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运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2:14:19

禁烟运动

禁烟运动范文篇1

一、财政困境下禁烟的缘由

清末,满清王朝一方面需要支付巨额的皇室开支,一方面又要应付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清廷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然而,不道德的鸦片贸易税收在晚清财政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诚然,“在中国,财政无疑像一块礁石,而国家这只航船很可能触礁沉没。”[1](P651)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晚清政府冒着财政崩溃和政权灭亡的危险掀起了这次全国性的禁烟运动呢?

第一,鸦片烟毒耗银费财,导致国家白银大量外流。鸦片战争爆发前,西方列强对华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因鸦片的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开始破坏天朝的国库收支和货币流通”。[2](P28)白银的大量外流,引起政府的极度恐慌。从1870年到1890年的二十年间,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都在90000担以上,洋药价值每年平均三、四千万两,相当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二至三倍。[3](P859)尤其是在1865年之后,洋药进口每年五万余担,“价值银三千余万两,而民间完纳税厘,加以贩运水脚,及至煎膏吸食,视原来之价约加一倍,是洋药一项每年民间已耗银六千万两矣⋯⋯土药价值虽较洋药仅及其半,然出产之数视洋药多至六倍有余,则其价值之银计尚不止三倍。虽税厘较轻,贩运水脚较少,然至煎食之时亦必视原价加十之五,是土药一项每年民间耗银一万四五千万两矣。总计洋药土药两项,民间所耗之银,每年当在二万万两以外。”[4]禁烟谕令颁布前夕,还有朝廷重臣上陈奏折,力主清廷禁烟,并进一步分析了鸦片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危害。

第二,鸦片贸易合法化之后,土种鸦片的产量骤然上涨,致使晚清农业受到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经济为鸦片所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缓解财政困境,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威逼利诱之下,施行“寓禁于征”的禁烟政策,使鸦片贸易走上了合法化的道路,从此鸦片流毒一发而不可收拾。1839年,烟土输入5万担左右,本土1万箱左右,计600万斤左右,烟地30~40万亩。[5](P90)1906年,土烟洋烟合计有64万担,是道光时的12倍。中国本土大量种植鸦片,烟地达到18713,600亩,生产鸦片584800担。[6](P457)吸食鸦片的烟民遍及各个地域,几乎渗透了所有的行业,1906年竟达到2000万人。[5](P197)故此,清政府严厉禁止国内种植鸦片,督促和提倡种植棉花或五谷杂粮等,力图减少鸦片贸易造成的经济损失。清末,不仅洋烟大量合法进口,而且本土鸦片产量骤增,甚至超出进口鸦片。国内土产鸦片数量的遽然增加,虽然客观上抵制了洋药进口,但也使整个晚清社会陷入鸦片毒害之中,人民因之而失志,农业因之而减收。

第三,国际社会禁烟浪潮迭起,使清廷禁绝鸦片的信心日益增强。20世纪初,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实力已超出英国,雄居世界榜首,在世界政治格局中逐步取代英国充当领袖角色。此时,与英国积极开展对华鸦片贸易相反,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倡导禁烟,尤其是在东方积极支持清政府的禁烟运动,对中国禁烟起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903年美国同意中国限制进口吗啡,1905年又联合日本等国呼吁英国停止鸦片贸易,认为鸦片贸易“不但有损中国,亦有损于世界各文明国”。1906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又以属地菲律宾烟患严重为由向英国提议,由美、英、法、荷、德、中、日等国组成委员会,共同调查远东鸦片贸易问题,给予中国禁烟运动以国际支持,客观上也促成了《中英禁烟条件》的签订。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范围内的禁烟舆论,为清末的禁烟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世界范围内禁毒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第四,国内先进知识分子强烈呼吁政府积极禁烟,拯救民生。鸦片对人的戕害,早已引起知识分子阶层的担忧,他们认识到鸦片不仅危害到清朝的国计民生,而且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影响。同时,一些政府官员也上奏鸦片烟毒之害,积极倡导和推动禁烟运动。1905年5月底,中国驻英公使汪大燮在奏折中分析了“寓禁于征”政策的失败,并力陈嗜烟、聚赌和妇女缠足等社会毒害,尤其认为鸦片烟毒“为我岁费三四千万所购得之恶名,不可谓非至愚之甚矣”!同年,户部在有关禁烟的奏折中亦阐明了鸦片烟毒之害,可以说,如果没有民间强烈的禁烟舆论,仅有政府官员只言片语的禁烟策论是不可能促使清政府下定禁烟决心的,更不可能在重重困难中取得成绩。

二、财政困境下的禁烟措施

清末禁烟运动从1906年9月开始,直至清亡,历时五年。在这场运动中,清政府通过外交谈判,和英国缔结了两个重要条约:《中英十年禁烟条约》和《中英禁烟条件》,规定英国政府以每年递减十分之一的比例,十年后完全停止向中国输入印度鸦片。在内政方面,清廷始终把禁烟当作大政方针,颁布了诸多禁烟章程和法令,试图以此为契机,转弱为强,振兴中国。新政后期,清政府不顾政府财政的拮据,不惜牺牲巨额的鸦片税收,积极和西方列强交涉,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禁烟措施,制定了严密的禁烟章程和奖惩条例,在全国广泛设立了禁烟机构,以保证禁烟运动的顺利开展和如期成功,形成了以禁种为主、禁吸和禁贩为辅的禁烟程式。

首先,颁布一系列的禁烟章程、法规和条例。在国内外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同时也为了树立励精图治、锐意图强的新形象,清政府在1906年9月20日颁布了禁烟谕令,历数鸦片之害,“著定限十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一律革除净尽”[7](P5570),由此拉开清末禁烟运动的序幕。此后,清廷连颁谕令,制定严密的法律法规,将禁烟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化。1906年11月30日,政务处拟定《禁烟章程》十条,不仅概括性地从禁吸、禁种和禁运等各个方面作了

规定,涵盖了这次禁烟运动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具体要求各地方以牌照作为购买鸦片的凭证,呼吁各地绅商成立戒烟会以助禁烟。[7](P5593-5596)1908年5月23日,民政部会同度支部又拟定《禁烟稽核章程》,共九章二十三条,主要是针对政务处原订章程的各项措施,把禁烟期限、检查、考核和奖惩方法加以明确规定,实质上是使《禁烟章程》更加具体化。同年6月8日,禁烟大臣拟定《禁烟查验章程》十条,令各省成立戒烟分所,检查各级官吏有无烟瘾。1908年8月20日,吏部奏定《严定禁烟考成议叙议处》六条,将禁烟成绩作为地方官考

成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无疑增强了地方官员禁烟的责任心。1909年4月14日奏定《续拟禁烟办法》十条,4月20日又奏定《续拟严定禁烟查验章程》十条,进一步严格执行调验官员吸食鸦片的规定,对吸食鸦片的官员严惩不贷。1910年1月28日,宪政编查馆奏拟《禁烟条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各项处罚措施,使禁烟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

其次,组织建立一系列官方和民间的禁烟机构。在颁布一系列禁烟章程、条例和法规的同时,清政府又着手建立政府性质的禁烟机构。1906年11月,清廷下令在京师设立禁烟总局,在上海设立禁烟总会,负责调查各省禁烟事宜。1908年4月7日,清政府著派恭亲王溥伟、协办大学士鹿傅霖、协办资政院事务景星和丁振铎等4人为禁烟大臣,并由他们精选中外良医,于京师设立禁烟公所,成立了中央的禁烟机构,随时对京内堂官以上、京外监司以上吸食鸦片的官员进行调验。[7](P5879)同时,由于禁烟运动深入以后,中央财政竭蹶不堪,清政府将禁烟的财政支出寄托在地方财政的收入中,要求各地督抚颁发各项章程,建立禁烟公所。1910年11月,北京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联合各省厅州县自治团体设立禁烟分会,要求缩短禁烟年限,并争取各国教会慈善会对禁烟进行声援。同时,民间也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禁烟组

织。禁烟机构的不断完善和民间禁烟组织的勃兴,使中央和地方的禁烟运动连为一体,有利于加强政府对禁烟的领导,为禁绝鸦片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与各国签订阶段性的禁烟条约。在国内积极采取禁烟措施的基础上,在国内外禁烟舆论的支持下,清政府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多次与西方各国交涉,签订了一系列禁烟条约。1907年12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十年禁烟条约》六条,规定从1908年起以每年五千一百箱的定额削减英印鸦片的进口;并重征鸦片税厘,每百斤进口鸦片征收税厘银二百二十两。[8](P445)中英禁运鸦片条约的签订,不仅坚定了清政府的禁烟决心和信心,而且有利于清政府与其他各国的禁烟谈判。中英禁烟条约实行三年之后,中国禁烟已经初见成效,不少省份已禁绝罂粟的种植。清政府依据前一条约,又与英国续签了《中英禁烟条件》及附件,确保禁止印度鸦片的输入,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清末禁烟运动的蓬勃发展。而且,中国禁绝鸦片的举措和决心,得到了国际社会舆论的认可和支持,尤其是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的支持。这在客观上大大激励了清政府的禁烟行动。

三、禁烟运动取得的成效

与以往历次禁烟运动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禁烟侧重于内地鸦片的禁种、禁运和禁吸。鸦片贸易合法化之后,清末鸦片本土种植较为普遍,由于土地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加之各地督抚对待鸦片的态度各异,因此各地鸦片烟毒泛滥程度不同,各地禁烟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大致划分,沿海省区的禁烟侧重于禁吸和禁贩,而内地省区侧重于禁种、禁运和禁售,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第一,禁种措施得力,土产鸦片数量急剧减少。我们可以通过禁烟谕令颁布前后三年间土产鸦片的数据比较得出。根据史料统计,光绪三十一年全国各省出产土药142698担,三十二年全国土产鸦片为148103担,三十三年由于禁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各省生产的土药骤降至119983担。其中,山西、四川两省的土药减产尤为明显,1905年山西的土药产量为13573担,到1907年时则仅有4946担;1906年四川的土药产量是57463担,次年迅速降至44519担。云南的鸦片更是减少了9016%,1906年从蒙自输出的云土达到4012担,在1909年减少到527担,到1911年又减至187担。这说明清末的禁烟运动遏制了土烟生产日益猖獗的势态,成绩斐然。

第二,签订禁烟条约,合理有效地减少了外国输入中国的洋药数量。1907年签订的《中英禁烟条约》,是晚清屈辱的外交史上力争国权的成果之一。按照条约规定,每年英印输入中国的洋药数量每年以五千一百箱递减,1906年输入洋药54225担,1910年降至35358担。这和国际禁烟会议的召开密切相关,也与国际禁烟团体的支持和协助紧密相连。同时,在中国政府的禁烟压力之下,外人居住的租界也被迫关闭烟馆,厉行禁烟,上海外国洋行用来储存鸦片的四艘鸦片趸船也在1910年被迫废弃。[9](P142)

第三,吸食鸦片的人数减少甚多。1911年,京师戒食鸦片的人数共有21000人,陕西有560000人,浙江有221000人,湖北有117000人,河南有100000人,山东有85000人,福建有55000人,湖南有20000人,其他省份虽然没有确切数据统计,但据此类推,人数亦属不少。就江苏一省而言,未实行禁烟以前“三十七厅县共有膏店一万二千七百九十余户,每日销膏三万九百九十两”,到了1909年,全省“实存膏店二千八百三十余户,每日销膏一万八百余两,膏户已减去八成左右,销膏已减去六成有余,不可谓非明效大验。”[10](P363)由此可见,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是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澳]骆惠敏,刘桂梁等译.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乔·厄·莫理循书信集:1895—1912(上)[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1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3]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1

[4]陶世凤.复庵先生集[Z].

[5]苏智良.中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

[7]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8.

[8]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二)[M].北京:三联书店,19571

禁烟运动范文篇2

一、林则徐"禁烟运动"前的中国

从十四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文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新航线的开通,现代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的距离。古老的东方,特别是充满神迷感的中国,西方各国早就意欲打开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的大门。最早来华的是十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些当时海上的强国,葡萄牙是自西而东,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间(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间到达广州沿海,在广州附近的一些小岛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条葡萄牙船来到广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宁波,明朝官兵还与葡萄牙人发生武装冲突,据西方人记载,葡萄牙死于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来华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货物湿水,需要"借地晾晒",重金贿赂广东地方官,租下了澳门,每年完纳地租银一千两,一七四0年减少为五百两,历来均向山县缴缴纳。

西班牙来华的方向则是自东而西,由南美洲到达菲律宾,一五七一年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曾帮助当时的明朝政府夹攻以林凤为首的中国海盗,这样便开始了与中国最初的关系,但是当时的交往只限于在福建海口进行通商,一五七五年西班牙首次到达了中国大陆,要求与中国通商,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允许。

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兰也开始寻找与中国发生关系,荷兰是一个后起的西方强国,明朝万历二十九年(一六0一年),荷兰的商船首次来到了广州,要求与中国通商。但是未得到明朝政府的允许,以后荷兰人曾两次占领澎湖列岛,明天启四年,明朝官兵夺回澎湖列岛,接着荷兰人又占领了中国台湾,到了清朝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台湾赶走了荷兰人,荷兰人的"武力通商"的办法才告结束。

英国是从十六世纪开始,英国女王伊利莎白曾两次致书中国皇帝,要求建立关系,但都没有成功。一六三七年英国派了四只军舰来华,驶入珠江和广州,要求与中国建立关系,结果与中国发生了最初的冲突。一七九二年,英国又以补贺干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派遣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启程来华,九月在热河觐见了皇帝,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通商口岸,设立商馆等建议,均被干隆皇帝向英王颁发"敕谕"拒绝,马嘎尔尼被迫扫兴而去。一八一六年,英国又派遣阿美士德为首的使团来华,主要目的是谋求驻使北京,开放北方通商口岸及争取广州的的英商有更大的自由。但是,因阿美士德等人坚持不行跪叩之礼,同清延争执不下被逐回。一八三二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一个名叫礼士的船主,带领广东商馆职员林塞,化名胡夏,及传教士郭士立,化名甲利,一行七十多人,对中国进行实地贸易考察。

法国一六六0年,成立了中国公司,一六八八年法王路路易十四派遣第诚、白普、洪若翰、李明、刘应等五名传教士到北京。一六九八年,第一只法国商船开来中国,从路易十四,路易十六,一直到拿破伦,法国曾多次派传教士商船到中国。

美国则是一个后起的经济强国,一七六八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次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到达了广州,商船在广州出售西洋人参,赚了三万七千多元,从而吸引了大批美国商人到中国经商。而美国则是后来者居上,在以后的发展中美国以自己技术,资源,资金等雄厚的力量,逐步取代一些"老牌"的西方强国。

尽管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初,西方各国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国都曾先后不断的派出大批使者和商人,以及商船队到中国进行贸易,但是在这三百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是居年年出超的有利地位,这种情况可以从中英贸易关系方面看出来。(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英国占据最主要位置,其余的荷兰,法国等国的输华总值还不及英商输出总值的一半)。见下表:

中英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一七六0至一八三三年每年平均数)

价值单位:银两指数:(一七八0至一七八四年)平均=100

年度进口指数出口指数

1760一6447028636·197958647·0

1770一741466466112·62119058101·0

1780一841301931100·02083346100·0

1790一945007691384·65843714280·5

1800一047715556592·67556473362·7

1820一246525201501·29816066471·2

1830一337335023563·49950286477·6

(参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就学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版,第二、三页。)

英国与中国进行贸易,用什么东西来换取中国的货物,从输入到中国的货物来说,英国本土的出产,实在没有一件是中国民众所喜欢的。当时英国本国的王牌货物是毛纺织品,但是这种货物既不够精美,也不够便宜,在中国找不到什么主顾;而英国商人(主要是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出的货物以茶叶为大宗,其次则为生丝、土布、还有一些零星货物如大黄、瓷器、糖、樟脑等,向中国输出毛纺织品,金属(铅料,铜及打簧货),从印度运来棉花;美国从广州输出的主要商品是生丝、茶叶、土布三项,向中国输出的西洋参、皮毛、檀香木等。所有输往中国的商品,对中国来说可有可无,中国有的是绸缎土布,英国毛呢在中国很难找到销路,不赔本就卖不出去。如英国从一七八六年到一八二九年,曾八次来到中国推销棉纺织品,都销路不佳,多次赔本。一八二一年英输往广州的英花呢四千五百零九匹,剪绒与天鹅绒四百一十六匹,在广州市场上拍买脱手,结果赔本百分之六十。

英国的一些奢侈品,市场需要量很少,印度来的棉花尽管有用,但中国也是盛产棉花的国家,只有在苏,浙一带棉花歉收时,印度棉花才有销路。在十八世纪末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出茶叶每年约在四百万两左右,仅此一项就可以抵消当时英国输入中国的三项主要商品(毛纺品,金属品和棉花),中国结实的土布则又畅销欧,美市场,美商每年从中国贩运二、三百万匹。这样,当时的英美等国不能向中国提供什么象样的商品,而又迫切需要中国货,所以中国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大量的出超。以中、英间的贸易而论,到贸易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每年出超的价值,高达白银二、三百万两以上,英国必需用白银(西班牙、墨西哥银元)来支付,以至当时来广东进行贸易的外国商船,所带的货物不多,而大量的却是银元,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商船,经常要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现银,商货不多。所以,东印度公司对广州的整个进出口生意是无年不赔的。

中国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差额,以及与其它美国等国之间的差额,这些开始加剧了双方的贸易矛盾和摩擦。造成当时这些差额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从中国方面说,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物产和土地资源,本身的农业和手工业完全可以满足封闭的自给自足的需要;从西方国家来说,尽管他们的技术先进,产品新异,但是其工业产品规模要达到足以排挤中国的货物,攻破封闭的中国市场大门并不是十分容易的。比如最早来华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都还不是工业大国,拿不出什么制造品输入中国,葡萄牙虽然租借了澳门,但也只能把中国的丝绸、瓷器、手工艺品等运往南洋,印度和欧洲贩卖,而把南洋的香料,药材等物,以及少量的欧洲商品运销到中国。这种贸易,中国货经常出超,他们的支付手段是白银;西班牙也是经常从墨西哥运载大批白银到吕宋,而由闽,广商人贩运丝绸等货到吕宋换取银元载回中国。这两个原因说明,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地大物博的古老的大国,并不是可凭一些少量的现代产品就可以打开其封闭的大门,也不可能通过少量的新产品,新技术就能改变中国民众的消费传统。见下表:

东印度公司输华商货的盈亏

一七七五至一七九九年每年平均数价值单位:银两

年度毛纺品金属品东印度产品总计

1775-79-23788+7679+17512-2831

1780-84-22456+6754-4849-23199

1785-89-26284-4443+24829-7906

1790-94-1061877+24746+26703-62141

1995-99-191552+9772+20687-168099

(参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十七、二十页。)

二、做着"天朝大国"美梦的清王朝

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就极力想打开闭关销国的中国门户,但是长期与世界割绝的清政府并不想急于同世界来往,在他们眼里中国仍然是一个"天朝大国",其国内无所不有,不需要借助于外国,相反地由于民众与外界的接触,还会造成反对清王朝势力的增长,自然清政府反对打开国门。一六八三年台湾抗清政权被摧毁,第二年,康熙曾一度下令开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四个口岸与外国通商,广州则是当时对外贸易的集中地;而到了一七五七年干隆帝索性将通商地限定在广州一地。

为了限制外国商人,清政府还设立"公行制度",规定外商来华办理贸易和其它事务,均须经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来进行。"公行"制度由来已久,早在明代废除"市舶司"制度就逐步形成了。在明代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设有专门机构,即"市舶司"来管理和经营。后来对外贸易发展了,这种由中国官吏直接与外商交易的"市舶司"制度就不适用了,于是废除这种制度,改由政府指定几个商人,设立牙行来进行进出口贸易。这种机构被称为"牙行""洋行"。到了十八世纪初,各洋行商人为了避免彼此间的竞争,就联合组成一种行会性质的"公行"。一切进出口贸易都由公行统一经营。公行通称十三行(最多时达到二十六家,最少时只有四家,并非固定十三家)。它在清政府对外关系上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公行首先是个垄断性的商业组织。一切外国进出口货物,均由其承销。由中国内地出口的货物由其代销,并负责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它还代替清政府执行政治方面的职权,外商来华贸易应缴纳船钞货税,均由其经手,即所谓"承保税饷"。此外,它还代政府办理一切对外商的外交事宜。外商是不准与官吏直接交往的,一切命令,文书均须由公行转达,所以公行实际上是兼有商务和外交两种性质的一个半官方组织。

除此外,清政府对外商来华的活动还进行了种种限制。干隆时(一七六0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奏"防夷五事",由清政府颁布执行,所谓"防夷五事"是:第一,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第二,外商到粤后由"寓居行商管来稽查";第三,"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第四,"严禁外夷雇人传递信息";第五,"夷船泊年""拨营员弹压稽查"。嘉庆十四年(一八0九年)又颁布了《民夷交易章程》,规定"兵船不准擅入内港,外商不准久住澳门,清查澳门户口"等等。到道光时(一八三一年)又制定《防范夷人章程》和《八条章程》。这个章程除重申以往的规定外,又增加了禁止外商偷运枪炮,禁止私雇买办,并限制外商在中国之行动,如禁止外商坐轿,禁止外国妇女进城,不许外商在所住商馆中擅自出入等项目。

除此外,清政府对输出货物的品种数量也加以限制。粮食(米、谷、麦、豆、杂粮)五金(金、银、铜、铁、铅),军火(硝磺)以及书籍(史书、一统志,地理图等)均严禁出口。丝、茶、大黄的出口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丝以琉球国为例,按照一七六四年干隆的谕诣,只准"岁买土丝五千,二蚕湖丝三千斤"。各口岸及出入地方,还要"严加复查,以杜影射"(《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第四九一至四九二页。)。进口货物的正税(包括船钞货饷)虽然很轻,约为值百抽二,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贪污成风,官府所取的"规礼"和公行所取的"行用"很多。据一七五九年新柱,李侍尧等说:"外洋番船进口,自官礼银起,至书吏、家人、通事、头役止,其规礼:火足、开舱、押船、丈量、贴写、小包等名色共三十八条。头绪紊如,实属冗难。",所谓"行用"是公行的办公费用和"拖欠夷债,亏空税饷后公行的垫赔费,本为值百抽三,但后来逐渐增多。一八一0年英国大班剌佛(J·W·Roberts)向广东巡抚申诉:"始时洋商行用减少与夷人无大损益,今行用日伙,致怀远人贸迁。如棉花一项,每石价银八两,行用二钱四分,连税银约四钱耳。兹棉花进口三倍于前,行用亦多至三倍,每石约银二两,即二十倍矣,他货称是。"(参阅王之春:《国朝柔远记》卷。)。

上述的通商制度和通商情况构成了清政府闭关销国的政策,应该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这种闭关销国的政策呢?笔者认为,清政府的这种闭关销国之策,有百害无一利。它一方面限制中国商品的出口,限制了中国民众与西方的贸易,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中国民众对西方先进科学和技术的学习。这种阻碍作用在十八世纪以前是较为显着,当时西方一些先进的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初期,他们对世界的"贸易侵略"还只限于印度,南洋等地,以当时中国雄厚的国力而言,处在发展初期的西方国家还不具备大规模"贸易侵略"中国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打开国门,自由地放开贸易,鼓励中国民众出洋经商,中国是完全有可能赶上西方发展的步伐。如后起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开放结果,赶上了西方国家。正是由于清政府继续采取的闭关销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后来"鸦片战争"的更大灾难。

尽管当时西方在发展,世界在发展,而在东方的清王朝却继续执行着闭关销国的政策,中国不仅越来越落后和腐败,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此时的中国已经由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成为一个"东亚病夫"。为什幺一个曾经走在人类前例,并为人类带来许多古代文明和发明,以及曾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史学家等的古老国家,在向现代文明迈进的时候,又突然停止了脚步,并又被世界的发展大大地抛在后面。有些史学家曾简单的把它归罪于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的无能和愚昧,固然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是除了这些原因外,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当时的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销国"的政策,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长达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延续。

中国社会最初的氏族走向国家的过程中,曾遗留下来的以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为原则的宗法制度,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君主的家族统治,家国合为一体,以血缘宗法纽带维系,家族中的家长制扩大到国家,也就是以后中国封建与专制的"朕即国家"的"皇权天下"的高度集权的君主国家。中国自秦始皇建立这种中央集权的封建与专制国家以来,二千年来尽管这种封建与专制王朝,经历了无数次的王朝更换,以至到清王朝的确立,无非都是一种封建专制王朝代替另一种封建专制王朝。秦始皇建立的这种中国封建专制王朝,二千多年以来,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君权至上,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从上到下建立了一种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集权的社会制度。中国为什幺与西方国家相比,不仅封建与专制时期的时间长,而且又较为稳固,这是因为与西方相比,一方面中国封建与专制时期经历的时间二千多年,时间长和影响深,而西方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另一方是因为中国的中央集权国家一建立就基本上包括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了中国现有的大部分民族几千年中国经过了几十个王朝和几百个帝王,但无非都是一个"农民王朝"代替另一个"农民王朝",都是建立在"农民暴动"的基础上,都是"农民占山为王"的结果,二千年来没有任何改变;而在欧洲众多的民族从来就没有统一在一个中央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内,大部分国家都处在一种分散的范围相对较小的君主专制的国家里,这些国家不完全都是"农民暴动"的结果,有些则是民族自治的结果等。这些原因造成中国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集权体制强大能延续较长的时间。

二、封建与专制王朝所倡导的愚民学说的影响。

欧洲社会从古到今没有一种思想曾垄断和主导人们的思想,而中国长期的"儒家学说"曾一度成为垄断和主导人们思想的学说。中国的儒家学说,提倡孝悌、修身、仁义等,其中孝悌的学说,即对祖先的崇拜,对长辈的孝道,对家长的服从,被中国封建专治统治者变为对君主的崇拜,忠顺和服从。《考经.广物名》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长;居家里故治可移于君"这说明由于家国同构,家族中的"事亲孝"、"事兄弟"、"居家里"等伦常规范,变成了国家的普遍规范,"忠"、"顺"、"孝"都移于"君"、"长"、"国"。在家国同构的社会里,"忠君"的观念成了孝悌观念的必然延伸。而所谓的"修身,仁义"等都只是在"忠君"、"唯上"的观念基础上建立的,这样封建与专制统治者倡导的所谓人生价值在于"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实质在于从思想和道德上对民众的行为进行限制,而这种道德和思想标准是,只有所谓社会的"仁义",君子的"义利",没有民众的"自身"和"义利","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性点灯",君子可以任意"吃喝玩乐",而百性则只能遵守"仁义"。

三、长期形成的以农业为主体的封闭的自然经济。

十八、十九世纪时期的欧洲,由于"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上的革命,使得欧洲的经济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工业和商业开始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而在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里,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则主要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自然经济形态。虽然秦汉以后的中国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汉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域中,仍然是以农耕为主,农民被分割在小块的土地上,以宗法式的家庭为生产单位,使用简单工具,人们按照性别,年龄形成了一种自然分工,这就是中国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小经济尽管组织分散,范围较小,水平低下,但是当时的中国农业养活着中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存物质来源,而且也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和历代政权希求稳定的基础。中国的这种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又强烈地排斥商品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的小农生产者,不仅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日用品和手工产品,这些产品基本都是自用,与商品经济无缘。因此中国历来是"以农业立国",表现在人们的观念上,则是"重本抑未"、"重农抑商"。而农业与工商业相比不仅生产落后,效率低下,特别它造成人们的经济观念保守,缺少商品市场意识,无法接受一些先进科学与技术;而反映在当时清王朝的统治者的观念中,则把外国先进技术视为"妖术异技",反对民众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四、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祖先自古生活在东亚大陆上,中国的西南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原上绵延着高耸的雪山,西北除了陡峭的天山山脉外,就是横无际涯的漫漫沙漠,北部是内蒙古高原,布满了草原,沙漠和不可跨越的森林,东北部是雪皑皑的大小兴安岭、冰雪、险峰和森林形成了一道天然阻隔,东南则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古代如此简陋的交通工具是无法打通外部的联系,也就不可能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的情况。同时中国的这种自然环境又造成生产方式是以农耕占主导地位的形式,中国地处北半球的温带、黄河、长江流域,气侯则十分适应农作物生长,中国是一个原高、沙漠、大海包围的大陆国家,与外部交通极不方便,中国与世界上许多以海洋的航海为生和草原的游牧为生等的民族都不同,他们必须以封闭的陆地为生。这些情况都在相当程度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保守性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正是在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中国民众是长期流行的"自我中心,自我为大"的观念,所谓"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即是表现了一种自居于世界中心的狭隘的心理。

三、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鸦片

西方各国特别是英国在与中国的相互贸易中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期,所有英商不得不运送白银(多是西班牙、墨西哥的银元)到中国来贩运货物。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商运到中国的商品,尤其是印度的棉花是可以回收一部分白银的,但数量仍然只能部分解决中英贸易的不平衡问题,总的来说,当时的中英贸易英国一直处在逆差方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到了十八世纪后期,英国的一些商人开始发现了鸦片这种东西能够谋取高额利润,又能够在中国找到销路,并且可以用来扭转英国在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于是,鸦片就成为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

鸦片原出产于印度,小亚细亚一带,在一七六七年以前由印度输入中国的鸦片每年数量不超过二百箱,当时清政府许可输入鸦片供医疗之用,一七七三年英属印度政府确立了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政策,一七九七年又给英国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专卖权,到一八00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已达二千箱。鸦片贸易对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英属印度政府带来了较大的利润,以一八一三年为例,这年印度上等鸦片每箱成本费是二百三十七户布,而它的拍买价格,每箱是二千四百二十八户布,超过了原来成本的九倍。其次,鸦片税又是印度政府的大宗收入,在孟加拉它按鸦片成本百分之三百以上的税率抽税,一八二九年至一八三0年印度政府鸦片的税收已超过一百万英镑,约占全年部收入的十分之一。

至于鸦片贸易,对于鸦片贩子来说,那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既不需要纳税,又能拿中国烟贩的现金,稳妥地坐收暴利。许多英国鸦片贩子,通过鸦片贸易在中国发了横财,对当时的英国政府来讲也是极为有利的。英国强迫印度生产鸦片,换取中国白银,借以扩大英国工业产品在印度的销路,印度用种植鸦片的收入购买英国用印度的鸦片换取中国的茶、丝、运销到英国和世界各地。可见,在英国--印度--中国,即棉纺织品--鸦片--茶丝,这种循环贩卖的"三角贸易"关系中,中国是受害者。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十九世纪初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输出迅速增加。鸦片贩子偷运鸦片的办法,是先把鸦片囤积在澳门,然后用船载往黄埔,秘密走私;而清政府的"缉私巡船",有些由于受到贿赂,也不闻不问,这样鸦片的输入量,到了嘉庆年间已达到了每年四千多箱,而到了一八四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前,已达到了四万多箱,竟然扩大了十倍左右。

鸦片的大量输往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祸害,起初,吸鸦片的还只是一些土绅、官吏、大商人、大土地所有者,到后来依附于上层统治者的各种人物,如差役、兵丁、僧侣、道士、妓女等,还一些流浪汉、乞丐、土匪和一些下层人士都开始吸鸦片烟来,鸦片含有大量的的毒素,吸食者成瘾者,精神萎靡,身体消瘦,形成不生不死的状态,最后多数因衰竭致死。据称一八三五年估计,全国吸食鸦片者在二百万以上。从地区来讲,道光年间,西南至云贵,西北至晋陕,东北至盛京,各处城乡集镇,都有鸦片贩运出售,流行地区已从沿海扩大到内地十几个省;在经济方面,鸦片走私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方面的长期优势,中国一向出口的茶叶、生丝、布匹、药材等货物,不够抵偿鸦片烟价,每年还要流出大量的白银。一八二一年以后,鸦片走私激增,银荒已从沿海省份蔓延到全国各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流出量至少达一千万两,接近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据最低的估计,鸦片战争前的二十年(一八二一至一八四0年)从中国流出的白银至少在一亿元以上,这相当于当时银币流通总额的三分之一。白银的外流使中国发生了银贵钱贱的危机,当时中国通用的货币是白银和制钱(园形方小孔的铜钱),十八世纪末制钱七,八百文,即可兑换白银一两,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兑换一两银子就要制钱一千六,七百文,银价上涨了一倍以上。

随着鸦片输入的不断增加,清政府也越来越感到鸦片的危害,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清政府已下令禁止鸦片进口。嘉庆年间,清政府也曾多次禁烟禁令,例如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年)的上谕指出,"鸦片一物,其性质为毒烈,服之者皆邪慝之人,恣意妄为,无所不至,久之令血耗竭,必且促其寿命"。还指出:"其来由于香舶先至广东进关后,以渐贩往各省"。这道上谕认为在海上认真查禁,是禁锢活动"凡洋艘至粤,先由行商出具所进黄埔货船并无鸦片甘结,方准开舱验货。其行商容隐,经事后查出者,加等治罪。"(《清外交史料.嘉庆朝》第四册,故宫博物馆一九三二年编印页十九。)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两广总督阮元奏折中说:"现在内港及黄埔,澳门,虎门各海口,尚无偷透",这就是说,正式进口的商品中没有鸦片。

通过正常的海关渠道的鸦片已被禁止,这样大部分鸦片主要是通过走私,两广总督阮元奏折中也承认:鸦片"外海地方,潜行贩卖,越入各省,不能保其必无。"(江上蹇,复燮:《中西记事》卷四,同治四年刻本页二。)大量的"鸦片趸船尽徒之零丁洋,其地水路四达,凡福建、江、浙、天津之泛外海者,就地交兑,其销数之畅如故也。"(《清道光朝外交史料》第一册,故宫博物馆一九三三年编印页四十一。)英国和美国的一些鸦片商人用来囤积鸦片的趸船,从黄埔到珠江口外的零丁洋(亦称伶仃洋)上,外洋运来的鸦片都存在趸船上。外国的鸦片贩子在广州和中国商人进行交易,由中国人的走私船到趸船上取货,这些走私船备有武器,成群结队,自由地越过关卡,把输送到广东、福建、浙江以及其它沿海省份,一些官员从本国和外国的走私贩子那里得到大量的贿赂,对此事不闻不问,有些官员自已就参与走私鸦片的活动。虽然朝廷几乎每年都下令禁止进口和贩运鸦片,但是如何才能有效防止鸦片的蔓延,以及如何解决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不平衡,如何才能达到既禁了鸦片贸易,又不至于把中国封闭的大门关的更紧,围绕着这些问题在清廷内部也展开了争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种对待鸦片走私的禁运主张:即所谓的"驰禁"和"严禁"的主张。

关于"驰禁"的主张,一八三六年六月,太常寺卿许乃济向道光帝上了一道《鸦片例禁愈严流敝愈大亟请变通办理折》,提出了他的关于解决鸦片危机问题的驰禁策。驰禁策的主要内容的三项:

第一项,鸦片贸易合法,课征关税。具体办法是"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谁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这样,"夷人纳税之费,轻于行贿,在彼亦必乐从";

第二项,禁官不禁民。即主张对"文武员弁士子兵丁等,或效职从公,或储材备用,不得任令治染恶习","如有官员士子兵丁私食者,应清予斥革","该官上司及保结辖官,有知而故纵者,仍分别查议";对"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

第三项,准许内地种烟,以土烟敌洋烟。许乃济认为,洋烟性烈,土烟平和,"若宽内地民人栽种罂粟之禁,""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如此以土烟敌洋烟,洋烟"自不禁而绝"(《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第二一六至二一八页。)许乃济"以烟挤烟""以毒攻毒"的"驰禁策",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对于有效的抵制洋烟的"入侵"应该说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许乃济的"驰禁策"是一种面对现实,积极的"禁烟主张",他既考虑到中英当时严重的贸易逆差,也从当中国封闭的实际出发。而许乃济的主张却遭到清延内部的一些保守派的攻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朱樽,兵部给事中许球等人反对许乃济的"驰禁策",由于道光皇帝本身就是保守派的头目,自然道光帝也反对许乃济的主张,不久道光帝就否定了许乃济的驰禁主张。从此朝延内部再也无人敢提驰禁主张,而许乃济本人也因为提出"驰禁策"与道光帝的思想背道而驰,被道光帝革职惩处,在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许乃济含冤死去。

对于许乃济"驰禁论"中国学术界一直都是持反对意见,近年有人重新作了评价,认为以往对许乃济弛禁策的批驳,停留在一个半世纪前许球的水平,"十足是一种高调,全仗政治上以势压人而已,完全谈不上什幺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研究"(钱昌明:《重评许乃济的弛禁策》《学术月刊》一九八六年第九期)。也有人认为,弛禁主张"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个主张当时除两广总督邓廷帧上奏拥护外,举朝无有任何异议"。(王中茂:《许乃济驰禁论评价新探》,《洛阳师专学报》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关于"严禁策",一八三八年六月,鸿胪寺卿黄爵滋向道光帝呈递了《严塞漏厄以培国本疏》奏章,提出"重治吸食"的严禁策,主张吸鸦片的人,必须在本年内戒绝,过期不戒者,平民则处以死刑,官吏罪加一等,本人处死,其子孙不准参加科举考试。同时又提出,五家邻右互保,举发者给奖,包庇者治罪。这篇严禁的奏折,符合道光帝的心意,道光阅后,令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及各省督抚议论回奏。结果复奏的二十八份奏折中,全力支持或基本同意黄爵滋主张的只有湖广总督林则徐等少数八人,其它大部分人对黄爵滋的严禁主张的现实性都提出不同意见,但由于道光帝倾向于黄爵滋的"严禁策"的主张,自然在禁烟活动中,黄爵滋的"严禁策"派也就暂时占据了上风。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道光帝任命当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帅,前往广东实施道光帝的禁烟"严禁策"主张,这便后来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所谓"禁烟活动"。

四、何谓林则徐的"禁烟活动"?

林则徐(一七八五年至一八五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与道光帝,黄爵滋等一道主张"严禁"的代表人。林则徐在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年)中进士进入官场,先后在浙江、江苏、陕西、湖北、河南等地任地方官,十七年调任湖广总督。当黄爵滋提出"重治鸦片吸食者"的主张后,林则徐表示完全赞同,随即上《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提出了六项禁烟方案,接着林则徐又连续呈递了两道有关禁烟的奏折,一道是《查拿大烟贩收缴烟具情形折》,另一道是《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折》。一八三八年十月,道光帝下令各省认真查禁鸦片,并在全国各地逐步掀起大范围的禁烟活动。同年十二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去广东查办鸦片事宜时,道光帝曾十九次召见,封赏极优,"枢相(指穆彰阿)亦为动色,朝罢与同僚论不合,中外交,有识者已为文忠危",这一点在林则徐给龚自珍的书信里也明显地提到了的(参阅雷晋辑:《蓉城闲话》。)林则徐在来年的一月八日奉皇帝之命,出京南下,三月十日抵达广州,原来并不赞成"严禁策"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在皇帝和钦差的权力压迫下,也开始转变立场,并在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中成为了后来禁烟派的主要人物。林则徐的到来使原来实施"驰禁策"广东,立即开始了一场新的大规模的"禁烟活动"。

一八三九年元月,当林则徐开始赴广东的途中,他就已经开始规划他的"禁烟活动",他根据事先掌握的情况,开出了一批中国的"烟贩",立即通知广东地方官迅即把他们拘拿起来,他到了广州半个月后,命令外国商人把运抵海口存在趸船上的鸦片全数缴出,并且要求外国商人具给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鸦片战争资料》第二册页二百四十三。)而对于外国走私鸦片的商人,林则徐也指名了捉拿了一些,并派兵围困了外国商馆,撤走了在外国商馆内服务的中国人,停止外国商馆的一切饮食供应,在林则徐的"严禁"下,二百多英国商人在当年三,四月间共交出了鸦片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美国在广州的商人也交出了一千五百四十箱鸦片。英美两国商人交出的二万多箱鸦片,合计二百三十万斤。林则徐从六月三日到二十五日将所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当众进行销毁。销毁的方法是在海滩上挖了个大池子,把鸦片浸泡在盐卤水中,再投入石灰,使它沸腾起来,最后引入湖水冲入海中,这也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林则徐"虎门销烟"。

至此,中国与英美等国的贸易就完全停止。七月间和九月间英国军队和军舰与中国军队和水师在九龙山口,穿鼻洋面,官浦一带数次开始发生冲突,结果由于英军数量较少,数次失败,中国军队取得了胜利,这更加滋长了道光皇帝的高傲和头脑发热。他在接到林则徐等关于七月二十七日九龙山炮战的报告亲自批示说:"既有此番举动,若再示柔弱,则大不可,朕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不可畏葸。"(《筹办夷务始未》,道光朝卷八,十七页。)林则徐原准备采取分别对待的政策,允许愿意具结的英船入口贸易,道光帝则反对这个办法,说:"究系一国之人,不应该若是办理","所办未免自相矛盾"。当时顺天府尹曾望颜迎合道光皇帝的自大心理,主张断绝与一切国家的贸易关系,严格实行封关禁海,甚至"中国大小民船,概令不准出洋"。到十一月穿鼻洋海战胜利后,道光帝更加昏昏然了,认为"仍准通商,殊属不成事体,至区区税银,何足计论。……着林(则徐)等酌量情形,即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所有该船只,尽行驱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结,"(《筹办夷务始未》道光朝卷八页三十六。)在道光帝的支持下,林则徐宣布"自十一月初一日(一八三九年十二月六日)起,停止英吉利贸易",一八四0年一月五日正式封港,断绝中英贸易,禁止一切英国船只进口。这样林则徐禁烟的"严禁策"主张,造成的其结果是:表面上虽然禁止了鸦片走私贸易,但实际上是造成中国与外国整个贸易的停止,外国通过"鸦片"敲开的中国大门又被重新关上。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从鸦片对民众的危害程度,以及鸦片对当时中国经济的侵害,从维护一个国家的民族利益,国家的完整,主权的独立,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无疑应该是一个"爱国行动"。但是,从当时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从中国长远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当时世界上古老和封闭与专制最长最大的国家,中国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民众的交往,包括西方国家的交往,而当时西方正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中国更需要西方的新技术,资金,以及西方的民主思想,还需要西方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论体制。但是,中国当时的封建与专制君主心里明白,大量西方的新技术,资金,以及西方民主思想和自由经济,市场经济的涌入,这就意味着几千年统治中国的封建与专制体制的瓦解,同时也意味着统治了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和道光王朝的灭亡。在这种情况下以道光为首的拥有当时中国最高权力的清政府,自然不愿意放弃自已的权力,这也就促使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争端开始由争端发展到战争。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从一定程度来讲,它维护了当时中国闭关销国的清朝统治者的利益,违背了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助长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了贸易争端的"战争化"。因而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意义。其主要表现为:

一、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基本上符合当时道光皇帝推行的闭关销国的政策。

满清王朝尽管也有"康干盛世",但对外基本上是采取一种闭关销国的政策,到了嘉庆和道光年间,这种闭关销国的政策表现的更为充分,这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中国与当时发展的世界显更为落后,为了防止民众更多的了解世界,嘉庆和道光皇帝采取了一种更为保守的政策。尽管当时英国商人的"鸦片贸易",不仅对中国民众的素质有损害作用,也影响满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道光皇帝禁烟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这些,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英国等西方国家利用"鸦片"来敲开中国封闭的大门,直接影响清王朝的统治地位。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也完全是奉道光皇帝的旨意进行的,也绝不是仅仅依靠林则徐所谓的"爱国之心",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道光皇帝的旨意任何满清大臣也都不会有如此的胆量,退一步来说,如果禁烟运动仅仅是林则徐的"爱国之心"所致,那幺这种"爱国之心"也只能是道光帝的旨意而已。因此,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道光皇帝的闭关销国政策的作用。

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当时的对外贸易。

在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与英国,以及美国,法国等国的贸易是最主要的,特别是中英贸易,英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在许多方面走在世界的前面,有许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但对于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一个完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里,大量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还会促进这种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被传统封闭的国家所接受,这就导致了最初时期中英贸易的不平衡,对于英国利用"鸦片贸易"做为弥补这种不平衡的做法,中国当然应该坚决反对,但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的结果连中英贸易都被宣布中断,这实际上是在做"倒脏水的时候,连婴儿都被倒了出去"的错误。

三、林则徐使"贸易摩擦"激化为"贸易战争"。

由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连中英贸易都被宣布中断、这样中英关系就由原来"贸易争端"变成了一场"贸易战争"。中国这个古老的大国开始与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经济大国之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本来中英贸易完全可以采取相互竞争和相互协商的办法解决,即便严禁"鸦片贸易",但也不需要在两国民众之间发动战争,但由于林则徐从一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就企图通过暴力驱逐的办法,其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解决贸易争端,而且带来双方的战争。实际上中国自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不仅没有消除,而且更加猖獗。

四、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助长了中国的民族排外主义。

世界有许多国家和民族,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自己长处,不同的民族应该互相交流和学习。但是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看高于别人的国家和民族,这就是民族排外主义。中国是一个有几千文明历史的古国,自然也有许多的长处,从十五以后,中国的发展显然一步步落后于世界,十八世纪当欧洲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过渡时,中国还处在"农业社会",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眼里,中国仍然是一个"天朝大国",其国内无所不有,不需要借助于外国,本来国内的一些守旧分子时时都在寻找借日,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助长当时国内民族排外情绪的增长。

五、"鸦片战争"的影响

林则徐的激进"禁烟运动"中断中英贸易的作法,尽管对于维护当时的满清王朝的闭关销国政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国贸易的长远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交往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战争的危险。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提供了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一八四0年二月二十日,英国政府任命乔治.懿律和查理.义律为对华谈判正副全权代表,四月英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议案,六月,乔治·懿律率领四千英军,分乘四十余艘舰船,从印度进入中国广东海面,封锁了珠江口,两国进入了战争状态。鸦片战争尽管以鸦片为起因,但是双方却是代表着不同的文明程度,英国政府是当时世界文明较高的一方,在技术、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胜于中国;而中国则是代表着封闭和落后的一方,在技术、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英国,这样也就自然决定了当时战争的发展方向。

战争结束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如对关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待遇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不仅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而且还就领事裁判,建立教堂,医院都达成了协议,此后,葡萄牙、比利时、瑞典、挪威、荷兰、西班牙、普鲁士、丹麦等国也纷至沓来,清政府也只好本着"一视同仁"的办法,与这些国家达成同样的协议。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一般士大夫都喜欢虚骄自大,过度地指责外国,但是中国近代史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一七九四至一八五六年)却与之有不同的评说,他认为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国内政治所决定的,他说:"官无材则国桢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桢富柄强则以之诘奸奸不处,以之治财财不蠹,以之器器不窳,以之练士则士无虚伍,如是何患于四夷,何忧乎御侮!"(参阅:《圣武记》,叙。)他把"人心之寐"和"人才之虚"列为两个根本大害。魏源能从中国本身寻找"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

同时对于鸦片战争中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国大陆的出版了许多书籍,往往把当时的"主战派"称之为"民族英雄",而把主和派称之为"民族败类",似乎只有虎门销烟的的林则徐是"英雄",而为了国家和平而奔走的清朝大臣则成了"民族败类",似乎战争的失败就是因为这些议和大臣而造成的结果,如此下去,有谁还再为和平而去奔走。这些主战派闭眼不去看中国的现实,他们被一种狂热的"民族"、"爱国"势心所蒙骗,如果按主战派的逻辑,中国就不仅仅只是割让一个香港的问题,甚至可能一个广东,或者半个中国。正是因为这些主和派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和平奔走,才换来了当时中英的和平。历史应该为这些主和派平反。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与封闭,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做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接受外国的一此苛刻条件,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主权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武力强行打开了,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他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一、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到了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当世界在发展,特别是欧洲经济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改善,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有距离更大,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大门时,采用了"鸦片"和"大炮"两种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

二、促进了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一直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之中,中国的封闭人为的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的大门被强行打开,对外贸易开始增长起来。从中国对外出口来看,外国商人进口中国的特产丝茶这两项的数量都在迅速增加,一八四三年由广州一口输出茶一七七二七七五0镑,一八四四年由广州,上海两口输出的茶增至七0四七六五00镑,一八四九年两口输出茶八二九八0五00镑,一八五六年上海,广州,福州三口共输出茶一亿三千万镑,十年间增加了八倍;再如丝的出口,一八四三年输出一七八七包,一八四五年输出一三二二0包,一八五0年输出二一五四八包,至一八五六年输出达八万包,增长了十几倍。象丝,茶这种带有农村副业经营性质的生产,在中国是具有着巨大增产的潜力,一旦市场信道被打通,国外需求迅速增长,丝茶就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中国对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外国进口的商品也有增加,如战前(一八三六年)英国直接输华货物的总值为一百三十万英镑,一八四一年和一八四二年,因战争原因每年下降九十万英镑上下,而一八四三年增至一百四十六万英镑,一八四四年和一八四五年发展到了最高峰,每年货物总值达二百三十万英镑左右。以后输入中国的货物有下降,也有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封闭的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

三、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五口先后开放,广州最先在一八四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开市,十一月二日厦门开市,十一月十日上海接着开埠,十一月二十七日和十二月二日宁波和福州也相继开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其它次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禁烟运动范文篇3

一、林则徐"禁烟运动"前的中国

从十四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文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新航线的开通,现代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的距离。古老的东方,特别是充满神迷感的中国,西方各国早就意欲打开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的大门。最早来华的是十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些当时海上的强国,葡萄牙是自西而东,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间(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间到达广州沿海,在广州附近的一些小岛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条葡萄牙船来到广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宁波,明朝官兵还与葡萄牙人发生武装冲突,据西方人记载,葡萄牙死于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来华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货物湿水,需要"借地晾晒",重金贿赂广东地方官,租下了澳门,每年完纳地租银一千两,一七四0年减少为五百两,历来均向山县缴缴纳。

西班牙来华的方向则是自东而西,由南美洲到达菲律宾,一五七一年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曾帮助当时的明朝政府夹攻以林凤为首的中国海盗,这样便开始了与中国最初的关系,但是当时的交往只限于在福建海口进行通商,一五七五年西班牙首次到达了中国大陆,要求与中国通商,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允许。

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兰也开始寻找与中国发生关系,荷兰是一个后起的西方强国,明朝万历二十九年(一六0一年),荷兰的商船首次来到了广州,要求与中国通商。但是未得到明朝政府的允许,以后荷兰人曾两次占领澎湖列岛,明天启四年,明朝官兵夺回澎湖列岛,接着荷兰人又占领了中国台湾,到了清朝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台湾赶走了荷兰人,荷兰人的"武力通商"的办法才告结束。

英国是从十六世纪开始,英国女王伊利莎白曾两次致书中国皇帝,要求建立关系,但都没有成功。一六三七年英国派了四只军舰来华,驶入珠江和广州,要求与中国建立关系,结果与中国发生了最初的冲突。一七九二年,英国又以补贺干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派遣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启程来华,九月在热河觐见了皇帝,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通商口岸,设立商馆等建议,均被干隆皇帝向英王颁发"敕谕"拒绝,马嘎尔尼被迫扫兴而去。一八一六年,英国又派遣阿美士德为首的使团来华,主要目的是谋求驻使北京,开放北方通商口岸及争取广州的的英商有更大的自由。但是,因阿美士德等人坚持不行跪叩之礼,同清延争执不下被逐回。一八三二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一个名叫礼士的船主,带领广东商馆职员林塞,化名胡夏,及传教士郭士立,化名甲利,一行七十多人,对中国进行实地贸易考察。

法国一六六0年,成立了中国公司,一六八八年法王路路易十四派遣第诚、白普、洪若翰、李明、刘应等五名传教士到北京。一六九八年,第一只法国商船开来中国,从路易十四,路易十六,一直到拿破伦,法国曾多次派传教士商船到中国。

美国则是一个后起的经济强国,一七六八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次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到达了广州,商船在广州出售西洋人参,赚了三万七千多元,从而吸引了大批美国商人到中国经商。而美国则是后来者居上,在以后的发展中美国以自己技术,资源,资金等雄厚的力量,逐步取代一些"老牌"的西方强国。

尽管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初,西方各国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国都曾先后不断的派出大批使者和商人,以及商船队到中国进行贸易,但是在这三百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是居年年出超的有利地位,这种情况可以从中英贸易关系方面看出来。(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英国占据最主要位置,其余的荷兰,法国等国的输华总值还不及英商输出总值的一半)。见下表:

中英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一七六0至一八三三年每年平均数)

价值单位:银两指数:(一七八0至一七八四年)平均=100

年度进口指数出口指数

1760一6447028636·197958647·0

禁烟运动范文篇4

一、林则徐"禁烟运动"前的中国

从十四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文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新航线的开通,现代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的距离。古老的东方,特别是充满神迷感的中国,西方各国早就意欲打开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的大门。最早来华的是十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些当时海上的强国,葡萄牙是自西而东,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间(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间到达广州沿海,在广州附近的一些小岛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条葡萄牙船来到广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宁波,明朝官兵还与葡萄牙人发生武装冲突,据西方人记载,葡萄牙死于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来华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货物湿水,需要"借地晾晒",重金贿赂广东地方官,租下了澳门,每年完纳地租银一千两,一七四0年减少为五百两,历来均向山县缴缴纳。

西班牙来华的方向则是自东而西,由南美洲到达菲律宾,一五七一年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曾帮助当时的明朝政府夹攻以林凤为首的中国海盗,这样便开始了与中国最初的关系,但是当时的交往只限于在福建海口进行通商,一五七五年西班牙首次到达了中国大陆,要求与中国通商,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允许。

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兰也开始寻找与中国发生关系,荷兰是一个后起的西方强国,明朝万历二十九年(一六0一年),荷兰的商船首次来到了广州,要求与中国通商。但是未得到明朝政府的允许,以后荷兰人曾两次占领澎湖列岛,明天启四年,明朝官兵夺回澎湖列岛,接着荷兰人又占领了中国台湾,到了清朝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台湾赶走了荷兰人,荷兰人的"武力通商"的办法才告结束。

英国是从十六世纪开始,英国女王伊利莎白曾两次致书中国皇帝,要求建立关系,但都没有成功。一六三七年英国派了四只军舰来华,驶入珠江和广州,要求与中国建立关系,结果与中国发生了最初的冲突。一七九二年,英国又以补贺干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派遣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启程来华,九月在热河觐见了皇帝,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通商口岸,设立商馆等建议,均被干隆皇帝向英王颁发"敕谕"拒绝,马嘎尔尼被迫扫兴而去。一八一六年,英国又派遣阿美士德为首的使团来华,主要目的是谋求驻使北京,开放北方通商口岸及争取广州的的英商有更大的自由。但是,因阿美士德等人坚持不行跪叩之礼,同清延争执不下被逐回。一八三二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一个名叫礼士的船主,带领广东商馆职员林塞,化名胡夏,及传教士郭士立,化名甲利,一行七十多人,对中国进行实地贸易考察。

法国一六六0年,成立了中国公司,一六八八年法王路路易十四派遣第诚、白普、洪若翰、李明、刘应等五名传教士到北京。一六九八年,第一只法国商船开来中国,从路易十四,路易十六,一直到拿破伦,法国曾多次派传教士商船到中国。

美国则是一个后起的经济强国,一七六八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次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到达了广州,商船在广州出售西洋人参,赚了三万七千多元,从而吸引了大批美国商人到中国经商。而美国则是后来者居上,在以后的发展中美国以自己技术,资源,资金等雄厚的力量,逐步取代一些"老牌"的西方强国。

尽管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初,西方各国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国都曾先后不断的派出大批使者和商人,以及商船队到中国进行贸易,但是在这三百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是居年年出超的有利地位,这种情况可以从中英贸易关系方面看出来。(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英国占据最主要位置,其余的荷兰,法国等国的输华总值还不及英商输出总值的一半)。见下表:

中英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一七六0至一八三三年每年平均数)

价值单位:银两指数:(一七八0至一七八四年)平均=100

年度进口指数出口指数

1760一6447028636·197958647·0

1770一741466466112·62119058101·0

1780一841301931100·02083346100·0

1790一945007691384·65843714280·5

1800一047715556592·67556473362·7

1820一246525201501·29816066471·2

1830一337335023563·49950286477·6

(参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就学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版,第二、三页。)

英国与中国进行贸易,用什么东西来换取中国的货物,从输入到中国的货物来说,英国本土的出产,实在没有一件是中国民众所喜欢的。当时英国本国的王牌货物是毛纺织品,但是这种货物既不够精美,也不够便宜,在中国找不到什么主顾;而英国商人(主要是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出的货物以茶叶为大宗,其次则为生丝、土布、还有一些零星货物如大黄、瓷器、糖、樟脑等,向中国输出毛纺织品,金属(铅料,铜及打簧货),从印度运来棉花;美国从广州输出的主要商品是生丝、茶叶、土布三项,向中国输出的西洋参、皮毛、檀香木等。所有输往中国的商品,对中国来说可有可无,中国有的是绸缎土布,英国毛呢在中国很难找到销路,不赔本就卖不出去。如英国从一七八六年到一八二九年,曾八次来到中国推销棉纺织品,都销路不佳,多次赔本。一八二一年英输往广州的英花呢四千五百零九匹,剪绒与天鹅绒四百一十六匹,在广州市场上拍买脱手,结果赔本百分之六十。

英国的一些奢侈品,市场需要量很少,印度来的棉花尽管有用,但中国也是盛产棉花的国家,只有在苏,浙一带棉花歉收时,印度棉花才有销路。在十八世纪末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出茶叶每年约在四百万两左右,仅此一项就可以抵消当时英国输入中国的三项主要商品(毛纺品,金属品和棉花),中国结实的土布则又畅销欧,美市场,美商每年从中国贩运二、三百万匹。这样,当时的英美等国不能向中国提供什么象样的商品,而又迫切需要中国货,所以中国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大量的出超。以中、英间的贸易而论,到贸易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每年出超的价值,高达白银二、三百万两以上,英国必需用白银(西班牙、墨西哥银元)来支付,以至当时来广东进行贸易的外国商船,所带的货物不多,而大量的却是银元,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商船,经常要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现银,商货不多。所以,东印度公司对广州的整个进出口生意是无年不赔的。

中国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差额,以及与其它美国等国之间的差额,这些开始加剧了双方的贸易矛盾和摩擦。造成当时这些差额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从中国方面说,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物产和土地资源,本身的农业和手工业完全可以满足封闭的自给自足的需要;从西方国家来说,尽管他们的技术先进,产品新异,但是其工业产品规模要达到足以排挤中国的货物,攻破封闭的中国市场大门并不是十分容易的。比如最早来华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都还不是工业大国,拿不出什么制造品输入中国,葡萄牙虽然租借了澳门,但也只能把中国的丝绸、瓷器、手工艺品等运往南洋,印度和欧洲贩卖,而把南洋的香料,药材等物,以及少量的欧洲商品运销到中国。这种贸易,中国货经常出超,他们的支付手段是白银;西班牙也是经常从墨西哥运载大批白银到吕宋,而由闽,广商人贩运丝绸等货到吕宋换取银元载回中国。这两个原因说明,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地大物博的古老的大国,并不是可凭一些少量的现代产品就可以打开其封闭的大门,也不可能通过少量的新产品,新技术就能改变中国民众的消费传统。见下表:

东印度公司输华商货的盈亏

一七七五至一七九九年每年平均数价值单位:银两

年度毛纺品金属品东印度产品总计

1775-79-23788+7679+17512-2831

1780-84-22456+6754-4849-23199

1785-89-26284-4443+24829-7906

1790-94-1061877+24746+26703-62141

1995-99-191552+9772+20687-168099

(参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十七、二十页。)

二、做着"天朝大国"美梦的清王朝

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就极力想打开闭关销国的中国门户,但是长期与世界割绝的清政府并不想急于同世界来往,在他们眼里中国仍然是一个"天朝大国",其国内无所不有,不需要借助于外国,相反地由于民众与外界的接触,还会造成反对清王朝势力的增长,自然清政府反对打开国门。一六八三年台湾抗清政权被摧毁,第二年,康熙曾一度下令开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四个口岸与外国通商,广州则是当时对外贸易的集中地;而到了一七五七年干隆帝索性将通商地限定在广州一地。

为了限制外国商人,清政府还设立"公行制度",规定外商来华办理贸易和其它事务,均须经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来进行。"公行"制度由来已久,早在明代废除"市舶司"制度就逐步形成了。在明代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设有专门机构,即"市舶司"来管理和经营。后来对外贸易发展了,这种由中国官吏直接与外商交易的"市舶司"制度就不适用了,于是废除这种制度,改由政府指定几个商人,设立牙行来进行进出口贸易。这种机构被称为"牙行""洋行"。到了十八世纪初,各洋行商人为了避免彼此间的竞争,就联合组成一种行会性质的"公行"。一切进出口贸易都由公行统一经营。公行通称十三行(最多时达到二十六家,最少时只有四家,并非固定十三家)。它在清政府对外关系上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公行首先是个垄断性的商业组织。一切外国进出口货物,均由其承销。由中国内地出口的货物由其代销,并负责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它还代替清政府执行政治方面的职权,外商来华贸易应缴纳船钞货税,均由其经手,即所谓"承保税饷"。此外,它还代政府办理一切对外商的外交事宜。外商是不准与官吏直接交往的,一切命令,文书均须由公行转达,所以公行实际上是兼有商务和外交两种性质的一个半官方组织。

除此外,清政府对外商来华的活动还进行了种种限制。干隆时(一七六0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奏"防夷五事",由清政府颁布执行,所谓"防夷五事"是:第一,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第二,外商到粤后由"寓居行商管来稽查";第三,"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第四,"严禁外夷雇人传递信息";第五,"夷船泊年""拨营员弹压稽查"。嘉庆十四年(一八0九年)又颁布了《民夷交易章程》,规定"兵船不准擅入内港,外商不准久住澳门,清查澳门户口"等等。到道光时(一八三一年)又制定《防范夷人章程》和《八条章程》。这个章程除重申以往的规定外,又增加了禁止外商偷运枪炮,禁止私雇买办,并限制外商在中国之行动,如禁止外商坐轿,禁止外国妇女进城,不许外商在所住商馆中擅自出入等项目。

除此外,清政府对输出货物的品种数量也加以限制。粮食(米、谷、麦、豆、杂粮)五金(金、银、铜、铁、铅),军火(硝磺)以及书籍(史书、一统志,地理图等)均严禁出口。丝、茶、大黄的出口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丝以琉球国为例,按照一七六四年干隆的谕诣,只准"岁买土丝五千,二蚕湖丝三千斤"。各口岸及出入地方,还要"严加复查,以杜影射"(《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第四九一至四九二页。)。进口货物的正税(包括船钞货饷)虽然很轻,约为值百抽二,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贪污成风,官府所取的"规礼"和公行所取的"行用"很多。据一七五九年新柱,李侍尧等说:"外洋番船进口,自官礼银起,至书吏、家人、通事、头役止,其规礼:火足、开舱、押船、丈量、贴写、小包等名色共三十八条。头绪紊如,实属冗难。",所谓"行用"是公行的办公费用和"拖欠夷债,亏空税饷后公行的垫赔费,本为值百抽三,但后来逐渐增多。一八一0年英国大班剌佛(J·W·Roberts)向广东巡抚申诉:"始时洋商行用减少与夷人无大损益,今行用日伙,致怀远人贸迁。如棉花一项,每石价银八两,行用二钱四分,连税银约四钱耳。兹棉花进口三倍于前,行用亦多至三倍,每石约银二两,即二十倍矣,他货称是。"(参阅王之春:《国朝柔远记》卷。)。

上述的通商制度和通商情况构成了清政府闭关销国的政策,应该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这种闭关销国的政策呢?笔者认为,清政府的这种闭关销国之策,有百害无一利。它一方面限制中国商品的出口,限制了中国民众与西方的贸易,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中国民众对西方先进科学和技术的学习。这种阻碍作用在十八世纪以前是较为显着,当时西方一些先进的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初期,他们对世界的"贸易侵略"还只限于印度,南洋等地,以当时中国雄厚的国力而言,处在发展初期的西方国家还不具备大规模"贸易侵略"中国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打开国门,自由地放开贸易,鼓励中国民众出洋经商,中国是完全有可能赶上西方发展的步伐。如后起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开放结果,赶上了西方国家。正是由于清政府继续采取的闭关销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后来"鸦片战争"的更大灾难。

尽管当时西方在发展,世界在发展,而在东方的清王朝却继续执行着闭关销国的政策,中国不仅越来越落后和腐败,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此时的中国已经由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成为一个"东亚病夫"。为什幺一个曾经走在人类前例,并为人类带来许多古代文明和发明,以及曾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史学家等的古老国家,在向现代文明迈进的时候,又突然停止了脚步,并又被世界的发展大大地抛在后面。有些史学家曾简单的把它归罪于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的无能和愚昧,固然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是除了这些原因外,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当时的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销国"的政策,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长达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延续。

中国社会最初的氏族走向国家的过程中,曾遗留下来的以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为原则的宗法制度,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君主的家族统治,家国合为一体,以血缘宗法纽带维系,家族中的家长制扩大到国家,也就是以后中国封建与专制的"朕即国家"的"皇权天下"的高度集权的君主国家。中国自秦始皇建立这种中央集权的封建与专制国家以来,二千年来尽管这种封建与专制王朝,经历了无数次的王朝更换,以至到清王朝的确立,无非都是一种封建专制王朝代替另一种封建专制王朝。秦始皇建立的这种中国封建专制王朝,二千多年以来,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君权至上,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从上到下建立了一种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集权的社会制度。中国为什幺与西方国家相比,不仅封建与专制时期的时间长,而且又较为稳固,这是因为与西方相比,一方面中国封建与专制时期经历的时间二千多年,时间长和影响深,而西方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另一方是因为中国的中央集权国家一建立就基本上包括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了中国现有的大部分民族几千年中国经过了几十个王朝和几百个帝王,但无非都是一个"农民王朝"代替另一个"农民王朝",都是建立在"农民暴动"的基础上,都是"农民占山为王"的结果,二千年来没有任何改变;而在欧洲众多的民族从来就没有统一在一个中央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内,大部分国家都处在一种分散的范围相对较小的君主专制的国家里,这些国家不完全都是"农民暴动"的结果,有些则是民族自治的结果等。这些原因造成中国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集权体制强大能延续较长的时间。

二、封建与专制王朝所倡导的愚民学说的影响。

欧洲社会从古到今没有一种思想曾垄断和主导人们的思想,而中国长期的"儒家学说"曾一度成为垄断和主导人们思想的学说。中国的儒家学说,提倡孝悌、修身、仁义等,其中孝悌的学说,即对祖先的崇拜,对长辈的孝道,对家长的服从,被中国封建专治统治者变为对君主的崇拜,忠顺和服从。《考经.广物名》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长;居家里故治可移于君"这说明由于家国同构,家族中的"事亲孝"、"事兄弟"、"居家里"等伦常规范,变成了国家的普遍规范,"忠"、"顺"、"孝"都移于"君"、"长"、"国"。在家国同构的社会里,"忠君"的观念成了孝悌观念的必然延伸。而所谓的"修身,仁义"等都只是在"忠君"、"唯上"的观念基础上建立的,这样封建与专制统治者倡导的所谓人生价值在于"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实质在于从思想和道德上对民众的行为进行限制,而这种道德和思想标准是,只有所谓社会的"仁义",君子的"义利",没有民众的"自身"和"义利","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性点灯",君子可以任意"吃喝玩乐",而百性则只能遵守"仁义"。

三、长期形成的以农业为主体的封闭的自然经济。

十八、十九世纪时期的欧洲,由于"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上的革命,使得欧洲的经济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工业和商业开始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而在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里,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则主要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自然经济形态。虽然秦汉以后的中国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汉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域中,仍然是以农耕为主,农民被分割在小块的土地上,以宗法式的家庭为生产单位,使用简单工具,人们按照性别,年龄形成了一种自然分工,这就是中国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小经济尽管组织分散,范围较小,水平低下,但是当时的中国农业养活着中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存物质来源,而且也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和历代政权希求稳定的基础。中国的这种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又强烈地排斥商品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的小农生产者,不仅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日用品和手工产品,这些产品基本都是自用,与商品经济无缘。因此中国历来是"以农业立国",表现在人们的观念上,则是"重本抑未"、"重农抑商"。而农业与工商业相比不仅生产落后,效率低下,特别它造成人们的经济观念保守,缺少商品市场意识,无法接受一些先进科学与技术;而反映在当时清王朝的统治者的观念中,则把外国先进技术视为"妖术异技",反对民众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四、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祖先自古生活在东亚大陆上,中国的西南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原上绵延着高耸的雪山,西北除了陡峭的天山山脉外,就是横无际涯的漫漫沙漠,北部是内蒙古高原,布满了草原,沙漠和不可跨越的森林,东北部是雪皑皑的大小兴安岭、冰雪、险峰和森林形成了一道天然阻隔,东南则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古代如此简陋的交通工具是无法打通外部的联系,也就不可能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的情况。同时中国的这种自然环境又造成生产方式是以农耕占主导地位的形式,中国地处北半球的温带、黄河、长江流域,气侯则十分适应农作物生长,中国是一个原高、沙漠、大海包围的大陆国家,与外部交通极不方便,中国与世界上许多以海洋的航海为生和草原的游牧为生等的民族都不同,他们必须以封闭的陆地为生。这些情况都在相当程度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保守性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正是在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中国民众是长期流行的"自我中心,自我为大"的观念,所谓"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即是表现了一种自居于世界中心的狭隘的心理。

三、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鸦片

西方各国特别是英国在与中国的相互贸易中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期,所有英商不得不运送白银(多是西班牙、墨西哥的银元)到中国来贩运货物。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商运到中国的商品,尤其是印度的棉花是可以回收一部分白银的,但数量仍然只能部分解决中英贸易的不平衡问题,总的来说,当时的中英贸易英国一直处在逆差方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到了十八世纪后期,英国的一些商人开始发现了鸦片这种东西能够谋取高额利润,又能够在中国找到销路,并且可以用来扭转英国在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于是,鸦片就成为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

鸦片原出产于印度,小亚细亚一带,在一七六七年以前由印度输入中国的鸦片每年数量不超过二百箱,当时清政府许可输入鸦片供医疗之用,一七七三年英属印度政府确立了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政策,一七九七年又给英国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专卖权,到一八00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已达二千箱。鸦片贸易对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英属印度政府带来了较大的利润,以一八一三年为例,这年印度上等鸦片每箱成本费是二百三十七户布,而它的拍买价格,每箱是二千四百二十八户布,超过了原来成本的九倍。其次,鸦片税又是印度政府的大宗收入,在孟加拉它按鸦片成本百分之三百以上的税率抽税,一八二九年至一八三0年印度政府鸦片的税收已超过一百万英镑,约占全年部收入的十分之一。

至于鸦片贸易,对于鸦片贩子来说,那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既不需要纳税,又能拿中国烟贩的现金,稳妥地坐收暴利。许多英国鸦片贩子,通过鸦片贸易在中国发了横财,对当时的英国政府来讲也是极为有利的。英国强迫印度生产鸦片,换取中国白银,借以扩大英国工业产品在印度的销路,印度用种植鸦片的收入购买英国用印度的鸦片换取中国的茶、丝、运销到英国和世界各地。可见,在英国--印度--中国,即棉纺织品--鸦片--茶丝,这种循环贩卖的"三角贸易"关系中,中国是受害者。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十九世纪初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输出迅速增加。鸦片贩子偷运鸦片的办法,是先把鸦片囤积在澳门,然后用船载往黄埔,秘密走私;而清政府的"缉私巡船",有些由于受到贿赂,也不闻不问,这样鸦片的输入量,到了嘉庆年间已达到了每年四千多箱,而到了一八四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前,已达到了四万多箱,竟然扩大了十倍左右。

鸦片的大量输往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祸害,起初,吸鸦片的还只是一些土绅、官吏、大商人、大土地所有者,到后来依附于上层统治者的各种人物,如差役、兵丁、僧侣、道士、妓女等,还一些流浪汉、乞丐、土匪和一些下层人士都开始吸鸦片烟来,鸦片含有大量的的毒素,吸食者成瘾者,精神萎靡,身体消瘦,形成不生不死的状态,最后多数因衰竭致死。据称一八三五年估计,全国吸食鸦片者在二百万以上。从地区来讲,道光年间,西南至云贵,西北至晋陕,东北至盛京,各处城乡集镇,都有鸦片贩运出售,流行地区已从沿海扩大到内地十几个省;在经济方面,鸦片走私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方面的长期优势,中国一向出口的茶叶、生丝、布匹、药材等货物,不够抵偿鸦片烟价,每年还要流出大量的白银。一八二一年以后,鸦片走私激增,银荒已从沿海省份蔓延到全国各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流出量至少达一千万两,接近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据最低的估计,鸦片战争前的二十年(一八二一至一八四0年)从中国流出的白银至少在一亿元以上,这相当于当时银币流通总额的三分之一。白银的外流使中国发生了银贵钱贱的危机,当时中国通用的货币是白银和制钱(园形方小孔的铜钱),十八世纪末制钱七,八百文,即可兑换白银一两,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兑换一两银子就要制钱一千六,七百文,银价上涨了一倍以上。

随着鸦片输入的不断增加,清政府也越来越感到鸦片的危害,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清政府已下令禁止鸦片进口。嘉庆年间,清政府也曾多次禁烟禁令,例如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年)的上谕指出,"鸦片一物,其性质为毒烈,服之者皆邪慝之人,恣意妄为,无所不至,久之令血耗竭,必且促其寿命"。还指出:"其来由于香舶先至广东进关后,以渐贩往各省"。这道上谕认为在海上认真查禁,是禁锢活动"凡洋艘至粤,先由行商出具所进黄埔货船并无鸦片甘结,方准开舱验货。其行商容隐,经事后查出者,加等治罪。"(《清外交史料.嘉庆朝》第四册,故宫博物馆一九三二年编印页十九。)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两广总督阮元奏折中说:"现在内港及黄埔,澳门,虎门各海口,尚无偷透",这就是说,正式进口的商品中没有鸦片。

通过正常的海关渠道的鸦片已被禁止,这样大部分鸦片主要是通过走私,两广总督阮元奏折中也承认:鸦片"外海地方,潜行贩卖,越入各省,不能保其必无。"(江上蹇,复燮:《中西记事》卷四,同治四年刻本页二。)大量的"鸦片趸船尽徒之零丁洋,其地水路四达,凡福建、江、浙、天津之泛外海者,就地交兑,其销数之畅如故也。"(《清道光朝外交史料》第一册,故宫博物馆一九三三年编印页四十一。)英国和美国的一些鸦片商人用来囤积鸦片的趸船,从黄埔到珠江口外的零丁洋(亦称伶仃洋)上,外洋运来的鸦片都存在趸船上。外国的鸦片贩子在广州和中国商人进行交易,由中国人的走私船到趸船上取货,这些走私船备有武器,成群结队,自由地越过关卡,把输送到广东、福建、浙江以及其它沿海省份,一些官员从本国和外国的走私贩子那里得到大量的贿赂,对此事不闻不问,有些官员自已就参与走私鸦片的活动。虽然朝廷几乎每年都下令禁止进口和贩运鸦片,但是如何才能有效防止鸦片的蔓延,以及如何解决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不平衡,如何才能达到既禁了鸦片贸易,又不至于把中国封闭的大门关的更紧,围绕着这些问题在清廷内部也展开了争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种对待鸦片走私的禁运主张:即所谓的"驰禁"和"严禁"的主张。

关于"驰禁"的主张,一八三六年六月,太常寺卿许乃济向道光帝上了一道《鸦片例禁愈严流敝愈大亟请变通办理折》,提出了他的关于解决鸦片危机问题的驰禁策。驰禁策的主要内容的三项:

第一项,鸦片贸易合法,课征关税。具体办法是"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谁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这样,"夷人纳税之费,轻于行贿,在彼亦必乐从";

第二项,禁官不禁民。即主张对"文武员弁士子兵丁等,或效职从公,或储材备用,不得任令治染恶习","如有官员士子兵丁私食者,应清予斥革","该官上司及保结辖官,有知而故纵者,仍分别查议";对"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

第三项,准许内地种烟,以土烟敌洋烟。许乃济认为,洋烟性烈,土烟平和,"若宽内地民人栽种罂粟之禁,""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如此以土烟敌洋烟,洋烟"自不禁而绝"(《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第二一六至二一八页。)许乃济"以烟挤烟""以毒攻毒"的"驰禁策",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对于有效的抵制洋烟的"入侵"应该说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许乃济的"驰禁策"是一种面对现实,积极的"禁烟主张",他既考虑到中英当时严重的贸易逆差,也从当中国封闭的实际出发。而许乃济的主张却遭到清延内部的一些保守派的攻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朱樽,兵部给事中许球等人反对许乃济的"驰禁策",由于道光皇帝本身就是保守派的头目,自然道光帝也反对许乃济的主张,不久道光帝就否定了许乃济的驰禁主张。从此朝延内部再也无人敢提驰禁主张,而许乃济本人也因为提出"驰禁策"与道光帝的思想背道而驰,被道光帝革职惩处,在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许乃济含冤死去。

对于许乃济"驰禁论"中国学术界一直都是持反对意见,近年有人重新作了评价,认为以往对许乃济弛禁策的批驳,停留在一个半世纪前许球的水平,"十足是一种高调,全仗政治上以势压人而已,完全谈不上什幺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研究"(钱昌明:《重评许乃济的弛禁策》《学术月刊》一九八六年第九期)。也有人认为,弛禁主张"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个主张当时除两广总督邓廷帧上奏拥护外,举朝无有任何异议"。(王中茂:《许乃济驰禁论评价新探》,《洛阳师专学报》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关于"严禁策",一八三八年六月,鸿胪寺卿黄爵滋向道光帝呈递了《严塞漏厄以培国本疏》奏章,提出"重治吸食"的严禁策,主张吸鸦片的人,必须在本年内戒绝,过期不戒者,平民则处以死刑,官吏罪加一等,本人处死,其子孙不准参加科举考试。同时又提出,五家邻右互保,举发者给奖,包庇者治罪。这篇严禁的奏折,符合道光帝的心意,道光阅后,令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及各省督抚议论回奏。结果复奏的二十八份奏折中,全力支持或基本同意黄爵滋主张的只有湖广总督林则徐等少数八人,其它大部分人对黄爵滋的严禁主张的现实性都提出不同意见,但由于道光帝倾向于黄爵滋的"严禁策"的主张,自然在禁烟活动中,黄爵滋的"严禁策"派也就暂时占据了上风。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道光帝任命当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帅,前往广东实施道光帝的禁烟"严禁策"主张,这便后来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所谓"禁烟活动"。

四、何谓林则徐的"禁烟活动"?

林则徐(一七八五年至一八五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与道光帝,黄爵滋等一道主张"严禁"的代表人。林则徐在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年)中进士进入官场,先后在浙江、江苏、陕西、湖北、河南等地任地方官,十七年调任湖广总督。当黄爵滋提出"重治鸦片吸食者"的主张后,林则徐表示完全赞同,随即上《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提出了六项禁烟方案,接着林则徐又连续呈递了两道有关禁烟的奏折,一道是《查拿大烟贩收缴烟具情形折》,另一道是《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折》。一八三八年十月,道光帝下令各省认真查禁鸦片,并在全国各地逐步掀起大范围的禁烟活动。同年十二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去广东查办鸦片事宜时,道光帝曾十九次召见,封赏极优,"枢相(指穆彰阿)亦为动色,朝罢与同僚论不合,中外交,有识者已为文忠危",这一点在林则徐给龚自珍的书信里也明显地提到了的(参阅雷晋辑:《蓉城闲话》。)林则徐在来年的一月八日奉皇帝之命,出京南下,三月十日抵达广州,原来并不赞成"严禁策"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在皇帝和钦差的权力压迫下,也开始转变立场,并在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中成为了后来禁烟派的主要人物。林则徐的到来使原来实施"驰禁策"广东,立即开始了一场新的大规模的"禁烟活动"。

一八三九年元月,当林则徐开始赴广东的途中,他就已经开始规划他的"禁烟活动",他根据事先掌握的情况,开出了一批中国的"烟贩",立即通知广东地方官迅即把他们拘拿起来,他到了广州半个月后,命令外国商人把运抵海口存在趸船上的鸦片全数缴出,并且要求外国商人具给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鸦片战争资料》第二册页二百四十三。)而对于外国走私鸦片的商人,林则徐也指名了捉拿了一些,并派兵围困了外国商馆,撤走了在外国商馆内服务的中国人,停止外国商馆的一切饮食供应,在林则徐的"严禁"下,二百多英国商人在当年三,四月间共交出了鸦片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美国在广州的商人也交出了一千五百四十箱鸦片。英美两国商人交出的二万多箱鸦片,合计二百三十万斤。林则徐从六月三日到二十五日将所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当众进行销毁。销毁的方法是在海滩上挖了个大池子,把鸦片浸泡在盐卤水中,再投入石灰,使它沸腾起来,最后引入湖水冲入海中,这也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林则徐"虎门销烟"。

至此,中国与英美等国的贸易就完全停止。七月间和九月间英国军队和军舰与中国军队和水师在九龙山口,穿鼻洋面,官浦一带数次开始发生冲突,结果由于英军数量较少,数次失败,中国军队取得了胜利,这更加滋长了道光皇帝的高傲和头脑发热。他在接到林则徐等关于七月二十七日九龙山炮战的报告亲自批示说:"既有此番举动,若再示柔弱,则大不可,朕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不可畏葸。"(《筹办夷务始未》,道光朝卷八,十七页。)林则徐原准备采取分别对待的政策,允许愿意具结的英船入口贸易,道光帝则反对这个办法,说:"究系一国之人,不应该若是办理","所办未免自相矛盾"。当时顺天府尹曾望颜迎合道光皇帝的自大心理,主张断绝与一切国家的贸易关系,严格实行封关禁海,甚至"中国大小民船,概令不准出洋"。到十一月穿鼻洋海战胜利后,道光帝更加昏昏然了,认为"仍准通商,殊属不成事体,至区区税银,何足计论。……着林(则徐)等酌量情形,即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所有该船只,尽行驱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结,"(《筹办夷务始未》道光朝卷八页三十六。)在道光帝的支持下,林则徐宣布"自十一月初一日(一八三九年十二月六日)起,停止英吉利贸易",一八四0年一月五日正式封港,断绝中英贸易,禁止一切英国船只进口。这样林则徐禁烟的"严禁策"主张,造成的其结果是:表面上虽然禁止了鸦片走私贸易,但实际上是造成中国与外国整个贸易的停止,外国通过"鸦片"敲开的中国大门又被重新关上。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从鸦片对民众的危害程度,以及鸦片对当时中国经济的侵害,从维护一个国家的民族利益,国家的完整,主权的独立,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无疑应该是一个"爱国行动"。但是,从当时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从中国长远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当时世界上古老和封闭与专制最长最大的国家,中国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民众的交往,包括西方国家的交往,而当时西方正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中国更需要西方的新技术,资金,以及西方的民主思想,还需要西方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论体制。但是,中国当时的封建与专制君主心里明白,大量西方的新技术,资金,以及西方民主思想和自由经济,市场经济的涌入,这就意味着几千年统治中国的封建与专制体制的瓦解,同时也意味着统治了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和道光王朝的灭亡。在这种情况下以道光为首的拥有当时中国最高权力的清政府,自然不愿意放弃自已的权力,这也就促使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争端开始由争端发展到战争。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从一定程度来讲,它维护了当时中国闭关销国的清朝统治者的利益,违背了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助长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了贸易争端的"战争化"。因而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意义。其主要表现为:

一、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基本上符合当时道光皇帝推行的闭关销国的政策。

满清王朝尽管也有"康干盛世",但对外基本上是采取一种闭关销国的政策,到了嘉庆和道光年间,这种闭关销国的政策表现的更为充分,这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中国与当时发展的世界显更为落后,为了防止民众更多的了解世界,嘉庆和道光皇帝采取了一种更为保守的政策。尽管当时英国商人的"鸦片贸易",不仅对中国民众的素质有损害作用,也影响满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道光皇帝禁烟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这些,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英国等西方国家利用"鸦片"来敲开中国封闭的大门,直接影响清王朝的统治地位。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也完全是奉道光皇帝的旨意进行的,也绝不是仅仅依靠林则徐所谓的"爱国之心",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道光皇帝的旨意任何满清大臣也都不会有如此的胆量,退一步来说,如果禁烟运动仅仅是林则徐的"爱国之心"所致,那幺这种"爱国之心"也只能是道光帝的旨意而已。因此,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道光皇帝的闭关销国政策的作用。

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当时的对外贸易。

在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与英国,以及美国,法国等国的贸易是最主要的,特别是中英贸易,英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在许多方面走在世界的前面,有许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但对于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一个完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里,大量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还会促进这种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被传统封闭的国家所接受,这就导致了最初时期中英贸易的不平衡,对于英国利用"鸦片贸易"做为弥补这种不平衡的做法,中国当然应该坚决反对,但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的结果连中英贸易都被宣布中断,这实际上是在做"倒脏水的时候,连婴儿都被倒了出去"的错误。

三、林则徐使"贸易摩擦"激化为"贸易战争"。

由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连中英贸易都被宣布中断、这样中英关系就由原来"贸易争端"变成了一场"贸易战争"。中国这个古老的大国开始与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经济大国之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本来中英贸易完全可以采取相互竞争和相互协商的办法解决,即便严禁"鸦片贸易",但也不需要在两国民众之间发动战争,但由于林则徐从一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就企图通过暴力驱逐的办法,其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解决贸易争端,而且带来双方的战争。实际上中国自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不仅没有消除,而且更加猖獗。

四、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助长了中国的民族排外主义。

世界有许多国家和民族,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自己长处,不同的民族应该互相交流和学习。但是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看高于别人的国家和民族,这就是民族排外主义。中国是一个有几千文明历史的古国,自然也有许多的长处,从十五以后,中国的发展显然一步步落后于世界,十八世纪当欧洲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过渡时,中国还处在"农业社会",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眼里,中国仍然是一个"天朝大国",其国内无所不有,不需要借助于外国,本来国内的一些守旧分子时时都在寻找借日,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助长当时国内民族排外情绪的增长。

五、"鸦片战争"的影响

林则徐的激进"禁烟运动"中断中英贸易的作法,尽管对于维护当时的满清王朝的闭关销国政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国贸易的长远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交往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战争的危险。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提供了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一八四0年二月二十日,英国政府任命乔治.懿律和查理.义律为对华谈判正副全权代表,四月英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议案,六月,乔治·懿律率领四千英军,分乘四十余艘舰船,从印度进入中国广东海面,封锁了珠江口,两国进入了战争状态。鸦片战争尽管以鸦片为起因,但是双方却是代表着不同的文明程度,英国政府是当时世界文明较高的一方,在技术、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胜于中国;而中国则是代表着封闭和落后的一方,在技术、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英国,这样也就自然决定了当时战争的发展方向。

战争结束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如对关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待遇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不仅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而且还就领事裁判,建立教堂,医院都达成了协议,此后,葡萄牙、比利时、瑞典、挪威、荷兰、西班牙、普鲁士、丹麦等国也纷至沓来,清政府也只好本着"一视同仁"的办法,与这些国家达成同样的协议。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一般士大夫都喜欢虚骄自大,过度地指责外国,但是中国近代史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一七九四至一八五六年)却与之有不同的评说,他认为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国内政治所决定的,他说:"官无材则国桢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桢富柄强则以之诘奸奸不处,以之治财财不蠹,以之器器不窳,以之练士则士无虚伍,如是何患于四夷,何忧乎御侮!"(参阅:《圣武记》,叙。)他把"人心之寐"和"人才之虚"列为两个根本大害。魏源能从中国本身寻找"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

同时对于鸦片战争中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国大陆的出版了许多书籍,往往把当时的"主战派"称之为"民族英雄",而把主和派称之为"民族败类",似乎只有虎门销烟的的林则徐是"英雄",而为了国家和平而奔走的清朝大臣则成了"民族败类",似乎战争的失败就是因为这些议和大臣而造成的结果,如此下去,有谁还再为和平而去奔走。这些主战派闭眼不去看中国的现实,他们被一种狂热的"民族"、"爱国"势心所蒙骗,如果按主战派的逻辑,中国就不仅仅只是割让一个香港的问题,甚至可能一个广东,或者半个中国。正是因为这些主和派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和平奔走,才换来了当时中英的和平。历史应该为这些主和派平反。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与封闭,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做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接受外国的一此苛刻条件,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主权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武力强行打开了,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他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一、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到了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当世界在发展,特别是欧洲经济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改善,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有距离更大,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大门时,采用了"鸦片"和"大炮"两种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

二、促进了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一直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之中,中国的封闭人为的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的大门被强行打开,对外贸易开始增长起来。从中国对外出口来看,外国商人进口中国的特产丝茶这两项的数量都在迅速增加,一八四三年由广州一口输出茶一七七二七七五0镑,一八四四年由广州,上海两口输出的茶增至七0四七六五00镑,一八四九年两口输出茶八二九八0五00镑,一八五六年上海,广州,福州三口共输出茶一亿三千万镑,十年间增加了八倍;再如丝的出口,一八四三年输出一七八七包,一八四五年输出一三二二0包,一八五0年输出二一五四八包,至一八五六年输出达八万包,增长了十几倍。象丝,茶这种带有农村副业经营性质的生产,在中国是具有着巨大增产的潜力,一旦市场信道被打通,国外需求迅速增长,丝茶就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中国对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外国进口的商品也有增加,如战前(一八三六年)英国直接输华货物的总值为一百三十万英镑,一八四一年和一八四二年,因战争原因每年下降九十万英镑上下,而一八四三年增至一百四十六万英镑,一八四四年和一八四五年发展到了最高峰,每年货物总值达二百三十万英镑左右。以后输入中国的货物有下降,也有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封闭的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

三、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五口先后开放,广州最先在一八四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开市,十一月二日厦门开市,十一月十日上海接着开埠,十一月二十七日和十二月二日宁波和福州也相继开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其它次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禁烟运动范文篇5

一、林则徐"禁烟运动"前的中国

从十四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文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新航线的开通,现代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的距离。古老的东方,特别是充满神迷感的中国,西方各国早就意欲打开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的大门。最早来华的是十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些当时海上的强国,葡萄牙是自西而东,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间(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间到达广州沿海,在广州附近的一些小岛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条葡萄牙船来到广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宁波,明朝官兵还与葡萄牙人发生武装冲突,据西方人记载,葡萄牙死于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来华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货物湿水,需要"借地晾晒",重金贿赂广东地方官,租下了澳门,每年完纳地租银一千两,一七四0年减少为五百两,历来均向山县缴缴纳。

西班牙来华的方向则是自东而西,由南美洲到达菲律宾,一五七一年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曾帮助当时的明朝政府夹攻以林凤为首的中国海盗,这样便开始了与中国最初的关系,但是当时的交往只限于在福建海口进行通商,一五七五年西班牙首次到达了中国大陆,要求与中国通商,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允许。

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兰也开始寻找与中国发生关系,荷兰是一个后起的西方强国,明朝万历二十九年(一六0一年),荷兰的商船首次来到了广州,要求与中国通商。但是未得到明朝政府的允许,以后荷兰人曾两次占领澎湖列岛,明天启四年,明朝官兵夺回澎湖列岛,接着荷兰人又占领了中国台湾,到了清朝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台湾赶走了荷兰人,荷兰人的"武力通商"的办法才告结束。

英国是从十六世纪开始,英国女王伊利莎白曾两次致书中国皇帝,要求建立关系,但都没有成功。一六三七年英国派了四只军舰来华,驶入珠江和广州,要求与中国建立关系,结果与中国发生了最初的冲突。一七九二年,英国又以补贺干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派遣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启程来华,九月在热河觐见了皇帝,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通商口岸,设立商馆等建议,均被干隆皇帝向英王颁发"敕谕"拒绝,马嘎尔尼被迫扫兴而去。一八一六年,英国又派遣阿美士德为首的使团来华,主要目的是谋求驻使北京,开放北方通商口岸及争取广州的的英商有更大的自由。但是,因阿美士德等人坚持不行跪叩之礼,同清延争执不下被逐回。一八三二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一个名叫礼士的船主,带领广东商馆职员林塞,化名胡夏,及传教士郭士立,化名甲利,一行七十多人,对中国进行实地贸易考察。

法国一六六0年,成立了中国公司,一六八八年法王路路易十四派遣第诚、白普、洪若翰、李明、刘应等五名传教士到北京。一六九八年,第一只法国商船开来中国,从路易十四,路易十六,一直到拿破伦,法国曾多次派传教士商船到中国。

美国则是一个后起的经济强国,一七六八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次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到达了广州,商船在广州出售西洋人参,赚了三万七千多元,从而吸引了大批美国商人到中国经商。而美国则是后来者居上,在以后的发展中美国以自己技术,资源,资金等雄厚的力量,逐步取代一些"老牌"的西方强国。

尽管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初,西方各国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国都曾先后不断的派出大批使者和商人,以及商船队到中国进行贸易,但是在这三百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是居年年出超的有利地位,这种情况可以从中英贸易关系方面看出来。(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英国占据最主要位置,其余的荷兰,法国等国的输华总值还不及英商输出总值的一半)。见下表:

中英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一七六0至一八三三年每年平均数)

价值单位:银两指数:(一七八0至一七八四年)平均=100

年度进口指数出口指数

1760一6447028636·197958647·0

1770一741466466112·62119058101·0

1780一841301931100·02083346100·0

1790一945007691384·65843714280·5

1800一047715556592·67556473362·7

1820一246525201501·29816066471·2

1830一337335023563·49950286477·6

(参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就学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版,第二、三页。)

英国与中国进行贸易,用什么东西来换取中国的货物,从输入到中国的货物来说,英国本土的出产,实在没有一件是中国民众所喜欢的。当时英国本国的王牌货物是毛纺织品,但是这种货物既不够精美,也不够便宜,在中国找不到什么主顾;而英国商人(主要是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出的货物以茶叶为大宗,其次则为生丝、土布、还有一些零星货物如大黄、瓷器、糖、樟脑等,向中国输出毛纺织品,金属(铅料,铜及打簧货),从印度运来棉花;美国从广州输出的主要商品是生丝、茶叶、土布三项,向中国输出的西洋参、皮毛、檀香木等。所有输往中国的商品,对中国来说可有可无,中国有的是绸缎土布,英国毛呢在中国很难找到销路,不赔本就卖不出去。如英国从一七八六年到一八二九年,曾八次来到中国推销棉纺织品,都销路不佳,多次赔本。一八二一年英输往广州的英花呢四千五百零九匹,剪绒与天鹅绒四百一十六匹,在广州市场上拍买脱手,结果赔本百分之六十。

英国的一些奢侈品,市场需要量很少,印度来的棉花尽管有用,但中国也是盛产棉花的国家,只有在苏,浙一带棉花歉收时,印度棉花才有销路。在十八世纪末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出茶叶每年约在四百万两左右,仅此一项就可以抵消当时英国输入中国的三项主要商品(毛纺品,金属品和棉花),中国结实的土布则又畅销欧,美市场,美商每年从中国贩运二、三百万匹。这样,当时的英美等国不能向中国提供什么象样的商品,而又迫切需要中国货,所以中国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大量的出超。以中、英间的贸易而论,到贸易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每年出超的价值,高达白银二、三百万两以上,英国必需用白银(西班牙、墨西哥银元)来支付,以至当时来广东进行贸易的外国商船,所带的货物不多,而大量的却是银元,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商船,经常要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现银,商货不多。所以,东印度公司对广州的整个进出口生意是无年不赔的。

中国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差额,以及与其它美国等国之间的差额,这些开始加剧了双方的贸易矛盾和摩擦。造成当时这些差额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从中国方面说,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物产和土地资源,本身的农业和手工业完全可以满足封闭的自给自足的需要;从西方国家来说,尽管他们的技术先进,产品新异,但是其工业产品规模要达到足以排挤中国的货物,攻破封闭的中国市场大门并不是十分容易的。比如最早来华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都还不是工业大国,拿不出什么制造品输入中国,葡萄牙虽然租借了澳门,但也只能把中国的丝绸、瓷器、手工艺品等运往南洋,印度和欧洲贩卖,而把南洋的香料,药材等物,以及少量的欧洲商品运销到中国。这种贸易,中国货经常出超,他们的支付手段是白银;西班牙也是经常从墨西哥运载大批白银到吕宋,而由闽,广商人贩运丝绸等货到吕宋换取银元载回中国。这两个原因说明,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地大物博的古老的大国,并不是可凭一些少量的现代产品就可以打开其封闭的大门,也不可能通过少量的新产品,新技术就能改变中国民众的消费传统。见下表:

东印度公司输华商货的盈亏

一七七五至一七九九年每年平均数价值单位:银两

年度毛纺品金属品东印度产品总计

1775-79-23788+7679+17512-2831

1780-84-22456+6754-4849-23199

1785-89-26284-4443+24829-7906

1790-94-1061877+24746+26703-62141

1995-99-191552+9772+20687-168099

(参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十七、二十页。)

二、做着"天朝大国"美梦的清王朝

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就极力想打开闭关销国的中国门户,但是长期与世界割绝的清政府并不想急于同世界来往,在他们眼里中国仍然是一个"天朝大国",其国内无所不有,不需要借助于外国,相反地由于民众与外界的接触,还会造成反对清王朝势力的增长,自然清政府反对打开国门。一六八三年台湾抗清政权被摧毁,第二年,康熙曾一度下令开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四个口岸与外国通商,广州则是当时对外贸易的集中地;而到了一七五七年干隆帝索性将通商地限定在广州一地。

为了限制外国商人,清政府还设立"公行制度",规定外商来华办理贸易和其它事务,均须经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来进行。"公行"制度由来已久,早在明代废除"市舶司"制度就逐步形成了。在明代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设有专门机构,即"市舶司"来管理和经营。后来对外贸易发展了,这种由中国官吏直接与外商交易的"市舶司"制度就不适用了,于是废除这种制度,改由政府指定几个商人,设立牙行来进行进出口贸易。这种机构被称为"牙行""洋行"。到了十八世纪初,各洋行商人为了避免彼此间的竞争,就联合组成一种行会性质的"公行"。一切进出口贸易都由公行统一经营。公行通称十三行(最多时达到二十六家,最少时只有四家,并非固定十三家)。它在清政府对外关系上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公行首先是个垄断性的商业组织。一切外国进出口货物,均由其承销。由中国内地出口的货物由其代销,并负责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它还代替清政府执行政治方面的职权,外商来华贸易应缴纳船钞货税,均由其经手,即所谓"承保税饷"。此外,它还代政府办理一切对外商的外交事宜。外商是不准与官吏直接交往的,一切命令,文书均须由公行转达,所以公行实际上是兼有商务和外交两种性质的一个半官方组织。

除此外,清政府对外商来华的活动还进行了种种限制。干隆时(一七六0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奏"防夷五事",由清政府颁布执行,所谓"防夷五事"是:第一,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第二,外商到粤后由"寓居行商管来稽查";第三,"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第四,"严禁外夷雇人传递信息";第五,"夷船泊年""拨营员弹压稽查"。嘉庆十四年(一八0九年)又颁布了《民夷交易章程》,规定"兵船不准擅入内港,外商不准久住澳门,清查澳门户口"等等。到道光时(一八三一年)又制定《防范夷人章程》和《八条章程》。这个章程除重申以往的规定外,又增加了禁止外商偷运枪炮,禁止私雇买办,并限制外商在中国之行动,如禁止外商坐轿,禁止外国妇女进城,不许外商在所住商馆中擅自出入等项目。

除此外,清政府对输出货物的品种数量也加以限制。粮食(米、谷、麦、豆、杂粮)五金(金、银、铜、铁、铅),军火(硝磺)以及书籍(史书、一统志,地理图等)均严禁出口。丝、茶、大黄的出口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丝以琉球国为例,按照一七六四年干隆的谕诣,只准"岁买土丝五千,二蚕湖丝三千斤"。各口岸及出入地方,还要"严加复查,以杜影射"(《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第四九一至四九二页。)。进口货物的正税(包括船钞货饷)虽然很轻,约为值百抽二,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贪污成风,官府所取的"规礼"和公行所取的"行用"很多。据一七五九年新柱,李侍尧等说:"外洋番船进口,自官礼银起,至书吏、家人、通事、头役止,其规礼:火足、开舱、押船、丈量、贴写、小包等名色共三十八条。头绪紊如,实属冗难。",所谓"行用"是公行的办公费用和"拖欠夷债,亏空税饷后公行的垫赔费,本为值百抽三,但后来逐渐增多。一八一0年英国大班剌佛(J·W·Roberts)向广东巡抚申诉:"始时洋商行用减少与夷人无大损益,今行用日伙,致怀远人贸迁。如棉花一项,每石价银八两,行用二钱四分,连税银约四钱耳。兹棉花进口三倍于前,行用亦多至三倍,每石约银二两,即二十倍矣,他货称是。"(参阅王之春:《国朝柔远记》卷。)。

上述的通商制度和通商情况构成了清政府闭关销国的政策,应该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这种闭关销国的政策呢?笔者认为,清政府的这种闭关销国之策,有百害无一利。它一方面限制中国商品的出口,限制了中国民众与西方的贸易,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中国民众对西方先进科学和技术的学习。这种阻碍作用在十八世纪以前是较为显着,当时西方一些先进的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初期,他们对世界的"贸易侵略"还只限于印度,南洋等地,以当时中国雄厚的国力而言,处在发展初期的西方国家还不具备大规模"贸易侵略"中国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打开国门,自由地放开贸易,鼓励中国民众出洋经商,中国是完全有可能赶上西方发展的步伐。如后起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开放结果,赶上了西方国家。正是由于清政府继续采取的闭关销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后来"鸦片战争"的更大灾难。

尽管当时西方在发展,世界在发展,而在东方的清王朝却继续执行着闭关销国的政策,中国不仅越来越落后和腐败,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此时的中国已经由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成为一个"东亚病夫"。为什幺一个曾经走在人类前例,并为人类带来许多古代文明和发明,以及曾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史学家等的古老国家,在向现代文明迈进的时候,又突然停止了脚步,并又被世界的发展大大地抛在后面。有些史学家曾简单的把它归罪于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的无能和愚昧,固然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是除了这些原因外,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当时的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销国"的政策,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长达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延续。

中国社会最初的氏族走向国家的过程中,曾遗留下来的以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为原则的宗法制度,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君主的家族统治,家国合为一体,以血缘宗法纽带维系,家族中的家长制扩大到国家,也就是以后中国封建与专制的"朕即国家"的"皇权天下"的高度集权的君主国家。中国自秦始皇建立这种中央集权的封建与专制国家以来,二千年来尽管这种封建与专制王朝,经历了无数次的王朝更换,以至到清王朝的确立,无非都是一种封建专制王朝代替另一种封建专制王朝。秦始皇建立的这种中国封建专制王朝,二千多年以来,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君权至上,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从上到下建立了一种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集权的社会制度。中国为什幺与西方国家相比,不仅封建与专制时期的时间长,而且又较为稳固,这是因为与西方相比,一方面中国封建与专制时期经历的时间二千多年,时间长和影响深,而西方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另一方是因为中国的中央集权国家一建立就基本上包括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了中国现有的大部分民族几千年中国经过了几十个王朝和几百个帝王,但无非都是一个"农民王朝"代替另一个"农民王朝",都是建立在"农民暴动"的基础上,都是"农民占山为王"的结果,二千年来没有任何改变;而在欧洲众多的民族从来就没有统一在一个中央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内,大部分国家都处在一种分散的范围相对较小的君主专制的国家里,这些国家不完全都是"农民暴动"的结果,有些则是民族自治的结果等。这些原因造成中国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集权体制强大能延续较长的时间。

二、封建与专制王朝所倡导的愚民学说的影响。

欧洲社会从古到今没有一种思想曾垄断和主导人们的思想,而中国长期的"儒家学说"曾一度成为垄断和主导人们思想的学说。中国的儒家学说,提倡孝悌、修身、仁义等,其中孝悌的学说,即对祖先的崇拜,对长辈的孝道,对家长的服从,被中国封建专治统治者变为对君主的崇拜,忠顺和服从。《考经.广物名》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长;居家里故治可移于君"这说明由于家国同构,家族中的"事亲孝"、"事兄弟"、"居家里"等伦常规范,变成了国家的普遍规范,"忠"、"顺"、"孝"都移于"君"、"长"、"国"。在家国同构的社会里,"忠君"的观念成了孝悌观念的必然延伸。而所谓的"修身,仁义"等都只是在"忠君"、"唯上"的观念基础上建立的,这样封建与专制统治者倡导的所谓人生价值在于"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实质在于从思想和道德上对民众的行为进行限制,而这种道德和思想标准是,只有所谓社会的"仁义",君子的"义利",没有民众的"自身"和"义利","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性点灯",君子可以任意"吃喝玩乐",而百性则只能遵守"仁义"。

三、长期形成的以农业为主体的封闭的自然经济。

十八、十九世纪时期的欧洲,由于"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上的革命,使得欧洲的经济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工业和商业开始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而在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里,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则主要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自然经济形态。虽然秦汉以后的中国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汉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域中,仍然是以农耕为主,农民被分割在小块的土地上,以宗法式的家庭为生产单位,使用简单工具,人们按照性别,年龄形成了一种自然分工,这就是中国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小经济尽管组织分散,范围较小,水平低下,但是当时的中国农业养活着中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存物质来源,而且也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和历代政权希求稳定的基础。中国的这种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又强烈地排斥商品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的小农生产者,不仅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日用品和手工产品,这些产品基本都是自用,与商品经济无缘。因此中国历来是"以农业立国",表现在人们的观念上,则是"重本抑未"、"重农抑商"。而农业与工商业相比不仅生产落后,效率低下,特别它造成人们的经济观念保守,缺少商品市场意识,无法接受一些先进科学与技术;而反映在当时清王朝的统治者的观念中,则把外国先进技术视为"妖术异技",反对民众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四、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祖先自古生活在东亚大陆上,中国的西南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原上绵延着高耸的雪山,西北除了陡峭的天山山脉外,就是横无际涯的漫漫沙漠,北部是内蒙古高原,布满了草原,沙漠和不可跨越的森林,东北部是雪皑皑的大小兴安岭、冰雪、险峰和森林形成了一道天然阻隔,东南则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古代如此简陋的交通工具是无法打通外部的联系,也就不可能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的情况。同时中国的这种自然环境又造成生产方式是以农耕占主导地位的形式,中国地处北半球的温带、黄河、长江流域,气侯则十分适应农作物生长,中国是一个原高、沙漠、大海包围的大陆国家,与外部交通极不方便,中国与世界上许多以海洋的航海为生和草原的游牧为生等的民族都不同,他们必须以封闭的陆地为生。这些情况都在相当程度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保守性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正是在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中国民众是长期流行的"自我中心,自我为大"的观念,所谓"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即是表现了一种自居于世界中心的狭隘的心理。

三、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鸦片

西方各国特别是英国在与中国的相互贸易中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期,所有英商不得不运送白银(多是西班牙、墨西哥的银元)到中国来贩运货物。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商运到中国的商品,尤其是印度的棉花是可以回收一部分白银的,但数量仍然只能部分解决中英贸易的不平衡问题,总的来说,当时的中英贸易英国一直处在逆差方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到了十八世纪后期,英国的一些商人开始发现了鸦片这种东西能够谋取高额利润,又能够在中国找到销路,并且可以用来扭转英国在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于是,鸦片就成为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

鸦片原出产于印度,小亚细亚一带,在一七六七年以前由印度输入中国的鸦片每年数量不超过二百箱,当时清政府许可输入鸦片供医疗之用,一七七三年英属印度政府确立了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政策,一七九七年又给英国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专卖权,到一八00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已达二千箱。鸦片贸易对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英属印度政府带来了较大的利润,以一八一三年为例,这年印度上等鸦片每箱成本费是二百三十七户布,而它的拍买价格,每箱是二千四百二十八户布,超过了原来成本的九倍。其次,鸦片税又是印度政府的大宗收入,在孟加拉它按鸦片成本百分之三百以上的税率抽税,一八二九年至一八三0年印度政府鸦片的税收已超过一百万英镑,约占全年部收入的十分之一。

至于鸦片贸易,对于鸦片贩子来说,那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既不需要纳税,又能拿中国烟贩的现金,稳妥地坐收暴利。许多英国鸦片贩子,通过鸦片贸易在中国发了横财,对当时的英国政府来讲也是极为有利的。英国强迫印度生产鸦片,换取中国白银,借以扩大英国工业产品在印度的销路,印度用种植鸦片的收入购买英国用印度的鸦片换取中国的茶、丝、运销到英国和世界各地。可见,在英国--印度--中国,即棉纺织品--鸦片--茶丝,这种循环贩卖的"三角贸易"关系中,中国是受害者。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十九世纪初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输出迅速增加。鸦片贩子偷运鸦片的办法,是先把鸦片囤积在澳门,然后用船载往黄埔,秘密走私;而清政府的"缉私巡船",有些由于受到贿赂,也不闻不问,这样鸦片的输入量,到了嘉庆年间已达到了每年四千多箱,而到了一八四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前,已达到了四万多箱,竟然扩大了十倍左右。

鸦片的大量输往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祸害,起初,吸鸦片的还只是一些土绅、官吏、大商人、大土地所有者,到后来依附于上层统治者的各种人物,如差役、兵丁、僧侣、道士、妓女等,还一些流浪汉、乞丐、土匪和一些下层人士都开始吸鸦片烟来,鸦片含有大量的的毒素,吸食者成瘾者,精神萎靡,身体消瘦,形成不生不死的状态,最后多数因衰竭致死。据称一八三五年估计,全国吸食鸦片者在二百万以上。从地区来讲,道光年间,西南至云贵,西北至晋陕,东北至盛京,各处城乡集镇,都有鸦片贩运出售,流行地区已从沿海扩大到内地十几个省;在经济方面,鸦片走私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方面的长期优势,中国一向出口的茶叶、生丝、布匹、药材等货物,不够抵偿鸦片烟价,每年还要流出大量的白银。一八二一年以后,鸦片走私激增,银荒已从沿海省份蔓延到全国各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流出量至少达一千万两,接近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据最低的估计,鸦片战争前的二十年(一八二一至一八四0年)从中国流出的白银至少在一亿元以上,这相当于当时银币流通总额的三分之一。白银的外流使中国发生了银贵钱贱的危机,当时中国通用的货币是白银和制钱(园形方小孔的铜钱),十八世纪末制钱七,八百文,即可兑换白银一两,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兑换一两银子就要制钱一千六,七百文,银价上涨了一倍以上。

随着鸦片输入的不断增加,清政府也越来越感到鸦片的危害,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清政府已下令禁止鸦片进口。嘉庆年间,清政府也曾多次禁烟禁令,例如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年)的上谕指出,"鸦片一物,其性质为毒烈,服之者皆邪慝之人,恣意妄为,无所不至,久之令血耗竭,必且促其寿命"。还指出:"其来由于香舶先至广东进关后,以渐贩往各省"。这道上谕认为在海上认真查禁,是禁锢活动"凡洋艘至粤,先由行商出具所进黄埔货船并无鸦片甘结,方准开舱验货。其行商容隐,经事后查出者,加等治罪。"(《清外交史料.嘉庆朝》第四册,故宫博物馆一九三二年编印页十九。)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两广总督阮元奏折中说:"现在内港及黄埔,澳门,虎门各海口,尚无偷透",这就是说,正式进口的商品中没有鸦片。

通过正常的海关渠道的鸦片已被禁止,这样大部分鸦片主要是通过走私,两广总督阮元奏折中也承认:鸦片"外海地方,潜行贩卖,越入各省,不能保其必无。"(江上蹇,复燮:《中西记事》卷四,同治四年刻本页二。)大量的"鸦片趸船尽徒之零丁洋,其地水路四达,凡福建、江、浙、天津之泛外海者,就地交兑,其销数之畅如故也。"(《清道光朝外交史料》第一册,故宫博物馆一九三三年编印页四十一。)英国和美国的一些鸦片商人用来囤积鸦片的趸船,从黄埔到珠江口外的零丁洋(亦称伶仃洋)上,外洋运来的鸦片都存在趸船上。外国的鸦片贩子在广州和中国商人进行交易,由中国人的走私船到趸船上取货,这些走私船备有武器,成群结队,自由地越过关卡,把输送到广东、福建、浙江以及其它沿海省份,一些官员从本国和外国的走私贩子那里得到大量的贿赂,对此事不闻不问,有些官员自已就参与走私鸦片的活动。虽然朝廷几乎每年都下令禁止进口和贩运鸦片,但是如何才能有效防止鸦片的蔓延,以及如何解决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不平衡,如何才能达到既禁了鸦片贸易,又不至于把中国封闭的大门关的更紧,围绕着这些问题在清廷内部也展开了争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种对待鸦片走私的禁运主张:即所谓的"驰禁"和"严禁"的主张。

关于"驰禁"的主张,一八三六年六月,太常寺卿许乃济向道光帝上了一道《鸦片例禁愈严流敝愈大亟请变通办理折》,提出了他的关于解决鸦片危机问题的驰禁策。驰禁策的主要内容的三项:

第一项,鸦片贸易合法,课征关税。具体办法是"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谁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这样,"夷人纳税之费,轻于行贿,在彼亦必乐从";

第二项,禁官不禁民。即主张对"文武员弁士子兵丁等,或效职从公,或储材备用,不得任令治染恶习","如有官员士子兵丁私食者,应清予斥革","该官上司及保结辖官,有知而故纵者,仍分别查议";对"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

第三项,准许内地种烟,以土烟敌洋烟。许乃济认为,洋烟性烈,土烟平和,"若宽内地民人栽种罂粟之禁,""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如此以土烟敌洋烟,洋烟"自不禁而绝"(《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第二一六至二一八页。)许乃济"以烟挤烟""以毒攻毒"的"驰禁策",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对于有效的抵制洋烟的"入侵"应该说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许乃济的"驰禁策"是一种面对现实,积极的"禁烟主张",他既考虑到中英当时严重的贸易逆差,也从当中国封闭的实际出发。而许乃济的主张却遭到清延内部的一些保守派的攻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朱樽,兵部给事中许球等人反对许乃济的"驰禁策",由于道光皇帝本身就是保守派的头目,自然道光帝也反对许乃济的主张,不久道光帝就否定了许乃济的驰禁主张。从此朝延内部再也无人敢提驰禁主张,而许乃济本人也因为提出"驰禁策"与道光帝的思想背道而驰,被道光帝革职惩处,在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许乃济含冤死去。

对于许乃济"驰禁论"中国学术界一直都是持反对意见,近年有人重新作了评价,认为以往对许乃济弛禁策的批驳,停留在一个半世纪前许球的水平,"十足是一种高调,全仗政治上以势压人而已,完全谈不上什幺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研究"(钱昌明:《重评许乃济的弛禁策》《学术月刊》一九八六年第九期)。也有人认为,弛禁主张"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个主张当时除两广总督邓廷帧上奏拥护外,举朝无有任何异议"。(王中茂:《许乃济驰禁论评价新探》,《洛阳师专学报》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关于"严禁策",一八三八年六月,鸿胪寺卿黄爵滋向道光帝呈递了《严塞漏厄以培国本疏》奏章,提出"重治吸食"的严禁策,主张吸鸦片的人,必须在本年内戒绝,过期不戒者,平民则处以死刑,官吏罪加一等,本人处死,其子孙不准参加科举考试。同时又提出,五家邻右互保,举发者给奖,包庇者治罪。这篇严禁的奏折,符合道光帝的心意,道光阅后,令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及各省督抚议论回奏。结果复奏的二十八份奏折中,全力支持或基本同意黄爵滋主张的只有湖广总督林则徐等少数八人,其它大部分人对黄爵滋的严禁主张的现实性都提出不同意见,但由于道光帝倾向于黄爵滋的"严禁策"的主张,自然在禁烟活动中,黄爵滋的"严禁策"派也就暂时占据了上风。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道光帝任命当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帅,前往广东实施道光帝的禁烟"严禁策"主张,这便后来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所谓"禁烟活动"。

四、何谓林则徐的"禁烟活动"?

林则徐(一七八五年至一八五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与道光帝,黄爵滋等一道主张"严禁"的代表人。林则徐在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年)中进士进入官场,先后在浙江、江苏、陕西、湖北、河南等地任地方官,十七年调任湖广总督。当黄爵滋提出"重治鸦片吸食者"的主张后,林则徐表示完全赞同,随即上《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提出了六项禁烟方案,接着林则徐又连续呈递了两道有关禁烟的奏折,一道是《查拿大烟贩收缴烟具情形折》,另一道是《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折》。一八三八年十月,道光帝下令各省认真查禁鸦片,并在全国各地逐步掀起大范围的禁烟活动。同年十二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去广东查办鸦片事宜时,道光帝曾十九次召见,封赏极优,"枢相(指穆彰阿)亦为动色,朝罢与同僚论不合,中外交,有识者已为文忠危",这一点在林则徐给龚自珍的书信里也明显地提到了的(参阅雷晋辑:《蓉城闲话》。)林则徐在来年的一月八日奉皇帝之命,出京南下,三月十日抵达广州,原来并不赞成"严禁策"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在皇帝和钦差的权力压迫下,也开始转变立场,并在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中成为了后来禁烟派的主要人物。林则徐的到来使原来实施"驰禁策"广东,立即开始了一场新的大规模的"禁烟活动"。

一八三九年元月,当林则徐开始赴广东的途中,他就已经开始规划他的"禁烟活动",他根据事先掌握的情况,开出了一批中国的"烟贩",立即通知广东地方官迅即把他们拘拿起来,他到了广州半个月后,命令外国商人把运抵海口存在趸船上的鸦片全数缴出,并且要求外国商人具给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鸦片战争资料》第二册页二百四十三。)而对于外国走私鸦片的商人,林则徐也指名了捉拿了一些,并派兵围困了外国商馆,撤走了在外国商馆内服务的中国人,停止外国商馆的一切饮食供应,在林则徐的"严禁"下,二百多英国商人在当年三,四月间共交出了鸦片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美国在广州的商人也交出了一千五百四十箱鸦片。英美两国商人交出的二万多箱鸦片,合计二百三十万斤。林则徐从六月三日到二十五日将所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当众进行销毁。销毁的方法是在海滩上挖了个大池子,把鸦片浸泡在盐卤水中,再投入石灰,使它沸腾起来,最后引入湖水冲入海中,这也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林则徐"虎门销烟"。

至此,中国与英美等国的贸易就完全停止。七月间和九月间英国军队和军舰与中国军队和水师在九龙山口,穿鼻洋面,官浦一带数次开始发生冲突,结果由于英军数量较少,数次失败,中国军队取得了胜利,这更加滋长了道光皇帝的高傲和头脑发热。他在接到林则徐等关于七月二十七日九龙山炮战的报告亲自批示说:"既有此番举动,若再示柔弱,则大不可,朕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不可畏葸。"(《筹办夷务始未》,道光朝卷八,十七页。)林则徐原准备采取分别对待的政策,允许愿意具结的英船入口贸易,道光帝则反对这个办法,说:"究系一国之人,不应该若是办理","所办未免自相矛盾"。当时顺天府尹曾望颜迎合道光皇帝的自大心理,主张断绝与一切国家的贸易关系,严格实行封关禁海,甚至"中国大小民船,概令不准出洋"。到十一月穿鼻洋海战胜利后,道光帝更加昏昏然了,认为"仍准通商,殊属不成事体,至区区税银,何足计论。……着林(则徐)等酌量情形,即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所有该船只,尽行驱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结,"(《筹办夷务始未》道光朝卷八页三十六。)在道光帝的支持下,林则徐宣布"自十一月初一日(一八三九年十二月六日)起,停止英吉利贸易",一八四0年一月五日正式封港,断绝中英贸易,禁止一切英国船只进口。这样林则徐禁烟的"严禁策"主张,造成的其结果是:表面上虽然禁止了鸦片走私贸易,但实际上是造成中国与外国整个贸易的停止,外国通过"鸦片"敲开的中国大门又被重新关上。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从鸦片对民众的危害程度,以及鸦片对当时中国经济的侵害,从维护一个国家的民族利益,国家的完整,主权的独立,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无疑应该是一个"爱国行动"。但是,从当时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从中国长远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当时世界上古老和封闭与专制最长最大的国家,中国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民众的交往,包括西方国家的交往,而当时西方正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中国更需要西方的新技术,资金,以及西方的民主思想,还需要西方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论体制。但是,中国当时的封建与专制君主心里明白,大量西方的新技术,资金,以及西方民主思想和自由经济,市场经济的涌入,这就意味着几千年统治中国的封建与专制体制的瓦解,同时也意味着统治了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和道光王朝的灭亡。在这种情况下以道光为首的拥有当时中国最高权力的清政府,自然不愿意放弃自已的权力,这也就促使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争端开始由争端发展到战争。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从一定程度来讲,它维护了当时中国闭关销国的清朝统治者的利益,违背了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助长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了贸易争端的"战争化"。因而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意义。其主要表现为:

一、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基本上符合当时道光皇帝推行的闭关销国的政策。

满清王朝尽管也有"康干盛世",但对外基本上是采取一种闭关销国的政策,到了嘉庆和道光年间,这种闭关销国的政策表现的更为充分,这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中国与当时发展的世界显更为落后,为了防止民众更多的了解世界,嘉庆和道光皇帝采取了一种更为保守的政策。尽管当时英国商人的"鸦片贸易",不仅对中国民众的素质有损害作用,也影响满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道光皇帝禁烟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这些,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英国等西方国家利用"鸦片"来敲开中国封闭的大门,直接影响清王朝的统治地位。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也完全是奉道光皇帝的旨意进行的,也绝不是仅仅依靠林则徐所谓的"爱国之心",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道光皇帝的旨意任何满清大臣也都不会有如此的胆量,退一步来说,如果禁烟运动仅仅是林则徐的"爱国之心"所致,那幺这种"爱国之心"也只能是道光帝的旨意而已。因此,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道光皇帝的闭关销国政策的作用。

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当时的对外贸易。

在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与英国,以及美国,法国等国的贸易是最主要的,特别是中英贸易,英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在许多方面走在世界的前面,有许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但对于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一个完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里,大量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还会促进这种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被传统封闭的国家所接受,这就导致了最初时期中英贸易的不平衡,对于英国利用"鸦片贸易"做为弥补这种不平衡的做法,中国当然应该坚决反对,但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的结果连中英贸易都被宣布中断,这实际上是在做"倒脏水的时候,连婴儿都被倒了出去"的错误。

三、林则徐使"贸易摩擦"激化为"贸易战争"。

由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连中英贸易都被宣布中断、这样中英关系就由原来"贸易争端"变成了一场"贸易战争"。中国这个古老的大国开始与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经济大国之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本来中英贸易完全可以采取相互竞争和相互协商的办法解决,即便严禁"鸦片贸易",但也不需要在两国民众之间发动战争,但由于林则徐从一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就企图通过暴力驱逐的办法,其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解决贸易争端,而且带来双方的战争。实际上中国自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不仅没有消除,而且更加猖獗。

四、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助长了中国的民族排外主义。

世界有许多国家和民族,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自己长处,不同的民族应该互相交流和学习。但是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看高于别人的国家和民族,这就是民族排外主义。中国是一个有几千文明历史的古国,自然也有许多的长处,从十五以后,中国的发展显然一步步落后于世界,十八世纪当欧洲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过渡时,中国还处在"农业社会",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眼里,中国仍然是一个"天朝大国",其国内无所不有,不需要借助于外国,本来国内的一些守旧分子时时都在寻找借日,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助长当时国内民族排外情绪的增长。

五、"鸦片战争"的影响

林则徐的激进"禁烟运动"中断中英贸易的作法,尽管对于维护当时的满清王朝的闭关销国政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国贸易的长远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交往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战争的危险。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提供了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一八四0年二月二十日,英国政府任命乔治.懿律和查理.义律为对华谈判正副全权代表,四月英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议案,六月,乔治·懿律率领四千英军,分乘四十余艘舰船,从印度进入中国广东海面,封锁了珠江口,两国进入了战争状态。鸦片战争尽管以鸦片为起因,但是双方却是代表着不同的文明程度,英国政府是当时世界文明较高的一方,在技术、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胜于中国;而中国则是代表着封闭和落后的一方,在技术、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英国,这样也就自然决定了当时战争的发展方向。

战争结束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如对关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待遇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不仅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而且还就领事裁判,建立教堂,医院都达成了协议,此后,葡萄牙、比利时、瑞典、挪威、荷兰、西班牙、普鲁士、丹麦等国也纷至沓来,清政府也只好本着"一视同仁"的办法,与这些国家达成同样的协议。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一般士大夫都喜欢虚骄自大,过度地指责外国,但是中国近代史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一七九四至一八五六年)却与之有不同的评说,他认为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国内政治所决定的,他说:"官无材则国桢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桢富柄强则以之诘奸奸不处,以之治财财不蠹,以之器器不窳,以之练士则士无虚伍,如是何患于四夷,何忧乎御侮!"(参阅:《圣武记》,叙。)他把"人心之寐"和"人才之虚"列为两个根本大害。魏源能从中国本身寻找"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

同时对于鸦片战争中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国大陆的出版了许多书籍,往往把当时的"主战派"称之为"民族英雄",而把主和派称之为"民族败类",似乎只有虎门销烟的的林则徐是"英雄",而为了国家和平而奔走的清朝大臣则成了"民族败类",似乎战争的失败就是因为这些议和大臣而造成的结果,如此下去,有谁还再为和平而去奔走。这些主战派闭眼不去看中国的现实,他们被一种狂热的"民族"、"爱国"势心所蒙骗,如果按主战派的逻辑,中国就不仅仅只是割让一个香港的问题,甚至可能一个广东,或者半个中国。正是因为这些主和派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和平奔走,才换来了当时中英的和平。历史应该为这些主和派平反。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与封闭,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做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接受外国的一此苛刻条件,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主权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武力强行打开了,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他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一、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到了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当世界在发展,特别是欧洲经济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改善,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有距离更大,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大门时,采用了"鸦片"和"大炮"两种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

二、促进了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一直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之中,中国的封闭人为的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的大门被强行打开,对外贸易开始增长起来。从中国对外出口来看,外国商人进口中国的特产丝茶这两项的数量都在迅速增加,一八四三年由广州一口输出茶一七七二七七五0镑,一八四四年由广州,上海两口输出的茶增至七0四七六五00镑,一八四九年两口输出茶八二九八0五00镑,一八五六年上海,广州,福州三口共输出茶一亿三千万镑,十年间增加了八倍;再如丝的出口,一八四三年输出一七八七包,一八四五年输出一三二二0包,一八五0年输出二一五四八包,至一八五六年输出达八万包,增长了十几倍。象丝,茶这种带有农村副业经营性质的生产,在中国是具有着巨大增产的潜力,一旦市场信道被打通,国外需求迅速增长,丝茶就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中国对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外国进口的商品也有增加,如战前(一八三六年)英国直接输华货物的总值为一百三十万英镑,一八四一年和一八四二年,因战争原因每年下降九十万英镑上下,而一八四三年增至一百四十六万英镑,一八四四年和一八四五年发展到了最高峰,每年货物总值达二百三十万英镑左右。以后输入中国的货物有下降,也有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封闭的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

三、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五口先后开放,广州最先在一八四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开市,十一月二日厦门开市,十一月十日上海接着开埠,十一月二十七日和十二月二日宁波和福州也相继开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其它次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禁烟运动范文篇6

关键词禁烟师夷长技

提到林则徐稍有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他领导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如果近代史知识再多一点,还会知道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这样一位干国忠良怎么落得被充军发配的下场呢?又怎样从他的被充军反映出清朝的吏治腐败呢?

一、禁烟

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在政治上虽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但是封建社会即将走到尽头;在经济上,产生于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占统治地位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历代统治者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正在缓慢地发展着;在对外关系上,极力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企图割断与世界的联系,继续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然而,此时英国已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紧随其后,为夺取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加紧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弱民穷的中国成为他们理想的对象,但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西方国家的商品在中国销路不畅。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的总值为九千六百多万银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的货物的总值仅为一千六百多万银元,只及茶价的六分之一。①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殖民者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他们贿赂清政府官员充当鸦片走私的保护伞,有的官员还直接参与走私。广州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肇庆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往寄顿于炮台附近”。浙江官军也不甘落后。可见,鸦片走私发展成为由军队参与的武装押运储存贩卖的巨大的走私网。英国政府蓝皮书称:“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高级官吏与政府人员,对于走私鸦片的默许,前任和现任巡抚都从中取利,听说北京的军机处也暗中允许”,“他们纵容烟贩从外国船上取走鸦片,有时甚至将官船借以转运”。在军队官吏的保护下,鸦片公开走私。致使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从1799年的4000多箱激增到1839年的40200箱。增长了10倍之多。②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年~1831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年~1834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道光十四年至今(即1838年)渐漏至三千余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余万两”。③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和清朝统治,当林则徐向道光帝提出禁烟主张时,清政府内部引起巨大的争论,遭到以军机大臣穆彰阿和直隶总督琦善为首的官员的反对。如果他们也是从民族利益出发那么他们的争论尚属政见的不同,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之所以反对就连道光帝也认为他们是鸦片走私的最大的受益者。如果鸦片走私一旦被禁止,他们将失去巨额财富。但是由于道光帝支持林则徐禁烟,他们也只好暗中作梗俟机报复落井下石了。他们为了一己之私不惜用民族的利益去换取,可见当时清朝的吏治是多么的腐败。难怪马克思也在当时的报纸上发表评论说:“那些纵容鸦片走私聚敛私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都逐渐腐蚀着这个广大的国家机器的各部分之间的唯一精神联系。”当今中国黑恶势力之所以越打越猖狂。竟和当初鸦片走私惊人的相似。这难道与某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没有关系吗?这些官员自甘沉沦丧失了人民公仆的起码的尊严,死心塌地地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执法机关一旦要对黑恶势力采取行动,他们就通风报信使行动落空。这类事件在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已经见得不少了。因此要彻底铲除黑恶势力,必须撕破他们的保护伞,清除腐败分子。还社会一片蓝天,还人民一个安宁。二、师夷长技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外部的世界和时代的变化。早在乾隆时期英国派使者马戛尔尼到中国商讨通商事宜。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安康观看他的卫队演习欧洲新式的火器操法,福安康却冷淡地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希奇!”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清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不愿意了解西方情况,所以到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朝统治集团对敌情的无知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④清政府就是在不知己更不知彼的情况下同英国进行较量的。林则徐率先从虚骄自大的状态中惊醒,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还组织编译出《各国律例》和《四洲志》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积极仿制西方战舰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遭到了顽固派的攻击和满清贵族的猜忌。清入关后为了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平息汉人的抵抗,开始笼络汉人上层为其统治服务但对汉人又保持高度的戒备心理和排斥,阻止汉人的权力太重,为此,清政府实行“满汉双制”。所以当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时,如不加以阻止,就势必提高林则徐的声望,很多不满于清朝统治现状的汉人,就会聚集在林则徐的周围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这是满清贵族最不愿意和最害怕的结果。还有林则徐提出的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由于林则徐已经设法购买了英制大炮,又从美国商人手里购买了一艘英国制造的商船并改造成为一只战舰,接着又捐资仿制两艘欧式双桅战舰,还搜集并绘制了多种新式战舰图样交给工匠研制。⑤这说明林则徐在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主张的同时,已经着手前期的准备工作了,他的这一主张一经道光帝批准,大清国的新式海军即告问世,国防状况也因之而改变。那么,林则徐在清政府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满清贵族的权力将会受到汉人集团的有力挑战。这当然更是满清贵族和一些别有用心的汉人官僚不希望的,所以他们疯狂地跳起来进行阻挠以一己之私而置民族利益于不顾。清政府的吏治腐败昭然若揭。

可见不论是“禁烟”还是“师夷长技”都极大地触犯了贪官污吏和顽固守旧势力的既得利益,他们俟机报复妄图置林则徐于死地而后快。林则徐在禁烟的同时在军事上做好痛击英国殖民者的充分准备,所以,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在广东海面并未捞到便宜,就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负责京畿安全的直隶总督琦善既没有做任何的战前准备,更没有率部抵抗。而是在道光帝面前进谗言。当他同英军谈判时,不是据理力争而是向英国侵略者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严惩林则徐。不久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充军伊犁。

参考文献

禁烟运动范文篇7

单元复习,是高三教学极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专题复习而言,它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无综合可言。单元复习,首要任务是落实基础知识,兼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现以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例,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从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

所谓知识结构,其基本含义有二:一指构成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指这些内容是按怎样的方式联结起来的,即通常所指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就掌握了阅读教材的一把钥匙,就能把看起来分散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系统之中,从而产生“疱丁解牛”的效应。掌握知识结构的基本做法:1、先让学生用几个字分别对本章十个子目的内容进行概括。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可概括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引导学生弄清子目间的内在联系。如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与第一目讲的都是战争的原因,但一个是根本原因,一个是战争的借口。3、帮助学生归纳本章的知识结构:

(附图{图})

二、将观点教育、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纳入新知识框

架的教学之中。

教学和命题虽然都依据某一教材,即限定在一定的知识范围之内,但显然命题的意图和教学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教学和命题是两个系统。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建立一个符合教材要求的知识系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我将本章的内容编为9个问题,形成一个新知识框架。这9个问题是: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2、战争中,清政府、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各持什么态度?3、这次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正义的自卫战争,但为什么却战败了?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5、为什么说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6、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以什么借口发动战争?7、为什么说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8、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扮演什么角色?列举史实证明马克思所说的话(见教材P、15)的正确性。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局出现怎样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是怎样出现的?教师利用这个新的知识框架,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同基础知识的落实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理解、分析、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是个关键问题。本章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观点有:1、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a、英(法)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取决于资本主义国家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本质。制造战争的借口只是从特定方面反映这一本质的现象。b、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客观上促成近代中国新思潮的萌发。3、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资本主义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条件)使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此中国人民面临的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现以第一个问题(即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例,说明在教学中是为何将上述所讲的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为节省篇幅,以下略去学生回答的内容。

提问:鸦片战争是谁发动的?战争开始于何年何月?结束于何年何月?

点拨:记时间要同事件联系在一起。

提问:请一位同学说说根本原因是什么意思?直接原因又是什么意思?

点拨:根本原因,指的是关键,它对事物发展起支配作用,是事物的本质。直接原因,一般指导火线或借口,对事物发展不起支配作用,但反映事物本质并从属于事物的本质。

提问: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

点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为了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在这里有2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一是从哪些地方看出英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引导学生从工业产量、军事装备技术先进、最大的殖民强国等4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归纳)。二是,在当时,英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引导学生联系英国史。抓住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和夺取海上霸权等关键史实)

提问: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势在必行,问题是它为什么要选中中国作为入侵的对象?

点拨:1、中国是东方大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2、更重要的是一个积弱的国家。教材有句关键的话“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从哪些方面反映清朝统治危机四伏?(引导学生从政治腐败、军备废驰、财政空虚、矛盾激化四个方面去理解。)

提问:当时清政府仍奉行什么政策?如何看待这种政策?

点拨:1、清政府长期坚持“闭关锁国政策”,这也是清朝统治危机四伏的重要表现。2、这种政策的实行,导致中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见,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应从交战双方入手,其中英国是主要方面。从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看到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但同时应看到,这也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落后、腐朽封建制度的战争。

提问:英国以什么借口发动战争?

点拨:1.先要弄清楚道光帝是在怎样情况下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的?林则徐到广东采取哪些措施查禁鸦片?3、哪一件事标志禁烟运动达到了高潮?(要求学生从时间地点、简要经过、影响三方面归纳“虎门销烟”。从领导禁烟运动,采取御敌措施,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三个方面去理解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4、可见,中国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如果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寻找另外的借口发动战争。

三、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禁烟运动范文篇8

引言分析

本章引言分为四段:

第一段指出从17世纪开始,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二段指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性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殖民主义的本质在于侵略和掠夺。这句话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蚝驼獬≌秸男灾省Q黄秸灾泄缁嵊跋炀薮蟆T谘黄秸校逭桨埽泄纱丝悸傥胫趁竦匕敕饨ㄉ缁幔谎黄秸曛咀胖泄返目肌?/SPAN>

第三段指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被鸦片战争惊醒了的先进的中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再一个是鸦片战争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终于酿成了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反侵略”这点,是鸦片战争以后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内容和新意义。

第四段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又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句话不仅概括了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而且揭示了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内在联系。俄国趁火打劫,蚕食鲸吞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第一节鸦片战争(上)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和对外扩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严重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侵占广东香港岛;中国爱国军民奋起抵抗侵略者;清政府屈服,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正如当时的马克思所说:西方的原始积累“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等等中,继续发生作用。”(《资本论》第一卷)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教育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努力争取提前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全国人民规划的21世纪中期宏伟建设蓝图,是每个青年的历史重任。

3.“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继承了这一历史光荣传统,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光辉业迹,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辉传统,仍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讲授,启发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危机四伏的清朝封建统治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和扩张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1.猖獗的英国对华鸦片走私

2.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1840年—1842年)

1.英国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中国爱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3.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的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本节课的难点:通过鸦片战争的史实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二、在简要介绍本章教材的引言以后,教师讲授本节课时,要注意和学生在初中时所学鸦片战争史的联系与区别。初中教材内容多形象具体,高中教材理论分析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在授课时对一些基本史实(如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经过等),尽量启发学生回忆过去所学内容,不占过多的时间,在巩固的基础上,主要抓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基本理论的理解、文献资料的诠释和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重点问题(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一目,教材从三个方面作了说明:

1.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教材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说明了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经处于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末期,这两个方面又都各以四项史实作为论据。讲授时,教师可以一边联系学生在初中所学过的内容,一边加以整理和深化,指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呈现出封建末世的衰败象征。

2.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教材也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讲授时,教师可一方面启发学生回忆在初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加以归纳;另一方面要讲明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决定的。列宁所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文中有个深刻的分析:“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19世纪上半期,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列强的势力范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了,它们必然要把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当作下一个掠夺对象。

3.面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教材明确地指出:“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这里已预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腐朽的清政府既不“知彼”,也不“知己”,而要去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焉有不败之理?我们在这里要作简要的解释,为以后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作准备。

四、“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一目,需要讲明四个问题:

1.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教材中的小字作了具体事例介绍,可指导学生阅读。

2.英国无耻地用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手段,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这绝不是正当的商务,而是贩毒和掠夺。

3.鸦片输入,既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4.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解放后,虎门销烟的雕像成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巨型浮雕的第一幅,是当之无愧的。

五、“鸦片战争的经过”一目,需要讲明以下三个问题:

1.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教材中的一段小字所举的事例,便是确凿的史实。马克思曾经指出:这是英国“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鸦片贸易史》)在这里,很清楚的表明:英国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是这次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也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2.按教材中的鸦片战争形势图,使学生明确并能简要复述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即:①1840年,英军侵入广东海面后,继而沿海北犯,到达天津海口。②1841年,英军扩大侵略,在侵占香港岛后,又攻占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③1842年,英军闯入长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

3.对在反侵略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可启发学生忆述初中所学内容,并根据高中教材作简要的补充。

六、全课结束后,在小结的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如何理解这次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又为学生答好课后练习提供参考。

[附一]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C。

二、1.不对。2.①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他们的炮舰和走私船不断出现在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鸦片战争的爆发正是这些侵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必然结果。②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居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财富,进而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进攻。因此,这场战争,绝不是为了“维护”什么“商务”而引起的,完全是一场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

三、1.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2.英国的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出超的地位,致使中国严重入超,白银大量外流。英国资产阶级靠走私鸦片,发了横财。英国也在中英贸易中成了出超国家。

[附二]本节参考书目

《从鸦片战争到》上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

《近代中国八十年》陈旭麓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鸦片战争》牟安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修订本中华书局

资料和注释

嘉庆帝

嘉庆帝(1760—1820),即爱新觉罗·琰(yóngyǎn)。乾隆帝第15子。年号嘉庆。庙号仁宗。刚即位时,大政均由其父太上皇帝(即乾隆帝)决定。1799年亲政后五天即宣布权臣和20大罪状,责令其自杀,抄没家产。在位期间,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1796年爆发了川楚一带的白莲教起义。1813年爆发了鲁豫一带的天理教起义。京附近的天理教起义军在林清等人领导下向清朝皇宫发动了进攻。起义军和清军曾在隆宗门一带展开激烈战斗。上述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说明清朝国势开始衰落。

林清

林清,清代宛平县宋家庄人。1806年,他加入天理教。天理教,又名八卦教,是民间秘密流传的反清组织白莲教的一支。1808年,教徒推举林清掌管八卦教的一支坎卦。林清提倡互相帮助,令教徒交纳“根基钱”,每人100文,用来救济穷苦百姓,深受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1812年,晋、冀、鲁、豫等省八卦教首领在河南滑县聚会,推举林清为天王,冯克善为地王,李文成为人王。大家商议把八卦教分为两支;北支以京师附近的黄村为中心,由林清指挥;南支以河南滑县为中心,由李文成指挥;定于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南北两支同时举旗起义,北支直捣皇帝的老巢——紫禁城,南支北上援助。不料,南支义军因打造兵刃,走漏风声,李文成被捕入狱。当地教徒被迫提前起义,劫牢反狱,救出李文成,占据道口镇。清政府急忙调集大军围剿。林清没有得到南支义军提前行动的消息,指挥北支义军按原计划起义。林清将北支义军分成两路:一路由陈爽率领攻东华门,另一路由陈文魁率领攻西华门。九月十五日清晨,起义军分头潜入北京城。正午时刻,聚集在东、西华门外边的起义军,突然打出“大明天顺”的旗号,手执兵刃,呐喊着冲向东、西华门。东路军遭到皇宫禁卫军阻挡,没有冲入东华门就失败了。西路军在宫中太监高广幅、张太接应下,攻入西华门。义军反手关闭宫门,抵抗来援的清军,然后杀奔隆宗门。这时,隆宗门已关闭,皇子绵宁率太监把守。冲在前面的义军战士架起人梯,想翻墙而过,刚一露头,就被绵宁用鸟枪击中跌落。陈文魁下令火烧隆宗门。义军刚刚点火,清朝京师留守大臣率禁军由神武门赶来。起义军腹背受敌,苦战不敌,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全军覆没。两天以后,林清被捕。清政府在中南海瀛台北门审讯林清。林清沉默不语,最后惨遭杀害。

马戛尔尼

马戛尔尼(1737—1806)是英国外交官。1793年,他奉英国政府之命,以庆贺乾隆帝80寿辰为名,来到中国,要求清政府增开通商口岸,减低税率,给予租界,允许英国派遣公使长驻北京,听任英人传教。乾隆帝以其不识天朝体制,妄行乞请,而严加拒绝。在赐马戛尔尼筵宴,优加赏赉后,让其回国。

福康安

福康安(?—1796),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瑶林,大学士傅恒之子。乾隆时,他因勋戚关系,入选三等侍卫,不到十年就擢升为将军。他历任云南、贵州、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晋封贝子。

道光帝

道光帝(1782—1850),即爱新觉罗·(mín)宁,嘉庆帝的次子(1820—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庙号宣宗。在位时政治腐败,经济凋蔽,人民不断起义反抗。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走私鸦片。由于鸦片大量输入和白银不断外流引起统治危机,他于1838年接受了林则徐等的禁烟主张,并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8月,英船到达白河口,道光帝惊惶失措,将林则徐等革职,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同英军谈判。1842年,道光帝接受英国侵略者提出的条件,批准耆英等人在中英《南京条约》上签字。1844年又批准耆英先后在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上签字。从此,中国开始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0年病死。

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对外贸易里,英国居首位

1689年,英国与中国在广州正式通商。鸦片战争前,在对华贸易的各国中,英国的对华贸易居于首位。其比重列表于下:

价值单位:银两

年度

1765—1769每年平均数

1795—1799

1830—1833

欧美海上输华总值(=100%)

1774815

5908937

9192608

英输华值

1192915

5373015

7335023

占欧美各国输华总值%

672

909

798

向欧美各国输出总值(=100%)

4177909

7937254

13443641

输英总值

2190619

5719972

9950286

占中国输出总值%

524

721

740

中英贸易中国出入超情况:出超(+)入超(-)〖〗

(+)997704

(+)346957

(+)2615263

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4—5页。

鸦片

鸦片俗名大烟,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有特殊气味,药用鸦片为粉末状。鸦片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后传到印度、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地。在七八世纪时,罂粟由阿拉伯商人带入中国,到公元10世纪已有关于罂粟子作药材的记载,但尚不知吸食。十七八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把鸦片的吸食方法传入中国,后葡萄牙人又把外国鸦片作为嗜好品运入中国,数量不多。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中国原来把它作为安神止痛的药材使用,称为洋药。但鸦片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而且吸上了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精力消耗,意志萎靡,以致丧失生命。英国从18世纪开始经营鸦片贸易,1799年向中国走私鸦片四千多箱(每箱重约五十公斤或一百公斤)到1835年猛增至35445箱。1835年,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大约有二百万以上,说明鸦片的流毒已经很广了。

鸦片输入引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情况

根据黄爵滋的奏疏:“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1831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1834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编者注:即1838年),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余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一)第485页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11年考取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1831年任河东河道总督时曾修治黄河。1832年任江苏巡抚,疏陈连年钱漕之累、小民之苦,坚请缓征,并修白茆、浏河等水利。1838年,林则徐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布了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取得一定效果。他从烟毒泛滥中预见到“贫民”、“弱种”的深远后患和“兵弱银涸”的政治危机,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之害,主张严禁鸦片。12月,道光帝召林则徐到北京,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等采取措施,坚决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二万零二百余箱,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与此同时,他积极筹备海防,修建炮台,于海口设置木排铁链,添置大炮,整顿水陆军,组织水勇,并发出告示:“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因而多次打败英军的武装挑衅。他还积极了解外国情况,“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以便“知其虚实”,“定控制之方”,并亲自主持编译《四洲志》。1840年1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战备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把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10月,林则徐被革职。1841年,林则徐被派赴浙江筹划海防。不久被发配新疆,在新疆垦辟屯田。1845年,署理陕甘总督。1846年,任陕西巡抚。1847年授云贵总督,奏请准许招商集股,开发矿产。1849年,因病返籍。1850年,清政府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广西巡抚,前往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他在赴任途中,病死于广东潮州,终年66岁。著作辑为《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禁烟运动范文篇9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内容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其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导致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指导学生结合史实讨论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科学观点分析历史因果关系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通过介绍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位分析: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西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丧失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丧失了对外交往的主动权,被西方列强强行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又引起社会主要矛盾、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重点分析:

(1)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重点。要批驳一种认为禁烟运动是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错误观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要使中国成为英国商品自由开放的广阔市场,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寻找出另一借口来发动战争的。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重点。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作为鸦片战争的结果,不但使中国蒙受重大损失,而且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3)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重点。需要从两个层次来看,具体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4)鸦片战争的影响是重点。需要学生全面了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难点分析:

(1)对一些专用名词的理解和把握是难点。如“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由于这涉及到外交、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2)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即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是难点。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和革命性质变化等问题较为抽象,初中学生不具备足够的理论基础,所以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⑴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学习,启发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分析,澄清和批驳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2)通过分析中英《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理解中国发生重大转折的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战争爆发的原因”,建议教师先提出问题:“有人认为,因为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才爆发,你们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呢?”教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来总结,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但是必须明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这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寻找出另一借口来发动战争的,这是毫无疑问的。由此可见,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建议教师讲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后,指导学生看书,依次分析以下三个问题:《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所有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侵犯了中国什么权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然后利用扩展资料,给出相关专有名词的定义。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这另一个重点一起思考。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首先提出问题,“中英鸦片战争的结局是:正义遭到惩罚,野蛮亵渎了文明,劫掠者弹冠相庆,自卫者屈膝求和。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呢?”指导学生就表面的具体原因和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文明衰败的根源,一般说来,主要不在于外部力量的打击,而在于内部机制的退化这一被历史无数次证明的结论。

关于“对一些专用名词的理解和把握”,建议教师对这些名词结合条约规定进行专门的解释、分析。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建议教师结合《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利用图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推导出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时期的变化这一逻辑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用名词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本资源库提供的网络型课件,进行网络教学。

板书设计:

中英鸦片战争

一、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英国挑起战争(1840.6)

2.英军侵占香港岛和虎门之战(1841.1关天培)

3.奕山广州降敌(1841.5)

二、中国人民奋起抗英

1.三元里牛栏冈大捷

2.定海之战(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黑水党

3.吴淞之战(陈化成)

4.镇江之战(海龄)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件(1843)

2.中法《黄埔条约》(1844)和中美《望厦条约》(1844)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可以进行复习提问: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时,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其目的是什么?开辟中国市场,推销英国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就是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先后采取了哪些手段来掠夺中国?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如下步骤:

商品→特殊商品(鸦片)→炮舰

1839年8月,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的英国外交部。10月1日,英国内阁会议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去”。第二年就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中英鸦片战争。

一、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以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展开讨论,最后指出当时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侵略者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1.英国挑起战争(1840.6)

提示学生注意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以侵略军封锁珠江口挑衅为标志,中英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2.英军侵占香港岛和虎门之战(1841.1关天培)

教师应该强调当时道光帝的惊恐动摇;突出在谈判桌上屈服的琦善和在虎门抗敌殉国的关天培正反两个人物,给学生以强烈的对比冲击。

3.奕山广州降敌(1841.5)

“清逆将军”奕山秉承道光帝“进剿”以显“国威”的使命,但这是一个污蔑“粤民皆汉奸”;提出广东“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主张的昏官。这样做的恶果,摧残了抗英力量,有利于英军侵略。在妄图侥幸一战成功失败后,奕山最终“伏在一隅,半筹莫展”,只好竖起白旗,命广州知府出城乞和。

二、中国人民奋起抗英

1.三元里人民抗英牛栏冈大捷

可以请一名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读课文中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小字内容,然后请学生看“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旗帜武器”图。“逆夷自破虎门以来,未有如此之受创者”。另外特别指出帮助英军脱出重围的人是奕山。对此时奕山的行径,可以引用当时的爱国思想家魏源的诗作加以评价,“前时但说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纵夷”——魏源《寰海》。在中国近代史上确实可以看到“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这样一个三角关系的怪圈,尽管有的官员并没有丧失攘夷之志。

2.厦门、定海之战(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和宁波黑水党

这是鸦片战争中英军第二次进攻定海。教师应突出定海三总兵的英勇事迹和宁波一带的农民组织黑水党的抗敌斗争。

3.吴淞之战(陈化成)

吴淞守将年近七十的江南提督陈化成以死报国恩的事迹,与两江总督牛鉴临阵狼狈脱逃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通过比较给学生以冲突。

4.镇江之战(海龄)

首先,赞扬镇江守军的英勇抗敌,可引用恩格斯的话:“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此外,还必须声讨英国殖民者犯下的战争罪行:攻陷镇江后,大肆烧杀劫掠。镇江出现“无市不空,无家不破”,“妇女尸体满道上”的悲惨景象。

恩格斯指出:“英军作战时自始至终采取了极端残酷的手段,这种手段是和引起这次战争的走私贪欲完全相符的。”

1842年8月,英国的炮舰终于直逼南京,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道光帝派钦差大臣赶到南京,与英军议和。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以失败而告终。

此时可以思考:为什么爱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但最终中国仍然战败?请同学们来谈谈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该题难度大,在组织讨论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史实中概括结论;二要视学生水平和课堂时间引导讨论深度。第一种讨论,可从琦善、奕山、牛鉴以及道光帝等人的昏庸、妥协、投降的行为,深刻揭露清朝封建统治的腐败,得出这是导致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的结论。第二种讨论,可从琦善等人行径、清军装备及作战情况诸方面,概括出清朝的政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军队战斗力弱等;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鸦片战争中出现的偶然现象吗?结合第5课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情况,得出中国的封建统治已经走向衰落,尽管局部地区爱国军民奋起抵抗,但是清政府根本不可能在战争中组织有效的、始终如一的抵抗。第三种讨论,如果学生在分析时谈到英国军事装备先进;又是蓄谋侵略,教师可从内因外因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的腐败,因而无法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的较量中取胜。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件(1843)

1842年8月29日是中国的“第一个国耻日”。教师可以提问:英国侵略者通过条约获得了哪些侵略权益?清政府是怎样丧权辱国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南京条约》及《南京条约》附件的主要内容并一一分析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注意结合外交知识分析其破坏中国主权的类型。

2.中法《黄埔条约》(1844)和中美《望厦条约》(1844)

探讨为什么美国政府专使顾盛得意洋洋的说“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门户。但现在,英国却和其他国家,也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

禁烟运动范文篇10

备课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也是教学中的起始环节,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为使学法指导既具针对性,又具实效性,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作精心设计,这是搞好学法指导的先决条件。

1.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探求历史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为提高历史认识创造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根据典型材料改进教学设计,加强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这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之一。例如,《鸦片战争》的备课中,传统的教学设计是:①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的对比。②鸦片的输入及危害。③中国的禁烟运动。④第一次鸦片战争。⑤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这样的组织虽然面面俱到,但既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即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改为这样的设计:①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传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②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何称之为民族英雄?(传授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③当时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为何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斗争和以后的抗英斗争?(传授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的原理)④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传授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观点)⑤是否认同“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是必然的”观点?(传授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观点)⑥“落后应该挨打”、“落后必然挨打”的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定论)通过这样的“政史结合”,既加强了方法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以典型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力是能否学好历史的根本问题,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有关材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学科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备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四方面着手:①利用直观手段(如实地参观、图像资料等),以生动传神的课堂描述、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合适的乡土材料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情感教育。②利用著名历史人物的优秀业绩、高贵品质、治学态度等——进行意志品格教育。③史论结合,传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进行方法论教育。④利用典型材料,培养学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学生一旦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就必然表现出崇高的责任感,学习知识、钻研学法也就有了更高的自觉性。二、课堂教学渗透学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情感交流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主阵地,备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而学法指导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讲决定于这一环节。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是关键所在,在教学中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采用谈话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向学生提出以下思考提纲:①怎样概括近现代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②近现代美国的对外政策具有怎样的变化过程?③美国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针对特殊地区或特殊时期是否有特殊政策?④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中,你受到什么样的历史启迪?⑤选辑有关史料,供学生阅读分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作提示或总结;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综合史实,提炼要点,互相讨论,修正结论,从中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问题。

三、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

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教授的学法,去实践或自我探求学法一般也要在课外进行,因此,课外辅导中点拨和强化学法是学法指导中的又一重要步骤和手段。

细致地做好解题指导,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和掌握,需要训练和指导。

首先是审题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来提高学生对与习惯表达不一致的已知条件的等效转换能力,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加工能力;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的扬弃能力等。

其次是深刻理解题意的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对问题外露的能分清题型、要求、限制等,对问题内藏的能找准切入角度、分析层次及所用的知识点、理论或历史规律等。

再次是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的习惯。主要是反思答题是否正确、全面,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辩证性和创造性。

【摘要】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教学,由于方法不得当,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也很辛苦。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兼顾学习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

【关键词】教学学习方法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林强.谈谈教学方法与方法教学.山西医学教育,2004,(1).

[2]姜建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