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7:04:04

汉英语言

汉英语言范文篇1

一、时态的表示方法

王力先生[1]曾指出,时间的表现,大多数族语是有的,然而各族语对于时间的看法却不相同。大致说来,人们对于事情和时间的关系,第一,着重在事情是何时发生的,不深究其所经过时间的远近,或长短;第二,着重在事情所经过时间的长短,及是否开始或完成,而不甚追究其在何时发生。这一观点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语言在时间表达上的特点,即使是一些稍有例外的语言,也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时间概念。那么,英语和汉语这两种系统性较强的语言在时态上具体又是怎样表示的呢?Clifford[2]45指出,英语有着相当完善的时态标志系统,并且提出一个时态标志的公式:({-d})({will})({have+-N})({be+-ing})V,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示{过去时}{将来时}{完成体}{进行体}和动词,其中只有动词成份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在括号中的选项均为可选择选项,但只能按照所给出的顺序选择一次。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英语是一种形态结构(Morphologicalstructure)突出的语言,每一句话几乎都可以看出它所表示的时间关系,而形态结构的变化又恰好与时间表达形成一种一致关系。

传统语法中通常认为有16种时态关系,由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和完成体、进行体等交叉形成,通过时态标志表示出来,但凡学过英语的人都能从中看出句子的时间关系,如“Shewasgoingtomyroomstoseemyaun.t”;即使是较复杂的句子结构也是一样,比如“Ihadthoughtmuchandoften;ofmyDora′sshadowingouttomewhatmighthavehappenedintheseyearsthatweredestinednottotryus…”。而汉语在时态表达上则是一种相对比较“含蓄”的语言,这也体现了汉语隐性与英语显性的对比关系。英语中有明显的时态标志,但汉语中却没有相对应的部分,起作用的是表示时间的状语,如“下个月中旬,我出差到江南去。”其中的时间状语明确地表示了句子的将来时态。另外虚词也是汉语中表示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如着、了、过等。而Halliday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提出英语有36种时态的说法。何伟提出,在功能主义时态观中有两个原则,三分制原则和递归原则,即以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作为三种基本时态,并指出“时态具备递归性,时态在系统内可作重复选择”[3]419,但Halliday[4]又从功能角度提出了“限制规则”(Stoprules),从而得出了36种时态的说法。同时,关于时态的表示方法,Halli-day还提出时态标记(Tensemarker)和时间因素(Timeelement)等概念。

二、词汇与时态

虚词是汉语中表达时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汉语时态研究中比较受关注的问题,很多学者曾对此进行论述。在此仅以几个比较重要的虚词“过,着,了”等几个典型例子进行说明。“过”通常表示已经完成了的动作或事件,与英语中的过去时或完成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且常与“已经”“曾经”等配合使用,但并非必须。如:(1)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勇敢的人民,对人类文明曾经作出过卓越的贡献。(2)我已经嘱咐过她了。(3)我想起来了,我们报纸还(0)就此发表过答读者问呢。对于那些起辅助作用词的使用上,并无特别规律可言,如例(3),我们还也可以加上“曾”或“曾经”。“着”则主要表示正在进行或持续的动作和事件,从过去持续到现在,可能是一种状态或活动,与英语中的进行体比较接近。如:(4)黄耀祖架起一只脚来,悠悠地晃荡着。(5)车站有一截矮矮的砖墙,帖着花花绿绿的标语。另外还有一些与之相近的如“正……”“在……”“正在……”等。同时我们也发现例(4)和例(5)也稍有不同,例(4)完全是一种动作正在进行和持续,例(5)则在表明一种状态,那么状态可以和英语中的进行体比较吗?我们也可以看一下英语进行体的例子来比较一下。(6)Thecar′sbeenstandinginthegarageforweeks.在这句话中用到了现在完成进行体,如果用汉语表达的话,可以是“这辆车这几周一直在车库停着。”表明车的一种状态。

对于“了”的论述比较多,它所表示的含义也较广泛,主要有三种含义:1)与动作连用,表示动作的完成,与英语中的完成体相似;2)表示将要进行的动作或将要发生的事件,相当于英语中的将来时;3)与时态关系不大,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如:(7)风已经停了。(8)这场战争打了八年,还不该结束吗?(9)时间到了,我得走了。另外上文中提及的时间状语也是词汇所涵盖的问题。印欧语系中的语言(如英语)主要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时和态,二者密不可分;现代汉语则完全不同,两者并非一定要结合在一起表达,时可以由语法成分表示,也就是汉语中“着”“了”“过”等成分;态或体可以由句中的实词充当,此外还有时间副词,如“我已经吃了饭”中的“已经”;“我刚吃过饭了”里的“刚”,其实按其性质和作用,应视为“时态副词”。这些也都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汇或表达,如“已经”和“havealready”,“刚”和“justnow”等。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没有明显虚词标志的汉语句子都是依靠这些“时态副词”或时间状语来体现的。还有一些动作也体现了时态关系,也就是实词充当时态标记的例子,如:(10)“没听说你还有个亲戚啊?啥亲戚?”

例(10)可译作“Ihaven′theardthatyougotanoth-errelative;whoistha?t”表示听到别人说起的意思,属完成体。究其原因,“听说”虽被看作一个词,但事实上已经发生了两个动作,表达A听B说某事,因而在英语中译成haveheard或hadheard更为合适。既然汉语中词汇意义与时态相关,那么在英语这一以形态结构(Morphologicalstructure)著称的语言中,词汇是否具有时态意义呢?答案也是肯定的。尽管英语以它的形态结构变化著称,其时态变化也的确与此相关,但某些词或词组是可以表达一定的时态意义的,如In,Abou,tOn等介词可以表示一种进行着的状态、职业等;再如Certain,Sure等也可表示对即将发生事情的预测或导入。比如说,“Theboyisintears”“thearmyisonthemarch”“wearecertaintobevictorious”;分别可译作“那小男孩正哭呢”“军队正在行军”“我们定将取得胜利”。但在动词中这样的例子极少,英语中的词汇由于其语言的特点,所能在动词本身中体现的时间意义都被时态标志给盖住了。如英语中的Learn一词,用汉语说“我学会了”,英语中就要说Ihavelearnedi.t也就是说,在英语中没有哪个动词是单独出现而没有任何时态表示的。

三、情态动词与时态情态动词

在汉英语言对比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在时态系统中同样不可忽视,尤其是英语。在传统的英语语法分析及教学中,往往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情态动词的程度、区别等,而对其时态意义相对比较忽视。汤普森对于这一点曾论述“情态动词的时态通常被认为是无时态(Neutralized),尽管它包含了过去的含义”[5]87。在对情态动词的处理上,我们通常也是这样认为的,即使是Will和Would这样对应明显的词汇,也更多地去区分其情态,而非时态,其实情态动词在大多情况下都表达了一种过去的时态。汉语中的情态系统(Modality/Modalsystem)虽相对不太明显,却仍然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相对应的情态动词有“会/要,敢,将”等。如:·(11)他发现苏小姐有不少小孩子脾气,她会顽皮,会娇痴,这是他一向没想到的。

汉英语言范文篇2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horse(吹牛);getonone’shighhorse(趾高气扬);horseand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willing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105-115.

汉英语言范文篇3

关键词:差异;策略;归化;异化;翻译

一、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2)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horse(吹牛);getonone’shighhorse(趾高气扬);horseand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willing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105-115.

汉英语言范文篇4

关键词:差异策略归化异化翻译

一、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horse(吹牛);getonone’shighhorse(趾高气扬);horseand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willing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105-115.

汉英语言范文篇5

[关键词]委婉语;心理基础;文化异同

Abstract:EuphemismisacommonphenomenoninEnglishandChineselanguageswithsimilarpsychologicalbasisandscopeofapplication.Anditreflectsthedifferenceinitsorigin,valuesandtraditionalcustoms.Thispapermakesacomparativestudyoftheculturalsimilarityand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euphemism.

Keywords:euphemism;psychologicalbasis;culturalsimilarityanddifference

委婉即“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婉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英语中的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speak(说好听的或友善辞令)。英语中的“euphemism”和汉语中的“委婉语”意思大体等价[1]。委婉语不仅指委婉词语,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在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效应,力图代替、掩饰、削减表达的禁忌、直接和粗鄙。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我国语言学家戚雨村先生认为,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因此,汉英委婉语无一例外地都会折射出两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2]。

一、汉、英委婉语共同的适用范围及心理基础

汉、英委婉语折射出汉英两种文化有共同的适用范围。在汉英文化中,委婉语主要适用范围大致为:生、老、病、死;性;排泄;穷困;犯罪;职业;政治。就老年人之“死”而言,英语有与汉语意思相似的婉称,常见的有:toclose/endone’sdays(终其天年);shutone’slightoff(逝世);tocrossthebar(去了);topaythedebtofNature/topayone’slastdebt(寿终);torunone’srace(了其一生、寿终正寝);toslipby/away(悄然去了);tobehomeandfree(归去来兮自由哉)等。汉、英委婉语中有一些完全或基本的等价,反映了汉、英民族对外部世界的共识和共同的避讳、美化、掩饰心理基础和思维模式。

1.对某些事物情形的避讳

汉、英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英美国家,“忌讳”都是产生委婉语的重要心理基础。远古时代,人类不能正确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对超自然力(thesupernatural)的崇拜乃至恐惧,即所谓“灵物崇拜”(Fetishism)。随之而来的就是“语言灵物崇拜”(WordFetishism)。出于对鬼神的敬畏,神明与魔鬼的名字首先必须回避,担心直呼其名会招致危险和灾难,往往另辟蹊径。英语中有关“Devil”的委婉语有上千个之多,如“theBleakOne”,“OldBoy”,“theTempter”,“theBigD”,“OldHarry”,“theEnemy”,“theWickedOne”,“OldNick”,“PrinceofDarkness”等[3]。

中国是个多神崇拜的国家,早在仰韶文化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人们就相信各种自然现象均由各种不同的自然之神所支配,为求避祸,忌讳提及崇拜或敬畏对象的名字,给它们以美称如称日神为“义和”,称水神为“河伯”,称风神为“飞廉”,称火神为“祝融”。在民间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还称各种敬奉的神为“菩萨”、“老爷”。此外,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汉语中出现了独特的“名讳”、“国讳”、“自讳”和“家讳”,皇帝、官员、宗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称,不得不提到时也要用其他字代替。

2.对生理缺陷及某些行为的掩饰

汉、英语言中常用委婉语说明人体的某些特征和生理缺陷,以避免引起不快或冒犯。如在汉语中人们用“腿脚不方便”或“行动不便”指代“瘸子”或“双目失明的人”;用“说话有点慢”指代“口吃”、“大舌头”。英语中用“imperfecthearing”代替“thedeaf”(聋子),用“visuallyretarded”指“theblind”(瞎子),用“queer”表示“homosexual”(同性恋)。

委婉语的礼仪功能(ritualfunction)也掩盖了羞于启齿的令人难堪的事实,用委婉语来表达人们讳言的生理行为,以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和唐突现象。如人们去厕所大小便,英语中婉转地表达为“towashone’shand,topowderone’snose,tospendapenny,topayacall,togosomewhere,toanswerthecallofnature”等。这些说法近似于汉语的“方便一下、去洗手间、去一号、去洗个手、去补一下妆等”,更绝妙的是在团体旅行时有些导游将上厕所自创婉语为“唱歌”[4]。

有时将一些丑陋或不合理的东西冠以高雅、正当的称谓,使委婉语的使用常常具有一定的掩饰性。在英美,囚犯们为了自我美化和自我“洗刷”,用“college”(学院)来称呼监狱。他们把因犯罪而被迫关进监狱强行学习、改造美化为在大学为增加知识而学习,体现了囚犯们强烈的虚荣心,使这个词成为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委婉语。两次海湾战争中美国的主要盟友英国的飞机、装甲车屡屡被美军击中,好几十名英军士兵被误伤,这种误炸却被称为“friendlyfire”(友好的炮火),“accidentaldeliveryofordnance”(误送弹药)。

3.对事物的美化

人的价值观里有趋美性和趋好性的一面,委婉语的作用除了避免刺激、消除粗俗、摒弃陈腐外,还可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要,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给人以安慰。职业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社会有分工,有的职业脏、苦、累,有的净、闲、逸。有的职业赚钱多,有的职业赚钱少。于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委婉语里就出现了一些花哨、委婉而动听的名称以升华职业,提高社会地位消除怕“失体面”的忧虑。在中国人们将以前称呼的“保姆”、“钟点工”改为“小姐姐”、“阿姨”、“大嫂”、“家政人员”等;将没有固定工作的人员称为“自由职业者”。在英美国家如称Hairdresser(理发师)为beautician(美容师);gardener(园丁)为treesurgeon(花木外科医师)或landscapearchitect(风景建筑师);“打字员”自封为secretary(秘书);“补鞋匠”自封为shoerebuilder(鞋子复原师);就连butcher(屠夫)也以meat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自称;funeralundertaker(葬礼承办人)也被一个更高尚的词代替为mortician或grieftherapist(哀伤治疗师)。

另一典型的例子是航空公司对机舱等级的美化,一等舱(firstclass)改称豪华舱(deluxeclass),二等舱(secondclass)就升格成了一等舱(firstclass),三等舱名称不雅、不美改为商务舱(businessclass)或旅游舱(touristclass)。这样一来,旅客皆大欢喜,不论坐哪等舱,都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4.对事物的幽默调侃

委婉语的使用把严肃正经的事实寓于幽默中,使人类的语言妙趣横生、诙谐幽默。如:改革开放后中国新时期的开明政策,使中国老百姓参政议政的意识正处于空前活跃的状态。针对时弊,针对腐败,人们创造了一些风格诙谐轻松、带有深层批评指责含义的委婉语。“一阵风”(指短期内工作做得轰轰烈烈,但不够深入和持久,很快就恢复旧时的样子);“走过场”(应付上级审查,搞例行公事之类形式化动作);“家长制”(不讲民主,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踢皮球”(领导者或经办人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把待解决的问题推给别人)等。还有驾车新手车尾“我不是美女,请别吻我”的善意提醒,堪能令你轻松一笑。

“battleofthebuige”本源于德军在1944年末发动的最后一次攻势“theBattleoftheBuige”(优势之战,突出部之战),在英美国家现在用来委婉地调侃为保持体型的女士们所进行的减肥持久战。

汉英委婉语在使用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异。首先,汉语委婉语强调用委婉含蓄的话代替或烘托暗示原意,汉语委婉语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距离更大,显得更为委婉曲折,折射出王权思想和尊祖敬宗、仁义道德的儒家传统。而英语委婉语则强调用单词和短语替代原语。其次,英语委婉语强调替代词语更文雅、更温和,不冒犯人,使人高兴,具有“关爱”的情感内涵。而汉语委婉语只强调用与本意相关的话委曲含蓄、转弯抹角地代替或烘托暗示出不能或不愿直说的话。当然,里面也含有“关爱”的情感内涵,但不局限于“关爱”。以“死亡”的委婉语为例,英语中有数百种代替“death”和“die”的词语,如“togohome”、“tobeatrest”、“passaway”等,并不把“kickthebucket”,“bedonefor”,“onewayticket”等戏谑词算作委婉语。而古汉语中“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民曰死”。现代汉语如“走了”、“离开了”等表达难以割舍之情,尤指亲友的死亡;“去世了”、“不在了”则用来表达一般意义的避讳;如果是针对生前处境艰难或久病、恶病缠身的人的死亡,通常用“解脱了”等表示同情和安慰;而“完蛋了”则用于表示对敌人的憎限;对英雄模范人物的死,常用“牺牲”、“为国捐躯”、“以身殉职”等[5]。

二、委婉语折射出不同的文化蕴涵

委婉语的使用十分广泛,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在东西方社会里得到认可的言谈举止的准则、人们的思维模式和道德观、价值观。它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涉及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或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在委婉语中有所反映。

萨丕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组织生活。”委婉语是“词的社会性领域的一个自然部分”,它反映了人性的“敏感方面”,告诉我们“一种文化的价值”[3],蕴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文化意识及其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

1.折射出不同的宗教信仰

社会语言学研究表明,言语禁忌既具有宗教性,又具有阶级性。但是,英语和汉语在这方面却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虽然英语委婉语大多起源于宗教迷信,但比起西方民族来,中华民族没有一个共同、统一的宗教信仰。以“死亡”这个词为例,信仰不同宗教的人有不同的委婉语,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基督教认为生命是上帝赋予的,人在其有生之年注定要经历罪恶、堕落和赎罪,而且只有赎清人的原罪,才能在来世得到拯救,进入天堂,否则将在地狱里永受煎熬。基督教的死亡观是以死后灵魂得到拯救,进入天堂为中心的,故英语中死亡的委婉语有goto/reachabetterworld(去了更好的地方),beInthegoldenheaven,beIn/gotoheaven(上天堂了),bewithGod/becalledtoGod(被上帝召唤去了),safeinthearmsofJesus(安全地躺在耶稣的怀里),gotoone’slast,go/passtoone’sreward等[3]。

由于汉民族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都有其追随的信徒,宗教禁忌没有对全民族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汉语中“死亡”的委婉语多来自道教和佛教。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达观、淡泊的生死观在委婉语中得以充分体现,如“隐化、迁形、物化、遁化、羽化、气散、归道山”等,道教的神仙学说给后世留下了“化仙,升天,升仙,仙逝,驾鹤西游”等委婉语。佛教发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佛教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依据一定的因果关系,在“六道”(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中轮回,历经苦难,生死相续,只有皈依佛门,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进入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直接来源于佛教教义的死亡委婉语“涅槃”,是佛教所指的最高境界的音译。来自佛教的委婉语有“成佛,圆寂,归真,坐化,寂灭”等。佛祖释迦牟尼居住在西方的极乐世界,凡是佛教的善男信女们生前行善积德,憧憬着死后能够到达西方的极乐世界,能够见到佛祖,因此在汉语中也有了“上西天”、“归西”、“上天”、“归天”、“见佛祖”等对于死的委婉的说法[6]。

2.折射出不同的等级观念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尊祖敬宗的传统孕育了汉语中名目繁多的“名讳”和称谓上的禁忌。现代社会已经建立了民主、平等的社会体制,但在人际交往中,仍存在“名讳”情形,即上对下或年长的对年轻的可以称名,而下对上则称官职,晚辈也不可直呼长辈之名,比如局长“张军”,上级可以直呼其名,下级一般称呼为“张局长”、“张局”而避免直接呼名道姓。这与西方文化有所差异,英美文化中没有显著的等级观念,无论地位高低都可以直呼其名。但对于上帝或上帝的名字、魔鬼或魔鬼的名字就需要避讳,上文已谈到。

其次,如在当今社会流行的民谣称一等人为“公仆”(国家干部),子孙三代都幸福;四等人“大盖帽”(公、检、法),吃完原告吃被告;五等人“手术刀”(外科医生),割开肚子要红包;六等人为“电霸”(热电行业),不给好处就拉闸;十五等人是“盲流”(农民工),不知何处是尽头。其中的讽刺调侃先不说,人们头脑中的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在这些对某些职业的借代婉称中可见一斑。

3.折射出不同的传统与伦理

英美文化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不迷信特权和传统,注重独立和进取,创新而轻老。加之在西方社会中,家庭结构松散,子女成人后就与父母分开居住是西方社会的传统习惯,社会养老机制又无法完全取代家庭养老,老人生活孤单寂寞,因此“老”就成了生活中的一个大忌。它意味着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迟钝、爱唠叨、固执、任性、怪癖等。所以英语中有关“老”的委婉语特别多。如aseniorcitizen(年长公民),goldenyears(黄金年华),pastone’sprime,thelongerliving,distinguishedgentleman等被用来代替“old”。“养老院”也被说成“nursinghome,homeforadults,resthome,adultcommunities”等。从事英语委婉语研究的专家尼曼等曾风趣地指出,当今的美国没有“老的”(old),要么是“老练的”(seasoned),要么是“保养得很好的(well-preserved)[5]。中国的文化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注重敬老尊贤,提倡伦理道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老”并不是禁忌语,“老”代表了经验、学识、成熟、可靠,年老是资历和地位的象征,“华发”,“夕阳红”,“黄昏恋”,“忘年交”等少量的委婉语,也饱含敬意。

4.折射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汉民族的社会意识中,有浓厚的重义轻利、重义轻财的价值取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士不理财”,人们千百年抱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国人耻于经商,羞于言钱,更不屑于与商贾打交道,高雅场合出口不直言钱,戏称为“孔方”、“贯头”、“官板儿”、“孔方兄”、“三斗米”等,旧时代还称银元为“龙洋、“人头”、“龙人头”、“银花边”、“袁世凯”,现代则是“大团结”、“伟人头”等。随着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认同了金钱的重要性,但仍存在一些不直白地对有钱人称呼“大款”、“款爷”、“暴发户”,而知识分子的经商行为成了“下海”。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依然崇尚知识,羡慕国家公务员的职业,称“铁饭碗”和“吃皇粮”。英美文化崇尚金钱物质,人们对钱的态度大方、坦然,也就不存在因为要遮掩而委婉。

综上所述,虽然英汉委婉语有着共同的心理基础、思维模式,但由于汉英语言本身特征和文化的差异,由于中西方社会背景、宗教背景、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从委婉语的使用中可见一斑。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消除障碍,达到相互理解、顺利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2-112.

[2]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J].外语研究,1992,(2):43-45.

[3]李利芳.从委婉语的使用看中西文化差异[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3):77-78.

[4]赵文兰.从委婉语透视中美两种文化心理的共性[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11-113.

汉英语言范文篇6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民办高校;汉英翻译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到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英语专业往往是多数民办高校比较有竞争力的专业之一。然而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却普遍存在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语法基础薄弱的情况,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值得深思。本文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甘肃省3所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英翻译误译状况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的汉英翻译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汉英语法误译调查

笔者从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真题中选出40句具有代表性的汉英翻译句子,涵盖了英语语法中词法和句法的基本内容,测试了甘肃3所民办高校的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这3所学校的受试学生均是来自随机选择的人数达到30人以上的英语专业的大二的班级。笔者批改测试卷后将学生所犯的语法误译进行归类,按照语法误译数量确定语法误译的主要条目,再按照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最终确定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语法误译有代表性的种类。在上述汉英误译条目中,居于前十位的语法错误有:动词误译(包括be动词和实意动词连用,动词时态误用,动词语态误用,非谓语动词误用)、主谓不一致、英词汉序(英语单词按照汉语句子结构排列成句子)、名词误译(单复数及所有格误译)、句子无谓语(多数是没有be动词)、冠词误译,以及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误译。

二、减少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汉英语法误译的教学策略

(一)理论教学方面。1.突出讲解汉英语法差异。认知语言学把焦点和背景归结在人类的认知构建活动中,并把它们放在“视角”这个大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在一个情景中,当“焦点”被感知时,会比情景的其余部分(背景)更“突出”,因而具有特殊的显著性,成为中心实体,情景围绕“焦点”组织起来,并为“焦点”提供一个环境。当把认知语言学的焦点、背景理论应用到汉英语法误译研究中时,英汉语法体系中比较突出的差异被看作是“焦点”,其他较为相似的语法知识就被看作“背景”。当“焦点”知识被重点详细地讲解时,学生会重点掌握“焦点”知识。当他们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会对这些“焦点”知识更重视、更认真,就会减少这方面的错误。同时,教师突出讲解“焦点”知识,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背景”知识,这是源于“焦点”知识造成的障碍被消除后,学生学习英汉语法的学习难度会下降,自信心会增强,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汉两种语法体系。2.对汉英语法知识系统进行对比讲解。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合成理论的理论价值在于它展示了人类认知活动的模式。认知语言学家把心理空间定义为“人们思维或交际中为局部理解或行为而构建的小的概念组合。心理空间在工作记忆模块中运行,但也可通过激活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结构而构建”。心理空间被分为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合成空间及类属空间。这四个空间通过映射链互相连接,构成一个概念合成网络。该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可分析外语学习或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现象。我们用概念合成理论解释汉英语法误译现象时,可以把输入空间I定位为源语言,把输入空间II定位为目标语,把类属空间定位为学生头脑中储备的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系统,把合成空间定位为翻译的工作间,汉英翻译的过程就是在工作间对从类属空间提取的源语言相关信息和目标语相关信息进行匹配的过程。当学生头脑中的英汉语法系统信息不健全、信息无法对称时匹配就会失败,其中一种表现就是译文出现语法错误。为了避免出现以上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系统地对比汉英语法差异,使学生具体地了解两种语言的特性差异,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系统地学习这些差异,从而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语法误译,减少误译次数。(二)实践操练方面。1.对典型的语法误译项进行强化训练。在认知语法中,语法知识被认为是在对具体形式和意义配对项的习得和反复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者抽象、概括而获得的。这里所强调的“反复”是指构式出现的频率。在语言使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言构式容易得到共性特征的强化,成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不管是具体的还是高度抽象的,所有语言知识都来自语言的反复使用。将认知语法中的语法知识概念应用在汉英翻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强化训练典型性语法误译项,不断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翻译练习,从而使学生最终掌握。这样的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英汉两种语法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会减少学生的语法误译次数。2.将听、说、读、写、译有机结合起来训练。刘宓庆在其专著《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中提出了语言—翻译教学的整体观,如下图所示:刘宓庆认为整合听、说、读、写、译的手段是提高外语水平的有效方法,而且写和译是外语能力的最高表达形式。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翻译作为输出手段和其他四种方式的关系密切。如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汉英翻译训练会更有效地提高翻译水平。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减少典型性语法误译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听—译、说—译、读—译、写—译的训练。这样做,学生因不必进行单一枯燥的翻译训练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其英汉两种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三、减少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汉英语法误译的教学实践

1.教学实验过程。本项目的教学实验是在甘肃某高校15级英语班(共48名学生)2个学期的汉英翻译和英汉翻译课程中完成的。其教学内容是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和《现代汉语》的部分内容,时间是32周,其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上文提及的方法,并在教学实验前期和后期分别进行了汉英翻译测试和问卷调查。2.教学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实验前测和后测试题内容均选自近十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真题,语法部分涵盖了英语语法所有主要的项目。学生学习效果具体反馈如下:教学实验前后测问卷调查结果对比明显,在理解阶段,教学实验后学生掌握汉英句子结构分析的人数增加到52%,能够理解整个句子真正含义的人数增加到73%,对汉英语法的差异性更为清楚的人数增加到19%。在表达阶段,学生翻译不出来的主要原因是词汇量少,英语语法基础差,英语句法应用能力不足,汉英翻译练习不足。通过教学实验,学生的学习收获主要包括:(1)更清楚英汉语法之间的差异,加深了对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2)对英语语法结构的认识更加清晰,学会分析英语长难句的句子结构,英语语法结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3)英语语法应用能力有了提高,懂得英语句子需要主谓一致,会翻译简单句,能够正确调整句子的语序;能够辨别是哪种从句,定语从句比以前掌握得好一些,名词性从句也差不多会用了,了解了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之间的差别;写句子较通顺,能够运用英语句型。(4)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翻译效率有所提高。

四、结论

汉英语言范文篇7

1.这是时代对语文学科的挑战。

当前中学阶段各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日益加强,语文教材中科技知识不断增加,传统语文教学单一、封闭性种种弊端,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必须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必须把“死灌”变为“活学”,全面启迪学生的感觉、记忆、判断、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法”能从认识角度使人们从相类似事物的比较对照认识事物的本质。

中学生进了中学就面临汉英两门语言的学习,其语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学生经常困惑、混淆。教师在语文语法教学中适当进行两种语言语法比较,学生从教师分析中得到启示,这就远比孤立的、纯理论的阐释要透彻得多。因此运用汉英比较法,不仅能促进英汉两门语言学科的教学,而且能发展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类比推理的思维,促进学习。

2.运用“比较法”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汉语特点的最好途径。

恩格斯曾经指出:“你只有将本族语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要认识汉语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可见,这是“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最好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外语言学家编写了不少汉语和其他语言语法比较的书,如《汉英比较语法》、《汉日比较语法》等。这些研究成果理应受到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理应将它应用于语文语法教学实践中。

中学语文教学运用“比较法”,不仅需要,也具有可能性。因为,人类的语言虽然各不相同具有民族性,但人类的思维形式大同小异;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就决定语言间必然有某些共同规律,才有可能互相翻译。人们在学习外语时,总要与自己的母语比较,也就说明不同语言存在比较的可能性。况且,中国近代语法多是模仿西方语法(尤其是英语)的。目前推行新语法系统更接近英语语法,这就为我们运用“比较法”奠定了基础。而现在任教的中青年语文教师,大多都学过英语,这为运用汉英比较法创造了条件。只要我们了解汉英语法安排程序,从整体上粗略掌握两种语言异同点,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以几年来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中运用汉英语法比较法的实例,阐明其作用。

二、运用“比较法”的作用

运用比较法能解决课时少、课程多的困难。现在中学使用语文统编教材,课文篇目增多,语法知识量增加不少。单单语法的名词术语就有29个:即11种词、4种短语、6种句子成份,以及8种复句名词。学生既要掌握这些名词术语的概念、结构,还要分析汉语语法现象。教师讲授语法知识最多只能两周一次,练习量不可能多,因此学了三年,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印象不深。而英语不同,一教英语单词就讲词类。英语教学重视句型操练,每讲授一种句型都反复讲、读、背、练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因此学生对英语语法比汉语更熟悉。如果借助英语的相同名词术语,相同的句式来讲授汉语语法就会节省许多时间。如汉语第二册讲词划分,可以借助英语词类划分标准来讲授,通过汉英词类对比,学生就明白汉语中的量词和助词英语中没有,而冠词则是汉语中没有的。这样,可以省不少时间。又如汉语句子根据用途分类,大体上也与英语相同。还有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型:双宾句、存现句,能愿短语做谓语的句式,采用汉英对译方法就能加强学生对句子结构理解。

运用比较法能将学生盲目比较化为有目的的对比,有利训练学生的思维。中学初中阶段是汉英两种语言语法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课实际就是语法课。学生在初学英语时,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对汉英的语法现象进行联想和对比。他们在自由联想容易产生记忆的前摄或倒摄抑制,形成知识负迁移,若教师引导他们有目的、有系统地比较、归纳、总结、存档,会让学生减少记忆的知识量,使头脑中旧知识因增多提取机会而更加巩固。学生经过多次比较、归纳,能发展思维,提高对汉英的语法现象的识别能力。

运用比较法能发展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类比推理思维。汉英从语言形态学角度看,既有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点。相同点就是都具有分析型语言特点;不同点在于英语是分析、综合性搀半的语言,汉语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所谓分析语,是指这种语言中的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表示出来。因此,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相同的词和句法进行教学,既节省时间又能发展学生类比推理思维;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其不同点,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能力;甚至还可以将英语丰富的词形变化和学生熟悉句型突破汉语中的难点,将英语句型教学规律运用到汉语的语法教学中。

下面再用具体事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英语词形变法,来讲授汉语中难理解的概念和少见的词形变化。

汉语是分析为主的语言,词法变化较少,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较差,教师要讲明语素、音节、词的构成方式,词的分类标准较困难;而英语具有综合型语言特点,本身词形变化较丰富,学生一接触英语单词就看到了词性、格、数、时态变化。因此,运用英汉实例对比,会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概念的理解。

(附图{图})

(附图{图})

可见,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只是语素的语音形式,相当英语单词中的音节,只表示发音的停顿。上面的例词都是表示一个意义,不能再分割的单位,都是一个语素。然后向学生讲明汉语“玻璃”这个词“玻”和“璃”,虽然在书面形式是两个汉字,但它与英语单词中的音节一样,只表示发音的两个停顿,分割开来没有实在意义,只有“玻”和“璃”合起来才包含一个意义,只能算一个语素。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这个概念的含义。最后告诉学生,由这样的语素(外来语和联绵字)构成的词叫单纯词。如蜻蜓、萝卜、仿佛、阿拉伯等等。

2.不自由语素和合成词中附加式的辨别。

采用定义来揭示这概念内涵,学生感到很抽象,难理解;借助英汉词对比,一目了然。见下面汉英词形态变化对比表:

汉英语言范文篇8

关键词:成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译者对两种文化熟悉的程度。而了解两种不同文化远远难于掌握两种语言,这给我们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一问题在英汉成语翻译中显得尤其突出。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吕叔湘,1998:160)汉语成语多为四字词组,英语成语的词数虽然与汉语成语不同,但是其基本特点与汉语成语类似。请看英语词典对英语成语(idiom)的解释:idiom:phraseorsentencewhosemeaningisnotclearfromthemeaningofitsindividualwordsandwhichmustbelearntasawholeunit。根据其个别单词意思不清、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学的短语或句子。(李北达,2002:734)

由于忽视成语负载的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的错误俯拾即是。以《中国日报》上的一段文章为例:

WashingtonsaiditopposesTaiwanindependence.Butithaseatenitswordswhileofferingmilitarysupporttotheisland.Washingtonalsopromisesitadherestotheone-Chinapolicyposition.Butitspromisesappearfaint,givenitsincreasinglyupgradedrelationswithTaiwan.(WuYixue,1994:6)eatone’swords的意思是:承认错误admitwhatonesaidwaswrong,因此这段文章的汉译为:华盛顿曾说反对。但是它在军事上主动支持台湾岛,已经承认自己说错话。华盛顿也承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但是如果与台湾的接触有增无减,华盛顿的承诺就显得含糊其辞。很明显,该作者把eatone’swords误解为gobackonone’sword;breakone’sword/promise“自食其言/轻诺寡信”了。

上述错误是单纯理解成语的字面含义、忽视其承载的文化所致。像国内的权威报纸《中国日报》都出现如此严重的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失误,一般的对外宣传资料就可想而知。因此,很有必要做英汉成语比较与文化翻译策略之研究。

一汉英成语表达差异溯因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语言的精华,反映一国的文化。人类对许多生活经验具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不同的文化有不少的重合处(culturaloverlap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不乏其例。但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成语表达法的不同。

1地域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朱耀先,1997:8)

中国是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成语(谚语、习语),如:瓜熟蒂落,瓜田李下,等等。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成语,如:weather(rideout)thestorm安然度过了风暴。因此,就产生下列成语说法的差异。

汉:挥金如土(throwmoneylikemud)

英:spendmoneylikewater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动物的喜好有所不同。汉文化中带“狗”字的成语几乎都含有贬义,而英语文化中的dog多带褒义。例如:

汉:狗尾续貂(patchupasablecoatwithadog’stail)

英:writeadeplorablesequeltoamasterpiece(给名著写可悲的续集)

英:Loveme,lovemydog

汉:爱屋及乌

在汉英语言中,牛与horse几乎代表近似的文化概念,所以汉语成语喻体用牛,英语成语喻体用horse。

汉:任劳任怨(老黄牛)(worklikeanoldcow)英:worklikeahorse(像马一样工作)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植物的喜好也有所不同。例如:

汉:雨后春笋(springuplikebambooshootsafteraspringrain)

英:springuplikemushrooms(像蘑菇一样生长)

2历史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遗产,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汉语古典成语多出自像“四书”、“五经”、《红楼梦》等之类的古典名著,例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等的名著,例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Pandora’sbox(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这些成语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翻译这类成语,必须首先考虑历史文化的转换,不能把汉语成语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原封不动地翻译到英语中去。比较下列成语的表达差异。

汉:骑虎难下(unabletogetoffthebackofatiger)

英:have/holdawolfbytheears(抓住狼的耳朵,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汉:胸有成竹(visualizeabambootobepainted)

英:haveacardupone’ssleeve(袖中藏牌)

3宗教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汉英成语翻译时应该予以注意,否则就会导致文化失真。

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红楼梦》)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杨宪益译)

英:Manproposes,Goddisposes.(Hawkes译)(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

汉:五体投地(liedown,head,feetandhandstouchingtheground)

英:takeoffone’shattosb.(向某人脱帽致敬)

龙在古代是汉民族的图腾物,是神的化身,中国人喜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因此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飞凤舞,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邪恶凶残有鳞的怪兽。公元700年盎格鲁-萨克逊人在关于“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中,主人公奥武尔夫打败妖怪格化代尔后,与恶龙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同归于尽。因此,“龙”和dragon所代表的文化概念在中西方是互相冲突的。因此,翻译有关龙的成语,应该回避dragon这个词。

汉:车水马龙(Carriagesrunlikewaterandhorseslikedragons.)

英:anendlessstreamoftraffic(川流不息)

二英汉成语翻译的策略

所谓直译,就是把源语(sourcelanguage)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原原本本地保留在目的语(targetlanguage)中的翻译方法;所谓意译,就是在目的语中舍去或转换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的翻译方法。异化翻译法(foreignization)和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Venuti(1995)为了描写翻译策略而创造的两个术语。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V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Venuti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张美芳,2003:2)

一般认为,直译与意译侧重语言层次的处理,而异化与归化侧重文化层次的翻译。因此,在汉英成语翻译中,直译与异化,意译与归化还是有区别的。

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直译:ThreedespisedcobblersequalChuKo-liang(采取完全相同的表达形式。)

异化:Threedespised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ChuKo-liangthemastermind(在直译基础上,加上传输文化必需的内容。)

意译:drawoncollectivewisdom(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虽意思相同,但不是成语,造成文化失真。)

归化:Twoheadsarebetterthanone.(套用对等的英语成语,使译文意明、流畅,可读性强。)

1以归化或意译策略为主

对于英美人能够理解的中国文化,在汉英成语翻译中,我们采用异化策略,英美人确实能够理解其意思,例如:掩耳盗铃plugupone’searswhentakingawayastolenbell。但是,这样的英语是负载着中国文化的英语,显得不伦不类。如果采用异化策略英译汉语成语,这与其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还不如说会导致文化的失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意义,负载中国文化的汉语是地道的汉语,负载英国文化的英语是地道的英语。例如:

原文:我常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中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

译文:Howeasyitistoaddtosomebody’sjoy,Ioftenthink,andhowhardtolendahelpinghandintimesofdistress-theratiowouldprobablycometoninetoone,too.Butthosewhodonothelpyouwhenyouneeditmostarenottruefriends,muchlessthosewhohityouwhenyou’redown.(潘绍中,2003:79)

我们可直译“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这些汉语形象,把它们分别译为addflowerstoembroidery、remembersb.withcharcoalduringasnowfall、throwstonesonapersontrappedinawell,可是,直译的汉语形象却会造成不该有的“异国情调”,误导英语读者离开对作者的本意去思考。(潘绍中,2003:84)

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应采用归化策略,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也应如此。例如:Themanistheblacksheepofhisfamily.如果采用异化手法把这句话翻译为“那人是全家的黑色的羊”便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不知究竟是何含义。因为一般中国人并不了解,在西方文化中,喻体黑羊为魔鬼的化身。如果把它翻译为“那人是全家的害群之马”,喻意就一目了然了。既然对于中国人难以理解的英美文化应该采取归化策略,对于英美人士难以理解的中国文化也应该如此。如果把“健壮如牛”翻译为asstrongasacow,英美人也会感到莫名其妙,难以接受。

英汉成语翻译采用异化策略的成功例子不能证明汉英成语翻译也应该采用异化策略。有些异化派人物提出质疑,运用反证法举出一些采用异化法从英语成语翻译成汉语的成功例子,来证明应该用异化法把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确实,这样的例子不少。例如:Timeismoney.时间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全副武装)、catch(或clutch,grasp)atstraws捞一根救命稻草(急不暇择)、shedcrocodiletears掉鳄鱼眼泪(猫哭老鼠)、astick-and-carrotpolicy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软硬兼施)、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Romewasnotbuiltina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伟业非一日可成)、killtwobirdswithonestone一石双鸟(一箭双雕)。有些采用异化手法从英语成语翻译过来的成语被收入汉语成语词典。例如:pullsb’s/thechestnutsoutofthefire火中取栗(来自法语:tirerlesmarronsdufeu拉丰丹LaFontaine寓言中的用语)giveaneyeforaneyeandatoothfora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来自《圣经》)。那是因为这些英语成语所负载的文化具有共性。例如:Timeismoney.时间、金钱所负载的文化概念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某些异族文化被中国文化吸收的原因,但是这样从英美“进口”,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到中国“安家落户”的词语或成语在汉语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小,更何况不见得所有中国人已经理解和接受像“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这样的词语。因此,笔者认为,汉英成语翻译有它的特殊性,应该注重跨文化翻译,一般应该以归化或意译策略为主。

1采用归化法——从汉语成语到英语成语。

(1)汉英成语具有同样表达法的,不存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之区别。

良药苦口Goodmedicinetastesbittertothemouth.

(2)汉英成语表达法大同小异的,应该采用归化策略。

汉:大海捞针(lookforaneedleinavastsea)

英:lookforaneedleinahaystack(在干草堆找针)

(3)汉英成语表达法完全不同的,也应该采用归化策略。

汉:掌上明珠(apearlinthepalm)英:theappleofone’seye(眼珠)

2采用意译法——从汉语成语到普通表达法的英语。

有些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找不到与汉语成语意思对等的英语成语,或者汉英词典提供的英语成语的意思不尽相同,我们只能采用意译法把它们译为普通表达法的英语。

再以“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的英译为例,我们可在英汉词典找到类似的英语成语,但是文化意义并不对等。如果随便套用,会误导英语读者离开作者的本意去思考。(潘绍中,2003:84)例如:锦上添花:gildrefinedgold在纯金上镀金(有“多此一举”之意);paintthelily:在百合花上涂上色彩(有“画蛇添足”之意);雪中送炭:helpalamedogoverastile济人之急(通常指金钱上的帮助);落井下石:hit/kick/strikesb.whenheisdown。(吴光华,1997:2900&1355)前两个英语成语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合,只有hit/kick/strikesb.whenheisdown与原文相符,因此,潘绍中没有采用异化策略来翻译前两个成语,而是采用意译手法把“锦上添花”译为addtosomebody’sjoy,把“雪中送炭”译为lendahelpinghandintimesofdistress,只是对“落井下石”的翻译,采用了归化策略。

汉语成语负载的文化与英美文化相冲突时,必须采取意译法。如翻译“自食其言”,应该采用归化策略,译为gobackonone’sword。因为英语成语eat(或swallow,takeback)one’swords的意思是:(被迫)收回前言,承认说错。(徐元度等,1984:1154)。再如:

“龙”与dragon在汉英语言中代表完全相反的文化概念,如翻译“望子成龙”,应该采用意译法,因为我们不可指望用中国的龙文化去替代英美文化。不过,“龙”与dragon在汉英语言中代表相同文化概念时,就可保留dragon。例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的“龙盘虎踞”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dragon,因为dragon用来表示“凶险”与英美文化不冲突。例如:“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译为:Thecity,atigercrouching,adragoncurling,outshinesitsancientglories;Inheroictriumphheavenandearthhavebeenoverturned.(柯平,1996:47)。

2以直译/异化策略为补充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译者既可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恰当运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使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能从跨文化的角度正确理解汉语成语。

如果是翻译专门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或者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书籍,例如:汉语成语故事、双语成语词典等,我们可采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方法。

(1)采用先直译后归化的方法。例如:

覆水难收There’snorecoveringspiltwater.(lit.)What’sdonecan’tbeundone.(英语成语)(韦少成,1978:201)。

(2)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ShiimitatesXiShi.-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

(3)采用异化手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Shi,anuglywoman,knittingherbrowsinimitationofthefamousbeautyXiShi,onlytomakeherselfuglier.

(4)也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ShiimitatesXiShi.(XiShiisoneofthefourgreatestbeautiesinancientChina.DongShi,anuglywomanlivinginthesameperiodandplace,wasanxioustobeasbeautifulasXiShibyimitatingherblindly,butappeareduglier.)

就可读性而言,先直译后归化的译文最佳,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译文其次,异化的译文再次,直译加注释的译文最差。就介绍中国文化而言,四者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

直译/异化和意译/归化作为翻译手段并没有优劣之分,可是把它们当作翻译标准去评判某一译本时,我们常常说这个译本过度直译/异化了,或者那个译本过度意译/归化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把握好它们的度。

综上所述,造成英汉成语表达不同的是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时,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化,不单是文字的转换,还有文化的交流,避免受文字的诱惑而掉入文化的陷阱。其次,以归化策略为主,尽量做到文化的对等交流,即把汉语成语译为英语成语。再次,如果没有与汉语成语对等的英语成语,或是汉语成语负载的文化与英美文化相冲突时就只得采取意译法。汉英词典提供的相应英语成语只供参考,词典有解释的责任,没有翻译的义务。采取归化策略选择词典上的英语成语时,必须注意它们的细微区别,否则会造成文化失真。还有,在以专门介绍中国文化为目的的翻译中,可适当采取直译/异化策略或者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必须考虑文化的可接受性,否则,不仅达不到中国文化的传播,反而会影响文化的交流。最后,我们在翻译时,必须把握好直译/异化和意译/归化的度。当译者想介绍源语文化时,用异化理论来表达源语文化的风格和形式;反之,当译者打算适应目的语读者时,归化应是第一选择。(熊启煦,2005:342-345)

参考文献:

[1]柯平.第八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参考译文[J]中国翻译,1996,(6):47

[2]李北达编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李学禧.汉英成语和常用语[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8

[4]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潘绍中.第十五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汉译英讲评[J]中国翻译,2003,(6):82-85

[6]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4-26

[7]韦少成.实用中文成语,英文成语,英文同义词辞典[Z]香港:实用英文出版社,1978

[8]吴光华.汉英大辞典[Z]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9]徐元度等.综合英语成语词典[Z]福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10]张美芳.翻译策略透视[J]广东外语艺术学院学报,2003,(4)

[11]朱耀先.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7,(4):7-14

汉英语言范文篇9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吕叔湘,1998:160)汉语成语多为四字词组,英语成语的词数虽然与汉语成语不同,但是其基本特点与汉语成语类似。请看英语词典对英语成语(idiom)的解释:idiom:phraseorsentencewhosemeaningisnotclearfromthemeaningofitsindividualwordsandwhichmustbelearntasawholeunit。根据其个别单词意思不清、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学的短语或句子。(李北达,2002:734)

由于忽视成语负载的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的错误俯拾即是。以《中国日报》上的一段文章为例:

WashingtonsaiditopposesTaiwanindependence.Butithaseatenitswordswhileofferingmilitarysupporttotheisland.Washingtonalsopromisesitadherestotheone-Chinapolicyposition.Butitspromisesappearfaint,givenitsincreasinglyupgradedrelationswithTaiwan.(WuYixue,1994:6)eatone’swords的意思是:承认错误admitwhatonesaidwaswrong,因此这段文章的汉译为:华盛顿曾说反对。但是它在军事上主动支持台湾岛,已经承认自己说错话。华盛顿也承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但是如果与台湾的接触有增无减,华盛顿的承诺就显得含糊其辞。很明显,该作者把eatone’swords误解为gobackonone’sword;breakone’sword/promise“自食其言/轻诺寡信”了。

上述错误是单纯理解成语的字面含义、忽视其承载的文化所致。像国内的权威报纸《中国日报》都出现如此严重的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失误,一般的对外宣传资料就可想而知。因此,很有必要做英汉成语比较与文化翻译策略之研究。

一汉英成语表达差异溯因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语言的精华,反映一国的文化。人类对许多生活经验具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不同的文化有不少的重合处(culturaloverlap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不乏其例。但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成语表达法的不同。

1地域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朱耀先,1997:8)

中国是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成语(谚语、习语),如:瓜熟蒂落,瓜田李下,等等。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成语,如:weather(rideout)thestorm安然度过了风暴。因此,就产生下列成语说法的差异。

汉:挥金如土(throwmoneylikemud)

英:spendmoneylikewater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动物的喜好有所不同。汉文化中带“狗”字的成语几乎都含有贬义,而英语文化中的dog多带褒义。例如:

汉:狗尾续貂(patchupasablecoatwithadog’stail)

英:writeadeplorablesequeltoamasterpiece(给名著写可悲的续集)

英:Loveme,lovemydog

汉:爱屋及乌

在汉英语言中,牛与horse几乎代表近似的文化概念,所以汉语成语喻体用牛,英语成语喻体用horse。

汉:任劳任怨(老黄牛)(worklikeanoldcow)英:worklikeahorse(像马一样工作)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植物的喜好也有所不同。例如:

汉:雨后春笋(springuplikebambooshootsafteraspringrain)

英:springuplikemushrooms(像蘑菇一样生长)

2历史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遗产,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汉语古典成语多出自像“四书”、“五经”、《红楼梦》等之类的古典名著,例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等的名著,例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Pandora’sbox(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这些成语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翻译这类成语,必须首先考虑历史文化的转换,不能把汉语成语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原封不动地翻译到英语中去。比较下列成语的表达差异。

汉:骑虎难下(unabletogetoffthebackofatiger)

英:have/holdawolfbytheears(抓住狼的耳朵,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汉:胸有成竹(visualizeabambootobepainted)

英:haveacardupone’ssleeve(袖中藏牌)

3宗教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汉英成语翻译时应该予以注意,否则就会导致文化失真。

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红楼梦》)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杨宪益译)

英:Manproposes,Goddisposes.(Hawkes译)(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

汉:五体投地(liedown,head,feetandhandstouchingtheground)

英:takeoffone’shattosb.(向某人脱帽致敬)

龙在古代是汉民族的图腾物,是神的化身,中国人喜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因此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飞凤舞,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邪恶凶残有鳞的怪兽。公元700年盎格鲁-萨克逊人在关于“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中,主人公奥武尔夫打败妖怪格化代尔后,与恶龙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同归于尽。因此,“龙”和dragon所代表的文化概念在中西方是互相冲突的。因此,翻译有关龙的成语,应该回避dragon这个词。

汉:车水马龙(Carriagesrunlikewaterandhorseslikedragons.)

英:anendlessstreamoftraffic(川流不息)

二英汉成语翻译的策略

所谓直译,就是把源语(sourcelanguage)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原原本本地保留在目的语(targetlanguage)中的翻译方法;所谓意译,就是在目的语中舍去或转换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的翻译方法。异化翻译法(foreignization)和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Venuti(1995)为了描写翻译策略而创造的两个术语。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V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Venuti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张美芳,2003:2)

一般认为,直译与意译侧重语言层次的处理,而异化与归化侧重文化层次的翻译。因此,在汉英成语翻译中,直译与异化,意译与归化还是有区别的。

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直译:ThreedespisedcobblersequalChuKo-liang(采取完全相同的表达形式。)

异化:Threedespised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ChuKo-liangthemastermind(在直译基础上,加上传输文化必需的内容。)

意译:drawoncollectivewisdom(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虽意思相同,但不是成语,造成文化失真。)

归化:Twoheadsarebetterthanone.(套用对等的英语成语,使译文意明、流畅,可读性强。)

1以归化或意译策略为主

对于英美人能够理解的中国文化,在汉英成语翻译中,我们采用异化策略,英美人确实能够理解其意思,例如:掩耳盗铃plugupone’searswhentakingawayastolenbell。但是,这样的英语是负载着中国文化的英语,显得不伦不类。如果采用异化策略英译汉语成语,这与其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还不如说会导致文化的失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意义,负载中国文化的汉语是地道的汉语,负载英国文化的英语是地道的英语。例如:

原文:我常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中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

译文:Howeasyitistoaddtosomebody’sjoy,Ioftenthink,andhowhardtolendahelpinghandintimesofdistress-theratiowouldprobablycometoninetoone,too.Butthosewhodonothelpyouwhenyouneeditmostarenottruefriends,muchlessthosewhohityouwhenyou’redown.(潘绍中,2003:79)

我们可直译“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这些汉语形象,把它们分别译为addflowerstoembroidery、remembersb.withcharcoalduringasnowfall、throwstonesonapersontrappedinawell,可是,直译的汉语形象却会造成不该有的“异国情调”,误导英语读者离开对作者的本意去思考。(潘绍中,2003:84)

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应采用归化策略,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也应如此。例如:Themanistheblacksheepofhisfamily.如果采用异化手法把这句话翻译为“那人是全家的黑色的羊”便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不知究竟是何含义。因为一般中国人并不了解,在西方文化中,喻体黑羊为魔鬼的化身。如果把它翻译为“那人是全家的害群之马”,喻意就一目了然了。既然对于中国人难以理解的英美文化应该采取归化策略,对于英美人士难以理解的中国文化也应该如此。如果把“健壮如牛”翻译为asstrongasacow,英美人也会感到莫名其妙,难以接受。

英汉成语翻译采用异化策略的成功例子不能证明汉英成语翻译也应该采用异化策略。有些异化派人物提出质疑,运用反证法举出一些采用异化法从英语成语翻译成汉语的成功例子,来证明应该用异化法把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确实,这样的例子不少。例如:Timeismoney.时间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全副武装)、catch(或clutch,grasp)atstraws捞一根救命稻草(急不暇择)、shedcrocodiletears掉鳄鱼眼泪(猫哭老鼠)、astick-and-carrotpolicy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软硬兼施)、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Romewasnotbuiltina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伟业非一日可成)、killtwobirdswithonestone一石双鸟(一箭双雕)。有些采用异化手法从英语成语翻译过来的成语被收入汉语成语词典。例如:pullsb’s/thechestnutsoutofthefire火中取栗(来自法语:tirerlesmarronsdufeu拉丰丹LaFontaine寓言中的用语)giveaneyeforaneyeandatoothfora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来自《圣经》)。那是因为这些英语成语所负载的文化具有共性。例如:Timeismoney.时间、金钱所负载的文化概念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某些异族文化被中国文化吸收的原因,但是这样从英美“进口”,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到中国“安家落户”的词语或成语在汉语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小,更何况不见得所有中国人已经理解和接受像“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这样的词语。因此,笔者认为,汉英成语翻译有它的特殊性,应该注重跨文化翻译,一般应该以归化或意译策略为主。

1采用归化法——从汉语成语到英语成语。

(1)汉英成语具有同样表达法的,不存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之区别。

良药苦口Goodmedicinetastesbittertothemouth.

(2)汉英成语表达法大同小异的,应该采用归化策略。

汉:大海捞针(lookforaneedleinavastsea)

英:lookforaneedleinahaystack(在干草堆找针)

(3)汉英成语表达法完全不同的,也应该采用归化策略。

汉:掌上明珠(apearlinthepalm)英:theappleofone’seye(眼珠)

2采用意译法——从汉语成语到普通表达法的英语。

有些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找不到与汉语成语意思对等的英语成语,或者汉英词典提供的英语成语的意思不尽相同,我们只能采用意译法把它们译为普通表达法的英语。

再以“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的英译为例,我们可在英汉词典找到类似的英语成语,但是文化意义并不对等。如果随便套用,会误导英语读者离开作者的本意去思考。(潘绍中,2003:84)例如:锦上添花:gildrefinedgold在纯金上镀金(有“多此一举”之意);paintthelily:在百合花上涂上色彩(有“画蛇添足”之意);雪中送炭:helpalamedogoverastile济人之急(通常指金钱上的帮助);落井下石:hit/kick/strikesb.whenheisdown。(吴光华,1997:2900&1355)前两个英语成语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合,只有hit/kick/strikesb.whenheisdown与原文相符,因此,潘绍中没有采用异化策略来翻译前两个成语,而是采用意译手法把“锦上添花”译为addtosomebody’sjoy,把“雪中送炭”译为lendahelpinghandintimesofdistress,只是对“落井下石”的翻译,采用了归化策略。

汉语成语负载的文化与英美文化相冲突时,必须采取意译法。如翻译“自食其言”,应该采用归化策略,译为gobackonone’sword。因为英语成语eat(或swallow,takeback)one’swords的意思是:(被迫)收回前言,承认说错。(徐元度等,1984:1154)。再如:

“龙”与dragon在汉英语言中代表完全相反的文化概念,如翻译“望子成龙”,应该采用意译法,因为我们不可指望用中国的龙文化去替代英美文化。不过,“龙”与dragon在汉英语言中代表相同文化概念时,就可保留dragon。例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的“龙盘虎踞”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dragon,因为dragon用来表示“凶险”与英美文化不冲突。例如:“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译为:Thecity,atigercrouching,adragoncurling,outshinesitsancientglories;Inheroictriumphheavenandearthhavebeenoverturned.(柯平,1996:47)。

2以直译/异化策略为补充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译者既可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恰当运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使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能从跨文化的角度正确理解汉语成语。

如果是翻译专门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或者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书籍,例如:汉语成语故事、双语成语词典等,我们可采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方法。

(1)采用先直译后归化的方法。例如:

覆水难收There’snorecoveringspiltwater.(lit.)What’sdonecan’tbeundone.(英语成语)(韦少成,1978:201)。

(2)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ShiimitatesXiShi.-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

(3)采用异化手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Shi,anuglywoman,knittingherbrowsinimitationofthefamousbeautyXiShi,onlytomakeherselfuglier.

(4)也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ShiimitatesXiShi.(XiShiisoneofthefourgreatestbeautiesinancientChina.DongShi,anuglywomanlivinginthesameperiodandplace,wasanxioustobeasbeautifulasXiShibyimitatingherblindly,butappeareduglier.)

就可读性而言,先直译后归化的译文最佳,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译文其次,异化的译文再次,直译加注释的译文最差。就介绍中国文化而言,四者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

汉英语言范文篇10

一、研究方法

1.搜集桂林市旅游(汉英)翻译材料。调查者先通过旅游景点、旅行社、旅游网站、桂林市旅游局等渠道,广泛搜集了旅游宣传材料,将其整理分类。总体而言,桂林市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分为三类:

2.确定材料。经过筛选桂林市旅游局发行的《桂林旅游指南》作为问卷调查语料,具有时效性、正式性和代表性等特点,可证明调查材料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根据桂林市旅游局境外市场科的统计数据,研究者选取了2008年~2010年桂林市各旅游景点接待入境游客量排名的前十大景点为调查范围。

3.制作调查问卷。研究者将问卷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背景信息问题;另一类是接受度问题,针对所给相关景点英文介绍做出接受程度评价,采用利克特量表,根据接受度高低分为五个维度:(接受度)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完全不能(接受);赋值从1到5。

4.发放调查问卷。调查者在所选取的十个景点对外国游客进行问卷发放,并根据游客时间和配合情况机动地进行个人访谈。调查对象为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游客。问卷实际发放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14份。无效的86份问卷,主要是游客第一语言、时间、填写错误等原因作废。

二、数据统计分析

(一)背景分析

在214份有效问卷中,男性133位,占62%,女性81位,占38%;受访者均为以英语为第一语言,主要来自美加英澳新等国。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60岁,占总体的68%;在中国多为短期停留,即小于1个月,占总体的73%;来华目的以商务、会议和观光休闲为主,占总体的91%;旅游方式以自助游居首,占总体的63%,而仅有37%的人群由于语言障碍选择了旅行社或导游服务。

(二)接受度分析

游客对十景区介绍的总体接受程度为3.39,介于一般和不太接受之间。接受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漓江、乐满地、银子岩、龙脊梯田、芦笛岩、香格里拉景区、七星公园和两江四湖、独秀峰王城。在接受评价中,仅0.9%的游客选择非常接受,10.3%的游客表示能较好接受,而38.8%的游客表示不太接受,6.1%的游客表示完全不能接受。语言表达方面,7.5%的游客认为认为其翻译得比较恰当,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一般,40.2%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差,平均值仅3.37,介于较好和一般之间。景点描述恰当方面,41.6%游客表示一般,51.4%认为不太好,仅4.7%非常恰当和比较恰当。对我国旅游翻译的总体情况,11.7%的游客表示较好,53.7%的游客表示一般,27.1%的游客表示不太好,有7.5%的游客表示很差,而认为非常好的比例为0。这说明我国旅游翻译的接受程度还很不够,急需提升。

(三)我国旅游翻译现状

调查显示我国旅游翻译存在的三大问题:

1.我国旅游翻译材料信息不足、落后,未能提供需要的有效信息,严重影响了境外游客对我国旅游业服务质量评价。

2.语言表达存在较多的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本族语游客的语言习惯,严重削弱了旅游材料中信息的有效传达和对游客的吸引力。

3.我国旅游翻译的统一度有待提高,现有的旅游翻译材料中存在着许多胡乱翻译、语法拼写错误等问题,需要加强出版前的核查校审工作。

三、翻译对策

(一)汉语景点介绍的特点

汉语旅游景点介绍的语言写景抒情性强,多引用名人诗词;重视人与景的统一,侧重于以景寓情,重在创造一种意境;注重音韵,多采用四字结构和排比手法,但四字结构存在词义重复、内容不实等问题,其翻译文本往往令外国游客感到繁琐冗长,过度修饰,主观性过强。如:漓江,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闻名于世。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蜂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喷泉、飞瀑参差,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沿途主要有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半边渡等美景。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来赞美这条如诗似画的漓江。

(二)英语并行文本的特点

内容客观,所用文字一般简练质朴,没有太多的华丽辞藻进行描绘,语言简略通俗,一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显得客观实在;结构紧凑,讲究句式结构的逻辑层次和有机组合,语法规则十分严格,表现为一种严谨的空间搭架式立体结构,体现了英语作为一种“形合”语言。

(三)汉译英旅游介绍文本的翻译对策

汉英两种景点介绍的表达差异具有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根源,也体现了两种语言各自鲜明的风格特点。因此,在进行旅游景点汉英翻译时,应根据汉英不同的语言文化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需要忠实源语信息时尽量采取直译的方法,如果直译的语言表达与目的语冲突或不易为国外游客所接受时,则要采用变通的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