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对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7:39:43

革新对策

革新对策范文篇1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网企业的经营服务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电力营销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推进营销体制的创新,成为电网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面对这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作了以下的思考:

(1)应当明确的是,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

(2)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应当充分利用目前“电网”改造的有利时机逐步解决供配电网络的“瓶颈”,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行监控,才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3)基于买方市场的要求建立起新型电力营销理念。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供电企业应当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基础上的旧的供电管理模式,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

(4)进行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政企分开后,电力企业仍然是一个接受政府监管的企业。因此,在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市场营销政策和业务范围,从事电力市场的营销工作。

(5)发展可持续的新能源取得终端占有率。在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和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引导下,可将电力营销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即: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环保、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需求预测管理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中心,以市政、商业、居民用电、农业用电市场为主攻方向,以稳定工业市场用电为重点,积极开拓其他可替代能源市场,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比例为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电企效益的同步提高。以环保、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为契机。电能是公认的最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大量煤炭直接燃烧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它被替代已是必然趋势。依据我国现行的能源政策,调整并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占有率。

2营销理念创新

计划经济是无视市场的,市场经济是围绕市场转变的经济,是竞争经济。电力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改革,要求电网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提升效益,而不是依靠垄断收入;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要求电网企业不降低经费成本来提高效益,而不是依靠提高电价,垄断市场,对用户供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设备采购搞“三指定”;市场经济要求电网企业树立现代营销理念,不断培育和创新电力消费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不是主要依靠政府和行政手段来限制竞争搞市场壁垒和保护主义。一句话,营销理念的创新,就是要摈弃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用电管理”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工作方式,树立市场观念、客户至上的观念。营销体制机制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优质服务是电网企业的生命线”电网企业“经营服务型”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向导、以客户为中心”开展电力营销。市场是电网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客户是电网企业的衣食父母,效益之源。因此,在电力需求侧必须围绕市场和客户形成全新的体制机制,按照“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检修为运行服务,运行为营销服务,营销为客户服务”的“大营销”体制,提升营销业务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将“用电部门”改造为“客户服务中心”,推行“一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实行“内转外不转”,兑现落实“你只需一个电话,其余的工作由我们来做”的承诺。所有这些营销体制机制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切为了争夺市场和客户。营销服务素质和手段的创新。要加快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技术进步,建立以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要重视加强对营销人员选拔、培训、激励和考核,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这支队伍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争夺客户的能力、把握市场经济和电力消费规律的能力。

3不断提升客户对供电的满意度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能源竞争的加剧,优质服务对供电企业的“生命线”意义更加突显。供电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水平。最终要体现在客户的满意度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应致力于客户满意。

(1)用电客户满意具有4个基本特征。客户满意是对电力需求是否满足、舒心的一种界定尺度。一是具有主观性。客户的满意程度建立在其对产品和服务的感知上,感知的对象是客观的,比如电能的数量和质量(电压和供电可靠性)、服务品质等,而结论是主观的,由客户说了算。二是具有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需求的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因而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或-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可能不尽相同。三是具有阶段性。任何产品都具有寿命周期,服务也具有时期性,客户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过去的消费体验,是在过去的多次购买和享受的服务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呈现出阶段性。因此,以客户满意为最终目标的供电优质服务策略的制定,也要一级比一级深入,并且下一级策略的制定要建立在上一级策略的基础之上。

(2)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客户满意是主观性特征,要求供电企业站在客户的角度换位思考,把客户满意作为优质服务的出发点,在分析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探求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坚持“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理念,把满足客户需求作为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关键。

(3)要区分细化市场。客户满意的层次性特征要求供电优质服务要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主要需求。从极端角度看,供电企业每个客户的需求不尽相同,但是由于企业的资源有限,只有将客户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针对每个细分市场提供相应的能够满足主要需求的服务。所谓客户细分就是按一定的细分变量,把具有相似需求的电力客户划分为同一个细分市场。供电企业通常以客户用电规模和贡献率细分市场。如将客户划分为大客户和普通客户。大客户一般要了解本地区的电力供求状况,要求供电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对用电业务办理效率有较高的要求。针对大客户的这些特点,供电企业设立大客户业务办理提供“绿色通道”。大客户经理在保障服务上应以最短的时间得到全面执行的同时,还要向大客户提供其所需的任何相关信息.并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普通客户对供电服务的要求一般集中在电费收缴环节和客户侧产权设备故障等方面。因此,供电企业要采取多种缴纳电费的渠道和措施,节省客户缴纳电费时间。组织共产党员服务,对客户产权设备故障无偿提供服务。通过各种“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细化服务内容,量化服务指标,进一步完善供电服务体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赢得客户的满意。

革新对策范文篇2

一、教案理念创新

1.角色转变:变“师本设计”为“生本设计”

所谓“师本设计”,是指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的教学设计。这类教案,其教学资源均来自于教材与教参,设计者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整篇教案能看出教师在课堂中清晰的“教”的轨迹,但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怎样主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强调学生情感与心理的需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课堂的学生活动主体,强调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强调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显然,“师本设计”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倡导“生本设计”。所谓“生本设计”,是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的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必须自觉转变过去“教师即指示权威”的“师本角色”为“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并在教案中得以充分体现。

2.多维思考:变“教参套用”为“多元参照”

过去的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习惯于把教学参考书作为教材教学唯一的参照资源,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来自于教参。不管教参对教材分析的深与浅,不管教参涉猎的参考内容是否都有价值,提供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本版学生的实际学情,当然也不考虑生活中和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设计者关注的是教参规定的既定的教学任务,并把能不能按时完成教参规定的教学任务,视为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思维定势下设计的教案,基本上是教学参考书的变本,也即前文所说的“无我教案”。

教参是教师设计教案的重要参考,但不能作为唯一的参照资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在领悟课标与教参的基础上,做多元的教学资源参考,具体说来,起码要思考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论思考。主要指新课改理念,如“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成长”等。二是主题思考。一篇高质量的教案设计,需要一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的主标题。通过这个主题可以看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方法或预想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三是学生思考。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应是处于课堂教学动态中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思考“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风格,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对本班学生是否适用。此外,设计教学流程时还应对某些教学环节作必要的学情预设和设计说明,以便营造与学生对话的亲和环境,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资源思考。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思考除教材教参外,还有哪些可供利用的且有价值的资源,如学生课外生活经验、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声像资源等。五是方法思考。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为适宜,“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3.基本建构:变“一般性设计”为“理念性设计”

所谓“一般性设计”,是指过去由“比较笼统的教学目标”、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以归纳知识点为主要特征的“板书设计”等内容组成的教学设计。这类教学设计与新课改精神存在较大差距,因为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设计套路,缺乏理论指导、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缺乏创新。这类设计和相应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从事的一般性简单重复劳动,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所谓“理念性设计”是指每一篇教学设计都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具有人文性、主体性、生活性、互动性等特点。这类设计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二、教案形式创新

过分追求形式是传统教案的主要诟病之一。每学期开始,学校发给教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备课笔记本,教师必须按要求将教案写在指定的地方,这种大一统的模式主要是为了方便评价,而其僵化的形式不仅禁锢了教师的创造力,更严重的是使得教案抄袭成风,泡沫教案泛滥,走向了教案设计的反面。这样倒也不是说教案就不要形式,教案总是以一定的形态存在的,既有显性存在,也允许隐性存在,关键是形式要与内容和谐一体,为内容服务。也就是说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取决于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总体原则是“不拘一格,效用至上”。在突破传统教案要求纸质、手写、详案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倡导。

1.显性教案、隐性教案共存,提倡隐性教案

所谓显性教案,是指纸质教案,包括手写和打印,是看得见的存在,是教案存在的主要形式。所谓隐性教案,即所谓的“腹案”,是蕴涵在教师思想与感情深处的“教案”。它融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底蕴、情感态度、教育机智、语言表达于一体,并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显然,较之显性教案,隐性教案更适合动态生成型的充满生命气息的新课堂。问题是能将这些教案要素融会贯通于心中的可能只有那些经验丰富、富于钻研的优秀教师,对于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而言,采用显性教案更加合适。

2.详案、简案共存,提倡简案

所谓详案,是指将教案的每一个条目和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均进行详细的思考研究并编写出计划,对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的计划均包括内容、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多媒体使用、教与学的统一方式以及时间分配。所谓简案,一般只需规划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不需将细节设计描述出来。传统教案评价鼓励写详案,越详越好,似乎只有把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准备好了,教学才会走向高效和成功。写详案的背后隐含的课堂理念就是课堂是固定的、静态的、可预设的,上课只要把教案的内容原封不动的照搬下来即可,而这恰是传统课堂最大的弊端。其实,课堂是一种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共享的一段生命历程,其间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也正因此,有研究者发现,如果教案过于详细,课堂是往往难以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只是教案剧的呆板上演。因此,对于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的老师来说,更提倡写简案,而将更多的部分隐含在头脑中,根据课堂即时情境灵活调整。当然,对那些对教学内容不熟的新老师来说,写详案还是很有必要。

3.纸质、电子共存,提倡电子教案

较长时期以来,教案都是以纸质手写为主,而基于电脑、网络的电子教案,则是近年来大力将信息技术引进到教学领域的产物。这种全新的教案形式一经采用,就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的主要优点是:便于资源的查找和整合,便于修改和保存,提高了设计的效率,更为主要的是将课件引入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电子教案将会得到更广泛的采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纸质教案退出历史舞台,较长时期内它仍然是教案的主要形式;而且怎样合理地设计和使用电子教案,也是一个须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三、撰写过程创新

新的课堂呼唤教案撰写过程的创新,即一份有价值的教案不仅仅是在课前完成,而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即课中的随时调整和课后的即时反思,提倡二次备课和“一课多案”,给教案撰写注入活性因子,变“死案”为“活案”,以适应动态生成型的课堂要求。

1.教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完成

一般说来,教师总是在上课之前进行备课,并设计编制好教案,然后带着教案走向学生,展开教学,也正因如此,致使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过分地依赖教案,上课成了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教案剧”的过程,这正是传统教案主要诟病之一。实际上,老师即使备课再充分,也不可能预计课堂上出现的千变万化的事件,真实的课堂生活是动态生成的,有太多的不能确定的因素。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教案只能是一个预计方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即时的课堂样态调整教学流程,包括根据学生的情况重新调整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新的教学方法、生成新的教学内容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随时调整原先预设的教学方案,并生成新的教学方案。

2.教案——下课之后才完成的事

按照传统的观点,教案主要是课前编织,课中使用,而课后则很少过问了。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强调课后的反思,也就是说一篇完整的教案不只包括课前的预设,还包括课中的调整和课后的反思,并且要求教师以教后记的形式书面记录下来。具体说来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记下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记下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记下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下教学过程中的智慧火花等。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角度看,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因此,提倡教师在课后结合课前预设的教案和真实的课堂情境以及课后的反思,重新备课,并进行二次教案设计,显然,这种植根于真实的课堂并辅以理性分析的教案撰写,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意义非凡。

3.一课多案的设计是创新教案的有效尝试

教案,从本质上应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一种创造性理解,一课多案,就是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的理解并设计成具体的教学方案。一课多案的设计,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艺术,养成教师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同时使教学更能适应学生的需要。

中学语文教学中,基本上没有进行过“一课多案”的探索,近年来人们已开始关注到这个方面的研究,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上就开始有《教学设计ABC》这一专栏,其表现形式就是“一课三案”。“一课多案”的设计,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试点的变化、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教学角度的创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它表现出很大的牵引力,使得教师要关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教师要深刻的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多维地表现新课标对教学设计的新要求,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等。教师要感悟诸如活动式、学长式、训练为主式、自学辅导式等有影响的教学试验与教学风格并进行实践与探索。教师要注重对知名教育教学专家教学风格的“前沿研究”,尽可能地吸收其新的美的长处,以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设计手法。教师应在不同的教学方案的对比施教中体味最优的设计角度和最好的课堂活动方式,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设计水平。教师要不断更新、调整教学设计的视点,根据时代的进步与形式的发展,努力创新自已的教学设计。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并不要求语文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设计出几种详案,也并不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来进行“一课多案”的设计。我们应当从教学科研的角度,从数学艺术的角度,从提升教学修养角度来进行尝试。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就某篇课文的教学,可以有如下表现形式: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详案;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简案,乃至多种微型教案;设计出几种教学方案,做到有一篇详案,其他的为简案;设计出几种教学方案,做到有一篇为主要方案,其他的为预备方案;勾勒出多种教学设想,优化其中的一篇,等等。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就某篇课文的教学,可以有如下思考角度:不同教学思路的“一课多案”,不同教材处理的“一课多案”,不同活动方式的“一课多案”,不同教学手段的“一课多案”,不同执行对象的“一课多案”。等等。

四、教案评价创新

怎样的教案设计才是科学的、优秀的,在新课程背景下至少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科学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进行教案设计

所谓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就是指“课标”理念。教案设计从指导思想上讲,需要贯彻如下四个方面的重要理念:一要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三要突出全新的教学和学习的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要表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概括地说,一份好的教案设计应该体现上述基本理念。具体说来,教案中应渗透着如下十方面的理念:一要讲求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二要注意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三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四要进行“平等对话式”教学,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探索;五要注重学生基本阅读技能的训练,注重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八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熏陶、感染和体验,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九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尝试进行“跨学科教学”;十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只有符合新的教育理念的教案设计,才能回答教学过程中“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才是一份科学合理的立意高远的教案。

2.深刻性:在较深刻的理性思考下进行教案设计

所谓“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就是要进行深思熟虑,设计者对教案设计进行多方位的立体思考,从优质高效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备课。

所谓“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指的是从设计本身表现出来的思考深度。理性思考深刻的课,其课型是创新的,其教学思路是严密而又灵巧的,其教学内容经过有角度的选取、提炼且用得恰到好处,其教学活动经过精心的安排且比较充分地表现出各自的表达作用,其教学细节优美得当且经过认真的琢磨,甚至连教师的课堂言语也经过筛选。

因此可以说,一节阅读课的优劣高下之分,首先决定于设计者有质量的理性思考。比较优秀的课,从教学理念上看,能成功地组织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来看,其教学层次科学而又严谨,生动而又自然;从其外在形态来看,表现出一种建筑之美;从其内在结构来看,表现出一种起承转合、层层推进的层次之美;从其活动的细节来看,表现出一种圆润、自然和细腻之美。

概括地说,如果一份教案设计表现出如下方面的特点:课型新颖、思路明晰、层次细腻、手法生动、活动充分、积累丰富,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教案设计表现出了比较鲜明的理性思考的特征。

3.个性化:在改革旧习惯的基础上突出自我个性

革新对策范文篇3

济金融危机的制度性根源。

(一)美元危机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直接诱因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美国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滥发美元,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使中国及世界各外币持有国财富缩水,引发了以中国为首的世界各国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强烈呼声。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平等的,美国是储备货币的最后提供者,如果美元严重贬值,全球经济可能会面临失控的风险。美元的泛滥必将导致世界对美元价值信心的丧失。

(二)世界经济失衡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因素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金融资本的跨境流动呈现出独立运动态势,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也不再受到实体经济增长的约束,国际资本流动增长率要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国际生产增长率和国际贸易增长率,使得全球金融资本总量急速膨胀并远超过实体经济总量。随着东亚地区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贸易量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元能够以更大的幅度增加供给以满足资本需求。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向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相关国家贸易顺差、逆差规模扩大,全球经济进一步失衡。同前几次国际经济失衡相比较,本次经济失衡程度更大、范围更广,且贸易顺差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美国成为了贸易逆差的主要承担国。全球经济失衡中贸易逆差国主要是美国,而顺差国却随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在不断变化:由日本、韩国转移到中国、东南亚,进而向南亚、非洲和南美洲国家转移。贸易顺差的背后是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不断地从美国流出,流入到相应的顺差国。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正是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危机的恢复过程也是对现行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自我完善过程。

(三)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更加迫切

自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就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各种方案,面对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有人提出重塑“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新定位。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当前货币体系的思考。首先,美元霸权地位助长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普遍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助长了美国的过度负债和过度消费,而后者又助长了本次金融危机发展。第二,欧盟期待通过改革提升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基于这一战略,2008年11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反复强调有必要改革美元独霸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第三,在现有美元储备货币体制下,中国等外汇储备大国面临美元贬值的风险,因此这些国家希望建立健全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一些学者和国家政府纷纷要求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体制。

国际上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案

(一)回归新金本位制

坚持回归新金本位制的经济学家认为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已经构成倒金字塔的结构,全球所有国家应该同时加入金本位制国家联盟,来一致确定或同时变更其货币相对于黄金的稳定关系,这样既保留了目前金融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全球福利增进又克服了资本积累和世界经济的虚拟化。

(二)重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一改革方案是德国席勒研究所与高克斯国际劳工委员会在瑞斯顿通过的紧急呼吁书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目前全球金融投机泛滥和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情况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不能稳定各国经济,世界各个主权国家需要联合采取行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进行全球性债务重组和恢复固定货币汇率制度。而持有类似于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观点的,还包括美国的Lyndon.Larouche、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的阿莱等,其中莫里斯•阿莱的改革方案被称为“彻底改革方案”,方案有七个要点:一是完全放弃浮动汇率制;二是实行可确保国际收支平衡的汇率制;三是禁止货币竞相贬值的做法;四是在国际上完全放弃以美元为结算货币、汇兑货币和储备货币的记帐单位;五是将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合并为一个组织;六是禁止各大银行为了自身利益在汇兑、股票和衍生品方面从事投机活动;七是通过适当的指数化在国际上逐步实行共同的记帐单位。

(三)改革国际金融机构

对于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提出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观点,他认为应当将IMF转变为拥有真实的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世界中央银行,把世界银行变成一种基金,使它能够从德国和日本等国吸收国际资本,并注入到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美国。同时重建联合国体系,使之成为政治和经济谈判的场所,以便于把世界主要地区的金融活动和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建立起来。

(四)建立单一世界货币及世界中央银行

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并让其发行统一货币的思想,最早源于哈耶克1937年出版的《货币的民族主义和国际稳定》一书。该观点提议,各国至少将其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存入世界中央银行,由世界中央银行印发世界货币来作为控制世界货币供给的一种手段,各国都实行绝对的固定汇率制。如果货币长期地按固定汇率挂钩在一起,那么走向共同货币就变得非常容易。其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世界范围的货币区。

中国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观点

(一)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基础上创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改革方案受到广泛关注。他指出应该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规避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而这种“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改革方案与之前学者提出的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并让其发行统一货币的思想是相似的。周小川认为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二)建立世界金融组织

中国学者陈志球、虞群娥认为牙买加体系是针对当时世界经济现实做出的客观选择,已经不适应当前国际环境。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国际金融体制中的影响日益增强,仍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现行货币体系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他们主张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其防范和支持当事国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协调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建立一个诸如“世界金融组织”的机构,制定新的规则和宗旨,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以国际清算银行为中心,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国际金融预防风险的能力。

构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议

(一)新国际货币体系构建原则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原来体系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约,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各个国家平等的利益需要。首先,要代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新的货币体系不能再被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所掌控,要反映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尤其要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应具有的地位和权利。其次,以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稳定繁荣为改革的最终目标。利益分配问题将是建立金融新秩序的一个核心问题,新秩序的建立要基于共同的利益基础才能保证国际国币体系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再次,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要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稳定性对于货币体系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应该和经济的步伐相适应,还要强调其自身的灵活性。

(二)新国际货币体系构建思路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欧元、美元、人民币三大国际货币相互制约和平衡的格局。在美元、欧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成员之间设立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汇率稳定协调机制,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使得三者之间的汇率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当汇率稳定超过目标边界时,在政策的约束下,各国有义务采取干预措施。图1描述了新货币体系的协调机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思路:

1.国际本位货币的确立。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单位可以分为美元、欧元、人民币和特别提款权,在IMF账户中依据各国的经济实力和贸易方向确立储备货币之间的比例。

2.汇率机制。三大国际货币汇率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制,其余货币按照本文设立的区域划分与其保持浮动汇率制,欧盟使用欧元,北美贸易区内国家和南美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澳大利亚、非洲、亚洲内国家货币与人民币挂钩。

革新对策范文篇4

(一)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信息化为企业经济的市场化提供了生产力基础,过去“以产定销”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结束。目前市场竞争已经由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综合经营力”两个方面决定。为此,构建不断适应市场的应变系统,强化煤炭企业的策划力与创新力成为了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二)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信息被称为“世界经济的生命线”,目前正在逐渐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并已成企业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产品结构和创新走向,传统的发展模式正被不断注入的信息和知识要素所改变。因此,煤炭企业应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了的形势,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适时作出管理变革和创新。

(三)企业现状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其经济增长方式就应当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目前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成本耗费大等问题困扰了很多煤炭企业,很难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条件下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因此,煤炭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规模经济,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挖潜、革新、改造,走集约经营路子;通过节约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要素来提高产品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来能激活管理创新。

二、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是商品社会中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企业要发展要依靠创新,要打破以前的既定模式和束缚,建立现代煤矿管理制度,不仅在管理观念上进行创新,更主要的是有针对性地深化改革创新、更新观念,包括煤矿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现代化经营机制的转换,并对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通过现有的技术、知识等进行逐步的创新。国有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管理人员现场跟班制度,严格隐患排查,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实行定指标、定责任的考核原则,严格执行交接班管理制度;把夯实安全基础作为一项新的管理理念,并对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认真执行安全确认,加大管理人员巡查的力度,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面地保证文明生产。

(二)经营管理创新就煤炭企业而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煤炭企业只有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创新,才能寻求一条切合实际的管理策略。煤炭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创新首先应大力推行紧抓煤炭质量、营销策略、资金运营以及成本控制四个关键的经营管理模式;此外,在企业内部应形以财务科为中心的资金运营、煤质科为核心的煤炭质量管理、以企管科为中心的成本控制成三个体系,并形成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机制,以及企业经营成本及利润的预测、预警制度,以管理细致化、控制精确化、考核刚性化对制度进行实施。该管理法的实施应遵循责任到位、认识到位、整改到位和奖惩到位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范围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三)资金管理需要创新企业选择新上项目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为避免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后果,首先应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其次坚持经济效益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分析,充分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对投资项目的预期效果进行预测。同时,应建立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对预期的融资方式、融资渠道和融资结构的实行情况根据生产经营需求选择一个最佳融资方案。要树立融资主体观念,合理调控所融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所融资金主要用于生产发展和技术改造,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只有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炭企业,才能使煤炭企业的各个流程顺畅流通,以此来推进系统集成和技术创新。从更深层次来讲,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强大的网络信息系统,使企业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人力资源以及客户交互等各种业务过程数字化,以方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各项业务的具体情况。此外,由于煤炭企业自身的作业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以及管理水平,而且会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所下降,还能够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业环境下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每一个健康的企业都需要企业文化,煤炭企业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着力构建和谐企业,在企业内部坚持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时,也要为营造一个环境优美、文明向上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在企业外部从对上级、对用户、对生态等方面营造和谐关系。

革新对策范文篇5

1钻探概述

钻探是用钻机设备从地表向地下钻进成孔,从而达到所要任务的工程施工工程。从钻探的目的可分为:地质钻探、水文水井钻探、地热钻探、工程勘察钻探、石油钻探、文物勘察钻探等等。以地质钻探为例,其是从钻孔中不同深度处取得岩心、矿样进行分析研究,以鉴别、查明矿体或划分地层,判定地层地质情况的作业。

2地质勘查钻探装备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地质工作者的坚持和努力,现如今大部分表层矿床已经被开发,目前我们面临的多为深层地段的探矿,这种深层矿层钻探勘查对取心(样)、钻进速度、工程成本、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深层矿产的勘查要求理论支持和钻探验证相结合的方式。钻探在系统勘探矿床的地质情况下,探明和圈定地下矿体的边界线,了解矿产品质时,再配合地下坑探工程在深部大致了解矿床的延伸情况及矿床地质情况时都发挥着作用。钻探工程是直接从地下岩层获取实物样品的唯一途径,它是矿产勘查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但是应该看到,我国钻探设备目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钻探设备陈旧老化、技术方法落后、钻探效率低。因此,大力着手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推进钻探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对先进钻探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是十分迫切的。如今,地质勘查钻探装备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地质勘探钻机)已成系列化、专业化的问题。它的主要问题有:功能单一、搬运困难、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配套装备有机组合性差。例如:我国现有的浅孔取样钻机(钻进深度小于100m);SH30型取样钻机系列(冲击钻进);XY型立轴式液压给进取样钻机系列(回转钻进);车载取样钻机系列(回转钻进)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钻进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层的钻进技术要求和地质技术要求。在工程地质勘察钻探中,所钻探的地层大多数为第四系地层(Q4)、粘土层、砂砾层、全风化一强风化软质岩地层、部分硬质岩地层。第四系地层到软质岩,一般可采用冲击钻进。硬质岩地层采用回转钻进。在实际勘查钻探中,所钻地层包括第四系、软质岩、硬质岩,均使用到冲击钻机和回转钻机,并且无论是长途运输,还是钻探旖工现场,都要准备多种运载工具,成本较高,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给取样钻探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在矿产地质钻探中,尤其是固体矿产钻探,钻探设备发展到今天,也存在钻探设备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各种地层的情况。

3地质勘查钻探装备未来发展方向

在我国,现行使用的绝大部分地质钻探取样钻机,无论是浅孔钻机,还是中、深孔钻机,基本部是液压立轴式钻机。从2O世纪60年代开始自行研制钻机,并投入生产使用以来,已使用了半个世纪,逐步形成了xu、xY等系列地质取样钻机。8O年代末到9O年代后,对全液压动力头式钻机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由于研制的样机受液压技术相对落后的限制,未能推广使用。近些年来,有些国家无论是在新设备研制上,还是在新工艺方法的应用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国外研发的中、深孔高速动力头地质取样钻机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圜。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始研制新一代YDX系列全液压动力头式取样钻机,并得到不断推广。我国已经有钻进能力1000In的YDx~3型钻机。所以,未来地质钻探设备的发展方向是向全液压动力头式、计算机控制方向发展,并配套组合的塔、机、行走一体化,以适应各种环境的钻探施工场地。

4现有地质勘查钻探装备的改进

4.1地质钻探钻机功能的改进

现有工程地质钻探设备,100m以内的浅孔取样钻机,其冲击钻进和回转钻进功能分开,是2种型号的钻机。如果将这2种钻进功能组合在一种型号钻机上,不但可减少设备的投入、提高钻探效率、降低钻探成本,还可满足各类地层的需要,取样质量好。将SH3o__2型钻机的冲击功能,设计组装在xY一1型钻机上,既可冲击,又可回转,还可成倍地提高在第四系(O4)地层钻进效率和取样质量。因第四系地层(04)较复杂,单一的冲击或者回转,往往钻探效果不理想,存在钻孔质量低、取样质量差、钻探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在实际钻探取样中,经常出现孔内事故,但由于其具备冲击、回转功能,对处理孔内事故效果好,缩短了处理事故时间。钻进效率较高、取样质量好、降低了钻探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建议生产厂家(目前还没有生产厂家改进生产这种多功能钻机),设计改进xY一1型钻机,以满足用户和地质钻探需要。

4.2运输工具的改进

在钻探施工场地运输,一直采用人力、胶轮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搬运,费时费力,并且若有条件采用自带方式,无条件的采用外雇方式,均增加了施工成本。可以考虑将xY一1型取样钻机设计装在小型履带机上,改成自走式。既解决了钻探施工场地的运输,又适应了各种钻探施工环境场地,提高搬运效率。同时,xY型系列中、深孔钻机,也可以考虑将其设计装配在自走式中型履带机上。

4.3钻塔的改进

钻探使用的钻塔,相对于钻机,是分体的,不但安装费时费力,而且使用、运输也不方便。建议设计改进成塔、机一体式,增加液压起落,液压调平钻机、钻塔,节省辅助生产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如果能将xY型系列钻机设计改进为具有冲击、回转(特别是xY—l型取样钻机),塔、机一体,钻塔液压起落,钻机、钻塔液压调平,履带式自走的功能,将带来一场地质钻探设备的革命,实现钻机、钻塔、运输工具一体化,可极大地提高钻探效率,减少辅助时间,减轻劳动强度。

5地质勘查钻探设备的技术创新对策

(1)要解决我国深部矿产勘查中的关键钻探设备问题,就必需研发深孔全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及配套设备,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深孔全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探装备系列,力争与国际岩心钻机先进水平接轨,使岩心钻探技术得到跨越式发展。如今,大多数国家在深层矿产勘查时已经普遍运用这种第三代岩心钻机,该类型钻机钻进效率极高,深孔可达3000m。而我国现在广泛运用的是第二代地质岩心钻机,也就是液压立轴式岩心钻机。如广西地矿局在某矿区先是运用国产立轴式钻机,它的钻进效率比较低,每小时钻探进尺仅lm左右。后来采用国外进口的全液压动力头钻机,在同样条件下小时进尺可达3m多,钻进效率提高了3倍。目前,我们国家这类机型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上要落后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因此,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地质勘查任务还是较繁重的,应当加快研究、开发自动化岩心钻机的步伐。

(2)不论是企事业内部还是外部都需要三者相互的结合,通力合作,将已有的钻探技术加以创新并融入实践当中,密切关注、掌握最新钻探技术及工艺,研究并解决钻探旋工过程中的难题,当问题解决了再反复实践,研发和应用两手抓以适应新形势下在深层找矿对钻探技术的要求。对钻探设备及其技术改进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改进XY型系列立轴式液压钻机,具有冲击、回转钻进功能。钻塔、钻机、自动行走一体化。

2)我国YDX系列全液压动力头式钻机已经应用到了生产实践,应在地质钻探中推广使用,使我国钻探设备尽快实现升级换代。

3)国产地质管材材质,研制出高强度、耐磨性好、韧性佳等合金管材,以满足地质钻探需要,特别是满足中、深钻孔的需要。

4)研制出符合地质钻探各类岩层的人造超硬复合材料,从而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和小时效率。

5)在我国自主研制的三合一组合钻具(即:绳索取芯+液动潜孔锤+螺杆马达),已成功应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中,并可推广应用到钻探生产中。需加紧研制孔底换钻头,最终实现四位一体组合钻具,势必会产生显著的钻探效益。

(3)培养高素质钻探技术人员。目前,我国许多地质钻探技术人员和工人缺乏施工操作方面的经验,多数人还停留在过去常规的钻探操作上,如不能很好使用金刚石钻进与绳索取心技术,再加上深孔钻探技术方面的经验严重缺乏,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如广西地矿局曾在桂北2个大型铅锌矿实施了2个750nl的钻孔,当钻探超过300m,地质结构变繁杂,技术操作难度加大时,只有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机班长方可施使操作,可想而知,一个连常规的钻探技术和设备无法掌握的技术人员就更别指望运用先进的钻探装备了。因新型的地质装备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所以必须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才能顺利运行新型设备。

革新对策范文篇6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建筑_丁程项目管理创新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企业如何构建能够适应建筑市场发展需要,创建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新项目管理模式,是当前建筑工程企业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建筑工程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才能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创新,也是大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正常开展,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摈弃其中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方面,才能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再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适应了建筑市场发展要求。建筑市场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了适应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最后,大力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适应当前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如何将先进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与生产实践当中,对建筑工程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将项目管理的精华纳入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当中,切实提升建筑项目管理水平。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策略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打造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出真正适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策略,进而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整体水平。

2.1项目管理理念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念创新的实现,需要企业职工的大力配合,群策群力,才能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步伐。施工企业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力开展多角度、宽层次的形势与任务方面的教育,帮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树立市场理念、科学管理理念与人本理念。市场理念是指加强市场导向管理理念。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最后还是由施_丁企业在整个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占有率来决定的。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员丁与施_丁项目部门是没有办法超越市场范围,只有不断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并尊重市场运行规律,不断加以创新,才能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取得显著成效,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次,科学管理理念。项目管理对象是由很多种元素构成的错综复杂系统,这就要求项目管理应从整个系统出发,使用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大力研究与处理好系统内部的各元素、系统问的相互关系,还有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之间的关系。最后,人本理念。项目管理从本质上来看,是对人的管理。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在重要地位。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协调、控制等都需要靠人来完成。人在思想上真正实现现代化,才会充分发掘其内部的潜力,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促进企业项目管理不断发展。

2.2项目管理责任制创新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情况是规模大,并且工程分项施工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难度是很大,在工程主体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精简生产关系,减少施工管理的层次,将原先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转变为扁平式管理方式,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多个方面的管理要素,根据不同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侧重点,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基本责任制与项目成本核算等方面始终在项目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实际落实情况,将决定项目管理的成败。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在企业授权范围内,处理好建筑施工工程内部的多方关系,切实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能够协调有序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分配机制、监督机制与服务机制等多项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经理责任制得以落实,开展灵活多样的组织体系,来进一步实现建筑施1二项目管理的控制与落实,确保_丁程项目目标能得以实现。

2.3人员管理层面创新在建筑施工项目确立人本管理理念之下,还应该加强建筑工程人员管理层面的创新。人员管理层面创新,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首先,确定项目组织目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加以分解,并构建层次化目标责任系统,在企业内部全部员工积极开展责任目标考核,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整个系统中所承担的任务,这是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得以构建的重要基础。其次,应采取相关措施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相关的组织协调能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除应具有相关的专业基础之外,还应该拥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有助于确保工程项目参与者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达成一定共识,这有助于各个方面的人员能相互了解,构建并保持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工作氛嗣,利于有效化解矛盾,达成一致目标,提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最后,加强法制教育。许多重大事故是由于法制理念淡薄引发的,这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经济等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其根源在于建筑工程施_丁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知法犯法;在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下,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革新对策范文篇7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分重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把“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入《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中,强调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因此,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变革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现实课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

2006年12月银监会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允许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机构。2007年1月银监会公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6个省(区)试点,10月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试点由6个省(区)扩大到31个省(市、区)。2009年银监会公布了关于做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的通知,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设立1293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旨在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逐步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2010年12月1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意味着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并且也能够接受社会的监督,从而有利于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2011年初,银监会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继续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模式。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个力图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九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农”字号银行支农功能呈现出“边缘化”趋势。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但邮政储蓄只发放小额贷款,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法律的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出台推进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但是农村金融法律仍不健全。虽然农村信用社依然为农村金融的主体,我国也制定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内部管理结构、运营机制等的法律。另外,虽然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等文件,但这些规范性文件是中国银监会制定的专门针对村镇银行的指导性文件,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此外,对村镇银行监管的具体内容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独立的村镇银行监管体系。另外,对于民间融资我国也缺乏法律的规范。

2.农村资金外流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大量的农村和农业资金外流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紧张,延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邮政储蓄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农村信用社由于其自身规模小、不良贷款比例高等特点限制了农贷的规模,难以满足农村资金的需求,随着农村信用社商业化的转变,其资金非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邮政储蓄于2007年3月1日试办了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但效果并不明显,小额信贷业务仍发展缓慢,其农村资金“抽水机”的现状并未有较大改观。随着农村存款金额的增加,这些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流入到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使得农村资金缺口加大,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如何解决农村资金问题,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农村金融产品结构单一,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不全面

我国广大农村金融产品较少,只是单纯的存贷款业务及邮汇业务等等,中间业务及基金类中间业务等尚未开通或普及。此外,一些专门适合三农需要的金融产品还尚未推出。农村金融产品的单一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发展的滞后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需要。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相对完善,金融机构分布密度大,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来讲,金融机构分布密度较小,金融服务覆盖率低,甚至有些乡镇出现金融机构“零空白”情况。截至2011年底,全国实现乡镇机构和服务双覆盖的省份(含计划单列市)有24个,比2010年共计减少服务覆盖空白乡镇616个,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1696个,这些多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

4.民间借贷活跃,地下钱庄盛行

民间融资因其方便容易获得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满足了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对农村金融市场起着重要的补充。民间借贷也有值得警惕的情况,首先,增长太快。2010年达到1.7万亿,现在是3.8万亿。其次,民间融资很混乱。在我国地下钱庄的存在是个公开的秘密,地下钱庄通过“高利贷”的形式向企业、个人贷款,资金数额巨大,严重危害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危害极大。

四、关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对策

1.完善农村金融立法,加大风险管理

我国应该加快《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法》的制定,明确其产权、性质、内部管理结构、运营机制、服务方向等内容,对于村镇银行的发展尽快出台《村镇银行法》,对其资金来源和用途加以明确,防止农用资金的抽逃。合理引导民间金融组织,促进民间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发挥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制定《民间金融组织管理法》,规范民间组织的组织形式,对符合条件的民间组织承认其存在,并给予正式的法律形式承认其合法性。另外还应加快《农业保险法》的制定,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支撑。

2.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农村生产经营具有规模小、风险大、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风险高、费用大、收益低、工作辛苦,使得金融机构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农村,转而进入城市,使得资金外流。如果也按照《商业银行法》对这些农村金融机构要求太高则会加速农用资金的外逃,不利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就要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建立规范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鼓励民间组织、私人和有关金融机构组织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吸引外部资金的介入,创造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环境,构建由农村合作组织、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相结合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3.加强农村资金回流,拓宽产品业务,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要建立和强化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扶持农村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形成农村资金回流的有效机制。对农村资金的用途加以监管,确保其来源于农村用于农村,使其真正的服务于三农,将资金最大限度的用于农村,缓解农用资金的紧张,强化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大力扩展各类中间业务如:农民工工资、代缴电话费、学费、等类业务;代为保管贵金属、珠宝等保管类业务等。积极发展银行卡业务,向农村发行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刺激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各地区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服务网点,在各方面给与适当的优惠和便利,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范围的拓展。对于中西部落后地区有条件的要设立网点,条件不便的农村可以指定人,定期进行金融服务以保证农户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革新对策范文篇8

一、中国哲学史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但其教学成果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所遇到的这种困窘与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作为非哲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哲学史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一些办学资历不是很深,同时又相对缺乏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现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及现有教师专业特点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任意安排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哲学课程的开设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其他专业要么只开设西方哲学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包括儒道禅等中国的智慧[1]。这导致了人们将哲学看做为政治,有时甚至是时事政治。所以哲学在很多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维持这个学科延续而不至于衰亡、绝种而为之,或者是为了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罢了。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设置过少,并非每个大学都设有哲学系,就是在仅有的几个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人将哲学作为第二专业选修[1]。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哲学史的学习不但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难免与现实社会脱节。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选课现实中不难发现,选修中国哲学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但总体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背外语的较多,很难展开教学互动,收效较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国哲学史学习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了无用,二是上课听不懂,主要是为了修够学校指定学分才不得已选之。

3.课程自身建设不足。由于课程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相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哲学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课程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国哲学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在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专业中,也是一个人同时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多门课程,或者直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教授中国哲学史,这样往往造成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之间的恶性循环。其次,相关配套课程开设不足。如果单是开设一门中国哲学史或单是一门西方哲学史课程,很难形成学生学习的哲学氛围,也容易造成同学对哲学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在选修课时限制下,大多数专业开设的中国哲学史很难系统地让同学窥其全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能有选择性地讲解,容易造成知识链条的脱节。

二、中国哲学教学现状的原因剖析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在非哲学专业高等院校,中国哲学史本科教学存在诸多不理想情况,其建设与发展受到多方掣肘。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哲学史目前的困境呢?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理念的世俗化。在传统的眼里,哲学给人们的一般印象是时代的精华和民族的灵魂,从而受到“礼遇”。然而在这种崇尚的“礼遇”之后却迎来了人们对哲学的“敬而远之”,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原则冲击下,哲学已经被人们在心灵上束之高阁了,此缘于这个大而无用的东西确实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的冷暖与饥饿。这在近年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学校专业设置上看,绝大部分高校的新增专业及旧有专业的改革都朝着实用性、功利性、快速性方向发展,在此理念下催生出来的是专业越分越细、领域越分越小,越来越接近与与现代市场经济对接的专业培训,造成传统的哲学无人问津,而有了诸如法哲学、经济哲学、管理哲学等边缘学科的热门。从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上和用人单位看,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学习目前的“热门”专业,他们给自己预设的目标就是通过大学四年的集中培训与学习,毕业就能“学以致用”,派上大用场,而用人单位也倾向于专业人才,看重专业对口,学法学的就到公、检、法等部门就业,学管理的就到企业单位、管理部门就业,这使得哲学专业就无对口的就业单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

2.课程设置的程式化。教学理念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当前中国高校哲学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八个二级学科及其三级学科开设的。在哲学专业,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技哲学等。但这些课程,不论是概论、原理,还是通史、选读,大多只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大概的知识,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哲学自身。换句话说,哲学课程的设置最多就让同学们记住了一些观点、原理、流派,而没有达到哲学成智成人之终极关怀功能。在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这种“形而上学式”的课程设置更为突出,往往把哲学课程简单地等同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西方哲学,且大多缺乏如原著选读相关课程设置和哲学素质训练。

3.教学内容的古老化。现在很多高校使用的中国哲学教材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写的,这些教材的编写大多明显地带有时代的痕迹,难免和现在的时代内容和新的考古发现不符。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老师在谈到中国哲学史课程内容改革目标时就指出,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中国哲学史研究受前苏联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影响甚深,许多研究著作与教材搬用近代西方哲学四大块(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的模式解析中国哲学,以为这样可以使中国哲学科学化,其结果是不仅没有能够把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还原出来,而且使中国哲学更支离破碎,更不成体系了[2]。这种古老化的教材编写模式,虽然在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一些教材只是过去教材内容改良,以为删减了马克思的观点就还中国哲学本原。再如一些教材的编写是“集体智慧”,即把整个中国哲学体系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分工撰写,结果大多知识材料的集合和观点的汇拢,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感和个性化。

4.教学形式的单一化。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特点,它不可能像上计算机或法律课程那样具体,也不可能像上外语课那样浅显,哲学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教学课程的抽象性、思辨性及对深度的要求。所以如何在自己的口头讲解和书面教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给学生留出恰当的独立思考空间,带学生走进智慧殿堂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当前的哲学教学由于制度、教材等的限制,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授课方式也大多还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相长,这恰恰磨灭了哲学教学师生间讨论、思辨的本质。

5.教学考核的死板化。教学考核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二是对学生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而言,评价一个哲学教师教学的优秀与否主要就看学校发放的调查问卷和督学的一次听课打分,姑且不去评论这种评估是否全面,就其合理性与规范性也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其调查问卷过于表面和简单,所有学科的问卷内容整齐划一,不能反映学科之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更不能体现教师之间的不同风格。进而言之,学生在评价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往往注重感性的教学过程,特别是本科学生,很难以理性的思维去评价一门课程教学的好坏。至于督学的一次甚至两次评课打分带有的偶然性和形而上学性就毋庸置疑了。对学生的考核而言,大部分学校的对学生的中国哲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以闭卷或开卷形式进行,或以论文形式通过,相比较而言,闭卷考试是其间最无价值的一种形式,它不能有效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导致学生间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哲学学习的本性完全相悖。

三、中国哲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基于目前在非哲学专业中的中国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笔者认为其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扭转教学理念。从思想上加强对中国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是有效进行课程改革及建设的前提与保证,在这个意义上,扭转世俗的哲学教学理念,是解决好哲学教学问题及寻找其出路的关键。我们只有突破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市场经济价值原则,才能自觉把中国哲学教学真正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哲学在增强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锻造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和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功能,这种成智成人的哲学素养应该成为现代大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学校应该在其大学专业中学习的范围,提高其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要在教育中让不论是学生、学校还是社会都感到,在哲学学习中学到的为人之道,所训练出来的研读原著的能力、批判分析的能力、揭示观点中公认的预设能力、建构关于自己观点的具有说服力的论证能力以及论证中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普遍实用于其他学科和其他职业领域的[3]。

2.合理课程设置。作为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不宜设置太多必修课,但作为对哲学的一般理解的哲学概论或导论,应该规定学生必须修够足够学分,让学生能够了解哲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主要针对哲学史上产生的不同观点、重要问题的历史发展线索等,从而使学生对哲学所思考的问题及哲学的致思方式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哲学概论或导论是哲学思维的入门课程,之后学校应该以二级学科为范围,开设一系列选修课菜单。作为选修的哲学课,可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质,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优势设不同的专题,可以定时聘请知名专家以讲座形式进行教学和交流。这样既把基础的哲学素养训练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有利于入门后的学生及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

3.更新教学内容。目前惯用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主要有丁祯彦的《中国哲学史教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萧萐父的《中国哲学史》等,虽然这些教材的编写水平均较高,但都是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主线,阐述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这种体例的优点是内容详尽,便于讲授,其缺点是详略不分,支离破碎[4]。在内容的设置上,作为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不宜对每个思想家具体观点的学习和研究,要抛开以往的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基本线索的板式化、程式化的内容设置,而应该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思维(认知)方式,分析哲学家们对某一重要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学生就不是僵硬地去接受某种哲学体系框架,而是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创新。

4.多样教学形式。哲学课程教学应该也必须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哲学教学是真正能够体现“教学相长”的舞台,师生双方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角色定位和思维模式,把教学过程从“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互动。相对于其他课程,中国哲学史在教学内容上略显庞杂,我们只有找出一条贯通始终的线索,才能将之条分缕析。所有这些,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学生只有拥有一定哲学基础和相关知识背景,才能跟上老师的思维与节奏;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教师必须切实对中国哲学史体系有整体把握,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

革新对策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土地制度是反映人与人、人与地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集合,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一项法权制度。土地与人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中国农村社会最突出的矛盾,人地关系紧张一直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民土地问题重新凸显,各种纠纷、摩擦甚至冲突纷纷至来,农村土地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土地制度,这一维系农民利益和农村经济繁荣的根本制度切实需要创新和变革。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土地归集体或国家所有,农民依法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这种制度在早期确实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开始制约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提供最基础的制度保障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从当前的实践来看,实行“土地股份制”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方向和最佳选择。

一、目前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而自发实行的变革,是在保留集体所有制因素的条件下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直接经营权,但它是由国家控制而由集体来承受其控制结果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这种特有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权属纠纷、征地补偿费用不标准、不合理分配、农民宅基地不合理占用、土地使用权尤其是非农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及农民的权益问题等。

1.1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

现行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而集体可以有乡镇、村、村民小组三个层次,正是由于集体的界定层次不同,导致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的缺失。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不具有对土地的实际占有权、完全经营权、自由转让权、入股权、抵押权和继承权。产权不完全导致的土地频繁调整和有限的承包期限,容易造成农民经营土地行为的短期性,抑制了农民投资和经营的安全感与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

1.2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市场化不充分。

完善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健全的土地市场体系,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由于我国与土地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完全成型,造成了集体土地管理相当薄弱,存在着严重的地方利益和意志倾向,有关部门也难以对集体土地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集体土地使用权发生权属纠纷时也很难从法律和行政上进行解释和处理。

1.3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过强。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呈缺位状态,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讲,承包土地不仅具有就业生存功能,而且具有社会保障福利功能。农民只要没有一个稳定、长期的工作,一般不愿轻易放弃承包地。有些农民尽管找到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但因担心未来政策的多变,也不愿意随便脱离土地,随着全国免征农业税政策的相继落实,农民更加看重自己的承包地。由此可见,农村土地过强的社会保障功能已明显抑制了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影响了农业规模经营的进程,对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极为不利,也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1.4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权利不平等。

依照现有法律,只有城市的国有土地才可以出让其建设使用权,而农村集体农地必须经过政府征用,变成国有土地,才可以产生出建设使用权。在征地中,政府扮演三重角色:一是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定者:二是交易当事者;三是强制交易合同执行的执法者。在这种制度框架内,农民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农地征用补偿标准与国有土地建设使用权出让价格之间的差额,被地方政府与工商企业分享了。这种不合理的农地产权制度与不公平的征地方式,让农民在失去土地时无法获得合理的补偿。目前的土地制度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不利于农民人口流动,还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实行土地股份制

土地股份合作制就是将股份合作制引入农地经营体制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产权结构和运行机制。我国要实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建设的新突破,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土地制度。现代土地制度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明确主体,真正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二是要明晰产权,要界定集体与农民的土地产权关系,真正让农民把土地当作自己的财产;三是要完善市场,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四是要健全法制,加快土地制度法制化进程,建立起中国特色农地产权法律制度。

农村土地实行股份合作是近年来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一个新事物,尽管各地的做法不同,但主要有三种形式:(1)将村集体土地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一起折股量化,明确每个社员的股份,经营收益按股分红。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的基础上,将农户承包的土地也折股量化,设置土地承包经营权股。(2)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给农户的承包地经营权作股,组建新的股份合作组织,对入股土地实行统一规划、开发和经营。股份合作组织直接经营或者代表股东与企业签定合同或进行租赁。(3)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参股。它的主要特点是农户以承包地折价参股。

农村土地股份制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产权分解为土地股权、经营权和使用权,让农民拥有土地资产的股权,集体经济组织掌握土地经营权,土地租佃者享有土地使用权。这种权力制衡关系可实现土地股份制与土地经营租佃制的结合。土地量化为股权,均等分给农民,这样,农民成了土地的所有者;集体经济组织变成了经营者。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互相换位。过去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双层体制被改良更新为农户所有、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的新双层体制。农民凭集体成员身份分享股权这一制度安排,使土地的社会保障(福利)功能与其生产要素功能分离开来。集体组织把土地作为资产来经营,适应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是农村土地市场得以发育、成熟的起点和基础。这一新型的土地制度,具有产权清晰、利益直接、风险共担、效益明显、操作简便等特点。因此,以股份制改造后的“集体”,不是对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否定,而是“集体”的新生,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改造后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显著不同于迄今为止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因为农民的集体成员权益或者农民作为土地集体所有者的身份以股权的形式得到了明确表达和实现,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价值形态上对集体土地享有可以辩认和流转的份额。股份制改造后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了集体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生产要素功能的分离,在“新生”的集体土地之上,我们完全可以以效率为原则,创设物权性质的农地使用权,这有利于土地流动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三、促进农村土地产权股份制改革的对策

在中国农村建立现代土地制度,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建立现代土地制度要有一个历史过程,我们还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民心民意,尊重群众的创造,不断深化配套完善农村。

3.1慎重决定土地股权的界定和再分配问题。土地股权问题是股份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这直接决定了农民股份的多少以及公平与否。建议按照集体土地和户籍关系的管辖范围,在社区集体组织内部按人口来界定和分配土地股份权,以体现农民在同一地域内对土地的收益享有平等合法的权益。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问题,新增的人口如果没有承包到土地的情况下,可以参加集体组织的再分配以保障基本的生活;而在并不解除农户的土地承包合同的基础上,去世的农村人口不再参加土地股权的分配,从而保证农村土地制度稳定性和收益分配的公平性。

3.2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土地产权主体。以《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为依据,将“集体”界定为乡(镇)、村和村民小组三级,保证集体享有土地的所有权,明确集体的法律地位,保障和实现完善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同时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并在集体与农民之间建立新的契约关系——土地承包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进一步明确集体委托与农民的权利与义务。突破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的经营形式,将传统的集体与农民之间对土地的租赁关系转变为委托关系,并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权责,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合同关系,将农村集体与农民的关系定格为市场的关系,以便更好适应以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环境。

3.3保护农村耕地,限制农业用地的用途,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股权化以后的农村农业用地原则上应以农业生产、开发为主。农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必须由国务院统一规划、批准,以确保农村土地的合理、合法用途。国家应不断完善土地政策,通过修改《土地法》和《土地承包法》等,对非法征地、低价征地、无偿圈地、以公共利益征地后又改变土地用途或卖给开发商、肆意违反法律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禁止城市房地产开发商进入农村圈地,建立对地方各级政府的监督体制,确保地方政府严格、有效执行国家的措施,杜绝基层机构腐败现象的滋生。

3.4促使土地产权的价格化,建立现有农业土地产权的价格市场,引入土地价格的评估机制,通过市场竞争科学地确定农村股改土地的市场价格。股份制改革实际上以资本合作为基础,无论是在决策过程中还是在分配形式上均强调资本本位,符合土地市场发展的趋势。因此,实现土地产权的价格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资本化,通过价格评估确定土地产权股份的划分和流转,决定在决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流向和收益分配环节中收益分配的问题。公务员之家

革新对策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形势;经济管理;创新对策;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市场和我国经济市场的全面发展,我国大多数企业原本的经济管理体系已无法适应新经济常态市场的需要,由此,企业必须全面创新以往对原本的经济管理体系。进行更加全面的革新,在企业经济管理之中,积极融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以进而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上的竞争力以及在和市场竞争中的价值,从而以此提高企业本身的经营经济利润,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目标。

1.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革新对策探究的理论依据

在探讨企业经济管理革新对策时,应基于要以企业的具体情况为前提,深入具体研究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归纳从而总结企业在开展这些经济活动时所遇到的经济阻力,并制定出有目的性的探究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并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计划,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质量以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水平。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的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为此,企业需要探究当下国内的经济的新形势,在该基础上制定出经济管理战略计划,保障计划制定方向的准确性,令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具有实效性。在制定方案计划时的全过程,最关键的便是要掌握企业经济管理革新的立足点,认真处理企业经济层面的转型升级任务。为此,需注意两点内容:其一,要注重企业以往管理思维方式的改变。企业管理者应基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及,根据市场经济环境,转变现有的思维管理形式,调整并优化经济管理战略观念,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其二,企业要注重引入科学的战略管理方式。科学的战略管理方式有利于优化企业经济体系,这样不但能够令企业的经济体系更为现代化,还可以让企业的经济体系更为稳定,可以推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企业内经济管理具有了稳固的结构支撑,内部组织框架更为科学,这样必定能够及早比较顺利的实现经济管理目标,以提升企业经济管理质量。

2.新形势下公司经济管理革新面临的挑战

企业内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为完成经济管理目标所制定的一些策略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为自身获取较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经济收益。新形势下,国内公司经济管理中表现出了很多问题,并严重阻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下文主要从管理思想、管理体系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2.1经济管理意识落后。新形势下,国内还有很多企业仍然在沿用陈旧的经济管理理念,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革新经济管理的意义,更比较重视短期经济收益,却忽略了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通常只是通过增加投资与生产的手段来提升经济效益。另外,企业也没有形成风险观念,并对国内外当下的经济形式展开深入分析及研究,创新意识较低,且同时还未意识到创造型人才培育的重要意义,这些都不利于公司经济管理机制的顺利实行,影响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2.2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所有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均是管理体系,针对经济管理而言也是这样。企业若想全面提升运营活动的经济利润,就要有比较科学可行的管理体系来支撑,其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而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经济管理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未完全根据制度实施,缺少必要的监督管控与科学、精细的指导手段,进而影响到新制度体系实行后的可行性,导致经济管理体系形同虚设,因此难以发挥出新制度体系的预期功能及价值。同时,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经济形式十分复杂,但我国许多公司的经济管理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的新形势,这样极大限制到企业的发展步伐。2.3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仍然有很多企业受到内部员工、技术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其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以及企业整个经济管理队伍素质水平偏低,再加上企业也未将关注的核心放于经济管理人才的建立上,进而导致企业管理组织体系松散,制约着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全面开展。此外,企业在建立创新对策时,并没有基于自身实际状况,建立的创新对策超前且,不合理,引起巨大的资源的耗费,进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亏损。

3.新形势下公司经济管理的革新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企业经济管理过程还存在许多不足,企业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优化企业管理方式,下文针对经济管理革新对策进行了详细介绍。3.1经济管理观念的革新。新形势下,国内企业若想更好革新经济管理活动,基础条件便是转变企业传统的经济管理观念。为此,企业需要更为深入的掌握现代化管理理念,从而科学引导企业内部活动。新形势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故企业需要形成危机管理思想,并建立出战略性管理机制。在执行创新性经济管理体系时,管理者要结合新的管理思想指导企业各项管理活动,并保障企业制度实行的有效性、灵活性。唯有如此,方可使企业和经济市场反响相符合,进而在竞争环境下发挥出企业优势,由此保证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3.2经济管理体系的革新。针对企业经济管理而言,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便是经济管理体系。经济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到企业经济管理革新以及,限制着经济管理质量的提升。由此,为防止这一问题,企业需注重经济管理体系的革新,这样方可有效优化经济管理体制。在优化经济管理体系时,相关员工要综合考量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新形势下的基本格局,适当调整并优化经济管理体制,从而推动企业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实践表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革新内容包括三点:①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应以企业职员的发展为主要考量内容,制定规范的职员奖惩制度与考核体系,一切以职员的个人发展为基础。②企业要注重人才资源的规划,令人才资源规划更为科学。③企业内部也要有完整的决策制度与严格的监督机制,在制定决策制度与严格监督机制时,要突出民主环节,倡导所有职员共同参与,不但能够提升职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增加职员的忠诚度,使企业发展更为潮气蓬勃,积极向上。3.3经济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与革新。新形势背景下,企业应当合理调整和革新传统的经济管理组织体系,强调是指经济管理机制实施的更为灵活性,并迎合当下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要创建扁平化的组织框架,并进一步突破垂直多层框架,压缩管理层级和职能机构,令整个组织机构表现出横向型。因为管理层级的全面压缩,会令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各项工作的落实更为迅速、高效,由于市场经济的复杂多变,企业为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局势,就必须及时展开转变和优化,而灵活性很高的经济管理,能够更好迎合市场经济的局势的改变,进而攻克传统组织模式的制约,以创新思维建立出和市场经济相符的革新策略,拓展企业发展的新途径。3.4充实经济管理活动的内容。新形势下,公司在制定与实行经济管理革新对策时,要基于以经济管理内容为前提。对全面了解与分析当下的国际经济市场形势和国内经济市场局势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而且,企业还要科学预测市场经济今后的趋势,并有效组织市场调研工作等,进而再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和策略。此外,企业要将现金的经济管理思想和数理统计等方式融入其中,以进而突出经济管理方案发展性的各项优点,由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实施经济管理革新对策时,需更为深入、全面的掌握创新对策的发展状况,并结合企业今后的战略目标来处理并补充创新对策潜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管理革新对策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而企业经济管理革新对策具备动态性、灵活性特点,并且会伴随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改变,发挥出最大化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国内企业开展经济管理革新是十分关键的极有必要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的改变,建立出与之相符的经济管理革新对策,并在实际执行之中不断优化、革新经济管理体系,提高制度体系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在经济管理之中融入信息技术,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实力,实现长远稳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军.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金融经济,2018(22)

[2]张洪梅.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

[3]胡尚志.浅析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