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1:56:44

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范文篇1

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原因

我国经济学界在研究和探索本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不过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见解不一。有的学者重在研究和探索危机的制度性原因;有的学者既研究制度性原因,也研究非制度性原因;还有的学者在研究和论述体制层等方面的原因。

不少学者探究了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制度层面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当前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次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判断和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形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而金融资本贪婪和逐利性则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实质就是由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生产过剩,而且是跨国移动生产过剩。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每一次危机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危机的根源却是一样的,即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新自由主义确实是当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得危机更加深了,但新自由主义不是危机的根源,抛弃新自由主义不能解决危机问题。

有的学者既从制度方面又从经济运行体制等方面论述本次危机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虽然经济因素确实在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诸如政治、制度和监管等非经济因素同样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信息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之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

有的学者从经济周期、收入分配视角等其他视角对本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而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转化为世界经济危机,则是因为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出现了高度的同步性,是它们之间相互叠加共振的结果。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于美国经济中软预算约束现象的普遍存在。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可以描述为: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金融创新激励→金融创新过度→信贷膨胀→大量呆坏账→加剧金融脆弱性→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时的风险集聚→金融危机。还有部分学者从收入分配的视角对本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第三波全球化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收入分配的格局。在各国之间与各个国家内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加深。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导致了宏观经济的金融化和消费者的债务积累。而新兴工业化国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大压制了国内需求。这些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间接地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提供债务融资。这种局面本质上就是一种无法持续的全球化。伴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传导到全世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总体分析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部分学者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缺乏强劲动力。美国和欧洲处于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阶段;其复苏到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轨道可能性较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将极大压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空间。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低碳经济可能成为发达经济体新型贸易壁垒。

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将促进国际力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新兴大国经济群体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是引发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国际力量格局变迁、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以及全球治理架构形成的关键因素。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现有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并且无力应对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对此,国际社会共同要求改革金融体系,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还有部分学者指出了后危机时代的另一些新特点,一是新自由主义的思想与改革方案逐渐式微,经济稳定和收入公平分配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二是“大政府”取代“大市场”,在经济治理上再次占上风,但美国市场经济模式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三是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全球经济失衡将有所缓解。四是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产业调整转移将出现新变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的学者探讨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并指出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部分学者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集中表现。另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有两种方向:一是各国通力合作创造出超主权的国际货币;二是欧元和人民币不断崛起,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的新国际货币体系,而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摆脱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

有的学者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部分学者认为,由于目前美元还是最重要的全球储备货币,短期内美元的坚挺对全世界来说是重要的,贸然采取“激进式”的改革方式只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另有部分学者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构建一个稳定的超主权货币体系需要超主权机构的建立。欧元的实践表明,超主权机构优于缺乏强制执行力的外部纪律约束。但欧元区的困境同时表明世界范围内的单一货币联盟只能作为改革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应定位于解决美元主导体系的缺陷,同时强化美国参与改革的意愿。

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一是作为主权分离的共同货币区,欧元区缺乏应对国际性大危机的统一政策协调工具。二是欧元区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经济的整合不仅没有产生内生性的趋同,反而出现两极化的离心趋势。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在本质上是局部的主权债务的信用危机,而并非发达国家的全面的主权债务危机。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次贷危机的延续与深化,而国际投机者的推波助澜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重要推动因素。此外,经济结构失衡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内在原因,欧元区的政策与制度安排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制度性根源。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国际影响。部分学者认为,希腊及欧元区内其他几个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将会产生系列国际影响:一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将对欧元作为地区统一货币可持续性提出挑战。二是可能促使欧元区外延性发展进程的节奏放缓。三是给欧洲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四是使得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将继续走低。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将使得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资本流动更加扑朔迷离。一方面,债务问题将影响市场预期进而放大市场波动幅度。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将更加紊乱。国际资本频繁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来回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市场的波动。

还有部分学者分析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可能使得欧元区政府为寻找经济增长点而实施更为强硬的贸易保护政策。这就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欧元汇率的走低将影响到我国外汇储备的调整。

关键问题范文篇2

目前,移动端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7.31亿,其中,手机网民6.95亿,占95.1%,已相当于欧洲人口的总量,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5]。微博、微信、应用客户端软件(App)(统称“两微一端”)已成为新媒体的代表。其中,微信公众号、App是近年来大受追捧,也是学术期刊比较关注、积极尝试的网络新媒体。1.1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截至2016年10月,我国的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过1200万个,预计2017年将增长到1415万个[6]。通过微信“添加朋友”以“学报”为关键词查找微信公众号,共找到441个(2017-07-24)。当然,实际上许多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名称中并未带有“学报”字样;另外,通过文献调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申请情况,结果显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开通率相差很大(如77.8%[7],30.77%[8],7.36%[9]379,10.95%[10]481等),判断是由于调查时间相差较大以及非随机抽样造成的。结合微信平台检索结果及参考文献数据,保守推断目前我国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学术期刊或已超过1000家。当然,准确数据尚需进一步调查、核实。1.2学术期刊App由第三方数据机构TalkingData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有1700万个App[11],许多大众媒体都开发了移动端App,但学术期刊开发App的并不多见。除了知网、万方、维普等很少几家数据库外,通过豌豆荚、小米应用商店、华为应用市场、苹果应用商店以“学报”为关键词进行搜索(2017-07-24),仅查到35种学报App(存在不带有“学报”字样的App),在以千万计的App中所占比例实在太少,而像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App、《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器官移植》等比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App更少。1.3学术期刊微博以“学报”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中“找人”,共搜索到1202个结果(2017-07-24)。逐一统计,去掉非学术期刊的官方微博,实际数量不足400个,且“关注”数量极少的居多,很多微博的粉丝未达到3位数,0个粉丝,0条博文的学术期刊微博也为数不少。最近3个月内有过更新的微博很少,多数处于放弃状态。由于学术期刊App数量很少,学术期刊微博关注度又很低;因此,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为例探讨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现状

总体上,用户持续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仅占总量的10%[6],超过9成的微信公众号被长期“闲置”,成了“僵尸号”;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且关注度更低,影响力孱弱,互动性差。2.1问题较多,传播效果不佳1)推送内容单一,大多数为纸版内容的简单转移。全文推送篇幅过长,很难引起阅读兴趣;推送标题、摘要不加处理,缺少二次编辑;只进行轻度处理,未摆脱纸版气质,信息不友好。2)展现形式单调,仍采用二维图文编排方式。多数使用纸版原图,很少配除纸版图以外的插图;很少使用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版式过于刻板,缺少专门设计,缺乏吸引力;导航系统不完善,便捷程度不够[12]55,结构不合理。3)平台管理形同虚设。大多无管理团队维护、运营,建立后便“少人管”或“管不精”[9]381;推送频率过低,无固定周期,很多无更新,成了“僵尸号”。4)服务功能不健全,互动性差。普遍缺少互动,留言回复不及时、交流不畅;缺少与其他媒体的融合、互动;不认证,平台功能受到限制。2.2原因分析1)流于形式,动力不足。由于出身特殊,大多数学术期刊的资金、人员都有保证,缺少生存压力;作为的阵地,职称评定、项目结题、研究生毕业的需求使其稿源有保证,融合的动力不足;新媒体转型的步伐缓慢,融合层次过于初级;流于表面,多数出于“玩票”心理,没有诚意。2)定位不准,方向偏差。新媒体定位模糊不清[13],未明确服务对象、推送内容、管理方式,跟风上马,前期准备不足。3)条件有限,人、技两缺。学术期刊不熟悉新媒体技术、网络化信息管理,人员不足,技术欠缺。大多数学术期刊多则十几个,少则几个人,很难安排专人负责新媒体管理;受经费、管理体制等办刊条件限制,很难引进专门的技术人才。

关键问题范文篇3

1.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中的关键问题

——兼论云南玉溪卷烟厂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本文以建立云南玉溪卷烟厂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为例,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决策支持与数据管理系统,模型、方法和知识管理系统及用户交互环境。

2.银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面对激烈竞争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传统的银行决策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银行发展的需要。本文探讨如何将计算机决策支持技术应用到银行高层决策,建立银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3.地震预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存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灾害。为了科学、准确预报地震,减轻地震的影响,建立地震预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4.智能房地产决策支持系统EID

柔性综合集成能够使系统按照当前运行状况,动态配置所需的计算机部件,以解决传统专家系统表示和推理单一、难以融合异质计算部件等缺点。本文介绍在构建智能房地产决策支持系统中,采用基于任务归约和子任务联想的知识汤建模方法,对柔性综合集成作了初步的尝试。

5.低成本CIMS成本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本文以特钢企业为背景,阐述了建立网络环境下低成本CIMS成本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思想,并提出CIMS环境下管理与决策的模型库、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的分析与设计,进而达到控制钢铁企业成本的目的。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日常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学的或智能的方法,对业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未来业务的变化趋势,在企业发展、市场经营战略等重大问题上为领导层提供决策帮助的计算机系统。近年来企业(包括商业)部门业务处理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使用,既为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也为它的应用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

与此同时,计算机在理论与技术上的新进展也使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使它从早期的批处理方式演变成今天的联机分析处理方式,也带动了数据仓库、多维数据库、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的研究。

决策支持系统大体上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对决策用的数据进行管理的决策数据管理子系统。

·决策知识、模型管理子系统。

·与用户进行对话、接收命令,提供决策结果的交互环境。

在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中,以下几个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一、决策支持与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必须为决策支持的分析处理提供以下服务:

(1)根据主题需要,从OLTP数据库中抽取分析用的数据。为此在抽取过程中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求和、统计等处理,抽取的过程实际上是数据的再组织。

(2)在抽取过程中,完成数据净化,即去掉不合格的原始数据,必要时还必须对缺损的数据加以补充。

(3)在改变分析、决策的主题时,可以按主题进行数据查询与访问。

(4)采用脱机大容量存储、联机磁盘存储、内存存储的多级存储模式,解决数据量巨大及按照主题、粒度划分的数据组织问题。

今天,人们常把满足上述功能需求的数据管理系统称为数据仓库系统。数据抽取与净化、存储组织等,都是建立数据仓库的关键技术。除此之外,在设计数据仓库时,还应特别重视数据的粒度与划分问题。

与传统数据库设计类似,好的数据仓库设计也采用概念模型、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的方法。所不同的是,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是紧紧围绕前面所述的决策分析用的主题等范围进行的。

数据仓库系统可以在关键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采用这一方法,开发人员把关系数据库当作一种存储结构,自己设计、实现数据仓库必备的功能。当然也可以利用关系数据库软件厂家提供的某些工具。目前这类工具还比较缺乏。

实现决策用的数据管理系统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多维数据库。多维数据库中的维是指在进行分析预测时可以变化的角度。例如,一个企业在全国各地的产品销售,可以按时间逐年统计,也可以按地区或者产品分类统计,这里的时间、地区、产品就是不同的维。多维数据库为面向主题的分析决策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它支持对按总体统计的详略级别组织的数据进行特殊查询,从宏观的结果逐步向下跟踪产生这些结果的微观数据,或者反过来由底层微观数据逐步向上得到高层的宏观结果。

对于较为简单的分析、决策应用而言,决策数据管理系统可以采用多维电子表格实现。

这是在普通二维电子表格上的扩充,通过增加维数,可以满足面向主题的分析、决策的需求。

二、模型、方法和知识管理系统

采用数据仓库和多维数据库技术的数据管理子系统将数据进行整理(预处理)和净化之后,形成可靠的易于进行决策的"数据源"(即数据仓库或多维数据库),这个"数据源"的结构与形式和决策支持系统所采用的模型与知识有关。决策粗略地分为结构化决策支持、非结构化决策支持、半结构化决策支持。一个较好的决策支持系统必须完成这三方面的决策支持。

1.模型、方法和知识管理系统

在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方法和知识的管理是核心,它对依问题建立的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进行管理。

模型、方法和知识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1)对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进行维护。模型、方法和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有对三库的维护界面;可根据问题的需要对模型、方法和知识库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并保证三库的一致性:一是系统运行过程调用每个库时不发生矛盾,特别是对知识库的维护更为复杂;二是每种模型、方法和知识都能调用到。

(2)模型、方法和知识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的要求和数据仓库提供的数据,能有效地选择模型、方法和知识,经系统运行得到相应的结果,并将结果送给交互环境进行输出。

2.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一般是在模型、方法和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专家系统和数据采掘与知识发现技术。目前虽然一般的决策支持系统得到了广泛使用,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大,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专家系统技术和各种推理技术对提高决策支持的准确度十分必要,在人也无法描述出数据间的关系时,就提出数据采掘与知识发现技术。近年来数据采掘与知识发现技术发展很快,已达到初步应用的程度。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将会迅速发展。

分页

三、用户交互环境

用户交互环境是决策者或决策部门与决策支持系统打交道的界面,它负责接收用户发出的各种命令,根据这些命令调用不同的子系统,并获得处理结果,最后再将这些结果输出给用户。

用户输入的命令包括:对确定的主题进行分析、对比、预测等决策处理;对决策用的数据进行各种查询;其它特殊命令,如控制输出形式,要求对输出的结论进行解释等。

从内容上讲决策的输出主要是围绕决策主题产生的各种分析、综合与预测的结果。以市场分析、预测的主题为例,其内部就可以包括行情变化趋势,各种商品销售按时间、地区对比、排序,厂家竞争策略,未来销售预测等。

交互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一个好的交互环境,其输入应当简单、易学、易用。其输出应当做到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在输入方法上可以采用先进的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以及广为使用的多窗口图形化界面技术。

在输出形式上可以包括文字报告、图表、可视化图形、语音合成,这些方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良好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交互环境很难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到,常常要靠自己开发。我们以为云南玉溪卷烟厂开发的"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简称"玉烟系统")为例来讨论交互环境中的结果输出部分的关键技术。

"玉烟系统"的基本输出形式是具有标题、段落的文字报告。其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市场分析、预测等若干主题。当输出时,以实时生成的女声自然语音输出为主,同时配合以下手段对输出内容进行补充:

·二维表格显示朗读的数据。

·三维直方图、饼图显示分析、对比结果。

·可以按省、地区变化颜色,在地区上显示立体柱图的三维中国地图。这种显示主要用于描述全国市场的竞争态势。

·报告中所提到的某些对象的三维立体造型的动态显示。

输出过程可以随时暂停或继续。当暂停时,还可要求解释报告内容。以上述方式向用户输出分析、决策结果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首先要为用户提供一种手段来定义报告输出的结构、内容、多媒体输出的要求。为此我们设计并定义了一种特殊的脚本语言。通过这一脚本语言,用户可以方便地表达他们希望输出的内容、文字报告的格式,以及前面提到的输出格式。

(2)在输出时要做到说的与显示的都反映同一个主题,即各种输出应当在内容上一致,因此必须很好地控制多媒体输出的同步。在系统实现时,我们以语音输出为主,计算输出字符、分句同步等方法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3)汉语的文语转换、语音合成、三维复杂实体造型的实时动态显示等技术。这些方面既有输出质量、也有输出速度的要求。

四、一个用于市场分析与预测的决策支持系统

我们以"玉烟系统"为例来说明一个具体系统的构成。

1.系统描述

"玉烟系统"从功能上分为以下五部分:

(1)数据规范化处理(DSP)由于决策的需要,企业要尽可能地收集各种市场信息和生产数据,因此也就存在原始数据来源多、结构混乱的问题。DSP的目标旨在对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的预处理,从而得到结构简单、格式规范、统一的规范化数据,供专家系统、分析、预测和报告生成使用。同时也使系统数据具有独立性,系统工作从规范化数据开始。其实这部分就是数据仓库的建立,规范化的数据放在数据库中就是数据仓库。

(2)专家系统(ES)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有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必然会对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看法,将这些知识总结成规则的形式,即可通过专家系统加以运用。ES的功能是运用已定义的经验性规则,基于实际的数据情况进行推理,以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根据随机性市场分析的特点,推理机制采用确定性的正、逆向混合推理方法。市场上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件类型由用户在建造知识规则库时用规则事先定义好。在推理过程中,系统在这类规则的引导下,通过对规则集的匹配和数据查找,验证各类突发事件是否发生,这是一个逆向过程。当发生了某个突发事件时,则对其产生的背景和相关条件进行跟踪,找出该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这是一个正向的过程。

专家系统具有解释功能。系统提供了两种类型的解释:一种是服务于系统维护人员的,它可以提供得出某项结论的推理路径、所用规则及内容,以及推理依据等内容。系统维护人员可以据此对知识规则库的正确性进行维护。这种解释是通常专家系统意义下的解释,只要在推理过程中记录推理路线和所用到的数据即可。

另一类解释是服务于生产决策人员的,他们关心的是某项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由于篇幅的限制,分析报告中不能包括所有突发事件的全部信息,当决策人员想知道某个突发事件的更详细的情况时,可以通过解释功能得到。由于该类信息量较大,在正常推理情况下并不保留这些信息,只有当用户要求对某项内容提供更详细情况时,系统才重新启动推理机,将有关更详细的情况报告给用户。

(3)市场分析模型和知识管理系统(MAS)有限的经验性知识无法覆盖可能出现的全部情况,因此,还需要从实际数据中发掘出知识中没有提到但有可能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采用经验性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之外,基于数学方法的统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MAS包括运用几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因果分析、趋势分析等)以及一些经验性公式,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数学运算,以得出一些决策者可能会关心的分析结果。

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市场分析框架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建立信息综合处理的数学模型,可以对一个市场对象各方面的属性进行整体性处理,得出其对市场的影响程度;

·提供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信息加工手段,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自变量的数值及其变化情况作出定性解释。

·根据变量间的依赖关系,对有定性因果关系的变量的变化情况作出合理的推断;

·根据市场数据的变化,寻找影响变量的有关因素。

仅仅使用数学方法或类似专家系统的知识方法都是不充分的。需要用数学模型对市场对象进行合理的描述,并通过数学手段解决变量间的数值依赖。由于不仅仅关心变量数值的大小,更重要的是揭示其经济意义,所以在市场分析的实现中需要可控制的推理系统,不仅能处理显式的规则,而且可以进行基于定性因果关系的推理过程。

在整个框架的研究中,我们着重于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推理机制,以有效的综合使用数学方法与知识方法。

(4)市场预测模型及知识管理系统(MFS)MFS的功能是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对未

来(主要是短期内)的基本经济情况、市场销售情况等作出预测,以便决策者在考虑下一步行动时借鉴。由于市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单纯使用数学上的预测方法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本系统中我们引入了一种数学方法与经验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组合预测方法。

为了收到较好的预测效果,根据预测对象的不同,我们提出几种不同的预测方案,在各种方案中,充分衡量预测对象变化的条件以及可能变化的幅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本系统将预测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各地区的常规的经济状况(人口、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水平等)进行预测,一类是对某一产品的社会容量(需求量)进行专项预测。常规的经济状况的预测分别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因果回归分析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而对某一产品社会容量的预测则采用数学方法与知识方法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方法。知识方法中,我们采用了分类和匹配方法。

(5)报告生成系统(RGS)RGS的功能是根据原始数据以及专家系统、分析和预测所得到的结果,生成市场分析和预测的文字报告,必要时配以辅助信息。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的是一种基于模板的文字报告生成方法。

2.系统流程及其框图

在运行本系统之前,一定的数据准备工作是必要的,所有需要用到的原始数据都应按照DSP所能处理的格式存放在数据库中。之后,即可通过一定的参数(如时间等)调用本系统。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的工作步骤如下所示:

(1)调用DSP,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规范数据;

(2)调用ES,在规范数据的基础上运行专家系统,得到规则结果;

(3)调用MAS,在规范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4)调用MFS,在规范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

(5)调用RGS,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生成相应的文字报告(以及必要的辅助信息)。

五、结束语“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Internet特别是Intranet的出现,对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许多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大型企业都把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与网络联在一起,而越是这样的企业,越是需要决策支持系统。当一个企业是建立在Intraneet上时,就分析与决策而言,至少在以下两点上会发生很大变化:

关键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物;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策略

1引言

在一个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整个建筑物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等都是由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来决定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工作目标是: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缩小工程投入资金。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成果,对整个建筑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建筑企业有着影响,因此,在任何一个建筑过程中,都应该确保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并不是十分成功,总的分析看来,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关键性的问题:

2.1建筑施工工程非现场性的问题

(1)当今社会的大多数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安全意识较低。在建筑企业中,从高层管理人员到普通的施工工作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久而久之,整个建筑企业的制度也会慢慢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施工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这将会严重的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也会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2)其次,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系统中,缺少部分工作环节。由于建筑企业的责任意识不明确,企业的责任人也不明确,各部门的工作意见也很难统一,这对建筑工程的承包合同的实施有着不利的影响。再加上各工作环节都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疏忽,在整个建筑建设过程会有很多方面的矛盾冲突发生。当今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是实行以包代管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把整个建设工程的管理权力都交给项目经理,在建设工程中,没有建筑企业高层的监督、指导,很多问题都可能会随时发生。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分包问题上有着不确定性,无论是部位性分包还是专业性分包,建筑企业对分包主体的能力、价格、考核等都不能很好的驾驭,因此当分包主体出现问题差错的时候,建筑企业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然后,在资金投入方面,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的预算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预算编制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出现。由于预算工作就是为了指导建筑的建设工作,预算工作出现问题,建筑建设工程也必然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建筑建设工程的进度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解决在预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2建筑施工工程现场性的问题

(1)目前,多数建筑企业的安全意识薄弱,过于注重生产和经济,建筑工作人员也缺乏安全意识。在建筑的建设现场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缺乏防火设备、脚手架不稳固、电线乱接乱挂、塔吊没有专业使用的电箱、施工人员不戴安全帽等等现象。深层次的说,很多建筑企业的法律意识薄弱,对国家颁布的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同时,在能力上也有很大的不足,建设过程中对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不能很好地控制。(2)在建设工作的现场中,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等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由于建筑的建设工作需要的建筑材料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也很多,这就使得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很难执行。当对一大批建筑材料进行检查时候,建筑材料管理工作人员一般仅按照材料的合格证等的检验,并没有及时的发现建筑材料中存在的质量不合格等问题。(3)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很多种工作,施工方法也比较复杂。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质量问题。然而,部分施工人员的技术可能存在着不足之处,同时在施工过程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疏忽,这对建筑建设工程有着极其大的影响。

3解决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的策略

企业应该加强施工管理工作的力度,提高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要想更好的完成施工管理工作,首先应该解决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对施工人员的技术管理也能够有效解决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无论是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应该非常熟悉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同时,都要按照施工的标准技术要求进行工作,以此保证施工技术达标;其次,建筑企业应该做好施工的组织计划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在进行施工前明确技术的重点,以此来保证建筑建设工程中的每一步都符合要求,从而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问题。在建设材料的选择中,应该综合考虑经济以及质量问题,选择最好的材料生产厂商,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所需建设材料的种类及数量,准备充足的建设材料,保证建设材料的及时供应;在建设材料进入建设施工现场中,对建设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在建设材料的使用过程中,也应该防止建设材料的浪费,从而降低整个建筑建设工程的的资金;在建设材料管理的工作人员方面,建筑企业应当选择优秀的人员,由于建设材料管理工作要求对材料品种、数量等都要了解,因此,建筑材料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并且有着较强的职业能力。由于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培育,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都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育工作。首先,让施工人员对建设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明确了解并掌握,这样才能使得整个建筑过程顺利的进行。建筑企业应该重视建筑管理工作,建立管理工作格局,规划管理工作的系统程序,对项目经理的工作进行一定的指导、监督,使其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中,应该投入更大的力度,尽可能对建筑工程进行准确的预算编制,准确的预算编制才能对建筑工程起到指导作用。在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中,选用一些专业知识丰富、实际能力强的优秀工作人员,并且对预算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潮流。为了解决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的安全意识不足这一问题,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同时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把安全问题放在重要地位,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从自己做起,做好一切安全措施,然后对每一位进入建设工作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

4总结

在当今社会中,人口量逐渐增加,然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对建筑的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应该确保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从而使得建筑企业在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郭军利 单位:济宁九巨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问题范文篇5

关键词:变电所设计; 关键问题 ;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对电力资源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其需求呈现出阶梯状的增长,经济社会当中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为了满足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我国修建了大量变电所,提供生产发展和日常生活所需的电量,但是在具体的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本文针对变电所设计当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促进电力事业的进步。

1变电所的概述

变电所指的是,将电力系统当中的高电压进行降低处理,使之转换成为日常生产生活用电的标准电压,然后将电流输送至目的地,它有效的连接了输电和配电。变电所由线路、断路器、变压器和其他配套设施组合而成,是电力系统的中间环节。当变电所处于特定的工作环境当中,可以借助于变压器连接各个层级的电压[1]。

2变电所设计的关键问题

2.1选址不合理。变电所内需要安装大量电器设备,往往具有较高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遭遇恶劣天气,这些电器设备极易发生损坏,一旦发生短路,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变电所选址不应在低洼易涝或者雷电高发地区,以免影响正常供电。应当确保变电所的选址符合要求,布局合理[2]。2.2建筑设计不合理。变电所的特性决定了其运行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主体设计的时候,应当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比较常见的问题表现为,预留了较大的通风口,没有安装防护网,各种飞禽走兽极易从通风口进入,轻者造成设备损坏,影响正常供电,重者引发严重的火灾后果,造成人员伤亡[3]。2.3主体结构性能问题。在变电所的设计当中,主体结构性能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性能的优劣能够对变电所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假如变电所缺乏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缺乏牢固稳定的地基,最终建成的变电所也无法具有稳定的结构,进而造成其耐久性和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当重视其主体结构性能。2.4缺乏一致的设计模式。在变电所的设计中,我国已经制定了部门明确的规定,有助于变电所设计合理性的保持。但是,在形状标准的设计上仍然缺乏明确的标准。目前比较常用的设计标准是,根据变电所的用地面积进行设计,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变电所只能够在特定的空间当中发挥作用,一旦其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其作用的发挥将会受到限制。除此之外,仅仅依据空间的大小进行变电所的设计,对其体积设计没有详细的规定,当空间范围较大的时候,变电所的体积也相应的增加,不仅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运输成本,施工难度也有所提升,并且设备的使用寿命无法得到保障。对于设备来说,过大的体积还会造成设备接缝的增多,漏雨的可能性得到了提升[4]。2.5防水设计合理性较差。在变电所的设计中,防水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所有的变电所都要进行严密的防水处理,以有效的预防雨水的侵蚀,避免因为漏水导致电器性能受到影响。变电器的存在着一定的接缝,接缝通常采用涂抹水密封胶的方式进行处理,在一定时间内可以避免水的侵蚀。然而,水密封胶在长时间光照的作用下,容易失效,引起渗水。

3变电所设计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

3.1变电站的选址。变电站的选址应在远离居民区的平坦开阔位置,既便于供电且可以减少噪声污染。尽量避开低洼地区,以免受到洪涝影响。除此之外还应当选择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保证变电所能够正常运行。在选址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实地考察,避开农田保护区,经过基本农田需要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控制用地面积,结合城市规划合理选址,避免与其他规划项目碰撞[5]。3.2注重建筑设计安全性。安全性是变电所设计考虑的首要问题,在设计的时候应当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1)地面和配电室穿墙套管之间的距离应当按照标准进行科学的处理,确保其能够与我国现行的安全标准保持一致;(2)保证配电室内部各个建筑物都从实用的角度进行设计,例如在主控室的设计上,应当尽量缩短其与休息室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就近休息;(3)在门窗的设计上,应充分体现安全性,外开门的设计数量不少于两个,并且根据主控室和配电室的距离设计合理的位置,在于主变压器靠近的一侧设计门窗,一旦发生火灾,被困人员能够得到及时的疏散。3.3增强主体结构性能。对于变电所的主体结构设计而言,其是变电所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基础。设计方应当结合施工现场,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增强其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地基设计的时候,应当根据建筑的整体结构来进行稳定性设计,而不是单单对其上部结构进行加固。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多条不同的防线来实现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的提高,使其抗破坏性得到提高,维持良好的稳定性。3.4对设计模式进行完善。虽然变电所的设计和实际用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然而这种关联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设计过程当中,应当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变电所的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其合理性。改变以往根据空间位置大小进行设计的模式,有效的控制体制,为后期的运输提供便利。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设计模式,与空间进行更好的结合,并且控制建设成本。3.5做好防水设计。在变电所设计当中,防水设计是十分关键的内容。选择使用具有较好防水性的材料,并且具备较好的防晒和耐高温性能。除此之外,材料的粘合性也十分重要,能够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脱落。合理的设计变电所结构,在设备的连接处设置经过防锈处理的回水沿,能够保证长期有效的防水。

4结语

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变电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正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长期的发展中,我国变电所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然而,部分问题的存在,对变电所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对变电所设计当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办法,为今后变电所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将会应用于变电所的设计当中,提高变电所设计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参考文献

[1]李乾飞.35kV变电站设计中的注意事项[J].上海电气技术,2017,10(04):39-40.

[2]惠晓东.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化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4):47-48.

[3]籍维.变电站设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7(11):350.

[4]蔡文婵,许爽.变电站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8):49-50.

关键问题范文篇6

关键词:GIS;地质勘察;找矿应用;关键问题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也被称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或地学信息系统。GIS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空间信息采集、整理方面的重要应用,可以完成对一定空间内相关地理分布数据的采集、管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操作,将其应用于地质勘查找矿,可有效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数据质量,对于优化地质勘察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就目前GIS系统的应用而言,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关键性问题,限制了GIS系统效用的发挥。本文即从地质勘察找矿入手,就GIS系统的应用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地质勘察领域中GIS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土资源的重要地位越发突出,作为人们生活、生产重要的基础资源,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加强GIS系统的实际应用,借助其空间信息数据采集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地质信息化发展的实际要求,提高地质勘察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此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地质调查数据库对应的信息系统也得到了相应的优化和升级,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采集效率和科学性,同时实现集数据处理、绘图、解释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这样的综合性服务也体现出GIS系统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特征。就当前的地质勘察找矿工作而言,GIS系统应用较为广泛,对于我国矿产行业,甚至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地质勘察领域应用GIS系统的关键问题分析

就地质勘察找矿工作而言,GIS系统是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地质信息采集、数据信息分析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通过对矿产资源与地质信息间关系的科学分析,可以帮助提高矿产生产的科学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地质找矿工作的实际发展需求。为进一步提高GIS系统应用的实效性,地质勘查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重点控制以下几点内容。

2.1注意提高数据信息的综合质量

就目前的地质勘察找矿工作而言,GIS系统在其中的实践应用效果,直接受其基础数据库建设效果影响。为提高数据库建设的科学性,保障数据库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在数据库建设实施过程中,必须遵照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并注重对于数据库信息精度、比例尺等条件的精准控制,进而为GIS系统的有效应用奠定扎实的基础。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在地质信息采集工作过程中,涉及物理性质、地质矿产以及遥感地质等多方面的地学信息。不同种类的地质信息在表现形式方面有着较明显的差异,为提高信息采集的工作效率和数据信息质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要求工作人员依据相应的规范要求,对复杂的地质信息进行科学的划分和管理,从而降低数据信息采集难度,提高数据信息综合治理,实现GIS系统真实效用的有效发挥。针对地质信息元数据而言,在其整理利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内容和基本特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实现基础应用范围上的优化处理,提高元数据信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数据信息作为数据库的基础组成,其真实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数据库的建设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在数据采集阶段,需重点把握上述几点控制内容,以满足数据库建设的实际需求,确保数据信息质量,为GIS系统的后续应用,创建良好条件。

2.2注意保持信息标准的统一化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GIS系统可以实现有效地信息共享功能,因此在地质勘察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资源部规定的行业信息标准进行操作。目前,我国国土资源部已经具有了1:500000信息标准,同时正在建立1:200000的数字化空间数据库。应用统一化信息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信息数据的共享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基础劳动。另外,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超出规范范围内的特殊信息,即可实现对标准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2.3注重对空间数据库的不断完善

就GIS系统在地质勘察领域的应用体系而言,空间数据库占据核心地位,是综合分析多源地学信息和各类信息查询检索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只有工作人员不断完善空间数据库,提高空间数据库的综合质量,才能为GIS系统的实践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发挥出GIS系统的实际效用,提高地质勘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数据采集阶段,应根据相应的标准对基础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类,根据数据信息基础特征完成对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以满足空间数据库的建设需求,提高空间数据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4注意选择合理的综合分析方法

空间分析模型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GIS系统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效果,通常情况下,空间分析模型越合理,矿产资源预测的成功率越高。在GIS系统实践应用过程中,空间分析系统可实现多种基础数据操作功能,具体包括属性分析、空间分析、二位模型分析、数据检索、以及三维模型分析等,工作人员应在综合考虑应用需求差异、矿种差异以及矿床类型差异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空间分析方法,并相应完成空间预测模型的建立工作,以优化GIS系统应用效果。

2.5注意相关专家的经验积累

GIS系统的实践应用,为地质勘查专家提供了更加先进、高效的评价工具和信息处理手段。因此,相关专家应充分认识到GIS系统的工具性,应用其现代化技术优势实现对多源地学数据集成化管理,降低模型建立难度,提高空间数据分析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科学取舍、设计空间数据库、以及建立和优化空间模型等实践操作环节,不断积累自身专业经验,从而实现GIS系统的有效应用。

3GIS系统应用注意事项分析

GIS系统的实践应用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具有基础性、持续性、多学科性特征,为进一步提高GIS系统的应用效用,相关工作人员在正式系统开发前,应对系统的目标用户、开发目的以及具体功能进行确认,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和完善。此外,地质勘察人员应优先在地学资料丰富、成矿地质良好的区带进行GIS系统试点应用,不断积累GIS系统的应用经验,以建立系统、完善的GIS系统应用标准,促进GIS系统更加广泛的应用发展。

综上所述,GIS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地质勘察找矿工作,可有效提高数据信息采集效率和数据质量,从而优化地质勘察找矿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相关单位应全面重视GIS系统的实践应用,从数据质量控制、空间数据库优化设计等方面入手,规范GIS系统应用行为,以提高GIS系统的应用效用,促进GIS系统的进一步应用发展。

作者:路明亮 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

参考文献

[1]曹昭.GIS在地质勘查找矿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6(11).

关键问题范文篇7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传递函数;系统类型;数学模型

1引言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电气等工科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强,物理概念多,数学推导过程复杂[1]。如果以传统教学方法构建课堂,势必会导致学生滋生抵触情绪,对于关键问题概念模糊,影响课程学习,最终自暴自弃只求通过期末考试,达不到工程教学的目的。本文以开闭环、误差传递函数,系统类型,典型数学模型之间转换关系三个易混淆关键问题为研究对象,利用举例、专题教学、课程讨论等教学方法开展课程学习,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清关键问题的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主线,开展后续课程学习。

2开闭环、误差传递函数

2.1开闭环、误差传递函数概念分析

闭环控制系统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C(s)为被控量,R(s)为给定信号,B(s)为反馈量,E(s)为误差信号,D(s)为扰动信号。开环传递函数定义为反馈量与误差信号的比值,根据定义可写为式1。闭环与开环概念不同,需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给定信号R(s)作用时,忽略D(s),可将图1化简为图2,由图2可得此时闭环传递函数为式2。当扰动信号D(s)作用时,忽略R(s),此时一定要明确输入信号为扰动信号。以此为依据,可将图1化简为图3,由图3可得此时闭环传递函数为式3.误差传递函数与开闭环最大的区别为其输出信号为误差信号,与闭环传递函数类似,也需分两种情况讨论[2]。当给定信号R(s)作用时,忽略D(s),可将图1化简为图4,由图4可得此时误差传递函数为式4。当扰动信号D(s)作用时,忽略R(s),可将图1化简为图5,由图5可得此时误差传递函数为式5。

2.2开闭环、误差传递函数举例分析

取G1(s)=2/(s+5),G2(s)=5/s,H(s)=2,D(s)=-1(t),代入图1可得图6。由图6可容易求出G(s)=10/(s2+5s),由式1可得开环传递函数Gk=20/(s2+5s)。由式2、式3可得给定信号R(s)作用时与扰动信号D(s)作用时闭环传递函数分别为Φ(s)=10/(s2+5s+20),Φd(s)=(s+5)/(0.2s2+s+4)。由式4、式5可得给定信号与扰动信号作用时误差传递函数分别为Φer(s)=(s2+5s)/(s2+5s+20),Φed(s)=-(s+5)/(0.1s2+0.5s+2)。在实际工程中,若所给结构图与典型结构图形式不符时,可利用结构图等效化简将其化为典型结构求解相关问题[3]。开闭环、误差传递函数概念对后续课程学习至关重要,经过对概念深入剖析以及例证法练习强调,学生基本可以掌握这一易混淆知识点。

3系统类型

自控理论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控制系统稳态误差分析、伯德图绘制等知识点往往基本概念清楚,但实际应用易出错[4]。究其原因,是与之相关的系统类型相关概念掌握薄弱。在因式中常数项为1的前提条件下,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一般式可写为式6。式中,常数K即为系统开环增益;系统类型数或称为无差度为积分环节个数v;v的个数直接对应于系统型别,如v值为0,1,2分别对应为0型、Ⅰ型、Ⅱ型系统。Ⅲ型及更高型别系统在控制工程领域一般不会出现,故我们仅研究Ⅲ型以下系统即可。设系统1、系统2开环传递函数分别为G1(s)=7/[s(s+1)],G2(s)=(s+1)/[s2(s+2)]。将系统1开环传递函数G1与式6对比,可发现其符合一般形式,可直接判断其是开环增益为7的Ⅰ型系统。对于系统2,经过与式6对比,发现其不符合一般形式。将其传递函数除以2得G2(s)=[0.5(s+1)]/[s2(0.5s+1)],此时符合一般形式,容易判断系统2为开环增益为0.5的Ⅱ型系统。以概念分析加例证分析后,学生对于这一易混淆知识点基本能够掌握,为后续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典型数学模型之间转换关系

自控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特别是关于数学模型的定义以及分类,由于定义抽象,大部分学生概念模糊,影响对于课程的学习[5]。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可分为时域、复域、频域三种,比较重要的是时域中的微分方程、复域中的传递函数、频域中的频率特性。学生在课程后半段学习接触到频率特性时,往往概念模糊,难以与所讲传递函数建立联系。频率特性定义为稳态输出与输入复数之比,经过进一步分析可得式7。分析式7可以清晰传递函数与频率特性之间的联系,结合课程中微分方程与频率特性、传递函数关系,可将三种典型数学模型之间转换关系总结为图7。典型RLC网络微分方程为式8,由图7将式8中所有d/dt对应为s,结合传递函数定义可得式8所对应传递函数为式9。将式9所有s对应为jω可得其频率特性为式10。将式8所有d/dt直接对应于jω,结合频率特性定义同样可得式10。这也间接证明了图7所示三种典型数学模型之间转换关系的正确性。对于这一关键问题,利用图7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清典型数学模型之间关系,更好的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

5结束语

本文以例证、专题教学、课程讨论等教学方法开展了自控课程开闭环、误差传递函数,系统类型,典型数学模型之间转换关系三个易混淆关键问题课程教学。经过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不仅对三个易混淆关键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印象,理清了课程知识主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2]刘宏业,杨晖,陈晓荣,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7):234-235.

[3]赵月容,史丽萍.“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2):5-6.

[4]施建中.自动控制系统仿真在《现代控制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9(6):61-62.

关键问题范文篇8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分词;机器学习;语言学

一、针对于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含义的分析

语言是人传递信息的关键因素,其本身的复杂性与语言描述外部世界的复杂性,表明机器理解语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说要采取有效手段促使消除语言和交流障碍的信息化,从而通过算法和数据模型处理来达到自然语言处理的目的。所谓自然语言处理,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篇章理解,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能够更好的研究和实现人和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手段。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学的分析研究有着深远的联系,但是也同样有着一定的区别。对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不是单一的研究自然语言,而是在研究自然语言的基础上来研究和实现自然语言通信的计算机系统。通过大规模的数据训练机器,使机器掌握自然语言间的规则,进行准确的处理与翻译。自然语言处理问题主要包括了对计算机和人类思维的学习,但是翻译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从简单智能到相对信息化问题的过程,在处理中存在对各种特殊的常识处理存在匮乏的因素,也就导致出现一些语境分析不透彻的情况发生,进一步也将会影响相应的处理结构[1]。

二、针对于中文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结合的分析

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就是对汉语中的汉字等自然语言处理翻译的过程,当前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对自然语言处理信息化的研究力度还不够深入。这是由于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相比于英语等有天然分隔符的语言,难度更大。例如,界定单词边界的词法分析任务,也被称为“中文自动分词”的任务,是中文语言处理的首要步骤。其中,新词发现、歧义切分等关键问题又是基于对语言的理解之上的。下面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的基本现状,首先我们根据以GATE为基础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展开分析。由于以GATE为基础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语言工程学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从而一些关于工程学的语言行为就都是能够专业化进行衡量的。在经过自然语言处理以及人工交互的处理以后,能够更加全面的构成相应的软件和应用,最终再通过计算机语言学中的各种工具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可预测性来完成进一步的设施组织[2]。

三、针对于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关键问题的分析

中文自然语言处理主要体现在中文自然语言信息主题知识获取瓶颈处理上,因为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的领域以及时间的处理、对机器翻译的知识性等都应当进一步结合这种模式的深度和难度,最后完成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的传统信息知识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应当根据语义网来更加直观的分析系统规划的各个流程,然后依据适应性来适当增加对中文自然语言有关知识的系统支持和关注。相关人员对中文自然语言信息统计机器翻译模型顺利的开展和完成统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对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手段提供更多的关注,根据当前的翻译系统来选择一种比较相近的编码过程,进而专业的推出解码的主要法则。中文自然语言信息统计要合理的从处理技术的应用中体现出来,在信息理论模型当中完成噪声处理复杂问题。除此之外,在面对中文自然语言信息处理其他一些问题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采用中文自然语言信息聚类处理来完成的,在当前现有层次的算法的基础上合理的来对平面分割算法等手段进行利用,最后通过有效的结合算法性能共同完成分析过程[3]。

四、总结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已经意识到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的结合问题也将会面临大量的知识成本,这就要求从中文自然语言的处理、发展历程以及传统处理手段等来进一步对建模的核心问题完成相应的处理。针对于不同类型的限制条件和因素最大限度的达到最优的处理效果,并且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来进行中文自然语言信息的处理,最终实现更精准的效果和目的,更好的推动中文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征文通知[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2):12-13.

[2]第五届国际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暨第24届国际东方语言计算机处理会议(NLPCC-ICCPOL2016)[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11):111-113.

关键问题范文篇9

关键词:营销管理;企业;发展;对策

企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与营销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营销管理认为,市场营销内容包括了实施过程、分销、服务、定价、销售设计、货物促销等,其目的在于实现与个人或者组织之间的交换;而对企业自身以及产品的介绍则可通过业务员、广告、媒体、互联网等途径来实现,让消费者接受与认可产品,产生购买行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产品的发展与更新也非常迅速,因此企业营销管理要与当下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就必须进行营销理念与营销手段的更新,加快企业现代化营销管理。

1企业营销管理的价值

企业营销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营销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从营销角度上看,企业可分为销售型企业与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企业。销售型企业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商品经营、达到盈利目的,由于无工厂、无生产环节因此没有生产管理,这类企业管理的内容是销售、服务与市场,以及品牌和市场价值。后一种企业包括了人的管理、物的管理与生产管理,最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其次,营销管理是对未来市场与品牌发展的管理。营销管理中品牌管理是重点核心内容,品牌内涵很多,需要积累、演化与包装,同时也需要市场的证明,这个证明的过程也就是品牌管理过程。此外,营销管理也是对管理者抓矛盾能力、企业战略定位与市场操作能力的考验,在重视市场营销的同时,重视营销管理的发展。

2我国企业营销管理的关键问题

2.1企业营销管理职能缺失

眼下,我国企业对营销管理都给予了更高的重视,但是在正式的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过程性,而且局部性和局限性明显,这导致企业营销管理出现了严重的职能缺位现象,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例如,营销管理作用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则会严重影响职能的有效性,并且影响营销管理计划,各个部门的有效资源无法整合,以至于导致营销部门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处于孤立状态。

2.2营销管理理念淡薄

在传统生产与销售理念的长期影响下,现代企业实施营销管理理念较为淡薄,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者无法深刻体会市场与生产及销售之间的相关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得以发展,就必须实现理念与思维模式上的根本转变,了解并掌握市场需求,有效地控制市场份额,进而使企业得以在竞争中稳中求胜。

2.3企业营销管理方法相对滞后,缺乏创新性

当下企业多表现为对营销部门缺少重视,这使得企业处理信息的能力较为低下,无法及时地收集有关的营销决策的信息,导致企业营销效率较低。甚至有部分企业并没有对营销决策信息进行收集,仅仅凭借营销经验做出营销决策,以至于营销决策缺乏准确性。当前我国企业的营销管理方法还相对滞后,无法满足企业整体与全局的需求,导致营销表现出较大的局部性和局限性。例如,大部分的企业多采用打折或者降价的营销手段,通过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然而忽视了服务等其他的竞争元素,导致营销手段单一,企业竞争力薄弱,无法脱颖而出。2.4品牌营销观念淡薄当前,大部分企业仍然受到传统销售思想的束缚,花大力气在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上,而品牌营销观念则比较淡薄,甚至是缺乏品牌营销观念。尽管部分企业对品牌建设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但在品牌营销上的资金投入并不够,并未实现真正的品牌营销,影响企业的营销管理。

3解决我国企业营销管理问题的策略

3.1积极更新企业营销管理观念,创新企业经营手段

伴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需求对企业的生产与销售产生了越发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转变营销管理理念,让传统的产量、销量与利润营销观念转变到满足市场需求的观念上来,并将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本企业的生产目标与经营管理基础,对市场需求做出调查,掌握其动态变化,收集相关决策信息,让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对企业而言,应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营销,将产品价格、售后服务、促销活动等产品相关信息在该平台上,并配上相应的图片、视频短片等,提高企业营销的效率。

3.2对资源进行整合,最大程度发挥营销管理作用

首先,重视部门联席会议,并定期举行,使各个部门之间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深入探讨企业效益问题与营销方案,实现集思广益、精诚合作,提高企业营销效率。其次,建立起营销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机构,以共同确立企业的发展进度、发展目标与终点。例如,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抽调各个部门的人员,在工作中密切地配合,对产品的效益做出评估并改进,让各个部门管理职能的均衡性发展。此外,要加强对营销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确保营销团队有迅速的反应,促进企业的发展。例如,中兴通信公司,通过把设计、生产和销售三个部门的人员组成临时项目团队,实现了企业销售业绩提升。

3.3让品牌管理推动营销管理

企业营销管理中品牌管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做好企业品牌管理也能够有效地推动营销管理水平。企业品牌管理指的是对品牌战略、品牌识别系统、品牌架构的管理,抓好品牌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在品牌战略上,对品牌构架进行优化,加大力度进行品牌管理。二是在品牌识别系统的构建上需要体现企业核心价值,并将其作为企业目标引领企业营销活动。三是在品牌树立后,根据消费者与市场的需求对企业品牌做出理性的扩张、延伸,将品牌资源、品牌效应作用最大化的发挥,获得更大的利润。四是要对各项品牌资产进行科学地管理,积累品牌财富,创造最大的价值。

3.4对企业不合理的营销开支进行严格控制

粗放式的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实现企业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而企业营销管理中对不合理营销开支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加强营销管理,严格控制营销开支:一是对营销成本实施目标管理,将企业营销成本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与各个责任人以及营销的不同阶段,将营销成本具体化到各个环节。二是对企业销售费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销售费用的管理包括了对销售人员报酬、差旅费培训费、招待费、公关费用、广告费用管理制度。三是健全审查制度,对销售费用进行审核审查既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同时也是相关部门管理人员、销售领导与企业管理者的工作,需要提高重视、认真对待并层层把关。四是要对销售业绩考核体系进行完善,销售考核体系包括了销售量、增长率等硬性指标,同时也包括了对实时营销费用的控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体系、预算考核体系有利于销售人员在关注销售额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销售成本。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预算考核体系增加节省开支140279976元/年,相应的工作效率提升57.33分钟。当前,我国企业营销管理的观念与品牌营销意识还较为薄弱,加上营销管理手段的落后、营销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对企业的营销管理、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企业需要及时的转变营销管理方法,实现营销手段上的创新,加强企业品牌营销建设,以市场与消费者需求为向导,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黄颂贤 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慕珊珊.浅析我国企业营销管理问题与策略[J].经营者,2014(6).

[2]陆璐.如何加强我国企业的营销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

关键问题范文篇10

关键词:化纤企业;设备管理;关键问题

1化纤设备管理概述

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设备管理是一个关键环节,设备质量高低、维护成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化纤产品的质量,也关系到整条流水线的生产效率。尤其是当前化纤生产流水线在原料、产品、生产方式上已经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更应当对设备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以探寻优化生产的新路径。设备管理工作涵盖生产设备的方方面面,所涉及的问题具有多样性,但无论如何开展细化的设备管理,都必须依托于强大的、具有实践价值的设备管理制度,以清晰化、章程化、明确化的制度引导,来实现设备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必须将定期检查常态化,从而保障规章制度的有效贯彻。由于化纤行业的生产特点,其所使用的的设备不仅仅局限于专业化的化纤生产设备,还需要大量的辅助设备来保证流水线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予以统筹管理,确保把握每一台设备的具体状态,保证其均与化纤企业的生产需求契合,只有这样才能为科学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了切实贯彻科学管理理念、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注入活力,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结合跟班管理、日班管理、科室管理、全员管理五个关键层面入手,同时以严格的劳动纪律为基础,做好化纤设备管理工作。

2化纤设备管理的关键

2.1跟班管理。要想确保化纤设备管理的实效、使得每一台设备都能符合生产及整体企业战略的需求,就必须坚持跟班管理这一基本工作,实时把握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及变动状态,从而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转。在实践中,专业维护人员应当坚持设备问题“事无巨细”的原则,通过巡回检查、重点监督的方式,及时了解生产设备的实际情况,对于其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均要进行针对性的完整检修,不能因为问题过小而忽略其对于设备及整个生产流水线的影响,也不能已经发现问题却因为“害怕麻烦”而耽误检修。除此之外,由于化纤企业的生产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连续性特点,因此,维护人员在巡回检查时,应按照相对顺序,采用听设备运转是否有异响、观察设备状态是否平稳、测量设备参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闻设备是否产生异味等方式,同时结合生产一线工人反映的具体情况,依照顺序进行逐台巡查。在巡查过程中,既要依靠工作经验提高检查效率,又不能过于主观臆断,对于无法准确判断的设备,要用过精密化的测算了解其现有参数,再严格对照前定的设备标准,对照其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对于出现不一致的状况,要进行及时检修,对于其中的复杂问题可以寻求专业工艺人员帮助,确保各个设备能发挥最大化的生产价值。最后,在每次的跟班管理结束之后,都应当将本次过程记录在工作笔记中,尤其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标注,为之后的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参考。2.2日班管理。日班生产是化纤企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此时配备的生产人员较为集中,且设备的使用率较高,因此需要完成对设备的综合管理工作。对于设备管理人员来说,日班管理必须以全面化的视野看待设备状况,不能选择性地进行管理、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具体层面,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日班管理的任务量较大,因此如果管理人员配置不当,就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忽略问题的状况,可以落实责任包干的工作方法,提前划定每一位管理人员负责的具体机台,让管理人员在工作前就已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从而在后续工作中以强烈的责任意识进行设备管理,同时,这种责任包干的方式也能使得设备管理人员充分熟悉所负责的机台特点及运行状况,因而在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加“得心应手”,提高管理效率。当然必须注意的是,虽然责任包干强调负责人做好个人职责内的管理工作,但也不能将各个负责人之间的工作割裂开来,而应当认识到其在化纤生产流水线中的协同作用,要强调合作意识与配合能力。对于一些依靠个人无法应对解决的设备问题,可以动用集体智慧进行有效解决。在责任包干的方式下,为了切实保障工作成效,还应当配套健全的考核体系,让管理人员工作时有所遵循,强化专业意识,对其后续工作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除此之外,应当以完善的管理档案形成对化纤设备日班管理工作的支撑,从而把握好设备的近期状况、具体问题以及使用寿命,为后续的保养、修理、更换提供参考。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化纤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中的易损件,对其进行及时检修与更换,将其对整体生产过程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日班过程中化纤企业所配备的技术力量往往较为集中,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工作任务、提高管理强度,集中人力与技术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状况进行“攻坚克难”,从而保障整体流水线的稳定运行,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2.3科室管理。科室是化纤企业下属的具体工作部门,因此,必须承担起对化纤设备进行管理工作的责任。科室管理依托于日班管理与跟班管理的基本形式,以更加综合的方式对其中出现的管理问题与相关状况进行指导性的优化。在跟班管理及日班管理发现设备问题后,科室应当组织力量在第一时间予以检修支持,同时应当做好备台工作,避免因工作疏忽或是主观“图省事”而把备台的零件直接当成设备备用件利用的情况,对于拆解下来的备台工作件进行第一时间的完整检修。化纤企业的基本方式多机台、多设备的联动生产,这就要求各职能科室必须加强备用件的管理工作,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完成及时调动。近年来,化纤企业生产工艺及相关设备的优化、国内外设备的制造水平加强,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更加要求保障其备件的储备与及时调动,避免停工这一消极状况的产生。由于科室管理具有综合性,因此应当以更高的视野看待管理工作,要及时的将耗能大的设备进行更新、对先进的设备进行引进,增加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节省人工的支出。2.4全员管理。化纤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众多、机器设备数量大,因此在设备管理中,应当动员全员参与设备管理,切实提高设备管理实效。全员管理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集中人员力量,使得全员参与到设备的生产、维护、检修中去,有利于构建及时化、零死角的设备管理体系。在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一线工人是直接接触设备的主体,对于设备的各种情况往往最为了解,因此更能及时、有效地发现设备运行的问题,动员一线工人形成参与设备管理的概念,有利于设备问题得到最快的检修与维护,从而将因设备问题而产生的生产停滞的几率降到最小。化纤企业应当定期开展针对于一线生产人员的设备管理培训,为其补充设备管理及维护的相关知识,从而发挥好一线工人在设备管理中的力量;同时,对于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的一线生产工人,应当设置其一套公开透明的奖励体系,为其在后续工作中继续落实设备管理的相关要求提供正向激励。2.5以严格的劳动纪律为基础。化纤企业的设备管理必须依托严格的劳动纪律。在生产过程中,其所应用的设备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内部结构和运行状况相对复杂,且问题往往是意外发生相对突然,因此设备管理工作呈现出明显的“忙闲不均”的情况,往往使得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运行整体稳定时,“无所事事”,为了消磨时间而去玩手机、看杂志、四处闲聊,使得工作呈现出散漫的状态;而在意外发生时,设备管理人员往往不能迅速从“散漫”状态中恢复过来,严重影响检修及维护工作的及时开展,也很容易引发一些错误的管理操作。针对这一情况,化纤企业除了需要定期开展务虚工作会议,让管理人员形成强大的工作责任感,还要配套一些制度明确、奖惩措施清晰的纪律体系,从而最大程度保障设备管理人员始终以积极的状态做好相关工作。

3结语

做好设备管理对于保障化纤企业的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当以严格的劳动纪律为基础,把握好跟班管理、日班管理、科室管理、全员管理等关键工作,为稳定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星,任文娟.化纤设备管理关键问题探讨[J].时代农机,2018,45(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