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4:50:57

革新发展

革新发展范文篇1

一、JBIC总体情况介绍

原JBIC成立于1999年10月1日,由原日本输出入银行和海外协力基金合并成立,定位是政策性融资机构(PolicyBasedFinancingInstitution),是当时的日本官方出口信贷机构和日本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简称ODA)主要执行机构。2008年10月,日本政府将ODA业务从原JBIC剥离并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apan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gency,简称JICA)承办;JBIC专门从事国际金融等业务,并与国民生活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合并成立JFC。2010年6月,日本政府提出要从“强化灵活性、专业性以及提高对外交涉能力的角度”研究JBIC的业务模式。2011年5月2日,《株式会社国际协力银行法》(简称《JBIC新法案》)公布并开始实施。JBIC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与日本政治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金融需求紧密结合,持续体现政府意志。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资金较为紧张,日本输出入银行主要对日本出口产品在生产期间所需资金提供“生产性出口融资”,通过财政资金为船舶、车辆、成套设备等出口项目提供长期信贷支持。1952年,该行增加了进口信贷和担保业务,支持国内短缺的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进口。在日本出口商品日益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背景下,日本输出入银行逐渐转向“延付性出口融资”。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日本企业由单纯出口转为向海外投资并重;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将出口信贷与ODA整合在一起由JBIC统一承办。进入21世纪以来,在尽量缩减政策职能范围、充分发挥民间金融机构作用的指导思想下,日本政府将ODA业务又从JBIC分离出来并将JBIC并入JFC。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日本政府从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角度出发,将JBIC从JFC独立出来。此外,JBIC还负责提供为驻日美军再编①提供便利的有关金融服务,这也充分体现了其政策性银行属性。

JBIC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两种。一是日本政府依据JBIC的业务规模发展不断追加资本金。2011财年,日本政府向JBIC追加了355亿日元(等值约4亿美元)的资本金。二是除政府拨付资本外,JBIC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借款和发行JBIC债券(见表1)。根据规定,JBIC可以从政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但从后两者借入的资金仅限于满足资金周转和特定用途的短期借款并必须在同一个经营年度内偿还。3.FILP机构债券自2001财年开始发行,在日本国内资本市场以JBIC自身信用为基础发行,无政府担保。JBIC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日本税法,JBIC无论是作为JFC体系内的机构,还是2012年4月以后作为独立的公共法人,都没有交纳法人税的义务,不用交纳所得税和印花税。根据《JBIC新法案》有关规定,JBIC还可以各缴执照税、不动产购置税、车辆购置税和特殊土地持有税等税金。JBIC作为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运营原则着眼于在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同时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JBIC的运营原则分为五方面,一是准确实施政策性金融业务;二是补充民间业务;三是收支相抵;四是维护和提高国际信用;五是专业自主灵活开展业务。

二、JBIC近年来的改革发展

《JBIC新法案》明确了JBIC的职责。JBIC的职责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促进日本在国外重要资源的开发和获取;二是维持并提高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促进以防止全球变暖等保持环境为目的的海外事业的开展;四是应对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前三方面的业务主要是为了直接服务于日本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第四方面的业务则着眼于稳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为日本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或减轻外部因素对于日本经济的不利冲击。此外,以上四方面业务都须在补充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的前提下进行《JBIC新法案》继承了现行《日本政策金融公库法》中对JBIC组织结构和会计方面的规定,强调保持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属性不变。JBIC在任何时候都由日本政府全资拥有,其职责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日本政府的需求,其组织架构仍旧保持不变。为维持JBIC的信用并保持顺利融资,日本政府继续对JBIC发行的债券提供担保并继续向JBIC提供融资便利。由于JBIC为全资国有金融机构,JBIC必须在提留足够的准备金后向日本政府中央财政上缴其剩余利润。JBIC的预算必须提交并由日本国会审批通过后执行,其账户财务状况相关报告必须提交日本国会,由日本政府监督JBIC修订其内部相关规章。《JBIC新法案》将JBIC在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的一些临时业务作为常规业务固定下来,扩大了JBIC的业务范围,以更好地发挥其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根据《JBIC新法案》,此次业务范围扩展将于2012年4月份正式生效。届时,JBIC将可以向发达国家提供出口信贷,对所有日本企业提供海外收购贷款、短期搭桥贷款,经由日本民间金融机构实施“中间信贷”,为货币互换、应收账款、企业债券和出口信贷提供担保等。

三、有关启示

作为日本成功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工具,JBIC其自成立以来就结合不同阶段国情不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独特作用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吸收JBIC等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近年来改革发展的一些正确做法,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政策性金融服务。

一是动态调整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从JBIC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上看,其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始终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在应对此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JBIC大幅度增加了业务范围。从实践来看,由于一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政策性金融的边界也在不断调整,某种业务在一段时期内具有政策性,在另一段时间内可能具有商业性。如果僵硬固定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必然束缚其较好的发挥作用。因此要建立完善政策性银行业务的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通过修订法律或者章程来规范政策性银行业务发展。JBIC在每个阶段的改革发展都通过修订法律得到了法律保障。修订后的相关法律及时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不仅JBIC的管理模式、风险控制机制、风险补偿和业务范围调整有章可循,而且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外部管理也有法可依。在修订相关法律的条件尚未成熟时,可以通过修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章程来阶段性实现这一目的。

革新发展范文篇2

1深化林业改革创新

1.1扎实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发展

紧密结合县区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上级关于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县林改工作的督促指导。坚持质量第一,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推进改革。既要坚决防止走形式和假发展,也要防止搞“一刀切”;既要明晰产权、激活产业,又要巩固增进集体经济[1]。做到因村、因地制宜,使改革真正成为群众自觉行动、加快林业发展的有效动力。

1.2探索建立群众性护林联防组织,构建新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总结推广民间护林组织的经验,按照“民办、民管、民监督、民受益”原则,引导林业生产经营者自愿组合、自定章程、自收会费,组建以防盗、防火、防病虫害为主的群众性护林组织。同时,建立森林防火风险基金,解决在扑救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的救治和补偿问题,加大对民间森林联防协会基础设施投入的补助,构建新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1.3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促进林业生产经营融资

做大做强林业担保,进一步扩大抵押担保贷款规模,完善林木林地押金管理办法。积极主动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林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登记等程序,以现有林木林地资产为抵押直接向银行贷款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尽快组建林权登记管理中心,探索以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解决林业生产经营融资难问题。

1.4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试点工作,实现林农收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按照林业分类要求和不同生态区位、功能质量等级,把全县生态公益林分为严格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3种类型,对后2种的生态公益林实行限制性利用,允许经营主体通过抚育、更新性质采伐和林下合理利用获得经济效益,实现林农收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1.5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林业行政执法工作

设立林业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林业法律、法规、政策、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促进林业科技普及,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科技素质。建立林业行政许可事项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为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建立健全伐区调查设计中心、木材检验中心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合理界定中介组织职能,规范其服务行为,确保其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生产经营。整合现有的林业执法队伍,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实现由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转变。严格执法监督,实行错案追究和责任赔偿制度,提高执法水平。

2加强森林资源培育

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和当地特产林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为载体,走速生、丰产、优质的发展路子,快速增进森林资源总量。

2.1探索营造林与种苗培育新机制

探索建立“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营造林机制。加大封育力度,及时完成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更新造林,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三大资源培育基地,确保按规划要求完成各年度造林任务。依托县区林业科技推广部门建设育苗基地;加快实施种苗国债项目建设。同时,建立县区林木种苗检测中心,为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提供优良种苗保障。

2.2实施低产林改造试点项目,创新特产林科技推广模式

明确低产林分改造对象,简化低产、低效林分的采伐审批程序,制定相应优惠政策,调动产权主体积极参与改造,为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提供林地保障,并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不断提高林地产出率。以特产林为重点,大力推广高效经营技术,促进特产林资源总量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加快特产林产业化进程。

2.3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森林资源规模化发展

充分发挥当地特产优势,加强产、学、研协作,实施以特产林为主的经济林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放手发展个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国有控股、职工持股等混合型所有制林场。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鼓励林农和社会各方面以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参与生产经营,推动森林资源规模化发展。鼓励林纸、林板、林脂企业一体化经营,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创办工业原料林基地。

3实施林业再加工项目

以资源为依托,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着力建设林业再加工生产基地壮大林产工业。

3.1培育龙头企业

在加工和林产化工领域分别确定1~2家具有一定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税费、资金、贴息贷款、建设用地、加工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促进其做大做强。

3.2构筑产业集群

制定林产工业发展规划,推进合理布局。尽可能促进有一定规模的林产加工项目进入园区,调整优化林产工业结构。积极引导分散的小型林产工业企业相对集中,逐步形成链条、集约发展。

3.3创新经营体制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重组或行业协会运作,逐步实现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共同策划市场营销,推进联营联合,向规模经营、系列开发方向发展。鼓励各类社会主体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获得国有林产工业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吸引境内外资本改组国有林产工业企业;鼓励组建跨地区的林产工业企业联合体。落实产业政策,进一步把国家林业税费政策、林业产业扶持政策、放宽林木采伐政策等落到实处;各有关方面要协同动作,清理、取消与林产工业有关的不合理收费项目。

革新发展范文篇3

金融业是的重要支柱产业。要实现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确保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谐”、“效益”,迫切需要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为加快建立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调控、监管、组织和市场体系,巩固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全面建设金融强市,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在中央金融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金融业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抓住发展机遇,发挥地缘优势,立足、依托香港、辐射华南、联通全国,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的金融体系,巩固和强化金融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增强金融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巩固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

(二)总体目标。丰富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内涵,推进金融的特色化、品牌化,努力把建成“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实现金融发展的“五个转变”。

——“产业金融中心”。围绕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面向民营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金融服务,促进创业投资发展、金融与产业共同繁荣。

——“金融创新中心”。继续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路径,创新发展机制,使成为新型金融机构的聚集区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中心。

——“金融信息中心”。发挥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市场机制优势,力争把建成国内外金融信息收集、加工、分析、交易的重要平台和金融研讨、展览、交流的重要城市。

——“金融配套服务中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建设,使成为金融数据备份、软件开发、后台业务、中介服务机构的集聚区和金融人才的培训基地,为及周边地区金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实现“五个转变”。实现金融业从规模发展向效益发展转变;从引进发展向对外辐射发展转变;从传统金融业向现代金融业转变;从国有为主向多种成分并重转变;从信用缺失向诚信为本转变。

(三)具体要求。提高“一个比例”,组建“若干集团”,壮大“五类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七类新型金融机构”,推出一系列金融新业务和新产品。

——提高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

——推动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的改革与重组,鼓励组建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

——对诚信好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鼓励支持其做强做大。

——设立货币经纪公司,完善黄金备份交易中心,发展产业风险基金、证券投资基金,试办住房信托基金、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公司。

——拓展资产证券化、离岸金融、外币商业票据、中间业务等金融新业务和新产品。

二、充分发挥毗邻香港的优势,加快推进深港金融体系的融合

(四)积极推进深港资本市场合作与连接。加强深港两地资本市场在人员交流、信息共享、产品开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合作,研究探索跨境交易、双重挂牌、两地上市、联网交易的可行性。

(五)继续促进深港资金交易便利化。继续丰富支付结算品种,逐步完善两地间资金交易的基础设施;按照先个人后企业的顺序,完善深港人民币结算业务。

(六)积极配合香港银行扩大人民币业务。支持香港银行分支机构开拓业务领域,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研究探索及内地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可行性。

(七)吸引香港金融机构设立地区总部以及后方支援中心。发挥毗邻香港、金融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实施优惠政策和措施,创造条件吸引香港金融机构设立地区总部以及后台业务、产品研发、客户服务、数据备份中心。

(八)实现“通”与“八达通”的互联互通。依托与香港间现有的支付结算系统,加快实现“通”和“八达通”互联互通,便利深港两地往来人员的小额支付。

三、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突出金融对产业的服务和支持

(九)继续发展中小企业板市场。支持深交所扩大中小企业板规模,增强中小企业板活力。出台鼓励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加快中小企业上市步伐,培育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

(十)通过金融创新产品强化和提高政府投融资能力。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探索发行项目债券、市政债券,利用资产证券化、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拓宽财政融资渠道,强化和提高政府投融资能力。

(十一)发展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和产权交易市场。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多种形式的风险创业投资,争取以有限合伙等形式设立风险投资公司。支持市产权交易机构与深交所实现良性互动,畅通非上市股份制企业产权流通渠道。

(十二)鼓励出口信用保险和中小企业保险的发展。加大对重点产业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扶持力度,逐步提高扶持比例,扩大扶持范围。鼓励开发中小型企业一揽子保险产品,并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

四、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增强金融市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十三)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强化深交所主板市场的融资功能,巩固和发展企业债规模,支持和帮助上市公司尽快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积极推动创业板市场建设;探索非上市公司的柜台和场外交易,推进三板市场的发展。

(十四)尝试建立信贷资产二级市场。鼓励开展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业务,建立银团贷款分销市场,完善信贷资产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

(十五)支持深交所加快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建设完善信用评级、信用担保、支付清算等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争取批准商业银行购买公司债券,鼓励优质民营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十六)鼓励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鼓励商业银行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大力开发新的中间业务品种。加强行业自律和协作,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中间业务市场健康发展。

(十七)争取尽快设立货币经纪公司。加强金融机构与国际货币经纪公司联系沟通,争取尽快设立货币经纪公司。

(十八)积极创新发展票据市场。积极推动票据业务创新,着力发展融资性票据和外汇商业票据。创造条件组建票据交易所,采取无纸化的联网交易方式,建立票据登记结算体系,提高票据交易效率。创新支付手段,建设票据影像处理系统。

(十九)积极创新保险业务品种。制定优惠措施,鼓励保险公司开发责任保险等新产品,争取境内居民外币寿险保单业务在进行试点。

(二十)完善黄金备份交易中心功能。支持引进境外做市商和培育境内做市商,活跃黄金交易,进一步完善上海黄金交易所备份交易中心交易功能。争取在开办黄金进出口业务和其他黄金交易业务。

(二十一)加快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支持有条件、有客户资源的中资银行办理离岸业务;鼓励香港银行将业务延伸到在深的港资企业;争取在推广外汇资金信托业务。

(二十二)推动银行卡特色化和品牌化。鼓励发行银联标准卡,优化银行卡使用环境;推动公务消费银行卡应用,提高银行卡使用频率;支持银行积极开发、推广新的银行卡品种。

(二十三)鼓励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发展。继续拓宽衍生产品交易,力争推出股指期货、利率期货、权证产品、远期结售汇、掉期业务等新品种。努力争取设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建设金融衍生品开发试验基地。

五、加快金融机构改革,焕发金融业的生机和活力

(二十四)加大法人金融机构产权改革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金融机构重组,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改善资本结构。支持金融机构实施员工持股,完善股权激励机制。

(二十五)积极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公司。鼓励金融机构进行收购兼并,开展综合性、多元化经营,为客户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综合服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有条件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做大做强,逐步发展成为金融控股集团。

(二十六)积极探索保险公司新型组织形式。支持组建专业性保险公司、自保公司、相互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鼓励设立保险中介机构、研发机构、客户服务中心,争取国际著名的保险经纪、公估机构在设立分支机构。

(二十七)加快设立汽车金融公司。抓住《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出台机遇,加快在设立汽车金融公司,鼓励汽车金融公司设立分公司。

(二十八)争取设立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支持以独立机构或依托信托公司的方式,大力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二十九)争取试点设立证券融资公司。支持证券公司、登记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发起设立证券融资公司,为券商提供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信用贷款和证券融通服务,畅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连接。

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稳定发展的持续性

(三十)支持国家外汇管理体制创新。争取放开异地企业在办理非贸易外汇支付业务,以及异地企业在进口项下付汇的限制。争取批准在深跨国公司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鼓励跨国公司将外汇资金集中管理部门设在。

(三十一)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信贷资产管理,盘活不良资产。严格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支持建立金融系统纪检监察联络员制度,加强金融案件预防工作。

(三十二)健全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积极采取措施,将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社保、海关等部门的信息,整合成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建立起个人和企业负面信息系统。支持依托信用协会,建立企业信用调查中心。

(三十三)加强金融机构与执法部门合作,加大金融债权保护力度。探索建立金融案件立案、执行的绿色通道,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加强金融机构与工商部门合作,建立不良企业信息查询机制;继续发挥金融债权联席会议作用,对拖欠企业进行联合制裁。

(三十四)推动银企合作,营造共同繁荣的良好氛围。支持协调银行与企业间建立定期交流制度,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鼓励银行和企业通过行业自律组织进行协商,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

(三十五)支持担保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担保产品多样化。采取扶优限劣的措施,引导优秀担保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担保公司扩大业务领域,丰富担保品种。发挥担保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资质评级制度,促进担保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十六)大力扶持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鼓励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发展一批讲诚信、既大且强的资信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公司,实现中介服务的规模化、集约化。

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金融中心城市的良好形象和知名品牌

(三十七)加快金融中心区建设,积极规划“金融配套服务基地”和“国际基金产业园区”。加快罗湖和福田中心区金融中心建设,合理规划全市范围内的金融产业布局,强化金融产业要素资源的集聚。规划建设金融配套服务基地,吸引金融机构设立后方支援中心。积极借鉴国外模式,规划设立“国际基金产业园区”。

(三十八)全面落实与伦敦金融城合作安排。积极促进伦敦金融城在设立常设机构,密切沟通交流合作;鼓励和推荐科技型企业赴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充分利用伦敦金融城专业人才优势,在开展金融人才业务培训和教育。

(三十九)积极争取“珠三角”外币清算系统联网。积极争取“珠三角”城市加入外币实时支付系统,将深港两地的外币清算系统扩大到“珠三角”,实现区域内城市与香港之间的外币实时支付清算。

(四十)抓紧建设现代化黄金珠宝和贵金属造币产业基地。巩固强化黄金珠宝产业基地的地位。加快国宝造币厂建设进度,力争建成现代化的贵金属造币基地,加大国内金银币、港澳流通币及国外纪念币和标准金条的生产与发行。

(四十一)大力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落实金融人才政策,吸引境内外金融专业人才来深发展。加强深港金融人才交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香港和境外金融专业培训机构,支持南开大学金融工程学院加快发展,把建成金融机构人才培训基地。

革新发展范文篇4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六十年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制度变迁史。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是其中的两条主线。经历了不合国情的所谓合作制的反复,非驴非马股份合作制的过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最终承认现实,走向了股份制。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合作金融最近也是最大的一次制度变迁。

(一)制度及其作用。制度是人类社会用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或规范,是社会有序运转的基础。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宪法、成文法、正式合约等成文规则属于正式制度,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性质和运行;一个国家的产权制度、法律制度决定了能够存在什么样的企业;而象我国的户籍制度、高考制度则决定了无数个人和家庭的命运。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性质。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及其生成机制,揭示制度与人的关系及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产权和交易费用(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产权包涵了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权利。产权制度是企业的核心问题。产权清晰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形成更加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而股份制五百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它是能够有效明晰产权的企业制度。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最大的意义即是实行了股份制,在法理上明晰了产权,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建立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解决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行政干预、降低委托-成本奠定了产权基础和法律基础。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承认了农村信用社的商业银行性质,扫除了农村信用社走向现代金融企业的制度障碍。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红利。制度的不健全会带来过于沉重的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上的交易成本,而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则能够有效地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制度红利。中国改革开放30年就是一个不断释放制度红利的过程。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红利,一是内生交易费用的降低。改制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减少逆向选择,降低道德风险。二是外生交易费用的降低。如市场地位的提升,开办新业务(如信用卡)、向外拓展门槛的降低,更加完备的法律体系的保护。此外,借助于改制,财务指标实现飞跃。当然,如同国企的改制,农村信用社改制也不可能“一股就灵”,制度红利的释放还受到不少内外部因素的制约。

二、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会

处于当前中国这样一个“新兴+转轨”的社会,整个中国银行业都充满挑战与机会,农村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加之禀赋差异,农村商业银行还具有自身独有的或者说更加突出的挑战与机会。

(一)外部环境的挑战。一是中国金融深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挑战。30年来中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大大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利率市场化进展缓慢。在“十二五”时期,利率市场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最终将取消存款利率上限。这将给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带来严峻挑战(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就造成大量中小银行的倒闭)。农村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加快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加快转变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二是中国社会快速变迁的挑战。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急剧的社会变迁。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突飞猛进,未来20年预计将有5-6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这将给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带来巨大的影响。受其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结构不断分化,金融需求日益复杂,比如农民工流动对资金汇兑的需求、农民致富后对财富管理增值的需求、农村扩大消费对消费金融的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城市金融需求等等。因而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根据社会变迁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创新求变,与时俱进。三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挑战。经济存在周期是客观规律,中国也不例外。当经济高涨时,企业顺风顺水,银行盈利增长;但在经济衰退时,市场萧条、企业破产,银行则可能坏账增加,风险上升。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仍是投资和出口,宏观调控与外部市场主导着经济短周期。中国的粗放式高速增长已日益难以为继,转型阵痛不可避免,经济波动与下行风险加大。农村商业银行应居安思危,加快转型,密切关注、研究经济周期,特别注意防范政策与市场风险,及时进行逆周期管理。

(二)适应自身新制度要求的挑战。一是公司治理的挑战。先天不足、后天有限使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主要面临股权结构、治理架构、治理机制、治理文化、治理人才五个方面的挑战。股权分散,优质有效股东较少的股权结构限制了股东治理的能力;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作用发挥的不理想,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激励不当、监督薄弱、制衡无力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主要问题;农村商业银行要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还有一个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优秀外部董事、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的稀缺难觅,则影响制约着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二是战略管理能力的挑战。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战略目标,保证目标落实并最终实现企业使命的动态过程。为应对日益复杂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提升战略管理能力,远离过去那种粗放式经营管理,做到定位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控制到位,防止战略规划同质化、战略执行乏力、重战术轻战略等问题。三是创新能力的挑战。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以后,商业化经营特点更加突出,对金融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利率市场化既给银行造成了创新的压力,更给银行提供了创新的巨大空间,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加快进行系统的创新能力建设,建设创新基地,充实创新人才,完善创新机制,推动管理、人才、技术、产品、服务等全方位的创新。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机会。一是经济发展与转型带来的行业性机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不断创造新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要重点考虑“三农”、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浪潮中的机会,更加重视中小企业金融、个人金融业务,充分发挥金融作为助推器的作用。二是改制带来的制度性机会。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提升了品牌与市场价值,可以进一步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可以适当地对外投资与扩张。改制还降低了信用卡、理财等业务的开展难度,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地方政府和新加入的优质股东也可能为农村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发展资源,消除某些政策性歧视。三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会。科技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正不断重塑银行。诸如数据大集中、ATM、POS、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等,都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果。今天的银行,离开信息技术寸步难行。未来,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技术等等,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活。技术拉平了世界,消除了鸿沟,也使小银行同样能够提供可与大银行相竞争的产品与服务。

三、对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翻开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新的一页。农村商业银行如何立足新起点,建立新机制,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值得研究。笔者认为,发展方向和定位、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及创新能力是农村商业银行应重点予以考虑、着重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找定位——认识自我,明确方向。笔者认为,企业的定位可以根据所处的三种空间来确定,这就是地理空间、历史空间与行业空间。地理空间考察企业所处的具体区域,如城市/乡村、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等;历史空间考察企业乃至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空间则考察行业结构,如农村商业银行所处行业竞争状况、自身的行业地位等。建设现代金融企业是农村商业银行既定的方向,服务“三农”与地方经济是农村商业银行不变的宗旨。这既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所在,也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理性选择。作为当地历史最悠久、网点覆盖面最广的银行,地缘、人缘与信息优势仍是农村商业银行最大、最根本的优势,因而扎根本土,深耕细作,巩固阵地,扩大份额更为实际。农村商业银行离开本土异地扩张特别是跨省设立分支机构,则优势不存,战线拉长,成本上升,风险扩大。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应慎言异地扩张,至少不要急于扩张。农村商业银行还应将一般定位与个性化定位有机结合。每家农村商业银行都是特殊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形成外部环境的差异,如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支柱产业、主导行业;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历史又形成了不同的内在精神、文化与行业地位。因而同样是服务地方经济,不同的农村商业银行应有不同的做法、内容和特点。

(二)抓治理——思想重视,持续完善。

1、公司治理决定农村商业银行的长治久安。首先是树立正确的公司治理理念。以董事长为代表的高管层要深刻认识、充分理解进而真正重视公司治理,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为重,视完善公司治理为走向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由之路。其次要认真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选举产生履职有力的董事会、监事会,聘任称职的经营管理层;制定好章程这个根本大法,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有关的议事规则要规范可行。最后是有效运行。切实做到职责清晰,运转有序,合法合规。

2、建设有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股权结构要适应作为地方金融企业的属性,主要股东以与农村商业银行有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本地优质民营企业为主,其持股比例相对均衡,避免出现一股独大的控股股东;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应优先选择长期关心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熟悉农村金融和现代金融的专业人士,并考虑由其在专业委员会担任主要责任人,发挥积极作用。承担了风险处置责任的省级政府及其管理平台省联社,也应该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公司治理。企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都会对公司治理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对全球银行治理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巴塞尔协议就经历了多次修订完善,因而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建设没有终点。具体而言,一是股权结构要不断优化,有条件的应进一步引入战略投资者。二是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能力要不断加强,完善战略等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发挥机制,程序上可逐步做到董事会的议案除有权股东外,均须经由专业委员会研究并提出。三是内外部的监督制衡机制要不断完善,确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

(三)谋战略——顶层设计,有效执行。

1、农村商业银行战略管理能力的建设。一是战略思维能力。在掌握信息、理论储备、专业素养、丰富经验等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复杂的思维活动,展现出卓越的创造力与洞察力。二是战略制定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流程制定正确的战略。三是战略执行能力。将战略方案转化为企业的有力行动。四是战略控制能力。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并对实施的效果建立反馈机制,及时评估修正。

2、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与实施。一般考虑三个层面:总体战略(公司级战略),经营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部门级战略)。在这里笔者进行一般性论述。总体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金融企业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与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核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扎根本土的传统优势、产权制度的新优势,通过集约化经营和策略联盟,确立在本地市场的竞争优势,打造农村商业银行的精品品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依托信息化,针对城乡二元经济金融结构,综合运用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以低成本提供普惠服务履行社会责任,以差异化获取优质客户确立竞争优势;以传统资产负债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为重点目标市场,以优质个人客户、中小企业为重点客户,以银行卡和理财为重点业务;通过优质服务体系和最为广泛、多样化的服务渠道巩固作为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职能战略:市场营销战略,即在利用STP、4Ps与4Cs等营销理论确定细分市场与目标客户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事件营销、交叉营销、整合营销等营销策略实现获取客户、销售产品与服务、建立品牌美誉度等目标。渠道战略: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大力构建网点与网络、人工与自动、物理与虚拟有机结合的渠道系统,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客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3A服务(Anytime,Anywhere,Anyway),保障客户获取银行产品与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与安全性,并为银行降低成本、拓展业务、创造利润提供有力的支撑。

革新发展范文篇5

一、广告营销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成效

当今时代,企业的生存步入了极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稍有不慎即可能被残酷的市场摔得粉身碎骨,而广告营销作为一种有效的经营传播方式,便是其在市场中披荆斩棘抢占市场先机稳获成功的利器。广告营销是当今企业最为流行普遍的营销方式,主要应用于企业产品的销售、新产品的及推广、企业品牌形象的宣传等诸方面。具体而言,广告营销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首先就是对企业产品价值的塑造以及企业形象的宣传。现代社会是一个品牌效应昌盛的时代,企业要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将自己的形象及品牌打入到市场消费主体的心中,抓住消费者的循品牌而行的消费心理及消费欲望。而且当今时代的市场处于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的状况中,企业必须及时地将自己的新产品推广出去以抢占市场的先机。而广告营销作为一种快速及时的传媒,它具有传播性以及渗透性,是企业在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的一种利器。再者,广告营销还广泛应用于企业社会影响力的拓展工作中。优秀的广告设计可以为企业构筑一种品牌优势,使人们加深对企业的印象,从而扩大企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当今时代,许多企业都使用广告营销来开展公益建设,通过公益广告的设计,将本企业的元素以及企业产品的特征置于广告中,公益广告易于被人们接受,而且还容易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比较温暖的影响,企业势必也会以这样一种形象介入人心。所以,当下,广告营销还在企业拓展自身影响力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广告营销对于企业营销的作用而言,广告营销作为一种及时、迅速、渗透性强、传播范围广泛的营销方式,对于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广告营销可以通过向消费者介绍企业的产品信息,挖掘出消费者内在的消费需求,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使消费者愿意在进行消费时选择自己掌握信息多的企业的产品。其次,广告营销通过传媒来进行传播,具有传播范围的广泛性,通过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产品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产品销量。再者,广告营销还通过引导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以及企业文化,从而加深对于企业的印象,进而愿意自发的去宣传某种企业的某种产品,这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企业的广告营销在当今时代受到的挑战分析

企业采用广告营销的方式,可以使产品迅速地被消费者了解接受,并且为自身创设一种品牌效应。从各个方面来讲,广告营销策略都是极为有益的。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任何的事物都要在维持自身本质的基础上,随着时代一起进步,不然就会被抛弃在时代的潮流中,而广告营销作为企业的一种营销方式,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势必要随着时代一起变革,不然就会反过来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事物。本文接下来分析一下企业的广告营销在当今时代受到的一些挑战,以便为企业广告营销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变革建议。首先,企业的广告营销在当今时代受到了消费者重聚现象的挑战。市场中的消费者会在消费需求及消费状况的指导下而不断与其他消费者产生区分,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而且这些特别的存在消费过程中会与自己的同类消费者产生聚拢状况。当今时期,社会的市场经营分化越来越明显,消费阶层的重聚状况也随着不同的消费分化加快了重聚的进程。企业在采用广告营销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聚合状况来开展传播,否则这种营销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失效的营销方式。其次,当今时期传播系统也加快了重构的进程,这对企业的广告营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时期新的媒体传播方式不断呈现,传统媒体在这种冲击下已经不再有往日的影响力,各种传播系统都在寻求新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在这种状况的推动下,传播系统中的媒介资源不断丰富,而且各种媒介的融合程度也逐渐加强,消费者在多样化的媒介中开始形成一种流动性的消费轨迹。企业在实施广告营销的过程中,就必须应对这种难以琢磨的消费轨迹来实施传播,而将以往的广撒网的营销方式抛弃。再者,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一起涌入到人们的信息视野中,从而使得人们的信息接收产生了疲劳混乱的状况,在这种环境下广告营销中的创意作用便开始凸显出来。随着各种广告传播信息的呈现,消费者对于广告信息的鉴赏能力以及对于广告的期望值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广告传播必须通过巧妙的广告创意引起人们的注意,使自己在广告的海洋中脱颖而出。企业在使用广告营销的过程中也就受到这方面的广告创意的影响。

三、企业推动广告营销健康发展的相关创新途径

当今时代,企业要通过广告营销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针对时代的挑战对于企业的广告营销策略进行创新,使企业广告营销的作用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本文接下来主要是就企业对广告营销策略实施创新改变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拓展营销区域,转变营销主题

企业要推动广告营销在本企业的有效应用,可以从拓展营销区域以及改变营销主题的两个方面着手,使广告营销可以在正确的广告主题的指导下获得在适宜区域的有效传播。企业应当将企业的营销区域向三线和四线城市拓展,以应对中国日益发展的城镇化形成的新城市对于消费的需求。当今时代,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不断提速,市场内的成产要素实现了大幅度的自由流动,而且公共资源的配置也不断获得均衡和完善,三四线城市的民众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他们的购买力增强而逐渐成为企业营销的另一个重点。因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善于挖掘中小城市的消费需求,将广告营销的主要区域拓展到三四线城市,在广告相对不饱和的适宜区域加强本企业的营销。此外,企业在当今时代进行广告营销的过程中,还应当对广告的主题实施创新,使广告营销主题中凸显出其社会价值观念以及广告所在地区的文化理念,提高企业广告在营销目的之外的广告内涵,从而利用一种通行的价值观以及文化习俗观实现对于消费人群的吸引及拉动。

(二)改变营销模式,实现营销转型

企业在当今时代采用广告营销的营销模式,还应当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实现对于广告营销模式的调整,使广告营销也获得转型。首先,企业应当推动精准化以及互动化的理念在广告营销过程中的使用。企业要针对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建立消费者的消费数据库,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以及消费需求等进行分析,锁定具体的消费趋势,使广告营销能够迎合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而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实现广告投放的精准化。其次,企业还要引导群众对于营销广告进行体验应用,实现营销广告与群众消费需求的互动,从而及时地发现广告中的不足之处,对营销广告实施调整。比如,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来建立一个消费者进行体验及互动的信息平台,让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直观的感受营销广告带来的视觉及心理冲击,并且通过适度的奖励政策引导消费者提出对于营销广告的感受,使消费者针对广告积极地建言献策。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营销可以有效地拉动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使本企业的广告得到完善,也加强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印象。

(三)实现广告策略、创意及冲击的兼备

当今时期,企业创新广告营销必须注重广告策略、创意以及冲击感的兼具,使广告成为一种艺术,比如康美制药的康美之恋广告,广告是一种营销的手段,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一种视觉和情感的审美,即使人们并不了解企业对企业产品没有需求,也会通过广告去主动的关注该企业。所以,企业的广告营销创新应该结合时代的元素,以及广告主营销区域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广告进行创意性的策划,使广告既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又能够激发消费者内心的共鸣,给消费者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提高广告的视觉冲击感。

革新发展范文篇6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六十年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制度变迁史。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是其中的两条主线。经历了不合国情的所谓合作制的反复,非驴非马股份合作制的过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最终承认现实,走向了股份制。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合作金融最近也是最大的一次制度变迁。

(一)制度及其作用。制度是人类社会用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或规范,是社会有序运转的基础。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宪法、成文法、正式合约等成文规则属于正式制度,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性质和运行;一个国家的产权制度、法律制度决定了能够存在什么样的企业;而象我国的户籍制度、高考制度则决定了无数个人和家庭的命运。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性质。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及其生成机制,揭示制度与人的关系及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产权和交易费用(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产权包涵了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权利。产权制度是企业的核心问题。产权清晰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形成更加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而股份制五百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它是能够有效明晰产权的企业制度。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最大的意义即是实行了股份制,在法理上明晰了产权,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建立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解决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行政干预、降低委托-成本奠定了产权基础和法律基础。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承认了农村信用社的商业银行性质,扫除了农村信用社走向现代金融企业的制度障碍。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红利。制度的不健全会带来过于沉重的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上的交易成本,而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则能够有效地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制度红利。中国改革开放30年就是一个不断释放制度红利的过程。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红利,一是内生交易费用的降低。改制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减少逆向选择,降低道德风险。二是外生交易费用的降低。如市场地位的提升,开办新业务(如信用卡)、向外拓展门槛的降低,更加完备的法律体系的保护。此外,借助于改制,财务指标实现飞跃。当然,如同国企的改制,农村信用社改制也不可能“一股就灵”,制度红利的释放还受到不少内外部因素的制约。

二、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会

处于当前中国这样一个“新兴+转轨”的社会,整个中国银行业都充满挑战与机会,农村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加之禀赋差异,农村商业银行还具有自身独有的或者说更加突出的挑战与机会。

(一)外部环境的挑战。一是中国金融深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挑战。30年来中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大大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利率市场化进展缓慢。在“十二五”时期,利率市场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最终将取消存款利率上限。这将给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带来严峻挑战(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就造成大量中小银行的倒闭)。农村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加快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加快转变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二是中国社会快速变迁的挑战。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急剧的社会变迁。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突飞猛进,未来20年预计将有5-6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这将给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带来巨大的影响。受其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结构不断分化,金融需求日益复杂,比如农民工流动对资金汇兑的需求、农民致富后对财富管理增值的需求、农村扩大消费对消费金融的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城市金融需求等等。因而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根据社会变迁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创新求变,与时俱进。三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挑战。经济存在周期是客观规律,中国也不例外。当经济高涨时,企业顺风顺水,银行盈利增长;但在经济衰退时,市场萧条、企业破产,银行则可能坏账增加,风险上升。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仍是投资和出口,宏观调控与外部市场主导着经济短周期。中国的粗放式高速增长已日益难以为继,转型阵痛不可避免,经济波动与下行风险加大。农村商业银行应居安思危,加快转型,密切关注、研究经济周期,特别注意防范政策与市场风险,及时进行逆周期管理。

(二)适应自身新制度要求的挑战。一是公司治理的挑战。先天不足、后天有限使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主要面临股权结构、治理架构、治理机制、治理文化、治理人才五个方面的挑战。股权分散,优质有效股东较少的股权结构限制了股东治理的能力;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作用发挥的不理想,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激励不当、监督薄弱、制衡无力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主要问题;农村商业银行要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还有一个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优秀外部董事、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的稀缺难觅,则影响制约着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二是战略管理能力的挑战。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战略目标,保证目标落实并最终实现企业使命的动态过程。为应对日益复杂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提升战略管理能力,远离过去那种粗放式经营管理,做到定位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控制到位,防止战略规划同质化、战略执行乏力、重战术轻战略等问题。三是创新能力的挑战。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以后,商业化经营特点更加突出,对金融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利率市场化既给银行造成了创新的压力,更给银行提供了创新的巨大空间,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加快进行系统的创新能力建设,建设创新基地,充实创新人才,完善创新机制,推动管理、人才、技术、产品、服务等全方位的创新。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机会。一是经济发展与转型带来的行业性机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不断创造新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要重点考虑“三农”、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浪潮中的机会,更加重视中小企业金融、个人金融业务,充分发挥金融作为助推器的作用。二是改制带来的制度性机会。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提升了品牌与市场价值,可以进一步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可以适当地对外投资与扩张。改制还降低了信用卡、理财等业务的开展难度,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地方政府和新加入的优质股东也可能为农村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发展资源,消除某些政策性歧视。三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会。科技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正不断重塑银行。诸如数据大集中、ATM、POS、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等,都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果。今天的银行,离开信息技术寸步难行。未来,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技术等等,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活。技术拉平了世界,消除了鸿沟,也使小银行同样能够提供可与大银行相竞争的产品与服务。

三、对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翻开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新的一页。农村商业银行如何立足新起点,建立新机制,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值得研究。笔者认为,发展方向和定位、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及创新能力是农村商业银行应重点予以考虑、着重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找定位——认识自我,明确方向。笔者认为,企业的定位可以根据所处的三种空间来确定,这就是地理空间、历史空间与行业空间。地理空间考察企业所处的具体区域,如城市/乡村、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等;历史空间考察企业乃至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空间则考察行业结构,如农村商业银行所处行业竞争状况、自身的行业地位等。建设现代金融企业是农村商业银行既定的方向,服务“三农”与地方经济是农村商业银行不变的宗旨。这既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所在,也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理性选择。作为当地历史最悠久、网点覆盖面最广的银行,地缘、人缘与信息优势仍是农村商业银行最大、最根本的优势,因而扎根本土,深耕细作,巩固阵地,扩大份额更为实际。农村商业银行离开本土异地扩张特别是跨省设立分支机构,则优势不存,战线拉长,成本上升,风险扩大。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应慎言异地扩张,至少不要急于扩张。农村商业银行还应将一般定位与个性化定位有机结合。每家农村商业银行都是特殊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形成外部环境的差异,如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支柱产业、主导行业;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历史又形成了不同的内在精神、文化与行业地位。因而同样是服务地方经济,不同的农村商业银行应有不同的做法、内容和特点。

(二)抓治理——思想重视,持续完善。

1、公司治理决定农村商业银行的长治久安。首先是树立正确的公司治理理念。以董事长为代表的高管层要深刻认识、充分理解进而真正重视公司治理,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为重,视完善公司治理为走向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由之路。其次要认真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选举产生履职有力的董事会、监事会,聘任称职的经营管理层;制定好章程这个根本大法,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有关的议事规则要规范可行。最后是有效运行。切实做到职责清晰,运转有序,合法合规。

2、建设有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股权结构要适应作为地方金融企业的属性,主要股东以与农村商业银行有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本地优质民营企业为主,其持股比例相对均衡,避免出现一股独大的控股股东;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应优先选择长期关心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熟悉农村金融和现代金融的专业人士,并考虑由其在专业委员会担任主要责任人,发挥积极作用。承担了风险处置责任的省级政府及其管理平台省联社,也应该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公司治理。企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都会对公司治理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对全球银行治理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巴塞尔协议就经历了多次修订完善,因而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建设没有终点。具体而言,一是股权结构要不断优化,有条件的应进一步引入战略投资者。二是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能力要不断加强,完善战略等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发挥机制,程序上可逐步做到董事会的议案除有权股东外,均须经由专业委员会研究并提出。三是内外部的监督制衡机制要不断完善,确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

(三)谋战略——顶层设计,有效执行。

1、农村商业银行战略管理能力的建设。一是战略思维能力。在掌握信息、理论储备、专业素养、丰富经验等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复杂的思维活动,展现出卓越的创造力与洞察力。二是战略制定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流程制定正确的战略。三是战略执行能力。将战略方案转化为企业的有力行动。四是战略控制能力。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并对实施的效果建立反馈机制,及时评估修正。

2、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与实施。一般考虑三个层面:总体战略(公司级战略),经营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部门级战略)。在这里笔者进行一般性论述。总体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金融企业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与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核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扎根本土的传统优势、产权制度的新优势,通过集约化经营和策略联盟,确立在本地市场的竞争优势,打造农村商业银行的精品品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依托信息化,针对城乡二元经济金融结构,综合运用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以低成本提供普惠服务履行社会责任,以差异化获取优质客户确立竞争优势;以传统资产负债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为重点目标市场,以优质个人客户、中小企业为重点客户,以银行卡和理财为重点业务;通过优质服务体系和最为广泛、多样化的服务渠道巩固作为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职能战略:市场营销战略,即在利用STP、4Ps与4Cs等营销理论确定细分市场与目标客户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事件营销、交叉营销、整合营销等营销策略实现获取客户、销售产品与服务、建立品牌美誉度等目标。渠道战略: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大力构建网点与网络、人工与自动、物理与虚拟有机结合的渠道系统,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客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3A服务(Anytime,Anywhere,Anyway),保障客户获取银行产品与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与安全性,并为银行降低成本、拓展业务、创造利润提供有力的支撑。

革新发展范文篇7

一、自觉承担起为科学发展探索新体制的时代使命

1.广东担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要求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所作为2009年末,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勉励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确就要在改革方面特别是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所作为。从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正是因为广东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它能够率先遇到和感受传统发展方式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它能够率先发现和认识到这些深层次矛盾之根源在于旧的行政体制和治理模式;它能够率先理解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去探索新的行政体制和新的治理方式。

2.广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二次创业”新战略,需要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重要突破为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广东省提出了“双提升”和“双转移”的“二次创业”新战略。随着新战略的全面、快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的矛盾也随之越来越突出。如果没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支撑,“二次创业”新战略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更迫切的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在重要领域有所突破。比如,建立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二次创业”新战略实施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与政策,以及更加符合实际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

3.广东在扩大开放中战略区位重要性明显提升,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一方面,毗邻我国香港、澳门。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在不同于港澳的政治体制下,为优化行政管理绩效,可以结合广东实际需要,借鉴港澳地区好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手段和具体做法。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广东作为外向型特别突出的沿海经济大省,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与国际接轨既有其“得风气之先”的优势,也有其顺应时展潮流的要求。

4.广东致力于以行政体制改革引领各项改革,推动改革全面开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不断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先后经历了五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新要求。2009年广东省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2011年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既对政府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有新的需求,也对全社会的配套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体制与各方面体制密切相联,在整个体制中处于枢纽地位,是破解矛盾和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有助于广东的改革全面配套向前推进。

二、广东行政体制改革的突出亮点和显著成效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广东省继续充当全国改革的排头兵,勇敢承担起了“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大刀阔斧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寻求体制与机制的新突破,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1.强力推进大部制改革,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广东省以建立大部门体制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同类项合并”,追求职能的有机统一和职能的有效转变,实现管理链条的缩短和行政层次的扁平化,构建职能配置科学、机构设置精干、权责明晰的组织体系,此系全国最大力度的机构整合,涌现出“深圳模式”、“顺德模式”、“珠海模式”和“阳江模式”等。深圳市的政府部门由46个精减为31个,精简幅度达1/3,大大低于中央规定大城市为40个左右的机构限额。同时,在减少15个政府部门的基础上,还减少内设、下设及派出机构151个,相应减少领导职数394名,此外还减少事业单位60个。佛山市顺德区在改革中统筹考虑党委、政府、群团和垂直管理机构,对党政机构进行了全面重组,原41个党政部门被大幅度压缩为16个,精简率达70%。珠海市政府工作部门由36个减为27个,精简25%。阳江市在探索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特点的大部门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37个减少为25个,精简30%。从实际效果看,大部门整合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部门的协调性、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高度评价。

2.实现党政机构统筹联动,决策和执行扁平化以广东省顺德为例,改革有一个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党政机构的统筹联动。在领导决策层面,在区委核心领导下,建立党政领导集体决策、统筹分工的领导体制。全局性重大决策由“四位一体”(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区联席会议负责。在部门层面,将党政部门中相近的职能整合到一个部门,综合设置党政机构,党政大部门首长分别由区委常委、副区长和政务委员兼任,由一个领导来管,统筹联动,责任清楚。6个党委机构全部与政府机构合署办公,如区委办公室与区政府办公室合署办公,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与区政府监察和审计局合署办公,区委宣传部和区文体旅游局合署办公,区委政法委员会与区司法局合署办公,区委社会工作部与区民政宗教和外事侨务局合署办公。区联席会议的决策一步到位地直接由大部门执行,减少了过去区领导分管和副秘书长协调两个环节,实现了行政层次上的扁平化,提高了效率。

3.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各司其职,探索行政运行新机制广东省在改革中积极探索行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分,建立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深圳市将市政府机构统称为工作部门,并根据部门职能定位做出区分。主要承担制订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称为“委”;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督职能的机构,称为“局”;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称为“办”。顺德区则通过上移决策权、下移执行权,外移监督权的方式进行改革。区联席会议负责全局性重大决策,大部门集中统一执行,并将执行权尽可能依法委托给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行使。区纪委(政务监察和审计局)对每个大部门都派驻监察员或监察组,对各部门实行独立的全程化监督。通过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与制约的行政运行机制,加强了对行政行为和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腐败问题和“有法不依”、“人情大于法”等法治难题。

4.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广东对事业单位进行了清理规范,促进事业单位职能归位。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回归机关,将应由市场承担的任务交给市场,将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规范社会组织工作有机结合。在改革中,省政府将130余项行业管理与协调性职责、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性职责、技术服务性职责交给社会组织或事业单位。同时,着力推动行业体制改革,将关系国计民生、事业单位集中的重要公共服务行业,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地勘、水管工程等行业体制改革纳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整体部署中统筹推进。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如深圳市开展了法定机构改革试点,依法设立公共服务结构,按事业法人登记,通过约定方式履行法定职责,实行理事会决策、中心主任执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同时辅之以配套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成功地“去行政化”,有利于实现公益服务绩效的最大化。这种改革在全国尚属首创,需要特别关注。

5.简政强镇释放活力,探索基层新的治理模式广东省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次”的原则,依法将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镇,进一步释放基层活力,激发社会活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佛山市对容桂街道和狮山镇实行简政放权,扩大镇(街)管理权限,赋予其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凡是与老百姓直接相关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事项,原则上由镇(街)一级政府完成。东莞市对石龙镇、塘厦镇通过直接放权、委托放权、调整派驻机构管理体制、内部调整放权的方式,下放事权、扩充财权、改革人事权。此外,试点单位还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简政,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将一些管理和服务事项放权于社会。这些措施,加快了县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优化了公共服务,促进了县镇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比较好地破解了经济发达镇责、权、财匹配方面存在的“人大衣小”、“财大权小”责权不对等的问题。

6.求解社会管理改革,增强社会调节自治功能广东省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率先破题。省政府共增加和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责63项,深圳市增加和加强相关职责73项。广州市在整合城市管理职责、重点扶持发展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珠海市在全国率先设立政府咨询委员会,负责向政府提供政策制订和实施的具体建议。珠海市在现有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委会、协商议事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社区监督委员会,构建议事、决策、执行、协助、监督为一体的社区民主自治体系。同时,积极推进政社分开,将部分原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顺德区让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议题的讨论;设立社会发展专项资金和社会创新奖,扶持民间组织的发展,鼓励开展社会创新实验;在社区和村成立市民服务中心,办理政府下派的任务,村(居)委会做好村(居)民自治工作。这些努力,使广东探索建立了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调解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政社合作型公共治理结构。

7.创建大城管综合执法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广东各地实行的大部门改革中,广州市和顺德区的“大城管”改革是一大亮点。“大城管”体制是一种统筹协调、行业服务、综合执法“三位一体”的城管新模式,变原来的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将源头管理与事后管理相结合,预防与处罚相结合,实现管理与执法并重,创建“捆绑式”综合执法模式,加大了问责与监督力度,提高政府执行力,降低了行政成本。此外,“大城管”借助于现代化设备,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效能,实现了城市管理数字化、日常化、网络化和精细化,切实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水平。

8.坚决推进政务公开,努力建设阳光政府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广东在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一是以政务决策规范为前提,推进政务决策程序民主化,保障政务决策公开公正。二是以政府公开透明为核心,推进政务公开化。规定公开原则,明确公开内容,及时公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三是以便民服务为宗旨,推进政府服务平台多元化。如广州市通过建设“窗口”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以服务基层社会群众为目的,建立街道和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以行政问责为手段,建立了政务公开的监督机制等。五是广州市率先公开政府预算,引领新一轮政府预算公开改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老百姓好评如潮,称赞为“看得见的政府”。

9.率先规划,争做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锋广东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目标,于2009年12月印发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标准的一致和水平的均衡,全省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在国际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功勾画出了省辖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蓝图,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

10.依法开展行政监督,将法治政府建设落到实处广东省依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改革贯穿始终,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一,强化对下放行政权力的监督。在大部门体制改革和富县强镇事权改革中,对基层政府承接上级下放的管理事权,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必问责,违法必追究。其二,建立和完善以行政首长和工作主管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不再直接管理人事、财务等事项,同时通过建立范围更宽更细致的申报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近亲属的监督管理。其三,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划清各部门职责边界,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其四,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等专门监督作用,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成立政府绩效监督委员会,除行政部门代表外,还吸纳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专家、社会行业代表等参加,同时加强社会监督的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强化依法行政,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三、广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策略分析

广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于广东党政领导和人民置身于国家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能够把永立潮头的智慧和先行先试的勇气结合起来,创造性的落实中央的决策精神,在解放思想的旗帜指引下,勇敢承担起了“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采取了坚定不移的改革行动和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

1.担负改革探路任务的高端定位与靠改革谋发展的自身需求能够实现有机的结合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广东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各级领导重视和高端定位是分不开的。中央领导多次到广东视察,尤其是总书记和总理对广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为广东省加快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央编办和广东省领导对各项改革高度重视、科学谋篇布局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思想解放的省委省政府自始至终全程推动行政体制的改革,不断为改革鼓舞斗志,广东省委书记强调“要想以较小的成本来赢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用好改革这个手段,这是我们广东起家的本领和看家的本事。”正是由于中央领导的高端定位,和省市领导锐意改革的精神,二者形成了合力,本轮广东行政体制改革才得以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2.把全局统筹规划和综合配套结合起来,实现不同层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多方联动的整体制度创新鉴于过去有些单项改革无法深入甚至失败的经验教训,广东省行政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全局统筹规划,实现综合配套改革,多方联动。广东省行政管理体制绝非单纯的行政改革,而是涉及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全方位综合改革。为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广东注重综合配套的功效,同步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和发展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顺德在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实现了党政群的联动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区级党政机构、镇(街道)效能监督考核体系,完善人员编制的动态调整机制等,保障了改革的系统完整性。在改革区域的选择上,既有副省级市,又有地级市,还有县级区;既有发达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较好地形成了不同层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改革联动的局面,因而改革在广东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

3.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方向和标杆,加快政府职能的整合重塑和厘清政府间关系广东省行政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而展开,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突出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价值取向,加强了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综合设置。在政府职能的整合重塑中,着力探索理顺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理顺部门之间职责关系。二是理顺政府层级之间的关系。三是理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广东改革中,既有纵向管理链条的“压缩”,省直管县,又有横向管理半径的“收敛”,党政合署办公。大部制改革使基层政府部门成功地由“多龙管水”走向真正的“一龙治水”,使得基层政府成为完全政府,而不是“碎片化”政府。在垂直部门的改革中,其力度亦是前所未有,有效整合了各部门职能,消灭了市场监管的空白地带,逐步走向一级政府负总责的管理模式。纵横结合的改革模式在精简政府机构的同时,理顺了政府间关系,提升政府效能。从改革的设计思路来看,最后减少了多少部门,不是评价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行政效率有没有提高,执行力有没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有没有进步,这才是评价标准。

4.自上而下、由略到详、分工明确的制度安排,有助于保证试点改革的纲举目张和依法推进广东推行的各试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论是大部门体制、行政“三分”机制、简政强镇、省直管县、公务员分类管理,还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建设、法定机构改革等等,在中央、广东省和试点城市三级政府的文件中都有体现。在时间上,中央规定最先出台,广东省紧随其后,试点城市机构改革方案最后出台。上级首先明确改革导向,为下级确立改革目标,并通过授权方式为下级采取改革措施提供合法性保证。在内容上,有关改革的制度安排越往下越具体,上级侧重于授权和定方向,下级侧重于依授权制定具体方案,这既发挥了上级的领导作用,又体现出对下级法定权限的尊重。这种自上而下、先上后下、由略变详的制度安排,实现了改革精神源于中央,统一部署出自广东省委省政府,具体实践落在深圳等试点城市,有助于保证试点改革的纲举目张和依法推进。

革新发展范文篇8

一、自觉承担起为科学发展探索新体制的时代使命

1.广东担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要求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所作为2009年末,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勉励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确就要在改革方面特别是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所作为。从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正是因为广东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它能够率先遇到和感受传统发展方式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它能够率先发现和认识到这些深层次矛盾之根源在于旧的行政体制和治理模式;它能够率先理解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去探索新的行政体制和新的治理方式。

2.广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二次创业”新战略,需要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重要突破为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广东省提出了“双提升”和“双转移”的“二次创业”新战略。随着新战略的全面、快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的矛盾也随之越来越突出。如果没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支撑,“二次创业”新战略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更迫切的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在重要领域有所突破。比如,建立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二次创业”新战略实施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与政策,以及更加符合实际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

3.广东在扩大开放中战略区位重要性明显提升,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一方面,毗邻我国香港、澳门。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在不同于港澳的政治体制下,为优化行政管理绩效,可以结合广东实际需要,借鉴港澳地区好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手段和具体做法。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广东作为外向型特别突出的沿海经济大省,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与国际接轨既有其“得风气之先”的优势,也有其顺应时展潮流的要求。

4.广东致力于以行政体制改革引领各项改革,推动改革全面开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不断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先后经历了五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新要求。2009年广东省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2011年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既对政府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有新的需求,也对全社会的配套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体制与各方面体制密切相联,在整个体制中处于枢纽地位,是破解矛盾和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有助于广东的改革全面配套向前推进。

二、广东行政体制改革的突出亮点和显著成效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广东省继续充当全国改革的排头兵,勇敢承担起了“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大刀阔斧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寻求体制与机制的新突破,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1.强力推进大部制改革,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广东省以建立大部门体制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同类项合并”,追求职能的有机统一和职能的有效转变,实现管理链条的缩短和行政层次的扁平化,构建职能配置科学、机构设置精干、权责明晰的组织体系,此系全国最大力度的机构整合,涌现出“深圳模式”、“顺德模式”、“珠海模式”和“阳江模式”等。深圳市的政府部门由46个精减为31个,精简幅度达1/3,大大低于中央规定大城市为40个左右的机构限额。同时,在减少15个政府部门的基础上,还减少内设、下设及派出机构151个,相应减少领导职数394名,此外还减少事业单位60个。佛山市顺德区在改革中统筹考虑党委、政府、群团和垂直管理机构,对党政机构进行了全面重组,原41个党政部门被大幅度压缩为16个,精简率达70%。珠海市政府工作部门由36个减为27个,精简25%。阳江市在探索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特点的大部门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37个减少为25个,精简30%。从实际效果看,大部门整合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部门的协调性、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高度评价。

2.实现党政机构统筹联动,决策和执行扁平化以广东省顺德为例,改革有一个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党政机构的统筹联动。在领导决策层面,在区委核心领导下,建立党政领导集体决策、统筹分工的领导体制。全局性重大决策由“四位一体”(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区联席会议负责。在部门层面,将党政部门中相近的职能整合到一个部门,综合设置党政机构,党政大部门首长分别由区委常委、副区长和政务委员兼任,由一个领导来管,统筹联动,责任清楚。6个党委机构全部与政府机构合署办公,如区委办公室与区政府办公室合署办公,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与区政府监察和审计局合署办公,区委宣传部和区文体旅游局合署办公,区委政法委员会与区司法局合署办公,区委社会工作部与区民政宗教和外事侨务局合署办公。区联席会议的决策一步到位地直接由大部门执行,减少了过去区领导分管和副秘书长协调两个环节,实现了行政层次上的扁平化,提高了效率。

3.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各司其职,探索行政运行新机制广东省在改革中积极探索行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分,建立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深圳市将市政府机构统称为工作部门,并根据部门职能定位做出区分。主要承担制订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称为“委”;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督职能的机构,称为“局”;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称为“办”。顺德区则通过上移决策权、下移执行权,外移监督权的方式进行改革。区联席会议负责全局性重大决策,大部门集中统一执行,并将执行权尽可能依法委托给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行使。区纪委(政务监察和审计局)对每个大部门都派驻监察员或监察组,对各部门实行独立的全程化监督。通过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与制约的行政运行机制,加强了对行政行为和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腐败问题和“有法不依”、“人情大于法”等法治难题。

4.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广东对事业单位进行了清理规范,促进事业单位职能归位。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回归机关,将应由市场承担的任务交给市场,将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规范社会组织工作有机结合。在改革中,省政府将130余项行业管理与协调性职责、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性职责、技术服务性职责交给社会组织或事业单位。同时,着力推动行业体制改革,将关系国计民生、事业单位集中的重要公共服务行业,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地勘、水管工程等行业体制改革纳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整体部署中统筹推进。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如深圳市开展了法定机构改革试点,依法设立公共服务结构,按事业法人登记,通过约定方式履行法定职责,实行理事会决策、中心主任执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同时辅之以配套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成功地“去行政化”,有利于实现公益服务绩效的最大化。这种改革在全国尚属首创,需要特别关注。

5.简政强镇释放活力,探索基层新的治理模式广东省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次”的原则,依法将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镇,进一步释放基层活力,激发社会活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佛山市对容桂街道和狮山镇实行简政放权,扩大镇(街)管理权限,赋予其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凡是与老百姓直接相关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事项,原则上由镇(街)一级政府完成。东莞市对石龙镇、塘厦镇通过直接放权、委托放权、调整派驻机构管理体制、内部调整放权的方式,下放事权、扩充财权、改革人事权。此外,试点单位还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简政,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将一些管理和服务事项放权于社会。这些措施,加快了县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优化了公共服务,促进了县镇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比较好地破解了经济发达镇责、权、财匹配方面存在的“人大衣小”、“财大权小”责权不对等的问题。

6.求解社会管理改革,增强社会调节自治功能广东省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率先破题。省政府共增加和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责63项,深圳市增加和加强相关职责73项。广州市在整合城市管理职责、重点扶持发展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珠海市在全国率先设立政府咨询委员会,负责向政府提供政策制订和实施的具体建议。珠海市在现有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委会、协商议事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社区监督委员会,构建议事、决策、执行、协助、监督为一体的社区民主自治体系。同时,积极推进政社分开,将部分原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顺德区让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议题的讨论;设立社会发展专项资金和社会创新奖,扶持民间组织的发展,鼓励开展社会创新实验;在社区和村成立市民服务中心,办理政府下派的任务,村(居)委会做好村(居)民自治工作。这些努力,使广东探索建立了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调解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政社合作型公共治理结构。

7.创建大城管综合执法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广东各地实行的大部门改革中,广州市和顺德区的“大城管”改革是一大亮点。“大城管”体制是一种统筹协调、行业服务、综合执法“三位一体”的城管新模式,变原来的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将源头管理与事后管理相结合,预防与处罚相结合,实现管理与执法并重,创建“捆绑式”综合执法模式,加大了问责与监督力度,提高政府执行力,降低了行政成本。此外,“大城管”借助于现代化设备,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效能,实现了城市管理数字化、日常化、网络化和精细化,切实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水平。

8.坚决推进政务公开,努力建设阳光政府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广东在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一是以政务决策规范为前提,推进政务决策程序民主化,保障政务决策公开公正。二是以政府公开透明为核心,推进政务公开化。规定公开原则,明确公开内容,及时公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三是以便民服务为宗旨,推进政府服务平台多元化。如广州市通过建设“窗口”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以服务基层社会群众为目的,建立街道和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以行政问责为手段,建立了政务公开的监督机制等。五是广州市率先公开政府预算,引领新一轮政府预算公开改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老百姓好评如潮,称赞为“看得见的政府”。

9.率先规划,争做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锋广东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目标,于2009年12月印发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标准的一致和水平的均衡,全省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在国际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功勾画出了省辖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蓝图,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

10.依法开展行政监督,将法治政府建设落到实处广东省依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改革贯穿始终,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一,强化对下放行政权力的监督。在大部门体制改革和富县强镇事权改革中,对基层政府承接上级下放的管理事权,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必问责,违法必追究。其二,建立和完善以行政首长和工作主管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不再直接管理人事、财务等事项,同时通过建立范围更宽更细致的申报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近亲属的监督管理。其三,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划清各部门职责边界,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其四,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等专门监督作用,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成立政府绩效监督委员会,除行政部门代表外,还吸纳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专家、社会行业代表等参加,同时加强社会监督的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强化依法行政,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三、广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策略分析

广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于广东党政领导和人民置身于国家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能够把永立潮头的智慧和先行先试的勇气结合起来,创造性的落实中央的决策精神,在解放思想的旗帜指引下,勇敢承担起了“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采取了坚定不移的改革行动和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

1.担负改革探路任务的高端定位与靠改革谋发展的自身需求能够实现有机的结合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广东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各级领导重视和高端定位是分不开的。中央领导多次到广东视察,尤其是总书记和总理对广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为广东省加快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央编办和广东省领导对各项改革高度重视、科学谋篇布局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思想解放的省委省政府自始至终全程推动行政体制的改革,不断为改革鼓舞斗志,广东省委书记强调“要想以较小的成本来赢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用好改革这个手段,这是我们广东起家的本领和看家的本事。”正是由于中央领导的高端定位,和省市领导锐意改革的精神,二者形成了合力,本轮广东行政体制改革才得以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2.把全局统筹规划和综合配套结合起来,实现不同层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多方联动的整体制度创新鉴于过去有些单项改革无法深入甚至失败的经验教训,广东省行政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全局统筹规划,实现综合配套改革,多方联动。广东省行政管理体制绝非单纯的行政改革,而是涉及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全方位综合改革。为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广东注重综合配套的功效,同步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和发展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顺德在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实现了党政群的联动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区级党政机构、镇(街道)效能监督考核体系,完善人员编制的动态调整机制等,保障了改革的系统完整性。在改革区域的选择上,既有副省级市,又有地级市,还有县级区;既有发达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较好地形成了不同层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改革联动的局面,因而改革在广东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

3.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方向和标杆,加快政府职能的整合重塑和厘清政府间关系广东省行政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而展开,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突出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价值取向,加强了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综合设置。在政府职能的整合重塑中,着力探索理顺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理顺部门之间职责关系。二是理顺政府层级之间的关系。三是理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广东改革中,既有纵向管理链条的“压缩”,省直管县,又有横向管理半径的“收敛”,党政合署办公。大部制改革使基层政府部门成功地由“多龙管水”走向真正的“一龙治水”,使得基层政府成为完全政府,而不是“碎片化”政府。在垂直部门的改革中,其力度亦是前所未有,有效整合了各部门职能,消灭了市场监管的空白地带,逐步走向一级政府负总责的管理模式。纵横结合的改革模式在精简政府机构的同时,理顺了政府间关系,提升政府效能。从改革的设计思路来看,最后减少了多少部门,不是评价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行政效率有没有提高,执行力有没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有没有进步,这才是评价标准。

4.自上而下、由略到详、分工明确的制度安排,有助于保证试点改革的纲举目张和依法推进广东推行的各试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论是大部门体制、行政“三分”机制、简政强镇、省直管县、公务员分类管理,还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建设、法定机构改革等等,在中央、广东省和试点城市三级政府的文件中都有体现。在时间上,中央规定最先出台,广东省紧随其后,试点城市机构改革方案最后出台。上级首先明确改革导向,为下级确立改革目标,并通过授权方式为下级采取改革措施提供合法性保证。在内容上,有关改革的制度安排越往下越具体,上级侧重于授权和定方向,下级侧重于依授权制定具体方案,这既发挥了上级的领导作用,又体现出对下级法定权限的尊重。这种自上而下、先上后下、由略变详的制度安排,实现了改革精神源于中央,统一部署出自广东省委省政府,具体实践落在深圳等试点城市,有助于保证试点改革的纲举目张和依法推进。

革新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广电媒体;可持续发展;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准确判断后指导思想上的重大选择,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实现以人为本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建设为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持、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广电媒体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文化精神产品的聚集地和辐射源,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传播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承担起引领先进文化的重任。

一、广电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广电媒体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多元素的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的传播优势传递信息、传达政令、普及社会教育、提供社会服务、丰富文化娱乐的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广电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推动广电媒体宣传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全面、协调发展;就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和“三贴近”的方针,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为目标,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永续发展,保持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实现广电媒体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为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和谐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广电媒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广电媒体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总体来说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面临着四大现实困境:

首先,旺盛的信息需求和媒介产品匮乏的冲突。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为公众的日常生活增添着色彩。然而目前中国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普遍存在着节目缺乏,播出质量不高的问题,内容匮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质量多样性、多层次性、多选择性的需求。

其次,混合型身份束缚市场潜能的发挥。长期以来,中国广电媒体展现的是事业、产业的双重身份,走着“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这样运行的初衷是,既保证舆论宣传,又可经营创收,广电媒介财政拨款、企业化经营两头得利。但事实证明,广电媒体的双重身份,未能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造成多种弊端,其中之一就是面对市场左右为难、畏首畏尾。导致广电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活力不够、效益不好。

第三,其他媒体的兴起挤压广播电视的阵地。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兴起、手机的普及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发展,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在不断融合广播电视业务,不断挤压广播电视的阵地。《中国电视台管理创新与品牌建设分析报告(2005~2006)》调查显示,在过去的6年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白领每周看电视不过10h,但每天在网上则高达3~5h,他们获取新闻和资讯的主要渠道是门户网站或专业网站。

第四,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的作用。中国的广电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现象,特别是由于中国广电业自成体系、相对封闭,导致广电业的高素质人才更为缺乏,已经成为阻碍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广电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广电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广电宣传、广电管理、广电经营、广电技术四大系统的全面良性发展。这四大系统的任何一个发展的不平衡,都会影响广电媒体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实现广电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广电宣传、广电管理、广电经营、广电技术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做文章。

宣传始终是广播电视工作的中心任务。节目质量是宣传效果的生命。宣传导向正确、宣传节目创新是广播电视工作不懈追求的目标。在牢固树立“喉舌意识”、“导向意识”的基础上,在宣传的内容、形式、手段上不断创新,在宣传的理念、思路、方法、措施方面与时俱进,全面强化各类节目特别是新闻、时政节目的宣传效果,以丰富多彩的高品质、高品位、多样化、个性化的广电节目增加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高引导水平,大力推进宣传创新,具体要抓好3个创新。

首先,新闻理念创新是广电宣传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不更新,就不会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自觉、创新的行动。要始终把转变观念贯穿于宣传创新的全过程,不断强化实践探索意识、改革创新意识,以创新的理念认识新的情况,以创新的思路解决新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宣传创新。要以新的新闻价值观念、新的新闻报道题材、新的新闻形式,使新闻既要有重要性、指导性,又要有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先进文化提供高品位的精神食粮。

其次,新闻策划创新是广电宣传创新的重要课题。新闻策划是宣传的前瞻,宣传没有前瞻性,就谈不上引导,就会失去应有的宣传效果。新闻策划创新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能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明确、内容更集中,形式和角度更新颖,更能吸引观众,广电宣传创新需要好的新闻策划。公务员之家

革新发展范文篇10

关键词:医疗保险改革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情况

我国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包括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两部分。这项制度实施几十年来,对于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减轻职工的个人和家庭负担、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也日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医疗费用国家和企业包得过多,负担沉重、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②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窄,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部分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与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并存,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不统一。由于原有的这套医疗保险制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阻碍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国务院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以下称《决定》),部署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在1999年内全国基本建立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决定》颁布以来,全国各省市以“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为原则,加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各省市基本上都根据实际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框架,成立了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社保基办),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并由社保基金办负责审核并选定了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和定点药店,拟定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及相应的管理办法等。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之上的医疗费用。

二、确保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医改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政府的责任,向中低收入的患者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通过市场化推动外资和民营医院向高端发展,为有支付能力的高收入阶层提供高档服务。只有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才可充分体现其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政府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卫生服务市场的参与者,通过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监督和调控有竞争的卫生服务市场,规划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约束医疗费的上涨,引导医疗市场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

2.1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降低医疗保险风险

基本医疗保险是整个医疗保险的基础,是职工应普遍享受的医疗保障,也是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制度,体现社会公平性的宗旨。只有全民参保才可使医疗费用在全民中分担,降低医疗保险风险。同时降低医保道德风险,提高医保抗风险的能力,使医保能够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2.2建立第三方购买制度,约束医疗费用的上涨

在现有医疗保障制度下,参保者在寻求医疗服务时,比如:大额门诊、门特等还必须缴纳全额医疗费,然后再向医保机构报销。这样就导致了一个相当严重的后果,即这些参保者在就医时还相当于自费者。若有拒付,则由患者自己承担,医保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在于控制病人,而不是控制医院的行为。本来,民众缴纳保费给医保管理者,是希望他们成为自己的经纪人,代表自己同医院讨价还价。但是,现在的医保管理者成为民众的“婆婆”。

几年的实践证明在市场体制中,政府要想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完全有新的招数。就是让医疗保障管理者扮演好医疗服务第三方购买者的角色。把医疗服务中传统的医生-病患的双方关系,转变成为医生-病患-付费者的三角关系。当人们把医疗费用预付给医疗保障机构之后,医疗保障机构就可以以集体的力量,成为医疗服务市场上的具有强大谈判能力的购买者,从而有能力运用各种手段来控制医疗服务机构的行为,约束医疗费用飞速上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与价格相匹配。

2.3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统筹规划医疗资源的配置,建立健全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医疗卫生费用主要来源于百姓个人,因而个人医疗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较大。百姓个人在医疗服务机构的选择上享有比较充分的自由,医疗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医疗服务市场力量(也就是病人的流向)所主导,俗称“钱随着病人走”。市场力量主导的结果必然导致医疗资源向医院(尤其是级别高的医院)集中、向城市集中,而与此同时农村医疗机构和城市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市场份额必定偏低,相应地其能力建设也必定遭遇困难。这对于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公平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驱使大多数病人涌向医院,尤其是级别高的医院,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医疗体系运行的效率。

从政府投入的流向来看,政府卫生投入也越来越倾斜于大医院,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无看病。虽然政府的资源已经非常有限了,但主要还是用于补助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医院,尤其是高级医院。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无论是乡镇卫生院还是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从政府那里获得补助很少。这一点并不奇怪。在市场化力量主导资源配置的大背景下,人满为患的医院有充分的理由向政府要求获得更多的补助,以资助其改善设施,提高能力。行政级别高的医院,在行政体制内更具影响力。随着医院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它们也就越具有竞争力,越能吸引更多的病人,也就越来越拥挤,从而也就越有理由要求政府进一步追加补助或投资。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直接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费用低廉的医疗服务。

2.4建全医疗保险的监督体系,抑制医疗市场中的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