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教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7:16:43

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范文篇1

旧城改造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土地的有偿使用,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的商品化,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及大量外资的引进,使得旧城改造获得新的改造动力和契机,从而推进了旧城改造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外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1958年8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关于旧城改造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对旧城改造的概念做了比较完整的概括,指出旧城改造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城市老化地区实施的有计划的城市改造建设,包括再开发、修复、保护3个方面的内容。德国在对旧城改造问题上就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各级政府把城市改造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他们对旧城改造执行如下程序:(1)调查研究。对旧城改造的必要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可能影响作出基本判断,了解城市各个方面的意见并进行汇总;(2)确定旧城改造地区。社区政府根据调查和经济能力规定旧城改造的地区,如果房地产所有者不能承诺按照改造的目标和意图利用建设用地时,地方政府有权实施预购权以及终止租赁合同;(3)整顿措施。在做好相应准备之后,由社区政府负责实施整顿措施,包括拆除有关建筑、居民和商业企业的迁移、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设置或变更等;(4)建设措施。包括建筑设施的新建、补充和现代化修缮、其他公共设施的兴建等;(5)结束旧城改造。发达国家在旧城改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第一,把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质量作为城市改造的中心内容。例如,德国在城市(乡镇)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在地方规划中,除了有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规划外,都有绿化规划。目前,德国城市绿地面积一般占20%-30%,高的达到40%-50%,人均占有量达100平方米左右。(注:转引李其荣《对立与统——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7、287页。)在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环保和绿地的保护亦有严格的措施和规定。首先,注重城市的大环境绿化,郊区也有很好的森林植被;其次,市区保留足够的绿地面积,在旧城改造中不但不能减少绿地,必要时还要开辟新的绿地;三是工业区和村镇也要十分重视绿化,一般都要按绿化规划进行建设与保护。此外,还充分利用天然河湖或人工湖及人造水景,为城市增添几分灵气。第二,把改造旧城与保护历史文化古城风貌结合起来,对重要文物、古迹及古建筑物重点保护,不准改变原有风貌;发达国家——无论宗教文化与历史传统有多大差异,但是在保护古都风貌这一点上并无二致。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对古建筑和城市遗产的保护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潮流。1972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一项“保护世界文化与天然遗产公约”,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同年,欧洲各国外长会议决定把1975年作为欧洲建筑遗产年。1977年国际建筑协会制订的历史性规划大纲《马丘比丘宪章》,把保护传统建筑文化遗产提高到重要高度。1978年10月召开了全美洲“保存艺术遗产讨论会”。1979年联合国确定了57项文化古迹作为第一批世界文化和天然遗产,仅亚洲就有18个城市被列为世界性重点保护的城市。1980年法国总统提出把该年作为“爱护宝贵遗产年”。2003年南京明孝陵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这些世界范围的保护活动,使国际上对建筑遗产和古城的保护超出了文化界和建筑界的领域。例如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法国共有12600处古迹和21300座历史性建筑物均受到法律保护,其中大多数是城堡、庄园、宅第和教堂。法国1962年公布了马尔罗法。该法规定对若干城市地区进行全面性的保护规划。1977年通过的法令把巴黎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中心区,即18世纪形成的巴黎旧区,主要保护原有历史面貌,维护传统的职能活动;第二部分是19世纪形成的旧区,主要加强居住区的功能,限制办公楼的建造,保护19世纪统一和谐面貌;第三部分是对周边的部分地区则适当放宽控制,允许建一些新住宅和大型设施。(注:转引李其荣《对立与统——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7、287页。)第三,发挥各级政府及私人的积极性,多方筹集旧城改造资金。开始于1954年的美国旧城改造就是通过地方有关机构和大量联邦政府的补贴来筹集改造资金的。它重整了数以百计的社区形态。据1973年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截止计划终止时,在1000平方英里的城市土地上实施了2000多个更新项目,拆除了60万左右的单元房屋,搬迁了200万居住人口。继而,在同样的土地上,25万单元新房屋拔地而起,另有约1.2亿平方英尺公寓和2.24亿平方英尺商业面积也建于此类土地上。发达国家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也有不少的教训值得我们去吸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旧城中心区的人口和工业出现了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使得原来的旧城中心区衰落,表现为税收下降、房屋和设施失修、就业岗位减少、经济萧条、社会治安和生活环境趋于恶化的态势;同时,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却使人们觉得单调乏味、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有的西方学者称之为“第二次破坏”(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第一次破坏)。例如,近年来,英国的新城建设趋于停顿,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过去一味注重建立新城,而忽视了旧城改造。这种旧城改造就是“以旧换新”,它接近于建一座新城。结果,建立新城耗用了大批资金,加重了国家的经济困难,反过来也使新城建设无法进行下去。我国旧城改造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1.旧城改造的原则和措施根据国外的经验教训,我国旧城改造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应当以工业企业的结构调整为中心,逐步带动工程设施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发展,尽可能地改善人民的居住和卫生条件;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的艺术风格;尽快地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运用于旧城改造,积极为周围广大地区发展农业创造条件。鉴于以上原则,旧城改造一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旧城工业区的改建措施。由于旧城的工业基础水平不一,布局状况也不一样。因此,要在对旧工业区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地考虑生产体系与协作关系,城市交通、公用设施以及生活居住和卫生条件等有关因素,并根据城市不同性质和特点,确定城市工业区的调整方案和分期实施的步骤,以达到工业区合理布局的要求,其调整方式主要有保留、合并和迁移三种。第二,旧城居住区的改建措施。旧城生活居住区改建的主要形式是拆旧更新和加层扩建。在这方面,美国的城市更新计划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大规模城市更新发展计划始于1954年。美国城市更新的途径是清理与重建。2002年7月25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旧城居住区改造的有关法规,对如何保护旧城与建设新城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规定,以求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同时给旧城居住区动迁居民以适当的货币补偿。第三,旧城基础设施的改建措施。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经验,旧城基础设施的改建主要可从调整住宅建设和市政建设项目的比例、兴建游艺场和运动场、增加道路的面积以及建地铁这样几个方面入手。2.中国城市规划与旧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旧城改造过程中,私人的土地使用权和私有房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我国旧城改造中开发商与业主关于拆迁补偿的谈判,往往由于政府介入,带有极强的行政色彩,而政府本着土地公有的原则,与业主的谈判实际上不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一旦有拆迁户因为开发商没有足够的补偿条件而拒绝搬迁,拆迁方往往给其施加压力,强制其拆迁。具体来说,首先,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而造成改造规模过大,速度过快,致使拆迁户安置困难,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原有的社会网络。在更新改造的利益分配上,由于缺乏应有的调控机制,开发公司获利丰厚,拆迁户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偿,导致矛盾激化;其次,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我国许多城市市政建设跟不上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有的城市,住宅建成后,由于缺水少电等原因而无法住人;有的地方兴建了一些商业服务设施,但配套标准低而不全,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在城市住宅建设方面,旧城住宅建设质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住宅小区建设水平不高,商品房空置、开发土地闲置现象日益严重,房地产开发建设并没有同时要求绿地建设,住宅建设中浪费土地现象较为突出,高层住宅数量偏少,居民回迁率低;再次,没有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由于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只顾局部的、眼前的经济利益,在城市历史文化和景观保护区大兴土木,甚至拆除或任意改建已经明确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严重破坏城市的传统风貌和特色,致使城市特色丧失。当年北京城大拆城墙、2001年定海古城毁于一旦以及近年上海旧城改造中已经存在的这样那样的缺憾都是这个原因。国外旧城改造对中国城市改造的启示认真总结国外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我国当前旧城改造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吸取近年来英国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忽视旧城改造的教训。我们认为,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是城市发展的两个经常性内在动因,城市正是在旧城不断改造与新区不断开发的交替过程中实现规模的逐步扩大和质量的逐步提高。处理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关系,既能够合理调整城市结构及布局,又能够促进新旧区协调发展,加速旧城改造进程。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需要调整城区的空间布局,过量的人口需要疏散,不宜布置的工厂企业要迁出,不足的公共建筑要增加。对于南京来说,在处理旧城及新区建设的关系上,应当适当放慢旧城改造的速度,大力发展新区。对于新区的发展,要在新区规划的指导下,加强统一开发,提高组织管理力度。同时尽快组织编制“旧城更新计划”,从整体上系统地解决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应该注重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旧城更新”要适应下一世纪的发展需求,从主城区空间发展格局来看,应当将其分为几个圈层,划分不同的保护与更新区域,从而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第二,旧城更新中始终贯穿着“保护”与“更新”的辩证关系:“保护”强调的是历史性与传统形态,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新”强调的是时代性与城市功能,它所代表的是现代文明与进步。有人认为,现在我国城市旧城区多为旧建筑,环境质量较差,需要“全面改造”、“彻底改造”。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其实质就是把旧城区全部拆除重建。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建设越久远,历史沉淀越厚实,其传统历史街区的价值也就越高。如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青岛的“里弄”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及建筑艺术价值,这些建筑一旦拆除就不可能恢复。当然,保护并不是一切原封不动;除列为文物的历史建筑外,其他建筑还是可以更新改造的,关键是旧城改造要有保护的理念,使城市历史得以延续和发展。这方面国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20世纪40年代末华盛顿的规划中,国会山以东一带原来的一些旧住宅曾经被划为将被拆除的“衰落地区”或贫民窟地区,但是后来这个地区的房子并未拆除,而是修缮一新,改造成为高级住宅。这些房子由于地点适中,庭院结合,代表历史遗产而身价百倍。旧城更新的同时要保护好古都的城市格局。北京市的旧城格局与风貌保护,是在动态下进行的,不是在静态下进行的,这就使得保护工作难度相当大,北京旧城原有格局和风貌的空间在一步步缩小,形势十分严峻。这就要把北京旧城原有格局和风貌的保护放在旧城发展的首位,从规划、建设到管理都要谨慎,否则,失去的应该属于保护的文物将永远不会再生。在北京市的旧城改造中,应该重点保护好旧城的中轴线、皇城、四合院、胡同、古树和水系园林。第三,注重改造策略,量力而行、因势利导地进行改造。旧城改造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和效益原则,依据经济实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旧城改造的工程规模。在旧城改造以前,应当对旧城区进行战略性的规划研究,调查清楚旧城区内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现状,统一规划确定需要拆除重建、需要改造、需要保护的地块和建筑;统一确定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及绿化开畅空间等系统性设施和空间;要克服和避免大大超越本地经济承受能力和市场吸纳能力的大拆大建现象。改造也不能仅从单纯的经济效益出发,要统筹安排改造的重点、先后顺序、工程规模和方式,商业地区开发与住居地开发要协调进行,黄金地段开发与偏街背巷开发应该协调发展。改造也不能采用推倒重建的单一开发模式,而应该依据旧区内不同情况采取“拆、改、调、留”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和再开发。第四,注重环境建设,营造一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越快,旧城改造规模越大,越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或者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旧城改造指导观念不但要考虑经济因素,还要考虑生态环境质量因素;旧城改造方式与旧城发展轨迹相适应,应与旧城发展阶段相适应,要选择最适合旧城可持续发展及其旧城生态系统自我完善的改造方式;旧城改造的建设标准必须以保证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旧城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标准。目前,我国旧城的绿化面积难以达到先进的定额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市内以小型绿地为主,并与市外的大型绿地相结合,逐步形成绿化系统的办法。市内利用空坪隙地多建小型公园,并进行干道、滨河路绿化、街坊、庭院、房屋垂直绿化等;而郊外则可结合风景区建立大公园、森林公园,以供居民节假日活动之用。同时,在环境建设中特别应当注意不能不顾本地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盲目从遥远的外地全面引进与移植植被。这种做法一方面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破坏原本在本地和谐的植被、昆虫、鸟类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罗思东:《战后美国城市改造对社会公正的侵蚀》,《城市问题》2004年第1期。[2]黄亚平、王敏:《旧城更新中低收入居民利益的维护》,《城市问题》2004年第2期。[3]王天青:《旧城改造若干问题之我见》,《城市开发》2003年第5期。[4]孙洪铭:《怎样保护老北京?》,《城市开发》2003年第1期。[5]姚昆遗:《为上海旧城改造把脉》,《城市管理》2002年第2期。[6]童本勤:《走向整体的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科学发展观与“两个率先”高层论坛》专集。[7]项光勤:《科学发展观与南京新区建设》,《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科学发展观与“两个率先”高层论坛》专集。

经验教训范文篇2

1、精心准备,熟悉题目。套用家宝的一句话,就是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局面想像得更复杂一些。那么,之前的准备就更加要充分一些。感觉自己的失败就是准备得不太充分,以致于到了考场看到有那么多人,平日里的侃侃而谈就变成了考场里的废话连篇没有秩序。所以,还是要好好准备一番,各种问题如何去回答,要做到烂熟于心,能够像条件反射一样马上想到,否则到考场,加上一紧张,则就会变得乱七八糟。

2、关于着装。面试的男生都是西服,女生则比较多样化,不过感觉还是套装比较保险。网上都说女生是要大方得体。但关于何为大方得体,可能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套装则是大家所普遍认同的。其实我穿套装不是很好看,但是至少不会因为着装而扣分,那就不错了。

3、回答问题要简洁而有条理。我想这大概是我当时最致命的地方吧。因为准备也不怎么充分,紧张之下就很难很快地组织答案,所以没有第一、第二、第三之类的,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就很没有条理和逻辑,这是面试的一个大忌。虽然我在模拟面试的时候都是很有条理,但是一紧张,就乱了自己阵脚了。另外,回答问题一定要简洁。因为我平时在外面兼职带课,就养成了唠唠叨叨的习惯,有的话就反复说。而这大概是面试的另一个大忌。因为一个上午的题目是一样的,考官要听十几个人回答相同的问题已经够烦的啦,每个人的回答重复性也是有的,如果你一个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还要重复个好几遍,我要是考官我也会烦的,那还怎么指望拿什么好分数啊。再说,公务员是需要谨言慎行的,讲话啰嗦的人他们大概也不会太喜欢。

4、答题时间要控制好。我因为没条理,又重复,还喜欢展开,结果就把二十分钟都用上了。现在想想还是不好。把要点讲到就好。二十分钟的答题时间大概在十五分钟左右是最合适的。这个我想可能要事先训练一下如何把握时间。

5、回答问题时可以联系时政热点。回答时主考官一直很严肃而面无表情,只在我讲到国家如何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注意到主考官眼前一亮。但是,因为后面又说错话了,于是他也就不怎么理我了。我想,这些考官们平时肯定也是比较关注时政的,那么面试时联系时政的回答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认可。

经验教训范文篇3

一、一期来的工作情况

1、重视和搞好班干部的发掘、扶持和培养。

我首先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要大胆工作,有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我还定期开班干会,一方面从他们身上了解到更多班的动态,有可以让他们总结每星期班的好、不好的方面及下星期要能力的方向。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2、深入了解学生,多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我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积极作好合力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等,有时邀请家长来学校面谈或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与家长取得了共识,学生学习、品德上等问题的解决都收到了事半功倍。

二、心得体会

班风,是本级内大多数同学情绪、言行、道德风貌和作风等方面的共同倾向。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有良好班风的集体,首先能普遍地珍惜自己的班集体成员的身份,使自己的言行与群体的风尚协调一致,融为一体。要培养良好的班风,就要:

(1)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团体感。我所担的班虽然在初一时是一个纪律很差的班,但也是一个很活跃的集体,是一个很有潜能,很团结的班级,但我相信这样的班级,不会是一个差班。我让他们对班充满信心,自然而然,对班的归属感就上来了,也会自豪的说:我是二(3)班的。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表达的鼓励,要有竞争精神,跟其他班竞赛。慢慢的,一个班就组合起来了。

经验教训范文篇4

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导火线是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太高,储蓄者对银行体系和本国货币的币值丧失了信心,因而给国际金融炒家提供了狙击本国货币的机会。国际炒家先向银行借入当地货币,然后拿到外汇市场上去抛售。政府为了维系汇率的稳定,拿出国内的外汇储备去托市,但国内储蓄者见到国内货币受到狙击,信心随之崩溃,也争相抛售本国货币,改持外币以保值,外汇市场出现墙倒众人推的局面。为了维系脆弱的汇率,数百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几日之内即耗尽,等外汇储备用尽,中央银行再也无力去托市,外汇市场出现崩盘,短短几个月,币值贬低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八十。这些国家短期外债又太多,为了还债,只好接受苛刻的条件,向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借款,丧失了按国内情况制定经济政策的自主权。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未开放,人民币不能随意自由买卖,外汇储备丰富,外债也少,是少数几个不受这场金融风暴直接冲击的东亚国家。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使东亚国家的货币免于新一轮的竞相贬值,对于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东亚国家早日走出这场危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低,为了更好地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加入国际金融、外贸体系是必然要走的道路。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还很脆弱,银行不良债务的比例偏高,为了避免金融风暴将来在我国发生,我们应该分析清楚东亚国家银行不良债务偏高的原因,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将危机消除于未发之时。

东亚国家银行不良债务偏高的第一个导因是泡沫经济的破灭。泡沫经济又可分为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

房地产泡沫在东亚国家和地区上从日本、韩国,下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几乎是无一幸免。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经济规律的内在原因,也有人为政策的外在原因。东亚国家和地区,总的情况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和人少地多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在同样的发展水平下,东亚的土地价格将会相对的高。但造成房地产泡沫更关键的因素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供给弹性越小的要素的价格会增长得越快,在所有生产要素中,土地的供给弹性最小,因此,价格的上涨也会最大。尤其,在东亚的国家,其经济活动经常集中于像日本的东京、大阪、韩国的汉城、泰国的曼谷、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大城市,这更加限制了土地的供给弹性。由于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大家预期土地的价格会快速上涨,为了赚取土地价格上涨的资本所得,许多人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业,因此更加速了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当大家看到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就大胆以购买到的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进行房地产投资。因为房地产是不动产,容易查封、保管和变卖,而且,房地产的价格只涨不跌,银行以为房地产抵押贷款万无一失,所以不少银行发放过量的房地产贷款。但不幸的是,当经济发展的速度因各种原因而放慢时,价格跌得最惨的也将是供给弹性最小的土地和房地产业,而房地产投资者看到房地产价格下跌,为了保护投资利益,竞相抛售,使房地产价格直线下落,泡沫随之破裂,原来万无一失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也就成了不良的呆帐、坏帐。

东亚国家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偏高的第二个原因是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股票市场泡沫产生的机制和房地产泡沫相似。在短期内,股票的供给弹性有限,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大家看到股票价格普遍上升,为了赚取价格上涨的资本所得,大量资金涌向股市,推动了股市的狂飙,股票价格远远偏离了股票分红所能支撑的水平。涌向股市的资金中有不少是以股票为抵押的银行贷款。和房地产市场一样,当经济发展减缓时,股市泡沫随即破灭,以股票为抵押的银行贷款也就变成了不良贷款。

东南亚国家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偏高的另一类重要原因是银行将可贷资金投向效益低的行业和企业。许多以高额银行贷款建立起来的项目,建成后利润低无法付息还本,银行贷出去的钱逐渐变成呆帐、坏帐。这样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开始减少,银行资金紧缩,利率提高,还不起银行贷款的企业增加,可贷资金进一步减少,利率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便迅速膨胀起来。一方面,这种膨胀一旦到了储蓄者对某一家银行失去信心,该银行就会出现挤提而崩溃。而一、二家银行的崩溃经常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许多家银行同时发生挤提,从而爆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如果经济中已存在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和消费需求下降,经济增长减缓,也可能导致前面论述的泡沫经济的破裂而引发金融危机。

以银行贷款来支撑低效益行业的扩张又可分成两类情况。一是,国家的产业政策好高骛远,不顾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盲目追求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东亚地区,即使是发展最快速的四小龙,国内资金的拥有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处于相对稀缺的阶段,由市场决定的利率水平相对较高,不具有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重化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为了支持这类型产业的扩张,政府以人为方式压低银行利率,并指令银行贷款支持这类型项目。由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资本规模一般很大,单靠国内自有资金尚不足以支撑这类型产业的大规模扩张,因此它们便大量向国外举债。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到底不是资金相对稀缺的东亚国家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在政府的支持下,这类型产业可以建起来,但和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成本较高,只有以亏本的方式才能把产品卖出去。导致投资于这类型项目的企业无力还本付息,国内外的银行贷款变成呆帐、坏帐。

在上述类型的问题中,韩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韩国在70年代以前的发展,以充分利用国内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70年代以后开始以政府政策扶持少数几家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重工、重化、汽车和微电子产业。但建起来的产业资金利润率极低,不仅难于还本付息,有时企业连维持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都成问题。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这些企业就以建设新项目为借口,去向银行借款,用借来的钱去维持已建项目的运转。国内银行借不到钱,就向国外银行借。开始时,外债少,信用等级高,而且,经济处于扩张期,借款容易。企业集团以债养债,规模越来越大,负债率也越来越高,30家主要企业集团的平均负债率为350%,有些竞达1200%,而资金利润率却越来越低,达不到0.5%。当外债高到一定比例,外国银行和投资者看到韩国企业利润率低,对还本付息失去了信心,不再给予新的信贷,并开始回收资金。大型企业集团立即陷于岌岌可危的状况,开始有一、二家维持不住而倒闭,这影响到投资者对大型企业集团和韩国经济的信心,进而韩国的汇市、股市、房地产市场出现恐慌,在经济扩张期形成的泡沫破裂,外汇和金融市场双双出现危机。存在于韩国大企业集团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也存在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以银行贷款来支撑国内产业扩张而效益低下的另一类情况是国际资金大量流入,融资容易,投资的产业虽大体还和国内的比较优势相符,但投资时未经细致的市场分析和已建和在建生产能力的调研,生产能力扩张太快,超过国内外市场能够吸收的规模,导致建成的项目开工不足,投资效益低。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出现低增长,银行利率低,不少日本银行和企业将资金投向东南亚,推动了东南亚经济的繁荣,在90年代初期,整个国际资本看好东亚经济,大量国际私人资本流入东亚地区,1995年日本给中国内地、印尼、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泰国等地的融资余额为1090亿美元,英、德、法、荷、比等欧洲国家银行的贷款余额则为870亿美元,1996年日本给东亚的放款余额为1140亿美元,欧洲银行则增加为1160亿美元。这些大量涌入的资金有一部分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过渡兴旺,另有一大部分流向出口产业,90年代初期亚洲各国出口增长很快,而从1996年下半年起出口增长率普遍下降。1995年上半年,泰国出口增长23%,1996年上半年只增长5.8%,1997年以来出口增长为零;新加坡从1996年的28.2%降到1997年的10.4%,马来西亚从26.8%降到11.6%。外贸出口增长率下降的一个后果是,许多新增的生产能力大量闲置,投资效益低,企业信用和还债能力下降。另一个后果是外贸逆差增加,危及外汇储备的安全。

在导致金融风暴的两类原因中,泡沫经济和投资失策有内在的联系。当经济增长快时,房地产和股市容易出现过热,但只要发展的行业有竞争力,企业的效益高,自有资金的积累快,对外债的依赖程度就低,经济增长率容易维持,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可能性也会相对小。比较台湾省和韩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最能说明这点。同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省和韩国从60年代以来的平均年增长率差不多,在70年代以前,台湾省和韩国的发展同样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70年代以后,发展模式开始分道扬镳。韩国政府大力发展资本密集的大型产业,台湾省虽随着资本和技术的积累而产业不断升级,但仍以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不如韩国的中、小型企业为主。以汽车产业为例,韩国生产和出口的是整车,台湾省生产和出口的是零部件,以计算机产业为例,韩国生产的是芯片,台湾省生产的是鼠标、键盘、计算机母板、显示器、没有品牌或替名牌厂家组装的个人计算机、手提计算机等。但韩国生产的整车和芯片无法和欧、美、日本的同类产品竞争,必须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才能出口,而台湾出口的汽车零部件和计算机产品则获利甚丰。台湾省由于发展的产业利润率高,企业资金雄厚,经济内部的资本积累快速,新投资项目的规模一般不超过岛内资本市场所能动员的资金规模,因此,外债很少。其实,台湾省经济也已有泡沫的迹象,根据美林证券台湾分公司的研究,台湾省40%的银行贷款用于房地产投资,这个比例和发生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家不相上下。但台湾省发展的行业竞争力强,企业利润率高,经济和出口仍维持适度增长,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并未受东亚金融风暴的影响而破灭。即使台湾省将来像日本经济增长那样由80年代中期前的缩小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高速期,转向80年代中期后技术成熟的慢速期,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但因为台湾省外债少,外汇和金融市场也可能像日本一样可以维持住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不是像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那样,立即发生大崩溃。

从东亚的这场金融风暴中,我们可以吸取如下几点经验教训:

1.产业的发展应以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为主导。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和劳动力的结构条件下,根据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企业,一般规模不会过于巨大,多数依靠国内自有资金即可建立起来,不会形成过渡依赖外债来发展经济的格局。而且,这样的企业竞争力强,利润率高,一般不会出现还本付息的问题。企业利润率高也有利于资金的积累,和整个国民经济资源结构的升级。随着资源结构的升级,资金逐渐由相对稀缺变为相对丰富,劳动力由相对丰富变为相对稀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自然要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升级。这样按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以及较快速地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2.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和股市的发展容易产生过热的现象。如果允许以房地产和股票做为抵押来炒卖房地产和股票,而政府对银行向房地产和股票的放款比例又没有合适的规定,或是有规定而没有严格的监督和执行,这种过热很容易变成泡沫。为了减低房地产在经济快速发展期的过热现象,政府应考虑经济的合理地理布局,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避免经济活动过渡集中于一、二个城市。为了减低股市的过热,政府应避免采用金融抑制政策,让银行储蓄有合理的利率水平。当然,如果国民经济是按比较优势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地域会较广,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较依赖于银行间接融资,也付得起较高的贷款利率。这样,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就较不易形成。

经验教训范文篇5

关键词:日本租赁会计准则;融资租赁;经营租赁

一、引言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运作中,租赁作为一种企业融资的渠道,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由于其多方面的优势,成为世界各国竞相采用的资金融通方式。融资租赁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1980年,日本欧力士集团在中国成立了东方租赁有限公司,1981年中国租赁有限公司成立,融资租赁在中国快速发展。2007年后,国内融资租赁业进入了几何级数增长的时期,业务总量由2006年的约80亿元增至2011年约9300亿元。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会议指出,加快发展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拉动企业设备投资,带动产业升级。行业的发展需要基准的规制。与租赁业务相关的租赁会计准则,是各国会计准则及全球准则趋同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早在197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成立之初,租赁会计即作为其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了FAS13《租赁会计》(AccountingforLeases)。1982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制定并了IAS17《租赁会计准则》(AccountingforLeases)。租赁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准原则》中虽然已经涉及到了租赁业务,但却并非具体会计准则,真正意义上的租赁会计准则是2001年的《具体会计准则——租赁》,在租赁会计中导入“融资租赁交易”,属于租赁会计准则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修正第一阶段的缺陷,特别是从贷方的角度修正了直接融资租赁。第三个阶段是2018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将承租人的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取消,除了短期租赁和低价值租赁外,承租人要承认其所有租赁的使用权资产与租赁负债,以及折旧与利息费用。新租赁会计准则逐步向国际化靠拢。关于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及租赁会计准则的发展,有一项十分重要但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忽视的事实是:我国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即受到日本公司的较大影响,日资和中日合资始终占了融资租赁较大的份额,并对实务产生较大影响,日本租赁会计的观念和方法自然地进入并影响中国租赁会计实务的发展。但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却较多参照了美国的做法,造成准则与实务之间一定的差距。本文基于历史事实,考察日本租赁会计准则引入、发展的历史事实,分析其中的特殊性,希望于对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及实务形成一定的借鉴。

二、日本租赁产业和租赁会计准则的引入与发展

日本租赁产业起步比中国早约20年。昭和38年(公元1963年),日本首次引入现代租赁交易,建立了第一家现代化的租赁交易公司:JapanLeaseInternational(现SMFLCapital),第二年又成立了ORIENTLease(现ORIXCorporation)和TokyoLease。之后,商社、银行等不断参入到租赁产业中来。特别是从昭和44年(1968)后半年开始,许多大资本(包括大型金融机构、大型商社、大型企业)也建立了租赁交易公司,参与到租赁交易产业当中来。昭和48年(1973)以后,许多地方银行也开始纷纷建立租赁公司。在此促动下,租赁行业和租赁市场不断扩大。与租赁产业市场的发展相伴随,租赁会计准则相继出现,形成其独特的一面。在长年实务会计处理的基础上,租赁会计准则于平成5年(1993)首次通过日本企业会计审议会第一部会制定通过并实施。通常情况下,会计准则的制定本应向国际标准看齐,但日本租赁会计准则的制定实际上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租赁会计作为一种“例外”来处理。从最初的平成5年(1993)制定的关于租赁交易的会计准则开始,日本的租赁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经历了如下过程。《关于租赁交易的会计准则的意见书》企业会计审议会第一部会,平成5年(1993);《关于租赁交易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大藏省,平成5年(1993);《关于租赁交易的会计处理以及公表的实务指针》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会计制度委员会,平成6年(1994);《关于租赁交易的公表部令,财务诸表等规则的规定以及处理办法》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会计制度委员会,平成6年(1994);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关于租赁交易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平成19年(2007);企业会计准则适用指针第16号《关于租赁交易的适用指针》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平成19年(2007)。下文,将按照准则制定之始的平成5年(1993)的《租赁交易准则》,改订的平成19年(2007)年的《租赁交易准则》的年代顺序,对日本的租赁交易准则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考察。

三、租赁交易及租赁会计准则演进的分析

(一)租赁交易及其会计处理

昭和58年(1983)开始,日本参入租赁行业的企业就已经扩大到各行各业。其原因在于,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租赁具有如下优势。1.融资租赁的机能有与银行的借贷业务相近的部分,为了使服务范围多样化,有必要参入租赁行业。2.比起设备投资的直接借贷,从租赁公司调配资金借贷会使危险度分散,有时对收益率也有力。3.租赁业务的开发会获得更多的顾客层。4.通过租赁公司的资金调配,可将其他金融机关的资金流用到自己的顾客身上。平成5年(1993),企业会计审议会制定了租赁会计准则。当时的日本产业界是这样一种情形:“租赁交易作为办置设备手段在30年前引进以来,因为租赁资产在事务管理上的简便性,以及其他经济性优势,使用额稳定增长,平成3年(1991),使用租赁交易的设备采购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7.6%”。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融资租赁,与做为现代租赁交易发祥地的美国有所不同。美国的租赁作为行业被认同,是自然生成的经济产物。日本的租赁业则是设备供应商为了推销其产品,金融机构为了藉此扩大业务而产生。租赁交易发生之初采用的是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方式。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从租入方的视点来看是经营租赁,需要支付租赁费。所以,在损益表里是作为费用(租赁费)来处理的。也就是“交易遵守其交易法的形式,作为经营租赁进行处理”。因此,很多租入方的损益表的会计处理附注里会写“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向租入方移转以外的融资租赁交易,通常按经营租赁的会计方式处理”。随着时代的变迁,融资租赁交易的特征逐渐明显。企业会计审议会提出“租赁交易当中由租赁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借方(租入方)实质性享有的”。也就是说,可以称之为融资租赁的交易增加明显[1]。甚至还追加提出“如果由该资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自己所有权资产相同的话,该租赁自资产以及所对应的债务应在财务报表中开示,正确地反映其交易的实际状态”。从经营分析的视点来看,“近期租赁交易在不断增加。租赁交易一般指租借,指企业所要求的资产由租赁公司买来租借给其企业。其中特别是融资租赁交易在增加,这样一来,企业只交付此资产的租赁费,该资产的所有权不属于企业所有,也就是说,不包括在企业的经营资本内。如果该租赁资产不占重要性也罢,如其创造出来的经济利益可观,就应包括在经营资本内”。关于租赁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借方(租入方)需将租赁资产及负债记入财务报表中。最初的日本的租赁会计准则吸取了1976年美国公布的FAS13的内容,体现在平成5(1993年)企业会计审议会第一部会公布的《关于租赁交易会计准则的意见书》中。该会计准则带着双重性:一是原有的《经营租赁交易》的会计处理被认可。另外则是,新规定了《融资租赁交易》。即便前者是“例外规定”,在实务当中依然被普遍采用,而未采用后者。也就是说,只是将原有的会计处理规定明文化了而已。因此,经营租赁在实务世界里继续实施,并按常规在损益表内记入支付租赁费做为其基本的会计处理方式。其结果,租赁资产未记入财务诸表,导致财务诸表在租赁资产披露方面缺乏透明度。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借方(租入方)不想因为融资租赁交易使财务比率降低。但是,平成5(1993年)的租赁交易会计准则的制定有两个进步之处。一个是,在损益表中记入租赁费的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注记未来应付的租赁费款项。也就是未来应付租赁费得到披露。其内容是,记载一年以内应付租赁费以及未来租赁契约终了时有支付责任的金额。另一个是,融资租赁交易资产种类区分及其金额。与其对应的折旧费金额也需进行披露。综上所述,租赁交易在注记中披露的方式得到采用,但并未在资产负债表的借方(资产)和贷方(未来应付租赁费)进行披露。

(二)租赁交易准则制定的主体及程序

最初,日本的会计准则是由大藏省设置的“企业会计审议会”进行审议制定,之后,转换成通过独立的民间团体——平成13年(2001)设立的财务会计准则机构的内部组织“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来审议制定。日本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和美国一样采用dueprocess(正当程序)。日本会计准则的特征是作为《企业会计原则》的形态而形成。昭和57年(1982)该原则在最终修正后,改为个别性会计准则。租赁交易会计准则也是其中之一。平成5年(1993)的租赁会计准则是由“企业会计审议会”制定的。之后,平成19年(2007)的租赁会计准则是由“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后者就是现行的会计准则。之后,日本的租赁会计准则都是由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平成5年(1993),企业会计审议会制定了《关于租赁交易的会计准则的意见书》,是为日本的第一项租赁会计准则文件。准则继承了FAS13里的规定,容许将融资租赁作为“例外规定”。平成19年(2007)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准则偏向于IAS17,基本上延续前准则,但删除掉了“例外规定”一项。会计标准将来要按照IFRS标准进行会计处理,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趋势。各国都在对会计诸准则进行调整,有的还无法决断应不应该按照IFRS标准。日本是IASB的成员国,所以正在努力跟上国际步伐。

(三)融资租赁交易准则的制定

虽然已经制定了租赁交易会计准则,但在实务操作中却并无有关租赁业务的披露。租赁交易数据并不做公开披露,此种会计处理方式无法将企业经济的实际状态确切地反映在财务诸表中,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不能确保财务诸表比较的可能。下面我们把重点放在规定了但实际上却没有实际执行的融资租赁交易的会计准则上。融资租赁交易分为所有权移转和不移转两种情况。首先,所有权将移转与借方的融资租赁交易通常应按照买卖交易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所有权移转以外的融资租赁交易通常也是按照买卖交易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这两种交易都不是经营租赁交易,而是按照“买卖交易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这里所谓的“买卖交易的方式”处理是指所有权向借方移转的意思。如果把所有权分开解释的话,包括:1.占有权,2.使用收益权,3.处理权三个要素。所谓所有权移转就是没有上述的3处理权的问题。但是在租赁交易中,不是要解决这种法律性问题,而是实质所有权移转与否的问题和将经济性实际状态确实地反映到财务报表当中。也就是说,从法律性概念扩大到经济性概念上去。融资租赁交易中,贷方对借方有两个原则性要求:1.租赁交易期间不可解除合同的原则;2.借方对贷方的资产所产生的经济性利益实质性享有的同时,也要实质性地负担其资产所产生的费用。这两个原则最终满足了贷方所需要的自我保护。所以如果借方违反了这两个原则,应负担租赁契约被解除时损害赔偿额。租赁交易一般采用如下定义。“特定资产的所有者贷方,和该资产的借方在互相商议决定的期间内,也就是租赁期间内,给予借方使用收益的权利,借方将商议决定的使用费用,也就是租赁费向贷方支付的交易”。FAS13也基本上导入了这个定义。如果将租赁交易限定为融资租赁的话,则可采用如下定义。“融资租赁交易是指根据租赁协议在租赁期间不可解约的交易,或是相当于此规定的交易。借方通过该协议将实质性享有其带来的经济性利益。并且,实质性的负担该当资产产生的所有费用”。这个定义主要是从借方的角度来规定的。如果这个定义是由贷方的角度来规定的话,就是借方不可解约且负担所有使用费用。

(四)改定后准则

租赁会计准则在平成19年(2007)3月重新改定,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关于租赁交易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以及企业会计准则适用指针第16号《关于租赁交易的会计准则适用指针》(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这次修改的主要原因是,原准则将经营租赁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为可以“例外”处理,因此实务中一直沿用“例外”处理,将经营租赁和金融租赁混淆,已满足金融租赁条件的租赁交易也作为经营租赁处理,将租赁费作为费用处理,未将其作为资产记入财务诸表。因此,这次修改的重点在于删除“例外”处理,使租赁业不能再投机取巧,租赁项目账簿变得更透明。总体而言,改定后的准则发生了如下变化。1.所有权移转外租赁交易,在规定上属于经营租赁交易;2.所有权移转外租赁交易需按买卖交易进行会计处理;3.经营租赁交易里的“例外规定”这一条被删除;4.今后租赁资产以及租赁负债要进行披露。租赁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虽然还是按照改定前的准则制定的,但改定后的会计处理方式更明确,更容易理解,这可以说是日本租赁会计处理的历史性转折。

四、日本租赁会计准则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序推进,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极大地带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租赁产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帮助周边国家发展建设,租赁形式可以减少投资资金,节省更多资源。与融资租赁渗透率达到30%左右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融资租赁渗透率至今仍在10%以下,由此可见中国租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迫切需要大力促进国有租赁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在更大程度上和范围内使用融资租赁这种有效的现代化融资手段,扩大筹资渠道。为此,租赁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鉴于中国租赁业务的发展深受日本影响,以及日本租赁会计准则的引入相对较早这一事实,本文比较细致地研究日本租赁业务的发展及租赁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旨在为中国租赁业务的发展及准则制定提供借鉴。根据以上研究,本文特提出如下几点作为参考。1.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项与具体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重要工作,虽然需要考虑国际协调及趋同的需要,但却必须立足本国实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具体情况的适用性规则,而不能盲目随从国际化。2.准则制定和修订应该更加深入地考虑实际需求,更为严谨和细致化。3.准则规定务必紧密结合实务,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形成准则、实务两张皮的尴尬状态。4.准则制定和修订不能脱离实际产业特点和状况,必须根据产业状况的变化及时地进行补充、完善和修订。5.对外国投资的租赁产业,准则规定应使尽可能使其符合我国国家发展的根本需要。

参考文献:

[1]日本企業会計原則第13号「リース取引に関する会計基準」,平成6年(1994).

[2]企業会計審議会第一部会「リース取引に係る会計基準に関する意見書,平成5年(1993).

[3]宮内義彦编著「リースの知識」日经文库,第9版,2008.

[4]参考企业:全日空輸(株)「有価証券報告書総覧」,大蔵省印刷局,平成17年.

[5]日本公認会計士協会 会計制度委員会「リース取引の会計処理及び開示に関する実務指針,平成6年(1994).

[6]罗素清.租赁会计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经验教训范文篇6

一、加强理论创新能力的主要做法

理论纲领是政党的行动指针,是政党凝聚党心、赢得民心进而整合社会的旗帜。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能否把握形势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纲领,事关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

1、根据形势变化革新理论纲领,以因应新的社会现实。

布莱尔在1994年担任英国工党领袖后,认为英国正暴露一系列深刻的矛盾:政府日益难以承受福利国家的沉重负担,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个人主义盛行,社会缺乏凝聚力。为了应对面临的挑战,布莱尔打出“新工党、新英国”旗号,提出“第三条道路”理论。这一理论既不同于主张国家管理一切的老左翼的观点,也有别于过分重视市场经济的新右翼的观点,主张重新界定政府、市场和个人的作用,通过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参与,建立一个更加公开、公正和繁荣的社会。正是这个新的理论,很快激活暮气沉沉的工党,使它在野18年后重新赢得大选。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后演变为匈牙利社会党,在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等各个领域全面向西方靠近的形势下,提出党的思想理论要顺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要求,避免意识形态的僵化。该党审时度势,提出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法治国家,建立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合理分配收入的人道的社会,强调立足于匈牙利国情和社会民主主义原则,继承匈牙利民族价值、左派价值和社会目标,及时更新思想理念。匈牙利社会党经过反思、调整和创新,改善了形象,扩大了影响,使得该党在1994年和2002年两次赢得大选。

理论纲领的调整与革新,通常伴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更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水到渠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集中全党智慧,博采众长,群策群力,共同学习、研讨和创新的过程。当前,一些西方政党在制定新纲领时,通常要举办很多辩论会、研讨会、座谈会、网上论坛等,发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德国社民党目前进行的新纲领大讨论已持续数年之久,有时还邀请党外人士和国外政要参加,这就使得纲领革新成为全党思想观念更新的自然进程。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剧,西方许多政党提出,要想不被时代抛弃,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成为一个不间断的“学习型政党”。

2、在社会分化组合加快和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一些政党在思想理论纲领革新方面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在西方,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导致各种利益团体不断分化组合,社会中间阶层迅速崛起,政党原有的阶级界限和社会基础也因此发生重大变化。例如,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德国的社民党和基民盟,作为传统的左右翼两大政党,以前的得票率之和一般都会超过90%,而现在下降到70%左右。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工党努力寻求跨阶级合作。布莱尔一再宣称,他本人不仅是以“工人阶级”的名义,同时也是以人民的名义讲话。德国社民党明确表示,要邀请雇员、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科技人员、企业家等一切社会力量与之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人员流动的日益加快,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许多执政党为了适应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选择多样化的现实的需要,纷纷研究、借鉴、学习本党的竞争对手的思想理念、政策主张和发展经验。左翼政党在经济方面吸收右翼的自由主义主张,右翼政党则借用左翼倡导的社会公正思想,那些有助于国家政治稳定,有助于社会团结和睦,有助于经济复兴和发展,能跟上潮流并具有最大感召力的口号,往往被各类政党共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政治取向的政党的政策分野日趋模糊,一些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左翼不左,右翼不右”的现象。

二、加强组织动员能力的主要做法

组织结构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全球化、信息化大潮的激荡下,政党的传统组织建设方式也受到了冲击。一些外国政党为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探索建设现代化政党的新方式。

1、扩大党内民主,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近年来,随着知识社会日益临近,社会生活更加个性化,许多社会精英远离政党和政治生活。西欧社会党认为,为了使党员结构能够反映社会组成,必须吸引足够的社会精英以及游离于政党之外的政治资源,建立更为现代化的党组织。为此,一要更加分权,即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的权利,提高上级组织的服务意识;二要更加民主,特别是加强直接民主。比如德国社民党提出,由全体党员而不是党代会选举总理候选人;三要更加多元化,设立专题支部,引进“项目党员制”,吸引更多的党员参与党内讨论和决策;四要更加开放,设置更多的论坛和对话平台,为社会精英参与党内工作铺设更多、更快捷的渠道。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扩大党内民主方面也有新举措。越南共产党认为,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有助于释放党内日益增强的民主需求,有助于在新形势下开拓越共的新局面。农德孟担任总书记后,越共中央全会开始实行质询制度。每位中委都可以对包括总书记、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在内的其他委员提出质询,也可以对政治局、书记处、中检委集体提出质询。

2、吸引、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建设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原苏共长期实行领导职务委任制和终身制,严重阻碍了各级领导的新老交替。在委任制与终身制相结合的扭曲体制下,原苏东国家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人治”现象极为严重,领导者个人意志起决定作用,致使许多机会主义者、官僚主义者和不称职的人混入各级干部队伍。他们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竭力迎奉上级领导而严重脱离普通群众,不仅大大削弱了党的组织领导能力,同时也败坏了党的形象,使广大党员和普通民众对党离心离德,对党的事业和前途漠不关心。1991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解散苏共时,党的各级组织和1500万党员已很难做出有效反应,发人深省。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选拔干部方面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程序化的工作制度,其目的是将社会中最优秀的年轻人网罗在本党内。每次大选后,该党都通过种种渠道,从全国各行业中挑选出200-300名具有潜能的候选人,然后通过笔试、一般性考察、面试、中执委考察、心理测试、中执委裁决等程序,遴选出合格的候选人。通过这种机制人民行动党广泛吸纳精英,组成了一支无论是学识水平还是思想、道德方面都很突出的精干的干部队伍,为其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西方政党在这方面另有一套做法。它们认为,投票选举党的领导人既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也是增进政党自身凝聚力,选拔更为合格、更具权威的领导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西方政党不断加大党内直接选举的力度。法国社会党1997年把党的第一书记由执行委员会选举改为全体党员直接选举。

三、加强决策能力的主要做法

决策是否科学,能否得到广泛认同和拥护,直接关系政党执政业绩的好坏。因此,增强决策能力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1、加强政党的政策研究,合理利用外脑。

执政党一般都有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为党的领袖和党组织提供决策草案。泰国泰爱泰党成立了分属于党主席和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两套顾问委员会,最大程度地接纳社会上层精英加入,并按照不同界别详细划分出金融、工商、农业等小组委员会,召集他们定期考察和开会,为党的领导层制定各项宏观政策提供咨询和辅助,帮助该党形成系统的宏观政策。该党还专门为有突出成就的专业人士建立荣誉党员制度,在党章中赋予他们有就党的政策直接向党主席进言的权利。西方许多政党还选择党外的思想库、咨询机构、研究所及专门委员会作为决策的参谋助手。这些政党认为,党外的政策研究机构独立运作,较少受利益因素干扰,而且具有长期丰富的研究经验,成员多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容易提出较为客观的、专业的政策建议。美国共和党极为重视传统基金会、企业政策研究所的政策建议,这两所机构有共和党“影子内阁”之称。

2、加强决策过程的民主参与,增强决策的权威性和党员对决策的认同感。

希腊泛希社运指出,政策制定不仅要依靠党的领导人或专家,而且要鼓励党员广泛参与党的大政方针的决策过程。新西兰工党在党的政策出台前,先在党内进行广泛讨论,然后以意见书的形式提交给党的政策会议。法国社会党2002年参加总统和立法选举受挫后,在党内组织了约5000场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讨论会,动员各级领导和基层广大党员深入反思败选的原因。在公开、广泛讨论的基础上,该党就其未来的政策主张提出5种方案,在今年5月的党代会前交由全体党员表决,最后达成党内共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不断加大民主决策力度。1997年10月古共召开五大时,提前5个月公布了党的政治文件草案,供党内外讨论,全国14岁以上的650万人参加了大讨论。2001年越共九大通过媒体提前公布政治报告草案,征求党内外意见。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见尖锐指出,草案中党建部分内容不全面,对党的领导方式、党的组织结构、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党组与所在机关的关系、党组活动内容和形式、党与群众组织和祖国战线的关系、什么是剥削、党员能否经商等重大问题未讲清楚。越共对此十分重视,对草案内容逐条进行了补充修改。

四、提高发展社会经济能力的主要做法

驾驭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能力是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主要标志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安全问题。不断提高驾驭、管理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能力,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1、根据内外经济环境和本国发展水平,寻求合适的发展模式,制定明晰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

新加坡立国之初处在人少地小国贫的起点上,人民行动党据此提出了“生存第一,经济立国”的基本国策,决心“创造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近40年来,人民行动党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实行经济发展战略转轨。60年代面对严重的失业和贫困,人民行动党制定了以扩大就业为中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政策;70年代,在已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制定了以出口为导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政策;80年代,在已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制定了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针;90年代,重点发展以电子、通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新世纪初,人民行动党又提出,“为了竞争环球市场,我们必须怀着终身学习的态度,提升技能,以赶上快速前进的知识经济列车”。人民行动党根据国情变化制定合适的发展模式,使新加坡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就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保障了本党的一党优势地位。

瑞典社民党累计执政已有70余年,该党一直认为,发展经济是赢得民心的根本所在。社民党1932年上台执政后,大力倡导“混合经济模式”,实行福利国家制度,国民经济在40多年内持续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瑞典模式”,为该党长期执政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随着近年来科技革命、新经济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社民党感到瑞典经济的未来在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将再创新的经济业绩作为执政的关键,对经济政策进行及时调整。比如,适度减少国家干预,加强发挥市场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瑞典经济注入了活力,如瑞典的爱立信公司目前已经拥有全球近40%的移动通讯市场份额。由于瑞典社民党经济政策调整有方,在当前欧洲政坛政治风向右转的情况下,该党则岿然不动,在2002年大选中实现了三连任,成了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社会。

2、制定和完善社会政策,实现利益平衡。

政党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代表,但成为执政党后,必须考虑如何保持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南非非国大1990年2月获得合法地位后,于同年9月发表了《经济政策讨论文件》,强调通过重新分配和国家干预来改造南非经济。1994年大选中,非国大提出了《重建与发展计划》的竞选纲领,将社会重建、消除贫困和经济发展放在突出地位,以赢得广大黑人选民的支持。但在非国大掌权后,出于对南非现实的战略思考,于1996年推出了《增长、就业和重新分配战略》,首先把经济增长置于优先地位,以此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它强调先将“蛋糕”做大,然后再谈公正分配,缩小差距。这一战略为南非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增强应对突发危机能力的主要做法

在当今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的大转折、大动荡时期,各国国内的社会思潮、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各种国内外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局势也变得难以预料。任何负责任的执政党,必须建立和强化危机防范与处理机制,努力提高自己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和化解重大危机的能力。

西方国家执政党及其政府均十分重视危机管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危机管理体系。首先,建有应对危机的专门机构。美国在“9·11”事件后成立了直属总统的国土安全部,日本也在首相官邸建有“危机管理中心”。其次,初步形成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如美国有《国家安全法》、《全国紧急状态法》和《反恐怖主义法》,日本有《灾害对策基本法》、《武力攻击事态对应法案》等。再次,制定了各种应对危机的预案。美国制定了长达300余页的联邦应急计划,明确规定了联邦27个部门和机构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在各种不同灾难情况下的主要职责和任务。“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就是按照该计划,进行了比较迅捷的处理。此外,西方国家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十分倚重情报部门搜集和传递信息,注意寻求国外尤其是国际组织的帮助和合作,并及时公布危机管理相关情况,以稳定人心。

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应对危机方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发展中国家执政党日益重视探索应对危机的机制建设,如印度就设有专门的“危机管理小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也在加强危机应急机制,古巴的内政部、警察局联合保卫革命委员会等群众组织,组成“统一监护体系”和“快速反应队”,以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

六、加强对外交往能力的主要做法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政党正日益走出国门,在世界大舞台上积极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吸取其他政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并增强自身的国际战略能力。同时,通过积极的党际交往,也有利于宣传政党的政策主张,树立政党良好的国际形象。

1、通过党际交往宣传自己的价值理念和政治主张,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战略能力。

社会党国际自1951年重建以来,组织不断壮大,从“欧洲白人俱乐部”扩展到“小联合国”,发展成为拥有168个成员的世界最大的政党国际组织,增强了社会民主主义在各国的影响。在社会党国际的扶持下,西班牙工社党、葡萄牙社会党以及拉美的一些中左政党得以诞生。德国社民党和法国社会党借助其在社会党国际的活动,在中东欧、北非乃至全世界都增强了影响。德国社民党、法国社会党、西班牙工社党等都设有相应的政治基金会,利用它们进行国际范围内的学术研讨、人员交流和政策磋商。由于社会党在对话中重视实效,强调进行平等、灵活的探讨交流,其对南北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等问题的分析相对其他政党而言更为深入、全面和超前。

2、利用方便、灵活的政党交往,加强治国理政的交流和探讨。

经验教训范文篇7

我们不赞成这样一种做法。这在主观上是在向企业主“献媚”,目的在于从企业主那儿套取短期利益。在客观上违反品牌成长的客观市场规律,从本质上说,也不符合企业主长期赢利的根本愿望和经济目的,是一种江湖骗子式、杀鸡取卵、自我毁灭式的危险行为。我们试看中外两个典型案例。

、金利来

曾几何时,“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让多少中国男人和女人为之动心,数年之间,金利来在中国大陆成长成为一流高档男装品牌,成为成功人士的象征和许多男士的首选产品。但辉煌一时的金大哥而今安在?几乎已经不见踪影。例如在上海,各大知名百货公司和专卖店机构中,已经没有这位香港大哥的码头可寻。成功何其辉煌,为何如今却如此潦倒,一败涂地?!

、华伦天奴

又曾几何时,一说起带着“”字标识的意大利著名高档品牌华伦天奴,我们就不禁肃然起敬,心中升起一种高档华贵和贵族化的感觉。我记得在年代初期中期,华伦天奴在中国市场几乎占据了顶级服装的市场地位。

但这位绅士华哥何今安在?与金兄金利来兄弟息影江湖相反,华哥如今在中国可真谓遍地开花,标有字形的产品专卖店开遍了祖国各地,我本人在香港和上海,曾经多次在特价地摊和专卖店中购买不少华哥产品。但这是什么产品?西装元人民币一套,衬衫元人民币一件!在中国,是男人,在城市甚至某些乡村,恐怕人人都有一两件华哥产品,当年的贵族如今已经成为打工族工人阶级的兄弟。

在中国,类似的品牌悲剧主角,尤其在许多新老产业,如家电、医药保健品行业等,还有很多,悲剧天天在上演而且仍将继续轰轰烈烈上演,限于时间不一一赘述。而悲剧之所以一再发生,并非“命中注定”不可抗力,而是根源于这些企业对品牌缺乏战略性管理。

何谓战略?战略即是整体长期地看待、规划、把握问题。品牌战略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但在中国,品牌延伸、品牌成长、品牌授权三个方面最容易出现严重问题。

一、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失误的例子数不胜数。著名品牌恒源祥是其中之一。恒源祥年代末从毛线崛起,一时间全国知名,而且至今仍然被当作成功典型颂扬发挥。但在我们许多品牌管理专家看来,无限制的产品线延伸已经将“恒源祥毛线”这一“浓度的酒精”,无可挽回地稀释于无数恒源祥系列产品“大海之水”,今天短暂的辉煌,就是明天黯淡昏暗的发源地。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当许多不相关的产品或相关性太少的产品,全部贴上了恒源祥这一商标,试想消费者还会不会象以前一样认得你并且认准你?你恒源祥又还能不能够保持你当初本来就不多的那么一点品牌特性和专业号召力?!盲目或过快延伸,确实能得到巨大规模和一时之利,但明天呢?明天可能是“伤仲永”少年天才变成了平常人,昨日黄花,不再具有神奇的魅力。许多企业不顾自己产品、品牌的个性和特性,一味地追求快速成长和总体经济规模,贪多求快,缺乏品牌长期战略规划,势必一叶障目,终失树林。

二、品牌成长

金利来的失败是品牌成长的最大反面案例。当初如日中天、笑骄江湖的大哥大金利来为什么如今变成了名落孙山、淹没无闻的小弟?其根本原因是成功来得太快太大了,企业对形势发展的把握丧失了警惕,表现出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失去了对于中国男装市场变化的敏感性。

当祖国大地已经蓬勃发展了五六年七八年,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和习惯发生“向上移动”的变化的时候,金利来兄弟自己却一直在原地踏步,依然是那个价格、那个品质、那个形象。由于不幸的品牌事件发生了:金利来渐渐与其目标消费群体的需要拉开了差距,生意越来越差,终于有一天,消费者“移情别恋”,金利来只好“失恋”,梦醒时分已经被曾经热情似火的“情人”们抛弃。

最近看了一些美国宝洁的资料,发现了许多确实有价值的东西。别的不说,单就其市场研究的意识和力度,国内的许多公司就望尘莫及。没有对消费者需求的综合洞察和把握,还谈什么做“长久夫妻”、长久生意?然而消费者和市场并非一成不变的,品牌需要成长,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做出适当的修正,一句话,唉,就是必须“与时俱进”!消费者、市场在进你不进或进得不够,你只能被时代抛弃。看看两乐(可口、百事可乐)的品牌策略吧,他们是如何让一个古老的产品和品牌永葆青春、万古常新!

三、品牌授权

品牌授权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是个大问题。合资企业、品牌授权不当或者管理不严,对许多进入中国的欧美品牌已经产生巨大伤害。上述华伦天奴堪称典型。美国名牌、,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

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一是品牌授权太多太滥,但中国公司起码还真得到了该品牌授权,付出了一定代价;只是质量、服务和形象不尽如人意,对品牌有伤害,但还不致命。

二是合资企业品牌,问题较大,合资品牌其实质是错误的品牌延伸,即将原来定位于高档或超高档的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硬性地活生生地降低为中档甚至中低档品牌,加上合资品牌管理不严谨,这就必然贬低原有品牌的价值,削弱原有高档品牌定位,不利于该品牌正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这也是为了短期商业利益而廉价出卖品牌长期利益。

经验教训范文篇8

自从有了国家,便有税与费。我国古代社会以农立国,征税收费的主体是朝廷与官府,纳税付费的主体是农民。一部中国古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农民负担史。农民负担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凭借其行政权力向农民强制性征收的“皇粮国税”即正税,二是正税以外的各种行政性收费。一般而言,国家财政收入理应以税为主,以费为辅。但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朝廷与官府却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是费大于税、费重于税。我国历史上“苛费猛于虎”、农民不堪重负的严重状况,曾引起个别帝王及官员的不安与关注。他们实行过多次税费制度改革,其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三次税费改革是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火耗归公”。这些税费改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许多改革思想对此后的财税改革也影响很大。

(一)唐代的“两税法”唐代推行的“两税法”首开中国费改税的先河,是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税费改革。两税法的出台有深刻的历史背景:(1)安史之乱爆发后,政治动荡,财权下移,财税管理紊乱,原有的“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的租庸调法无法继续实行下去。(2)中唐以后,由于土地买卖限制日宽,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少数人集中了大量的土地,均田制受到严重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大量逃亡,并归附于庄园主成为隐户,导致国家失去了纳税户,“王赋所入无几”,国家财政陷入危机。(3)在正税失控,官禄、兵饷日增的情况下,统治者对广大百姓横征暴敛,乱收费一发不可收。(4)收费没有固定期限,征收时间、征收次数随意性极强,百姓随时都面临交费的困扰,生产和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在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唐德宗不得不接受宰相杨炎旨在解决财政危机、归并杂费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改革。两税法的主要内容:(1)归并税目,把当时混乱繁杂的税种合并统一起来,归并为户税与地税两种;(2)集中征收时间,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3)费改税,将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全部改为正税,一同并入两税之中,作为两税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财税管理的角度看,两税法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肯定:(1)简化了征收手续,归并了收费项目,集中了纳费时间,抑制了滥收费,改变了过去“科敛之名凡数百”及百姓“旬输月送无休息”的状况,使人民得到了便利,体现出“方便”和“经济”的原则。(2)通过归并收费项目,规范收费管理,控制了收费的范围和数量。(3)两税法实施之后,中央统一控制了税费征收大权,强化了中央财权的集中性和控制力,抑制了地方为所欲为的乱收费和滥收费行为。(4)扩大了税基,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改革前,中央年财政收入只有一千二百万贯,而改革后猛增至三千万贯以上。

(二)明朝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在明朝中期至清朝后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前后持续了300多年,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明初,税制仍沿用唐朝的“两税法”,即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来确定纳税额的税收制度。但由于当时战乱不断,人户逃亡,田园荒芜,户籍、地籍混乱,两税核定及征收十分困难,而军费骤增,财力不足,不得不用附加预征等方式增加收入。再加上豪强逃避赋税,官吏营私舞弊,农民负担加重,怨声载道。针对这种情况,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明皇采纳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建议,出台了“一条鞭法”。所谓“一条鞭法”就是把徭役与田赋合并,按地亩纳税,将繁杂的赋役项目合编为一条,故称为“一条编”,也称“一条鞭”。主要内容:(1)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过去按户丁派役,改为按丁数和田粮摊派。(2)出钱代役。“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即农民可以出钱代替徭役,力差由官府雇人承担。(3)田赋征银。田赋中除政府需要征收的米麦以外,其余所有实物都改为用银折纳,开始了由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4)官吏征税。赋役由粮折成银两交纳后,不再通过特设的粮长、里长征收,而由地方官吏直接征集,防止豪强富绅勾结作弊,避免了代收、的弊端。

实行“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向的征收手续,改变了以往赋与役分开征收的办法,使两者合而为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劳役用银代替,农民照定额纳税,不另服役,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农民的生产时间有了保证,可以合理安排生产,也为农民脱离土地、进行商品交换创造了条件,对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起到了催化的作用。经过改革,做到了“既不减额,亦不增赋,贫民之困以纾,而豪民之兼并不得逞”,且“小民得无扰而事亦易集”,税收增加,财政情况好转。万历十年至十五年(公元1582—1587年),太仓积粟1300余万石,国库积银600余万两,出现“太仓所储,足支八年”、“公私积储,颇有盈余”的盛况。

由于“一条鞭法”按亩征银,损害了大地主的利益,再加上明朝末年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猛增,税负在原来基础上又增加了“辽饷、剿饷、练饷”三大征,且加派不断,改革的措施逐渐被破坏。但清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缓解阶级矛盾,宣布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康熙五十二年还提出“续生人丁,永不加赋”,进一步完善了“一条鞭法”,使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1911年。

(三)清代的“火耗归公”火耗是明清地方政府私自征收、自筹自用的一种附加费。自从明代中叶实行一条鞭法后,各地普遍实行田赋征银,因民间交纳的大多是零碎银两,各州县政府借口上缴税银需熔为整块,有火炼之耗损,所以在征收田赋时,要加征火耗费。实际上,熔铸碎银的损耗极小,耗损率只为1%~2%,然而地方官吏在征敛时要多于此20倍以上,要加耗20%~30%,有时更高。清初,征收火耗较明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人民不堪重负。清廷曾严厉禁止征取火耗,但“禁之而不能”。主要原因就在于自明代以来,火耗收入一直是供应地方经费开支尤其是弥补官俸不足的重要来源。地方加征火耗既是吏治不清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是侵蚀中央税赋的一个主要漏洞。在这种情况下,山西巡抚诺敏、布政使高成龄等于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提出火耗“提解归公”的改革建议,为雍正皇帝所采纳。

火耗归公的主要内容有2项:(1)将火耗改为正式的附加税,各省统一税率和征收数额,由省统一征取,州、县代收,提解布政司库,地方官府不得另外私派。(2)把原来由地方坐收坐支的火耗银,改为统一上缴国库,再由中央下拨一部分银两作为地方官吏的养廉银和地方行政开支的“补助”,同时必须接受中央的查核和督察,务要花销明白,支出清楚,多余的要上交。雍正皇帝在推行“耗羡归公,设养廉银”的同时,还追查亏空,严厉肃贪,惩处了一批贪官,打击了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

火耗归公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1)加强了中央财政集中统一,使一向归地方支配的耗羡收入管理权牢牢地控制在中央财政手中。从此,耗羡收入一律以中央的名义拨付,或作地方官之养廉银,或用于地方的办公开支,或用于赔补亏空,使地方政府征收火耗的收支活动处于中央财政直接、全面的监督管理之下,有助于防止地方政府坐收坐支或自收自支,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财政的集中统一。(2)有效遏制了地方官吏私自滥征加派之弊,整饬了吏治。耗羡归公后,由于中央把各省征收的耗银从过去的暗取改为明收,并使数量和用途固定化,不得再私自加派,从而使康熙末年以来的滥征加派之风得到明显遏制。此外,从一定意义上看,这种做法还从制度上堵塞了官吏腐败的漏洞。而且中央财政每年从“火耗”中提取二百八十多万两,支付各省文职养廉银和地方办公费用,使地方官吏得到了一定数目的补助,从而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有助于他们安于职守。(3)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火耗归公改革后,羡额一般固定在10%左右,各地所收耗羡量比以往州县私征时减轻了许多,百姓的负担因而在一定程序上有所减轻。(4)大幅度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火耗归公后,中央财政收入随之充裕起来。到雍正末年,国家库存银由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加到六千多万两。

历代的税费改革无非是确保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制度,保障统治阶层的社会地位与相应的生活,而不考虑税费征收合理与否,税费结构与数量合理与否,其结果是人民的法定负担有增无减,税费的数量必然向超过劳动者承受能力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历代税费改革始终走不出“黄宗羲定律”怪圈的根本原因。

二、历史上税费改革对当前费改税的启示

这些年来,由于诸多原因,我国有些地方农村基层政府与村民组织对农民乱收费愈演愈烈,屡禁不止,给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改革税费与农民减负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社会主义制度应该也可以成为农民减负的根本保证。从我国历史上对农民乱收费的根本性原因来看,一是剥削制度,二是生产力低下。如果说历史上受限于剥削制度与生产力低下而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乱收费问题,那么今天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日益提升的综合国力理应既有意愿也有能力为农民减负。

(一)减负:农村税费改革的立足点现在涉农收费五花八门,各种提留、摊派、罚款比比皆是,而且越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方,收费越多越乱。一些地方和部门不顾农民的利益,向农民伸手,搭车收费,甚至有些基层干部强行收钱收物,酿成恶性案件,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减负是税费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必须坚持的首要目标,也是税费改革成功的根本保障。一是坚持减负治本之策。针对“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情况,实行“四个取消”:取消乡镇政府统筹(用于农村教育、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五保户供养、乡村道路建设等费用)和教育集资(用于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等)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与集资;取消农民“两工”(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取消地方附加、屠宰税、农林特产税;农业税税率最高不超过7%,条件成熟时,最终取消农业税。二是严格征管手续。农业税的征管要增加透明度,让群众缴明白税。征管手续应严格,完税证要开到纳税户。应出台适合农村税收特点、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的征管办法,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同时也保证农业税征收机关依法行政。三是加强督察。督察的重点在于核定的农业税计税土地是否属实,确定的农业税常年产量与计税价格是否合理,计税面积和常年产量是否做到逐户核对、张榜公布。

(二)法治:农村税费改革的关键点农村税费制度要坚持依法治税理财,加强监督管理。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纵观历史上税费改革,“工于制法,拙于执法”是其最终未能彻底解决乱收费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唐朝实行“两税法”后,明文规定官吏不得在“两税外加敛一钱”,否则,以贪赃枉法论罪。由于有法可依,所以唐代在这时期乱收费、滥收费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因执法不严和监督不力,非法加征依然严重。当今农村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也在于财政法制尚不完善尚不健全。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历史的教训与经验,并吸纳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走法治之路,依法治理税费。针对“部门出点子,领导拍板子,农民掏票子”和重费轻税、以费挤税、费先税后、费硬税软的突出问题,税费改革要按照“取消一批,改税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着力做好三项工作:(1)依法消费立税。在全面清理整顿各类收费基础上,对没有法律依据或明显不合理的项目坚决取消;对具有税收性质又易征收的收费项目纳入税收。(2)依法规范收费。尽快出台规费征收法律,实现收费征收主体、项目设立、资金管理、征收秩序的法制化;依法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的规范管理,如确需维护村公路或村办学校的维修与危房改造等,要按村民大会多数人通过的意见确定行与否,并严格实行上限控制。(3)依法强化监管。坚持财权与事权统一,加强财税体制建设,实现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效,平衡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大对财政支出的监管力度。从新制度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看,一方面要对乱收费的权力组织及个人加大惩罚成本,另一方面又要降低农民反对收费的成本。只有同时从这两方面着手,才能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饬吏:农村税费改革的根本点税费改革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系统工程,大量政策的制订实施都离不开政府。政府是否清廉高效,直接决定着税费改革的成败。纵观历史上税费改革,又一重大失误是饬吏不力,导致机构臃肿,腐败丛生,日趋危机的财政难以支撑巨额官俸和行政支出,地方政府“势不得不私派于民”,向农民大量派捐征费。收费—进入—收费,形成恶性循环。历史教训昭示:推进税费改革,必须开展以精简机构为主题的整饬吏治。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过宽、机构庞大、支出膨胀,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财政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农民负担重,是因为“办了一些不该办的事,养了一些不该养的人,收了一些不该收的钱”。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现在县乡两级政府财政供养人员已占到全国的71%,但其财政收入只有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1%。因机构臃肿给农民造成负担约占实际负担的40%。一些地方搞了那么多的达标升级、形象工程,没有预算约束,不仅向农民摊派,而且使乡镇政府严重负债。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要下决心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首先把不在编人员减下来,在编人员也要大幅度精简。村组补贴干部的人数也要减少,提倡村组干部交叉兼职。

经验教训范文篇9

总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对过去一阶段工作的回顾和分析评价,判明得失利弊,提高理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常用文书。

总结可以使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某一项工作的实践活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可以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提供基层工作的情况和经验,以便加强科学管理和指导。它还可以用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总结的特点

(一)内容的自我性。

总结是自身活动实践的产物。它以客观评价自身工作活动的经验教训为目的,以回顾自身工作情况为基本内容,以自身工作实践的事实为材料,其所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也应该反映自身工作实践的规律。所以内容的自我性是总结的本质特点。

(二)回顾的理论性。

总结应当忠实于自身工作实践活动,但是,总结不是工作实践活动的记录,不能完全照搬工作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对工作实践活动的本质概括,要在回顾工作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正是总结的价值所在。

三、总结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把总结分为工作总结、生产总结、学结、教学总结、会议总结等等。

根据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国性总结、地区性总结、部门性总结、本单位总结、班组总结等。

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月总结、季总结、年度总结、阶段性总结等。

从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

四、总结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总结的标题大体上有两类构成形式:一类是公文式标题;一类是非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如《××集团公司2000年度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县2000年普法工作总结》,有的只写《工作总结》等。非公文式标题则比较灵活,有的为双行标题,如《增强体质,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有的为单行标题,如《推动人才交流,培植人才资源》等。

(二)正文。总结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1、前言。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例如:“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干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能否选配好支部“一把手”,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

在工作中,我们积极围绕支部班子建设这个重点,紧紧抓住配好支部书记这个关键,着力走好“选人”、“育人”、“用人”这三步棋,努力把工作引向深入。

2、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

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重,全面性总结其主体包括两个层次,即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一般的工作总结,重点放在成绩和经验上。

总结正文的结构,主要采用逻辑结构形式。全面性总结根据过去一段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或者经验和教训的内在联系去组织材料。专题性总结以经验为轴心去组织材料。

3、结尾。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改进意见。例如:

通过上述工作,促使支部书记和班子整体作用的发挥。不少村支部书记提出“任职一届、致富一方”,也出现了一批“舍小家,顾大家”的支部书记先进典型。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标题中已有署名,这里可不再写。

五、撰写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总结中,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好大喜功,搞浮夸,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另一种是将总结写成了“检讨书”,把工作说成一无是处。这两种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的特点之一“回顾的理论性”,正是反映在如实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工作上,对成绩,不要夸大;对问题,不要轻描淡写。

(二)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谈存在问题,都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

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事情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按内容可以分为工作总结、学结、思想总结等;按时间可分为年度总结、季度总结等;按范围可分为个人总结、党支部(小组)总结、单位总结等;按总结的内容所涉及的面又可分为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

工作总结可不拘泥于"格式"和"框框",但以下内容是必须包括的:

(1)标题。总结的标题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

单标题又可分为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

公文式标题:单位名称十时限十总结内容十文称。如标题下或文末有单位署名,标题可省略单位名称等。

文章式标题一般是直接标明总结的基本观点,常用于专题总结。

双标题是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标题,一般正题用文章式标题;副题采用公文式标题,补充说明单位、时限、内容等。

(2)基本情况。应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写明在本总结所包括的期限内的工作根据、指导思想以及对工作成绩的评价等内容。它是工作总结的引言,便于把下面的内容引出来,只要很短的一段文字就行了。

(3)工作回顾。要详细地叙述工作任务、完成的步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步骤和措施,要写得详细、具体,对取得的成效要表达得形象、生动。在写工作回顾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照应到下一部分的经验教训,使之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不至于造成前后不一的感觉。''''

(4)经验教训。应从工作回顾中很自然地归纳提炼出采。一定要写得丰富、充实,并选用具体事例适当地展开议论。使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有论点,有论据,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确实能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5)结语部分。主要写明今后的打算,也只需写很短的一段话。写得长了,反而冲淡了主题。

(6)总结正文写完以后,应该在正文的右下方(指横行文字),写上总结单位的名称和总结的年月日。

写工作总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总结正文,有两种不同写法,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好。一种是以工作回顾连带谈及经验教训。基本上是按工作展开的程序和步骤,分段说明每个步骤和阶段的工作倚况,夹叙夹议地引出相应的经验教训。这样写,主要着眼于工作过程的回顾。

另一种写法是总结经验教训为主,用工作回顾阐明经验教训。一般是先归纳和提炼出几条经验或教训,分别展开论述,把工作过程、工作办法、取得的成效等等穿插在里面写,使经验和教训看起来更加充实。但是这样写,整个工作回顾会被拆开来分别为阐明观点服务,显得零散。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在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中适当加以详述,使人对工作概貌有一个总的了解。

(2)总结必须实事求是。事实要准确,不能报喜不报优,不要夸大其词。

(3)总结的观点要正确。一定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观点正确,是总结能否站得住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光有正确的观点还不够,还需要有能够说明观点的丰富的素材和具体的内容,这样的总结人家就喜欢看,看后也能有所收获。

经验教训范文篇10

一、所有制关系

1.所有制变革。20世纪80年代,由匈牙利、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开始,蔓延到苏联的“市场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全相同。东欧国家的改革,实行国家所有制并发展市场,取消命令经济。改革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不彻底。

从中得出的第一条经验教训是,一个有效能的市场或者说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在所有制结构、财产所有权结构中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和财产私有权的支配地位。这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所有制所有权结构中的地位,不是以其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反映,而是以企业的规模与性质去决定。如大型企业、金融机构是否具有私有性质。

私有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所有者既可以是人格化的,亦可以是非人格化的。所谓人格化的所有者,即企业的所有者是明确的、明晰的,它或者是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是投资者集团、或者是某位个人。所谓非人格化的所有者,即企业的所有者是不明确的、不明晰的,它或者是保险机构、或者是银行及投资基金、或者是证券市场中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在美国的所有制结构中,非人格化所有者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东欧改革中,这一问题曾引起较大争议;我个人认为应以非人格化的所有制占主导、但是从过程发展的顺序看,所有制的起源是从人格化的所有者开始,逐步进化到非人格化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导、支配地位。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二条经验教训是,运行良好或有效能的市场经济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允许并鼓励个人所有制即个人化、人格化的所有权制度,不要以非私人的所有制或非人格化的所有者硬性地人为地取代个人的所有权制度。

2.东欧国家国有企业变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如何处置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有两种设想,一是出售所有权,二是分配所有权。

其具体操作有多种方式与技巧,如抵押、股权证等。所有国民及国有企业员工都能得到国有资产分割出的一小部分所有权。捷克和俄罗斯就是这样做的。1989年,我在一本《通往免费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书中指出,对国有企业应采取拍卖等形式销售,而不是配置给国民。如果每位国民都分配,企业就有很多所有者,也就等于没有所有者,这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普遍问题。

国有企业常常出现亏损而资不抵债,对这样的企业不能拍卖销售,只能破产。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三条经验教训是,对于国有资产不应分配给每位国民,但可以大规模销售出去。

3.如何选择未来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制变革、企业变革,未来企业的所有者是由企业内部人担当还是由企业外部人承负,是Insider还是Outsider,用效率这把尺子衡量也是很困难的。当私有制被强大的社会力量推动后,企业内部员工的愿望是谁靠近火谁先得到肉(注:中国相应的说法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市场经济的经验证明Outsider作为企业所有者是更有效率的。这是因为,Out-sider更易于监督企业管理者,如果企业管理者没有效率,来自外部的企业所有者可能容易地将其解雇。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四条经验教训是,对于由谁来担当企业未来的所有权人,Outsider比Inside,获得所有权要好。当然从法律上并不需要禁止Insider所有制,只是政府应鼓励Outsider所有制。

4.怎样对待亏损企业。企业由于亏损资不抵债不能生存下去,宣布破产是一件困难的事。这是一个有秩序的过程,债权人将分割破产企业,以拍卖的形式将其肢解卖掉,可能会有人买下整个企业。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五条经验教训是,对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重要的手段是通过破产与清偿实行私有化。

二、经济运行中的规章制度与约束机制

在东欧国家经济改革开始之时,我们必须去做两个重要方面的改变。一是自由化,即废除早期对经济活动的法律限制、行政约束和官僚管制的所有变革,包括劳动的自由、放开价格、市场进入与退出自由等;另一方面是改变所有制。那时起,我们需要新的约束、新的规则。在原先经济条件下,规章制度与约束机制是一种行政管制,体制上分为上层的管理部门和下层的执行者,通常由上层下达命令,由执行者执行命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上是一种平行的、横向的关系,规章制度与约束机制是买者与卖者的关联。这种市场约束成为我们市场化改革中最大的问题。因为在过去,人们习惯于遵命。而现在市场经济中,卖者与买者不是被命令与命令关系,但却出现了卖者不能按照承诺兑现合同、拖延时间不按期交货;而买主则在收到货物后不履行付款义务,以至形成债务连锁反应。

约束系统的另一个层面是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银行借款给企业,而企业作为贷方却既不还本又不付息。这在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中,违约不履行合同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但在后社会主义国家对此还远不适应。在《短缺经济学》中,我讨论了软预算约束带来的危害。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软预算约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国有企业拖欠的债务总会由政府处理掉。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六条经验教训是:改革需要新的规则与约束,一个有效能且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强化合同管理、严肃全融纪律秩序和硬化预算约束都是必要条件。

在制度变迁的初始阶段,银行仍为国家拥有,这是造成软化预算约束的一个重要原因。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软贷款不能得到偿还,这成为一种隐蔽的财政补贴。一些企业看上去拥有很多财产,但亏损的窟窿却更大,坏帐、呆帐很多。在经济运行中,应该注意呆坏帐指数,如果指数很高,那会对银行系统构成威胁,成为一种定时炸弹。在市场经济状态下会发生金融危机,而且可能会突然发生。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七条经验教训是,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软贷款是没有透明度的,应清理和改组那些不能依据审慎和缜密的银行业务规则运行的金融部门,将来完成银行部门的私有化。

三、法治法制建设

新的规则、纪律、约束能够得以遵循、遵守、执行,必须有制度保障,这要从一系列立法工作做起。如破产法、合同法、会计法、银行法等等。法律规范必须严厉、明确,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系统,且法纪亦严明。熟悉民商法的律师应起重要作用。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八条经验教训是,强化国家法律是有效能且良好运行的南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四、对腐败行为的防范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