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情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3:49:50

革新情况

革新情况范文篇1

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

1.服务意识差。高校行政管理权力过大,直接导致学术权力萎缩,弱化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同时也使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轻慢、服务效率低下,有时甚至还出现有偿服务的不良倾向,严重影响阻碍了学术的创新与发展。

2.队伍素质不高。随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日益凸现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各级领导往往不太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在行政人员安排上,也不讲究科学性,随意上岗,这就使得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整体管理水平难以提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快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已刻不容缓。

二、高校行政管改革应树立全新理念、规划长远目标

1.树立全新管理理念。要想实现学校管理模式的根本转换,首先要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即提高学校持续创新能力,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优化组合高校内部资源;其次,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落实,保证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最后,实行竞聘上岗,任人唯贤唯能,增强行政管理队伍的活力。

2.坚持以人为本。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成败关键在于人,尤其是高校的领导者,领导得力,管理则有序,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努力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他们的工作方式和个性,让学校的每一个员工都得到认同,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质,爱校为家,爱岗敬业,有利于学校的快速发展。

三、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策略

1.提高服务质量。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位行政人员的责任和权力,责权相应,强化行政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日常管理中,让行政人员深入到学生中去,教学科研中去,了解学生及广大师生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映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高效提高服务质量。

2.强化执行能力。行政管理的实效应该取决于行政人员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部过程,可以说,它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手段,也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作为高校的决策层,必须严抓行政人员的执行能力,以此提高行政人员的办事效率,如果没有有力的执行,即使再好的、再正确的决策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3.适当分散权力。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必须要推进权力结构的调整,分配制度、组织机构、用人制度的各项改革,都会归结到权力结构的调整。从我国高校权力结构来看,多数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在上层,导致院系不能很好的进行行政管理,所以有必要将权力重心下移,激发院系的活力,以利于学校整体的运转。

革新情况范文篇2

一、全县集体林权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我县有9个乡镇、200个行政村,农户总数32672户,农业人口113421人,乡村林木用地面积146013公顷,林木总蓄积量768万立方米。根据省州集体林改工作部署,我县集体林改制度改革流转工作于今年3月份全面启动。县林业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集体林改动员大会之后,立即抽调专人成立了林改办,研究推进林改工作,并积极开展林改指导培训工作,下派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进村指导工作,为全县集体林改工作提供了技术服务保障。各乡镇也均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制定了林改实施方案,召开了林改动员大会,并与所属村屯签订了林改责任书,指派专人进村屯指导工作。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宣传形式灵活多样。共悬挂宣传条幅700余条,印发学习手册4600份,并将省州3万余份宣传材料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使广大农民更加全面、更加直接地了解上级林改政策。

按照全州林权改革工作进度要求,目前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正由政策宣传阶段向调查摸底阶段转入。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现有集体林资源情况、已流转和未流转林地使用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并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完善,为下一步林改工作扫清障碍。

二、当前集体林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级集体林地流转程序不规范。目前,我县有集体林地14.6万公顷,现已有一半林地进行了流转,其中流转到社会人员手中占36%。在过去村集体林地流转时,多数未经村民同意,而是由村领导擅自做主流转出售,流转程序不规范,价格偏低,严重损害了村民和集体利益,百姓反映强烈。同时,因私自流转,导致部分林地没有办理林权证,存有上访隐患。

(二)非法侵占蚕食林地开荒现象严重。经调研发现,各乡镇均存在村民非法侵占蚕食林地开荒现象,其中镇较为严重,经初步统计近8000公顷。

(三)农村责任山、自留山遗留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农村责任山、自留山划分界限不清、面积不详,争议纠纷较大;二是因村民对责任山、自留山管护未达到要求,村集体收回经营权,有些村领导又将山私自流转出售,造成“一山两证”现象;三是责任山、自留山因村民造林未成,由村集体回收统一造林,双方权属和利益关系如何界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如鸡冠一村和鸡鸣村人工林)。

(四)承包山体沟系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与林地流转交叉经营的,权属和利益关系有待于重新界定。

(五)部分乡镇存在村集体林地抵押给银行的现象,对于迁入和空挂人口如何界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六)部分村屯一些村民长年在外经商、务工,表决人员无法达到林改方案中“三分之二村民进行表决”的比例要求,有待于重新确定。

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争议和纠纷问题,均是由于责任部门不规范操作所致。

三、几点建议

为确保全县集体林改工作顺利完成,各责任部门应多协调、多沟通,积极采取措施,强化监督指导,抓好工作落实,维护社会稳定。

(一)建议成立县、乡、村三级林权纠纷争议调解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林权纠纷问题进行疏理汇总,能化解的及时化解,不能化解的逐级处理解决,并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做好信访接待服务工作,鼓励合法有序上访,严厉打击非法无理集体越级上访。

革新情况范文篇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分重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把“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入《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中,强调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因此,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变革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现实课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

2006年12月银监会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允许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机构。2007年1月银监会公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6个省(区)试点,10月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试点由6个省(区)扩大到31个省(市、区)。2009年银监会公布了关于做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的通知,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设立1293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旨在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逐步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2010年12月1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意味着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并且也能够接受社会的监督,从而有利于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2011年初,银监会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继续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模式。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个力图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九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农”字号银行支农功能呈现出“边缘化”趋势。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但邮政储蓄只发放小额贷款,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法律的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出台推进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但是农村金融法律仍不健全。虽然农村信用社依然为农村金融的主体,我国也制定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内部管理结构、运营机制等的法律。另外,虽然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等文件,但这些规范性文件是中国银监会制定的专门针对村镇银行的指导性文件,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此外,对村镇银行监管的具体内容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独立的村镇银行监管体系。另外,对于民间融资我国也缺乏法律的规范。

2.农村资金外流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大量的农村和农业资金外流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紧张,延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邮政储蓄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农村信用社由于其自身规模小、不良贷款比例高等特点限制了农贷的规模,难以满足农村资金的需求,随着农村信用社商业化的转变,其资金非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邮政储蓄于2007年3月1日试办了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但效果并不明显,小额信贷业务仍发展缓慢,其农村资金“抽水机”的现状并未有较大改观。随着农村存款金额的增加,这些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流入到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使得农村资金缺口加大,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如何解决农村资金问题,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农村金融产品结构单一,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不全面

我国广大农村金融产品较少,只是单纯的存贷款业务及邮汇业务等等,中间业务及基金类中间业务等尚未开通或普及。此外,一些专门适合三农需要的金融产品还尚未推出。农村金融产品的单一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发展的滞后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需要。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相对完善,金融机构分布密度大,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来讲,金融机构分布密度较小,金融服务覆盖率低,甚至有些乡镇出现金融机构“零空白”情况。截至2011年底,全国实现乡镇机构和服务双覆盖的省份(含计划单列市)有24个,比2010年共计减少服务覆盖空白乡镇616个,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1696个,这些多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

4.民间借贷活跃,地下钱庄盛行

民间融资因其方便容易获得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满足了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对农村金融市场起着重要的补充。民间借贷也有值得警惕的情况,首先,增长太快。2010年达到1.7万亿,现在是3.8万亿。其次,民间融资很混乱。在我国地下钱庄的存在是个公开的秘密,地下钱庄通过“高利贷”的形式向企业、个人贷款,资金数额巨大,严重危害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危害极大。

四、关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对策

1.完善农村金融立法,加大风险管理

我国应该加快《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法》的制定,明确其产权、性质、内部管理结构、运营机制、服务方向等内容,对于村镇银行的发展尽快出台《村镇银行法》,对其资金来源和用途加以明确,防止农用资金的抽逃。合理引导民间金融组织,促进民间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发挥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制定《民间金融组织管理法》,规范民间组织的组织形式,对符合条件的民间组织承认其存在,并给予正式的法律形式承认其合法性。另外还应加快《农业保险法》的制定,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支撑。

2.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农村生产经营具有规模小、风险大、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风险高、费用大、收益低、工作辛苦,使得金融机构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农村,转而进入城市,使得资金外流。如果也按照《商业银行法》对这些农村金融机构要求太高则会加速农用资金的外逃,不利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就要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建立规范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鼓励民间组织、私人和有关金融机构组织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吸引外部资金的介入,创造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环境,构建由农村合作组织、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相结合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3.加强农村资金回流,拓宽产品业务,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要建立和强化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扶持农村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形成农村资金回流的有效机制。对农村资金的用途加以监管,确保其来源于农村用于农村,使其真正的服务于三农,将资金最大限度的用于农村,缓解农用资金的紧张,强化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大力扩展各类中间业务如:农民工工资、代缴电话费、学费、等类业务;代为保管贵金属、珠宝等保管类业务等。积极发展银行卡业务,向农村发行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刺激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各地区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服务网点,在各方面给与适当的优惠和便利,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范围的拓展。对于中西部落后地区有条件的要设立网点,条件不便的农村可以指定人,定期进行金融服务以保证农户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革新情况范文篇4

受县长的委托,我向会议报告全县普通高中教育和改革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普通高中教育和改革基本情况

县人民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和改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决策,按照“扩大规模、改善条件、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不断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着力解决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学生升学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普九”成果,全县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积极扩大高中办学规模

全县有普通完中3所,年有普通高中在校生37个班1867人。为巩固“普九”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全县从2005年开始进行高中扩招工作,制订了《2005—2010年全县高中教育发展规划》,按照规划,逐步实施,力争在2010年高中毛入学率达到38%以上,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经过3年的扩招,现普通高中在校生发展到54个班272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比年增加了17个班861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年的25.2%上升到2007年的35.53%,提高了10.33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实际招收高一新生950人,比2002年扩招5个班224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28.6%,巩固率为75%;2006年实际招收高一新生1120人,比2003年扩招7个班362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33.6%,巩固率为78%;2007年实际招收高一新生1052人,比年扩招5个班27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35.53%,巩固率为87%。

为确保高中扩招工作的稳步推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县人民政府积极研究解决县城区学校布局规划调整的有关问题。在2006年县人大、政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多方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县城区学校布局规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扩建一中,分设初、高中部,将一中现有校区改为初中部,在一中后山新建高中部,县体育馆及篮球场地统筹给一中作为学生体育场地使用,并加挂县体育馆牌子;合并县民族中学和威远镇中学,学校名称为县民族中学,加挂威远镇中学牌子,将县职业中学土地划入县民族中学;另选址规划新建县职业中学,将原民族中学校产处理用于县职业中学建设。该方案已经县委批准,有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今年重点是做好一中的扩建工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一中高中部校园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建工作实行规划设计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首先是建设高中部主教学楼,建设规模为5层楼30个教室,扩建项目申报、总体规划设计初步完成,场地平整、地质勘测、主教学楼详规设计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高中部主教学楼争取今年9月份前投入使用。一中扩建完成后,一中高中办学规模可达60个班3000人,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

(二)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一是认真落实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按政策收费为辅,积极开展勤工俭学作添补,努力争取社会资金来填充,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做到了“五个确保,两个配套”,即:确保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按照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下发的“云财教〔〕163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确保上级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办学经费足额用于教育,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足额用于教育,确保政府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逐年增加投入;县人民政府每年按危改规划配套危改资金,每年按高中扩招规模配套扩招专款。

二是完善奖励助学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资助教育的积极性,成立县捐资救助贫困学生工作领导小组,2006年全县共捐资1347415.5元。根据《县捐资救助贫困学生实施方案》的要求,将救助资金的50%用于救助高中贫困学生,共发放高中贫困学生补助资金659175元,受益学生1558人。同时,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制定高考奖励方案,本着“优劳优得、学科贡献”的原则,对于高考奋力拼搏,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实行奖励,2006—2007年,县人民政府拨出25.3万元对三所完中进行了奖励。

(三)努力改善高中办学条件

积极利用扩招项目,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建盖一中综合教学楼一幢4289平方米,招商引资建盖学生公寓一幢6700平方米及学生食堂、洗澡室一幢3400平方米,基本满足了扩招需要。目前,一中有教学用房7306平方米,图书、电教楼1886.56平方米,语音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4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2块,图书资料66743册,2006年学校被评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目前正在申报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县二中现有教学楼两幢,实验楼一幢,宿舍楼可入住1000人,图书室藏书4万余册,有微机室、音像室和标准运动场各一个,各类教学实验仪器齐备,已通过省级验收,1994年被评定为云南省二级二等完全中学;县民族中学高中部有教学楼一幢,多媒体教室一间、电脑104台,现代远程教室2个,语音室一间,图书1.8万册,一类实验设备一套。

(四)加强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充实高中教师队伍。针对普通高中教师紧缺的状况,为充实高中教师队伍,从2005年开始,我县从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招聘了58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担任高中教师,其中,2005年招聘37人,2006年招聘6人,2007年招聘15人。目前,全县有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78人,学历合格率87.64%。二是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师德建设制度,建立师德管理长效机制,用崇高的教育理想来激励教师,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树立正面典型。坚持干部、教师、后勤人员三支队伍一起抓的原则,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力培养教师的敬业心、爱生心、服务心。三是大力推进教师培训。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平台,重点加强对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大力推进高中教师继续教育,采取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等方式,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使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得到不断提高。四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大胆启用青年教师,关心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锻炼和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

(五)严格执行“三限”政策

严格执行“三限”政策,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费,每学期学费300—400元,课本费实收实支,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做到增收节支,确保重点,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让其产生最大的质量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教育质量逐年提高

我县1999年实现“普九”后,初中升学全部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初中教育不断发展。普通高中生源从总体上看,数量较为富足,质量较为稳定。2005年,全县初三毕业生4599人,中考报考人数1510人,600分以上67人,500分以上708人,综合成绩居全市第四;2006年,全县初三毕业生4243人,中考报考人数1707人,600分以上157人,500分以上886人,综合成绩居全市第四;2007年,全县初三毕业生4066人,中考报考人数1646人,600分以上18人(因取消中考体育考试),500分以上215人,综合成绩居全市第二。

在保量的同时,狠抓教学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几年来,我县高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高考质量逐年有所上升。2005年,全县普通高考报考人数645人,上线378人,上线率58.6%(其中:二本以上上线149人,上线率为23.10%),居全市第四;2006年,全县普通高考报考人数712人,上线476人,上线率65.6%(其中:二本以上上线164人,上线率为23.03%),居全市第四;2007年,全县普通高考报考人数720人,上线519人,上线率71.98%(其中:二本以上上线162人,上线率为22.50%),居全市第二,创我县恢复高考以来的最好成绩。

二、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试点情况

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为顺利推进改革,实现预期目标,县委、县政府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全县教育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根据调研情况,结合实际,经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傣族彝族自治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领导,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四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为副组长以及县发展和改革局、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全县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乡镇、学校逐级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顺利实施。三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高中办学规模。针对全县高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大投入,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努力提高高考升学率。2007年,全县高中阶段在校生达2728人,毛入学率达35.53%,完成《傣族彝族自治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中高中毛入学率达到22.3%的目标。四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校长公开招聘制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一中作为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学校,最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签订校长任期责任状,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班子由新校长组建,教职工全员进行竞争上岗,教职工全员聘任,并相应地完善了学校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得到全面加强。五是改革学校后勤服务,加大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力度。在餐饮、零售服务业等方面采取拍卖或租赁的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引入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新型管理机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

通过改革,我们深切体会到,教育综合改革犹如源头活水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力量;实行校长公选制,使真正有能力的人被选拔到学校重要领导岗位上,新组建的学校领导班子年轻有为,勇于开拓,务实创新,作风踏实,为做好学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增强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并使之转化为工作动力,积极主动地、开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由于我县不是贫困县,上级专项教育资金补助较少,一方面教育事业需要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发展与还债的矛盾依然突出,目前全县三所普通完中欠债达1000多万元。

(二)高中扩招工作存在一定困难。由于一中、二中、民族中学三所完中的教室、学生宿舍、食堂、教学设施等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满足不了社会对高中教育,特别是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要,高中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同时,一中扩建工期短、任务重,争取今年月份前投入使用有较大难度。

(三)由于县内优质高中生源大多选择到市办高中学校就读,高考上线人数虽逐年增多,上线率呈上升趋势,但高考质量不高,一本上线人数较少。

(四)在教育改革试点中,由于学校无奖励资金来源,县财政配套资金有限,绩效工资制度难以落实,分配制度改革难度较大;由于教育工作自身的特殊性,对教师工作的评价考核难以用客观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考核评价工作难度大。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工作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改革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机制作为突破口,突破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小、满足不了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以及制约教育发展这个“瓶颈”,努力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使高中毛入学率、高考上线率和重点上线率有较大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使全县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措施

坚持积极稳妥推进教育改革,使各项改革措施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和公平性,切实解决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坚持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并重,使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坚持普遍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务求改革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坚持各乡镇党委政府为主导、广大教职工为主体,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革新情况范文篇5

关键词:大专生;思政教育;教育方法;革新

只有大专生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富有时代性,符合新时期大专生思想变化轨迹,才能做好大专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革新教育方法,这是思政教育工作适应新时期大专生思想变化的必然要求。

1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基本理论概述

1.1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这些方法使得思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方法也在发生变化。

1.2大专生思政教育方法的革新:大专生作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新时期他们的心理、思想悄然发生变化,对于做好他们的思政教育必需讲究一定的方法,随着大专生思想的变化,要不断革新教育方法,解决他们存在的思想问题。

2大专生思政教育方法革新的意义

2.1促进大专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大专生的思想出现一定的问题,主要变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他们急于实现自我价值,通过个人利益的获得来展示价值,忽视社会与他人的利益,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对社会的发展持赞赏的态度,但是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导致认识出变差,倾向于从片面、表面、简单的视角审视社会制度。自我否定感与不良的心理品质交织在一起。再次是竞争意识强,但是合作不足,独立意识强但是内心脆弱,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大专生更好地融合入集体、融入社会、融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开展大专生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与革新的研究,有利于新时期的大专生形成积极阳光的心理品质,更好地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一名合格大专生。

2.2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了解新时期大专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在做大专生的思想工作时注重方法的运用,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增加工作的实效性,同时随着群体性思想状况的变化,对思政教育方法的进行革新,以增加大专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离不开思政教育方法的运用与革新。

3大专生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问题与革新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3.1重视思想宣传和说教,实践工作薄弱:从目前大专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对大专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侧重于宣传和说教,缺少必要的方法,方法单一,管理薄弱,宣传等同于思想工作,也是常见的现象,具体指导,只有在出现特例时才会用到,如:对话交谈,谈心了解内心的动向。后续教育跟不上,实践环节薄弱,不重视实践,实践考评不健全,大多情况是出现问题后,再去做思政教育,带有滞后性。

3.2忽视思想变化,教育方法与思想实际脱钩: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专生的思想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情况,这些思想的新情况,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就业前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等都会对大专生的思想状况产生影响,但是社会中文化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文化不协调,不同步,导致文化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建设。体现在大专生的思想工作领域,教育方法跟不上大专生思想变化的步伐,不能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方法陈旧,革新力度不够,大专生的思政教育方法与思想实际脱钩,对思政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甚至还拖累了思想工作的开展,一些教育方法不为大专生所接受,教育工作者也感到工作的困惑,急切期盼适应大专生思政教育的方法的革新,以促进大专生思想的转变,促进他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又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3.3思政教育的革新方法:大专生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要想更好地适应大专生的思想状况,并取得好的效果,必学对思政教育的方法进行革新,根据目前的教育状况,浅显的谈论以下革新的措施: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坚持德育教育,我们向往的社会是民主健全法制完善的社会,我向往公平正义的社会,我们向往社会充满诚信,我们向往创新的社会,这些在大专生的思想中是存在的,是渴望的,在开展教育工作中教育方法应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导向,在和大专生进行交流与教育时,才能与他们的时代追求相一致。把和新价值理念落实现实生活中,落实大专生的学习、生活、同学的相处中,作为大专生的考核标准,提高大专生思想工作向实践转化的有效渠道,引导大专生思政教育有意思领域向实践转化,提高转化的自觉性、积极性。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大专生作为主体,尊重他们,进行人文关怀的思政教育。从大专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引导,使得教育方法更好的贴近大专生的生活,更能解决大专生每个个体存在的问题,使得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扭转教育工作被动滞后的局面,提升大专生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在注重个体发展需要的同时,加强合理的引导,运用理想信念、法制观念、文明行为、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引导他们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更好的促进教育方法的可行性,促进教育方法的不断革新。再次,大专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是新时期的大专生,离不开大专生的积极参与,积极引导大专生的参与,由被教育的对象转化为主动的参与者,教育的方法由引导教育变成为自我塑造的良好方式。吸引大专生中的一些精干的学生干部或者优秀的党员,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工作中去,发挥来自学生又服务于学生的优势。另外,优化校园环境,构建出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转化为大专生自我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4总结

新时期大专生的思想出现了新情况,适应新情况,必须做出大专生思政教育方法的革新,帮助大专生解决思想问题,提升他们在新时期的幸福感。

作者:王雯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冯姝鑫,杨国.当代大专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河教育,2014年04期.

[2]赵磊波,杜宁.新媒体对大专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08期.

革新情况范文篇6

关键词:建筑产业经济增长;建筑新兴产业;技术革新

建筑产业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其整体年生产总值在我国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建筑工业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建筑新兴技术领域生产总值的占比自1996年以来一直处于5%左右,与国际同期水平及增长率水平相比呈下降趋势。在过去20年中,建筑行业中总是存在生产效率低、利润率极低以及科技生产水平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住建部及国家统计局针对2010年~2015年建筑行业的发展调查显示,建筑行业利润率增幅仅为1.52%,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水平的人员不足1/3,劳动生产效率不足制造业的1/4。建筑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低和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现阶段建筑行业必须需要全新的突破口。新兴建筑产业化生产方式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趋势,值得全体从业人员深入思考[1]。

1建筑新兴产业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传统建筑行业的弊端不断显现,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以及建筑新兴技术产业化等理念不断深入。所有的理念都来自于建筑行业的变革及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从深层次发展内涵上看,其共同着眼点都是要促进建筑新兴产业经济和建筑能效的增长;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建筑产业化更突出其在工业集成领域的深层次应用,而建筑新兴产业是在传统建筑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产业环节以及对产业技术进行革新。不仅如此,建筑新兴产业化发展要与现代社会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相契合,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全新转型升级与技术革新。现阶段建筑新兴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行业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

从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革新所提出的产业新型化、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社会依赖度低等理念,并结合党的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筑行业发展应向绿色化、产业化、新兴技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来看。现阶段所形成的建筑新兴产业经济体系架构必将成为国家促进行业发展的重大举措[2]。

1.2行业经济体系向工业化过度

建筑工业化是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瓶颈。结合现阶段工业生产效率高、产业科技性强等发展优势,通过工业化发展找到推动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从而实现建筑产业经济稳定过度发展。现阶段,国内建筑工业化发展多集中在民用建筑领域的装配式建筑,其特点为集成度高、科技水平先进,是实现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良性试金石。由于它存在体量小、发展空间受限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会制约建筑工业化体系中建筑新兴产业经济体系的发展,暂时无法完全效仿对建筑新兴产业经济体系的[3]。

1.3行业经济体系标准制定

在促进建筑新兴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以国际发展标准为依托,强调各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化以及建造方法产品化。整体标准体系与国内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背景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制约了现阶段建筑新兴经济体系的发展。经济标准化的重点在于供求关系与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如何把握经济体系的发展,降低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风险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建筑新兴产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该次开展的建筑新兴经济增长分析将从关柯所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入手,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经济发展投入与生产比率为基础,通过分析现阶段国内发展建筑新兴产业的增长质量、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找到促进经济发展增长的促进点。将凯特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公式引入其中,求解建筑新兴产业经济的发展因素。结合我国传统建筑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引入价格指数基准,对比分析现阶段国内相关建筑新兴产业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比[4]。在次比例的基础之上计算行业发展与变革的成本,充分反映了现阶段建筑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还未解决的问题。金维兴为了全面剖析建筑新兴产业经济下浮的根本原因,他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周方所提出的产出弹性系数公式测算国内的整体建设资本与投入产出;通过测算得出,现阶段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建筑行业呈现出劳动报酬低、劳动力密集型以及技术要求低等特点。之后通过索洛函数分解生产率变动因素,发现劳动投入与产出比严重不符,技术发展严重制约经济增长。然后,李先光对近20年国内建筑行业经济增长进行了定量分析,他发现受资本投入与技术革新投入的制约,每年建筑新兴产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比率仅为0.32%。将该比率与经济环境进行增提对比分析,发现整体建筑新兴产业技术革新的投入呈负增长态势。综上所述,现阶段建筑行业的整体领导地位及产业经济支持仍局限于传统要素经济的增长,特别是依靠大量资本的投入以及大量劳动力的参与去维持建筑行业的现有水平,上述因素很难推动技术革新及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经济投入所带来的恶性影响因素必然导致建筑经济体系的瓦解。该文从建筑行业的界定差异入手,对国内建筑行业的广泛认识领域与狭义认识领域展开因素分析。从国外良性建筑新兴产业经济的视角入手,对比行业发展的分歧,通过经济增长理论框架进行增长核算,使用索洛模型对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重新评估。通过生产函数公式对比增量与投资成本的插值,找到经济投资成本、社会投资成本以及人力投资成本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误差值与余值。在测算出各因素影响误差的前提下,利用生产率回归方程逐个计算影响因素的回归变量。该方法可以增加影响因素对变量影响程度的可信性分析,进而可以准确地找到投资影响因素与建筑新兴产业经济增量之间的作用关系。通过引入国际良性建筑新兴产业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可以找到内生决定性影响因素,进而找到适应于国内国情的增长方法。具体分析过程公式如下[5]。假定在某一时段t内,经济系统中总产出Y和总投入I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类别分成了相应的份额,如公式(1)、公式(2)所示。Y=YL+YK+YT+YR+YS+YA+YJ(1)I=IL+IK+IT+IR+IS+IA+IJ(2)式中:Y为新兴产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技术方面影响下的总产出;YL为劳动情况影响经济增长值;YK为资本整体入资情况影响经济增长值;YT为技术革新情况影响经济增长值;YR为自然环境要素情况影响经济增长值;YS为社会环境要素情况影响经济增长值;YA为安全风险要素情况影响经济增长值;YJ为职业健康情况影响经济增长值;I为新兴产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技术方面影响下的总投入;IL为动情况影响经济总投入值;IK为资本整体入资情况影响经济总投入值;IT为技术革新情况影响经济总投入值;IR为自然环境要素情况影响经济总投入值;IS为社会环境要素情况影响经济总投入值;IA为安全风险要素情况影响经济总投入值;IJ为职业健康情况影响经济总投入值。在新兴产业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受技术影响的总经济效益可以表示为θ,各类要素的经济效益可以用θi表示,其计算方程如公式(3)、公式(4)所示。式中:Y值为经济影响效益情况下的济增长值;I值为经济影响效益情况下的技术方面影响下的总投入;为各变量影响因素下的变量增量;为各经济影响效益情况下的经济效率;为各经济影响效益情况下的济增长值;为各经济影响效益情况下的技术方面影响下的总投入。变量i分别包括劳动情况、资本整体入资情况、技术革新情况、自然环境要素情况、社会环境要素情况、安全风险要素情况以及职业健康情况。通过对劳动情况、资本整体入资情况、技术革新情况、自然环境要素情况、社会环境要素情况、安全风险要素情况以及职业健康情况、市场包容性、市场经济平等、政策税收、技术支出、经济周期性以及创新性支出等16项因素进行分析可知,技术支出占整体分析数值比率为64%,远超其他因素分析比例的数值。但是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例如整体回归存在多重共性与自由度差的问题,这会导致变量间的相对孤立性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使整体分析形成混沌的效应。

3技术革新分析

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影响经济整体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为技术的变革导致投入成本过低,为解决该问题将采取以下方法:1)技术创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技术创新在产生的过程中就必然涉及对验证性的要求,反之将出现大量的试错性因素。2)在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它会不断地与其他发展因素进行融合,最终形成可依靠的经济发展体系与技术支持体系。在建筑新兴产业技术革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开展创新性挑战,该挑战就必然面临试错的风险,为了减少试错性风险的发生,需要结合经济、市场、人才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加以分析,形成完整的经济技术实验指标。抓住有利的偶然因素,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来看,如何形成以技术为根本的创新性技术发展支持体系和模式,对整体新兴产业技术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技术创新来说,应该重点考虑建筑新兴产业的资本整体投入情况,通过产业细分的方法,细分投资比率,形成完整的细化经济增长刺激体系。创新与技术演化的过程相平行,它的变化除了受到经济投资的影响以外,还与市场生产效率以及利润率增加值有关。技术的市场集中度呈现“S”形曲线[6],如图1所示。从技术发展与社会影响度来看,在建筑产业新兴技术发展的原始阶段,技术影响因素受到社会交易模式的变革、社会分工变革等一些列问题的影响,这就导致技术发展中会包括许多初始思想。但该影响因素在一个产业新兴初始期内,可能存在多种设计共存的情况。随着技术规则的相对稳定,某些配置的设计被取消,设计的配置也会稳定下来。图2是建筑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变革与经济、市场、社会、人才等多领域发展过程中的演化分析图。

4结语

建筑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非线性、多种变化性等特征,该特征就导致建筑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该文以分析产业发展现阶段遇到瓶颈的影响因素为原型,分析出最终影响因素占比最大的是技术创新投入。然后给出了技术革新与经济、社会、市场和人才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应体系。虽然该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建立的整体演化过程需要通过项目实际数据加以细化验证。该文所提供的只是1个帮助读者了解国内建筑新兴产业经济增长与产业演化的理论框架,目的是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定产业政策和企业决策的理论依据,可能会存在漏洞,还需要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袁烽,王祥,姚佳伟.绿色低碳建筑产业前沿[J].建筑技艺,2020,26(8):9.

[2]段羽,刘喆.装配式建筑建造全流程BIM协同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18):59-60.

[3]段羽,刘尧遥,刘喆.基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智慧社区运行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8(8):315-316.

[4]段羽,李硕,刘喆.基于BIM技术的协同管理方法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257-258.

[5]康帅.现代建筑产业链整合路径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8.

革新情况范文篇7

关键词:就业;职业教育;民族地区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国发改革委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肯定了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目前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和部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就业对于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发展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国将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均以就业为导向。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更应植根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于现阶段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现实要求,努力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改革体系。

一就业导向视域下我国现阶段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13亿人,占8.49%。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6.92%。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4%,汉族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36%。可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国家整体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与现实因素,我国现阶段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仍面临着各种困难与问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

1生源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仍然长期存在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力量相对薄弱,生源质量相对不高。从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来看,各自治区与其他教育资源较好的省市相比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见表1),在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方面也相对较为落后。内蒙古自治区生源内部情况来看,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与蒙授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始终相差100多分;普通高职较之蒙授高职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则始终相差40分(见表2)。根据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的公布,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文科630分及以上共有10人,523分及以上共有2818人,而蒙授文科523分及以上仅有11人。由于学校办学规模及水平,师资力量,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加之基础教育的薄弱,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相对偏低。此外,各职业院校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源地比较偏远,不光存在基础教育薄弱导致的生源质量问题,甚至有学生长期使用本民族语言,对汉语授课接受能力有限,从而影响专业教育质量。而这一点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言语表达影响学生的自我认可与人际交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组织、沟通、协调、适应等能力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目前,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加之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毕业生更是处于同一平台上竞争就业岗位,这些情况无不对民族地区的生源现状及人才培养现状敲响了警钟,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改善生源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要求脱节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要求的脱节。这种现状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所导致,一方面是由于教育教学理念、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脱节所造成。此外,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所能获得的科研项目相对较少,科研基金有限,部分院校地处偏远,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信息较为闭塞,教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研究项目机会也较少,学生的信息收集与社会发展情况认知能力都相对较低,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高效对接。针对这一现状,一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院校进行参观、研修、培训等学习交流活动,但是由于基础条件限制及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本身所独具的特点,使得很多学习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要求脱节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3对学生的学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出台了很多有效的政策措施力促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教育部自2008年起,也提出建议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列为必修。但是部分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学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仍不够重视,很多院校存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短缺,岗位职数不足,机构设置缺失等问题,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从业人员,兼职管理就业工作的老师由于时间精力的有限很难针对本院校、本专业的学生学涯规划及就业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管理、服务等具体工作中,教师自身对与学生就业的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技术革新等前沿信息的关注不够,在学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方面的理论学习及实践训练也存在不足,在指导学生提高职业发展力及就业竞争力的过程中既缺乏理论支撑,又缺少实践案例的积累与整理,教师本身的理念、知识就与社会需求脱节,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自然压力重重,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民族团结与共荣的重要问题。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更应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民族地区建设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为己任,努力在职业教育方面以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调结构、转方式、保就业、惠民生,结合本地区及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与社会用人需求接轨。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更要正视目前的现状与问题,努力寻求破解之道,力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改革。

1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力促良性循环,提高生源质量

民族地区职业院校首先要致力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声誉。为此,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应从师资力量、学科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全面进行改革,充分结合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狠抓学科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教学质量提升机制,着力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首先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应努力推行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充分考察社会用工需要,积极开展学校各专业的就业质量动态管理,依据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及社会行业发展趋势、技术革新发展趋势、本地区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学科体系建设,要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实时动态管理结果对招生专业进行有效调整,力争做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及技术革新情况,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既要澄清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不要薄于基础,又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增强与目前产业发展实际相关的技能学习,紧跟社会发展要求,使学生不要弱于实践。另外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要着力于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学高身正为基本要求,积极吸纳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民族语言过关、教学技艺精湛的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并积极建立校企合作、教师实践性培训等模式,完善教师授课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授课水平。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基础教育水平,但是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也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开展工作,达到提升学校生源质量的目的。第一,全面提升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以吸引优质生源;第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院校的优势与特点,帮助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完善提升生源质量。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充分认清生源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互为基础的互动关系,认清招生、就业两项工作的联动关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生源质量与人才质量的良性互动发展,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建设。

2强化教育的就业为导向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检验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民族地区地处相对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较为闭塞,人才培养长期滞后于社会生产的现实需要,这一系列问题要求我们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及技术革新情况,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了解各专业对应岗位的生涯成长要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实现教育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首先,可对各专业对应的产业发展情况及技术革新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以学院或专业为基础,对学生予以分组,进行对应行业的产业发展情况分类管理及技术革新情况信息收集,建立动态的管理机制。其次,对学生就业意向进行摸底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开展以本民族地区为主,以其他学生主要就业意向地区为辅的企业用人信息收集,开展重点企业招聘要求及用人要求访谈。再次,积极构建专业创新团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进行专业领域的探索与研究,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与研究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信息。最后,建立校友反馈机制,定期进行校友访谈及问卷调查,了解校友所在企业用人要求、专业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发展要求等情况。针对以上信息,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汇总并向相关学院分管教学部门进行反馈,以便随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达到学以致用。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力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质量,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指导能力及指导效果。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过程中,应以努力保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设备五到位为基础,选拔职业能力素质强、对就业指导及学涯规划指导有浓厚的兴趣及较强的实操、研究能力的人员长期稳定地承担该项工作,以达到稳定地对人员队伍进行各种培训和素质提升的目的。此外,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普及学涯规划意识、普及就业竞争意识,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实操性的淬炼,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认识专业,了解专业所对应的产业行情情况、技术领域情况、重点用人单位情况,以帮助学生明确成长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学涯,有目的地对相关的核心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力进行专项锤炼,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满意度水平。目前,民族地区的产业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尚且处于较低水平,贫困现象相对较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工作担负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未来与希望,这也是达到富国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分。习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曾经提出扶志、扶智、扶贫的“三扶观”,他还同时指出教育扶贫(即扶智)的重要意义。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积极发挥独特的作用,积极致力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努力在“扶智”攻坚战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刘文涛 利爱娟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峦,马小洁,姜波,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2):109-111.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3]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2月28日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5]刘文涛,晁卫宁.朋辈教育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7).

[6]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l(19).

革新情况范文篇8

企业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充满矛盾,一是由于企业组织本身的地位和特点包含了各种矛盾的成分在内;二是由于企业内外均存在变化着的、打破现有平衡的力量。矛盾冲突是企业发展过程的常态。

(一)企业组织本身的矛盾因素

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系统,一方面要集合个人的力量,形成有目的的有机整体;另一方面要适应环境,谋求自身的发展,这种特殊的性质和位置,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处在各种矛盾的焦点。企业面临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环境要求与组织内部要求之间的矛盾。从变动着的市场环境看革新、竞争、多样化、灵活是基本要求。然而,从企业组织内部作为一个长期的协作团体的性质分析,又要求安全、稳定、连续、协调。革新与稳定之间、灵活与连续之间、竞争与安全之间、多样化与协调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矛盾。

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矛盾。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有其共同的目标。共同目标是根据环境提供的可能、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能力确定的,不以个人的目标为转移。但是,参与组织协作的个人又都有其个人目标的追求,个人的目标和追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其积极性会受到影响,甚至退出企业组织。如何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也是一个难题。

3.科学、理性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要获得经济利益,要生存发展,就要讲究科学,依靠理性,提高效率,要尽可能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按科学规律办事;另一方面,人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的、情感的存在,不是一架理性的机器。其间的矛盾是组织本身就有的。

(二)环境变化与企业发展

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均衡,是通过适当的目标和战略实现的,而且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刻处在变动之中。环境因素的变化会打破企业原来形成的均衡状态,使企业面临一种新的局面。其中,竞争、技术和需求的变化是最主要的因素。例如电子技术进步给办公用品市场带来的变化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方式变化给零售商业业态带来的变革,都属于这种情况。企业发展是带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发展带来企业与环境均衡的破坏。具体情况众多,例如,原有市场领域由于企业成功经营而趋于饱和;过去只有一部分人消费得起的产品,由于企业大幅度降低成本而成为一般消费品。这些情况都使得企业原来制定的战略不再有意义。类似这样的问题就是由发展所带来的新的不平衡。

2.企业发展带来企业内部均衡的破坏。由于企业的成功和发展,规模扩大或者分支机构增加,原来适宜、稳定的管理体系和操作变得不适应,需要作出调整和修正。例如,随着企业发展,分支机构增加,组织结构或股份需要调整上层决策机构的情况,都属于这一范围。

3.企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弊病。除了两个大的方面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滋生一些与成功和发展相伴随的弊病,如机构官僚化、办事拖拉、文牍主义、自满、大意等。这些弊病会降低企业的效率,失去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失去在环境变化方面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企业发展惯性探析

企业发展过程还是一种打破常规、与各种保守力量斗争、克服惯性的过程。不论是为了适应环境,还是为了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企业都需要在新情况下谋求新的平衡,因此,必要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就是发展过程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换言之,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新思维、新技术、新战略、新市场、新人事等许多方面,都是企业需要探索的。探索新的东西往往同时意味着要抛弃一些旧的东西,要开创性地尝试解决新的问题。然而,探索和开创会遇到来自惯性的阻碍。工作程序也好,沟通过程也好,思维方式也好,人们往往习惯于采用原已熟悉了的或习惯了的方式方法,排斥生疏的、不熟悉的东西。但是如果不能从旧的体系方法当中解脱出来,就不可能产生或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无法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因此,企业发展过程还必须解决与惯性之间的矛盾。

企业发展中的惯性,从大的方面划分,可分为体系惯性和个人惯性。体系惯性是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整体意义上形成的固定、僵化的体系和程序。个人惯性指个人在长期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的观念、准则和思维方法、工作习惯等。

(一)体系惯性

1.业务活动层面。企业在以往的探索、尝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成熟的操作规程,各部分、各环节之间,有了密切协调的配合关系,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业务操作规程。这种情况对于原有条件而言,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但同时有不易革除的弊病。改变其中一个部分、一个环节同改变整个过程一样,都是非常困难的。

2.管理体系层面。如组织结构体系、计划与控制体系、制度体系,建立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稳定下来以后,都有不易改变、自身维持原习惯做法的倾向,因而都有在面临新情况时不易调整的一面。

(二)个人习惯

个人习惯也有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思维方面的,一个是情感方面的。一个人思维方式越是固定成熟,越是不能发现与其价值观念不一致的新问题,对变化的反应越是迟滞、麻木。思维方式僵化的人不易发现和接受新事物,对变革持消极抵抗态度。情感方面的惯性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一部分人长期在一个团体中工作,会在相互之间的感情、作风、习惯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一致性和适应性,这种状态包含许多非理性的成分在内。当新事物与这部分人情感方面的习惯不吻合时,就会遇到强有力的抵抗。

上述两个方面的惯性,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有益的状态。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有意无意地形成的消除或缓解矛盾的状态。这种惯性在一定程度以内是有益的,它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内耗,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就会成为发展变化的阻力。因为它消除了矛盾,使企业处于某种稳定不变的状态,缺少发展所需的创造性,缺少比较、竞争和刺激,缺少活力,不利于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更好地把握这两个方面惯性的度,以利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企业发展中的模式转换策略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国外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分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成功地进行模式转换,即企业中的一部分率先变革,随后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模式转换。模式转换包含了企业组织在技术、市场、制度、管理方式等几乎所有的主要层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说,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是有关市场战略、市场经营方面。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的成熟化与革新,更具有一般性。

所谓成熟,也可称为饱和,即企业在目标市场领域内达到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主要项目失去发展能力,需要考虑重新调整主营方向或经营战略的状况。重新调整的过程,就是革新的过程,由成熟而革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形态。由成熟而革新,一般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开发新领域、新行业,转换主营结构;另一个方向是通过更新换代在原市场范围内开拓发展道路。这两个方向之间并不互相排斥,企业可选择其一,也可双管齐下,全面开拓。无论选择什么方向,革新都要经历模式转换过程。立足于原领域,原主营产品形成的经营体制、管理体系和思维方式、观念、视野,都需要根据新选择的发展战略经历一个变革和转换的过程。没有模式转换过程,革新是不可能实现的。

由此可见,企业的模式转换过程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一种战略决策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在新形势下采取何种经营思想,如何安排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如何理顺内部经营机制,以战略目标为核心把企业各方面组织成为一个特定结构、目标和功能的系统过程,即新的发展模式过程。

企业发展中实现均衡的管理策略

从前述分析之中可以看出,稳定不变不是企业发展的理想状态,对矛盾、差异、对立不加调整,顺其自然,也不是理想状态。企业发展既需要稳定,也需要变革;既不能没有矛盾,也不能任矛盾发展。因此,管理者不能用一套固定的、不变的体系和方法对待企业发展,而是要在各种极端之间找到某种均衡,要随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在动态中协调企业内外部各方面关系,把握某种“中庸之道”。

(一)权变思想

管理上的权变观点认为,不存在一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环境、竞争对手、技术、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和力量都处在变动之中,不可能找到一剂解决一切管理问题的“灵丹妙药”。当然,管理也不是没有基本的原理和手段,可以对每一种情况找到一种特殊的方法。在一般的管理原理、体系和具体情况下的特殊方法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可供管理者选择的体系方法。权变观点强调的是在变动的情况下寻求合理的方法,它所强调的基本点,一是变化,即一切要从变化了的情况出发,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和把握问题,条件变了,管理的体系方法也要相应调整;二是管理体系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即根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学会灵活巧妙地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既讲“经”也讲“权”。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经”与“权”相结合,就是权变管理思想的要旨。

(二)中庸之道

矛盾与发展过程管理的一个基本精神是讲究中庸之道,因为在矛盾与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左右为难,每种做法各有利弊,偏于哪一个方面都不适宜,必须寻求某种矛盾中的平衡和动态中的平衡,利用矛盾和不平衡谋求企业发展。所谓中庸之道,既不是不偏不依,也不是调和、妥协,而是能动地利用矛盾和冲突,调动两方面的力量,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协调,促进企业发展。

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运用权变的管理思想,把握中庸之道的方法,努力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宝山.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革新情况范文篇9

1.管理者的误导,追讨情势,浪费时间

恒久以来,各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编写教案要求过细过死,导致广大教师在制度束缚下,陷入“教案陈腔滥言”的编写之中。据有关资料体现,教研职员对345名教师备课情况视察效果评释,在备课历程中,教师只有20%的精神用于研讨课本、相识学情,80%的精神用于誊写教案,大概叫抄教案,应付主管部门检查。

2.视野局促,缺少创新

除了管理上的误导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是教师视野局促、信息闭塞。相当多教师备课,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手头只有一本教科书,一本课程尺度,一本教学参考书。有的学校教师手里仅有一本教科书,其他什么也没有,种种教学资料奇缺,学科专业杂志基本没有见过。外出学习的时机没有或很少。而业务研讨不够,知识结构迂腐,学科水平低,导致缺少创新本事。

教案革新势在必行。首先,迂腐的教诲头脑及滞后的教诲理念得改。当前对教师教案应该重新思量:1.取消数目、翰墨量的要求。2.不求范例求创新。3.不讨情势求实用。4.重在看教学效果。其次,教案编写要因人而异,动态管理。新教师,任教新学科的教师及其他教学本领不强的教师要备详案,要指定专门的主干教师跟踪向导;对本事较强的教师可备稍简教案,还可以将课备在书上,备在老教案上,向导部门应增强随堂听课。着末各校要勉励教师教案创新,写出有本性特点的教案。要编写本性化教案,就要勉励教师博采众长,发挥自己优势,要研究教学本性,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这样,教学研究才有生命力,教师的生长才有前程。

二、教案编写如何体现“动、乐、爱、创”的教学特点

1.观念决定思绪,思绪决定出路

任何一次教诲革新,无不以教诲观念的改革为先导,教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诲观念的突破。备课的革新也是一样,教师头脑上观念上必须有所突破与创新,没有教师教诲头脑上的一次重大装变化,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要领上的突破。部分教师在课改当中教案没有创新,还未能跳出“导入——教学——牢固——作业——小结”的思绪。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旧模式,与其说是要领本事的落伍,不如说是教诲头脑迂腐,教学观念落伍。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诲,就有什么样的教学,以是,革新备课要领应先革新备课头脑。

2.由静态向动态备课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基本上是按着“我教你学”思绪来编写教案,教学历程全是由教师控制的。这种教学计划基本上是预设的、有筹划的,是可控制的。它是静态的、单一的、过细的和单向的。

新课程教学计划应“以学定教”。像裁剪师为每小我私家“量体定衣”一样。教学计划应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绝不等同于以往的“教案”。教学计划议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是在“发明题目(自学)——管理题目(质疑)——开发新题目(引导)——管理新题目(训练)”循环中举行的。唯其云云,教学计划不应是对课堂情形举行八面玲珑计划,只能做大要外貌上的形貌,应为学生留下更多空间,让他们在教学历程中不停得到充实完满。

具体地说,新课程教案计划,教师在课前可以举行粗线条的第一次计划,而随着课堂教学的举行以及教学中不停出现新情况,则应因地制宜,随时调解教案,举行二次计划。

原先许多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常会照抄名师教案,没有照顾学生现实情况,学生思绪跟不上就生拉硬拽,将学生绳之以“案”。学生和教师都成了教案的“仆从”。如今可以凭据新课程尺度要求机动掌握教学目的,用课本来“教”而不是“教”课本。现实上学生的思绪即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线索,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前进。以往以教授知识技能为主,如今应以促进学生终身生长为己任;以往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现在我们陪着学生走向知识。

3.由履历型备课向研究型备课变化

传统的备课是一种关闭式备课,教师通常餍足于一本课本、一本教参,备的教案,讲的是自己知道的,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独自研讨课本,选择自己熟习的教法。十几年、几十年备课上课全凭自己履历,这是一种老牛拉磨式的磨道循环。

如今新课程实验,备课应是开放式,备课内容、情势、要领都发生了巨大改革。备课不光备课内还要备课外;不光备课本还要备课本之外,如:图书、报刊、电视、影戏、广播、网络、戏剧等,另外如自然风物、文物奇迹、风俗民情、新闻、学生家庭生活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新课程下备课即是教研,备课即是课程革新。备课自己即是一种研究活动,每一次新课程教学方案的计划即是对旧教学方案的否认与创新。教学计划革故鼎新即是教学革新,因此时下教师备课应由履历型向研究型变化。概括起来新课程备课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备课内容的开放性;②备课要领的多变性;③备课历程的反思性;④教学计划的创新性。

4.由小我私家备课向相助备课变化

新课程的实验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如今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学校也不再是文化的孤岛,课程的优化整合要求广大教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与真实的外界生存靠近,与学生、家长、社会全方位的交换与相助。

新课程实验后,教师的相助备课显得非常重要。新课程计划新题目多、困难多,靠一小我私家的管理困难较多,要是靠团体改进备课质量而且节省时间。

具体实验中将各语文组教师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备课组,先团体学习,统一相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再凭据课本单元组合将语文知识点渗透渗出于各单元中。在这个历程中,要做的是确定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及作业难易度。建立了这些后备课组将整个备课使命发表出来,让教师凭据自己的小我私家喜欢,挑选一个单元备课使命,认真准备,这样会集精神打“扑灭战”,一可减轻教师备课事情量,二可发挥小我私家专长,效果非常显着。

教师在备课历程中全心计划教案,落实每篇课文的知识点,以及知识拓展迁移,作业实习等。在教学目的中,凭据学生差异基础计划差异教学目的。

因此,备课既是课堂教学革新,又是教学研究。

革新情况范文篇10

2007年12月,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号召各级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用“四种眼光”来指导开展组织工作,这是中央对十七大后组织工作的新要求,为今后一阶段组织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明确了新目标,我们组工干部要对照“四种眼光”,组织工作突出做到“四个新”,把中央十七大精神落实到组织工作实际、方法和细节中去。

一、思维要有新“理念”。新的五年,党带领全国人民谋求幸福生活的前途光明但征途漫漫,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聚力发展的重任,而组织部门更是任重道远,面对改革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全面激发全党的内生活力,用面向世界的眼光,提高组织工作的预测性和前瞻性,提高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应对能力,做到抓好基础、立足长远,整合组织资源,使党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干部队伍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相互促进,着力提升组织工作的整体效益。

二、工作要有新“定位”。新的五年,党中央确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全党必须全力围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这要求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突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协调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和谐推进,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不断增强主动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围绕科学发展和快速发展来开展组织工作,热情而真诚地为党员、为干部、为基层服务。

三、经验要有新“提升”。新的五年,党的建设将面临更多的情况和挑战,组织部门在各个时期党的建设工作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理论,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对党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发扬,在今后工作中所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只要我们研究科学发展规律,坚持宝贵历史经验,总结新鲜实践经验,在原有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加以总结提升好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在党的建设征程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必然将迎刃而解。

四、实践要有新“创新”。新的五年,党中央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方面都有新要求,在党的建设工作上有新举措、新规章,我们组织部门过去在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党员、干部选拔、实绩考核和党内民主等工作上,都实践和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在今后我们必须继续在原有的实践基础上,继续加以“扬弃”,总结提炼出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推动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