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治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9:09:52

风险防治范文篇1

关键词: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分布特征;防治策略

干旱灾害是世界上发生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持续时间久、影响面积广和造成损失严重等特点。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旱灾及其风险不断演变,干旱灾害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许多难点。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干旱缺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现代抗旱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干旱灾害进行风险分析是开展抗旱工作的基础。

一、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1.基本思路

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估单元,基于水资源量的数据对全国各县级行政区开展干旱频率分析和旱灾损失评估,进而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基于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计算分析干旱灾害风险度,确定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分类,从而编制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包括干旱灾害风险度计算、风险等级划分、综合平衡等关键过程。首先,基于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因旱人饮困难风险评估的不同干旱频率和对应的损失影响,计算干旱灾害风险度。其次,基于全国不同县级行政区干旱灾害风险度的数值,以一定方法确定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最后,确定形成农业干旱灾害、因旱人饮困难、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并在三者基础上确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技术路线图如图1。

2.技术方法

(1)干旱灾害风险度计算对于农业干旱灾害和因旱人饮困难干旱灾害,基于干旱频率和干旱影响(农业受灾率或因旱人饮困难率),按公式(1)计算一定区域的干旱灾害风险度:行政区,占全国的11.2%;中高风险区涉及57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2.0%;无高风险区。总体上看,因旱人饮困难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的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3.全国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

全国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区划中,低风险区涉及1644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57.8%;中低风险区涉及722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25.4%;中风险区涉及313个县级中高风险等级时,有一项风险等级为中则判断综合风险等级为中;无高、中高、中风险等级时,有一项风险等级为中低则判断综合风险等级为中低;所有项风险等级为低则判断综合风险等级为低。

二、全国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

1.全国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全国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区划中,低风险区涉及1158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40.7%;中低风险区涉及936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32.9%;中风险区涉及500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17.6%;中高风险区涉及160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5.6%;高风险区涉及92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3.2%。总体上看,农业干旱灾害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华北地区的河北,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和内蒙古中西部,华南地区的广西和广东等省(自治区)。

2.全国因旱人饮困难风险分布特征全国因旱人饮困难风险区划中,低风险区涉及1781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62.6%;中低风险区涉及690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24.2%;中风险区涉及318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11.2%;中高风险区涉及57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2.0%;无高风险区。总体上看,因旱人饮困难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的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3.全国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全国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区划中,低风险区涉及1644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57.8%;中低风险区涉及722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25.4%;中风险区涉及313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11.0%;中高风险区涉及141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5.0%;高风险区涉及26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0.9%。总体上看,全国八成以上县级行政区为城镇干旱灾害低风险区或中低风险区,在黑龙江、辽宁、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省(自治区、直辖市)零散分布高风险区或中高风险区。

4.全国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分布特征

全国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中,低风险区涉及422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14.8%;中低风险区涉及1105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38.8%;中风险区涉及873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30.7%;中高风险区涉及328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11.5%;高风险区涉及118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4.1%。总体上看,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北部、黄土高原、长江中游平原、云贵高原等地区。

三、干旱灾害防治策略

1.全国干旱灾害防治分布特征

结合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和抗旱减灾能力,可以得到不同地区的防治等级,如一般防治、中等防治和重点防治,进而提出不同区域的干旱灾害防治措施建议。全国干旱灾害防治区划中,一般防治区涉及1734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60.9%;中等防治区涉及853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30.0%;重点防治区涉及259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9.1%。总体上看,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东部,华北地区的河北,西南地区的广西、四川、贵州、重庆,西北地区的陕西、宁夏、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

2.干旱灾害防治对策

(1)加快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在加强节约用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托国家水网及区域水网工程建设,推进一批蓄水、引提水和调水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大抗旱引调提水工程和水库连通工程建设力度,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工程格局,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流域和区域应对特大干旱、连续干旱和突发性供水安全事件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

(2)加快健全城乡供水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城市供水网络布局,加快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二是优化农村供水工程布局,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和保障水平。三是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提升农业供水保障水平。加强流域和区域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和水量统一调度,提高抗旱应急供水能力。完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在干旱易发区、粮食主产区建设一批中小型抗旱应急备用水源。此外,鉴于地下水水源具备一定调节能力、保障程度相对较高、水质优良、易于应急取用等优势,充分发挥地下水水源的抗旱应急供水功能,在逐步压缩地下水开采的前提下保护好地下水水源,遭遇严重、特大干旱情形时有计划开采包括深层承压水在内的各类地下水,增加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供水量。

(3)加强抗旱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

坚持防抗结合、科学抗旱,强化抗旱“四预”措施,健全抗旱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一是加快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和抗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水利、气象和农业等部门已建和规划的站网,形成覆盖流域、布局合理、信息完备、资源共享的旱情监测站网。二是完善抗旱应急预案,科学调度抗旱用水,优先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4)持续推进抗旱减灾科学研究

根据抗旱减灾需求,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抗旱减灾基础研究、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强化科技抗旱措施。积极开展气候变化与旱情旱灾关系及应对策略、旱灾成灾机理、旱情监测预警技术、旱灾风险评价及管理、干旱区划及旱灾风险图编制、干旱特征水位、旱灾经济损失评估、抗旱标准体系及关键指标、抗旱减灾效益评估、抗旱能力评估、抗旱用油用电补贴和旱灾保险等研究。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大力开展节水保墒、耐旱作物培育、保护性耕作、抗旱节水制剂等栽培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强抗旱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抗旱减灾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2]倪深海,顾颖,彭岳津,等.近七十年中国干旱灾害时空格局及演变[J].自然灾害学报,2019(6).

[3]吕娟.我国干旱问题及干旱灾害管理思路转变[J].中国水利,2013(8).

[4]徐翔宇,刘昀竺,汪党献,等.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战略思考[J].灾害学,2022(2).

风险防治范文篇2

委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并取得明显效果,依照市委《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开展思想动员。

结合我委自身实际,根据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委及时召开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学习相关文件精神。

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为使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管委会主任、纪工委书记为副组长,管委会副主任、、建设中心副主任、、为成员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组长全面负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副组长负责对各项措施的督导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督查和检查分析等各项工作。

全面启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研究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布置有关工作。

二、扎实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对内设机构和工作岗位的权力、职责、等进行研究梳理,1梳理职权清单。根据我委工作特点。填写了行政职权明细表》并将各项权力运行过程以流程图的方式明确下来。

把行使的行政权力纳入风险点查找范围,2查找评估廉政风险。一是查找廉政风险源。采取自己找、同事帮、领导提、组织审的工作方法,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查找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三个方面的廉政风险。二是查找风险点,重点查找个人岗位风险、科室风险和单位风险,分别填写了个人、科室和单位《廉政风险点自查表》三是评定风险等级,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依照危害水平和发生频率等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不同的风险等级。对已自查出的各类风险,经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小组开会审核把关后,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并审核备案。四是研究制定各项廉政风险防范措施,针对岗位风险提出防控措施后,都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党组备案,科室风险在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后,并审核备案,针对单位风险,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顺序后,报纪工委审核。

为进一步落实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各项工作任务,2011年下半年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下:

一、加强廉政教育

推进惩防体系构建工作,教育是基础。反腐倡廉一直是我党的重大政治任务,要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一要坚持开展一周一课的党课活动,利用每周一上午两小时的时间,组织我委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传达省、市、区的有关文件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二是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廉洁文化建设格局。具体要开展好“五个一”活动:看一次党风廉政教育电教片,上一堂党风廉政教育课,写一篇党风廉政教育体会文章,开一次党风廉政教育座谈会,做一次党风廉政教育测试题。以“筑惩防大堤,树``新风”为主题,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创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风尚。

二、加强制度建设

1、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基本制度

推进惩防体系构建工作,制度是保障。全面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的精神,根据我委业务工作的实际,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各项制度,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落实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制定民主生活会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述廉、目标考核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和制度;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度,重大事项坚持党内协商,共同决策;健全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逐步推进财务、工程、采购等各项政务党务公开。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按制度办事、努力从源头防治腐败问题发生。

2、健全完善源头防治腐败制度

针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深入分析查找容易诱发不廉洁行为、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建立健全相关行政、业务管理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加强内控约束,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3、严格行政处罚程序

加强处罚款的财务和票据管理,严格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有专人负责票据的管理,使用统一规定的票据,出具的票据一律使用专用公章。

5、规范各项资金使用和管理

规范和加强各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保证资金合法、合理、有效使用,提高投资效益,推进我委事业健康发展。认真贯彻执行建设与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使用各项资金,规范各项资金预(结)算、决算管理,要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防腐拒变的能力,完善我委工作惩防体系建设,确保“工程、资金、干部”三个安全。

三、加强监督检查

(一)加强党内监督

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深入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党员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运用干部述廉评议、廉政谈话等措施,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情况的监督。深化党务公开,改进和完善监督的方式方法,提高监督的权威性,注重监督结果的运用,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监督效果。

(二)加强行政监督

要通过群众评议问责、工作督查问责、效能投诉问责等途径,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今年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二个工作:一是要开展阳光政务行动,深化政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确保每项交易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信息公开、透明、充分、完整,提高透明度。二要及时查处工作人员在勤政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社会监督

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要实行交易服务公开承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继续深化政务公开。

四、深化作风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讲实话、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着力营造“党风正、政风清、民风和”的社会环境。

(一)开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公务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效能建设主题活动,从加强作风建设、加强效能建设、坚持勤俭办事、健全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公务接待,加强公务用车管理。

风险防治范文篇3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时,大多是由一个或多个以上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或大专院校发起设立,长期以来,会计师事务所“挂靠”再发起单位之下,显然其能否做到独立就令人十分怀疑,更难以表明其所持立场的客观公正性.这种传统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事务所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国家规定所有的事务所在98年底要与原挂靠单位脱钩,向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制发展。性质转变了,但其中遗留的问题却很多,因此,我们要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将审计推向市场,在行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下,树立风险管理的观念,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主体。

二、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大量的审计诉讼案例说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背景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业务状况,内控制度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方式等都会带来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委托业务的可接受性。

(一)客户品行端正,信誉良好。客户具有正直的品格,则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小,固有风险就低;反之,固有风险就很高,即使扩大审计测试的规模,审计人员也难以使总体审计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内。

(二)应尽可能详细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状况。注册会计师面临着许多形形色色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其经营特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越复杂,审计的相对风险就越大,有时既使注册会计师能搜集到很多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但也很难揭示经济业务的实质,因此,在承接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充分估计这一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对财务状况不佳的委托单位要尤其加以注意。过去大部分审计诉讼案都集中在陷入财务困境的审计客户。当其面临破产或偿债出现问题时股东或债权人总想把损失转嫁他人,而目前的法律常常判有赔偿能力的一方败诉,故这种客户的审计风险很大,一般最好拒绝;否则,执行较详细的审计,提高审计费用。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提离自身紊质

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与审计能力所达到的程度之间有一个期望差。审计由于所应用的工具和术手段的局限性及其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使得它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这也使得审计人员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如何将这些风险控制在他们所能接受的水平内,对审计人员应做如下要求:

(一)树立风险观念。我国的审计人员数量虽多,但层次不高,即使有会计证的人员,但由于会计师事物所的长期挂靠体制也养成了一种墨守陈规,不求发展的工作态度,造成了审计工作质量的低下,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把思想转变过来,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对审计的要求,增强风险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职业标准。审计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这样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一般不会发生过失,至少不会发生重大审计风险损失。

(三)提高执业水平。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报表的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这说明审计的结果是要做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来自于审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判断贯穿了审计过程的始终,因此,审计人员不仅具有执业所需的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还需有实务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确立适当的收费标准.切忌只求经济效益.不问审计风险的做法

随着现代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影响范围的扩大,审计业务迅速扩展,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也急剧增加,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许多执业人员却无视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大这一问题,抢客户,压价收费。创收意识加大了收费的随意性,却严重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缺乏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质量自然难以提高,因此注册会计师的收费应以服务质量,工作量大小,参加人员层次的高低为主要依据,同时也要考虑到市场风险的大小,按规定标准合理收费,增强审计工作的严肃性,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五、执行适应的审计秩序,建立健全审计质t控制制度

合理的审计要求制订合理科学的计划,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集中审计资源于高风险审计领域,确保识别所有重大差错或非法事项,最终通过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把风险控制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可以说,审计风险的防范本质上就是质量控制的问题。

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办法是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准则。它规定了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建立一套严密的,科学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在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严格质量控制,使审计人员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事务所可以选择业务较全面的客户,审计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注册会计师对每一重要客户的年度审计做出一份标准的审计工作底稿,以供其他人员执业时参照,这样既便于有效地理解准则,又有实例可供参照,提高了作业的标准化,减少了执业的随意性。

六、加强自我保护,促进有关法规的健全

(一)鉴订业务约定书。业务约定书可以明确委托方的会计责任和受委托方的审计责任,明确业务的性质,范围及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这样一旦发生法律诉讼才有可能将审计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风险防治范文篇4

我国政府防范风险的行为特征,是在证券市场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的。在经济体制转轨中诞生和发展的我国证券市场,大多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先天性“缺陷”,不规范运作比较普遍,90%以上的中小投资者普遍缺乏风险意识,从而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防范难度较大。因此,防范证券市场风险,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证券市场10年的发展历史,也是风险逐步积累与防范、控制、化解不断交替的历史。以《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分界线,政府防范市场风险的行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证券市场建立到1999年上半年。风险防范的重点在于对二级市场波动程度的直接调控。具体手段包括行政干预、增加股市供给、借助舆论工具及税收等手段直接调控股市。如1994年7月底的“三大政策”救市,1995年停止国债期货交易,以及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政策调控。这一时期,政府风险防范行为的目标在于建立相对稳定的政策调控机制。由于政府行为的巨大强制性,在市场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第二阶段,自《证券法》颁布至今。风险防范的重点已不再局限于二级市场,而是开始注重研究风险的根源,并对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这一时期,政府防范市场风险的理念已经开始发生转变,并逐步认识到: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是市场的风险主体,主体行为的不规范是市场的风险源。因此,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便成为政府防范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具体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1.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证券法》实施以来,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信息披露监管这一基础工作上,逐步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一是先后制订了涉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内容、格式及编报等一系列规章,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章可循。二是要求上市公司在首次发行、公募增发、年报、中报、并购、重大事件等方面,必须真实、完整、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所有这些,使投资者比以往任何时候能够得到上市公司更多的公开信息,信息的真实程度也得到加强。但必须注意到,在信息披露的执行方面,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有的对关联交易避重就轻;有的对经营情况与回顾介绍不详;有的对随意改变资金投向所做的解释难以使人信服等。尤其是在涉及严重影响股票价格的公司业绩重大变化、重大并购事件等方面,有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与股票价格表现形成强烈的时间反差,致使市场的有效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现出对广大中小投资者十分的不公平。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问题。一些大股东利用在上市公司的相对控股地位,操纵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致使公司资产重组、出售、抵押、担保等重大事项完全体现大股东意志,关联交易众多,监事会形同虚设。为了进一步改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借鉴国际惯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已成为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选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独立董事如何产生?独立董事真的独立吗?独立董事有相对于其他董事足够多的智慧吗?独立董事之间的意见能够一致吗?如果这些问题处理失当,独立董事又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另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实事上,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多元化的调整,解决“一股独大”问题,缓解股权过于集中的现象,使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形成制衡机制;其次;强化董事会的诚信义务和法律责任,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重大决策问题上监管作用。再次,强化监事会作用,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监事会,赋予监事会实际监督权力,尤其是对财务的独立监督;最后实行第一大股东(包括其关联股东)回避制度,建立中小股东的累积投票权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平等。

建立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是风险防范的重要举措,不但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质量,而且有利于更新投资理念,降低市场风险。由于多种因素,在2001年以前,上市公司似乎实行终身制,企业经营的好坏、效益的高低、是否连续亏损与是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必然联系,即使在《证券法》颁布以后,在一段时间内也未建立退市机制。这不仅造成市场制度安排的缺陷,而且成为市场潜在风险积累的主要源点。2001年,证监会的《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规定了上市公司退市的程序,在建立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沪深证券交易所已分别宣布PT水仙和叮粤金曼退市。

2.规范证券公司行为。对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行为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分类管理制度、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和设立净资本最低标准等方面。一是明确证券市场设立和分类的条件,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增强证券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对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二是规范证券公司股票承销、经纪和自营业务,禁止挪用客户保证金,禁止对客户融资融券;三是严格资产负债比例,提高资产流动性等风险控制标准;四是查处违规行为,公布处罚细则。

近年来,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开始由行政审批制向核准制度转变。核准制改变了由政府选择和推荐企业上市的做法,上市企业的培育和选择由承销商决定,使政府行为定位趋向合理,降低了行政审批中市场道德风险和系统风险,也使发行环节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一体化,提高了承销商的风险意识,强化了承销商的风险控制机制。为配合核准制的落实,规定了证券公司在治理结构、人事管理、授权制度、电子信息系统、内部稽核系统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加了核查内容和发行人回访制度,清退挪用的股民保证金,加大了证券公司作为主承销商的责任,从而强化了对证券公司行为的规范。

3.规范投资者行为。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比例过高,在时效、资金、信息、专业知识、技术设备等方面处于弱势,容易追涨杀跌,盲目跟风,往往是助长股市投机气氛、造成市场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入市资金量较大,拥有相对的研究分析能力和信息,注重投资的安全性及长期利益,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市场股价的剧烈波动。但机构投资者的标准不一,结构不同,因资金量大、操作疯狂、坐庄频繁成为个人投资者追踪的目标,在市场波动的前提下,容易导致对市场投机的推波助澜。尽管如此,规范投资者行为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仍是大力培养机构投资者。要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开放式投资基金建设,努力探索组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多种形式,构建信誉良好、运作规范的机构投资者群体。

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对个体投资者行为风险防范的难度大于机构投资者;从各国的实践看,规范投资者行为的主要着力点是:一是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市场氛围。事实表明,所有证券市场风险的发生都与投资者风险失控行为相关。这种风险失控的表现形式,就是操纵市场、证券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因此,各国政府均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这三大违规行为,并尽最大力量予以打击,以保证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二是重视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素质。加强投资者教育是规范投资者行为的重要内容,只有强化灌输投资者证券市场基本知识,使投资者充分认识证券市场的风险,投资行为才会更加理性。投资者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随其进程的加快和深入,投资者行为的规范将使市场过度投机的风险有所缓解。

二、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行为特点

1.阶段性。如前所述,我国证券市场主要经历《证券法》颁布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由此形成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阶段性特点。《证券法》颁布前,政府风险防范主要侧重于对市场的直接调控和制度的基础建设,对市场主体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认识,对风险识别能力相对有限,风险防范的效果也不理想,市场运行与政府行为经常出现差异。《证券法》实施以后,政府将风险防范的重点从调控市场指数转移到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防范市场系统风险方面。显然,第二阶段的风险防范行为更具有实质作用。

在风险防范目标方面,90年代初期,证券市场更多地带有试验性质,政府防范风险目标在于严格将风险控制在局部范围,强化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查处违规资金非法流入市场。社会和经济形势的稳定是风险防范的首要目的。《证券法》颁布实施后,证券市场已逐步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防范系统风险,成为证券监管部门的首要目标。

与风险防范行为相呼应,风险防范手段也呈阶段性特征。《证券法》颁布前,政府更多地采用较为简单的行政性手段、舆论手段和直接的市场调控手段。《证券法》实施后,政府更多地采用多样性的市场调控手段和法律手段。随着风险防范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加强,政府风险防范手段必将进一步多样化。

2.探索性。我国证券市场是发展中的新兴市场,政府风险防范主要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探索性的实践。尤其是在证券市场发育初期,政府风险防范的行为实践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客观上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同时,对市场违规行为的防范和监管,由于违规行为本身在不断发生变化,与之相对应的防范行为也需不断改变和提高。

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受到政府防范风险能力的约束,为使证券市场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政府风险防范行为必然从探索性阶段、从被市场风险行为牵着鼻子走的状况,过渡到前瞻性、事前性的制度防范上来。只有政府风险防范能力超前,才能使证券市场金融创新受到应有的风险控制而得以开展,才能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才能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

3.效果滞后性。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建立时间较短,但在构建风险防范体系方面进行了不懈地努力,特别是近两年出台的针对风险易发主体和易发点位的法规和准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从风险防范的实际效果来看,事实上的市场重大危机尚未完全显现。从总体上说,风险防范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但是,引发市场潜在风险的行为仍大量存在,虽然规范这些行为的制度已经出台,但相当一部分的政府行为效果尚不够显著,尤其是针对风险防范的重点和难点,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系统性的防范机制。这主要是因为:一是风险防范的难度较大。内幕交易、虚假信息披露,以及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等问题,在国际上尤其是亚洲也是长期存在并且难以解决的现象。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高,信用水平较低,有欺诈动机和行为的市场主体缺乏自我道德约束,市场内幕交易和操纵行为的认定难度相当大等。二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能权限受限,对风险行为主体的监管和处理力度不够,防范风险行为自身不够规范。

三、健全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机制

1.完善风险防范的制度体系。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市场发育和政府行为的探索性和渐进性特点,政府风险防范仍然存在制度性缺陷,突出表现在:缺乏市场避险机制,退市机制不够完善和投资者保障机制不健全、运行不到位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新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强化制度性建设,形成完善的市场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市场避险机制。国际证券市场的经验表明,释放市场系统风险的有效工具是股指期货。投资者在股指期货市场上适时建立与股票现货市场相反的交易部位,能够自我预期风险,从而达到回避系统风险的目的。也就是说,股指期货的产生,为证券市场注入了一个内在稳定机制。在全球股票市场上,股指期货已经成为市场风险释放必不可少的工具。纽约、东京、香港等较为成熟的市场中,无不设有股指期货交易。可以说,没有股指期货交易的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成熟或缺位的证券市场。在我国证券市场历史上,曾出现大范围股票跌停的局面,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爆发系统风险的可能性,值得我们警惕。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已有1100余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经相当于CDP的60%左右。这样巨大的市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风险,也就时时刻刻存在着避险的巨大需求。引入股指期货等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和交易机制,在对冲机制的作用下,可保持资产的相对流动性,以释放市场风险。

完善退市机制。在严格的市场化和法治化条件下,退市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对劣质上市公司的挤出效应开始实现。但目前我国退市机制尚不严谨和完善,其最大效用是刺激和加快亏损上市公司的重组步伐,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淘汰制。个别上市公司几经“风雨”仍有可能见“彩虹”就是突出例子。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实行更为严格的退市规则,确定净资产、亏损期限等明确的退市指标体系,加大重组中对债权更为严格的保护,严格上市公司再融资标准,使退市机制更好地警示上市公司,更大程度地提高市场质量,降低市场整体风险水平。

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成熟的证券市场均有一套完整的投资者保护机制,概括地讲,主要是投资者的诉讼机制、教育机制和赔偿机制。通过集团诉讼的方式,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诉讼和索赔,从而在制度上约束发行主体、中介机构甚至监管机构的行为。开展投资者教育,更是市场监管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此外,成熟市场一般都设立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基金中心或公司,致力于在会员公司丧失清偿能力时对投资者的赔偿工作。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应借鉴成熟市场经验,逐步建立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真正把保护投资者利益落在实处。

2.规范并改善证券市场资金供给。违规资金入市是我国证券市场区别于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特点。违规资金包括银行信贷资金,证券公司挪用的客户保证金,证券公司对客户的融资,非法外汇等。这些违规资金对证券市场构成了巨大的风险因素,具体表现在:一是从行为本身看,期限较短的违规资金承担了很高的法律风险和筹资成本,必然在市场上追求高收益,尤其热衷于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或者使部分投资者在示范效应下改变投资理念追求短期行为,或者使部分投资者对股市丧失信心,从而严重动摇我国证券市场市场稳定与发展的基础。二是从市场效果看,大量的违规资金强化了股市资金推动效应,提高了市场市盈率水平,增大了股市的泡沫成分。一旦上市公司业绩难以支持高股价时,类似于“中科创业”事件将难以避免,银行的安全也将首当其冲,进而危而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因此,在我国金融改革未完成之前,禁止和查处违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是防范市场风险的基本要求。

在防止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的同时,还应考虑改善股市资金供给。如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自有资金投入股市,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等,这些扩大资金供给的举措应长期坚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尽快开展对委托资产管理业务的清理,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区别情况,确定身份,以所有机构投资者普遍适用的制度准则,规范其行为,有步骤、有针对性地使其规范化。改善证券市场资金供给的关键是引入具有高安全性的资金主体,即有步骤地加快社保基金、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入市步伐。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扩大资金范围。

3.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我国证券市场中政府职能的定位相对落后,制度体系不完善,不可避免地使“政策市”、“消息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在证券市场的法律地位已经明确,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的态势下,为了确保证券市场按市场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调整政府行为的理念和监管职能势在必行。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是解决政府行为的缺位与错位问题。政府对市场主体风险的防范,应立足于对可能导致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控制。在按市场化原则防范市场风险,通过法律形式将政府的监管和防范风险政策程序化,增强政策的稳定性与透明度,以给市场参与主体和投资者风险把握的预见性。

风险防治范文篇5

一、深刻领会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是在反腐倡廉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背景下,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预防腐败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求的具体体现,对于在新形势下更好的保护党员干部健康成长,保证单位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深化反腐倡廉工作的创新举措。

廉政风险,通俗地讲,就是查找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廉政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建立起反腐倡廉建设与行政业务之间的关联机制,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对廉政风险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廉政建设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要从建立科学严密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的需要来看待这项工作。

(二)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需要。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将现代管理理念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以防控廉政风险为核心,对防控工作实施质量标准管理,以形成预防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预防腐败的新途径、新方法。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我局工作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三)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进一步做好水务工作的强力保证。

水务工作的行政执法、工程建设、项目运行、财务管理等不得有任何一闪失。仅仅灾后恢复重建这一项工作,我们就涉及到水库、水利、水产、堤防、人饮、水土保持、防洪预警、水资源监测等方面的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多元。工程涉及面广,项目多,建设期长,项目总资金过亿,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下,要做好这些工作,要求我们具备清醒的头脑。只有做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才有利于推进水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第一,要全面排查“廉政风险”,做到廉政风险“找得准”。

“找不到风险点才是最大的风险”,风险点查找不出来,或者找不准、找不全,建立防控机制就没有针对性。因此,对廉政风险排查工作一定要细致,要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方法,认真查找廉政风险。对查找不准、查不全,风险等级评估不到位的,要责令重新查找和评估,直到审定过关为止。

第二,要着力构建“三道防线”,做到廉政风险“防得住”。

各股室、局属单位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对查找出来的岗位廉政风险,明确防控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从而达到化解廉政风险,有效预防腐败,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的目的。

第三,要认真搞好“五个结合”,做到廉政风险“抓得实”。

要把这项工作放到进一步推动罗江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一是要与落实惩防体系任务紧密结合,把它列入惩防体系建设中预防腐败的重要内容来抓;二是要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密结合,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充分发挥每个责任主体的作用;三是要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进一步梳理岗位职责、清理工作流程,完善和优化办事规则,规范操作程序,净化工作环境,推动业务工作再上台阶;四是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要针对查找出的风险点,完善和健全相应的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五是要与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要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按照全局统一部署,采取有力的措施,创造性地抓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

一要加强学习,营造氛围。首先要吃透弄懂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任务、方法步骤,还要理解掌握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决不能生搬硬套、不懂装懂,影响工作的开展。同时,全局干部要通过加学习、交流等方式,真正认识到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现实危害性,牢固树立廉政风险意识,在全局形成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把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作为今年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步骤精心组织实施。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把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在抓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三要大胆创新,积极推进。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推动过程中,要积极开动脑筋,敢于创新,在制定防控措施、建立预警机制、开展动态监控等方面,凡是有利于发挥积极作用的思路和办法都可大胆探索和尝试,真正使这项新工作能在我们局赋予新的内涵,形成新的经验,取得好的效果。

风险防治范文篇6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创新风险;风险防范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创新风险

(一)金融创新的涵义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生产方式或者技术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资源的开发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组织形式的推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的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对于金融创新,本文的界定为: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为追求宏观效益或微观利益而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创新的具体内涵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

(二)金融创新风险

金融创新风险是金融创新过程中,创新供给主体的创新措施不能顺利实施,或者是创新收益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即由于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如期出台,甚至流产的可能性;二是金融创新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即由于实施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使实施受到阻碍或实施效果严重偏离预期的可能性。这两种风险之和,即为金融创新总风险。

1.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原因。(1)金融创新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商业银行的新型负债账户、可转让存单、证券化贷款等金融创新创造了新的货币供给。而现代金融业电子化的进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从而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另外,金融创新通过电子化交易、创新的工具等扩大了货币乘数。以上都增加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信贷规模的难度。(2)金融创新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创新,一方面,导致金融监管的领域扩大,对象增多。除了对于传统机构的监管,监管机构需要对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新型的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监管;另一方面,由于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表外风险随时都能转化为真实的风险,对于表外业务的监管难度也在增加。(3)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使得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诸多“冲击市场”的手段。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使局部的金融风险能够迅速转化为全局的金融风险。

2.金融创新风险的构成。金融创新风险可以细分为以下各种风险。(1)设计风险。即由于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如期出台,甚至流产的可能性。(2)市场风险。即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变动而产生的风险。这里的市场价格,主要是指基础资产的价格。(3)信用风险。即衍生交易的一方不按合同条款履约而导致的风险。(4)流动性风险。即金融衍生工具的持有者在市场上找不到适当的对手,只能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将衍生工具出售所造成的风险。(5)操作风险。指由于内部控制系统或清算系统失灵而导致的风险。(6)法律风险。即由于交易合约内容不符合法律规范,交易合约不具备法律效力或其他方面的法律原因,而给交易主体带来的风险。(7)声誉风险。即由于操作失误,不按时履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原因,而给组织创新工具交易的机构或交易中的一方的声誉带来的不良影响。声誉风险这种无形损失,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转化为有形损失。

金融创新风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市场风险占据主体地位,它与其他风险相互紧密联系。比如,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上,某种衍生产品的价格波动越大,交易主体无法履约的可能性越高,因而信用风险也就越大。同时,市场风险越大,交易主体把衍生产品合约在理想的价位上脱手的可能性越小,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大。同样,其他风险也会对市场风险产生影响。比如,操作风险的增大会提升衍生产品合约价格波动的幅度,从而增大市场风险。总之,金融创新的风险体系,是一个由多种风险交织在一起的彼此制约的复杂链条。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我国民族金融业面临激烈的挑战和竞争。激发金融创新的动力,提高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的能力,是新的形势下我国金融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性金融监管合作机构一直在积极地探索有效的风险监管办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金融风险监管规则,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范风险的措施,以构造金融创新风险的监管机制,以金融风险监管来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有效的监管形式的安排。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被确定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我国银行开始涉足基金业务。2006年10月,保险机构获准可以投资境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未上市银行的股权。为了满足跨领域金融创新的需要,我国的金融监管可尝试设立国家金融管理局以取代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跨行业、跨市场、跨产品的金融监管,将金融监管权统一起来,为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2.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金融监管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监管者要有效履行金融监管职能,除了主体法律体系外,还需要一套较为完整的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对立法环境尚未成熟、近期不易立法的有关金融行业,先制定过渡性的暂行条例。

3.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和健全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健全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在条件成熟时建立金融监管信息中心,专门从事监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保证信息共享的长期性、稳定性、安全性,达到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目的。

4.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监管。市场准入监管是防范创新工具交易风险的第一道关口。监管当局对准备上市的创新工具,各种交易机构的注册、审批,交易所会员及经纪人资格的批准等都要严格审查,把握交易风险和交易总规模,控制金融创新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5.监管的市场化,引入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法。穆迪已为全球超过1000家银行发出评级,其中包括已开发市场和新兴市场银行。信用评级运用于金融监管之中,一方面,评价金融机构的业绩,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评级指导金融机构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以提高资产质量,限制不慎投资经营活动。

6.建立高效的金融创新风险预警体系。借鉴发达国家金融风险防范的经验,结合我国金融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特征,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从宏观层面可分为三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二)金融创新主体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加强金融创新主体创新风险防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表外业务的管理。金融创新主体应根据自身的规模、资金、能力等确定表外业务占全部资产额的比例,并把握好表外头寸。同时,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要分开管理,加强表外业务的统计和核算,及时发现表外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应付突发事件的措施。

2.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总部要对海外分支机构规定业务范围及各类业务的规模和审批权限,加大总部对海外分支机构资金流动的管理力度。2004年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违规从事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而导致巨额亏损,最后不得不接受重组。中航油事件充分表明,总部对于其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制度构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创新。

3.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设计。实践中,几乎所有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监管的建议性文件都突出强调内部控制制度在衍生金融工具监管中的核心作用。建立和完善创新金融工具交易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创新金融工具交易中董事会、管理当局以及具体操作人员的职权和责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在交易活动中有越权或违规行为的交易员及其主管,要有明确的惩处制度;第二,应建立足以监控、管理和报告创新产品交易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明确不同层次韵报告制度;第三,应选用具有高素质的交易人员,并明确界定交易员权限,包括其职责范围和交易限额;第四,实施全面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创新业务风险管理规则和程序是内部控制总体框架的延伸,内部稽核人员对风险管理过程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定期检查,有效发挥内部监管职能。

(三)注重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

对于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我们在强调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要注重发挥行业自律监管的作用。衍生产品品种众多,交易过程复杂,交易规模庞大,监管部门很难对所有的交易进行全面的监管。因此,监管当局应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市场交易主体自律管理的积极性。2000年5月,中国银行业协会(ChinaBankingAssociati—on,CBA)成立。实践证明CBA在维护银行业市场秩序、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国际协作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通过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各国监管机构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合作与协调,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创新风险。金融创新监管的国际监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国与国之间的协作监管;二是国际性组织对其成员国所进行的风险监管。

风险防治范文篇7

我国政府防范风险的行为特征,是在证券市场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的。在经济体制转轨中诞生和发展的我国证券市场,大多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先天性“缺陷”,不规范运作比较普遍,90%以上的中小投资者普遍缺乏风险意识,从而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防范难度较大。因此,防范证券市场风险,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证券市场10年的发展历史,也是风险逐步积累与防范、控制、化解不断交替的历史。以《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分界线,政府防范市场风险的行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证券市场建立到1999年上半年。风险防范的重点在于对二级市场波动程度的直接调控。具体手段包括行政干预、增加股市供给、借助舆论工具及税收等手段直接调控股市。如1994年7月底的“三大政策”救市,1995年停止国债期货交易,以及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政策调控。这一时期,政府风险防范行为的目标在于建立相对稳定的政策调控机制。由于政府行为的巨大强制性,在市场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第二阶段,自《证券法》颁布至今。风险防范的重点已不再局限于二级市场,而是开始注重研究风险的根源,并对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这一时期,政府防范市场风险的理念已经开始发生转变,并逐步认识到: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是市场的风险主体,主体行为的不规范是市场的风险源。因此,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便成为政府防范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具体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1.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证券法》实施以来,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信息披露监管这一基础工作上,逐步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一是先后制订了涉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内容、格式及编报等一系列规章,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章可循。二是要求上市公司在首次发行、公募增发、年报、中报、并购、重大事件等方面,必须真实、完整、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所有这些,使投资者比以往任何时候能够得到上市公司更多的公开信息,信息的真实程度也得到加强。但必须注意到,在信息披露的执行方面,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有的对关联交易避重就轻;有的对经营情况与回顾介绍不详;有的对随意改变资金投向所做的解释难以使人信服等。尤其是在涉及严重影响股票价格的公司业绩重大变化、重大并购事件等方面,有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与股票价格表现形成强烈的时间反差,致使市场的有效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现出对广大中小投资者十分的不公平。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问题。一些大股东利用在上市公司的相对控股地位,操纵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致使公司资产重组、出售、抵押、担保等重大事项完全体现大股东意志,关联交易众多,监事会形同虚设。为了进一步改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借鉴国际惯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已成为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选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独立董事如何产生?独立董事真的独立吗?独立董事有相对于其他董事足够多的智慧吗?独立董事之间的意见能够一致吗?如果这些问题处理失当,独立董事又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另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实事上,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多元化的调整,解决“一股独大”问题,缓解股权过于集中的现象,使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形成制衡机制;其次;强化董事会的诚信义务和法律责任,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重大决策问题上监管作用。再次,强化监事会作用,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监事会,赋予监事会实际监督权力,尤其是对财务的独立监督;最后实行第一大股东(包括其关联股东)回避制度,建立中小股东的累积投票权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平等。

建立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是风险防范的重要举措,不但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质量,而且有利于更新投资理念,降低市场风险。由于多种因素,在2001年以前,上市公司似乎实行终身制,企业经营的好坏、效益的高低、是否连续亏损与是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必然联系,即使在《证券法》颁布以后,在一段时间内也未建立退市机制。这不仅造成市场制度安排的缺陷,而且成为市场潜在风险积累的主要源点。2001年,证监会的《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规定了上市公司退市的程序,在建立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沪深证券交易所已分别宣布PT水仙和叮粤金曼退市。

2.规范证券公司行为。对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行为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分类管理制度、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和设立净资本最低标准等方面。一是明确证券市场设立和分类的条件,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增强证券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对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二是规范证券公司股票承销、经纪和自营业务,禁止挪用客户保证金,禁止对客户融资融券;三是严格资产负债比例,提高资产流动性等风险控制标准;四是查处违规行为,公布处罚细则。

近年来,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开始由行政审批制向核准制度转变。核准制改变了由政府选择和推荐企业上市的做法,上市企业的培育和选择由承销商决定,使政府行为定位趋向合理,降低了行政审批中市场道德风险和系统风险,也使发行环节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一体化,提高了承销商的风险意识,强化了承销商的风险控制机制。为配合核准制的落实,规定了证券公司在治理结构、人事管理、授权制度、电子信息系统、内部稽核系统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加了核查内容和发行人回访制度,清退挪用的股民保证金,加大了证券公司作为主承销商的责任,从而强化了对证券公司行为的规范。

3.规范投资者行为。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比例过高,在时效、资金、信息、专业知识、技术设备等方面处于弱势,容易追涨杀跌,盲目跟风,往往是助长股市投机气氛、造成市场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入市资金量较大,拥有相对的研究分析能力和信息,注重投资的安全性及长期利益,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市场股价的剧烈波动。但机构投资者的标准不一,结构不同,因资金量大、操作疯狂、坐庄频繁成为个人投资者追踪的目标,在市场波动的前提下,容易导致对市场投机的推波助澜。尽管如此,规范投资者行为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仍是大力培养机构投资者。要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开放式投资基金建设,努力探索组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多种形式,构建信誉良好、运作规范的机构投资者群体。

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对个体投资者行为风险防范的难度大于机构投资者;从各国的实践看,规范投资者行为的主要着力点是:一是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市场氛围。事实表明,所有证券市场风险的发生都与投资者风险失控行为相关。这种风险失控的表现形式,就是操纵市场、证券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因此,各国政府均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这三大违规行为,并尽最大力量予以打击,以保证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二是重视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素质。加强投资者教育是规范投资者行为的重要内容,只有强化灌输投资者证券市场基本知识,使投资者充分认识证券市场的风险,投资行为才会更加理性。投资者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随其进程的加快和深入,投资者行为的规范将使市场过度投机的风险有所缓解。

二、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行为特点

1.阶段性。如前所述,我国证券市场主要经历《证券法》颁布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由此形成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阶段性特点。《证券法》颁布前,政府风险防范主要侧重于对市场的直接调控和制度的基础建设,对市场主体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认识,对风险识别能力相对有限,风险防范的效果也不理想,市场运行与政府行为经常出现差异。《证券法》实施以后,政府将风险防范的重点从调控市场指数转移到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防范市场系统风险方面。显然,第二阶段的风险防范行为更具有实质作用。

在风险防范目标方面,90年代初期,证券市场更多地带有试验性质,政府防范风险目标在于严格将风险控制在局部范围,强化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查处违规资金非法流入市场。社会和经济形势的稳定是风险防范的首要目的。《证券法》颁布实施后,证券市场已逐步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防范系统风险,成为证券监管部门的首要目标。

与风险防范行为相呼应,风险防范手段也呈阶段性特征。《证券法》颁布前,政府更多地采用较为简单的行政性手段、舆论手段和直接的市场调控手段。《证券法》实施后,政府更多地采用多样性的市场调控手段和法律手段。随着风险防范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加强,政府风险防范手段必将进一步多样化。

2.探索性。我国证券市场是发展中的新兴市场,政府风险防范主要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探索性的实践。尤其是在证券市场发育初期,政府风险防范的行为实践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客观上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同时,对市场违规行为的防范和监管,由于违规行为本身在不断发生变化,与之相对应的防范行为也需不断改变和提高。

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受到政府防范风险能力的约束,为使证券市场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政府风险防范行为必然从探索性阶段、从被市场风险行为牵着鼻子走的状况,过渡到前瞻性、事前性的制度防范上来。只有政府风险防范能力超前,才能使证券市场金融创新受到应有的风险控制而得以开展,才能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才能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

3.效果滞后性。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建立时间较短,但在构建风险防范体系方面进行了不懈地努力,特别是近两年出台的针对风险易发主体和易发点位的法规和准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从风险防范的实际效果来看,事实上的市场重大危机尚未完全显现。从总体上说,风险防范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但是,引发市场潜在风险的行为仍大量存在,虽然规范这些行为的制度已经出台,但相当一部分的政府行为效果尚不够显著,尤其是针对风险防范的重点和难点,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系统性的防范机制。这主要是因为:一是风险防范的难度较大。内幕交易、虚假信息披露,以及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等问题,在国际上尤其是亚洲也是长期存在并且难以解决的现象。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高,信用水平较低,有欺诈动机和行为的市场主体缺乏自我道德约束,市场内幕交易和操纵行为的认定难度相当大等。二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能权限受限,对风险行为主体的监管和处理力度不够,防范风险行为自身不够规范。

三、健全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机制

1.完善风险防范的制度体系。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市场发育和政府行为的探索性和渐进性特点,政府风险防范仍然存在制度性缺陷,突出表现在:缺乏市场避险机制,退市机制不够完善和投资者保障机制不健全、运行不到位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新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强化制度性建设,形成完善的市场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市场避险机制。国际证券市场的经验表明,释放市场系统风险的有效工具是股指期货。投资者在股指期货市场上适时建立与股票现货市场相反的交易部位,能够自我预期风险,从而达到回避系统风险的目的。也就是说,股指期货的产生,为证券市场注入了一个内在稳定机制。在全球股票市场上,股指期货已经成为市场风险释放必不可少的工具。纽约、东京、香港等较为成熟的市场中,无不设有股指期货交易。可以说,没有股指期货交易的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成熟或缺位的证券市场。在我国证券市场历史上,曾出现大范围股票跌停的局面,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爆发系统风险的可能性,值得我们警惕。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已有1100余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经相当于CDP的60%左右。这样巨大的市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风险,也就时时刻刻存在着避险的巨大需求。引入股指期货等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和交易机制,在对冲机制的作用下,可保持资产的相对流动性,以释放市场风险。

完善退市机制。在严格的市场化和法治化条件下,退市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对劣质上市公司的挤出效应开始实现。但目前我国退市机制尚不严谨和完善,其最大效用是刺激和加快亏损上市公司的重组步伐,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淘汰制。个别上市公司几经“风雨”仍有可能见“彩虹”就是突出例子。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实行更为严格的退市规则,确定净资产、亏损期限等明确的退市指标体系,加大重组中对债权更为严格的保护,严格上市公司再融资标准,使退市机制更好地警示上市公司,更大程度地提高市场质量,降低市场整体风险水平。

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成熟的证券市场均有一套完整的投资者保护机制,概括地讲,主要是投资者的诉讼机制、教育机制和赔偿机制。通过集团诉讼的方式,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诉讼和索赔,从而在制度上约束发行主体、中介机构甚至监管机构的行为。开展投资者教育,更是市场监管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此外,成熟市场一般都设立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基金中心或公司,致力于在会员公司丧失清偿能力时对投资者的赔偿工作。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应借鉴成熟市场经验,逐步建立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真正把保护投资者利益落在实处。

2.规范并改善证券市场资金供给。违规资金入市是我国证券市场区别于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特点。违规资金包括银行信贷资金,证券公司挪用的客户保证金,证券公司对客户的融资,非法外汇等。这些违规资金对证券市场构成了巨大的风险因素,具体表现在:一是从行为本身看,期限较短的违规资金承担了很高的法律风险和筹资成本,必然在市场上追求高收益,尤其热衷于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或者使部分投资者在示范效应下改变投资理念追求短期行为,或者使部分投资者对股市丧失信心,从而严重动摇我国证券市场市场稳定与发展的基础。二是从市场效果看,大量的违规资金强化了股市资金推动效应,提高了市场市盈率水平,增大了股市的泡沫成分。一旦上市公司业绩难以支持高股价时,类似于“中科创业”事件将难以避免,银行的安全也将首当其冲,进而危而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因此,在我国金融改革未完成之前,禁止和查处违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是防范市场风险的基本要求。

在防止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的同时,还应考虑改善股市资金供给。如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自有资金投入股市,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等,这些扩大资金供给的举措应长期坚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尽快开展对委托资产管理业务的清理,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区别情况,确定身份,以所有机构投资者普遍适用的制度准则,规范其行为,有步骤、有针对性地使其规范化。改善证券市场资金供给的关键是引入具有高安全性的资金主体,即有步骤地加快社保基金、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入市步伐。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扩大资金范围。

3.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我国证券市场中政府职能的定位相对落后,制度体系不完善,不可避免地使“政策市”、“消息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在证券市场的法律地位已经明确,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的态势下,为了确保证券市场按市场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调整政府行为的理念和监管职能势在必行。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是解决政府行为的缺位与错位问题。政府对市场主体风险的防范,应立足于对可能导致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控制。在按市场化原则防范市场风险,通过法律形式将政府的监管和防范风险政策程序化,增强政策的稳定性与透明度,以给市场参与主体和投资者风险把握的预见性。

风险防治范文篇8

现将我局贯彻落实全市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阶段性总结暨现场推进会精神的情况演讲如下:依照会议布置。

一、及时传达会议精神

组织局党组成员、纪检监察员认真学习了同志和同志在全市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阶段性总结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局党组会、市直劳动保证系统纪检监察员会上。

真正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纪委的要求上来,话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成斌要求局党组成员要深刻领会同志和同志精神。切实把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谋划,科学组织,切实在加大工作力度、挖掘工作深度、拓展工作广度”上下功夫,全力推动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二、深化廉政教育。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性、现实危害性和防控的紧迫性,一是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同志和同志在全市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阶段性总结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勇于正视自己存在廉政风险,敢于亮出自己的风险接受群众的监督,善于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潜在风险转变为腐败问题。

及时发现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二是加强对排查的廉政风险点尤其是一级、二级风险点的监控。采取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督查活动。综合运用督导、纠错、函询、诫勉谈话、打招呼提醒等有效措施发出预警信号,及时纠正和处置权力运行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廉政风险,保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运行。

对金保工程建设、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宗办公用品推销招投标工作,三是加强督促检查。采取现场督办、监督、暗访、设立投诉箱等形式。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管理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执点、难点问题的料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和完善,做到以监督促规范,以规范化解风险,不时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三、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述职述廉、廉政谈话、明察暗访、巡视检查等制度,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全面实施《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和《责任追究制》等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确保有章可偱。

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内控制度,二是着力研究建立就业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劳动争议仲裁办案制度、监察人员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制度、劳务品牌培训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靠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精神,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好政务公开目录编制工作,除涉密、涉稳外,其余政务信息一律实行公开,不时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建好劳动保证互联网站,及时空虚和更新网页内容,积极启动网上在线办理工作,提高工作透明度,扎实推进“阳光行政”

四、建立预警机制。

风险防治范文篇9

道德风险最早是保险学中的一个概念,指投保人投保后,对其保险标的的注意程度会降低,从而增大了保险标的的风险程度。经济学家对这个概念一般化后,主要指委托人和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不必为其承担责任的行为。这种情况下,道德风险常常被称为“道德败坏”。它包括事前道德风险(即逆向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前者被称为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后者被称为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广义的道德风险不仅包括狭义的道德风险,还包括由于人责任的有限性等原因导致人心理上的疏忽大意对委托人造成损失的风险行为,即心理风险。在这种道德风险事故中人并不具有不道德或者违法倾向,只是由于心理上的疏忽大意导致了道德风险的发生。在这些情况下,是由于委托人不能对人的心理、行为准确了解和控制造成,所以也属于道德风险。本文研究的道德风险主要指狭义的道德风险中事后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常常被称为“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对于这种道德风险,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它是一种败德行为,是由于人的不诚实和不正直导致的风险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另一种认为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人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使委托人利益受损的情况,并不必然地反映人的道德败坏,它是经纪人最大化自身利益时所产生的一种负面效应。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以上两种情况混杂在一起。

二、失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表现形式

1.失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的定义。失业保险产生道德风险问题,最初是由20世纪70年代的劳动经济学家们提出的。他们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失业保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行为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工作搜寻理论的出现,为经济学研究失业者的理性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具体来说,失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在失业保险制度下,保险方(失业保险机构)和被保险方(参保人、失业者)两方当事人存在着信息强弱不对等关系,保险双方的其中一方失业保险机构不能观测到另外一方参保人的失业的真正原因、失业期间有无求职要求、是否积极努力地寻找工作等情况,因此处于信息的相对劣势方,而参保人在失业后成为受益方,他(或她)对自身失业原因、生活状况、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搜寻努力程度等都有全面的把握,因此被保险人处于信息的优势方。这样,典型的道德风险问题便在失业保险领域产生了。

2.失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在失业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愿失业问题。失业保险道德风险中的自愿失业是指参保人因主观原因而导致失业,其目的在于获得一定数额失业保险金的行为。在失业保险制度中,失业保险机构在认定参保人失业事实时,很难准确把握失业人员是否因主观原因而导致失业的发生。部分参保人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主动自愿失业,冒充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虽然失业保险金的数额有限,不可能完全满足失业人员的现实需要,但失业保险金是在参保人不参加任何工作的情况下发放的,因此失业保险金对于自愿失业者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2)隐形就业问题。隐性就业是指已在下岗再就业服务中心或失业保险主管部门登记为下岗或失业人员,并按期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金,但在实现再就业后未向行政主管部门及时申报就业状况及劳动收入的情况。隐性就业的大量存在不仅会造成巨额失业保险基金的流失,同时也会造成失业保险制度的低效运行。

(3)延缓就业问题。延缓就业是指失业人员在失业后由于可以领取失业保险待遇,很可能会为了享受闲暇,而降低自己搜寻工作的努力程度,使自己处于失业状态,直到失业保险金领取到期为止。延缓就业问题在西方高福利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在这些国家,政府所支付给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数额是较高的,一般是按照失业人员在失业前的工资的40%-75%来支付,有的国家甚至是按照工资标准等额支付。按照这个标准,失业人员所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完全可以维持其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因此,这使得西方高福利国家的失业人员宁愿为了享受闲暇领取失业保险金而不去寻找工作,由此造成了延缓就业问题。即使在低失业保险金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失业保险金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但失业保险金的获得并不需要失业人员付出劳动,失业人员仍然可以依靠失业保险金维持基本生活,因而较低的失业保险金也会促使失业人员故意延缓就业。在我国失业保险领域,主要的道德风险是由自愿失业和隐性就业导致的,而延缓就业是高福利国家失业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

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再加上我国政府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在促进经济增长与保障劳动者福利之间更倾向于前者。因此,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制度本身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失业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的规避。

1.失业保险替代率过低,平滑消费功能不足,隐性就业问题严重。失业保险替代率的高低关系到失业保险政策再分配功能和平滑消费功能的大小,失业保险金水平越高,越能平滑劳动者失业后的消费,以至于他们不会因失去工作而陷入极度贫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具备领取失业保险金资格的失业者可以获得低于失业人员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且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失业保险金,具体数额由当地确定。失业保险金水平通常为最低工资的60%-80%,失业保险替代率仅为20%左右。而国际上通行的失业保险替代率为40%-75%。在我国低工资的现实情况下,现有的失业保险金水平不能较好地保障失业者本人和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平滑消费的功能也极小。过低的失业保险替代率,导致大量的隐性就业人员存在。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在全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大约有50%-90%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隐性就业。另外中国社科院最新调查显示,至少80%的登记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同时还有其他收入来源。由此可见,我国失业保险金过低,导致失业保险制度所提供的保障功能极为有限,失业保险所发挥的激励再就业功能发生扭曲,隐性就业问题十分严重。

2.失业保险给付期不合理。《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的累计缴费时间确定,具体划分为三个档次: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时间为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参加失业保险时间越长,失业保险金的替代率越高。这一规定对于工龄较长、技能水平低的失业者和接近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更倾向于接受失业保险金而暂时离开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隐性就业人员,会更倾向于领取失业保险金直到期满为止。因此,我国失业保险支付期限的不合理会导致失业者的道德风险行为。

3.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服务功能薄弱。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不仅为失业者提供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促进其尽快实现再就业的服务。然而在有限的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中,用于再就业的资金微乎其微,如2007年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再就业服务的资金仅占失业保险支出总额的10.8%,分摊到当年每个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身上只有45元/月,这对提高失业人员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长期以来致使失业人员认为就业服务项目对其找工作没有明显帮助,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造成失业者采取不正当行为躲避就业服务项目的行为发生,进一步滋生道德风险行为。

4.失业保险的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制,由于监督和惩罚不严,道德风险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中,申请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和取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况都有明确的规定,但享受资格条件对“非自愿失业”和“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缺乏足够的、有效的监督手段和可操作的措施,致使失业保险机构无法甄别出失业者失业的真正原因,对导致道德风险的隐性就业无法及时发现。由于监督机制的缺位,停领失业保险金的限制条件“无正当理由拒绝合适工作”这一条款,很难真正实施。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审核、监督和惩罚,损害了失业保险的公平性,降低了人们对失业保险的信任度。

四、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

正是由于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失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难以规避,失业保险制度不能真正发挥其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的三大基本功能。为此,针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规避失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

1.增加决定失业保险金水平的参数,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替代率。目前我国失业保险金的替代率过低,不仅不能保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而且还产生了隐性就业等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在制定失业保险金水平时,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失业保险替代率,切实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再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失业人员在失业前的工资水平、家庭负担、年龄等。在计算个人失业保险金时,应当与失业前的工资水平相联系,规定工资水平上限,超过上限的部分不缴纳失业保险费,领取失业保险金时按同一基数计算;有抚养子女和赡养无经济来源的老人的失业者领取失业保险金要高于没有家庭负担的失业者。这样才能保证失业保险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减少失业保险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2.缩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与失业保险金的替代率相配合,可以达到减少失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目的。国际上失业保险待遇的平均期限是六个月到十二个月,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则是每年的待遇领取期限不得超过十三周。这些标准值得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下加以借鉴。只有适当缩短我国的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配合失业保险替代率的提高,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失业保险领域内普遍存在的隐性就业问题,从而使失业保险制度健康良性地发展。

风险防治范文篇10

农业风险是指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遭受到能够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般是难以预测的,即便可以预测人力也无法抗拒。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在整个再生产循环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风险,是典型的风险产业。农业风险一般具有风险单位大、发生频率较高、损失规模较大、区域效应明显,而且还具有广泛的伴生性等特点。

1.自然风险。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都是一个与自然交织的产业,这个本质就决定了农业具有天生的弱智性,在自然条件方面,我国地域辽阔、耕地离散分布于各种自然条件下,这就意味着几乎每年都有一种或几种自然灾害影响到我国农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遭受旱灾、风灾、雪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损失很大,2009年初我国北方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具农业部统计,有1.6亿亩小麦受旱,其中重旱6753万亩,437万人饮水困难,而今年年初西南地区遭受了特大干旱,7月份北方地区又爆发了严重的洪灾,全国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上年受灾人口多达2亿人次。此外,我国国内动植物疫病疫源分布广泛,病毒变异不断加快,并且飞虱、蝗虫等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防控任务艰巨,我国农业巨灾风险体系尚未建立,农业科技化、机械化程度很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

2.市场风险(1)农业产业具有弱质性,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具有存在的必然性: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农产品的销量不会因为人们收入的提高而出现相应的提高,一旦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农产品就会出现过剩,很容易产生“谷贱伤农”的现象,而且农产品不易长期保存,其价格无法充分实现,同时,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且具有季节性,其供给的变化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加之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很弱,导致我国农业蛛网效应明显,因此农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具有必然性。

(2)农业领域分工加强,进一步强化了市场风险: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收益,我国的农业领域越来越多的呈现出专业化的态势,特别是物流环节,其专业化大大的减少了农产品的销售时间和成本。

(3)经济全球化给农业市场带来了新的风险: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粮食实际上已成为金融的衍生品,粮食价格有可能完全背离粮食需求,更多的受金融投机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面临与国外廉价农产品的直接竞争,我国农产品面临降价的风险,而且国内国际市场联动,加大了我国农民生产经营活动面对更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源增加,面临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

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又称为行为风险,它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社会行为造成的风险。农业企业的社会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伪劣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二是错误的行政干预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三是工业污染给农业生产和经营造成的损失;四是农业政策等经济环境的变化给农业农业生产和经营造成的损失;五是政局变化,政权更迭、动乱等政治因素引起或造成的各种损失。其中,政策风险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重要因素。政策风险主要来源于与农业生产和经营相关的政策转换及政策改变两个部分。

二、解决农业风险的措施。

(1)关于自然风险,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蒂是发展问题,所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风险归根结蒂就是进一步发展农业的问题,第一,要发展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为了应对高温、干旱、洪涝及其他自然灾害应加强水利建设、提高防洪抗旱、供水能力及应变能力,通过引水调水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水平,加大理论探索、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力度,建立健全防灾减灾预算管理系统,防患于未然,力求大灾化小、小灾化无。第二,要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加强农业适应能力的建设,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用现代管理经验管理农业,优化传统农业。

(2)加强农产品市场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科学决策的能力,以政府部门作为农业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对互联网与传统信息载体进行优势互补,加强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测,提高农民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