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偏好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5:33:38

风险偏好范文篇1

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投资、消费、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当今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中,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政府投资更是目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中主要的动力源。政府投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在经济环境多变的不确定条件下做出切合公众利益,反映公众需求的准确合理的投资决策是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

通常情况下当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时,私人投资者不是根据投资的预期净现值最大进行投资,而是依据风险调整后的净现值最大进行投资决策。那么同样条件下的政府投资决策是否同私人投资一样呢?对此学者们做出了一些验证,比较经典的结论有两个。HirshlEifer(1966)证明了使用国家层面的偏好方法做出不确定性下的政府投资决策,与确定性预期净现值方法不同,此时对政府投资使用净现值方法会导致次优的结果。

即使是政府投资也不可避免地面对不确定性以及风险调整问题。Arrow和Lind(1970)认为个体偏好与政府投资决策是相关的,并证明了政府投资可以将风险广泛地分散化,同时投资受益人数众多时,投资决策近似于确定性下的投资决策。本文在Arrow和Lind的理论观点基础上,假设个体偏好与政府投资决策是紧密相关的,并利用市场所处状态的不同描述市场的不确定性,重点分析了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基于公众风险偏好的政府投资决策。

二、不确定性下政府投资决策的预期净收益分析

首先假设在不确定性下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使投资风险均衡化,投资的预期净现值等于适当贴现率折算的确定性情况下的预期净现值。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政府投资决策分析

如果假设一个经济体中有一类商品和个个体,种自然状态,时间被分为个等时期。令表示个体处于第()种状态时的概率;表示在时期初状态发生时个体所拥有的商品数量。进一步假设每期商品数量依据不同的状态和商品买卖发生变动。表示的是一单位商品在时期,给定状态的价格现值(,)。商品交易后个体在时期末拥有的商品数量是。令是个体对应的商品数量为(,)时的效用,且是严格的凹函数。根据经济学效用最大化原则,个体会最大化其自身效用,同时受约束于交易前后整个时期商品总价值不变(基于社会资源有限性),可得个体效用最大化问题如下:

利用VonNeumann-Morgenstern定理可得问题(1)的目标函数等价于。其中表示个体在状态时对应的效用。通过建立拉格朗日函数,其中是拉格朗日乘子。问题(1)的均衡条件为在时期状态时单位商品的价格现值为,其中表示时期状态时的贴现率,则现在对应分析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政府投资决策。假设是时期状态下的投资净收益,于是有才会进行投资,这等价于。假设投资净收益独立于先前的投资,独立于个体的效用函数,并且有一个客观的概率分布,且各种状态是相互独立的。将所有自然状态可以分割为相互没有交集,相互独立的状态集合,且对于任意个体,当,其效用函数()相同。同时也可以将所有自然状态分割为相互没有交集,相互独立的状态集合。对,是相同的。假设(),当,。令,即表示上述两集合中所有自然状态的集合。将先前讨论中的状态用代替,则有,由前述假设可知。又由(2)式可得。令,可以认为是任意个体在状态时期的单位货币商品边际效用,则有。

由,可知时期,状态集合中的单位商品价格现值和与所属个体无关,并且等于该状态集合中时期的单位货币商品边际效用和。又因为,相同,所以(3)式表明满足独立条件的投资净收益现值和等于每期净收益预期值的现值和,并且与个体无关。这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需考虑风险调整情况下的政府投资决策。

(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政府投资决策分析

现实中由于道德风险和高额交易成本等存在,使得完全竞争的条件并不满足,所以上述分析结果是次优的。当不完全竞争时,政府应该如何对待投资决策中的不确定性?下面在假设个体偏好同政府投资决策有关的基础上,分析了此问题。

假设个人效用仅依赖于消费,而不依赖于消费发生的状态。在该假设下,时间因素和风险偏好相分离,只需分析单个时期的情况。假设政府投资支出源于个体纳税人,且共有个纳税人,政府投资净收益由纳税人平均分享。一般个体均是风险规避的,并设个体效用函数为,它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连续单调递增且可微的凹函数,且假设集体中个体效用无差异。令表示没有政府投资净收益时的个体可支配收入,它是随机变量。用表示政府投资的净收益和,它也是随机变量,并将其分解为两部分即确定性净收益部分和随机性净收益部分(随机变量),且,与相互独立。用表示个体获得的政府投资净收益份额。

风险偏好范文篇2

关键词:风险偏好传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现实意义

对商业银行而言,风险偏好就是银行为实现持续经营和盈利,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内,愿意接受的风险总量和特征。而风险偏好的传导则是在既定的风险偏好和现有的风险管理水平上,商业银行对愿意承担且能够承担的风险,通过风险测度、产品定价和风险处置等方式进行的主动管理和科学安排。因此,风险偏好的传导对国内商业银行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首先,明确了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由董事会讨论并形成风险偏好已经逐渐被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所接受,但对于决策层在风险管理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实施管理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在现实执行中却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董事会是银行经营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在经营管理权下放时将既定的风险偏好清晰传达给管理层,并由管理层确定具体的实现策略和方式,这就是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也是风险偏好传导的前提。

其次,促进了经营理念的逐步转变。受传统思维定式和历史惯性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扩张冲动,这种“业务驱动型”的经营理念导致风险伴随业务增长而迅速放大。银行要实现持续经营和盈利,就必须充分预计经营过程所产生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前者可以通过提取拨备在经营成本中反映,而能否抵御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御非预期损失则是风险偏好传导的主要内容。通过风险偏好传导将银行资产规模、发展节奏与风险偏好有序衔接,将促进各级分支机构在经营理念上的逐步转变。

第三,落实了银行整体发展战略。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体现在风险管理层面就是风险偏好,风险偏好传导可以实现风险偏好从总体战略框架向具体执行边界的转换,能够将简单的指标要求细化为经营业务的种类、范围和规模条件,并通过政策、制度和相关技术工具在各级经营管理活动中加以体现。这将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以简单明确的定量要求替代以往复杂模糊的定性规定,从而将银行整体发展战略融人具体经营管理行为之中。

第四,体现了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理念。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于多个产品线和众多客户,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银行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客观准确地判断产品和客户的取舍,这个过程就是风险偏好的传导。银行一方面按照风险偏好将资本分配给各产品线和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在测算各产品线和分支机构的经营利润时,引人经济增加值(EVA)和风险调整收益(RAROC),并针对基于风险补偿后的收益实施激励约束。这将有利于促进国内商业银行从传统的被动防范和规避风险向主动经营和安排风险转变。

第五,有利于增强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中,追求持续盈利和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风险偏好,并及时向市场披露。在披露过程中,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不仅仅是银行确定的风险偏好本身,风险偏好要求如何体现在各环节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风险偏好的实现是否具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偏好在具体执行中是否存在偏离问题等等,都是需要了解的问题,而这就是风险偏好的传导。特别是对于刚刚涉足资本市场的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而言,风险偏好的有效传导是银行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服下的“定心丸”。

二、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一般流程

从逻辑上看,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传导,首先应该是自上而下地将决策层确定的风险偏好逐级贯彻到执行层面的过程;但与此同时,如果没有自下而上的信息支撑和执行反馈,风险偏好及其传导将毫无意义。因此,围绕风险偏好展开的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动态循环,是风险偏好传导的逻辑思路。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根据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如股东、评级机构、投资者、资金提供者、监管机构等)的风险收益期望形成风险偏好,并通过政策制度、授权管理、授信审批、限额管理、经济资本、绩效考核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自上而下地分解并传导成为对各职能部门、业务单元和分支机构的具体行为目标,从而将战略层面的风险偏好自上而下地传导、细化到商业银行的每一个业务过程之中。

同时,有效的风险偏好传导还必须依托于对银行实际风险状况的全面分析,如目前经营活动中主要承担何种风险,风险程度和特征如何,在哪些方面与现有的风险偏好导向不符,需要作出何种调整等等,这必须通过自下而上的传导来实现。通过对微观层面交易涉及的风险收益等情况的监测、检查、报告和评价,对风险偏好各层次目标及实现情况进行对比、反馈和纠正,以此作为风险偏好有效传导的动态支撑。

由此可见,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传导是一个自上而下有效传导、逐步分解,同时自下而上检测、反馈并持续改进的一个封闭流程。从实践层面来看,可分解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制定风险政策和制度。国内商业银行各职能部门根据决策层既定的风险偏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拟定具体制度或标准,明确界定其与风险偏好间的关系以及向下逐步传导的实施要求;各分支机构和业务单元依据上述制度、标准和实施要求,拟定操作细则并在实际业务活动中加以执行,最终自上而下地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偏好传导政策及制度体系。

二是具体执行及反馈。国内商业银行各层级的风险偏好执行者,在严格按照风险偏好传导的政策制度标准进行操作的同时,及时将执行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反馈给上级机构或部门,从而形成风险偏好传导中必不可少的自下而上的反馈通道,以保证银行能够在统一风险偏好下进行战略或结构上的调整。

三是实时监测与评估。国内商业银行管理层实时通过对风险偏好具体执行中风险敝口大小、风险分布特征和具体业务经营活动结果的分析,客观判断风险偏好的传导是否准确地体现了既定风险偏好的目标导向,以及在哪些环节出现偏离、偏离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此作为执行和反馈的补充和验证。

四是适时审计与检查。国内商业银行通过内外部审计机构对风险偏好传导进行适时审计和检查,以便从业务之外的独立视角对风险偏好传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审视,并提出独立客观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虽然上述流程是超脱于银行业务运营过程之外的一种独立审视,但是由于其结果对风险偏好传导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将其也纳入了风险偏好的传导流程。

五是动态调整与持续改进。国内商业银行根据不同阶段的业务发展实际和市场竞争情况,以及在风险偏好传导中产生的反馈以及监测评估和审计检查结果,实施对风险偏好及其传导的动态调整和持续改进。这一流程一般由管理层提出建议,由决策层批准施行,从而再次进入制定风险政策和制度的环节。

三、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偏离原因及对策

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引入风险偏好理念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传导偏离的问题。一般来说,这是引入新理念、新技术后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在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风险偏好传导的整体失灵后,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那么,国内商业银行出现风险偏好传导偏离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风险管理文化的问题。国内商业银行引入和实践风险偏好并不难,但是将其融入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形成相应的风险管理文化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在此之前,风险偏好的传导只能通过相对简单明确的经营管理策略要求来体现,由于执行层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差异,特别是对于层级管理模式下的国内商业银行而言,总行决策层统一的风险偏好在分支机构具体执行中出现偏离的情况就难以避免。

其次,是风险偏好传导流程的问题。由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国内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偏好传导在具体执行层面往往是通过各业务条线以文件形式下发的具体经营管理策略或要求。鉴于国内银行长久以来形成的文件繁多的现实,执行层很难将其与其他文件区分开来,因此风险偏好自上而下的传导流程并不畅通。同时,风险偏好传导过程中相关部门职责界定不清晰,文件不断、政出多门的问题直接导致同一领域风险偏好策略不相衔接,进而导致执行层无法弄清风险偏好的目标导向,风险偏好自下而上的反馈流程也受到了影响。对下传导不明确,对上反馈不充分,风险偏好传导的偏离成为必然。

此外,还有绩效考核约束的问题。鉴于中国国情,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多层级的委托关系,总行管理的幅度很广,分支机构的权限很大,因此绩效考核约束常常是通过相对简单的关键指标体系来实施。这样的考核模式可能导致风险偏好的目标导向让位于关键指标的实际效果,甚至出现分支机构间的相互博弈,进而导致风险偏好传导的偏离。尤其要关注的是,一些国际一流银行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风险偏好传导失灵,其根本原因是绩效考核杠杆下对于收益的盲目追逐,这必须引起国内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模式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传导出现了偏离,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整体偏离。该类偏离相对较为隐蔽,有的从表面看甚至是严格遵守了风险偏好,但执行效果却背道而驰,这种偏离的危害是最大的。其中既有风险管理文化的问题(简单执行,断章取义),也有风险偏好传导流程的问题(目标模糊,政出多门),还有绩效考核模式的问题(部分分支机构或业务单元从自身收益出发,通过扩大整体风险敞口而实现局部最优)。

二是局部偏离。该类偏离的风险程度和影响相对较低,也是风险偏好传导初期经常可能遇见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在某些局部领域违背了风险偏好下确定的具体政策要求,但与风险偏好的整体导向保持一致,例如对高风险行业发放贷款,突破行业贷款限额等,但通过要求客户提供足额抵押且对客户经营现金流实施封闭管理等措施,风险仍然可控。对局部偏离,原则上可以通过建立一定的特例处理通道来加以疏通和解决。

在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偏离的原因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解决传导偏离的具体对策:

一是确定较为规范的传导模式。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确定后的传导流程、传导途径和传导方式等进行明确,夯实制度基础,健全组织架构。制度基础体现了银行对风险偏好传导的一揽子安排,包括目标风险经营的控制点,详细具体的风险管控流程等;组织架构则直接影响了银行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且通过职责分工的明确使风险偏好的传导上下畅通。

二是建立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风险偏好传导涉及国内商业银行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个条线和各种产品,因此必须建立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例如建立反馈渠道,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传递到风险偏好的决策层;建立渠道,对风险偏好相关政策要求的文件进行详细解读,将风险偏好理念贯穿于执行的过程中;建立处理渠道,对一些符合整体风险偏好但与具体细则存在偶然性冲突的特殊个例实施快速处理等等。

三是实施持续改进的传导方式。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解决的是表象问题,如反馈情况、加强宣传、应急处理等,但从根本上说,如果风险偏好本身存在共性偏差,就必须通过及时修订风险偏好来加以解决。需要说明的是,修订风险偏好并不仅仅是具体的政策、策略或规则,还包括风险偏好传导机制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以确保风险偏好通过持续改进的传导方式实现优化调整。

四是构建严格追究的问责机制。国内商业银行在通过规范流程、改进技术提升风险偏好传导质量和效率时,不仅要考虑积极实施的方面,也必须兼顾消极应对甚至阳奉阴违的问题。对此,严密监控和严格追究成为必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对于风险偏好传导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大违规成本实现“整体最优”和“局部最优”的均衡。否则,再好的绩效考核办法、模型和工具,都无法解决蓄意违规的问题。

风险偏好范文篇3

最近几年,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以及国内银行业海内外公开上市步伐的加快,银行的风险管理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投资者在关心银行经营业绩的同时,也更加关注银行持续经营的能力,监管部门也积极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倡导的风险管理基本原则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越来越严的要求。

OliverWyman公司(以下简称OWC)认为从国外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来看,典型的银行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我们做好贷款”。即只对贷款进行了二分法,贷款只有好坏之分,至于好多少则是说不清楚的,无法进行量化,对贷款好坏的判断主要是是基于定性的分析。

第二阶段是“贷款应该分级”。这个阶段,比上一阶段有明显的进步,明确好贷款与坏贷款的差异程度。

第三阶段是强调“净资产回报率(ROE)是关键”,强调提高股东价值,回报股东。

第四阶段是认识到“我们应该对风险定价”。对不同风险的客户和业务应该要求更多的回报。

第五阶段是认为需要“用投资组合的方法管理贷款”。不同的投资组合对应于不同的收益,银行信贷资产也应强调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第六阶段是“股东要求提高风险收益的效率”。由于前面几个阶段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客户层面和债项层面都进行了评级,在技术上股东已经可以对不同的资产组合进行选择。

第七阶段是认为“风险分散化极其重要”。

OWC认为理想的风险管理路径是1—2—4—6—7,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差,这种路径只能事后总结。事实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来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

通过分析以上风险管理管理的发展路径,我们可以大致地判断以下趋势:

(1)风险量化是风险管理前提。特别是随着资本市场经典投资理论的出现以及现代数学分析技术的进步,量化风险已经成为现实可能,客观存在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2)从控制防范风险到主动经营管理风险。银行从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传统的观点是如何防范风险,而现代观点则认为,希望的是收益与风险的平衡,评级较高的客户不一定给银行带来较高的收益,而应该主动管理风险,并追求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

(3)从单一业务风险控制到全面风险管理。银行需要为所有的业务都准备资本,以应付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但是银行的资本是有限的,这就需要银行对各业务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并以此为基础来分配经济资本。

(4)风险管理的方法是可以选择的,是为银行的总体战略服务的。在满足监管部门的资本要求的前提上,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是银行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5)借鉴国外风险管理实践,可以选择较优的路径,少走弯路。如上所述,国外在风险管理的经验是以失误为代价的,国内银行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借鉴并予以创新。

目前国内银行都在采取不同的路径和措施,从公司治理、制度、工具等各方面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要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明确股东的风险偏好,银行对风险的选择,这样才能够确定银行风险管理的战略。通常而言,一家银行的风险偏好或者是风险的容忍度主要是由股东来决定的,不同的股东会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也许有的银行非常激进型的,他们愿意承担非常高的风险,换取高的回报。有些银行是稳健型,希望承担适度的风险换取适度的回报;有些比较保守型的股东,则希望追求低风险,获得满意的回报率。此外,从公司治理的结构角度而言,确定银行的风险偏好也将起到关键的作用,风险偏好一方面表明董事会对风险管理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银行的整体战略。

二、风险管理的内在逻辑要求确定风险偏好

(一)股东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终极目标

资本从来就是追求利润的。股东投资的目的是获得满意的回报,如果银行不能给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资本的趋利性将使得股东将资本投向别的行业或领域。当然,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中,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股东利益代言人的董事会将会在收益与风险之中进行权衡。对上市的公众企业而言,保持股价的稳定和股价的稳步上升,将是提升股东价值的一种主要形式。无论在何种市场条件下,只有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目标,企业才能进行持续的经营。

(二)确定风险管理偏好是管理层进行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

股东是银行的所有者。现在企业最基本的一个制度安排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并不直接的管理企业,而是确定企业的赢利目标和决定所能承担的风险等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之后,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交由管理层进行经营,并以经营成果对管理层进行考核。董事会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将会有多种投资机会和经营方式供选择,也存在多种产品进行取舍,但在进行经营决策权下放时,董事会首先应该将自己的偏好传送给管理层,并由管理层确定实现董事会目标的实施计划和策略。

(三)确定风险管理偏好是计算经济资本必需的参数

随着风险定量技术的成熟,特别是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正式出台,内部评级法给了风险管理水高的银行以更多的自由。银行可以采用内部计算的参数,利用监管部门提供的资本转换函数来计算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目的,就是希望银行的资本能够充分抵御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因此非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的计算也就提上议事的日程,目前有多种方法来计算银行的经济资本,各种方法都要求具备一定的前提,并预先确定相关的参数。VAR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计算经济资本方法,而要计算VAR,必须要确定好几个参数,即期限、置信区间、损失分布。其中的置信区间就是要求根据董事会的风险偏好来决定的,不同的置信区间对应于不同的经济资本要求。

(四)合适的风险管理偏好体现银行的总体战略

任何银行都会有自己的战略目标,有的银行已经占有了很高的市场份额,希望通过稳健经营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体现在战略上就是力求以承受较小的风险来获得稳定的收益,并通过对风险的控制来取得良好的市场声誉;有的银行则雄心勃勃,希望承受较高的风险来拓展市场,并取得较高的收益。而确定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将是战略决策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偏好的体现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风险管理内容,而是与银行的整体战略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是为实现银行的总体战略服务的,银行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战略,同样也就存在着不同的风险管理偏好,并由些影响银行的风险管理的策略。

(五)从风险防范到主动管理风险思路转型的需要

从哲学意义上讲,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风险既可能给我们来损失,也有可能带来收益,风险本质是一种不确定性。未来的魅力正是体现在不确定性,因此与其被动地防范风险,倒不如主动的管理风险,将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而目前风险管理技术的日益成成熟以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主动管理风险成为可能,事实上,一些先进银行已经做到了主动的风险管理,他们能够用一句话就能说清自己资产的风险的大小。

(六)确定风险偏好也是市场披露的需要

增进投资者信心的需要。投资者不仅关心收益,而且还关心银行的风险,银行的经营理念。新资本协议中提出了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市场披露。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鼓励市场纪律发挥作用,其手段是制定一套信息披露规定,使市场参与者掌握有关银行的风险轮廓和资本水平的信息。特别是由于新协议允许银行使用内部计量方法计算资本要求,公开的信息披露则十分重要。通过强化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纪律,能够帮助银行和监管当局管理风险、提高稳定性。可以预见,随着风险管理精细化进化,监管部门对银行特别是公众持股银行的市场披露的要求将会不断的提高。

三、先进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的确定方法

风险偏好代表银行承受的多大的风险,愿意承受的最大损失是多少,它是一个相对主观的管理决定,取决于所有者的风险偏好。决定风险偏好需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即先理解银行风险分布,确定银行的风险偏好,才可以决定有多少的风险可以承受,而我们所设定的经济资本便在决定可接受的风险偏好上扮演关键的角色。

(一)确定风险偏好需要考虑的因素

虽然风险偏好并没有好坏之分,是由各行的董事会根据各行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一般而言,确定风险偏好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银行希望的外部评级。随着风险量化技术的进步,很多著名的评级公司如穆迪、标普每年都会对一些企业和银行进行风险评级,这些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在社会上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对一些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将会直接影响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股价,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较高的风险评级意味着较低的违约概率,企业违约的可能性就小。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对银行而言,面临着三方面的损失,一种损失是预期损失,这是银行损失的平均值,通过银行通过提取减值贷款拔备来防备和冲销,并在贷款定价中予以体现。第二种损失是非预期损失,即损失的波动性,银行有可能遭受很大的损失,但可能性非常小,但当这类损失出现时,需要银行用资本金来防备,如果损失超过了资本金,银行也无法继续经营,就要违约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违约,银行就要准备较多的资本金。

穆迪公司对银行信用评级,可归纳为以下相互关连的七大重点:(1)营运环境。(2)所有权及治理权;所有权结构决定了银行的组织运营方式、经营目标和管理策略,是穆迪公司评级的一项重大考虑因素。(3)营运价值,指营运业务的能力所能提供的经济价值。(4)盈利能力;(5)风险程度和风险管理。评估时要考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操作风险、声誉与法律风险;(6)经济资本分析。资本金对银行十分重要,因为它是抵御信贷亏损的最终防线,对银行业务的增长及多元化可以提供杠杆效益;同时有助于决定银行的风险容忍度。穆迪公司不但要分析银行是否符合法定资本的要求,还要分析银行经济资本的水平和结构是否能够抵御其风险及负责因素的能力。(7)管理策略。[1]从以上几个因素中,银行的风险管理以及经济资本将对银行的评级产生重大的影响。

事实上,不同的银行评级还对应于一个量化的违约概率,也即银行破产关门的可能性。

2.时间长度。时间的长度将影响经济资本的大小。有的银行可能计算每天的VAR,有的银行可以计算银行资产每个月的VAR的值,在很多情况下,可能通过相应的公式进行转换。时间越长,所需要的经济资本就越大,风险偏好也就小。

3.最大可接受的损失。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信用维系银行生存的关键,在市场中,资本充足,规模较大的银行将更容易得到客户的信任,因为它们可以承受较大的损失。正如修建水坝一样,如果希望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那就将水坝修得高一些,成本也就高一些,如果希望能够抵御五百年一遇的洪水,那么成本将会更高。

4.银行损失的波动性。银行的损失既取决于单个的资产的损失,同时还受资产组合的影响,有的银行资产相关性较低,损失的波动性则较小,反之,损失的波动性较大。银行除了计算损失的平均值外,还要考虑损失的波动性。通常而言,市场风险的损失符合正态分布,而信用风险损失符合β分布。

5.银行的经营战略。如前所述,董事会的风险偏好将影响银行的经营战略,反之也是一样,两者需要结合起来一并加以考虑。今天的风险管理方式已超越传统的风险管理缓释手法即采用控制措施降低发生问题的风险,逐渐迈向优化风险管理组合,即根据银行的整体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风险组合和风险幅度,在把风险控制在既定范围内的基础上追求收益最大化。因此,银行逐渐把风险管理视为一种新的战略性业务管理手段,并在这个基础上把业务战略与业务风险挂钩。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必须确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即就某一置信水平而言,一家银行在业务经营中已预备对资本有影响的损失风险的假设额度,这一承受能力要与市场及同业的标准进行比较,保证银行承担的风险是适当的和适量的。

6.银行收益分配政策。如果银行能够将利润更多的转化的资本,则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银行的将所有的利润都作为分红分给股东,则随着资产的增加,如果没有额外的渠道来补充资本,则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下降。

(二)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偏好的比较

1.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要求。[2]在新资本协议的概述中,委员会认为完善的资本充足率框架,旨在促进鼓励银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风险评估水平。委员会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将资本规定与当今的现代化风险管理作法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监管实践中并通过有关风险和资本的信息披露,确保对风险的重视。

在第二支柱中的监督检查原则一中明确提出,银行应具备一整套程序,用于评估与其风险轮廓相适应的总体资本水平,并制定保持资本水平的战略。并指出银行从战略目标出发,对当前和未来的资本需求进行分析,是制定战略计划程序重要的一环。战略计划应该清楚阐明银行的资本需求、预计的资本性支出、期望的资本水平和外部资本来源。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必须把资本计划视为能否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新资本协议第687条)。

2.部分银行置信水平的确定及经济资本在不同风险之间的配比。很多国际先进银行都有自己成文或不成文的风险偏好,并且确定了相应的置信区间。信孚银行(BankTrust)使用99%的置信水平,大通——曼哈顿银行确定97.5%的置信度,花旗银行确定95.4%的置信度,美洲银行和JP摩根银行确定95%的置信度,不同的置信度意味着需要准备较多的资本。[3]

随着经济结构及宏观经济的变化,风险管理的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毕马威全球风险调查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其他风险所要求的风险资本占资本总额的比例,过去为55%、35%、5%和5%,现阶段为40%、35%、20%和5%,将来可能演变成30%、25%、40%和5%。这方面也引起了巴塞尔委员会的注意,新资本协议的进步也体现在拓宽了风险管理领域,银行更加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的量化以及整体风险的控制。

(三)先进银行确定风险偏好的共同点

规律总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归纳起来,各银行确定风险偏好也存在一些共同点:

1.由董事会代表股东确定。这是由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及现代银行制度所决定的。

2.风险偏好与本行的战略定位一致。花旗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的风险与资本管理政策就是一个例子。在90年,花旗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3.2%,没在达到1988年资本协议的要求,为了达到协议的要求,花旗银行在92-94年不断增加资本,其94年年报披露核心资本充足率为7.8%,资本充足率12%,而且董事长表示希望继续提高充足率。然而,同期花旗的股票表现却低于市场总体表现,直到1995年花旗宣布实施一项30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相当于将核心资本充足率降至7%,花旗股票才上涨。[4]这也从反例证明确定资本政策、风险偏好要符合战略定位。

3.风险偏好的确定需要量化数据支持。数据是决策的前提,正确的数据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目前先进银行都已经拥有良好的风险分析工具来度量信用风险,其中德意志银行等先进银行甚至能够进行实质意义上的经济资本配置,能够进行主动的风险管理,根据风险偏好确定风险管理战略,而其基础则是充足、完备的定量化的数据支持。

4.风险偏好一般是比较稳定的。银行的总体战略应该保持稳健,风险偏好反映了股东的偏好以及股东对宏观环境的理解,因此应该保持相对稳定,特别是对一些在市场上有影响的大银行更是如此。

5.为实现风险偏好有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偏好涉及银行的各方面,上至公司治理结构、资本政策,下至具体的业务品种和业务单位,必须依靠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来推动和实施。

四、我国商业银行研究风险偏好的渐进化路径

(一)商业银行需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所谓公司治理就是董事会及管理层为领导和管理银行业务运作而设定的架构和制度,目的是要为银行设定目标和制定达标的策略,以及监控银行的表现。通常认为公司治理的最主要要素包括:(1)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2)明确分配决策权和责任;(3)清楚制定决策的规则和程序;(4)明确制定银行目标和监控其实现目标的方法。

因此,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明确以下内容:董事会及高层管理人员的组成、职务与权力;各层的汇报制度;定期的监控和评估制度及程序。确保银行根据内部稽核、外聘审计师和监管当局的建议实施有效的整改。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进化趋势,国际先进银行的都分别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设置了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目前国内多家银行都已经建立了具备以上条件的法人治理结构但很多中小银行的治理结构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明确目标,建立一个包含不同层次目标的风险偏好指标体系

从目前而言,这个目标体系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层次分别为合规性指标、预期性指标、远景指标。

1.合规性指标。这类指标是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是和商业银行必须要达到的,而且也有能力达到。这些指标主要包括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等指标(具体详见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提出的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三大类七项指标进行评估,具体包括经营绩效类、资产质量类和审慎经营类。经营绩效类指标包括总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成本收入比;资产质量类指标指不良贷款比例;审慎经营类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大额风险集中度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从交行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完成合规性指标对我行不是太难。

2.预期性指标。这类指标是银行短期内根据自身经营状况提出的能在短期内实现的高于合规性指标的预期指标。目前基本可以借用合规性的指标体系,但对某些指标的要求应该有所提高。

3.远景指标。这类指标通常而言既要反映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内监管部门的监管预期、又要充分反映银行的风险管理偏好及总体发展战略,是银行发展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等发展水平的量化指标,是一个银行目前还达不到,但经过努力有望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5-10年)可以实现的指标体系。

在该指标下除了包括以上两类指标外,还应前瞻性地包括以下指标。风险结构指标;各经营单位的经营绩效指标及其经济资本分配;各类风险的VAR测算;风险管理的时效性指标;风险管理的报告要求等。

(三)以实施新资本协议为目标选择一条渐进化的实施路线

风险偏好范文篇4

关键词:风险偏好传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现实意义

对商业银行而言,风险偏好就是银行为实现持续经营和盈利,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内,愿意接受的风险总量和特征。而风险偏好的传导则是在既定的风险偏好和现有的风险管理水平上,商业银行对愿意承担且能够承担的风险,通过风险测度、产品定价和风险处置等方式进行的主动管理和科学安排。因此,风险偏好的传导对国内商业银行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首先,明确了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由董事会讨论并形成风险偏好已经逐渐被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所接受,但对于决策层在风险管理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实施管理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在现实执行中却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董事会是银行经营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在经营管理权下放时将既定的风险偏好清晰传达给管理层,并由管理层确定具体的实现策略和方式,这就是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也是风险偏好传导的前提。

其次,促进了经营理念的逐步转变。受传统思维定式和历史惯性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扩张冲动,这种“业务驱动型”的经营理念导致风险伴随业务增长而迅速放大。银行要实现持续经营和盈利,就必须充分预计经营过程所产生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前者可以通过提取拨备在经营成本中反映,而能否抵御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御非预期损失则是风险偏好传导的主要内容。通过风险偏好传导将银行资产规模、发展节奏与风险偏好有序衔接,将促进各级分支机构在经营理念上的逐步转变。

第三,落实了银行整体发展战略。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体现在风险管理层面就是风险偏好,风险偏好传导可以实现风险偏好从总体战略框架向具体执行边界的转换,能够将简单的指标要求细化为经营业务的种类、范围和规模条件,并通过政策、制度和相关技术工具在各级经营管理活动中加以体现。这将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以简单明确的定量要求替代以往复杂模糊的定性规定,从而将银行整体发展战略融人具体经营管理行为之中。

第四,体现了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理念。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于多个产品线和众多客户,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银行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客观准确地判断产品和客户的取舍,这个过程就是风险偏好的传导。银行一方面按照风险偏好将资本分配给各产品线和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在测算各产品线和分支机构的经营利润时,引人经济增加值(EVA)和风险调整收益(RAROC),并针对基于风险补偿后的收益实施激励约束。这将有利于促进国内商业银行从传统的被动防范和规避风险向主动经营和安排风险转变。

第五,有利于增强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中,追求持续盈利和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风险偏好,并及时向市场披露。在披露过程中,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不仅仅是银行确定的风险偏好本身,风险偏好要求如何体现在各环节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风险偏好的实现是否具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偏好在具体执行中是否存在偏离问题等等,都是需要了解的问题,而这就是风险偏好的传导。特别是对于刚刚涉足资本市场的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而言,风险偏好的有效传导是银行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服下的“定心丸”。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一般流程

从逻辑上看,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传导,首先应该是自上而下地将决策层确定的风险偏好逐级贯彻到执行层面的过程;但与此同时,如果没有自下而上的信息支撑和执行反馈,风险偏好及其传导将毫无意义。因此,围绕风险偏好展开的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动态循环,是风险偏好传导的逻辑思路。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根据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如股东、评级机构、投资者、资金提供者、监管机构等)的风险收益期望形成风险偏好,并通过政策制度、授权管理、授信审批、限额管理、经济资本、绩效考核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自上而下地分解并传导成为对各职能部门、业务单元和分支机构的具体行为目标,从而将战略层面的风险偏好自上而下地传导、细化到商业银行的每一个业务过程之中。

同时,有效的风险偏好传导还必须依托于对银行实际风险状况的全面分析,如目前经营活动中主要承担何种风险,风险程度和特征如何,在哪些方面与现有的风险偏好导向不符,需要作出何种调整等等,这必须通过自下而上的传导来实现。通过对微观层面交易涉及的风险收益等情况的监测、检查、报告和评价,对风险偏好各层次目标及实现情况进行对比、反馈和纠正,以此作为风险偏好有效传导的动态支撑。

由此可见,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传导是一个自上而下有效传导、逐步分解,同时自下而上检测、反馈并持续改进的一个封闭流程。从实践层面来看,可分解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制定风险政策和制度。国内商业银行各职能部门根据决策层既定的风险偏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拟定具体制度或标准,明确界定其与风险偏好间的关系以及向下逐步传导的实施要求;各分支机构和业务单元依据上述制度、标准和实施要求,拟定操作细则并在实际业务活动中加以执行,最终自上而下地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偏好传导政策及制度体系。

二是具体执行及反馈。国内商业银行各层级的风险偏好执行者,在严格按照风险偏好传导的政策制度标准进行操作的同时,及时将执行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反馈给上级机构或部门,从而形成风险偏好传导中必不可少的自下而上的反馈通道,以保证银行能够在统一风险偏好下进行战略或结构上的调整。

三是实时监测与评估。国内商业银行管理层实时通过对风险偏好具体执行中风险敝口大小、风险分布特征和具体业务经营活动结果的分析,客观判断风险偏好的传导是否准确地体现了既定风险偏好的目标导向,以及在哪些环节出现偏离、偏离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此作为执行和反馈的补充和验证。

四是适时审计与检查。国内商业银行通过内外部审计机构对风险偏好传导进行适时审计和检查,以便从业务之外的独立视角对风险偏好传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审视,并提出独立客观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虽然上述流程是超脱于银行业务运营过程之外的一种独立审视,但是由于其结果对风险偏好传导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将其也纳入了风险偏好的传导流程。

五是动态调整与持续改进。国内商业银行根据不同阶段的业务发展实际和市场竞争情况,以及在风险偏好传导中产生的反馈以及监测评估和审计检查结果,实施对风险偏好及其传导的动态调整和持续改进。这一流程一般由管理层提出建议,由决策层批准施行,从而再次进入制定风险政策和制度的环节。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偏离原因及对策

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引入风险偏好理念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传导偏离的问题。一般来说,这是引入新理念、新技术后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在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风险偏好传导的整体失灵后,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那么,国内商业银行出现风险偏好传导偏离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风险管理文化的问题。国内商业银行引入和实践风险偏好并不难,但是将其融入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形成相应的风险管理文化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在此之前,风险偏好的传导只能通过相对简单明确的经营管理策略要求来体现,由于执行层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差异,特别是对于层级管理模式下的国内商业银行而言,总行决策层统一的风险偏好在分支机构具体执行中出现偏离的情况就难以避免。

其次,是风险偏好传导流程的问题。由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国内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偏好传导在具体执行层面往往是通过各业务条线以文件形式下发的具体经营管理策略或要求。鉴于国内银行长久以来形成的文件繁多的现实,执行层很难将其与其他文件区分开来,因此风险偏好自上而下的传导流程并不畅通。同时,风险偏好传导过程中相关部门职责界定不清晰,文件不断、政出多门的问题直接导致同一领域风险偏好策略不相衔接,进而导致执行层无法弄清风险偏好的目标导向,风险偏好自下而上的反馈流程也受到了影响。对下传导不明确,对上反馈不充分,风险偏好传导的偏离成为必然。

此外,还有绩效考核约束的问题。鉴于中国国情,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多层级的委托关系,总行管理的幅度很广,分支机构的权限很大,因此绩效考核约束常常是通过相对简单的关键指标体系来实施。这样的考核模式可能导致风险偏好的目标导向让位于关键指标的实际效果,甚至出现分支机构间的相互博弈,进而导致风险偏好传导的偏离。尤其要关注的是,一些国际一流银行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风险偏好传导失灵,其根本原因是绩效考核杠杆下对于收益的盲目追逐,这必须引起国内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模式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传导出现了偏离,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整体偏离。该类偏离相对较为隐蔽,有的从表面看甚至是严格遵守了风险偏好,但执行效果却背道而驰,这种偏离的危害是最大的。其中既有风险管理文化的问题(简单执行,断章取义),也有风险偏好传导流程的问题(目标模糊,政出多门),还有绩效考核模式的问题(部分分支机构或业务单元从自身收益出发,通过扩大整体风险敞口而实现局部最优)。

二是局部偏离。该类偏离的风险程度和影响相对较低,也是风险偏好传导初期经常可能遇见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在某些局部领域违背了风险偏好下确定的具体政策要求,但与风险偏好的整体导向保持一致,例如对高风险行业发放贷款,突破行业贷款限额等,但通过要求客户提供足额抵押且对客户经营现金流实施封闭管理等措施,风险仍然可控。对局部偏离,原则上可以通过建立一定的特例处理通道来加以疏通和解决。

在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偏离的原因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解决传导偏离的具体对策:

一是确定较为规范的传导模式。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确定后的传导流程、传导途径和传导方式等进行明确,夯实制度基础,健全组织架构。制度基础体现了银行对风险偏好传导的一揽子安排,包括目标风险经营的控制点,详细具体的风险管控流程等;组织架构则直接影响了银行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且通过职责分工的明确使风险偏好的传导上下畅通。

二是建立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风险偏好传导涉及国内商业银行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个条线和各种产品,因此必须建立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例如建立反馈渠道,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传递到风险偏好的决策层;建立渠道,对风险偏好相关政策要求的文件进行详细解读,将风险偏好理念贯穿于执行的过程中;建立处理渠道,对一些符合整体风险偏好但与具体细则存在偶然性冲突的特殊个例实施快速处理等等。

三是实施持续改进的传导方式。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解决的是表象问题,如反馈情况、加强宣传、应急处理等,但从根本上说,如果风险偏好本身存在共性偏差,就必须通过及时修订风险偏好来加以解决。需要说明的是,修订风险偏好并不仅仅是具体的政策、策略或规则,还包括风险偏好传导机制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以确保风险偏好通过持续改进的传导方式实现优化调整。

四是构建严格追究的问责机制。国内商业银行在通过规范流程、改进技术提升风险偏好传导质量和效率时,不仅要考虑积极实施的方面,也必须兼顾消极应对甚至阳奉阴违的问题。对此,严密监控和严格追究成为必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对于风险偏好传导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大违规成本实现“整体最优”和“局部最优”的均衡。否则,再好的绩效考核办法、模型和工具,都无法解决蓄意违规的问题。

风险偏好范文篇5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生命周期风险偏好收入水平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工薪阶层依旧是社会经济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的经济特点分析

工薪阶层是指以获得工作单位相对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对工薪阶层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比较传统,加之我国整体理财的条件不够成熟,理财收入相当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阶层的经济来源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他们理财的重要基础,更是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二)投资理念相对趋同。目前的工薪阶层大多对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诸多近忧远虑。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来教育、父母养老送终、健康身体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货币的流动性等方面有较多要求,投资的基本目标比较一致。(三)消费方式相对多元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工薪阶层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实现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消费品位的相关项目。他们不仅对旅游、健身、美容、娱乐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对教育、房产、汽车、人际关系的维系有较大的差异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经济收入用于实现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证券投资策略组合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四)家庭整体承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机制作用下,考虑到工薪阶层受工作年限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工薪阶层在各方面的风险系数依旧比较大。但结合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可知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很难保证有确定的高收益,所以他们在真正面临风险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应对不暇。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在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中还要加入更多的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分析。(五)适宜进行证券投资的工薪阶层行业相对集中。虽然工薪阶层本身是一个覆盖面相当广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阶层都可以进行证券投资。根据我国历年的行业收入水平排名情况来看,金融业、电信业、汽车业、石油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收入,可以考虑进行适度的证券投资。同时,公务员、教师、医生、外企职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业都可以考虑参与证券投资活动。本文中将主要以工薪阶层的这些有证券投资愿望与能力的人员为分析对象。

二、证券投资策略的基本产品分析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上以获取一定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等。证券投资策略即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前应当掌握的行动方针和谋略,在对总体策略定位的基础上,还可以详细确定市场策略、行业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组合策略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不同风险与收益状况的证券投资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可见对各种证券投资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比较是制定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的必然要求。

从概念上看,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如提货单、购物券等)、货币证券(如支票、商业票据等)以及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们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在本文中涉及的证券投资工具主要根据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风险投资工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与规范的情况下,选择股票为主要证券投资工具的投资者需要以足够的时间与专业知识为保证,还要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考虑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行情有复苏迹象,并且股票的可选空间较大,投资机会较多,在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适当调整绩优股的比重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债券品种比较丰富,一般都有收益与风险适中的特点。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国债、企业债券与地方债券及某些根据特殊需要发行的债券。相对而言,工薪阶层比较了解与愿意购买的主要债券产品是国债和有一定收益保证的企业债券。尤其是前者,因为其相对存款而言具有免税与收益较高的优势,相对股票而言又具有较好信用保证与较强社会信誉等特点,往往是深受工薪阶层欢迎的证券投资品种,也有“金边债券”之称。基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投资产品。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一般在8%左右,适合1年期以上的投资;债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别在2%和2.4%左右,收益稳定,本金较安全,可以确定比较自由的投资期,但考虑到其相应费用与持有期时间有关,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适当延长投资时间;货币基金是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是银行储蓄的良好“替代品”,适合短期投资,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型投资品种。

三、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工薪阶层在激烈的投资过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较大的投资风险,并达到较高的预期收益,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自身情况的证券投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时,要顾及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情况、投资理念、生活区域、职业特点、行业前景、年龄阶段、家庭构成、性格类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从工薪阶层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阶段、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几方面简单地制定其对应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以不同生命周期分类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中,强调人们会在人生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生活的消费支出,并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情况最优配置。由于人们的收入在满足消费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储蓄与投资,所以该理论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年轻人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在此阶段多以负债消费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资金,也主要用于未来投资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不要过多地考虑证券投资策略。当然,为了鼓励年轻人进行必要的资金贮备,可以建议他们采取定期定额方式购买货币型基金,或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时期的累积可以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证券投资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和更为丰富的投资经验。随着人们进入中年阶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长,收入会多于消费,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保证提供子女教育的经费和赡养父母的资金是现阶段工薪阶层主要需考虑的问题,着手准备投资保值与增值计划成为必然的投资选择。此阶段的工薪者可以考虑每月将剩余收入的20%投向较有风险的投资或股票,40%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20%购买新型证券投资产品或选择其他理财或投资工具,10%作为保险资金,另10%作为紧急备用金或储蓄费用。由于他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以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力求投资品种多样化,投资思路开阔化。等到工薪者进入老年阶段,他们收入水平相对消费需要又会略显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阶段的投资与理财的补充收入,仍有制定证券投资策略的必要。鉴于老年工薪者几乎没有提高经济收入的发展空间,风险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生活需求相对简单,对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虑较多,所以证券投资策略应该以投资收益稳妥、有底线保证为首选目标,尽量少选择风险性、激进性投资工具,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一般每月可以将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购买国债,20%购买货币型基金,10%进行储蓄。这种组合既能对老年工薪者的资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缓解通货膨胀或其他经济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能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他们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总体而言,不论身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要低估长期投资的升值能力,要尽早形成证券投资的意识并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与感兴趣的产品。

(二)以不同家庭阶段分类分析

根据家庭所处的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单身打拼期(一人)、家庭形成期(两人)、家庭建设期(三人以上)、家庭成熟期(子女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细分期(子女开始独立生活)等类型。为了简单起见,也有理财专家将其划分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为在本文中已经有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在此还是主要侧重于前一种分类标准下的具体分析。1、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往往因为对于创建事业与组建家庭的考虑比较多,主要资金大多形成对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资,所以在证券投资方面的考虑还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当然,如果有其他外来资本,又有较多时间与精力学习证券投资方面的新知识,也不排除“借鸡生蛋”的获益。鉴于这种情况尚不是主流趋势,在本文中不必过多涉及。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阶层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参与证券投资,在资金方面相比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有所增加,投资观念也逐渐形成,对于培育下一代、开展家庭建设、完善家庭设备等方面的考虑还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可以设定比较灵活、主动的证券投资策略,在风险较高、收益也较大的证券投资品种要多加关注,适当增加其在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以实现增值型投资目标,同时也要增加适当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投资品种达到保证基本收入的目标。在对日常生活水平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员中一方的资金大胆尝试多种证券投资手段,并放松心态,强化投资的积极与进步意识。3、处于家庭建设期的工薪阶层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显紧张,但因为年龄或工作经验等原因,投资理念更趋理性与成熟,所以在开源节流的途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对小孩养育与培育的费用有充分的估计,同时在证券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要集中于比较擅长与熟悉的几种工具上,不必过于分散。当然,相对而言,如果已经有了证券投资的心得,还可以适当的融资投入比较有把握的证券产品上。4、处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业发展进入上升期,工作比较繁忙,投资的跟踪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家庭规模比较确定,在经济收入与支出方面都比较清晰,对未来安排与生活定位比较明了,投资的目标比较明确。此阶段家庭的主要开支是小孩的后续教育经费、夫妻双方的事业发展经费、日常的医疗保健经费等项目。所以应该以温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费支出后,先将比较固定的存款转换成较有保障的国债或基金,以保证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剩余的零散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及保险。在投资产品期限与种类的选择上,可以与小孩受教育的阶段性费用支出相对应,形成一个中长期(2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策略,目标年收益率要在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以上,并形成长期理财习惯。5、当工薪阶层进入家庭细分期时,如果不要额外负担子女们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又没有更多消费支出方面的增加项目,可以在证券投资的长期策略基础上,增加部分短期与中期投资品种,以提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动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资机会。当然,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阶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随时应对子女们在事业与家庭发展等方面的追加资本投入需求,所以还是要准备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产品提高资金的变现能力。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在不同家庭阶段,都要先保证实现家庭经济基本功能,再顾及证券投资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三)以不同风险偏好分类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形势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一般而言,风险偏好类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年龄、收入、性别、经历和个性等具体因素。比如,年龄较小的人不怕失败,所以多为风险趋向型投资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风险的态度逐渐表现为中立型甚至规避型;收入越高的人们能承受的风险往往比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对于风险大多有回避的倾向。通常认为男性趋于冒险、女性趋于保守,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男女承担社会角色的互换及女性在理财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风险爱好型;一般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个体属风险趋向型,而经历比较简单顺利的个体属于风险规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选择。总体而言,工薪阶层中大部分人员属于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立型,对证券投资风险的整体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只有在对工薪阶层的风险状态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各自适合的证券投资策略。一般而言,对于风险趋向型的工薪投资者可以增加证券投资新品种的比重,因为往往新产品在高风险的后面也隐含高收益。对于风险中立型的工薪阶层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风险型的不同投资工具中设置不同比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将资金主要投入风险中等的债券和混合型基金上,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较集中的品种,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购买国库券、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为主的简单投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各种年度报道与评比结果,选择有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集合型证券投资。相对而言,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相比较,在收益率相当的情况下,在投资门槛和流动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以满足偏好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资金的高流动性和对收益的稳定性的综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将继续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首选理财工具。当然,随着人们对基金市场的熟悉,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为低风险的证券投资产品。由于工薪者处于不同境遇时,也可能改变风险偏好,所以要在对自己的投资意愿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

(四)以不同收入水平分类分析

虽然同为工薪阶层,但收入水平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资水平为标准,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水平为1503元。以此为标准,比平均线低20%,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认为是低收入群体。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阶层可归为高收入群体。低收入者一般会采用比较传统与保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比如购买国库券是他们选择的主要证券投资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般投资观念传统,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建议每月做好支出计划,除正常开支外,可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进行重点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理财,切忌广而全,频繁交易。对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考虑到工薪阶层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也相对匮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保险、基金和国债等投资产品仍是该收入水平工薪阶层的主要选择。至于高收入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进攻型投资,更大地发挥“钱生钱”的功能。考虑到风险因素,“攻”的资金中又可以分为“稳攻”和“强攻”两部分。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市场波动度较小、预期报酬较稳健的证券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力求年收益率达到5%-10%的水平;强攻部分则为某些高风险高收益发证券产品组合。可以考虑在专业理财规划师的指点下,将部分资金投入各类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上。在证券投资中,既要有对单个股票和债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资组合的理念,以适度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总体而言,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对不同价格与风险类型产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在保障他们现有资产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未来资产价值与质量的提升。

也就是说,工薪阶层不论是属于上述哪种类型或阶段,在进行证券投资时,都要具体状况具体对待,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抉择。当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也有共通之处。一旦工薪者决定了要进行证券投资,就应努力作到以下四点来保证策略生效。

(一)制定具体可行的各期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经济实力,确定在不同年龄与时期的投资目标,并在达到预期收益水平时要适时收手,重新选择下一个目标。

(二)遵照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律。总体上工薪阶层进行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本着“终身快乐”的原则,也就是要尽量作到“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生活的更加幸福”原则。在具体选择投资品种时,要遵循“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

(三)确定详细周全的步骤。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最好要制订具体的投资步骤,逐步有效的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各层次的投资品种,最终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

(四)制定稳中求变的策略。投资策略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投资策略有很多,关键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并在投资实践中不断反思与修正。工薪阶层如果能真正理解与掌握以上四点,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证券投资策略基础上,加强对策略的落实与调整,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必然有较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柏丹.低风险公务员不妨尝试高风险理财[N]北京现代商报,2004.11.1

[2]理财专家讲解家庭理财误区面面观

[3]家庭月收入一万如何低风险理财

[4]理财从货币市场基金开始

[5]李艳,佘若雯.探寻职业外财富延展女性修炼攻守兼备投资功力[J]大众理财顾问.2006(3).

[6]工薪阶层如何才能获得更多“外快”

[7]朱桂芳.工薪族理财:收入状况决定风险控制级别[N].南方日报.2005.6.27

[8]彭振武.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模型:工具、模型、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风险偏好范文篇6

关键词:公司治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

风险容忍度也称为风险偏好(Riskappetite),是指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准备承受的风险水平。它是国际活跃大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风险控制手段.通常表现为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所提出的经营稳健性要求.其目的在于维护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一种平衡。风险容忍度也是国际大银行的股东与经营管理层关于企业经营安全与盈利性要求具体博弈的一种工具。虽然风险容忍度属于银行经营管理层所制定的一种经营性指标,但是风险容忍度对于银行的各项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银行的高层管理出发直接对银行的经济资本和风险调整的收益进行指导和控制。风险容忍度一经确定,也就确定了银行的经营稳健性风格.确定了银行经营的可用资本和未来收益波动性之间的唯一关系。

一、风险容忍度的内涵界定

在国外,风险容忍度不是一个企业自身决定的问题,而是由全体股东决定的对于企业管理层经营的一项指标。它体现了股东对于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承受风险水平的预期要求,这种要求也是为了保护股东自身在企业的权益。

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来看,上市公司通常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大股东的议价能力非常强势.对于企业的控制力也就格外突出。在我国的上市企业中,大股东维护自身在上市公司利益的意愿应该更为强烈。具体到我国商业银行,这种现象也比较明显。然而从风险容忍度实施的角度考虑.大股东时间和精力的稀缺性决定了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下的风险容忍度实施就不能再依赖于大股东进行决策。风险容忍度的确定由公司经营管理层进行决断.然后再提交董事会批准可以作为一个可行并且合理的折中方案。

通常风险容忍度是以对企业的经营安全性考虑为基本出发点。股东大会、董事会或是公司管理层为了保证企业尽可能地取得盈利需要决定企业的经营安全水平,通常以概率的百分比形式表示。因此风险容忍度也就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违约概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是避免发生挤兑的概率。风险容忍度的选取区间应该在95%,99.99%]之内,由于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很难区分99.98%和99.97%水平下经营活动的区别.为了保证风险容忍度在实践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国外通常以著名评级机构的评级分类为标准进行风险容忍度的选取和设定。表1列举了标准普尔和穆迪的评级分类标准及对应的违约概率。

可以看出,企业对于风险容忍度的选择已经由一个区间(无穷多种可选择数值)简化为9个可选数值。具体情况应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选取。以花旗银行Citibank为例,花旗银行就以维护S&P的AA评级为经营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从S&P对于各行业的评级历史来看,AA对于银行业来说已经是最高水平的评级,银行业从来没有一家银行能够获得AAA评级。花旗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将决定其自身违约概率保持在0.03%,置信水平保持在99.97%左右。国外其他知名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大多以99%居多,大致相当于能够维持S&P的BB信用级别和穆迪的Bal/Ba2评级。

从我国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结果来看,我国银行评级结果目前较低,主要集中在S&P的A、BBB、BB、B之中。其估计违约概率在[0.1l%,2。21%1内,即置信水平大概在[9779%,99.89%1内。如果我国银行在未来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并且将商业银行定位于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银行范畴,那么应该建议将评级目标定在S&P的BBB级,甚至是A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银行的违约概率将降低至0.1l%一0.30%之间,置信水平将提升到99.70%一99.89%之间;如果我国银行在未来仍将以巩固现有经营成果为主要目标,那么建议将评级目标定位于S&P的BB级,我国银行的违约概率和置信水平仍将保持不变。

二、银行风险容忍度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风险容忍度一经确定就意味着确定了有效股权资本与收益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相对固定数量的股权资本而言,收益的波动性就会有一个相对应的上限值。较大的风险容忍度可以提高我国银行在国内外的信誉和品牌知名度,为客户与我国银行进行业务联系增强信心,在日益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取得其他银行难以达到的水平和地位。较大的风险容忍度也会为我国银行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可能造成对市场风险的高估,从而降低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影响我国银行的可用贷款额度,继而对我国银行的收益产生影响。如果考虑宏观经济的发展周期因素,在经济低迷阶段采用较大的风险容忍度可以起到在经济低迷阶段的资本保护作用,正如花旗银行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所采取的措施,在经济低迷阶段银行安全性可以为银行未来经济高涨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和商誉。

较小的风险容忍度会降低各业务线条的经济资本消耗,增加银行的可分配资本总额,从而增加银行的利润来源和数量。但是较小的风险容忍度可能造成对市场风险的低估,如果银行业务出现了一定损失,则银行可能出现流动性不足,面临挤兑风险。而且更容易使银行采用过于激进的经营战略,从而降低银行的安全性。

风险容忍度对于银行其他经营性指标都具有相关关系。对于计算市场风险的VaR方法更是具有较大影响,VaR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置信水平(ConfidenceLeve1)就取决于风险容忍度的置信水平。因此从市场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风险容忍度将对市场风险的风险测算结果具有较大影响。银行所设置的风险容忍度越大,那么以VaR方法计算所得的市场风险结果就越大,因此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就越多;反之,银行所设置的风险容忍度越小,那么以VaR方法计算所得的市场风险结果就越小,此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就越少。在BaselII资本协议中已经规定银行的对外信息披露需要采用置信度99%,持有期为10天的VaR数值,但是银行对内部风险进行管理和测算时完全可以采用不同于此要求的自定标准。很多国外知名银行也对内部风险监管和外部披露采用了不同的VaR置信水平和持有期进行计算。

三、引入风险容忍度管理理念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1.风险容忍度指导信贷政策。信用风险容忍度管理下的我国银行信贷政策不是以贷款限额为主要手段从而间接控制信贷风险的调控措施,而是通过监控经济资本的分配情况直接控制信贷风险在各行业和各分行(地区)间的分布比例。各种信贷单位的风险水平可以直接比较,也有利于对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估。

2.风险容忍度调控信贷规模。风险容忍度管理下的信贷规模是贷款规模的总量控制与经济资本总量(即风险)控制并行的双线控制,旨在通过市场对于利润的追逐中,控制低质贷款的数量,在有限的经济资本范围内(即风险额度)尽可能多的将贷款投放于消耗经济资本较小的贷款项目中,同时起到降低不良贷款率、改善资产质量的作用。

3.风险容忍度对授信审批流程的优化。信贷风险容忍度管理下的授信审批流程在以前考虑债项评级和客户评级的基础上,考虑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是否满足银行的收益要求,进而决定贷款是否应该发放。至此董事会对于信贷风险的具体调控能力也得以在具体信贷工作中得以实现。

4.风险容忍度对行业信贷风险的控制。风险容忍度管理下的行业信贷审批过程已经不再需要考虑行业的波动性及风险暴露趋势,行业影响的具体因素应该在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计算过程中包含进入经济资本的计算过程。也就是说,如果由于该企业处于行业的下降周期.那么对于该企业的信贷考虑就会导致其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计算结果增加,也就导致经济资本的增加。经济资本的增加将会导致该行业内每个企业的贷款成本增加,并由此导致对于该行业的可用贷款额度减少,从而达到了降低该行业风险暴露头寸的效果。

四、我国商业银行实施风险容忍度管理的对策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定量风险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但是随着目前新资本协议的实施项目在国内大型银行中陆续开展,各银行的定量风险管理水平在2013年实现新资本协议达标以后应该能够达到国际银行界定量风险管理的中等水平。风险容忍度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银行在完善风险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确定的重要风险管理目标。

1.确定商业银行的企业经营风格,即定性确定风险容忍度风险容忍度从定性的角度来看,与银行经营的风格息息相关。经营风格按照大类来分,可以分为保守、稳健和激进的经营风格三大类。各种经营风格下的银行业绩也并不相同,在经济的高涨期,银行的经营风格应该更加激进,充分利用一切商业机会发展业务,能够赢得更高的收益;在经济的低迷期,银行的经营风格也应该更加保守,此时银行更应该包有更多的资本以抵御不断爆发的呆账坏账损失。

风险偏好范文篇7

关键词:薪酬支付方式风险收入激励

企业在吸引和激励人才、有效运用人才的过程中,合理的薪酬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在设计薪酬方案时,企业需要面对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确定应该给不同类型的员工付多少薪酬,二是确定以何种方式来支付这些薪酬。前者取决于市场平均工资水平、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和对不同员工的价值评价,后者则更具挑战性,因其往往需要运用有限的预算来尽量使员工效用最大化,这就意味着针对不同员工的个体偏好、需求来给出薪酬支付的组合方案。本文作者希望能引入关于薪酬支付方式的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来探讨一种兼顾企业支付能力与员工个体化需要的薪酬支付方式的可行性。

1企业常见的薪酬支付方式

企业支付的员工薪酬,不单是指员工获得的现金收入。通常而言,它包括员工取得的固定工资、风险收入及福利等三个部分,其中,根据其影响时间的长短,风险收入又可以分为短期现金奖励和长期股票激励。薪酬的三个组成部分对员工有着不同影响,固定工资为员工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和心理安全感;风险收入则将员工个人(团队)工作成就与其收入相挂钩,满足员工的个人成就欲望,并在企业与个人风险共担的前提下提高员工收入水平;福利则以服务或递延支付方式实现对员工的长期保障。员工的个体差异会对企业薪酬支付方案产生不同的要求,反过来,员工也会对企业的薪酬做出行为和态度层面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完全可以在不改变总薪酬预算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其薪酬支付组合比例,来提高员工吸引力和激励水平。

2不同付酬方式的员工激励效应

基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人们发现,不同的薪酬支付方式对员工的态度、行为存在不同影响。研究显示,基本工资与风险收入的比重,会影响员工对工资总收入水平的评价。当基本工资比重过低时,员工感知到的收入风险过大,需要更高的总薪酬水平来补偿其承担的额外风险。同时,高比例的风险收入会挤出风险态度保守、因经济状况不佳而风险承受力较低的员工,而代之以更为自信、敢于冒险的新员工。

在风险收入中,针对绩效奖的研究均发现,将员工个人绩效(如生产率、事故、出勤等)与物质性奖励挂钩,有助于提高个人绩效表现。Locke等人的研究发现:货币的激励效应最大,因货币化奖励产生的最大绩效改进程度的中位值为30%,其他任何奖励手段都难以启及。Jenkins等人研究发现:经济奖励与产出数量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32,且现场研究的表现甚至优于实验室研究,即绩效奖金的员工激励效应实际上可能被低估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对绩效奖励的偏好,与个人的自我评价、个人成就动机及集体主义倾向(团队奖)有关。

对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研究也发现,股票期权对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者)行为和绩效有积极影响,股市往往会对公司的期权授予计划给予积极响应。而员工本人对期权的评价,则受到个人初始财富状况、投资多样性及风险规避态度的影响,即当员工本人的总财富水平较低、投资多样性水平较低,且风险态度较为保守时,其对股票期权的主观价值评价较低。

3员工偏好的付酬方式:一个真实案例

毫无疑问,关于不同类型的员工对薪酬支付方式的偏好,一直是薪酬管理研究者关注的话题。但传统的研究过于依赖对员工偏好的问卷调查,从而很难区分员工的真实偏好与报告的偏好。这类研究结论对企业管理者的指导作用因而常常受到质疑。

美国学者Hallock和Olason在其2009年的论文中,提供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真实案例。这家大型美国公司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员工数约为1000名,其中多为高学历的年轻男性。为了确保薪酬制度的吸引力,公司在每年年初设定每位员工的总体薪酬水平,每位员工自行决定在特定薪酬水平下的不同支付方式(固定薪、个人奖金及股票期权)的组合,该决策在当年有效。

研究发现,在完全自选的情况下,员工最偏好的仍是固定数额的现金薪酬(固定薪酬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83%)。具体来看,员工实际选择的薪酬支付组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人完全偏好于固定数额的现金薪酬(31.5%的员工),另一些人则可能完全选择高风险的个人奖金和股票期权。其中,年龄、性别、就职经验及工资收入水平,都会影响员工对风险收入的选择性偏好。随着员工年龄的增加,其风险承担意愿下降,现金奖及股票期权在其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时,在与金钱有关的事务上(如薪酬、投资),女性往往比男性更为保守,倾向于规避风险,加之其收入水平往往低于男性员工,女性员工更偏好固定工资。员工在企业的就职经验会提升员工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掌控力,从而资深员工更有可能在企业发展前景看好时,提高其股票期权收入(长期激励)的比重,而在企业发展前景看衰时,降低其长期性激励收入的比重。此外,工资收入水平较高的员工(如管理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因而更有可能偏好风险性收入。

4企业薪酬管理的启示

首先,企业的薪酬支付组合方案,对于企业将吸引和留住何种类型的员工、对在职员工的激励水平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由于薪资水平决策往往受制于企业的外部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企业调整工资水平往往缘于市场压力,而企业对既定薪资水平在不同支付方式下的有效“分割”,主要取决于并体现了特定企业的管理哲学和文化,这一基于组织需要进行的自主决策更应成为薪酬设计中的重点。

风险偏好范文篇8

[关键词]偏好伪装权力寻租信贷风险

一、偏好伪装理论和权力寻租理论

1.偏好伪装理论

偏好伪装在社会现实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所谓偏好伪装,即是指在某种特定的社会压力下,一个人隐瞒自己真实欲望的行为。偏好伪装没有反映自己真实的想法,原因是有种社会压力会无形中迫使自己作出不是自己内心真实想做的行为。每个人内心总有一个总体效用水平,第默尔·库兰认为一个人的总体效用是个人内在效用、名誉效用和表达效用三部分组成。一个人的内在效用仅仅是反映内心的想法,当他公开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时,这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者对他的态度,他可能选择说假话,为了人们对他信任,他可能提供证据,证明他接受大家主流选择。当个人观点与公共观点不一致时,会导致公众不同程度的惩罚。

纵上所述,一个人在作出公开偏好时,他所追求的总效用要最大化,即内在偏好效用、名誉效用和表达效用三者之和最大化,这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人内在偏好对公开偏好有影响时,当他在0到100选择,这种情况下他完全按照自己需要进行选择,他的表达效用最大化,最大表达效用值是20,而名誉效用最大化选择值是80,个人的内在偏好,表达效用和名誉效用三者之和最大化值体现在值70上,因此他考虑诸多因素,最终会选择值70,这时他为了效用最大化而进行了伪装偏好。

第二,个人内在偏好对公开偏好没有影响时,在一个多成员决定的集团中,个人选择对最终的结果影响是微小的,因此个人的内在偏好对公开偏好没有影响,这时个人的内在效用是固定的。

2.权力寻租理论

权力是一种资源,在不同的方式下有不同的权力。韦伯认为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进行统治的方式就是将权力强加于人,以使其合法性得到承认的方式。他认为权力有三种;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和法理型权力。

“寻租”这个概念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一位叫安克鲁格的教授于1974年在她的《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的。她说:“在多数市场导向的经济中,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制比比皆是。这些管制导致各种形式的租金,以及人们经常为这些租金而展开竞争。在某些场合,这种竞争是完全合法的。在另一些场合,寻租采取其他形式,如贿赂、腐败、走私和黑市。”詹姆斯?布坎南的寻租理论认为,所谓寻租活动,就是行政权力介入市场而大发横财的行为,这里的横财也称租金,是一切由于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经济活动,造成不平等竞争而产生的收入。

权力寻租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产权制度因素,产权不清晰,形式上是人人共有,但实际上控制权在少数人手中;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混乱,没有形成现代的权力制衡制度;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经济人,都会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权力的控制者也会权衡各方利益,实现自己经济利益最大化;最后还有监管法制不完善。

二、偏好伪装、权力寻租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银行信贷是一种资源,在商业银行系统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人的行为方向和力度,对于信贷资源配置的效率、质量、效益具有关键性的重要影响。而这种资源配置者银行领导拥有绝对的权力,因为在同等的情况下,领导可以决定把贷款发放给谁不发放给谁。银行领导的这种绝对的权力很容易导致信贷腐败,而银行信贷员工的偏好伪装助长了这种腐败,因此金融机构内部信贷决策管理人员形成了集体腐败,也是导致银行发生贷款风险的重要原因。

假设商业银行人员仅有领导和信贷员工,他们都在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某企业需要一笔贷款,该企业负责人在与别的贷款申请人同等条件下缺乏优势,比如企业经营前景不乐观,经济实力差等,于是贿赂该商业银行领导,行长拥有绝对权力,他作为一个经济人,考虑成本收益后,最后决定贷款给该企业。面对这桩交易,其他员工反映呢?假设下图是员工面临的选择:

面临这笔贷款,领导会征询员工的意见,要求员工公开表达对这笔贷款的意见,员工的效用函数表达式是:总效用=f(工作,晋升,奖赏,和领导关系等)。如果员工流露出不同意的情绪,他的效用是-1单位,这是因为领导会在工作、晋升机会、奖赏、相互处理关系等给予报复。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在公开表达时选择同意。因为员工选择同意,他得到了2单位效用,明显比不同意要多,即员工可以在工作、晋升、奖赏方面有一个无摩擦的未来。因此最好的均衡就是(贷款,同意)。在这种选择下,员工是伪装偏好,而领导也实现权力寻租,他得到3单位效用,而信贷员工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即内在偏好、表达偏好和名誉偏好三者总和达到最大化,得到2单位效用。而这笔贷款没有完全按照风险的考核标准审核,因此在伪装偏好和权力寻租公共起作用的情况下,信贷风险产生。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银行领导执意某借款人的贷款申请,员工权衡利益和成本,信贷员调查员在信贷调查时自动会偏离借款人实际情况,使的借款人的条件达到申请条件,而信贷审查人员在信贷员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的出结论,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另外他们也会放松条件,符合领导的要求,这就是银行被领导人的集体伪装偏好,形成集体的无知,从而信贷决策明显失误而引发信贷风险。

在银行信贷的过程中,信贷员工伪装偏好是一种加速器,推动不良贷款的产生,而权力是伪装偏好的制造厂,生产大量伪装偏好。权力和伪装偏好相互作用,最终不良贷款形成,信贷风险产生。如图:其中上键号表示“加速”,下键号表示“生产”。伪装偏好的存在,使得银行内部和外部监管弱化,导致信贷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在一定程度上纵容权力寻租的出现,因此银行在信贷方面应该设计降低或防止伪装偏好机制。三、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措施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而银行又是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信贷风险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防范信贷风险。

1.培养商业银行人信托责任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信托关系由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面的权利义务构成,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围绕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分配而展开。一般情况下,委托人和收益人是同一方,信托责任是指受托人对委托人/受益人负有的严格按委托人意愿(而不是自己的)管理财产的责任。

郎咸平教授曾总结:中国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信托责任。尤其是国家政府机构的信托责任缺失,导致整个经济体系中各领域都严重出现信托缺失。因此带来的恶劣后果就是:政府威信的尚失,企业责任的尚失,个人诚信的尚失。所以说,由政府带头,建立全社会的信托责任,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关键。事业单位信托责任容易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混乱,比如任人唯亲、决策一人说了算、职员普遍的偏好伪装等。因此要培养商业银行人的信托责任:一是要加强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二是加强外部监督,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

2.商业银行对借款人声誉考核指标要量化

考核指标多为定性指标,比如优秀、良好、中等等,确定定性考核,容易导致绩效评价模糊,而量化指标比较客观,具有说服力,因此要进行借款人声誉考核指标量化。

假设衡量借款人声誉水平高低指标主要有产品质量、公司业绩、违约记录、社会责任河借款人吸引力等因素。银行可以列出衡量借款人声誉评价指标因素,设因素为(),如::产品质量;:公司业绩;:违约记录;:社会责任;:借款人吸引力;:其他因素。

然后银行需要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分别赋予它们的权重。每0各因素权重为:

接着对各因素满足程度赋予0-5分,设为各因素分数,银行可以赋予各因素分数为:

因此借款人声誉评价水平高低就可以根据以上数值计算出,设绩效考核成绩为R,则考核成绩为:

3.实施房地产信贷人员的问责制度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是条块分割、分散授信、多级决策的授信管理体制。为了适应信贷形式的变化,商业银行必须实行扁平化管理,重组业务流程,在全行范围建立信贷分析和决策的支持系统,提高独立审贷和控制风险能力,因此要求建立信贷人员问责制度。信贷人员必须承担相应责任,这要求下列三点同时实行:(1)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是指在该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下,基于充分的授权,将风险识别和防范的责任界定在基层第一线,贷款安全性的责任主要由一线的放贷人员来承担,贷审委只负合规性审查等次要责任;(2)实行终身风险问责制度;(3)实行信贷事后监督制度。信贷事后监督制度是防范风险的最后一道关口,这信贷人员自己开展的贷后检查和总行审计部门对支行的贷款也实施事后监督。

参考文献:

[1]韩继云: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透析及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3(4)

[2]易宪荣: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与风险预警[J].财贸研究,2005(5)

风险偏好范文篇9

委托人对于企业年金的认识和定位是公司开展年金计划管理的决定性因素,委托人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将决定资产配置方向及投资策略的制定。因此,在开展战略资产配置工作之前,委托人与受托人需先确认风险收益偏好,确定投资目标,进而再根据该目标及年金资产规模设置符合委托人要求的战略资产配置方案。该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工作。1.明确委托人的风险偏好。类似于个人投资风险等级评估,企业年金在投资运作之前,主要从收益期望、亏损容忍度、回报率演绎选择、亏损情况下的行为选择及偏好投资品种等维度,结合年金计划参加人群结构、资金收支稳定情况等方面内容,对委托人风险偏好进行评估,确定与企业需求较吻合的投资风险偏好。通过风险偏好测评可以将委托人分为安逸型、保守型、稳健型、积极型及激进型5种类型。公司基于参与计划人群结构分布,每年进出人员情况、每年年金资金收支规模等因素考虑,确定本年金计划主要考虑年金基金的长期性及储蓄性特点,明确公司年金计划为风险厌恶型的投资偏好。2.确定长期投资目标。年金基金长期投资目标对年金资产配置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另类产品的投资收益率相对稳定且收益可期,若要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目标,就需要通过在股票、债券市场上通过主动投资获取超额收益。因此,预期收益目标设定的高低,将决定了年金组合内的权益类资产、债券及另类资产的大致配置结构。长期投资目标的设定可考虑通货膨胀率和养老金替代率两方面因素,参考社保基金与市场上年金基金平均收益水平等要求确定。经统计2007~2017年十年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值为2.85%;测算以20年缴费(含社保)、20年领取养老金的替代率,投资收益率7%,养老金替代率87.7%,收益5%的替代率69.4%,收益率3.6%替代率59.2%;参考社保基金2001~2016年期间实现收益率,平均年化水平8.93%,市场披露的企业年金基金2008~2016年期间实现平均收益率4.46%。企业可参考上述几个数据,确定本企业年金计划预期收益目标,由此可进一步确定公司偏好的投资风格和风险偏好。3.短期目标。短期投资目标设定考虑符合长期目标的实现方向,结合当前市场情况,以投资研究分析为重要考虑,主要分析预判宏观经济形势、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走势,根据年度预判结论确定短期投资目标。短期投资目标分为绝对收益目标与相对收益目标两种。绝对收益目标一般是低波动的,且目标是可实现的,通常为固定值。相对收益目标主要衡量投管人的投资业绩差距,一般选择同类型计划、人社部披露数据、同一受托人、同一投管人、同一托管人等平均收益作为相对收益水平差距判断,以相对水平或相对排名判断各个投管人的投资能力。这两种目标的选择将决定年金计划组合是采用主动型投资为主,还是配置型投资为主,从而影响到组合资产配置结构。笔者公司参考年金行业市场收益水平、基本养老金及年金的养老金替代率、职工基于市面上理财产品对于年金基金收益预期以及临近退休人群对于投资风险的认知程度等因素,确定公司年金计划长期投资目标为5%,且投资偏好为风险厌恶型,从而进一步确定短期业绩收益目标及比较基准为5%。

确定风险控制框架指引

这环节主要是为了确定在预期收益目标前提下年金计划的风险暴露敞口及禁限投规则。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投资理念、收益目标及特定要求,综合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情况制定的风险指引框架。主要包括和制定风险政策两部分工作。1.受托人依据市场上各种投资品种在过去的较。长一段时期内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收益特定排序,形成预期收益率和波动率相关的风险———收益散点图,结合委托人的投资理念和长期投资收益目标,确定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主要明确三方面要素:一是明确年金计划可承受的损失限额,通过明确权益类资产损失限额、市值类固收资产损失限额、个股止损线要求和业绩安全垫要求,模拟测算组合的下行风险是否在委托人承受范围内;二是明确各类资产比例限制,在各类资产配置比例符合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相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基于各投资品种当前情况及未来趋势分析,确定各类资产仓位限制比例,主要是权益类资产、利率债、中低等级信用债等,然后根据投资目标预测和风险管理要求设置杠杆比例限制及资产配置集中度限制;三是信用品种限制:因另类资产流动性较差,出于资金“安全第一”原则考虑,需要对允许配置的另类资产所需达到的信用等级、行业风控、区域风控、平台债务风控及评级检测等做具体限制和要求。2.制定风险政策。制定风险政策是为了后续投资监督管理做的前期准备工作,用于规范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行为,明确投资运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投资规则,以保证投资收益目标的达成,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市场风险是控制组合下行风险及控制风险敞口;信用风险出于资金安全要求,规避组合中单一产品出现信用违约的风险;流动性风险主要针对组合资产投资集中度及流动性资产占比进行限制,投资集中度是遵循资金分散投资以降低投资风险原则,流动性资产比例要求一方面为了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流动性资产占比需符合法规要求比例;合规风险是根据法规、合同进行条款限制;操作风险针对临时突发事件建立的处理预案和报告制度。

制定资产配置策略及动态调整

资产配置策略借助常用的资产配置模型,结合委托人需求,基于资产市场分析确定大类资产配置比例的过程,是受托人投资专业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解决的是在预期收益目标前提下,组合最优资产配置基准比例及上下限比例的问题。战略资产配置流程包括三个环节:通过对宏观市场分析研究确定各类资产价值中枢、制定资产配置策略、结合公司企业年金计划优化调整。1.通过对宏观市场分析研究确定各类资产价值中枢。(1)宏观市场分析研究基于企业年金具有投资长期性的特点,在制定资产配置策略时必须以长期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为基础。宏观指标分析为了更进一步判断资本市场的变化情况及资产的长期趋势。受托人利用内外部投研资源,综合衡量政策因素以及外部事件的影响,通过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相关监管政策的研究,最终形成对不同种类资产价值的判断。通过宏观指标分析对大类资产的影响来看,固定收益资产价格主要受利率影响,而利率主要受到经济增长、通胀和货币供应量影响;权益资产价格可以拆解为企业盈利与估值的乘积,其中企业盈利主要受经济增长拉动,估值受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而货币供应量同时是改变市场风险偏好的主要因素。(2)确定各类资产的价值中枢受托人通过对中长期市盈率、市净率、到期收益率等指标的综合分析,分析长期价值中枢衡量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水平,合理评估市场价值中枢,并根据目前市场各指标与价值中枢的偏离程度,判断各类资产是否被高估或低估,灵活地调整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各类资产主要分析内容如下。市值类品种方面,通过对长期中债国债10年到期收益率、万得全A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利率品种及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把握配置机会。成本计价类资产方面,根据历史信息建立数据库,将资产的历史价格与经济周期研究相结合,对不同历史时期及市场情况下成本计价类资产的价格进行判定,作为资产配置方案的制定依据。2.通过模型制定资产配置策。在宏观研究和长期价值中枢分析的基础上,受托人通过套用资产配置模型,以成本计价类资产所处价值区间为基础,对大类资产的比例做出判定,计算市值类资产与成本类资产目标配置比例和比例范围,结合市场形势、风险预算和投资目标等制定战略资产配置方案。3.结合公司企业年金计划特点优化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在根据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和市场动态制定战略资产配置方案后,梳理公司年企业金计划各类资产的静态收益率和资产占比,测算出在现有持仓结构下的收益率,通过比对公司风险厌恶型的投资偏好和收益目标的偏离度,调整计划层大类资产的配置目标仓位,最终确定计划层大类资产配置比例,确定优化方案并最终制定战略资产配置方案。4.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策略资产配置策略年初制定后,在年度执行过程中,根据政策法规、市场大环境变化、投管人收益水平、投资收益目标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跟踪调整。在跟踪管理过程中。,利用跟踪指数,通过建立指数化模拟组合,判断投资组合主动管理能力,利用压力测试检测资产配置方案风险暴露程度。(1)指数跟踪权益类资产跟踪指数上证50、沪深300;利率债国债对标中债国债全价1-3年,政策性金融债对标中债国开行全价1-3年;信用债中3A级企业债对标中债企业债3A全价1-3年,2A+企业债对标中债企业债2A+全价1-4年,交易所公司债对标中证公司债,成本计价类资产按预期费后收益前不低于5%,费前不低于5.5%对标,以此测算预期收益目标。(2)压力测试过程确定压力测试的资产范围,通过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定义某些压力情景事件或风险因子冲击,测试组合可能出现的收益情况。主要包括股票损失的可能情况、信用债违约损失情况及债券收益率曲线上移损失情况等。

总体上讲,战略资产配置管理工作是受托管理人在实施年金计划管理时开展的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委托人了解战略资产配置管理工作流程,可以系统地了解受托管理人在年金计划管理能力,并用以监督受托管理工作,有效地保障年金资产的平稳运作及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风险偏好范文篇10

关键词:银行集团;信贷业务;内部控制

由于银行集团内部机构众多,且母银行、附属机构处于不同的或两级独立法人结构之下,伴随着信贷资产的快速发展,银行集团信贷资产业务的风险也在不断累积,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如信贷风险文化不统一,缺乏系统、联动的内部控制,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不能随着业务发展变化及时更新等,反映出银行集团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因此,通过强化银行集团信贷内部控制建设,促使银行集团内各机构提高风险防控管理水平,发挥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对于信贷资金运用的安全性、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银行集团信贷业务的特点

(一)信贷管理层级的复杂性

银行集团信贷管理的特殊性源于并表管理所形成的母银行、各附属机构之间特殊的管理模式与利益关系。一般来说,银行集团的并表管理范围包括:一是直接拥有附属机构或子公司50%以上表决权,对其经营决策具有支配性作用;二是虽然只拥有50%以下(含)表决权,但可以任免该公司董事会或经营管理层的主要成员或持有多数表决权的;三是根据附属机构的章程,可以支配该机构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政策;四是附属机构的经营规模在银行集团整体规模占比较低,但其所引致的经营风险对银行集团的风险管理、资本损耗、利润损失以及财务收支情况形成重要影响的。由于不同层级机构之间,虽然同属于同一母公司,但法人形式上却相对独立,较为分散,往往通过股权来控制,所以统一执行信贷政策具有天然的复杂性。

(二)授信标准的多样性

银行集团内部存在着多种经营主体,每个主体的业务重点、产品形式、业务渠道都不尽相同,致使信贷管理的具有复杂性,银行本级(母行)、各附属机构都是不同的授信主体,如果没有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对于信贷政策、信贷风险文化更是没有统一标准,在客户准入、授信额度把握等方面不能形成“合力”,容易在银行集团层面对同一客户进行多头、过度授信,如果单一客户出现经营困难,那么其在银行集团内所有的授信全都会发生信贷风险,进而可能形成信贷损失。同时,由于母行与各附属机构对于同一客户执行不同的授信标准,致使个别客户在银行集团内容获得难易不同的受信方式,进而也会产生风险。银行集团的业务品种多、内部利益复杂化,使信贷风险更为复杂、多样,不易管理。

(三)管理信号传递的衰弱性

一般情况下,单一银行的风险政策传导是从董事会发起的,由董事会或其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制订银行信贷风险政策、风险文化与偏好,由经营管理层负责具体实施与落实,并对经营机构,如分行等进行传导与考核,这种单一银行制下的信贷管理模式相对简单、有效。但在银行集团模式下信贷管理传递的信号就存在衰弱性,特别是银行为主导的方式下,银行本级不仅要负责自身条线的业务,同时还要管理与指导银行集团所属的各类机构,在管理半径、管理方式等方面,与银行自身模式都不尽相同,独立经营、相对自主的各附属机构,由于背负银行集团利润、股东回报等多项要求,在业务经营上依靠集团,与集团分享同一客户,但在风险与收益平衡上,却往往忽视风险,强调收益,这样就会偏离银行信贷风险政策与理念,管理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不断衰弱,甚至在末端出现相反情况,该授信退出的,反而大举进入,致使风险加大,形成最终损失。由于银行集团信贷内控管理的特殊性,不能对各附属机构进行简单的条线式管理,应通过建立完善、联动的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发现控制缺陷,监督整改,提高银行集团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防范集团信贷业务风险。

二、银行集团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银行集团信贷内控体系还显得比较落后,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风险管理的组织制度上,特别是在控股公司层面的信贷风险管理明显缺乏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组织制度的保障。多数银行集团采用了分散式风险管理模式,建立了由董事会负最终责任、管理层直接领导,以相关专业委员会为依托,集团内控管理中心全面协调,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覆盖各子公司及业务条线的“三位一体”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在实践中,银行集团还存在集团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建设不足、信贷风险偏好传导失真以及信贷授权引导失效等情况,导致在整体信贷风险管理中经常暴露出以下问题:一是信贷资产总体规模不易控。对于银行集团,附属机构不受存贷款等控制指标的影响,附属机构因利润指标、考核压力等,通过“期限错配”创利模式,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在信贷资金“滚动周转”中,对银行集团的信用风险造成巨大影响。二是授信套利。在银行集团内部,由于机构众多,对于同一客户,有不同的审批通道可以选择。需做业务时,可选择最容易通过的授信通道,进行授信套利,对于信贷客户的风险识别、授信标准、总体额度把握等授信控制都提出挑战。三是影子银行影响。银行集团的信贷业务不易查询,只能依靠客户自我报告或通过网络信息查询,既不全面又不准确,若企业不仅在银行集团进行“信贷套信”,而且还在其他金融机构“套信”,就不能有效应对“影子银行”影响,进而威胁到银行集团信贷资金的安全。四是业务数据统计失真。对于信贷数据的分类、分层还不完善,给信贷业务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五是部分制度缺失、不明确;制度执行有待提高等,如银行集团缺少对子公司资产风险分类的检查和评估机制,缺少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细则等。

三、银行集团信贷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对于集团信贷业务,应按照有效性、全面性、制衡性以及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此基础上,关注重大事项与高风险领域,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内部控制效果,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应通过进一步明晰银行集团内部有关信贷管理的职责边界,并成立内部控制建设部门(如PMO办公室)作为信贷业务内控体系开发、建设和持续维护、动态更新的专门机构,来不断推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使集团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并着重通过内部控制建设来培育风险文化,培养风险管理人才,以实现持续、稳定、有效的风险控制,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

(一)强化“三大模块”的功能建设

对于集团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运行体系应由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模块组成:(1)决策模块,由董事会及下属专业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及行长组成,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业务运作、内部控制等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遵循科学决策程序。按照公司法和相关规定,重大事项还应通过股东大会表决。(2)执行模块,在分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附属机构风险总监组成,负责执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内部控制措施、适时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及时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陷。(3)监督模块,由监事会、审计部组成,负责确保业务管理、业务运作、员工行为等符合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及风险管理原则。

(二)建立信贷风险偏好管理框架

银行集团应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偏好管理框架,将风险偏好嵌入到信贷决策和风险管理等各项工作之中。而在制定风险偏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风险偏好应反映银行集团整体信贷风险的战略,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二是风险偏好应与银行集团的信贷经营规划关联,明确“将如何做以实现信贷战略目标及信贷风险偏好”;三是风险偏好应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和相关工作发挥指导作用,明确“是否按照既定偏好开展信贷业务”。

(三)培育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应当长期一致地灌输到金融控股公司的每一个层次乃至每个员工身上,使之以积极的态度去完成自己的风险管理职责,从而使得风险管理体系得以不断完善。银行集团在建立公司统一的风险文化时,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专业性;二是强调风险管理与业务部门的紧密联系;三是保障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话语权;四是将风险指标纳入绩效考核的体系之中;五是普及权衡风险和收益的理念;六是加强风险知识和监管要求的定期培训;七是严格履行高管层对风险管理政策制度遵守情况的定期背书;八是实行关键信贷风险管理岗位的定期风险自评。

(四)完善信贷管理政策与流程

银行集团在制定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时,应秉持统一性和差异性并存的原则,在银行层面和附属机构层面建立统一但又有差异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在银行层面,应建立统一的信贷风险指引,明确银行层面的风险管理及风险控制流程,以及参与风险管理流程的组织单元及其职责;对职能部门及附属机构需遵循的各种信贷风险的组织架构及流程指引进行描述;在风险指引基础上,持续完善内控合规制度。在业务条线/附属机构层面,应在银行层面风险指引和制度的基础上设定业务条线/附属机构内部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及架构,并着重强调与业务条线或附属机构业务相关的风险特性。

(五)建立有效的信贷决策机制

设立集团信贷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批权限内的授信,信贷决策应依据规定的程序进行,相关人员不得违反程序或减少程序进行授信。信贷评审委员会审议表决遵循集体审议、明确发表意见、有权人审批的原则,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审批责任。另外应建立审批权限制度,根据信贷风险大小,对不同种类、期限、担保条件的授信确定不同的审批权限,审批权限应当采用量化风险指标。各附属机构按照各自经营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建立以局部信贷风险控制为内涵的内部授权、授信管理制度。

(六)有效对接相关信贷风险控制

银行集团与附属子公司的信贷风险度与系统应当对接,相互衔接,成为一体。如银行集团对于信贷风险评级系统,应与附属子公司有效对接,以开展线上评级工作,并对相关子公司的信贷管理人员就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进行业务培训,以有效提升子公司的信贷风险定量管理能力。

作者:王李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