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21:51:07

风险点范文篇1

一、考核范围

各科(室、队)、所、协会及其工作人员。

二、考评办法和考评内容及标准

(一)考评办法

考核采用百分制,分别为各部门自评得分、市局防范风险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防范办)考核得分、市局领导评价得分,得分分别占__%、__%、__%的原则综合计算考核结果,排出名次。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次,其中__分以上为优秀,__—__分为达标,__分以下为不达标(具体记分方法见考核标准)。

(二)考核内容及标准

_、组织机构发挥作用。按照市局实施方案要求,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组织实施此项工作。(_分)

_、工作机制完善健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按期查找单位、个人廉政风险点,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并按月检查、考核落实情况。(__分)

_、公开内容及时全面。按照市局《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规定的内容及时限,公开相关工作结果。(__分)

_、防范措施落实规范。坚持使用廉政监督卡和各类工作服务指南,规范使用各种防范登记表和登记台账,按《××市工商局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防范措施》的工作要求,履行相关上报审批手续。(__分)

_、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无因落实防范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群众_投诉;无被上级明察暗访或市局查处的工作人员违纪行为。(__分)

_、群众评议成绩优良。企业、群众调查满意率__%以上;在当地政府组织的民主评议行风中成绩优良,位于优胜档次。(__分)

三、考核方法

为体现考核的客观和真实性,对部门和个人考核实行以季度考核为主,与单位自评、领导评价相结合,以检查档案、资料记载和明察暗访的方法进行。

四、考核结果的使用

考评结果作为各部门、个人当年评优评先、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为优胜档次的予以表彰,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加分因素计入总成绩;考核结果为不达标档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五、组织领导及要求

风险点范文篇2

今年以来,按省市局的工作部署,我局将廉政风险点和执法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作,以工作职能、业务岗位有可能产生不廉洁的行为为切入点,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以有效防范为目的,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组织领导,找查风险点力求细致全面,制定防范措施,力求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督导检查力求到位严格到位。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们的主要做法是认真传达学习省市工商局关于加强“双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今年我局因超标准收取会员费致使_名同志受到行政处分的实际,进一步在班子成员中统一了思想,一致认为工商机关具有人财物的支配管理权,拥有行政执法权,在具体管理上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出现漏洞,产生不廉洁现象,和导致执法风险。实施“双风险点”防范管理,有利于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有利于提高干部职工反腐倡廉,预防潜在执法风险的自觉性,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干部。

为切实做好双风险点的防范管理工作,我局成立了“廉政风险点”和执法风险点防范管理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监察室、法制股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安排部署双风险点的查找、把关、实施方案、防范措施及制度、机制的制定和落实。县局监察室负责双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考核,各分局、机关各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各单位负责人对该项工作负总责。形成了上下联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点,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和执法风险点。在双风险点的查找上,我们突出财务、人事、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四条主线。一是对拥有以上权力的单位以股、室、分局为单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自查,限时上报。然后由防范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双风险点进行审核把关,相互借鉴、查漏补缺。二是_次召开副股级以上干部会议,查找疏漏。三是学习先进,促进工作。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主动向河间市局和市局监察室请教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把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拿来为我所用。

在上工作的基础上,领导班子共同审核把关,确定每个单位岗位双风险点。全局共确定廉政风险点__个,执法风险点__个,基中:行政许可审批、行政执法、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一级风险点__个,涉及行政许可受理、个人和企业荣誉审批等二级风险点_个,涉及档案管理等三级风险_个。

三、结合实际,制定防范措施。查找双风险点,目的是进行有效防范,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我局通过单位和个人自查,股级以上干部集体讨论,最后局领导集体决策等程序,对排查出的双风险点,制定了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防范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细化原有制度规定,为使防范管理措施更有针对性,我们根据梳理出的双风险点,逐项完善规范、细化原有的制度规定,力求做到双风险点防范在制度、机制上不留空白。如:我局在内部会议公开方面一直是薄弱环节,通过这次风险点梳理,我们制定了《××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公开实施办法》,从组织领导、公开内容、公开时限、公开形式和公开程序以及监督保障和责任追究都进行了规范和细化。在重大案件集体会审上,我局完善了大案集体会审制度、规定万元以上案件必须经案件审核委员会集体讨论、集体决策,从而有效防止了人情案和以案谋私的发生。

二是因地制宜,不断创新防范措施。按照从政必备的人品、能力修养等素质和要求,针对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经过信息采集、筛选归纳和风险评估,每周确定一个主题,在县局网站机关、分局内部公示中予以,启迪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指出如果一旦发现某种错误行为,将依法依纪受到某种处分,从而使干部职工自觉做到认认真真的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我们的这一做法沧州日报予以了介绍。

四、强化督导,力求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制定了《双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考核方法及考核标准》、《从政提醒制度》等规章制度,从制定机制上确保双风险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强化公开,主动接受内外监督。在内部公开上计划在县局网站专门开辟局务公开版块,由办公室负责每月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开,随时对万元以上大宗物品采购情况进行公开。对外公开上利用注册大厅及各分局的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行政收费的依据、标准、结果等内容全部对外公开,做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风险点范文篇3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合同管理;风险点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市场经济中,合同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的纽带,是企业经营行为中最基本的法律文本。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科研事业单位作为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事主体逐步进入市场经济,开展经营活动,签订的合同逐年增加,面临的合同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合同管理已成为科研事业单位转型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环节之一。

一、科研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风险点

合同管理是为完成预期的管理目标,合同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对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实行全过程管理的工作。预期目标不同,合同管理方式不同。科研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性质,单位主营业务还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科研合同及其他经营类合同的风险点及管理目标大不相同。(一)科研事业单位不同种类合同管理的关键点。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合同主要以政府、上级机关、军队下拨的科研任务类合同为主,合同条款固定,甚少能够改动,法务人员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科研任务的协作配套及技术开发类合同,此类合同在起草阶段可就条款内容进行谈判,需要科研、保密、财务等部门的积极协助。其他经营类合同,如采购、销售合同等,按一般民事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此类合同法律条款审核发挥的作用巨大。(二)法律意识风险。科研事业单位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较晚,且处于半行政化、半企业化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单位领导的意识至关重要。而各部门领导大都是科研工作出身,缺少市场经营经验,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存在着领导说干就干,未签订合同就履行项目内容,经常是项目履行完毕后再补签合同,或者是合同未经法务人员审核就直接签字,潜在的法律风险巨大。(三)保密意识风险。科研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性,签订的合同会涉及到本单位的商业秘密,甚至会涉及国家秘密。不管是竞争对手,还是境外间谍组织都会想方设法获取合同内容。虽然单位制定有保密制度及相关保密措施,但在合同签订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疏忽大意很可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四)合同订立风险。科研事业单位的合同多数都是科研人员自行谈判的,缺乏法律、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谈判技巧有限,直接以对方提供的模板签订合同,不仔细斟酌合同条款,都可能埋下合同纠纷的隐患。另外在合同审核过程中,由于合同审核人员责任心或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未将瑕疵条款审核出来,未提出恰当的修改意见,也会造成风险隐患。(五)合同执行风险。科研事业单位的合同管理往往存在头重脚轻的情况,合同签订完毕后就意味着合同管理的结束,对合同履行的情况不再跟进,使得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新的情况、问题不能及时与合同相对方及时沟通处理,出现纠纷隐患。

二、科研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科研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及合同承办人基本上都是理工科出身,缺乏相应的法律、财务、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单位应积极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鼓励职工学习相关知识、参加各类专业考试等,定期开展对合同谈判、文本的书写规范讲解指导,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对合同纠纷案例进行宣传,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法律素养,使得对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方面有清醒的认识和严肃的态度。(二)完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按合同流程处理业务。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制定了合同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可操作性有待商榷。合同管理部门应联合科研、质量、固定资产、财务等部门,调研合同管理制度、程序是否与其他制度规定有冲突,相关制度规定之间是否无缝对接,并制定完善的合同审查程序,确保合同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另外法律部门应针对不同的合同类别,提供有针对性的合同文本模板,在合同文本上规避法律风险。(三)加强内外部沟通,避免纠纷的发生。单位内部,合同管理机构应时刻保持与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对外,每个合同应指定专人负责对外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建立合同履行台账,及时跟踪合同履行的进展,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并建立合同履行异常的报告机制,及时应变履行异常,第一时间搜集取证,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四)人防技防相结合,加强保密意识。首先,对合同内容做好非密、涉密分类,涉密合同应限制接触人数,最好可以确保接触人员都涉密人员,并做好保密安全教育;其次,对内部办公局域网、涉密网和互联网做好防护和监控,发现有失、泄密的情况及时处理、补救。

三、结语

认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对科研事业单位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避免合同管理的风险点,对于科研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秀全,王金贵,马华.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防范[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5.

风险点范文篇4

一、风险投资概念辨析

风险投资是一个外来词,中文辞典中很难找到相关的解释,如果查阅英文辞典,外国人的风险投资是VentureCapitalorVentureInvestment。Venture这个词的中文意义是冒险或投机,似乎没有风险的意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把它译成了风险投资,这或许是因为冒险或投机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是一个不太雅的词,为避免误会,就只好改一改了。因此,有些人主张将其译为创业投资,国内的有关文献中,也常有将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作为同义词使用的。好在翻译成什么并不是太重要,只要能够达意就行了。

要给风险投资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风险投资的大概意思是说,某些具有冒险或投机精神的货币持有者,将其资金投入到某些被认为具有高风险和潜在高收益及一般投资者不愿涉足的行业或企业中,协助创业者进行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值,然后采用某种方式顺利退出以实现资本增值的过程。国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版本,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着风险投资的含义(如,Greenwald1982,Ammer1984,Gonene1981,Riggs1979,Kelley1975等),可见,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即使在西方学界目前仍未达到统一。究其原因,对风险投资的准确定义至少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风险投资与高科技并非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对于高科技公司的界定目前也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高科技企业细分为信息、生命、新能源、新材料、空间科技、海洋科技等门类;经合组织(OECD)根据研究与开发的直接强度、间接强度和总强度的综合主体来界定企业的高科技属性;美国政府则根据企业产品中知识和技术所占比重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的比较来界定高科技企业。按不同的标准来界定高科技企业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使按同一种方法来界定高科技公司,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也有可能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因此,就连高科技企业你都无法界定清楚,你怎么能够肯定地说哪一笔投资是风险投资,哪一笔投资就不是风险投资,这是其一。再说,也并非一定得高科技企业才存在着高风险和高收益,美国的风险投资家投资苹果电脑、雅虎等获得成功的故事,吸引了众多的风险投资者竞相仿效,但也有一些人,比如巴菲特,他说我不懂,所以我就不投资这些行业。况且,世界各地的所谓风险投资家投资传统行业获得成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你不能说他们的投资就不是风险投资。

(二)以风险程度来判断一笔投资是否为风险投资有一定的难度。客观上讲,世间万事均有风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坐飞机有风险,走马路同样有风险,投资更是如此。事实上,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投资股票有风险,投资实业也有风险,甚至不投资同样有风险,不投资,手中的货币照样有贬值的风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投资都可称为是风险投资,期望着以投资品种的不同来作为区分一笔投资是否为风险投资的标准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此为一。其次,风险程度似乎与新兴产业或传统产业没有必然的联系。投资互联网有风险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新兴产业,投资方便面有风险也并不仅仅因为它属于传统产业。可以说,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存在着市场风险,你无法肯定地说,投资某一个行业就一定比投资另外一个行业的风险大或者小。这正好说明,风险投资并不一定与高科技相联系。再次,风险的高低无法确切地知晓。风险来源于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既然是不确定的,纵然你是经济学和数学方面的行家里手,你也不可能精确地计算出一笔投资的风险究竟是多少,如果你真有过人的能力,能够计算出风险的大小,你将无往不胜;假如人人都能够计算出风险的大小,那么现实世界中将只有成功而无失败,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许会将因此变得刻板乏味。退一万步说,即使你能计算出某笔投资的风险程度,那么,多大程度的风险才能成为风险投资,是10%还是50%,抑或是100%,恐怕也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数量标准。

(三)是不是风险投资与投资规模应该没有多少关系。有些学者将风险投资定义为对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投资,这样的提法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这种说法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你首先要证明中小型企业的经营风险一定会高于大型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成功,它们的投资收益一定会大于大型企业的投资收益;其次,你还需要从统计资料中证明,已有的风险投资全部都是投资于中小型企业的。如果你做不到上述两点,这样来理解风险投资就有点问题了。事实上,风险的大小与企业的规模(或行业)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小型企业并不是因为它小就一定存在着高风险,大型企业也并不是因为它大风险就必然会小。从国外风险投资的实践看,投资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固然有,但投资于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也不在少数(国内也是如此)。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风险投资的理解和界定尚存在着诸多模糊或不够准确之处,那么,究竟怎样来定义风险投资呢?我们这里也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算是对这个问题有个交代。我们认为,一切与高风险和高收益相对应的股权投资均可称为风险投资。无论是对实业投资还是对金融产品以及衍生产品的投资,无论是对任何行业、任何规模的企业投资,只要收益与风险是对称的,即承担了高风险就有获得高收益的机会,这样的投资就应该被称为风险投资。比如说,对一些准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如果该公司未来不能上市,你有可能颗粒无收,你承担了很大的风险,但是,该公司一旦上市,你却可能获得数倍于原始投资的收益。再比如说,你在股票二级市场上购买了面临PT或下市的ST股票,如果真的下市了,你将可能蒙受巨大的损失,但是,如果你的运气好,该股票不但没有下市,反而很快重焕生机,那么,你的收益可能比购买绩优股得到的收益要大的多。诸如此类的投资你能说它不是风险投资吗?

二、风险投资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风险资本市场是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堪称20世纪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最早的风险资本市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叶的美国。当时部分富裕家庭和个人投资者为获取较高收益,就雇佣或委托专业经理人对具有创新性质和可能产生超额利润的企业进行投资,从而形成了最早的小规模私人风险资本市场。70年代中期,现代意义上的风险资本市场在美国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欧洲和日本的风险资本市场则明显滞后于美国。因此,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中,美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与低通涨并存的所谓"新经济"现象,而这一现象并没在欧洲国家和日本出现,相反,欧洲和日本的经济纷纷步入停滞或衰退时期,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启动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至今仍未见有明显的效果。这一现象并不完全表明欧洲和日本的科研力量及科学技术落后于美国,原因之一或许就在于欧洲和日本的风险资本市场明显落后于美国,致使科技开发与应用明显落后于美国,尤其是其中带开拓性从而也具较高风险的尖端技术与项目。

对于近年来世界各国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人类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多高的评价可能都不为过。问题是,什么因素造成了风险投资的兴起,又是什么动力在推动着风险投资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风险投资又为什么表现出如此的差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分析的问题。

(一)人类追逐利益的天性是风险投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既然是风险投资,就意味着经济主体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已经知道了风险的存在或有损失的可能性,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人甘冒风险去进行投资呢?已有的经济学是这样解释的,根据经济主体对待风险的态度,市场中的投资主体可以划分为三类:风险厌恶者、风险中立者和风险偏好者,风险投资者则属于偏好者。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会偏好风险这种负面的东西,是不是违背了人类的本性,这样解释好象有点说不通。事实上,人们并非是偏好风险,而是偏好利益,只是说为了获得高额利益,人们才不得不承担相应的风险。假如世间存在着既能获得收益而又无需承担风险这等好事的话,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不会偏好风险。

风险投资来源于人类冒险的天性,而人类的冒险行为归根到底是来自于对高额利益的追求,这是一般的逻辑的推理规律。有人愿意冒险去走钢丝,有人愿意架车去飞越黄河,更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走私或贩毒,目的无非是想多赚钱。如果说这样做不能赚到足够的钱,谁也不会去做这种冒险的事情。风险投资更是如此,既然是有此项目别人不愿投资,是因为别人不愿冒这么大的风险或者说别人没有承担这种风险的能力;金融机构不愿给这些企业贷款,那是因此银行认为,这样的贷款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那么,如果我对这样的项目进行投资,我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就应该存在着获得巨大收益的可能性。因此,近年来风险投资家偏好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并不完全因为风险投资家一定青睐高科技企业,也不完全是风险投资家认识到了高科技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才对高科技企业进行更多的投资,只能说明高科技产业领域具有更多更大的赚钱机会,所以才有那么多的风险投资家涉足高科技领域。

我们认为,正是人类追求利益的天性,造就了今天风险投资的发展,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共性,跟国别和种族似乎关系不大,当今世界各国风险投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在这里我们还难以找到答案。

(二)制度安排是影响风险投资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的效率和发展,这是制度经济学的一大贡献。制度经济学断言,没有产权的界定,就不可能有交易的产生,也就不可能有市场的存在,更不可能有分工和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影响风险投资发展的第一个制度安排便是产权制度安排。产权制度指的是维护私人财产合法性的制度安排,它在促进风险投资中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能够增大创新的动力并以此促进创新的发展。假如说一项创新或发明的成果不能归个人所有,而是属于某个"集体",那么,发明者或创新者就失去了以此创业和赚钱的机会,从而也就没有多少会拼命去发明和创新了。作用之二是维护了投资收益的合法性,解决了风险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与风险投资相关的第二制度安排是专利制度。这种制度的功能是在法律上保证着一定时间内发明成果使用的排他性,所谓排他性,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别人不能无代价地使用我的研究成果,如果要使用,就必须付钱,否则就是犯法行为。这样一来,就从制度上确保了发明产品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垄断,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垄断可以产生超额利润,这是经济学的知识。

与风险投资相关的第三个制度安排是资本市场。说它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基于资本市场是制度的产物,并非完全是市场自发形成,如果说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还有自发的成分,那也不表明它就不是制度的产物,因为资本市场交易的品种(债券、股票等)首先就是制度的产物,维护市场公平的交易规则以及市场的监管则直接与制度相关。按照我们对风险投资的界定,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可能要比目前某些资料中介绍的要长的多,而并不仅仅是本世纪才发生的事情,只不过一直没能得到较大发展或者说范围较小而已。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中风险投资快速发展的原因固然很多,各种因素共同促使了这一状况的形成,但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又恰好是资本市场得到前所未有发展的阶段。至于说从因果关系上,究竟是风险投资的发展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发展,恐怕尚需作进一步的考察。但是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风险投资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是高度相关的,或者说是共生共荣的,没有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可能就没有风险投资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的理解,资本市场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便利风险投资公司的融资或资本积聚。说它是天使也好,魔鬼也好,说它是冒险家的乐园也罢,风险投资的前提是要有风险资本,而现代社会中风险资本的聚集是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有些人会种田,但不一定会修汽车,有些人擅长于经营商店,但不一定擅长于风险投资等等。有了剩余货币而又想赚大钱,却不懂如何投资,怎么办呢?这时候可能就需要委托专业投资人士去投资了,这是风险投资的资本供给。有些人精通投资之道,但没有所需的巨额资金,这就是风险投资的资本需求。资本供给和需求的结合是风险投资产生的前提,而这一切都需要资本市场的配合。第二个是便利了风险资本的退出,促进了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风险投资家猎取的目标通常是他认为处于成长初期而又极具发展潜力或者是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企业,投资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因为看重该企业的产品,更多的是看重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增值,一旦他认为有利可图或者需要止损时,他是要退出的,不退出他就无法进行下一轮的投资,这正是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区别所在。退出需要渠道,传统的退出渠道有企业并购、协议回购和破产清算等,但通过这些渠道,退出效率并不能完全满足风险资本家的需要,存在着诸多的限制条件,成本和价格的约束使得利润下降。现代资本市场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而风险资本家特别钟情于这种退出方式,近年来有成为主渠道的发展趋势。外国的风险资本如此,中国的情况也不例外,就连中国的国有股权近来不也采用在公开的资本市场上退出了吗?足见这种方式的魅力。

如果仅仅从资本市场便利风险投资的资本聚集和提供退出渠道的意义上来理解资本市场的作用,恐怕还远远不够。我们说,风险投资最根本的动力乃是人类对高额利益的追求,如果在这一点上,资本市场无法做到,无论你分析得多么头头是道,资本市场对风险投资的发展都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无论你的理论有多么高深,你都不一定能够设计出民间风险投资的可行性方案。当然,政府直接进行风险投资的情况不在我们的分析范围之内,你要投资多少都可以,那是国家计划的事。经济主体之所以进行风险投资,那是因为它想赚大钱,有人因为进行风险投资赚到了大钱,就会诱惑更多的人去涉足风险投资领域,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人增加了,风险投资自然也就发展了,似乎无需任何人劝说或动员,这就是市场的力量。相反,风险投资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资本市场的示范效应。因此,资本市场能否在促进风险投资方面有所作为,关键的问题是要看资本市场能不能产生这种效应,能不能产生这种效应则要看资本市场的发展健不健康、价格反不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有没有人为控制的因素等。经济学告诉我们,只有当物品由出价最高的人获得,这样的市场才是有效的,资源的配置也才能达到最优。证券市场应该也不例外,证券的价格是市场参与者竞争的结果,说它高或低好像都缺乏理论依据,人为的控制更不可取。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为控制的、低迷的资本市场是不可能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

三、发展中国风险投资的若干思考

对于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我们不想作太多的讨论。总体说来,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谈不上有什么历史的考察和经验的总结。据有关专家2001年3月的统计:1999年7月,中国风险投资大概有70亿元人民币,2001年3月,约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有资本大约占60-70%。

对于中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意义,我们可以列出很多,比如说,有利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等等,不再赘述。在此,我们只想说明一点,风险投资营造企业外部约束机制的功能,可能是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机制之一,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我们说过,风险投资不仅包括对产品的投资,而且包括对"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的收购,这种公司通常是由于缺乏管理而造成的。风险投资家的做法是一种价值创造而非寻租过程,并且具有鲜明的效率特征,它在客观上强化了公司控制权市场,即使是未被其光顾的公司也不得不改善其经营效率,以免使自己成为职业阻击者们猎取的目标。此种效应是一种极为有力的外部治理机制,有助于整个公司群体价值创造潜力的释放。

考察目前风险投资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风险投资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私人风险投资公司为主体的美国模式;第二类是以大公司、大银行为主体的日本模式;第三类是国家风险投资公司为主体的欧洲模式。从运作的结果看,美国的风险投资模式似乎技高一筹。当然,风险投资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不仅仅是一个模式选择的问题,其它的因素也搀杂其中,各种因素对风险投资发展的贡献度也很难截然地分开。

中国如何发展风险投资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作一番深入的探讨,更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设计出一个完美的方案。所以,我们这里也只能依据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在借鉴别国风险投资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一些粗浅的思路。

(一)继续发挥现有国家控股风险公司的积极作用,以期带动民间风险投资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国有控股的风险投资公司,对于这种所谓的"国有民营"风险投资公司的绩效,我们目前还难以下结论,也不想作过多评价,只能说有胜于无。如果这些风险投资公司在市场上运作得很成功,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为,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中国人还很不是很富裕,私人存款也大多属于预防性的储蓄,没有多少人愿意涉足风险投资领域,因此,这种冒险的事情也只好由国家先带头了。况且,美国风险投资的初期,也曾有类似的机构,如创建于1946年的"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ARD)",这个被誉为风险投资发展里程碑的公司,虽然说后来运作得不是很成功,但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风险点范文篇5

政府的公共资源,无论是存量,还是流量,实际上仍处于割据的状态。财政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财政流量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其占GDP的比重在不断地提高,但财政能力受整体制度的约束而难以增强。经济总量(流量)在不断地扩大,而公共债务也在飞速增长,这不只是表现在中央政府,也反映在地方各级政府。法律上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但各级政府大搞"准财政"活动,政府融资在部门利益的推动下迅速扩大,未来资源被加速使用。另外,在转型过程中,社会"推定"给政府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也不断增加,这使政府承受着很大的未来支出压力。总而言之,我国财政风险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或者说,正日渐超出社会公众可接受的风险程度。

这种状况的出现有某种必然性,从世界各国来观察,也具有某种共性,这是在全球经济变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就我国的情况来看,这是在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金融化和城市化的环境中产生的,是这种环境的变化速度超出了制度变迁的速度所导致的一种结果。因此,要究其原因的话,财政风险的不断扩大是制度安排出现时滞造成的。换句话说,这是改革滞后于发展所导致的。

进一层分析,整个改革的滞后,形成了一种风险传导机制,使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过程和各个环节的风险不断地积聚和集中,"百川纳海",致使财政风险不断扩大。

一、"风险大锅饭"的制度性存在

改革打破了"利益大锅饭",而"风险大锅饭"依然如故。我国改革是从物质刺激入手的,使社会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并使其各自有了明确的利益边界,原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大锅饭"被彻底打破。这就是说,通过20多年的改革,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各个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都有了强烈的利益动机。企业(包括金融企业)、个人、各级政府及其各个部门的利益日渐清晰,由此形成了一种以"逐利"为动力的竞争局面。

但另一方面,风险责任的界定却是相当模糊的,甚至根本就没有界定,仍在吃"风险大锅饭".这导致公共风险扩大,最后不得不由政府财政来兜底。1998年以来,政府几次为四大国有银行注资、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其不良资产等措施(注:1998年为四大国有银行注资2700亿元人民币,以充实其资本金;1999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为四大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14000亿元人民币;2004年1月再次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450亿元美元,为其股份制改造做准备。),最典型地说明了"财政兜底"这个客观事实。

(一)政府替国有企业承担风险

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企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改革的中心,但无论是两步"利改税"、承包制,还是现代企业制度,都只是从激励的角度调整了政府与国企的财政关系。1993年提出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国企改革目标至今也没有达到,"盈了归己,亏了归国家"的局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政府承担着无限的责任和风险。其关键在于忽视了风险的分担界定。给予了国企各种权利,如融资权、投资权、资产处置权、分配权等各种权利,但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如债务风险、投资风险等却没有规定由谁来承担、承担多少。可以说,我们是在无风险的假设条件下来进行国企改革的。这样一来,企业经营者的避险动机严重不足,在投、融资过程中往往是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未来的成本,从而使企业处于巨大的风险状态之中。因此,国企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以政府承担全部风险为前提条件的。

在国企还没有学会在市场这个大海中游泳之前,以由政府承担全部风险的办法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也许在改革的初期有一定合理性。但这个改革初期的措施却造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1.激励与约束不对称

搞活国企是以给企业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开始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企业基金"、"利润留成",到80年代的"利润承包",都以"减税让利"为主要的改革思路,寄希望于通过利益诱导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到20世纪的90年代,提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思路从一味地"减税让利"转到了落实"经营自主权"上,试图让国企变成真正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的企业。但随着国企经营自主权的落实,却造成了普遍的"内部人"控制,所有者的监督形同虚设,所有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经营者常常采取拿国有资产冒险或大量借债的方式来追求自身的短期利益。在这种激励与约束不对称的条件下,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了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尤其在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强烈的逐利动机更促使经营者采取冒险的举动,至于其背后的风险则考虑不多,甚至不予考虑。大量国企的这种行为造成严重的公共风险——经济效率的普遍低下。

这样,激励与约束不对称造成的后果,不仅是导致政府拥有的经济资源减少(资产流失和资产收益流失),而且还会因国企的高风险偏好而带来大量的债务,并通过"国企-银行-财政"这根链条转化为政府的债务。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破产、中国农业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盘、大量国企实行"债转股"等等,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最终都给政府带来了大量的债务。这些债务的处理通常不透明,没有在政府的预算报告中反映出来,从而表现为政府的隐性债务。

2.国企信息不透明

每一个国企的经营绩效几乎都是一个"黑箱",不仅社会公众不了解,政府主管部门也未必清楚。许多在账面上连续盈利的企业,实际上却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即使是改组上市的公司,这种状况也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尽管对信息披露有强制性规定,信息不透明也造成了多重的危害,如虚盈实亏,使所有者权益虚假;资产转移,使所有者权益受损;高风险投融资,给所有者带来大量隐性债务;监控失效,造成"内部人"控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信息不透明的最大的危害,是隐藏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这不仅仅是给所有者权益造成潜在损害,而且会误导政府宏观决策,容易误判国有经济的整体状况。同时,这也给社会公众造成错觉,致使相关利益者遭受损失。这些都会导致公共风险,加大政府作为公共主体的未来支出压力。

3.国企职工的"人质"效应

人的问题一直都是各级政府的一块"心病".对政府来说,不怕资产流失、不怕企业亏损,最怕国企职工的安置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因此,长期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种"通过养企业来养人"的办法,明明知道企业亏损严重,债台高筑,但各级政府也是想方设法为企业筹资金、找贷款,让企业苟延残喘。其目的就是一个,把那些国企职工养起来,以减少公共风险,稳定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或国企职工长期形成的对企业依恋心理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以前,政府不得不以高昂的代价来稳定国企职工。这样一来,国企职工成了各级政府的"软肋",同时也成为经营者转移风险的最佳借口。

在某种意义上,经营者以企业职工为"人质",可以不断地向政府提出各种要求,政府的国企改革目标往往在这种要求下变异为"安抚"政策,如提供"安定团结贷款"、税费减免等等。曾经风靡一时的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所说的"软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就变得更软了。但这时,政府与国企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父子"关系,而是讨价还价的"对手"关系。随着这种关系的转变,政府对国企的政策只能是"激励+激励",而约束仍是踪影难觅。这种"单边政策"的后果就是政府总是被动地替国企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政府名义上是以国有资本承担有限责任,实际上却承担了无限的支出责任和义务。1998年以来,尽管政府在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试图把"养人"和支持企业分开来,减弱国企职工的"人质"效应,但效果并不理想。

(二)公共预算对政府行为的软约束

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政府存在大量的预算外活动,也就是说,政府行为和活动并不受国家预算的严格约束。在我国尤其如此。

财政收入是政府活动的经济基础。一般而言,政府政策、政府行为和政府活动都应体现在政府的预算之中,正如在1949年12月12日的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会议上所指出的:"国家的预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里面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政策,因为它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决策过程,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政府其他决策都应建立在预算决策的基础之上。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政府的活动并不受预算的限制。表面看来,这是预算外资金的存在所导致的。其实,不是因为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支撑了政府的大量预算外活动,而是相反,政府的大量预算外活动引致了大量的预算外资金。尤其在地方政府,普遍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预算内保吃饭,预算外搞建设".在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缺乏严格监督的情况下,预算无法约束政府行为,相反,政府的行为处处在左右预算。

由于缺乏预算约束,政府活动的范围可以说"漫无边际",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基本不用考虑所需的资金是否列入了预算。在这种行为方式下,政府产生了大量的"准财政"活动,其引发的后果不只是预算外资金的泛滥,削弱了健全的财政基础,增大了财政的脆弱性,而且,给政府带来大量债务。各级政府的各部门官员为了把事情干成,在预算没有安排资金或安排的资金不够的情况下,要么是通过收费,要么是通过借债、欠账等手段来解决所需的资金。一旦背下了债务包袱,最后交给财政兜着。短期内,这不会造成什么大的问题,但若长期这样,就会给政府财政累积下大量的不透明债务。其后果是不言自明的。

看起来,超越预算行事是一种消极的举动,实际上是不顾政府财政风险的短期行为,也许对短期的事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利,但在长期不可持续,累积的风险会毁掉一时繁荣带来的短期成果。

(三)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模糊

在现行行政体制下,下级政府的一切债务实质上都是上级政府的"或有债务",上级政府承担着替下级政府最后清偿债务的潜在义务,而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仅解决了一个利益的分配问题。

分税制设立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建立了一个利益共享的机制。虽然中央政府在利益共享机制中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完全控制了税权,而且也集中了超过50%的全国财政收入,但由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途径和手段,地方政府实际上具有很大的财政自主权。没有税权,但地方可以"自赋"收费权;没有发债权,但可以借债;缺少发言权,但可以用地方公共风险来增加讨价还价的筹码。一方面看,在利益分配中,中央占有优势;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风险分配中,地方占有优势。下一级政府总是可以利用各种风险事件来巧妙地把风险转移给上一级政府。当下一级财政濒临破产的时候,上一级财政不可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在风险责任不明晰、且没有建立分担机制的情况下,上一级财政往往承担了风险事件的全部风险。既然上一级财政不可能不最后兜底,那么,下一级财政就可以无视风险的存在,大肆从事各种"准财政"活动,以谋求政府任期内的各种政绩。因此,在既无风险分担机制,又没有健全的监控手段条件下,势必会引发普遍的道德风险,导致地方隐性债务增加,从而恶化整个财政风险状况。2002年,国家审计署对中西部10个省、市的49个县(市)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下面4个问题:一是财政收入"水份"较大。二是人为隐瞒赤字现象普遍。截至2001年底,49个县(市)中有37个累计瞒报赤字10.6亿元,为当年决算反映赤字的7.2亿元的147%.三是债务负担沉重。49个县(市)截至2001年底,累计债务达到163亿元,相当于当年可用财力的2.1倍。四是欠发工资问题仍较突出。欠发的工资实际上是政府的负债(注:参见2003年7月4日《报刊文摘》。)。

总之,在政府与国企的关系中,政府总是最后承担了国企的全部风险,给予国企的只是"激励+激励".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各个部门都有权力在预算决策范围之外进行各种"准财政"活动,却不承担风险责任。在各级政府之间,下一级政府的所有债务实际上都是上一级政府的"或有负债".另外,在各届政府之间,本届政府可以通过大量融资来搞各种"建设",只享受由此带来的各种好处,而风险却可以推给下一届政府。这种缺乏风险约束的激励,尤如脱缰的野马,随时可能把经济,社会之车带入沟壑,甚至深渊。

改革的使命仅仅完成了一半——建成了激励机制,而另一半——构建风险约束(分担)机制,还只是刚刚破题。打破"风险大锅饭"应将是今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

二、"风险大锅饭"的制度性后果

利益与风险对应,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原则。作为经济原则,每一个经济主体在追逐自身利益时,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而且是低利低风险,高利高风险。这既是规则,更是一种理念,约束着各个经济利益主体的行为方式。只有这样,市场竞争才会有序而富有效率。作为社会原则,它映射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政府也不例外。作为公共机构,政府自身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有自身的利益,同样,不论其以何种形式去追求利益(如政绩、权力、影响力、经济利益等),也应当承当相应的风险(法律追究、行政处罚、经济损失、名誉扫地等),而不论其动机是不是出于公共利益。也只有这样,政府政策、政府行为、政府活动才能有序而富有效率,公共利益才不会沦为一个谁都可以打的旗号。但"风险大锅饭"破坏了利益与风险对称这条基本原则,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如不找市场找市长),大家都只想得到利益,而不想承担任何风险。风险自担的理念在我国还只是一颗幼苗,随时都可能夭折。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由于失去了风险的约束,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在面对公共风险以及干预公共风险过程中的态度、行为随之发生变异,导致政府干预失当,表现为追逐高风险,避险动机和避险能力严重不足。

(一)避险动机不强

在广义的公共部门内,缺乏避险动机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国企、国有金融机构,还是各级政府和政府的各个部门,对于各项决策往往都强调了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了可能引致风险的另一面。漠视风险的态度,使风险分析难以展开、深入,更谈不上卓有成效地进行风险评估。

对政府来说,促进经济增长是头等目标。至于如何去促进经济增长,采用什么手段,以及不同手段的风险成本大小,通常是不多考虑的。在政府预算内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政府会采用扩大赤字,增发国债的方式来刺激经济。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通过调整预算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这项政策原计划只在短期内实施,实际执行一直延续到现在,达6年之久。其中隐含着哪些风险,学术界有一些探讨,但也许要若干年以后才能真正显现出来。事实上,从一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没有风险、风险多大,并没有展开讨论,当然也谈不到对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从我国的经验来看,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常常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一经决定,是不允许唱反调的。风险,是决策者常常忌讳的字眼。在这样一种态度下,政策制定和调整不大可能去研究其中隐含的风险。

由于《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允许搞赤字政策,上述办法只有中央政府才能采用。因此,对地方政府而言,更倾向于采取预算外的支持形式,如利用地方金融机构贷款、提供各种担保(注:据笔者调查,至2002年10月底,某省归财政部门管理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有50个,涉及到省级单位和18个市县,其中由政府担保的,占债务总额的62%.其中由省本级担保的和市县担保的债务,分别占担保债务总额的84.7%和15.3%.有的市县债务水平很高,超出了当地的承受能力,其政府担保外债,加上主权外债的总额,占200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率都超过了100%.)、对投资者给予某种承诺、设立"窗口公司"筹资等等。在各地方政府"政绩"竞争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是用在这方面。至于这样做,引致的风险是什么,会不会给地方财政背上债务包袱,地方政府未来的支出压力是否会增大等等问题,一般是不予考虑的。

据笔者调查,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不少省份甚至将招商引资定为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并将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这种运动式的招商引资,势必以政府的大量承诺、优惠政策为条件,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但当招商引资被作为一种政治任务来完成的时候,其风险被彻底地抛在一边。另据《南方周末》报道,在2003年的招商引资中,江苏一些市县在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中规定,单位在年度考核中,完成任务不足年度任务一半的,其单位负责人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书面检查,限期内仍不能完成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其班子成员不得提拔、调动、晋级、评优,连续两年不能完成任务的,对其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处理(注:截至2002年10月底,该省拖欠中国进出口银行、财政部、建设银行等转贷的主权外债项目达到25个,拖欠面(占到期应还款项目比率)92.6%,其中,省级占78.6%,市县占21.4%.在拖欠债务中,政府担保的债务拖欠占拖欠总额的92%.拖欠即违约,政府负有连带责任,担保债务就会转化为政府的直接债务。从中不难看出政府担保所引致的债务风险。)。这是一种严重的短期行为,完全不顾风险的做法,恐怕很快就会导致"鸡飞蛋打"的局面。

至于对上级政府的各种转贷资金,如过去的周转金、现在的各种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转贷资金、国债转贷资金等等,地方政府多数都是全力争取,根本不考虑还贷能力,有的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还款。如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各地"哄抢"国债转贷资金,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

由于缺乏避险动机,地方政府由此背上了年复一年累积下来的沉重的债务负担,只得采取拖欠、逃债等方式来搪塞,使地方财政风险状况恶化。但最后买单的可能还是中央财政。一方面,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的债务拖欠采取强制性的扣款措施,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又不得不加大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以至于连地方工资也要由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来拨付。这说明,地方的财政风险正在向中央转移。

(二)避险能力不足

"风险大锅饭"不仅造成了避险动机的弱化,而且也使政府避险能力不足。这是在既定体制环境下造就的一种结果。

1.风险辨识能力不足

风险点范文篇6

健康保险是人身保险三大业务系统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92条第2款明确规定:“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本办法所称健康保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方式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一)健康保险产品自身的风险特点

1.与普通人寿保险相比较,健康保险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特点。人寿保险包括生存保险、死亡保险和生存与死亡两全保险,其精算依据主要是生命周期表,一般几十年可以不变。而健康保险的精算依据是经验数据,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在实际生活当中,由于疾病是人的身体中的各种因素积累所致,呈现出复杂的过程,增加了疾病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

2.与意外伤害保险相比较,健康保险具有多发性的特点。人身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往往以千分之几计,疾病发生率则以百分之几甚至十分之几计。因此,健康风险发生的随机性十分明显。

(二)健康保险可能产生的外界风险

1.医疗、药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80年-2004年的25年内,人均收入增长10倍,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增长35倍,年均增长24%,个人负担从21%上升至53.68%。由于健康保险承保周期的原因,医疗费用、药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带来保险公司的费差损风险。

2.过度医疗的风险。医患利益不一致的过度医疗风险则最后转嫁给保险公司。

3.逆选择等道德风险。

4.人类自身抗疾病风险能力的降低。由于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等原因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年轻化趋势,都给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带来了新的风险。

(三)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现状

1.业务总量很小。2006年保险业保费收入5641.4亿元,健康保险保费仅占全国保费收入的6.68%,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9.12%,显然与健康保险在整个保险业中的地位极不相称。

2.业务比重很低。健康保险在人身保险中所占比重:2001年为4.32%,2002年为5.38%,2003年为8.03%,2004年为8.05%,2005年为8.4%,2006年为9.12%,而英、美等发达国家健康保险业务比重均在20%以上。

3.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极微。从保险深度来看,2005年全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312亿元,GDP为182321亿元,仅占0.17%,2006年全国GDP为209407亿元,健康保险也占0.17%。从保险密度来看,2005年健康险人均保费24元;2006年健康险人均保费29元。

4.业务覆盖面极小。我国由商业医疗保险提供保障的人群仅占全国总人口的3%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都在60%左右。2005年我国卫生费用总支出7590.3亿元,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583元,个人支出313元,占53.68%,人均商业健康保险消费支出仅占个人卫生费用支出的7.66%,而美国这一比例为50%以上。

健康保险业务发展中出现的几种现象更应该引起关注。一是“蛋糕分割效应”。“发展主要靠分割现有的市场蛋糕,而不是思考怎样把蛋糕做大”,这一形象比喻指出了健康险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根源所在。全国健康保险产品数量有300多种,在数量上很丰富,但实际产品多数雷同,仅有医疗费用报销型、重大疾病、附加住院补贴型等少数几个产品较为畅销。二是三个“1/3”。从经营风险上来看,健康保险由于其自身的风险特点,尤其是逆选择、过度医疗等外界风险的大量存在,时时都在困扰着各个保险主体。业内人士对健康保险普遍有这样一种估计:有赢利或微利的占健康保险业务的1/3,收入与赔付基本持平的占1/3,基本上亏损或严重亏损的占1/3。三是“三年赔付定律”。健康保险业务就一些单险种核算来看,基本上是第一年小赔,第二年中赔,第三年大赔。四是“简单中的复杂”。在医疗服务中,门诊是最为简单的方式,住院次之,大病治疗最复杂。但通过调研却发现,门诊医疗的赔付率最高,经营风险最大,成为“跑、冒、滴、漏”最严重的地方。

二、健康保险产品创新的探索

(一)健康保险产品创新的管窥

国泰人寿推出了“国泰关怀一生终身医疗保险计划”,该产品除提供一般性的医疗保障外,重点突出防癌保障,是第一个专业防癌医疗险,填补了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空白。中国人寿的“国寿康源团体医疗保险(B型)”,不仅提供了通常的住院津贴,还包括从被保险人急救医疗费用,到住院期间的住院津贴、外科手术津贴,以至遗体转运、安葬等一个完整的就医链条保障。从最低保障到最高保障有四种计划可供选择,适合不同经济条件和保障需求的团体客户。光大永明的“康顺无忧重大疾病保障计划”,涵盖了包括癌症、急性心肌梗塞、良性脑瘤、肢体瘫痪等40种重大疾病,不仅有重大疾病的全面保障,更提供癌症复发额外保障及保证费率。产品、服务和销售只要向贴近客户需求的方向走一步,就是创新。

(二)健康保险产品创新的导向选择

在产品创新导向选择上,应将健康保险自身规律与市场需求规律有机结合,摆在首要位置,至少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应注重解决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还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根本方向问题。

2.投入与产出。据统计数据显示,世界500强的保险企业,健康保险首年承保的经济效益为—8%,主要原因是疾病发生率、持续时间等风险标的具有不确定性,往往变动很大,管理成本高,以及医疗费用难以控制等问题的普遍存在。

3.防范风险与经营风险。健康保险风险具有经营层面风险和管理层面风险,容易忽视的是经营层面的最大风险是有效需求不足,一个保险产品承保人群越多,其分散风险的功能就越大,管理层面风险则与此相反。

4.稳健经营与长远发展。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围绕各种风险谋求经营与发展是唯一的正途,遵循发展规律和经营原则是经营保险的必要前提,稳健经营是经营保险的基础和关键。对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保险业,更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将提高持续发展、永续发展能力问题作为现在乃至将来的永恒课题。

(三)健康保险产品创新的条件探索

1.要建立起以保险机构专业化经营管理为前提、以健康管理为基础、以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有效合作为保证的健康保险风险控制机制。现有的健康保险医疗费用控制模式,最明显的弊端就是作为承担最终责任的保险机构,缺少中间(过程)控制手段,只是在医疗费用支出既成事实后,被动地承担经济补偿责任。其关键的环节就是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没有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管理式医疗是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利益联盟,其最大的亮点是双方共同控制医疗费用,能有效地发挥医疗机构的积极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对道德风险有抑制和监控作用。健康管理是控制发病率、小病拖成大病的有效手段,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医疗费用,且可以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加之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管理,这一自身能力的增强,就能建立起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医疗机构三方协同动作的健康保险医疗费用控制机制,为健康保险产品创新和发展创造内外结合的基础条件。

风险点范文篇7

证券公司风险的主要来源

(一)违规风险

我国证券业自身发展的时间不长,国家对证券行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证券业相关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或规定不切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使得证券公司违规成为普遍现象。加之缺乏处罚手段,处罚力度不够以及巨大利益的驱使,使得许多证券公司无规不违,造成证券公司审计存在相当的违规风险。

(二)管理风险

我国长期以来,对证券公司实行严格的资格管制,证券公司的数量增长缓慢,竞争相对较小。而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给证券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特别是一、二级市场的巨大差价,使证券业成为暴利的行业。证券公司利润来得太容易的同时造成缺少压力,不思进取。加之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内部管理又漏洞百出。正是由于证券公司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1月31日出台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旨在通过强制的手段,加强证券公司的管理,促进证券公司的规范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证券市场的安全与稳定。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证券公司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也是证券公司审计中的一大风险。

(三)规模风险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已拥有100多家证券公司和2600多家证券交易营业部,但证券公司普遍规模偏小,所有的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尚不足200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上知名的美林证券公司一家的总资产就超过了2000亿美元。规模小,总体实力弱,业务单一,使得证券公司抗击风险的能力低。

(四)政策风险

我国股市发育尚不成熟,证券公司很大程度上是靠政策吃饭。而证券业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多变,给证券公司带来很大的风险,如新股发行方式、佣金比例、印花税的改变以及每一次的政策利好、利空,都直接影响到交易量,进而影响到证券公司的收入。

(五)业务风险

我国的金融体系实行分业管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各有各的业务范围,不得随意跨范围经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分业管理又属于一种比较落后的体制,其直接结果便是金融机构特别是证券公司业务单一,发展缓慢,运营成本高,除经纪业务外,均为高风险业务,如资产管理、自营业务。

(六)税务风险

因证券公司的所得税率执行的是33%的金融企业所得税率,税率较高。特别是国家对合并纳税进行重新规范以后,各证券营业部必须单独在其经营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更加重了证券公司的所得税负担。一些证券公司千方百计逃税。一些证券营业部或将收入转到亏损的总部或营业部,或将收入转到对证券公司的所得税有优惠政策的城市的营业部,而在经营所在地不办理任何手续,以达到隐藏经营收入和其他应税收入的目的。并且证券公司个人收入普遍较高,公司平时还经常采取将薪金与奖金分开申报等手法偷逃薪金收入税款。

(七)盈利风险

我国目前证券公司和证券营业部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分布过于集中。100多家证券公司大部分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而证券交易营业部的分布则更为集中,几乎所有证券公司都有营业部在上海或深圳。外资证券机构在我国设立的代表处共有61家,地点也全部都设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使得证券营业部区域性的竞争相当激烈。由于管理层的一些限制,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难于扩大,服务项目无法增加,服务手段也得不到提升,相互之间的竞争不得不向低层次迈进,而且越陷越深。很多营业部不惜采用佣金返还和高档装修来抢夺客户,营业成本不断升高。

证券公司审计的特点

由于我国证券行业存在着诸多风险,使得证券公司审计有着一般审计所少有的特点。

(一)审计范围容易受到限制

在证券公司审计中,特别是当审计涉及其违规业务时,公司常以客户资料需要保密为由,不提供或少提供审计所需的资料。如:

(1)交易系统数据。公司往往不允许审计人员查阅交易系统电脑数据,或者只提供有限的一些字段或账号的数据。

(2)函证。公司往往以函证会给客户造成不良影响而不同意函证。即便函证,回函率也极低。

(3)合同协议。公司往往不愿意提供或有意隐瞒其与客户签定的有关合同、协议,如资产管理、返佣、国债回购、代保管资产等合同、协议。

(二)风险难于把握

由于证券公司普遍存在违规问题,且有相当一部分违规是监管部门目前所无法处理或解决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对这些违规更难于把握。如:

(1)交易保证金没有在指定银行专户存放;

(2)挪用股民保证金;

(3)利用个人账号进行新股申购;

(4)证券营业部未经批准从事自营业务;

(5)未经批准设立远程交易终端或证券交易服务部;

(6)返佣或手续费打折;等等。

(三)审计工作量繁重

为了逃避检查或其他原因,证券公司经常利用个人账户进行一些业务,而不在账上反映,这使得审计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大增加。如:

(1)以个人账号进行的自营;

(2)将拆借来的资金直接以股民保证金形式存入个人资金账号;

(3)新股申购利润,等等。

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主要风险点

鉴于上述原因,在对证券公司进行审计前,应首先对其主要风险点有清楚的认识,针对其主要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把握审计风险,确定审计重点,制定审计计划,才能有效地实施审计。

下面就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分别进行列举,供参考。

(一)公司环境

1.公司(包括证券营业部,下同)是否有经营经纪业务的许可。

2.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构成和运转情况,公司是否实现总经理负责制。

3.公司的聘用、培训、轮岗、考评、晋升、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重要岗位(如证券营业部负责人、财务主管和电脑主管等)是否在回避的基础上实行委派制和定期轮换制。

4.公司负责经纪业务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有相应的证券从业资格。

5.公司拨付下属证券营业部营运资金总额是否超过其注册资本金的80%,公司对下属营业部的管理模式。

6.公司对所属营业部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管理模式,公司对所属营业部的现场稽核方式、频次,公司的网络系统是否能随时反映或掌握所属营业部的交易情况(及时的或隔天的)。

7.公司下属证券营业部是否以合资、合作方式设立,是否存在以承包、租赁方式经营的情况,是否有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许可证的行为。公务员之家

8.公司下属证券营业部是否下设证券服务部,下设的证券服务部是否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复。

9.公司是否下设其他远程服务终端,其远程服务终端是否以合资、合作方式设立,是否存在以承包、租赁方式经营的情况,其他远程终端是否有演变成营业场所的情况。

(二)经纪业务

1.开户。

(1)客户开户证件是否合法,开户手续是否齐全;

(2)客户资料的保存是否完备;

(3)是否存在法人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的情况,是否存在个人开立多个股票账户或资金账户的情况,客户的股票账户和资金账户是怎样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是否明确;

(4)公司有无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的情况。

2.存取款。

(1)开户资金的存取程序和授权审批制度;

(2)开户取款是否三证齐全;

(3)公司有无为客户保密的具体措施,开户账户加密、清密程序;

(4)公司银证通业务的运行方式。

3.委托。

(1)公司办理经纪业务是否置备统一制定的证券买卖委托书供委托人使用,采取其他委托方式的是否作出委托记录;

(2)公司接受证券买卖的委托是否根据委托书载明的证券名称、买卖数量、出价方式、价格幅度等,按照交易规则买卖证券;

(3)买卖成交后,是否按规定制作买卖成交报告单交付客户或定期寄送对账单;

(4)公司接受委托卖出证券是否是客户证券账户上实有的证券;

(5)公司接受委托买入证券是否以客户资金账户上实有的资金支付;

(6)公司办理经纪业务,有无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而决定证券买卖、选择证券种类、决定买卖数量或者买卖价格的情况;

(7)公司有无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赔偿证券买卖的损失作出承诺;

(8)是否以交易佣金分成(返佣)等不正当竞争方式吸引投资者;

(9)证券交易的收费是否合理,是否并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

(10)是否有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的情况,是否有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的情况,是否有私自买卖客户账户上的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的情况;

(11)是否有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的情况;

(12)交易是否如实进行记录是否有虚假记载;

(13)客户的证券买卖委托记录是否按规定的期限保存于证券公司;

(14)证券交易中确认交易行为及其交易结果的对账单是否真实,是否由交易经办人员以外的审核人员逐笔审核,保证账面与实际持有的证券相一致;

(15)营业部是否存在向客户融资或者融券的行为;

风险点范文篇8

一、工作目标

以推行“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范机制”为重点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为目标,按照个人岗位职责,针对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重要岗位,围绕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资金使用、项目批复、数据统计等环节,通过自查的方式,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同时,实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公开承诺制度,更好的推动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二、主要内容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查找“三类风险”、构筑“三道防线”,着力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一)查找“三类风险”1.查找思想道德风险。主要针对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较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实际、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乐,阳奉阴违、独断专行,以权谋私等方面进行查找。2.查找制度机制风险。针对未能根据自然资源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及要求,及时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对制度执行落实缺乏约束力和监督力,贯彻落实不到位,不能形成规范化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查找。3.查找岗位职责风险。针对不覆行“一岗双责”或覆职不到位、不作为、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或滥用职权、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等方面进行查找。(二)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通过查找“三类风险”,制定前期预防措施,并明确为具体工作任务,将预防腐败融入到实际工作、生活中,贯穿于各项工作流程,做到主动预防,最大限度降低腐败行为为发生可能性。2.第二道防线。通过建立内部监管措施和风险监控网络,及时发现问题,开展风险监控。3.第三道防线。通过排查风险点工作,提醒身处风险中的人员超前处置廉政风险,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化为腐败行为。

三、方法步骤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以年度为周期,分为计划阶段、执行阶段、考核阶段、修正阶段四个环节。(一)计划阶段。主要任务是查找风险点和制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施细则》。主要工作有:1.成立组织机构。结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成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具体负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租住实施、督察指导个考核、估计、建档工作。2.开展宣传动员。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廉政风险意识,认真查找风险点。采取专题培训、重点辅导、交流研讨等方式,加强对领导小组成员培训指导,熟悉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要求,重点掌握查找风险点原则和方法。3.查找风险点。紧紧抓住查找风险点这个关键环节,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要岗位,采取自己查、群众提、互相找、领导点、组织审等方法,找全找准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出现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想结合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照“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班子成员存在的风险点。4.制定防范措施。按照查找出的风险点情况,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有效管用措施,做到岗位职责明确、廉政风险清楚、防范措施得力,确保风险防范措施扎实、有力、到位,使每一个岗位都及时受到提醒教育和监督制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事求是针对到具体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5.汇总、公式和上报。将各个工作岗位查找的风险点个防范措施进行分类汇总,经党组联席会议审核、公示后,连同《实施细则》一起上报县纪委(监察局)备审。(二)执行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照《实施细则》,认真落实风险防范各项措施。主要工作有:1.前期预防。前期预防措施是针对风险点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主要是立足于预防风险和保护干部,注重事前防范,综合运用廉政教育、谈心活动、人文关怀、听证质询、办事公开、权利制衡、公开承诺、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等措施,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主动性和监督制约机制有效性,达到关口前移和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目的。2.中期监控。在前期预防措施基础上,通过信息监测(包括述职述廉、民主测评)、信访举报、邮箱举报、网络举报、行政投诉、电子监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定期自查和专项检查、抽查等手段,构建风险监控网络,一便采取相应的后期处置办法,避免问题扩大化、严重化。3.后期处置。后期处置办法是针对中期监控发现问题,视情节严重程度不同,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实施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措施,及时纠正失误偏差,堵塞漏洞,避免廉政风险演化违纪违法行为。(三)考核阶段。主要任务是对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质量考核。主要工作有:1.定期自查。按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标准,每季度进行一次自查小结,每半年一次自查总结,并形成自查总结报告,报县纪委(监察局)。并建立完备的档案。2.阶段性检查抽查。迎接县纪委(监察局)阶段性的对我乡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及年度量化考核和评估。(四)修正阶段。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风险防范工作。主要工作有:1.根据考核结果,总结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经验,修正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措施。2.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内部管理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出现问题能修正、事后考核有依据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风险点范文篇9

关键词:腐败预警风险监督防控

通过对腐败的萌发环境的分析以及对腐败事件产生的双向性的掌握,将腐败的本质定义为利用公共权力而谋取私人利益。基于对腐败本质的理解,将腐败行为归纳为行使国家管理公共职能的一部分官员,忽视法律法规的存在而采用的职权滥用,贪赃枉法,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行为。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架构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内涵、组织以及流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以预警为该体系的主要目标,通过对腐败各项流程的监督控制,从而得出易于腐败滋生的各项环节注意事项,加强该体系的预警功效。本文提出的腐败预警原理与方法主要从腐败预警的风险点与风险地图、腐败预警的原理、腐败预警的推断方法与警报设置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腐败预警的风险点与风险地图

基于腐败预警预控体系架构的分析,针对腐败预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展开研究。首先从腐败预警的风险点着手,以腐败预警流程细化的风险点描述作为突破口,从腐败的主体表现形式作为切入点,对腐败滋生的双重诱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本文针对该体系的分析点进行展开分析,以风险点角色分析、风险点诱因分析、风险点意识分析、风险点风险分析为四条主线进行论述,据此形成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下的角色监督、诱因控制以及引导教育,达到腐败预警的风险点预警防治主旨。

1、腐败的主体表现形式

腐败的主体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部分官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人利益,其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概括总结为四个层面:侵吞占有国有财产,中饱私囊的腐败行为;在干部任免上,违背干部管理体制出现的用人腐败行为;借政府之名,利用公款消费的腐败行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巨大经济收益而损害国有资产的渎职腐败行为。

2、腐败滋生的双重诱因分析

腐败的产生必然有双重诱因,官员作为腐败主控因素,其自身的思想意识成为能否接受非常规途径的经济收益的关键;而企业以及个人为寻求自身的发展,对领导官员进行贿赂的行为,构成了腐败发生的从控因素,企业以及个人在腐败产生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腐败滋生的双重诱因的催动下,腐败的双方以自身获利为最终价值取向,置社会发展与自身责任于不顾,进行腐败行为。此种现象的发生将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与安定,腐败现象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鉴于此,腐败预警的重要性得到凸显,预警腐败更成为了社会的关注要点。

3、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制定

在对腐败的主体表现形式以及腐败双重诱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腐败预警预控体系制定腐败过程中形成的风险点,即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编制的关注指标统计数据。腐败产生的诸多关键点中,官员自身的思想意识作为主控因素,其对腐败的危机的认识程度将成为腐败发生概率的主导因素,官员自身的这种腐败危机意识也成为预警体系中的重点关注方向,从而在腐败预警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预警体制。以官员自身思想意识层面为主控导向因素的分析基础上,着重关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集中于行业企业以及个人,这其中包含多种以官员工作流程导致其各项权益有增减可能的群体机构,这些群体机构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而采用贿赂官员的违法行径,从而达到其获取最大经济收益的目的。群众作为腐败现象的另一重要群体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群众的监督意识也将成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又一风险点,群众对于腐败的监督意识薄弱将直接导致腐败发生的几率陡增。而社会导向也将成为该体系的风险点,社会舆论针对腐败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其导向作用将紧密关系到社会中各个群体对于腐败的认识,从而其成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地图如图1所示。

二、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分析

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腐败滋生的过程中,在政府、行业、官员、群众四类群体中得到充足地体现。在腐败预警的风险点描述中,针对腐败预警的风险点,突出反应了腐败的表现形式,对腐败滋生的双重诱因进行了详尽分析以及制定腐败预警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腐败预警的风险点角色、风险点诱因、风险点意识以及风险点风险四个层面进行剖析,以便对腐败预警的风险点获取更深入的了解。

1、风险点角色分析

腐败预警的风险点着重体现在四部分群体身上,在以社会导向作用为主要干扰因素的基础上,政府、官员、群众、行业都囊括在腐败预警的风险点中。以群众为例的分析过程中,社会的导向将会引起政府的充分重视,从而针对官员腐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健全现有的工作规章流程,从而抑制官员在工作环节中腐败事件的发生;在社会的导向作用下,官员对于腐败的自我危机意识也将得到增强,针对腐败预警的意识将充分结合预警体系提供的正面引导与反面教育,从而达到其自身抵制腐败的初衷;行业作为另一部分特殊群体,社会导向针对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舆论的支持下,官员自我防护意识得到提高,而行业在舆论的强烈报道下,更加提高了对于腐败的认识,从而在社会导向的作用下,将腐败事件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达到预警预控体系的本质目的。

政府作为腐败预警预控的主体参与者,将其列入腐败预警的风险点的主要因素在于政府对于腐败的惩治力度以及调查指数,并不断完善现有规章制度。而官员在腐败层面上则成为了主控因素,政府对于官员的正面引导以及反面教育将作为影响腐败主控因素的第一道防线,政府在加大惩治力度的基础上,以指标数据的监督作为惩治腐败的另一技术方法,此举将充分抑制腐败主控因素的发生,而政府对从控因素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小觑,行业在政府的监督下将进入正常的竞争轨道,对于违规行业将严惩,此举将对有违规竞争意向的行业产生腐败抵制影响,从而降低腐败事件的发生概率,达到防止腐败,预警腐败的目的。

2、风险点诱因分析

腐败诱发因素作为腐败预警的重要分析对象,直接关系到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预警程度。行业作为一部分特殊群体及个人,其对腐败的诱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寻求群体或者私人利益,而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方法,针对主管官员进行贿赂加大自身获取经济收益、权益收益的筹码,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腐败发生的直接诱因。在腐败预警风险点诱发因素中,群众的监督意识亦是分析的对象,群众对于腐败的监督将对腐败形成遏制,然而这种监督意识的薄弱化将直接诱发腐败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在风险点诱发因素中,群众对于腐败的监督作用也同样成为腐败事件发生的催化剂。官员作为腐败发生的主控因素,其在诱发腐败的因素中担当从控角色,官员自身的思想意识以及对于腐败的危机意识将成为诱发腐败的从控因素。

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另一诱发因素为社会的导向作用,其与群众的监督意识以及官员的思想意识、腐败危机意识共同作为腐败预警的诱发因素,社会的导向在某一层面直接成为政府对于腐败行为的惩治决心的公众表态。在社会舆论的强力关注下,社会各部分群体将充分意识到腐败的危机性,从而达到不敢腐败的威慑力,再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技术方法引导各社会群体运用正当方法进行合理竞争以及正当经济获取。

3、风险点意识分析

腐败预警的风险点意识分析主要是集中于对腐败预警的监控责任部门,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架构中,针对腐败预警预控体系进行分析,初步形成了该体系的组织结构图,以防治部门、数据监控部门和惩治部门为主线进行腐败预警监控,在对腐败预警风险点的分析过程中,作为预警体系的监管部门同样成为了腐败预警的风险点。

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结构概况图中可以发现数据监控部门承担的主体工作为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而腐败事件受政府、官员、社会、群众、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指标数据的统计工作数据量庞大,如何协调多方干扰因素而进行腐败预警预控将依靠数据监控部门的群体决策,也需要数据监控部门制定科学的指标计算方法,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确定腐败警戒线,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预测方法进行腐败预警预控,从而实现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初衷。

4、风险点评测分析

在指标数据监控部门意识分析的基础上,风险点评测分析重点关注的是腐败评估、腐败预测、腐败警报三个方面,针对腐败的评测直接关系到政府官员以及政府的外在形象,评测体系的科学性以及精准度直接影响到一位官员的政绩以及其今后的政途发展,以此,作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指标数据统计部门,要将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的科学性作为首要评测条件,而且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下,将成立专职的保密部门进行数据维护、数据监控保护职能。在评测的过程中杜绝外来干扰因素的参与,也严格制止该体系内数据内容的外泄。

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主要是以客观指标体系以及主观指标体系为数据基础进行评测分析,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预警分析原则,对官员、群众、以及行业进行调查分析,形成反馈指标数据由数据监控部门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有诸多影响因素存在,风险点的评测分析是基于对指标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的考虑,将官员个人的实际工作情况为关键参考点,进行评测分析的数据在确保真实、完整的基础上,也要排除其他诸多外在因素而进行统计分析。在评测风险点上反复强调反馈结果的保密性,数据监控部门在预警预控体系中充当分析师的角色,而最后的腐败评估、腐败预测以及腐败警报均上报政府,政府在最后扮演着预警分析专家机构的角色,政府将针对预警结果展开调查,这其中涉及到的腐败预警信息将严格保密以免对社会、对官员产生负面影响,在确认风险信息后,将由惩治部门诉诸法律实施惩治。

三、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预警防治

1、腐败预警防治下的角色监督

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各类群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政府、官员、群众、行业以及社会五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了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主要人员构成,而在其中也形成了腐败预警的风险点。在以社会导向突出政府治理腐败现象的决心后,政府在其中扮演着监督者以及惩治者的角色,而官员、群众、行业三类群体将成为主要的角色监督对象。群众的腐败监督意识关系到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主观指标体系以及社会的导向性,而在对行业群体进行分析后,得出其为腐败事件滋生的从控因素,腐败的主体在于官员自身。由此可见,在腐败预警的风险点层面,要加强腐败预警的角色监督作用,从而服务于腐败预警预控体系。

针对官员这一特殊群体,在对其进行客观指标评价的基础上,更要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以官员自身的评价、官员互评以及群众的主观评价作为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据,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对官员的腐败预警,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下的角色监督作用。政府在角色监督的预警措施下,应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以便形成社会导向下的政府惩治腐败威慑力,在具有惩治腐败威慑力的基础上,以便对边缘官员起到警示作用。

2、腐败预警防治下的诱因控制

腐败预警预控的风险点诱因分析主要集中于行业的腐败促发诱因、群众对腐败的监督意识和官员自身的腐败危机意识三个方面,基于对行业的腐败诱发因素的分析,以此类特殊行业群体为例进行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下的诱因控制。

在以行业诱因为主控因素构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下进行诱因控制分析,应紧密联系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的参与群体,以行业、官员、群众三者的联系为分析基础,腐败预警的风险点诱因控制主要针对对象为行业,通过对行业进行正确引导、教育,并加大行贿的惩治力度,从而形成腐败预警预控防治的反面教育功效,遏制其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严格抵制腐败事件的发生。社会舆论作为政府惩治腐败工作的导向表态,直接关系到群众、官员、行业对腐败的认识,可以说政府对腐败的惩治决心以及惩治力度直接关系到腐败发生的诱因,在监督机制健全的条件下,官员与行业二者之间构成的腐败链将会受到预警预控体系的遏制,而群众在社会导向的作用下,将会形成群众监督意识提高,群众将认识到自身是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对腐败的监控力度,遏制腐败的诱发因素,进而降低腐败事件的发生概率。

3、腐败预警防治下的引导教育

腐败预警预控的引导教育主要以防治部门为前期防治监督核心,而在中期阶段,指标数据监控部门担任监督核心的重任。通过对官员的引导帮扶,形成符合预警体系的防治功能,并在中期阶段,以指标数据为腐败分析依据,通过科学计算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腐败预测、腐败评估以及腐败警报处理。腐败预警的引导教育防控机制在中期阶段主要体现在针对腐败评估结果进行方案制定,对腐败滋生的关键点进行针对性引导教育,突出腐败滋生关键点以及特殊官员群体,形成帮扶机制,阻碍腐败思想的进一步发散,以此达到预警监控的目的。利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警戒线设置,在科学分析指标时将采用神经网络、多元回归分析等多重预测方法相结合的预测原则,从而腐败预警预控的精准度得到保证,据此针对腐败事件进行预测,将实现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宗旨,再由政府进行引导教育,降低腐败事件发生的概率。

腐败行为置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于不顾,严重扰乱、破坏了社会风气。本文在对腐败形成环境的分析过程中,通过将腐败滋生流程细节化处理的分析方法,并从腐败产生的外界社会因素以及腐败产生的内在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腐败事件的剖析,形成符合当今社会的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以形成腐败预警预控的初衷,以期望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宣国强:构建反腐败预警系统[J].理论建设,2007(5).

[2]胡华夏:企业成熟期生存风险的预警预控管理[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22).

[3]郭强华:公职人员腐败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工作视点,2007(7).

[4]王显:国有企业腐败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

[5]朱兆玲:地方财政风险的防范[J].理论月刊,2008(15).

[6]黄光远、张继坡:实施廉政风险预警与防范管理探索高校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

[7]陆亨伯、庄永达:论体育腐败预警系统的建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

[8]王殿安、姜志甫:构建企业内部廉政风险预控机制探析[J].供电企业管理,2009(1).

[9]高凤彦、赵建华:企业营销组织预警管理指标体系初探[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999(20).

风险点范文篇10

关键词腐败预警风险监督防控

通过对腐败的萌发环境的分析以及对腐败事件产生的双向性的掌握,将腐败的本质定义为利用公共权力而谋取私人利益。基于对腐败本质的理解,将腐败行为归纳为行使国家管理公共职能的一部分官员,忽视法律法规的存在而采用的职权滥用,贪赃枉法,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行为。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架构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内涵、组织以及流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以预警为该体系的主要目标,通过对腐败各项流程的监督控制,从而得出易于腐败滋生的各项环节注意事项,加强该体系的预警功效。本文提出的腐败预警原理与方法主要从腐败预警的风险点与风险地图、腐败预警的原理、腐败预警的推断方法与警报设置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腐败预警的风险点与风险地图

基于腐败预警预控体系架构的分析,针对腐败预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展开研究。首先从腐败预警的风险点着手,以腐败预警流程细化的风险点描述作为突破口,从腐败的主体表现形式作为切入点,对腐败滋生的双重诱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本文针对该体系的分析点进行展开分析,以风险点角色分析、风险点诱因分析、风险点意识分析、风险点风险分析为四条主线进行论述,据此形成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下的角色监督、诱因控制以及引导教育,达到腐败预警的风险点预警防治主旨。

1、腐败的主体表现形式

腐败的主体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部分官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人利益,其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概括总结为四个层面:侵吞占有国有财产,中饱私囊的腐败行为;在干部任免上,违背干部管理体制出现的用人腐败行为;借政府之名,利用公款消费的腐败行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巨大经济收益而损害国有资产的渎职腐败行为。

2、腐败滋生的双重诱因分析

腐败的产生必然有双重诱因,官员作为腐败主控因素,其自身的思想意识成为能否接受非常规途径的经济收益的关键;而企业以及个人为寻求自身的发展,对领导官员进行贿赂的行为,构成了腐败发生的从控因素,企业以及个人在腐败产生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腐败滋生的双重诱因的催动下,腐败的双方以自身获利为最终价值取向,置社会发展与自身责任于不顾,进行腐败行为。此种现象的发生将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与安定,腐败现象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鉴于此,腐败预警的重要性得到凸显,预警腐败更成为了社会的关注要点。

3、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制定

在对腐败的主体表现形式以及腐败双重诱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腐败预警预控体系制定腐败过程中形成的风险点,即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编制的关注指标统计数据。腐败产生的诸多关键点中,官员自身的思想意识作为主控因素,其对腐败的危机的认识程度将成为腐败发生概率的主导因素,官员自身的这种腐败危机意识也成为预警体系中的重点关注方向,从而在腐败预警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预警体制。以官员自身思想意识层面为主控导向因素的分析基础上,着重关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集中于行业企业以及个人,这其中包含多种以官员工作流程导致其各项权益有增减可能的群体机构,这些群体机构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而采用贿赂官员的违法行径,从而达到其获取最大经济收益的目的。群众作为腐败现象的另一重要群体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群众的监督意识也将成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又一风险点,群众对于腐败的监督意识薄弱将直接导致腐败发生的几率陡增。而社会导向也将成为该体系的风险点,社会舆论针对腐败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其导向作用将紧密关系到社会中各个群体对于腐败的认识,从而其成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

腐败预警风险点

诱因分析

角色分析

意识分析

评测分析

腐败的主体表现形式

腐败双重诱因分析

角色监督

诱因控制

引导教育

二、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分析

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腐败滋生的过程中,在政府、行业、官员、群众四类群体中得到充足地体现。在腐败预警的风险点描述中,针对腐败预警的风险点,突出反应了腐败的表现形式,对腐败滋生的双重诱因进行了详尽分析以及制定腐败预警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腐败预警的风险点角色、风险点诱因、风险点意识以及风险点风险四个层面进行剖析,以便对腐败预警的风险点获取更深入的了解。

1、风险点角色分析

腐败预警的风险点着重体现在四部分群体身上,在以社会导向作用为主要干扰因素的基础上,政府、官员、群众、行业都囊括在腐败预警的风险点中。以群众为例的分析过程中,社会的导向将会引起政府的充分重视,从而针对官员腐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健全现有的工作规章流程,从而抑制官员在工作环节中腐败事件的发生;在社会的导向作用下,官员对于腐败的自我危机意识也将得到增强,针对腐败预警的意识将充分结合预警体系提供的正面引导与反面教育,从而达到其自身抵制腐败的初衷;行业作为另一部分特殊群体,社会导向针对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舆论的支持下,官员自我防护意识得到提高,而行业在舆论的强烈报道下,更加提高了对于腐败的认识,从而在社会导向的作用下,将腐败事件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达到预警预控体系的本质目的。

政府作为腐败预警预控的主体参与者,将其列入腐败预警的风险点的主要因素在于政府对于腐败的惩治力度以及调查指数,并不断完善现有规章制度。而官员在腐败层面上则成为了主控因素,政府对于官员的正面引导以及反面教育将作为影响腐败主控因素的第一道防线,政府在加大惩治力度的基础上,以指标数据的监督作为惩治腐败的另一技术方法,此举将充分抑制腐败主控因素的发生,而政府对从控因素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小觑,行业在政府的监督下将进入正常的竞争轨道,对于违规行业将严惩,此举将对有违规竞争意向的行业产生腐败抵制影响,从而降低腐败事件的发生概率,达到防止腐败,预警腐败的目的。

2、风险点诱因分析

腐败诱发因素作为腐败预警的重要分析对象,直接关系到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预警程度。行业作为一部分特殊群体及个人,其对腐败的诱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寻求群体或者私人利益,而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方法,针对主管官员进行贿赂加大自身获取经济收益、权益收益的筹码,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腐败发生的直接诱因。在腐败预警风险点诱发因素中,群众的监督意识亦是分析的对象,群众对于腐败的监督将对腐败形成遏制,然而这种监督意识的薄弱化将直接诱发腐败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在风险点诱发因素中,群众对于腐败的监督作用也同样成为腐败事件发生的催化剂。官员作为腐败发生的主控因素,其在诱发腐败的因素中担当从控角色,官员自身的思想意识以及对于腐败的危机意识将成为诱发腐败的从控因素。

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另一诱发因素为社会的导向作用,其与群众的监督意识以及官员的思想意识、腐败危机意识共同作为腐败预警的诱发因素,社会的导向在某一层面直接成为政府对于腐败行为的惩治决心的公众表态。在社会舆论的强力关注下,社会各部分群体将充分意识到腐败的危机性,从而达到不敢腐败的威慑力,再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技术方法引导各社会群体运用正当方法进行合理竞争以及正当经济获取。

3、风险点意识分析

腐败预警的风险点意识分析主要是集中于对腐败预警的监控责任部门,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架构中,针对腐败预警预控体系进行分析,初步形成了该体系的组织结构图,以防治部门、数据监控部门和惩治部门为主线进行腐败预警监控,在对腐败预警风险点的分析过程中,作为预警体系的监管部门同样成为了腐败预警的风险点。

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结构概况图中可以发现数据监控部门承担的主体工作为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而腐败事件受政府、官员、社会、群众、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指标数据的统计工作数据量庞大,如何协调多方干扰因素而进行腐败预警预控将依靠数据监控部门的群体决策,也需要数据监控部门制定科学的指标计算方法,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确定腐败警戒线,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预测方法进行腐败预警预控,从而实现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初衷。

4、风险点评测分析

在指标数据监控部门意识分析的基础上,风险点评测分析重点关注的是腐败评估、腐败预测、腐败警报三个方面,针对腐败的评测直接关系到政府官员以及政府的外在形象,评测体系的科学性以及精准度直接影响到一位官员的政绩以及其今后的政途发展,以此,作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指标数据统计部门,要将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的科学性作为首要评测条件,而且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下,将成立专职的保密部门进行数据维护、数据监控保护职能。在评测的过程中杜绝外来干扰因素的参与,也严格制止该体系内数据内容的外泄。

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主要是以客观指标体系以及主观指标体系为数据基础进行评测分析,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预警分析原则,对官员、群众、以及行业进行调查分析,形成反馈指标数据由数据监控部门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有诸多影响因素存在,风险点的评测分析是基于对指标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的考虑,将官员个人的实际工作情况为关键参考点,进行评测分析的数据在确保真实、完整的基础上,也要排除其他诸多外在因素而进行统计分析。在评测风险点上反复强调反馈结果的保密性,数据监控部门在预警预控体系中充当分析师的角色,而最后的腐败评估、腐败预测以及腐败警报均上报政府,政府在最后扮演着预警分析专家机构的角色,政府将针对预警结果展开调查,这其中涉及到的腐败预警信息将严格保密以免对社会、对官员产生负面影响,在确认风险信息后,将由惩治部门诉诸法律实施惩治。

三、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预警防治

1、腐败预警防治下的角色监督

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各类群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政府、官员、群众、行业以及社会五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了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主要人员构成,而在其中也形成了腐败预警的风险点。在以社会导向突出政府治理腐败现象的决心后,政府在其中扮演着监督者以及惩治者的角色,而官员、群众、行业三类群体将成为主要的角色监督对象。群众的腐败监督意识关系到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主观指标体系以及社会的导向性,而在对行业群体进行分析后,得出其为腐败事件滋生的从控因素,腐败的主体在于官员自身。由此可见,在腐败预警的风险点层面,要加强腐败预警的角色监督作用,从而服务于腐败预警预控体系。

针对官员这一特殊群体,在对其进行客观指标评价的基础上,更要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以官员自身的评价、官员互评以及群众的主观评价作为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据,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对官员的腐败预警,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下的角色监督作用。政府在角色监督的预警措施下,应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以便形成社会导向下的政府惩治腐败威慑力,在具有惩治腐败威慑力的基础上,以便对边缘官员起到警示作用。

2、腐败预警防治下的诱因控制

腐败预警预控的风险点诱因分析主要集中于行业的腐败促发诱因、群众对腐败的监督意识和官员自身的腐败危机意识三个方面,基于对行业的腐败诱发因素的分析,以此类特殊行业群体为例进行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下的诱因控制。

在以行业诱因为主控因素构建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下进行诱因控制分析,应紧密联系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的参与群体,以行业、官员、群众三者的联系为分析基础,腐败预警的风险点诱因控制主要针对对象为行业,通过对行业进行正确引导、教育,并加大行贿的惩治力度,从而形成腐败预警预控防治的反面教育功效,遏制其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严格抵制腐败事件的发生。社会舆论作为政府惩治腐败工作的导向表态,直接关系到群众、官员、行业对腐败的认识,可以说政府对腐败的惩治决心以及惩治力度直接关系到腐败发生的诱因,在监督机制健全的条件下,官员与行业二者之间构成的腐败链将会受到预警预控体系的遏制,而群众在社会导向的作用下,将会形成群众监督意识提高,群众将认识到自身是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中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对腐败的监控力度,遏制腐败的诱发因素,进而降低腐败事件的发生概率。

3、腐败预警防治下的引导教育

腐败预警预控的引导教育主要以防治部门为前期防治监督核心,而在中期阶段,指标数据监控部门担任监督核心的重任。通过对官员的引导帮扶,形成符合预警体系的防治功能,并在中期阶段,以指标数据为腐败分析依据,通过科学计算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腐败预测、腐败评估以及腐败警报处理。腐败预警的引导教育防控机制在中期阶段主要体现在针对腐败评估结果进行方案制定,对腐败滋生的关键点进行针对性引导教育,突出腐败滋生关键点以及特殊官员群体,形成帮扶机制,阻碍腐败思想的进一步发散,以此达到预警监控的目的。利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警戒线设置,在科学分析指标时将采用神经网络、多元回归分析等多重预测方法相结合的预测原则,从而腐败预警预控的精准度得到保证,据此针对腐败事件进行预测,将实现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宗旨,再由政府进行引导教育,降低腐败事件发生的概率。

四、结束语

腐败行为置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于不顾,严重扰乱、破坏了社会风气。本文在对腐败形成环境的分析过程中,通过将腐败滋生流程细节化处理的分析方法,并从腐败产生的外界社会因素以及腐败产生的内在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腐败事件的剖析,形成符合当今社会的腐败预警预控体系,以形成腐败预警预控的初衷,以期望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宣国强:构建反腐败预警系统[J].理论建设,2007(5).

[2]胡华夏:企业成熟期生存风险的预警预控管理[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22).

[3]郭强华:公职人员腐败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工作视点,2007(7).

[4]王显:国有企业腐败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

[5]朱兆玲:地方财政风险的防范[J].理论月刊,2008(15).

[6]黄光远、张继坡:实施廉政风险预警与防范管理探索高校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

[7]陆亨伯、庄永达:论体育腐败预警系统的建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

[8]王殿安、姜志甫:构建企业内部廉政风险预控机制探析[J].供电企业管理,2009(1).

[9]高凤彦、赵建华:企业营销组织预警管理指标体系初探[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9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