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转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7:42:16

金融转型

金融转型范文篇1

[关键词]邮政金融转型;业务转型;业务渠道优化

1邮政金融转型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能力建设有待加强。部分网点功能区分区不合理,营销氛围不达标。ATM?CRS等自助设备配备不足,缺少低柜服务区,简单、低附加值业务挤占柜台资源。VIP客户服务区面积较小,造成高端客户流失。网点营销氛围布置,宣传品陈列不足,客户视觉感受和服务体验不好。12经营管理服务水平落后。邮政机构在进行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就其服务流程本质上来说,与银行业务并无区别,其特点在于为用户提供符合用户自身需求的金融服务。因此作为服务行业来说,邮政金融需要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并根据意识培养邮政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行为准则和行业规范。然而在现实中本文发现,许多邮政从业人员在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服务意识和能力,产品中心论过强导致其与用户之间脱节,既漠视用户需求,又不能深刻理解用户服务,从而无法完成供应商角色的转型,十分不利于邮政转型发展。13专业素质亟待大幅提升。人员素质不高和专业人才缺乏。网点业务操作型人员多,缺乏产品营销和投资理财规划的专业人才,导致金融产品与客户能够获得的信息不对称,营销意识淡薄。员工在服务客户、识别客户、营销客户方面缺乏意识和专业技能,未发挥团队营销资源和力量。14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现代服务行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通过创新手段凸显出自身服务所独具的特色,从而吸引客户,成为独特的卖点,提升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抢占市场份额。就市场的角度考虑,邮政金融无论是在资本上还是在客户资源当中相较于传统银行的金融行业业态来说本身已经不具备特殊优势,客户在进行服务选择时会认真对比金融服务的服务商在金融行业内部的能力、发展、服务水平和产品增值空间等具体的内容,随着行业市场的扩大,竞争压力逐渐增加,邮政金融缺乏任何一项势必都不会成为客户所认可的金融服务商。从目前邮政金融的发展来看,缺少创新,缺少对于客户和产品的认知,缺乏突出的核心竞争力,仍旧是长时间来制约其发展的痼疾。

2邮政金融转型发展策略

21金融服务的运营方式向市场化靠拢。邮政金融主要面向的金融服务客户为个人客户和商贸客户两大种类,作为市场导向的目标客户,邮政金融想要取得发展,首先需要从运营手段当中朝向客户方向靠拢,深刻研究客户特色和客户需求,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服务产品和运营策略。首先,从个人客户角度,邮政金融服务的内部需要首先树立起客户为本的理念,认真思考客户需求以及与自身服务产品的关联。在面对客户需求时,邮政企业可以着重开展客户分类管理,对客户情况以及客户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对客户情况进行掌握,便于开展分类管理,促进产品的推广。22建立邮政金融经营服务体系。221建立邮政金融增值服务体系。利用邮政金融客户和渠道优势,开展资产类与负债类业务组合营销,将小额信贷、消费信贷、信用卡、公司业务等金融产品,与储蓄、保险、基金、理财、代收、代付、代缴、等产品组合营销,为客户提供多种资产增值服务,完善金融增值服务体系。222开展经营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传统邮政想要发展现代化金融经营服务,需要利用到现代化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目前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邮政企业在进行金融转型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中已经逐渐成熟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为自身竞争实力和市场信息的获取能力添加砝码。首先,经营服务手段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客户的分析,对于客户需求的掌握是使产品特色成型并与市场接轨的首要前提。以往客户信息的获取往往停留与客户意见表格的填写或者电话回访等陈旧方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客户需求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例如,在经营过程中充分融入全网数据的分析功能,使得经营过程更加动态直观,同时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并结合数据分析的内容开展管理辅助与营销策略的建设。组建具有专业素养的数据分析队伍,利用云计算手段对客户资源和客户需求做到充分的分析,并认真听取客户意见,积极促进自身产品创新和经营手段改革。23加强专业营销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转型的根本是人的转型,要始终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原则,通过教育培训、激励机制、平台历练等措施,培养一批素质优良、专业胜任、学习能力强的金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服务人才,夯实金融转型地基。二是通过选拔、竞聘上岗等方式,优中选优,完善各级管理人员、督导员(含内训师)、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职级晋升、资格认证、专业培训和荣誉激励制度,切实提升队伍专业素质,支撑金融转型升级。三是考核机制。按照“战略导向、适度考核、合理激励”的原则,建立金融KPI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要全面考虑发展与质量,同步尝试将各层级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与金融转型工作挂钩奖励,将金融机具配置与业绩净增挂钩、将资源分配与效能提升挂钩,激发转型动力。24加快推动营销转型步伐。241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经营模式打造。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极具创意的营销方式成为市场主流。例如依托消费者所具有的认同感消费方式开展的粉丝经济,就是互联网浪潮当中所独有的经营手段。邮政金融服务的改革和创新融入到互联网中有其先天的优势,那就是客户源广泛、认知度高、信誉度更强,从而深刻规避了互联网虚拟平台中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不信任感。因此在新时代可以依托互联网中举足轻重的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等,通过社交方式开展营销宣传与造势,同时结合新媒体业务的营销创新,打造极具魅力和价值金融服务中心,吸引关注和粉丝,提升曝光度和关注度。同时,还应该搭建完善的11185客户服务中心,解决客户问题,并完成客户粉丝群体的引导。242技术手段更新打造快捷服务。首先要加快开展金融服务设备的迭代更新,对于老化的功能不全的设备要积极予以淘汰,并更换功能全面使用方便的新设备。例如,对于柜台服务来说,传统邮政所面临的是业务办理繁忙、客户体验差等问题,因此可以引入大规模的多媒体服务终端来实现客户的自助服务。例如,通过补登折机可以使客户自行完成金融业务,降低等候时间,同时也可减轻柜台压力。此外,金融业务还需要借助电子渠道进行发展。例如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电子银行的签约客户,精准挖掘客户需求,并通过改善客户体验提升客户黏度。

3结论

综上所述,邮政金融业务在转型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形式,对加快转型速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策略,能够有效拓展业务类型,优化存款结构与客户结构,提升市场占有率,最终有效提升银行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今后的转型实践过程中,应着重总结发展经验,不断创新转型方法,拓展转型方向,从而推动邮政金融业务的更好发展。

作者:贺朋伟 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金融转型范文篇2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从1978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扩张运行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支撑,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社会保障不健全,城乡两元结构的矛盾加剧,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缺乏可持续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等。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但充分凸显了“三大”:经济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金融转型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业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和结构开始了制度调整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和结构出现了变化,最主要表现在实行金融机构多元化,打破传统制度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的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制度变革的发生时期,新机构和旧机制并存,机构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旧机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国金融体系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金融市场建立了初步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型调控向运用经济手段转变。资金管理从统存统贷转变为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由指标管理过渡到资金管理;金融调控也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调整,从开始的控制贷款规模,逐步启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发展到以比例管理彻底取代贷款规模控制。

1997年至2007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变革进入市场金融体系框架的调整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传统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总量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经济。显著特点是形成“一行三会”格局,银监会负责统一监管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保监会则统一监管全国的保险市场。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履行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并负责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充当最后贷款人,在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调整运行的时期,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转折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和发展模式再创新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不仅是因为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且过去3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的挑战日趋复杂和严峻。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度调整和寻找解决方法,积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结构调整的挑战。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危机期(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后危机期(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完善期(2011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实体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全球经济金融进入了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运行的宏观环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金融开放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加强;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实际支付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总体运行平稳;金融安全网建设继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2009年无疑是中国金融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与风险并蓄的一年,第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PMI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金融逐步渡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国际金融市场逐渐稳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但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存在,维护金融稳定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金融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化的完善时期。“十二五”时期,只有继续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创造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危机应急处置机制作用,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改善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改进金融监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国际金融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当主要矛盾和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积聚了新的积极因素之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熟运行的时期。其显著特点是更多地体现出经济社会成熟发展的特征、成功的运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国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社会文化、技术进步、管理理念等不但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典范。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会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从中国参与建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及制定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程度依次划分为参与制定期、共同制定期到直接制定期,这是中国金融转型路径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结论

金融转型范文篇3

关键词:中国金融国际金融转型路径

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程,这一历程伴随着金融转型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的问题,而中国经济则面临着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这些变化已经并正在对中国金融业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从金融领域来看,全球银行业发生着深刻变化,监管机构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为此,中国金融业不仅要关注宏观经济的新形势,而且还要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监管变革和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整合。中国必须抓住全球金融转型的机遇,直面自身一系列瓶颈性难题,坚决踏上金融转型之路,以期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研究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转型的路径,在“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并根据中国金融的发展历程,将金融转型的路径划分为:初级发展阶段(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进化发展阶段(危机期→后危机期→完善期)→高级发展阶段(参与期→共同期→直接期)。

一、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从1978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扩张运行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支撑,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社会保障不健全,城乡两元结构的矛盾加剧,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缺乏可持续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等。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但充分凸显了“三大”:经济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金融转型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业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和结构开始了制度调整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和结构出现了变化,最主要表现在实行金融机构多元化,打破传统制度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的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制度变革的发生时期,新机构和旧机制并存,机构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旧机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国金融体系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金融市场建立了初步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型调控向运用经济手段转变。资金管理从统存统贷转变为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由指标管理过渡到资金管理;金融调控也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调整,从开始的控制贷款规模,逐步启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发展到以比例管理彻底取代贷款规模控制。

1997年至2007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变革进入市场金融体系框架的调整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传统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总量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经济。显著特点是形成“一行三会”格局,银监会负责统一监管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保监会则统一监管全国的保险市场。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履行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并负责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充当最后贷款人,在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调整运行的时期,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转折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和发展模式再创新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不仅是因为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且过去3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的挑战日趋复杂和严峻。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度调整和寻找解决方法,积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结构调整的挑战。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危机期(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后危机期(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完善期(2011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实体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全球经济金融进入了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运行的宏观环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金融开放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加强;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实际支付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总体运行平稳;金融安全网建设继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2009年无疑是中国金融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与风险并蓄的一年,第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PMI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金融逐步渡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国际金融市场逐渐稳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但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存在,维护金融稳定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金融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化的完善时期。“十二五”时期,只有继续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创造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危机应急处置机制作用,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改善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改进金融监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国际金融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三、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当主要矛盾和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积聚了新的积极因素之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熟运行的时期。其显著特点是更多地体现出经济社会成熟发展的特征、成功的运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国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社会文化、技术进步、管理理念等不但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典范。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会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从中国参与建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及制定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程度依次划分为参与制定期、共同制定期到直接制定期,这是中国金融转型路径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四、结论

虽然总的来说,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但它基本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是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初级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选择。事实证明,我国渐进式的金融体制改革,既保证了转型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改革目标。

但是必须看到,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金融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已开始日益凸显,阻碍着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亟待进一步解决。这集中反映在一方面我国金融资产规模迅速积累,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内部效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衡量金融体制改革成就并不只是规模的扩张,而更重要的是效率的改善。只有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才能有效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在结构布局、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固有的问题,阻碍了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功能发挥,从而难以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的经济转型以“渐进”而闻名,金融转型更为渐进。但是这种过甚的渐进,实际上已经严重损害了效率,客观上要求提升金融转型速度。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谭迎庆,聂建康.建国60年金融转型的进程—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10)

2.国家统计局.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R].国家统计局,2008

3.许莎雯.“进化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展望[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2009[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金融转型范文篇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十三五”期间,供给结构改革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各个产业与行业均有所体现。应当正确认识供应商结构改革的丰富内涵、意义、主要任务和政治方向,保证供应和需求应商结构改革不偏离方向和误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金钱方面也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需求是指消费者在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想要并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交货是指市场参与者准备好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以规定价格生产的商品数量。为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实现供需平衡,市场平衡和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央政府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通过增加投资、消费和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任务,以及供给侧增长和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效率。改革扭曲的要素配置和供求结构,消除产能过剩、效率低下和供给不足。促进创新,提高优质护理绩效。减少国家干预,便利市场准入,促进有序竞争,激活市场参与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不是西方社会学派理论的真实复制品。基于研究中国经济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发展和管理社会主义现代经济的创新路径。目的在于了解并适应新的经济标准,促进滞后体制和经济改革。贵州省转型升级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影响因素贵州省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供给结构的失衡意味着中国市场供给体系中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无法跟上消费模式的变化。要求将低质量产品模式转变为高质量产品发展模式,迎合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求。当前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改革不断加速,供需转移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产品生产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产品生产得到外向型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因此,应当激活与发展生产要素,推进供给结构改革,优化和提高要素供给配置效率。不断优化原材料供给、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贵州省转型升级的农村金融供给方面

农业供给结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政府、农村金融机构、农业单位和其他相关机构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农村地区投资和创新的主要形式是支持农村地区的农民。农村金融重要目的在于增加农村金融投资和创新。“三农”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农业、林业、水利和扶贫。因此,政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应当依据农业、林业和水的支出指数。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贵州省在农业、林业和水管理方面的支出最高。从2016年到2019年,作为农业大省,贵州省在农业、林业和水资源方面的支出居首位。从2016年到2019年,贵州省的农业、林业和水资源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20.30%左右。贵州省税务厅设立扶贫专项基金,成功推进了农业供给结构改革。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从供给、结构改革、产业改革和要素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思路。贵州省转型升级商业银行融资问题在国家不断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供给体制改革的浪潮中,贵州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政策,不断加强“三农”农村金融转移,不断寻求农村融资创新。当前已经推出了“农机贷款”、“农业贷款”和“住房贷款”等农村金融产品。通过查阅相关数据,根据商业银行为农产品供应融资的规模,使用一般商业银行的分行数量和贷款总额,对贵州省农业供给结构改革的有效供给进行排序,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与贵州省各级政府网站)在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机制和转型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标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本文对贵州省切实有效的农业供给结构改革进行分类。分析资源型城市供给与转型层面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及新时代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开展,扩大评估方法的范围。制定有针对性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功能路径,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贵州省转型升级探新路改革创新促发展产业升级是生存前提更是发展使命贵州省政府已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农村金融的持续提供。建立风险平衡机制,确保农业保险、商业银行贷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农村融资薄弱,风险相对较高,各个金融机构投资时存在较多忌惮。各级政府通过预算支出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协调农村融资与可持续贸易的矛盾,继续支持农村融资,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利率均衡机制,缩小风险供求差距。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和各级政府网站,贵州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性质过于统一。农村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小额信贷合作社的数量较低。近年来,贵州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村金融供给水平,但效果并不理想。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

地方政府提高支持力度确保农村金融的供给能够延续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结构性供给改革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结构性供给改革能够有效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基于供应商管理的概念,本文从制度、结构、产业和要素四个方面确定了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共享机制和动态调控机制丰富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领域,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供给结构改革的基础上,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估体系,包括评估经济、体制、结构、产业、要素和生态的6个指标和33个具体指标。该方法打破了传统评级指标视角的主观性和随机性,提高了评级模型的相关性和科学性,界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创新力度不断扩展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农村产权具有不动产性质,如《土地管理法》、《农民住房法》等机制的变化折射了理念创新。号召党员干部建立转移支持,为改革发展积蓄动力。不断宣传发电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物流和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创业精神,探索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顺应国家发展大势,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项目的建设。完善政府层面的农业保险制度在政府层面,将农业保险机构引入农村市场。积极扩大公安农业保险的多样性,扩大农村保险领域。为了让农业保险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损失补偿,鼓励保险公司更新农村保险产品,优化农作物种植管理。同时,地方财政要扩大农业保险政策范围,适当减少税收和补贴。促进保险贷款新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增强农业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动性。贵州省转型升级转型策略通过5C理念聚合“双创”孵化资源主体围绕“政府、创新科技孵化器、科研设备等农村金融市场要素”三大要素,根据市场需求整合各类资源“三大创新科技孵化器、科研孵化器等关键要素”。然而,西部少数民族科技园区缺乏社会孵化资源的整合和高校科研项目的有效投入。因此,不断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科技园的转型与现代化,探索构建新的发展思路和策略,促进孵化生态系统的建设,实现自身转型与现代化。通过5C概念聚合孵化资源“大众创业与创新”主题,每个新时代均有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同样,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下也会出现新的经济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正在重塑人与人之间以及资源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互联网的桥梁功能,在实现分散的同时连接资源的供需双方,通过更有效地使用资源来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以此解决大众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整合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以不同方式开展创新创业,共同创造经济红利。

通过四聚理念聚合“双创”孵化资源要素

当前贵州省“大众创业创新”的孵化资源稀缺。贵州省大学科技园应收集各种资源元素,形成“资源萧条”,这是通过“大众创业和创新”克服资源瓶颈的关键。在集聚过程中要做到:一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注重区域发展战略,围绕产业上下游。二聚焦产业孵化需求,聚集相关创新创业资源要素和提供者。三依托有利的孵化资源,聚集与吸引一批优秀厂商。创新园的功能是实现创业功能从“1.2”到“创新园”,即通过聚焦、聚集、聚集、融合的“四会”理念,在孵化平台上推动产业、资源的大融合,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创造繁荣、推进乡村再生的目标。利用项目+基金的模式构建相对完善的孵化农村金融体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孵化大众企业和创新项目,抓住基金投资高增长项目热情的特点,与华阳基金、桂山基金、和资本合作,贵安银行等机构积极实施“孵化投资”孵化模式,遵循“共享共赢”的利益导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孵化农村金融体系。利用项目建设与发展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产品发展体系,利用大旅游、大生态为建设发展的目标,加快建设贵州地区大数据实验中心,加强各项数据的收集与分类整合,不断培育智能终端等关联产品,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支持与动力,不断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构建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并积极加强相关衍生业态的开发。打造多彩贵州的特色旅游风格,探索构建知名健康养生基地,以此探索为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与旅游服务体系。围绕地区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时代企业与扶贫攻坚任务的需要相结合,不断打造贵州地区的特色企业,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促进创新创业型企业和项目,通过聚焦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时代企业。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和壮大产业规模,充分考虑科技园区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的辐射作用。例如,贵州省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聚焦贵州省“大数据”、“大健康”和“乡村再生”三大行动战略,培育了博达数据、母云、青青生物科技公司。其中,博达企业经过两年的孵化,被认定为高科技公司。针对传统企业的发展,注重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则促进企业向着集约化、绿色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品。放大比较优势吸引优秀创客筑巢利用和开发贵州省高校内部的创新创业资源,包括高端人才、优势学科、科研工具和设备、科研成果等。通过合作共建模式,大学科技园与中学合作,打造以创意萌芽为核心的主题空间。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成立创新工作坊,促进创意向创新的转化。依托科技园区的发展基础和积累,落实先进的孵化理念和有益的孵化资源,打造大众创业空间,推动创新创业转型。形成由创客空间、创新车间和创客企业组成的三阶段创客体系。

结语

金融转型范文篇5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金融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经济的瓶颈期也随之到来,如何打破经济僵局是金融企业需要思考的,而供给侧结构改革是金融企业最有效的手段。金融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更好的为实体企业经济服务。只有通过金融行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金融经济供给链作用的升级转型之路,为经济瓶颈期金融企业发展提供突破口,为经济市场改革的金融服务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一、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意义

对于经济体制飞速发展的今天,金融企业作为实体经济服务方,必须利用供给侧改革来完成自我的转型升级之路。因为供给侧改革首先可以为金融企业规避更多金融风险而利于企业经济发展;另外供给侧改革是通过优化市场经济配置,使供给与需求相平衡发展来完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供给侧结构改革可以提升金融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使经济结构出现突破口和经济体制的补充完善。

二、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策略

(一)完善服务转型升级金融供给的基础建设。当前金融供给未能充分满足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有效需求,转型经济与金融资本融合普遍不足,严重制约了转型升级发展,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金融企业需加紧落实转型升级发展策略,实现金融企业供给侧改革。金融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仅是表面上的模式转变,而是从根本上进行服务结构的转变,金融企业为实体经济服务,其金融供给的基础建设是企业服务转型升级的必要,首先只有科学的区分实体经济,合理构建基础建设,才能对于转型升级的实体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测评,利用去杠杆制度对于不同效率企业进行优化的金融风险规避。(二)合理区分,科学评断。金融企业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进行合理区分和科学评断,以此摆脱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问题和不必要风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金融企业要想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进行合理区分和科学评断,需要决策者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如下:1、充分利用大数据库平台数据构建有辨识度的评价数据;2、对于所服务的实体企业进行完善的数据跟踪服务,包括企业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信用评价等都有专业的评价机构来进行评价指标的完成,金融企业要对这些专业的评价机构进行专业的培养和引导,并且制定完善的金融制度;3、整合经济市场的主体效率发展的评价机制和企业征信系统,使二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实体企业信息公开化、市场化、商品化,而市场主体平公使用金融资源的同时,也使金融企业间能够进行公平的竞争;4、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企业的有效率和良好的信用为经济发展基础。(三)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升金融企业转型升级的质量和效率。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要想实现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加快金融创新供给,以此提升金融企业转型升级的质量与效率。面对金融企业的转型升级,金融供给应突破传统范畴,如资金等一系列金融商品供给范畴,延伸至提供债务重组、债券发行等信息咨询服务,为金融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并且,对于转型升级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领域,金融企业应及时根据自身业务能力或经验进行整顿,避免问题积累,影响整体转型。其次,金融企业应该对原有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进行更新,以此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后的发展。对于供给侧改革,金融企业应抓住机遇,创新相关金融产品,开发无形资产,从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如金融企业可根据权利质押对原有专利权进行资产变现,使其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金融供给,以此助力转型发展,满足金融企业转型后的市场需求。但在金融企业无形资产转换过程中,要注意权利质押的无形风险,和资产质押的实施标准以及操作规范,必要时可聘请专业人士指导,防止金融供给链断裂。最后,对于提升金融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供给,其可根据金融工具的创新,信用衍生等增加供给。总之,对于金融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优化供给方式,以此提升转型后的质量与效率。(四)大力培植核心竞争力。对于金融企业的转型升级,金融企业必须大力培植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转型效率,激发金融供给新途径。核心竞争力其主要是为转型升级后的金融企业提供供给产业,保障企业转型升级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在面对转型升级时,需为金融供给提供新动力,以此满足转型创新。如金融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积极研发特色产品,或积极寻找项目周期短、投资成本低、收益效果好的良好转型升级项目,从而提升原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传统业务升级,以此构建金融企业升级发展后的金融产业链,构建核心竞争力。总之,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离不开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只有大力培植好核心竞争力,才能保障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后的供给需求,满足转型升级后的发展需要。

三、结束语

对于现在的市场经济大趋势而言,金融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成为市场经济调控不可缺少的方法。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金融企业只有实现转型升级才能创新金融产业链,符合时展。所以,对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金融企业要扩大市场需求,平衡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为金融需求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证金融企业与实体企业都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使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霞,金融供给侧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学海》2017(3):214-216.

金融转型范文篇6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

我国于1999年和2000年相继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东方和长城。根据2000年11月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11月10日实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主要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可见,我国当时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目的和目标都是明确的。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进一步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定位成为一个新的问题。首先,我国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阶段。其次,我国于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了“与国际体制接轨”的新阶段。再次,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形成了一个新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出现了市场化处置的趋势。在这样的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我国如何定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目标,就关乎改革开放的大局。

纵观各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定位可以分为政策性机构和商业性机构两种,也有的是从政策性机构演变为商业性机构的。如果我国依旧坚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政策性机构定位,那么就应该按照已经通过的《金融资产管理条例》,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把不良贷款进一步剥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对“债转股”企业的股权也依然是阶段性持有。如果我国考虑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定位为商业性机构,那么就应该重新配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进一步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的有效治理,并相应改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2003年10月,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目标,肯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的方向。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选择自己的商业发展目标就成为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信达公司提出了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发展目标,即“以处置不良金融资产为主、具备投资银行功能和资产经营功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这个商业化目标,还只是从业务、机构功能和法律形式角度进行考虑的形式层次定位,没有准确定位公司在未来资本市场和企业控制市场上的核心特征,机构投资者和产业投资者这两种资本市场角色的核心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可见,确立什么样的商业化发展目标,成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首要挑战。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产权结构与治理机制的重塑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商业性金融机构过渡,面临的第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改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机制。

目前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分别都是100亿元,都是由国家财政部拨款并持有股权的。就法人治理机制来看,现行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总裁1人,副总裁若干人。总裁、副总裁由国务院任命。总裁对外代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行使职权,负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事会的组成、职责和工作程序,依照《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执行”。就商业化发展来看,其国有独资的产权机构和缺乏董事会的治理结构,是不能充分保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续发展需要的。

就商业性金融机构来看,股权结构必须实现多元化,治理机制必须商业化。为实现股权多元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国家股份,为实现股权制衡的目标不需要国家持有大股,并应考虑设立一个“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来持有,这个委员会要充分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为实现法人治理机制商业化,公司应在股东大会的权力机构下,设置董事会和监事会,并由董事会聘请经营管理者。从我国国有金融机构现状来看,首先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股权多元化和治理机制商业化改革是有条件的,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更为容易实施。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结构的重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商业性金融机构过渡,面临的第二个基本问题,就是现有的财务结构需要调整。

目前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共收购了14000亿元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其收购方式和资金来源都是特定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收购方式是,“按照账面价值收购有关贷款本金和对应的计入损益的应收未收利息,对未计入损益的应收未收利息实行无偿划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来源有两条,“(一)划转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给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部分再贷款;(二)发行金融债券。”这两部分资金来源都实行固定利率,年利率为2.25%。“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形成的最终损失,由财政部提出解决方案,报国务院批准执行”。这样的财务结构设置是针对政策性机构而言的。

如果实行商业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结构就会产生两个现实问题。第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变现收入不能支付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应付利息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避免流动性危机;第二,如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引入新的战略投资人,国家财政部如何处置不良资产损失。在实行“不良资产处置收现率”和“处置费用率”双包干的条件下,是否可以考虑把原来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视为国家财政部的委托业务。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商业性金融机构过渡,面临的第三个基本问题,就是培育什么样的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成立以来短短的4年当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把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市场,并且培养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核心技能。截至到2003年3月末,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债权3434.69亿元,资产回收率为30.37%,现金回收率为20.82%。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积累了收购、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创新了一系列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和定价方式,形成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核心技能。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正在迅速成为一个大市场,不单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拥有大量不良债权,大型国有集团也拥有不良债权和不良资产,如何在这个大市场上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面临着外资机构、民营机构的严峻挑战。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介入企业控制权市场,更是涉及到其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截至到2003年3月末,全部债转股企业共586户,债转股金额近4000亿元,这项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有企业改革,在全部债转股企业中,资产负债率平均下降了20%-30%,财务负担明显减轻,将近70%的债转股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如何介入债转股企业的公司治理中去,就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长期发展来看,作为资本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也需要培育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文化机制的再造

金融转型范文篇7

区域金融创新对投资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减少交易成本。通过区域金融创新减少交易成本的主要原因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减少了空间距离所造成的成本费用,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作用尤其显著。二是增加资产流动性。区域金融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提供了更加丰富灵活的投融资渠道,使全社会资金融通更为顺利,从而满足了各类投资者的各种需求;同时,区域金融制度创新逐渐放松和消除了一些投融资限制,放宽了投融资者进入金融市场的门槛,大大增强了金融业对社会投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三是降低价格风险。具有转移和分散风险功能的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远期利率协议等)创新,增强了金融系统稳定性,改进了市场有效性,降低了价格风险。产生上述作用机制的根本原因是,区域金融创新造成实际投资的利率敏感性减弱,而金融投资的利率敏感性增强。这是因为实物资本与债券、股票、货币等金融工具之间不具有完全替代性,不同资产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从而使得实际投资与金融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一致,即非对称性利率弹性。一方面,从实际投资看,传统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利率下降会导致实际投资上升,但区域金融创新增加了投资者资金获取渠道,提高了投资者资金的可获得性,从而改变了投资者对利率变动的反应模式,即使在利率下降情况下,实际投资上升并没有那么多,最终实际投资的利率敏感性随着金融创新发展而削弱;另一方面,从金融投资看,区域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资产种类,使得交易成本降低,方便了各类资产的转换,使得金融资产价格对利率变动的反应加速,最终导致金融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强。区域金融创新对投资转型升级的宏观影响途径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不管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创新还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创新,都对区域金融投资结构的调整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通过资本市场上的债券和股票等直接金融工具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信息提示功能,借助价值资本的流动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在更广阔的空间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产要素转移和重新组合时所遇到的空间和介质方面的障碍,从而消除投资领域分割状况并有效推进投资结构调整。区域金融创新通过风险管理、信息揭示、公司治理和储蓄动员四大功能,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投资效率和优化要素配置四条途径,最终影响投资转型升级。区域金融创新对投资转型升级的微观影响途径如图2所示。

二、浙江区域金融创新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浙江金融业规模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012年浙江省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分别达到66679亿元和59509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2.3倍和2.4倍,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2位;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46家,比2007年增加了12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数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均居全国第2位;证券和期货交易额分别占全国交易总额的10.5%和13%;金融业增加值达2965.5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长14.4%[7]。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共有3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家外资银行、165家中小法人银行机构、4家资产管理公司、14家证券和期货类总部、74家保险经营主体,共设立小额贷款公司277家、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58家、农村保险互助社1家、省级担保公司2家[7]。浙江区域金融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金融业“浙银品牌”初步确立

浙江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市场经济为依托,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通过抓住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推出、境外上市等重要机遇推进企业多渠道上市融资,证券市场的“浙江板块”加速崛起;通过不断完善保险体系,创新保险产品,保险业的“浙江亮点”逐步显现;通过整合重组、增资扩股、改制上市等多种途径,浙商证券、浙商银行、财通证券、信泰人寿、浙商保险、浙商信托、浙商基金、浙商期货、浙商租赁等“浙商系列”总部金融机构的影响力逐步增强。私募股权市场迅速发展,机构数量、管理资本量和投资项目数均跻身全国前列;地方产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初步建立了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平台。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外资、民营企业、员工共同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如宁波银行跻身国内首批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行列,台州银行、泰隆银行、民泰银行和稠州银行在全国率先改制为民营商业银行,2012年新增宁波东海银行、宁波国际银行2家城市商业银行,13家城市商业银行绝大部分实现跨区域发展[7]。“浙商系列”总部金融机构日益壮大,经过存量整合、增量拓展,呈现“浙银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地方金融业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

2.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浙江金融机构对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及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不断开展金融服务创新。2012年启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和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出台《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12]83号),为浙江省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在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多渠道破解“两难两多”问题、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成果。丽水成为全国首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地区,“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便农取款服务”成为三大亮点,初步形成金融支农惠农的“丽水模式”。浙江省银行业积极探索“抱团增信”、“网络联保”、“桥隧模式”、“路衢模式”、“信贷工厂”等100多种金融服务方式,推出供应链融资、物流融资、小企业债权集合信托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60多种信贷创新产品,开展专利权、林权、商标专用权、农村住房权、海域使用权、股权、船舶、仓单、排污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创新,短期融资融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快速发展,在全国率先发行证券、金融债券等创新产品。

3.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制度、化解历史包袱,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系统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杭州联合银行等5家农村合作银行已启动或完成股份制改造和组建农村商业分行的进程,一批县级法人农村金融机构正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原有合作制的基础上进行股权改革,引入投资股和法人股,产权关系更加清晰。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81个县(市、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已全部改革成为县级统一法人机构,其中,农村合作银行43家,农村信用合作社38家[7]。农村信用合作社系统的存贷款规模分别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和第二位。同时,各种新型地方金融机构不断涌现,成为多层次信贷市场的有效组成部分,进一步丰富了地方金融组织体系。2011年以来,股份制产权制度改革开始提速,已有3家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还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试点的建设。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有小额贷款公司174家,设立村镇银行4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7家、贷款公司1家,有效地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7]。

4.地方性准金融组织日益规范

浙江区域金融运行质量和抗风险能力总体不断提高,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位居全国前列。浙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2012年为1.6%[7]。经过多年的经营实践,内生于民营经济的地方性准金融组织逐步成长和完善。融资性担保机构起步早、数量多、规模小,在政府引导下,2010年3月开始进行待业规范整顿工作,至2011年3月底,首批344家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得经营许可证,同时,那些担保实力差或是从事吸储和民间拆借等违规行为的担保公司,成为此次“洗牌”对象,最终只能转行或被剔除融资担保业务。典当行稳健发展,不仅满足了中小企业和自然人小额应急性融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拍卖业、旧货流通业、仓储业和鉴定评估业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正式注册的典当企业有401家,比2011年增加77家,累计发放典当贷款407.66亿元,同比增长33.14%;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共有股权管理公司507家,管理资金规模超过630亿元,备案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数量、管理资本量和投资项目数均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全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第四大集聚地,与江苏和广东一起形成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的第二梯队[7]。

三、加快浙江区域金融创新的政策建议

1.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扩大地方金融机构队伍

以国务院最近的被称为“金十条”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为契机,积极争取新设地方金融机构指标和获准审批,将浙江作为中小型金融组织体系改革试验区。一是组建社区性民营银行;二是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科技银行;三是支持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四是稳步发展地方性非存款类准金融机构。

2.加快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增强地方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

地方金融机构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要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改革创新,实现向股权优化、治理完善、内控有效、特色经营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跨越。一是加大市场主导型金融创新;二是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建立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

3.优化金融政策环境,加大地方政府扶持力度

以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浙江区域实际,制定有利于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提高政府引导、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性。积极向国家争取创新型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和金融创新业务的先行先试资格,鼓励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加强对金融创新成果的保护,营造鼓励金融创新的环境[8]。

4.抓准地方金融创新的突破口,加快推进地方金融创新

当前须抓住四大突破口:一是推进农业科技金融发展,探讨地方金融创新从城市向农村的突破;二是抓住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契机,探讨与省域金融腹地协同发展的瓶颈突破;三是围绕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探讨地方金融创新从传统模式向特色服务的突破;四是结合义乌国际贸易试点,探讨地方金融创新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突破。

5.完善融资链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金融转型范文篇8

关键词: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方法策略

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状况的加剧,营业网点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在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有必要立足自身实际,精准把握网点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方法与策略,全面推进银行网点转型的综合成效。

一、研究背景

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实践运用,为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与载体,使商业银行在经营成本与效率管控、客户拓展等方面拥有了更加灵活的工具,使得传统技术背景下难以完成的任务目标更具实现可能。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大力推进及实施,在细化运用金融科学技术方法、强化银行网点转型实施流程等方面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重要导向性政策与规定,为新时期商业银行高质高效地进行网点转型提供了基本遵循与导向,在传统业务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彰显了商业银行等金融领域的科技性、时代性与综合性等特征。同时,各类商业银行同样在网点转型及金融科技方法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升了自身硬件能力、服务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增进了银行网点与客户之间的情感交流,逐步适应了金融科技环境下的商业挑战,充分迎合了金融科技与多元金融带来的变化。尽管如此,受银行组织结构与服务流程等方面影响,当前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服务时效和服务质量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银行网点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有效路径与方法,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必要性分析

(一)客户支付习惯的转变。在金融科技化发展特征愈发突出的趋势下,银行客户对金融化的支付工具、支付方法等产生了强烈需求,支付习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传统现金支付方式的不再是交易行为过程的主流方式。在第三方支付占比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其使用场合更加丰富,这无形之中为商业银行网点带来了相应刺激与影响,只有进行积极转型,才能有效应对客户支付习惯变化给自身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只有不断开发符合客户支付习惯的科技化的金融产品,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时展中站稳脚跟,实现自身应有价值。(二)网点获客方式的转变。毋庸置疑,客户在办理理财购买、资金转账和信用卡还款等相对简单的金融业务时,更加倾向于采用移动智能终端自主完成业务办理,而不再对银行网点有较强依赖。这种变化的出现,一方面缓解了银行柜台业务处理压力,有效拓展了电子渠道业务办理模式;另一方面也使得银行网点获客方式悄然发生变化,客户日接待量持续下滑,所面对的潜在营销客户数量日益减少,实现营销的机会与渠道变得日益狭窄。因此,推动商业银行网点有效转型,强化网点获客方式,势在必行。(三)网点业务结构的转变。在金融科技的大力推动下,银行网点业务结构的变化极为明显,移动终端类的业务结构成为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内容。现金业务结构逐渐减少,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一二线城市,移动支付的影响极为深刻,银行卡存、取现业务量和业务金额呈连年下降趋势;非现金业务结构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银行卡转账业务增速明显放缓。加之银行网点定位与布局的转变,均使得银行网点的转型日趋紧迫,理应明确转型方向,在网点整体布局、服务效能、金融科技、营销方法、业务流程等方面探索更具时代特色的服务路径和方法。

三、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金融科技的重视不足,业务处理流程未能与时俱进。在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只有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维观念,破除传统僵化固化的行为方式,才能从源头上提升自身现代化水平,迎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与考验。纵观当前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实际,普遍存在着对金融科技重视不足、不能够从宏观角度把握其时代价值等共性问题,难以在业务处理中积极引入科技化与现代化理念,需反复授权操作,致使业务流程繁琐,非强制必要的业务流程环节未能得以简化。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客户体验,客户无法享受到理想中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凸显出较为显著的心理期待差距。(二)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程度不深。金融科技与信息化发展相辅相成、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商业银行服务水平的技术框架体系,现实价值与作用极为突出。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商业银行对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存在明显滞后性,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软件和硬件能力层次不高,与快节奏、高要求的金融科技时展环境不相适应。以大数据技术为例,大多的商业银行未能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与作用,难以将其转换为筛选客户,实施差异化营销的重要工具。尽管多数银行开发的手机银行拥有客户沟通模块,但由于推广不足,应用效果浮于表面,致使客户渠道化管理单一化。(三)网点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在商业银行网点日常运行中,网点管理人员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执行相关规则制度、落实网点日常管理责任体系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专业素养的高低与银行网点整体运行成效密切相关。实践表明,部分银行网点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赶不上金融科技时代的发展脚步,在产品销售方案制定、客户风险与偏好分析、高端客户关系维护等方面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网点岗位设置程序化,个别网点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化,无形之中放大了业务开展与拓展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影响整体网点管理体系。四、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有效路径探讨(一)优化商业银行网点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流程是商业银行转型的基础与前提,更是为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注入新鲜活力与动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商业银行应立足于金融科技时代的宏观背景,完善网点业务预处理工作,站在客户的角度审视既有服务流程,充分尊重网点服务流程设定过程中客户的期待与心理感受,对不必要的服务流程进行精简优化。改进网点销售服务流程,将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价值取向,向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方向转变,设立立体化与层次化的服务流程体系,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各具侧重的网点服务。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网点服务流程规则,为产品营销、关系维护、需求分析等提供基础性依据与保障,最大限度地确保客户差异化需求得以满足。对既有服务流程进行全面细化梳理,强化客户与业务柜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加强网点业务处理能力。(二)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转型成效。加大资金与科技元素的扶持力度,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的银行网点转型信息化平台,构造以电子渠道为主要导向的网点业务办理体系,将银行网点业务的线上模式与线下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业务同步办理,减少客户在网点的等待时间,优化客户体验。拓宽客户自助填单支持范围,充分挖掘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价值,将客户信息在不同网点之间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减少在不同网点间的信息重复检索,运用高速运算设备对客户信息进行统计,规避因人为检索失误而导致的信息失真等问题。构建信息安全屏障,运用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安全技术方法,全面确保客户信息安全、银行数据安全,定期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扫描,有效排除各类威胁因素。(三)提高网点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定期组织商业银行网点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发展所面临的新局面,系统性地掌握商业银行网点管理运行的专业理论知识,实施按岗培训,提高对金融科技等手段的应用技能,以更加娴熟地投入到各项业务活动中来。强化商业银行网点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与创新意识,在提高基础业务技能的同时,强化内部风险管理,融入创新模式,推动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顺利有序进行。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对于银行网点工作中表现积极、贡献突出的人员进行相应物质褒奖,而对工作业绩靠后、客户评价效果不佳的人员则应予以适度惩戒,以提高业务人员做好银行网点各项业务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始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全覆盖、全套式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四)执行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商业银行网点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一种以价值导向为主体的管理手段,对于激发转型动能、查找自身缺陷与不足等具有积极意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绩效评价指标,将所有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阶段性成效予以全面客观体现,充分考量金融科技时代的实际转型成效,体现成绩与不足。在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绩效评价中,应最大限度上规避人为主观意志的干扰,灵活运用自评、互评、他评等多种方式开展绩效评价,以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客观性。重视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价值化运用,将其作为兑现员工奖励、完善网点功能、改进后续转型策略与路径的重要参考。强化绩效评价的系统性与衔接性,将网点科技元素的融入、智能人机设备的配置以及客户体验的反馈等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五)加强风险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在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应摒弃传统僵化固化的思维观念,破除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与路径的束缚,运用新时代的各项新工具与新方法,破解当前转型实践中的各项新难题。牢固树立银行网点转型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精细化管理理念,根据网点自身风险偏好,设定相应的安全稳健发展策略,有效识别与应对各类潜在风险问题。在精细化理念的指导下,银行网点应结合其多样化的产品类型、多样化的业务渠道以及各类智能终端的配置,对新业务、新交易等进行重点监控,对以往风险点和业务薄弱环节予以强化关注,强化风险督导作用。针对网点业务的电子渠道和智能设备等载体,做好系统性风险防范,高效整合利用各类资源要素,配合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将风险管理与业务管理、服务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网点转型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六)建立健全以金融科技为特征的营销体系。营销体系的建立对于强化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也是银行网点开展相应业务的重要保障。在金融科技时代,金融业务活动愈发频繁,网点不再仅仅依靠客户数量取胜,而是应更多地侧重于客户质量。一方面建立上下级分层营销体系,对于潜在目标客户予以重点击破,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方案,重点做好集群客户建设工作,对高回报率的优质客户进行重点维护;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客户对网点的黏性,根据客户资产、业务需求等客观情况,对客户进行相应的等级划分,通过细分市场实施愈发精准的金融产品营销,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同时,开展品牌营销战略,与社区、商户、企业、政府等之间建立联系人制度,吸引更多优质目标客户到网点办理业务。综上所述,受传统经营管理思维观念与组织结构等方面要素影响,当前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不利于实现商业银行整体效益的优化提升。因此,商业银行应从金融科技时代的宏观背景出发,创新思维观念与行为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商业银行网点服务流程,配合开发新型金融产品,细化商业银行网点渠道建设,为全面优化提升网点转型成效奠定基础,为促进商业银行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少毅.基于零售业务战略的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以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为例[D].青岛科技大学,2019.

[2]朱湘云.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服务销售流程优化研究———以X银行Y分行Z支行为例[D].南京工业大学,2017.

[3]李鹏.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网点管理转型研究———以邮储银行管理模式研究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9(51).

金融转型范文篇9

“十二五”期间,国内金融业需要及时跟进,缜密组织,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脉络,找准金融服务创新转型的切入点,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及时高效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新发展和新跨越。

加快构建多元灵活的金融体系,有效扩大金融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在保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格局基础上,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一是大力推进专业性、区域性银行组织的建设。继续发展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快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组织的建设。特别是要解决好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二是大力发展各类非银金融机构。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发展证券、保险、信托、期货、金融租赁、担保、资产管理等机构,拓宽当地的投融资渠道。

加快间接融资创新,构筑多层次信贷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国有政策性银行要发挥政策带动优势,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基础。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支持企业做优做大。地方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层次少、决策快、服务灵活的特色优势,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引擎。通过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充分发挥资金辅助作用,大力支持“三农”和特色经济发展。

加快直接融资创新,发挥其推动经济转型的作用和功效。一是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经济转型。要大力发展包括发行股票、债券和资金信托等直接融资方式,以拓宽各行业、地区的融资渠道。推动包括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在内的企业上市进程,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做大做强。二是加快债券市场发展步伐。允许优质企业发行债券,增强其直接融资能力。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包括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以及短期融资券和中长期企业债券,争取在利用债券市场方面有所突破。三是建立场外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是中小企业要素配置的重要平台,可以促进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开展,通过协议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处置所质押的产权,解除银行的后顾之忧。四是积极发展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强大宗商品期货的上市研究论证工作,扩大农产品期货品种,引导相关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五是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

金融转型范文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转型经济;持续发展

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新兴转型经济体产生巨大冲击,一些转型国家经济甚至濒临破产的危机。为什么看起来蒸蒸日上的快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在外部冲击下发生剧烈波动和倒退呢?深入分析其原因,对转型中的新兴经济体寻求克服危机、持续发展的路径意义重大。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转型国家的影响

始于上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大转型,使近30个转型国家相继摆脱了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停滞状态,逐渐走上了加速发展道路。中国保持了30年年均9.8%的高增长,越南取得了22年的快速增长,中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分别获得了近15年左右的快速增长,俄罗斯及独联体其他一些国家也在10年前结束了经济的持续低迷和衰退,步入高增长行列。但2008年以来,这些转型国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转型国家的冲击

1.金融体系遭遇重创。首先,银行体系受害深重。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危机,一些私人中小银行已被国有大银行收购,如BankGlobex等这样的中型银行2008年10月由于支付困难一度停止储户提现5天;乌克兰工业投资银行因外债过重而被政府接管,2008年10月13日乌克兰中央银行宣布未来半年内禁止储户提前提取定期存款,并禁止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其次,转型国家股指、币值普遍下跌。自2007年10月以来中国股指下跌70%,股票市值损失24万亿元,仅2008年10月,股指就下跌24.6%。俄罗斯股市灾难也同样严重,2008年5至10月,俄罗斯交易系统(RTS)指数下跌73.16%,损失市值达1万亿美元,停盘成为俄罗斯股市休克疗法的一部分。同时,一些转型国家货币出现贬值趋势。自1998年金融危机后,卢布随俄罗斯经济一路走强,卢布对美元累计升值了1.43倍,但能源跌价和全球金融风暴终结了卢布的上升趋势,卢布自2008年7月以来回落15%。由于贬值,居民开始提取本币转存美元,中央银行为支持银行系统应对居民大量提取卢布转存美元或欧元,已经支出了数百亿美元。2008年10月17~24日一周内俄央行国际储备从5157亿美元降至4847亿美元,减少310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下降水平。乌克兰原本坚挺的格里夫纳9月份一度贬值20%,导致民众挤兑。匈牙利股市暴跌、本币不断贬值,为度过难关,乌克兰和匈牙利方面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洲央行请求救援,于10月17日分别获得140亿美元和50亿欧元的贷款。再次,对外投资、并购活动损失严重。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企业、特别是外汇金融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凸显中国金融业的不成熟和监管不力。如,中国投资公司30亿美元的黑石股份价值暴跌2/3,中信泰富澳元杠杆对冲基金大幅度缩水,中铁股份19.4亿元的外汇存款损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3.2亿元的外汇贬值、50亿美元的大摩可转换债券前景不佳、中国外汇储备在次贷危机中遭受了较大的损失,等等,表明中国金融行业损失较大。

2.企业经营困难,失业加剧。在外需降低、汇率升值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下,多数转型国家出口遭到阻碍,出口导向型企业陷入困境。中国沿海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首当其冲,仅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多达6.5万家,失业人数上千万。受能源行业不景气的影响,俄罗斯银行业、建筑业、房地产、钢铁业等也受到拖累。2008年10月,包括远东航空公司在内的多家俄罗斯小航空公司宣告破产。钢铁巨头“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公司”已宣布减产15%,裁员3000人。许多在建工程冻结和停工,大批外来建筑劳工突然失业。俄罗斯15大建筑公司平均负债5~15亿美元。据估计,俄罗斯建筑业将有20%,即上百万人失业,将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打击。

3.出口和吸引外资能力下降。外部需求降低对转型国家的出口和吸引外资造成严重打击。2008年,我国广东3万多家玩具企业已有3/4倒闭,1~9月全国只有3507家企业有出口业务,同比下降了53%。前三季度,剔除汇率、出口价格上涨等因素,中国实际出口增长已下滑至个位数,即比上年下降近20个百分点;出口顺差下滑,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5%,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预计2008年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负,而2007年对11.9%的经济增长中贡献了2.5个百分点。俄罗斯外贸收入和顺差因油价下降而出现缩水。按照测算,每下降1美元/桶,全年俄罗斯收入将下降30亿美元。70美元/桶是俄罗斯保持预算平衡的基准价,油价继续下跌,将使俄罗斯经济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过去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或许即将结束。越南、俄罗斯、中东欧等均发生外资抽逃,由于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和影响,自2008年8月开始到10月初为止,使银行系统的可自由兑换外汇储备损失了近400亿美元。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危机和俄罗斯环境恶化,2008年俄罗斯流入外资额同比将下降一半(2007年达800多亿美元)。中国资本项目平衡表下的热钱大量下降,出口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率明显下降。

4.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减缓。2008年7月,中国税收同比增长13.8%,出现了2003年来的首次降低,当月税收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9.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了19.7个百分点。8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1%,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了31.9个百分点,9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速也在加速下滑,同比增速只有2.5%。与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长33.3%相比,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仅为10.5%。

5.经济快速发展步伐受阻。在金融风暴冲击下,外部需求下降导致内部经济减速。各转型国家经济增长率普遍下降。越南自2007年开始经济即陷入危机状态,外资抽逃和出口剧减使经济增长率严重下挫,2008年1~9月的增长率只有6.52%,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10月14日IMF声明指出,波罗的海三国经济迅速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廉价外国信贷资本,从而使其金融体系非常脆弱,外资加速流出会推动三国银行崩溃过程,可能很快会遭受与冰岛银行破产类似的危机。目前,三国经济正陷入衰退,标准普尔降低了对三国的评级。2008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经济增长率从前几年连续8%左右的高增长率下降到4%~5%,2009年将继续下降到3%以下。中国连续5年超过10%的增长率在今年被打破,2008年第3个季度已下降到9%,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F)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率2008年为9.7%,2009年为8.5%,东欧、俄罗斯及其邻国增速将急剧降低。

(二)转型国家受到剧烈冲击的原因

原本欣欣向荣的多数新兴转型国家为何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大冲击?在英国《独立报》10月19日发表的西蒙·埃文斯等发表的“谁是下一个滑落下去的国家”的文章中列举的步冰岛后尘的16个国家中,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匈牙利、俄罗斯、中国等均名列其中。这虽是一家之言,但也并非空穴来风。转型国家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较大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金融体系脆弱,国际应对经验欠缺。中东欧国家、俄罗斯等银行体系过度开放,并按照美国的金融模式运作。但因金融机构弱小、债务过重、应对危机管理水平偏低,一些中东欧国家模仿美国的高赤字、高举债经济模式,对外部的依赖度较高,如匈牙利的外债高达GDP的60%,而且外债的1/3是以外币方式存在的。拉脱维亚的经常项目赤字也高达20%以上。由于过分偏重借助外资加快发展,加上加入欧盟的便利条件,2007年中东欧吸引了全球新兴市场流入资金约7800亿美元的近一半。其中,大部分体现为外资对当地银行债券等金融产品的购买,而吸引的外资又被大量投入到美国债券等金融产品的购买。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一度被称为外资天堂的中东欧,在西方资金短缺大量抽逃时,其经济因失血而陷入困境,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巨大。中国、越南等国则由于金融开放不够,虽然避免了过度卷入危机旋涡而受到严重损失,但外国热钱抽逃,使资本项目平衡状况产生逆转。同时,中国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及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杠杆对冲投资,因经验不足和决策失误遭遇了不小损失。2.经济结构不合理,对外依存度过高。转型国家经济对外部依赖度过高是这次金融危机冲击波对转型国家造成较大震荡的基本原因之一。中国、越南、俄罗斯、中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等均存在极大的外国资本、技术和市场依赖症。罗奇认为,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国内需求比重较低,而且,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人均收入水平太低。在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萎缩的条件下,由出口收缩进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就业、出口收入减少和增长乏力。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严重依赖能源、原料等资源禀赋优势,同样因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对燃料和原料需求减少而导致出口降低、预算收入减少,就业者收入降低,进而导致进口增长放缓和经济活力降低。而波罗的海和中东欧转型国家则在资本、市场上严重依赖西方国家。越南近年吸引外资成效显著,但因多数投资集中于宾馆、饭店、房地产和旅游娱乐等行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些热钱出逃很快,使其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可见,转型国家过分倚重外部资金、市场来加快发展而形成依赖度太高,势必增加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二、转型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策略

转型国家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长速度从短期看,需要沉着冷静应对,抵御冲击,重点防止经济过快回落,要妥善处理好促进外贸外需行业转型与防止经济过快回落的关系;加强对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健,特别是保证部分流动性相对紧张的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充足。从长期看,则需要抓紧推进改革转型,调整结构,扩大内需,持续快速发展。

(一)推进金融创新、强化金融服务与金融调控。这次危机肇始于金融体系并波及到实体经济的事实表明,金融体制是现代经济的集中体现,金融创新及其监管水平关系到经济运行健康。正是由于中俄等转型体的银行体系改革不彻底,金融市场和调控机制不完善,给外部金融冲击以可乘之机。如何处理放宽金融市场与防范金融风险间的矛盾,变得愈加重要。美国金融创新遭遇内部崩溃,一方面说明美国金融体制并非至善至美,不能照抄照搬,但另一方面更不意味着要停止或放慢金融体系的改革,恰恰相反,应利用危机契机,深刻反思作为我们金融转型榜样的美国金融体系的经验和教训,从其错误中学习,并作为有效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力。美国次贷危机告诉我们,金融创新不能没有监管,监管缺失的金融创新蕴含很大风险。应在大力鼓励市场主体开展创新的同时,对创新进行过程监管;放贷结构在发放房地产等贷款时必须负责详查借贷者的信用和偿还能力,不能为了扩大业绩或者盈利而不顾潜在风险。因此,加快资本市场创新,构建金融防火墙,以创新模式、工具等加快经济转型步伐,促进发展战略转变,形成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间的良性互动循环。构建集中统一的跨部门金融监管、调控体系。转型期,中国等一些转型国家尚未建立起集中统一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如中国直接的金融职能部门有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等,同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等部委也有部分相关金融监管职能,金融领域多龙治水的局面不利于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流动性危机和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监督和预警。因此,可考虑设立跨部门国家金融综合监管机构,建立涵盖制度监管、市场监管、全程监管、协同监管等形式的统一监管框架,有助于改变多龙治水、风险控制不力的状况,促进金融服务转型。多数转型国家金融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业大企业,而不是多数中小企业,这样不仅容易造成产业集中和垄断,还容易形成产能过剩,不利于加快金融体系流动性向产业投资的转化。在金融风暴冲击和对外投资风险加剧条件下,中国、俄罗斯等外汇储备充裕的国家,可以推动金融体系由间接融资主导向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举的结构转变;投资模式由政府主导向以民间投资为主导、多元化投资并存的结构转变;金融类型由一般商业金融为主向商业金融、能源金融、农业金融、创业金融等多种政策性金融并举的结构转变。从抵御金融风暴、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安全角度看,要通盘考虑深化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和促进发展转型三者关系。

(二)调整货币政策目标,追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衡。现代金融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原有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结构,出现经济虚拟化和货币虚拟化特征。由此,资产价格波动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具有非稳定性,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传导途径、作用效果也相应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应进行适当结构性优化,使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从以往的主要关注通胀、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等实体经济目标,转向同时关注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目标(金融体系稳定、资产价格稳定)。拓展货币政策调控政策目标,使货币中介目标逐渐从单一实体经济目标(控制通胀或经济增长)转移到“经济稳定+物价稳定+金融稳定”的三重目标(调控中介:增长率+通胀率+金融资产价格与收益率)。这会更有利于统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能够稳定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

(三)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积极稳妥推进对外投资。随着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大,推进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调整,改变以前被动的美元储备和投资美国国债的方式,寻求合理的外汇储备结构和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变得越来越迫切。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三位的外汇储备国的中国和俄罗斯,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在美元币值下降周期中已显示出明显的风险和遭受相当大的损失。为此,必须加强外汇储备结构调整。同时,积极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周期调整时机和多元化投资背景,通过兼并收购等渠道实施全球布局,致力于将庞大外汇储备转为战略性资产,由债权投资为主转向股权投资为主,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进一步融合,推动产业并购和结构升级。对中国而言,一方面,通过对外并购促进产业结构和效益重构,减小外部需求萎缩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抓住近期国际资源价格下滑的有利时机,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积累廉价资源的储备。中国商务部鼓励重化工业、电信运营业、咨询业等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学习运用股权投资和跨国并购等新的对外投资方式,积极“走出去”。对俄罗斯而言,可通过对中亚、伊朗、委内瑞拉、非洲等地能源资源的资产并购和参与,增强俄罗斯油气资源的全球配置话语权,维护油气价格稳定和自身战略利益。

(四)扩大国际合作,推动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在寻求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对策方面,中国与俄罗斯在2008年10月举行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下,初步达成了贷款换石油协议。同时,还改革双边贸易结算手段,由美元转变为卢布与人民币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和汇率风险,增强来年两国货币国际化等。这些合作措施有利于帮助两国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伤害。除了这种直接合作外,中国、俄罗斯和其他转型国家还可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如,共同要求对直接导致此次危机的场外衍生品加强监管,促进金融机构降低杠杆比率,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要求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主权财富基金的对外投资的限制和歧视;呼吁建立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的稳定机制和货币发行限制机制,防止这些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储备货币地位滥发货币,增强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呼吁发起建立对次贷证券的清算机构,以便更好掌握全球次贷市场的演变趋势;改进现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决策机制,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中国和俄罗斯还可以重点救援出现支付危机的发展中国家;允许国际机构在国内发行本币债券,建立货币互换或者以国家贷款形式援助发展中国家。在共同应对全球次贷危机过程中,逐步推进本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