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5:18:56

救助教育

救助教育范文篇1

一、推进重点工作,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

(一)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7号)精神、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以及中国、省、市残联五代会精神等纳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整体推进,各有所重的局面。

(二)有序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

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我县积极实施*县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在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精神,及时启动我县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20*年,全县共有190名重度残疾人享受了基本生活保障;147名重度残疾人得到了托安养服务,其中集中托养47名;使321名贫困残疾人得到“三助”康复服务,已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任务。嘉兴市督查组和省残工委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考核组对*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开展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工作。

二代证核发工作是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做好今后残疾人工作的前提。我们十分重视第二代残疾人证管理工作。出台了《关于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工作的通知》和*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细则,对《残疾人证》的核发进行了规范;分别成立了县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工作领导小组、县残疾评定办公室、县残疾鉴定小组。组织办证人员参加省、市残联组织的残疾人证核发工作业务培训班,召开核发工作会议,学习省、市残联关于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有关文件精神。明确责任科室,专门组织5名办证人员,下村入户,方便残疾人办证,尤其是重度残疾人办证。

二、发挥残疾人保障体系作用,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

1、加大培训力度。举办残疾人种养殖事迹报告会,为广大残疾人介绍成功经验,部分镇、区通过出台帮扶残疾人发展种养殖办法,鼓励残疾人扩大种养规模;武原镇残联联系镇成校、科协和农技等部门举办了以培训农村残疾人种植技术为主的农函大(绿证)培训班,有36名残疾种养业家庭参加培训,并全部得到农函大颁发的结业证书。各镇区残联通过举办各类残疾种养技术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广大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种养技术。

*年共举办14期残疾人种植培训,投入10万元,为501名残疾人进行种养技能培训。

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促进残疾人就业,*年新安排残疾人就业125人。发放扶贫贷款贴息8.18万元,为残疾人创业提供了资金上的帮助,自主创业增加26名。

2、加大救助力度。全年投入27.84万元,用于重度残疾人定补。加大对一户多残家庭的补助力度。进一步完善对一户多残的补助办法,共对全县278户一户多残家庭补助16万余元。

开展援助贫困残疾母亲行动,给全县22位贫困残疾母亲发放了援助券,共计金额2.3万元。

做好残疾学生助学工作。共为53位残疾学生及15位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4.5万元,其中有3名残疾学生被高校录取。推进残疾人安居工程。共投入6.3万元,对列入政府危房改建的21户残疾人家庭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继续做好残疾人临时救助工作。下拨11.7万元救济扶贫款,给予贫困残疾人200—600元不等的救助,用于帮助因突发性事件而发生临时性困难的残疾人缓解一时之急。

三、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优化残疾人生存环境。

1、康复服务。

推进残疾人康复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建立沈荡镇残疾人康复中心和白洋村残疾人康复服务站。使我县的“20分钟康复圈”更加完善。现已建成康复中心(站)15个,配备康复指导员40余名,并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日常的康复服务。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康复医生的服务水平。

通过开展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教活动,举办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班,开展“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等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残疾人的康复意识和全社会的残疾预防知识。

2、宣传文体。

举办专场助残文艺晚会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举行新年茶话会,组织游览联谊进一步活跃残协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进一步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制作残联工作通讯和“同在蓝天下”残疾人电视专题栏目,增设扶残助残、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等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滚动宣传广告,营造共同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残疾人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沈荡镇举行首届残疾人运动会。武原镇举办的“庆残奥促和谐”趣味运动会。选送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上级比赛。于城镇聋人沈慧晓参加全省和全国聋人乒乓球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

四、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残疾人工作者整体素质。

救助教育范文篇2

一、进一步抓好救灾救济工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1、夯实救助平台,提高救助能力。坚持以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做好衔接为着力点,以推进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县、镇、村(社区)三级社会救助网络,形成一个全镇上下贯通,方便群众的救助组织,确保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到实处。

2、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督促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实处。进一步巩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低保工作监管力度,规范操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根据海盐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盐政发[20*]43号文件精神,督促各项政策性帮扶优惠落实到实处。

3、做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按照明确救助对象,规范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水平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为基础,民政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慈善大病救助为补充的医疗救助体系,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确保困难群众有病能够及时得到医治。

4、进一步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全面提高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水平,完善敬老院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供养质量。

5、加强灾害救助应急机制。做好灾害救助的基础性工作,及时做好查灾、核灾、报灾以及减灾、帮困救济,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倒塌房屋界定理赔工作。

6、积极配合做好农村危房改建、春荒冬令救济等民心工程。认真落实节日帮困、临时性救助等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帮助困难对象解决实际问题。

二、着眼创建,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1、保持和发扬我镇“嘉兴市双拥模范镇”的光荣称号,全面增强双拥工作的主动性,切实抓住纪念建军八十周年的契机,认真研究双拥工作的难点问题,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为主线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关心驻澉海训部队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拓展双拥工作领域。

2、切实保障优抚对象合法权益,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规范和完善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的自然增长机制,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深化退伍士兵安置改革,完善自谋职业、培训推荐、扶持补助相结合的服务工作机制。

4、全面核对优抚对象人员情况,更新优抚对象数据库。

三、进一步做好社会事务工作

1、学习典型经验,不断规范各村委会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活动,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三个三”工作目标进一步落实。在*年我镇已有三个行政村达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基础上,20*年争取全部达标。

2、完善地名数据库建设,及时提供社会查询。加强殡葬管理,提倡移风易俗,探索生态墓(安息堂)逐步规划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工作职责。

四、进一步促进社会福利工作

1、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监管,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做好政策协调工作,为福利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加大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浙江省实施办法,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切实做好特困老年人帮扶工作,广泛开展助老慰问活动,为老年人办好1~2件好事。

救助教育范文篇3

去年,这个时候,市妇联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召开了一次庆“六一”表彰大会,当时我讲过五句话,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乐,师以从教为荣,家以身教为责。家庭教育就是要求家庭要做好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当好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今天又以“关爱儿童贡献奖”表彰为内容庆祝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关爱儿童重点就是要求把民以助教为乐落到实处。也就是“再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因为,教育是基础产业,是培养造就人才的伟大事业。我们都知道,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谁把教育搞上去,谁占有了人才,就占据了发展的制高点,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所以,实施“春蕾计划”,救助贫困儿童,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力,然而对那些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某些意外事件而造成家庭贫困的儿童来讲,受教育似乎成为一种奢望,我们要做到就是尽一切努力帮助他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力。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关爱儿童工作,大力推进“春蕾计划”的实施,提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常抓不懈

“春蕾计划”是1989年由全市妇联和中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的。“春蕾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发动社会力量救助贫困而失学或面临失学的女童。我们廊坊在实施这一计划过程中,针对廊坊实际,把内容扩展开来,不仅救助女童,也同时救助男童。我看到市妇联提供了一个数字,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全市妇联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累计募集救助款300多万元,使1万多名面临辍学的儿童安心校园接受教育。这是一项社会效益十分巨大的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落实以人为本,推进全面发展的工作,是提升廊坊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百万个孩子是廊坊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应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保护,贫困儿童作为弱势集体中的弱势更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呵护。所以,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春蕾计划”的实施,不断扩展范围,提升标准,切实解决贫困儿童生活、学习上的实际困难。参加会议的同志,回去要给主管书记和县委书记汇报,市委从今年开始,各级妇联要建立基金,有的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数额,没有的,回去以后要尽快建起来。三河、霸州、香河三个县市基金的资金每年的存款额不得低于30万,其它的七个县区在帐户上的存款余额不能低于20万,要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三个月,我要听取各县(市、区)委主管书记的汇报,三个月完成任务,不能搞滩派,但可以搞自愿的,财政也可以出。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长效机制,每年我们的资金不能低于这些数字。

各级妇联和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实施“春蕾计划”的主要责任单位,要以“爱心大使”的形象一如继往的在救助者和贫困生之间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培树先进典型,巩固助学成果,转变救助方式、丰富救助内容,扩大救助范围,调动起社会各界的拳拳爱心,共同参与到救助活动中来。同时,要将“春蕾计划”的实施与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相结合、与“百万父母育英才”工程的实施相结合、与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浓厚民以助教为乐的社会氛围,使更多的贫困儿童得到救助,使每一个贫困儿童都能得社会的关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适应形势,推陈出新

“春蕾计划”实施十多年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的提出,客观上要求我们对这项工作要有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当前,要认真研究利用好市县两级政府设立的资助城乡贫困家庭儿童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要探索推动“春蕾计划”的实施向“阳光计划”工程实施转变,将着眼点在关注贫困儿童就学的基础上,向关注贫困儿童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道德品质形成上扩展;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上扩展;向贫困儿童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的技术、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上扩展。要积极推进市妇联提出的“精神救助法”,为贫困儿童订阅各种书刊、校外读物,使贫困儿童既娱乐身心,又丰富精神世界。要开展助学与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城乡家庭“手拉手”活动、利用节假日把孤儿领到家中同自己的孩子一同学习、娱乐,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要在贫困生中组织开展联谊活动,为他们搭建友谊的平台,让有着相同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的贫困儿童在学习上相互竞赛,在生活中相互勉励,在成才的过程中相互激励。要鼓励受助贫困儿童把握学习机会,用知识改变命运,激发他们敢于面对人生各种挑战的斗志和信心。总的讲,各级妇联、教育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千方百计的募集更多的社会资金,改善孩子们的生存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成长的路途是光明的,生长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里是温暖的。

三、自尊自强,立志成才

实施“春蕾计划”,既要为贫困儿童提供资助,也要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培养他们的毅力。要让受助儿童懂得,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关键是要相信自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逆境中磨炼自己,在困难中增长才干。在此,我向“春蕾计划”受助儿童及全市广大少年儿童提三点希望:一是克服困难,奋发图强。新世纪的儿童肩负着中华腾飞、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健康成长,立志成才是民族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加强自我锻炼,认真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要弄懂想通家庭条件的暂时困难,并不等于永远贫困,要勇于克服困难,敢于面对挫折,珍惜学习机会。要向刚才发言的孙蕊、刘石等同学一样,贫困之中不气馁逆境之中勇攀登,勇于接受生活的挑战,乐观地面对学习和锤炼。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二是知荣辱,做合格人。要认真学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牢记“八荣八耻”的精髓,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切实将“知荣辱做合格人”的教育活动自觉的落实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之中。要积极组织和参与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推动形成共同学习“八荣八耻”内容、相互实践、相互比赛、相互监督的氛围。要从小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界限,不被浮华的物质生活所利诱,脚踏实地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智慧创造未来、用贡献回报社会。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模范的履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道德规范,与周围的同学一起发挥主体潜能,积极投身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三是心存感激,回报社会。“春蕾计划”受助儿童,要看到党和政府和全社会对你们的真心关怀,正是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有一批无私奉献的各界人士,为我们这些受助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开辟了一片希望,织就了一个爱心网络。希望受助学生把对捐助者的感谢之情,转化成认真学习的巨大动力,自重、自尊、自信、自强,勤奋学习,保持健康快乐而又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富于创造的精神,用优良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行为品德感恩热心人士,感谢社会各界,做祖国需要的合格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农民女状元表彰暨农家女风采展示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姐妹们: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农民女状元表彰暨农家女风采展示大会,表彰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女状元”、“绿化女状元”、“优秀科技服务工作者”,展示当代女农民的时代风采,这对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农村妇女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代表市妇联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重视、支持农村妇女工作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的妇女姐妹致以亲切的问候!

“双学双比”活动是妇联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具体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实践,务实创新,通过开展百万农家女培训工程、新千年科技致富接力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赛活动、巾帼科技致富赛、巾帼扶贫行动等富有特色的活动,组织带领广大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发展、比贡献,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调动了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村妇女科技致富的步伐,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求发展的新型农民,广大农村妇女成为了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天受表彰的先进典型就是她们其中的杰出代表,实践证明,“双学双比”活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党的农村工作和妇女需求最好的结合点,是农村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社会效果好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群众性活动,是新阶段农村妇女工作的新实践、新发展。

救助教育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从我县实际出发,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以救灾、五保供养、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主,以其他救助、救济形式和社会帮扶为辅,逐步形成覆盖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总体要求和救助原则

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亲友相帮等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农村灾民、特困户、五保户、库区群众的基本生活,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帮助农村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从而建立起覆盖面广、辐射力强的农村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共享富民兴源成果。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必须高度重视,落实责任,确保必需的投入,扎实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参与和支持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是坚持救助水平与农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原则。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长,相应增加救助资金的投入,以达到保障基本生活的目的。

三是坚持国家、社会救助与自我保障相结合的原则。以自我保障为主,国家、集体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辅,要发扬互助互济、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使社会救助社会化。

四是坚持物资救助和服务救助并举的原则。既要在资金、物资上给予扶持,又要积极发展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

五是分步实施,动态管理的原则。社会救助内容多、覆盖面广,要坚持面向社会,整体推进。同时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多形式、多渠道地救助,实行动态管理。

三、主要内容

(一)农村灾民救助体系

救助对象:因遭受风灾、雹灾、洪涝灾、暴雨、冷冻等自然灾害而蒙受重大人员、财产损失的农村灾民。

救助办法:重大灾情一旦发生,立即启动救灾应急措施。各级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要迅速赶赴灾区,查清受灾人数、受灾面积、受灾程度。

1、生活救助。以衣、食、住为重点,将救助对象登记造册,拟定救助计划。快速调拨救助物资,由县政府统一调集运输工具,在最短时间内运抵灾区。对于救灾款物,按规定程序发放。民政部门对房屋毁坏、无家可归的灾民,采取转移与就近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妥善安置,杜绝流浪乞讨现象,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2、救助服务。县级卫生部门应主动与民政部门搞好配合,成立救灾医疗预备队,及时摸清灾区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灾民健康。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粮食等部门要做好保障工作,以保证救灾物资、信息的畅通。

3、灾后重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查灾救灾和生产自救以恢复生产秩序,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救助标准:救灾款物的发放要按照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根据受灾程度、受灾面积、受灾人口以及当地经济状况合理分配。县、乡每年编制财政预算时,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按比例列支救灾预备金,用于当年执行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

救助款物来源:一是建立大灾预备金制度,每年设预备金不少于100万元,按县不少于35万元,每个乡镇不少于5万元的标准分别列入县、乡财政预算,专户储存,专款专用。预备金只在遇大灾时使用,无大灾时留转下年继续积累。二是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县、乡应建立救灾物资仓库,储备足量的帐篷、衣物、面粉,定量储藏,以备急需。三是社会捐赠。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社会救助提供捐赠、资助,并制定落实措施。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

(二)农村特困户救助体系

救助对象:主要是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鳏寡孤独、因灾害等造成家庭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

救助办法:个人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申报,乡镇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核准。

救助标准:按市里规定,我县年人均收入600元以下的为特困户,对他们的救助,政府根据贫困程度以定期定量的形式救济。

资金来源:确定合理比例,由县、乡、村、子女共同承担。

(三)农村五保户救助体系

救助对象:是指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救助办法:按个人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申报,乡镇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核准的程序进行;救助面粉、救助款由民政部门逐级下发。

救助标准:除积极兴办敬老院,提高集中供养率,按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落实五保供养资金外,按五保对象每人每年面粉400斤、现金60元的标准发放定期定量救助。

资金来源:县财政每年承担20万元,县民政部门从省市争取的救灾救济款中列支一部分。

(四)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体系

救助对象:农村重点优抚对象系指在乡老烈属、老复员军人、老伤残军人(不含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

救助办法: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设立“优抚对象门诊室”和“优抚病房”。县民政部门向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抚医疗保障手册。重点优抚对象凭优抚医疗保障手册和身份证到各优抚医疗机构就诊时优先挂号、优先诊疗、优先住院、优先结帐,并享受下列优惠:免收普通挂号费、院内会诊费、出诊费,大型检查费减免15%,肌肉注射费、针灸推拿、床位费减免10%。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费每年报销2次,由乡镇民政部门审核报县民政部门核准后报销。

救助标准:(1)凡持有本县户口且享受定期抚恤补助金但不享受公费医疗的“三老”优抚对象,持《医疗保障手册》到指定医院就医,并享受医疗费减免。(2)在乡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费用设立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年平均抚恤补助额,暂定1000元,最高支付额为优抚对象年平均抚恤补助额的3倍(暂定3000元)。(3)在乡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部分确定不同的报销比例: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以上医疗报销70%,患大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医疗机构减免,县民政部门补助,按比例报销后仍超过5000元的,由个人申请,乡镇民政部门认定,县民政部门审核,报县财政部门核准后,给予20%的补助,但一次性补助额最高不得超过3000元,每半年为优抚对象报销一次医费。

资金来源:每年优抚对象自然减员经费、上级和县财政核拨的专款以及城镇义务兵统筹剩余的50%。县财政每年根据民政部门核定的优抚对象自然减员数字,将减员经费如数拨到民政专户,专门用作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

(五)农村困难学生救助体系

救助对象:因灾、因病和其他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

救助办法:由民政部门按特困户标准给予定期定量救济,并从救助基金利息收入中解决其书费,教育部门减免其杂费,卫生部门减免其部分在校就诊医疗费。父母双亡且年龄在18岁以下的,由民政部门按五保户标准给予生活救助,并适当安排部分衣物(系城镇户口的,按城镇低保对象对待)。对因家庭困难而无力上学的困难学生提出的申请,所在村委会同学校进行审核,乡镇政府批准,报县民政局、教体局备案。

救助标准:13个乡镇各设立困难学生救助教育基金,用基金红利救助困难学生。救助基金的铺底资金,一般每个乡镇应在20万元左右,在乡镇财政设立专户。救助的项目为学费、杂费、部分在校医疗费和生活费。

基金来源:设立困难学生救助教育基金,主要有:(1)政府拨款;(2)企业捐款;(3)民间经济组织捐款;(4)个体工商户捐赠;(5)社会知名人士捐款;(6)机关企事业人员捐款;(7)村民自愿捐款;(8)部分福利公益金。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困难群体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和住房救助体系。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社会救助体系,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社会长治久安,意义深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社会救助机构和工作队伍建设。县成立农村困难群体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财政、教育、卫生、农业、劳动、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乡镇和行政村都设立相关组织机构和服务小组。县领导小组在民政局设立办公室,由民政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设立县困难群体救助中心,与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办公室合署办公,逐步形成政府部门负责、社会各方参与、乡镇具体实施的工作网络体系。同时,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对社会救助的综合管理服务职责,加强业务指导,落实各项救助政策。上述其他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相关的救助工作。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选调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精、群众观念强、责任心强的干部充实到社会救助工作队伍中来,进一步转变作风,健全工作制度,努力实现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集约化、便民化。

(二)切实保障政府救助经费的投入。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救助资金的落实。救助资金的筹集由政府财政拨一块、社会捐赠一块、向上级争取一块。乡镇政府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事业。各乡镇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同时,成立县慈善机构,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社会救助提供捐赠、资助,相应的捐赠、资助全部用于社会救助。要切实加强救助资金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确保救助资金的正确投向。要积极改进和完善救助方式,努力提高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

救助教育范文篇5

在第2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隆重召开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地委、行署向为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教师、老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三育人”先进个人、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向重视、关心、支持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地”战略,以发展和巩固“两基”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和教学体制改革,加快学校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巩固基础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认真抓好特殊教育,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在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教师队伍素质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地区“三个文明”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我们的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连年提升,在自治区名列前茅。在今年的高考中,地区民汉考生本科上线率达到67.2%,高考录取率达到77%,高考录取率比自治区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其中30名考生的高考成绩跃入自治区前100名,并涌现出全疆文科高考状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长期以来重视教育、关心教育的结果,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结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辛勤耕耘的结果。多年来,全地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能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身心地献给了崇高的教育事业,是你们铸就了某教育事业久盛不衰的辉煌和荣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教育发展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赢得主动,抢占先机,乘势而上,使地区经济和社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核心是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和拥有一大批善于创新的人才。今年以来,地委、行署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把某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城市而努力奋斗”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优化一产,突出二产,提升三产,打造强而精、富而美的新某”的工作思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和推进这一工作措施的落实,根本在人才,关键靠教育。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经济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快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按照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夯实基础,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是要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者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尽快形成符合地区优势产业发展要求,把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三是要重点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加大对城乡弱势群体教育的扶持力度,给他们更多关爱、更多温暖、更多帮助。四是要把市场机制引入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不断创新和拓宽发展思路,进一步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加快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引进市场投入机制,加快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通过有效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打造和培育出一批“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支持地区一中、二中等一批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的学校加快发展,努力打造新疆一流学校。五是要进一步加大双语教学力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认真办好疆内初中班,加快培养“民汉兼通”的高素质人才。六是要始终坚持把德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牢牢抓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重要环节,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对广大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广大教师一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希望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都要立足岗位、忠于职守,淡泊明志、不计名利,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去,真正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园丁”这一光荣称号。二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要从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好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渊博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三要终身学习,锐意创新。希望广大教师坚持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做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善于育人,精于教学,聚精会神地钻研教育教学艺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自身的观念、知识、能力与时展并进。

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教育改革工作,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积极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要确保教育经费的增加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禁止中小学乱收费的规定,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严肃查处收费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认真落实有关减免费和扶贫助教的各项政策,切实解决好城乡困难家庭子女的就学问题。今年,地区用于高考贫困生的救助和高考优秀生的奖励资金达到50万元,从明年起,对高考贫困生的救助资金和高考优秀生的奖励资金将列入财政预算,使就学救助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要依法维护教师权益,保障和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使我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各行各业都要从大局出发,通力协作,积极主动地为教育事业发展办实事。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来关心和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共同为地区的教育事业献计出力。

某历来有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这些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区域内社会各界和区内外、海内外有识之士非常关心和支持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捐资助学,助教支教,有力地推动了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广东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广东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下,几批援疆干部千方百计为某教育事业的发展引资引智,广东援疆投入教育事业的项目、资金、智力等,在某教育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已经并将永远在某留下不朽的丰碑。区域内的一些民营企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他们为教育事业慷慨解囊,将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帮助贫困学生入学等作为义不容辞的义务,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大会上,我们对捐资助学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就是希望社会各界能继续关心和支持某的教育事业,使“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尊师重教真正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救助教育范文篇6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养老健康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1.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优化集中供养。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集中供养“硬环境”。全县现有的乡镇敬老院10所,共有养老床位294张。今年正在继续加大机构建设力度,重点放在加大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扶持力度,新建养老服务中心该项目占地面积52亩,预计投资3987万元,总建筑面积有17873平方米,预设200张床位。建成后的养老服务中心,将成为我省中部集定期托养、医疗康复、临时暂住、休闲度假等功能齐全的星级养老服务中心,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文娱活动等相关服务,为老人颐养天年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乡镇敬老院加强管理,通过健全功能、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升级为护理型养老机构。二是实行规范化管理,改善集中供养“软环境”。规范敬老院章程、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等,实现民主管理;落实敬老院安全管理各项措施,保障院内老人的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等;加强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五保供养质量。三是扩大集中供养受益面,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农村“五保”老人进敬老院供养,并在红毛敬老院和什运敬老院集中供养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县敬老院推广集中伙食,让入住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减轻家务负担,安享晚年。

2.全面铺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2013年,根据省老龄办的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要求,我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副县长吴钟良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营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013年营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共入户调查330户,符合政府无偿服务对象的有56人,并从当年5月1日开始接受政府提供的无偿居家养老服务。今年以来县民政局在总结去年营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在县城三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成立了泰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累计投入资金17.4万元,共有工作人员9名,服务对象102人。

二、加强社会救助、保障群众困难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加强社会救助、保障群众困难基本生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维护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的根本要求。近几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城乡社会救助和保障工作,做到领导高度重视,分工专人负责,层层分解目标,扎实开展好各类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城乡困难群众生活、住房、就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的具体困难不同程度得到解决。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城市低保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当前,物价持续上涨,特别是米、面、肉类和蔬菜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的价格,导致部分低保对象生活消费品支出增加,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面对这种情况,我县适时提高了城镇低保的标准,从原来的城市低保280元提高到330元。目前我县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为3890户12095人,其中,城镇低保为2473户7453人。今年截止至5月份,城镇低保金累计支出747.08万元,月人均补差195.95元,农村低保为1417户4642人,农村低保金累计支出284.07万元,月人均补差115.9元。今年上半年我县开展了由县政府办牵头,县纪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参与的城乡低保全面核查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清退生活好转城乡低保户1783户,追回违规领取低保资金5.67万元。

(三)农村五保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更加有力,农村五保实现了“应保尽保”。目前我县共有五保户527户535人其中集中138人,分散397人,所有五保对象按政策要求,按集中供养的每人每月450元,分散供养的每人每月350元的标准按时逐月供给,今年截止5月份共支出五保供养120.6万元。

(三)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上半年为切实做好救灾工作,我局及时了解、掌握各乡镇灾情,及时下拨春荒救济粮100吨确保了灾害期间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

(四)医疗救助工作开展情况。继续加大医疗救助工作力度,严格把关,简化审批手续,继续实行医前、医中、医后和居家救助,确保城乡困难居民能够得到及时救助。截止目前,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治病726人次,救助支出215万元。

(五)临时救助工作情况。截止目前临时救助共14户43人,支出1.64万元。

(六)教育救助工作情况。

1.落实贫困住宿生生活补助情况。2014年受助小学生3874名,每人每年补助标准1000元,共3847000元;2014年受助初中生2992名,每人每年补助标准1250元,共3740000元。

2.中央专项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2014年中小学(含中职)受助教师27名,每人补助标准10000元,共270000元;幼儿受助教师6名,每人补助标准10000元,共60000元;受助高中学生65名,每人补助标准2000元,共65000元。

(七)住房救助工作情况。公费配廉租房41户(其中低保户6户,特困户35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512户,共支出189.66万元。

(八)就业救助工作情况。安排困难人员就业71人,低保户就业54人。

三、存在问题

(一)加快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存在问题。

随着我区人口结构变化发展,出现了大量的“421”家庭,即一对夫妇赡养4位老人,家庭养老负担日渐加剧。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病有所医”,成为当前摆在政府、社会和家庭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不足,约束了覆盖面的扩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居家养老站点建设及运行经费的不足,已影响到更好地运作和巩固。二是养老机构建设规模偏小。目前全县现有养老机构勉强能够维持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三是土地资源紧张,养老用房短缺。在当前工作中,在小区建设规划时没有前瞻性,对用于养老服务场所往往考虑不多,导致用于为老服务的场所、公益用房十分紧张,不能满足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需求。同时县城也无土地用于进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四是养老服务质量不高。一方面,全县养老机构服务内容较单一,注重了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没跟上。另一方面,全县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取得专业技术职称,服务质量不够高;专门的社会工作者、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后劲不足。五是保障水平不高。自从实行新农保、新农合以来,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新农保和新农合障水平不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问题依然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贫困山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一些大病支出问题。

(二)加强社会救助、保障群众困难基本生活存在问题。

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有一些不足地方。主要表现在:

1.城乡救助体系初步建成但根基尚浅。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涉及到多项工作、多个部门、多个层次,虽然大多数单位、多项工作都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仍有些工作基本没启动,有的单位重视不够,各乡镇由于工作人员较紧缺,社会救助工作更是难以开展。

2.救助范围基本覆盖但功能不全。现有贫困群众医疗救助水平偏低,贫困群众仍然存在看不起病的现象。

3.救助资金需求量大但筹措渠道单一。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涉及部门多、工作多、资金需求量大,但限于地方财力无力足额满足。五保供养标准低;城市流浪乞讨救助经费明显不足。由于我县地方财力有限,城乡社会救助资金主要依靠中央和省支持,地方配套较少,造成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快速发展与救助制度不相适应的矛盾。

四、今后打算

(一)在加快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工作方面。

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全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规划,确保养老工作有序开展;把老龄事业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目标,进行检查指导、考核验收,定期总结表彰老龄工作;切实解决养老机构在编制、人员、经费、设备、场地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同时,政府要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按照老龄化进程安排财政预算,用于老年福利事业发展和服务设施建设,落实老龄事业经费,并随财力增长增加对老龄事业的投入。

2.制定落实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一要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扩大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对五保、“三无”等特困老人发放医疗救助卡,变“事后救助”为“事前救助”。建立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普遍开展以老年人为重点人群的医疗保健工作。二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五保老人供养标准,将符合低保条件的“三无”老人、孤残老人、贫困老人全部纳入低保,对享受低保且特别困难的老年人和低保“边缘人”加大临时救助力度。三要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老年人赡养纠纷或其它涉老案件,基层组织要及时协调解决,法院要及时受理、及时审结执行,司法行政机关要提供法律援助。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为老服务水平。把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与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的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把养老护理员纳入公益性岗位范畴,由政府购买服务,按规定缴纳两保。二要建立志愿者队伍。发展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鼓励大中专院校学生、机关干部、社区党员、低龄健康老人等有志于老龄事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二)在加强社会救助、保障群众困难基本生活方面。一是打造完整的体系平台,整合各部门的救助力量。加强对救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定期调研调度社会救助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把救助工作抓成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二是调整岗位人员编制,科学定岗定人,合理调配人员,提升服务质量。各乡镇要成立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形成完善的社会救助工作运行机制。

救助教育范文篇7

一、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对照《*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按照组织落实、场地落实、制度落实、任务落实、经费落实的要求,加强镇残联、村残协组织建设。贯彻落实《全国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抓好镇残联、村残协干部培训,努力提高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一支“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队伍。加强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促进协会更加活跃。适时召开全镇残疾人工作者会议,健全规章制度,督促基层残协,加强内部建设,增强能力,拓展业务。

二、培育残疾人种养殖大户,实施“造血”扶贫。

加大对残疾人扶贫基地、残疾人种养殖示范户和小康示范户的扶持力度,重点抓好八字村助残扶贫基地建设,着力实现扶贫方式从“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质的转变。镇残联要有扶持办法、措施和内容,通过多方协调、引导,通过送苗木、补资金、辅技术、抓销售服务等形式,帮助残疾农户发展水果种植,下大力气培育新增残疾人种养殖大户。在扶优扶强的同时,对一些小规模的种养殖户也要提供帮助。

三、加大扶持力度,切实保障残疾人的教育、就业等权利。

切实保障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协助教育部门做好上线残疾考生的报名、录取、奖励工作。深入开展教育助学活动,扩大助学面。

加强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联合镇农科站、镇成校等,开展形式多样、实用有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加大残疾人劳动就业的宣传和推荐力度,积极协调各类企业,扩大安置渠道。加大对被安置残疾职工的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审核力度,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养老保险补贴申报工作。

四、强化康复服务实践,不断完善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

我镇是*县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的试点乡镇。今年要围绕2010年实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加强康复服务中心的建设。把残疾人康复工作融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重点要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有专人分管残疾人康复工作,负责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配备并指导专(兼)职社区康复员进行工作,指导社区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二是认真完成上级交付的各项康复任务。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建立康复服务档案,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

三是指导社区康复协调员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进行残疾筛查和功能评定,早期发现各类残疾,掌握社区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

四是组织协调辖区内的白内障病员筛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疑似患者,及时登记,及时了解康复需求,掌握白内障患者的底数,并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立卡、制定计划、输送病员。

五、努力探索保障工作的新路子,加大扶贫解困力度

贫困始终是困扰广大残疾人的一大难题,扶贫解困始终是残疾人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将采取“救助”型扶贫与“造血”型扶贫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探索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长效机制。

救助教育范文篇8

近年来,受人口流动加速、家庭监护缺失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现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妨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整改措施如下:

一、充分认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关系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救助保护水平,维护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机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健康成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家庭监护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严厉打击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

坚持救助保护和教育矫治并重。积极主动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保障其生活、维护其权益;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制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帮助其顺利回归家庭。

坚持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司法等手段,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责任,不断净化社会环境,防止未成年人外出流浪。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各方协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救助保护工作的合力。

三、强化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部门联动

(一)区综治办要履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职能;把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认真检查落实;对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人数多、街头乞讨数量大,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的地方下达督查通知书并限期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实施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二)区委宣传部要把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考核体系,并积极配合有关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活动。

(三)区民政局要依托现有的救助管理站,设置适合流浪未成年人成长需要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将救助工作向社区拓展,抓好对社区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从源头上预防流浪。大力宣传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积极意义,引导广大市民、慈善机构、企业关注和关爱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提供低保、特困户救助、家庭寄养等多种方式,积极配合司法部门做好对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保护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受助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管理、返乡和安置;协助教育、公安、司法、卫生、劳动保障等部门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知识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医疗救治、技能培训等救助保护活动,帮助流浪未成年人获得谋生技能,为其回归家庭、社会、独立生活创造条件。

(四)区公安局应积极协助区救助管理站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管理。其中由成年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进行调查、甄别,对有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嫌疑的,要依法查处;对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批评、教育并引导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无力自行返乡的由救助保护机构接送返乡,公安机关予以协助配合。要严厉打击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要针对流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加大街头的巡逻力度,组织专门力量在人流集中的车站、码头、广场、商业街、旅游风景区等易发案场所,主动发现和掌握流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苗头和动向,发现窝点摸清人员实施打击。要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作用,组织和动员居民提供线索,劝告、引导流浪未成年人向公安机关、区救助管理站求助,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和被强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要一律采集生物检材,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脱氧核糖核酸)信息库比对,及时发现、解救失踪被拐未成年人。

(五)区市政园林局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应当告知公安或民政部门,并将其护送到区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对突发急病的流浪未成年人,应当直接护送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六)区发改委要帮助解决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予以统筹考虑,并按分级管理原则予以支持。

(七)区教委负责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对返回原籍安置的适龄未成年人,及时接收入学;对家庭特别困难的,按规定纳入当地“两免一补”范围。积极探索适合受助未成年人特点的教育模式。

(八)区卫生局负责流浪未成年人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工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对区救助管理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检查和指导,防止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区卫生局要指定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对区救助管理站突发疾病的未成年人进行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在接到区救助管理站及社会上关于救治流浪未成年人的呼救电话后,应及时调遣急救车辆和人员将患者送往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并进行预防接种,所发生费用按我区关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有关规定解决。积极支持并协助救助管理站对受助未成年人开展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九)区财政局要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经费和专项生活救助、医疗经费纳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经费统筹考虑。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标准可按略高于成年人救助标准予以确定,切实保障流浪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安置。

(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将区救助管理站开展的流浪未成年人职业技能培训纳入管理,积极支持区救助管理站对受助未成年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加强监督与指导。对年满16周岁有就业能力的流浪未成年人,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为流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十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要依法及时办理涉及流浪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件,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法律服务人员为未成年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配合公安机关打击与流浪乞讨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协助做好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的服刑人员子女帮扶工作。对需要法律帮助的流浪未成年人,其本人法定人或区救助管理站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要及时为其提供援助。

(十二)区交通局、火车站要在购票、进出站、乘车等方面积极协助,在必要时为区救助管理站购买乘车凭证,为接送流浪未成年人进(出)站、途中护送等提供方便。

(十三)区政府法制办要适时探索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制度,健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安置和源头预防等相关规定,规范救助保护工作行为,强化流浪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和保护,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十四)区编办负责研究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有关机构编制工作。

(十五)团区委和区妇联组织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工作。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纳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安康计划”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计划。在区救助管理站设立社工工作站,鼓励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劝导、服务、教育、救助等工作,积极开展“一助一”、“多助一”等活动,帮助流浪未成年人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十六)区残联要协助民政和公安部门做好流浪未成年残疾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对区外的流浪未成年残疾人,积极与其户籍所在地的残联联系,做好救助保护工作。对本区的流浪未成年残疾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教育、返乡、安置等工作;对年满16周岁有就业能力的,会同区人力社保局对其进行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帮助其就业。对流浪未成年聋哑人的救助保护,残联应组织人员提供手语翻译与培训。

为做好我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从今年9月1日起,利用一个月时间,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集中清理街头流浪未成年人,切实保障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四、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救助保护工作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建立民政部门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民政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区政府督查室,适时进行全区通报。

救助教育范文篇9

(一)强化残疾人康复服务。

一是强力实施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确保符合要求者一个不落,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高效开展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促进持证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落实落地;三是进一步提高困难精神残疾人住院补助标准;四是做好辅具适配免费发放和补助工作,保障残疾人对基本型辅具需求;五是开展好“同心·康福”脑瘫患者救治行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基金救助活动等社会康复助残项目。

(二)增强教育和就业扶助水平。

一是落实好残疾学生救助政策,实现义务教育、高中(中职)和高等教育阶段就读残疾学生资助一个不落;二是协助教育部门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一人一案”工作,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三是动员社会力量中国狮子联会浙江代表队继续资助我区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争取应助尽助;四是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落实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强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努力提升残疾人就业率;五是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支预算和管理,提升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三)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发挥好残联组织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的作用,将易返贫、致贫残疾人作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人群,联合相关部门精准落实帮扶政策,实行动态清零;二是在春节和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三是协助民政部门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民生工程项目,助推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二级全覆盖。

(四)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严格残疾人证的核发和管理工作;二是按时保质完成持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工作;三是提升全区残疾人“一家一站”规范化建设,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及公共设施无障碍设施宣传、引导等工作。四是严格落实《区特殊困难重度残疾人服务制度》,为特殊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访视、服务。

(五)加大文体宣传工作力度。

一是利用全国助残日和爱耳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扶残助残活动,浓厚扶残助残氛围;二是强化品牌意识,继续打造残疾人电视专题节目《阳光人生》和协助做好“轮椅行”系列活动;三是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读书征文、“四美”评选等各类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其内力动力;四是扎实开展好30户残疾人体育进家庭项目。

救助教育范文篇10

一、把握重点,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全面完成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年度任务。按照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及实施的总体要求,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到位,确保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全面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项目工作任务。免费为896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与救助,为800名残疾人提供康复需求评估与建档服务,并根据残疾人需求免费配发辅助器具;为100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为6名肢体缺失者安装假肢,为15名6岁以下残疾人聋儿实施抢救性康复。为25名城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购买24个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确保73个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岗位稳定和管理到位;在全县危房改造大局中,按照“统筹考虑”、“优先安排”的原则,为24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

全面完成各项中心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工作的各项中心工作任务。

二、整合资源,推进两个体系建设

1、扎实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会同民政、卫生、劳动等部门,做好将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生活保障救助和社会养老保障等救助范围,继续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保障建设,推进残疾人享受社会福利待遇,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扎实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与县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的联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提升社会为残疾人服务水平。落实好阳光家园、危房改造等项目,努力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

三、创新机制,突出三项工作

1、突出巩固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

继续巩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成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会同民政、卫生、教育等责任单位,逐步深化、逐步规范、逐步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扩大服务面,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康复服务领域,实施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工作。积极筹建残疾人康复中心。推进残疾预防工作。

2、突出促进残疾人就业。

紧紧围绕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积极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继续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残疾人就业政策宣传,大力引导并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努力扩大残疾人就业面。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和监管力度,以征促安,更大范围内全县安置残疾人就业。

3、突出规范残疾人组织建设。

按照中国残联统一部署及《章程》规定,做好县、乡残联换届工作,以换届为契机,规范和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加强乡、村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培训和监管,稳定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

四、拓展功能,优化四项服务

1、优化残疾人教育服务。

积极争取国家公益金、贫困残疾大学新生等助学项目,提高扶残助学受益面;进一步摸清学龄残疾儿童底数,协助教育部门,完善特教学校设施,全面提高特教培养,增强聋、哑、智障残疾学生特教水平。

2、优化残疾人文体宣传服务。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残疾人法律法规和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创业典型,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良好氛围。积极选拔和培养残疾人文化、体育能人,开展残疾人文娱活动,使残疾人顽强拼搏精神鼓励残疾人,教育健全人。

3、优化残疾人维权服务。

完善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健全维权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大残疾人法律援助力度,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继续实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助和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加快残疾人无障碍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