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基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8:38:49

救助基金

救助基金范文篇1

为加强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保证基金的合理筹集和有效使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10号)及有关规定,经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多渠道筹集城市医疗救助基金

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多方筹资的原则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基金来源包括:

(一)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开展城市医疗救工作需要和财政支付能力,在年度预算中安排的城市医疗救助资金。

(二)民政部门从留归本部门使用的公益金中按照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安排用于城市医疗救助的资金。

(三)社会各界自愿捐赠用于城市医疗救助的捐赠资金。

(四)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五)按规定可用于城市医疗救助的其他资金。

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经济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补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由财政部、民政部根据困难地区城市医疗救助人数、财政状况以及工作成效等因素确定。

二、科学合理制定救助标准

县(市、区)民政部门要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会同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对本地区救助对象上一年度或前三年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测算,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医疗救助标准,并可根据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实际收支情况对救助标准适时进行调整。

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以及社会互助帮困等后,救助对象个人负担超过一定数量的补助,对于特别困难的救助对象医疗费用和当地政府规定的特殊病种医疗费用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三、严格城市医疗救助资金申请、审批和发放办法

城市医疗救由个人向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的申请表和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县(市、区)民政部门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批,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复核。

经县(市、区)民政、财政部门审核确定后,城市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由县(市、区)民政部门委托给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发放,或由县(市、区)民政部门通过银行、邮局等直接支付给救助对象。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四、切实加强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

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应全部用于补助救助对象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不得从基金中提取管理费或列支其他任何费用。

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要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专账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县(市、区)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基金的汇集、核拨、支付等业务。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按季或按月划拨至本级财政部门“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经批准用于城市医疗救助的公益金应及时由财政专户划拨至“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县(市、区)财政部门收到上级补助资金之后应及时全额划拨至“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社会各界的捐款及其他各项资金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及时交存县(市、区)财政部门“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县(市、区)民政部门也应设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基金的支付和发放业务。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年度收支计划由地方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民政部门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报送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五、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基金安全

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必须全部用于城市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补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虚报情况骗取上级补助的,上级财政、民政部门应根据情况减拨或停拨补助资金。

救助基金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适应全国医疗体制改革,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和社会责任,切实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爱心、慈心和责任心,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二、目标任务

今年全面启动医疗生命救助基金,做到全院人员参与,总资金为10万元,实现10-15人的医疗费用的减免或补助,减免或补助2-4万元,主要是残疾人家庭或无劳动能力,因贫致贫、因病返贫和自然灾害所致无力全额支付医药费用,按先核实,领导组讨论,实行定额补助或减免医药费用等疗程予以实施。

三、资金来源

(一)医院出资,每年投入生命救助资金5.0万元。

(二)医院内职工捐款每年举行一次,其金额达1.0万元以上。

(三)动员部分中标医药供应商适度捐资注入生命救助基金,预计5.0万元—10万元。

(四)动员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且与医疗服务紧密联系捐款注入生命救助基金,预计10万元。

四、生命救助基金的管理

“生命救助基金”设立专户、专帐管理,其帐户设在财务科,会计及出纳员由现行人员管理不变,定期将财务情况向领导组公布情况,并向其作财务分析。

五、基金申报使用程序

(一)各临床科室住院病人在救治中,通过了解及基本核实,在治疗中医药费用支付能力特别有限等原因放弃或中止治疗而要求出院,但病情不允许其出院的等情况,由科室上报情况给基金工作。

(二)医院基金管理管理工作组收到科室申请后,一天内到科室了解核实情况,必要时通过电话与乡、村组负责人联系,特殊时工作组需派出人员进行入户核实。

(三)工作组将情况上报领导组,并提出处理建议,包括补助或医药费用减免额度等。

(四)领导组接到工作组上报情况后,组织相关人员集体审议,提出处理意见,需要补助或减免医药费的,将审批单交财务科具体办理,并与入出院办衔接办理。

(五)工作组接到领导组审批意见后,及时告知病人其家属,并要求病人到财务办理完善相关手续,包括在基金投入人感谢信上签字或自己拟定感谢信,工作组将感谢信邮寄给捐资人。工作组同时还完善其档案。

五、加强领导,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生命救助基金”设立是医院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挥医院公益性的结果,是应对部分病人因贫致贫、返贫或因自然灾害如干旱、泥石流等情况而致返贫而不能支付医药费用的问题,其基金来源于不同领域,属于与医保、新农合一类的生命救助资金。因此,为了管理好基金,树立“以天地立心,以生民立命”的高尚情操,特成立相关组织。

(一)成立基金管理领导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各位副院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其办公室设在新农合办,由同志负责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协调多方争取资金,审核基金使用,设立专户管理基金,并向捐资团体或个人填发证书。

(二)成立基金管理工作组

组长:

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主要职责:核实情况,提出基金使用建议,公示基金使用情况,完善相关办理手续,对资料档案管理。

救助基金范文篇3

一、基金基本情况

我县设立的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开设了“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专户”,该救助基金由我局负责管理,实行专户、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和社会监督。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总到位资金600万元,其中:2016年,省级资金50万元、州级资金20万元、县级到位资金30万元、区对口帮扶资金100万元;2017年,区对口帮扶资金资金200万元;2019年,区对口帮扶资金到位200万元。

二、基金运行情况

(一)使用情况

自2016年基金设立以来,我县卫生扶贫基金共计救助1836人次,救助金额共计314.59万元。其中:2016年救助贫困人口98人次,救助金额15.67万元;2017年救助贫困人口166人次,救助金额31.64万元;2018年救助贫困人口655人次,救助金额164.69万元;2019年截至7月30日救助贫困人口917人次,救助金额102.59万元。

截至目前卫生扶贫基金剩余金额为288.29万元(含利息收入2.88万元)

(二)管理情况

1.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卫生扶贫基金使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专题会,分析基金的使用及对大额救助情况进行审定。根据《省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川财办〔2017〕20号),我局联合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并印发了《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

2.明确救助对象及救助内容。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用于户籍在本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享受现有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帮扶政策的基础上,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贫困患者。救助内容主要是对县域内政策范围外的住院费用、未纳入报销范围的门诊费用、按规定异地就医未能完全报销的住院费用实施救助。

3.制定救助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县域内住院费用及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依规转诊到县域外住院的医疗费用在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倾斜性支付、医疗救助等渠道报销后的个人自付费用超过当年控费要求部分实施救助,不超过5000元的按实际自付金额由卫生扶贫基金予以救助,超过5000元的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救助。

4.规范救助流程。

(1)个人申请。患者本人或直系亲属在卫健局领取《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申请表》,填报申请。

(2)村级初审。患者本人或直系亲属将申请表和身份证、户口簿交由户籍所在地村委会初审,重点核实患者的家庭实际困难情况。

(3)乡镇复审。村委会初审后,将申请表交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核查审批。

(4)县卫健局审定。县卫健局根据基金支付能力和救助金额进行审定

(5)公示。县卫健局将审定的救助情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救助对象姓名、家庭住址、患病情况、医疗费用、救助金额等信息。

(6)卫生扶贫基金原则上采用银行直接“打卡”方式发放。

5.加强基金财务管理

(1)扶贫救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没有出现基金的挤占、挪用、截留。

(2)扶贫救助基金发放根据一定程序审核后的金额实行一卡通拨付给贫困户账户,未出现非贫困人口享受卫生扶贫基金。

(3)扶贫救助基金做到公示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让所有人知晓,同时接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三)加强政策宣传

为提高卫生扶贫基金运行效率,切实减轻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我局安排部署充分利用义诊巡诊活动、现场推进会、手机信息、村务公开栏、走村入户等方式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期间共印发宣传折页万余份,安排各乡镇卫生院组织人员发放到贫困户家中并做好政策解读,使老百姓充分了解卫生扶贫基金救助政策。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1.卫生扶贫基金申报程序复杂,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县外就医报账程序较多。

2.卫生扶贫基金申报涉及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特重大疾病救助、商业保险等不同部门,分属不同的制度保障和政策范畴,针对的保障群体也不同,部门之间联动衔接,数据共享较困难。

3.部分县外就医贫困患者对卫生扶贫基金政策了解不到位,不具备转诊手续,导致不能享受卫生扶贫基金救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健康扶贫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做到优惠政策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有效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救助基金范文篇4

第一条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是用于农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的专用基金。基金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专款专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二条县级人民政府要建立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基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公益金、社会各界自愿捐助、利息收入等。

(一)地方各级财政每年根据本地区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在年初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每年从留归民政部门使用的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三)鼓励社会各界自愿捐赠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四)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五)按规定可用于农村医疗救助的其他资金。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对实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困难地区给予资金支持。中央财政对中西部等贫困地区农村医疗救助给予适当支持,具体补助金额由财政部、民政部根据各地医疗救助人数和财政状况以及工作成效等因素确定。补助下级的预算资金全部通过国库划拨,预算外资金的划拨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用于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补助救助对象的大病医疗费用,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提取管理费或列支其他任何费用。

第四条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年度收支计划由县级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民政部门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报送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第五条县级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以下简称“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资金的汇集、核拨、支付等业务。县级民政部门设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资金的核拨、支付和发放业务。

第六条县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按季或按月划拨至本级财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经批准用于农村医疗救助的公益金应及时由财政专户划拨至“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县级财政部门收到上级补助资金之后及时全额划拨至“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社会各界的捐款及其他各项资金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及时交存同级财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

第七条农村医疗救助的享受对象及救助金额,由个人提出申请,村民代表会议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根据县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规定审批。经批准的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有困难的,由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给予资助,并对患大病救助对象难以自负的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经批准后支付。

第八条用于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合作医疗的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从“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核拨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并通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为其办理有关手续。经县级民政部门批准的救助对象大病医疗费用补助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时将医疗救助资金核拨至民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由县级民政部门支付给乡镇人民政府发放,或由县级民政部门通过银行、邮局等直接支付给救助对象,也可以采取其他社会化发放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九条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应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必须全部用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民政部、财政部根据需要,对各地医疗救助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第十条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故意虚报有关数字和情况骗取上级补助的,除责令其立即纠正,并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外,将根据情况减拨或停拨上级补助资金。

救助基金范文篇5

第一条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是用于农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的专用基金。基金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专款专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二条县级人民政府要建立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基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公益金、社会各界自愿捐助、利息收入等。

(一)地方各级财政每年根据本地区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在年初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每年从留归民政部门使用的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三)鼓励社会各界自愿捐赠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四)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五)按规定可用于农村医疗救助的其他资金。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对实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困难地区给予资金支持。中央财政对中西部等贫困地区农村医疗救助给予适当支持,具体补助金额由财政部、民政部根据各地医疗救助人数和财政状况以及工作成效等因素确定。补助下级的预算资金全部通过国库划拨,预算外资金的划拨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用于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补助救助对象的大病医疗费用,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提取管理费或列支其他任何费用。

第四条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年度收支计划由县级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民政部门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报送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第五条县级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以下简称“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资金的汇集、核拨、支付等业务。县级民政部门设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资金的核拨、支付和发放业务。

第六条县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按季或按月划拨至本级财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经批准用于农村医疗救助的公益金应及时由财政专户划拨至“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县级财政部门收到上级补助资金之后及时全额划拨至“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社会各界的捐款及其他各项资金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及时交存同级财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

第七条农村医疗救助的享受对象及救助金额,由个人提出申请,村民代表会议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根据县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规定审批。经批准的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有困难的,由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给予资助,并对患大病救助对象难以自负的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经批准后支付。

第八条用于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合作医疗的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从“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核拨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并通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为其办理有关手续。经县级民政部门批准的救助对象大病医疗费用补助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时将医疗救助资金核拨至民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由县级民政部门支付给乡镇人民政府发放,或由县级民政部门通过银行、邮局等直接支付给救助对象,也可以采取其他社会化发放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九条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应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必须全部用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民政部、财政部根据需要,对各地医疗救助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第十条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故意虚报有关数字和情况骗取上级补助的,除责令其立即纠正,并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外,将根据情况减拨或停拨上级补助资金。

救助基金范文篇6

第一条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因病致贫问题,推进为民政府建设,旗政府决定设立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简称大病救助基金),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病医疗救助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救急救难的原则;坚持救助水平与我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第二章基金的来源与救助范围、标准

第三条大病救助基金的来源:旗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社会各界自愿捐赠;大病救助基金的利息收入;其他可用于大病救助的资金。

第四条大病救助对象:因病返贫或因病给家庭经济造成严重困难的本旗户籍居(牧)民(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中的大病患者。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大病是指因患心肌梗塞、恶性肿瘤、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暴发性肝炎、重大器官移植手术等入院治疗且医疗费用一次性超出各类医疗保险(包括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牧民合作医疗以及各类商业医疗保险)相应报销最高金额的特殊疾病。

第六条救助标准:参加全旗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患者,在扣除报销和救助最高金额后,剩余自负的医疗费,大病救助基金给予50%的救助,封顶3万元;参加新型牧区合作医疗患者,在扣除报销和救助最高金额后,剩余自负的医疗费,大病救助基金给予60%的救助,封顶3万元;参加各类商业医疗保险的患者,在扣除报销和救助最高金额后,剩余自负的医疗费,大病救助基金给予40%的救助,封顶3万元;各类医疗保险均未参加的居(牧)民患者,按个人实际支付部分的30%给予救助,封顶3万元。

第三章基金的使用与管理

第七条救助程序:

1、救助对象实行年度申请制,逐级申报。

2、大病患者或患者家属向旗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提出附有(社区)和苏木(镇)政府签署意见的书面申请,填写《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受助申请表》,并如实提供患者家庭户口薄、患者本人身份证等相关证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及出院证明、病历复印件、处方复印件、医疗救治发票等;社保、卫生、民政部门以及商业保险报销或救济情况证明。旗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接到材料后组织社保、民政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核,确定救助对象及救助金额。

3、救助对象及救助金额确定后,通知所在(社区)在申请人居住地张榜公示一周,如无异议即通知救助对象到旗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办理有关手续,领取救助金。

第八条大病救助基金的救助对象,实行一次性年度救助。凡在申报中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中止救助,并依法追回救助金。

第九条旗政府成立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旗卫生局,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结余部分滚存结转下年使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同时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十一条旗财政部门应为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的发放提供条件,要根据审核确定的救助名单和救助金额,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位,加强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旗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每半年通过张贴公告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社会捐赠部分同时接受捐赠者查询和监督。

第四章附则

救助基金范文篇7

我国目前约有400万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约4万名,其中50%是儿童。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儿童白血病已成了“可治之症”,并且疗效良好。但是,高达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让许多贫困家庭难以承担。为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白血病儿童救助基金募捐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05〕191号)精神,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关爱生命,拯救白血病儿童”为主题的大型募捐活动,以帮助困难家庭的白血病儿童筹集治疗费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募捐活动主要牵头单位

县委宣传部、县教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企业发展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县工商联、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红十字会为募捐活动主要牵头单位,负责募捐工作的具体事宜。

二、募捐范围及对象

从即日起正式启动募捐活动,接受全县机关单位及个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驻足市属单位、部队的捐赠;接受城镇居民和各界人士的捐款。

三、募捐步骤和方法

募捐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

1、由县委宣传部、县教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企业发展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县工商联、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红十字会联合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书。

2、各级各部门要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传达贯彻市政府办公厅渝办发〔2005〕191号及县政府办公室的通知精神,提出切实可行的募捐工作措施和办法。

3、县委宣传部负责,团县委、县妇联配合,通过新闻媒体向广大群众宣传白血病防治和治疗的有关知识;宣传与病魔抗争的儿童、干细胞捐献、为白血病儿童捐款的典型事例;宣传募捐活动的目的意义。使募捐活动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组织实施阶段

1、县级各部门、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组织本单位职工开展捐献活动。

2、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组织城镇居民、乡镇企业、直属小学和其他社会人员的募捐工作。

3、县企业发展局、县总工会负责组织县内国有企业开展募捐活动。

4、县工商联负责组织县内民营企业开展募捐活动。

5、县教委负责组织直属学校的募捐活动。

6、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倡导医疗机构制定为救助基金资助的白血病儿童实施医疗费用减免的优惠办法和负责组织直属医院职工的募捐工作。

7、县红十字会负责在辖区有关场所设置募捐箱,方便市民捐款。

(三)捐款汇总阶段

1、各级各部门下属单位所收的捐款交主管部门于9月28日前统一交县红十字会。

2、县红十字会将所收捐款及时转交市白血病儿童救助基金会。

四、其他事项

(一)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切实重视白血病儿童救助基金会的募捐救助活动,把组织募捐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指定专人负责,切实做好捐助工作。

(二)新闻媒体要对在募捐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广为宣传。

(三)所募集的资金要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全部进入白血病儿童救助基金专户,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截留挪作他用,违者依法追究责任。

救助基金范文篇8

年月日,县慈善总会阳光电力分会经过近5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在县民政局、慈善总会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正式成立了。“阳光电力基金会”作为慈善总会的分支机构,每年定期对全县农村1700多户低保户和五保户进行救助。

慈善阳光电力分会是县慈善总会的有力补充,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赞成、所拥护的高尚事业、文明事业、光彩事业。“积德行善、扶弱济困”的慈善思想在我们有着浓厚的文化渊源和思想基础。特别是近年来,这一传统美德在我们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但我县还有很多孤、老、残、贫等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生活困难群众。这些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摆脱困境,亟需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救助。多年来,县委、县府、民政部门和县慈善总会一直承担着社会救济主渠道的职责,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助困难个人和家庭。可政府的财力和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尚不能满足我县这些人员的社会保障需要。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机制,特别是通过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上的慈善事业来解决政府难以承受和难以解决的社会保障问题。

慈善阳光电力分会是整个政府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它可以使我们城乡居民生活更有保障,关系更加亲近,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更加安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的今天,让我们关注慈善事业,参与阳光电力分会慈善行动,让慈善的阳光照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县慈善总会阳光电力分会的成立,意义十分重大,标志着慈善阳光电力分会将走上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团体,它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日行一善,从我做起”!让我们伸出一双温暖之手,献上一片关爱之心,共同支持、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慈善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救助基金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适应全国医疗体制改革,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和社会责任,切实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爱心、慈心和责任心,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二、目标任务

今年全面启动医疗生命救助基金,做到全院人员参与,总资金为10万元,实现10-15人的医疗费用的减免或补助,减免或补助2-4万元,主要是残疾人家庭或无劳动能力,因贫致贫、因病返贫和自然灾害所致无力全额支付医药费用,按先核实,领导组讨论,实行定额补助或减免医药费用等疗程予以实施。

三、资金来源

(一)医院内职工捐款每年举行一次,其金额达1.0万元以上。

(二,医院出资,每年投入生命救助资金5.0万元。

(三)动员部分中标医药供应商适度捐资注入生命救助基金,预计5.0万元—10万元。

(四)动员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且与医疗服务紧密联系捐款注入生命救助基金,预计10万元。

四、生命救助基金的管理

“生命救助基金”设立专户、专帐管理,其帐户设在财务科,会计及出纳员由现行人员管理不变,定期将财务情况向领导组公布情况,并向其作财务分析。

五、基金申报使用程序

(一)医院基金管理管理工作组收到科室申请后,一天内到科室了解核实情况,必要时通过电话与乡、村组负责人联系,特殊时工作组需派出人员进行入户核实。

(二)各临床科室住院病人在救治中,通过了解及基本核实,在治疗中医药费用支付能力特别有限等原因放弃或中止治疗而要求出院,但病情不允许其出院的等情况,由科室上报情况给基金工作。

(三)领导组接到工作组上报情况后,组织相关人员集体审议,提出处理意见,需要补助或减免医药费的,将审批单交财务科具体办理,并与入出院办衔接办理。

(四)工作组将情况上报领导组,并提出处理建议,包括补助或医药费用减免额度等。

(五)工作组接到领导组审批意见后,及时告知病人其家属,并要求病人到财务办理完善相关手续,包括在基金投入人感谢信上签字或自己拟定感谢信,工作组将感谢信邮寄给捐资人。工作组同时还完善其档案。

五、加强领导,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生命救助基金”设立是医院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挥医院公益性的结果,是应对部分病人因贫致贫、返贫或因自然灾害如干旱、泥石流等情况而致返贫而不能支付医药费用的问题,其基金来源于不同领域,属于与医保、新农合一类的生命救助资金。因此,为了管理好基金,树立“以天地立心,以生民立命”的高尚情操,特成立相关组织。

(一)成立基金管理领导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各位副院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其办公室设在新农合办,由同志负责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协调多方争取资金,审核基金使用,设立专户管理基金,并向捐资团体或个人填发证书。

(二)成立基金管理工作组

组长:

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主要职责:核实情况,提出基金使用建议,公示基金使用情况,完善相关办理手续,对资料档案管理。

救助基金范文篇10

关键词:救助基金;管理;政府主导;新模式;社会服务

一、引言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简称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从相关文件中可析出概要。首先,文件当属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简称试行办法),其第二条规定了救助基金的主要用途,明确其为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应急性社会化专项基金[1];其次,《机动车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四条提出了救助基金适用的交通事故的三种情形,即于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交通事故受害者的抢救费用超出交强险的责任限额、肇事机动车逃逸,并明确了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追偿权[2];再次,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也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的情形做了规定,明确指出了垫付的条件、限额及追偿权等相关问题[3]。基于上述三个核心文件,我们可以总结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内涵与外延为:国家依法通过特定途径筹集的,在交通事故肇事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抢救费用超出交强险责任限额或者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等情况下,预先垫付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全部或者部分抢救费用、丧葬费用,而后向赔偿义务人追偿的专项基金[4]。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自2010年1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热潮,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赵明昕对救助基金开展的理论探讨,深入分析了国内部分代表性地区救助基金的实施情况,并结合国外救助基金运行经验,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重构中国救助基金制度的建议[5]。杨秀文结合交通事故救助基金运行实际情况,从管理体制、运转情况、追偿情况、救助落实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6]。李树甬针对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暴露出制度不完善、运作困难、管理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等相关问题,从完善基金运行制度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7]。李青武在系统研究了我国现行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追偿权利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救助基金的追偿权与侵权两种权诉合并一起审理的观点,同时提出需对救助基金追偿权辅之以行政管理的观点[8]。王晓庆针对救助基金追偿过程中的程序复杂、难度大、投入资金大的不足,探讨了交通事故救助基金追偿的改进策略,包括转变追偿对象、加强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大追偿力度、加强我国公民对社会救助基金的认识等内容[9]。另外,随着我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弥补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的缺失,有关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我国网约车保险理赔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投保不规范、受损乘客的直接请求权无明确法律依据以及救助基金追偿对象不明确等问题[10]。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在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交通事故领域,由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和合法性的缺失,导致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构建此种情况下的救助基金制度的也迫在眉睫[11]。山东省作为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启动较早的省份之一,早于2011年已颁布《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山东省本地需求的特色发展之路。为推广经验,促进交流,论文作者系统总结了山东省救助基金运行模式,以及在运行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交通事故救助基金运行更有利的措施,为推动我国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二、三级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金字塔”式三级管理模式。从全国范围来看,在救助基金具体运作过程中,各省一般根据当地机构编制历史延循、经济发展等因素采取了不同的运作模式,这些模式大致可以归纳成三种类型:第一种为政府完全主导类,如设立专门的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或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救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政府直接负责管理往往会导致基金运作上的僵硬化和低效化,进而滞缓了救助的时效性,而且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管理需要法律、医疗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合作完成,完全依靠政府机构自身很难满足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第二种类型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模式,如南京市的“紫金保险”模式、河南省购买某保险公司等来全权负责救助基金的管理等,将救助基金推向市场化运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三种类型为“政府管理为主、购买社会服务为辅”的模式,如山东省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运作即采用此种模式,属于“有限放权”模式,实现了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优势资源参与的目的,能够有效融合政府职能与社会专业技术力量,确保了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社会全民公益性属性。具体而言,山东省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遵循省市两级筹集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管理原则,所建立的三级管理模式架构如图1所示。(二)各级职责。山东省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部门所构建的三级运行模式,各级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将救助的“触角”延伸到老百姓的身边,便民利民,详述其内涵如下:模式的顶层为省一级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简称省救助办,其主要职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监督职能,这些职能又可细分为对全省救助基金的筹集工作、垫付工作和追偿工作进行必要的协调和监督指导,以及对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向下一级分配使用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二是统筹分析全省的救助基金运行数据并进行业务研判,依据数据定期挖掘分析全省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形成关于筹集、垫付、追偿进站情况为主要内容的研判报告,向省一级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主管部门(主要是省财政厅)汇报[12]。地市级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管理机构,简称市救助办,是救助基金运行的主要执行者和操作者,其职责主要是负责所辖市区范围内救助基金的受理、审核垫付申请等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将季度、年度本市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情况报送市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等。县区级一般为各市在所辖县(市、区)设立的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受理点,具体负责救助基金的初审工作,填写申请资料并上传,以及现场处理具体申请工作。(三)社会智力资源作用。在救助基金具体实施过程中,案件情况复杂、数量大,尤其是追偿工作费时费力、难度大、效率低,追偿过程中还存在被当事人误解的情形,加之县级救助基金工作大多是交警事故处理民警兼职,导致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为此,山东省采取了从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辅助基金运行管理工作,为政府主导情况下的社会资源介入助力模式。主体为管理机构,社会服务资源仅为辅助机构,有效弥补管理部门在人员数量、专业匹配度缺口等方面的不足,实现了优势互补,也符合当前政府管理模式趋向。显然,这种模式与已有其它地区模式差异明显,其优势在于有效维护了救助基金的社会公益性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价值取向异化。具体来说,此模式下社会服务资源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弥补现有体制下救助基金工作人员不足的现状,一般情况下,管理机构从事基金方面工作的人员仅有三四名,他们熟知业务、懂政策、了解法规,但精力难以应付数量庞大的各类案件,而所购买的社会服务资源可以在专职人员的带领指导下从事具体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汇聚各专业人才,按需开展救助基金管理的各项咨询及实施工作,如法律援助、医疗援助、宣传援助、大数据分析援助等,以及开展追偿工作等,实现人力与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探索运行,山东省救助基金各项工作稳步提升,运行机制逐渐完善、管理更加规范,筹集、垫付、追偿三项主要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步,人民群众对救助工作的满意度、社会层面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申请审批流程及材料需要优化。在实际工作中,救助基金申请审批效率不是很高,主要原因在于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申请与审核程序较为繁琐、受理时长和垫付标准各地并不完全统一,同时卫生主管部门和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核实垫付费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方面审批工作量大、审核周期较长,难以满足突发性案件及时性的需要。第二,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核销工作无法开展。目前管理办法对核销工作只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的核销情形和核销审批程序,导致核销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无法追偿的救助基金账目则一直处于挂账状态,无法抵消。第三,追偿垫付的基金时存在诸多难题。首先,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法人地位不明确。我省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一般均为公安机关的内设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在民事诉讼主张权利时不能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名义提起诉讼,进而难以以法律诉讼形式开展追偿工作;其次,追偿工作还没有形成部门间的协作合力,如在法院调解涉及到救助基金垫付的民事案件时,部分法院没有及时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作为第三方参加诉讼。另外,在保险公司理赔工作中,有些保险公司将事故赔偿款直接划转给赔付方,而没有将救助基金垫付款暂扣或者转交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追偿难问题。(二)对策与建议。1.深入完善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的政策以及法规建设。一是建议将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民政厅纳入联合发文单位,明确法院和民政部门在交通事故社会救助中责任和义务,有效解决救助基金追偿和核销等工作;二是需解决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独立法人主体地位问题,有效主张救助基金的合法权益,便于开展追偿工作,保障基金运行安全;三是通过建立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省市两级联席会议制度来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为救助基金安全、高效、有序运行提供议事机制保障;四是制定救助基金的追偿办法和核销办法,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流程和各部门的职责义务,补齐救助基金管理的缺失环节,打造救助基金科学严密的闭环管理体系。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提取比例按需浮动机制,根据实际需要,由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出建议,主管部门确定提取比例,并保障基金足额提取,为救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2.构建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信用制度体系。探讨实施我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信用管理办法》,并将其纳入《信用山东》体系,明确救助基金信用信息采集、救助基金信用信息的认定及应用、失信的撤销、法律责任等核心内容。建立更有力的失信制裁措施,与其它相关部门实施守信协同激励以及失信联合惩戒,共同推进信用信息互换共享,数据联动,通过约束责任人的生活行为,利用惩戒来达到督促责任人尽快偿还垫付费用。3.加强救助基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救助基金“互联网+”服务水平,扩大救助覆盖面,实现基金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利用政府大数据库资源优势,按照一次办好的标准,构建跨部门的救助基金申请审批追偿核销系统。实现群众网上申请,财政、公安、卫健、民政、法院等部门在网上审核审批,让数据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路,实现业务一次办好。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把交通事故受伤害人员均纳入救助范围,让群众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的兜底保障。4.完善救助基金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逐步提升相关救助基金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水平。加大管理部门对救助基金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从事交通事故处理民警的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逐步落实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当事人告知义务,让老百姓在第一时间知悉救助基金政策,尤其是垫付条件与追偿原则的规定,将警民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构建定周期开展审核人员救助基金业务培训机制,提高审核人员对材料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的认识[13]等。

四、结语

据统计,2019年山东汽车保有量为2351万辆,比2018年增202.7万辆,同比增长9.43%,成为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一,由此带来的交通事故数量增加,救助基金在“救死扶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截止2019年底全省共有近1.5万件救助案件通过系统进行审批,共救助困难群众逾1.5万人,化解矛盾纠纷约3100起、化解信访案事件约262起,在服务中心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协助“脱贫攻坚”、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满意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省将借鉴其它省市的先进经验,继续完善三级管理模式,促进我省的救助基金快速发展,更好服务于“小康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孟媛.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运行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8.

[2]广西财政厅课题组.广西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运作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8(11):14-21.

[3]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75ba6483b8344591abd07917e1d25cc8.shtml.

[4]姚雪荣.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研究[D].2016:6-8.出版信息不详.

[5]赵明昕.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4.

[6]杨修文.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运转的建议[J].道路交通管理,2017(02):41.

[7]李树甬,刘传忠.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的建议[J].道路交通管理,2018,412(12):45.

[8]李青武.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追偿权[J].中国法学,2019(05):285-302.

[9]王晓庆.浅谈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追偿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9(12):73-74.

[10]黑晓峰.网约车乘客交通事故保险理赔问题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

[11]罗继红.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法律问题研究[D].2019.出版信息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