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1:51:44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范文篇1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设计研究;理论教学;教学模式

《环境心理学》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这三个建筑类专业共享的理论课程,是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评估或认证标准所要求的强制性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建筑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个跨学科领域,具有典型的多学科属性。它是一门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学科,是培养学生“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1环境心理学课程概况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或者说它是“研究人的行为与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学生能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待人的行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有能力进行现场调查和观察,收集并分析有关人们需要和行为的资料,并能够运用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解决专业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开辟新的途径。简言之,针对实践性很强的建筑类专业,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环境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建筑类专业开设的《环境心理学》主要由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包括人与环境关系的基础理论、环境知觉、认知和行为等的理论,实践部分包括环境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其应用,主要是通过问卷访谈、行为观察、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探讨环境-人-行为的互动关系、认知建筑和城市环境并与设计实践建立联系,加强学生从环境角度理解和设计空间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不同于其他工科专业,建筑类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学生既需要有良好的审美修养与艺术直觉,也需要有普通工科学生学术思维上的严谨性与逻辑性,需要有发现问题的敏感和创造性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习惯。然而,大学以前长期的应试教育学习模式常常会妨碍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创造自主的形成。在课程教学中,就目前大多数建筑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设计和理论两大类课程而言,分别会存在以下问题。

2.1设计类课程的困境

在建筑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类课程作为主干核心课,学时最多,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实际教学中,各设计题目除规模和难度逐渐增加之外,其教学目的多以解决建筑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功能和流线、空间和形式、结构和技术等为主;设计题目多有固定任务书的限制;课程组织是“前期分析-一草-二草-三草-成图”的没有个性特点的重复过程。而学生在设计推进中往往不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深入思考建筑、忽略设计的逻辑性,致使前期分析与后续设计脱节,加之多把精力放在设计和任务书的功能、面积的吻合以及花哨博眼球的建筑形式上,造成空间环境与使用者行为需求的不对应[2]。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激发和培养这些能力,补全设计中的缺失。

2.2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

基础理论课程,尤其是不需要考试、以考查形式结课的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师在讲台上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消极接受的状况。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丰富,线下理论课上睡大觉、刷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加之学生缺少对本科教学体系的整体认识,多体会不到理论课程对设计课程的支撑作用,课程学习多停滞在学分的获取或者考试的通过,多不能较好地应用在后续设计课题中。《环境心理学》课程也不例外,学生多有来课堂签到后就低头干自己的事情,课后拼凑抄袭论文结课了事的状况。

3基于设计研究的《环境心理学》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建筑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设计课程贯穿本科教学始终。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下均以建筑学专业为例),单个课程设计(研究)周期多在8周以上,需要经过前期分析-建筑设计-后期成图的过程。现实的设计过程往往有更多环节,诸如前期策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成使用-使用后评估等。而环境心理学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1],其理论多是日常行为模式的总结,其方法也都服务于真实的现场工作、生活研究。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环境心理学有介入到设计类课程各个阶段的可能性和必要,让设计有逻辑;另一方面,在《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有必要将一个小型设计研究项目从始到终贯穿课程,引发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参与度,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的敏感性和创造的自主性。

3.1环境心理学介入设计全过程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强调以使用者为主线,注重使用者对空间和环境的需求,重视设计进程中的每个决定对使用者的影响(这些都是环境心理学的内容),使建筑设计更科学合理。设计前期,要克服凭经验、习惯和个人理解来决定设计任务的状况,运用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定性、定量地客观研究规模、性质、功能面积等因素,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转化为“工程订单”,使建筑设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依据,使建设项目有正确的建设方向;设计中期,充分应用问卷访谈、语义分析、行为观察等方法对空间内容及构成等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环境认知、行为场景、空间使用方式等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设计及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引入POE法检验前期分析与策划的科学性以及设计过程的合理性,就使用者的心理行为情况、建筑空间使用情况以及建筑能耗情况等做出考察,验证理念,发现问题,支撑前期分析与策划,为新一轮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动态依据和指导,使前策划、后评估形成闭环[3]。如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介入建筑设计和传统设计教学过程的前后比对图所示(图1),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设计课程中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空间,轻感受”“重形式,轻逻辑”“重表象,轻内涵”的问题[4]。

3.2设计研究贯穿《环境心理学》课程

在《环境心理学》课堂上,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理论课授课方法,以一个实操性的设计研究项目作为课程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进程。这是一种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探索,是以分析并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为目的的改革。课程第一节告知学生课程考查方式,让学生分成5~6人的小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和当下设计主干课中的设计课题选择感兴趣的点,设定主题,来进行解决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为目的(物质空间-行为、心理)的建成空间环境使用状况调查和设计研究;后续给课时让学生就项目选题和研究路线进行分享和探讨修正,引导学生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方法完成预调研和数据采集,并对调研数据做出自己的分析与科学研判,形成汇报文件,在课堂上做结课汇报。这基本相当于建筑全生命周期闭环的前策划、后评估环节(图1),选题并做现场取样、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价是对已知建成环境空间的“后评估”,而根据调研结果给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更新意向是对后续设计的“前策划”。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反复强调这部分工作和建筑设计之间的逻辑关系。

4教学改革的特色

4.1服务于设计研究的教学设计

教改前,围绕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实操性的设计研究项目,梳理授课结构,调整讲授顺序和权重,强调部分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实现“知行合一”的内容调整。在基本理论讲授基础上,开展了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的技巧和方法专题讲授,增加了帮助学生理解并逐步掌握空间和行为的相关性案例分析专题。专题讲授强化势必压缩挤占基础理论讲授学时,授课中就要求教师长期积淀以厘清知识点关系,精准集约利用课时,匹配理论讲授和方法技巧传授的权重,保证课程教学效果。

4.2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授课方式

利用《环境心理学》课程自身特征,将设计研究贯穿课程始末,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由于要完成一个实际的小型设计研究项目,学生听课时就会留意理论讲授中对选题、调查路线有帮助的内容以及可以用到数据分析中的技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实际教学中发现教改后课上埋头看手机的学生明显减少;和设计研究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得抽象枯燥的理论讲授变得立体鲜活,学生能自主发现建成空间、生活实例里隐含的环境心理学现象,真实体会到自己设计的空间品质与使用者行为心理的互动关系,内化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自主解释环境心理现象,将理论知识和同期设计课发生链接,并自然应用到后续设计中;其次,学生为了完成这样的研究项目,课下也要主动花费时间调研、讨论和分析数据等,有限的理论课课堂得到了无限延伸。

4.3注重反馈与互动的课程结构

为了保证设计研究项目的质量和信度,教师需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不仅要调整讲授顺序与主次,也要安排学时让学生分阶段展示研究成果,循序渐进,推进研究。在选题环节,部分小组在课堂分享自己发现的现象和选题,教师现场点评,纠正选题方向,为其他组的研究给出示范、开拓思路;在项目中期,每组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介绍研究进展,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给予启发性建议,同学之间能互相学习和借鉴;课程结束前安排最终成果汇报,该环节可以有其他学生提问,学生们发现的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规律将面临全班的检验以及挑战,这样,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延续了整个课程始末;除课上互动外,从选题、研究方案确定、分析处理数据到提出批判性建议的整个过程,教师在课后都付出很多精力,以保证设计研究质量。

5教改成效与评价反思

在将理论教学与设计研究真正结合之后,教学效果是符合预期的。下面将从学生结课成果和课后反馈两方面来说明。

5.1学生设计研究项目成果

在教改过程中,学生为了获得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不仅在课上摆脱了消极被动的听课状态,主动寻求可用的理论知识,在后期也表现出了极高热情去主动尝试发现问题,并积极投入到分析研判中。最终提交的项目研究报告及PPT汇报,是反映教改成效的重要资料,由于题目的针对性及教师的随时跟进,没有一项研究是靠传统的复制粘贴写作方法得来的,其调研数据均来源于一手调查,真实可靠,数据分析过程有自己的推进逻辑和批判性思考,报告内容有很高的原创性。如图2、图3是部分小组研究报告的部分成果,研究方法选取科学合理,数据信息真实可靠,数据分析逻辑性强。

5.2学生后期反馈与评价

为跟踪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案,近年利用问卷星逐年对学生进行了匿名调查,会涉及学生背景及自我评价、具体课程内容的理解及掌握、能力培养及后续影响等三类问题。以最近一次调查为例,被调查者涵盖一个年级三个专业的选课学生,即,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73∶26∶29。在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调查中,15.6%的学生认为经过这样的授课形式能很好地掌握课程内容;52.9%的学生认为掌握情况较好;而25.8%的学生掌握情况一般;只有6名同学认为自己没学到什么。在对后续设计影响的调查中,14.1%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46.9%的学生认为有部分影响;35.2%的学生认为影响小;仅3.9%认为没有影响。可见大多数学生觉得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后续设计有积极作用。在开放性问题的作答中,很多同学还表示“加深了对环境和行为关系的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增强”“加深了对设计逻辑性的认识”等,可见教学改革对学生理解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设计影响因素的科学方法、加强设计逻辑性方面起到了作用。而在设计课程成绩构成中也不难发现,《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之后,学生成绩优良率有所提高。

结语

环境心理学范文篇2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社区活动中心;规划设计

1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社区活动中心设计需求

所谓的环境心理学主要是环境、建筑、使用者之间的联系。社区活动中心主要是在建筑综合体范围以内,包括周围子建筑的空间和形态、景观、庭院、广场、停车场等能够提供人们活动的空间环境。主要具备以下功能:休闲娱乐、交通、社会交往、文化传播。社区活动中心主要的使用人群为老人和儿童,因此在对其进行规划和设计时,主要应考虑到老人和儿童群体的需求,在满足该条件的基础上,再满足其他人群的需求。1.1归属感需求。归属感主要是使用者对自身所处环境地位的一种确认,是由人寻求安全庇护的本能所决定的,因此在社区活动中心的设计中,应满足人们对归属感的要求,以此来提升向心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中心建设更应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满足人们的基本户外需求,并且提供一些衍生功能。例如,节假日的庆祝、饭后休闲、广场舞比赛等,使人们能够相约在一起,共度美好的休闲时光。1.2舒适感需求。从广义上来看,舒适感主要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阳光充足、绿化宜人、设施齐全将会给人心理上带来舒适感。首先,在建筑颜色设计上,绿色和蓝色这种冷色调能够起到镇定安神的作用,使较为疲惫的大脑机能得到有效的调节,缓解紧张情绪;黄色粉色等暖色调能够带给人舒适和温暖,良好的颜色设计能够有效增强社会活动中心给人的舒适感;其次,在噪音方面。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将所有不想听到的声音都称之为噪音,噪音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引发情绪变化、易怒、恶心等症状[1]。1.3公共性与私密性需求。社区活动中心作为一种公共空间,主要功能体现在人际交往方面,促进彼此信息、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沟通,美国心理学家弗斯汀格曾经提出,人机交往需要满足个人心理与信息传递的需求,在空间环境中的体现主要在公共性方面。另外,每个人都有独立和隐匿的一面,当人们需要自我评判、自我实现、自我认知时需要空间环境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使人具有主体感能够按照个人意愿支配空间,个人情绪和情感能够得到放松。这将要求社区活动中心的构建需要注重过渡空间、交往空间的设计,使人们的心理需求都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2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社区活动空间规划设计

2.1外部空间的构建。对于大规模的社区活动中心的规划和设计来说,为了充分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为老人和儿童的使用提供保障,应将建筑群的大小进行合理的设计,使空间能够与人体尺度相接近,以此来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外部空间的营造方面,可以采用重叠和渗透的方式,将一系列狭小的空间串联起来。例如,喷泉区的面积较大,可以在中间设置多个栈道分隔开来,使场地被划分成多个均匀的小场地,不同景观的中间又设置多个景观节点,在保障原本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使交通变得更加便利,空间设计的亲和力更强,更容易获得使用者的认可和青睐。2.2利用植被限定空间。在社区活动中心的规划中,应将场地中具备的植被进行充分的利用,使社区场地中高低错落的植物类型成为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新加入一些植物或者对原本拥有的植物进行修正,也能够营造出不一样的景观层次。大量绿化植物的应用能够使社区活动中心的气候得到有效的调整,为使用者提供休闲、放松的娱乐活动场所。在景观设计和植物类型的选择方面,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的心理需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广场附近人们通常渴望看到一片花坛,并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这时设计师便可以将观赏菊花、月季花、孔雀草等放置到广场标志性建筑物的周围,并且在四周种植一些乔木、绿篱等,形成较为隐蔽的树下空间,设置成排的座椅供使用者休息。而在喷泉区则不同,喷泉区具有较强的大自然气息,人们更喜欢拥有一些游园娱乐方面的设施,因此该区域选择的植被类型其色彩应较为艳丽,可以利用灌木进行布置,给人一种穿行于林间之感,而远处的乔木又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为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带来山间田野般的感觉,满足其体验野趣的心理需求[2]。2.3特定场景的营造。目前大部分的社区活动中心设计均注重基本功能的实现和结构上的构建,而忽视了设计成品中所体现出的人性和情感。对于社区活动中心来说,设计更是需要从人们的内心出发,才能够真正设计出能够使人身心放松的成品。首先,社区活动中心中老人的数量众多,应为老人设计专门的活动空间。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在社区中活动主要是交际,良好舒适的环境设计能够帮助老年人树立自信,增进健康,因此,应为老年人设置完善齐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健身器材等,使老年人可以在这里散步打拳、锻炼身体;其次,在移步换景方面,喷泉区可以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利用小尺度的栈道设计为交通增加便利,而且还能够使原本场地中的自然氛围不受破坏,充分符合都市人们对野趣的探寻与体验心理,在景观的设计上可以充分运用借景方式,实现移步换景的效果,使人们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与环境融为一体。最后,在社会的一角可以对墙面机理进行打造,类似与地层褶皱一样,利用原建筑中裸露的红砖与现代白墙产生鲜明对比,预示着人们可以铭记过去、享受现在、展望未来,带给人一种温暖踏实又对新生活充分斗志与希望之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社区活动中心的规划设计需求也不断的增加,这将要求设计师应更加注重人们的心理需求,在环境心理学的基础上,注重室外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对人们心理状态产生的改变,力求营造出符合人的环境心理需求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社区活动中心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胜地,使人们真正体验到身心放松之感。

参考文献:

[1]胡广艳.重视心理健康,让阳光洒满校园[J].天津教育,2016,(5):40-41.

环境心理学范文篇3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环境心理学;空间布局;环境设计

1绪论

1.1建筑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不在是单纯的“形式服从于功能”,建筑环境心理学也成为了在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建筑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建筑与环境如何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更好的服务于。现代高校建设往往是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致力于创建更加人性化的校园。这便决定了不仅要完善校园的基础设施,提升各类教学设施等。校园的文化内涵,以及校园的环境对师生心理的影响等,同样也是建设的重点。而校园的环境是由其中一个又一个建筑组群和各种及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环境空间所组成的,那么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在起着它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者在每一幢建筑时都要去全面的去考虑如何满足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从而升华建筑的功能。是每个个建筑组群在具有其自己独立个性的同时,又被统一在校园的整体环境之中。例如:通过建筑的色彩,形态来加深建筑组群给人的影响,从而增强人们的场地归属感。利用不同的植物,来丰富校园的视觉美感,在色彩上与建筑的外部色彩形成互补,有效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紧张、焦虑情绪,同时在嗅觉上进一步限定空间。从而更利于使用者更好的投身于工作和学习当中[1]。

1.2以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决定其根本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有利于学习研究和交流的空间环境,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内外空间的复杂性。图书馆既要为师生们日常的学术交流提供场所;也要兼顾个人独自研读空间的私密性;当然图书馆不仅仅只有这两个问题;办公、会议、藏书等等。通过对河南大学金明学区图书馆的调研,分析其空间组织,环境设计中如何利用建筑环境心理学来深化图书馆的功能。

2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的调研及分析

2.1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整体环境布局概述和分析

图书馆的外部环境整体采用的是对称式的布局形式。对称的馆前广场,对称的景观绿化,对称的道路交通系统,对称的建筑外立面…当然不仅仅只有对称,其中还包涵着空间和空间之间,建筑与建筑之中的主从关系。馆前广场为主,两侧的绿化景观为从,建筑也是由当中的主楼和两翼的辅楼所组成。对称以及主从带来的稳定感,给人的心理上带来了平静,在外部准备进入图书馆的人们营造了情绪上的氛围。

2.2图书馆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包括建筑造型、馆前广场、庭园、绿化布置、馆区道路及图书馆周围环境等,这些都会对使用者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图书馆的整体环境,拉近了与使用者的心理距离,达到了建筑与人的对话。首先图书馆的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使大家感到去图书馆很容易,从而给人以接近感。图书馆是校园中公众利用最频繁的公共建筑,它是师生们获取知识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图书馆的外部形象严肃庄重,但入口处的内凹却好似张开的怀抱,彰显了平易近人的姿态;虽使人产生了对知识的敬畏之心,但在主楼正立面的玻璃幕墙采用了镀膜玻璃,又引起了师生门对馆内空间布局的无限好奇,进而从心理上产生了想要进入馆内的愿望。馆前广场则是作为图书馆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必不可少的过度空间。马路上是喧嚣的,图书馆要给人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氛围,从离开马路到进入图书馆,经过馆前广场这段距离,给读者以心理过渡,使其形态由纷繁转向平和。馆前广场为公众提供了活动的场地和人际交流空间,与此同时,使读者感觉到宽敞舒展,不至于感到狭窄拥挤而局促不安。中国传统图书馆类建筑讲究“园中有馆,馆中有园”[2],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准寻了这一点。坐落在花园里的图书馆使读者更觉得幽雅安宁,适合于静下心来读书求知,于幽雅处获得创造的灵感,由恬静中产生思维的激荡,从而向往此处的幽静。馆与园结合为一体,在馆区精心布置绿地。在图书馆两翼的辅楼中间,布置了一个庭院,既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又使读者能在亲近自然,赏心悦目的环境中产生优美感,在读书间歇得以精神调剂。

2.3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调研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的图书馆内部共分八层。馆内有中庭,高为四层。办公空间主要集中在一层,二至三层则主要是一些时事类读物库,并穿插了会议室,报告厅,贵宾接待室,电子阅览室等辅助用房。四至七层是图书馆各类藏书书库。八层集中了图书馆内的研究室。交通流线方面,平面采用回廊及两条纵向走道联系各个空间;垂直则主要依靠南北两个交通核,另设置一些辅助楼梯来组织人流,整体交通流线清晰。图书馆的通风是以自然通风为主,辅以设备通风相结合。主要功能空间自然采光良好,部分辅助空间没自然采光,但均设有人工照明。书案和座椅主要以木质为主,并在个别地方布置皮质沙发。

2.4图书馆内部环境的分析

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是多方面的,诸如阅览、借书、研究、上网、自习、培训、听讲座、参观展览,或休闲小憩等,图书馆内部环境应尽量满足读者在不同场合的心理需求。使用者进人河南大学图书馆内,首先看见的是门厅,其环境布置敞亮、雅致。入口的陈设、影壁墙、大型电子屏、咨询台,都安排有序而方便,再配以导览触摸屏、图书宣传、文字标牌,形成一种亲切气氛。馆内总体布局和各层面安排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方便,到达各处的流线简捷顺畅,无绕行阻碍或在阅览室中穿插。书架与阅览座位在同一室内布置便于就近取阅,其间距适宜人体活动。让读者觉得一切都有条不紊使用方便,心情舒缓轻松。图书馆内各部分对光线的要求是不同的,该馆中大部分阅览室都采用的是自然采光,室内光照基本均匀柔和;既满足了使用者亲近阳光的心理需求,又让使用者感到心境平和。空气的新鲜度和无污染是阅览室内的一项重要卫生指标,也是影响读者健康和情绪的要素之一。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摒弃了密封式窗和全空调,主要功能用房均采用开启式窗户的自然通风,并辅以经消毒处理的机械送风换气,减少异味,使室内呼吸带没有混浊,这有利于读者长时间在阅览室内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人对色彩很敏感,图书馆在配色方面既考虑功能的要求,又满足读者心理的需要,并结合地区特点和民族风格,冷暖色调使用配合得当,内外色彩协调统一,符合对阅读研究空间独特的视觉要求:恬静、温馨、愉快,为读者创造出赏心悦目的环境。图书馆往往是知识和文化的代表,所以其陈设也常常是图书馆知识和文化韵味的体现。文化符号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象征到暗喻、抽象到具象,大到。图书馆室内设计应该综合考量当地优秀文化、艺术和历史因素,结合学校自身特色,让读者感受到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人性化的环境可以提高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效率和兴趣,甚至可以超脱物质层面,成为精神的、审美的文化环境。

3结语

建筑环境心理学思考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通过这次对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的调研与分析,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希望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能够从使用者的心理出发,充分考虑建筑的内,外环境,已形成更加合理,美观,方便的使用空间。

作者:袁耀华 单位:河南大学土木建筑院

参考文献:

环境心理学范文篇4

关键词自然环境评价心理学方法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生物学、法律学、经济学、建筑学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在探索人类幸福生活方法时,把关注点集中在环境问题及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类行为最主要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知觉、认知及学习的因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过程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就人类发展来讲,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适应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但是,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通过认识和实践去改造环境是人类适应环境最大的特点。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多种科学知识,反应出交叉学科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相比,环境心理学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是,关心自变量(环境)对因变量(人类心理)的长期效应。

二、环境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Daniel等人开始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系列研究。即探求景观的物理特性(例如,地形、植物、水等)与心理反应(例如,选择的喜好、风景的感觉等)的相互关系研究。

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再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

(二)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

Daniel认为景观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注重人的景观经验多元分析。虽然在研究程序上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类似,但是在解释景观选择和喜好时,不是从物理特性上解释,而是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概念来解释。

1.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collativestimulusproperty)。Berlyne根据实验美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美的反应是人的视觉刺激所具有的复杂性(complexity)、新奇性(novelty)、不协调性(incongruity)及意外感(surprisingness)等相互对照特性与此类刺激诱发的探索行为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Berlyne认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可以促使不同唤醒的产生。这就是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

根据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Wohlwill以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和二者混合景观等3类景观为评价对象,对人的景观喜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3类景观中自然景观的喜欢程度最高,人工景观的喜好度最低;第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景观最受欢迎;第三,新奇性、不协调性及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直线关系。其中,新奇性和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正比关系,不协调性与喜好程度成反比关系。

2.Kaplan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Kaplan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将人的风景认知中质的信息归纳为,复杂性、神秘性、统合性和明瞭性等4个方面。同时,他又指出人对风景质的要求是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理解性”(Making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探求性”(Involv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随之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风景信息是否马上使用(即时),还是作为线索使用(推测)两个侧面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三)自然环境的减压功效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Ulrich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自然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压力的缓解上。首先,他为了解释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情与美的反应,提出了心理进化模型。此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感情形成的基本过程,其中特别强调到了人接触新环境时的感情状态。其次,将人对环境的喜好作为重要的感情考虑,并将其视为压力调节中众多情感(如,恐惧、关心、愤怒及悲伤等)中的一份子。由此可见,心理进化论体系,不仅包括美的反应,也包括压力调节、自然的形状及内容等众多情感的反应与生理反应。

近年来,Ulrich等人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地测量人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Ulrich认为,自然风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它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其它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反应,他的研究发现,自然风景往往明显的加速病人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风景则延缓病人的恢复,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四)原生态自然体验研究。

环境体验课程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新的正确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一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而环境体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Talbot和Kaplan在其一项长达十年(1972-1981年)的纵向研究中,对参加野外环境体验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的初期结果表明,所有参加者对原生态自然体验的价值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经过野外环境体验,与其他人相比,体验者不仅关心他人,同时在自我认知、自信心和日常生活的计划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

在此项研究的中期,通过问卷调查,对野外环境体验者在观察原生态自然反应变化过程中,面临知识、理解等困难时所产生的感情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体验者不仅在野外环境的体验过程中,有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斗志。此项研究的最后两年,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体验者的支配环境情感。研究结果显示,体验者无论参加时间长短,也不分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无意支配自然,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感觉。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直接接触自然的活动中,能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五)自然环境自身的机能评估。

在物理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等有机体与土、水、大气等无机物在相互影响的同时,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目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关注景观对于土地、空间的利用等自然环境的直接效果,还包括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日本学者青柳等人在制定森林环境保护机能概念体系的基础上,以附近居民为对象,对森林管理基层单位从4个方面:风景保护;和自然亲密接触场所的提供;文化财产与历史遗迹的保护;生活环境是否安定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学者横张在林地评价上设定了多种环境保护机能,在居民中实施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8种农林地的环境保护机能:生物生态体系保全;水保全;风景保全;保健修养;微气象暖和;居住环境保全;大气保全和土保全。

环境心理学范文篇5

[关键词]顾客行为;建筑设计;环境心理学

一、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一)环境心理学的概念。环境心理学,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这里所指的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更主要的是指物理环境,包括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空气质量、个人空间以及建筑的室内外环境等。原始社会,建筑环境最早在原始社会时,只被要求有为人类遮风挡雨的简单功能。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环境、其设计与布局都被要求满足人的各种感官与品位要求,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由此可见,人的心理需求在改变着自己生活环境的同时,人类自身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等,也因环境的改造而不断调整改变。(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与环境是相互感知,相互影响的。就建筑环境而言,比如在老北京式的四合院里,街坊邻居交往频繁,关系友好;而在钢筋水泥建成的现代化高楼建筑里,居民们之间的交际往来往往趋于表面化。这就是不同的住房设计给人类的交往和友谊模式带来的影响。建筑环境设计对人们的行为轨迹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对外来访问的人也是一样。因此,在这种影响作用下,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和生活习性,就会对环境做出改造,小则对环境中摆件的位置进行挪动,大则对一个城市、一片海洋进行战略式地开发。这就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南昌万达广场室内外环境活动人群行为分析

调研地点的选择对商业建筑室内外环境中活动人群行为模式特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调研所选取的万达广场是红谷滩新区最为繁华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是市民们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的核心区域,其所接待的顾客人群也是红谷滩新区最具代表性的消费者群体,因此选择其作为调研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以主次入口、商业形式等方面作为切入口,对集餐饮、购物于一体的步行街和万达广场内部环境进行环境心理学方面的分析与阐述,并试图从中发现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与万达广场在运行中及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万达广场主次入口对人们进入场地的引导。建筑入口在建筑场地中主要起到了以下几点功能:(1)标志空间;(2)划分空间;(3)交通疏散与人流疏导。人们进入建筑场地首先要接触的便是建筑出入口,入口建筑通过自身的高低起伏、大小变化、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形成特色的标志性展示空间,还创造了不同的视觉观赏角度、塑造了不同的出入口空间,同时,其带给顾客的直观感受对引导顾客的商场流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万达广场的步行街在东南临街共设有两个主入口,其他朝向设有多个次入口。通过对主入口与次入口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主入口的道路宽度一般大于步行街的路面宽度,顶部开放,没有围护结构。其次在路口的布置摆设方面,主入口处都会放置一些吸引人眼球的雕塑等公共景观,例如在万达广场南侧主入口处就放置有3米左右高的“面具”雕塑,而反观万达广场步行街的次入口,其更多的是以一种底部架空层的形式出现,上部是综合体二层的底面,且没有明显的标识。通过对一定时间的人流量的观察,在主入口的位置优势与其设计的吸引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在步行街的流线都是偏向通过主入口进入,穿过步行街,从另一侧的主入口离开,而内部后勤人员或者少数其他临街面路过的顾客则会选择次入口。可见主入口的设计对正确引导人们进入建筑场地的入口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次入口作为疏通人流的重要交通,也是一个建筑场地必不可少的要素。(二)万达广场不同商业形式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在万达广场步行街的两侧经营有各式各样的店铺,其经营类型主要有餐饮类、服装类、服务教育类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餐饮类,其次便是服装类。通过对沿街商业店铺人流量的观察与分析,发现不同的经营类型、同种经营类型不同营销形式的人流量都有所不同。在不同经营类型对顾客吸引的方面,可以发现步行街中餐饮类的顾客流量远大于服装等其他类,大部分顾客穿行步行街都倾向于选择在餐饮方面进行消费,相比于大部分餐厅的火爆,其他类型的店铺人流量则显得更为冷清。同样作为餐饮类的经营店铺,其人气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距,除去顾客本身对于不同食物的倾向以外,同类店铺的营销方式对吸引顾客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同为火锅店,在门口有叫卖的服务员与没有叫卖的两家店的顾客流量就呈现了差距。除此之外,大部分步行街可流动餐饮与一些临街窗口餐饮其人流量要高于店铺小吃餐饮,究其原因,除了其食品的制作速度快与可带走的便捷性以外,从环境知觉方面来看,顾客的听觉在听见服务员的叫卖时受到刺激,视觉和嗅觉在流动餐饮和临街窗口开放的销售形式下受到刺激,大脑再对这些刺激做出察觉、判别、再认、评定过程,其对于顾客的吸引能力自然要高于未采取相应营销策略的店铺。在此之外,店铺的一些人性化设计同样会在吸引顾客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开设于步行街旁的饮品店,由于其产品的加工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为了给顾客提供短暂的休息,有些饮品类店铺会在其门面两侧放置休息长椅或圆桌。通过比较步行街中不同饮品店的门前排队等待人数可以发现:设有休息长椅的店铺的顾客数要多于未设长椅的顾客。而当顾客在进行长时间的购物娱乐后,或许路边上正好出现的长椅是短暂休息的最佳选择,而这对于店铺来说都是潜在的消费者。(三)万达广场中顾客的“空间行为”。在万达广场中,可以随时地感受到空间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在人际距离方面,在公共的交通空间中人们步行可以发现以下几种人际距离: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走在步行街或商场内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辨认出前面行走的人哪一些人是成群结伴,哪一些人是独自而来,因为成群结伴的人们为了方便交谈等都会选择靠得很近行走,而互不相识的人群为了避免尴尬又会与前后的人群保持一定的个人距离或者社会距离。在公共场合的服务接待人员也会为了避免顾客的尴尬而在进行营销时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除此之外,在商场内中心区往往会有大型的商业活动,其上面的主持人与公众所保持的距离便是公共距离,通过这个公共距离我们也可以很轻易地辨别出主持人与围观公众的位置。在商场休息的区域,我们同除了可以发现人际距离在其中的体现之外,还可以发现人际行为对于私密性的一个体现。例如在电影院的休息区中,结伴的人们通常会选择坐在靠在一起的座位,而在座位空余的情况下,互不相识的人们在选择座位的时候最少会相隔一个以上的座位。而在休息区的边缘处同样会放置最近较为流行的“唱吧”,它是由密闭的玻璃围合,部分顾客更愿意在其中休息,而在里面已经有人的“唱吧”中,陌生人一般不会选择进入。这都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私密性所进行的行为,是人们在公共场合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

三、通过调研发现万达广场中存在的问题

万达广场作为红谷滩新区重要的商业综合体,其所吸引的人流量是非常庞大的,在这之中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通过对万达广场的调研与分析,可以发现以下问题。首先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商城内的休息区问题,对于商业综合体来说,如何最大化地将内部空间转变成店铺等营销空间固然重要,但是在牺牲公共休息空间的情况下,便会对顾客的购物娱乐带来不好的体验,例如在外等待的顾客周围没有休息座椅而只能选择倚靠走廊的围栏,甚至还有的顾客席地而坐,而一些仅有的休息座椅也只是安放在人们不常出入的后勤入口处或者厕所的出入口处,商城内绝大部分的休息区域都集中在餐饮店铺与电影院处,这对于顾客来说,只有在商场进行消费才能享受这些休息区域显得不人性化。其次就是商场内部的热湿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尤其是在冬夏季,商场内部的空调系统全天运行,虽然在给室内带来了温度的调节,但是其整个室内环境对于人体而言还是过于沉闷,主要原因是商场内的人流量大而冬夏季商场内的窗户紧闭而导致的气体不流动。

四、对万达广场在布局设计方面的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虽然万达广场的一楼过道人流量巨大,但就其宽度而言,在过道中间放置一些供顾客休息的长椅还是绰绰有余的,在临近各个出入口的位置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休息区域,便于顾客有更好的购物体验。同时,在其他楼层,靠近围栏的地方也可相隔适当距离放置一定数量的座椅,尤其在主售服装的二三楼,座椅的数量可适当增加,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其次,在商场内部,尤其对于公共区域而言,绿植盆栽是几乎见不到的。绿植作为天然吸尘器,是净化空气的好帮手,已经是人们居室和办公室必备的摆件。而对于万达广场这种人流量巨大的购物娱乐商场来说,摆放一些绿植,不仅能帮助改善空气,还能为这偌大的现代化空间增添几分生机。五、结语本文基于对南昌市万达广场的实地调研,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研究环境中的活动人群行为,并试图寻找其中的规律,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环境心理学是建筑行业不可忽视的一个学科,通过研究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创造与完善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建筑场所,运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也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胡正凡,林正莲.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湛佩文,陈烨.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的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互动性研究——以武汉天地商业街区为例[J].艺术科技,2017,30(9):319-321.

[3]陈林星.浅谈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7(18):130.

环境心理学范文篇6

关键词:应急标识,环境心理学,避难场所,规划设计

0引言

作为灾害发生前后人类自我保护的一席安全之地,避灾绿地成为了现如今不可缺少的城市结构之一。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自然格局不断的被改变,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这也代表着避灾绿地应不断的随着世界的进步而进化。现如今的城市避灾绿地当中,避难应急标识起着在灾难发生前后为人们提供避难导向的重要作用,是避难场所成功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城市避难的重要基础,所以更应当融合人们在灾难时期的行为与环境心理特点。本文根据灾难前后人们的环境心理特点,结合当前避灾绿地的应急避难标识规划体系现状进行初步探讨。

1避难应急标识作用阶段

灾难是一种突发或换发的或逐渐积累的自然或人为事件。但是无论灾难的发生模式如何,都代表的是避难应急标识在灾难前后作用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

1.1第一阶段

日常生活阶段是最基础也最常见的状态,此时人们呈现出最为放松和自然的状态,心理上处于“不作为”的状态。人们按照内心的意愿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对公园、广场这些避难场所还处在一个“欣赏”的状态,并没有对内部指示牌多加留意并记录。此时的应急标志系统还处在一个“未开启”、不受人们重视的阶段。

1.2第二阶段

灾难前夕阶段是人们心理状态开始出现波动的阶段。此时,人们往往已经注意到灾难即将来临,或多或少已经接收到灾难来临的讯号,整个心理是处于高度紧张及高度恐慌状态,过于夸大的消息传递都让人们感受到过大的压力,从而出现惊慌失措,使得人们开始出现判断的失误。此时,避难场所的避难应急标识的作用处于一个非常重要阶段,开始发挥其引导指向作用,并且此刻的人们开始注意并找寻整个引导系统。

1.3第三阶段

灾难发生阶段是人们的心理出现恐惧状态的最高峰,此时急剧恐惧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是大部分人失去往常的冷静,幸存者出现极度的悲伤,甚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时的人们会有部分出现急性应激障碍,意识不清、定向出现问题、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等特点。愤怒、盲目、悲伤、恐惧、激动、绝望等都是这时大部分人出现的亢奋状态。这个时候的人们处于迷失混乱的状态,避难应急标志系统的作用在此时的作用将发挥到最大值,有序的引导人们的避难行径是此时最为重要的作用。

1.4第四阶段

灾难后是人们心理波动直线飙升之后的第一次回温,此时避难者的心理出现前所未有的脆弱,这时出现的痛苦、茫失、无助与灾难发生时出现的状态不相同,这一刻的人们在平复了之前的亢奋心理出现的低迷的平静,面对失去的亲人、财产、朋友等情况,人们会出现认知的模糊;面对灾后的谣言基本丧失正确辨别的能力;面对未来的无助感也会让大部分人们产生恐惧心理。而这一阶段的避难应急标识对灾民的灾后转移、生活及有序的灾后管理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等起着重要作用。

2避难应急标识规划体系

2.1避难应急标识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避灾绿地应急标志并没有提出一个统一的规划标准体系,大部分城市是运用或改自于DB11/224—2004北京市地方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这一标准体系,绿色背景下的奔跑状的小白人也成为了这些城市的应急避难指示牌的基准。人们在灾难发生时内心呈现的是极度紧张与恐惧的状态,所以城市在规划避灾绿地标识时要注意这些在灾难前后的巨大变化,以人们心理变化为基础规划设计避灾绿地的应急标识,才能够真的做到在灾难发生阶段成功指引人们避难,减少损失。

2.2避难应急标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研究,现阶段避灾绿地应急标志系统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各类避灾绿地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一些问题,以下将一一列举:1)标准不统一,地方性标准存在弊处。正如上文所说,国家并没有为避难应急标识提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各个城市都是根据现在已有或者根据自身城市建设拟定的地方性标准,所以城市与城市之间无论是颜色上、大小上、规模上均出现不同,这种地方性标准只能够对当地的居民提供一定的指向性,而对于那些外来者会出现无法找寻的现象发生,这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将平日接触的刺激记录为“认知图册”,从而进行比较或是识别,城市之间出现的不同,就表示城市的外来者需要重新增加“图册”认知,并且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减少损失,所以总的来看,标准的不统一是避灾绿地现阶段的一大弊处。2)破坏严重,维护不及时。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应急标识牌出现破损、涂鸦等现象,有些指示牌已经完全看不出标志原样,有的已经倒塌被植被掩盖,这说明相关机构对标识维护不及时,同时给人们一个“不重要”的暗示,从而人们对避灾绿地的认知会相应的减少,如果灾难突然发生会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的损失。3)设置位置不得当,不能够引起重视。现阶段应急标识牌设立位置不合理也影响人们对其该有的认识,有些指示牌设立在林荫大树下,被树干、树荫遮挡;有的设立在旮旯拐角处,基本无人经过;有的被下方长势良好灌木遮挡等等,这些现象造成标识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人的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但无论哪一种注意,都需要将避难应急标志设置在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位置,这样使人出现无意注意的状态,也就是人们下意识记录下来的东西,才能起到其该有的作用。4)标识系统不全面。部分避难绿地标识系统不全面,有的只是单单将一个避难场所应急指示牌放置于入口处,而内部并没有其他应急标识或者避难场所拥有多个出入口,就只将避难场所标志设立在主入口处;在灾难突发时,这些情况都会造成避难时的混乱场景,使得避难场所失去其本来的功能,所以各个避灾绿地应该健全内部的应急标识,让每一个功能分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5)公众认知少。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什么是避难场所”“什么是应急标志”并不清楚;灾难发生的时候要往哪里躲避、如何躲避,只是知道表面;身边公园的应急标志在哪儿、是何意义也不是十分确定。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虽然社区和学校单位总是针对灾难进行各种宣讲和演练,但是人们真的学习到的知识却少的可怜。避难场所的作用与功能不仅需要被社会中每一个人认识,也需要人们对其共同保护。

2.3规划设计原则

避难场所应急标识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三种:识别性、指向性和安全性。这三种功能特性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人们的心理要求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

2.3.1识别性

在灾难发生的时段,人们心理处于恐慌的状态,所以应急标识的识别性就尤为重要。应急标识的识别性根据颜色、大小和图案的不同,其达到的作用效果也有差异。1)颜色。人们对于接收环境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弱刺激能增强其他刺激的感受性,相反,强烈的刺激感可以降低其他刺激。色彩会让人感受到不同感觉,应急标识应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从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灾难时期都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运用颜色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灰暗浓重的色彩,此类颜色易造成人们的心理压力,使人产生抑郁的心理,尤其在灾后避难阶段,会产生心理上的阻碍。2)大小。现阶段避难场所标识牌的大小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定的,人们对于具有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有一定的记录能力,所以避难标志系统在设计时要注意其可视性,大环境下的标志最为重要,应根据人们的习惯进行设计。3)图案。避难场所标志系统一定要运用引人注意、简单易懂的图形作为提示,人们对于醒目图形有着强烈的记忆能力,简单易懂的图案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避灾绿地面对的是所有年龄段的人们,其中包括那些单单靠图案进行认知的人们,所以避灾绿地应急标识应尽量的避免大量文字说明,从而可以加强避灾绿地在面临灾难时段的作用。

2.3.2指向性

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的指向性是其最重要的功能,灾难时期,它的指向性代表着避难的有序进行。人们在平常生活中会根据看到的标志系统进行头脑中的构建,从而形成心理学中的“心理地图”,其实是记忆的复制品,所以避难应急标识应指向明确的方向,应安置在相应避难分区的位置;在避难场所的分叉路口、道路的起点与终点都应安置避难引导牌,这些都能够让人们将避灾绿地的环境指向贮存在头脑里,从而引导人们以最安全、最快捷的路径到达避难区域。

2.3.3安全性

避灾绿地应急标识应注意其安置位置的安全性,应安置在最为醒目的地方,灾难时不易受到波及,不易倒伏、掩盖等,保证其标识的安全性也保证避难的有序进行。

3结语

人们的心理状态是时刻万变的,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而这些反应都指导人们自己的行为特点。避难应急标识是保证人们在灾难时期有序避难的前提条件,也是核心条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其设计规划的重点。本文仅仅是浅谈了一些最为基本的条件,还需要更加深刻的研究,从而可以完善避难应急标识的规划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林柯余,袁奇峰.我国环境心理学的“本土化”之困[A].第七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论文集[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92-95.

[3]时勘.灾难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环境心理学范文篇7

[关键词]建筑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建筑空间布局

1建筑环境心理学的概述

1.1环境心理学的概念阐述。环境心理学跨越了心理学以及设计学两门学科,为这两大学科构建了一个研究的桥梁。心理学主要是来解决个人以及存在在这个社会群体中所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例如大众心理学等,并且引导人们正确生活。环境艺术设计是对建筑内外的环境,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组合、搭配等有效的规划,给人独特的艺术空间感,使内外建筑环境能得到很好的融合,相辅相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的提升,所以环境心理学融合了多个领域,更专业、全面的分析心理需求,解剖心理状态,真正做到以需求为导向,设计出更让人满意的空间。1.2建筑环境心理学的概念阐述。建筑的最为核心的意义在于其“以人为本”的学科性质,它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的空间设计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也一跃成为设计师的重要考虑点。为了解决一些华而不实的设计方案所带给使用者不舒服的心理感受,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将心理因素考虑在内。就人的心理意识以及学科面来说,建筑即环境,于是,建筑环境心理学这一介于“软硬”之间的边缘学科理论就产生了,它同时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1.3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区别。从学术研究范围来讨论。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环境心理学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建筑环境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下面还包括规划学、社会学等等。从学术研究内容来讨论。在环境心理学中,将心理学的观点引入环境,探讨人与其周围生存环境的关系,此时“环境”是指的人们生存的所有的生活空间。而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特定了一个新的“环境”,就是建筑环境,比较侧重于研究广义上的建筑空间,比如绿地、建筑群等。也就是说,建筑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研究人的心理对居住环境的感受,另一方面研究人对该居住环境所提出的需求。所以建筑环境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相对范围较广的环境心理学来说,更具有针对性,从人们心理的需求出发,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更能体现建筑的“以人为本”的性质。从设计师本身的知识面出发。相对环境心理学来说,了解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建筑设计师更能够在一项建筑方案中对症下药。在建筑物还没有成形的阶段,设计师们的脑海中已经需要有一个设计完工的整体样式了,为了确保方案的可行性,需要设计师通过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知识理论来对建筑物进行预测,无论是从外体也好,还是从内部空间布局也好,都需要进行提前评估。

2建筑环境心理学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2.1空间尺度影响。如今大部分室内家具的设计都追求符合“人体工程学”,让需求者体会到舒适感,而为了能够达到每样家具符合,建筑设计师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建筑空间布局的尺度。空间尺度的好坏其实在于人们的内心感受,换句话说就是人的心理需求决定了空间尺度的好坏,决定了这样的空间布局是否人性化。例如音乐厅,大多数公共音乐厅都十分开阔,即使有许多观众、参与者也不会感觉到压迫,但是如果将同样的尺度建于卧室或者是书房,便会让人感觉极度不适,空旷、紧张感。所以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在不同场合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合的空间尺度设计。2.2空间形式影响。建筑空间的形式会影响到建筑外观的样式,人们的心理需求也会被适当的空间形式所满足。空间形式的不同会为人们创造出不同的空间,舒适度也就因人而异了。但同时,因为空间形式受人心理影响,所以当人自身对外界事物产生接受或者排斥的心理时,也会对自己所需求的空间布局形式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意大利比萨斜塔旁的大教堂,外墙内壁都有许多不同的壁画雕塑,显示出当时特有的历史背景已经人文情怀和文化,人们的心理诉求也会希望借鉴这种空间形式。所以空间形式也是随着建筑物所在地人们的人文风情,风土文化而改变的。当熟悉了这些理论,把握了特征后,就可以在这基础上进行空间形式的设计与创新,在环境的陪衬下,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3结语

在高楼林立的21世纪,文化的交融变迁发展迅速,在当代建筑中需要依靠建筑环境心理学来体现建筑空间布局,在关注人们的心理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城市环境的意识与认知,特殊群体人群的环境认知等等,从中也是可以发现,建筑环境心理学也是在随着时代跟进,也为了能用现代科技,现代的新兴思想来为人们打造更好的建筑空间布局,更深层次的体现建筑“以人为本”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陈充.浅谈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0(11):26-27.

[2]王守平.浅谈建筑设计与建筑心理学之间的联系[J].科技风.2012(07):178-182.

[3]陈宁.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浅析对建筑的理解[J].建中设计,2012(08):126-127.

[4]杜娅薇.建筑案例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运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3(10):19-20.

[5]程楠,窦宗浩.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3(04):41-42.

[6]石圆圆.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J].技术交流,2014(05):56-57.

[7]田润禾.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筑室内空间设计[J].门窗,2016(06):138.

[8]吕迁.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J].居业,2016(12):60-62.

环境心理学范文篇8

关键词:建筑空间; 环境心理学; 空间优化设计

一、办公建筑空间概述

国外学者早在《雅典宪章》中就已经指出,工作时人类的四大基本活动之一,工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办公建筑空间环境无论对人类的生理影响还是心理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著名建筑学家布鲁诺•塞维曾指出,“空间是建筑的真正主角,是评价建筑的基础,空间决定了建筑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对办公建筑空间的研究是了解办公建筑的基础。办公建筑又称办公楼,一般指专门用来处理办公业务或提供办公、会议等实用功能的建筑物。办公建筑的类型可以从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式两方面来分类。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分为:行政办公建筑;通讯科技建筑;科研教育建筑;商务贸易建筑等。按照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专用办公建筑和出租办公建筑。建筑空间主要包含建筑形体要素、空间关系要素和空间视觉要素三个基本要素。建筑形体要素主要指建筑空间所呈现的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形态,抽象概括为点、线、面、体四种要素。建筑空间的关系要素主要包括方位、重力等。视觉要素主要是指建筑材料表现出来的质感、色彩等视觉特性。

二、环境心理学理论概述

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其重点研究对象在于建筑使用者的行为和建筑、环境、城市等宏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目前国外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1.对环境认知的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于人们感知所处的物理环境过程,以Lynch的“认知地图”和Osgood的“环境的意义”研究方法为代表。其理论基础在于使用者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即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完整地与对应的知觉相联系的。2.建筑评价。主要针对于建筑师、规划师和环境政策制定者的实用要求而形成,为建筑专业人士提供做出正确决策的信息。3.对个人空间的研究。这种方法主要研究个体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理论基础是环境心理学,本文也以此为基础。而迄今为止,它们并未涉及环境认知的研究,在环境评价中所涉也不深。1999年,清华大学教授李道增的《环境行为学概论》中阐释,行为与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书中对于“观察”这一环境心理学上的重要研究方法作出了技术上的探讨。2000年国内学者林玉莲、胡正凡的《环境心理学》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实例,对环境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归纳了环境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主要特点——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是交互作用关系等。国外学者也基本认为,人类行为和办公环境的关系涵盖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三、办公空间优化设计

良好的办公空间环境是人们得以正常工作的基础。办公建筑空间环境在设计时,就应当考虑并尊重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办公室员工在忙碌的业务工作中体会到休闲舒适,并提高工作效率。物理环境总体满意度受空气质量、声环境、温度、视野环境、归属感、私密性、办公室布局等多个因素的交互影响;因此,通过对办公室物理环境的人性化建设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提高环境心理品质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能够从整体上改善员工空间满意度。1.环境质量。1.1人工照明。现代办公空间在光环境的设计中,通常采用低照度的统一照明和高照度的局部照明相配合的形式,并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人工照明环境。办公空间良好的采光条件,不能能够刺激大脑皮层起到兴奋作用,并且能够改善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生理和心理机能。理想的光环境除了满足具体办公作业的照度外,还要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做到冷光源与暖光源结合,并且能够自如进行调整,提供令人舒适的视觉环境。1.2声环境。办公空间环境中的声源主要包括人员活动与对话、办公设备和外界声音。具体的物理环境噪声源包括电脑、复印机、电话机、空调等。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发现,在有中度噪声办公室中工作会导致人体肾上腺素水平非常高,长期则会导致患心脏病的概率大幅增加。设计良好的办公空间声环境不仅利于员工工作效率提高,而且有利于防止“办公空间综合症”的出现。有效提高声环境质量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公司的归属感。1.3空气流通性。办公室空气流通方式主要分为两种:通过开关窗等方式的自然通风和通过空调等设施的人工通风。此外还有通过花草、盆栽等植物调节空气质量。国外学者的实证调查显示,现实办公室内空气品质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从总体上高于室外,有时污染程度甚至高出允许的上限值的2-5倍。在办公建筑硬件管理方面,企业也需要更加重视电梯维修、办公室清洁、空调系统清洗等方面。亚健康状态必然影响到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和结果,良好的空气质量是办公空满意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2.服务性能。建筑空间的服务性能包括除室内环境之外的建筑使用过程中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评价。国外学者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使用中的建筑进行了一系列建筑性能使用后评价,并总结了相关评价的规则和指标体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美国CBE建筑性能使用评价、美国ASTM标准评价尺度和德国Koblenz建筑性能评价等。本文针对办公建筑中的不同区域,将建筑服务性能按照功能、审美、空间布局和维护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办公向网络化迈进,员工的行为和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研究办公建筑空间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显示意义。办公建筑内部空间构成的建立与设计,首先要考虑进行办公活动时的交流、团队合作和空间的适应性。使用者的在内部空间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空间的结构和设计,人类的复杂行为也要求在设计办公空间时对使用者的行为作出详尽的观察和总结。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从使用者的视角进行研究,其他如成本、技术等方面尚未涉及,分析角度有限,分析层次有待深入。

作者:曹曼 单位:同济大学

参考文献:

[1]许安之艾志刚,《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P4.

[2][意]布鲁诺•塞维.建筑空间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9.

[3]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白旭.建筑设计原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常怀生.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MonikaFrontczaketal.(2012)Quantitativerelationshipsbetweenoccupantsatisfactionandsatisfactionaspectsofindoorenvironmentalqualityandbuildingdesign:CenterfortheBuiltEnvironmentUCBerkeley.

环境心理学范文篇9

关键词:室内装修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

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发展

人体工程学(Human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

一、人体基础数据

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

1、人体构造

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

2、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

3、人体动作域

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以各种计测方法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如果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与活动情景状态有关。

室内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的适宜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安全为前提。

例如: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适当加以人体动态时的余量进行设计;对踏步高度、上搁板或挂钩高度等,应按女性人体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

二、人体生理计测

根据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有关生理状态变化的情况,通过计测手段,予以客观的、科学的测定,以分析人在活动时的能量和负荷大小。

人体生理计测方法主要有:

1、肌电图方法

把人体活动时肌肉张缩的状态以电流图记录,从而可以定量地确定人体该项活动强度和负荷。

2、能量代谢率方法

由于人体活动消耗能量而相应引起的耗氧量值,与其平时耗氧量相比,以此测定活动状态的强度,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式,以及不同活动的能量代谢率(RMR)。其计算式如下:

运动时氧耗量-安静时氧耗量

能量代谢率(RMR)

基础代谢率耗量

3、精神反射电流方法

对人体因活动而排出的汗液量作电流测定,从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强度,据此确定人体活动时的负荷大小。

三、人体心理计测

心理计测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及尺度法等。

1、精神物理学测量法

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人体神经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觉刺激量的最小差异。

2、尺度法

以顺序在心理学中划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线上划分线段,依顺序标定评语

可由专家或一般人,相应地对美丑、新旧、优劣进行评测。

第三节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

一、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

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

二、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

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室内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车厢、船舱、机舱等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设计。

三、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室内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四、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四节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

关于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含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

1、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2、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

3、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4、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

5、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二、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

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人际接触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例如在密切距离中,亲密、对对方有可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当然对于不同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察到,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同样情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3、依托的安全感

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物体。

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4、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察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或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乏信赖,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从众心理。同时,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紧急情况时语言诉引导会优于文字的引导。

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重视。

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

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面极广,暂且列举下述几点: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例如现代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行为。购物要求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

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从环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觉器官,评价环境或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判断是大脑,因此,“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认知环境结合上述心理行为模式的种种表现,设计者能够比通常单纯从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起始的设计依据,有了组织空间、确定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等更为深刻的提示。

环境心理学范文篇10

关键词:风水文化;环境心理学;室内设计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载体,源于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界有形无形认知、对美好生活向往、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之心,形成了中国古代天、地、人的社会意识,铸就了统一整体的东方儒释道的建筑生态文化系统。就整体而言,风水文化更多的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环境观和许多环境心理学的要素。本文将视角投射到室内设计的场境,探讨传统风水文化中所蕴含的科学依据与哲学道理,并提取其合理的、科学的环境心理学理念,并参考西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升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的科学品位,顺应当代人的要求,营造出更有利于人健康,更适应人的生理、心理感受的居室环境。

一、风水与环境心理学视野下室内环境中人的需求理论

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已形成一脉相传的环境营造理论体系,并在这种环境观的浸透下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认知心理。进一步地说风水文化不仅对自然地理的选择规划做了深入研究,而且注重提升人在环境中的情感舒适度,提高环境品质、生存品质和生命品质,这是传统风水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更是现代环境心理学所提倡的发展趋势。

(一)人对居室“方位环境”认知的经验与理论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地质构造也有差别,故用风水文化设计居室的形式,各不相同,但追求是一致的——阴阳平衡。常年阳光充足之地,自然阳气旺盛,常年浸水之地,必然阴气浓郁,古人云:“阳气过盛,易于燥,阴气过郁,易于冷”。还有居室避北风的要求,现在已知的甲骨卜辞就有了测风的记载。《史记•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据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1这些经验用科学来解释,就是由于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易受西北寒风影响,故北有屏障可抵御寒流,夏季南多湿气,随冬南风吹来,可解决居住地干燥问题。所以风水师就会选择北方有高山屏障,南有平原河流之处所为居住之地,这不仅是采光、避风,也是祛湿、保暖。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人体能适应的温度范围较为狭小,温度大幅度的变化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不适,直接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经过科学试验,夏季室内最适温度范围为24~26℃;冬季室内最舒适的度温为19~24℃。温度过高,人们就会胸闷,反应迟钝,脾气变得暴躁。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们身体各个器官冻伤受损,性格变得阴冷,难以接近。2人体最舒适的相对湿度是50%—70%左右,虽然我给大部分地区冬夏气温并不过高或过低,但却因为相对湿度较大而使人倍感湿冷与闷热。

(二)人对室内“光照环境”追求的的经验与理论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非常讲究住宅的日照,推崇“向阳府第”,告诫人们莫住“背阴之宅”。据风水文化记载:“何知人家有福分,三阳开泰直射中”“何知人家得长寿,迎天沐日无忧愁”。3同时,还指出山墙应如何处理,院墙应如何建造等,争取好的住宅日照。在室内设计中采光与照明非常重要,科学良好的采光和照明,使人们的身体在室内生活得更为舒适,视觉与神经系统也处于良好状态,这样可以提高工作和休息效率。假设采光与照明不合理,则对人们生理与各项机能产生较差的体验,也更容易获得疲劳感。经常处于光线不佳的环境中工作,极易出现眼疾或近视的情况。因而,室内的灯光构成的采光、色彩、灯光环境构成的空间形态会对人的心理、生理会产生很大影响,也会起到对人的行为潜在暗示和引导的作用。

(三)人对室内“植物环境”需要的经验与理论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一直对室内植物环境的营造情有独钟,一是因其有“活”具象的生命力的特征;二是因植物的生长主要依赖于阳光,代表着成熟与旺盛的阳气,所以它也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重要构成部分。风水文化有在室内摆放植物,从而带来旺盛阳气的传统。特别是风水五行学说中明确地提到,植物也有阴阳五行之分,植物的生殖器官——花的色彩,就是分辨其五行的重要方法,如白色属金,绿色属木,蓝色属水,红色属火,黄色属土;同时也可依据植物自身特性来判断,如热的属火,温的属土,凉的属水,燥的属金等。同时将绿色植物放置在不同的方位、环境下,还可以起到调节室内环境的功效。随着自然与生态的概念逐渐被引用,植物可以提供新鲜空气、减少辐射、调节气场等功能被人们认知;同时能使室内环境的安静、舒适等也被人们向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工作压力的增大,室内环境绿化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回归大自然最原始的渴望,由绿色植物所带来的色彩、气味和湿度等的变化,既有利于室内空气的调节,同时又能让人感受到安静与祥和,因此设计者应该充分加以利用。风水文化所倡导的人要顺应环境,要选择环境,要优化环境,要改善环境,与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个性与环境以及认知环境的相互关系,都具有从细微之处着手的特点,都是为满足人的多种生理、心理需求,而创造良好心理环境和舒适性的物理环境。

二、以现代人对室内需求为中心的设计

现代中国人一方面接受到传统风水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也接受了当代科学知识的精心培育,他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是前面所述教育的综合体,他们既追求室内设计的世界潮流,又在追求潜意识中的中国传统风水居室规划规矩的满足。

(一)室内环境空间的设计

风水文化合理性元素合理地运用在室内环境设计中,是为了达到空间构成上整体环境的和谐和宜人。《黄帝宅经》里说:“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可见住宅的形制、室内的构造、布局与天地自然、人伦风俗的关系都十分紧密;而“室大多阴,室小多阳,阴盛者则阳病生,阳盛者则阴病生。”4是风水文化对整体布局和设计不恰当的基本归纳。与之相符合的环境心理学要求室内设计,应根据人们认知环境的要求和心理行为模式的特点而实施规划。因此设计者应当先对原有建筑设计的意图深入分析,确定其尺度、范畴和形状,选择光照和色调,将室内空间和平面布局进行该善、调整或重新创造。一般情况下,对套型面积功能空间的细化和设备的配置,要符合人的生活习惯和家居的行动轨迹,确定规划的空间、尺度、范畴和形状,选择光照和色调,将室内空间和平面布局进行该善、调整或重新创造。对小型室内设计用视觉和心理的感觉来扩大空间的感知,即充分利用阳台和自然光的条件。比如阳台与房间合理的去除隔墙,就不失整体空间的完整、开敞、流通,并且其空间实用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对较大型室内设计时,尽可能释放家具灵活性大、功能转换简便、一物多用的特点,精巧调式空间的格局,构造不同的活动空间,感受到不同家具组合带来的新奇刺激,适时符合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二)室内环境光影与温度的设计

风水文化认为居住内环境要具备较佳的光影与温度,首先就是采光的阴阳调和,明暗适宜。像风水文化中的“压阴忌”指的便是居住环境的采光不够会影响居住者的健康。现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光不但应当具有照明的功能,还更应该具备界定空间、分割空间、改善室内空间氛围的方法,而且光还能体现一定的装饰作用、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成为现代装饰环境的重要因素。光与影的烘托不但给人们提供了视觉刺激,同时也为室内氛围与意境创造的“特殊原料”。安藤忠雄认为:光与影可以为静止的空间增添动感,为无机的墙面给予色彩,为材料的质感赋予更丰富的表情。把风水文化的择向和朝阳原则与现代环境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居住环境设计,就可以使居住内环境获得良好的采光,以此形成拥有良好日照、适应的室温的居住环境,并且能使居住内环境在获得适宜温度和湿度。良好的自然光是获得适宜温度和湿度的最环保和便捷的途径之一,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开设大小适应的窗户等不同设计方法创造特定的环境氛围、创作出预设的情调、实现设置的构想。

(三)室内环境通风与植物的设计

对于室内环境自然通风的设计,在风水文化中也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藏风”原理,这里所说的“藏风”原则在居住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达到两项标准:一是要避让有害的寒风;二是要具有”聚气纳财”的换气的作用。同样传统风水也很重视将绿色植物引入到室内设计中,利用绿色植物带来的温度、湿度、气味、色彩等的变化在既有利于调整室内空气,又能让人感到安静与祥和。7设计者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来实现“藏风”原则。例如设置照壁、屏风,使整个居住内环境能够拥有良好的通风,这样有利于室内外空气不断地进行交换,使大量的、健康的”阳气”引进室内,达到改变室内微气候环境,降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和室内环境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灰尘的数量,同时避免寒湿气流影响的作用。而绿色植物是装饰室内环境、调节室内空气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室内客厅利用植物来点缀,如利用大叶植物增添客厅华丽的视觉效果;而利用观赏叶植物复杂的形态,多变的色彩,来使客厅的色彩变的丰富多样,同时也使得室内空气也得到一定的调节。而在住宅的阳台上,用大型植物来点缀,把自然环境与居室环境融为一体。

三、结论

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方案要求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能够有效地结合和协调起来,获得良好的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中国传统风水和设计心理学的结合应用,为有效地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由此获得一些要遵循的原则,运用这些思维方法、手段和原则,将给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和总体繁荣。

作者:蔡子龙  武传超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注释:

1.丁文剑.现代建筑与古代风水[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45.

2.云雅洁.风水中蕴含的环境心理因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12.

3.孙建业.基于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对现代家居设计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33.

4.程建军.藏风得水一风水与建筑[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75.

5.惠国夫.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合理性因素及其在居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