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0 17:10:28

机械基础课程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篇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落实我国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保障。高等学校作为工程教育的高地,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在面临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目前高教界正在积极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主要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组成。以我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理论教学依然以教师多媒体讲授为主,主要原因:①多媒体图文并茂,动画、视频丰富;②教师备课相对容易,但这也忽视了多媒体重难点不突出的弊端,学生短时无法接受大量的信息。在教学方法上忽视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等方式的运用,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为任务,其设计对象仍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概因减速器设计理论成熟,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而且减速器中齿轮、轴、轴承等零件的设计恰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从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看,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学生缺乏工程实践,对减速器认识也仅是“听说”,特别是结构设计时完全依靠指导书中例图,没有自己设计思路;②学生对力学、图学等先修课程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特别是绘图质量不高;③教学模式单一,设计任务相同仅设计数据不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少交流与协作,个别学生抄袭别人资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

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3.1融合实验实践内容于理论教学、引入工程实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①研究常用机构的机构组成、运动特点、设计方法等;②研究一般条件下通用零部件的类型、作用、设计计算方法。实际教学中对第一部分内容注重于机构结构分析内容、图解法内容和单个机构而不是机械系统的介绍;对第二部分内容仍将机械零件分成:常用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机械连接(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机械支承(轴、轴承)、其它零部件(机座、箱体)几部分,部分和部分之间缺少一定的联系,知识点比较零散。为此,应融合实验、实践内容于理论教学,在课程教学之初就提出机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设计机械”,以两种典型的机器——四冲程内燃机和机械传动装置——减速器为例,介绍内燃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运动特点,从而提出内燃机的机构组成包括三大机构: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它们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从机械制造的角度介绍减速器的零件组成:齿轮、轴、轴承、螺栓、箱体等,从而引出课程的另一部分重要内容——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对教材的内容根据授课专业的不同进行适当取舍,由于我校的一些近机类专业如材料、安全工程等专业力学、金工实习等先修课程开设的不足,在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中若一味地讲解受力分析,学生势必难以接受,应抛开推导过程而重点强调应用。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素材,把学生引到工程问题的现场,借助于多媒体的情景再现,首先让学生用工程语言描述工作过程,其次让学生提出工程问题并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知识应用的成就感。

3.2重点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基于减速器应用的广泛性、教学示范效果的典型性、设计方法的成熟性,减速器设计仍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熟练程度的最好的载体。但应该改变以往在给学生布置设计任务时就给出设计方案的作法,而是仅给出工作机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参数,对原动机、传动装置由学生自己选定。由于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和工程实践知识十分缺乏,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更不会应用于工程实际,因此将减速器拆装测绘综合实验安排在课程设计任务下达之后进行。通过实验让学生对减速的功用、结构组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有直接的帮助。实验结束之后,在组织学生讨论之前提出的几种不同设计方案,比较各方案中各传动装置的形式及布置的先后顺序并确定出最优方案。这样每一位同学都有提出自己设计思路的机会,通过交流发言使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设计之初就积极参与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在以往指导教师分配给学生的数据不同,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但由于现代信息的发达,网络上只要提供数据就可以提供设计过程,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的“信手拈来”。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数量将其分成5~6个设计小组,每个小组一组数据所算得的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应该是一致的,而在传动比分配时各级传动比又可以是不同的。学生一边计算一边交流,不仅了解了其他人的设计思路,发现自身问题也可随时解决。

3.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学生最关心的必然是课程考核成绩,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必须得到学生的配合与支持。如果课程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将受挫。随着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提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广泛性、能力要求的全面性与有限的学时之间的矛盾就日渐显现出来,一方面教师教学中要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时又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方法与机械类卓越工程师能力要求已不相适应。在我校,机械设计基础的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其中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作业、实验)占30%。近年来针对课程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但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的比重仍较小,且平时成绩的组成仍比较简单,缺少行之有效的评价内容体系。应以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为依据,适当增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并寻求可以定量化考核的评价内容。因此可以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到40%,增加课堂讨论发言、创新机构设计、大作业等环节,其占总成绩比例为10%,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设计能力,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4结束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逐步提高,各高校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相继进行了改革,但无论如何都是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对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设计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些措施的实施收到了大量有益的效果。将继续按照制定的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完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体系。

作者:陈国辉 杨松华 宋胜伟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曾敏.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0-22+42.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篇2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模式;考核形式;教学效果

一、前言

机械基础课程是将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课程内容综合的一门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工科类近机械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如交通运输专业、包装专业、材料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等;是研究有关机械的基本理论问题的专业基础课;是着重研究一般机械的共性问题,即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零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是紧密为工程服务的[1]。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传统的停留在理论讲解上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本文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为例,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教”与“学”的有效途径。

二、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目标,即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逐步发展,因此对制造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很多高校工科类近机械专业也都开设了机械专业的相关课程,为培养机械化人才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1.教学模式的问题。无论是机械专业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很多高校一般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填鸭式”教学和“灌溉式”教学[2]。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实践性是高校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机械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相关创新方法的融入,特别是面向汽车、建筑专业的学生。由于机械专业的课程比较复杂,理论分析和计算较多,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偏难,特别是近机械专业学生的学习,他们的课程课时比机械专业少,而学习的内容比较多,这就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2.课程设置的问题。机械基础课程是将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课程内容综合的一门课程,对于工科类近机械专业的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课程教学安排的课时明显少于机械专业学习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课程的总课时,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掌握两门课的内容,由于知识点多,所以掌握难度比较大。3.教学条件的问题。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机械基础课程,但教学条件远远不够,课堂上缺乏与之相关的教具和必要的演示模型,单纯的口头授课很难让学生理解如此复杂的抽象知识,学生缺乏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自然无法深刻理解和掌握。随着机械、汽车、交通运输等与机械相关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再加上机械设备比较昂贵,学校购买的数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械基础课堂实践环节教学的发展。4.课程考核的问题。这门课程考试的形式主要是书面考核,由于考核题目的数量有限,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覆盖机械基础整门课程的内容,所以不能有效地衡量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因此有必要改进考核形式,提出比较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

三、促进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发展的建议

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代化的机械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把学生作为主体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范围,切实抓住教学重点,不断健全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从而形成系统化的机械教学体系。1.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质量。由美国发起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引起了许多国内外教育者的关注[3]。国外学者一致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使其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学生参与人数不高,总体效果不佳。因此,以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章节为例,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借助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ADAMS和数学软件MATLAB自主进行数值计算和建模仿真,课中分组展示和组织交流探讨,课后积极反思以及补充练习,打造“课前准备—课中互动—课后反思”的教学模式。再以机械零部件等章节为例,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虚拟零件库,绘制课程所涉及的机械零部件,教师通过控制鼠标从各方位和角度来展示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这样一来,逼真的虚拟零部件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2.完善课程设置,明确教学目的。机械基础主要是面向工科类近机械专业的学生,该门课程设置的初衷在于让相关专业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部分核心知识点,为其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清知识点的“孰重孰轻”,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3.增加教学投入,完善学校软硬件资源。学校和政府要加大对学校的教育投入,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中尽量多购买一些必要的教具和模型,也可以借助虚拟样机技术制作机械设备的实体模型。同时,应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共享,良好的教学视频可以代替教师的课堂教授,激发学习兴趣。因此,以学校为平台,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与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各种开放教育资源平台的合作与共享,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4]。4.完善考核体系,实时反映教与学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依靠期末笔试这种单一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动态的、多形式的课程考核体系,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提醒学生反思学习效果。采取教学效果的实时动态监控,教师实时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学习效果,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开展反思教学法。采取全学期的多形式课程考核,考核动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学生的“言、行、果”多方位评价,形成一套全过程监督的考核评价方案。

四、总结

对于工科类近机械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机械基础课程是他们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要全方位考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考核形式等的改革与创新,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通过转变教学模式、采用动态的多形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主体,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以及虚拟样机技术,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依.“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研究[J].才智,2017,(2):102.

[2]王哲.机械教学发展现状分析[J].收藏,2017,(32):134.

[3]何琳洁,贺辰衎,戴娜.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以《货币银行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7,(6):013.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篇3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机械基础

《机械基础》作为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要在掌握一定的机械知识的同时,还要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然而就当前中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的开展情况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乐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先进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有效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微课、翻转课堂、情境教学、对分课堂等各种新型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能够有效满足中职院校师生多样化教学与多元化学习需求,实现了不同区域间、城乡间、院校间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其在中职院校中的引入,推动了《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对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中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1.1课情分析。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是综合中职院校先关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课程标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等因素而设置的,涵盖了带传动与链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齿轮传动、平面四杆机构、常用材料与热处理、零件的自由度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虽然各自成篇,但是相互之间是相互联系、逐渐深入的。例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这些在工作原理上都是相通的,都属于机械传动。它们与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在功能适用方面是相互补充的。由此可见,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不仅抽象、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实践型,传统教学方式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难免会觉得枯燥无趣。1.2学情分析。中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在中考中失利的初中毕业生,录取分数线很低,有的学生甚至都没有参加过中考。可见其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之差。这些学生的数学、物理等与《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都相当薄弱,面对该课程中相对简单的逻辑运算都不知如何下手,在学习液压传动计算、自由度计算等相对复杂的内容时更是吃力。

2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1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加教学,主要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忒单,更加丰富、形象的呈现教学内容。近年来,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制作精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得该课程教学更具灵活性、针对性,还可有效提升教学活动对中职学生的吸引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教师只是将微课的运用作为其参加教学比赛的一种手段,比赛完便弃之不用,而未完全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这种功利性教学方法也是不可取的。信息化教学,不仅要注重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同时还要积极拓展教学素材的范围,着眼与实际生活,多选取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从而有效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2.2应用信息化教学软件。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适用的辅助教学软件实在是少之又少。国内很多教学软件并不适用于知识点零散、抽象也覆盖面广泛的机械基础课程。所以,针对该课程辅助软件的开发应注重其适用性与简便性。首先,是实训以及实操模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机械基础》课程辅助软件,对仿真度要求不高,但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借助软件学生可以完成一些实训模拟,从而深化对先关知识点的掌握。其次,是教学评价软件的开发应用。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评价主体与方式的多元化、多样化,因此,教学评价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客观的评价,能够对学生产生一种良性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其学习动力。2.3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跃式发展,有效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微信、QQ、电子邮箱等即时交流方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带来了极大便利。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以及信息化教学软件的不断涌现与相继投入使用,如爱课程平台、蓝墨云班课等,使得《机械工程》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有效推动了中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

3结语

总之,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中职《机械基础》这一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课程学习效率,同时还可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专业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博.“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校《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技展望,2016,26(09):235-236.

[2]饶静婷.翻转课堂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06):91-93.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篇4

关键词:教具;组合;传动;机构

在机械类专业当中,机械设计基础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属于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经常所使用的机构和零件的理论知识,锻炼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分析能力,从中获取基本技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工作素质。此课程包括的机械结构有许多种,如果仅依靠老套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系统的理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研究出一套专门用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组合传动机构教具,下面对此教具进行详细的分析。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内容及作用

1.1内容。1)讲授主要机构的工作机理,运动分析和设计形式;2)讲授主要零部件的工作机理,运动分析和设计形式;3)讲授机械系统的设计形式。1.2作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提高学生正确采用全新的设计方式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样一来就能够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掌握设计方案的能力。在教学形式上,是以设计为主要方式,并以符合工程设计需要为主要目标,以此来提高实践水平,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对机械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以提高学生零部件设计水平为前提,来加强他们的创新以及实践设计的水平[1]。

2结构

该组合传动机构包括带轮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等。而且,组合教具主要是通过主动轮,然后利用同步带的传动效果来对被动轮进行驱动。在同步带传动过程中,传动比非常的精确,不会对轴产生太大的作用力,并且结构完善,具有很强的耐磨性以及耐老化能力。而若想获取合理的传动速度,最好能够在组合教具中使用大小带轮组合传动,这样就能够让电机得到合理的转速。而同步带的带轮之间的中心距非常的关键,如果中心距太小,那么张紧力就不会很足,摩擦力也会显得不够,这样一来就极有可能导致打滑现象的出现,进而给同步带造成很大程度的磨损,让其承载水平下降,更为严重的话还会导致不再能够进行传动;而如果中心距太大,那么就会造成同步带所承载的张力加大,从而导致变形情况的出现,并同时会减低同步带的使用寿命[2]。所以,需要给带传动正确设立中心距,现在广泛应用张紧轮来调试中心距。而教具通常为了能够让机构简单化,一般不会采用张紧轮,主要是利用点座机来完成对中心距的调试。在带动传动和齿轮传动当中,前者的被动轮以及后者的主动轮都属于同轴齿轮,其中带动传动的被动轮能够转换成齿轮传动机构的运动。而齿轮传动比较的稳定,而且准确度高,结构完整,效率不错,同时使用期限较长。在教具的设计中通常采用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直齿啮合传动、斜齿啮合传动和锥齿啮合传动等[3]。如果能够将它们进行合理的使用,就能够很好地降低机械干涉的程度,从而得以顺利完成机构的组合传动。行星轮系统仅具备一个自由度轮系,一个原动件都可以控制好执行件的运行,其属于全新的齿轮传动机构,不但结构完善、体积不大,而且传递功率大、运转噪声小等优势[4]。曲柄滑块机主要是利用曲柄以及滑块来完成转动以及移动相互转化的平面连杆机构,也被叫做曲柄连杆机构,其普遍的被使用在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压缩机当中[5]。

3控制系统

在此教具里,对组合机构的以及教具的掌控,都是使用24V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正反转主要是受三态开关所掌控,而想要具有最好的演示,那么还要准确的给电机转速进行调整,所以,最好为电机安装调速系统。通过估算得到,电机的最大负载是T=3.5kg•cm,安全系数是K=1.5。通过运算后得到的电机转速是n=150r/min。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此组合传动机构创新教具把过去零散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具结合到一块,其中主要包括带轮机构、行星轮系等,它们的系统化更完善,功能也十分强大,完全符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理论以及实践学习需要,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机械结构设计的热情,加强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娄秀华,杜为民,姚海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改革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1):29-31.

[2]吴军,王涛,唐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44):167-169.

[3]刘磊,刘爱辉.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8,5(39):222-223+235.

[4]龚辉,郑晓峰.用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组合传动创新教具设计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6):139-141.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岗位能力需求

汽车机械基础是笔者所在学校汽车维修类专业第一学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机械制图、材料学、工程力学、常用零部件介绍、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方面的知识,涉及到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掌握机械专业基础,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本课程之前,还未学习过任何机械基础知识,不了解机械行业的工程特点和从业要求,机械通用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这给该门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加强了该课程的教学研究。

1背景

根据汽车专业类学生的从业范围、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包含基本机械制图、材料性能、钢铁材料及热处理、有色金属以及非金属材料、力学基础知识、构件强度计算、常用汽车零部件、齿轮传动、皮带及链传动、液压传动等内容,存在大量的公式、图表以及国家标准需要学生掌握,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而现阶段大部分专业教师的企业工程应用经验不足,只能依照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贴近工程实际进行案例教学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以上教学现状已经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即要结合当今中国的机械技术发展现状,以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重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理解能力,强化工程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有必要对目前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

2课程改革内容及措施

2.1优化课程标准。课程讲授的内容不应该完全受到教材目录的限制,而要以满足岗位需求为目标,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要侧重对接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紧贴最新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邀请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对课程框架进行研讨和确认,最终编撰出来的课程内容能够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发展性和先进性。目前各个职业院校在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基本包含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学、机械传动与计算等。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汽车零部件图纸的设计、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强度校核,更加偏重于机械基础的理论学习,违背了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人才的理念。笔者学校经过对东风悦达起亚、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等汽车售后经销商企业的岗位进行调研,通过与企业技术带头人进行多方交流和研讨,认为要侧重对图样识读、机械装置的拆装方法、常用工艺知识的应用、企业标准和规范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机械零件图设计、复杂传动系的设计及校核、深入的力学计算等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在课程教学上可以予以删除。所以,在对汽车售后维修企业及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修订,将与岗位相关的多个机械基础技术模块作为一个系统,明确各个模块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对课程内容上与汽车发动机、底盘构造交叉重复的知识点进行精简,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优化调整为汽车零部件识图、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构件力学分析、标准件与通用件、常用机构传动、液压传动六个模块,满足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降低企业重复培训的人力成本。2.2编撰辅助教材。笔者学校已经使用的《汽车机械基础》教材近十本,但这些教材大致还存在理论性强、知识重复、实践案例少、没有弘扬工匠精神等问题,部分章节看不到与汽车有关的知识,没有突出汽车专业的特色。基于此,需要结合专业的岗位需求,编制出适用于汽车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教材编写流程如下图所示:进行市场调研,我校与上汽大众、北京奔驰、长安福特、北京现代、起亚等多个品牌开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各品牌旗下的经销商企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大,每年为我校汽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深入企业一线岗位,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了解岗位对课程的要求,收集学生反馈的学习效果,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对岗位的知识体系进行研讨,确定任务目标和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汽车机械基础》的项目模块,对每个项目进行实践任务的分解,突出任务的主题和重难点,优化整合各种验证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把理论知识有机穿插在各个实践任务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综合,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试编校本教材,以教学项目为框架,在机械基础知识、原理、基本方法和技能等方面进行多样化展示,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主线,强化汽车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并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教材的主要知识环节。试用校本教材,通过学生反馈、专家审阅和行业企业评议的方式,进行教材编写质量的论证,并不断修改完善,最终质量评价良好的教材可以公开出版发行。2.3改革教学方式。汽车机械基础的传统教学方式偏重于以理论为主,教师一般通过多媒体PPT的方式进行授课,由于PPT的可复制性强,众多教师的授课PPT在内容上趋同,大量的公式推导、照片和动画等知识点的堆积,导致PPT信息化大、重点知识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照本宣科和走马观花的情况严重,学生对PPT中的知识容易麻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摆脱单一多媒体授课的局面。以传统黑板板书的知识要点为主线,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讲授方式,在提出问题的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引入学生进行思考,形成一环扣一环的讲授思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拓展知识主线,从如何提升学生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角度,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增加机械基础知识实训和工程实践环节,通过安排与汽车先进检测技术、制造工艺等相关的实验内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践认知和分析总结”的教学层次,培养学生自主实践和思考工程问题的能力。适时邀请汽车制造和售后市场的行业专家走进校园,通过技能展示与现场互动,让学生体验工匠精神的底蕴和内涵,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专业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2)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建立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为目标,采用网络资源平台上的教学课件、素材、机构动画和工程视频等开展教学,将信息化资源有机融合到“案例导向-问题驱动-分析拓展-归纳总结-应用创新”的一体式教学体系中,让学生通过网络深入到自修、讨论、互动答疑等开放式的教学环节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专业教研室也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按照机械基础的模块化特性,系统搭建各种实践教学、精品课程教学和名师课堂等资源网,让学生在课外获取和补充汽车机械工程实践中需要的相关知识,让教与学在资源共享中进行传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4创新考核评价方式。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的考核方式,以汽车岗位的需求作为质量标准,坚持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在机械基础学习过程中进行考核,在调研汽车机械维修类企业一线岗位工作需要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制定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的考核标准,通过过程中的工程实践项目考核与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职业精神、工程素养和技术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以材料及热处理章节为例,在学习材料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热处理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汽车维修过程中遇到的发动机活塞磨损、螺纹孔损坏和悬架连杆变形等故障检修案例,设计相应的工程实践项目进行考核,制定技能和素养过程考核标准,并纳入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的认定中,让考核体系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和技能等级认定体系。

3改革成效分析

经过我校教务处和专业教学委员会的同意,《汽车机械基础》的课程改革自2016年开始实施,校本教材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2个专业使用,截至目前已经有两届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并参加就业。从毕业生、企业和专任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课程改革具有较好的成效:3.1学习效果。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改变了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繁多、学习过程乏味、实践操作性不强的印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升,部分学生还能在岗位实践中,继续就深层次的工程问题与专业老师进行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汽车维修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认可,他们认为授课内容与企业的工作岗位更加贴合,相比之下,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职业发展速度更快,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3.2后续建设方向。(1)《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后续改革,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对机械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工程应用实践能力的职业性,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上持续创新,最大限度的利用课程资源和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学习手段和途径,创造思考问题、动手实践和讨论提高的学习氛围。(2)丰富课程内容,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开展资源库建设,在工程认知、模型实验、案例训练和能力竞赛等方面建设开展多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紧跟学科的前沿技术,在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设备上不断拓展资源途径。(3)加强校企合作,围绕职业岗位技能鉴定、从业人员的职业成长历程、典型的工作任务,构建多级别的课程学习体系,紧跟行业企业的发展动向,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建立课程设计、教学反馈和持续改进的联动机制,让课程改革不断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4结语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项目驱动;机械设计基础

1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从专业基础课到实践性课程转化的重要节点。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教材在结构和知识点上比较多且分散,教学模式与实践结合得也很少,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分散,与实践相结合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整体性出发,以项目为任务驱动,以学生的自学和动手为主,以教师的教学为辅,引导学生学习。

2项目驱动教学研究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需求,能够查找并使用机械设计手册[1]。项目化教学通过项目来整理应用专业基础知识,使得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师辅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制定方案、设计思路、查找文献、完成项目等过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得通识教育能力有很好的提高[2]。项目的设计是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工作。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特点,结合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知识的整合应用要以实践应用为主[3]。目前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大部分高校应用较少,还处于研究阶段。大部分高校缺乏学生的主体角色,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上能够达到以学生为主,实践应用为主。但是大部分本科生还是不能够很好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针对应用型大学教育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工程师不是操作工,他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针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和实施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看似一门复杂的课程,但其也有内在规律,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常识性知识并应用很重要,这也需要长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现在中小学的教学方式也在改革,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项目驱动是非常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通识教育能力。

3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

3.1改革措施。目前,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在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上,突然以学生为主,老师应该考虑教学方法的设计,学生也需要适应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随着社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知识的传播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而演化为应用型、创造型知识方面。选择比赛项目或者实际生产项目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完成任务。3.2改革形式。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的改革方式还包括项目情景化教学,为了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的知识进行应用。针对课程在其培养中的作用,课程选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设计题目为课程项目,使学生将操作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以“小型辅助人工采摘机械装置”为界定内容之一,因此本课程以“小型辅助人工采摘机械装置”的设计为例,理论结合实际,将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应用到水果采摘机械的设计过程中。3.3改革过程。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结合企业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制订课程改革计划,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实施翻转课堂,以项目情景化教学为任务驱动。3.4取得成效(1)网络资源课程建立辅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2)结合课程目标,理实一体,项目情景化教学,应用模块化教学法,结合机械学科中“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设定任务,驱动学生朝着这个目标去消化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

4总结

本文基于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特点和培养人才目标,结合国家大学生机械创新比赛平台项目,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理论结合实际进行项目的设计。这个设计吸引了学生,但是随着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学生学业的任务加重,一部分学生只是从形式上完成了项目情景化教学任务。未来要更加注意学生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万志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32):23~26.

[2]龚厚仙.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7):31~33.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项目驱动;机械设计基础

1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从专业基础课到实践性课程转化的重要节点。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教材在结构和知识点上比较多且分散,教学模式与实践结合得也很少,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分散,与实践相结合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整体性出发,以项目为任务驱动,以学生的自学和动手为主,以教师的教学为辅,引导学生学习。

2项目驱动教学研究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需求,能够查找并使用机械设计手册[1]。项目化教学通过项目来整理应用专业基础知识,使得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师辅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制定方案、设计思路、查找文献、完成项目等过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得通识教育能力有很好的提高[2]。项目的设计是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工作。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特点,结合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知识的整合应用要以实践应用为主[3]。目前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大部分高校应用较少,还处于研究阶段。大部分高校缺乏学生的主体角色,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上能够达到以学生为主,实践应用为主。但是大部分本科生还是不能够很好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针对应用型大学教育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工程师不是操作工,他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针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和实施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看似一门复杂的课程,但其也有内在规律,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常识性知识并应用很重要,这也需要长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现在中小学的教学方式也在改革,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项目驱动是非常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通识教育能力。

3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

3.1改革措施。目前,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在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上,突然以学生为主,老师应该考虑教学方法的设计,学生也需要适应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随着社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知识的传播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而演化为应用型、创造型知识方面。选择比赛项目或者实际生产项目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完成任务。3.2改革形式。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的改革方式还包括项目情景化教学,为了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的知识进行应用。针对课程在其培养中的作用,课程选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设计题目为课程项目,使学生将操作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以“小型辅助人工采摘机械装置”为界定内容之一,因此本课程以“小型辅助人工采摘机械装置”的设计为例,理论结合实际,将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应用到水果采摘机械的设计过程中。3.3改革过程。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结合企业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制订课程改革计划,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实施翻转课堂,以项目情景化教学为任务驱动。3.4取得成效(1)网络资源课程建立辅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2)结合课程目标,理实一体,项目情景化教学,应用模块化教学法,结合机械学科中“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设定任务,驱动学生朝着这个目标去消化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

4总结

本文基于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特点和培养人才目标,结合国家大学生机械创新比赛平台项目,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理论结合实际进行项目的设计。这个设计吸引了学生,但是随着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学生学业的任务加重,一部分学生只是从形式上完成了项目情景化教学任务。未来要更加注意学生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万志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32):23~26.

[2]龚厚仙.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7):31~33.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篇8

关键词:课程设计参数选择;教学改革;绘图能力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有关设计能力,如:计算能力,绘图能力,使学生熟悉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等)的使用,掌握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通过该课程设计,可以把学生所学的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几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加于巩固、扩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扩大,高职生的来源复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近几年的课程设计效果不理想。课程设计对一部分同学来说是很枯燥,学生只是按照设计指导书的各个步骤机械地代数据,并没有真正思考问题,没有达到设计的真正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课程设计的内容,到达设计的目的,需要在教学方面做一些改革。笔者本着自己这些年来指导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程设计的水平。

1把设计和教学融合在一起

课程设计一般都是安排在理论课程讲授完之后进行,时间一般是安排在期末两周时间。设计结束之后面临期末考试,大多数同学把精力都放在考试课程上,对设计不能尽心尽力,有的同学是敷衍了事,机械地参照指导书抄写说明书,里面问题很多。有的同学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时间紧张,就懒于修改参数,草草了事。最后一周绘制的装配图效果也是不太理想,完全没有达到设计的真正目的。如果能把设计穿插在理论教学中,比如讲完带传动就可以布置设计任务,把设计题目分组给学生,设计要求讲解清楚,把电动机的选择方法给学生讲解清楚,再讲解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就可以着手设计内容,完成电动机和带轮的设计计算。在课程内容齿轮传动讲解完之后,学生可以接着前面的带传动设计内容进行齿轮的设计。讲解完轴的设计内容之后,学生就可以设计轴的结构尺寸。每上完一部分与设计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后,就让学生接着进行设计,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设计的效果才理想,学生才得到真正设计能力的培养。

2设计参数多组化

以往的设计参数虽然也有很多组,但数据相差不大,最开始学生对设计都很感兴趣,随着设计内容的不断增加,有的同学觉得大家做的都差不多,和设计指导书也相差不大,渐渐就会失去兴趣,等着别的同学做完了直接抄写敷衍了事。可以把设计的参数变动大一些,每组的参数选择要求也不一样,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互相抄写。比如在带传动的设计中小带轮基准直径的选择,一个组的同学必须选择不一样的数值,带传动设计完了之后,让这组的同学互相对比,启发他们思考参数不一样会有什么影响,最终引导学生找出合理化参数设计。设计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不同的参数比较,让学生更直观理解了设计内容,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设计的兴趣,不是简单的抄写,达到设计的目的。

3注重答辩,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答辩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检查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设计的成果,评定设计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设计是提前布置,参数选择让学生选择不一样,但如果不答辩,也难区分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还是机械地抄写设计指导书。通过答辩,可以发现学生的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设计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弄清楚设计中每一个数据和公式的使用,对图纸上零件的结构有着清楚认识。学生在设计中完成的图纸和说明书还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只有通过答辩,才能看出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比如,有的同学设计带传动的时候,只是机械地选择带轮直径,但缺乏整个系统的考虑,有的同学的小带轮半径比电动机的中心大,学生还是没有发现问题,没有及时修改带轮直径,继续按这样的参数进行后面的设计,导致后面很多数据都不合理。设计完成后,答辩就是引导学生对整个系统一个全面的考虑,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CAD绘图能力

以往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绘制一张装配图和两张零件图,大多数都是手工绘图。由于设计说明书错误多,边绘图边修改说明书,有的尺寸是绘图过程中才能确定的。反复修改数据,部分学生感到烦,设计数据太多,基础差的同学甚至不知道该修改哪个数据。机械地参照指导书绘图,导致设计的尺寸和图纸中的尺寸不吻合,细节地方错误多。如果设计任务及早布置出来,学生做完一个零件的设计就用CAD绘制出零件图,并让老师检查。比如齿轮的零件图,只需要修改轮毂的孔径就可以了。最后集中几天到机房完成装配图的绘制,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CAD能力,同时又能保证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尺寸,和说明书也吻合,达到设计的效果。对于成绩好的同学,还可以鼓励他们利用学过的三维软件绘制零件,并进行装配。在二维和三维之间不断转化,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并加于修改。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能较大程度改变课程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把课程设计穿插在理论教学中,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参数选择的多样化,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提高了设计效果。

作者:王桃芬 张彩芳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蒙晓烨.浅谈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1(29):298.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篇9

1.课程整合是技工教育发展的需要

技工教育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即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它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现有大部分机械设计基础教材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注重学生设计、计算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当前技工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基本学情;同时与工程力学的衔接不够好,一般院校两课独立设课,分开教学,不能很好地实现知识的融合,需要教师不断重复讲解,挤占了大量的课时。同时因为内容枯燥复杂,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将此等专业基础课进行合理的整合,是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课程整合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中模块化趋势日益显现,标准件应用愈加广泛,使得技工院校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重点由设计向合理选用转变。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机械设计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广泛为企业(行业)所采纳。为此,技工院校机械设计基础应适时进行课程整合,推陈出新,减少教育的滞后性,以期培育成果能被企业所接纳。

二、课程整合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1.整合课程内容,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整合”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通过某些方式彼此衔接,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有价值有效率的整理。可见要求整合后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上更符合技工院校的整体学情,更贴近现代生产实际。具体做法有如下几方面。其一,选取内容上推陈出新,去除传统教材中现实生活中已淘汰的或不适用的内容,增加新技术、新方法。如去除传统老旧过时的机械分析与设计内容,增加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运动分析。其二,针对技工院校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压缩传统和叙述性内容,减少理论性较强内容的公式推导、理论计算,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如弱化材料力学中强度、刚度等的计算,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实验、实践环节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减负。其三,内容整合,将机械设计基础与工程力学课程中的知识点揉为一个整体,进行集中串讲,如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轴的强度计算等内容,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四,突出专业特色,目前大多数院校机电专业、机制专业、模具专业甚至是汽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内容均一致,与专业形成“两层皮”割裂的状态,导致学生误以为这些课程无用,学习兴趣不浓。为此,此次整合应根据不同专业,选取不同的工程实例,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做到学以致用。例如,针对汽车专业的学生,教师应选用汽车组件、零件作为实例讲解;针对维修专业的学生,选用各种机床部件、零件作为实例,并以这些工程机械作为分析对象,讲述工作原理,分析机构特点、进行设计等。授课内容为学生所熟悉,又关乎专业,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整合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工程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不外乎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进行“满堂灌”的被动式学习。学生除了熟记公式、原理,卷面上获得一个高分外别无所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校拿高分的学生到企业进行独立设计与开发时无从下手,不能很好地实现理实转化。因此,整合课程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整合改革。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通常结合典型案例讲解知识点,学生通过例题了解某个知识点,但无法获知其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与其他知识的链接等,以至于无法运用。由此我们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能力培养型”转化。通过学生自身动手探究、验证、获得知识和技能,强调以学为主,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在具体实施中,以模块、项目教学的方式展开教学。例如将典型的平面机构作为一个模块来展开教学,可以选取牛头刨床作为实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拆装,了解牛头刨的基本结构、各机构各自的特点及相互的传动关系,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曲柄导杆机构等常用平面机构的工作原理,对机构的应用形成感性认识,再由教师讲授其中涉及的平面机构常见的理论知识,学生通过测绘、组装、试运行,使得理论知识得以升华,最终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在这里课堂不再是常规的教室,而是设在了车间;学生也不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而是以动手探究、小组讨论、总结的方式获得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组织、管理、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提升了其主人翁意识,使其增进了对专业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工程实践意识。在教学手段中,光凭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具进行演示的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电化教学可以使抽象问题变得直观,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动态问题变得可视,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果。例如两齿轮的啮合原理通过动画模拟,直观地将啮合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其轻松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也为该课程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原先需要复杂计算、推导的内容,只要通过相应软件对某种机构进行设计计算,便可轻松获知,如齿轮传动中的受力分析、机构间的相互干涉等。

三、课程整合中的相关问题

1.实践环节的配套改革

本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除配合理论教学外,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分析能力及对专业(职业)的忠诚度。因此在设立实践项目时一方面需要考虑学校自身的硬件配套,另一方面需要紧密联系市场,淘汰老旧过时、引进新技术、新发明,定期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尤其是在配套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应结合技工院校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减少计算的难度和数量,突出应用软件辅助设计,重点放在结构设计方面。

2.任课教师的素质培养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篇10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1概述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机械加工工艺制定能力、设备质量管理与维修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与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理念不相符合。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和培养目标,本文将主要论述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改革问题。

2当前高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够紧密,这主要表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将该门课程的教学机械的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而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生产实习,各部分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承担教学任务。由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就难免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教学进度、课程安排、教学资源等方面协调上缺乏一致性,对某个知识点而言,实践教学很可能在理论教学之前进行,学生在对理论知识不了解和实践目的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就开展实践,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难免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导致实践教学达不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理想教学效果。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当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主要通过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用具体的分数或者成绩等级评价学生的水平。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学课时被进一步的压缩,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教学任务,不少高等院校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与《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合并,通过一次课程设计考核学生对几门课程的掌握情况。由于考核本来就不能覆盖全部的教学要点,虽然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方面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置了几个得分点,但是这进一步的削弱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针对性。

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改革的措施

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由一个教师任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划分教学工作量,多个教师配合完成《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在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时,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比如让三个老师分别负责机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教学、铸造等热加工和车削等金属切削加工模块教学、机械加工工艺模块教学,每个教师分别承担相应模块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给每个模块分配相应的教学课时和任课周次,通过三个老师协同配合同样能完成《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每名教师不必承担整门课程的授课任务,还样有利于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解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制定更加合理的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将课程设计放在教学任务的后半部分,在每门课程的最后安排时间完成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检验、巩固和提高,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与其它课程的课程设计合并,应对教学课时不足的情况是不可取得,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感到枯燥,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任课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阶段性的教学任务都应该安排相应的小型考核,并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提高《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效果。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时压缩给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时间。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各学科课时都被极大的压缩了,任课老师的授课时间少了,向学生传授的专业知识并没有一点减少,教师不得不加大单位时间内专业知识的传授量,这直接导致教师不得不面对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事实。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重点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发挥领路人的作用,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纳起来,在课上反映给任课老师,这样老师就能集中讲解学生不懂的问题,提高理论课程的课上授课效率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效率。

4结论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课上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本文在介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性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概括性的指出了当今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重点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措施,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作者:屈科科 解军艳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健峰,杨洲,王慰祖.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4):78-80.

[2]苗雅丽,崔沛.“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建设研究与实践——高职机电类“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J].新乡学院学报,2014(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