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2:46:41

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范文篇1

1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在农业节水问题上要以不同区域的降水和湿度程度而定,在干旱地区要尽量补,但是在一些地区要适当节水。比如在一些北方大部分地区之内就是需要节水的重点区域,我们常常是以华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区域为重要节水地区,因为那里的水资源真是很紧缺,而且这部分地区的光照较强,耕地面积较大。只有在这种地区采取恰当的方法节水才会使平衡生态资源系统,不至于出现大面积资源恶化现象。另外有很多都是大田农作物,而且这些地区在经济上发展较为落后,有很多科技节水设备无法应用,只能自筹资金建设,由于农民的耕地面积大,投入较多就是花费较多但是收入确实很少。在各个地区的工程建筑方面,有很多是大中型的灌区,对这些灌区的改造则是我们节水工作的重点,它们是国家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农业用水的使用量上偏大,致使这些灌区的节水内在潜力也是值得挖掘的。在节水技术的方面,我们往往开发和推广很为实用性的节水技术,尽量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继续普及和推广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技术;大力推广改进地面灌溉新技术;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区和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积极采用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技术。因此在节水方面要突出区域重点,技术重点,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分步进行,循序渐进,问题提高节水的效率和效果。

2改革管理体制、水价制度、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节水农业范文篇2

1节流与开源并重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迫在眉睫

黄骅市有农田灌溉条件的村庄不多,主要分布在官庄乡、吕桥镇、羊二庄镇、常郭镇四个乡镇的部分村庄,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捷地碱河和机井水,其余地方都是靠天吃饭。虽然每年出现干旱情况时,相关部门会适时采取措施进行人工降雨,同时鼓励村民挖掘坑塘,储蓄水源。但在灌溉农田方面水源还是比较紧缺,当开源远远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需求时,节流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不仅仅是节水灌溉,还可以转变传统用水、管水方法。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农田降水利用率可以提高8%~10%,达到53%,在平均年降水量552.5mm的条件下,平均每亩每年可节约水源29.4~36.9m3。由此可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迫在眉睫。

2硬件和软件匹配突破项目区农业发展瓶颈

黄骅市农业种植还是以传统耕种方法为主,农田基础条件较差,种植技术相对落后,粮食产量不高,这是制约该市农业发展的瓶颈。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计划从田间工程、推广农业技术以及建设实验室三项工作着手,使项目区农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有所提高。

2.1田间工程。在示范区将铺设PVC防渗管道4万m,修建机耕路1.6万m,维修机井及机电配套8眼,新建桥涵12座。建成后,项目区田间基础设施将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

2.2推广农业技术。农技人员还应在项目示范区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种植耐旱作物品种、保水剂应用等农艺旱作技术,改良田间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其中适时深耕是蓄雨纳墒的关键。

2.3实验室建设。在示范区还要建设化验室、检测室,购置土壤墒情监测仪器及软硬件设备11套。两室建成后,技术人员要选择部分典型区域监测、采集土壤墒情、旱情、地力等旱作农业相关信息,与国家旱作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和区域分中心联网,形成全国旱作农业监测预警系统,指导农民在适当时候进行抗旱减灾和农业生产。

3生态环境和产量双提高旱作节水技术好处多

3.1提高粮食产量。就项目区近几年粮食产量来看,每亩小麦产量平均在230kg左右,玉米产量平均在410kg左右。建成1.8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后,小麦单产能达到260kg,比原来亩增产40kg。项目区内粮食总产量预计将增加126万kg,年增经济效益可达277.2万元。

3.2实现节本并提高农产品品质。通过旱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使旱作农田自然降雨和灌水的利用率、土壤保水能力大幅度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还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3%,化肥利用率提高5%~10%,从而在减少农民种地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节水农业范文篇3

节水农业是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有机结合,是节水与蓄水并举,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防旱的农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整合。发展节水农业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节水型高效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当前发展节水农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以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现有水资源为出发点,整合和推广应用各种节水农业工程措施与技术手段,建立并不断完善节水农业措施和制度,切实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和自然降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2节水农业措施的设计

根据当前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农业与水利管理部门分家体制的现状,结合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部门在节水农业措施的设计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土地整理设计根据田面的平整度、地面坡度、土壤类型和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的要求进行土地整理设计,可整平的田面尽量要求整平,地面坡度较大的规划后修成水平梯田、隔坡梯田,面积较大的地块应合理规划沟畦,开沟起垄分畦,以增加入渗,减少流失损耗,提高灌溉均匀度和效率。

2.2深耕与深松设计根据不同土壤质地与土地构型、原有耕作基础,设计节水农业所要求的耕层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通过逐年深耕改土,加深耕层,加厚土层达到设计要求,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增加入渗深度,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流失和蒸发。同时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大根系的吸肥吸水范围,增强植物抗旱、耐肥、抗倒伏能力。设计中一般要求活土层应保持在30~45cm之间,深耕次数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深耕时间由冬闲前移至晚秋或后移到早春,深耕后当即耙耱、镇压,保护墒情。

2.3浅耕与覆盖保墒设计通过地表浅耕、降低土壤毛细管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或覆盖塑料薄膜、秸秆等,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干旱山区尤其应大力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并注意尽可能在秋季雨后田间墒情最好时立即覆膜。

2.4化控抗旱剂的推广使用设计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出抗旱保水剂、土壤蒸发抑制剂和植物抗蒸腾剂等三大类化控抗旱剂,并在较大区域、多种作物上推广应用。各地应根据当地土质和作物种植情况大力推广选用。拌种包衣选用适合的抗旱保水剂,地表喷施土壤蒸发抑制剂,作物叶面喷洒植物抗蒸腾剂。

2.5节水种植制度的设计在注重市场与效益原则下,根据当地降水分布、干旱发生规律,选择设计优质、高效、节水的种植制度和作物结构。重点应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作物,将过去粮经二元种植结构调整为粮经饲(草)三元种植模式,扩大种草面积,减少灌溉次数,降低用水量。实行间作、套种、宽窄带状种植,减轻单位面积土壤水分供需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2.6节水栽培技术的设计包括抗旱节水优质高效作物品种的选择,机械或人工精量播种、沟播、膜侧播等播种技术的推广,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供水的控制等。

2.7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节水灌溉制度既是农业节水措施综合效果的体现,也是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三部分的结合点,所有节水效果都要落实到灌溉制度的拟定量化指标上来。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首要任务就是应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品种需水量科学分析,确定出最佳灌溉用水定额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衡量节水效益的量化标准,指导和规范节水灌溉工作;其次,在灌溉方式上应做到“五改”,即改大水漫灌为垄畦沟灌、改大畦灌溉为小畦灌溉、改长沟灌溉为短沟灌溉、改冬灌为春灌,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实施喷灌、滴灌和隔行交替灌溉。

3节水农业措施的完善

3.1注重农业与水利部门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发展节水农业,应努力克服目前农业、水利两家一定程度上的脱节,把旱作农业节约天然降水与灌溉农业节约灌溉用水统一到同一个节水农业的系统之中,形成具有完整意义上的节水农业体系。

节水农业范文篇4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强化对农业节水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区农业用水效率低下,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都处于较低水平,远不能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要求。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节约基本国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高效节水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农业节水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治本之策,是我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首要任务,各级党政、各族干部群众、全社会都要牢固树立“在新疆建设节约型社会第一位就是节水”的观念,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转变水管理模式,千方百计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最少的水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过去单一的追求节水上升到农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用水效益的提高,提升农业节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

二、明确任务,全面推进高效农业节水建设

认真落实《自治区农业节水发展规划》,依据规划布局及要求统筹考虑支持我区农业节水建设。南疆以渠道防渗等常规节水建设为主,以加快地下水开发利用,改良盐碱地为重点,以设施农业、高效林果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积极试点示范滴灌、低压管灌等田间高效节水新技术。北疆、东疆要加大喷灌、滴灌等田间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地面灌溉技术。切实重视节水建设规划的制定,按照规划布局,科学有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推进节水建设,切忌一哄而上。

三、创新机制,加大对农业节水建设的投入

农业节水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要积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改革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方式、组织形式,尽快建立政府和农民投入相结合、分工负责的农业节水建设投入新机制。要逐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及节水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建农业节水设施给予补助。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加大对农田建设和节水建设的投入。要以节水规划为依据,有计划的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低产田改造资金、扶贫资金、优质棉基地建设资金等用于高效节水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保证农田水利节水建设投入稳定增长。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方式,鼓励农民投工投劳、筹资筹劳,尽快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节水农业范文篇5

一、基本情况

**管理区土地总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16万亩,草场12.9万亩,林地3.4万亩。下辖四个管理处,24个自然村,总人口2.4万人。

区内地上水系主要有闪电河和沙井子河两条河流:闪电河南北贯穿全区,沙井子河东南、西北向流经小城子管理处大梁底草滩,汇入闪电河。浅层含水层系指处于地层最上部的孔隙潜水含水层。榆树沟管理处和小城子管理处位于闪电河两岸。以闪电河冲积成因为主,含水层连续性较好。闪电河两岸地下水水位埋深多为1—2m,其余地带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在2—7m之间。含水层底板的埋深一般不超过20m,局部地段达30—40m,黄土湾东北部的含水层底板埋深只有10m左右。深层含水层为孔隙承压含水层,水量丰富。单井出水量普遍在100m3/h至200m3/h之间,属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为人畜集中供水及农田供水的理想含水层。当水位降深为10m时,各富水等级区的单井抽水影响半径均为387m。深层含水层的岩性为含泥质砂砾石,且泥质含量较高,透水性能相对较差,富水性属较贫水区。当含水层厚度为29m,水位降深值为10m,单井出水量为76m3/h。其单井抽水影响半径为274m。根据张市地质第三大队钻井记录和我区资料记载,项目区承压水含水层埋藏深度一般为150-175m之间,含水层厚度一般在20-65m左右,最大厚度为75.23m。根据资料计算,总补给量8278万立方米/年,调节储量6923万立方米/年,动储量1355万立方米/年,静储量15558万立方米。

二、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为改善管理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自2003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其节水灌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0年采用铝合金管道式全移动喷灌机,该灌溉方式较渠灌节水,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2001-2002年采用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地面建出水栓,利用卷盘喷灌机进行浇灌,该灌溉方式虽然节约人力物力,达到了节水的目的,但该喷灌机要求压力较高,需配套大功率高扬程潜水泵,因此该灌溉方式耗能较高;2003后以后采取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利用指针式喷灌机进行浇灌,该灌溉方式达到了节水、节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前两种灌溉方式无论从节水、节能和工作效率上都与后种灌溉方式相差悬殊,其唯独优点是不受地块限制,而后种灌溉方式受地块限制,一是要求面积要大,二是其浇灌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但我管理区大部分土地还属管理区支配,因此该灌溉方式目前在我管理区还是比较适宜的,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节水灌溉方式。节水灌溉的建成使我区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喷灌机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充分体会到它具有节地、节水、高产、高效等突出优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推进了我区种植业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截止目前来我区租赁承包土地的公司和个人11家,租赁承包土地19610亩,每年交纳承包费235万元。另外,租赁承包土地的公司和个人2006年种植马铃薯16000亩,具统计每亩马铃薯需人工费150元,16000亩马铃薯可为我区职工群众创利240万元。不但解决了我区剩余劳动力,同时也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旱作与节水推广应用状况

**管理区土地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12.7万亩,2009年总播面积为11.7万亩,主要作物品种有:莜(燕)麦、马铃薯、经济作物、青玉米及青饲草等。莜(燕)麦占总播面积的30%,马铃薯占总播面积的14%,油料占总播面积的8%,青玉米占总播面积的48%。据统计数据表明莜(燕)麦水平年亩产量为62公斤,马铃薯亩产量旱地1000公斤,亚麻亩产量37公斤,青玉米亩产(青体)2500公斤。

在**管理区水资源的短缺,常年处于干旱情况下,区领导高瞻远瞩,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近几年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我区初见成效。我局对小城子管理处的井灌区进行调查,水浇地主要种植多年生牧草、马铃薯和青玉米。根据调查数据表明,种植多年生牧草,第一年投入174元(含种子费60元,肥料费24元,机械作业费35元,农药费10元,浇水费45元);第二年产草籽,利用期5年,每年亩费用145元(包括浇水费45元,收割费10元,折旧费90元),平均每年成本150.8元,多年生牧草生产期平均产草籽20kg,单价16元/kg,亩产值320元,青干草产量300kg/亩,亩产值120元,亩总产值440元,亩纯利润289.2元。种植马铃薯亩产量为2500kg,

按每公斤1.0元计,亩产值2500元,扣除成本1800元,亩利润700元。种植马铃薯的土地第二年种植青玉米,平均亩产量4000kg,每公斤按0.22元计,亩产值880元,扣除成本560元,亩利润320元,其效益是旱田的4-10倍。

通过和种植大户座谈,普遍希望从国家到地方要加大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投资力度,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满足他们的种植要求,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现在的节水灌溉补助政策希望再优惠一些,发展方向应向大型的、节水、节能、增效程度高一些的工程倾斜。对于工程中的自筹资金设置比较满意,这样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使工程的效益长久发挥,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

1、水利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国家投资政策的规定,国家水利项目资金投入有限,自筹集资部分到位困难,建设经费缺口大。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是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例小,加上原有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运行效益差等。

3、水利建设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需逐步加大科技含量。

4、对旱作节水农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得差距。

5、对旱作节水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功经验的推广力度不够。

今后发展建议措施

(一)、认识推广节水灌溉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感

贯彻农业部《关于推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认识旱作与节水灌溉农业的重要性,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明确节水思路,制定节水政策,创新节水机制,把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作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本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节水灌溉示范点建设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

搞示范点建设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出台配套政策,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也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让农民学得到,用得上,推得开。

(三)、加强农田节水设施建设

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关键性措施。特别是在灌溉区开展田间微型节水工程建设,配置田间输水管、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列配套设备,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调控能力。在旱作农业区修建配套集雨的蓄水窖(池)等,提高田间集雨蓄水利用能力和效益。

节水农业范文篇6

该项技术集成了CAD技术、液固两相流技术、流体力学技术、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及快速精细模具制造技术,研制内容主要分为:节水农业微滴管(片)产品快速开发技术与该产品的精细模具制造技术。

由于微滴管是嵌入式迷宫设计,结构复杂,模具的设计和制备的研制周期长,开发投入大,而我国从以色列进口的节水滴管不完全适合中国农作物及环境需要,因此我们运用节水农业设备快速开发技术解决了滴管快速模具的制造过程及其间出现的CAD工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成功地制成滴管锌铝合金注塑模具(一模两腔),快速生产出了1000件滴管产品,用于农业节水灌溉试验,在此基础上还生产出了滴管注塑钢模(1模20腔),用于滴管的大批量生产。同时运用快速成形制造技术(RP&M)解决了节水农业设备的精细模具制造问题,能自动、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换成产品模型并可直接制造功能零件,从而可对产品设计模型进行评估、测试和修改,并可进行功能实验及装配实验,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周期、降低成本,使企业快速响应市场,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而以RP&M技术为基础的快速模具制造(RapidTooling),可大大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成型出的产品“质量高、成本低、上市快”,已成为赢得竞争的首要因素。应用快速成形技术制造的实体模型,结合金属喷涂、精铸、电镀、硅橡胶浇注及电极研磨等技术可直接快速制造模具,省去了模具数控编程和加工环节,其制造周期一般为传统数控切削方法的1/5~1/10,而成本仅为其1/3~1/5,而且产品的复杂程度越高,这种效益也就越明显。

节水农业设备快速开发技术的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极为严峻。西部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4,而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人畜饮水已非常短缺,水资源严重缺乏,上游的过量抽灌已引起黄河断流日益加剧,大力发展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水的利用率、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战略措施,西北省份已引进了一些以色列的灌溉设备。一套滴灌系统约需要120万元人民币。这一价格对于中国农民而言,价格过高,尚难以普及,而且国外的作物生长环境、微生物环境、水源环境与国内不同,进口滴灌系统很难完全适用于中国农业节水灌溉。因此,实现灌溉工程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降低成本,开发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灌溉技术是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干旱农业的根本出路。

节水农业范文篇7

关键词:现代农业;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水资源作为地球重要资源之一,它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由于缺少水资源导致农田利用率降低、农作物产量偏低,所以我国未来的工作任务就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业灌溉用水所占社会总水量的66%,但是大部分的水都被蒸发,只有小部分的水能够被农作物吸收,而那些被蒸发了的水就是浪费的部分。因此,我国要更改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节水农业的开展不仅仅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水、土、作物三者之间的系统化效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缓解部分地区缺少水资源的困境。虽说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节水农业的工作,但仍存在部分地区节水意识较差、效率较低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各地区现状提出解决方案。以下,本文以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策略研究为题,阐述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现状,根据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提出基于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策略,寻求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最佳途径。

1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以及管理节水等等节水方式不断成熟,我国大部分地区节水效率大幅度提高,大面积采用精准灌溉、微喷灌、滴灌、涌泉根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特别是山东地区。山东地区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提出了规划引导、工程建设、技术推广、科技支持、示范带动等五方面策略。通过这五方面的节水技术推广,山东省大部分地区节水效果显著,虽说仍有部分地区缺少节水灌溉的设备和人才,出现了部分的问题,但总体一片向好。

2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

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了技术水平落后、意识程度较低以及缺乏技术人才等三方面问题。2.1技术水平落后。技术水平落后是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是现代社会针对农业用水问题而提出的政策之一,它对当地农业灌溉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想发展好节水农业技术水平相当重要,技术水平落后就会导致节水农业落实不到位,节水设备使用不当,不能合理的落实节水政策,阻碍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2.2意识程度较低。意识程度较低是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技术的应用主体就是农民,并且,能否准确的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技术的关键也是农民,农民意识程度较低、不接受节水灌溉思想就会导致推广节水技术的脚步受阻,成为“徒有其表”的农业政策,农民也不能享受到节水农业带来的便利。有关政府部门要避免忽略农民意识,防止由于农民意识较低对节水农业的展开带来难度。2.3缺乏技术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是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众所周知,每一项政策的落实条件都必须有相关的技术人才支持,技术人才拥有先进的技术知识,可以将落后的农业灌溉结构进行调整,改变灌溉用水资源稀缺的现状,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而缺乏技术人才会导致当地节水农业落实受到阻碍,不能准确应用节水用具,无法改变落后的灌溉方式,会进一步的加深当地水资源紧缺现状,不利于当地农业发展。

3基于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策略

基于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有重视节水改造,推广多种技术;重视节水宣传,提高意识水平;申请帮扶资金,引进技术人才等三个策略。3.1重视节水改造,推广多种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灌溉用水比例较大,大部分地区都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农田,这样的方式既浪费水资源又不利于作物生长,所以,部分地区应该重视节水改造工程,改革灌溉方式,重视并渠结合灌溉,推广多种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多种水资源,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现状,降低农业用水量。以山东省为例,由于山东省地理位置特殊,地区环境相差较大,水资源分配不均,所以,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采用并渠结合灌溉,从侧面拓展当地水资源总量。此外,还要根据山东省的水资源分布特点,平衡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使二者达到均衡。节水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合理利用天然降水,由于山东省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山东省,主要湖泊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天然河流较多,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利用河道、湖泊等建设蓄水堤坝、灌派泵站等等,改善当地的排水措施,储蓄灌溉用水。为了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山东省可以推广多种节水技术,开发多种水资源,例如发展污水灌溉,一方面可以净化污水资源,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灌溉用水紧张的状况,解决当地农业用水问题。3.2重视节水宣传,提高意识水平。节水农业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用水总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应用了节水农业技术,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节水成绩,但是仍有部分地区、部分人员不重视节水农业,意识水平较差,当地政府应该积极与农民沟通,重视节水农业的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节水意识的认识水平,落实国家政策。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虽然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但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水量和亩均占水量较少,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并且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仅仅占全国资源总量的1.09%,比例较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仅有334m2,小于六分之一,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农民是落实节水灌溉的主体,农民节水意识水平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山东省用水资源紧张的现状。3.3申请帮扶资金,引进技术人才。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是近些年来我国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变大水漫灌的农业用水形式而提出的最新灌溉方式。这种方式颠覆了原有的农业用水结构,需要重新引进大量的技术和设备,引进具有先进用水技术的相关人才,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帮扶资金,购买先进节水设备,引进技术人才。以山东地区为例,山东地区又有山水林田湖之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降水集中,雨热同季适合作物生长。在山东地区有效应用节水农业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故此,引进的技术人才要明确以下四方面内容节水内容,第一、农艺节水,农艺节水就是从调整农业结构、调整作物结构、改善耕作制度、提高耕作技术等方面进行节水;第二、生理节水,技术人才需要培育耐旱作物;第三、管理节水,也就是从更新管理模式,从管理措施、管理体制机构、控制调节水资源、节水技术的推广等五方面进行;第四、工程节水,技术人员需要利用精准灌溉、微喷灌、滴灌、涌泉根灌等等方式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申请帮扶资金,引进技术人才可以提高山东省农业节水效率,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4结语

我国是水资源耗费大国,其中,农业耗水量位居第一,为了缓解农业用水紧张及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状,相关部门提出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这一举措的提出给我国水资源利用和农业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促进了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相关部门应重视现代节水农业建设,对水资源加强利用,华南接水资源供需矛盾,重视节水改造的效率,推广多种节水技术,重视对农民的思想改造工作,提高整体意识水平,加大节水宣传工作,申请帮扶资金,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促进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育琴.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6,36(8):51.

节水农业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模式;节水技术;措施

我国地大物博、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造成我国是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我国近几十年大力发展农业水利灌溉事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淡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情况。多年发展中,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也在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众多灌溉模式选择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节水技术措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节水技术

应用节水技术的核心是为了发展节水农业,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率。现行主要的节水技术有工程节水措施、农业节水措施、覆盖保墒措施、节水管理措施等。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不足30%,大部分水都被渗透到地层或被蒸发[1]。而节水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渗透、蒸发损耗量,实现高效、节能灌溉的目标。

2农业水利灌溉模式

2.1渠道防渗模式

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为渠道运输。过去主要采用土渠,输水渗漏损失量达50%。渠道防渗一直都是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按照防渗材料可以划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衬砌、混凝土、塑料薄膜、沥青护面等。渠道防渗技术能够降低渠道输水过程中水资源渗漏量,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渠道输水安全。渠道防渗技术是将农田灌溉渠、非灌溉渠分开设置,确保灌溉渠水资源充足。由于农田灌溉渠道结构复杂,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可能会出现渗漏情况,可在地下增设蓄水池收集水资源,还可以收集降水,实现水资源存储、二次利用。

2.2喷灌模式

喷洒灌溉(喷灌)模式主要是借助水泵、动力机、管道等设备,通过设备驱动或借助水的自然落差将水输送到灌溉区域,使用喷头将水喷洒到空气中形成小水滴,扩大水的覆盖面积。喷灌模式中主要采用了灌溉水源工程、水泵、动力机、管道、喷头、控制器等[2],可以将其细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3种模式。固定喷灌系统大部分或全部系统固定不动,有些喷头采用不固定式;半固定喷灌系统可以移动的部分为管喷设施或喷头支管,其余设施不可移动,水栓与管道连接;移动喷灌系统中水泵、动力机、喷头、管道均可移动,只有灌溉水源工程不可移动。

2.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模式

该模式也被称之为管灌模式,主要是将输水土渠道更换为低压输水管道,通过压力作用将水资源传输到田间,减少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蒸发、渗漏损失。管灌模式主要由灌溉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保护装置、管道、配水装置、排水阀、逆止阀、量水设备等构成,同样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固定式3种模式。移动模式除了灌溉水源工程外,其余设备均可移动,十分适合在小水源、小管径、小机组的软管使用。半固定式中机泵、支管、给水装置均不可移动,地面灌溉管可以移动,地下埋设的管道将水资源输送到农业灌溉区,借助水栓将水传输到地面可移动管道中进行灌溉。固定式中机泵、管道、给水设备均是固定形式,管道系统传输的水资源直接灌溉农田。

3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措施

3.1工程节水措施

工程节水措施主要是借助各类灌溉工程降低水资源浪费量,如配套灌溉工程、低压管道输水、渠道衬砌、建设机电井、地下蓄水池、改善地面灌溉设施、喷灌与滴灌等。这些工程措施均可起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灌溉率的作用。

3.2农业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措施主要是通过农业技术降低水资源使用量和提高利用率。主要有土地平整、免耕少耕、深翻松翻、秸秆还田、均衡施肥等,配套采用薄膜覆盖技术、护地栽培技术,增加农业设施数量,利用抗旱保水剂。对现有种植结构、耕作方式进行改进,推动周围林业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力。该类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质量,减少水资源蒸发量[3]。

3.3覆盖保墒技术

覆盖保墒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浪费,可在耕地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秸秆等,以减少水分蒸发量,加强土壤的蓄水性能,提升地表温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秸秆覆盖技术可以减少15%~20%水资源浪费量,提高10%~20%产量。覆盖塑料薄膜能够增加土壤水分存量,减少20%~30%水资源浪费,提高30%~40%产量。

3.4管理节水措施

土壤监测和灌溉预报,采用张力计、中子法、电阻法等先进手段,对土壤墒情实时监测,通过分析采集的数据信息,配合天气预报数据,预测适宜的灌水时间和灌水量,从而确定水资源灌溉量,控制土壤含水量,实现增产、节水的目标。节水高效灌溉中可将有限的水资源在作物生育期科学分配,让灌溉水更多地被作物根系吸收、存储、转化,提升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转化率。优化灌区配水,结合灌区输配水渠道的技术参数、农田情况、作物分布状况,根据水源可供水量、作物生育阶段需水量、水分生产函数,以配水中水资源损失量最小、增产值最大为目标,结合灌溉工程技术手段,制定灌区水资源最优调度方案,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调配[4]。此外,还应借助灌溉自动化系统,借助电子技术获取渠道水位、河流水库、含沙量、流量、抽水灌区水泵运转等信息数据,自动化系统将这些数据信息处理后,按照所设定的最优方案自动调节闸门开度、调节水泵运行参数,使整个系统进行自动化监测,实现水资源最优化管理目标。

3.5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损耗率,但仅凭借农田灌溉工程节水存在上限,而将灌溉技术与农业技术结合,除了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也能满足增收需求。地下灌溉、滴灌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作物本身水分蒸发,其他灌溉形式在控制作物自身水分蒸发的作用微乎其微,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遮阴率较低,作物间的蒸发量较大。配套农业节水技术有助于减少作物本身水分蒸发量,可采用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喷洒抗旱剂、使用保水剂、采用抗旱品种等,通过技术组合的形式进一步提高水资源效益。

4结束语

农业水利灌溉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从技术角度、资源利用角度着手,结合水利工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采取科学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付晓双,荆燕燕,陈文蛟.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3):89-90.

[2]蓝晶晶.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9):192-193.

[3]郭丽云.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2):105-106.

节水农业范文篇9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保障措施

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人类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多,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做好农业生产对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农业发展离不开充足的水资源,我国淡水资源比较缺乏,在开展农业水利灌溉过程中应该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缓解农业用水短缺和干旱问题,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产业规模升级离不开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现代化的最显著标志就是以水利灌溉作为基础条件,不再依赖天然降水,这也对缓解旱情有着重要作用[1]。节水技术可以使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保证农业正常生产,促进农业全面进步。

1农业水利灌溉模式

1.1喷灌技术。一是固定管道模式。此种模式的供水管线与输水泵都铺设在地下,表面只保留支管与喷头等。该种灌溉方式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灌溉效率,但需要投入较多资金,无法实现自动关机。二是全移动管道模式。此种模式的输水泵、管道、喷头等都可以进行拆卸与移动,不需要较高的投资,具有很好的机动性,灌溉设备利用率较高,但安装使用工作量较大,后续维护费用比较高。三是半固定模式。此模式的喷头、支管等可以拆卸,保留部分可移动管道。此模式将上述2种模式的优点进行集成,管理较便利,有着较大的应用空间。1.2滴灌技术。此种灌溉技术根据农作物生长特点,以较小流量均匀、准确地将水分输送到农作物根部,可以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也不会由于水分冲击对土壤造成破坏,可以与肥料共同施用,灌溉效率高。此种灌溉技术的应用,应充分结合农田区域地形条件,做好滴灌管网的高驻场,对轮灌区进行合理布局,确定枢纽供水系统,保证供水支管排列整齐,将供水管线埋设于地下1m深处。同时,进行输配水管网设计。如果农田面积比较大,则需要较高的流量,可以采用聚乙烯管来输水,在管网中设有减压阀,以保证供水管网的压力可根据滴灌情况进行调节。确定供水泵的流量与扬程,合理设置水泵启停顺序,避免水锤现象对管网造成影响[2]。1.3渠道灌溉技术。此种水利灌溉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渠道多以泥土作为材料,在农田地势较高处挖掘沟渠,但该种灌溉模式会使水分渗透到地下,造成水资源浪费。目前,渠道灌溉采用先进的防渗技术,可以避免水分大量流失。该种灌溉模式虽比较简单,但对农田地形条件却有着较高的要求。1.4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此种灌溉模式可以取代渠道灌溉方式,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其利用管道对农田进行水利灌溉,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得到了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2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保障措施

2.1建立科学完善的节水技术体系。充足的水资源供应,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作用。节水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进一步降低水利灌溉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因此,应建立科学完善的节水灌溉体系,确保水利建设资金落到实处,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同时,水利部门要与气象、农业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采取符合农业发展要求的灌溉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2培养水利灌溉专业人才。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需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水利建设专业人才,不断提高水利建设队伍素质。同时,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了解农业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结合区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采取最合理的水利灌溉技术,保证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人员应采取先进节水措施,通过信息手段调节供水流量与压力,保证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2.3优化灌溉流量。水利灌溉系统由主管、干管和支管等构成,需要结合不同灌溉区域最高流量选择系统流量,可应用流量公式Q0=∑1eaimiTiAtη进行计算。此公式中,Q0为系统标准流量(m3/h),ai为灌溉水高峰条件下种植第i种作物占比,mi为灌溉水高峰条件下净灌第i种作物所需水量(m3/hm2),Ti是灌溉水高峰条件浇灌1次第i种作物持续时间(h),A为灌溉面积(hm2),t是水利灌溉系统工作时间(h),η为灌溉系数,e为水利灌溉高峰条件下同时需要灌水的作物种类。在对水利灌溉系统流量进行计算时,需要确定Ti与t的数值,通过管道输送到灌溉区域后,还需流经出水口实现最终灌溉。如果制定的灌溉方案中出水口后连接软管,可将t值确定为8~10h,对灌溉区域持续灌水8h,但并不具备可操作性。还应该根据灌溉区出水口及沟渠情况,采用自行灌溉办法,这样才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在制定的方案中将t值区间确定为20~22h,即为灌溉系统运行时间,不再考虑人为影响因素。Ti数值需要结合持续灌溉所需时间,才可保证农作物接受灌溉次数不低于1次。2.4应用节水技术。田埂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保证施加的肥料被农作物有效吸收。精耙整地是节约水资源的有力措施,可以避免灌溉的水分产生大量渗漏。田埂硬化是对灌水渠道进行创新,能起到很好的节水效果。分开灌溉与排水也是有效的节水措施,应对灌溉和排水进行分开设置,再结合田区灌溉实际需要,针对较少的耕地面积采用暗管进行排水,即在农作物下方1m以下位置设置排水暗管,促进田间积水排出。对渠系工程进行优化,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节水效果。应根据渠道纵坡、灌溉面积进行优化设计,再采用混凝土衬砌,形成渗漏量低、输水效率高的防渗渠道[3]。2.5增强农户节水灌溉意识。水利管理部门应该加强节约水资源宣传教育力度,使农户意识到节水灌溉的益处,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灌溉知识,不断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引进先进的节水控制技术,对灌溉总量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灌溉量,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节水灌溉应用较好的农户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农户节约水资源的积极性,逐步增强农户的节水意识[4]。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离不开充足的水资源,应用节水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保证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要。因此,应该不断完善节水技术规范体系,重视培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人才,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水资源供给问题,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琼娟.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及其措施[J].湖北农机化,2020(12):50-51.

[2]付晓双,荆燕燕,陈文蛟.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3):8-9.

[3]吴楠.探究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J].科技风,2019(10):192.

[4]魏利鹏,雍鑫.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1):94.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11):39.

[9]薛香杰.建设农场玉米秸秆还田模式及关键机具选型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20.

[10]许俊香,邹国元,孙钦平,等.腐植酸尿素对土壤氨挥发和玉米生长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3,44(4):934-939.

[11]霍小爱.缺氧—好氧SBR脱氮系统生物除磷特性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12]魏传银,吴敏,朱睿.腐殖土强化SBR工艺除磷效果及污泥性能[J].工业水处理,2018,38(7):62-65.

[13]韩健,熊殷俊,刘小丽,等.园林绿化废弃物好氧热发酵过程中的指标变化情况试验[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51-52.

节水农业范文篇10

关键词:农业用水;存在问题;发展思路;节水对策;陕西绥德

发展农业必须立足于实际。绥德县旱灾频繁。发展绥德农业,旱是主要矛盾,水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

1绥德县农业资源现状

绥德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峁梁丘陵沟壑地貌,境内山地多,平地少,早地多,水地少。水地340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全县的山地基本是“三为主”结构,即土地以峁梁沟坡为主,占63%;在峁梁沟坡地中,以坡地为主,占85.7%;在坡地中以25°以上的陡坡地为主,占51.2%,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壤侵蚀模数平均每年1.8万t/km2。全县地处西北内陆,属大陆性季节气候,年降水量486mm,且时空分布不均,7—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3%,远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全县有“十年九早”之称。据1953—1981年2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共出现大、中、小干旱74次,平均每年2次以上。其中100d以上的大旱18次,10年六遇;干旱21次,10年七遇;小旱35次,平均每年1~2次。全县光能资源充裕,全年日照时数为2615.1h,年太阳总辐射能为554.34kJ/cm2,日照能力强,蒸发量大。据有关资料,绥德县的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倍以上。据有关气象专家预测,今后30年,全球平均温度将升高1℃,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气温的升高,绥德的农业用水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2绥德农业用水存在的突出问题

2.1总量不足,浪费严重

据有关资料,全球陆地平均年降水量为800mm,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度648mm,仅为世界平均降水的80%。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220m3,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6%,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8%。绥德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60亿m3/年,全县人均占水量437m3,不足全国人均量2220m3的20%。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强,没有树立起水是一种商品的意识,没有把水当作一种稀有资源来认识、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未很好利用。过境水如无定河、大理河等输沙量很大(洪水期,含沙量50%~60%),利用率低;地表水全县有大小泉眼2000多眼,大多数出水量小,水量不稳定,利用率低;地下水分布不均,难以集中,利用率低。

2.2工程滞后,机制不活

绥德县是贫困县,人民生活比较困难,地方财政和农民积累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水利的发展要求。建国40多年来,全县共修小型以上的水库30多座,建小型池溏50多座,但由于沟道拦泥措施赶不上,水库绝大多数变为泥库,没有蓄水调节能力。5条国营灌渠,年久失修,灌溉面积逐年减少,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高科技含量工程建设滞后,特别是渗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工程全县很少。国家、集体、社会、个人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机制没有形成;水利设施的产权不明晰,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5条国营灌渠的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的配备、制度建设等严重滞后。

3绥德节水农业的发展思路

研究探索绥德节水农业的发展思路,必须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节水农业是干旱少雨地区农业发展的革命性选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朝一夕或3~5年完成,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地不懈努力;二是全县人多地少的状况和人口的巨大压力,不能单一的就节水而搞节水,而要与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一并考虑;三是当前农村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绥德的节水农业也要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去发展。因此,在发展思路上,要以发展节水农业为核心,坚持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并举、节灌技术和科学管理并举、供用水工程和调蓄水工程建设并举的原则,大力推广科学实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HTtP//:

在宏观运作中需处理好的以下4对关系:一是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考虑解决近期农业用水的问题,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问题。当前,要坚持科学规划,不能盲目开发,涸泽而渔,不能为了满足当前需要而断了后代人的用水。二是处理好治理与开发的关系。治理是基础,开发是目的,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应坚持治理开发并举,使全县的水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能够统一起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处理好治山与治水的关系。人们常说山清水秀、山穷水尽,这就辩证地说明了山与水的关系。绥德水资源的开发,首先应从治理山坡入手,先让山绿起来。只有山绿了,水才能多起来。四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绥德的水资源贫乏,且时空分布不均,这就决定了不同区域发展节水农业的模式和路子的差异性。应对全县的水资源配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各乡镇要服从全局,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4发展对策

4.1形成节水意识,保护好水资源

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全县农业缺水的严峻性,时刻注意节约用水。同时,必须坚持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即用水户按照规定交纳水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一是养水,要植树造林,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1万hm2的森林,积水量相当于100万m3的蓄水库。应该加快以植树种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土壤含水量。二是蓄水,主要是蓄地表水和天然水。山上修宽条梯田;山腰打水窖;山下建水库。这样既可以从山顶到山底层层设防拦蓄,又可以调节水源。三是保水,保护好现有水资源,使其不受污染[1]。

4.2加大开发利用力度

水是大气循环过程中可再生和动态的自然资源。尽管绥德水资源比较贫乏,但开发的潜力仍然很大,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多种办法,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一是建议成立绥德县水资源科学研究所,加强对水资源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二是例行节约用水。要对5条国营灌渠进行维修改造,提高渠系的水利用系数;要尽快改变传统的灌溉方法,大力推广引进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要运用科技手段,对水进行调节。要引进推广种植抗旱、节水或生育期与雨季相吻合的适生作物,如紫花苜蓿等。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垄沟种植、水平沟种植等旱作技术,加快化学抗旱剂、保水剂,如旱地龙等的推广应用步伐。三是增建蓄水调节工程。一方面要在无定河、大理河2条主河道上,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控制性的蓄水工程。这样有计划地分水、取水,有利于调节过境水的径流分布,增加汛期的防洪蓄水能力和枯水期的供水能力[2-3];另一方面,要开辟地下蓄水。在丰水期间,采取人工回灌、人工引渗的方法,增加地下水蓄水量,实现以丰补枯。

4.3创新管理体制

一是转变投入方式。要实行“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尽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导,集体、企业、个人投入的多元化格局[4]。二是深化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对现有的“五小”水利工程,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等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三是改革水的管理体制。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革水利企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使之逐年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走以水养水、以水促水的路子;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这一特殊商品尽快走向市场,调动全社会保护和爱惜水资源的积极性;要依法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促使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5参考文献

[1]赵怀岐.对岐山县节水农业发展思路的探讨[J].陕西水利,2009(6):148,44.

[2]张玉祥.滦县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对策[J].河北水利,2008(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