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整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6:09:20

户口整顿

户口整顿范文篇1

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户口整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对全县的户口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部署整顿工作任务。刚才,同志宣读了整顿工作方案,人口计生局的同志作了表态发言,下面,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完成户口整顿工作任务,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户口整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户口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做好户口管理工作为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县人口资料,有效地服务社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县公安机关严格户口管理,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促进全县行政管理、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上户籍政策的种种限制,以及相关新老机制转轨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加上城乡差别问题的仍然实际存在,导致我县户口管理工作中人头不实、信息不准、管理不严、户口办理手续繁杂等问题,人民群众反响强烈。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直接影响我县人口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明确工作重点,着力解决户口登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要明确工作任务,突出整顿重点。户口整顿工作主要一是清理一人多户的问题;二是依法注销死亡、法院宣告失踪和在国外、境外定居公民的常住户口;三是解决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四是妥善处理人户分离的问题;五是户口登记项目纠错工作;六是进一步完善人口信息系统功能,强化数据维护;七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户籍管理规章制度。这七个方面的问题,是多年累积形成的,严重影响了人口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对公安信息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造成障碍,务必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二)要坚持入户核对,及时纠正登记项目差错。为确保户口整顿工作质量,全县公安机关要通过现有户籍资料自查、人口信息数据分析、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等途径认真进行核查。对发现的户口项目差错,要坚持入户调查,逐人逐项核对。要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基层治(内)保干部和户口协管员等社会力量,最大程度地摸排、发现户口问题和户口登记项目差错。公安、计生、民政等部门和社区、村组要协作配合,与其工作资料和信息核查比对,从中发现出生未报、死亡未销、入伍未销等问题。对发现项目差错或户口有疑问的,要逐人逐项登记造册。对重复户口、漏户漏口、登记项目差错等问题,要采取将公民本人实际情况与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计算机存储信息“五对照”措施,及时予以核实、更正。对出生、迁移、复员、回国等未登记户口人员,以及死亡、参军、出国定居等未注销户口人员,要严格按照户口管理有关规定,该登记的要及时登记,该注销的必须注销。对于要求变更姓名、出生日期、民族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不得随意更改;对婚姻状况、服务处所、职业、文化程度等登记内容已经发生变化的,要依据有关凭证及时予以变更,确保公民基本信息及时、准确、鲜活。同时,要坚决杜绝户口登记项目再生性差错。

(三)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解决各种户口问题。对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早婚早育等未落常住户口的儿童,县计生部门要组织专人,配合公安机关依法依规登记户口,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对户口待定人员,要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区别不同情况,认真解决其落户问题。对死亡、入伍等未销户口人员,民政等部门要配合公安机关澄清底数,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注销手续;对人户分离人员,要积极动员其将户口迁入现住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局要配合公安机关对居住在城镇的户口待定人员,凡符合在城镇落户政策的要准予登记落户,不符合在城镇落户的,要在原户口所在地恢复户口。对其他一时难以解决落户问题的未落常住户口人员,无论其居住地在哪里,当地户口登记机关均应造册登记,纳入管理,并将情况报县公安局备案,视情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三、坚持“三个结合”,努力提高户口管理和服务群众的水平

(一)户口整顿要与人口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相结合,切实提高人口信息质量和实战效能。信息化是提升户口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县公安局治安户政部门,特别是派出所,要按照“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要求,坚持人口信息数据项目和标准,及时采集、录入户口登记管理信息,实时进行变更维护。要规范业务流程,严格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民警在户口管理方面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同时,要在户口整顿和日常管理中,通过信息化将实有人口特别是重点人口的基本情况掌握起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得了、控制得住。要通过网上排查、网上比对,为侦查破案、追抓逃犯提供信息支持,有效服务现实斗争。

(二)户口整顿要与制定和落实各项利民惠民措施相结合,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的“小事情”。户口整顿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通过户口整顿,切实解决一批“一人多户”问题;解决一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口袋户口”问题;解决一批人户分离户口问题;解决一批计划生育婴儿落户问题;解决一批应销未销问题;解决一批原有自理粮、失地农民农转非等历史遗留问题。要积极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结合入户调查、户口核对,及时了解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依法依规制定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一批疑难户口问题,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三)户口整顿要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切实规范民警管理行为。在户口整顿工作中,对户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要深入查找公安机关管理和民警工作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并依照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户口登记和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规范,细化管理制度,明确操作程序,切实解决制度不健全,程序不严谨,责任不落实和民警作风不实、业务不熟、自律不严,监督制约机制缺失等突出问题。通过制度建设,确保依法行政、照章办事,有效控制重复户口、漏登户口和项目差错等问题的发生。

四、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户口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全县各乡镇、县直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要迅速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公安机关和县政府的决策上来,举全县之力,在4、5两个月内打好攻坚仗,坚决防止户口整顿工作走过场。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户口整顿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定工作措施。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作好动员工作。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居(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作用,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此项工作。要按照县、乡两级主要领导负全责、分管领导负主责、公安部门具体抓、派出所全面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责任制,要建立“谁登记核对谁负责、谁采集录入谁负责、谁审核审批谁负责”的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切实做好户口整顿工作中有关登记管理环节的衔接工作,防止任务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发生。

(二)加强整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县公安局要及时抓好业务培训,印发各类资料和表格,层层培训整顿工作的“明白人”。要充分发挥社区、责任区民警的优势,充分调动社区、村(居)委会干部和基层治保组织的积极性,全面登记人头、核对项目信息、发现突出问题。并对现有户籍档案资料、人口信息进行清理、核对,对存在疑问、项目差错等户口,要通过深入社区、村组,依靠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进行实地调查走访核实。要充分利用目前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和功能,深入进行户口调查、核对,比对、及时发现错误信息,要通过户口整顿,提高重点人口、暂住人口等实有人口管理水平。公安、民政、统计、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内部情况通报、线索核查和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整体效能。

(三)加强督促检查,认真总结验收。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完善督导机制,切实推动户口整顿工作。要及时收集掌握各地工作情况,推广工作经验,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要制定户口整顿工作进度表,建立周通报、半月排名等督导机制,切实推动户口整顿工作的扎实开展。县公安局要根据户口整顿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户口整顿工作结束后,县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自查、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认真组织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整改。

户口整顿范文篇2

一、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户口整顿工作,有效解决户口登记和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户口登记项目更加齐全准确,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户籍管理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准确详实的户籍资料,为保障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组织领导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在市公安局治安警察大队设立户口整顿工作办公室,负责此次户口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检查督办。户口整顿工作办公室由市公安局牵头,各乡(镇、办)和市经济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市教育局、市供销社、市商业联合会、市建筑行业管理办公室等单位配合组建。

三、方法步骤

本次户口整顿工作自年3月20日开始,至4月20日结束,分为动员部署、集中整顿和总结验收三个阶段。

㈠动员部署阶段(3月20至3月23日)。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召开全市户口整顿工作动员大会,同时,印制宣传手册和表格,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㈡集中整顿阶段(3月24日至4月16日)。以乡(镇、办)为单位,组织社区、村、组干部,充分发动基层组织、户籍协管员,深入社区、村(组),全面开展入户调查核对工作,逐户逐人逐项进行核对查证。通过利用现有户籍资料自查、人口信息数据分析、受理群众举报、督办检查等方法,最大程度地摸排潜在户口问题和户口登记项目差错。对查证后的户口登记和户口项目差错,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予以解决、纠正,实现常住户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证号码顺序登记表、计算机存储的人口信息和居民本人实际情况相一致。4月16日前,各地要将《户口整顿工作统计表》(附后)上报市户口整顿工作办公室。

㈢总结验收阶段(4月17日至4月20日)。市户口整顿工作办公室整理、汇总全市户口整顿数据,填写《户口整顿工作统计表》。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4月20日前,将《户口整顿工作统计表》和户口整顿工作总结上报襄樊市户口整顿工作主管部门。

四、工作措施

㈠着力清理一人多户问题。对于工作中发现公民有两个以上常住户口的,应当在认真调查核实后,依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保留其中一个常住户口,注销其它重复户口。其中,对属于当事人弄虚作假非法落户的,按照“谁登记谁撤销、谁审批谁撤销”的原则,撤销相应的户口登记;对属于当事人未办理户口迁出手续予以落户的,户口迁入地派出所应当书面通知其户口迁出地派出所注销其原常住户口。

㈡依法注销死亡、法院宣告失踪和在国(境)外定居公民的常住户口。对工作中发现公民死亡、其户口未被及时注销的,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应当在完善调查核实、履行书面告知和亲属签字等手续后,凭相关证明材料注销死亡公民的户口,并收缴其居民身份证;对于查找不到死亡公民亲属的,经当地村(居)委会核实并盖章后,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凭相关证明材料注销公民户口;对于公民被法院宣告失踪且已过公告期的,户口所在地派出所依法注销其户口;对于公民在国(境)外定居或者已经取得外国国籍但尚未被注销户口的,经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确认,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注销其户口。

㈢认真解决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对于工作中发现因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早婚早育、未办理独生子女证等原因未落户的人员,所在地派出所应当上报市治安大队户政科审批,根据其父母或者监护人的申请,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其常住户口,并及时通报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于持有过期户口迁移证件的公民,其中符合现行户口迁移政策的,在其换领新的户口迁移证件或经内部网上查询、电话核实等方式查证属实后,拟迁入地派出所应准予其申报常住户口;对大、中专学生要求回原籍的,学生入学前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应准予其恢复常住户口;对于遗失户口迁移证件的公民,证件签发地户口登记机关应根据本人申请,按原件内容予以补发,并注明补发情况;对于公民因长期外出(非出国、出境定居)被注销户口、现回到原户口所在地实际居住的,原户口登记派出所根据本人申请,在认真调查核实并报市治安大队户政科审批后,恢复其常住户口。

㈣妥善处理人户分离问题。对于工作中发现的由于市政建设等原因导致居民原户口登记地址消失,或者因集体户口所在单位破产等原因导致该集体户口不具实际意义,涉及的居民或者职工在同一城市的其他住所居住,但尚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原户口登记地和现住地派出所要加强情况沟通,做好宣传动员,督促有关人员尽快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确因特殊原因一时无法解决的,应当登记造册,在人口信息系统中注明,由现住地派出所加强管理;对于职工属单位集体户口、所在单位已经搬迁或者本人和随迁家属工作已经调动,但尚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原单位所在地派出所应通知该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动员、督促有关人员及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对于发现辖区内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将户口滞留在原就读院校或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已超过两年的,派出所应当及时通知毕业生原就读高校和高校所在地派出所或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动员其尽快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㈤切实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对于公民申请变更姓名、性别以及更正出生日期、民族户口登记项目差错的,由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受理,并经呈报市治安大队户政科审批后办理。对于公民婚姻状况、职业、服务处所、文化程度、身高等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发生变化的,由户口所在地派出所依据公民提供的有效证明(件)予以变更。

㈥进一步强化人口信息系统数据维护工作。各地要结合户口整顿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口信息登记项目和系统功能,及时查漏补缺、修正错误,及时更新维护,确保人口信息基础数据完整、准确、鲜活。

㈦进一步建立健全户籍管理规章制度。公安机关要结合本次户口整顿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户籍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完善户口、居民身份证办理及人口信息管理工作流程,切实堵塞工作漏洞,杜绝户口管理中违反政策规定问题和工作差错、失误现象的发生。

五、相关要求

㈠加强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此次户口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按照本方案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㈡广泛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宣传户籍管理政策法规和户口整顿的重要意义,增强群众配合、参与户口整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宣传发动,使户口整顿工作家喻户晓。要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认真受理群众的投诉,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户口整顿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人民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全面清理核对实有人口,重点调查和准确掌握全县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及出租房屋情况,着力解决“出生不报”、“死亡不销”、“人户分离”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户籍档案,建立健全人口管理长效机制。

二、工作内容

(一)核对常住人口。对出生、迁入、漏登等应登未登户口全部登记入户;对死亡、迁出、重登等应销未销户口全部予以注销;对因婚嫁、搬迁、就学等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妥善解决;对持证未落户及户口待定人员逐一登记造册,依照有关规定登记入户;对户口登记差错予以更正,对户口自然变更项目予以变更,确保户口登记项目准确率达到99%以上,16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二代身份证发证率达到81%以上。

(二)清理暂住人口。暂住人口登记率达到95%以上,办证率达到90%以上,已办证的暂住人口信息(含照片)录入率达到100%;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暂住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基本健全,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个暂住人口登记服务站和1名户口协管员。

(三)考核重点人口。重点人口见面率、控管率、信息(含照片)录入率达到100%,档案符合“一人一档,一档二卷”的要求;开展重点人口列管、撤管和升降工作,落实控管和帮教措施。

(四)清理出租房屋。出租房屋登记率达到95%以上,办证率达到90%以上,信息录入及上网数达到85%以上;落实“以房管人”机制,与出租房屋户主逐户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

(五)解决遗留问题。按照相关政策,将斗湖堤城区现有自理口粮户口人员统一登记(变更)为城镇常住户口;根据失地农民本人意愿,按照相关规定为其办理城镇落户手续。

三、工作重点

(一)解决“一人多户”问题。对有两个以上常住户口的居民,依照有关规定保留其中1个常住户口,注销其他重复户口。

(二)依法注销部分人员户口。对已死亡、法院宣告失踪并已过公告期、已在国(境)外定居、已取得外国国籍而尚未被注销户口的人员,依法注销其户口。

(三)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对因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早婚早育等原因未落户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其办理常住户口;对持有过期户口迁移证件或已将户口迁移证件遗失的人员,根据户口迁移管理有关规定,准予其申报常住户口或由原迁出地恢复其常住户口;对因长期外出(非出国、出境定居)而被注销户口的人员,根据本人申请为其恢复常住户口。

(四)妥善处理人户分离问题。对户口登记地址已取消、集体户口所在单位已破产或搬迁的人员,以及集体户口人员已调动工作而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督促其及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五)纠正户口错误登记项目。对户口登记项目中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对居民申请变更户口登记项目的,依照户籍管理有关规定,经核实或审批后予以变更。

(六)建立健全户口管理长效机制。结合户口整顿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口信息系统,确保人口信息基础数据完整、准确、真实;健全各项户籍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户口、居民身份证办理及人口信息管理工作流程。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上旬)。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订户口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县户口整顿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整顿工作,并落实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责任;组织业务培训,印发各种资料和表册;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户口整顿工作的意义、目的和任务,为户口整顿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清理调查阶段(4月中旬至5月上旬)。组织专班人员、社区(责任区)民警、户籍协管员、村组干部深入社区、村组,开展入户调查核对工作。同时,通过核对现有户籍资料、分析人口信息数据、受理群众举报、开展交叉检查等形式,查清户口登记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调查核实后的户口登记和户口项目差错,根据有关规定予以纠正,确保常住户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号码顺序登记表、计算机存储的人口信息与居民本人实际情况一致。

(三)完善资料阶段(5月中旬)。根据清理调查情况,进一步完善户籍档案和人口信息系统及相关资料,应登记的登记,应注销的注销,应办证的办证,应列管的列管,应建档的建档,应录入的录入,切实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无差错”。

(四)检查验收阶段(5月下旬至6月上旬)。各乡镇对本辖区实有人口清查核对的各表册进行归类、统计、汇总,为人口信息系统进行删重、补漏、纠错提供详实的资料。同时,对户口整顿工作进行总结,并做好迎接检查验收的准备。

五、组织保障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户口整顿工作,是解决户口登记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实际需要;是全面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化认识,强化措施,按照全县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户口整顿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副县长李明军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局政委任副组长,县局副局长项克俭、县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县财政局副局长李健君、县民政局副局长、县统计局副局长、县人口计生局党委委员为成员的县户口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户口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督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局办公,项克俭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局治安大队大队长董为民任办公室副主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户口整顿工作顺利进行。

户口整顿范文篇4

为积累户口整顿的实战经验,市人普办组织各区、县(市)人普办副主任和业务骨干全程参加3天的市级试点入户调查工作,还专门组织了一次讨论会,对入户调查的经验与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省人普办、省公安厅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工作协调会和意见征求会,具体研究户口整顿试点的有关事项。省人普办、省公安厅;市人普办、市公安局均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户口整顿试点工作的通知》;江干区政府专门为户口整顿试点成立了领导小组,以区政府名义转发了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二)部门协调配合是重点。本次户口整顿试点过程中,省、市、区、街道四级人普办、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从方案设计、试点区域选定、调查员和陪调员的选聘、宣传发动、后勤保障等方面精诚合作,各尽其职,使试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宣传发动工作是基础。本次试点的宣传工作采用了张贴公告、悬挂横幅、在户外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宣传用语、发放《致调查户一封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在入户调查期间还及时在省、市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户口整顿试点情况的新闻。

(四)精心准备人财物是保障。在省、市公安系统的统一部署下,江干区公安分局从有关部门街道抽调部分协警参与试点工作;采荷街道也克服了任务重、人手少等困难,从相关社区抽调熟悉社区情况的调查员和陪调员,有效地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安部门派出精兵强将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派出所在短时间内整理和打印了试点区域的分户户籍资料。为便于调查员入户,以取得被调查户的配合,给被调查户准备了礼品;同时为调查员准备了每户10元的津贴,提高了调查员上门的积极性。

(五)业务培训到位是关键。为提高试点业务培训的效果,省人普办、省公安厅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设计了户口整顿试点的调查表式,制订了相关指标解释,并分别对普查员、陪调员和各地参加试点的人普办、公安系统的同志进行了业务培训;同时还对调查员上门应注意的调查询问技巧、入户礼仪等开展了细致地培训。

二、试点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一)《致调查户一封信》中告知调查户上门时间是3月10日~31日,而实际上门调查时间从3月6日下午就已经开始,告知时间与上门调查时间不一致,使小部分住户对此产生了不必要的疑虑。

(二)人在户不在的家庭成员,因其无法出具相关的户籍资料,只能靠申报人的口头陈述,使试点资料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户口簿(身份证)上的地址与实际地址有差异。如实际地址已根据民政部门路牌整顿发生变更,但住户的户口簿上仍是原地址;实际居住地址与身份证上的地址不一致。

(四)对在同一门牌号中房屋出租较多的房东,由于各出租房没有单独的编号,容易在调查中出现遗漏。房客与房东的关系一律填“其他”,房客之间的关系无法体现。

(五)极少数调查员缺乏相应的调查询问技巧,出现应该调查的资料没有调查到,如只询问了户籍人数,没有询问实际居住人数。

(六)本次试点中,还有极少数住户对户口整顿的配合程度不高,尤其是外来人员对试点工作存在回避现象。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人口普查是政府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需要取得调查户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因此我们在宣传工作中要注重宣传的连续性,要突出阶段性特点,要注重对各类人群的宣传。

(二)建议能将试点时采用的“一址一户”登记原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生活关系在一起的户作为一户”。从试点的实际操作和人口普查前期调研情况看,目前的户口整顿登记口径不利于全面摸清居住在出租房内的实际居住人口。从了解的情况看,在城郊结合部出租房多的户,其一个门牌号码中有30~40个租房户租住,人数多达70~80人左右,房东只将房屋出租,而实际居住有多少人则心中也没有底,若按现行原则进行登记,容易出现漏登现象。

(三)建议在调查表中增加“一年来的出生人口”和“一年来的死亡人口”登记项目。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是历次人口普查的难点和重点,要全面查准查实的难度又较大,尤其是出生人口的调查。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带来的统计结果也不相同,如计生部门对外来人口中在外地生育而后来杭居住的新生婴儿,不作为我市新生婴儿的登记管理对象;公安部门则是按照申报户籍的时间为口径,对持出生证去户籍登记处申报户籍的新生婴儿,不论其出生时间,只要在该时间段内申报户籍的新生婴儿,均作为出生人口统计;而在人口普查中的出生人口,则是在该时间段内居住在我市的新生婴儿,都属于我市的出生人口登记对象,包括妇女生育的活产数和产后不久就死亡的婴儿数。因此,最好通过户口整顿来基本摸清一年来新生婴儿的出生情况,为人口普查全面展开奠定基础。死亡人口也同样,但在询问时需注意方式和技巧。

(四)建议在户口整顿方案中,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有一个明确的阐述。人口普查是一项政府行为,需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单靠某一部门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诸如宣传工作需要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和配合;门路牌整顿、地域划定等工作需要民政部门共同参与和配合等等。在户口整顿方案中缺少一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一是最终将会产生户口整顿只是一、二个部门的工作,与相关部门关系不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参与部门也不清楚本部门有哪些工作职责,应承担哪些工作任务,导致职责不清,任务不明。

(五)建议制作警民联系卡。调查员在入户登记时携带警民联系卡,便于户籍资料与实际存在差异需要更正的住户与公安相关部门进行咨询。

户口整顿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户口整顿要以稳定大局、服务于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通过户口整顿,查清本辖区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的底数和流动人口的情况和数据资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有关户口政策解决一些应报未报、应销未销的户口问题,纠正户口登记中重户重口、漏户漏口和登记项目差错,为人口普查提供翔实的户籍资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户籍管理工作。

二、工作重点

户口整顿工作的重点是清理和掌握各户籍管理区域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情况和数据资料。对出生、死亡、迁出、迁入等未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的,要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申报户口、注销户口等登记手续;对没有申报户口的超计划生育的出生人口,要准予登记。

在农村地区,要按照农村户口城市化管理的进程,健全户籍管理制度。对无户口人员,要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落户或恢复户口。

在城镇地区,要尽快落实新建房屋和新开发居民小区户口管理的归属。对常住地与常住户口登记不一致的,要逐人逐户核对清楚,区别不同情况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必须登记造册,掌握情况。

三、方法和步骤

(一)户口整顿工作方法

户口整顿工作采取入户核对常住户口和清理登记暂住人口的办法进行。常住户口核对要按照户口登记项目,逐人逐户逐项核对,要清理、登记和掌握本调查小区内暂住人口的住宿地点、人数等情况,配合人口普查办公室进行普查登记。已建立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派出所,还要与计算机存储内容对照,努力做到调查小区内不遗漏一人一户,登记项目无差错。户口整顿的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复查验收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是制定整顿工作方案,编写宣传提纲,组织好专门工作力量和划分调查小区等工作。

2、实施阶段。一是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学习户籍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统一认识,使参加户口整顿的工作人员明确户口整顿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二是宣传发动。召开各种会议,利用影视、报纸、书信等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和户口整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清除群众的思想疑虑,使广大群众理解、重视、支持和配合户口整顿工作。三是调查摸底。按照普查区图,落实工作责任制,摸清人户分离人口和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同时通过访查当地医院、接生员、计生员、查看妇女怀孕、生育登记簿,个别走访老住房、老居民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干部等,切实掌握各户出生和死亡人数。四是入户核对。充分发挥现有户籍资料和访查资料的作用,逐人逐项核对无误,填好《户口整顿调查登记表》。

3、复查验收。通过召开老邻居、老住户、老居民等“三老”座谈会,切实弄清入户核对尚未弄清的疑难问题。户口整顿的验收,采取抽样检查,逐级验收的办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把好质量关。凡是走过场的要重新返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补课。

(二)户口整顿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5月至7月底,在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中设立户口整顿工作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户口整顿工作方案,选调和培训户口整顿工作人员。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定于5月初进行户口整顿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摸索和总结我县户口整顿的工作经验,培训我县户口整顿骨干。各乡镇人口普查办公室,在自治区试点工作结束后,要结合实际开展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培训基层户口整顿骨干,为全面开展户口整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阶段,8月至10月中旬,全面开展户口整顿工作。

第三阶段,10月中旬至10月底。各地在全面检查验收后,将调查小区的现有人口资料报送当地人口普查办公室,填写《户口整顿情况统计表》逐级上报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完成户口整顿工作任务。

四、政策和原则

为严密户口管理制度,确保户口整顿质量,防止漏报瞒报,在户口整顿中应严格遵循以下政策和原则:

(一)对未申报户口的新生婴儿和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等原因未落户的子女,要按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准许他们进行人口普查登记和常住户口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立政策,限制落户。对曾经瞒报、漏报人口出生情况的单位,只要在这次普查中如实登记,均不再追究;对继续瞒报的,一经查实,要依法加以处理。

(二)对无户口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落户或恢复户口。对暂时无法解决落户或恢复户口的无户口人员,不论其居住何处,现住地户口登记机关均应造册登记,作为暂住人口管理,待人口普查登记结束后,再研究其落户问题。

(三)对常住地与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要逐人逐户核对清楚,区别不同情况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必须造册登记,掌握情况。对新建房屋和新开发居民小区,要尽快落实户口管理归属,切实加强户口管理工作。公务员之家:

(四)对于重户重口、漏户漏口和各种登记项目差错,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切实解决。属于死亡、迁出、参军、出国、逮捕等未注销户口的以及出生、迁入、复员、回国、劳改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未登记户口的,均要核对清楚,该注销的注销,该登记的登记。

(五)关于户口整顿工作涉及的门(楼)牌清理装订工作,由公安机关认真组织实施。

五、组织和经费保证

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普查质量的必要措施。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将户口整顿纳入当地人口普查办公室的重要工作日程。

户口整顿范文篇6

一、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目的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摸清各类人口普查对象底数,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着力解决户口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为普查登记和落实实有人口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二、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任务

(一)核准户籍人口底数和户口登记项目。重点核准户籍人口户数、人数以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户主关系等主要户口登记项目。

(二)根据本普查小区建筑物情况和居住人口、户口情况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三)重点摸清以下六种人情况

1.具有本市户籍人员生育的小孩未落常住户口情况,包括收养、抱养小孩未落户口情况;

2.手持各类证件未落户口人口的情况,主要包括持迁移证、准迁证、复员转业证、刑满释放证、护照等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

3.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主要包括参军、出国(境)定居或加入外国籍、死亡等应销未销户口情况;

4.人户分离人员情况,包括有人无户和有户无人情况;

5.户籍地在外省市的在京居住人员(暂住人口)情况;

6.常住在京的外籍、港澳台及无国籍人员情况。

(四)摸清户口登记中重登重统、漏登漏统情况。

(五)摸清因道路改扩建、危旧房改造等整片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情况。

(六)对没有门牌号的村、街巷、住宅、楼房及时设置门楼牌号。

(七)对工作中发现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人户分离等未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的,要依据有关规定督促其及时办理登记和注销等手续;对发现的重登重统、漏登漏统和户口登记项目差错,要及时予以更正;对未登记暂住户口的,要督促其依法办理暂住登记,符合办理暂住证条件的,到居住地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八)维护各类人口数据库。公安派出所对新发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境外人员、出生未落及死亡未销户口人员,要逐一录入相应人口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变化情况补充、修改、完善相应人口信息。

三、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为2010年8月1日零时

四、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法步骤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7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及部署。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县公安局制定《延庆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乡镇、办事处要会同辖区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2.选调入户人员。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按照普查员选调标准选调普查员,7月中旬前到岗到位。

3.开展业务培训。7月底前县普查办和县公安局完成对乡镇、街道等普查工作人员即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明确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目的,掌握工作方法及人口数据资料表、登记表、统计表、汇总表及《户主姓名底册》的使用和填报等。

4.搞好宣传动员。各乡镇、街道、派出所要通过黑板报、悬挂条幅、张贴宣传画、致被调查户一封信、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户口整顿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配合。同时,要加大户口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人户分离人员、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应销未销户口人员及流动人口主动到派出所办理相关户口事项及暂住登记等。

5.人口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7月底前,各乡镇、街道人普办会同派出所统计、整理、打印以居(村)委会为单位的《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并根据普查小区划分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切分。同时,要与当地卫生、民政、计生、流管等部门沟通,收集2009年11月1日零时至2010年7月31日24时的相关人口资料,并按普查小区进行整理。

6.物资准备。备齐普查员开展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必须的各种物资,印发宣传材料,分发所需各种登记表、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

第二阶段:入户核对与《户主姓名底册》编制阶段(8月1日—8月31日)

1.普查员要沿各普查小区的边界实地走一遍,明确自己负责的地域范围,掌握本普查小区内各种建筑物的用途、数量和分布情况,核实《普查小区图》,按规定进行修改。

2.普查员要对《普查小区图》上标明的各种建筑物以及住房单元,采取逐一入户进行摸查。要摸清普查小区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是否有人居住,住了多少户、多少人等,同时要对居住在这里的人口情况进行了解;要摸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上,是否有户口寄挂和集体户口;要注意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特殊户和特殊人员的情况:

1)对居住在本普查小区,行政隶属关系隶属其他社区居(村)委会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等,要摸清情况,根据地域原则一律在本普查小区进行登记,不要漏掉。

2)对户口在本普查小区,但由于拆迁、外出打工等原因全户外出的人、户以及空挂户等,要根据户籍资料进行核对,掌握其去向、原因和离开本普查小区的时间等。

3)对于户口不在本普查区,但在本普查小区滞留且没有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对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桥洞、广场、车站等居无定所的人,要认真访查,不要遗漏。

4)对本普查小区内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情况要认真访查。普查员可通过以下途径切实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的出生、死亡人口情况:查看妇女怀孕登记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等有关记录;走访医生、计划生育员、社区居(村)委会干部、楼门长等;参考户籍及当地医院和火葬场的相关资料等。

5)对以下人群要进行重点访查,不要漏掉: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等单位内的保安人员;住在饭馆、商店、加工作坊以及建筑工地的工人;医院里的护工;住在洗浴中心、发廊和地下室等场所中的各类人员。

6)对于全户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临时外出的户,普查员要在户口整顿表和《户口姓名底册》上做备注,及时报告社区居(村)委会人口普查小组,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联系这部分人员。

3.普查员在入户时,要携带本普查小区的户口整顿表,摸清六种人口情况,核对并更新《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核对《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填写《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暂住人口登记表》和《境外人员登记表》。对居民户口簿登记项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要告知群众持相关证件证明到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手续。对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量以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等情况,填写《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对没有门楼牌号的村、街巷和居民住宅,派出所要根据《北京市门楼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符合规定的及时填写《门楼牌制作表》上报分县局制作安装。

4.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普查员在入户填写户口整顿表时,要同时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过程就是普查员将本普查小区内所有普查对象的情况,真实、全面地记录在册的过程。《户主姓名底册》既是普查登记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工具,同时也是抽取普查表长表调查户的抽样框和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指导工作、核查质量、验收数据的重要依据。《户主姓名底册》具体编制方法详见《细则》。

普查员在入户时,还要告知住户11月1日—11月10日为普查登记时间。对登记期间住户有外出计划的,要做好记录,并留下联系方式。

第三阶段:《户主姓名底册》核实与整改阶段(9月1日—12月31日)

1.《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阶段

1)9月1日—9月10日,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结合户口整顿表和部门资料,对各普查小区《户主姓名底册》的汇总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要把问题解决在正式普查登记之前,保证普查数据质量。公务员之家

2)9月11日—9月15日,各乡镇、街道普查办对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进行分类汇总,于9月16日将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汇总表》报到县普查办。其中,将开列到普查区的户口整顿统计表(电子版)于9月17日前报县普查办(户籍人口数据要与派出所9月15日下班时的派出所计算机系统数据一致)。

3)10月10日—10月15日,县普查办和乡镇、街道普查办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采取多种方式,核实户口整顿结束时点8月31日以后的《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的变化情况,并据实更新。

《普查小区图》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普查小区房屋的新建或拆迁情况;住户搬迁情况等。《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户人口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变动情况;本户户籍人口的户籍变动情况;本户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变动情况;本户归侨侨眷人员变动情况等。10月16日将核实后的《户主姓名底册》报县普查办。

2.整改阶段(9月20日—12月31日)

1)9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将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移交当地派出所。在移交当地派出所之前,复印一套完整的资料,以备普查登记时参考。派出所利用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对新登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和境外人员及出生未落、死亡未销人员信息进行核实并录入相应人口数据库;对原有登记信息发生变化的,要补充、修改相应人口数据。对户口核对工作中发现的主要户口登记项目差错及自然项目变更问题,派出所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变更和更正;对应落未落、应销未销等户口问题,符合政策规定的,要简化手续尽快办结,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注明原因暂不解决。12月31日前派出所完成数据维护工作,并将各种资料留存好以备检查。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和总结阶段(2010年9月1日—2011年1月31日)

户口整顿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户口整顿要以稳定大局、服务于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通过户口整顿,查清本辖区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的底数和流动人口的情况和数据资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有关户口政策解决一些应报未报、应销未销的户口问题,纠正户口登记中重户重口、漏户漏口和登记项目差错,为人口普查提供翔实的户籍资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户籍管理工作。

二、工作重点

户口整顿工作的重点是清理和掌握各户籍管理区域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情况和数据资料。对出生、死亡、迁出、迁入等未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的,要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申报户口、注销户口等登记手续;对没有申报户口的超计划生育的出生人口,要准予登记。

在农村地区,要按照农村户口城市化管理的进程,健全户籍管理制度。对无户口人员,要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落户或恢复户口。

在城镇地区,要尽快落实新建房屋和新开发居民小区户口管理的归属。对常住地与常住户口登记不一致的,要逐人逐户核对清楚,区别不同情况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必须登记造册,掌握情况。

三、方法和步骤

(一)户口整顿工作方法

户口整顿工作采取入户核对常住户口和清理登记暂住人口的办法进行。常住户口核对要按照户口登记项目,逐人逐户逐项核对,要清理、登记和掌握本调查小区内暂住人口的住宿地点、人数等情况,配合人口普查办公室进行普查登记。已建立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派出所,还要与计算机存储内容对照,努力做到调查小区内不遗漏一人一户,登记项目无差错。户口整顿的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复查验收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是制定整顿工作方案,编写宣传提纲,组织好专门工作力量和划分调查小区等工作。

2、实施阶段。一是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学习户籍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统一认识,使参加户口整顿的工作人员明确户口整顿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二是宣传发动。召开各种会议,利用影视、报纸、书信等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和户口整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清除群众的思想疑虑,使广大群众理解、重视、支持和配合户口整顿工作。三是调查摸底。按照普查区图,落实工作责任制,摸清人户分离人口和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同时通过访查当地医院、接生员、计生员、查看妇女怀孕、生育登记簿,个别走访老住房、老居民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干部等,切实掌握各户出生和死亡人数。四是入户核对。充分发挥现有户籍资料和访查资料的作用,逐人逐项核对无误,填好《户口整顿调查登记表》。

3、复查验收。通过召开老邻居、老住户、老居民等“三老”座谈会,切实弄清入户核对尚未弄清的疑难问题。户口整顿的验收,采取抽样检查,逐级验收的办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把好质量关。凡是走过场的要重新返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补课。公务员之家

(二)户口整顿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5月至7月底,在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中设立户口整顿工作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户口整顿工作方案,选调和培训户口整顿工作人员。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定于5月初进行户口整顿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摸索和总结我县户口整顿的工作经验,培训我县户口整顿骨干。各乡镇人口普查办公室,在自治区试点工作结束后,要结合实际开展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培训基层户口整顿骨干,为全面开展户口整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阶段,8月至10月中旬,全面开展户口整顿工作。

第三阶段,10月中旬至10月底。各地在全面检查验收后,将调查小区的现有人口资料报送当地人口普查办公室,填写《户口整顿情况统计表》逐级上报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完成户口整顿工作任务。

四、政策和原则

为严密户口管理制度,确保户口整顿质量,防止漏报瞒报,在户口整顿中应严格遵循以下政策和原则:

(一)对未申报户口的新生婴儿和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等原因未落户的子女,要按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准许他们进行人口普查登记和常住户口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立政策,限制落户。对曾经瞒报、漏报人口出生情况的单位,只要在这次普查中如实登记,均不再追究;对继续瞒报的,一经查实,要依法加以处理。

(二)对无户口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落户或恢复户口。对暂时无法解决落户或恢复户口的无户口人员,不论其居住何处,现住地户口登记机关均应造册登记,作为暂住人口管理,待人口普查登记结束后,再研究其落户问题。

(三)对常住地与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要逐人逐户核对清楚,区别不同情况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必须造册登记,掌握情况。对新建房屋和新开发居民小区,要尽快落实户口管理归属,切实加强户口管理工作。

(四)对于重户重口、漏户漏口和各种登记项目差错,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切实解决。属于死亡、迁出、参军、出国、逮捕等未注销户口的以及出生、迁入、复员、回国、劳改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未登记户口的,均要核对清楚,该注销的注销,该登记的登记。

(五)关于户口整顿工作涉及的门(楼)牌清理装订工作,由公安机关认真组织实施。

五、组织和经费保证

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普查质量的必要措施。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将户口整顿纳入当地人口普查办公室的重要工作日程。

户口整顿范文篇8

一、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目的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摸清各类人口普查对象底数,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着力解决户口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为普查登记和落实实有人口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二、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任务

(一)核准户籍人口底数和户口登记项目。重点核准户籍人口户数、人数以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户主关系等主要户口登记项目。

(二)根据本普查小区建筑物情况和居住人口、户口情况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三)重点摸清以下六种人情况

1.具有本市户籍人员生育的小孩未落常住户口情况,包括收养、抱养小孩未落户口情况;

2.手持各类证件未落户口人口的情况,主要包括持迁移证、准迁证、复员转业证、刑满释放证、护照等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

3.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主要包括参军、出国(境)定居或加入外国籍、死亡等应销未销户口情况;

4.人户分离人员情况,包括有人无户和有户无人情况;

5.户籍地在外省市的在京居住人员(暂住人口)情况;

6.常住在京的外籍、港澳台及无国籍人员情况。

(四)摸清户口登记中重登重统、漏登漏统情况。

(五)摸清因道路改扩建、危旧房改造等整片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情况。

(六)对没有门牌号的村、街巷、住宅、楼房及时设置门楼牌号。

(七)对工作中发现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人户分离等未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的,要依据有关规定督促其及时办理登记和注销等手续;对发现的重登重统、漏登漏统和户口登记项目差错,要及时予以更正;对未登记暂住户口的,要督促其依法办理暂住登记,符合办理暂住证条件的,到居住地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八)维护各类人口数据库。公安派出所对新发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境外人员、出生未落及死亡未销户口人员,要逐一录入相应人口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变化情况补充、修改、完善相应人口信息。

三、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为2010年8月1日零时

四、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法步骤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7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及部署。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县公安局制定《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乡镇、办事处要会同辖区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2.选调入户人员。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按照普查员选调标准选调普查员,7月中旬前到岗到位。

3.开展业务培训。7月底前县普查办和县公安局完成对乡镇、街道等普查工作人员即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明确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目的,掌握工作方法及人口数据资料表、登记表、统计表、汇总表及《户主姓名底册》的使用和填报等。

4.搞好宣传动员。各乡镇、街道、派出所要通过黑板报、悬挂条幅、张贴宣传画、致被调查户一封信、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户口整顿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配合。同时,要加大户口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人户分离人员、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应销未销户口人员及流动人口主动到派出所办理相关户口事项及暂住登记等。

5.人口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7月底前,各乡镇、街道人普办会同派出所统计、整理、打印以居(村)委会为单位的《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并根据普查小区划分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切分。同时,要与当地卫生、民政、计生、流管等部门沟通,收集2009年11月1日零时至2010年7月31日24时的相关人口资料,并按普查小区进行整理。

6.物资准备。备齐普查员开展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必须的各种物资,印发宣传材料,分发所需各种登记表、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

第二阶段:入户核对与《户主姓名底册》编制阶段(8月1日—8月31日)

1.普查员要沿各普查小区的边界实地走一遍,明确自己负责的地域范围,掌握本普查小区内各种建筑物的用途、数量和分布情况,核实《普查小区图》,按规定进行修改。

2.普查员要对《普查小区图》上标明的各种建筑物以及住房单元,采取逐一入户进行摸查。要摸清普查小区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是否有人居住,住了多少户、多少人等,同时要对居住在这里的人口情况进行了解;要摸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上,是否有户口寄挂和集体户口;要注意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特殊户和特殊人员的情况:

1)对居住在本普查小区,行政隶属关系隶属其他社区居(村)委会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等,要摸清情况,根据地域原则一律在本普查小区进行登记,不要漏掉。

2)对户口在本普查小区,但由于拆迁、外出打工等原因全户外出的人、户以及空挂户等,要根据户籍资料进行核对,掌握其去向、原因和离开本普查小区的时间等。

3)对于户口不在本普查区,但在本普查小区滞留且没有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对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桥洞、广场、车站等居无定所的人,要认真访查,不要遗漏。

4)对本普查小区内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情况要认真访查。普查员可通过以下途径切实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的出生、死亡人口情况:查看妇女怀孕登记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等有关记录;走访医生、计划生育员、社区居(村)委会干部、楼门长等;参考户籍及当地医院和火葬场的相关资料等。

5)对以下人群要进行重点访查,不要漏掉: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等单位内的保安人员;住在饭馆、商店、加工作坊以及建筑工地的工人;医院里的护工;住在洗浴中心、发廊和地下室等场所中的各类人员。

6)对于全户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临时外出的户,普查员要在户口整顿表和《户口姓名底册》上做备注,及时报告社区居(村)委会人口普查小组,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联系这部分人员。

3.普查员在入户时,要携带本普查小区的户口整顿表,摸清六种人口情况,核对并更新《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核对《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填写《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暂住人口登记表》和《境外人员登记表》。对居民户口簿登记项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要告知群众持相关证件证明到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手续。对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量以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等情况,填写《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对没有门楼牌号的村、街巷和居民住宅,派出所要根据《北京市门楼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符合规定的及时填写《门楼牌制作表》上报分县局制作安装。

4.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普查员在入户填写户口整顿表时,要同时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过程就是普查员将本普查小区内所有普查对象的情况,真实、全面地记录在册的过程。《户主姓名底册》既是普查登记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工具,同时也是抽取普查表长表调查户的抽样框和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指导工作、核查质量、验收数据的重要依据。《户主姓名底册》具体编制方法详见《细则》。公务员之家

普查员在入户时,还要告知住户11月1日—11月10日为普查登记时间。对登记期间住户有外出计划的,要做好记录,并留下联系方式。

第三阶段:《户主姓名底册》核实与整改阶段(9月1日—12月31日)

1.《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阶段

1)9月1日—9月10日,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结合户口整顿表和部门资料,对各普查小区《户主姓名底册》的汇总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要把问题解决在正式普查登记之前,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2)9月11日—9月15日,各乡镇、街道普查办对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进行分类汇总,于9月16日将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汇总表》报到县普查办。其中,将开列到普查区的户口整顿统计表(电子版)于9月17日前报县普查办(户籍人口数据要与派出所9月15日下班时的派出所计算机系统数据一致)。

3)10月10日—10月15日,县普查办和乡镇、街道普查办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采取多种方式,核实户口整顿结束时点8月31日以后的《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的变化情况,并据实更新。《普查小区图》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普查小区房屋的新建或拆迁情况;住户搬迁情况等。《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户人口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变动情况;本户户籍人口的户籍变动情况;本户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变动情况;本户归侨侨眷人员变动情况等。10月16日将核实后的《户主姓名底册》报县普查办。

2.整改阶段(9月20日—12月31日)

1)9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将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移交当地派出所。在移交当地派出所之前,复印一套完整的资料,以备普查登记时参考。派出所利用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对新登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和境外人员及出生未落、死亡未销人员信息进行核实并录入相应人口数据库;对原有登记信息发生变化的,要补充、修改相应人口数据。对户口核对工作中发现的主要户口登记项目差错及自然项目变更问题,派出所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变更和更正;对应落未落、应销未销等户口问题,符合政策规定的,要简化手续尽快办结,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注明原因暂不解决。12月31日前派出所完成数据维护工作,并将各种资料留存好以备检查。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和总结阶段(2010年9月1日—2011年1月31日)

户口整顿范文篇9

一、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目的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摸清各类人口普查对象底数,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着力解决户口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为普查登记和落实实有人口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二、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任务

(一)核准户籍人口底数和户口登记项目。重点核准户籍人口户数、人数以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户主关系等主要户口登记项目。

(二)根据本普查小区建筑物情况和居住人口、户口情况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三)重点摸清以下六种人情况

1.具有本市户籍人员生育的小孩未落常住户口情况,包括收养、抱养小孩未落户口情况;

2.手持各类证件未落户口人口的情况,主要包括持迁移证、准迁证、复员转业证、刑满释放证、护照等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

3.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主要包括参军、出国(境)定居或加入外国籍、死亡等应销未销户口情况;

4.人户分离人员情况,包括有人无户和有户无人情况;

5.户籍地在外省市的在京居住人员(暂住人口)情况;

6.常住在京的外籍、港澳台及无国籍人员情况。

(四)摸清户口登记中重登重统、漏登漏统情况。

(五)摸清因道路改扩建、危旧房改造等整片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情况。

(六)对没有门牌号的村、街巷、住宅、楼房及时设置门楼牌号。

(七)对工作中发现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人户分离等未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的,要依据有关规定督促其及时办理登记和注销等手续;对发现的重登重统、漏登漏统和户口登记项目差错,要及时予以更正;对未登记暂住户口的,要督促其依法办理暂住登记,符合办理暂住证条件的,到居住地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八)维护各类人口数据库。公安派出所对新发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境外人员、出生未落及死亡未销户口人员,要逐一录入相应人口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变化情况补充、修改、完善相应人口信息。

三、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为2010年8月1日零时

四、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法步骤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7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及部署。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县公安局制定《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乡镇、办事处要会同辖区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2.选调入户人员。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按照普查员选调标准选调普查员,7月中旬前到岗到位。

3.开展业务培训。7月底前县普查办和县公安局完成对乡镇、街道等普查工作人员即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明确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目的,掌握工作方法及人口数据资料表、登记表、统计表、汇总表及《户主姓名底册》的使用和填报等。

4.搞好宣传动员。各乡镇、街道、派出所要通过黑板报、悬挂条幅、张贴宣传画、致被调查户一封信、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户口整顿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配合。同时,要加大户口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人户分离人员、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应销未销户口人员及流动人口主动到派出所办理相关户口事项及暂住登记等。

5.人口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7月底前,各乡镇、街道人普办会同派出所统计、整理、打印以居(村)委会为单位的《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并根据普查小区划分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切分。同时,要与当地卫生、民政、计生、流管等部门沟通,收集11月1日零时至2010年7月31日24时的相关人口资料,并按普查小区进行整理。

6.物资准备。备齐普查员开展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必须的各种物资,印发宣传材料,分发所需各种登记表、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

第二阶段:入户核对与《户主姓名底册》编制阶段(8月1日—8月31日)

1.普查员要沿各普查小区的边界实地走一遍,明确自己负责的地域范围,掌握本普查小区内各种建筑物的用途、数量和分布情况,核实《普查小区图》,按规定进行修改。

2.普查员要对《普查小区图》上标明的各种建筑物以及住房单元,采取逐一入户进行摸查。要摸清普查小区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是否有人居住,住了多少户、多少人等,同时要对居住在这里的人口情况进行了解;要摸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上,是否有户口寄挂和集体户口;要注意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特殊户和特殊人员的情况:

1)对居住在本普查小区,行政隶属关系隶属其他社区居(村)委会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等,要摸清情况,根据地域原则一律在本普查小区进行登记,不要漏掉。

2)对户口在本普查小区,但由于拆迁、外出打工等原因全户外出的人、户以及空挂户等,要根据户籍资料进行核对,掌握其去向、原因和离开本普查小区的时间等。

3)对于户口不在本普查区,但在本普查小区滞留且没有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对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桥洞、广场、车站等居无定所的人,要认真访查,不要遗漏。

4)对本普查小区内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情况要认真访查。普查员可通过以下途径切实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的出生、死亡人口情况:查看妇女怀孕登记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等有关记录;走访医生、计划生育员、社区居(村)委会干部、楼门长等;参考户籍及当地医院和火葬场的相关资料等。

5)对以下人群要进行重点访查,不要漏掉: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等单位内的保安人员;住在饭馆、商店、加工作坊以及建筑工地的工人;医院里的护工;住在洗浴中心、发廊和地下室等场所中的各类人员。

6)对于全户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临时外出的户,普查员要在户口整顿表和《户口姓名底册》上做备注,及时报告社区居(村)委会人口普查小组,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联系这部分人员。

3.普查员在入户时,要携带本普查小区的户口整顿表,摸清六种人口情况,核对并更新《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核对《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填写《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暂住人口登记表》和《境外人员登记表》。对居民户口簿登记项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要告知群众持相关证件证明到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手续。对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量以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等情况,填写《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对没有门楼牌号的村、街巷和居民住宅,派出所要根据《北京市门楼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符合规定的及时填写《门楼牌制作表》上报分县局制作安装。

4.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普查员在入户填写户口整顿表时,要同时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过程就是普查员将本普查小区内所有普查对象的情况,真实、全面地记录在册的过程。《户主姓名底册》既是普查登记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工具,同时也是抽取普查表长表调查户的抽样框和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指导工作、核查质量、验收数据的重要依据。《户主姓名底册》具体编制方法详见《细则》。

普查员在入户时,还要告知住户11月1日—11月10日为普查登记时间。对登记期间住户有外出计划的,要做好记录,并留下联系方式。

第三阶段:《户主姓名底册》核实与整改阶段(9月1日—12月31日)

1.《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阶段

1)9月1日—9月10日,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结合户口整顿表和部门资料,对各普查小区《户主姓名底册》的汇总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要把问题解决在正式普查登记之前,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2)9月11日—9月15日,各乡镇、街道普查办对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进行分类汇总,于9月16日将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汇总表》报到县普查办。其中,将开列到普查区的户口整顿统计表(电子版)于9月17日前报县普查办(户籍人口数据要与派出所9月15日下班时的派出所计算机系统数据一致)。

3)10月10日—10月15日,县普查办和乡镇、街道普查办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采取多种方式,核实户口整顿结束时点8月31日以后的《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的变化情况,并据实更新。《普查小区图》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普查小区房屋的新建或拆迁情况;住户搬迁情况等。《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户人口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变动情况;本户户籍人口的户籍变动情况;本户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变动情况;本户归侨侨眷人员变动情况等。10月16日将核实后的《户主姓名底册》报县普查办。

2.整改阶段(9月20日—12月31日)

1)9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将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移交当地派出所。在移交当地派出所之前,复印一套完整的资料,以备普查登记时参考。派出所利用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对新登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和境外人员及出生未落、死亡未销人员信息进行核实并录入相应人口数据库;对原有登记信息发生变化的,要补充、修改相应人口数据。对户口核对工作中发现的主要户口登记项目差错及自然项目变更问题,派出所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变更和更正;对应落未落、应销未销等户口问题,符合政策规定的,要简化手续尽快办结,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注明原因暂不解决。12月31日前派出所完成数据维护工作,并将各种资料留存好以备检查。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和总结阶段(2010年9月1日—2011年1月31日)

户口整顿范文篇10

为积累户口整顿的实战经验,市人普办组织各区、县(市)人普办副主任和业务骨干全程参加3天的市级试点入户调查工作,还专门组织了一次讨论会,对入户调查的经验与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省人普办、省公安厅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工作协调会和意见征求会,具体研究户口整顿试点的有关事项。省人普办、省公安厅;市人普办、市公安局均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户口整顿试点工作的通知》;江干区政府专门为户口整顿试点成立了领导小组,以区政府名义转发了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二)部门协调配合是重点。本次户口整顿试点过程中,省、市、区、街道四级人普办、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从方案设计、试点区域选定、调查员和陪调员的选聘、宣传发动、后勤保障等方面精诚合作,各尽其职,使试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宣传发动工作是基础。本次试点的宣传工作采用了张贴公告、悬挂横幅、在户外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宣传用语、发放《致调查户一封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在入户调查期间还及时在省、市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户口整顿试点情况的新闻。

(四)精心准备人财物是保障。在省、市公安系统的统一部署下,江干区公安分局从有关部门街道抽调部分协警参与试点工作;采荷街道也克服了任务重、人手少等困难,从相关社区抽调熟悉社区情况的调查员和陪调员,有效地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安部门派出精兵强将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派出所在短时间内整理和打印了试点区域的分户户籍资料。为便于调查员入户,以取得被调查户的配合,给被调查户准备了礼品;同时为调查员准备了每户10元的津贴,提高了调查员上门的积极性。

(五)业务培训到位是关键。为提高试点业务培训的效果,省人普办、省公安厅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设计了户口整顿试点的调查表式,制订了相关指标解释,并分别对普查员、陪调员和各地参加试点的人普办、公安系统的同志进行了业务培训;同时还对调查员上门应注意的调查询问技巧、入户礼仪等开展了细致地培训。

二、试点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一)《致调查户一封信》中告知调查户上门时间是3月10日~31日,而实际上门调查时间从3月6日下午就已经开始,告知时间与上门调查时间不一致,使小部分住户对此产生了不必要的疑虑。

(二)人在户不在的家庭成员,因其无法出具相关的户籍资料,只能靠申报人的口头陈述,使试点资料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户口簿(身份证)上的地址与实际地址有差异。如实际地址已根据民政部门路牌整顿发生变更,但住户的户口簿上仍是原地址;实际居住地址与身份证上的地址不一致。

(四)对在同一门牌号中房屋出租较多的房东,由于各出租房没有单独的编号,容易在调查中出现遗漏。房客与房东的关系一律填“其他”,房客之间的关系无法体现。

(五)极少数调查员缺乏相应的调查询问技巧,出现应该调查的资料没有调查到,如只询问了户籍人数,没有询问实际居住人数。

(六)本次试点中,还有极少数住户对户口整顿的配合程度不高,尤其是外来人员对试点工作存在回避现象。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人口普查是政府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需要取得调查户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因此我们在宣传工作中要注重宣传的连续性,要突出阶段性特点,要注重对各类人群的宣传。

(二)建议能将试点时采用的“一址一户”登记原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生活关系在一起的户作为一户”。从试点的实际操作和人口普查前期调研情况看,目前的户口整顿登记口径不利于全面摸清居住在出租房内的实际居住人口。从了解的情况看,在城郊结合部出租房多的户,其一个门牌号码中有30~40个租房户租住,人数多达70~80人左右,房东只将房屋出租,而实际居住有多少人则心中也没有底,若按现行原则进行登记,容易出现漏登现象。

(三)建议在调查表中增加“一年来的出生人口”和“一年来的死亡人口”登记项目。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是历次人口普查的难点和重点,要全面查准查实的难度又较大,尤其是出生人口的调查。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带来的统计结果也不相同,如计生部门对外来人口中在外地生育而后来杭居住的新生婴儿,不作为我市新生婴儿的登记管理对象;公安部门则是按照申报户籍的时间为口径,对持出生证去户籍登记处申报户籍的新生婴儿,不论其出生时间,只要在该时间段内申报户籍的新生婴儿,均作为出生人口统计;而在人口普查中的出生人口,则是在该时间段内居住在我市的新生婴儿,都属于我市的出生人口登记对象,包括妇女生育的活产数和产后不久就死亡的婴儿数。因此,最好通过户口整顿来基本摸清一年来新生婴儿的出生情况,为人口普查全面展开奠定基础。死亡人口也同样,但在询问时需注意方式和技巧。

(四)建议在户口整顿方案中,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有一个明确的阐述。人口普查是一项政府行为,需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单靠某一部门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诸如宣传工作需要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和配合;门路牌整顿、地域划定等工作需要民政部门共同参与和配合等等。在户口整顿方案中缺少一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一是最终将会产生户口整顿只是一、二个部门的工作,与相关部门关系不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参与部门也不清楚本部门有哪些工作职责,应承担哪些工作任务,导致职责不清,任务不明。

(五)建议制作警民联系卡。调查员在入户登记时携带警民联系卡,便于户籍资料与实际存在差异需要更正的住户与公安相关部门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