械存在许多问题:在推广方面,推广机构不够完善,对农业机械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在专业性上,大部分农村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农民只好自己摸索,这样会增加人员伤亡的概率。同时,由于维修与保养工作的推广没有普及,部分专业人员只是靠着多年的经验总结来维修机器,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导致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降低农民的购买欲。2.2农业机械农民掌握的机械知识少。农民在农业机械应用与技术操作方面的水平不高,由于其自身文化知识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无法发挥机械的功能及作用。另外,农民缺乏知识培训,在安全驾驶方面的安全意识薄弱,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导致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下降,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农机维修中,没有正确操作而引发的事故占维修事故的30%,在维修前不切断电源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农机手在作业时由于不小心让手碰到了割刀缠绕的杂草和因为部件堵塞、发生脱落的小故障时,为了抢时间在没有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处理这些小故障,便会发生伤亡事故。2.3农业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过低。国家在农业生产改革的过程中取消了对于农业机械维修养护的费用支持,导致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费用无法得到保证,直接造成了经费短缺。

3.农业机械维修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加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力度。国家要加大维修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这对于农业机械的维修养护将有着重大意义。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明确领导的责任,要重视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二是加强对辖区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的监管。三是要严格按照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对申请者的经营资质和经营者的条件进行审核,重点是对维修人员的资质条件进行审核。规范操作、严格程序,要能够确保核发一个、符合一个、公布一个。四是加强培训,看重效果。宣传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开展农业机械维修者的培训活动,让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熟悉掌握农业维修的法规和技术的准确要求。3.2禁止农民自己改造农业机械。对农民自行任意改造农业机械设备、随意拆卸机械零件的情况进行管理和教育,让其知道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必须按照产品使用的规定严格执行。防止农民随意改造机械设备造成的机械失灵,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3.3指导农民保养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保养工作要靠国家的大力扶持,技术人员要与农民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落实农业机械保养的技术,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给农户讲解技术指导的好处,让农户了解农业机械保养与维修可以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二是告诉农户农业机械的操作、维护、保养及安全驾驶的指导内容,让农户根据机械使用说明书严格开展操作与养护工作,防止因缺少养护而产生故障。这样的指导工作能提升工作效率,有利于生产作业的开展。

4.农业机械维修与养护的有效方法

机械维修范文篇10

机械维修,并非一种简单的零部件更换的重复劳动,而是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机械达到、恢复和保持其技术性能及可靠性、耐用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机械效能的重要手段。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机械上的普遍应用,使机械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种科技含量的增加,给维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应针对工程机械使用的特点,在配置上、措施上全面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维修机制。

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在北方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每年仅几个月的施工期,给野外作业环境恶劣的工程机械在点多、面广、线长的情况下增加了作业难度。为有效减少无效的作业台时,减少机械的故障频次,应有针对性的在施工计划安排、人员配备、机械配件的供应保证、检测手段的完善、保养作业时间等方面给维修保养工作及技术保证合理的组织。

由于受季节性影响,在施工淡季,往往会对技术状况下降的施工机械视情进行恢复性维修(我公司习惯称机械冬修,以下简称冬修)。冬修不同于施工现场的抢修保养,它是辅之以厂房设施,工具仪器设备等由具有一定维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员予以完成。这些集中进行修理的工程机械因机型复杂、结构不同难以实现流水作业,往往采取就车修理法。这种修理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技术相对全面,却对维修质量的保证或提高带来不利因素。来自技能的、责任心的、机配件的、工艺装备的诸多影响,客观上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应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手段形成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严格技术规范,利用先进的修理手段,改进作业方式并不断总结加以完善,以达到实现维修质量目标。这一维修质量的要求与通常所说的质量没有本质区别,但就工程机械而言,使用条件的苛刻,应该说在程度上更为严格。

2机械维修工作原则

维修工作不是简单的通过各自的技术劳动,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并拿出最佳方案,以最经济的方式予以解决。

机械维修工作原则应从原则规定和技术(具体)要求两个层面理解。首先,所规定的维修原则必须能保证工程机械通过维修达到使用要求,且可靠性、耐用性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必须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消耗达到这一要求。从以上两方面看,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维修工作应达到的目标;第二个方面是讲经济性的问题。制定机械维修原则,不仅要考虑应达到的目标,而且必须考虑其经济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机械维修工作的开展,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束缚,机械维修工作偏重维修技术,忽视经济管理,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机管部门大胆探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先后出台了《机械维修成本考核办法》及《机械统计核算细则》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通过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就如何强化机械管理,加强薄弱环节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收集整理的原始数据为开展企业的经济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机械设备管理,倡导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力求减少机械寿命周期费用的投入,在施工中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技术使用,并提高维修工作的经济性。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在定期维修的基础上,推行状态监视维修,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

人是机械维修的行为主体,因此在机械维修原则中涵盖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因素,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人是第一位的,围绕维修对象——机械,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使维修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维修技能适应现代化机械的维修要求。

3机械维修制度

在公路施工企业中,工程机械维修制度长期实施的是“计划维修制”,基本内容是工程机械在使用中按照预定计划的间隔时间(或里程),规定保修项目,逐级增多,更长时间的定期工作则划入修理的范畴。这种在“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机械损坏和零部件磨损的规律制定的制度,在几十年的施行过程中,对工程机械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维修制度。然而,科技进步,大大加强了工程机械的发展进程,使得工程机械的制造水平和使用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进而机械的周期使用寿命延长了,可靠性、耐用性提高了。但是原有制度规定的保修类别和间隔周期的一程不变,使得保修周期与机械实际状况不相一致,影响了机械的使用效能,增大了修理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近年来,被广泛宣传的“预防检修制”的基本思想是“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它是通过预防性检查这一环节(技术手段)来确定保养和修理。它的核心是“按需修理”,也就是按照维修对象的实际技术状况,而不是按照实际使用时间来控制的维修方式。这种制度较好的解决了“计划保修制”中僵化的强制性修理,但也要注意避免漏拆漏检导致失保失修。有关资料表明,两种制度都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计划保修制”正在发展故障的早期诊断技术;而“预防检修制”也提出根据维修记录资料,找出机械的磨损规律以确定修理周期。由此看来,这两种制度有很强的互补性,对工程机械而言,两种制度没有先进、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总是在于对某机件视情最适用、最有效、最经济。所以,面对两种制度要认真结合实际,根据人员构成,维修能力强弱,维修机具装备及机械的自身技术状况一并考虑,即要做到最大限度追求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又不会有漏保漏修的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