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0:03:27

汉译英范文篇1

人们通过国际旅游活动,不仅可以观赏风景名胜与文物古迹,英语论文了解和探究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传统,而且可以进行极有意义的学术交流、艺术交流以及商谈贸易,购买土特产品或工艺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壮丽景色的国家,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许多美丽的景点和历史遗址,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得以形成和保存下来。有壮观的古建筑群,以及大量的历史遗迹,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奠定了重要基础。它的自然地理条件变化多样,东西南北景色各异,高山大川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无数自然景观。1985年中国加入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协定;从1987年至1998年,中国有21个景区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单,其中的3个世界遗产为自然风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赛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还有3个是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泰山、黄山和乐山大佛。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不同的习俗和文化不仅给中国,也给世界留下丰富而宝贵的多姿多

彩的民族风情(民族歌舞、戏曲、习俗和饮食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另加浓郁的宗教文化(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萨满教、东正教、东巴教等)[1]。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的入世对于宏扬中国旅游文化提供了机遇。通过信息和通讯,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如此一个信息社会浓缩了传统的时空概念,人们交往更直接,更方便,随着全球化的出现,世界不同文化日益归一,我们在因特网上可获取大量信息,而且不同社会、文化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其中语言起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英语,故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和不可缺少。为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对中国旅游业和旅游资源有更清楚的了解,展开大规模的国际旅游市场促销活动,把“中国的世界遗产——21世纪的世界级旅游景点”的品牌作为中国的拳头产品推向国际旅游市场,以旅游促开放、促发展,把发展旅游作为入世后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作为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一直是外国游人神往的地方,那么如何向海外游客推荐我国旅游品牌?这就显现出最重要的媒质——旅游资料跨国界、跨文化翻译的迫切性、重要性。

二、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因素的中、外对比

中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前者包括地形、水文、气候、特殊动植物等可供人们休养、游览、观光和考察等旅游活动的天然资源;后者则包括历史文物古迹、古建筑、革命纪念地、民族传统节日、社会文化风貌、特殊的工艺品和烹调技艺、文化体育活动、现代建筑和美术等能够吸引人们旅游的古今人类活动的文化成就,它是古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要把中文旅游资料中的这些文化信息准确翻译并传达给外来游客,让他们了解中国景观的文化底蕴,从而吸引国外游客,有必要了解旅游资料中表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1、语言对比:汉语属汉藏语系、分析型、表意文字、声调语、隐含性语法、重意合,而英语属印欧语系、毕业论文分析和综合型、拼音文字、语调语言、外显性语法、重形合。

2、文化对比:(1)、语用意义的差异:同一词在东、西文化中有不同褒贬义、联想义及象征

义。如:动物类“猫头鹰”的汉语象征厄运、倒霉而英语象征智慧和刚毅;“喜鹊”汉语报春,预兆喜事临门而英语指傻子,比喻话甲子,叽叽喳喳的人;“狗”[2]汉语多贬义而英语多褒义,指可爱的宠物、忠实的朋友,俗有爱屋及乌;“龙”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凶狠的恶魔。植物类“杨柳”在汉语中喻“风尘女子”、“轻浮无情的女子”以及妓院而在英语里却象征悲惨命运。颜色类“白色”汉语京剧中代表奸诈、宗教里代表好的、善的而英语代表清白;“黑色”汉语京剧代表正直和廉洁、宗教为坏的而英语代表邪恶;“红色”汉语代表喜庆、京剧中表忠勇而英语为人脾气暴躁;“黄色”汉语京剧为豪侠,象征腐败堕落特指色情,而英语中含儒弱、卑怯、胆怯外还有煽动和出租车的内涵。(2)、以不同事物表达相同语用意义如:兽中之王在中国人心目中为虎而西方指狮子。

3、心理对比:(1)、中国人重直觉与具象整体而西方人重理性与逻辑个体,即汉语的形象性、笼统意义和英语的功能性、具体性。如:在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一⋯⋯”,一匹马、一朵花、一堵墙、一面镜子等等,译为英语仅为a;汉语“笔”,译为英语则是pen,pencil,ballpen,colorpenorapieceofchalk这类具体分析型词。(2)、强调谦虚和褒扬的中国心理文化导致许多敬辞和谦辞,如:贵国、令尊、令堂、高足、蔽国、高见、础见而其英译yourcountry,yourfather,yourmother,yourstudent,mycountry,yourview,myopinionetc没有完全对应着表达出汉语中的隐含义,造成“语用失效”[3]。(3)中西习俗不同,如中餐的第一道菜是冷盘,最后一道菜为汤;而西餐以汤开始,以甜点结束。再有在中国不主张小费,而西方则极为普遍。

三、旅游资料翻译原则

中国旅游资料的译文,是跨国界、跨文化的旅游宣传形式,它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料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祈使功能,旅游资料的翻译属“呼唤鼓动”文稿,有宣传鼓动、施加影响的功能,这是不可忽视的语用因素。旅游资料的文字介绍以优美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其诱人的信息,达到令游客心驰神往,欲一睹为快的祈使功能,迎来大批观光览胜的海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结合中、西文化差异及旅游资料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在其汉译英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中文旅游资料为本,在翻译时要吃透原文,即要准确传达原文中的信息,又要表现出原文的文化渊源与文化色彩。

二、以旅游资料的译文为重点,即译文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文字的转换与文化的播迁。著名翻译家朱虹说:“我们中国作家的作品固然必须有中国的特色才能吸引国外读者,可是另一方面译品同时也是商品,向国外推荐时也必须考虑到国外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4]旨在不损害原意的基础上,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习用语言结构模式的表达方式,调整旅游资料的信息量与篇章结构,尽力使译文与原文功能相似,让译文好读好懂,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使之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那么如何发挥译文的广告宣传作用,达到原文的交际效果呢?

四、中国旅游资料翻译的方法

1、古地名、古官职、古年份的翻译、改写把古时的地名、官衔及年份改写为现在的地名、官衔、年份,如:刘备章武三年病故白帝城,五月归葬于成都。LiuBeidiedofillnessin233atWhiteKingtown(atpresent-dayFengjieCounty,Sichuanprovince)andwasburiedinChengduinMay。蓉城新姿newlooksofChengdu,Sichuan。春城暮色sunsetatKunming,Yunnan。

2、典故的翻译

典故是旅游资料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谚语,某些作品等。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因结构固定,义在言外,已失去指称意义,只有语用意义,在直译以后读者无法理解典故含义时,要对典故作适当转换[5]。

(1)、直译、加注和释义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如:叶公好龙LordYe''''sloveofdragons(LordYewasdofondofdragonsthatheadornedhiswholepalacewithdrawingandcarvingsofthemButwhenarealdragonheardofhisaffectionandpaidhimavisithewasfrightenedoutofhiswits),美女话西施ThemostbeautyisXiShi(themostbeautifulwomaninChinesehistory)。

(2)、补译、音译和意译结合如:昭君出塞WangZhaojun''''sMarriagetotheKingoftheXiongnu。

(3)、意译向译文读者忠实地转达原文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如:“玉兔”为什么英译成“MoonRabbit”而不译成“JadeRabbit”?原因在于:“玉免”乃我国神话中陪伴吴刚生活在月宫挂花树下的兔子,因此,它又成为月的代称。将它译成MoonRabbit体现了我国古老文化的风味,硕士论文读英文不易产生异解,不会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

3、景点名的翻译[6]

景点名是旅游的向导,是社会交往的媒介。在信息化社会中,景点名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外贸、科技、文化交流、新闻出版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一个字的专名加一个字的通名的景点名英译法:音译+音译+意译即专名音译;通名视作专名的组成部分,先音译并与专名连写之后再意译为另一词,例如:恒山Hengshan

Mountain、淮河HuaiheRiver、黄河Huangheriver、巢湖ChaohuLake、渤海BohaiSea。(2)、两个字的专名加一个字的通名的景点名英译法:音译+意译即专名音译,通名意译,如:(甘肃)白水江:thebaishuiriver、(福建)武夷山WuyiMountain、(宁厦)青铜峡theQingtongGorge、都江堰DujiangWeir。

(3)、专名地名加一个字的通名,如山、河、江、湖、海、港、峡、关、岛等再加景点性质名的景点名英译法:音译+意译即专名和一个字的通名音译并连写,构成专名整体;通名意译,例如:白水江自然保护区BaishuijiangNatureReserve、武夷山自然保护区WuyishanNatureReserve、青铜峡水利枢纽QingtongxiaWaterControlProject、西湖区风景名胜区ScenicSpotsandHistoricSitesofXihu、秦始皇兵马俑Qinshihuang''''sMausoleumandTerracottaWarriors。

(4)、同一个汉字的通名有多种英译法,根据其意义的不同有多种不同译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英译词不能互相代换。例如:“山”

1)mount:峨眉山MountEmei、黄山MountHuangshan、泰山MountTaishan、庐山MountLushan

2)mountain:五台山WutaiMountain、青城山QingchengMountain

3)hill:(广西桂林)象鼻山theElephantHill

4)island:(香港)大屿山LantauIsland

5)rock:(香港)狮子山LionRock

6)peak:(香港)拉旗山VictoriaPeak

7)range:念青唐古拉山theNyainqentanglhaRange

“海”

1)sea:东海,theEastSea

2)lake(四川西昌)邛海theQionghaiLake

3)horbour:(香港)大滩海LongHarbour

4)port:(香港)牛尾海PortShelter

5)forest:(四川长岭)蜀南竹海theBambooForestinSouthernSichuan

“石刻”

1)Grottoes:大足石刻DazuGrottoes、龙门石刻LongmenGrottoesofLuoyang、敦煌石刻GrottoesofDunhuang

2)carvings:cliff-carvings摩像

(5)、景点名的意译:充分考虑其性质、地理位置等语境。如:长城TheGreatWall、故宫

Imperialpalace、颐和园SummerPalace、苏州园林ClassicalgardensofSuzhou、海上花园(厦门)FlowerGardenbytheSea、海上仙山(长山列岛)FairylandontheSea。

(6)、景点名的音译+释义:天涯海角和鹿回头风景点Tianya-Haijiao(theendofearthandtheedgeofthesea)AndLuhutou(turn-roundDeer)scenicspots、花港观鱼HuaGangGuanYu(viewfishattheflowerharbor)。

7、景点名的增译,适当增加字面信息,如:林文忠祀祠MemorialHallofLinZexu、孔府ManorofConfucius''''Descendants、文房四宝theChinesestationarytreasuresoftheChinesestudy,includingbrush,inkstick,inkstoneandpaper.。

4、饮食文化的翻译

我国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众多菜系及佳,医学论文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它的中、西文化差异、其原料成份及烹调方法等[7]。

(1)、直译:烹饪方法+原料名如:清真桂鱼SteamedMandarinFish、回锅肉Twice-cookedPork、炖牛肉StewedBeef。

(2)、音译+释义如:饺子Jiaozi(Chinese-styleRavioli)、包子Baozi(StuffedBun)、锅贴Guotie(PotStickers)。

(3)、意译+释义:全家福HappyFamily---Acombinationofshrimps,porkbeef,chicken,lobsterandmixedvegetableswithbrownsauce、左宗鸡GeneralTso''''Chicken---Amouthwateringdishmadewithlargechunksofmarinatedchicken,sautedwithscorchedredchilipeppersinspecial,tangysauce。

(4)、音译+意译:稳得福酒楼WonderfulRestaurant、麻婆豆腐BeanCurdSichuanStyle、西菀饭店XiyuanHotel。

(5)、意译:红烧狮子头BraisedMetBallswithBrawnSauce、龙虎凤大烩ThickSoupofSnake,CatandChicken、红茶BlackTea、棕子Pyramid-shapedDumpling、冰糖燕窝AbirdNestSoupwithRockSugar。

5、旅游资料图片说明文字的翻译[8]

旅游资料的图片具有形式简洁,>内容明了,信息翔实,宣传生动的特点,其说明文字的翻译技巧如下:

(1)、一般采用英语的词、词组或短语来译。

1)、用名词、名词性短语、名词和介词短语如:北京故宫舞门TheMeridianoftheImperialPalaceinPeking、风光如画的湖南张家界ThePicturesqueZhangjiajieHunanProvince、重庆夜景Chongqinginspotlights。

2)、分词短语如:新建的集佛教,旅游,文化为一体的观光渡假区Anewly-builtsightseeingandholiday-makingzoneintegratedwithBuddhistfeaturesculturalfacilitiesandtourismservices。

(2)、根据图片内容,选择改译、直译、意译或加注;如:蓉城新姿newlooksofChengdu、厦门一瞥Xiamen/AcornerofXiamen/Abird''''seyeviewofXiamen、七仙岭温泉(海南省温度最高、泉眼最多的温泉)TheSevenFairyMaidensSpa(withthehottesttemperatureandthelargestnumberofsprings)inHainan。天府之国(四川)thelandofPlentyoraheavenlykingdom,人间天堂(西湖)ParadiseonEarth。

6、句与篇章

(1)、直译,完全保留汉语的指称意义和句子言内意义,求得内容与形式相符的方法。如:芦笛岩是桂林最精彩的岩洞。ReedFluteCaveisthemostmagnificentofallin.仁者乐山,智者乐水。thebenevolentlovemountainsandtheknowledgeablelovewater.上有天堂,下有苏杭。Aboveisparadise,belowareSuzhouandHangzhou.Inheavenisparadise,onearthareSuzhouandHangzhou.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Tripsto''''sfivegreatmountainsrendertripstoothermountainsunnecessary,andatriptoHuangshanrenderstripstothefivegreatmountainsunnecessary.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Lookingup,IseetheBrightmoon;hangingdownmyhead,Ifeelnostalgic.Raisingmyhead,Iseethemoonsobright;withdrawingmyeyes,mynostalgiacomearound.

(2)、直译、意译并把汉语的并列句译为复杂句,使译文简练、活泼。如:天涯海角:海天一色,居石雄踞,墨守纷趁呈,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名神古迹Theseaandtheskymergingonthehorizon,thehugerockshere,withexquisitecalligraphicpiecesbypastmasters,arefulloflegendsandtraditions.古树摇曳春秋,山花自谢自开,植被茸茸生烟。Agedtreeswavetheseasonsby,amidcarpetsofwildflowersandthickgreenvegetation,用一状语突出植被葱绿,山花烂漫,树苍劲。杭州的龙井茶是中国茶之上品,必须用老虎泉的水,才能泡出最香醇的味道。Hangzhou''''sLonggingTea,thebestof''''sgreentea,requiringthewaterfromtheTigerSpringtobringoutitsmostfragrantflavoranddelicioustaste.

(3)、删减和改写,适当压缩字面信息,提炼原文的主要信息。如: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海山相连,相得益彰,蔚为奇观Wondersofnature-hills,theseaandrockspresentasplendidsight.团结湖北京考鸭店为全聚徳挂炉烤呀。为保证宾客品尝精美风味,全部现吃现烤。精纯北京白鸭,以果木挂炉制,只需40分钟就能品尝到为你特别烤制的色泽枣红,香酥脆嫰,浓香四益的正宗烤鸭TuanjiehuBeijingRoastDuckRestaurantusesonlythefinestBeijingDuckswhichareonlyroastedafteryouplaceyourorder.Preparationtakes40minutesafterwhichwewillserveyouwithadelicious,goldenredBeijingDuckwithcrunchyskin.

(4)、分译含有多层意思的汉语长句,使关系更清晰,更符合英语表达。如:漫步山间时,听得四处竹林间的淙淙泉声,众多的细泉汇成一条狭长而深邃的小溪,顺山势而下,及至悬崖处,猛然跌落二三丈,形成一瀑布,水珠飞溅,凉透肌肤。Strollingalongthepathyoucanhearspringssingingeverywhereinthebambooforest.SeverallittlespringsassembleintoanarrowbutdeeplittleriverrunningalongthemountainsideMeetingasmallcliff,itfallsdowntwoorthreefeetwithdrops,splashingandformingathinwatercurtainwhichgentlycoversyourskin[9].

(5)、音译、释义结合,译出其蕴藏义。如:⋯⋯还有传说中的白鹤泉和笑啼崖。⋯⋯therearelegendaryBeihe(whitecrane)springandXiaoti(laughandcry)cliff.

(6)、增译:对句中碍于理解的关键人物或事情作补充解释其相关背景资料。如:听说苏东坡曾在冰泉上“书扇判案”。SuDongpoissaidtohavehandledacourtcaseinthecoldspringfortheownerofafanshop,forSuwasafamouspainter,calligrapher,aswellasapoet.

(7)、编译:对原文做较大的调整,只求译文大致起着原文效果。如: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唐开元年间人,是州司户杨玄炎的后代,相传她出生时,左臂上隐有“太真”二字。古名“玉环”。天生丽质姿容绝艳,涕泪好似红冰,沁汗尤如香玉,容貌之美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程度。YangGuiFei(719-756)beforeshebecameanimperialconsort,wasYangYuhuan,adaughteroflocalofficialinSichuanintheTangDynasty.Shegrewuptobeararebeauty.

(8)、类比:对于外国游客不了解的相关知识,采用英语文化中相似的内容来译。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一样,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合家团聚的时候。LikeChristmasinthewest,theSpringFestivalis''''smostimportantoneinayearandalsothetimeforallthemembersofthefamilytogettogether.济公抢劫福济穷,深受穷人喜欢。Jigong,RobinHoodinChina,robbedtherichandhelpedthepoor,hewasloveddeeplybythepoor.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应该深究原文,分析它的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恰当翻译旅游资料,职称论文招揽游客,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勃勃发展。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首先通过旅游来了解中国,中国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将会成为日益重要的领域,以上仅我之略见。

参考文献

[1]李小川.实用英语口语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2]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3]陈宏微.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4]朱虹.文学翻译:中译英琐谈[J].读书,1997年第4期第130页。

[5]张林.旅游资料翻译反映出的文化因素[J],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第51页。

[6]中国翻译网:“浅谈中国地名的英译”。

[7]任津升.进一步谈谈中国菜的英译[J],中国翻译.2001年第6期第56页。

汉译英范文篇2

关键词:旅游资料跨文化交流语言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一、中国旅游资料英译的重要性

人们通过国际旅游活动,不仅可以观赏风景名胜与文物古迹,英语论文了解和探究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传统,而且可以进行极有意义的学术交流、艺术交流以及商谈贸易,购买土特产品或工艺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壮丽景色的国家,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许多美丽的景点和历史遗址,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得以形成和保存下来。有壮观的古建筑群,以及大量的历史遗迹,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奠定了重要基础。它的自然地理条件变化多样,东西南北景色各异,高山大川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无数自然景观。1985年中国加入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协定;从1987年至1998年,中国有21个景区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单,其中的3个世界遗产为自然风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赛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还有3个是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泰山、黄山和乐山大佛。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不同的习俗和文化不仅给中国,也给世界留下丰富而宝贵的多姿多

彩的民族风情(民族歌舞、戏曲、习俗和饮食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另加浓郁的宗教文化(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萨满教、东正教、东巴教等)[1]。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的入世对于宏扬中国旅游文化提供了机遇。通过信息和通讯,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如此一个信息社会浓缩了传统的时空概念,人们交往更直接,更方便,随着全球化的出现,世界不同文化日益归一,我们在因特网上可获取大量信息,而且不同社会、文化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其中语言起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英语,故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和不可缺少。为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对中国旅游业和旅游资源有更清楚的了解,展开大规模的国际旅游市场促销活动,把“中国的世界遗产——21世纪的世界级旅游景点”的品牌作为中国的拳头产品推向国际旅游市场,以旅游促开放、促发展,把发展旅游作为入世后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作为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一直是外国游人神往的地方,那么如何向海外游客推荐我国旅游品牌?这就显现出最重要的媒质——旅游资料跨国界、跨文化翻译的迫切性、重要性。

二、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因素的中、外对比

中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前者包括地形、水文、气候、特殊动植物等可供人们休养、游览、观光和考察等旅游活动的天然资源;后者则包括历史文物古迹、古建筑、革命纪念地、民族传统节日、社会文化风貌、特殊的工艺品和烹调技艺、文化体育活动、现代建筑和美术等能够吸引人们旅游的古今人类活动的文化成就,它是古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要把中文旅游资料中的这些文化信息准确翻译并传达给外来游客,让他们了解中国景观的文化底蕴,从而吸引国外游客,有必要了解旅游资料中表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1、语言对比:汉语属汉藏语系、分析型、表意文字、声调语、隐含性语法、重意合,而英语属印欧语系、毕业论文分析和综合型、拼音文字、语调语言、外显性语法、重形合。

2、文化对比:(1)、语用意义的差异:同一词在东、西文化中有不同褒贬义、联想义及象征

义。如:动物类“猫头鹰”的汉语象征厄运、倒霉而英语象征智慧和刚毅;“喜鹊”汉语报春,预兆喜事临门而英语指傻子,比喻话甲子,叽叽喳喳的人;“狗”[2]汉语多贬义而英语多褒义,指可爱的宠物、忠实的朋友,俗有爱屋及乌;“龙”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凶狠的恶魔。植物类“杨柳”在汉语中喻“风尘女子”、“轻浮无情的女子”以及妓院而在英语里却象征悲惨命运。颜色类“白色”汉语京剧中代表奸诈、宗教里代表好的、善的而英语代表清白;“黑色”汉语京剧代表正直和廉洁、宗教为坏的而英语代表邪恶;“红色”汉语代表喜庆、京剧中表忠勇而英语为人脾气暴躁;“黄色”汉语京剧为豪侠,象征腐败堕落特指色情,而英语中含儒弱、卑怯、胆怯外还有煽动和出租车的内涵。(2)、以不同事物表达相同语用意义如:兽中之王在中国人心目中为虎而西方指狮子。

3、心理对比:(1)、中国人重直觉与具象整体而西方人重理性与逻辑个体,即汉语的形象性、笼统意义和英语的功能性、具体性。如:在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一⋯⋯”,一匹马、一朵花、一堵墙、一面镜子等等,译为英语仅为a;汉语“笔”,译为英语则是pen,pencil,ballpen,colorpenorapieceofchalk这类具体分析型词。(2)、强调谦虚和褒扬的中国心理文化导致许多敬辞和谦辞,如:贵国、令尊、令堂、高足、蔽国、高见、础见而其英译yourcountry,yourfather,yourmother,yourstudent,mycountry,yourview,myopinionetc没有完全对应着表达出汉语中的隐含义,造成“语用失效”[3]。(3)中西习俗不同,如中餐的第一道菜是冷盘,最后一道菜为汤;而西餐以汤开始,以甜点结束。再有在中国不主张小费,而西方则极为普遍。

三、旅游资料翻译原则

中国旅游资料的译文,是跨国界、跨文化的旅游宣传形式,它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料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祈使功能,旅游资料的翻译属“呼唤鼓动”文稿,有宣传鼓动、施加影响的功能,这是不可忽视的语用因素。旅游资料的文字介绍以优美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其诱人的信息,达到令游客心驰神往,欲一睹为快的祈使功能,迎来大批观光览胜的海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结合中、西文化差异及旅游资料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在其汉译英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中文旅游资料为本,在翻译时要吃透原文,即要准确传达原文中的信息,又要表现出原文的文化渊源与文化色彩。

二、以旅游资料的译文为重点,即译文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文字的转换与文化的播迁。著名翻译家朱虹说:“我们中国作家的作品固然必须有中国的特色才能吸引国外读者,可是另一方面译品同时也是商品,向国外推荐时也必须考虑到国外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4]旨在不损害原意的基础上,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习用语言结构模式的表达方式,调整旅游资料的信息量与篇章结构,尽力使译文与原文功能相似,让译文好读好懂,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使之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那么如何发挥译文的广告宣传作用,达到原文的交际效果呢?

四、中国旅游资料翻译的方法

1、古地名、古官职、古年份的翻译、改写把古时的地名、官衔及年份改写为现在的地名、官衔、年份,如:刘备章武三年病故白帝城,五月归葬于成都。LiuBeidiedofillnessin233atWhiteKingtown(atpresent-dayFengjieCounty,Sichuanprovince)andwasburiedinChengduinMay。蓉城新姿newlooksofChengdu,Sichuan。春城暮色sunsetatKunming,Yunnan。

2、典故的翻译

典故是旅游资料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谚语,某些作品等。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因结构固定,义在言外,已失去指称意义,只有语用意义,在直译以后读者无法理解典故含义时,要对典故作适当转换[5]。

(1)、直译、加注和释义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如:叶公好龙LordYe''''sloveofdragons(LordYewasdofondofdragonsthatheadornedhiswholepalacewithdrawingandcarvingsofthemButwhenarealdragonheardofhisaffectionandpaidhimavisithewasfrightenedoutofhiswits),美女话西施ThemostbeautyisXiShi(themostbeautifulwomaninChinesehistory)。

(2)、补译、音译和意译结合如:昭君出塞WangZhaojun''''sMarriagetotheKingoftheXiongnu。

(3)、意译向译文读者忠实地转达原文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如:“玉兔”为什么英译成“MoonRabbit”而不译成“JadeRabbit”?原因在于:“玉免”乃我国神话中陪伴吴刚生活在月宫挂花树下的兔子,因此,它又成为月的代称。将它译成MoonRabbit体现了我国古老文化的风味,硕士论文读英文不易产生异解,不会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

3、景点名的翻译[6]

景点名是旅游的向导,是社会交往的媒介。在信息化社会中,景点名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外贸、科技、文化交流、新闻出版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一个字的专名加一个字的通名的景点名英译法:音译+音译+意译即专名音译;通名视作专名的组成部分,先音译并与专名连写之后再意译为另一词,例如:恒山Hengshan

Mountain、淮河HuaiheRiver、黄河Huangheriver、巢湖ChaohuLake、渤海BohaiSea。(2)、两个字的专名加一个字的通名的景点名英译法:音译+意译即专名音译,通名意译,如:(甘肃)白水江:thebaishuiriver、(福建)武夷山WuyiMountain、(宁厦)青铜峡theQingtongGorge、都江堰DujiangWeir。

(3)、专名地名加一个字的通名,如山、河、江、湖、海、港、峡、关、岛等再加景点性质名的景点名英译法:音译+意译即专名和一个字的通名音译并连写,构成专名整体;通名意译,例如:白水江自然保护区BaishuijiangNatureReserve、武夷山自然保护区WuyishanNatureReserve、青铜峡水利枢纽QingtongxiaWaterControlProject、西湖区风景名胜区ScenicSpotsandHistoricSitesofXihu、秦始皇兵马俑Qinshihuang''''sMausoleumandTerracottaWarriors。

(4)、同一个汉字的通名有多种英译法,根据其意义的不同有多种不同译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英译词不能互相代换。例如:“山”

1)mount:峨眉山MountEmei、黄山MountHuangshan、泰山MountTaishan、庐山MountLushan

2)mountain:五台山WutaiMountain、青城山QingchengMountain

3)hill:(广西桂林)象鼻山theElephantHill

4)island:(香港)大屿山LantauIsland

5)rock:(香港)狮子山LionRock

6)peak:(香港)拉旗山VictoriaPeak

7)range:念青唐古拉山theNyainqentanglhaRange

“海”

1)sea:东海,theEastSea

2)lake(四川西昌)邛海theQionghaiLake

3)horbour:(香港)大滩海LongHarbour

4)port:(香港)牛尾海PortShelter

5)forest:(四川长岭)蜀南竹海theBambooForestinSouthernSichuan

“石刻”

1)Grottoes:大足石刻DazuGrottoes、龙门石刻LongmenGrottoesofLuoyang、敦煌石刻GrottoesofDunhuang

2)carvings:cliff-carvings摩像

(5)、景点名的意译:充分考虑其性质、地理位置等语境。如:长城TheGreatWall、故宫

Imperialpalace、颐和园SummerPalace、苏州园林ClassicalgardensofSuzhou、海上花园(厦门)FlowerGardenbytheSea、海上仙山(长山列岛)FairylandontheSea。

(6)、景点名的音译+释义:天涯海角和鹿回头风景点Tianya-Haijiao(theendofearthandtheedgeofthesea)AndLuhutou(turn-roundDeer)scenicspots、花港观鱼HuaGangGuanYu(viewfishattheflowerharbor)。

7、景点名的增译,适当增加字面信息,如:林文忠祀祠MemorialHallofLinZexu、孔府ManorofConfucius''''Descendants、文房四宝theChinesestationarytreasuresoftheChinesestudy,includingbrush,inkstick,inkstoneandpaper.。

4、饮食文化的翻译

我国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众多菜系及佳,医学论文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它的中、西文化差异、其原料成份及烹调方法等[7]。

(1)、直译:烹饪方法+原料名如:清真桂鱼SteamedMandarinFish、回锅肉Twice-cookedPork、炖牛肉StewedBeef。

(2)、音译+释义如:饺子Jiaozi(Chinese-styleRavioli)、包子Baozi(StuffedBun)、锅贴Guotie(PotStickers)。

(3)、意译+释义:全家福HappyFamily---Acombinationofshrimps,porkbeef,chicken,lobsterandmixedvegetableswithbrownsauce、左宗鸡GeneralTso''''Chicken---Amouthwateringdishmadewithlargechunksofmarinatedchicken,sautedwithscorchedredchilipeppersinspecial,tangysauce。

(4)、音译+意译:稳得福酒楼WonderfulRestaurant、麻婆豆腐BeanCurdSichuanStyle、西菀饭店XiyuanHotel。

(5)、意译:红烧狮子头BraisedMetBallswithBrawnSauce、龙虎凤大烩ThickSoupofSnake,CatandChicken、红茶BlackTea、棕子Pyramid-shapedDumpling、冰糖燕窝AbirdNestSoupwithRockSugar。

5、旅游资料图片说明文字的翻译[8]

旅游资料的图片具有形式简洁,>内容明了,信息翔实,宣传生动的特点,其说明文字的翻译技巧如下:

(1)、一般采用英语的词、词组或短语来译。

1)、用名词、名词性短语、名词和介词短语如:北京故宫舞门TheMeridianoftheImperialPalaceinPeking、风光如画的湖南张家界ThePicturesqueZhangjiajieHunanProvince、重庆夜景Chongqinginspotlights。

2)、分词短语如:新建的集佛教,旅游,文化为一体的观光渡假区Anewly-builtsightseeingandholiday-makingzoneintegratedwithBuddhistfeaturesculturalfacilitiesandtourismservices。

(2)、根据图片内容,选择改译、直译、意译或加注;如:蓉城新姿newlooksofChengdu、厦门一瞥Xiamen/AcornerofXiamen/Abird''''seyeviewofXiamen、七仙岭温泉(海南省温度最高、泉眼最多的温泉)TheSevenFairyMaidensSpa(withthehottesttemperatureandthelargestnumberofsprings)inHainan。天府之国(四川)thelandofPlentyoraheavenlykingdom,人间天堂(西湖)ParadiseonEarth。

6、句与篇章

(1)、直译,完全保留汉语的指称意义和句子言内意义,求得内容与形式相符的方法。如:芦笛岩是桂林最精彩的岩洞。ReedFluteCaveisthemostmagnificentofallin.仁者乐山,智者乐水。thebenevolentlovemountainsandtheknowledgeablelovewater.上有天堂,下有苏杭。Aboveisparadise,belowareSuzhouandHangzhou.Inheavenisparadise,onearthareSuzhouandHangzhou.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Tripsto''''sfivegreatmountainsrendertripstoothermountainsunnecessary,andatriptoHuangshanrenderstripstothefivegreatmountainsunnecessary.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Lookingup,IseetheBrightmoon;hangingdownmyhead,Ifeelnostalgic.Raisingmyhead,Iseethemoonsobright;withdrawingmyeyes,mynostalgiacomearound.

(2)、直译、意译并把汉语的并列句译为复杂句,使译文简练、活泼。如:天涯海角:海天一色,居石雄踞,墨守纷趁呈,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名神古迹Theseaandtheskymergingonthehorizon,thehugerockshere,withexquisitecalligraphicpiecesbypastmasters,arefulloflegendsandtraditions.古树摇曳春秋,山花自谢自开,植被茸茸生烟。Agedtreeswavetheseasonsby,amidcarpetsofwildflowersandthickgreenvegetation,用一状语突出植被葱绿,山花烂漫,树苍劲。杭州的龙井茶是中国茶之上品,必须用老虎泉的水,才能泡出最香醇的味道。Hangzhou''''sLonggingTea,thebestof''''sgreentea,requiringthewaterfromtheTigerSpringtobringoutitsmostfragrantflavoranddelicioustaste.

(3)、删减和改写,适当压缩字面信息,提炼原文的主要信息。如: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海山相连,相得益彰,蔚为奇观Wondersofnature-hills,theseaandrockspresentasplendidsight.团结湖北京考鸭店为全聚徳挂炉烤呀。为保证宾客品尝精美风味,全部现吃现烤。精纯北京白鸭,以果木挂炉制,只需40分钟就能品尝到为你特别烤制的色泽枣红,香酥脆嫰,浓香四益的正宗烤鸭TuanjiehuBeijingRoastDuckRestaurantusesonlythefinestBeijingDuckswhichareonlyroastedafteryouplaceyourorder.Preparationtakes40minutesafterwhichwewillserveyouwithadelicious,goldenredBeijingDuckwithcrunchyskin.

(4)、分译含有多层意思的汉语长句,使关系更清晰,更符合英语表达。如:漫步山间时,听得四处竹林间的淙淙泉声,众多的细泉汇成一条狭长而深邃的小溪,顺山势而下,及至悬崖处,猛然跌落二三丈,形成一瀑布,水珠飞溅,凉透肌肤。Strollingalongthepathyoucanhearspringssingingeverywhereinthebambooforest.SeverallittlespringsassembleintoanarrowbutdeeplittleriverrunningalongthemountainsideMeetingasmallcliff,itfallsdowntwoorthreefeetwithdrops,splashingandformingathinwatercurtainwhichgentlycoversyourskin[9].

(5)、音译、释义结合,译出其蕴藏义。如:⋯⋯还有传说中的白鹤泉和笑啼崖。⋯⋯therearelegendaryBeihe(whitecrane)springandXiaoti(laughandcry)cliff.

(6)、增译:对句中碍于理解的关键人物或事情作补充解释其相关背景资料。如:听说苏东坡曾在冰泉上“书扇判案”。SuDongpoissaidtohavehandledacourtcaseinthecoldspringfortheownerofafanshop,forSuwasafamouspainter,calligrapher,aswellasapoet.

(7)、编译:对原文做较大的调整,只求译文大致起着原文效果。如: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唐开元年间人,是州司户杨玄炎的后代,相传她出生时,左臂上隐有“太真”二字。古名“玉环”。天生丽质姿容绝艳,涕泪好似红冰,沁汗尤如香玉,容貌之美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程度。YangGuiFei(719-756)beforeshebecameanimperialconsort,wasYangYuhuan,adaughteroflocalofficialinSichuanintheTangDynasty.Shegrewuptobeararebeauty.

(8)、类比:对于外国游客不了解的相关知识,采用英语文化中相似的内容来译。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一样,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合家团聚的时候。LikeChristmasinthewest,theSpringFestivalis''''smostimportantoneinayearandalsothetimeforallthemembersofthefamilytogettogether.济公抢劫福济穷,深受穷人喜欢。Jigong,RobinHoodinChina,robbedtherichandhelpedthepoor,hewasloveddeeplybythepoor.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应该深究原文,分析它的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恰当翻译旅游资料,职称论文招揽游客,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勃勃发展。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首先通过旅游来了解中国,中国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将会成为日益重要的领域,以上仅我之略见。

参考文献

[1]李小川.实用英语口语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2]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3]陈宏微.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4]朱虹.文学翻译:中译英琐谈[J].读书,1997年第4期第130页。

[5]张林.旅游资料翻译反映出的文化因素[J],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第51页。

[6]中国翻译网:“浅谈中国地名的英译”。

[7]任津升.进一步谈谈中国菜的英译[J],中国翻译.2001年第6期第56页。

汉译英范文篇3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古诗英译

古诗语言精炼,意蕴深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指出,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将英译古诗带入英语课堂,开展古诗双语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能加强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2020年中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许渊冲翻译的《古诗里的核心词》,该书是专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古诗词中英双语读本,收录了109首义务教育阶段的经典古诗词。本文将结合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论”,对书中的英译古诗进行赏析,探究“三美论”在古诗英译中的体现,以及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作用。

一、“三美论”概述

“三美”一词,出自鲁迅先生的《自文字至文章》:“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毛泽东诗词的过程中,将鲁迅在文学创作中的“三美说”应用到翻译中,就成了译诗的“三美论”。诗词翻译中的“意美”,指的是要再现诗的内容与情感;“音美”,指的是“诗要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许渊冲,2006);“形美”要求译诗形式与原诗形式尽量对等,或对照英诗格律再现中诗结构。“三美”的重要性并不是三足鼎立的,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许渊冲(2006)清晰地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许渊冲教授始终致力于将该理论应用到诗词翻译实践中。

二、古诗英译中“三美”的体现

(一)意美

意美,包括原诗内容及诗人情感。古人云:诗以道志。意思是诗可以用来表明志向和抒发情感。“志”在诗中表现为一种“意”,根据诗词中所描绘的境界、情景、形象,将这种“意”与之融合,成为一种意境(于华东,2008)。清代王夫之在其诗论著作《姜斋诗话》中写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由此可见,作诗为文,重在立“意”。学生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能仅满足于口头背诵,更要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真挚感情以及所要传达的“意”。许教授的译文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意美,学生先理解原诗,再品读译诗,有助于加深对“意”的感悟。例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FishinginsnowFromhilltohillnobirdinflight,Frompathtopathnomaninsight.AlonelyfishermanafloatIsfishingsnowinlonelyboat.《江雪》这首诗写于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期间,诗中的“孤翁”正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此时柳宗元仕途失意,谪居异乡,心中倍感惆怅寂寥。在《江雪》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中国艺术创作中常用来营造意境的手法——留白,描绘了一幅寒江独钓图:冰天雪地下,千山素裹,鸟绝迹,人影藏,唯渔翁一人,披蓑衣,戴箬笠,独坐孤舟,自钓于寒江之上。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借用“千山”“万径”“渔翁”“孤舟”等意象,呈现出了苍凉、寂静、虚空的意境,全诗共二十字,无一字抒情,却句句蕴藉着孤寂冷清之感。原诗首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来表明山径之多,“千”“万”是虚指,许教授并没有直译,而是保留了“山”和“径”这两个意象,将“千山”“万径”处理成了“fromhilltohill”和“frompathtopath”,这样学生就能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群山连绵、山径迢迢的大景别。第三句中“蓑笠”指的是用草或麻编织而成的蓑衣与斗笠,渔夫、艄公或农民常用来遮风挡雨。“蓑笠”有时还可以指代人,如南宋词人王炎在《南柯子·山冥云阴重》中写道:“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这里的“蓑笠”指的就是戴着蓑笠的农民。西方文化中并没有“蓑笠”的概念,许教授便将“蓑笠”和“翁”这两个意象合二为一,处理成了“fisherman”,对学生来说既清晰明了,又简单易懂。在“path”和“hill”构建的大景别之下,“fisherman”只占据了画面的一小部分,清冷、萧瑟的意境油然而生。第四句译诗并没有把“独钓”处理成“副词+动词”的结构,“钓”的主体是“蓑笠翁”,所以译文直接用名词“fisherman”做主语,后置定语“afloat”是增译内容,既能使译文押aabb韵,传递音美;又能展现孤舟立于江面的漂浮之感。

(二)音美

汉语是高度音乐性的语言,诗歌更是如此,中国古典格律诗词将汉语诗歌既脱离音乐又把自身音乐化的特性演绎到了极致(王光英,2011)。古诗在押韵、对仗和平仄等方面格外讲究,因此才能“韵”味十足,读起来朗朗上口。许渊冲的英译古诗词在极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中文古诗词具备的语言凝练和音律优美的特点,是培养学生语音和语感的优质课程资源(陈贤德,2021)。兹举一例说明,例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SpringMorningThisspringmorninginbedI’mlying,Nottoawaketillbirdsarecrying.Afteronenightofwindandshowers,Howmanyarethefallenflowers!许渊冲(1983)在其文章《再谈意美、音美、形美》中写道“唐诗的音美,首先是押韵,如果译文不押韵,就不可能保存原诗歌的风格和情趣”。《春晓》原诗节奏清丽明快,一韵到底,流畅自如。除第三句末字无需押韵外,其余“晓”“鸟”“少”均押在“筱”字韵。英语中同韵词较少,多为多音节词,很难一韵到底。许教授在译文中使用了两行转韵(aabb),“lying”“crying”押尾韵/ɪŋ/,“shower”“flower”押/aʊə/。《春晓》虽是写景,但诗中并没有出现视觉形象,鸟鸣声、风雨声是听觉元素,诗人通过“闻啼鸟”写雨后春晨,从“风雨声”联想到雨夜落红,由此抒发伤春惜春之情。许教授将“啼”字译作“crying”,听起来就像嘤嘤鸟鸣,清脆悦耳,和谐动听。后两句“shower”“flower”中的元音/aʊ/和/ə/的发音位置处于口腔中后位,声音比较低沉,仿佛像是诗人对春光流逝的哀怨和叹息。此外,“shower”的发音类似形容雨声的象声词“萧萧”,给读者的感觉就像是细雨如淋浴一般连绵不断,视听效果一并加强。除押韵外,节奏和平仄也是使得古诗富有乐感的重要因素。平仄指的是用字声调,平是平直,仄是曲折。平声与仄声交替出现,诗歌才会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从而表达诗人或激昂、或苦闷、或喜悦、或哀伤的情绪。按语言意义划分,《春晓》的诵读节奏应该是2—3,全诗押仄声韵,平仄安排是“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英文中没有平仄,但单词音调的轻重抑扬也能构成语流的跌宕起伏。用抑扬之长补平仄之短,正契合许渊冲教授提出的“扬长避短优化论”。《春晓》译诗每行四个音步,每个音步都是抑扬格,节奏平缓顺畅,对学生来说易学易记。

(三)形美

形美,即形式之美。朱光潜(2009)在《诗论》中写到:“形式可以说是诗的灵魂”。古诗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篇幅固定、对仗工整、平仄严谨等方面,如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颔联与颈联对仗,平仄格式必须符合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四大基本句型中的其中一种。英文诗的形式主要指诗行与韵系的传统安排(彭孝章,1987)。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hakespeareanSonnet)的形式是十四行抑扬格五音步,押韵格式为ABAB,CDCD,EFEF,GG。中诗和英诗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译诗应尽量缩小这种差异。虽然在“三美论”中“形美”的地位稍逊于“意美”和“音美”,但其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三美”齐备才是中诗英译的最高要求。例如: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AQuatrainBemanofmenwhileyouarealive;Besoulofsoulse’enthoughyou’redead!ThinkofXiangYuwho’dnotsurviveHismen,whosebloodforhimwasshed.这首诗写于靖康之变后的第二年,赵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建康出现叛乱时缒城而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羞耻,行至乌江时,她想起项羽垓下兵败后就是自刎于此地,遂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李清照借项羽“拒渡江东”一事来歌颂他的英雄气概,同时讽刺南君臣廷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行径。原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共二十字。译诗同样只有四句诗行,除第三行单词数为七个外,其余三行每行都是八个英文单词,虽用词量少,但词词精炼、句句达意。原诗前两行用到了对偶的修辞。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黄志浩(2002)在《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中写道:“所谓对仗,顾名思义,是指出句与对句像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它要求字数相等,语义相对,平仄相反,词性相和,结构相同”。诚然,英文中没有对仗,但有一种与之相类似的修辞格叫antithesis,汉语亦作“对偶”,或“平行对照”,由结构对称的词语,分句或句子排列而成,语义相对或相反。在《夏日绝句》译文中,许渊冲先生将原诗的对偶句处理成了“be+名词+of+状语从句”的结构,单数man与单数soul相对,复数的men与复数souls相对,连接词while与连接词e’enthough相对,形容词alive和形容词dead对应。此外,由于英文中存在大量多音节词,相比于一字一音节的中文诗,英诗对偶句并不能总是实现词数相等,但许先生译文中的出句和对句每行都是8个单词,充分做到了与原诗形似,再现其形式之美。

三、结语

古诗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双语诗词,既有助于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又能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延伸语言实践范围。古诗含蓄隽永,高度凝练,意境丰富精深,只有在“三美论”指导下的译文,才能让中外读者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使中国成为文化强国。正如许渊冲(2020)在为《古诗里的核心词》作序时写道:“若是中国的学生都能背诵这些中英诗词,就可以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外国学生也能背诵这些中英诗词,并能实际运用,那么,世界大同的理想也可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陈贤德2021《许渊冲英译古诗词运用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实践及其价值分析》,《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第6期。

黄志浩2002《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彭孝章1987《试谈英文诗》,《浙江大学学报》第1期。

王光英2011《古诗词音乐性与审美教学》,《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许渊冲1983《再谈“意美、音美、形美”》,《外语学刊》第4期。许渊冲2006《翻译的艺术》,五洲出版社。

许渊冲2020《古诗里的核心词》,中译出版社。于华东2008《诗词创作中的意境与语言艺术》,《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5期。

汉译英范文篇4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学有效性

1引言

文秋芳教授首倡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orientedapproach,以下简称POA)(2015,2017)理论,旨在解决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学用分离、效率低下”的弊端。POA理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进入理论成熟期,目前已有较多的英语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以POA为理论依据,并检验教学有效性。但此类研究聚焦于以下几方面。(1)在“驱动—促成—评价”各教学环节中,选取某一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曹巧珍2017;邱琳2017;孙曙光2017),总体认为,产出导向法能提升学生产出质量,激发学生的学生积极性,教学效果有所提升。(2)针对大学英语课本中单个单元教学展开(张文娟2017;曹巧珍2017;张楠等2019),通过产出任务的划分及教师“横向纵向脚手架”的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动教师角色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教学效果[1]。(3)基于POA理论对于教材尝试改编(常小玲2017)。综上所述,以POA为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提升了教学效果,但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部分的教学效果实验研究比较鲜见。因此,本文通过开展POA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产出情况,探讨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2研究设计

2.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POA教学模式能否帮助学生掌握四级翻译中常见的翻译技巧?(2)在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中运用POA教学模式能否有效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2.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157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分别为会计学1901班57人,电子商务1901班50人,物流管理(仓储方向)1901班50人。因考虑到三个平行班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三个班均设定为实验组,对翻译教学由笔者采用“产出导向法”授课。而不另设对照组,实验结果通过三个自然班的前测与后测成绩对比进行分析。

2.3翻译教学设计

教学实验共持续12周,每周2课时,按照POA理论的“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教学环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行设计[2]。另外,教学中所用的教学资料均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中翻译部分题型,以此有针对性地探讨对于四级翻译能力的提升效果。在驱动环节。教师根据翻译题型,创设出翻译应用的实际交际场景。例如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名山或传统节日,并在驱动环节让学生尝试产出。在促成环节。教师对2012~2019年的四级真题及部分模拟题中翻译题型进行归类整理,将翻译任务划分为词汇、句子及篇章子任务,并对其每部分涉及的翻译技巧录制成微课,在促成环节,让学生进行课后学习,通过子任务与微课保证促成环节各部分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在评价环节。学生通过试译宝翻译平台完成产出任务,对词汇英译汉、词汇汉译英、句子英译汉、句子汉译英、篇章英译汉、篇章汉译英六项翻译产出,结合试译宝翻译平台机评得分,对翻译中的用词、词性的转换、句子语序的调整、主被动句的转换、语篇的衔接等方面进行点评打分。并给学生进行反馈讲解,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3]。

2.4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实验使用的测试工具为前、后测试卷。两次测试翻译题型一致,包括词汇英汉互译、句子英汉互译、篇章英汉互译。考查点一致,包括词性转换、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被动句的转换、语序调整、翻译的衔接与连贯。前后测的题目均采用历年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中的翻译题目,评分由试译宝机器评分与任课教师评分的平均分构成。对前后测各项的机评和教师评进行一致性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关性分别为0.647、0.686、0.799、0.607、0.423、0.769,同时显著性均<0.001,表示评分有一致性,皮尔逊相关系数越高说明评分的一致性越好,即机评和教师评进行一致性较好。教师参考四级翻译评分准则,并结合词汇、句子和篇章考查点综合评分。前后测数据使用SPSS21.0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词汇翻译成绩对比

由表1可知,对三个受试班级词汇汉英翻译前测、后测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存在显著的主效应(F=277.468,P<0.001)。具体表现为总体上三个班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大学英语四级翻译中,词汇翻译考查较多的涉及词性转换翻译技巧,例如动词转换名词、动词转换介词、动词转换形容词、形容词转换动词。因此,在前测和后测以及促成翻译活动中,针对词性转换结合四级真题进行带产出任务的促成练习。经过驱动—促成—评价教学环节,以及课后微课学习,结合表1可知,不同专业三个班词汇英译汉后测成绩均高于前测成绩,说明POA对学生的翻译水平中词汇英译汉能力有提升作用。其中,动词转换名词、动词转换非谓语动词成分能力提升显著。由表2可知,对三个受试班级词汇英汉翻译前测、后测成绩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时间上存在显著的主效应(F=355.650,P<0.001),具体表现为总体上词汇英汉翻译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不同专业的三个班词汇英汉翻译前测得分较词汇汉英翻译得分高,后测得分幅度也较词汇汉英翻译后测得分高。说明带有明确产出任务,以产出任务促进有目标的学习,对词汇英汉翻译能力有提高,这也与外语译入母语具有优势存在巨大关系[4]。

3.2句子翻译成绩对比

由表3可知,对三个受试班级句子汉译英翻译前测、后测成绩进行双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时间上存在显著的主效应(F=186.868,P<0.001),具体表现为在总体上,不同专业三个班级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不同专业类别存在显著的主效应(F=7.338,P<0.001),具体表现为在总体上,会计学1901的得分显著高于物流管理(仓储方向)1901和电子商务1901,即以POA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句子汉译英翻译成绩提升有很大作用且提升效果相似。由表4可知,对三个受试班级句子英译汉翻译前测、后测成绩进行双因素的方差分析,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不同专业类别不存在显著的主效应(F=0.989,P>0.05)。专业类别和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5.217,P<0.01),不同的专业分别在前测(P<0.05)时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体现为在前测时,会计学专业的得分显著高于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然而,不同专业在后测(P>0.05)时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会计学专业入校高考成绩高于其他专业两个班级,因此,英语成语也高于其他两个班级,作为大一新生,高考成绩对此次前测有一定的影响。但经过POA翻译教学模式,不同专业在后测时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POA教学理论也对句子翻译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其提升作用体现在前测句子翻译时,学生体现出的大部分问题存在于句子断句、主被动句的选用以及一个句子存在多个动词的情况,各短句之间缺少连接词。不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翻译出的句子语序容易受原文负迁移现象,一些句子不能调整成符合目标语表达方式的句子[5]。经过POA翻译教学模式,从后测翻译试题中评阅中,发现学生对于翻译中出现的主被动句有了较好的理解与转换,句子中多动词的情况有所减少,学生动词可以转换其他词性或以非谓语动词形式处理。3.3篇章翻译成绩对比由表5可知,对三个受试班级篇章汉译英翻译前测、后测成绩进行分析,存在显著的主效应(F=1560.367,P<0.001)。具体表现为在总体上,三个班篇章汉译英翻译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6]。不同专业类别不存在显著的主效应(F=1.933,P>0.05),专业类别和时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2.383,P>0.05),即POA指导的翻译教学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篇章汉译英翻译有提高作用,对不同专业间篇章汉译英翻译成绩提升效果相似。专业类别和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6.345,P<0.01),不同的专业分别在前测(P<0.01)时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体现为在前测时,会计学1901得分显著高于物流管理(仓储方向)1901和电子商务1901。然而,不同专业在后测(P>0.05)时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物流管理(仓储方向)1901(P<0.001)和电子商务1901(P<0.001)在前测和后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但是会计学1901(P>0.05)在前测和后测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7]。

4结论

三个班的前测、后测成绩对比表明,POA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翻译水平。实验证明,在有限的课时内,以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为标准,通过驱动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微课对词汇、句子及篇章的子任务促成,翻译平台机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能够使翻译所学和所用对接。对于四级翻译常见的翻译技巧,部分有明显的提升。词汇翻译表现出的提升方面为词性转换中动词转换名词、名词转换动词、形容词转换动词;句子翻译表现为对句子语序的调整有明显提升,以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调整句子语序,根据汉语与英语的表达习惯,相比较前测,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调整定语与状语的位置,就主被动句的调整有较好的提升,学生能够识别出主被动句在翻译中的使用;篇章翻译部分表现为学生能够关注到文章上下句的衔接[8]。然而,翻译能力和技巧运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显然本实验研究持续时间不长,还不能全面系统地证明POA理论体系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翻译能力就四级考试翻译层面还有一定的提升,更高级别、更全面的翻译能力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曹巧珍.“产出导向法”之教师中介作用探析——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为例[J].中国外语教育,2017(1):15-22+100.

[2]常小玲.“产出导向法”的教材编写研究[J].现代外语,2017(3):359-368+438.

[3]邱琳.“产出导向法”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J].现代外语,2017(3):386-396+439.

[4]孙曙光.“师生合作评价”课堂反思性实践研究[J].现代外语,2017(3):397-406+439.

[5]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640.

[6]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3):348-358+438.

[7]张文娟.“产出导向法”对大学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17(3):377-385.

汉译英范文篇5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技巧;课程改革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译汉是一门必修课,学生除了应掌握对应的一技之长外,还应该培养一定的汉译英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的需要,汉译英能力是CET考核的内容之一。可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偏好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不重视英译能力的提升,使得这门课程往往被学生所忽视,学生在CET考试中汉译英成绩一般较低,所以,教师必须解决这门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改革的实践和探索,找到对策以提升学生的英译水平。

1高职英汉互译教学情况综述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汉英翻译被学生忽视,课本中没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传授,使得这门课程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第一,学生的汉译英水平有待加强。该现状可在每年学校PETS和CET考试中发现端倪,举例来说,我校公共英语学生的考试结果分析,一部分同学放弃段落翻译,答题纸上这部分一片空白,可是该部分的比率占总成绩的15%。所以,汉译英部分成了学生考试丢分的主要板块,影响考试通过率和考核指标。第二,英语教学未重视翻译。主要表现如下: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能学好翻译,学生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知之甚少,使得学生对翻译教学和实践操练缺乏兴趣。另外,教师授课内容的选用往往以书本上的练习为主,缺乏根据学生的就业导向及爱好对翻译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形成所授内容与大众就业需求分离,削弱了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最后,教学形式单调乏味,大多以教师为主导,采用“满堂灌”,忽视了传授翻译方法和技巧的优先性(胡少红,2014)。

2英汉互译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汉互译能帮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在文化取向、思维逻辑、句法构造、表达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不高,他们在上大学前没有接触过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所以他们对句子的翻译往往是“字对字”的直译(literaltranslation)(王芳、陈先贵,2015)。例如:“fortunatedog”正确翻译应为“幸运儿”,其中涉及到中西文化差异对“狗”的理解,由于在翻译课堂上没有系统深入地学习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很多学生受制于中文的影响,把它译为“幸运狗”,让人啼笑皆非。由此可见,教师应当花时间为学生讲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通过翻译理论与实践更好地夯实学生的语言翻译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马俊波,2010)。此外,高职学生学习习惯欠佳,语言基础相对薄弱,课堂中相关的内容和佳文英译的欣赏对于激发大家的英语学习欲望至关重要,以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为例,其广告词“inspirethenext”的翻译有两种策略:直译法和意译法,分别汉译为“不断激励下一代”和“创新无极限”,教师对两种译法及其技巧进行仔细讲解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英汉互译教学现存问题

考虑到高职学生英译水平现状以及这门课程在职场中的实用性,基于问卷调查,本人认为高职公共英语汉译英课堂教学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3.1扭转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错误理解。学生是学习的内因,课堂教学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高职学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基础薄弱,使得他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从事的岗位与英语无关。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要想提高英译水平,首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改变他们对翻译的成见。教师应谙熟这门课程的宗旨和任务,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翻译除了能培养学生的英汉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英汉文化差异和领略异国情调的乐趣(石芹、郭春鹅,2010)。所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然后探索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之路,最后提升学生的英汉互译水平。3.2注意翻译教学素材的选择。公共英语课每周课时只有80分钟,且这门课程没有专门的英汉互译课。想要提高课堂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英译水平,精挑细选的英译教学内容显得特别重要。第一,内容的挑选首先应秉承实用为主。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甄选,在素材上必须凸显学生的就业职位,可以选择电影英语或新闻英语,或日常生活用得上的生活英语,帮助学生活学活用,把握“应用为先,实用为度”准则(江峰、周露,2016)。第二,内容的选择应恪守不断创新的理念。千禧一代大学生热衷新鲜事物,喜欢标新立异,教师应尽可能与时俱进,追求新颖奇特内容,体现个性化,只有这样才有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第三,翻译教学素材的选择应做到情趣性与审美性的融合,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的实际情况,英译内容中应甄选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内容,还应从英美影视剧、歌曲中挑选一些通俗易懂的中英文对照字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翻译的魅力。

4英译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翻译教学大多采用先讲解翻译理论和技巧,然后进行翻译实践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而言,空洞抽象的技巧学习会让他们感到高深莫测,易产生厌倦感。所以,在翻译教学中,该部分的教学应通过具体操作,实现翻译理解和思维转换,然后通过教师指点,归纳句型结构和切换思维模式。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教学定式,使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成为知识的探讨者。下文将具体探讨如何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并以201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真题为例。“功夫(KungFu),作为中国武术的代名词。最早源自于古人自卫的需要、狩猎活动以及中国的军事训练。它是老少皆宜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一种。它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元素。作为中国国宝的功夫,有多种多样的样式,在世界上练得最多的武术形式。有些样式模仿了动物的举动,另外也受到了中国哲学思想、神话和传说的启发。”(一)功夫(KungFu)——中国武术的代名词最早源自于古人自卫的需要、狩猎活动以及中国的军事训练。先给出本句中核心词汇:代名词(common-lyknownas)、追溯到(derivefrom,generatefrom);主要句型结构S+V+O。然后给出参考译文和解题思路:【参考译文】:TheoriginofChinesemartialarts,(whichis)commonlyknownasKungFu,canderivefromthenecessitiesofself-guarding,huntinginitiativesandmilitarypracticeinprimitiveChina.【解题思路】这两个句子都提及了中国武术,可以考虑将两个句子合译为一个句子。“代名词”可以翻译为过去分词短语“commonlyknownas”,作定语修饰先行国武术,两个逗号之间的成分为插入语,其中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可以简化为过去分词短语。(二)老少皆宜这句话主要给出句型结构即可:S+be+O+(which+定语从句/done+by+…)。译为:evolveinto,developinto,growas等)(四)作为中国国宝的功夫,有多种多样的样式,在世界上练得最多的武术形式主要句型:S+V+O或S,PP.+V.+O…;主要词汇:“国宝”(nationaltreasure)。【参考翻译1】KungFu,whichisthenationaltrea-sureofChina,adoptsvarietiesofdifferentstylesandisthemostfrequentlypracticedformofmartialarts.(插入语译法);【参考翻译2】ThenationaltreasureofChina,knownasKungFu,employsherdsofdifferentstyles,becoming/whichhasbecomethemostfrequentlypracticedformofmartialarts.(分词译法);【解题思路】把句子主语换成中国国宝,后接省略了过去分词短语“knownas”作为插入语,最后用“be-coming”现在分词作结果状语。试比较两种参考译文,这两种种参考译文都比较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knownas”是“whichisknownas”的省略形式,相当于一个插入语,使句子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五)有些样式模仿了动物的举动,另外也受到了中国哲学思想、神话和传说的启发句型:S1+V1+O1+…,whileS2+V2+O2+…,“while”前后两句进行对比;词汇:模仿(simulate)、启发(stimulate)。【参考译文】SomestylesofKungfusimulatesthebe-haviorsofanimals,whileothersarestimulatedbyChinesephilosophicalthoughts,fairytalesandlegendarystories.【翻译思路】汉语中“模仿…”主动态的标记词,需用被主动态,“simulate”最为贴切,“受到了”为被动结构,对应“bestimulated”。这种启发式的翻译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定语从句、插入语、非谓语动词等句型结构的魅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锻炼了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

5结语

鉴于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应对教学方式的更新进行积极的摸索和总结,做到与时俱进,从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教师可以采取从实践到理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翻译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少红.高职学生英语应用翻译能力的培养及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4(S1).

[2]江峰,周露.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特点研究[J].上海翻译,2016(1):55-56.

[3]马俊波.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2010(14):101-103.

[4]石芹,郭春鹅.高职院校英汉翻译教学问题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223-224.

汉译英范文篇6

内容提要:主位理论应用于英汉语篇翻译研究集中体现在四大方面,即主位作为语篇翻译单位的研究、主位结构在英汉翻译中的转换研究、主位推进在语篇翻译中的作用研究和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转换研究。本文在对不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认为应加强实证性的研究,在描写译学的总体框架下对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的转换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描写,基于大型语料来探讨和总结这种转换规律。

一、引言

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兴起并引入到翻译研究中,语篇逐渐成为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关注点。“主位”作为一个在语篇的大背景下针对小句结构进行描述时的重要概念,被广泛地应用到语篇翻译研究中。对不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简要的评述,可以帮助我们对此有一个概略性的认识,并启发人们对此作出新的深入思考。主位理论应用于英汉语篇翻译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二、主位结构与语篇翻译研究

根据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Mathesius)提出的句子实义切分法,每个句子都可以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划分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两个语义组成部分。后来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韩礼德(Halliday)接受并发展了这一理论。Halliday和Thompson均认为任何句子或话语从交际功能的角度都可以分为主位和述位两个部分。“主位是小句信息的出发点,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述位则是对主位的陈述,是围绕主位而展开的内容。”主位和述位构成主位结构,主位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小句。Halliday认为主位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结构性语篇特征和语篇的结构性衔接手段之一。方琰、艾晓霞将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主位结构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并探讨了汉语语篇中的主位结构。研究主位和主位结构的意义在于了解信息在语句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体现出的交际功能和句子的内部结构。事实上每个语篇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主位的序列,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主位的相互衔接和层层推进。主位的选择决定了语篇的信息起点和发展方向,主位和述位组成适当的推进模式,体现了语篇的结构框架并有效地传递语篇的信息。小句主位还具有衔接上下文的作用,作者通过对主位成分的选择引导读者对语篇进行连贯的解读。由于翻译时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通常发生在小句的层面上,因此主位对于语篇翻译中句子的分析、转换和构建以及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翻译过程中将其作为翻译单位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译者首先通过主位、述位所包含的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来了解源语语篇中句子信息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在语篇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转换;而且在译语语篇的构建过程中,选用什么成分充当主位会影响到译文的句子结构以及上下文的衔接与连贯。徐盛桓最早就主、述位和英汉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主位、述位的理论有助于更精确地理解原文,指导翻译实践。杨信彰从主位角度探讨了英汉翻译中的意义等值问题,认为与英语原文相比,汉语译文中出现的主位错位会破坏原文的信息结构,影响原文和译文之间意义传递的效度。刘士聪、余东根据主/述位切分和翻译思维的特点,提出以主/述位作为翻译单位,对原文进行分析和转换。认为以主/述位作为翻译单位,对译文句子的构建有直接帮助,同时也注意到了它本身的形式特点及其在语篇中的衔接功能,特别是它在翻译过程中的可操作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以主、述位作为翻译单位还必须考虑到语篇中信息的层层推进和发展,否则就无异于以句子作为翻译单位。由于语篇中小句所承载的信息是不断地向前推进和发展的,进而构成段落和篇章,以语篇为视角研究翻译,就必须考虑到主位推进以及由此形成的语篇宏观组织结构,体现出语篇的连贯性和动态性,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主、述位的层面上。

三、主位结构在英汉翻译中的转换研究

既然主位和主位结构对于理解源语语篇和构建译语语篇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英汉翻译转换时如果能够保留原文的主、述位结构当然很好。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不是总能做到,因为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尊重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并进行适当的主位结构转换。根据美国语言学家李讷和汤普森提出的新的语言类型学的观点,英语是主语突出的(subject-prominent)语言,汉语是话题突出的(topic-prominent)语言。作为一种主语突出的语言,英语中的主位在大部分情况下和主语重合。“一般情况下,除标记性主位以外,英语的主位结构和主谓结构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同时主位与述位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语法中主语与谓语的区别相同。”而汉语作为一种话题突出的语言,句子大多不具备像英语中那样明确的形式结构特征,常常是以意合组织在一起,以话题为中心辅以评论的句子大量存在。“汉语句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话题+评论’为铺排格局的语义结构,汉语的主位基本上就是话题。”而且汉语中的主位不局限于小句,有时既有小句主位,又有句子主位。英汉语在主位结构上的这种差异是英汉语篇翻译转换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将其应用于英汉语篇翻译研究集中体现在主位结构在英汉翻译中的相互转换规律。Baker认为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译者无法总能保留原文的主位结构,重要的是译文要有自身的语篇组织发展方式并具有连贯性,并且不损害原文的信息结构。她还特别探讨了英语中的主位与汉语中的话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英译这种“话题+评论”结构。Fawcett认为有些语言之间在翻译转换时可以完好地保留主位结构,而在其它一些语言之间却无法做到,因此译者不能盲目复制原文的主位结构,应该知道在译语中借助何种手段以达到原文主位结构的语篇效果。Ghadessy&Gao首次通过计量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英语文本中的主位结构与其在汉语译文中的转换情况,认为英汉语篇在翻译转换时主位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王桂珍在比较主语、主题和主位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汉语句子主题的英译,认为汉语的主题主语句多用转移和补加的方式进行英译,应根据英语的句法结构来选定句子的主语及语序。李运兴把“主位”概念应用于英汉翻译研究,描写发生在小句主位上的语际转换现象。并针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主位结构上的两大差异,结合语料探讨了英汉互译中英语主语主位与汉语话题主位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汉语空位主位上的隐性成分在英译中的显性化处理,使之成为英语小句中的主语主位。杨明基于“英语是主谓结构的语言、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这一理论基础,分别讨论了英译汉和汉译英中的主位与话题。认为主位问题在英译汉中往往具体体现在如何把英语中的主语转换成汉语中的话题,在翻译中需要重新安排主位,确立话题;汉译英往往具体体现在如何把汉语中的话题模式转换成英语中的主谓结构模式,同时相应地转换原文与译文的主位与述位。王俊华认为在英汉翻译中要处理好两种语言之间的主位、述位转换问题,就是要处理好英汉语言中的“主语+谓语”和“话题+评论”的适当转换问题。成丽芳认为汉译英时影响译文质量的重要一步是主语的确定,提出要增强超句意识、以句群或语段为操作单位、分析主位结构、利用主位推进来恰当地选择和确定主语。(说明:此节是在综述他人的研究,而这些研究者区分了英语的主位和汉语的话题,故综述时只能保留这些术语。)上述学者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和主位结构应用于语篇翻译研究,描述了英汉翻译转换过程中发生在语篇内小句主位上的转换现象,并结合语料探讨了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主位结构转换的规律。当然,这些结论尚需更多的语料来印证、改进和深化,以期对翻译实践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理论上的指导。

四、主位推进在语篇翻译中的作用研究

当一组有意义的句子构成一个连贯的语篇时,小句的主、述位之间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并推动着语篇的有序发展,这种联系和变化被称之为主位推进(ThematicProgression)。捷克语言学家Danes首次提出了“主位推进”这一概念,他认为“主位推进是指语句主位的选择和排列,它们的相互关系和领属层次,以及它们与上一级语篇单位(如段落、章节等)的超主位、整个语篇和情景的关系”[22]。主位推进是语篇的一种重要组织结构,也是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构成语篇中信息传递与延伸的重要途径。每个语篇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主位的序列,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主位的衔接与推进,“随着各句主位的向前推进,整个语篇逐步展开,直至形成一个能表达某一完整意义的整体”。Hatim指出主位推进是翻译过程中解读语篇、分析语篇组织结构的一个潜在的有用工具,并把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类型(texttype)联系起来。Papegaaij&Schubert[25]在探讨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时指出,恰当的主位推进有助于译文连贯的构建。王斌是国内较早通过主位推进来探讨翻译问题的学者,他指出了主位推进在英译汉中的解构功能和在汉译英中的结构功能。赵小品、胡梅红以主位推进和衔接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在以语篇为翻译单位的汉译英中,如何从结构层次上和语法词汇层次上来加强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认为主位推进模式构成译文语篇的框架结构,衔接手段则加强语篇语义的联系和实现语篇语义的连贯,在汉译英中应当把两者结合起来。以主位推进为切入点探讨语篇翻译还应该考虑到语篇语义的连贯。翻译就是两种语言之间以语义为基础的转换活动,主、述位的衔接所形成的主位推进只是语篇表层的衔接,而语篇的内在联系体现在语义的连贯上,因此必须把语篇通过主位推进所构建的形式上的衔接与语篇的内在语义连贯结合起来。

五、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转换研究

虽然语篇的体裁、类型多种多样,语篇中的主、述位的衔接千变万化,但语篇中的主位推进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在探讨语篇结构的基础上归纳了各自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Danes提出了常见的五种主位推进模式,目前常见的分类还有:徐盛桓提出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黄衍总结的七种主位推进模式;黄国文归纳的六种主位推进模式;胡壮麟提出的三种主位推进模式以及朱永生归纳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语篇中各句之间主、述位的联系和发展就是基本按照上述几种基本模式逐步推进的。主位推进模式是语篇中语言材料的排列组合形式,是语篇中小句汇合成篇的信息流动与走向,是实现语篇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作者有效地生成语篇,也有助于译者准确地解读语篇。主位推进模式体现了语篇的结构框架和整体走向,反映了作者的谋篇方式和交际意图,是译者解读原文和构建译文时的重要参照,因此是语篇翻译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因素。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译者都在译语语篇中较好地保留了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因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参照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译文在主位推进模式方面应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以牺牲译语语篇的语义连贯为代价来模仿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主位推进模式的保留必须以不扭曲译语语篇为基本前提。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各有自己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语篇翻译中原文主位推进模式的保留。鉴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当语篇翻译中无法直接保留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时,应在符合译语规范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或重新建构译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Ventola探讨了英语和德语中的科技语篇在翻译过程中主位推进模式的转换情况。Hatim&Mason认为主位推进模式总是为特定语篇中的整体修辞意图服务的,它作为语篇结构的一个方面在译者构建译文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还把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体裁(genre)联系起来,指出特定的语篇体裁总是倾向于选择某种特定的主位推进模式,译者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并设法在译文中加以再现。张道振认为翻译中对原文主位推进模式的保留或重建不仅仅是保持译文衔接和连贯的问题。文学语篇的特殊性使主位推进模式也往往承载着原作者的诗学意图和审美倾向,小说翻译中保留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不仅有利于建构相似于原文的连贯模式和创造类似原作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原作者的诗学意图。刘富丽认为在语篇翻译中,源语语篇句群中各个小句的主位推进模式所体现的语篇目的和整体语篇效果,要求译者必须在译文中再现或重建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以求达到与原文相近的语篇效果。同时她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在汉语译文中保留英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的可能性并不大,”在无法保留源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的情况下,顺应译语的主位推进规范才能构建出衔接得当、语义连贯的译文,再现原文信息结构所产生的交际效果。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主位推进模式的三种转换情况,即在译语语篇中直接保留、适当调整和重新建构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应当指出,目前将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语篇翻译研究中的探讨多为理论上的思辨,辅以少量例证,这种经验式的研究不利于准确观察和有效描述翻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语际转换规律。今后还应在较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考察,对语篇翻译中主位推进模式的调整和重建的情况进一步分类,使之细化;在对其进行理论上的解释时还要考虑到译者的主体性等因素。

六、发展趋势

尽管将主位理论应用于语篇翻译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深化了对主位理论和英汉翻译转换过程的认识,但是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多为经验式的,即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思辨并辅以例证,而缺少实证性的研究,这不利于基于大型语料来观察和总结翻译中的普遍规律。因此,应从规定性的研究转向描写性的研究,在描写译学的总体框架下对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的转换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描写。首先要合理地选取语料,并且语料的数量要足够大以确保观察的充分性;然后就实际翻译文本中发生的具体转换现象进行全面的统计和系统的分类并逐一分析,以保证描写的充分性;最后要在认真观察和充分描写的基础上说明转换中的规则现象和不规则现象,总结转换规律,分析转换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并从理论上作出阐述,尽量做到解释的充分性。在充分观察、描写和解释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英汉语篇翻译中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的转换规律,并在翻译实践中验证这些规律,必将大大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3][4]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2ndedi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37-38,38,334.[2]Thompson,G.IntroducingFunctionalGrammar[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119.

[5]方琰,艾晓霞.汉语语篇主位进程结构分析[J].外语研究,1995,(2),20-24.

[6][29]徐盛桓.主位和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1),8-9,3-4.

[7]杨信彰.从主位看英汉翻译中的意义等值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1),44-48.

[8]刘士聪,余东.试论以主/述位作翻译单位[J].外国语,2000,(3),61-66.

[9]Li,C.N.Subjectandtopic:anewtypologyoflanguage[A],inC.N.Li(ed.),SubjectandTopic[C].London:AcademicPress,1976:457-490.

[10]Li,C.N.&S.A,Thompson.MandarinChinese:AFunctionalReference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1.

[11][13]Baker,M.InOtherWords:ACoursebookon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123,141-144.

[12]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00.

[14]Fawcett,P.TranslationandLanguage:LinguisticTheoriesExplained[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7:85-90.

[15]Ghadessy,M.&Gao,Y.Smallcorporaandtranslation:Compar-ingthematicorganizationintwolanguages[A],inM.Ghadessy,A.Henry&R.L.Roseberry(eds.),SmallCorpusStudiesandElt:TheoryandPractice[C].Amsterdam:JohnBenjamins,2001:335-362.

[16]王桂珍.主题、主位与汉语句子主题的英译[J].现代外语,1996,(4),46-50.[17]李运兴.“主位”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19-22.

[18]杨明.英译汉中的主位与话题[J].外语学刊,2003,(3),84-88.

[19]杨明.汉译英中的主题、主语与主位[J].山东外语教学,2006,(3),23-28.

[20]王俊华.主位、主语和话题──论三者在英汉翻译中的关系及其相互转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24-27.

[21]成丽芳.超句意识、主位结构与汉译英主语的确定[J].中国科技翻译,2006,(2),16-18.

[22][28]Danes,F.Functionalsentenceperspectiveandtheorganizationofthetext[A],inF.Danes(ed.),PapersonFunctionalSentencePerspective[C].TheHague:Mouton,1974:114,118-119.

[23]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02-103.[24]Hati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TranslationTheoryandContrastiveTextLinguistic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80-85.

[25]Papegaaij,B.&K,Schubert.TextCoherenceinTranslation[M].Dordrecht:Foris,1988.[26]王斌.主位推进的翻译解构与结构功能[J].中国翻译,2000,(1),35-37.

[27]赵小品,胡梅红.主位推进与衔接手段在汉译英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3,(3),76-80.

[30]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34-35.

[3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81-85.

[3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44-145.

[33]朱永生.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7.

[34]Ventola,E.Thematicdevelopmentandtranslation[A],inM.Ghadessy(ed.),ThematicDevelopmentinEnglishTexts[C].London:Pinter,1995:85-104.

[35]Hatim,B.&I,Mason.DiscourseandtheTranslator[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217-222.

汉译英范文篇7

摘要:本文依据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针对各语篇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根本差异,即英语多用“形合法”,汉语则重于“意合法”,总结出在英汉语篇互译中转化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

本研究将汉英语篇衔接手段与翻译策略这两个问题相结合,将翻译研究向语篇层次拓展,强调分析英汉语言中不同的语篇衔接模式是译者合理调整翻译策略、正确传达源语信息的有效途径。

一、衔接的概念、意义及特征综述语言学界对于语篇衔接理论出作突出贡献的当数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和Hasan。

他们多年来潜心研究衔接概念、理论定位、范围及其在语言系统和语篇连贯中的地位,1976年他们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促进了衔接理论的广泛应用。Halliday和Hasan将英语的衔接手段(cohesivedevice)归纳为五种: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及词汇衔接(lexicalcohesion)。词汇衔接手段又分为两类:复现关系(reiteration)和同现关系(collocation)。复现关系指词汇手段的再现,包括1)原词复现,2)同义词、近义词复现,3)上下义词复现,4)概括词复现。衔接是将语篇不同部分联系在一起的语法、词汇和其他手段的统称。从语篇生成的过程来看,衔接是组句成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同建筑物的钢筋接头,将整个结构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二、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篇衔接手段,因此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上有所偏重。

汉语主要用“意合法”,意义上的衔接而不一定要依赖连接词语,而句子内部以及上下文之间多靠语义来连贯;在结构形式上,汉语语篇多采用句内与句间的直接组合,形式上缺乏显性的衔接手段,但通过逻辑推理或直觉判断,语义是连贯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汉语是高语境的语篇构成的。现代英语语句的衔接多用“形合法”,英语语篇结构形式多为句与句的有序排列,形式上照应指称,衔接严谨,环环相扣,语义上脉络明晰,一意贯串直到篇末。由于人们思维模式的不同造成了英汉在衔接手段运用上的差异,而这一点意味着我们在双语互译时须进行相应的策略转化,才能使译文尽量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行文习惯.翻译策略

(一):汉语使用重复而英译时多使用替代汉语更常用原词复现和省略,而英语则多用照应和替代。潘文国(1997:350)依据Halliday和Hasan的英语衔接手段分类,将汉语的语篇衔接手段重新分类,即“原词复现”为前一类,称作“重复”;同义词、近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概括词复现以及Halliday的照应(reference)和替代(substitution)则合并为后一类,统称为“替代”。这一区分显示出汉英话语组织的显著差别,即汉语倾向用重复手段,而英语则倾向于用替代手段。汉语很少使用同义替代的手段,也很少使用代词,以免引起指代不明。例如:(1)那是一个寒冷潮湿的晚上,这样的晚上大部分人呆在家里。Itwasoneofthosecold,weteveningswhenmostpeoplestayathome.例(1)使用关系副词when引导定语从句,起替代作用,避免了汉语原文中的重复。另外,汉语语篇中重复的词语和结构,译成英语则往往需要代词等其他词语或结构替代。如:(2)独自享乐是一种快乐,独自悲伤也是一种快乐。Happinessenjoyedaloneisapleasure,soissorrowedtastedprivately.英语中除了修辞需要外,很少重复同一个词或结构,而在汉语中重复现象频繁出现。英语中不能省略的成分往往使用代词、同义词、近义词以及代替句型来替代前文出现的词语和结构,而汉语则倾向于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结构呼应前文出现过的词语或结构。翻译策略

(二):汉语使用重复而英译时多使用照应英语的照应大多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来表达语义关系,而汉语常用零式指代和名词的重复来实现。例如:(1)Hehatedfailure;hehadconquereditallhislife,risenaboveit,despiseditinothers.例句(1)译为“他讨厌失败,他一生中曾战胜失败,超越失败,并且藐视别人的失败”,将句中三个第三人称代词it都作为后照应,回指前面说过的“失败”,使上下文在意义上连结起来;而汉语则通常重复人称代词所照应的名词。(2)Menandnationsworkingapartcreatedtheseproblems;menandnationsworkingtogethermustsolvethem.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离心离德,便产生这些问题;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齐心协力,定能解决这些问题。从例句(2)我们可以看出,英文中“theseproblems”一词在这个语篇中并没有重复,整个语篇的衔接通过人称指称来实现的,即通过人称代词“them”在后句的重复完成英语语篇的衔接;而在汉语翻译中,往往将人称代词“them”所照应的“这些问题”重复。由于源语和目的语存在差异,衔接手段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翻译质量。鉴于汉语衔接的“意合”性,语篇构建时应少用照应手段,转换成英语时,应根据“形合”的特点予以补充。例如:(3)她的黑发蓬松地飘拂在宽宽的前额上,脸是短短的,上唇也是短短的,露出一排亮亮的牙齿;眉毛又直又黑,睫毛又长又黑,鼻子笔直。Herdarkhairwaveduntidyacrossherbroadforehead,herfacewasshort,herupperlipshort,showingaglintofteeth,herbrowswerestraightanddark,herlasheslonganddark,hernosestraight.源语是汉语中典型的“意合”表达方式,但是为了符合英语“形合”粘连原则,译文共用了7个“her”。译文有必要增补重复代词,否则译文将有悖英语的照应习惯。例(3)译文并不含混,反而更简练、流畅、自然。通常,在汉译英时,类似的增减都可根据目的语的语篇特点而进行调整。反之,英译汉时,可以适度地减少照应手段,来满足汉语“意合”的粘连特点,避免冗余信息的产生。翻译策略

(三):汉语使用省略时而英译时多使用连接从语句衔接方式来看,英语句子之间或句群之间往往使用一些过渡词来衔接,要求结构上的完整;而汉语句子结构一般都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排列,语序相对固定、关系明确,不需要太多的连接词来表示相互的关系。因而,与其它衔接手段相比,连接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别最大的一种。英汉语篇连接成分的不同之处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即显性与隐性的差异及短句方式不同所引起的差异。故汉译英时,译者应根据目的语的特点对译文的逻辑连接方式进行调整,适当地增补一些关联成分。例如:(1)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b.(若)知己(而又)知彼,(则)百战不殆;(若)不知彼而知己,(则)(将)一胜(及)一负;(若)不知彼(而又)不知己,(则)每战(将)必殆。(潘文国,335)c.Youcanfightahundredbattleswithoutdefeatifyouknowtheenemyaswellasyourself.Youwillwinourbattleandloseonebattleifyouknowyourselfbutleaveyourselfinthedarkwithouttheenemy.Youwillloseeverybattleifyouleaveboththeenemyandyourselfinthedark.(刘宓庆,159)例(1)a句中的“而”字只是形式词,可有可无。但如果此句要去掉“而”字,我们须按汉语的节奏规律改成“知己不知彼”(为了符合汉语表达的先双后单规律)。如果我们把这段话中省略、隐含的东西都补上,则改写成b句。对比例(1)中原文与译文,形合和意合的特点非常明显,凡汉语中隐含的成分在英语中一个也不能少,译文多用连接词表明句际关系的特点,理顺句子的语义关系,使汉语的隐形粘连显性化,以此符合英语的形合特征和行文要求。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英译文中出现五个“you”,而原文中没有,汉语中类似的虚词主语或无主句运用频繁,但英语由于要遵守主谓一致的原则却必不可少,这一点会在下文着重分析。同理,英译汉时,译文应考虑汉语的衔接特点,汉语句法结构重意合,语篇结构紧凑,词语的冗余现象较少。因此,英译汉时原文的从属连接词均可予以省略。例如:(1)SundayisthedaywhenIamleastbusy.周日我最闲。

(四):汉语使用省略而英译时多使用重复就省略而言,由于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因而英语中的省略多数伴随着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而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省略在很大程度上与所表达的意义有直接的联系。因此,简洁地说,汉语的省略只求达意。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省略现象大致可分为三种: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1.名词性省略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的传统思维中,常常反映出某种隐性的主体意识。这种汉语隐性主体意识的典型表现可见于汉语中大量无主句的运用,而英语作为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的语言,一般不能省略主语。例如:(1)(你)开始吃头盘菜或冷碟的时候,印象很好。(你)吃头两个主菜时,也是赞不绝口。(你)越吃越趋于冷静,(你)吃完了这顿宴席,缺点就都找出来了。(选自2004专业八级汉英翻译试题)Youwillbenotonlyfavorablyimpressedwiththefirstdishorcolddish,butalsoprofuseinpraiseofthefirsttwocourses.How-ever,themoreyouhave,themoresoberyoubecomeuntilthedin-nerendsupwiththeflaws

exposed.(参考译文)从例(1)可看出,英语句法特征是主语突出,但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学生汉译英时主语缺失的现象较严重。在汉译英时,我们要把原文不明显、被省略或未说明的主语在译文中表现出来。

另补充说明,处理英语无主句的方法很灵活,例如:(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WhenIgotupinthemorning,Ifoundseveralbeamsofsun-lightpenetratingthroughthewindowintomyhouse.(重复主语)(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Hereandthereafewraysfromstreet-lampsfilteredthroughthetrees,listlessastheeyesofonewhoisdozing.(调整句子结构,选择句中合适的主语)以下两例均为汉语无主句,译者对汉语的框架结构有较好把握,适当进行调整,除运用重复或增添主语等技巧之外,译法灵活,译句顺畅,符合译文主语突出的句法特征。2.动词性省略英语动词性省略是常用的衔接手段,试析以下例句:(1)Readingexercisesone’seyes;speaking,one’stongue;whilewriting,one’smind.(F.Bacon)阅读训练人的眼睛,说话训练人的口齿,写作训练人的思维。(2)———Weseemedtobefollowed.———Irememberhavingbeen(...)whenwegotoutofthehotel.———好像有人跟踪我们。———我记得刚出旅馆时就有人跟踪我们。翻译时需特别注意英语原文中无其形但又有其意的词语。如(1)中后两句中的动词“exercises”被省略,突出英语以简洁为美、精炼压缩的特点,但为了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汉译时须采取增词法,将省去的两个动词意思均重复,构成排比句,句式整齐,语言生动有力。同样,例(2)中的“跟踪”只有重复,才使汉语语篇衔接紧凑。由上文可见,英语中常常省略前面已出现过的动词,而汉语则往往重复再现英语中的省略现象,有时为了保持语法的正确;有时是为了促成结构的整齐匀称、表达流畅的需要;有时既是语法的要求,也是修辞的需要。3.小句性省略谈及英语小句性省略现象,首先我们须明确小句省略和复句之间的关系。在结构上直接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构成一个复句。复句可是平行关系,也可是主从关系。在平行结构的复句中小句有相同的地位,而主从结构中的复句中各小句之间的地位则不同。

Halliday提出,在小句中有三种类型的主从结构关系:条件(通过表结果、目的、条件或原因等的小句表达),附加(通过非限定性关系小句表达)和引述。(Halliday,199-200)在复句中平行结构和主从结构可以任意组合,如下文所示:(1)———Johnwasabouttoattendthemeeting,butsomebodycalledinandhadsomethingurgenttotellhimsohehadtoputoffthemeeting.———Who?(2)IkeepquietbecauseBarbaragetscrossifanyonemen-tionsJack’sname.Idon’tknowwhy.(3)———Ifinishedwritingthepaperanditisgoingtobepub-lished.———When?例(1)和(2)有一共同点,即第一个小句均在被预设的范围之外;另外,在(1)句的平行结构中,Who?(谁?)与somebody(某人)前后衔接;被预设的小句是somebodycalledin(有人打电话来),句子剩余部分也在预设范围内,其意义应为“Whocalledinandhadsomethingurgenttotellhimsohehadtoputoffthemeeting?”汉译例(1)的答句时,应采取重复的手段,译为:“是谁那么急着打电话进来说有紧急的事情要跟他讲以致他不得不推迟会议?”相应地,处理例(2)时,也须通过重复手段将省略的主从结构重复译出“我不知道为什么如果有人提及杰克的名字巴巴拉就会发怒。”(Idon’tknowwhyBarbaragetscrossifanyonementionsJack’sname.)例(1)和(2)体现了一个原则,即任何类型的省略小句都可以预设复句中的任何小句,然后又自动地预设在它之后(在并列结构中)和所有依赖于它的(在主从结构中)小句。(Hall-iday,201)但要注意的是,这一原则也有限制,甚至还有造成歧义的可能。如例(3),答句“When?”在这里既可指“Whendidyoufinishwritingthepaper?”,也可指“Whenisitgoingtobepublished?”如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解决取决于诸多因素,有一种倾向是预设更靠近的成分;也就是说在复句后部的成分,而不是前部成分,尤其是当在后面的成分较长时,更是如此。但此策略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故在汉译英语小句省略句时,究竟应重复句中哪部分内容,须慎重考虑。

三、结语

本文研究得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手段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重复、替代、省略、照应和连接词的使用上,从中分析比较中总结出英汉互译中重要的转化策略:1.汉语使用重复时而英译时多使用替代;2.汉语使用重复时而英译时则多使用照应;3.汉语省略或隐含连接词时而英译时则多使用连接;4.汉语使用名词、动词或小句省略时而英译时则多使用重复。衔接是构成英汉语篇的重要条件,而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的语篇交际,要实现以源语言文化为归宿而进行的语际之间篇章意义的相互转换,就必须了解和研究英汉互译中语篇的衔接手段的差异。纽马克也曾说过,“衔接是语篇分析或篇章语言学中可用于翻译的最有用的成分”。因此,了解衔接模式不仅是我们正确理解源语句意和把握原文框架结构的关键,也是我们正确传达源语信息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冯巧珍,贾德江.形合、意合的英汉对比与翻译[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91-93.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和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3]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别塔的重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6]邵志洪,岳俊.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与翻译策略———2004年TEM汉译英试卷评析[J].中国翻译,2005,(1):71-7.

[7]孙庆文.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4):61.

[8]王俊华.初探衔接在语篇翻译中的作用[J].温州大学学报,2005,(4):67-71.

[9]王佐良,丁住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141-155.

[10]朱永生等.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汉译英范文篇8

[关键词]英文商标翻译原则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商把目标瞄准中国,外来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一巨大市场。要想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市场立足,外商面临着两大重要任务:一是产品质量;二是产品商标的翻译。因为商标所代表的是产品乃至整个企业的形象。

在洋货充斥的中国市场上,商标词的汉译倍受瞩目。由于外国与中国所处地理位置、风俗文化、宗教信仰、消费观念的不同,英文商标的汉译涉及到文化的差异。外国商品要进入中国,要让中国顾客喜欢,首先就要让中国顾客乐于接受该商品的信息,即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译文商标词应尽量兼顾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和审美心理,商标词的翻译也应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商品与中国文化上的共同的特征,尽可能地向中国文化贴近以求得他人的共识。因此,商标词除了能够反应商品属性之外,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它如同一座桥梁,把东西方文化,企业,商品与消费者紧密相连。本文立足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结合翻译原则及几种常用的商标翻译法对英文商标汉译进行了实例分析。

一、意义转移与音译法

范仲英在《实用翻译教程》中提出翻译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意义转移,即:用目标语表达源语的意义。具体到本文,就是用汉语表达英文商标的涵义。

然而,在外国商品最初涌入中国市场时,绝大部分商标都采用了纯音译法,即忠于原商标发音,根据英文商标的读音翻译成中文,基本上用汉字对应其音节,不带有汉语意思。例如Sony(索尼)、Nokia(诺基亚)、Motorola摩托罗拉(手机)、Rolls-Royce(劳斯莱斯)、Rolex(劳力士)、Kodak(柯达)、Pantene(潘婷)、Philips(飞利浦)、Sharp(夏普)等。

严格地说,这种译法违背了上述翻译原则,没能准确地表达产品的特性及文化内涵,如果不是消费者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恐怕很难理解这些商标所指代的是何种产品。但是,随着贸易的扩大,这些洋味儿十足的商品逐渐被中国消费者接受,这些国际知名品牌的质量及服务本身固然是重要因素,但从语言及心理角度来说,则应归功于将英文商标音译为汉语的方法,因为这种译法保留了原文商标的音韵美,使这些汉译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虽然在汉语中毫无意义,却响亮好听、洋味儿十足,体现了商品的异国情调或正宗特色。

二、可接受性与意译法

范仲英提出翻译应遵循的第二条原则是可接受性,即:译语能否为读者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可接受性主要受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汉译英文商标时,既要考虑语言形式又要考虑文化因素。这两者的结合决定了意译法(包括直译法和创新型译法)的运用。

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直接传达原文语义的翻译方法。此法忠实于原文商标的含义,但常常局限于在原语和译语中都寓意优雅的商标。如英文商标BlueBird(轿车名)典出自比利时作家MauriceMaterlinek(1911)的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剧BlueBird。剧中BlueBird象征幸福。而汉译“蓝鸟”又激发了中国消费者的美好联想,“蓝”意为“青”,“蓝鸟”即“青鸟”。有些消费者甚至很快会联想到唐朝李商隐的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乃蓬莱仙境的使者。因此,将BlueBird直译为“蓝鸟”,既保留了单词的字面意义,又与中国文化相吻合,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译在商标翻译中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Crown皇冠(轿车名),BlueCat蓝猫(儿童用品),Apple苹果(皮具)。

2.创新型译法

创新型译法是指译者在翻译时摆脱原商标字面意义的束缚,经过揣摩消费者的心理而凭借主观臆想将英文商标翻译成具有神韵的创新型的中文译名。雪碧Sprite汽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将sprite一词直译,则为“小妖精”,在中国文化里,“妖精”是邪恶的象征,因此,采用直译只能使中国消费者对该产品敬而远之。译者正是理解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将其创造性地译为“雪碧”,因为“雪”给人纯净之感,“碧”给人清凉舒适之感,这一翻译使人立即联想到喝完汽水后神清气爽的感觉,无疑会促进产品的销售。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Rejoice洗发水,其原商标对于普通中国大众特别是不懂英语的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它的中文译名“飘柔”却是家喻户晓,拥有极高的知名度。Rejoice的原义是“愉悦,欢喜”,若直接翻译过来,意义虽然讨喜,却平淡无奇,很难收到好的效果。而采用创新译法译成“飘柔”,令人联想到秀发飘逸柔顺。诸如此类的还有牙膏Crest(佳洁士)、洗发水Head&Shoulder(海飞丝)、洗衣粉Ariel(碧浪)等。这类翻译虽然不强调语言形式,但更加重视文化因素,使译语具有很强的接受性,获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三、音意结合法

范仲英提出翻译应遵循的另一原则是相似性,即:译语应同源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里的相似之处涵盖四个方面:形式相似、内容相似、文体相似及风格相似。在英文商标汉译过程中,形式和内容相似是考虑最多的因素。这两者的结合决定了音意结合法的运用。

音意结合法是音译法与意译法的结合,要求译名既要能表示英文商标的含意,又要有与英文名相似的读音,这种翻译方法注意音、形、意三位一体,它既表音,又达意,且传神,是商标词翻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最为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Coca-cola,它被译为“可口可乐”,既保持了原词的音节和响亮,又使人一听便知是饮料商标。这就把原来本无特定含义的词译得有声有色,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说译名的效果超过了原名。又如举世闻名的男子服饰商标Goldlion,意译本是“金狮”,但译者为使商品更添富丽堂皇的气派,并满足人们渴望吉利、追求豪华的心理,将gold一词保留;而lion一词采用音译手法,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有了驰名全中国的“金利来”商标,既避免了“狮”与“失”的谐音,又保留了“金”字给人带来的美好联想,迎合了商业文化对利润的追求。再如:Unilevel汉译为“联合利华”,既讨了国人的欢心,因为其寓意为“中外合作,有利于中华”,又有利于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系列商品Nike(英文含义为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象征着胜利)音标为[naiki:],如果按音译应为“奈基”,但译者考虑到运动产品应该具有经久耐磨的特点,于是翻译为“耐克”,既有坚固耐穿的含义,又方便中国消费者的理解。香皂Safeguard(舒肤佳),“舒”给人以清爽、舒服的感受,“肤”表示商品的用途,“佳”表达了商品的功能效果,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类似的例子还有Quick(快克)、Avon(雅芳)、洗衣粉Tide(汰渍)、牙膏Colagate(高露洁)、Contac(康泰克)、Lucky(乐凯胶卷)等。

这种集形式与内容于一体的翻译不仅保留了英文读音的音韵美,而且具备一定思想性和内涵,具有象征意义,易使人产生联想,更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加深人们对商品的印象,最大限度地满足潜在消费者的兴趣和欲望。

从以上的英文商标汉译实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商标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语言符号,具有特定的标志意义,同时,它又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具有丰富深刻的象征性。因此,译者在转换中既要遵循翻译的一般原则,又要深入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了解中国消费者的语言文化及审美情趣,遵循社会文化习惯,投合大众审美心理,才能保证译文的效果,从而促进产品在中国的销售。

参考文献:

[1]史玉娟:从文化差异看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原则[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8

汉译英范文篇9

一、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特征

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所应用的英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交际英语,而是基于行业发展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我国基于粮油食品外贸发展出的针对相关贸易活动交流的应用型英语。受到语言使用情境的影响,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特征与传统存在较大区别,无论在词汇形成、句式运用还是书面表达等方面,其应用规律都有着鲜明的行业特色,即与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各实务环节息息相关。因此,要在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充分发挥英语的作用,首先应当对粮油食品外贸实务英语特征有充分地了解。结合该书内容,总结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特征如下:首先,从整体上看,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有着突出的行业专业性特征。在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粮油食品外贸实务英语作为贸易双方实现信息沟通的桥梁,不仅有着商务英语特征,同时也有着贸易行业特征,因此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有着高度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一方面是来自于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行业和市场中的硬性要求,或食品行业及食品国际市场中所制定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长期外贸实践中所积累下来的行业经验。例如,在食品出口时必然会涉及到专业术语的运用,如关于食品种类定义的术语有aeratedfood(膨化食品)、aceticacidpreserves(酸渍保藏食品)等,关于食品加工的术语有dehydration(脱水)、curing(腌制)、filteringsterilization(过滤灭菌法)等。另外,在贸易过程中的商务会谈环节中,合同等贸易文件的撰写也凸显了粮油食品外贸实务英语的专业性。其次,从词汇上看,英语缩略词的应用较为普遍。在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贸易双方都以高效沟通为原则,各贸易实务环节都需要双方在高效率沟通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基于此,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往往呈现出简洁明了的特征,其中,在词汇上的突出表现便是缩略词的应用。缩略词的应用可以改变原本冗长且复杂的长句,使贸易双方的英语书面交流更加简化,从而提升贸易沟通的效率。在我国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经常用到的缩略词数量较为庞大,例如关于生产加工的缩略词GMO(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转基因)、PCO(PestControlOperation有害生物防治)等;关于产品认证的缩略词CIQ(ChinaInspectionandQuarantine中国检验检疫)、CMA(ChinaMetrologyAccreditation中国计量认证)等;关于食品关键信息的缩略词如RDI(ReferenceDailyIntake参考日摄入量)等。最后,从句式上看,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所运用的英语句式普遍有着严谨、正式的特征。基于外贸实务需求,无论口头会谈还是书面表达,在外贸交流过程中贸易双方都需要以明确、严谨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在涉及产品相关数据、订单合同签约等实务中,语言的表达更需注重准确性及完整性。因此,英语表达往往表现出长句较多的情况,通常会有多个修饰性短语或词汇,力求句意表达更为完整和精准,避免出现理解混淆的情况。同时,在涉及到粮油食品内容信息时,英语语句表达多为被动语态和一般现在时态,强调行业现象或规律的客观性,因此偏向于学术英语格式。部分涉及法律效力的合同类文本则更为严谨,句式表达有着行业准则以及法律效益的限制。

二、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原则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油食品贸易持续发展,在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方面已处于世界前列,是世界上主要粮油食品出口国之一。因此,我国粮油食品企业需把握好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从汉译英、英译汉两个层面出发,确保英语运用发挥应有价值。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原则如下。一方面是对“汉译英”的把握。在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各实务环节中,我国粮油企业作为出口方,需要使来自海外的贸易进口方了解产品相关信息或贸易需求,为了照顾对方,我国粮油食品企业需要对特定信息进行“由汉到英”的转换,进而推进双方沟通和交流。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从以下两点出发,推动英语的良好表达:一是能够基于文化差异将中文信息用英语表达出来。对于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来说,我国的粮油食品产品的原料、加工方法等存在同西方国家不尽相同的情况,由于我国食品种类和食品制作加工方法多样,部分特定汉语词汇在英语中并未直译,会出现汉英转换不对称的问题。基于此,我方的翻译人员应当在尊重饮食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翻译法对特定词汇进行翻译,力求表达出中文的原意,例如CrispyPastry(锅盔)便运用了直译法。二是充分根据粮油食品外贸实务英语词汇特征以及句式特征进行汉译英的转换,前文提到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有着专业性、简洁性和严谨性特征,因此翻译人员在将中文用英语表达出来时应当充分遵循上述英语应用特征,力求实现更高效的贸易沟通。另一方面是对“英译汉”的把握。在报盘还盘、签约履约、贸易融资等实务环节中,我国粮油食品出口企业除了要将我方特定贸易信息翻译成英语,翻译人员还需将对方的英语表达翻译成汉语,以此帮助我国企业贸易人员进行决策。在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译汉过程中,翻译人员需着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英语原文内容的准确度。因为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较为专业,部分行业专业术语以及行业缩略词等翻译难度较高,翻译人员如果对这些英语行业词汇认知不够全面,则易出现翻译失真情况。为此,翻译人员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确保英语翻译的真实性和准确度。二是要注重译文的连贯性。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应用受到贸易交流需求的影响,其英语行文逻辑以及句式结构等都存在一定的商务性,整体的连贯程度有所不足。因此,翻译人员应当适当进行句式转换,以方便我国粮油食品企业决策人员理解,例如,在保障英语原文准确性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语言习惯加入各类介词和定语,利用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的转换实现行文自然流畅,方便我国贸易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贸易信息。

三、增强我国油脂与食品出口贸易中英语应用价值的路径

汉译英范文篇10

一、英汉最大的差异是英语重形合(hypotaxis)而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形合和意合的结合体,只是不同语言会各有侧重。英语是一种形合的语言,即注重句子的结构、语序等,哪个成分跟哪个成分相关联,一般能从形态上看出,整个句子围绕一个主谓结构,层次分明。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即注重句意的表达,各分句以意相连,平行铺开,句子的结构和语序等都服务于句意。由于没有明显的外显形态标记,比如关联词等,成分间的关系往往要通过上下文意思来判断,碰到省略的情况更是如此。

以“他不去我去”一句为例。这句话就五个汉字,没有关联词;可以根据不同语境定出多种关系。而译成英语时则要根据语言环境,用关联词把这些关系表达出来。如果是假设的情况——“如果他不去我就去”,应该译为Ifhedoesn’tgothere,Iwill.如果是因果的情况——“因为他不去所以我去”,应该译为Becausehedoesn’tgothere,Iwill.也可能是让步的情况——“即使他不去我也去”,就译为Evenifhedoesn’tgothere,Iwill.

二、基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英汉存在下列差异

(一)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这里的长短句不是根据句子的绝对字数来划分,而是指一个英文句子可能会译成几个汉语句子,或是汉译英过程中可能会把几个句子合并成一个的情况。(翻译中有“英语不怕长、汉语不怕短”的说法。)如IwaitedinthelobbywhileIwonderedwhattodonext.我在门厅里等着,同时心里纳闷,下一步该怎么办。

(二)英语多用被动,汉语较少

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很广。凡是在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者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往往使用被动语态。汉语中也有被动,但使用范围要窄得多。基于此,英译汉过程中,多数把被动形式转为主动形式;而汉译英过程中,根据语境和表达要求,也把一些主动句译为被动句。英语被动结构为系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by……)。汉语被动句式中表达被动的词除了“被”之外,还有其他如“让”“遭受”“给”“为……所”等词,表达多样化。

(三)英语多用代词、介词、关联词,汉语较少;英语有冠词,汉语没有;汉语多用语气词,英语没有

如Themoonrunsaroundtheearth.月亮绕着地球转。Ismoregrowthreallybetter?经济发展得越快越好吗?

(四)英语和汉语主谓宾结构基本一致,但定语的位置和状语的位置、顺序等则有同有异

1.定语的位置。(1)单词作定语时,英语和汉语都通常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如beautifulflowers漂亮的花;mylittlegarden我的小花园。(英语中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时必须后置如somethingimportant重要的东西;anythingnew任何新的东西)如果英语中名词前作定语的单词太多,汉语中则不适合前置。如alittle,yellow,ragged,lame,unshavenbeggar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瘸腿,满脸短髭。若翻译为“一个矮小的,面黄肌瘦的,衣衫褴褛的,瘸腿的,满脸短髭的乞丐”,则显得定语太长。(2)短语或句子作定语,英语中作定语的短语或句子一般后置;汉语中多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但也有后置的,视汉语习惯而定。定语从句译为汉语时,可置后译成并列分句或单独成句。如:foodwithlowerfatcontent脂肪含量较低的食品;如:Thepeoplewhoworkedforhimlivedinmortalfearofhim.在他手下工作的人对他怕得要死。

2.状语的位置及顺序。(1)英语的状语位置比较灵活;而汉语的状语成分多数在所修饰词前,尤其是简短的状语。如:中国正在迅速发展。Chinaisdevelopingrapidly.(2)英语的状语的顺序一般是方式、地点、时间;而汉语的状语的顺序一般是时间、地点、方式。如:他是一九八零年八月在济南出生的。

HewasborninAugust,1980inJinan.(3)英语中时间和地点状语都是由小到大;而汉语中则正好相反。如:贸易交流大会要在2006年6月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解放路60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