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意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5:40:13

工作意见

工作意见范文篇1

一、完善三大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是完善村级老龄委和老年协会,老年体协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将退居二线的村干部及离退休的老干部,充实到老龄干部队伍中来,切实提高老龄工作能力和水平,今年将主办两期培训班,提高村居老龄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并组织开展老龄干部看工业园区、看埭头、看活动。不断增强老年人建设美丽埭头的信心。其次是完善镇、村(居)二级工作组织网络,不断提升村(居)级组织养老服务站建设,增强老年协会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另外是完善动态化信息管理制度,以2012年建立的老龄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全镇老年人实现常态化的信息管理。

二、以人为本,做好几项具体工作

1.根据市老龄委工作意见精神,在全镇做好70岁以上贫困、空巢老人安装呼叫救助一键通服务工作,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急救求助等服务,提升为老服务体系建设质量。

2.全镇推进“敬老文明号”的创建工作,凡涉老部门、为老服务组织都将参加全国“敬老文明号”的创建,并根据省市创建标准对号入座,拓展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

3.强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在抓好省级3A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完善和巩固工作的基础上,典型引路,新增创建2-3个省3A级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村级“关爱之家”的创建工作。

4.继续推进老龄工作规范化示范村(居)创建,严格按照市老龄工作规范化示范村创建标准和要求,完善台帐资料,加强活动室建设和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5.深化爱心助老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失独、空巢、残疾、高龄老年人为居家养老服务站志愿者服务对象,并组织低龄健康老人和社会各界人士定期展开志愿者服务活动,使为老服务与建设美丽埭头融为一体。

6.加大力度营造氛围,围绕26个敬老日,组织展开百名老人看埭头,百名老人谈发展看变化等系列文体活动。在全镇开展读敬老书、做敬老事、写敬老文的教育活动。并利用农家书屋、老年学校、人口学校、成人教育等场所传授孝道文化,同时协调各级关工会组织在中小学开设孝道文化传承教育课,在全社会营造助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7.积极做好老年维权工作,共建和谐老龄年。今年将《老年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为各老年协会学习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惠老政策,创新助老机制,加大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力度,用实际行动托起老年人幸福的晚年。

工作意见范文篇2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科学防控的原则,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即在现状防洪标准内,确保水库不垮坝,确保河道、塘(池)不决口、城镇不受淹;在遭遇自然灾害时,确保抢险队伍按时准确到达指定位置;遭遇超标洪水时,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加强对重点库、塘(池)防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尽最大可能减少灾害损失,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工作

(一)抓好防汛责任制的落实

各村(社区)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应对突发险情、灾情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坚决贯彻县委、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防汛决策部署,按照“安全第一、常抓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指挥、监管体系、防汛抢险队伍,建立健全防汛机构。全面落值班责任制、技术责任制、领导带班制度等各种防汛工作责任制。坚决克服各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工作。汛期要确保24小时专人值班。防汛责任人要亲自上岗到位,切实履行职责,督促落实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保证汛情发生时能立即启动防汛预案,有序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二)修订完善预案,开展防汛演练

各村(社区)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尽快科学修订完善各类水利工程、低洼场镇、重点堤防的防汛抢险预案,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防御方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对本村(社区)的重点防汛部位制定汛期度汛计划,明确责任,落实专人负责,结合本村(社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防汛演练。

(三)抓好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

各村(社区)要建立和完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做好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及时补充更新。积极向上争取防汛抗旱物资的匹配,争取财政投入,有计划的购置和更新防汛抗旱物资,确保受灾时拉得出、用得上。要加强防汛应急信息的管理,确保防汛抢险通信畅通无阻。

(四)抓好防汛安全检查

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各村(社区)要按照镇人民政府防汛工作意见的要求,结合本村(社区)的实际,认真开展防汛抗旱安全工作的检查,做到不走形式、不留死角、不存隐患、确保检查质量。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督促落实,防窜于未然。各村(社区)将检查情况于2014年3月15日前报镇“三防一抗”办公室。

(五)抓好汛期值班工作

各村(社区)在防汛期间,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防汛信息准备确、及时、快速传递。特别是国土、水务、民政、教育、交通等部门,以及水库、水电站、重点工程项目的村(社区)要认真履职防汛责任,严格值班制度,保持信息畅通。值班人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全面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动态,遇有重大、突发险情和灾情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坚决杜绝迟报、漏报和瞒报的情况发生。在紧急情况下,要实行全员值班责任制,确保险情及时有效处置。

(六)严肃纪律、确保防汛工作落到实处

工作意见范文篇3

年全镇的老龄工作必须以党的十七大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老年法》、《实施办法》积极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老年人的工作,积极推进村级老年协会和老年体协会规范化建设,切实开展老年文化教育体育活动,为我镇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为此,提出年老龄工作意见。

一、突出老龄活动的开展

1、要继续健全村级老年协会和老年体协组织,配强领导班子,配齐工作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制度,使之能正常运转。积极开展村级老年协会和老年体协规范化建设,力争2-3个村的老年协会达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小康型老年体协村的要求。

2、要继续抓好村级“星光老年之家”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村“星光老年之家”活动室阵地,广泛发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巩固夏盖山村、世海村、联合村、珠海村、敬老院、老年电视大学。继续巩固世海、兴海、珠海、镇东、联合、丰棉、丰富、夏盖山村“星光老年之家”创办成果的基础上再新办新河、镇海村老年星光之家。

3、要继续抓好“老年节”活动。对孤寡老人进一步做好集中供养工作。对特殊困难老人进行生活补助,对9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进行上门慰问,对70至80周岁的老人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慰问,继续抓好老年人优惠政策的落实。

4、要继续抓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的优待证发放工作。协助民政办做好对70周岁以上老年人IC卡的发放工作。

二、突出老年人维权工作

1、要继续抓好《老年法》、《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教育,提高全面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2、要继续开展“二法”自查,重点落实老年人赡养,住房和医疗问题。

3、要继续开展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严肃查处虐待、遗弃、迫害老年人的重大案件,杜绝非正常死亡情况的发生。

4、要继续配合镇卫生院对全镇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从而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健康关心。

三、突出老龄工作的宣传

1、要继续突出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和老龄工作中有关法律、政策,把思想统一到《决定》的精神上来。

工作意见范文篇4

1、播种基础

今年全区二麦实种面积178032亩,其中小麦138634亩,占77.9%,大麦39397亩,占22.1%,受“三秋”期间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致使水稻无法及时收割,二麦播种大面积推迟,造成今年我区二麦播种基础总体来说比较差,具体表现为:

①播期延迟,据区农办统计,11月20日前播种面积29470亩,只占应种面积的16.5%,而11月20日后播种面积高达148562亩,占到83.5%,比去年同期增了37.6个百分点。

②播种质量较差,今年由于雨水较多,致使田脚偏烂,不利于机开沟,因此,沟系配套工作迟缓,据抽样调查,沟系配套面积仅为41.9%,同时,沟泥碎土覆盖工作没有及时跟上,致使存在大面积的露籽麦,从而影响到二麦的正常出苗。

③免耕面积比例高,全区免耕面积高达164295亩,占92.2%。

2、当前苗情长势分析

今年我区二麦长势总体表现苗数偏少,分蘖及未出苗面积比例高,对明年二麦争足穗、夺高产增加极大难度,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①未出苗面积比例高,11月24日至今连续一个多月未下雨,致使晚播田块难以出苗或回芽死,据抽样调查数据,正在出苗面积为61200亩,占34%,尚未出苗面积为50982亩,占29%。

②早播田块烂籽烂根现象比较严重,部分田块则长势过旺,今年早播田块由于田脚偏烂,沟系不配套,致使烂籽烂根现象比较严重,基本苗减少,据“冬至”苗情考查汇总,基本苗比去年减3.24万,部分田块则长势过旺。

③发苗差,由于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目前稻茬二麦基本尚无分蘖,致使今年冬前苗数严重不足。

二、下阶段田管工作意见

今年二麦生产形势十分严峻,要应充分认识到今年秋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切实抓好前田间管理、以促全苗,保春发、争足穗、力争夏粮产量少受损失为中心,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区别苗情、肥情,普施、重施苗、腊肥。

针对今年二麦播种迟、出苗迟的特点,应适当增加前期肥料施用量,即苗、腊肥的施用数量,争取二麦尽快、尽早分蘖。要求麦子一生施肥量折纯氮18公斤以上;春前施肥量占一生总肥量70—75%;苗肥做到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并根据苗情做好肥料施用的分类指导工作。目前正处于出苗阶段和尚未出苗的麦田,应在麦子齐苗至1叶1心时普施苗肥,每亩复合肥30公斤:越冬期根据麦苗长势和土壤墒情补施平衡肥。已经出苗的田块,应根据前期施肥情况,在麦苗2叶l心前施好苗肥。前期肥料施用不足以及白地白种的田块,应根据土壤墒情采取连续促进的方法,在越冬阶段施好、施足肥料,促进苗情转化。对于少数播种早,绿叶偏多的田块,应在麦子叶龄4-5叶期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70克控苗。喷雾应均匀,严防重叠喷施。也可在麦苗5-7叶期镇压,防止麦苗窜长,减轻冻害发生。

2、清沟理沟,覆土盖籽,促进齐苗。

目前田间土壤墒情较为适宜,应积极组织劳力,做好沟系清理工作。对尚未出苗的麦子,应结合清理沟系,覆土盖籽,促进齐苗。

工作意见范文篇5

各区县教育局、直属学校:

年暑假将至,为做好学期结束工作,迎接并度过一个安全、健康、丰富多彩的暑假,现提出以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强化安全法纪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教育工作列为期末和假期工作的重要内容。

1、放假前,各校要集中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侧重交通安全、儿童食品安全、防意外伤害、防传染病、防中暑、防溺水、防火等安全问题,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特别要教育学生不到血吸虫病疫水区游泳,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救自护意识。

2、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在放假前进行一次校园安全工作大检查,认真检查学校的防火、防盗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杜绝恶性事故发生。暑假期间,各学校要落实值班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保证信息畅通。

3、各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对校园周边地区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

4、暑假期间,学校要对校巴车进行停运检修,并对驾驶员进行培训。杜绝将学校场地出租用于停放社会车辆,以及开展其他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活动。

5、要加强法制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在校生违法犯罪。对假期中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要有专人负责,全程管理,严防发生意外。

二、加强对暑假工作的领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让学生度过轻松愉快的暑假。

放假前,各校要向全校学生做好暑假生活动员,指导广大同学主动设计自己的假期生活。鼓励学生积极休息,有规律的生活、活动和学习。学校学生工作处(政教处)、班主任要主动了解、关心本校、本班学生的暑假生活情况。

有条件的学校,应定期开放校内的艺术、体育场馆、图书阅览室、网络教室等设施。要针对中小学生对网络文化的兴趣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文明上网,并积极参加暑期中小学生网络文明夏令营活动。市中小学艺术团、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应利用假期开展适当的艺术、体育训练。中小学科技教育基地、中学课外活动基地要有组织地开展夏令营活动。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和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

暑假期间,各校要合理安排假期作业,严格控制小学生每天书面作业的总量(原则上低年级30分钟、中年级40分钟、高年级1小时左右)。开放性作业(阅读、研究性学习、社区活动、参观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应成为假期作业的重要内容。高二升高三年级可利用暑假的三分之一时间,本着学生自愿、家长同意的原则开展补课活动。补课活动要避开高温天气,合理安排,并严格按标准收取相关费用。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对秋季进校的高一新生进行新课程实验的专门教育,可以让新生在开学时提前一周左右时间到校集中学习。职业学校要按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相关学生的实训实习活动,并由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三、提倡小学高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建立暑假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的互助活动。

暑假期间,各校可以按照社区、家庭住址或学生兴趣,以就近自愿为原则,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定期活动(建议每周1—2次)。合作学习小组的活动内容可以进行假期作业交流。开展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等。合作学习小组应制定活动公约,每一次活动有地点、有计划、有主题、有后记,活动情况应在返校日或开学后向班级做汇报。

四、为了加强对暑假工作的管理,及时了解学生暑期生活情况,各校应建立暑假返校制度。

各学校的返校日确定在月日、月日。返校时,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对学生假期作业、假期生活情况和思想情况进行了解,并给予积极指导。

五、各区县、学校要将高一新教材及时发放给教师,以便假期中教师学习,要认真组织教师参加高中起始年级教师的课改培训及其他各项市级培训。

同时,组织实施好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师培训。职业学校要组织专业老师到相关企业上岗实训。

区县教育局要加强对学校暑假期间工作的管理,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重大事故,要及时上报市教育局。如存在违规事件,要追究校长及相关当事人责任。

《2》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继续围绕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消除不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消除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全市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一)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政府建设,提高政府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进一步清理行政性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利用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各种渠道听取民意,改进政府工作。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核准制,健全登记备案制,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按照“市场化取向、政会分开、强化服务、依法监管”的要求,围绕解决政府与行业协会脱钩、行业协会与政府财产分离、公务人员在行业协会兼职等问题,适时启动行业协会改革。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加快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完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

(二)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以国家颁布的支持产业振兴规划为指导,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以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契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和保持稳定”的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力推进。对资产状况良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管理创新、加大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力度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对历史负担沉重、维持经营但后劲不足的企业,通过采取引资扩股、股权多元化及国有产权整体转让等方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对长期停止经营、资不抵债、盘活发展无望的困难企业,通过采取政策性破产、依法破产、低水平维持存续等方式,妥善安置职工,推动企业适时依法退出市场,确保社会稳定。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途径,进一步降低门槛、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和各类下岗人员创办企业和到非公企业就业,特别要支持大学和科研单位中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科研开发能力的人员创业发展。进一步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开放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完善金融、税收、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改善行政执法和司法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三)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发展。实施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扩大企业上市培育范围,充实上市后备资源库,做好重点拟上市企业上市的指导工作。协调、使用好省上市企业专项扶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积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改革土地供给制度,规范经营性用地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完善征地制度,强化市场对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制定引导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使用的政策措施,允许农村乡镇企业用地和符合城市规划的其它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以出租、入股、联营、转让等方式进入市场。消除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和分层性的问题。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强法制和舆论监督。

(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搞好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按照省里部署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覆盖全市的乡镇和新型农民社区(中心村)的规划修编,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在加强耕地保护的基础上,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抓好章丘市以金融改革为重点的“省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的工作。

(五)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增值税以及营业税、消费税暂行条例,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先保障农村和困难群体最急需的基本公共服务。一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把更多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办法,落实提高优抚对象补助、城乡低保、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政策,将在校大学生、依法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二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

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合理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三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和困难地区倾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全面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和新建改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政策。四是改革征地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

《3》城管局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核心,通过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提高安全管理本质水平,全力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努力把我局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上新台阶。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年,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一、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它始终贯穿到城管各项业务工作之中

在开展每一项工作时,都要考虑到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在组织重大活动时,一定要首先认真做好安全评估。在开展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与监理方和施工方签订安全责任书。在所有行政许可项目审批中,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强化安全监管力度。

二、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继续贯彻落实“天天巡查,一周一报,月月通报”的检查办法,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整治台帐,切实做到对一般安全隐患发现后立即整改,对重大隐患限期整改,做到整改责任、整改期限、整改措施、整改资金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隐患的跟踪督办力度,严格实行重大隐患逐项整改验收销号制度。

三、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

继续实行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度。认真落实与市政府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的各项要求,与各单位签订新一轮责任书,层层抓好安全目标责任管理的落实。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和责任追究。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实施考核奖惩。根据各单位的工作实际,制订安全生产年度考核量化指标,力求考核体系、方式创新,以发挥考核的科学管理作用,调动各单位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推行黄红牌警告制度,对辖区内发生伤人事故的的单位实行黄牌警告和责任倒查;对发生死人事故或较大事故的单位实行红牌警告和责任倒查,其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并对相关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

四、进一步完善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在新形势下取得新突破

我们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日常工作机制,重点完善安全员制度、安全督查制度、台帐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操作流程。要完善应急预案。对《深圳市城管局安全生产事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深圳市城管局防汛、防风、防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深圳市城管局道路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深圳市城管局垃圾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进行修订。各单位也要根据形势发展的最新要求,并结合本身的实际进行修订。

五、突出重点,抓好专项安全工作

进一步抓好防汛工作,认真治理山体滑坡的地质灾害,对易涝路段、易滑坡路段加强检查和加固。进一步加大对道路、桥梁的检查、检测力度,继续狠抓道路桥梁安全管理,确保我局所管理的每一座桥梁的安全。继续狠抓所属物业的消防安全,防止发生各类消防事故。进一步强化对高压容器、填埋场、受纳场、游乐设施的安全防控,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运行。进一步抓好爱国卫生工作,加强防疫病物资储备,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加强疫情防控,切实提高应对突发疫情事件的能力。

六、继续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增加安全保障力度

在每年度的财政预算中要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对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劳动保护。做好安全物资储备和安全防护工程、基础设施设备及技术装备建设,消防器材该换的要换,防护栏、防护墙该建的要建,设备该添置的要添置。

七、建设覆盖全局系统的安全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构筑安全管理电子政务、隐患排查整治、预案及应急管理、量化考核等综合信息平台,并能与市应急指挥中心、市三防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市气象中心等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保证安全生产信息准确、快速传递和应急救援能够快速启动。

工作意见范文篇6

一、项目要求

坚持高新追求、高端导向,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及外资等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既突出招选基地型、龙头型和创新型项目,又注重招选成长性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中小项目、传统产业项目。项目体量要求为,协议注册外资超800万美元或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落户范围为高新区、新区、农村经济开发区和大纵湖旅游经济区等开发园区(以下统称开发园区),重点向高新区、新区集聚,以支撑国家高新区创建。

开发园区招引项目的重点产业分别为:高新区围绕风电及高端装备制造这一主导产业,侧重招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项目,同步引进科研院所、研发机构、金融平台等配套项目,大力集聚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加快注入科技元素,提升高新内涵;新区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侧重招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消费、汽车服务等第三产业项目;农村经济开发区以台资项目为重点,侧重招引设施农业、种源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项目;大纵湖旅游经济区以景点建设为重点,积极招引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旅游开发,突出做好东晋古城BT招商和疗养中心、度假宾馆等配套项目招商。

二、目标任务

局领导班子成员、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局机关各科室、各执法大队、区环卫处年内为开发园区招引项目1个以上。

三、认定标准

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招商选资工作的意见》(都发〔2014〕2号)明确规定:每个项目只认定一个引资单位,与项目落户地不重复统计。新征地项目开工手续齐全且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投资合作协议约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在考核时即认定为成功引进。按照开发园区建设需要,经区招商选资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意搬迁至各开发园区的项目,考核时视同招引项目。房地产项目、区内其它异地搬迁项目不列入考核范围。农产品加工项目和外资项目的考核投资额按1:2进行认定,按实际投资额进行奖励。凡未完成为开发园区招引项目任务的单位,一律取消年度绩效考核综合奖参评资格。

四、奖励办法

(一)区级层面:对成功招引项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奖金由区财政拨付给项目落户的开发园区,由相关开发园区负责兑现。外资项目按照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0.8%、内资项目按照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0.7%进行奖励。奖金兑现与项目实施进度挂钩,外资项目分三次兑现,在注册外资到账时兑现20%,在设备进场安装时再兑现30%,其余部分在投产纳税后兑现;内资项目分两次兑现,在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入额达到投资合作协议约定的50%时兑现30%,其余部分在投产纳税后兑现。对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奖励标准“一事一议”。

(二)局级层面:协议注册外资超800万美元或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落户高新区、新区、农村经济开发区和大纵湖旅游经济区等开发园区的项目,经过区里考核被认定为成功招引,同时,局里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年度绩效考核综合奖的,对招引人员专项奖励3万元,并全额报销招引该项目而产生的工作经费;如没有获得年度绩效考核综合奖,只获得招商选资工作奖,局里对招引人员专项奖励1.5万元,并全额报销招引该项目而产生的工作经费。

(三)其他待遇:对成功招引项目的功臣,局里将作为推荐区级以上先进个人和新提拔后备干部优先人选。

五、推进措施

(一)强化责任意识。系统上下要牢固确立招商选资是全局性工作、重点工作和本职工作的观念,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各单位及局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本科室招商选资的第一责任人,要明确专人具体履行好工作责任,造浓招商选资工作氛围,通过上下共同努力,确保圆满完成招商选资工作任务。

(二)强化组织领导。局里成立招商选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落实领导小组决策部署,负责起草全局招商选资激励文件、年度工作意见和督查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组织召开招商选资和项目推进工作各类会议;汇总通报各单位及机关各科室招商选资工作进展情况。

工作意见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现代化苏南强市”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总体要求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中心,谋划和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充分调动、保护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2、坚持惩防并举、重在建设。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增强惩防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

3、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紧密结合我市实际,不断探索和完善防治腐败的有效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4、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紧密联系现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分解、考核和追究,有效防范和化解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工作规划的要求和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统筹谋划,奋力推进,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更加牢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比较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增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满意度有新的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总体水平走在镇江前列。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明确六大工作重点。

1、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初步建立拒腐防变教育的工作机制。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坚持开展在职领导干部和新上岗领导干部廉政教育集中培训,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在全社会建立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显著特征的廉政文化体系,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以深入开展“六进”示范点创建等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引领带动作用,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省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2、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党务公开工作,逐步在全市村、镇(区)、部门建立党务公开绩效评价体系,形成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完善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新路子;逐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大机制建设,体现“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探索镇局级后备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制度,为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参考;探索建立违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政策规定的查纠机制,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通过开展对各部门各单位现有制度执行情况“回头看”活动,编制各级反腐倡廉制度目录,加强反腐倡廉制度规划梳理;以制定落实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办法为手段,加大反腐倡廉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

3、强化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等重点对象的监督,不断创新和发展监督方式和形式,增强监督能力。加强对党的纪律、科学发展观、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规定等重点内容的监督;加强对干部任用、资金分配、公共政府投资决定、资产处置、资源管理等决策事项和司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等权力行使事项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监督,探索建立重大决策失误追究机制以及公共权力运行关键节点监控机制,逐步在全市重点部门建立权力运作内控机制,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作机制;建立全市招投标大市场,探索建立招投标市场廉政监管机制、招投标绩效考评机制和国有资产监管责任机制等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招投标集中监管对防止腐败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党、人大、政府专门机关、政协、司法和群众等各监督主体的作用,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

4、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加大源头治理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公推公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等制度,规范初始提名,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执行市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见规定,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完善电子监察激励机制,提高审批效率;坚持和完善市级行政许可职能部门“两集中、两到位”相关措施,探索建立行政行为评价机制,深入开展行政效能案例检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和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建立社会中介机构信用评价机制,培育、发展我市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投资体制、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

5、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治理,重点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涉农补贴、企业改制、安全生产以及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在全市推行“医德医风监督卡”建立健全医德医风考评机制;建立中小学“教育收费民主监督卡”制度,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的监管;办好“行风热线”,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认真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构建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6、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严肃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处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案件,严肃查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规划审批、医药购销等商业贿赂案件,不断改进办案方式和手段,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健全查处案件的协调机制,发挥查处案件的综合效应。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纪检监察资源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工作室和归口派驻工作室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合力。

四、方法步骤

1、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以系统论的观点和层级管理的方法,结合各自实际,从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六个方面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以各部门、各单位惩防体系建设为子系统,进而构建成全市惩防体系建设的大系统。

市委每年年初结合构建惩防体系工作要求,制定下发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分解意见,对工作项目、工作目标、责任部门实施定性或定量分解,同时,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构建我市惩防体系基本框架。

各基层党委(党组)要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和工作特点、职能,每年年初向市委提出构建自身惩防体系的年度工作计划、目标任务的报告;每年年底向市委报告本年度构建惩防体系工作任务推进和完成情况,构建具有部门特色和行业特点的惩防体系的基本框架。

2、具体步骤。今年年底,市委作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9-2010年工作意见,提出我市惩防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方法,明确今后两年工作的总体目标,初步构建*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2009年,按照年度上级纪委全会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市委下达2009年年度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推进落实,充实丰富*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2010年,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市委下达2010年年度工作任务,既抓好特色工作的落实推进,又抓好常规工作的巩固提高,有效发挥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六个方面的作用,力争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市委每年将对各部门各单位在构建惩防体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评估,通过会议交流等形式,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下一个年度惩防体系建设的工作方向。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全面领导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部署,加强检查,强势推进。

2、狠抓工作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的惩防体系建设任务,努力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其他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惩防体系建设推进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高全市惩防体系建设的整体水平。

工作意见范文篇8

一、充分认识涉农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涉农监测调查工作是中央宏观决策和农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事关“三农”工作的绩效评估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2015年涉农监测工作更是纳入对主要领导的直接考核。涉农监测调查包括生猪调出大县监测调查、产粮大县监测调查、贫困监测调查、退耕还林监测调查和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强化镇涉农监测调查工作,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争取上级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实现镇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涉农监测工作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

一是成立镇涉农监测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监测点所在村干部、监测调查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经发办,全面负责全镇涉农监测调查工作。二是各监测点确定专门的调查员和辅助调查员报镇涉农监测调查办公室备案,调查员、辅助调查员未经县涉农监测调查办公室同意不得随意变更。三是建立镇涉农监测调查工作定点帮扶制度,书记、镇长每年专题研究粮食及农民收入调查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工作2次以上,分管镇长到点访户每季度1次以上,乡镇统计站(经发办)人员每月到点检查指导工作1次以上,按要求推荐、管理,并指导好辅助调查员、调查户开展好工作。四是把涉农监测调查经费列入乡镇财政年度预算,并确保在季度后1周内发放到位。

三、强化涉农监测工作业务培训

业务培训是搞好涉农监测工作的首要前提,关系到能否获得准确科学的监测数据。加强对每一位监测调查员和记账户的学习培训,确保人人都能独立完成调查任务,保障各涉农监测调查相关报表、数据及时、准确上报

四、加快推进监测点产业扶持

加大对监测点的产业扶持,在涉农项目资金安排上重点向监测点倾斜。农技站专业技术人员要在产业培育、技术指导、科技推广等方面进行定点帮扶,确保满栽满插、不荒田荒地,切实稳定监测点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畜牧站要给予生猪监测点必要的养殖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养殖大户,鼓励户户养猪,确保监测工作有猪可数、有数可报。

工作意见范文篇9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为加强对我县农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农村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决定成立大足县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陈中举担任,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县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和任务是:负责全县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和任务是: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管理、协调、落实本地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乡镇、“文明村镇”、“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的考核范畴,做到消防工作与经济指标、社会管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制定当地村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规划、阶段性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措施;明确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农村消防工作中的责任,把村镇消防事业建设纳入财政预算范围,建立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村镇消防工作发展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季度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农村火灾形势,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村镇及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消防工作的实施情况,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切实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

各地村民委员会和驻村企业及各种经济组织要成立消防安全工作组,配备专(兼)职防火人员。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将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纳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组建义务消防组织,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公安、综治、民政、建设、农业、安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到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统一调用水源、装备、器械、通信等各种农村社会消防资源。综治部门要把消防工作纳入农村综合治理内容;安监部门要把消防工作与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一并进行部署和检查,协调解决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建设等问题;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制定工作措施,努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部门行业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二、摸清底数,试点引路,稳步推进农村消防工作

各街镇乡政府(办事处)要抽调专门力量,集中时间,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当地村镇(乡)消防规划、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分年度提出本地区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具体目标,包括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措施,报县政府备案。县里将按照《**市农村防火工作试点标准》和《大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防火工作的通知》(足府办发〔2004〕35号)要求,选择几个经济条件好、有一定防火工作基础、又便于推广的村镇作为试点,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按照发展目标逐步推开。

三、加强规划,狠抓基础,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村镇规划标准》的有关规定,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要把好消防规划编制源头关。各街镇乡在调整总体规划时,要特别注意补充和完善消防方面的相关内容,将消防规划内容纳入当地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并作出消防规划专篇,其内容和深度应符合《**市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要求。对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缺少消防内容的,应尽快补编消防专项规划。龙水、邮亭、万古三个城镇的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必须在2004年内完成,其余建制镇的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应于2005年6月30日前完成。对未经评审的消防专项规划或消防内容达不到《**市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要求的总体规划,县政府将不予批准实施。

各街镇乡政府(办事处)要本着“政府负责、落实规划、不欠新账、快补旧账、健全设施、加强管理”的要求,将街镇乡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之中,结合农村扶贫开发、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以及企业工业园区、示范园区开发建设同步实施;乡村也要把村民住宅及街镇乡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街镇乡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与村容村貌的治理改造同步实施。各地对以易燃建筑材料为主体、房屋连片集中、火灾荷载大的乡镇老街和村寨,要有计划地实施改造,从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和村民生活环境。国家重点镇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建制镇要立足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消防救援基地。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要结合农村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乡村道路、草场围栏、沼气工程、能源建设以及水电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与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和消防通讯等同步实施;凡设有自来水管网的乡村要设置消火栓,配备消防器材,同时发挥农业灌溉机械在灭火方面的作用,实现一机多能;缺水地区要修建消防水池,确保消防用水。

四、因地制宜,发展队伍,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灭火救援体系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类地方专职、镇(乡)企业自办及村办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是统筹城乡消防力量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扑救初起火灾、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各地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在农村形成以国家重点镇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建制镇专职消防队为中心,其他镇(乡)、村消防力量为补充的农村消防队伍网络,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被市里列为中心镇的要在2010年前建立起地方、企业或民办性质的专职消防队,在完成好执勤灭火任务的同时,从实际需要出发,可承担起消防宣传、培训、检查,以及治安巡逻、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的消防保卫等任务,实现一专多能,一队多用。2008年前,其他镇乡要因地制宜依托民兵、治安联防、保安等组织建立多种形式专兼职消防队,采用简易消防车、拖拉机安装水罐等形式,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以适应扑救农村火灾的需要。各行政村(居)委要普遍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由志愿人员轮流执勤的志愿消防队,配置手抬消防泵等灭火设施,充分利用灌溉机械作为灭火器材,以便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五、充分发动,广泛宣传,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各街镇乡政府(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广泛发动民政、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方面力量,把农村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四五”普法规划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创建文明村镇、评选文明户等活动之中,将消防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通过3—5年的努力,在我县广大农村营造一个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共同参与消防安全活动的良好氛围。

各街镇乡政府(办事处)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实效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习俗,指导农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增强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使村民做到“三懂三会”。要定期组织开展以少年儿童、老年人、妇女等群体为主要对象的消防自护教育活动,学习家庭火灾扑救以及安全疏散、逃生自救方法等,使农民群众掌握最基本的灭火和逃生技能。要制定《村民防火公约》,并悬挂上墙。在农民群众集中的学习室、活动室等场所增加消防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等宣传内容,在村内设置消防宣传板报或宣传栏,在村头、路口、房屋外墙上刷写消防宣传标语或宣传漫画。乡村广播站要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人民群众识灾防灾能力。要在各镇乡普遍建立一支以文化、广播、电影、法制部门人员为基础力量,志愿和义务消防人员参加的农村消防宣传骨干力量,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年内要在每个村至少培养一名专(兼)职消防宣传员,具体负责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校教学内容,并做到“教材、课时、教员、效果”四落实,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一个村庄的消防安全社会效应。

工作意见范文篇10

一、深化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增强统计工作的适应能力

(一)完善地区GDP核算方法。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计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改进地区GDP核算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82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统计局关于改进地区GDP核算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75号)文件精神,不断规范地区GDP核算方法,建立GDP核算下管一级和下算一级制度,加强对全市和各区、县(市)GDP数据时间和方式的管理。

(二)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要加大统计改革力度,进一步扩大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的运用领域,提高统计调查的时效性和数据质量,降低统计调查成本。大力推行基层单位统计报表网上直报,减少对统计数据的人为干扰。改革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反映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内容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常住人口等方面的统计制度。研究对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重要原材料、水资源消耗和土地使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统计监测,探索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三)开展服务业统计调查。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开展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做好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市委办发[2005]68号)文件的要求,务必高度重视,在人、财、物上给予保证,尤其是八大服务产业工作的牵头部门,要积极配合市统计局做好八大服务产业统计的牵头、协调工作,保证我市服务业统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市统计局要不断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准确反映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为加快我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

二、加强规范与管理,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

(一)强化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各级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的统计业务活动要依法进行规范管理。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业主等,都应按照“在地统计”的原则,依法如实向当地政府统计机构提供统计资料。各地对外公布社会经济地区统计总量指标,必须以上级政府统计机构审定后的数据为准。对政府统计机构未公开的数据,各部门及新闻媒体在使用前,必须征得政府统计机构的同意。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统计数据,应由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统一对外提供,防止数出多门,以维护统计数据的严肃性、权威性。

(二)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部门统计是国家统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依法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相互间的沟通协作,完善部门统计信息报送机制,畅通各部门、各行业协会依法向当地政府统计机构报送本部门、本行业统计、会计、业务资料的渠道。进一步巩固统计、工商、税务、质监、民政、编制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机制,为开展统计调查和行政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各部门制发统计报表和开展统计调查,必须依法报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审批或者备案。

(三)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要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意识,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巡查、检查等管理制度。要加强对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乡居民收入,价格指数等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数据质量的全程监控和评估工作,确保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信。

三、强化统计法制建设,切实提高统计执法检查水平

(一)深入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为契机,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形式,以《统计法》、《行政许可法》、《经济普查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深入开展统计普法教育和统计法制宣传活动,认真抓好“五五”统计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律意识,增强依法统计的自觉性,促使统计调查对象自觉接受统计调查,及时、如实提供和上报各类统计资料,为统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要进一步健全统计执法队伍,强化统计、监察、法制、司法等部门在统计执法检查中的配合机制,要加大经常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全面实施统计稽查和统计巡查制度。对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者,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予以查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阻挠统计执法检查。对典型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以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为统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三)切实维护统计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自觉遵守《统计法》、《浙江省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条例》和《浙江省统计违法行政处分规定》等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各级政府要支持和保障统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报告、监督的职权,对干扰统计工作,默许、暗示、授意、胁迫下属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决予以查处,追究其法律责任。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涉及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要依法做好保密工作。

四、夯实基层统计基础,不断提高统计的服务能力

(一)健全统计机构和统计网络。各区、县(市)政府要严格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和完善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2004]53号)精神,进一步理顺统计管理体制。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等6城区政府要做好区政府统计机构的单独设置工作。各乡镇(包括由乡镇改设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委[2001]19号)要求,设立财政统计办公室,配备与本乡镇统计任务相适应的综合统计员及专职统计人员。各街道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可参照乡镇设置统计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统计员。要明确社区的统计职能,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以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网络。

(二)巩固和完善统计基础建设。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照《杭州市统计基础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和《杭州市统计基础建设年活动验收办法》的要求,认真抓好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统计基础建设工作。市统计局要认真抓好对区、县(市)的检查验收工作,要总结经验,巩固成效,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把统计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

(三)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要着力推广应用杭州统计综合数据库系统,大力推进统计网上报表工作,不断提高基层企业网上报表的直报率,减轻基层统计工作负担,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各级政府要把统计信息工程建设作为政府电子政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尽快实现统计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贮的现代化。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为统计工作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要加强对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以整合、开发和管理好统计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