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单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21:40:23

建筑单位

建筑单位范文篇1

关键字:浅论,建筑企业,施工安全

一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充分暴露出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二是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还不够得力,有的责任没有真正落实,措施没有真正到位;三是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粗放;四是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较差。

二预防为主,在条款中加入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内容

1、招标文件及其相应的合同条款中,应当对施工安全生产措施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需要制定安全措施的方面包括各类基坑支护结构、各类临时支撑体系、大型施工机械(塔式起重机等的安装、使用和拆除)、各类脚手架和作业平台、临时用电系统和电动机具、设备、“四口五临边”防护、现场消防安全、高空作业、(防高空坠落和坠物打击)、现场周边环境安全,等等。招标文件中应要求投标人在报价时针对施工安全措施进行单独报价。

2、投标文件中除施工现场的

总体安全管理措施外,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方案和组织措施都必须分别配以相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必要的计算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责任人和岗位职责,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特殊专业工程还应制订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等等;投标人的投标价格中应就安全措施进行单独列项报价,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投标人必须在“措施项目”中就安全措施单独列项进行报价。

3、评标办法中,对施工安全的要求列入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内容,把对安全保证措施的评审作为技术标评审的重要内容,并设立安全保证措施评审的合格标准,投标人的安全保证措施不能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合格标准的,应作为废标条件之一施工安全措施的评审

甲,采用综合定量评标的,除响应性评审中应当体现对招标文件中对安全措施要求的响应外,应当对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体系独立设立评分标准,安全措施的评分不得少于总评标分值的5%;评审的标准应包括安全安全措施的完整性、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国家有关规定的符合等等;

乙,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安全措施作为符合性评审的重要方面进行评审,安全措施不完整、缺乏针对性、不合理或不能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的,不得进入后续的评审,也失去成为中标候选人的资格;与安全措施有关的费用构成投标人个别成本的一部分,评标委员会在评判是否低于个别成本时必须纳入评审范围,对其报价与措施结合的针对性、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评判。

丙,有关安全措施的评分或评审细则应当分类细化,属于技术标的评审内容的,在技术标评审的标准中设立标准并分别细化(如总体安全措施,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安全保证措施等等),属于符合性或响应性评审内容的,在符合性或响应性评审的标准中设立标准并分别细化。

戊,施工和监理合同的合同条款中应当纳入明确安全责任、安全目标、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岗位人员要求$奖罚规定以及其它与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和要求有关的条款。监理合同条款中应当确立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权威,确保监理工程师能够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作用,杜绝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

三加强日常管理

1、监管的方式手段要改变。一是要主动出击,建立稽查、巡查队伍,无论是在建工程项目还是拆除项目,无论办了手续的项目还是没有办手续的项目,无论是普通区域的工程还是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都不能忽略,要全盘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要抓住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监管要针对出了问题的企业,出了问题的地区,让有安全问题的企业、工程项目不得安宁;三是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检查,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2、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

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大力奖励和表彰安全生产工作突出的企业和个人,严肃查处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信息记录。

建筑单位范文篇2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志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谱写忠诚,一腔热血永无悔

同志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先进,工作积极,上进心强。对工作无限忠诚,能够专心投入、勇创一流。平时善于钻研业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有魄力,有胆识,能独当一面,敢于创新,成效显著,在工作期间获得诸多荣誉,被大家公认为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他常说: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就是他怀着感恩之情,无怨无悔做人做事的动力所在。

开拓进取,以身作则勇担当

2007年,岁的应聘到客运专线实习,工作刚满一年就被委任为技术员;2010年已开始承大桥,隧道施工任务。一路走来,每一次的升迁或者调动都意味着越来越重的责任,艰难前行中,不断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敢为人先、挑战自我的意义。

他积极参与到每一次的施工任务中,冲锋在前,确保了每一次的任务能够的顺利实施;他作为技术员战严寒,钻果园、走泥路,在冰天雪地里踏遍了施工场的每一寸土地,连续作战个月,出色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2010年担任铁路四项目部二工区技术负责人以来,他为了在跨汾河特大桥施工中,抓工期,赶进度,使工程顺利完工,尽快目标任务,他坚持吃住在工地,工作几乎是不分昼夜,由于长期辛劳,他人更是消瘦了一大圈,但他却从未离开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正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全体同志上下齐心,使工程建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创造了大桥施工建设上的奇迹。

朴实无华,两袖清风存正气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管理的技术负责人,他始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抓好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领会和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身行为。同时,他积极做好对部门员工的廉洁教育,保证了自身和部门无任何违纪现象的发生,维护了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建筑单位范文篇3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目标是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设施并适应现代化发展。例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明确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1];国家大力投资于电力、通信线路,扩大电讯容量,加强对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设备、数字程控、远程通讯的投入等。同时,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增加效益。各种企业根据行业特色、具体运作状况,均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据国家经贸委对2000年IT投入最大的100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80%以上的企业设立了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总裁或副总经理[2].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来看,国家和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国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战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外部网络,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也得到了发展,但仅处于简单的使用计算机阶段。第3阶段,部分企业逐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把信息化建设列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主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一方面政府积极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政府。第3阶段,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面临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逐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投资及经营力度,信息化服务作为新型产业也应运产生了,同时,也吸引了民间风险资金的进入。

2、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局限和不足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生产经营特点,如工序复杂、动态性强、资料档案繁多、信息管理难度大等,建筑业应用信息化管理整合企业资源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有关法律相对滞后。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取决于相关合同法律框架的制订[3],只有制订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使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企业信息化营造公平的交易平台,才能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中。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缓慢,国内关于此类法律要么空白,要么简单,难以确保建筑业信息化运作的安全性、合法性。

(2)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在技术、资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化程度不高,没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未发挥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

(3)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软件市场的无序竞争问题也亟待解决。

(4)建筑企业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5)以应用单机版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和即时传递,效率较低。据有关资料,美国的PC机的深度使用率为38%,而中国只有6%[4].

(6)具备较深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本单位业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有力推动者。但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相互脱钩,分开进行,缺乏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训,人才过于单一化。

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其他行业,因此,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发展策略,主要应该是根据自身财力、技术、发展战略、市场核心竞争力等,研究介入信息化建设的时机、投资的力度、建设信息化的模式等。

3、政府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我国信息化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政府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倡导者、促进者及使用受益者,利用政策指导了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共享,投资建设公共设施基础,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政府等。

(1)尊重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各条渠道调动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信息化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发展电子政府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带动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和运行,把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去。一切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市场运作,循序渐进地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以此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建设。

(2)政府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立法保障。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政府致力于建立高速信息公路,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银行、税收等金融管理体制、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等的联网信息化建设。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法律保障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激励企业投资信息化,从而促进信息化的提高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推进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的要求转变,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3)引导民间资金的投入,扩大第三方(如信息化建设服务商)的投资力量。由于信息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对民间资金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应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将一些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交给第三方来做,引入民间资金,发展信息产业。因此,国家应当出台相关的风险投资管理规定,开放民间资金市场,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增加对信息产业的总体投入。如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通过维持低廉资费扩大需求等手段,对信息产业单位给与一定的支持,政策性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增加信息公司的收益。

4、建筑企业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实现信息化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加大这一方面产品的应用工作。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从企业的本身条件出发,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推进。企业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带来高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即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收益的同时,若投资不善也可能使其陷入投资困境。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准确理解和应用信息化管理,对信息化管理进行评价,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对建筑企业而言,一个准备充分的、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战略应包括:

(1)企业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准确定位。尽管在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企业,可以相互借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任何企业信息化模式(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都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的。因为,每个企业所面对的问题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投资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决策层首先应当从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和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范围、阶段和深度,确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很好地服务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2)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由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因此,企业首先应制定总体目标,同时,根据企业本身的经营方式、产品特点、管理流程来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目标。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有:加强企业各层人员之间、企业与各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和优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等。只有逐次实现阶段目标才能不断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如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等;加快信息流通,实现内部资源共享;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充分利用企业网和互联网,建立网上营销系统,积极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实现公司经营信息化,实现经营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智能化,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调整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使之与信息化系统相配套的,逐步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等。

(3)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时机及投资力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启动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流程的新建、重组与再造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关系到人员的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等。因此,启动时机和投资力度的选择便变得至关重要,企业应全面、客观地分析国家对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自身对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蓄积动力、克服阻力,积极地、有计划地准备信息化实施所需的条件,并由此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投资额。

(4)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评价。信息化建设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过程,所以必须定期对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业务进行评价,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与过剩,及时调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实现优化企业的价值链,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的目标。

5、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方面,如单机操作文档处理、数据计算,未能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整体化管理控制。建筑业在继续加大对信息化的投资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建设和应用的策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助第三方信息公司的力量,深入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实现建筑企业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金达仁。我国企业信息化渐入佳境[OL].人民网,2003-05-14.

[2]安筱鹏,王厚芹。中国企业信息化回顾与展望[N].中国计算机报,2003-02-26.

建筑单位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综合实验楼;建筑结构设计;文化特色

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楼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更是对建筑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某高校科研单位综合实验楼建筑和结构设计为例,将现代建筑特点融合学校文化特色,分析学校综合实验楼的建筑质量控制方式。

1工程概况

某高校科研单位综合实验楼的工程设计基于学校的内部的环境和建筑,参考各教学楼地理位置,将综合实验楼设立于学校的教学区域,同时,临近学校教学楼交叉中心,位于教学区的中心位置。该综合实验楼占地1275m2,总建筑面积5647m2,建筑总高度52.7m,融合周围的环境,与各教学楼形成该校的特色建筑体系[2],成为该校教学区域一道独特的标志性建筑物。

2设计理念

该校综合实验楼的设计之初就秉持着学校“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综合实验楼与周围的教学楼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该校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在实验综合楼建成后,该建筑成为树立校园形象的关键作品,成为了学校综合素质教育的象征。同时,在进行综合实验楼的设计之初,学校方面要求该建筑物能够体现学校厚重、朴实的教育气息,又能够表现出现代建筑学以及现代科学的特色,与教学楼一起与周围的环境形成有机统一,在原有的校园氛围上互补互成,融合现代的教育理念与人文特质,呈现出该校独有的文化特色,再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地质特点,能够保证综合实验楼在后期的投用过程中没有意外情况的发生,并符合校园总体规划要求,又要为将来的建筑在创新方面创造出过渡条件[3],以实验综合楼的建设为核心,组成了一套系统的建筑体系,让整个综合实验楼的空间形象具有校园文化气息、时代创新精神以及现代科学的发展理念。

3建筑设计

现代建筑学中对于建筑物的立体形象与工程质量要求比较严格,综合目前的建筑材料使用情况来说,钢筋混凝土结构仍然是现代建筑的主要使用材料[4],一方面因为其在工程质量方面经过了验证;另一方面,在建筑耐久性上具有更好的性能,所以结合实际情况,该校综合实验楼的建筑材料选用的是钢筋混凝土作为综合实验楼的建筑材料。3.1材料设计。确认选择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建筑材料,则应该尽量选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同时,为了提升实验综合楼的使用耐久性,就需要在同样的混凝土结构中增添钢筋的使用数量,而且要提升钢筋的直径,以免出现钢筋材料过多的情况,引发其他的建筑质量问题,保证在实验综合楼建成后,建筑材料能够承受住建筑物的重量以及侧方拉力,防止出现结构裂缝问题。3.2建筑问题。结合钢筋混凝土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材料容易出现裂缝。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最好采用碎石混凝土,以增加骨料和水泥胶砂的结合面,增加内部密实度,降低孔隙率,增强墙体的厚实程度。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主要有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温度变形引起的裂缝、干缩裂缝等。所以,在建筑施工前,应尽量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差,选择合理的建筑位置,让建筑物在后期的投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地面不稳定型下降,同时,针对建筑物容易出现裂缝的位置,设置预留缝隙或采取防裂缝措施,提高墙体的整体稳定性。整个建筑物的层次结构需要严格按要求设置构造柱,提高屋面板的整体性;设置保温涂层,避免因温度产生裂缝变化。3.3地质探究。结合历年来周围环境中发生的自然灾害问题,其对建筑物的底层框架砌体结构破坏较为严重。所以,在设计建筑物时应该考虑到地震灾害发生时应对的策略和建筑物防护工作,因此,需要在该建筑物的底层框架砌体结构上采取稳定措施,避免因为结构承载力不足或变形过大、结构丧失整体稳定、地基失稳等引起的一系列结构破坏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建筑楼层上层建筑与下层地基结构的契合程度,增强下层建筑的承重和抗震能力以及上层建筑物的稳定能力,使整个实验综合楼在面对地震灾害时,能够承受住中级地震灾害的侵袭。3.4建筑结构。在综合实验楼的建筑前期应该绘制完整、详细的建筑施工图纸,这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重点,也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建筑结构图纸的绘制应该能够最直观、正确、完整地呈现出整个综合实验楼的立体形象与平面形象,这样建筑工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会有一个直观体现,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3.4.1立面结构。综合实验楼的立体平面图应该结合周围的环境进行绘制,能够体现出在综合实验楼建立完成后与周围的教学楼形成的基本概况。从该建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能够看出,该实验综合楼采用落地整体式铝合金玻璃窗,在后期的投入使用中,这既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整个实验楼的全貌与各个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又体现出学校的教学理念与现代建筑学的有机统一。建筑的东西面设置室外遮蔽百叶,防止实验设备因西晒而影响实验成果和设备寿命。整个实验大楼采用立体框架结构,更加直观地体现出当代建筑学的立体美感,让学生感受到整个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建筑外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外墙采用灰色的涂料,柱子用黄色的涂料粉刷,冷暖搭配,使建筑外观具有现代感。3.4.2平面结构。通过建筑物的平面结构图能够看到综合实验楼与该校其他的教育设施形成的特色建筑体系,比如综合实验楼前的广场空间,与周围的植物环境相结合,呈现学校中的景和物的特色。其他教学楼和教学设施的平面示意图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学校的风景,同时,体现出学校浓厚的文学色彩。建筑楼层内部的平面结构图能够直观地体现出各个楼层、教室甚至建筑材料的情况。楼层结构平面图应分层绘制,必须准确标注柱、梁、楼梯和纵横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各种板的规格、数量和布置方法,同时,应表示出墙厚及圈梁的位置和构造方法,选用标准构件。基梁、板、杜等应分类集中绘制,对各构件应把钢筋规格、形状、位置、数量展示清楚。

4设计理念

4.1环境设计。该校综合实验楼的建立,不单单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结合周围的环境特点,构建出了详尽的规划道路与植物景观等。这样既能够减少周围环境给实验室带来的噪声污染等各种不良影响,又能够让学校的环境得到美化,且舒适的实验室环境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交流中获得更大的进步,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教育理念更新。4.2结构设计。综合实验楼的结构设计参考了多种建筑结构,结合当前国内的工程建筑技术,设计出了“U”形建筑,与周围的教学楼照相呼应。“U”形的建筑设计与整体的框架设计综合考虑,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特点,更适合应对地震灾害,并且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整体框架的建筑材料,更是增大了整个建筑物的牢固稳定性。同时,独特的结构设计特点彰显出学校紧跟社会节奏,体现了当下“创新使人进步”的人文特点,为学校的学校理念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4.3综合设计。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综合实验楼结构设计不断优化,最终在确保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最为经济、最为合理的结构方案。其中,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该校的综合实验楼更是结合学校的人文特点,突出了学校的文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为全校师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保证结构设计的方案安全、合理实行的情况下,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涵,扩充了当代背景下的教育意义。高校是学生迈入社会环境的第一步,高校教育是当代广大的社会群众关注的教育重点,现在的高校不仅仅注重学生们的文化知识教育,也更加注重动手实践能力,而很多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此时,正是通过综合实验楼的建筑与设计的方式,向学校的师生以及广大的社会民众宣传学校的一个良好机会。利用这次机会向外界展示出学校不断创新进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为学校的师生群体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希望更多的高等学校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人才,能够把握住当下时代不断创新进步的浪潮,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潘竞岚,吴辉琴,陈跃程.某高校综合实验楼建筑和结构设计[J].广西工程学院学报,2015,4(23).

[2]刘奕麟.浅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J].科学与财富,2016,5(13).

建筑单位范文篇5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

目前,纳税筹划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增强税务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环节,而“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纳税筹划管理体系以及配套措施,则容易导致财务风险及不必要损失的发生。因此,重视在“营改增”下的纳税筹划体系完善对建筑施工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明确在“营改增”政策后自身税务管理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而确立纳税筹划体系完善的意义与目标。因此为了通过纳税筹划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成本,提升经营效益以及整体竞争力,必须厘清“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进而找出纳税筹划的完善路径,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提升纳税筹划水平以及经营效益提供保障。

1“营改增”政策的影响分析

1.1对生产成本和税负的影响。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实施“营改增”后发生了变化,将不再包括营业税部分,从而使整体的生产成本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水泥等材料成本,而“营改增”实施后材料成本中只包括购买价款,不再含有营业税税额部分。但人工成本在“营改增”之后未受到影响,无法通过增值税抵扣进行降低,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尽可能地减少人工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整体税务结构。同时,进行增值税抵扣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获取相应的发票,而如果供应商不能提供有效发票,将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利用“营改增”政策合理降低整体税负。其次,“营改增”政策中对小规模企业采用的简易征收办法,有效减轻了小规模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负担,使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得到了保障。同时,“营改增”政策的实施降低了对建筑施工企业重复征收的概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合理优化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缴纳程序。1.2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优化成本管理方法,尤其需要对占据总成本大部分份额的材料成本优化管理流程,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来对繁多的材料成本实现统一管理,从而有效实现对材料成本的增值税税额抵扣。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细化材料成本管理程序,重点关注能够通过增值税抵扣的材料成本支出,建立专项管理办法。对各类材料成本要确定税率,并明确是否能够取得增值税发票,保证可以进行增值税税额的抵扣。并且建筑施工企业也应细化合同管理流程,在对合同收益进行计算时也应考虑增值税税额情况,确定各项合同的税收成本支出,从而在合同定价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合同的收益。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之后应进一步完善发票管理体系,满足新的管理要求。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各类材料的供货商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获取合格的增值税发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根据是否能够提供合格的发票进行评级,从而优化企业的供应商选择流程。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提升相关财务人员增值税发票的识别能力,并使其能够帮助企业通过增值税抵扣机制合理降低税负。

2纳税筹划工作完善措施

2.1强化财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及税负,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需要财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税率变化以及进行增值税税额抵扣,帮助建筑施工企业通过“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合理降低税负与企业成本支出。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不应只掌握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明确企业各项业务情况以及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从而可以帮助各经营流程进行税额计算以及纳税筹划工作,进而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对专业纳税筹划人员的引进力度,在对专业人才进行招聘时,注重考核其选聘人员对“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对建筑施工企业影响的认识以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并且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对财务人员相关纳税筹划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力度,从而有效提升专业纳税筹划人员对“营改增”后的实化操作能力,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帮助建筑企业优化纳税筹划流程,防范税收风险。2.2完善纳税筹划体系。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没有进一步完善纳税筹划制度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并且对固定资产折旧、研发费用核算等过程中的控制能力较弱,从而使企业容易出现税收风险及不必要的利益损失。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亟须通过建立健全纳税筹划体系,通过纳税筹划制度的完善提高各环节纳税筹划工作的规范性。并且要构建统一的纳税筹划信息平台,实现及时获取各经营流程、各部门的纳税筹划工作信息,从而保证各经营流程、各部门纳税筹划目标的一致性。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全面监控各经营环节容易出现的纳税筹划风险,并配套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2.3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为增强建筑施工单位的纳税筹划体系对“营改增”政策的适应能力及弹性,建筑施工企业应通过全过程的监督体系构建增强对各经营环节纳税筹划行为的控制能力。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应构建涉及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监督体系,实现在事前建立纳税筹划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预警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在事中具备相应的应对措施处理出现的纳税筹划问题,并在事后通过反馈机制及时对各经营流程、各部门的纳税筹划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进而优化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的纳税筹划流程,为企业降低税负以及优化税务结构提供有利条件。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供应商选择流程,根据价税分离原则,对所需缴纳的税额及增值税抵扣税额进行合理计算,同时在选择供应商时应注重考虑其提供增值税发票的能力,必须对增值税发票的取得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建立全面的评价指标对提供材料的供应商资质进行评级。

3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其生产成本及税负、财务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亟须进一步完善纳税筹划体系。因此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特点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风险,认为建筑施工企业首先应强化财务人员的纳税筹划知识及技能,使其能够较快适应税收政策的变化及工作目标的变化。其次应完善纳税筹划体系,最后构建其全过程的内部监督机制,为企业提高纳税筹划工作效率,获取经营收益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江玉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J].当代经济,2014(24):128-129.

[2]曾祥洲.“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及纳税筹划初探[J].知识经济,2018,466(12):116-117.

建筑单位范文篇6

按照今年省建设厅的工作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咬住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努力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紧紧咬住省政府下达给全省建设系统的全年安全管理控制指标数,不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要抓住以下重点:

一是以防范重特大事故为中心,继续深化以预防高处坠落和施工坍塌两类事故为重点的隐患治理工作。将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坍塌、高支模失稳、大型起重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等四类多发事故确定为专项整治的重点,确定工程投资规模大、在建项目多或安全生产监管薄弱的地区和企业为我厅重点监控对象,制定重点监控方案和措施,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施工部位的隐患排查。

二是继续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监管方式,规范安全生产各方主体行为。要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手段,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广东省建设厅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依法查处安全生产主体和相关责任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不断强化对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全省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安全教育培训“平安卡”管理制度。要不断强化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

三是夯实施工安全生产基础,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为基础,组织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达标活动。健全省、市、县(市、区)三级施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充实安全生产专家库,进一步完善各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资源储备,加强应急教育和演练,提高处置重特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全省施工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加强安全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配备必要的专业人才,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水平。

(二)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以修订《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主线,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年,我省率先颁布了《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十多年来,《条例》对于促进我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市场情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条例》的一些内容已经明显滞后于当前形势,我省近年来出台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也急需上升为法律规定,因此,今年省建设厅将提请省人大修订《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更充分的法律保障。

以健全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体系为手段,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当前我省工程质量检测队伍数量多,素质良莠不齐,相当部分检测单位的不规范行为给工程质量、安全造成隐患。我省今年将开展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审查,加强检测监管制度建设,加大对检测机构检查的力度,严肃查处检测业务挂靠、转包和出具虚假报告的违法行为,建立检测机构不良行为档案,逐步建立我省检测市场准入和清出的良性机制。

以确保工程结构质量和质量通病治理为重点,继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加强对住宅工程、公共建筑工程、重点建设工程等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与社会公共安全密切相关,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要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安全,要重点检查执行工程强制性标准、进场材料检验把关、商品砼质量等情况,要开展建筑工程渗、漏、裂的专项治理,积极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同时还要加强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

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根本目的,完善奖优惩劣机制。继续加强引导,鼓励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时淘汰工程建设中的落后设备、施工机具和工艺;出台《广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工法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施工企业工法创新,并推广应用成熟先进的工法,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在市场准入环节,对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要给予更多的承接工程任务的机会;要切实研究落实优质优价措施,增强企业创优的积极性。

要落实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国家取消监督收费后的经费保障,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去年国家取消了工程质量监督费收费项目,明确今后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同级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机构编制、经费,保障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完善行政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监管制度。今年,省建设厅将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争取以省政府规章形式出台《广东省禁止建设工程串通招标投标违法行为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将近年来我省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上升为政府规章的内容,为市场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执法依据。我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以遏制围标串标为重点,加强对招标人行为、评标定标办法、投标报价、专家评审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保证有形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地运作。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作出处理,特别是对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起到威慑和警示的作用。

严格有形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法定基本程序,强化建筑施工许可、安全许可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违法分包、以包代管等问题。各地要加强资质审批、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各管理部门以及有形建筑市场之间的配合协作,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管理,实现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和联动执法。今年省建设厅将组织修订《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中标后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简化、优化“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中标后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日常管理工作服务。

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的诚信信息系统是诚信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能够确保诚信信息收集整理及时准确和实现共享。省建设厅已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一部署,研究开发了“广东省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系统”,各市要逐步充实、完善本地区相关企业的诚信信息,尽快实现我省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的互通、互用,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四)规范监理单位和执业人员行为,充分发挥建设监理作用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监理行业的持续发展。要加大执行新的工程监理收费标准的力度。从年5月起施行的国家新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是国家考虑到过去监理收费一直偏低的情况而进行的较大幅度的收费标准调整。执行新的收费标准是《价格法》等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单位不得违反。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招标文件备案、施工许可等环节认真把关,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要借鉴省外的经验,研究建立切合我省实际的培训教育制度,培养一批工程监理从业人员,以弥补我省注册监理工程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切实履行监理职责,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建设施工阶段的监理是现阶段监理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监理企业要把抓好施工阶段的监理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抓好。要继续完善内部管理职能,健全监理工作制度,夯实工作基础,努力提高监理现场工作质量,尤其要严格履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理职责。要精心选择项目负责人,保证项目监理人员专业配套、人员到岗、责任到位、工作有序。要善于抓重点工程,抓关键部位,抓薄弱环节,加强预测,消除隐患。要通过严格监理,树立一批样板示范工程,逐步规范工作程序,促进监理制度自我完善,促进监理企业更好发展。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建设监理市场秩序。要针对当前建设监理市场存在的越级承担监理业务、转让监理业务、出卖或转让资质证书、现场监理人员不到位、不履行质量安全监理职责等突出问题,加大巡查力度,明查暗访,跟踪监督投标和合同承诺的监理人员到位和履行职责情况。对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五)认真抓好新劳动定额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贯彻实施,积极探索造价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

抓好新定额的宣传、培训和实施。贯彻落实颁发的《全国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今年造价管理的重点工作,要做好宣贯和培训工作。要启动我省各专业工程计价依据的编制工作,组织修编力量,确保新计价依据在1月1日执行。

积极探索造价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今年上半年要完成修订《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版)的工作,结合施工合同范本、工程计价依据,逐步构建招标、合同与工程造价的有机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我省工程计价体系,满足“优质优价”深层次的工程计价与管理的需要,在“优质优价”的计价依据、计价方式、结算与价款支付等方面要有实质性的进展。组织起草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支付办法,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结算行为。

大力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工作。充分利用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料机数据标准》颁布执行和省计价依据修编的契机,进一步整合我省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积极稳妥推进全省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程造价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全省工程造价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提高建设信息化水平,要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资源和优势,以标准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程造价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争取有实质性突破。

解决好工程定额测定费取消后工程造价站经费保障问题。去年国家取消了工程定额测定费,明确今后相应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同级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机构编制、经费,保障造价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六)切实抓好民生建设,促进行业和谐稳定

建筑单位范文篇7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

随着我国各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营业税税收政策存在的重复征税等弊端愈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进步的空间较大,相关企业只有在较为完善的税收政策下才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实力的发展壮大,而建筑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营改增”后相关单位纳税筹划意义非凡。

一、“营改增”税收制度的主要概念及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现状

“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指的是企业单位在缴纳税款时摒弃传统的营业税制度,将税收项目改为增值税。这种税收制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重复征收税款而增大企业负担的情况,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处于良性循环模式,确保企业之间竞争公平性的同时使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所牵涉的工作步骤繁多,从勘察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原材料购买等都与税收密切相关,实行“营改增”税收政策能从根本上减轻建筑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积累,促进全行业健康发展。

二、“营改增”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营改增”给建筑施工单位带来的机遇。“营改增”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抵税制度,而抵税多少与企业发票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发票包括企业对外开出的发票(销项税)和其他企业对本企业开具的发票(进项税),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妥善保管,财务人员只有在票据规范的前提下,才能够准确的清算本企业需要缴纳的税金,确保本企业在征收税款时既不出现重复纳税也不因发票管理不善而多缴税金。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家建筑施工企业主营岩土工程和地质勘查的设计、施工,工作环节比较复杂。传统营业税征收制度下,企业对发票管理虽然比较规范,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企业重复纳税情况严重,经济效益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营改增”后,通过学习公司意识到票据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票据管理,由专人保管票据,专人负责缴税工作,并建立奖惩制度。杜绝了因发票管理不善导致不能抵扣税金的现象,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公司规模逐年壮大。(二)“营改增”给建筑施工单位带来的挑战。虽然“营改增”能避免企业重复征税,但是这种税收制度在过程上要远远复杂于传统的营业税税收制度。建筑施工单位以施工项目复杂、施工周期长、合同条款繁多著称,这就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施工企业、开发商未能意识到合同、发票的重要性,不能及时签订有效性的合同、未妥善收集保管好发票,“营改增”的福利就很难在这些施工企业中落实。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更与国家现行税收制度背道而驰。例如江苏伟丰建筑有限公司,这所企业因为本身规模较小,人才较少,因此目光较为短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一味追求进度而忽视了其他问题。结果工程在征收税款时,合同中存在漏洞、发票收集不及时等问题使纳税额大幅度增加,企业效益不佳而拖欠人员薪资,最终员工闹上法庭,企业破产。每年春运时期都会出现一批被拖欠薪资的农名工,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原因有很多,但税收负担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营改增”是个挑战,建筑施工企业务必采取措施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三、“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合同与发票管理制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建筑施工企业工作人员工作的基础,从根本上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制定符合当前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合同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从税收方面减少企业负担,提高纳税筹划的合理性。例如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这所上市公司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佼佼者,公司规模大,但却能保证施工工作的持续高效性,并于2017年完成了利润329亿元的目标,位居行业第一。该公司将合同与发票的规范明确写入企业的规章制度中,在具体施工工作中确保权责统一。即使环节众多,员工各司其职,也能确保发票到位的及时性,合法抵扣税款,经济效益因此提高。不仅如此,企业管理者在与乙方签订合的过程中,反复核实合同内容,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坚决履行国家政策,让工程项目井井有条地展开。规范化合同也使得发票获取更为轻松,让企业的工作合理、合法地展开,“营改增”的影响逐渐减少,利益最大化原则落实到实处,与当前“营改增”理念配合完美。(二)加强建筑施工单位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建筑施工企业面对“营改增”税收政策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按时收集增值税发票的问题,工程规模大、环节多的固有弊端无法避免,因此相关企业必须从施工过程中最繁琐也是增值税发票涉及最多的材料、劳务供应商角度出发,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与原材料、劳务供应商加强联系、相互配合,及时收取增值税发票,使企业最大限度的实现增值税税款抵扣,双方在合作中形成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营改增”制度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例如我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施工工作开始前就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铁集团派遣专业人员与材料供应商谈判,签订合理的合同协议,确保原材料与发票能实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如确保砂石、水泥、钢筋等建筑主要材料具有符合“营改增”税收规范的专属票据,施工过程中超过总成本价格接近60%原材料能被规范管理,税收也就能被更加有效的控制。中铁股份集团有限公司能实现全年160亿元利润的原因还在于集团选择供应商参股的方式,双方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在纳税工作上配合得非常默契,发票不及时问题减少。不仅如此,建筑施工单位在展开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依照企业管理条规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深化制度改革,让税额得以被充分抵扣。企业在能力范围内兼并了规模较小的供应商,原材料短缺问题得以解决,工程进度不至于因为材料延迟,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下降。(三)提升建筑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从企业内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组建一组工作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可以使企业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税收筹划工作效果也能更加明显。例如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就在“营改增”税收制度实施后,引进数名专业技术高、能力强的财务人员。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企业原财务人员的危机意识大大增强,于是内部自发形成一种学习风气,财务部门工作者积极学习最新的税收政策与计量知识,税收工作质量明显提升。不仅如此,财务部门内部的沟通也因此加强,财务人员互相分享经验、学习知识,水平提高明显。企业还为员工安排了培训会,使得企业内部知识体系不断更新,纳税筹划理念自上而下深入企业员工的工作中。

四、结语

建筑施工单位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落实“营改增”政策以后,施工单位可以摒弃部分传统制度的弊端,从新的角度出发提高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确保施工建筑单位纳税筹划能够让工程项目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使企业生产与发展搭配协调,企业实现更高的经济目标,与党的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吻合。

参考文献:

[1]尹明理.基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与研究[J].财会学习,2017(08).

[2]俞锦涛.“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筹划[J].经济,2016(09).

[3]龚德机.“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筹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0).

建筑单位范文篇8

按照今年省建设厅的工作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咬住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努力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紧紧咬住省政府下达给全省建设系统的全年安全管理控制指标数,不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要抓住以下重点:

一是以防范重特大事故为中心,继续深化以预防高处坠落和施工坍塌两类事故为重点的隐患治理工作。将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坍塌、高支模失稳、大型起重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等四类多发事故确定为专项整治的重点,确定工程投资规模大、在建项目多或安全生产监管薄弱的地区和企业为我厅重点监控对象,制定重点监控方案和措施,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施工部位的隐患排查。

二是继续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监管方式,规范安全生产各方主体行为。要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手段,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广东省建设厅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依法查处安全生产主体和相关责任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不断强化对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全省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安全教育培训“平安卡”管理制度。要不断强化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

三是夯实施工安全生产基础,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为基础,组织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达标活动。健全省、市、县(市、区)三级施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充实安全生产专家库,进一步完善各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资源储备,加强应急教育和演练,提高处置重特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全省施工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加强安全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配备必要的专业人才,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水平。

(二)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以修订《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主线,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年,我省率先颁布了《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十多年来,《条例》对于促进我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市场情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条例》的一些内容已经明显滞后于当前形势,我省近年来出台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也急需上升为法律规定,因此,今年省建设厅将提请省人大修订《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更充分的法律保障。

以健全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体系为手段,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当前我省工程质量检测队伍数量多,素质良莠不齐,相当部分检测单位的不规范行为给工程质量、安全造成隐患。我省今年将开展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审查,加强检测监管制度建设,加大对检测机构检查的力度,严肃查处检测业务挂靠、转包和出具虚假报告的违法行为,建立检测机构不良行为档案,逐步建立我省检测市场准入和清出的良性机制。

以确保工程结构质量和质量通病治理为重点,继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加强对住宅工程、公共建筑工程、重点建设工程等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与社会公共安全密切相关,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要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安全,要重点检查执行工程强制性标准、进场材料检验把关、商品砼质量等情况,要开展建筑工程渗、漏、裂的专项治理,积极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同时还要加强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

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根本目的,完善奖优惩劣机制。继续加强引导,鼓励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时淘汰工程建设中的落后设备、施工机具和工艺;出台《广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工法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施工企业工法创新,并推广应用成熟先进的工法,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在市场准入环节,对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要给予更多的承接工程任务的机会;要切实研究落实优质优价措施,增强企业创优的积极性。

要落实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国家取消监督收费后的经费保障,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去年国家取消了工程质量监督费收费项目,明确今后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同级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机构编制、经费,保障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完善行政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监管制度。今年,省建设厅将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争取以省政府规章形式出台《广东省禁止建设工程串通招标投标违法行为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将近年来我省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上升为政府规章的内容,为市场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执法依据。我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以遏制围标串标为重点,加强对招标人行为、评标定标办法、投标报价、专家评审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保证有形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地运作。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作出处理,特别是对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起到威慑和警示的作用。

严格有形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法定基本程序,强化建筑施工许可、安全许可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违法分包、以包代管等问题。各地要加强资质审批、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各管理部门以及有形建筑市场之间的配合协作,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管理,实现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和联动执法。今年省建设厅将组织修订《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中标后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简化、优化“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中标后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日常管理工作服务。

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的诚信信息系统是诚信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能够确保诚信信息收集整理及时准确和实现共享。省建设厅已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一部署,研究开发了“广东省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系统”,各市要逐步充实、完善本地区相关企业的诚信信息,尽快实现我省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的互通、互用,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四)规范监理单位和执业人员行为,充分发挥建设监理作用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监理行业的持续发展。要加大执行新的工程监理收费标准的力度。从年5月起施行的国家新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是国家考虑到过去监理收费一直偏低的情况而进行的较大幅度的收费标准调整。执行新的收费标准是《价格法》等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单位不得违反。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招标文件备案、施工许可等环节认真把关,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要借鉴省外的经验,研究建立切合我省实际的培训教育制度,培养一批工程监理从业人员,以弥补我省注册监理工程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切实履行监理职责,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建设施工阶段的监理是现阶段监理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监理企业要把抓好施工阶段的监理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抓好。要继续完善内部管理职能,健全监理工作制度,夯实工作基础,努力提高监理现场工作质量,尤其要严格履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理职责。要精心选择项目负责人,保证项目监理人员专业配套、人员到岗、责任到位、工作有序。要善于抓重点工程,抓关键部位,抓薄弱环节,加强预测,消除隐患。要通过严格监理,树立一批样板示范工程,逐步规范工作程序,促进监理制度自我完善,促进监理企业更好发展。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建设监理市场秩序。要针对当前建设监理市场存在的越级承担监理业务、转让监理业务、出卖或转让资质证书、现场监理人员不到位、不履行质量安全监理职责等突出问题,加大巡查力度,明查暗访,跟踪监督投标和合同承诺的监理人员到位和履行职责情况。对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五)认真抓好新劳动定额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贯彻实施,积极探索造价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

抓好新定额的宣传、培训和实施。贯彻落实颁发的《全国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今年造价管理的重点工作,要做好宣贯和培训工作。要启动我省各专业工程计价依据的编制工作,组织修编力量,确保新计价依据在1月1日执行。

积极探索造价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今年上半年要完成修订《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版)的工作,结合施工合同范本、工程计价依据,逐步构建招标、合同与工程造价的有机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我省工程计价体系,满足“优质优价”深层次的工程计价与管理的需要,在“优质优价”的计价依据、计价方式、结算与价款支付等方面要有实质性的进展。组织起草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支付办法,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结算行为。

大力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工作。充分利用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料机数据标准》颁布执行和省计价依据修编的契机,进一步整合我省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积极稳妥推进全省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程造价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全省工程造价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提高建设信息化水平,要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资源和优势,以标准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程造价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争取有实质性突破。

解决好工程定额测定费取消后工程造价站经费保障问题。去年国家取消了工程定额测定费,明确今后相应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同级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机构编制、经费,保障造价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六)切实抓好民生建设,促进行业和谐稳定

建筑单位范文篇9

关键词: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具体措施

1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所谓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项目施工所需消耗的人力、物质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调节和限制,及时纠偏,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之内,达到成本控制目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单位在各个方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因此成本控制成了建筑管理的核心内容。实施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在工程建设自招投标阶段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在组织和控制措施上给于高度的重视,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目前简直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员素质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已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形成了一整套施工项目管理理论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并逐步建立了与项目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既推动了施工项目管理经验向科学化、规范化、法规化方向发展,又促进了我国项目管理与国际同行业项目管理的接轨。但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较低,除了体制方面和行业方面的客观因素外,企业和项目经理部中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未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是造成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2.2部分建筑单位的执行力度不够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承担者和实现者,既要对项目的成果性目标向建设单位负责,又要对项目管理的效益性目标向企业负责,这样,若没有具体、明确的责任、权限和利益,则会从根本上影响其对本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的责任。此外,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的责职和权利也要得到落实,没有按既定的规划和方案实施,管理程序步骤的随意化,成员的职责、权利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打消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成本管理的条件、内容及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克服流于形式、管理表面化的现象,按成本控制的程序进行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及整理文件资料和编制成本报告工作,才能使成本投入最低化,利润最大化,以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2.3有些建筑单位简单地将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财务人员。

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有着其综合性和群众性,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都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只有把所有的参建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因此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不能把责任全归于财务人员,所有人应该一起努力。

3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建筑单位范文篇10

所谓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项目施工所需消耗的人力、物质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调节和限制,及时纠偏,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之内,达到成本控制目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单位在各个方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因此成本控制成了建筑管理的核心内容。实施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在工程建设自招投标阶段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在组织和控制措施上给于高度的重视,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目前简直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员素质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已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形成了一整套施工项目管理理论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并逐步建立了与项目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既推动了施工项目管理经验向科学化、规范化、法规化方向发展,又促进了我国项目管理与国际同行业项目管理的接轨。但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较低,除了体制方面和行业方面的客观因素外,企业和项目经理部中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未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是造成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2.2部分建筑单位的执行力度不够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承担者和实现者,既要对项目的成果性目标向建设单位负责,又要对项目管理的效益性目标向企业负责,这样,若没有具体、明确的责任、权限和利益,则会从根本上影响其对本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的责任。此外,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的责职和权利也要得到落实,没有按既定的规划和方案实施,管理程序步骤的随意化,成员的职责、权利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打消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成本管理的条件、内容及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克服流于形式、管理表面化的现象,按成本控制的程序进行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及整理文件资料和编制成本报告工作,才能使成本投入最低化,利润最大化,以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2.3有些建筑单位简单地将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财务人员。

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有着其综合性和群众性,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都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只有把所有的参建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因此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不能把责任全归于财务人员,所有人应该一起努力。

3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3.1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机构

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的机制。作为项目经理,首先应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班组的协调工作,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班组,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实施成本最低化,且有序到位,以达到可能实现的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

3.2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

我们在工作中往往制定一些工作指标来衡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或者以计划进度的完成情况来制定进度目标,从而作为奖罚的依据,但往往忽略了成本管理的责任,总之,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各参建人员应该在原有的责任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责任。使每一个人,特别是国有施工企业的干部职工,都要有这样的认识,抱着对企业和集体负责的主人翁意识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为节约开支严格把关。所以,建立一个严密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用统一的规范和责任来约束和指导工程参建人员的工作,保证施工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指标,在项目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

3.3加强对几个关键要素的控制。

对人工费、材料费、钢管脚手架等设备的控制;对现场管理费用的控制。

3.4建立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

制订和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施工管理的每个角落和每一个人。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中人人有责却人人不管,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对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的考核奖惩。每个月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主那业施工队负责人召开成本核算考核会议,对于费用节超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具体的奖惩建议,然后根据施工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成本计划实施情况,作出具体的成本兑现和奖惩决定。同时,对于作业层的奖惩要进行记录,作为项目竣工后最终考核依据。

4结束语

今后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体现在企业实力的竞争,也是企业成本有效控制能力的竞争,只有企业成本控制纳入有序规范的轨道,企业其他各项才能很好的解决,作为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成本管理,每个施工企业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每个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详细的成本管理方案,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从而促进和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挖掘企业潜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企业的社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