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借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0:06:23

经验借鉴

经验借鉴范文篇1

1.1法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1.1.1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法国建立了从基层从业人员到大学研究院的农业教育体系,又通过各省级农协业会有效地将中央、地方的产学研工作紧密地衔接起来。1.1.2研发环保农业新技术。通过这些农业环保新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改善现代农业对于环境和自然的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1.1.3研发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法国农业主要是出口导向型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是法国出口的支柱产业。其中奶类和肉类,谷物、面包糕点和葡萄酒等的加工规模居世界前列[1]。1.2英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1.2.1构建农业科技质量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投入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成果接受同行业专家的评估;农业科研成果必须有实用性。1.2.2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获得国家创新项目,将学者和企业结合在一起;特别重视农业种植及畜牧业对于新型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工作。全国专门从事农作物育种的科研单位有16个,分工明确,研究内容各有侧重,避免重复交叉[2]。1.2.3补贴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英国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给予的农业退税资金,对农民应用农业创新成果进行补贴,并且会有机构每年审核农民是否将资金运用到技术创新中。1.3德国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1.3.1研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德国农业企业实现信息采集系统每天甚至每小时独立完成信息更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动物饲养机械化。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整合应用动物识别和饲养呼叫技术,在家禽家畜饲养领域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动物的身份识别上[3]。1.3.2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德国在麦类产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如培育出高品质的啤酒大麦。而且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迅速,风力发电已经有取代传统水力发电的趋势。1.3.3实施生态农业发展计划。为满足欧洲和美洲市场对于生态绿色食品的需求,德国现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欧洲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2.1科学规划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各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农业科学技术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2.2准确把握农业科技创新方向要走德国的精准农业道路,要求农业投入产出比,不能过分强调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应始终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做到合理轮耕和休耕,整合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2.3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政府的科研项目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并且资金占比小,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1%相比有较大差距。借鉴西欧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更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保证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能够与国家发展速度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孟莉娟.美国、法国、日本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及其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6(2):138-141.

[2]刘英杰.德国农业科技创新[J].世界农业,2014(12):6-9.

经验借鉴范文篇2

一、菲律宾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的支持

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较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如果想引进农业新品种或新项目面临的风险会更高,因此,从事农业生产的借款人想从农村信贷机构获得融资的可能性较低。农业保险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者的损失,也能降低农村信贷机构的风险,增加农业生产者获得信贷融资的可能性。菲律宾是发展中国家较早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国家之一,它将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较好地结合,不仅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扩大了农业保险的业务面。它的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结合的业务涉及农民、涉农金融机构、农作物保险公司和政府四个方面。政府注资成立了菲律宾农作物保险公司(PCIC),并通过多种途径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扶持。它的农户可分为两种[2]:贷款农户和自筹资金农户,后者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贷款农户种植的农产品被视为自动参加农作物保险,贷款申请书即作物保险单,保费直接从贷款中扣除。菲律宾农作物保险公司与所有涉农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及其他贷款机构等都有联系。这些机构是农作物保险公司授权的地方,他们代表农作物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并收缴保险费,同时将保险涉及的农业生产及保险单副本上报农作物保险公司。农作物保险公司还与农业部、部建立合作关系。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主要为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农业生产的收获状况、损失金额等数据,农作物保险公司支付他们一定的佣金,这样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使得农作物保险公司获得更加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二、日本农业信用担保保险制度对农村信贷的支持

在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当中,农业信用担保保险制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农业信用保险系统是一项专门服务于农民的信用补充政策,它是在日本政府的参与下,对农协金融进行的政策性保障。日本农业信用基金由两部分组成,农业信用基金协会和农业信用保险协会。各基金协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当地的信用农协联合会、农协、农业生产者、市辖村部分公共团体等。其主要资金来源是都道府县的补助金、储备金的余额、各会员的出资等,主要业务是为农协等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和向生产者提供农业债务担保。农业信用保险协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各信用基金协会、日本政府以及农林中央金库等。它的主要业务是向农业信用基金协会的债务担保提供保险和利率较为优惠的贷款,目的在于补充并增强农业信用基金协会的担保能力[3]。此外,它对那些没有经过农业信用基金协会担保而直接向信用农协联合会、农林中央金库申请贷款的农业经营者直接提供有关贷款保险的服务。中央保险公库由中央政府设立,它主要是分散农业信用保险协会的风险,这与日本中小企业的两级担保体系有相似之处。具体流程:农业经营者按时向农业信用基金协会缴纳足额担保费用,当其向农协等部门申请贷款时,应先向农业信用基金协会申请委托担保,获得书面承诺以后,便能够从农协等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援助,如果贷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农业信用基金协会将代其偿还所欠金额。农业信用基金协会按时足额向信用保险协会交纳保险费。此后,如果发生代位偿还,信用保险协会可以支付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代替偿还资金总额的70%。在回收债权以后,农业信用基金协会需以相同的比例向信用保险协会缴纳回收资金。目前,超过25%的农协贷款都享受着农业信用担保保险,这一制度对保证信贷资金的正常运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国外保险支持农村信贷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通过立法和提供费率补贴支持农业保险的开展

菲律宾政府于1978年6月颁布了《农作物保险法》,并对农作物的保险费率作了具体规定,由政府、银行和农户三方共同承担。而日本的农业信用担保保险制度主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这两国的农民参与农业保险不仅可以得到政府的直接补贴,还可以得到信贷机构的支持。而信贷机构虽然分摊了部分投保成本,但农户投保后,如果遭受损失,保险机构会对农户进行赔偿,这就降低了农户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

(二)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有机结合

菲律宾和日本都对与金融机构存在债务关系的农户或农村企业进行强制保险,而对没有借款申请的农户或农村企业实行自愿保险。在菲律宾,如果农民向政府信贷机构申请贷款,将被强制参加农业保险,贷款机构从贷款中扣除保险费,并将保险费划到地区保险办事处[4]。信贷机构就相当于菲律宾作物保险公司的保险。不贷款农户自愿参加农作物保险,购买保险需交纳现金,并签订合同。而日本,农业经营者需要按时向农业信用基金协会缴纳足额担保费用,才能享受到信用担保保险制度的益处。

(三)谨慎选择承保险种和保险水平

菲律宾农作物保险公司在进行风险保险时以以下三个因素为主:1.风险能够对农民生产造成困难;2.风险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3.灾害造成的损失能够测量。比如,以水稻为承保对象,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水稻产量数据分散,只能选取农户农业投入为依据,以将农民财富恢复到购买保险以前的财富数量为标准。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经营者参保后的道德风险。

(四)设定合理的免赔额度,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为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保险费由农作物的标准生产成本确定,如果发生损失,按实际发生成本进行赔偿。进行赔偿时,分为全部损失赔偿和部分损失赔偿。设立一定的免赔额度,对自然灾害实行相对免赔和病虫害的绝对免赔。对自然灾害进行相对免赔是为了避免小额赔款的频繁发生,减少工作量。对病虫害进行绝对免赔,是为了促使农民更关心农业生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采取科学的定损理赔方法

在菲律宾,投保人必须在损失发生10天内向保险机构发出通知,定损员要保证在收到通知后30天内确定损失。定损员将保险地区与原保单确定的地区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全损还是部分损失。如果是全损,定损员应该根据“农场标准计划和预算表”估计损失的实际发生成本,并计算赔偿金额。如果是部分损失,定损员则必须到农场进行实地调查,以确定受损情况,如果不能去农场进行调查,需要依照收货商和授权农民合作社提供的数据确定损失情况。农作物保险公司拥有近百名专职定损员,如果发生较大自然灾害,后备定损员将参与定损小组。这些后备定损人员都是具有较强农业技术的学生和农民。

经验借鉴范文篇3

外方管理酒店作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由尝试性发展进入到运作成熟、快速扩张的新时期。这些酒店已由过去仅仅关注外国客人市场转向国内和国际并重、由主要城市向二级城市迈进、由沿海地区向内陆扩展,并开始了对中国酒店业的全方位影响。外方管理酒店成功经营的原因除了在政策上有一定优惠之外,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以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战略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大陆由外方管理的主要几大集团酒店,如香格里拉、假日、喜来登、万豪、希尔顿等。其人力资源管理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用人制度上较为灵活、科学。由于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外方管理酒店在国际范围内的人才聘用基本上没有限制,而且由于实行合同制,人员的聘用和解聘更加灵活。尤其受裙带关系影响较小,人员安排更为科学。

其次,外方管理酒店普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几乎所有的外方管理酒店都设有独立的培训部门,有些还建立专门的培训学校,或者联系国内外有关院校对员工进行培训,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素质,从而提高酒店的竞争力。

第三,在员工待遇上,外方管理酒店略为优厚。首先是付给本地雇员的工资基本上高于或持平于行业平均水平,其次在对中方雇员的奖励计划上,较为容易依据自身经营业绩作出决定。而很多中方管理酒店由于投资主体原因往往需经上级部门批准,企业难以独立决策。

第四,成功推行了人才本土化战略。80年代初,国内几家主要集团酒店的外方人数曾最高达150多人,占总员工数的10%。进入90年代,随着中方管理人才的成熟,许多外方管理酒店已经顺利实现了人才本土化,成为外方管理酒店维持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

尽管由于实行了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使得大多数外力管理酒店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取得了较强的竞争力,但在外方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薪酬模式实施困难。个人业绩付薪奖励体系是国外酒店业中较为普遍的做法,它是通过对员工绩效的有效考核为基础,实现将薪酬奖励与考核结果挂钩的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但是,大部分中国员工却对目前职务和岗位挂钩的薪资模式表示满意。因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认为人际关系和谐很重要,这种平均主义分配模式正好可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个人业绩付薪体制则可能破坏这一和谐,因此其实施受到了阻碍。

二、由员工素质低引起的服务质量问题。尽管中国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国内外客人日益个性化的需求相比,酒店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还远没有达到要求。主要原因是员工学历普遍偏低,没有掌握必备的技能,如外语;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员工对本职工作没有认同感,认为是伺候人的行业,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由此导致服务态度、服务技能难以令人满意-因此,酒店业员工素质亟待提高。

三、由员工跳槽引起的人才流失问题。由于外方管理酒店用人制度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使得员工流动率一直较高,虽然到了90年代所下降,但另一种现象的存在也令人担忧,那就是流失主要集中在中高层员工中,尤其是大学生跳槽的比例极高,致使许多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员工时宁愿要职高生,也不愿要大学生。这对本身员工素质不高的酒店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恶性循环。

四、中方管理人才的真正成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很多中方管理人才都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总体上受教育水平不高,在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总体战略的把握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缺少那些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对东西方制度和文化都有较深理解的高级人才。而且,一部分员工“服洋不服内”,也给中方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五、员工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多数员工没有主动要求培训的意识,只是根据酒店的安排参加,这样难免使培训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培训队伍的构成、培训内容以及培训计划的安排。符合员工对培训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需求。才能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为酒店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管理中的摩擦。外方管理酒店中中外方员工关系

从总体上来说比较和谐,但也存在着一些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问题,不过好在外方管理人员在进行国际委派时大都会进行跨文化培训,使得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矛盾降到较低的水平。

科学的人力资源系统理论假定人是生来勤奋的,在正常的、对个人才能的发挥没有限制的环境里,人都能主动、自主、自立、员工中蕴藏着解决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丰富智慧和创新精神。在这一假设下,简单的说,酒店留住员工并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动因可以被归纳为:合理的薪酬、有发展力的职业前景、愉快的工作氛围、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因此,针对以上几点,笔者认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采用“性格特征聘用法”。员工选择不当是导致员工跳槽、人员流失的首要原因,并直接导致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酒店在选拔员工时,应首先对空缺的职位进行细分,按照岗位的不同特点选拔符合其性格要求的员工。此外,任用那些充满激情、快乐,友善的员工总是正确的选择。里兹·卡尔顿酒店利用高预测方法确定岗位候选人,通过“性格特征聘用法”的精心选拔后,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是高效率的,他们不仅不遗余力地使顾客满意,并可以参与自己工作区域内的计划制定。在过去的几年中,里兹·卡尔顿酒店减少了近一半的人员流动。

二、把核心能力植入人力资源体系,彻底改变传统的薪酬设计理念。传统的薪酬体系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却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因此,薪酬要与能力和工作绩效挂钩,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首先要明确酒店的商业战略,例如假日酒店的商业战略是“提高营业额,使运营成功,重新构建和统一机能,壮大酒店基础,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发掘战略优势”。然后对面试中发掘的个人能力进行认证,证实其有助于酒店商业战略的成功。再把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体系相整合,只有能力完全被整合到所有体系中。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评、奖励、领导力发展、继承计划和职业规划,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最后,以能力为基础制定资薪体系,并将能力体系引入新员工的认识环境中,以明确酒店对他们的期望。假日酒店使用能力体系,成功的转变了其海外子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使人力资源战略与公司战略和薪酬体系保持一致,五年以来利润一直保持增长,客户满意度很高,而且员工流失率也很低。

经验借鉴范文篇4

世界各国在发展农村医疗过程中都经历了各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下几个国家:

(一)联邦德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分析研究

在欧洲联邦德国,大方的农村大部分地区都由政府实行了对农民健康保险的强制性制度。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由分布在联邦德国各个州的20家针对农民的医疗管理和相应的照料公司来进行经营。参加农村农民医疗保障人数已经达到65万,这个数字约占联邦德国总人口的0.8%,而在联邦德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仅2.4%,因此说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在他们的国家内,保费缴纳的多少与每个公民的现实收入相挂钩,通过政府的这种做法使农村合作医疗得以顺利进行下去。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政府缴费的强制性,二是实行与收入关联的缴费制度,三是保险资金运营市场化,四是由联邦政府财政的巨额财政补贴兜底。

(二)日本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分析研究

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战后是战败国,日本为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民的健康,动员全国农民积极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国民所交纳社保的基金主要来源于被保险人参保所缴纳的保险费,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国民的参保也相应地进行财政补贴。日本采用按照保险费收取的标准进行参保,并且规定参保人员的年收入应当具有一定的比例,并且要求每年进行一次核定。通过日本农村医疗保障的做法在实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第一方面是日本国家具备了健全的医疗保障法制体系,第二个方面是日本具有完备的业务运营保障体系,第三个方面是日本具有相对完善的各个监督体系,第四个方面是日本具与其他国家相比有相当数量的政府补贴钱款。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分析研究

从世界各国的现状看,发展中国家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对于我们也有很大的借鉴之处,此处主要介绍泰国和南美洲巴西两个国家。

(一)泰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分析研究

在发展中国家,泰国与我国的位置较近,其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方面与我们相比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对此,这个国家提出了“30铢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由中央财政按照一个总的固定标准将国家的资金通过相关部门预拔到各个行政省,各行政省卫生部门再按照各省的人力情况确定工资、预防保健和医疗费用的具体情况,再把这几个省的医疗情况和资金情况根据实际分配给各个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便于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30铢计划”是根据国民的居住情况使国民到相对应的定点医院进行就诊,只要是到对应的医院就诊看病,每个患者诊治一次只需支付大约折合人民币6元左右的费用就可得到相应的全面医疗服务。泰国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决策的权威性,二是在筹资机制上以政府出资为主,三就是泰国在医疗服务方面,通过偿付那种以按人头付费的方式和按照患者病种的付费方式为主要。

(二)南美洲巴西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分析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南美洲巴西就建立了类似北欧的全民医疗保健制度,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南美洲巴西属于中等发达国家,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的现象,在巴西,全体国民只要有享受政府医疗保障制度的公民只要到任何一家公立医疗机构就医实行免费。但由于巴西国土面积大,仍有相当农民享受不到医疗服务,特别是地处偏远地区的农民,缺医少药问题十分严重。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巴西联邦政府建立了“家庭健康计划”。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巴西政府不断重视全国农村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村医疗保健计划进行了资助。二是巴西在全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方面,巴西政府注重对农村医疗体系中尤其是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

三、借鉴先进国家农村医疗制度的经验,不断完善我们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综上所述,外国在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方面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在化解医疗保障中的利益转移问题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它们的一些成功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有效化解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中存在的利益问题提供某些借鉴与启示。

(一)政府加大中央财政的支持是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的关键所在

与国外先进经验相比较,我国农村合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比如中央政府为了促进全民的医疗的这种筹资机制似乎是有问题的,极易造成农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方动态博弈的格局。地方政府先说服农民每年出资20元,然后地方政府再出资40元,中央政府在前两者都愿意出资并已经到位的前提下,自己才出资40元。在这场博弈中,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角色是极其消极的,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即使三方资金都到位,但由于缺乏法制保证任何一方每次都必须出资,政府如果在一定程度上想改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这种做法,就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让农民先出资,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政府出资,加大对农村医疗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惠及广大农民百姓的那种农村医疗保健制度,这样应能相应地消融农村人口收入两极分化带来的参保农民在医疗服务利用方面的利益转移问题。

(二)支付制度的内在激励机制是消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利益转移问题的关键

在决定一个卫生保健体系在多大程度上体现社会希望它达到目标时,支付制度的内在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政府可以通过实行与收入相关联的差别缴费制度,激发参保农民的缴费积极性。在这方面,德国、日本和泰国都实行了差别缴费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符合缴费纵向公平性原则,同时,也合乎不同收入水平的参保人在利用医疗服务方面的群体性差异。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是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的保证

与发达国家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先进的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仍然任重道远,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深化改革不断深入和拓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完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我们要解决的是借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东风,进一步地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的权益。同时我们政府相关部门还要从根本上动员广大的农民参与进来,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使合作医疗能够更好惠及全体农民。由此可见,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安排,是国家政权深入农村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适时的制度变迁与升级显得特别重要。从与先进国家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方面的做法来看,我们国家的农村合作医疗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全面提高我们国家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和农民参保的覆盖面,为更多的农民健康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经验借鉴范文篇5

1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若干法律院校开始借鉴美国做法,探索建立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教学模式。这一改革努力具有内外两方面的推动力。就外部力量而言,外国基金会例如美国的福特基金对此类教育改革颇为支持。而纵观国外法学教育改革经验,法律诊所在培养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上述改革最根本的动力还是学界、教育界对消除我国法学教育固有弊端的愿望和努力。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主要采用解释概念、注释条文、阐述理论、抽象议论等途径,即使之后也尝试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并注重实习,但均未改变现有教育模式概念化、教条化、形式化的特征。这种状况与我国注重立法而忽略法律实施的传统密切相关。首先,我国的立法立足于相关学者和立法者较长时间的理论论证,每一项法律条文都蕴含一定的法律观念或者理论,而法学界绝大部分学者的工作就是围绕这一立法工作展开,即便不能亲历法律起草,也广泛地对法律的具体设计进行讨论。其次,关注立法的学者们在教授法学知识时,更注重剖析蕴含在立法中系统、深奥和复杂的法学理论,而对法律应用及其相关知识关注不足。进而,法律实施中诸如如何发现、重构和证明事实,如何协调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关系,如何平衡宏观正义与个案正义等重要问题也没有在法学教育中获得应有的重视。纵观各法学院校的培养方案,就可以发现少有课程致力于法律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育。显然,上述弊端难以在现有的法学教育模式中获得消解。新兴的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注重实践的课程或成为突破以上困境的有效的途径。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0余所法学院系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更多的法学院系设立模拟法庭。

2外国的法学教育经验

法律诊所和模拟法庭都是我国法学教育对外国法学教育经验的借鉴,但可资借鉴的域外经验不仅于此。总体而言,英美等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将法律人才划分为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类,并根据不同类型法律人才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以美国为例,其应用型法律人才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人、法律顾问等,学术型法律人才则主要是大学教授和高级研究人员。作为典型的精英教育,无论是应用型还是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都要求学生在研习法律之前已获得必要的科学知识。实际上,美国法学教育的起点相当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报考法学院的学生通常已获得学士学位且通过了法学院的入学考试。显然,这种精英教育对我国而言,尚不可取。但其对应用型和学术型法学人才的分类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设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大胆借鉴。再以和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相近的日本为例。日本高校的法学教育也大致属于讲解模式,但教师对法条的讲解分析并不囿于通说观点或者统一的法学教材,而会向学生灌输不同学说、理念,允许学生当堂提问,还会要求学生撰写大量的案例报告。因此,法科学生课后必须翻阅许多案例,并对不同的判例和学说进行比较、分析。与我国的教育模式相同,日本高校也有期末考试。但不同于我国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上统一观点的掌握,日本的法学教师对试卷的判分会更注重考查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鼓励学生以恰当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广泛的模拟教学也是日本法学教育的一大特色。较之于我国覆盖面窄且常常流于形式的模拟法庭教学,日本每位法科教师的课堂都可成为一个模拟法庭。采用模拟教学法的教师一般会给出十几个真实案例供选修其课程的学生自主选择,而学生选择主攻案例后还可进一步自主决定担当案例原告、被告或法官。在一学期的模拟法庭式学习中,学生对案例以及角色的选择还可以变化,从而有助于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案件,提出不同主张并论证自己的观点,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协作学习团队作战策略。简言之,日本的模拟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教师在其中仅给予有限的引导和点评,而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性进而使自觉性和积极性都很高。

3我国法学教育的完善改革

3.1法学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法学教育是国家法治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不同阶段的法学教育,其目标和定位应有不同。具体到法学本科教育,从其毕业之后的职业走向出发,应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主要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化的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性法律人才,诸如律师、公证员、仲裁员、法律顾问、警察、检察官和法官。这要求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应定位于大众教育和职业教育,注重对法科学生实务技能的训练。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笔者主张在其侧重学术训练的传统之外,增设并大力发展应用型职业教育,以满足社会对大量高层次实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具体改革设计两个方面:第一,扩充、落实法学研究生的实践教育环节;第二,健全、提升法律硕士的培养制度。

3.2法学教育的规模与质量

教育规模与质量是观察、思考我国法学教育状况的重要视角。如上文所述,我国法学教育已形成庞大规模且仍然处于发展壮大之中。这种规模发展过快、过热的现状极易导致就业难和法学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应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教育部应提高并严格审查招生单位的相关资质和办学条件,应将法学专业严格限定在本科层次并仅允许全日制普通高校进行招生。因此,应取消大、中专等办学层次中的法学专业,而就当下诸如电大、函授、成教等非正规办学形式,可考虑整合资源,将其作为法律职业培训机构而非正规的学历教育。长远而言,各高校还应适当缩小法学本科的招生规模,并设置更为严格的入学条件。

3.3法学教育的模式

在明确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并对其规模质量作出要求之后,必须关注教学模式的改革。法学是实践性的学科。但现有法学教育以理论讲解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法科学生获得从事法律职业所必须的实务技能,导致法学教育和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笔者认为必须改革现有法学教学模式,建立与法律实践以及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法学教育环境。首先,应不断扩充、完善法学实践教育方法、形式和课程。例如,民商法等实体法教学应当开展课堂讨论,并纳入案例教学环节。再如,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法应更多采用模拟法庭教学。其次,应建立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等法律职业部门实践、学习,以便学生更具体、深入地理解相关法学理论并培养、强化其法律实践技能。再次,法学院校应逐步建立校内和校外两支教师队伍。校内的专职师资队伍应提升其专业水平;校外则可特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开设实践性强的案例评析或实务技能课程。

经验借鉴范文篇6

作为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有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一边教学,一边总结,可能是我们目前普遍状态的真实写照了。今天参加交流会,我有点诚慌诚恐,感觉没有什么拿得出来的经验,只能就我个人谈一些体会和感想,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不吝赐教。

一,多渠道学习,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学校给我们配备了师傅,这无疑大大有助于我们的成长。但我们在平时虚心向师傅学习请教之外,也不能忽视了其他渠道的学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觉的除了向师傅学习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来学习提高,比如网络就是一位很好的老师。现在大家上网都比较方便,有时间可以上网找找相关的资料,比如网上的一些课堂实录,教案等,我们不一定要模仿别人,但要学习借鉴别人的一些优点,将别人的一些好的做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二,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材料的搜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教师、优秀教师之所以教学水平比较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材料,量变到了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变。我们现在刚走上教学岗位,在教学中肯定有很多不足和缺失,但只要我们平时多花时间学习,积累,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日日有进步,年年有进步,相信在不久的以后我们也会由量变到质变,从新手成长为熟手。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收集、利用大量教学材料,有些老师可能不重视材料的整理和收藏,用完就丢掉了,这样等以后要用到时又须浪费大量时间去搜集,整理,而且收集的材料没有连续性。做为新教师,我觉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培养收集、整理材料的习惯,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必有收获。尤其是一些精华材料,要多收集,多整理,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和习题,我们在教学中才会更有针对性,才能体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畅快。

三、提高备课、听课效率。

备课也许是每一位教师每天的必修课了,那么怎样备课才能备得好,备得有效率呢?有些老师备课没有详细计划,想到什么就找什么,没有一个先后顺序,备课效率不高。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备课时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习惯,在备课前详细列一个备课计划,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经验借鉴范文篇7

关键词:自由贸易港;自贸区;经验借鉴

自由贸易港是各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满足贸易投资便利化而设立的特殊经济监管区域。截至目前,国际上发展相对成熟的模式,有受地域特点影响,以物流转口为主的香港、新加坡自由贸易港模式;还有覆盖综合保税区职能的荷兰鹿特丹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模式。

一、国际自由贸易港管理模式及特点

(一)对自由贸易港内货物实行“境内关外”管理。对出入转口货物的报关、报检不需行政审批,只做数据统计。如香港特区,对于转口和转运的货物,不需报关,货主需要提前备案货物信息,使监管部门可以追根溯源,避免货物非法流转造成对港口商业名誉的损害。在税务处理上,免征相关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但免征税费货物仅限定在允许经营商品范围内。(二)外资企业在自由贸易港内准入设立限制少。香港特区对外资企业实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外资企业准入无行业、注册资金和持股比例方面的限制。仅针对部分行业准入时提高要求:在允许经营行业中,业是受政府管制最严格的行业;电讯、广播等少数行业有条件进入;银行、保险少数特殊行业需申领牌照进行设立。香港特区对公司注册资金无金额限制,公司成立后也可随意增加注册资本,手续便捷。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对企业经营范围没有限制,除国防相关行业和个别特殊行业外,新加坡对外资进入没有行业限制,商业、外贸、租赁、营销、电信等市场完全开放;对外资企业进入金融、保险、证券等特殊行业需向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禁止新增外资银行进入本地零售业务市场、限制外资银行对本地银行的持股比例;限制新闻业、广播业的外资持股比例。在注册资金方面,新加坡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新元,实行认缴制,股东可随时决定提高注册资本和缴足资本,且只需在商业注册局填写表格和交纳费用即可。(三)金融市场开放程度高。国际自由贸易港开放资本管制,资金汇兑自由、金融服务发达。香港特区允许国际投资者自由投资当地发行的债务工具。在资金跨境结算自由,对包括外资本金和股金调回没有限制;完全放开了黄金和外汇市场。贸易融资渠道通畅,对借贷无额度限制,金融服务覆盖面广。新加坡自由贸易港金融市场监管经历了由离岸市场分离转变为离在岸一体管理模式,外资企业按照银行要求提供文件即可开立银行账户并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业务。(四)良好的监管环境。一是跨部门联合的网络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如新加坡通过“一站式”网络通关系统,连接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军控、安全、经济发展局、企业发展局、农粮局等35个政府部门,与进出口、转口相关的申请、申报、审核、许可、管制等都可通过该系统进行。二是完善的报关、通关、配额、检验检疫配套监管制度。香港特区内豁免报关商品无须报关;豁免报关商品以外的商品,承运人只需向海关报告商品相关信息并提供相应资料即可。进出口配额环节限制少,检验检疫局环节便利。三是健全的法制体系。香港法律体系以经济法为主,构成了自由竞争的法律体系。新加坡继承了相对完整的英国法体系,《自由贸易区法》是新加坡自贸区运行的核心法律,对自贸区定位、功能、管理体制、优惠制度、监管制度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定。

二、对我国自贸区发展启示

(一)有步骤的提高外资进入境内自贸区的便利化水平。当前,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商投资准入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按照当前管理措施,禁止对部分行业投资并存在持股比例要求外无其他限制。目前,我过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大,风险防控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结合我国外贸发展现状,逐步放宽外资准入部分行业的条件,同时减少行政干预,提升政府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放宽市场竞争自由度水平,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水平,促进贸易便利化同时防范外部风险。(二)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发展离岸贸易是当前各自由贸易港区金融发展目标之一,离岸金融主要服务于离岸贸易,为交易主体提供便利、高效,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提升自贸区外汇资金的宏观审慎管理水平。借鉴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发展初期的金融市场监管模式,建立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在岸业务宏观审慎的管理框架,设立离岸、在岸业务“防火墙”,防止境外金融交易活动影响或冲击境内金融体系。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框架的基础上,鼓励自由贸易区内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借鉴美国金融机构危机预警机制,监管部门可责令高危险金融机构退出离岸金融市场。(三)完善自贸区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和网络技术支持。当前,国际自由贸易港都有专门立法,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等日常管理都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且不断修改完善。国内自贸区自由化推进过程中,风险防范体系机制有待进一步增强。搭建跨部门的综合监管模式,实现监管信息共享,统一监管,进一步完善自由贸易区内监管法律体系,营造具有公平、公开、公正经商环境。目前,各地主推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各地企业带来便利,实现了海关、商检等部门的接入,但各地搭建进度、全国统一化程度,比照新加坡“一站式”网络通关系统仍存在一定差距。推进自贸区法律体系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提升自贸区监管效率和贸易自由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淑敏、陈晓,《中国自由贸易港发展离岸贸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问题研究》,海关与经贸研究,2018.03

[2]佟家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深化与自由贸易港的建立》,国际商务研究,2018.01

[3]黄建中、文娟,《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蓝皮书》,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03

经验借鉴范文篇8

关键词:德国二元职业教育;商务英语;内涵式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可见,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重大改革正酝酿出炉——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机制,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层次来看,虽然大致区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三类,同时也明确意识到各自的职责——研究型大学着力于培养理论研究性专才,应用型院校即地方性本科院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通才,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着重培养应用型专才,但由于各类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等不尽相同,所以各类大学想要尽善尽美地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满足区域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商务英语是适应时展而逐步兴起的一个新专业(方向),目前大部分地方性院校均设有该专业或方向。地方性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如何来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方向)、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快速变化的形势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方针后,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日趋成熟,企业急需懂外语、精业务、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无疑为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么培养是摆在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方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面临转型我

国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得益于上世纪末商务英语研究会的成立。2003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商务英语研究会主任联席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将商务英语作为专业独立设置”的工作目标,会议决定成立若干个课题组,“就近十年来商务英语的招生就业、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理论研究等做进一步的调研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尽快递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学术机构,以便为以后的专业设置决策提供依据。”2006年教育部根据变化的形势对英语专业教育做出适应性调整,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增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此后,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各高校设立,截至2012年,我国拥有商务英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146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9201人,而仅在2014年全国获批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就有36所,可见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生数仍保持增长势头。商务英语之所以发展迅猛,这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有关。随着现代物流、电商、网购等新型交易平台的成熟,全球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商场、宾馆、企事业单位办公部门等用人单位都青睐于既有专业知识又无语言障碍的商务英语毕业生。他们非常适合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设想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强,未来我国人才需求更加转向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创新型发展,因此,传统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很显然满足不了现代产业升级和全球竞争加剧的需要,专业型、技术型和特色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成为商务英语转型发展的一大趋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是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的办学思路。

二、借鉴德国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培养商务英语人才

1.德国二元职业教育的本质

欧洲国家自从2002年《哥本哈根宣言》签署后就启动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哥本哈根进程(Europeanprocess)旨在整合欧盟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共享,打通教育体制,实现欧洲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建立欧洲职业教育区,以便于各个成员国的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成绩可以得到其他成员国的认可。”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德国的现代职业教育在欧洲日臻成熟,这与德国固有的行业传统分不开。本着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原则,德国职业教育执行的是“二元制”模式,即“办学主体有企业和学校这两元。其中,企业承担了职业教育的主要部分,职业学校作为企业职业教育的补充,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等适合以课堂形式进行的教育。双元制是一种极富德国特色的教育类型,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本质就是要利用校外资源来获取对校内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来培养技术含量高、又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满足行业、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长期以来,德国职业学校对教师的引进也相当严格,无论是博士还是教授,都必须要有行业知识或企业经验才行,甚至拥有企业、行业从业资格证书是准入职业学校从教的一大硬件。

2.德国经验对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办学的启示

(1)转型发展是趋势如前所述,商务英语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新专业(方向),当初只是为了缓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商务人才奇缺的国情下设立的,可以说在设立初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专业(方向)自身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表现为同质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它们在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就随大流地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既缺乏明确的学科发展规划或办学定位,又缺乏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联合培养的实际行动,结果也就体现不出办学特色,千所学校一个模子。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明确提出了地方性院校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建立应用技术型大学联盟的设想,暗示将对已经或正在转型的院校给予重点扶持,大力推广现代职业教育。此外,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实操性很强的专业(方向),急需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联盟,采取联合培养、资助培养、订单式培养和课程交叉培训等模式来内化商务英语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培养既懂技术又有文化知识的内涵较高的专业人才。因此充分利用行业学院、网商商盟等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引进“学校”+“企业”的二元教育机制正是多数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内涵式转型发展的趋势。(2)突出特色是根基如何转型?德国的二元职业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但完全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往往是行不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况且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与学校教育联系不是十分紧密,想要让企业迅速转变观念还得有一个过程,毕竟企业更注重的是利润空间,加上多数地方院校对地方企业的科技支持力度尚不够大,因此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应考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着力培育自身的特色,在掌握我国目前“经济新常态”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构想下对地方及周边人才需求做现状分析,有目标地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地域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设置与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的需求对接,在把握地方和周边相关行业企业对商务英语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基本素质等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产、学、研融合的商务英语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解决地方或周边制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以及完善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突出地方院校商务英语的办学特色。(3)课程设置是保障过去,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国际贸易能力为支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掌握外贸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对外贸易的随行翻译、涉外文秘、商务接待等岗位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课程资源只限于校内,很少关注校外资源的获取。但是,现代企业对商务英语毕业生有了更高要求,人员需求除了要具备以上基本素质外还需掌握一定生产技能和具有创新潜力。因此,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专业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优势,要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协同教育中学到谋生的本领,而且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终身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由于市场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是“语言基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英语是获取、应用专业知识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商务英语课程配置应是“英语基础课+商务知识课+应用训练课+综合素质课”。借鉴德国的二元制教育模式,引进企业参与办学,建立行业学院,深度开展校企融合,聘请行业专家授课,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及引进双师型教师开设个性化课程,成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首选。实践方面,合理分配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工厂、服务性行业进行专业实践,利用实践期间完成学业论文也值得考虑。(4)教学改革是关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理论课教学上,淡化传统理论课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一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融为一体,课程安排上讲究创新与特色。课程安排都要紧密围绕“英语+专业知识+实用技术”的主线,努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标准,形成严密而合理的互联网教学体系,通过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来构建校内课程体系。其一,在实践上组织模拟商贸谈判及参与涉外服务活动,通过与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合作单位的各种合作形式使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带薪实习,参与各种商贸洽谈、翻译和对外贸易工作,参与生产车间劳动等。其二,强调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高度体现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即“厚英语基础、通外贸理论、重操作技能”。其三,在考核方式上,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期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理论教学考试建立以综合测试、答辩、口试与笔试、实操等方式相结合的新型考试模式。

三、结论

在地方性院校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商务英语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但培养模式值得商榷。德国的二元职业教育已经走过了若干年,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对于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地方性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内涵式发展无疑非常具有借鉴作用。但是,毕竟两国在教育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能有选择性地参考德国二元职业教育模式,又能结合自身的特点,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这恐怕是未来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主动适应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作者:颜健生 单位:贺州学院外国语学

参考文献:

[1]梁美红.哥本哈根进程中英国职业教育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经验借鉴范文篇9

[关键词]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对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的转变,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对此,有必要总结不同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做法与经验,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1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

国际医疗保障体系萌芽、建立、发展、改革的过程就是多层次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总体来说,国际医疗保障体系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医疗救助阶段(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下叶)。17世纪初,英国圈地运动导致贫民急剧增加,威胁社会安全。1601年,英国通过《济贫法》(世界上最早的济贫制度),规定对穷人提供医疗救济,使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成为主流。俄国、德国等也相继实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但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医疗保障计划。主体医疗保障制度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工业革命增加了传染病传播与工伤发生率,劳动力损失严重,国际工人运动爆发后,各国开始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工人健康。1883年,德国颁布了世界上首部社会保险立法———《劳工疾病保险法》,建立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20世纪末,全球实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占比达65%以上[1];二战后,英国以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为蓝本建立了首个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直接影响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以及大部分北欧国家;20世纪70年代,各国纷纷建立覆盖全体或大多数国民的主体医疗保障制度(各国制度模式各不相同),医疗救助制度逐渐演变为辅助角色,发挥保底作用。商业健康保险深度参与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健康保险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健康风险因素增加,进一步刺激了各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首个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商业健康保险计划———美国“蓝十字”和“蓝盾”计划出台。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进入医疗保障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时期,为了提升医疗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让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公共医疗服务的竞争和管理成为各国改革的重要措施,如荷兰、英国、德国的公共医疗保险体系引入了市场化管理和竞争,美国建立了健康维护组织(Health-maintenanceOrganisation,HMO)等[2,3]。近年来,各国卫生费用呈明显上涨趋势,提升医疗保障体系效率是遏制卫生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手段,各国不同程度采取了各项措施优化医疗保障制度,如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病患身份标准化、数据共享与交换等措施优化管理模式,建立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纵观国际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发展,不同国家各有特点,体现了多主体、多层次特征。当前,美国、英国、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发展成熟且具有代表性,对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1.1美国:市场为主体的多支柱型

美国医疗保障体系是典型的以市场为主体的多支柱型保障体系,以商业健康保险为主体层,公共医疗保障为保底层,市场运作为主,政府保障为辅[4]。2018年,商业健康保险作为主要保障模式覆盖了全美62%的人口(见图1)。美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亮点如下。(1)对低收入人群的连续保障衔接机制。美国公共医疗保障体系对收入在联邦政府贫困线100%~400%的中低收入个人/家庭的保费实行分段补贴。(2)用过渡机制解决职工医保的纵向衔接问题。美国商业医疗保险由职工个人(10%)和雇主(90%)共同购买,当职工更换雇主时,可以由原雇主提供最长18个月的过渡政策,避免出现医疗保障“真空区”。(3)促进主体与保底层的合作共赢。美国政府根据商业健康保险运营能力,对保险公司实施税收优惠、委托管理等服务,提高政府投入的保障效能和效率,同时促使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加快技术开发与更新换代,进一步为保底层提供技术支撑。(4)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和医疗信息沟通机制。美国商业医疗保险注重对参保人员的信息收集、隐私保护以及高效的信息共享,进一步降低保险风险,提高服务效率。

1.2英国:国家主导的全民医保型

英国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是以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HealthSystem,NHS)为主体、医疗救助制度与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见图2)。其中,NHS是国家主导的福利性医疗保障,为全民提供免费的基础医疗;医疗救助主要是对特殊人群提供特殊的医疗服务,按需救助[5];商业健康保险是补充保险,2017年覆盖人数仅占总人口的10.4%。英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亮点如下。(1)建立了必要的低收入群体补贴机制。英国除了为全民提供免费医疗外,还对低收入群体制定了免除就诊处方费、差旅费等方面的补贴政策。(2)加强商业保险与公共医疗保险的承接管理。在政府外包服务采购计划下,英国商业保险公司可承接社会保障体系的部分或全部管理工作,从而减轻政府的管理压力。(3)公共医疗保障与私营机构合作。英国公共医疗保障机构可在审核资质的基础上,与部分私营医院达成协议,报销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以此分流患者,弥补公共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缺陷,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4)认准高收入人群,找准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定位,丰富产品体系。

1.3德国: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型

德国医疗保险体系是以法定健康保险为主体,福利性医疗保障与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型保障体系(见图3)。2017年,德国法定健康保险覆盖了89.3%的公民,商业健康保险覆盖率为34.3%,福利性医疗保障仅针对特定群体,如公务员、警察、军人等。德国法定健康保险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协作管理,设立疾病基金会,形成制度统一、管理分散、社会自治、图1美国医疗保障体系构成非营利性医疗保险公司营利性商业保险公司HMO(管理式医疗组织)商业健康保险Medicare(老年人医疗保障计划)Medicaid(医疗救助计划)特殊人群医疗福利保障计划公共医疗保障62%90%—雇主10%—个人9%无保险29%主体保底德国医疗保险体系的亮点如下。(1)精准定位医疗救助群体。德国法定健康保险的保障水平与公民收入挂钩,能够精准保障低收入群体。(2)强调产品与服务创新。德国公民可在固定保费下自由选择疾病基金会,疾病基金会只有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3)发展“保险+医疗”服务模式。德国允许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经营承办医疗服务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为公民提供更优质和连续性的预防保健、基础医疗以及保险服务。(4)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保替代功能。在保证管理主体的严格筛选和监管下,部分社保基金可投入市场,形成良性竞争。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各具特色,多层次的保障制度并行,各层次之间互为补充、甚至竞争,以适应不同群体的差异化保障需求。具体来说,表现出以下共同特征。(1)坚持底线思维。公共医疗保障制度由具有普遍性与基本性特征的社会保障向保障底线公平的社会保护转变,并在维持较低保费的情况下广泛覆盖,强调社会参与和责任分担,将个性化保障留给补充保险。(2)扩大保障范围。除医疗服务外,将预防、保健、护理等服务纳入保障范围。(3)提升保障效率。引入私营医疗保险机构,促进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的市场化,提升服务与管理效率。(4)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强调商业健康保险的产品创新,并细分风险领域,为需方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保障服务。

2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现状与挑战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保底,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见图4)。其中,基本医疗保险作为主体层已覆盖全国95%以上人口。但目前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较大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医保政策统筹不足

一是我国各项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人群存在交叉,造成重复参保问题,在浪费医保基金的同时增加财政负担,导致医保体系运行低效;二是不同医保制度的筹资模式与水平不同,给付待遇差距较大,补偿比例差异显著;三是同一保险类型下筹资公平性欠佳,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采用统一筹资标准,未考虑缴费责任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也未考虑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可及性,造成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与待遇享受的相对不公平,难以发挥制度改革效应[7];四是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仍以市级统筹为主,统筹层次较低,风险分摊池较小,降低了横向公平,影响居民异地就医。

2.2各层次之间衔接效率较低

由于各层次医疗保障发展不均衡、融合进程不一、数据信息割裂,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障体系的衔接效率较低。首先,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不断提升,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筹资由2000年的20元提高到2019年520元,保障水平也随之提高,但保底层的医疗救助制度和补充层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较慢,各层次之间发展不均衡,降低了相互之间的衔接效率,难以充分保障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其次,2018年成立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职责进行整合,将主体层与保底层纳入同一部门融合管理,但商业健康保险仍分属其他部门监管,在管理上缺乏与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效衔接,降低了整个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同时,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在保障对象、服务项目及保障水平等方面缺乏有效衔接,降低了医保基金和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由于举办主体不同,数据信息难以互通,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降低了各层次之间的衔接效率。

2.3层次内资源整合力度不大

首先医保资金池割裂,主要体现在医疗保险基金的地域分散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医疗保险筹资能力、保障能力也较差。其次,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增长迅速,以药品、耗材为主的费用结构不合理,存在过度医疗问题,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进一步影响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威胁基金安全[8]。此外,由于城乡分割、统筹层次偏低以及技术和标准的差异[9],同一层级医疗保险数据信息管理分散,信息难以互联互通,降低了管理效率。

2.4医疗保障与其他保障制度的衔接不足

医疗服务常常与老年人疾病防治、工伤治疗等联系紧密,因此,医疗保障体系除了内部面临挑战外,还面临如何与养老保障、工伤保险等相关保障制度实现良好衔接的问题。与养老保障制度衔接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医疗与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释放,当前我国医养融合发展尚不成熟,医疗与养护界限不清、互不衔接[10],医疗保障与养老保障之间缺乏制度衔接,威胁医保基金安全;与工伤保险制度衔接方面,长期以来工伤保险与医疗保险均使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两项制度存在较大的交叉性,需要进行沟通协调,但当前两项业务由人社和医保部门分管,亟待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

3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展望

3.1抓住社会变革机遇,顺应时展要求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2019年末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12.6%,慢性病、重大疾病发病率与患病率明显升高,不同人群对多层次健康保障的需求激增,亟需调整完善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范围与保障水平。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国民消费预期升级,居民在消费能力范围内追求更好的治疗方案成为趋势,因此需充分重视作为补充层的商业健康保险体系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保险服务。在我国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应激发医保对服务与产品实施战略性购买,发挥医保的价值导向,提升整个服务与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11]。

3.2医疗救助体系精准化,实现底层保障

目前,我国医疗救助以避免疾病造成灾难性影响为主要目标,定位于基本医疗需求。要实现底层保障,需进一步对医疗救助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从救助对象来说,建立健全家计调查制度,科学界定医疗救助对象,并根据社会经济状况和特定人群健康状况,动态调整救助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可针对边缘群众和流动人群制定特定救助计划;救助思路方面,实行综合医疗救助,提前干预,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与迁延,减轻疾病经济负担;救助标准方面,定位于基本,巩固底线思维,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扩大有限的医疗救助资金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实现底层保障。

3.3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巩固主体层发展

基本医疗保障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层,要巩固优化体系发展,进一步推进体系内部一体化。理顺和优化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内部制度的有序衔接,避免引发新的不公;出台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政策,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充分发挥医保的价值导向,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保障基金安全;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统一的医保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建立有效的层次内部与不同层次之间医保信息共享交流机制,提高医保管理水平。

3.4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形成多层次互补

在实现底层保障、巩固主体层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主线业务,增强其专业性,满足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为公共医疗保障提供更多的管理和技术支撑,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具体来说,商业健康保险要以疾病、医疗、护理、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业务为主线,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拓展发展空间;探索与医疗服务提供机构的直接合作,或直接经营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更加优质与便捷的“保险+医疗”服务;此外,可充分利用其管理优势、市场化运行机制以及高水平技术,为社会医疗保险提供专业化的经办管理服务,优化市场竞争[12]。

参考文献

[1]王宗凡.国际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J].社会保险研究,2001(6):28-30.

[2]锁凌燕,完颜瑞云.国际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与医疗体系绩效研究[J].保险研究,2013(2):61-68.

[3]王毓丰,陈永法.商业保险衔接基本医疗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9):60-64.

[4]李鸿敏.国外商业健康保险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保险,2008(8):30-33.

[5]吉宏颖.英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J].海南金融,2014(2):72-75.

[6]房珊杉,孙纽云,梁铭会.德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及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1):28-33.

[7]雷咸胜.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提升了农村参保居民的公平感吗?[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1):24-30.

[8]白雪,方鹏骞.分级诊疗制度下“三医联动”策略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1):1-3.

[9]钱小林,潘杰.从信息割裂的视角审视“重复参保”[J].中国社会保障,2013(11):78-79.

[10]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6):63-68.

[11]陈金甫.实施价值导向的医保战略性购买[J].健康管理,2017(12):105-110.

经验借鉴范文篇10

1.1政府为主导的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具有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美国的农业保险模式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为主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历了从私营到国营再到现在的公私合营双轨制的模式演进。从1939年开始实施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美国的农业保险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利用优惠政策诱导商业性组织介入其中,最终实现政府淡出、市场主导农业保险的局面。其农业保险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1.1政府主导的商业运作双轨制经营模式

美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政府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以作为国家专门保险机构的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为主导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要特点。美国农业保险业务的运作分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私营保险公司、保险人(农险查勘核损人)三个层次。农业保险业务由经政府审批的商业公司经营或,政府和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不做直保业务,主要负责规则的制定,对私营公司的稽核与监督,提供再保险等。美国经营农业保险的财产险公司只有15家,占总数的1.5%,平均每个州不超过两家。这样的市场格局和商业保险高度的竞争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被批准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具有充足的资本和良好的信誉,并且都有丰富的农业保险业务经验,技术强大,能够满足农业保险业务拓展的需求。农作物直保业务主要是通过人销售。农险核损人需要经过农业部风险管理局专业培训两年,取得从业资格。核损查勘人可以供职某一家商业保险公司,也可做独立查勘定损人。美国农业保险采取自愿原则,但带有强制色彩。联邦政府规定不参加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将得不到政府的其他福利计划,实质上是在自愿保险的基础上加入了强制性的因素。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避免逆选择。对于一般的农作物损失保险,农户可以自愿选择。

1.1.2政府制定与完善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

193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成立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在“公私合营双轨制”阶段,经多次修改和完善后,于1994年颁布了《农作物保险改革法》,明确了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开展办法、运营组织机构等,为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开展奠定了法律基础。2000年6月份颁布的《农业风险保障法》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保费的补 贴。美国现行的农作物保险制度是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中确立的,随着时势的变迁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1.1.3联邦政府政策支持

农业保险风险大,赔付率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支持。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政策支持主要有费用补贴和提供再保险。费用补贴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保费补贴。不同险种按不同比例补贴保费,并提供不同水平的保障供保户自主选择。近年来,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随着保障程度的增高,费率也有所升高,政府补贴后农户才能承担的起。二是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政府向承办农作物保险的私营保险公司提供经营管理费用补贴,补贴费用额度视其业务量和其他条件而定,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同时承担私营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包括农作物保险推广和培训等费用。风险分散方面,联邦政府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向私营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风险管理局按风险的高低建立了三种不同风险水平的再保险基金。

1.2民办公助的法国

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农业生产大部分为家庭企业,为补偿因自然灾害对农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法国早在1840年就建立了地区性的农业保险互助组织,经过17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世界上农业保险发展最成熟的国家之一。

1.2.1保险公司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

法国销售农业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包括互助保险公司、专营和兼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1986年成立的安盟保险公司是法国最大的保险公司,最初由农户发起的互助合作社联合组建而成,成立之初承担互济互助、融资和生活福利三种功能。农民既是出资方又是被保险人,由于农业保险的盈利水平低,因此互助公司还通过人寿和财产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筹集资金,目前安盟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农业保险公司。法国农业保险市场比较集中,位居前三位的安盟、安盛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占农业保险市场75%的份额。除了互助公司外,还有私营保险公司自主开展业务,主要经营赔付率相对较低的冰雹、某种特定风险的农作物保险和传统的牲畜保险业务的农业保险。由于法国大部分农业保险产品没有政府的补贴,因此农业保险公司自负盈亏、实行商业化运作。农作物保险主要通过保险人进行销售。国家保险公司独立经营农险业务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法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1.2.2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支持

法国政府对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民实行低费率、高补贴政策。2005年法国开始实行多风险农作物保险计划,政府给予参与计划的农民35%的保费补贴。地方政府对冰雹保险的边际补贴比例为保费收入的10%。为了降低新农户的生产风险,国家对刚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给予支持。对于初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政府的保费补贴增加到40%。立法保护是法国支持农业保险的另一项政策,保险法规的不断修改和完善为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1900年颁布的《农业互助保险法》,为互助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规定洪灾、旱灾等巨灾风险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给予互助保险公司税收优惠待遇;1960年制定的《农业制度法》进一步规范了农业保险的经营和发展;1964年实施的《农业损害保证制度》允许农业保险公司提供财产保险和寿险业务;1976年法国将100多年以来制定的保险法律法规编撰成一部统一的《保险法典》,其中详尽规定了互助农业保险的责任和权利;1982年法国颁布《农业灾害救助法》,规定了对于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产品实行强制性保险。

1.2.3私营再保险公司分保

国家对国际再保险公司经营冰雹保险没有限制,但对于多风险农作物保险有一定的约束。国内原保险公司分出36%的保费收入给再保险公司。由于私营再保险公司对农业巨灾的赔付能力有限,因此政府建立了农业灾害国家基金,为异常气候和重大自然灾害提供风险保障。基金的40%来源于对保费收入征收的税收,剩余的60%来自年度财政预算资金。当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农业,如果单个农民的总损失超过农业收入的30%或13%以上的农作物受损,将获得政府的财政补偿。2003—2006年用于农业巨灾的财政补偿资金年均高达3.93亿美元。为提高应对巨灾冲击的能力,法国还向受灾农民发放优惠利率的贷款,贷款利率由政府补贴。

1.3相互会社模式的日本

日本农业保险开展较早,20世纪30年代,受遍及世界的经济危机影响,日本需要利用农业保险政策保持粮食供应,以实现农业发展和维持农村秩序的稳定。193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农业保险法》,并于1939年开始实行,日本的农业保险制度从这时开始逐步确立,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

1.3.1互助式农业保险体系

日本的相互会社模式的农业保险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基层是村一级的保险相互会社,向农民提供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服务;第二层是都、道、府一级的农业互助组合联合会,向基层会社提供分保业务,并指导其防灾救灾;中央一级的全国农业保险协会承担第二级联合会的再保险。其农业保险业务的经营主体是保险相互会社,是由民间建立的、不以盈利为目标的互助性农业保险机构,它是日本农业保险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石。日本的农业保险采取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对稻米、小米、大麦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规定了强制参与农作物保险的参保面积,当农户的投保面积低于强制指标时,可以自愿购买保险;对果树、园艺、家畜等采取自愿参保。日本的农业保险补贴是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都享受的保费补贴,为保险经营机构提供的经营管理费补贴和再保险费补贴。

1.3.2制定并完善了农业保险法

日本政府重视农 业保险立法,最早的农业保险相关法律是1929年颁布的《家畜保险法》。1938年颁布了《农业保险法》,1939年正式实施农业保险计划,之后随着实施情况变化又不断地修改,日趋完善,从组织机构、政府职责到强制与自愿保险范围、赔款计算等都有立法规定与实施细则。日本完善的农业保险法有效地为农户提供了风险保障。

1.3.3通过两级分保的再保险机制和贷款业务分散

巨灾风险日本农业保险体系的三个层次中,后两层分别承担了其再保险的一级分保和二级分保。第一级分保是由农业保险相互会社向农业互助组合联合会分保,第二级分保是由政府建立的农林省一级的农业互助再保险特别会计处向联合会提供分保。第二级再保险的实质是政府作为风险的最后承担者运用财政资金对农业风险损失进行兜底。除了两级再保险机制外,日本中央政府和农业互助联合会共同组建了农业互助基金。当重灾年联合会的资金不足以赔偿的农作物损失时,农业互助基金向联合会提供低息贷款,由于联合会在灾后的正常年份将累积大量的分保收入,因此具备偿还贷款的能力,这种以少量的资金应对偶发巨灾的措施,提高了资金的运用效率,加强了对巨灾的承受能力。

2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特点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笔者将以上三个国家在农业保险发展上的特点与特色与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笔者认为我国在农业保险的发展上,应借鉴其他国家民办公助、法律支持、一定的强制性、巨灾风险分散、品种创新等方面的特色,使农业保险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2.1建立标准化农业保险制度

国外的农业保险有比较统一的政策制度,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基本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国家提供补贴等政策支持的模式,中央对于不同省份有不同的政策,各地政府的补贴政策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保险公司在开展保险业务时在不同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服务方案,提高服务水平难度加大。可以将全国划分成几块,形成不同的农业保险政策支持方案。目前,我国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还没有专门部门负责监管农业保险,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面临的是保监会、农业部等多方监管的状态,使农业保险公司处在一个多方监管的尴尬局面,应把农业保险从现有的商业保险中抽离出来,成立专门的负责部门来管理农业保险公司的运行。

2.2加强相关法律支持

美国早在1938年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对农业保险发展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法国与日本也分别在1900年和1938年就有了《农业保险法》,三个国家的农业保险发展表明,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约束和支撑是非常必要的。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颁布以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开展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作为开展农业保险的依据,《保险法》中也没有涵盖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条例》虽然规范了农业保险活动,有效地保护了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确立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基本制度,但顶层设计还需要继续完善,未来还需要一部《农业保险法》来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活动,更好地保障农民收益。

2.3强制性和自愿性结合

美、法、日三个国家的农业保险都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而我国的农业保险采取农户自愿,政府提供补贴的形式。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由中央政府补贴、县级政府补贴和农户自己出三部分组成,因县级政府无法提供足额补贴,往往会出现低保,或只保产量不好的地块,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农民的保险意识薄弱,对政府政策依赖性较强,如果完全出于农户自愿,不利于发挥农业保险的大数效应。我国应采用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保险标的实行强制性保险,经济作物等其他标的实行自愿保险。

2.4建立大灾风险准备金

农业受自然的影响非常大,一旦发生灾害,损失往往较为严重,如果保险公司赔付能力不足,将加大政府的负担,影响到农业保险保户的切身利益。因此,保险公司需要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以保证在大灾之年可正常经营发展。农业再保险十分必要,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风险分散主要采取的是由国际再保公司分保的形式,保险公司应保证适量的再保险分保规模以提高农业风险抵抗能力,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大灾保险数据库,建立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

2.5鼓励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