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责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4:14:16

经济法责任

经济法责任范文篇1

现今,责任政府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向。政府承担责任有以下前提。首先,社会契约。社会契约的意思是政府及其政府行为存在于社会公众的期望中,它就必须遵守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是政府与社会之间契约的结果[1]也就是国家与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公民与公民间的契约,或者是公民与政府间的委托。社会契约意味着政府在承诺维护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拥有了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权力。其次,人民主权。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作为社会整体利益在政治地位上的代表,享有“主权”。政府向人民负责,也就是向社会整体利益负责。第三,道德施动。道德施动是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有义务引导社会道德向健康方向发展,做社会道德的引导者。一旦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违背社会契约,损害社会公益,造成社会诚信道义水准的下降,满足上述前提,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经济法责任之特性

根据传统的责任理论,法律责任的形态基本以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三大责任”或是加以违宪责任的“四大责任”为主。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是学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它是指经济法责任作为经济法有机构成,在内涵、功能、目的和价值方面符合经济法独立体系的要求,并因之与传统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相区别、相并列[2]。经济法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为解决市场经济诸类现代问题应允而生的部门法。现代多元化社会,早已打破了泾渭分明的公、私法二元机构,而出现了公权干预私权的复杂的法律现象。作为一种现代法,它从传统部门法中汲取发展的力量,它的责任形式,不是公私法上责任的简单相加,也非单纯几种责任的竞合,而应该是一种对民、行、刑三种责任综合化提升后,具有自身特点的独立责任。

另外,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立足点在于个人本位和国家本位,而经济法立足于社会本位。经济法责任的社会性在于它的设置、体系构建以及制度创设方面等是基于社会公共性考虑,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宗旨,兼容多种原则、方式、制度而体现的一种全局性而非局部性、公众性而非私人性、公平性而非独享性、多元性而非单一性的整合特征[3]。经济违法行为侵犯的不仅仅是相关个体受害人的利益,更多的是对社会共同经济利益的损害,所以经济法责任的承担对象不仅仅是个人或者国家,而应是全社会。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法责任具有了独立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三、政府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的角色

国家是经济法的一个主体。经济法的本质和属性问题就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来发展经济,稳定市场[4]。在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里,政府时常代表着国家,并且大部分的经济调节职能是由政府的行政机关来行使。此时行政机关的身份已不单纯是行政法的主体,而具有了经济管理职能,自然地成了经济法的一个重要主体。政府作为经济行政主体,本身具有多重的角色,既是规制主体,又可能是立法主体、执法主体等等[5]。政府行政规制机构是整个规制过程的起点和源头。

同时,规制机构自身又处于利益冲突的巨大旋涡里,规制过程涉及各个利益集团的冲突。行政机构必须中立、不偏不倚地对待任何一个市场主体。但每个利益集团均渴望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竞争力相当的情况下,它们很可能希望这位中立者的天平向对其有利的一方倾斜。就此,一些侥幸者利用某些利益手段,加重中立者对其的砝码。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规制机构内部一些成员,将自身利益放之社会利益之上,与某些市场主体形成一个小型利益圈,以手中职权推动这个利益圈扩大,不断挤占社会整体利益的位置。就其他市场主体而言,他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已非完整的诚信经济环境,尤其在某些权力寻租事件东窗事发之后,人们对于整个市场秩序的信赖程度,对政府公信力的信赖程度将大大减退,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更多、程度更恶劣的权力腐败行为。这样,行政审批部门等规制机构,它们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变成了侵害者,身份的改变,义务的违反,必然导致责任的承担。

四、政府经济法责任承担的必要性

经济法责任范文篇2

关键词:权利主体;经济法;法律责任

经济法中的权利主体就是经济管理部门,推行经济法律责任是要通过针对法律责任的工作人员。但是却缺少对机关的责任规范性,需要促进权利的推进执行,对法律责任人进行监督,而经济法律的责任一般分为四种:义务、后果、代价、惩罚说[1]。经济法律的责任中需要突出独立的法律责任性,简单来说就是让权利受到权利的监督。这样的监管方式可以降低监管成本并且减少权利主体的错误概论,从而增加其社会大众的监督属性。

一、经济法责任价值逻辑

权利在经济法中相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相对较少。例如:权利机构在法律的责任分化上执行能力较小。主要是因为经济法的研究者受到了法律责任的四大类型所影响:民事、刑事、行政、违宪。而我国当前的责任中心主要为中心主义、义务本位、权力本位的三位一体的结构方式。但是在实际上,这种结构方式并不适合经济法的推行,从而不能够从原本上将权利均衡运用,同样,会对我国当前经济法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2]。目前,我国经济法需要区分权利、权利概念,将这法律的公正科学的特性使用在我国的经济法路中。在其三位一体的结构中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权利互动性,并且,建立互动性的同时三种权利应该相互制约、相互牵制。

二、权利机关的法律责任价值界定

(一)权力机关在法律责任上的界定。在我国现行的经济法角度上来说权利主体在目前的经济法责任分化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属于相对较小的。在法律的责任分层上对于其的研究范围也是比较小的[2]。目前,我国综合责任的认定过程中对于权利机关所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非常模糊,造成在进行责任追究的时候缺少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但是从其本质上来说,经济法主要的法律责任可以从四个基本方面划分,对于民事或者刑事的要件观察是,对责任中心定位的界定,缺少了一些弹性的考虑。可是从实际上综合责任的认定有的时候,经常会超出经济法的规定。所以,在权利的执行方面还需要一定的监督执行,让去权利的功能更加负责。这样才更有利于经济法的具体实践,才可能权利的作用更为均衡,并且,对于当前我国的法律发展进程也出现了一定的延缓影响。(二)构成要件的责任划分。在经济法中权利主体是责任的重要划分者,也是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所以,需要符合有违法律的行为、后果、主观客观过失等原因综合判断,但是仍然需要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在提出国家赔偿或者补偿的时候,需要损害的后果真实有效,这样才能够成为构成要件;或者,在形成主观错误的关建中需要界定主观客观的认定条件统一的前提条件。并且,应该主义损害事实条件构成的时候,会在违法与后果形成一个因果关系。所以,违法行为是确认责任的基本条件,其他条件需要经济法中的权利主体加以评定,才能够成为构成要件。在规则原因的方面,需要对责任分类、责任法定、责任处罚三个规则进行明确的区分。并且,在划分责任的原则方面,主要考虑市场以及宏观调控两个方面,并且,需要将所有的责任分化进行规范化处理,将整个流程程序化,避免人为的操作性,而且,在合法、合理、公正的条件下使用去权利。在实质上需要让权利与义务、权利以及责任中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并且,对于责任的对应要求在相关法律中设定,需要限制责任以及权利的直接对接。(三)经济法权利主体主要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经济权利中的主体责任有资产责任,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以及实际情况的结合来说,权利主体的责任问题有三种。首先,轻权利主体主要可以通过制定新的法案,或者政府宏观调控来进行多个角度的法律分析。在我国《矿产资源法》中就是缺少滥发许可证的相关规定,从而造成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过度[3]。还有我国目前来说一般权利主体重点在相关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国家的部门。所以,从去权力的使用方法来看,权利划分为工作人员,而工作人员相当于是人,但是并不是经济权利主体。从法律规定的角度就可以看出来,对于国家相关部门来说缺少相关法律限制权利主体。并且,责任的形式也较为狭隘,对于权利的规范性并不广。所以,在解决纠正退回消除影响的时候,虽然能够判断最终的受益者为权利的主体,但是对于没收所得,还是由国家相关部门保管。

三、经济法体系中如何强化权利主体的责任

我国的经济法体系中,其实没有界定相关责任部门的相关责任体制。在对其权利的使用过程中,还提供了相对应的法律保护。目前,对于我国的经济法律更主要应该处理好法律执行者以及被执行者之间的关系。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平衡性,并且,能够让权利通过宏观调控以及权利主体的责任划分与之协调。所以,在制定相关规则的时候,需要根据权利机关的主体所实行的行为判定其在经济法中的定位以及责任部分。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对不良的经济现象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并且,因此受到损失的人可以通过国家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对的国家补助。目前,对市场的主体以及非市场主体来说,如果该体系造成了国家公共利益上的危害,则因该纳入到经济法律的主体追责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公平的实现社会利益的维护。而这样的基础上就可以研究国家赔偿的进一步措施,而且,还可以将相关的民生问题进行对接。为了进一步的保证权利机关在法律中尽可能的减少不负责的行为,应当加强一些社会性质的监督体制。这些监督体制由于是源自于社会,所以并没有实际的经济输出。并且,通过这些实际的监督可以预防权利的滥用,还能够大量减少相关权利部门的腐败原则。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内部权利应该被纳入社会普通的监督体制中,将社会监督应用到法律主体的监管中,更加全面保证权利主体在经济法律中的各个责任的评定。所以,其实对于权利主体的监管这样的监管模式,可以更加全面的为法律保驾护航。并且,这样的监管模式还有助于法律自身的完整性,有助于经济监督的主体监督,避免功能性的缺少,在未来这种监督体制一定会成为最主流的监管体制。

四、优化权力主体责任

如果想要提高法律责任的有效实施,应当对法律责任体现出平衡点。这样可以同时处理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内部优化问题,还能够从宏观上调控法律的刑事责任、危险责任、政治责任。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危急所造成的损害,还是非人为本意的良性违法、良性违宪行为,这都会使宏观条件下的权利使用过程中,对于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的伤害,特别是国家救济方面。并且,在对于各个方面利益进行宏观调控的平衡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理性或者决策性不足,而导致客观的损害发生。在正常的经济行为中为了避免这种严重的制度问题出现,需要国家对于经济赔偿方面重视起来建立相关法律规定。从责任的正负两个方面进行国家赔偿方案的有效调整。不管是从权利主体责任出发,还是由责任主体的负责人出发,都要让权利主体让位义务本位。正确理解公共负担能够从一定的程度上给国家的赔偿工作提供必须的支持。甚至在移动支付等社会求助,也可以给予国家赔偿支持,这样可以让民众在正常的生活方式下得到政策的保护。并且,如果从公共利益或者个人角度来说市场规则权利在落实的过程中,市场的主体可能会对于个人的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品质质量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样就需要严格按照我国的法律制度下要求行使自我的赔偿权利这样可以为民众个人获得一定的经济救助。而这些经济救助的形式主要为行政复议等。但目前我国的经济法律体制下进行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法律虽然能够落实使用,但是对于一些懒政行为,还是很难做到有效的控制、管理。同时,我国的法律已经分割了消费者的权利,将经济行为的各个环节分化成了各个分支。不过如果想要解决问题还是要局限于民事主体方面。对于非市场的主题问题,通过当前的经济法律来说还是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方式,所以,我们在法律的进程中任重而道远。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法律体制发展并且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法体现建设过程中,如何平衡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已经成为立法部门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目前来说我国经济体制中还含有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我国权利主体部门管理规则不确定、条款缺失、责任划分不明显,这对于我国法律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通过改善我国权利主体的行为准则,将事件处理规范化、流程化,这样可以大量的避免在现在经济社会中法律的不落实行为,并且,还可以避免人为滥用职权的事件发生。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注重国家赔偿中的责任划分以及关系,这样可以通过赔偿来减少权力部门犯错的概率,提升办事人员效率。除此之外,立法者需要对经济法的有效特点以及在行使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珮珊.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探析[J].法制博览,2019(06).

[2]纪德坤.浅析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J].法制博览,2017(35).

经济法责任范文篇3

随着社会经济交往形态的复杂化和经济主体追求效益目标手段的多样化,出现了许多传统法律部门无法企及的社会关系。传统的民商法以调整平等主体间的私人交往为宗旨,以交往各方权利义务的“均质性假设”为规范手段③。当出现私人权利损害时,民事法律责任主要采用“填补性”的救济措施,以使受损害方的权益回复到受损害之前的状态。以消费品买卖为例,传统的民商法以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等价值目标为交易原则,关注的是买方和卖方在合同关系中的相对等的权利义务的实现,法律责任以损害赔偿、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排除妨害等补偿性责任方式为主,故一旦卖方向买方销售了假冒伪劣的货品,买方通常向其追究更换货品或退货返还货款的法律责任。这些主张只具有“填补损害”的功能,产生对经济交往个别受害者的权利救济的作用,而没有对恶意欺客的商家起到惩罚的作用。这与民商法以维护私人之间个别交易秩序为宗旨的制度功能有关。

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对恶意欺客的商家仅仅用维护个别交易秩序的民商法调整是远远不够的。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由于经营成本显著低于其他合法经营的商家,会造成其在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地位,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甚至可能造成其他商家在趋利心理下效仿,从而破坏整个行业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会产生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个体成本”,而且会产生整个市场秩序受到破坏的“社会成本”,同时也说明法律不仅要关注对于“个体成本”付出的补偿,还要考虑对“社会成本”付出的补偿。而这些整体性或全局性的后果一旦出现,以个别交易秩序为立法价值取向的民商法未免力有不逮,而仅以填补个别交易主体利益损害的民事责任来制裁商家显然不能弥补“社会成本”付出的损失。而行政责任则是行政机关行政管理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违法后果,其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畴过于狭窄,在法律关系主体各方都是商业主体时则无用武之地。刑事责任虽然关注整体社会秩序,但适用时要求社会秩序被破坏达到一定的恶劣程度,适用条件较高,不能普遍调整经济交往中的所有争议。

经济法正是在民商法、行政法和刑法对整体社会利益调整缺位或不足的前提下产生的,是社会经济复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经济法最初的立法动机看,经济法的固有制度功能就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以更广泛的市场主体为调整对象,致力于构建全体社会经济成员普遍和谐发展的经济秩序。以此为出发点,经济法制度体系中必然存在以恢复整体秩序、弥补整体秩序受破坏所产生的“社会成本”的损失为己任的法律责任要素,即经济法责任。

二、经济法责任独有的特征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理论基础

经济法责任有其独有的本质属性,这些属性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所不具备的,这说明了经济法责任的特殊之处,不能被其他法律责任所替代,是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一类法律责任。

1.经济法责任具有社会性。由于经济法的制度功能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所以经济法责任的诸多制度安排都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经济法责任中的责任承担的方式、责任承担的要件、责任内容等制度要体现对“社会成本”的考虑,故其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不仅具有补偿性,而且具有惩罚性,使违法者在受到惩罚后慑于法律责任不再引发社会成本。经济法责任是从全社会的高度来维持整体社会公共利益不被破坏,这样的社会性视角,其他法律责任不具备,基于各自的制度功能也无法具备。

2.经济法责任具有复合性。经济法责任的复合性包括两重含义,其一为责任形式上的复合性,其二为责任功能上的复合性。责任形式上的复合性指在经济法责任形式上财产责任形式和非财产责任形式并重,如对不正当竞争的主体既有没收所得、损害赔偿等财产责任,又有信用减等、资格取消等非财产责任形式,财产责任形式意义在于补偿和经济惩罚,非财产责任形式意义往往在于将违法典型公示并产生社会威慑,从而预防经济秩序被再次破坏。责任功能上的复合性指经济法责任不仅具有对违法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功能,还有对积极与违法行为斗争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肯定评价和鼓励功能。如消费者若发现销售者或生产者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则商家通常要对消费者予以双倍赔偿。双倍赔偿就不仅体现了对经营者的惩罚,而且有肯定消费者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鼓励其与违法经营者斗争的意义。相对应的,民事责任体现的是填补性的救济,不具有积极功能;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体现的是对违法行为人的财产上或主体人格、主体人身上的惩罚,对罚没财产通常收归国有,更不能体现对受害方或责任追究方的鼓励和肯定。

3.经济法责任具有不均衡、不对称性。依据经济法律关系的主动与被动关系,经济法主体可分为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即市场规制法中的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宏观调控法中的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④。经济行政主体往往是具有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职能的政府机构,即调制主体;而市场主体则由不同的经营者、竞争者和消费者组成,是调制受体。在干预市场运行的过程中,经济行政主体和市场主体具有不同的权利义务,相应的责任承担也有差异。如在宏观调控法律规范中,其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政府机关干预经济的行为加以规范,故对经济行政主体的义务规定较多,相应地经济行政主体违反经济法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较多。这有

别于民商法主体权利义务及责任的“均质性假设”,呈现出明显的在主体权利义务设计和责任承担上的不均衡、不对称性。

三、经济法责任特有形态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制度基础

事实上,对经济法责任独立性持否定态度的学者大多强调,经济法规范中较多地采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责任追究方式来制裁违反经济法的行为主体,并以此为理由强调经济法责任实际上就是上述三种责任。但我们应看到,经济法责任对诸如“损害赔偿”“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责任方式的采用,虽然与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术语相同,但不过是与二者一样采用了相同的责任追究方式,并不代表其责任追究的功能和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等同于民法或行政法,其责任追究目的在于维护整体社会公共利益。这就使得在经济法关系中使用“损害赔偿”等责任形式,并不是对违法行为主体追究民事责任,而是追究其经济法责任。

法律责任的本质是对责任主体权益的限制和剥夺,而责任主体能被限制和剥夺的权益种类又是有限的,法律不可能无限地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责任形式,当近代和现代的法律制度逐渐成熟以后,法律所能使用的责任形式基本上被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瓜分完毕⑤。晚近发展的经济法只能在现有的责任形式中选择使用以构建自己的法律责任体系。责任形式的重合并不代表经济法责任就是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事实上,在现有的不同类型的法律责任中,共同采用同种责任形式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既然民法、行政法、刑法能同时采用罚没财产类责任形式,如民法上的惩罚性违约金、行政法上的罚款、刑法上的罚金,那么经济法采用与民法同种责任形式的“损害赔偿”又如何能说明经济法责任就是民事责任呢?

况且,经济法发展至今,还产生了诸多民法、行政法、刑法所不具有或忽视的责任形式,这些独特的责任形式体现了经济法的制度功能,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

1.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在民商法中受到忽视,却在经济法中受到极大的重视,并有扩大适用的趋势。这种责任形式具有四种功能:对受害方的赔偿、对违法行为主体的制裁、对违法行为主体再次违法的遏制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威慑、对受害方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鼓励。其不仅能很好地保护受害方的利益,而且能够维持和保护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具有鲜明的经济法立场与特色。

2.信用减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若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减等,则是一种惩罚。如信誉评估制度、纳税信息公告制度、上市公司的PT制度等就具有信用减等的责任效果。

3.资格减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资格同其存续和收益紧密相关。因此,取消市场主体的某种资格,如吊销营业执照、取缔特殊行业从业资格,使其失去某种活动能力,就是对经济法主体的一种重要惩罚。因为,这种责任通常由经济行政机关做出,故有些学者称这种责任为行政责任。但应当看到这种责任形式与行政法责任的责任目的不同,并不在于维护行政的权威和保持政府的廉洁性,而在于维护市场的整体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责任。

4.改变或者撤销政府经济违法规定和行为。这是针对经济行政机关在进行宏观调控或市场规制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给予否定的责任形式。在部分经济法律规范中有立法体现,如《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中的一些条款体现了这种责任形式。

5.产品召回。产品召回是指产品的生产商、销售商或进口商在其生产、销售或进口的产品存在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将该产品从市场上收回,并免费对其进行修理或更换的制度⑥。实践中,我国已经出现三菱帕杰罗汽车召回事件、松下手机召回事件等。产品召回制度能够从更广泛的角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此种制度有“三大责任”所不能涵盖的责任主体、责任目标和责任适用程序,是经济法责任的独有责任形式之一。

综上所述,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既根源于经济法独特的制度功能,是经济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制度目标的必然结果,又具有独特的责任形式加以体现和保证。虽然经济法责任在部分责任形式上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重合,但经济法责任所独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经济法责任不能等同于其他法律责任。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是理论逻辑的必然,亦是制度功能的体现,更是经济法适用于实践的应然状态和保障。

注释:

①李昌麒:《经济法教程》第117~129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②刘瑞复:《经济法原理》第163~16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雷晓冰:《经济法前沿问题》第4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第349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经济法责任范文篇4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责任;国家调节;社会公益性;独立

Abstract:Economiclawresponsibilityisdifferentfromcivilliabilityresponsibility,administrativelawresponsibilityandcriminalresponsibility,whichisanindependentlegalresponsibilities,theconditionsandperformanceofitsindependence.Firstly,Ianalysisfromtheeconomiclawofspecificity,socialrealityneedsangleeconomiclawindependentbasis,secondlyelaboratedoneconomiclawandthecharacteristicsofliabilityform,theanalysisoftheeconomiclawofresponsibilityinherentattributes,finallyrevealedtheeconomiclawindependentresponsibilitysignificance.Economiclawestablishingtheindependentstatusofresponsibility,thesystemissoundeconomiclawtheory,butalsothenewsituation,thedevelopmentofthesocialistmarketeconomyandregulatingmarketeconomicorder,theachievementof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purpose.

Keywords:Economiclawliability;Stateregulation;Socialpublicwelfare;Independent

经济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各国出现的一个新的法律部门。[1]它的出现,引起传统法体系的重大变化,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法学家们的密切关注和研究热情。由于是新事物,人们对其认识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加上各界人士的思考角度和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人们对经济法各个方面的认识并不一致,尤其是对其本质属性的把握不同导致了对其它方面问题认识的差异。本文拟对经济法责任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求抛砖引玉,与各位人士共同探讨。

经济法领域是否存在法律责任问题?是否存在经济法上的法律责任?经济法是否有自己独立的法律责任形态?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法学界,别是经济法是否存在自己独立的法律责任,经济法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其研究的难度大,所能依据的材料少,对于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研究总的来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逻辑性,前景令人担忧。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法责任概念及其独立依据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一直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有人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由经济法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以及法定的损害结果的发生,而使有责主体必须承担的否定性的经济法后果。[2]这种观点将经济法责任作为经济法律关系正常运行的保障,强调责任对主体的不利性;经济法责任除了因主体行为具有违法性而产生外,因特定的损害后果的发生而产生。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义务或不正常行使经济法权利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其中,前种的情况比较常见,指政府机关行使经济权利超出了法定的权限范围或行使经济法权利的形式、程序不对,侵犯了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权利的责任。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责任是违反了经济法律的规定,当对国家或受害者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种方式是从法律责任的一般理论上来看待经济法责任,一般法律责任理论在经济法领域的具体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责任其实是不经济责任,指对社会利益造成不经济后果的不经济行为或不经济事故,行为人要承担责任。[3]上述表述都有各自的道理,但从中可以看出其共同的主旨是: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义务,侵害了经济法权利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经济法责任独立的依据

1.从法理的层面来分析

我们认为,只要责任主体违反了法定的义务,就应当承担否定性的后果,就应当有所谓的第二性义务存在。既然经济法对主体的权利义务已有规定,明确了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只要相关主体违反了经济法规范,同样应该承担经济法上的法律责任。所以在承认一般的法理,同经济法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前提下,就可肯定地推知,经济法这个独立的部门,律责任也同样可独立存在。再者,何法律部门都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法律责任,是法律强制性的体现和法律能够在现实中发挥作用的前提。

2.从经济法的实现路径的特殊性来分析

法律责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各种法律责任的形式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法律责任的本质在于对责任主体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但责任主体能被剥夺的权益的种类毕竟是有限的,法律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出不同类型的责任形式。[4]可以说,法律制度发展越成熟,所能发展出来的责任形式就越少。因此,当近现代的法律制度成熟以后,法律责任的形式早已被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瓜分完毕,而且为了表示它们之间的责任形式既不能相互代替,也不能相互重合,把从内容上相同的责任设置成不同的责任。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没有机会和其他传统法律部门对法律责任形式进行瓜分,所以在运用一些新兴的责任形式的同时,也借用了其他传统法律部门的责任形式,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司法效率,可以说,经济法责任对传统法律部门法责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路径依赖。但这种实现路径是与其他部门法的实现路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它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和注重社会经济政策、实现社会中财富的增值为价值目标。所以,用经济法责任包含着其他部门法责任的特点来抹杀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观点不仅不能成立,反而还凸现了经济法责任的包容性、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的特点。

3.从社会现实需要的角度来分析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许多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得以产生,例如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社会保障、就业、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问题、市场监管问题、企业法的创新以及企业内部权力如何配置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甚至依赖于经济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因为这些新现象所引发的矛盾以及他们的责任承担不是原有的民法、行政法和刑法责任形式做能解决的,所以,这就需要增加新的应对策略。[5]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责任,其运用、发展以及理论上的完善不免会受到传统法责任的理论质疑以及现实情况的制约,这也是与经济法主体理论不够成熟和完善密切相关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法责任得以出现,如经济失误赔偿责任、惩罚性赔偿、实际履行、引咎辞职等等,也使经济法责任日益成为一种独立且不断完善的责任形式。

4.从法律部门的区别来分析

(1)产生的依据和过程不同

经济法责任产生的直接依据是行为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的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而其过程则是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与宏观调控。

(2)实现方式不同

民事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以财产性为代表的民事制裁为主,而行政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则是以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为代表的行政制裁为主,而刑事法律责任则是以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为代表的刑事制裁为主。经济法中民事制裁、行政制裁与刑事制裁都存在,民事制裁的处罚与行政制裁的处罚同时并重。

(3)责任的追究程序不同

民事责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民事诉讼程序和仲裁程序,行政责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刑事责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刑事诉讼程序;经济法责任的追究程序则是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并重,甚至经济法中的某一特殊领域的法还有自己更加特殊的责任追究体系。例如,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来看,成立了特殊的执法机构等。

(4)经济法责任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公益性

民事责任主要是考虑了平等主体的利益保护问题,以说是以个人为本位,且这个本位强调的是个体的经济利益(财产利益);行政法则是以最终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为本位的,这个本位强调的更多的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问题,而刑法则是更多的强调了国家利益与公民人身利益。[6]只有经济法是为了社会经济总体和长远利益,是为了社会经济的和谐、效率、公平和正义。比如公用企业的涨价要召开听证会制度,反垄断制度,经济交往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制度等等。

综上所述,经济法责任是不同于民法责任、行政法责任、刑法责任的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有其独立的条件和表现。笔者认为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前提在于经济法的独立,要把握经济法责任的独立首先要把握经济法的独立。经济法的独立在于它有区别与其它法律的本质特征,这个本质特征就是国家调节。经济法责任的形式与其它的法律责任形式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区别它们的关键在于把握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调节,指的是国家对于经济的一种调节机制和调节活动,是国家直接介入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参与和促导,排除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中的障碍,并积极促进和引导其朝着国家意志所希望的方向和轨道运行,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国家调节的价值取向重在经济性和社会性,它与民商法行政法和刑法都不同,它关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它注重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公平。[7]经济法充满了鲜明的社会化精神,这是其它法律所没有的。作为经济法体系组成之一的经济法责任自然也贯穿着这种本质与精神。

二、经济法责任的表现形态及其特点

(一)经济法责任的表现形式

经济法责任的表现形似其实借用了许多其他法律责任的形式,这是由其公法与私法交融的本性决定的,体现的法律思想完全不同。

1、财产责任与非财产性责任。

这是经济法义务违反人因其行为给国家、社会、特定的组织或公民造成财产或其它经济利益的损害,应当以属于自己的财产给被害者以补偿同时对义务违反人进行惩罚的责任承担方式,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双倍赔偿制度,便兼具补偿与惩罚的双重功效。

2、行为自由责任(能力责任)。这是经济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行为受到某种限制为代价承担责任的方式。济行为受到限制是指限制或剥夺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资格或手段,制其某些经济行为方式。例如,价格法规定的有关公用企业抬价的听证会制度。

3、经济信誉责任。

这是经济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信誉受到损失为代价的承担责任方式。所谓经济信誉,是指经济活动中同他人经济交往方面的信用和声誉。对于企业和其他经营者来说信誉是其从事经济活动的生命。例如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伪劣产品的通报、批评等。

4、经济管理责任。

这种责任形式适用于管家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人员。如在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许多管理人员都被追究了相应的责任。

(二)经济法责任的特点

经济法责任的鲜明特征,不仅由经济法本质决定,同时也是由经济法产生于现代型的市场经济社会这一特殊背景所决定的。这些特征也表明了经济法责任是立足于整体、长远和协调的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合我们所一直提倡和推崇的科学的发展观。

1.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媒介

经济法责任这一特征不同于广义上的公益性。所谓公益性是指既不以国家为中心也不以个人为中心,而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是所有法律主体享有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公害、防止产品安全、公平竞争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维持等内容。对公益的保护途径多样,民法而言,其责任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责任,是个体对个体的责任;民法通过对单个人的违法行为的追究来维护整个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安全和有效性;就行政法而言,责任是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法规定的义务而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法律强制加害人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8]这是个体对国家的责任,通过对国家利益的保护促使个人、集体乃至社会利益的实现;经济法责任对社会公益的维护是指,在市场主体的竞争、交易关系中,一主体的行为造成了整个市场交易秩序的动荡与不安,相关主体之间并未发生侵权行为或未有触犯行政法规、刑法的情形时,于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而对有关主体进行的责任追究。在对待社会公共利益这一问题上,济法责任的特殊性就在于:同于民法和行政法,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对相关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济法责任的作为方式是以社会公益的被损害为媒介和依据来达到对相关主体行为进行规制的目的的。

2.兼具惩戒性和补偿性,以惩戒性为主

经济法责任在对被破坏的正常社会秩序予以恢复的同时,给破坏者以否定性的评价,两个方面是经济法责任实现所带来的效率表现,比其他部门法责任只注重惩戒性的特点更为科学和有效。经济法责任不同于民法责任的突出特征就是,对于补偿性而言,惩罚性作用占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就是说对经济法客体即整体利益的保护要重于对具体对象的保护,主要的不在于补偿经济关系主体所受的损失,是对责任方施以惩罚使其为这种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为当社会成本一旦形成和发生,仅靠私法上的赔偿已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了,必须以惩罚的方式来使违法者付出代价以起到警世的作用。

3.不均衡性

经济法责任主体可分为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为调控主体的政府机关和作为受控主体的市场主体分别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前者享有的权力多,义务少,后者享有的义务多,权力少。这种权力、义务的不等性就造就了他们在责任分配上的不均衡。[9]政府主体具有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职能,它一般承担经济侵权责任和经济补偿责任。而市场主体一般承担强制履行责任、赔偿、补偿责任和被剥夺特定权力能力的后果,这种区分相对于传统部门法而言更为清晰,使得主体之间的责权明确,容易做到惩戒与奖励的公平和公正。

4.复合性

所谓复合性是指经济法责任在形式上大量采用了传统上属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形式。经济法作为新兴的部门法,综合使用了各种法律责任的形式,然在民法、行政法和刑法上也有借用其他部门法责任的形式,大多属于个别的情形,济法责任与它们相比则具有明显的形式上的复合性。

三、经济法责任独立的意义

1、确立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是经济法自身理论不断完善发展的需要

要证明经济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仅要看经济法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调整对象,要看经济法是否有其独特的调整机制。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其独立地位的确立对经济法自身的发展和经济法制建设,都有重大的意义,济法如果没有独立的法律责任,没有可强制实施的惩罚手段,就不能实现其在社会中维护秩序和正义的基本职能,就如一把不燃烧的火,缕不发亮的光。

2、确立经济法责任独立是实现经济法自身调整机制重新设计的需要,是完善法治,更好地促进经济法主体守法执法的需要

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和保护的权利区别于民法、行政法。因此,仅适用民法行政法的调整机制在现实中会出现很多困难。用韩志红教授的一句话来说:“仅用民法行政法的调整机制适用于经济法就一定会出现‘梗阻’现象。”有鉴于此,须在经济法调整机制的设置上做出重大变革,设一种新型的责任形态来弥补行政责任等弊病和不足,传统法律责任之精华,摈弃传统法律责任之流弊。如此,能使违法者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10]在扬弃和改造时,比如可以通过我国法院来追究违反经济法,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立公益诉讼制度,大追究经济法责任的诉讼主体,括公权主体(即检察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和私权主体(即私法人、个人和非法人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团体),只有通过对自身调整机制的不断完善,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社会利益。诚然,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不能无视我国经济法调整机制对基础建设薄弱,权利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实,场经济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大量存在,若能将经济法责任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责任形式确立下来,可以使经济法主体有法可循,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在经济管理中,根据经济违法行为的不同性质,不同过错程度和不同损害后果等,准确划分与其他法律责任的界限,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执法,更好地体现经济法治的优越性,我们不难想象,没有法制的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没有完善的经济法对传统部门法的缺陷的及早弥补和对新型领域的及时规范,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权利和市场机制、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社会公益性与个体赢利性,公平与效率等多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就缺乏了制度的恒久保障。[11]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创设一种独立的、新型的经济法责任实乃现实之所需,潮流之所向,民心之所归。

3、确立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地位,是新的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的需要

首先,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在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如何在经济稳步增长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何处理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的下岗再就业问题,如何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难题,事实证明仅仅靠原有传统部门法的责任形式已不能有效地制约市场主体的各种经济违法行为。所以,超越传统的三大责任形式,构建一种新的经济法责任形式,能产生原有责任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威慑力,从而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秩序。

其次,我国已经加入WTO,WTO规则注重的是政府的经济调节而非行政调节。因此,我们应当把长期以来形成的按行政理念执行经济法的这种错误的执法模式转到重视经济关系内容的经济调节以及运用经济法措施的模式上,但现行的经济法规中,行政责任大量存在,极大地阻碍了这种转变的完成,所以就更需要用经济法责任来弥补行政法责任的不足。

再次,没有法制的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人为的干涉,而没有完善的经济法对传统部门法缺陷的及早弥补以及对新的领域的及时规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权力和市场机制、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社会公益性和个人赢利性、公平和效率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就缺少了制度的恒久保障。当前,基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和WTO规则对我国市场体制完善所施加的现实压力,以及我国经济法的迅速发展和完善,确立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地位就显得更加迫切与紧要!

经济法责任范文篇5

关键词: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独立性

正文:

一、责任理论发展史上呈现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经历了两个十年直至今天,经过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基本完善的过程,经济法理论也随基本研究素材的丰富而日益成熟。对于我国经济法制发展的过程,一般认为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以前为兴起阶段,1985年到1992年十四大为发展阶段,1992年以后至今为逐渐成熟阶段。但也有人认为真正的有关经济法的研究是从1992年之后才开始的。

作为经济法基本理论组成部分之一的法律责任理论也有一个由兴起到发展的过程,在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在经济法制建立的最初阶段,作为一个新出现的法学领域,经济法引起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经济法理论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兴起。在这一阶段关于经济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学术活动集中于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等方面。[1]这是由于每一门学科产生之初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本学科的立身之本上,也即从本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原理入手,并关注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包括在研究对象方面的差异与联系,这种特点在经济法领域也得到了极为明显的体现。这一阶段“经济法律责任”虽然偶尔会被作为一个独有的概念术语提及[2]但从整体上来看,更多的是将一般法律责任理论运用到经济法律部门中,对违反经济合同的法律责任进行论述;同时对于将刑事罚则规定入经济法规中的现象以及经济制裁有所论及。[3]经济法律责任理论尚不能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1985年以后到1992年之间经济法的初步发展时期,作为这一法律部门的理论研究来说,调整对象仍然处于总论研究的核心地位,但研究范围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更多的拓展,如关于调整方法和经济法主体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4]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对于经济法责任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5]通过对这一时期有关论文的检索可以看出,所谓的“经济法律责任”在概念上尚不甚明晰,尤其与“经济责任”相混用,而在现在我们已经将“经济责任”作为具有财产内容的责任形式的统称。但在当时的发展阶段,学者试图建立起一个以“经济责任”为核心的经济法律责任理论体系,也有人对之进行了一定总结。[6]总的来说,这个努力并未成功,由于相关其他理论进展缓慢,随后的经济法责任理论研究也日渐停滞下来,于是在无论是作为经济法研究素材的日渐丰富还是理论研究得到巨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经济法的责任理论却相反地进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之中。有关的表述大部分是以教材中总论的一部分出现的,研究者通常是以自己的理解对这一理论加以或繁或简的诠释,整体上来说难以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而且由于教材式论述的局限,这种阐释也是难以深入的。尽管如此,并不是说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研究在这一阶段无人问津,恰恰相反,也有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论述也有其独到之处。[7]在此基础上,到最近四五年来,有学者开始意识到过去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上的畸重与畸轻,提出要以一种更为务实的态度来对待经济法律规范中的责任问题,不是拿原有的理论来生搬硬套,而是采用更为灵活的方法[8]同时,也有人在新的视角下对经济法责任进行了重新定位。在这样一个思路的指引下,对从第二阶段中后期开始、特别是90以来有关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研究状况加以总结,对于认清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都是有一定的学术意义的。

二、有关经济法责任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对于经济法责任理论的认识总体上来说是随着经济立法的不断完善,以及学者对经济法的研究不断丰富而日渐深化的,由最初的停留于表面现象的叙述而慢慢触及到这一新出现范畴的本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与经济法其他有关理论问题如调整对象、价值理论等相比较而言,在已经过去的十几年内,责任理论并未能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也没有进行足够深入的探讨,以至于尚不能提出一个成熟的理论,而有学者称目前对经济法责任的研究仍然提留在八十年代的水平,也并非耸人听闻。90年代以来关于经济法责任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一部分教材一类的著述中,论文极为少见,因而难以形成有效的论辩,勿忘“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少了这样一个平台,大家在自己的论述中自说自话,而没有思维的交锋,则进展缓慢也就不足为怪了。反过来说,也应当肯定学者们在著述中对经济法责任进行阐述对于明晰这一概念的促进作用,正是通过对这样诸多观点的参照、比较、分析,经济法责任在脑中的印象才渐渐丰富立体起来。目前对经济法责任的研究主要存在于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关于这一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仅对经济法个分支法律规范的相应责任制度分别进行表述,而未对其加以归纳总结、分析抽象,提出作为经济法律部门的一般责任理论。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一大部分的法学、财经类经济法教材中。究其原因,一方面当然是由于作为基础教学,这一类理论问题被放到了较为次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法责任理论尚不成熟,无法提出一个能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分歧较小的理论体系。由此可见从事这一问题研究的学者任重而道远。

2、在内涵上,关于经济法责任定义的表述五花八门。有人认为经济法责任是指由于经济法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以及法定特别损害后果的发生,而使有责主体必须承担的否定性的经济法后果。[9]这种观点将经济法责任作为经济法律关系正常实现的保障,强调了责任对主体的不利益性;经济法责任除了因主体行为具有违法性而产生外,还因特别损害后果的发生而产生,这点体现了经济法责任的突出特征。

有人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者提对其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10]这种观点将经济法责任的产生归结为两个原因:违反经济法义务和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其中,前者存在的情形较为普遍,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政府机关,只要其行为违反了经济法律规范规定的所应履行的义务,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后者主要指政府机关行使经济法权力(经济法制全)超出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或行使经济法权利的方式、程序不当,侵犯市场主体的经济法权利和经济法利益的行为。这种分类方法实际上将政府机关的违法行为与不当行为分开来表述,后面一种情形严格说来也属于未能恰当履行义务的范畴。

也有人直接以行为的违法性来定义经济法责任。如“经济法律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律法规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有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义务”[11]:“经济法责任,是指人们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12]这种方式是从法律责任的一般理论上来看待经济法责任,是一般法律责任理论在经济法领域内的具体化。是放弃了细节的斟酌而在整体上看待这样一种新型责任,将其视为一般法律责任的形式之一加以定义的。

有人将经济法责任与“经济责任制”两者相统一起来,认为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内容应强调角色责任和相应的、适当的激励机制。“经济责任制”制止在公有制主导的经营管理中,企事业机关单位及其内部机构、成员因角色设置及其实现,而相互承担义务和相应的享有权益的经济法律关系或制度。将经济法责任与之相统一,就是是经济法责任一反其所常被认为的“否定性”、“不利性”的特征,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责任”,法律制裁是实现责任的手段,而非法律责任本身。这种方式就将一般含义上的经济法责任与作为其实现形式的法律制裁明显地区分开来。

3、在经济法责任的外延上,学者们所持观点不甚一致。最为典型的是有学者提出了将经济法责任与经济法规定的责任区别开来。[13]依这种观点,经济法责任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责任形式包含于经济法规定的责任形式种类之中,除了经济法责任之外,经济法规定的责任还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他们相互之间互不包含,是完全并列的关系。与之针锋相对的,是认为“经济法责任是有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各种责任形式的总称”的观点。[14]在这种观点下,经济法责任将民事、行政及刑事三种责任形式包含在内。有人从保护经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待经济法责任,认为经济法责任的实现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方式。[15]提出保护经济法律关系的方法包括经济制裁、经济行政制裁以及经济刑事制裁三种。这种观点强调了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统一性。

(二)经济法责任的特征

关于经济法责任的特征,依学者的不同表述,可以作如下归纳:

1、经济法责任是一种具有法定强制性的、否定性的法律义务。

这一阐述是将经济法责任放在一般法律责任的位置,从一般角度对法律责任在经济法领域的特征加以描述。任何法律责任都是作为法律义务得以履行的保障机制存在的,与国家强制力相对应,在义务人不能自觉完成的时候转而成为法律制裁,因而典型的是对有责方利益的否定。

2、经济法责任具有惩戒和补偿双重性质,而以惩戒性质占主导地位。

由于经济法责任本质上是对被破坏的正常的社会秩序的恢复,同时又给予破坏者以否定性的评价,因而实现对利益受损者的补偿,使其在一定程度的以恢复,同时对违反义务者以财产、资格等之上的惩罚,是经济法责任实现所带来的两大效益。但经济法责任不同于民事责任的突出特征就是,相对于补偿性作用而言,它的惩罚性作用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也即作为经济法责任来说,其对经济法客体的保护重于对经济关系中具体对象的保护。因此最主要的便不在于补偿经济关系主体受的损失,而是对责任方施之惩罚,使其为这种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付出一定代价。

3、经济法责任在内容上具有整体经济利益性。

这与经济法的性质密切相关。经济法的存在首先就是公法与私法相融合的结果,是社会利益的集中体现。现代经济法不以国家为本位,也不以单纯的个人利益为本位,而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经济法主体实施了违反经法律规范的行为,给有关相对方造成损害的同时,必然破坏经济关系的正常运行,若不加以制止,必然给整个社会经济利益带来损害。经济法责任的这一特点尤其与单纯的民事责任不甚相同。由于民事法律关系体现的是民事主体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等关系,民事责任存在的主要目的也是为补偿向对方的经济损失。因而在对方放弃的条件下,有责方可以不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但对于经济法责任而言,由于有责方损害的不仅是个别相对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在整体上损及了社会共同利益,因而即便有关个别主体对这种损害行为不加以追究,有责主体仍必须承担一定责任。这与上述经济法责任的惩罚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4、另外,也有人将经济法责任的相互分离性作为其典型特征之一,即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不同主体所承担的经济法责任内容是不相同的,如作为调控主体的政府机关与作为受控主体的市场活动者分别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具体而言,政府机关因其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两种:经济侵权责任和经济补偿责任。

经济侵权责任指政府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不法侵害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经济补偿责任指政府机关在合法限度内行使职权失当,而使市场主体遭受损失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经济补偿责任指适用于法律明确规定特定范围内发生损害后果的场合,因此应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条件下严格适用,不能任意类推和扩大。但总体来说,政府机关违反的义务均为程序性的义务。作为受控主体的市场活动者所承担的经济法责任多因违反实体性义务而引起,其内容包括市场主体违反由法律规定所应强行履行的经济法义务而应承担的强制履行责任、因违反经济法义务致使他人合法权益受损而应向他人承担的赔偿、补偿责任,以及因其违反经济法义务的行为情节严重而应承担的被剥夺特定权利能力的后果。

(三)关于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

所谓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行为人据以承担法律责任或者能够满足国家机关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法定条件。就一般法律责任构成而言,通常涉及五个方面:合格主体,主体主观上有过错,主体行为违法,给对方造成损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间有因果关系。对于一般的经济法责任来说,这五个构成方面也是适用的。但经济法责任又有其独特之处。对经济法责任在构成要件上所具有的特殊性,学者们观点并无太大分歧,普遍认为:经济法责任的主体主要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和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经济行政机关,也包括经济组织内部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及经济组织的内部成员。对于行为人主观上来说,并不以存在过错为必要,相反,无过错而承担责任的情况在经济法领域适用得尤为普遍。也正是经济法责任具备这个特点,在其归责原则上可以说采用了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相结合的方式。经济法责任在某些情况下也不以行为违法性为必要,对于合法行为造成损害也要对相对人承担法律责任,如基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原因而占用、征用或损害他人的财产时,应对相对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许多情况下不以损害事实的存在为必要,行为人即使暂时还没有给特定人造成损害,基于其行为的违法性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由于这一特性,经济法责任也不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为必要,因此在有的情况下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某种按照法律规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就可以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认定和归结经济法责任的原则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认定和归结经济法责任时,对如何判断责任主体的主观因素所应遵循的准则。正如上文所述,经济法责任在主观构成要件上的特点决定了适用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两种。过错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于对违反经济义务应承担的经济法责任的归结;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则受到法律规定的限制,即主要适用于政府机关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或市场主体违法造成损害,且其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无过错责任条件时。前者以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为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后者则是即使行为人并无过错,也要对自己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由于经济法在任务上的独特性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经济法责任的归结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适用。

三、经济法责任存在的独立性问题

在以上关于经济法责任的有关分歧中,最为核心、最能体现诸位学者各自观点的一个问题,当属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问题。也即经济法责任作为经济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否能够在内涵、功能、目的和价值等方面符合经济法的独立体系要求,并是否能够因此与其他部门法的相应责任形式相区别,与之并列、独立存在。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与对经济法责任的概念、性质及特征的理解相一致的,也是进一步深化经济法责任理论所必然首先应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理论界关于经济法责任的论述各有特色,难于统一,在是否存在独立的经济法责任这个问题上,也同样见仁见智。主要观点可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主张经济法不存在自己独有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不过是现存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的综合。[16]另一类则认为经济法存在自己独立的法律责任,与传统上的民事、行政与刑事责任有本质上的不同。后一种观点细分起来还分为以下几类:(1)认为经济法责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只是对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的简单相加,而是对这三种责任的综合化、系统化的提升,是以系统的思想来对待经济法责任体系中的各种方法,认为各种方法都是这个体系中的必要和有机的组成部分。[17](2)认为经济法责任具有双重性,由本法责任和他法责任构成。即经济法责任既包括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的有关规定所应承担的责任,也包括同时违反其他法律相关规定从而应当承担其他法律规定的责任。也就是说,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责任是将本法固有责任和援引他法责任包含在内的综合性的责任形式。[18](3)认为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责任形式,并不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是与之相并列的另一种责任,是经济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责任形式的一种。[19]从发展趋势上来说,认为经济法责任是一种独立于民事、行政、刑事责任之外的新型责任形式的观点在经济法理论界逐渐占据优势。在2002年10月份由湖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上,也有学者就经济法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张守文的发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经济法有自己的法律责任及其形态,探讨经济法责任,应超越传统的部门法理论与责任理论,通过矛盾分析、关联性分析、典型分析等方法,去发现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特殊性与传统责任理论的关联以及经济法的一些特殊责任形态,从而形成对经济法责任理论的拓补,进而构成对整个法律责任理论的拓补。

诸位学者在经济法责任独立性问题上莫衷一是,归根到底是对经济法责任的内涵及外延认识的不同造成的,而这又与经济法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现实中的不成熟密切相关。具体而言,经济法作为一个与民法、行政法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型法律部门,其存在基础的完善必然意味着法学理论的更新。体现在其责任理论上,经济法责任作为一种新型法律责任,给传统的法律责任理论带来了巨大冲击,以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情况下,必然要经历一个巨大的变动时期,也正是通过这一过程的甄别辨识,更为完善的、适应现实需要的责任理论才能够建立起来。

从历史上说,公、私法的二分方法给民法与行政法的存在提供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在传统的思维方式下,民法与行政法的主体及其调整对象在主体上因此都非常明确,其责任主体也是清楚的。在为相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破坏时,该由谁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责任性质如何,都不难分辨开来。而与之相反,经济法的产生是对传统理论的更新与发展,单以完善牢固的公法、私法理论难以解释其存在的基础及独特的调整对象;同时,性质上的模糊导致了相关法律关系主体上的模糊,经济法究竟适用于何种主体之间的何种关系,是难以通过传统的主体划分方式加以阐明的,这也就带来了如何以传统责任理论定义经济法主体之间责任关系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理论的凝固性与滞后性,已经与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关系不相适应了。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性为我国立法者所重视,因此出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立法的繁荣景象。但是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却并未得到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这与我国一定时期内特殊的经济制度条件是有关系的。随着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可,社会整体利益受到重视,经济法的存在也就找到了合理的依据,经济法被视为现代经济条件下公私法相融合的产物,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其价值取向。在这一条件下,我们说真正的经济法律部门研究才得以建立。经济法作为一门学科是在经济立法工作呈现一定成果的时候逐渐成长起来的,在其产生的最初阶段,由于调整对象范围被无限扩大,经济法一度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调整与经济相关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内涵与外延的不清楚导致相关主体理论、责任理论也难以建立,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其他法律关系主体相比的独特之处不易分辨,所谓的经济法责任与民事责任、经济责任在概念上也是混淆不清,更毫无独立性可言;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整体利益目的日益突出,对经济法任务的认识渐次清晰,其涵盖的范围由多及少,经济法在调整主体、对象、内容以及任务上与民法相区别就成为必然。在这一基础上,经济法责任也就可以与民法上存在的责任方式有了一定的区别。但总体来说,由于发展时间并不长,而法制现实的滞后作用给理论的完善带来一定阻碍,主体理论与责任理论仍然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难点。责任理论的不成熟与主体理论的不完善密切相关,正是由于经济法主体的独特地位尚未得以完全确立,才导致对其所应适用的责任方式在是否具有独特性上受到反复讨论与质疑,而前者又受到一系列现实与理论问题的制约,典型的就是独立的经济法主体的存在必然要求在程序法律上保证其权利的实现,而这种程序决不会与民事程序相同,这一点在目前的立法现实中尚难以实现。由于这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在关于是否存在独立的经济法责任这一问题上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年)一书中认为,一种范式一旦产生将是相对稳定的,当反例出现时人们并不是否定原有范式,而是根据原有范式对反例的出现做出解释。只有当反例足够多了,原有的范式出现了危机,科学革命才会出现,旧的范式才会被新的范式取代。[20]这也是法学领域一种新的理论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成熟所必经的过程。我们不能否认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在经济法律规范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而这三种传统责任形式究竟地位如何,是经济法律规范所固有的、本质属性上的责任形式,还是只是经济法规与其他法规竞合时,执法部门的援引,还有待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明确。同时,不能否认由于现代社会新的经济现象层出不穷,法律制度上的应对策略也是相应增加的,这就为那些不同于旧有的民事、行政以及刑事责任的新型责任形式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在这个基础上,经济法责任作为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责任形式的可能也就不能被抹杀。但试图在理论上对之加以抽象、概括,实现整个责任理论的“拓补”,则不能不受到现实的制约,也许只有随着这一类责任形式大量出现,明显难以为旧有责任形式所涵盖时,经济法责任作为一种独立的责任形式的地位才能牢固确立起来。在此基础上的关于经济法责任的内涵、外延,性质与特征,以及其构成要件等理论也就可以随之得以确定,经济法的责任理论从而完成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质的飞跃。

[1]马洪:《十年来经济法学基本理论问题争鸣述评》,载《财经研究》1989年第12期。

[2]如《谈谈违反经济法的责任》,载《经济法规研究资料》1983年第8-9期;《对经济法律责任的管见》,载《经济法规研究资料》1983年第6期。

[3]有关论文如:《试论我国经济合同制度的特点、作用及法律责任》,载《学习与思考》1981年第6期;《经济合同中的赔偿责任》,载《法学》1982年第5期;《论违反经济法合同的法律责任》。在《法学季刊》1983年第2期;《试论违法经济合同的经济责任》,载《社会科学参考》1983年第24期;《浅谈经济法规中表述刑罚的方式》,载《经济法规研究资料》1983年第10期;《谈谈经济法规中的刑事罚则问题》,载《法学杂志》1984年第2期;《论经济法上的制裁》,载《政治与法律丛刊》1983年第7期。

[4]肖江平著:《中国经济法学术史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08页。

[5]有关论文如:《论经济行政法律责任》,载《东岳丛刊》1985年第3期;《经济责任的概念及特征》,载《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6期;《经济责任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载《财苑》1986年第1期;《论经济法律责任》,载《当代财经》1988年第3期;《“经济责任”质疑》,载《政治与法律》1990年第6期。

[6]如杜飞进著:《论经济责任》,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出版。

[7]有关论文如:李中圣:《经济法责任论略》,载《法律科学》1993年第4期;李建华:《论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承担方式》,载《法制与社会发肖江平、曾东红:《调整对象研究的地位演进与总论研究的进路》,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

[8]相关论文如:顾功耘、刘欣哲:《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载《法学》2001年第2期;孔德周:《对经济法学几个老问题的新思考》,载徐杰主编《经济法论丛(第二卷)》;莫智源:《迁移经济法责任独立存在的必要性》,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9]李中圣:《经济法责任论略》,载《法律科学》1993年第4期。

[10]石少侠主编:《经济法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57页。

[11]李昌麒著:《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482页。

[12]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187页。

[13]石少侠主编:《经济法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61页。

[14]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17页。

[15]杨紫煊、徐杰主编:《经济法概论》

[16]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17页。

[17]孔德周:《对经济法学几个老问题的新思考》,载《经济法论丛(第二卷)》(徐杰主编)。

[18]吕忠梅、刘大洪著:《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法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67页;刘瑞复著:《经济法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63页。

[19]石少侠主编:《经济法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61页。

[20]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第48页。

参考文献:

石少侠主编:《经济法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李昌麒著:《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杨紫煊、徐杰主编:《经济法概论》

孔德周:《对经济法学几个老问题的新思考》,载《经济法论丛(第二卷)》(徐杰主编)。

经济法责任范文篇6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责任原则;可行性

目前,虽然我国正在向社会法治化、文明化方向逐步深入,但是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社会管理水平仍需不断提高。因此,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本位原则应成为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导理念之一。社会责任本位原则亦应作为经济法学科的定位思想蕴含于经济法理论体系中。

一、社会责任本位原则的涵义

(一)社会责任原则的概念

在经济法领域,社会责任是指经济法需对社会公众利益进行维护,同时提高对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视。在经济法领域,社会责任必须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原则,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各种经济关系的调整。

(二)社会责任在经济法中的内涵

作为社会法,经济法不可与社会责任进行机械叠加,应将社会责任更为贴合地进行包含。在经济法领域,社会责任是指在立法、执法、守法等环节均注重实现经济法,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

(三)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本位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社会责任本位原则和社会责任原则之间也是存在相互联系的。从上述关于社会责任内涵的阐释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责任原则能体现出经济的特性。然而,作为经济法的一个理念思想,社会责任本位原则在经济法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由此,社会责任原则是社会责任本位理念在经济法中的具体表现。

二、经济法遵循社会责任原则的必要性

(一)经济法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法律的制定均旨在解决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正因如此法律更具目的性。因此,不同部门的法律差异主要体现在各自解决的问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社会在持续发展,必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经济问题相对而言比较普遍。因此,我们需确定经济法需解决问题的类别。在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须依经济法初始的起源及后续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学界较多学者认为经济法起源于19世纪末期。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越来越兴盛,到目前为止,经济法已经历一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19世纪末期,经济的生产方式慢慢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第三次技术革命后,生产方式社会化进一步加深,社会活动分工逐步细化,由此社会成员联系逐渐密切,每一个个体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于是,经济法应运而生。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其中成员之间、成员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联性致使成员之间在个人利益与发展成就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相互影响。另外,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国家的自身经济亦是一个有机整体,制定相关法律用以保持国家经济长期、稳固、高速前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价值,同时还可给社会成员带来福利,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基于经济法产生的背景与思想,经济法需解决国家社会经济整体如何长效、坚稳的发展,而不是社会个体如何获得个人利益这一问题。换句话说,经济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国家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即为了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说经济法是国家的责任之法。

(二)社会责任原则存在于经济法的必要性

一方面,经济法是我们国家的社会责任本位法;另一方面,经济法是我国相关职能部门旨在实现自身的经济职能,对社会经济进行规划、指引、调控以及监管的手段之一。借助经济法来实现对市场主体行为的持续规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社会个体欲望的恶意传播,预防对社会经济正常秩序实施侵犯行为这一问题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经济正常秩序,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社会责任原则作为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可行性分析

(一)主体角度

经济法社会责任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兼顾生态平衡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公共利益。也就是说,经济法社会责任原则的遵循可以最大限度地迎合经济法主体关于自身利益的呼声。目前,学界大部分人士认可经济法主体三层主体框架理论,也就是“市场—社会中间层—政府”,基于上述理论,经济法的主体被划分为以下三类:市场主体、社会中间层主体和政府主体。

1.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包括劳动者、消费者和经营者。本文主要阐述消费者与经营者。社会责任原则可以通过在经济法中的适用,实现对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的有生活必要消费需求的消费者相关权利的保护。经营者等其他主体在实施市场行为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社会责任的担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也应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从微观层面出发,消费者在实施市场行为时理应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充分有效地利用相关资源,切勿滥用权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者引发环境污染等问题,做到理性消费。从宏观层面看,当区域性经济危机发生并需要刺激消费等行为来积极“拯救市场”时,消费能力乐观的消费者理应配合市场调控者适度参与市场活动,从而加快解决经济危机的步伐,促使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经营者,作为市场经济中必要存在的市场主体,负有向社会提供商品、服务的职责。经营者在商品生产、消费等所有流通环节中都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商品、服务在流通的过程中也促使着各区域间、各民族间或其他在生活理念方面存在差异的群体间的联系趋于密切。如今,网络消费趋于盛行,存在于虚拟的经营环境中的经营者更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社会责任原则的指导和约束下,经营者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能考虑到自身负有的社会责任与使命,降低社会成本(如其他群体的健康、环境污染等)的投入,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2.社会中间层主体

社会共同体、中介主体、宏观经济调节主体等组成了社会中间层主体,其中包括企业工会、消费者协会、证券交易所、公证处等。上述诸类主体扮演着市场主体和政府主体间的“沟通协调者”角色,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然而,基于自身的宗旨,各主体在行使相关权力时,固然存在利益倾斜的现象。例如行业协会旨在保护本行业的共同利益,因此在基于相关利益的保护,行使权力时难免会有所偏颇,有失公正,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责任的约束下,行业协会在对本行业相关利益进行保护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其他行业的相关利益,扮演好沟通协调者的角色,努力实现市场主体于政府主体之间的信息对称,公正地完成其市场辅助功能,致力化解存在各主体间的纠纷。

3.政府主体

政府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扮演“市场监督管理者”这一角色,这一类扮演通常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正在致力于相关职能的转变,努力向“守夜人型”政府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在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规制的同时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此处提到的政府社会责任有别于政府职责,政府职责是政府基于相关法律规定,行使相关权利从而对社会进行管理时应尽的义务;前者是基于社会责任的指导,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理应肩负的责任。如今,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人类的生产发展。作为政府,理应担负起解决生态问题的这一社会责任,为经济的发展营造较为理想的环境,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从而使得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权利与义务

权义结构,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权义结构构成了法律关系的框架,在一个部门法的内部其权利和义务在总量上是相等的,在经济法上也是如此。一个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义务。经济全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权利受体、义务主体的范围扩大化,即逐步具有社会化趋势,这种扩大虽然通过传统的民事方式,如合同法、交易习惯等也可以调整,但这多是间接性的。社会责任原则就可以直接地引导权义主体规范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因此社会化的权义结构需要社会责任原则的引导规范。

(三)法制实践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在经历四十年的发展后成为仅仅落后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的经济实体。基于我国国情较为特殊,市场经济配套机制较为滞后,经济发展迅速也会引发众多问题,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加剧,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增多且更为容易激化;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加剧、资源利用率较低等。作为社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法理应秉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理念,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保护的作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引发的诸多问题,不是单单某一主体凭借一己之力便能顺利解决的。所有的社会主体均应担负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四)法制设计

在我国,相比于其他部门法,经济法起步较为迟缓,理论研究水平稍显落后,立法技术也不够先进。即便经济法存在上述问题,社会责任这一理念依然蕴含于经济法中。例如《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均有提及社会责任原则。《反垄断法》的第一条、《商业银行法》的第八条等条文中也体现着社会责任原则。从上述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历来的立法者较为提倡社会责任原则。此外,立法中之所以会提倡社会责任原则,亦说明社会群体对社会原则入法的呼声较高,较为支持。由此,社会责任原则引入经济法是有可能的。另外,在传统学说中,学者认为公司法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公司法》的第五条规定,公司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四、结论

把社会责任原则纳入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做法,有利于对经济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丰富理论学说,同时可以指引相关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的行为意识,最终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林.基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考量———漫谈经济法的社会责任原则[J].中国市场,2016(29):26-27.

[2]张为娜.浅析经济法的社会责任原则[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4):18-19.

[3]蒋德海.道德、公权和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4]徐孟洲.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J].社会科学,2011(1):96-102.

[5]罗豪才,宋功德.软法亦法:公共治理呼唤软法之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王晓晔.经济法学的新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曹闻民.政府职能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李昌麒.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2000年全国经济法学理论研讨会论文精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经济法责任范文篇7

(一)法律责任概述

1.“责任”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双重含义:一是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过失。前者表示积极方面,具有肯定性;后者则表示消极方面,具有否定性。两者也是相互联系的。哈特认为,责任至少应当包括:(1)角色责任;(2)因果责任;(3)应负责任;(4)能力责任。也就是说,责任范围是很大的。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这种传统的法律责任概念只强调了责任的消极后果,使得“有限责任”、“证明责任”和责任制之“责任”等概念无法解释。经济法学者却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提出要考虑责任的积极功能,扩张责任的含义,如:有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的含义包括:角色责任、能力责任、公共责任、财产责任、组织责任、道德责任。

2.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法律责任的特点在于:(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3.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1)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2)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3)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5)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在国家机关行使公权力时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所引起的由国家作为承担主体的赔偿责任。

(二)对现有法律责任的分析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另一种说法是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经济法,环境法,军事法这八大部门法。那么,是否每一个法律部门都应该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呢?我们是否需要在现有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法责任、社会法责任或者环境法律责任呢?首先,违法经济法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并且,这种责任是具有独立性的。目前,关于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主要观点分为三类,即固有与援引说,综合责任说和彻底独立性说。经济法的责任形式我认为不应该是民法、刑法、行政法法律责任形式的简单综合,但是,仅基于此就设立一个经济法法律责任,这种观点是否妥当呢?这是令笔者感到疑惑的。

其次,我认为,将法律责任划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是出于对违法行为或者不合法行为进行纠正时法律所代表的主体以及其法益目标两者进行衡量而产生的:民事责任是法律站在平等主体之间的立场上,其法益目标是维护公平、平等,因此大多为补偿性措施,比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道歉等等;刑事责任我认为是法律以国家的名义,在强制力的保障下,法益目标是对公正、正义的追求,通过惩罚犯罪而达到预防犯罪,所以大多是惩罚性手段,比如罚金、有期徒刑等等;行政责任则是政府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目的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实现,所以一般是吊销营业执照、查封等行政行为。而经济法的法益目标是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代表的经济法主体是生产和再生产领域的消费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第三,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往往不是单一的,在接受刑事责任的惩罚的同时,还要承担民事上的赔偿责任,如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因此,违反经济法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应该是包括刑事、民事、行政责任在内的综合性责任。

二、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必然存在

(一)经济法律责任的学界观点

国内学者对经济法责任的认识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其含义大致有法律后果说、应付代价说、强制义务说、义务后果双重说、后果义务措施说等。

在经济法责任的外延上,最为典型的是石少侠教授提出的将经济法责任与经济法规定的责任区别开来。依这种观点,经济法责任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责任形式包含于经济法规定的责任形式种类之中,除了经济法责任之外,经济法规定的责任还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他们相互之间互不包含,是完全并列的关系。与之针锋相对的,是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各种责任形式的总称”的观点。在这种观点下,经济法责任将民事、行政以及刑事三种责任形式包含在内。

有人从保护经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待经济法责任,认为经济法责任的实现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方式.提出保护经济法律关系的方法包括经济制裁、经济行政制裁以及经济刑事制裁三种。这种观点强调了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

经济法责任范文篇8

[关键词]法律责任;经济法法律责任;社会责任

一、我国现行的法律责任体系

(一)法律责任概述

1.“责任”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双重含义:一是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过失。前者表示积极方面,具有肯定性;后者则表示消极方面,具有否定性。两者也是相互联系的。哈特认为,责任至少应当包括:(1)角色责任;(2)因果责任;(3)应负责任;(4)能力责任。也就是说,责任范围是很大的。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这种传统的法律责任概念只强调了责任的消极后果,使得“有限责任”、“证明责任”和责任制之“责任”等概念无法解释。经济法学者却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提出要考虑责任的积极功能,扩张责任的含义,如:有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的含义包括:角色责任、能力责任、公共责任、财产责任、组织责任、道德责任。

2.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法律责任的特点在于:(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3.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1)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2)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3)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5)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在国家机关行使公权力时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所引起的由国家作为承担主体的赔偿责任。

(二)对现有法律责任的分析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另一种说法是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经济法,环境法,军事法这八大部门法。那么,是否每一个法律部门都应该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呢?我们是否需要在现有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法责任、社会法责任或者环境法律责任呢?首先,违法经济法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并且,这种责任是具有独立性的。目前,关于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主要观点分为三类,即固有与援引说,综合责任说和彻底独立性说。经济法的责任形式我认为不应该是民法、刑法、行政法法律责任形式的简单综合,但是,仅基于此就设立一个经济法法律责任,这种观点是否妥当呢?这是令笔者感到疑惑的。

其次,我认为,将法律责任划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是出于对违法行为或者不合法行为进行纠正时法律所代表的主体以及其法益目标两者进行衡量而产生的:民事责任是法律站在平等主体之间的立场上,其法益目标是维护公平、平等,因此大多为补偿性措施,比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道歉等等;刑事责任我认为是法律以国家的名义,在强制力的保障下,法益目标是对公正、正义的追求,通过惩罚犯罪而达到预防犯罪,所以大多是惩罚性手段,比如罚金、有期徒刑等等;行政责任则是政府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目的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实现,所以一般是吊销营业执照、查封等行政行为。而经济法的法益目标是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代表的经济法主体是生产和再生产领域的消费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第三,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往往不是单一的,在接受刑事责任的惩罚的同时,还要承担民事上的赔偿责任,如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因此,违反经济法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应该是包括刑事、民事、行政责任在内的综合性责任。

二、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必然存在

(一)经济法律责任的学界观点

国内学者对经济法责任的认识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其含义大致有法律后果说、应付代价说、强制义务说、义务后果双重说、后果义务措施说等。

在经济法责任的外延上,最为典型的是石少侠教授提出的将经济法责任与经济法规定的责任区别开来。依这种观点,经济法责任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责任形式包含于经济法规定的责任形式种类之中,除了经济法责任之外,经济法规定的责任还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他们相互之间互不包含,是完全并列的关系。与之针锋相对的,是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各种责任形式的总称”的观点。在这种观点下,经济法责任将民事、行政以及刑事三种责任形式包含在内。

有人从保护经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待经济法责任,认为经济法责任的实现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方式.提出保护经济法律关系的方法包括经济制裁、经济行政制裁以及经济刑事制裁三种。这种观点强调了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统一性

(二)经济法的法律责任概述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在国家干预和调控社会经济过程中因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而依法应强制承担的否定性、单向性、因果性经济义务。

学界对于经济法律责任的特征也有争论,如有人认为经济法责任具有两个特征:1.违法者对损失的利益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2.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主体更多地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法人。有学者认为相互分离性、双重性和社会性是经济法责任的特征。

也有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的特征是:1.经济法责任的法律依据是经济法;2.经济法责任的形式具有明显的复合性;3.经济法责任具有直接、显著的社会公益性;4.经济法责任具有明显的不对等性和不均衡性。

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的特征是:1.经济法责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双重性;2.内容具有整体经济利益性;3.功能因主体不同具有差异性;4.形式具有适用范围的特定性;5.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一种组织(团体)责任。

我认为经济法责任应具有以下特征:1.责任目的的社会整体利益性。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整体利益性是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在经济法责任制度上的反映,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不受侵犯是经济法责任的第一目的,是经济法作为社会法的客观要求。2.归责原则的公平性。在过错、无过错和公平归责的选择中,经济法选择了以公平归责为重心的归责原则。区别于民法和行政法侧重于过错归责和无过错归责的作法,体现了归责原则的公平性特征。它是经济法追求经济公平的反映。3.政府责任的突出性。政府作为调制主体,是与调制受体相对的一方经济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经济法价值理念要求我们,要重视政府主体在履行调控或规制职能时对个体、群体、集体。国家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凸显政府责任。4.经济法责任具有明显的不对等性和不均衡性。经济法责任以社会整体利益、社会责任为本位,改变了原来法律责任中权利与义务对等,责任与义务对等性。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责任往往是单向义务,不存在对等性。5.责任形式的多样性。基于此,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应该是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责任在内的综合责任形式,但仅有这三种形式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新的责任形式存在。

三、社会责任的引入作为法律责任的第四种类型

民事责任是私人之间的纠纷引起的,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一方承担的责任;当行为人的行为引起公权力的主动介入时,产生了刑事责任;而行政责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发挥效用时,才会产生的。不难看出,现有的法律责任体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形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依然是有效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社会中有越来越多的现象很难用这三种责任进行规之,或者说有一些规制的手段难以划入以上任何一类之中,比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等。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责任形式———社会责任,作为第四种法律责任存在。

(一)概念

社会责任的产生是基于填补经济法法律责任承担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法主体之一的管理者,出于对消费者的保护的目的,而对经营者采取的一种限制性责任。它是以公平诚信原则为基础的,对整个社会法律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有利于生产经营者的自治程度的提高,并会促进社会的法制进步。它和民事、刑事、行政责任一起,构成了经济法法律责任形式。

具体而言,社会责任的形式包括公示,歧视性待遇。公示是指通过某种方式为大众所知,并且有一定的时间和范围的要求;歧视性待遇是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得到的待遇不同于正常企业,比如,贷款利率要提高、某些优惠措施不能继续适用等等。另外,社会责任也给管理者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经营者整改合格后的继续经营,就需要管理者的协助。这也是消费者对于管理者信任的表现,要求管理者自身能力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

(二)效果分析

如果经营者违反经济法相关规定,如采用价格垄断、搭售等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或者采用偷税、漏税手段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失,管理者一方除了通过民事责任令经营者进行赔偿,通过刑事责任追究主管者刑事责任,通过行政责任对企业进行监管,还可以利用社会责任使得该经营者在合理期间内的失去一定的业务能力,使得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影响。因为社会责任有公示性,对于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知情权大有裨益。

引入社会责任对于经营者而言也有有利的一面:首先,有利于加速经营者整改的速度。因为社会责任会影响其正常的业务,比如银行可以据此拒绝提供贷款、或者提高利率等等,只有尽快消除影响才能使企业重新获利;其次,有利于经营者消除之前的不良影响,重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现在的企业对商誉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商誉受损往往很难补救,如日本的福岛速食水饺公司、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都因此破产,因为失去公众的信任之后,即使进行改进,也很难再令公众产生信任。而社会责任是通过法律的公正性,认可其整改后的成果,帮助企业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

(三)以南京冠生园为例,分析引入社会责任的可行性

2001年,南京冠生园食品厂(以下简称南冠)“以旧馅生产新月饼的事件”在业内外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2004年,曾经叱咤全国食品行业辉煌一时的南京冠生园走完了凄凉破产路。

当“陈馅事件”发生后,南冠被多部门联合查封,缴纳罚款,进行整改之后仍无法摆脱破产的命运,导致这个1918年建立的品牌遭受了空前的信用危机。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品牌企业缺少的国家是否是一个损失?南冠使用不合格原料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定要受到严厉制裁的,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才能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但是,失去这样一个企业的代价时候过大?

如果引入社会责任,南冠在整顿的期间内,管理者会告知社会,此时南冠比正常企业低的待遇;整顿结束,管理者进行审查合格后,仍有管理者进行公示,如果管理者能够取得消费者的普遍信任的话,对于南冠的整顿结果,也应该产生信任的态度,南冠是否还会破产,就不那么确定了。如果可以的话,既保存了一个老字号的商誉,又增加了大众消费的信心。

四、结论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引入社会责任作为第四种法律责任,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一起构成经济法法律责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现在,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但是,其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社会责任的制定部门、制定标准、执行机构、责任方式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希望能有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张国轩.经济法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石少侠.经济法新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4]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杨紫煊、徐杰.经济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丁邦开.中国现代经济法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经济法责任范文篇9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责任;实施机制

一、法律责任概述

关于法律责任,现代法学家对它的理解主要是强调责任的可归责性和处罚性。凯尔森指出:“法律责任是与法律义务相关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要对一定的行为负责,意思就是,他作相反行为时,他应受制裁”。我国法学家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学者将法律责任界定为:法律责任是由特定的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也有学者认为“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在这里澄清几个相关概念:法律责任不同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承担法律制裁,在主动承担的情况下,就不存在法律制裁。法律责任不同于法律义务。比如:在存在义务的条件下,如果义务人正确地履行了义务,也就不发生责任问题。因此,法律义务、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是三个密切相关但又不

能等同的概念。

二、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产生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一)解读法律责任的含义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解读法律责任的含义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经济法学者提出要考虑责任的积极功能,扩张责任的含义。

1、经济法的发展催生了经济法责任。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公法”与“私法”的界限被打破,并走上合作与融合,“国家之手”也开始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经济法责任具有鲜明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经济性是指它是国家协调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责任;社会性是指这种法律责任直接同社会利益相关,体现着经济法的社会本位。

2、社会责任的兴起促进了经济法责任的发展。经济法被视为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法律部门。经济法责任的发展将有助于社会责任的实现。以公司的社会责任为例来探讨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所谓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但是,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至上的观念决定了传统公司法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倾向于保护股东利益,而不利于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建立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相适应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框架。如:对公司的社会责任实现而言,政府可以采取对那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予以肯定、保护和褒奖等方式来予以推进,并设计出强有力的经济利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打破传统的诉讼理念,授以非股东以诉权,从而保障社会责任的实现。

(二)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产生于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根据经济法的“国家三重身份论”,国家具有三重身份,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经济管理者,还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相应地形成了行政管理权、经济管理权、国有资产所有权。其中的经济管理权是产生经济责任的重要源头。明确规定政府经济管理权的范围、行使程序,承担的相应义务是十分必要的。经济责任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解决政府的低效率及寻租行为。而这种责任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不可替代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局限性。由于民法和经济法的性质、价值、法治理念、调整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以个体利益为本位的民事责任体系无法解决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经济法的责任问题。此外在我国,行政责任的威慑力已大大减弱,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力寻租行为日益猖獗,原因在于行政责任处罚的乏力,现实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能够规制政府的经济行为的责任体系,这就是经济法责任。

2、经济法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的独特性。具体来说:第一,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等基本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后果。(1)经济制裁的方式。包括:罚款、减少、停止或提前收回贷款、强制转移财产所有权,如征购、征用,强制转移使用权,如强制许可使用等。(2)经济行为制裁。包括:强制整顿、吊销生产许可证等。(3)经济信誉制裁。包括:通报批评、撤销荣誉称号、取消或限制从事某些经济活动资格等。第二,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法律后果。这主要是经济管理行为责任和制裁。其制裁方式包括:责令减、免被管理主体原来规定需上交的利润和收费;撤销摊派;停止、纠正或撤销错误或不正当干预、管理行为;限制或剥夺经济管理权等,此外,还包括经济制裁方式如赔偿损失等。

三、经济法责任的特点

(一)从责任目的上来看

经济法责任侧重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受侵犯,这便使它与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有了实质上的区别。

至于什么是社会公共利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公共利益是指广大公民的利益。”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公共利益就是那些广泛地被分享的利益。”笔者则认为,社会公共利益是指社会的个体所共同享有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产品安全、公平竞争秩序和善良风俗维护等内容。

(二)从归责原则上来看

经济法律责任侧重于公平归责。公平归责原则是现代立法的产物,在经济法中广为使用,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和宏观调控中更是如此。

(三)从责任形式来看

限制或剥夺经营资格和经济补偿是经济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

(四)从免责条件上看

经济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主要有: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无责任能力等。

四、现行经济法的法律实施机制及局限性

法律实施机制构成有四个要素,即守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我国现行经济法的法律实施机制是沿用民商法、行政法的实施机制。对于违反经济法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受损害的个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对于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却没有办法提起诉讼,即现行法律不承认公益诉讼。

我国现行经济法没有独立的法律实施机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忽视了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其二,忽视了经济法保护的权利与民法、行政法保护的权利的区别。法律责任的局限性决定了经济法律责任存在局限性。屡禁不止的、大量存在的违法现象告诉我们:法律责任的作用是有限的,仅有惩罚是不行的。要充分认识到法律责任并不是保护法律关系不受侵犯的唯一手段和措施。

实际上,在经济法研究中,不少研究者都已经注意和认识到了经济法律责任制度在保护经济法律关系方面的局限性,并已开始用“奖励”与“惩罚”并举的模式构建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制度。

如杨紫煊教授就主张应实施奖惩制度,保护经济法律关系,认为:“在经济法中,国家既对惩罚又对奖励做出了规定,并且均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经济法的特征之一。奖惩制度是经济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刘隆亨教授也主张建立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制度,并认为“对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经济法规定的各种奖励措施,也是重要方法。”王全兴教授同样主张经济法责任制度与经济法奖励制度并举。

五、经济法法律责任实施机制的完善

(一)完善救济机制——实现经济诉讼

经济法律、法规有权利义务而无诉权,导致了行政与司法的混同现象,使法律判断偏离了司法轨道。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也极少有反映经济法特殊性的程序法规范,造成一直以来经济纠纷案件在本质上是民事纠纷案件的错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诉权理论的不发达。由于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经济冲突越来越趋于综合性,如果在单一的经济诉讼程序中,同时从民事、刑事和行政三方面解决经济冲突中的有关问题,可以保证纠纷解决的彻底性和有效性。

(二)实行经济诉讼应注意的问题

诉讼机制是实现经济法责任的重要手段。目前,经济法责任引起的诉讼一般称为经济公益诉讼。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客观存在并日益严重,虽然法律并无明文规定,但公益诉讼的理念深已入人心,建立健全公益诉讼机制已是学界共识,建立独立的经济公益诉讼程序是必然之举。这样可以确保违反经济法责任的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经济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第一,侵犯国有及集体所有资产的案件;第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第三,妨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案件。

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是一条基本的原则或规律,其理由是宏观调控行为不具有适格的原告和被告,法院也没有能力解决此类纠纷且此类纠纷也不适合法院来解决。

在建立经济公益诉讼时,要借鉴共同诉讼和代表诉讼的理论,其有代表性的问题包括:打破原告适格理论、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诉讼费用制度、奖励胜诉原告制度等。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邓峰.论经济法上的责任[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9).

3、邢会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探析[J].人大复印资料,2003(1).

经济法责任范文篇10

关于法律责任,现代法学家对它的理解主要是强调责任的可归责性和处罚性。凯尔森指出:“法律责任是与法律义务相关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要对一定的行为负责,意思就是,他作相反行为时,他应受制裁”。我国法学家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学者将法律责任界定为:法律责任是由特定的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也有学者认为“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在这里澄清几个相关概念:法律责任不同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承担法律制裁,在主动承担的情况下,就不存在法律制裁。法律责任不同于法律义务。比如:在存在义务的条件下,如果义务人正确地履行了义务,也就不发生责任问题。因此,法律义务、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是三个密切相关但又不

能等同的概念。

二、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产生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一)解读法律责任的含义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解读法律责任的含义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经济法学者提出要考虑责任的积极功能,扩张责任的含义。

1、经济法的发展催生了经济法责任。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公法”与“私法”的界限被打破,并走上合作与融合,“国家之手”也开始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经济法责任具有鲜明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经济性是指它是国家协调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责任;社会性是指这种法律责任直接同社会利益相关,体现着经济法的社会本位。

2、社会责任的兴起促进了经济法责任的发展。经济法被视为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法律部门。经济法责任的发展将有助于社会责任的实现。以公司的社会责任为例来探讨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所谓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但是,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至上的观念决定了传统公司法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倾向于保护股东利益,而不利于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建立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相适应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框架。如:对公司的社会责任实现而言,政府可以采取对那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予以肯定、保护和褒奖等方式来予以推进,并设计出强有力的经济利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打破传统的诉讼理念,授以非股东以诉权,从而保障社会责任的实现。

(二)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产生于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根据经济法的“国家三重身份论”,国家具有三重身份,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经济管理者,还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相应地形成了行政管理权、经济管理权、国有资产所有权。其中的经济管理权是产生经济责任的重要源头。明确规定政府经济管理权的范围、行使程序,承担的相应义务是十分必要的。经济责任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解决政府的低效率及寻租行为。而这种责任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不可替代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局限性。由于民法和经济法的性质、价值、法治理念、调整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以个体利益为本位的民事责任体系无法解决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经济法的责任问题。此外在我国,行政责任的威慑力已大大减弱,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力寻租行为日益猖獗,原因在于行政责任处罚的乏力,现实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能够规制政府的经济行为的责任体系,这就是经济法责任。

2、经济法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的独特性。具体来说:第一,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等基本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后果。(1)经济制裁的方式。包括:罚款、减少、停止或提前收回贷款、强制转移财产所有权,如征购、征用,强制转移使用权,如强制许可使用等。(2)经济行为制裁。包括:强制整顿、吊销生产许可证等。(3)经济信誉制裁。包括:通报批评、撤销荣誉称号、取消或限制从事某些经济活动资格等。第二,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法律后果。这主要是经济管理行为责任和制裁。其制裁方式包括:责令减、免被管理主体原来规定需上交的利润和收费;撤销摊派;停止、纠正或撤销错误或不正当干预、管理行为;限制或剥夺经济管理权等,此外,还包括经济制裁方式如赔偿损失等。

三、经济法责任的特点

(一)从责任目的上来看

经济法责任侧重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受侵犯,这便使它与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有了实质上的区别。

至于什么是社会公共利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公共利益是指广大公民的利益。”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公共利益就是那些广泛地被分享的利益。”笔者则认为,社会公共利益是指社会的个体所共同享有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产品安全、公平竞争秩序和善良风俗维护等内容。

(二)从归责原则上来看

经济法律责任侧重于公平归责。公平归责原则是现代立法的产物,在经济法中广为使用,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和宏观调控中更是如此。

(三)从责任形式来看

限制或剥夺经营资格和经济补偿是经济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

(四)从免责条件上看

经济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主要有: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无责任能力等。

四、现行经济法的法律实施机制及局限性

法律实施机制构成有四个要素,即守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我国现行经济法的法律实施机制是沿用民商法、行政法的实施机制。对于违反经济法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受损害的个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对于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却没有办法提起诉讼,即现行法律不承认公益诉讼。

我国现行经济法没有独立的法律实施机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忽视了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其二,忽视了经济法保护的权利与民法、行政法保护的权利的区别。法律责任的局限性决定了经济法律责任存在局限性。屡禁不止的、大量存在的违法现象告诉我们:法律责任的作用是有限的,仅有惩罚是不行的。要充分认识到法律责任并不是保护法律关系不受侵犯的唯一手段和措施。

实际上,在经济法研究中,不少研究者都已经注意和认识到了经济法律责任制度在保护经济法律关系方面的局限性,并已开始用“奖励”与“惩罚”并举的模式构建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制度。

如杨紫煊教授就主张应实施奖惩制度,保护经济法律关系,认为:“在经济法中,国家既对惩罚又对奖励做出了规定,并且均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经济法的特征之一。奖惩制度是经济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刘隆亨教授也主张建立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制度,并认为“对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经济法规定的各种奖励措施,也是重要方法。”王全兴教授同样主张经济法责任制度与经济法奖励制度并举。

五、经济法法律责任实施机制的完善

(一)完善救济机制——实现经济诉讼

经济法律、法规有权利义务而无诉权,导致了行政与司法的混同现象,使法律判断偏离了司法轨道。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也极少有反映经济法特殊性的程序法规范,造成一直以来经济纠纷案件在本质上是民事纠纷案件的错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诉权理论的不发达。由于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经济冲突越来越趋于综合性,如果在单一的经济诉讼程序中,同时从民事、刑事和行政三方面解决经济冲突中的有关问题,可以保证纠纷解决的彻底性和有效性。

(二)实行经济诉讼应注意的问题

诉讼机制是实现经济法责任的重要手段。目前,经济法责任引起的诉讼一般称为经济公益诉讼。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客观存在并日益严重,虽然法律并无明文规定,但公益诉讼的理念深已入人心,建立健全公益诉讼机制已是学界共识,建立独立的经济公益诉讼程序是必然之举。这样可以确保违反经济法责任的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经济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第一,侵犯国有及集体所有资产的案件;第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第三,妨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案件。

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是一条基本的原则或规律,其理由是宏观调控行为不具有适格的原告和被告,法院也没有能力解决此类纠纷且此类纠纷也不适合法院来解决。

在建立经济公益诉讼时,要借鉴共同诉讼和代表诉讼的理论,其有代表性的问题包括:打破原告适格理论、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诉讼费用制度、奖励胜诉原告制度等。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邓峰.论经济法上的责任[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9).

3、邢会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探析[J].人大复印资料,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