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6:22:53

救助站

救助站范文篇1

一、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1、深入扎实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局党委统一部署,结合救助工作实际,开展以“增强党性树形象,爱岗敬业争先锋,为民解困比贡献”为主题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保先”教育,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定信念,提高认识,推动救助事业的发展。

2、认真抓好两个层面的政治理论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重点。

制订好党员干部和全站干部职工两个层面的政治学习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学习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四落实。通过理论学习,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创新工作思路,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3、切实抓好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注重业务培训,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内强素质,外素形象,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4、创新意识、转变观念、树立三大意识、(大局意识、竞争意识、宗旨意识)突破“三大障碍”(观念性的障碍、体制性的障碍、资源性障碍。)切实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

二、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1、加强对建设文明单位等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收集汇编成册,推动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的制度化。

2、推进站务公开。抓好站务公开工作的落实,通过文件精神传达、组织情况通报会等途径推进站务公开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搞好职工福利。

3、努力完善各项制度。全体干部职工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七不准”和救助工作“八不准”规定,严肃工作纪录,提高工作效率,要对开展效能建设情况进行监督,认真处理好来电投诉、来信投诉和来人投诉。

三、切实抓好救助管理,搞好救助服务。

1、严格依法救助。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在市局的指导下,在地级站的配合下,帮助与亲人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全力以赴抓好对来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接待服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安全返家。

2、搞好救助服务。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是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对伤、病、残和儿童的管理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和专人护理,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三是对健全的乞讨人员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四是对精神病人及时送往康宁精神病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送其返籍。五是对危急重症的求助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治疗。要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每一位来站求助的人员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3、宣传教育工作。围绕人性化的救助管理这一中心工作,宣传工作要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来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做好思想工作;二是利用宣传栏、宣传资料对待站求助人员进行宣传;三是组织职工走上街头向群众发放《救助管理办法》与《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宣传资料,积极救助工作信息;四是以职工在工作中的亮点向报社投稿,邀请有关新闻单位来站采访报道。大力挖掘救助工作中干部职工的好人好事开展宣传,积极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条幅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救助站范文篇2

一、组织领导到位,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一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郑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军供站和救助站建设,把军供工作和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列入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通盘考虑。成立了由副市长为组长,民政、公安、铁路、卫生、财政、市政等20个局委单位和市辖六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军供保障领导小组。市领导每年都要多次到军供站和救助站调研工作,现场办公,解决资金、人员、物资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纳入民政年度工作目标。局领导班子每年至少要召开1次专题会议,专项研究军供站和救助站建设事项。并将军供站和救助站建设与发展纳入民政年度重要工作目标,年初下达任务,进行目标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并时时追踪监督,年终进行考核评比。连续多年,军供站和救助站均被评为先进单位。

三是做好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协调市发改委、财政、规划、人事(编办)等部门,支持军供站和救助站建设与发展,使市军供站建筑面积由1984年前的380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9万平方米,扩大了10倍多,固定资产(不含土地)由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900余万元,增长了78倍,人员编制由50人增至66人;市救助管理站内设科室由14个增加到18个,人员编制由74人增至92人,2004年,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职工和受助人员食堂、澡堂为一体的综合楼,2005年,争取市财政投入550万元,新建了少儿中心综合楼。

二、管理制度到位,增强自身发展实力

一是指导完善各项制度。市军供站将48个岗位和工种的职责进行了规范整理,汇编成册,比如在对军供餐饮制作流程管理上从原材料采购做起,到加工制作的每一个环节,直至现场服务,实现量化、细化、标准化作业。各种肉、蛋、禽、蔬菜的采买品质有详细标准。原料切配统一规格。清洗次数、是否浸泡有具体规定。不同菜肴的制作加工流程尽可能合理规范。主副食盛装时间、数量包括摆放位置都有统一要求;市救助站及时对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站制度汇编》中已不再适应的内容进行了调整,重新规范了工作程序和岗位职责,健全了宣传、公文处理、档案、人事劳动、财务等制度,完善了救助管理工作24小时值班制度、接送制导、流浪乞讨人员进出站制度、一日生活制度、卫生制度、消毒制度、巡视制度等。

二是推行规范化管理。市军供站在军供保障任务管理中,采用军事化模式,强调“首问负责制”,即军供站任何职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到军供通报,20分钟内必须到岗,任何职工任何时间通讯工具必须畅通,节假日离郑必须事先报批,各岗管理员为任务第一责任人,必须保证任务所有环节按程序按标准按时间完成;市救助站结合站里实际情况,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将科学的管理制度引进到各项工作,制定和完善了多种站规站制,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三是完善创新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市军供站、救助站推行创新机制,鼓励有创新精神的个人,表彰有超前思想行为的科室,营造了站内创新的氛围。比如军供站职工自发组织了多个攻关小组,取得了多项成果:节能攻关组,发明了暖气管道回水设施和蓄水池,使节能率提高20%。科技攻关组,开发了《军供任务管理系统》软件,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保障方案攻关组完善创新了9个保障方案,目前已被济南军区列为标准供应方案模本;市救助站在工作中引进先进的救助理念,率先在国内设置街头救助亭、开展“类家庭”项目等,形成了“郑州模式”,受到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的肯定和推广。

三、队伍建设到位,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全面施行竞争上岗。市军供站、救助站打破了干部任用终身制,建立了一种干部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市军供站中层干部每两年进行一次竞争上岗,由20多名干部公开竞争6个中层职位,2006年增补了两个副科职位,有9名转业干部参与了竞争。市救助站在全站推行竞争激励机制,将43个岗位职责层层细化分解,实行岗位全员聘任制,从站领导到一般职工,一级聘一级,签订聘任合同,同时启用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担任中层干部。通过改革,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救助站范文篇3

通过这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我认识到自己要切实认真地抓紧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扎实搞好各项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深入工作一线,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存在的问题: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党的新理论,了解党的新政策,在工作中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过去,我一直认为,工作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何来责任、使命?但通过的学习,改变了我对工作、责任、使命、能力、价值的一些观念和看法,使我懂得: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需要忠诚,工作要做到更好。

工作意味着责任。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就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反之,不能承担起自己责任的人,就会懈怠自己的责任,就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别人带来生命的威胁。就救助管理站而言,从求助人员来站求助到工作人员对求助人员的甄别,从巡查引导到护送返乡均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每一个职位的规定的工作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感意味着有信、有条、有条理、有上进心、可依赖、爱思考、追求成功,能够自率。而在工作中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工作认真和积极的态度。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需要个人对单位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个人的自觉习惯意识去维护,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责任行为。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每个人,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进而增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赖,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更是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是为自己做的。

责任胜于能力。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一个工作人员能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所在单位创造更多效益。而一个愿意为事业全身心付出的工作人员,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工作必须具备责任,责任在先,能力在后,责任是人生中的一种使命。事实上,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人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取决于他的责任与能力,责任推动能力,而能力并不能代表责任,责任决定工作,决定成果,因此,责任胜于能力。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

救助站范文篇4

一、目标任务

镇乡、街道要统筹规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快建立健全村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和网络,努力实现服务设施完善,工作制度健全,经费保障有力,队伍稳定,业务熟悉,农村居民满意,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

到2012年底,全市有30%的行政村建立起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到“十二五”末,全市农村村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

二、工作职责

农村村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统一称为“××村(社区)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作为村级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协助镇乡、街道做好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1.协助开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咨询等工作;

2.协助开展辖区内人力资源登记管理和就业服务,负责录入和及时更新人力资源数据库;

3.协助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指导和农村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

4.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辖区内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录入、费用征收、待遇支付和领取资格认定等工作;

5.协助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及其他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

6.协助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7.协助做好五保对象的认定和供养协议签订工作以及散居五保对象的日常服务工作;

8.协助做好申请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家庭的入户调查、民主评议、收入核定、张榜公示、定期复核、公益劳动管理、走访慰问等工作;

9.承办上级劳动保障、民政部门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建立基础台帐。摸清辖区内人力资源和用工底数,建立健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救助相关信息的基础台帐,全面反映辖区内的居民、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状况、社会保障和救助情况、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及用工需求情况、劳资纠纷调处情况。把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延伸到村,落实基础台帐实名制,及时更新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二)提供就业服务。为城乡劳动者免费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供求和职业培训信息,组织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协助落实促进就业相关政策。创新就业服务方式,促进劳动者有序就业。

(三)协助做好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协助做好辖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资格认证、死亡人员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等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做好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宣传发动、参保登记、信息变更等服务工作。

(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积极推动本辖区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完善基层和谐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推动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和谐企业活动。协助劳动保障监察平台实施“网格化”监察管理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协助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维护辖区内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协助做好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协助做好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对象的排查和认定工作,协助镇乡、街道做好与五保对象签订五保供养协议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内五保供养对象生活状况,协助做好散居五保对象的日常服务工作;及时了解辖区内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掌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需求,协助镇乡、街道做好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的申请受理工作,会同镇乡、街道或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入户调查工作,掌握申请救助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困难程度,核定申请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协助村民委员会召开民主评议会对申请家庭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提出初步救助建议;协助镇乡、街道或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救助家庭的动态管理,负责救助家庭基本情况及救助情况的张榜公示工作,负责低保对象公益劳动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镇乡、街道或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的实施工作,开展慰问走访工作,及时为困难家庭提供救助服务。

四、人员配备与经费保障

(一)人员配备。原则上每个村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配备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其中2000以上人口行政村(社区)可配备2名工作人员。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员一般由45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国家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热心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且常年在村的人员担任,村干部、会使用电脑的优先考虑。村级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员由村两委推荐,镇乡、街道审定,并报市人劳社保局、民政局备案,经组织相关政策业务培训后上岗。村级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员由市劳动保障、民政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由所在镇乡(街道)、村负责日常管理。

(二)服务场所和设施设备。充分利用行政村办公场所,以满足工作需要、方便群众和经济实用为原则,综合考虑服务对象数量、服务内容等因素,原则上安排不低于15平方米的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场所。每个村(社区)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配备满足日常工作及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计算机、打印机和复印件等设备。同时,加快推进市、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平台、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的业务联网,努力实现业务协同处理,信息资源共享。

救助站范文篇5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党的新理论,了解党的新政策,在工作中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过去,我一直认为,工作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何来责任、使命?但通过的学习,改变了我对工作、责任、使命、能力、价值的一些观念和看法,使我懂得: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需要忠诚,工作要做到更好。

工作意味着责任。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就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反之,不能承担起自己责任的人,就会懈怠自己的责任,就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别人带来生命的威胁。就救助管理站而言,从求助人员来站求助到工作人员对求助人员的甄别,从巡查引导到护送返乡均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每一个职位的规定的工作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感意味着有信、有条、有条理、有上进心、可依赖、爱思考、追求成功,能够自率。而在工作中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工作认真和积极的态度。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需要个人对单位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个人的自觉习惯意识去维护,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责任行为。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每个人,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进而增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赖,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更是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是为自己做的。

责任胜于能力。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一个工作人员能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所在单位创造更多效益。而一个愿意为事业全身心付出的工作人员,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工作必须具备责任,责任在先,能力在后,责任是人生中的一种使命。事实上,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人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取决于他的责任与能力,责任推动能力,而能力并不能代表责任,责任决定工作,决定成果,因此,责任胜于能力。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

救助站范文篇6

为了全面完成××××年工作目标任务,根据市局《市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试行)》(发号)文件,区局《区局××××年科室职能目标考核办法(试行)》文件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站实际,现将今年以来的救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我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重点,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每周五组织职工学习《救助管理办法》和《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注重业务培训,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内强素质,外素形象,提升了服务水平。增强创新意识、转变观念、树立三大意识、(大局意识、竞争意识、宗旨意识)突破“三大障碍”(观念性的障碍、体制性的障碍、资源性障碍。)切实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学习,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创新工作思路,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依法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

在接待和服务管理工作中,我站热情接待、礼貌待人、服务周到、手续简便、程序合法。我们严格按照《救助管理办法》与《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实施救助,为了搞好救助服务,我们采取多种方法:一是凡来站求助者必须符合救助的基本条件和要求,符合救助条件者,提供不超过日的救助,并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的登记和离站手续。资助车〈船〉票使其返家;二是对伤、病、残和儿童的管理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并且用专人或专车护送其返乡;三是对健全的乞讨人员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早日脱离流浪生活;四是对精神病人及时送往清溪精神病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帮其查找亲人并护送其返籍;五是对危急重症的求助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治疗。但是在救治危重病人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我们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一些无法查清地址的痴呆傻儿童的安置也需要更好的解决,在下半年工作时,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与相关部门搞好协调,使危重病人和痴呆傻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救治与安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上半年我站共接待求助人员人次,实际救助人、其中男性救助人员人、女性救助人员人,其中:本省救助人员人,外省救助人员人。精神病人人,危重病人人,提供医疗救助人次。在服务管理工作中,我们对救助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对年老、年幼和残疾人实行特殊照顾。使每一位来站求助的人员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加大救助管理办法的宣传

救助站范文篇7

一、强化救助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站内人员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干部职工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二是加强业务培训,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各项政策法规精神,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极大提升人员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干部职工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干部职工交流、学习各地先进工作经验,切实转变工作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一)深入推进站务公开。抓好站务公开工作的落实,通过文件精神传达、组织情况通报会等途径推进站务公开工作,确保各项事务公开透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努力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救助站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救助对象的资料表格管理及救助信息平台管理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以利于工作有序、规范进行。全体干部职工要认真执行救助人员服务承诺职责、岗位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处理好来电投诉、来信投诉和来人投诉;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安排专人值守,公布求助电话,实行24小时服务接待制、首问首接负责制,全面排查整改消防安全漏洞,保全工作记录、档案等资料,适时增加防暑、御寒物品,配备安全降温、取暖设备,确保受助人员安全受助。

三、抓好救助管理,搞好救助服务

(一)严格依法救助。一是健全依法主动救助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责任分工;二是增强救助资源协作整合力度,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力度,以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在建工地、废弃房屋等为重点,对流浪乞讨人员集中露宿区域进行拉网式巡查,做好街头流动救助和现场劝导救助,尤其要做好流浪老年人、未成年人、危重病人和智障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和救治工作;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鼓励发动环卫职工、公交出租司机、热心群众、志愿者、社会工作机构和公益慈善组织等参与救助服务,让流落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及时得到救助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社会关爱。

(二)加强宣传教育。一是做好来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思想工作;二是利用宣传栏、宣传资料对来站求助人员进行宣传;三是组织职工走上街头向群众发放《救助管理办法》与《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宣传资料,积极救助工作信息;四是大力挖掘救助工作中干部职工的好人好事开展宣传,积极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条幅、民政门户网站平台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完善救助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基础数据、基础资料,建立和完善各种统计台帐,特别是建立求助人员数据库,构建信息平台,加快信息技术在救助工作中的推广运用,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兄弟站之间的互联互通,推进救助工作信息化管理。

2016年第一季度工作重点

为全面完成2016年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我站将任务量化,分季度列出工作重点并按时完成,2016年第一季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日常救助工作:强化日常巡逻,紧密部门衔接,实行主动救助、劝导救助,确保需救助对象无冬冻春荒出现。

救助站范文篇8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二中二次全会讲话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目前,部分群众因为多种原因生活还有些困难。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化解多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根本之策”。而如何更好地保障改善民生,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使改革发展的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如何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是新时期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民政是为民之政,是改善民生的最重要政府职能部门。民政工作业务多元,包括救灾救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专项社会社务管理等,但集中到一点就是“为民”。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核心理念落实到实处,把“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职责落实到实处,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温暖关怀落实到实处。思想行动上应大力倡导和践行“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工作”的三实作风,时刻保持“对组织讲忠心、对事业讲信心、对群众讲爱心”的三种心境,时刻把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困难群众解难,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不辱历史使命的光荣的民政干部。

具体到自身工作,社会救助站就是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或乞讨的“三无人员”应急解难,提供关爱性救助服务的平台。并承担着特类困难人员跨省、跨地区协作救助任务,承接着与其它政府职能部门协作配合下的社会弃婴,流浪人员中的精神病、呆痴、重症残疾、危重病人救治救助活动。服务对象是城市中最困难、最无助、最可怜弱势群体,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民政部门乃至滕州市的对外声誉形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更有力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下阶段我们仍需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加强和努力。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救助工作思路。

进一步加强对救助站全体人员的宗旨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受助困难群体解难服务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提供全天候、多方位的人性化救助服务。

二、努力搭建社会化的救助网络。

积极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城市的救助管理工作,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设立救助热线,建立与城市职能部门间定期交流磋商制度。努力建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多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化救助网络及工作机制。

三、加大巡回救助力度,变被动上门救助主动出门救助。

对城区的主要道路沿线、各大商场门口、各政府机关门口作为重点巡回部位,最大限度的减少乞讨现象的发生,为营造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作出积极努力。

四、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努力使救助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新突破。

社会流乞“三无人员”及特困群体的救助应是多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综合性社会工作,单靠民政或哪一部门都难以根本奏效。目前社会弃婴救助程序已基本理顺。下一步对城市流浪的精神病、智障人员、病患者等特困群体的救助力争有实质性突破。

五、继续争取业务上级对滕州站的重视、扶持。

救助站范文篇9

第一条为加强阳光互助站捐赠物品的管理,维护公众财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捐赠物品的使用效益,根据《四方区社区阳光互助站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捐赠物品实行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指定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切实管好用好捐赠物品。

第三条捐赠物品管理工作,应贯彻勤俭节约原则,合理配置各项物资,既要保证工作需要,又要防止重复救助和闲置浪费,做到多办事,办好事。

第二章物品的来源及种类

第四条接受捐赠的物品主要有以下来源:

1、辖区内企事业单位、院校、合资、独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社会团体捐赠的物资;

2、社区居民捐赠的物资;

3、民政部门、街道拨付的物资;

4、其他社会捐赠。

第五条接受捐赠的物品一般有以下几类:

1、衣被类:包括各类衣物、棉被、毛毯、床上用品、鞋等;

2、学习用品类:书籍、书包、笔、文具盒等;

3、电器类:电脑、电视机、收音机、音响、电冰箱等;

4、家具类:衣柜、桌椅、厨具等;

5、玩具类:毛绒玩具、机械电动玩具、手工制作及游戏机等;

6、食品类:各类食品、饮料、饮用水等;

7、其他类:帽子、围巾、手套、布匹、毛线、雨衣、帐篷等各类有使用价值的生活用品。

第三章物品的发放及管理

第六条接受捐赠物品要当面点清,填写《接受捐赠证明》;

第七条物品要分类保管,陈列整齐,达到“九防”标准;

第八条发放救助物品要填写《救助记录表》,并由领取人、发放人签字确认;

救助站范文篇10

第二条《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第三条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时,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下列情况:

(一)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二)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

(三)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

(四)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亲戚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五)随身物品的情况。

第四条救助站应当向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告知救助对象的范围和实施救助的内容,询问与求助需求有关的情况,并对其个人情况予以登记。

第五条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应当及时安排救助;不属于救助对象的,不予救助并告知其理由。

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

第六条受助人员不得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救助站,随身携带的物品,除生活必需品外,由救助站保管,待该受助人员离站时归还。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制定救助站受助人员的作息、卫生、学习等制度。受助人员应当遵守救助站的规章制度。

第八条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食物和住处,应当能够满足受助人员的基本健康和安全需要。受助人员食宿定额定量的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具体规定。

第九条受助人员在站内突发急病的,救助站应当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在站内患传染病或者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救助站应当送当地具有传染病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治疗,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

第十条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提供的有关情况,及时与受助人员的家属以及受助人员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该地的公安、民政部门取得联系,核实情况。

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一条受助人员返回常住户口所在地、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时没有交通费的,由救助站发给乘车(船)凭证,铁道、公路、水运等运输单位验证后准予搭乘相应的公共交通工具。救助站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受助人员的亲属及前往地的有关组织、所在单位。

第十二条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救助站应当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

第十四条对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但可以查明其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受助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

第十五条对因年老、年幼或者残疾无法认知自己行为、无表达能力,因而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也无法查明其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由救助站上级民政主管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安置。

第十六条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应当事先告知,救助站不得限制。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开救助站,须经救助站同意。

受助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七条救助站已经实施救助或者救助期满,受助人员应当离开救助站。对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八条受助人员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乡级、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返回的受助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避免其再次外出流浪乞讨;对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责令其履行抚养、赡养义务;对确实无家可归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安置。

第十九条受助人员在救助站期间应当遵纪守法,不得辱骂、殴打救助站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助人员,不得破坏救助设施,不得毁坏、盗窃公私财物,不得无理取闹、扰乱救助工作秩序。

对受助人员的违法行为,救助站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制止;受助人员违规违纪情节严重的,或者发现受助人员有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救助站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安全责任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救助站应当将受助人员入站、离站、获得救助等情况如实记载,制作档案妥善保管。

第二十一条救助站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救助管理办法》第十条、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违反规定的,由该救助站的上级民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救助站的领导和监督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一)监督救助站落实救助措施和规章制度;

(二)指导检查救助工作情况;

(三)对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四)调查、处理救助站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问题;

(五)帮助救助站解决困难,提供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