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经济法责任的单独

时间:2022-04-28 04:53:00

小议经济法责任的单独

摘要:经济法责任是不同于民法责任、行政法责任、刑法责任的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有其独立的条件和表现。本文首先从经济法实现路径的特殊性、社会的现实需要等角度来分析经济法独立的依据,然后又阐述了经济法责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分析了经济法责任的内在属性,最后揭示了经济法责任独立的意义。确立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地位,是完善经济法理论体系的要求,也是新的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的需要。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责任;国家调节;社会公益性;独立

Abstract:Economiclawresponsibilityisdifferentfromcivilliabilityresponsibility,administrativelawresponsibilityandcriminalresponsibility,whichisanindependentlegalresponsibilities,theconditionsandperformanceofitsindependence.Firstly,Ianalysisfromtheeconomiclawofspecificity,socialrealityneedsangleeconomiclawindependentbasis,secondlyelaboratedoneconomiclawandthecharacteristicsofliabilityform,theanalysisoftheeconomiclawofresponsibilityinherentattributes,finallyrevealedtheeconomiclawindependentresponsibilitysignificance.Economiclawestablishingtheindependentstatusofresponsibility,thesystemissoundeconomiclawtheory,butalsothenewsituation,thedevelopmentofthesocialistmarketeconomyandregulatingmarketeconomicorder,theachievementof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purpose.

Keywords:Economiclawliability;Stateregulation;Socialpublicwelfare;Independent

经济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各国出现的一个新的法律部门。[1]它的出现,引起传统法体系的重大变化,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法学家们的密切关注和研究热情。由于是新事物,人们对其认识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加上各界人士的思考角度和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人们对经济法各个方面的认识并不一致,尤其是对其本质属性的把握不同导致了对其它方面问题认识的差异。本文拟对经济法责任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求抛砖引玉,与各位人士共同探讨。

经济法领域是否存在法律责任问题?是否存在经济法上的法律责任?经济法是否有自己独立的法律责任形态?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法学界,别是经济法是否存在自己独立的法律责任,经济法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其研究的难度大,所能依据的材料少,对于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研究总的来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逻辑性,前景令人担忧。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法责任概念及其独立依据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一直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有人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由经济法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以及法定的损害结果的发生,而使有责主体必须承担的否定性的经济法后果。[2]这种观点将经济法责任作为经济法律关系正常运行的保障,强调责任对主体的不利性;经济法责任除了因主体行为具有违法性而产生外,因特定的损害后果的发生而产生。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义务或不正常行使经济法权利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其中,前种的情况比较常见,指政府机关行使经济权利超出了法定的权限范围或行使经济法权利的形式、程序不对,侵犯了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权利的责任。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责任是违反了经济法律的规定,当对国家或受害者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种方式是从法律责任的一般理论上来看待经济法责任,一般法律责任理论在经济法领域的具体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责任其实是不经济责任,指对社会利益造成不经济后果的不经济行为或不经济事故,行为人要承担责任。[3]上述表述都有各自的道理,但从中可以看出其共同的主旨是: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义务,侵害了经济法权利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经济法责任独立的依据

1.从法理的层面来分析

我们认为,只要责任主体违反了法定的义务,就应当承担否定性的后果,就应当有所谓的第二性义务存在。既然经济法对主体的权利义务已有规定,明确了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只要相关主体违反了经济法规范,同样应该承担经济法上的法律责任。所以在承认一般的法理,同经济法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前提下,就可肯定地推知,经济法这个独立的部门,律责任也同样可独立存在。再者,何法律部门都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法律责任,是法律强制性的体现和法律能够在现实中发挥作用的前提。

2.从经济法的实现路径的特殊性来分析

法律责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各种法律责任的形式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法律责任的本质在于对责任主体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但责任主体能被剥夺的权益的种类毕竟是有限的,法律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出不同类型的责任形式。[4]可以说,法律制度发展越成熟,所能发展出来的责任形式就越少。因此,当近现代的法律制度成熟以后,法律责任的形式早已被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瓜分完毕,而且为了表示它们之间的责任形式既不能相互代替,也不能相互重合,把从内容上相同的责任设置成不同的责任。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没有机会和其他传统法律部门对法律责任形式进行瓜分,所以在运用一些新兴的责任形式的同时,也借用了其他传统法律部门的责任形式,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司法效率,可以说,经济法责任对传统法律部门法责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路径依赖。但这种实现路径是与其他部门法的实现路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它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和注重社会经济政策、实现社会中财富的增值为价值目标。所以,用经济法责任包含着其他部门法责任的特点来抹杀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观点不仅不能成立,反而还凸现了经济法责任的包容性、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的特点。

3.从社会现实需要的角度来分析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许多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得以产生,例如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社会保障、就业、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问题、市场监管问题、企业法的创新以及企业内部权力如何配置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甚至依赖于经济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因为这些新现象所引发的矛盾以及他们的责任承担不是原有的民法、行政法和刑法责任形式做能解决的,所以,这就需要增加新的应对策略。[5]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责任,其运用、发展以及理论上的完善不免会受到传统法责任的理论质疑以及现实情况的制约,这也是与经济法主体理论不够成熟和完善密切相关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法责任得以出现,如经济失误赔偿责任、惩罚性赔偿、实际履行、引咎辞职等等,也使经济法责任日益成为一种独立且不断完善的责任形式。

4.从法律部门的区别来分析

(1)产生的依据和过程不同

经济法责任产生的直接依据是行为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的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而其过程则是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与宏观调控。

(2)实现方式不同

民事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以财产性为代表的民事制裁为主,而行政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则是以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为代表的行政制裁为主,而刑事法律责任则是以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为代表的刑事制裁为主。经济法中民事制裁、行政制裁与刑事制裁都存在,民事制裁的处罚与行政制裁的处罚同时并重。

(3)责任的追究程序不同

民事责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民事诉讼程序和仲裁程序,行政责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刑事责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刑事诉讼程序;经济法责任的追究程序则是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并重,甚至经济法中的某一特殊领域的法还有自己更加特殊的责任追究体系。例如,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来看,成立了特殊的执法机构等。

(4)经济法责任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公益性

民事责任主要是考虑了平等主体的利益保护问题,以说是以个人为本位,且这个本位强调的是个体的经济利益(财产利益);行政法则是以最终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为本位的,这个本位强调的更多的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问题,而刑法则是更多的强调了国家利益与公民人身利益。[6]只有经济法是为了社会经济总体和长远利益,是为了社会经济的和谐、效率、公平和正义。比如公用企业的涨价要召开听证会制度,反垄断制度,经济交往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制度等等。

综上所述,经济法责任是不同于民法责任、行政法责任、刑法责任的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有其独立的条件和表现。笔者认为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前提在于经济法的独立,要把握经济法责任的独立首先要把握经济法的独立。经济法的独立在于它有区别与其它法律的本质特征,这个本质特征就是国家调节。经济法责任的形式与其它的法律责任形式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区别它们的关键在于把握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调节,指的是国家对于经济的一种调节机制和调节活动,是国家直接介入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参与和促导,排除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中的障碍,并积极促进和引导其朝着国家意志所希望的方向和轨道运行,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国家调节的价值取向重在经济性和社会性,它与民商法行政法和刑法都不同,它关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它注重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公平。[7]经济法充满了鲜明的社会化精神,这是其它法律所没有的。作为经济法体系组成之一的经济法责任自然也贯穿着这种本质与精神。

二、经济法责任的表现形态及其特点

(一)经济法责任的表现形式

经济法责任的表现形似其实借用了许多其他法律责任的形式,这是由其公法与私法交融的本性决定的,体现的法律思想完全不同。

1、财产责任与非财产性责任。

这是经济法义务违反人因其行为给国家、社会、特定的组织或公民造成财产或其它经济利益的损害,应当以属于自己的财产给被害者以补偿同时对义务违反人进行惩罚的责任承担方式,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双倍赔偿制度,便兼具补偿与惩罚的双重功效。

2、行为自由责任(能力责任)。这是经济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行为受到某种限制为代价承担责任的方式。济行为受到限制是指限制或剥夺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资格或手段,制其某些经济行为方式。例如,价格法规定的有关公用企业抬价的听证会制度。

3、经济信誉责任。

这是经济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信誉受到损失为代价的承担责任方式。所谓经济信誉,是指经济活动中同他人经济交往方面的信用和声誉。对于企业和其他经营者来说信誉是其从事经济活动的生命。例如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伪劣产品的通报、批评等。

4、经济管理责任。

这种责任形式适用于管家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人员。如在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许多管理人员都被追究了相应的责任。

(二)经济法责任的特点

经济法责任的鲜明特征,不仅由经济法本质决定,同时也是由经济法产生于现代型的市场经济社会这一特殊背景所决定的。这些特征也表明了经济法责任是立足于整体、长远和协调的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合我们所一直提倡和推崇的科学的发展观。

1.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媒介

经济法责任这一特征不同于广义上的公益性。所谓公益性是指既不以国家为中心也不以个人为中心,而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是所有法律主体享有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公害、防止产品安全、公平竞争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维持等内容。对公益的保护途径多样,民法而言,其责任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责任,是个体对个体的责任;民法通过对单个人的违法行为的追究来维护整个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安全和有效性;就行政法而言,责任是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法规定的义务而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法律强制加害人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8]这是个体对国家的责任,通过对国家利益的保护促使个人、集体乃至社会利益的实现;经济法责任对社会公益的维护是指,在市场主体的竞争、交易关系中,一主体的行为造成了整个市场交易秩序的动荡与不安,相关主体之间并未发生侵权行为或未有触犯行政法规、刑法的情形时,于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而对有关主体进行的责任追究。在对待社会公共利益这一问题上,济法责任的特殊性就在于:同于民法和行政法,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对相关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济法责任的作为方式是以社会公益的被损害为媒介和依据来达到对相关主体行为进行规制的目的的。

2.兼具惩戒性和补偿性,以惩戒性为主

经济法责任在对被破坏的正常社会秩序予以恢复的同时,给破坏者以否定性的评价,两个方面是经济法责任实现所带来的效率表现,比其他部门法责任只注重惩戒性的特点更为科学和有效。经济法责任不同于民法责任的突出特征就是,对于补偿性而言,惩罚性作用占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就是说对经济法客体即整体利益的保护要重于对具体对象的保护,主要的不在于补偿经济关系主体所受的损失,是对责任方施以惩罚使其为这种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为当社会成本一旦形成和发生,仅靠私法上的赔偿已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了,必须以惩罚的方式来使违法者付出代价以起到警世的作用。

3.不均衡性

经济法责任主体可分为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为调控主体的政府机关和作为受控主体的市场主体分别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前者享有的权力多,义务少,后者享有的义务多,权力少。这种权力、义务的不等性就造就了他们在责任分配上的不均衡。[9]政府主体具有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职能,它一般承担经济侵权责任和经济补偿责任。而市场主体一般承担强制履行责任、赔偿、补偿责任和被剥夺特定权力能力的后果,这种区分相对于传统部门法而言更为清晰,使得主体之间的责权明确,容易做到惩戒与奖励的公平和公正。

4.复合性

所谓复合性是指经济法责任在形式上大量采用了传统上属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形式。经济法作为新兴的部门法,综合使用了各种法律责任的形式,然在民法、行政法和刑法上也有借用其他部门法责任的形式,大多属于个别的情形,济法责任与它们相比则具有明显的形式上的复合性。

三、经济法责任独立的意义

1、确立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是经济法自身理论不断完善发展的需要

要证明经济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仅要看经济法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调整对象,要看经济法是否有其独特的调整机制。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其独立地位的确立对经济法自身的发展和经济法制建设,都有重大的意义,济法如果没有独立的法律责任,没有可强制实施的惩罚手段,就不能实现其在社会中维护秩序和正义的基本职能,就如一把不燃烧的火,缕不发亮的光。

2、确立经济法责任独立是实现经济法自身调整机制重新设计的需要,是完善法治,更好地促进经济法主体守法执法的需要

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和保护的权利区别于民法、行政法。因此,仅适用民法行政法的调整机制在现实中会出现很多困难。用韩志红教授的一句话来说:“仅用民法行政法的调整机制适用于经济法就一定会出现‘梗阻’现象。”有鉴于此,须在经济法调整机制的设置上做出重大变革,设一种新型的责任形态来弥补行政责任等弊病和不足,传统法律责任之精华,摈弃传统法律责任之流弊。如此,能使违法者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10]在扬弃和改造时,比如可以通过我国法院来追究违反经济法,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立公益诉讼制度,大追究经济法责任的诉讼主体,括公权主体(即检察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和私权主体(即私法人、个人和非法人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团体),只有通过对自身调整机制的不断完善,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社会利益。诚然,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不能无视我国经济法调整机制对基础建设薄弱,权利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实,场经济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大量存在,若能将经济法责任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责任形式确立下来,可以使经济法主体有法可循,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在经济管理中,根据经济违法行为的不同性质,不同过错程度和不同损害后果等,准确划分与其他法律责任的界限,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执法,更好地体现经济法治的优越性,我们不难想象,没有法制的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没有完善的经济法对传统部门法的缺陷的及早弥补和对新型领域的及时规范,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权利和市场机制、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社会公益性与个体赢利性,公平与效率等多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就缺乏了制度的恒久保障。[11]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创设一种独立的、新型的经济法责任实乃现实之所需,潮流之所向,民心之所归。

3、确立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地位,是新的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的需要

首先,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在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如何在经济稳步增长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何处理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的下岗再就业问题,如何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难题,事实证明仅仅靠原有传统部门法的责任形式已不能有效地制约市场主体的各种经济违法行为。所以,超越传统的三大责任形式,构建一种新的经济法责任形式,能产生原有责任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威慑力,从而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秩序。

其次,我国已经加入WTO,WTO规则注重的是政府的经济调节而非行政调节。因此,我们应当把长期以来形成的按行政理念执行经济法的这种错误的执法模式转到重视经济关系内容的经济调节以及运用经济法措施的模式上,但现行的经济法规中,行政责任大量存在,极大地阻碍了这种转变的完成,所以就更需要用经济法责任来弥补行政法责任的不足。

再次,没有法制的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人为的干涉,而没有完善的经济法对传统部门法缺陷的及早弥补以及对新的领域的及时规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权力和市场机制、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社会公益性和个人赢利性、公平和效率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就缺少了制度的恒久保障。当前,基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和WTO规则对我国市场体制完善所施加的现实压力,以及我国经济法的迅速发展和完善,确立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地位就显得更加迫切与紧要!

四、结论

经济法的存在首先是公法与私法相融合的结果,是社会利益的集中体现。正如一位法学家所说的:19世纪末以来法哲学全力建构出的社会利益理论,直接导致了经济法对新的价值即社会整体利益的追求,并成为现代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基础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现代经济法不以国家为本位,也不以单纯的个人利益为本位,而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经济法主体实施了违反经济法律规范的行为,给有关相对方造成损害的同时,必然会破坏经济关系的正常运行,若不加以制止,必然给整个社会利益带来损害。[12]就经济法责任而言,由于有责任一方损害的不仅是个别相对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在整体上损及了社会共同利益,因而即使有关个别主体对这种损害行为不加以追究,有责主体仍必须承担一定责任。通过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确立,进而发挥其应由的作用就可以使得经济法的社会利益本位更加突显。这正是我们明确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