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机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23:46:16

疾控机构

疾控机构范文篇1

(一)导向作用

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对疾控体系形成了新的需求与期待,而文化建设是很好的切入点。文化建设可以对疾控的工作管理方式和疾控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及工作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引导疾控工作者更好地协调个人与各方面关系,确保疾控机构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凝聚作用

通过疾控文化的宣传、渗透、培育,可以将疾控内部的各种力量统归于共同的目标和方向.自觉提升理想信念,规范服务行为。通过文化这一黏合力,以统一的价值观为标杆,就可提高个人的思想信念、情感追求及责任使命感,并将个人的利益与疾控事业的大目标相结合,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

(三)激励作用

疾控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尊重职工各项利益,科学化的人文化的管理,以此激发疾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自觉地将自身利益融入疾控中心的整体利益中,从而达到与疾控事业共荣辱的思想境界。

(四)监督作用

基于民主与集中成形的科学合理的疾控文化,一旦到疾控全体人员的认可,就可在群体中产生共鸣,促成工作团队内部形成尊重、坦诚、进取的环境,继而达到自我规范、相互约束、彼此监督的和谐境界。

二、疾控机构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今文化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疾控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是,疾控文化建设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使得文化建设的实践性出现了偏差,制约了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精神提炼较为宽泛

文化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体或合成体,其建设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作为先导。目前,各级疾控机构正努力推进文化建设,但其精神目的和物质目标的确定需要一个长期的提炼过程。在文化建设之初,大多是结合实际,笼统宽泛地提出一个疾控精神方面的大方向,但如何将其进行分解细化、落到实处、实践更新还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否则文化建设只流于几个名词、一句空话。

(二)个性特色不够明显

疾控机构不同于其他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也不同于其他医疗机构,要使本机构文化建设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就需培育和形成一种独特的疾控机构文化。目前,各级疾控机构还缺乏主动性,往往是被动于具体服务项目或服务内容的更迭或增加,把增加服务项目作为文化特色的建设抓手,这是对文化建设的误解。

(三)职工参与面较窄

文化建设讲究全员参与,而不仅是管理层或设计者的单方想当然行为。机构文化建设过程中,设计层提出的建设方案必须由职工自觉去参与执行。而目前往往是设计者过分刻意讲究文化的语言性、标语化、广告化,使得文化建设中目标确立大而空,高而远,脱离工作实践,目标执行多落于纸上,处于静态中,不能得到基层职工的广泛响应。

疾控机构范文篇2

关键词:疾控中心;健康体检;公共管理;新时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人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不再单一满足于当前的生活方式和自身的身体状况,更多的人们开始对疾病控制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使自己的身体状况得到更好的照顾。例如,很多人开始通过药物和手术的方法来预防自身的疾病,对疾病进行控制。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医疗情况来看,仅有10%的健康人会在医疗上花费费用,注重自身的疾病控制,而另外70%的人都是患病以后才会注重疾病的治疗,其余20%的人,即使患有疾病都没有意识到治疗的重要性[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在新时期阶段,疾病控制机构如何对健康体检进行公共管理进行研究,以此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1疾控机构的重要性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责主要包括:对全国各项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对突如其来的医疗卫生事件做应急处理、流行病的相关信息、对疫情等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对危害社会的疾病进行监控、对全国人民进行健康教育、对技术进行指导、承担检测分析职能、进行疾病的研究等。其中,疾病控制机构对健康体检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疾控机构对人们进行健康体检,可以有效使病情得到控制。人们通过定期检查和体检,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确保人们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自身患有的病情,从而更好地接受治疗和检查。另外,通过健康体检,还可以排除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使传染源在源头上得到控制[2]。

2新时期疾控机构对健康体检公共管理的背景

(1)国外:通过疾控机构进行健康体检公共管理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内容,这关系到国民的健康。例如,在欧美等国家先后对国民的健康体检和疾病预防建立了相关的机构,使国民的健康状况得到管理。尤其是针对美国来说,由于美国的经济较为发达,因此对于美国来说,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系统。通过对健康体检公共管理的经济学进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公共管理对国民进行健康体检和病情控制预防可以使国民的医疗成本得到减少,同时还能够使国家更加繁荣。因此,针对国外已经成功的案例可以得出,在新时期阶段对人们进行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3]。(2)国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早在2013年的时候,我国的老年人已经超过2亿人口大关,因此,疾病的多发性也在不断增加。另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熬夜、抽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明显,导致更多的年轻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等。据统计,就2012年一年,就有80%的年轻人死于慢性疾病。因此,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之下,疾病控制机构不能再满足于过去传统的控制方法,而是要对人们进行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自从十七大以来,国民健康就被列为是医疗卫生的工作重点,十八大以后,对国民健康管理的要求又有了新的提高,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以人民健康为服务的重点,现在,在刚召开不到半年的中,又对国民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不再以疾病治疗为主,而是全面开展健康体检,因此,国民的健康体检和疾病的预防已经成为政府及疾病控制机构的重点工作内容[4]。

3疾控中心公共管理现状分析

(1)服务意识不强:目前,我国修订了与疾控机构健康体检有关的医疗卫生政策,但是很多疾病控制机构对此不够重视,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导致很多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弱,在对群众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应付了事,没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使得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效果差,没有起到真正的健康体检作用。(2)缺乏健全的制度:有些疾控机构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公共管理制度,甚至建立的制度与实际不相符,形同虚设,因此,很多疾控机构在进行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过程中,没有将制度落实到位,导致服务体系不到位,工作无法得到落实。

4疾控机构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探索

(1)加强疾控机构对领导的管理:疾控机构的体检部门一般属于一个下属的分支机构,其职能主要是对人民群众进行医疗体检,从而对人们的身体情况进行诊断。目前,体检中心的职能不仅是发现疾病,而且逐步上升为对体检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因此,在进行疾控机构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对机构负责人进行管理,加强和完善管理制度,使体检项目流程化,并且明确体检的目标。因此,只有从加强疾控机构对领导的管理,才能有效对疾控机构的后续工作进行开展[5]。(2)对疾控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为了能够使群众更好地进行健康体检,就要对疾控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体检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体检能力得到加强。针对疾控机构的工作人员来说,应当聘用专业的医疗工作者,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疾控机构应该经常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为体检人群进行更好的服务。(3)加强体检中心的硬件设施:由于我国很多疾控机构的体检设备比较老旧,因此,在进行体检的过程中,很多指标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给医生进行病情判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另外,老旧的体检设备给体检人群的体验感比较差,因此在进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体检中心的硬件设施。例如:购买新的体检设备,采用计算机管理及网络手段,不断完善体检系统,形成全国联网的态势,使人们在异地就诊时,也能够调出其体检档案,为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6]。(4)完善健康体检的制度建设:疾控机构在进行健康体检服务的过程中,要加强和完善健康体检的制度,使工作人员在服务体检人群的过程中,有服务意识,深刻把握和理解体检对人们的重要性。例如:疾控机构应当在本单位内部对所有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开展一定的活动和专题教育会,通过创建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工作人员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制度,使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认真负责,确保体检质量。另外,针对工作人员来说,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和优胜劣汰制度,使员工的各项技能得到提高,从而也避免了浑水摸鱼的员工[7]。(5)加强聘用从业人员的考核和培训:提高聘用从业人员的入职门槛,对老员工实现定期培训和考核,实施优胜劣汰制度,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学历和相关证书进行严格的考核。合理对资源进行配置,根据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合理安排合适的岗位,杜绝裙带关系和改善一人多职现象。(6)推动网络一体化建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疾控机构在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也要实现信息一体化功能。信息一体化就是指对体检人群进行体检以后,其体检报告可以以网络报告的形式告知患者,例如:通过关注疾控机构的微信公众号,通过绑定个人信息后,就可以在手机上轻松查阅自己的体检报告;又例如:疾控机构创立属于自己的APP,使体检人群通过登录以后,查阅自己的体检报告。同时,在进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体检人群就诊,应当加强全国网络的信息联网技术,使群众在异地医院也能够轻松就诊。

5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加强疾病控制机构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建立健全疾控机构的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培训、加强设备的更新和网络技术等公共管理工作,使疾病控制机构健康体检的职能得到更好的完善,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时也使人们对自己的健康有更进一步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熊英.疾控机构健康体检的优质服务方法与体会[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6,31(3):191-193.

[2]付立新,邓甘露,田炳秋.疾控机构健康管理信息技术支持与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5):105-106.

[3]王松,何南江,姚海波.浅谈新时期疾控机构如何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J].祖国,2016,34(14):135-136.

[4]高彬.对县级疾控机构开展健康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2):243-245.

[5]郑红英,李海麟,许信红.疾控机构体检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5):625-626.

[6]丁莉.新时期疾控机构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探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5):565-566,570.

疾控机构范文篇3

疾控机构档案管理现状

疾控机构的工作大多围绕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重大疫情的应急处置等内容开展,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原始数据及资料都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因此,疾控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现阶段,疾控机构的档案主要分为传统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其中纸质档案占机构档案的主体地位,管理方式仍以人工管理为主,电子档案管理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数字化程度比较落后。传统档案管理现状目前,疾控机构的传统档案主要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财务档案、基建档案、合同档案等,管理方式采取人工管理,归档文件每年由单位内设部门自行整理、移交。由于对档案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不同,各内设部门的归档范围仅限于基本的收文、发文收集,业务工作办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有价值的文件往往会产生缺失,归档时还容易出现同一文档被不同部门多次归档,极易造成档案的不完整或重复并存的情况。同时,由于缺乏归档意识,一些保存价值较高的文件或合同的原件往往被留存在各处室,导致机构档案的不完整,这样不利于档案的管理与利用。除此之外,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审批是当前疾控机构档案借阅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遇审批人出差等情况只能延后,降低了档案利用的时效性。而传统财务、基建图纸等档案的案卷目录相对简略,无法直观地反映出案卷的具体内容,导致档案查找时间较长,浪费人力资源,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存在较大弊端的疾控机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工作需求。电子档案管理现状自2012年以来,我国疾控机构开始逐步推进办公自动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于当年正式运行协同办公省级公文节点,各省级疾控机构的文件传输完全采取电子传输方式,除涉密文件以外的公文,全部停止纸质流转,各机构内部的收文、发文全部开展数字化管理。截至目前,各省疾控机构已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模式,每年流转的电子文件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以某省级疾控中心为例,2012年至2016年电子公文归档增长情况见图。在办公自动化基础上,2015年中国疾控中心通过引进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每年定期从电子办公系统中通过抓取数据的方式实现电子文件的迁移。在档案管理系统中,通过对原始电子文件进行分类筛选、鉴定,填写归档编号及各类要素,最终完成全部的归档流程。各类电子档案的全宗、案卷及类目管理,均可实现在档案系统中进行管理。档案查找时,除件号、发文字号等检索条件外,还可在电子案卷目录中对具体内容进行备注,缩短了查询时间,提高了档案查找的正确率及工作效率。借阅审批模块目前正在开发中,完成后可在档案系统中实现电子审批,能够简化档案借阅的流程,保证档案的时效性。

疾控机构未来档案建设趋势

通过对疾控机构传统档案及电子档案的管理现状对比分析发现,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传统档案管理25002000150010005000图某省级疾控中心电子公文归档数量增长情况20122013201420152016数量/件模式的弊端,进一步优化档案管理环境。同时,数字化管理模式既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又可以简化借阅流程、缩短档案查找时间。数字化档案管理还可以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节省档案存储空间,解决档案库房空间不足等问题,保证档案查找的准确率和时效性。综上所述,当前档案建设环境下,数字化档案建设既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又有利于提升疾控机构整体档案管理水平,是未来疾控机构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

疾控机构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疾控机构范文篇4

在新的建设要求下,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范围与方式跟过去也有很大区别,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可以进一步发挥网络技术在疾控机构实验室质控工作中的优势作用,克服传统实验室质控工作管理空间和地理的局限,充分实现疾控机构实验室质控工作与信息服务的互补性,扩展实验室质控工作的覆盖范围。此项目不仅是目前疾控机构实验室质控工作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重点,同时也对疾控机构更新工作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卫生应急工作对实验室工作的要求。

2系统需求分析

目前,实验室质量控制重点工作集中在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申购的可行性认证、购买仪器检定校正等外部服务和确认方法应用能力等工作上,随着计算机开发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加强科研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引入信息化手段、挖掘新型管理模式潜在效益已迫在眉睫。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的本质就是一个专门服务于疾控机构的在线式实验室质控管理工作的辅助系统,系统需求体现在:(1)多方式:系统依据实验室质控工作过程中各种工作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充分实现资料展示、资质评审、学习分享、考核专栏、交互协助和系统管理等功能。(2)规范化:系统将改变传统的实验室质控工作管理环境,根据不同的质控工作要求,制作实际工作中规范化的系统工作流程,提高实验室质控资料和方法等项目报送的申请审批效率,突破审批部门和申请部门的时间地域限制。(3)安全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入侵手段正逐渐扩大化和复杂化,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和完善安全防护技术,才能更好地保护系统。确保系统对各级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并设置相应的权限隔离措施,加强系统公告和信息的内容审核,利用合理的设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系统风险和故障。

3系统体系建设

3.1系统功能体系架构。通过对疾控机构实验室质控工作的需求分析,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平台设计以安全性、可控性和可用性为主体思想,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登录、质控管理、申请审批、流程设计、流程监控、字典维护和系统管理等七个子系统,对菜单导航、功能框架以及使用界面的设计,不仅体现视觉效果,更注重用户的系统使用舒适程度;实验室质控管理功能设计以专业角度出发,设计包含多种质量控制项目的资料对比、流程个性化设计调整、用户角色自定义等多样功能,确保实验室质控工作的有效开展。3.2系统功能逻辑架构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实现,与B/S中的客户层、Web层和数据层三层体系结构相对应,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功能架构设计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界面层、应用层和数据层,系统界面层功能设置可以提供可视化图形界面;应用层可响应客户请求,实现资料修改和流程内容设置;数据库的设计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重中之重,数据层可实现数据资料的存储、管理、上传和下载,用于用户档案库、质控资料资源库以及数据资源库等信息数据库建设,层级功能设计既有独立性,同时兼具通用性、兼容性和易操作等优势特点。

4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的实现

经过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后,疾控机构实验室质控管理平台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系统功能模块主要设置为用户登录系统、普通用户系统、质控管理员系统和系统管理员系统模块,不同的用户通过各自的访问权限,使用不同的权限登录系统。4.1普通用户系统。普通用户可通过系统实现用户密码管理、质控资料对比、评审资料对比、学习资料获取、绩效考核、交互协助和单位质控评价等七大功能模块,普通用户可根据单位自身需求对质控项目进行申请,同时通过系统内置的查询统计模块对申报流程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极大方便用户在单位实验室质控工作活动中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4.2质控管理员系统。质控管理员功能设计包括对质控信息、质控项目审批和质控资料的管理,质控管理员有权限添加、修改或删除质控项目信息,设置项目的类型和申报权限,通过平台对单位实验室质控管理资料按级别细化进行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所有修改记录的行为将会由系统进行日志留存以便后期进行痕迹查找。系统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与管理,还可对权限进行相关操作,并通过口令来限制不同用户级别的使用权限,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质控管理平台的安全性。4.3系统管理员系统。系统管理员可通过系统实现用户信息管理、单位管理、流程管理、流程角色管理、系统日志管理和备份还原数据库等六大功能模块,系统管理员根据流程进度和要求可及时修改相关流程信息,对系统公告等也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使用户充分体验实验室质控平台的便利性,大大弥补传统实验室质控工作管理的欠缺,提高实验室质控工作管理工作效率。

5结束语

疾控机构实验室质控工作是疾控机构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对实验室质控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结合传统实验室质控工作模式应用于实验室质控管理中的必要性,系统技术主要采取基于B/S三层体系结构和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以用户模块、质控管理员模块和系统管理员模块为主架构,分别提供用户信息管理、科室管理、流程管理、流程角色管理、日志管理、统计分析、项目表单管理等七大功能,使用户和管理人员在功能操作中更加简单和实用。随着疾控机构对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日益重视,实验室质控管理信息化工作未来将成为疾控机构实验室建设工作改革和实践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季英凯.省级疾控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江苏:南京理工大学,2012.

[2]陈柳军,韦启后,潘洁.基层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缺陷与改进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04):445-446.

[3]倪庆,毛宇光.基于B/S模式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安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24(09):133-136.

疾控机构范文篇5

1)相关人员观念落后。虽然档案的信息化与疾控机构的各项业务工作均息息相关,但相关人员观念落后,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档案管理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平时忙于应付其它工作,本身对信息化知识也不熟悉,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是局限;其它业务人员也认为档案信息化可有可无,仅按照要求对业务工作的档案进行归档即可,尚未通过信息化共享提高利用率,因此观念的落后严重阻碍了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发展。

2)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涉及硬件和软件等基础设施,需要购置相关工作设备,而电子产品由于更新速度快,维护费用大,其日常维修、更换、升级等工作均需要相关经费投入的支持。但在实行绩效考核以后,疾控机构的经费供给体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根本上制约了档案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

3)工作标准尚未规范。实现档案统一管理和信息化工作的前提是相关管理工作的标准制度化、规范化。目前虽有一些与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标准出台,但与疾控事业的快速发展相比,还远远不能满足日常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与专业资源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较少,管理软件缺乏,与网络化资源共享相关的安全标准更是欠缺,这些都制约了信息资源的交互利用,直接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实现档案信息化的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建设是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而信息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只有实现档案的信息化,才能冲破档案资源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科学管理,从而为社会和单位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以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最大信息需求。因此,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打破原有思维模式,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利用为先导,用科学发展观对待档案的信息化工作。

2)加快人才培养。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正常、有序、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缺少了专业的管理人员,档案的信息化就无从谈起。因此,一方面疾控机构要制定适合本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全方位地满足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积极适应现代化档案事业的快速革新,加快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和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人员结构,强化业务培训,以提升疾控机构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3)加大建设投入。稳定和充足的经费投入是档案信息化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疾控机构要主动适应经费供给体制的变化,力争将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列入卫生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确保稳定的经费来源;同时,对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科学论证,在依据充分的前提下提出相关经费的预算申请,通过审批配置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软、硬件和管理系统,从而确保信息化工作的有序推进。

4)制定可行制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档案工作管理现代化,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而要确保统一管理,首先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明确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范围、内容、责任部门和执行标准,规范收集、整理、存储、传送、和利用的程序,从而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提高准确性和规范性。

疾控机构范文篇6

关键词:十三五期间;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

一、我国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有关部门正式提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但在当时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我国疾控机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在最近的两个五年计划中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的“十三五”计划期间,我国需要进一步解决上个五年计划中档案信息化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立足于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不断加强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建设,并提高工作质量和成效。

二、思考:目前疾控机构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疾控机构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在过去的“十二五”计划里,我国疾控机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仍然暴露出档案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和数量不足的问题。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在我国的进展比较晚,所以我国常用的档案整理电子办公设备、相关的档案数据库、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等等都比较缺乏,这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疾控机构档案管理的效率。(二)专职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不足。我国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开展相关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专职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人才比较缺乏,同时有关部门对于这些人才的重视程度和引入工作的开展都没有落实到位。专职管理人才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行业质量,所以在“十三五”计划期间,这是我们急需解决和面对的。(三)档案专业人员队伍的整体实力有待提升。专职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对于这些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由于业务水平的参差不齐,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内部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另一方面,相关的疾控机构领导部门对于人才队伍的缺乏监督和培训,这也阻碍了整个队伍实力的提升。(四)疾控机构档案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在“十三五”计划期间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因为在上个五年计划中,我国的档案管理制度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评价,这种不系统和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对于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长远发展是比较不利的。所以在新的“十三五”计划期间,我国需要对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十三五期间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建设强化对策

(一)加强疾控机构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计划期间,我国疾控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需要在“十二五”计划的建设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那么,我们可以从加强疾控机构档案基础设施的建设着手,全面提升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疾控机构的档案基础设施包括:常用的档案整理电子办公设备、相关的档案数据库、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等等。在“十二五”计划期间,我国的疾控机构的档案基础设施存在较多的不足,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完善,但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在新的在“十三五”计划期间,我国的疾控机构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疾控机构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在常用的档案整理电子办公设备的购置上面投入更多的经费,确保疾控机构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得到保障。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疾控机构的档案数据库,确保所有的信息都有效地收纳在数据库中,这样更便于管理疾控机构的数据信息,同时避免重要信息数据的遗失。最后,有关的技术部门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疾控机构信息数据管理的软件系统,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疾控机构的数据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保障。(二)注重专职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引入。在“十三五”计划期间,我国对于各个机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在疾控机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上,因为疾控机构的档案信息包含了大量的健康隐私,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国的疾控机构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专业管理人才的引入,因为只有引入更多专业的管理人才,才能让整个管理队伍的整体实力得到保障。所以在“十三五”的大背景下,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注重疾控机构档案管理专职人才的引入,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这些专职管理人才给予足够的重视,确保这些人有一个好的待遇和重视度,这样他们才能将自己的管理工作做的更细心和认真,同时没有其它的后顾之忧。另外,从“十二五”计划期间我国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事业进度来看,管理队伍的人才数量不足依然是一个影响管理效率的致命问题,所以在新的五年计划中,我国需要解决好之前出现的问题,将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专职人才的引入工作重点对待,这样才能让我国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三)档案专业人员队伍的强化建设。前面我们提到注重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入,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更需要结合“十三五”计划的时代背景,将整个疾控机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队伍整体工作能力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疾控机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综合培训,通过培训,可以让大多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另外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发现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强化疾控机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自我提升意识。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评估和考核体制,这样我们的管理人员才能更有竞争意识和工作动力,最后我们的疾控机构的领导部门需要对于评估和考核成绩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和表彰,对于评估和考核成绩排名靠后的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动员和鼓励,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竞争,可以让我们的档案专业人员队伍的强化建设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同时在“十三五”计划期间,对于全面提高我国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建设工作的成效也是大有裨益的。(四)严格完善疾控机构档案的管理机制。在“十三五”计划期间,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成效,我们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不断完善我国疾控机构档案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让档案管理的工作得到有效的保障。疾控机构的领导部门需要统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指导思想,并重视相关管理制度的贯彻情况。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按照“统一集中保管”的工作方针,严格执行领导部门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者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在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问题上面,要建立更加科学的疾控机构档案管理考核制度,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规条例,将疾控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最后疾控机构的领导部门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工作,这样可以让整个管理制度系统更加科学和高效。

参考文献:

[1]朱海龙.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J].商,2016(33):204.

[2]丁莉,周燕,恽建波,等.新时期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2):242-243.

疾控机构范文篇7

1后勤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1.1创建系统功能体系的架构。通过对疾控机构后勤管理工作的需求进行分析,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系统的设计需要以技术性和实用性为基础思想。创建系统功能的主要框架包括用户登录和物资申请、申请获取、出入库登记以及系统管理等等一些系统,对于一些菜单和功能以及界面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视觉效果,更要重视用户的使用的舒适度,在后勤管理功能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以专业的角度为出发点,创建出多种类型的物资申请表和流程多样化调整以及自定义等等一些功能,以此来保障疾控机构后勤工作的开展。1.2统一信息化标准创建系统整个平台。后勤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有固定资产和资料管理以及查询统计等一同组成的。其中固定资产有报废和验收以及申请的功能。申请资产的过程中需要有多个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之后才可以进行一些采购,这样可以将申请流程变得科学化,并且还可以让管理者及时的了解固定资产的情况。其中资料管理就是一些试剂耗材和一些办公用品的领用和采购,如果此想要使用和领用,需要经过负责人同意后才可以进行物品的发放,如果没有库存,那么就需要申请计划,然后进行采购。查询统计就是对以上两个内容的数量进行统计,依照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查询权限。在这些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与财务系统进行整合的形式,这也是疾控机构中后勤部门西药改进的,财务系统可以与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对接,不论是申请还是报销以及采购,都可以有效的实现信息化模式,可以使得工作人员不再岗位上也能用客户端了解实施情况,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工作中的延误,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2疾控机构的后勤工作及后勤管理系统应用

2.1后勤管理系统应用。疾控机构的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其中后勤保障、物资的流通以及财务管理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后勤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所以,我们能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的模式和渠道来强化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我国的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中,很多企业和单位都有区域网和因特网相连,在企业单位中运用计算机模式来进行工作已经成为现实,互联网的普及积极的创建疾控机构中的网络建设,可以为后勤管理工作提供全新的平台,运用网络信息的模式,可以高效的实现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双向流通,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说服疾控中心的工作可以得到人们的支持。比如疫苗的管理工作运用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提升后勤工作人员对生物制品的管理能力,在过程中不仅可以保障疫苗的质量,还可以减少人力的支出。2.2系统功能逻辑架构的应用。在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系统可以运用B/S三层架构形式,同B/S中的客户层和Web层以及数据层这单中体系相互对应,机构机构中的后勤管理体系平台的形式可以建立为3个层次,依次为界面层和应用层及数据层,界面的功能设计可以是可视化图像模式,应用层可以反映出客户的需求,有效的实现资料修改和流程内容的形式。数据层的建立是后勤管理系统中的中点内容,可以显示出一些数据内容的储存和管理及上传,可以用在用户的档案管理和物资资源库或者是数据资源库等等一些信息数据的建立,每个层级的建立有一定的独立性和通用性,另外还有易操作的优点。2.3ASP技术应用。APS是一种简单容易操作的高级计划系统的编程模式,是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的形式,在疾控机构后勤管理体系中运用APS模式可以有效的实现数据库和其它程序的互相转换,在过程中可以建立和进行Web的应用程序,这种程序可以有效的连接数据库,同时还可以对系统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汇总分析,通过APS技术模式,可以迅速开发出动态和高效率的Web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因为APS动态编程模式可以有效的开发出疾控机构后勤管理中的信息系统,其具备较强的扩展性,系统也特别容易维护,另外程序的开发也比较简单,这些优点都很大程度的满足了后勤管理工作在疾控机构管理中的需求。

3结束语

结合全文,在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服务行业,在我国迅速发现的过程中,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需要创建出一套完善的经营制度和服务制度,以便适应当下疾控工作的特征。针对信息化管理的运用和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人事制度的整改等等一些方面对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进行强化,使得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更加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参考文献

[1]杨顺生.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疾控机构后勤管理工作探讨[J].财讯,2017(05):82-83.

疾控机构范文篇8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疾病预防控制

Abstract:Theapplicationoftotalqualitymanagementin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sbenefittothera-tionaluseoftheresourcesandprovidingbettertechnicalservice,whichnotonlycomplieswiththenationalaimon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diseasecontrolsystem,butalsomeetstherequirementsofpeopletothepublichealthservice.Astheproducingsectorofgovernment’spublichealthservice,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owsocial,politicalandtechnologicalcharacteristics;consequently,itisverycomplicatedandspecialtoadvancethetotalqualitymanagementin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tisnecessarytodesignandestablishthequalitymanagementpatternsapplyingto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toadvancethetotalqualitymanagementefficientlyandsystematically.

Keywords: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即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客户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目前国家对疾病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CDC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如何更好的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和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成为每个疾控机构当前面临解决的首论文要问题,而加强CDC质量管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全面提升疾病控制工作的有效途径。

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TQM因为涉及了关于管理组织的一些根本变化,是一场“质量文化”的革命,必然要打破和改变一些原有关联,甚至要触及部分人员的利益和工作模式,这种改动如操作不当势必会出现人心不稳,事态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TQM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采取适合CDC这种组织环境的方法,要考虑CDC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1·1认识上要充分统一要推进新的管理模式,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认识上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抵触心理以及旧的作者单位: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011)作者简介:陈璐(1972-),女,硕士,主要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思维习惯。任何组织都存在着官僚的一些基本特征,他们惧怕和抵制着变革的发生,在CDC系统内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所以高层管理者往往成为实施TQM的最大障碍,而TQM要取得成功,高层管理人员学会接受变通和革新的重要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1]。高层管理者在内部进行全局观念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分管领导只是作为最高管理者的管理代表对某项工作实施管理权,他要为最高管理者负责也要为疾控中心整体的发展负责,在中心内部制度建设上也要适当调整政绩考核制度,减轻高层管理者的心理压力。并且在CDC中层干部既是TQM的设计者又是推进者更是执行者,所以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同样关系到TQM的成败,应该让他们明白TQM的管理思路、操作步骤、实施TQM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共识。1·2全员参与,全员培训TQM强调的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以自我岗位分析为特点,所以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参与到TQM体系的建设中,对TQM的建立思路和管理要求进行培训,使每位员工都应该明白TQM的管理理念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服务素质,CDC作为社会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部门,首先要明确政府和社会作为我们的客户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提供令他们满意的产品。并且在员工内部要建立“互为顾客”的概念,互相了解和体会对方的需求,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意识才能让每位工作人员将重点放在自我分析上,不断分析自我、完善自我。并且将SOP(标准操作规程)看作是一贯的、具有可预见性的但同时也是持续发展的操作规程,而不断地去改进和完善[2]。

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2·1质量管理组织框架的完善建立层次清晰,职责分明的质量管理组织框架是实施TQM的基础建设和前期准备。质量管理组织框架应分至少三级来建立,第一级是中心管理层,即质量管理委员会,起到决策、评判和裁决的作用,负责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发展目标,明确实施质量管理的步骤与范围,对专业技术内容进行审评,对违规行为进行裁决;第二级是执行管理层,就是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负责TQM的具体推动、组织、检查和落实,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宣贯、组织内部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修改与维护、实施和推动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对工作行为进行符合性的质量检查与考核、对质量体系的实施有效性进行评判;第三级实施操作层,各科室设立质量管理小组或兼职的质量监督员,对各种行为进行适时的质量监管,对本科室的规范性工作进行建立和实施。对这三级机构的工作和人员要求是不同的,第一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包括领导层成员和技术专家,明确其在行政和技术方面的权威性,第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应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应赋予他全面管理的职责地位和权利。第三质量管理小组或兼职的质量监督员应对质量管理有清晰的认识,本身又具有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工作严谨认真。这三个层级的管理部门应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做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反馈,和有效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框架。2·2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程序和标准的建立目前CDC的工作职责主要分三大块,首先是疾病控制的政府职责工作,第二是作为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的实验室工作,其三是作为内部管理的行政职责工作,这三种工作性质内容工作模式完全不同,不能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和程序,要在全面质量管理总体思维指导下,按照不同的管理规范和标准依据,因地制宜分类进行管理,才能够建立符合CDC工作实际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应根据政府和社会对其的具体要求和需求进行充分的理解和体会,明确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分项目进行管理,制定年度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将常规工作纳入项目中,细划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指导。对于实验室工作可以按照ISO/IEC17025国际标准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将质量管理要求更专业化和标准化,能够很好的做到将TQM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管理标准的完美结合[3]。对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按照ISO9001的管理要求建立内部管理体系,强调工作的规范、岗位职责的明确、工作记录的完整和检查监督的有效。这样在大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下,实施分类管理;在建立规范程序的前提下,强调质量意识、全员参与、自我分析和质量管理考核。2·3分步策略推进第一步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的思想,制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第二步制订人、事、物及环境的标准与程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步对体系标准进行宣贯培训,推动全员充分参与,第四步建立层级管理和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五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形成PDCA(plan,do,check,action)闭合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进必须要分步进行,可先从标准明确、基础工作较扎实的部门开始。如以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为契机推动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是CDC系统最早接触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的部门,往往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和人员意识,并且实验室具有工作程序相对固定、工作指标明确的特点。是相对最容易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部门,这样操作不仅减少了TQM推行的压力和阻力,而且以点带面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使质量管理的全面推行更可行和更具操作性。

3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需注意的事情3·1处理好质量管理与质量考核的关系全面质量管理认为,质量不是靠检验出来的,也不是靠统计出来的,而是服务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的总和,所以加强环节过程的规范与管理尤为重要,必须形成全过程监管机制,同时这也就要求引入考核机制以增强质量管理的强制性和力度。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和目的在于管理,而质量考核应是推进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管理是“以人为本”的,而考核是对事不对人,以事实为依据的,管理追求的是全面性,考核本身是具有片面性的,所以考核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考核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管理,是为管理服务的。3·2处理好考核与激励的关系考核本身带有强制性,操作不当容易引起被考核部门的对立和抵制,与管理的激励原则相违背,所以考核必须掌握好“先立法,再执法”的原则,就是先明确工作的原则、程序、要求及考核的原则与指标,整体的考核方案与评分办法要与被考核部门见面并得到认可,达成共识,在双方都共知的情况下开展考核,这样就可以避免被考核部门因不理解考核内容认为是挑刺或故意为难而产生抵触心理。并且在考核实施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对发现的问题应当面指出确认,积极反馈考核结果。应让被考核科室明白考核是为管理服务的,是为各专业部门服务的,是为了更加规范行为提高质量,并注重发现与奖励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人和事,大家才会接受和认可考核,达到激励规范的目的。3·3处理好质量管理与业务需求的关系在质量管理实行初期,因为要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增强工作记录的可溯性、强调工作的规范性,势必会出现工作量增加、工作记录表格增加、工作环节增加的情况,这种“管理成本”的加大导致大家对新的管理模式的不适应和怀疑,尤其在业务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难免会产生质量管理增强了,而业务需求的满足度却下降了的情况。首先要明确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阶段性的,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质量与效率的双赢,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基于大家对规范管理的不适应,一方面在程序的设定上还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要具体事件具体分析,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同时,更要强调全面质量管理的自我分析和体系建设的“适应性”和“人性化”,应该结合工作实际具体分析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制订出既符合质量要求更具有人性化的高效率的工作模式。3·4建立长远运行机制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将质量管理变成一种习惯”,建立长远的运行机制将质量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将工作规范程序与岗位说明书有效结合,让工作规范程序以工作为单位,岗位说明书以人为单位,工作规范程序成为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使质量考核的成绩和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能更有效的与每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和人事分配改革挂钩,将更有助于质量管理的推行也更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更有助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蒂文科恩,罗纳德布兰德.政府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疾控机构范文篇9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疾病预防控制

Abstract:Theapplicationoftotalqualitymanagementin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sbenefittothera-tionaluseoftheresourcesandprovidingbettertechnicalservice,whichnotonlycomplieswiththenationalaimon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diseasecontrolsystem,butalsomeetstherequirementsofpeopletothepublichealthservice.Astheproducingsectorofgovernment’spublichealthservice,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owsocial,politicalandtechnologicalcharacteristics;consequently,itisverycomplicatedandspecialtoadvancethetotalqualitymanagementin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tisnecessarytodesignandestablishthequalitymanagementpatternsapplyingto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toadvancethetotalqualitymanagementefficientlyandsystematically.

Keywords: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即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客户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目前国家对疾病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CDC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如何更好的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和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成为每个疾控机构当前面临解决的首论文要问题,而加强CDC质量管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全面提升疾病控制工作的有效途径。

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TQM因为涉及了关于管理组织的一些根本变化,是一场“质量文化”的革命,必然要打破和改变一些原有关联,甚至要触及部分人员的利益和工作模式,这种改动如操作不当势必会出现人心不稳,事态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TQM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采取适合CDC这种组织环境的方法,要考虑CDC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1·1认识上要充分统一要推进新的管理模式,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认识上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抵触心理以及旧的作者单位: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011)作者简介:陈璐(1972-),女,硕士,主要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思维习惯。任何组织都存在着官僚的一些基本特征,他们惧怕和抵制着变革的发生,在CDC系统内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所以高层管理者往往成为实施TQM的最大障碍,而TQM要取得成功,高层管理人员学会接受变通和革新的重要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1]。高层管理者在内部进行全局观念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分管领导只是作为最高管理者的管理代表对某项工作实施管理权,他要为最高管理者负责也要为疾控中心整体的发展负责,在中心内部制度建设上也要适当调整政绩考核制度,减轻高层管理者的心理压力。并且在CDC中层干部既是TQM的设计者又是推进者更是执行者,所以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同样关系到TQM的成败,应该让他们明白TQM的管理思路、操作步骤、实施TQM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共识。1·2全员参与,全员培训TQM强调的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以自我岗位分析为特点,所以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参与到TQM体系的建设中,对TQM的建立思路和管理要求进行培训,使每位员工都应该明白TQM的管理理念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服务素质,CDC作为社会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部门,首先要明确政府和社会作为我们的客户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提供令他们满意的产品。并且在员工内部要建立“互为顾客”的概念,互相了解和体会对方的需求,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意识才能让每位工作人员将重点放在自我分析上,不断分析自我、完善自我。并且将SOP(标准操作规程)看作是一贯的、具有可预见性的但同时也是持续发展的操作规程,而不断地去改进和完善[2]。

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2·1质量管理组织框架的完善建立层次清晰,职责分明的质量管理组织框架是实施TQM的基础建设和前期准备。质量管理组织框架应分至少三级来建立,第一级是中心管理层,即质量管理委员会,起到决策、评判和裁决的作用,负责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发展目标,明确实施质量管理的步骤与范围,对专业技术内容进行审评,对违规行为进行裁决;第二级是执行管理层,就是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负责TQM的具体推动、组织、检查和落实,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宣贯、组织内部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修改与维护、实施和推动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对工作行为进行符合性的质量检查与考核、对质量体系的实施有效性进行评判;第三级实施操作层,各科室设立质量管理小组或兼职的质量监督员,对各种行为进行适时的质量监管,对本科室的规范性工作进行建立和实施。对这三级机构的工作和人员要求是不同的,第一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包括领导层成员和技术专家,明确其在行政和技术方面的权威性,第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应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应赋予他全面管理的职责地位和权利。第三质量管理小组或兼职的质量监督员应对质量管理有清晰的认识,本身又具有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工作严谨认真。这三个层级的管理部门应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做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反馈,和有效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框架。2·2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程序和标准的建立目前CDC的工作职责主要分三大块,首先是疾病控制的政府职责工作,第二是作为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的实验室工作,其三是作为内部管理的行政职责工作,这三种工作性质内容工作模式完全不同,不能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和程序,要在全面质量管理总体思维指导下,按照不同的管理规范和标准依据,因地制宜分类进行管理,才能够建立符合CDC工作实际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应根据政府和社会对其的具体要求和需求进行充分的理解和体会,明确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分项目进行管理,制定年度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将常规工作纳入项目中,细划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指导。对于实验室工作可以按照ISO/IEC17025国际标准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将质量管理要求更专业化和标准化,能够很好的做到将TQM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管理标准的完美结合[3]。对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按照ISO9001的管理要求建立内部管理体系,强调工作的规范、岗位职责的明确、工作记录的完整和检查监督的有效。这样在大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下,实施分类管理;在建立规范程序的前提下,强调质量意识、全员参与、自我分析和质量管理考核。2·3分步策略推进第一步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的思想,制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第二步制订人、事、物及环境的标准与程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步对体系标准进行宣贯培训,推动全员充分参与,第四步建立层级管理和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五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形成PDCA(plan,do,check,action)闭合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进必须要分步进行,可先从标准明确、基础工作较扎实的部门开始。如以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为契机推动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是CDC系统最早接触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的部门,往往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和人员意识,并且实验室具有工作程序相对固定、工作指标明确的特点。是相对最容易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部门,这样操作不仅减少了TQM推行的压力和阻力,而且以点带面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使质量管理的全面推行更可行和更具操作性。

3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需注意的事情3·1处理好质量管理与质量考核的关系全面质量管理认为,质量不是靠检验出来的,也不是靠统计出来的,而是服务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的总和,所以加强环节过程的规范与管理尤为重要,必须形成全过程监管机制,同时这也就要求引入考核机制以增强质量管理的强制性和力度。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和目的在于管理,而质量考核应是推进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管理是“以人为本”的,而考核是对事不对人,以事实为依据的,管理追求的是全面性,考核本身是具有片面性的,所以考核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考核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管理,是为管理服务的。3·2处理好考核与激励的关系考核本身带有强制性,操作不当容易引起被考核部门的对立和抵制,与管理的激励原则相违背,所以考核必须掌握好“先立法,再执法”的原则,就是先明确工作的原则、程序、要求及考核的原则与指标,整体的考核方案与评分办法要与被考核部门见面并得到认可,达成共识,在双方都共知的情况下开展考核,这样就可以避免被考核部门因不理解考核内容认为是挑刺或故意为难而产生抵触心理。并且在考核实施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对发现的问题应当面指出确认,积极反馈考核结果。应让被考核科室明白考核是为管理服务的,是为各专业部门服务的,是为了更加规范行为提高质量,并注重发现与奖励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人和事,大家才会接受和认可考核,达到激励规范的目的。3·3处理好质量管理与业务需求的关系在质量管理实行初期,因为要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增强工作记录的可溯性、强调工作的规范性,势必会出现工作量增加、工作记录表格增加、工作环节增加的情况,这种“管理成本”的加大导致大家对新的管理模式的不适应和怀疑,尤其在业务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难免会产生质量管理增强了,而业务需求的满足度却下降了的情况。首先要明确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阶段性的,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质量与效率的双赢,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基于大家对规范管理的不适应,一方面在程序的设定上还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要具体事件具体分析,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同时,更要强调全面质量管理的自我分析和体系建设的“适应性”和“人性化”,应该结合工作实际具体分析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制订出既符合质量要求更具有人性化的高效率的工作模式。3·4建立长远运行机制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将质量管理变成一种习惯”,建立长远的运行机制将质量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将工作规范程序与岗位说明书有效结合,让工作规范程序以工作为单位,岗位说明书以人为单位,工作规范程序成为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使质量考核的成绩和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能更有效的与每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和人事分配改革挂钩,将更有助于质量管理的推行也更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更有助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蒂文科恩,罗纳德布兰德.政府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疾控机构范文篇10

关键词:疾控机构;实验室;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疾控机构,原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一种针对疾病进行预防控制的业务机构,其使命主要通过对疾病、残疾以及伤害进行预防控制。自2003年非典爆发以来,我国加大对疾控机构的建设。其中以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结合实际疾病预防的工作,最终完成的数字化疾控机构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最具代表性。该技术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也为人们健康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资源的共享性。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共享平台,是在城市信息资源平台的基础之上搭建而成,其能够通过平台与其它疾控机构、公共卫生检测机构、部门、企业以及一些上级机构进行进行有效关联,在其中进行信息交换,从而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2)机密性。在保持共享性的同时,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也保持机密性,如疾控机构中传染性疾病、环境质量等相关数据与公众息息相关,一旦泄露,将会造成极大的恐慌,也因此,通过口令、数据备份以及加密通道传输等方式,从而保证信息资源的机密性;(3)统计以及传输功能。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对多种类型疾病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将分析结果进行传输,从而保证疾病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准时性;(4)开放以及拓展功能。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选用模块式分布以及标准化的结构,从而保证拓展项目能够顺利接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5)操作便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以Web数据库为基础,结合B/S结构建立,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通过醒目的图形,带给使用者良好的操作体验,也为操作者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2疾控机构实验室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2.1样品采集录入模块应用

在样品采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条形码的方式对样品进行标记,并且将样品的表面信息、样品采集者的信息、采集时间以及采集源信息等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制作样品标签,将样品进行区别标记,这样一来,样品保管人员便能够通过扫描枪,充分了解到样品的具体情况。通过这种样品采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样品录入的效率,而且还能够通过减少人工劳动量,减少由于人工操作出现失误造成的损失。此外,样品管理人员能够对样品信息、收费管理信息、编码信息以及样品资料等方面进行修改、更新等举措,保证样品的信息完整度。

2.2样品检测信息管理应用

在样品检测时,需要确认检测仪器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否在连通状态,在仪器对样品的检测完成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通过检测仪器了解到样品的检测结果,并且将其录入原本记录的样品信息中,从而更新原来的样品检测信息。在检测过程中根据连接方式,存在两种模式连接:(1)单向通讯传递。单向通讯传递是指检测仪器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单向连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接收到检测仪器的单向信号;(2)双向通讯传递。双向通讯传递是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接收检测仪器的检测结果,还能够通过自动检测模式向检测仪器下达检测命令。在多个仪器进行标本检测的过程中,双向通讯传递检测仪器并不需要人工干预,能够自行对样品进行相关处理,而且在检测过程中,仪器能够自行分辨已经检测过的样品,以此来避免样品的重复检测。此外,当仪器将样品的多种检测结果上传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时,系统能够自主更新样品的数据信息,以最新检测结果为样本储存于系统中。在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进行人工录入以及以及项目设定等方式进行,如此一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根据人工录入的项目进行标准划定,并且通过删除检验组中的可选项目,最终参照比对,从而得出分析结果。在显示分析结果过程中,能够依照检测项目中的参照值以及项目提及的危险范围,进行自行判断,一旦检测结果超过系统参照结果,将会出现红色或者绿色、朝上或者朝下的箭头来表示该检测结果与正常检测值不符。在进行检测报告查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定项目时间范围,来对报告的结果进行查询,并且做出打印或者导出等操作。

2.3实验室信息管理应用

实验室信息管理的应用包括很多方面:(1)栏目的管理。通过栏目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根据需求对栏目各个栏目提供增加、减少或者修改等方式功能,为项目增加模块提供有效帮助,而且能够保障系统不会因为人为操作失误导致一些数据丢失的情况出现;(2)页面的编辑。检测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个性化定制功能,在系统桌面进行个性化改变,如一些较为常用的软件放置在明显的地方等等,而且能够通过移动、隐藏模块来减轻日常的工作量;(3)数据的管理。检测人员依靠自身权限能够在系统中查询实验室检测信息,此外,检测人员还能够通过系统中的统计模块对个人工作的进度以及执行的操作进行统计,为后续检测工作提供强而有力的帮助;(4)实验室简报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存在自动编写功能,检测人员能够通过自动编写功能,以实验室简报编写模式作为模板,而系统能够根据简报模板自动向其中加入系统储存的相关数据,从而生成实验室需要的简报;(5)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地区检验成果、分种类的检验成果、分病种的检验成果以及个人定制的检验成果统计。

2.4用户管理应用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面对的是用户,因此信息系统用户管理是否完备,是衡量其建立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建立用户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例如:某县疾病控制预防机构在用户管理模块构建时,系统管理员为各个区域建立的系统管理的用户账号,该账号虽然具备系统管理的名称,但是并没有系统管理的权限,而这些账号想要具备相应权限,需要通过上级赋予才能达到。其中赋予的权限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录入管理、样品信息检测管理、样品检测报告、样品检测结果数据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以及卫生评价管理等。该县与市疾病控制预防机构进行联合,系统管理权限在市疾病控制预防机构,该县经由权限赋予,能够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查看该县进行检测的所有疾病样品信息,其中包括感染疾病的人群基本信息等。而该县疾病控制预防机构主负责人手中具备权限级别较高的用户账号,能够查询所有区域的样品信息,以便于遇到突发疾病进行处理使用。此外,市疾控机构能够通过最高权限探查各县对样品检验的工作量以及对于出现的新疾病样品是否及时录入系统中,以此能够对各县进行部分项目效绩考核。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从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来,疾病控制预防的效率明显得到提升。根据本文分析可知,系统通过以模块控制方式,为检测人员操作提供的很大的便利。随着我国对疾病控制的日益重视,疾控机构实验室的建设将会成为未来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杨红磊,常战军,陈欣然,梁士杰,牛卫东,洪月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智慧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37(0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