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外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3:45:13

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范文篇1

[论文摘要]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国际合作和协调。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重视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的特点,要重视处理其中的中国多边外交重要关系。

多边外交古已有之,但近年才日益得到重视。这与当前全球化速度加快,全球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分不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多边外交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而且形式与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多样。

一、多边外交的基本内涵

关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对而言,下列定义比较科学,即: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协调。

多边外交的实践古已有之。有学者认为,距今约2800年的中国春秋时代,东周列国的霸主“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既是中国古代的首脑外交,也是中国古代的多边外交实例。但也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可以追溯到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当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体系。但是,直到冷战结束后其在国际关系中的独特作用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首先,相对于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具有更高的公开性。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正是由于多边外交的这一特点,小国、弱国对多边外交都比较积极。

其次,多边外交之所以是多边的,正是在于它能够包容各方的政策追求。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往往是着眼于一种更长远,更有深度的国家间的合作,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虑,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因此,多边合作有助于减少摩擦和冲突,有助于促进国家间关系的良性互动。

二、中国对多边外交的参与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澳工会代表会议,是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1954年4月,我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应邀参加的政府间多边国际会议。但是,由于受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力的影响,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越来越多地加入了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抽象谈论原则和旁观多于实际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使一些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例如环境问题、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这些问题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解决的,必须进行全球性的合作。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多边外交方得以开展并逐渐活跃起来。1981年中国投票支持延长联合国在塞浦路斯的维和期限,从而改变了过去把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视为干涉他国内政的立场。1986年,中国开始交纳有关维和行动的摊款。1986年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P384)到1990年中国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已多达172项。

冷战结束后,中国更加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多边外交日趋活跃。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朝核六方会谈等就是中国推动多边外交的创造性实践。

三、中国多边外交的基本特点

第一,维护国家主权。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危及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所决定的。因此,维护国家主权意识必然是我国多边外交的一个特点。冷战后的国际形势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尊重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绝没有过时。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多边合作的基础和促进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一再挫败西方国家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针对中国的提案,成功地挫败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及其他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组织的图谋,从而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第二,重视经济外交。其一,从国际环境来看,冷战后的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进行多国经济合作,建立平等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各国在对外交往时越来越重视经济问题,中国不可能例外。中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在国际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其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经济建设作为本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国富民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外交都必须为这一目标服务,也就是说中国的外交任务就在于为本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多边外交将经济问题置于重要位置正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

第三,涉及领域多样化。近年来,中国多边外交活动的内容扩大到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在安全领域,中国支持在平等参与、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先后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亚洲相互协作与建立信任措施会议、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北亚合作对话会等多边安全对话合作进程;在全球问题方面,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组织的旨在讨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难民、跨国犯罪、恐怖主义、人权、反腐败等重大国际问题的各种会议;在经济合作方面,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是中国多边外交着力最多的内容。中国进行多边外交活动的对象各异,囊括各类国际性和区域性的政府间和非政府的组织与论坛,各种多国间的活动等,且活动涉及面日益宽泛。

第四,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有着极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特别重视和注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合作与支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针对当前存在着的不合理、不公正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中国坚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坚决主张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安全对话和国际经济合作。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也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四、中国多边外交中重要的五对关系

第一,国家利益与国际义务的关系。我们不能仅仅把国际组织当作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同时,也应该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上各地区和各种问题与我国国家利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更多地关注国际事务,在分清主次和力所能及范围内多尽一点国际义务,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利益。

第二,我国与发达国家和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多边外交活动中,既要考虑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又要考虑到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们应避免与发达国家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加强经济合作和共同对付相关威胁。对于那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较大的问题,我国应旗帜鲜明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主持正义,支持它们的合理要求。

第三,我国与全球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的关系。联合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有权威性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自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联合国的作用,而且我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程度不断扩大和深化。但同时我国还必须重视和关注地区性组织特别是我国周边地区的区域组织,如建立东亚经济贸易区或亚洲货币基金以及东亚或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等。这些区域性组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安全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第四,我国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关系。近年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对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参与,但对非政府国际组织重视不够。这里应注意解决几个认识问题,一是关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性质问题。它们之中除了少数背景十分复杂或具有反华倾向之外,多数总体而言是进步的或相对公正的。例如,由100多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组成的裁军组织,历来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二是受传统外交思想的影响,把外交看成只有外交官可以参与的事,对于来自非外交官的学术界等其他各界人士参与外交活动总是不太放手。事实上,只要给专家学者提供参与多边外交的锻炼机会,某些不足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第五,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些问题从眼前看与我国利害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从长远看,这些问题和主张恰恰可能损害我国或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对待多边外交中各方提出的问题、主张和提案,要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个方面去深人研究和考虑,不要仅凭眼前与我国利害关系程度轻易决定对策。

结语

作为和平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在充分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多地承担起国际义务。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中国必须更加重视多边外交,通过这一方式对国际事务进行斡旋、沟通、协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缓和不利形势,增加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美国作为冷战后的惟一超级大国,其奉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仅使一度缓和的大国关系出现紧张,而且可能导致国际战略格局失衡。因此,面对美国的霸权行径,中国在力争维护中美战略关系稳定和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必须通过发展多边外交,广泛结交朋友,既为自身的良性发展,也为全球的战略稳定开辟新的活动空间。

中国多边外交是中国实践“和谐世界”理念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最佳例证。中国的多边外交,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包容的外交风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与其他国家一起,通过各种多边活动,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

(2)JohnGeraldRuggie.MultilateralismMatters:TheTheoryandPraxisofanInternationalForm(M).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3.

(3)约翰·鲁杰.多边主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多边外交范文篇2

[论文摘要]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国际合作和协调。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重视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的特点,要重视处理其中的中国多边外交重要关系。

多边外交古已有之,但近年才日益得到重视。这与当前全球化速度加快,全球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分不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多边外交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而且形式与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多样。

一、多边外交的基本内涵

关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对而言,下列定义比较科学,即: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协调。

多边外交的实践古已有之。有学者认为,距今约2800年的中国春秋时代,东周列国的霸主“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既是中国古代的首脑外交,也是中国古代的多边外交实例。但也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可以追溯到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当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体系。但是,直到冷战结束后其在国际关系中的独特作用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首先,相对于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具有更高的公开性。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正是由于多边外交的这一特点,小国、弱国对多边外交都比较积极。

其次,多边外交之所以是多边的,正是在于它能够包容各方的政策追求。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往往是着眼于一种更长远,更有深度的国家间的合作,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虑,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因此,多边合作有助于减少摩擦和冲突,有助于促进国家间关系的良性互动。

二、中国对多边外交的参与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澳工会代表会议,是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1954年4月,我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应邀参加的政府间多边国际会议。但是,由于受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力的影响,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越来越多地加入了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抽象谈论原则和旁观多于实际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使一些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例如环境问题、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这些问题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解决的,必须进行全球性的合作。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多边外交方得以开展并逐渐活跃起来。1981年中国投票支持延长联合国在塞浦路斯的维和期限,从而改变了过去把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视为干涉他国内政的立场。1986年,中国开始交纳有关维和行动的摊款。1986年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P384)到1990年中国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已多达172项。

冷战结束后,中国更加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多边外交日趋活跃。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朝核六方会谈等就是中国推动多边外交的创造性实践。

三、中国多边外交的基本特点

第一,维护国家主权。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危及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所决定的。因此,维护国家主权意识必然是我国多边外交的一个特点。冷战后的国际形势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尊重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绝没有过时。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多边合作的基础和促进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一再挫败西方国家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针对中国的提案,成功地挫败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及其他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组织的图谋,从而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第二,重视经济外交。其一,从国际环境来看,冷战后的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进行多国经济合作,建立平等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各国在对外交往时越来越重视经济问题,中国不可能例外。中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在国际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其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经济建设作为本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国富民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外交都必须为这一目标服务,也就是说中国的外交任务就在于为本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多边外交将经济问题置于重要位置正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

第三,涉及领域多样化。近年来,中国多边外交活动的内容扩大到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在安全领域,中国支持在平等参与、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先后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亚洲相互协作与建立信任措施会议、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北亚合作对话会等多边安全对话合作进程;在全球问题方面,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组织的旨在讨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难民、跨国犯罪、恐怖主义、人权、反腐败等重大国际问题的各种会议;在经济合作方面,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是中国多边外交着力最多的内容。中国进行多边外交活动的对象各异,囊括各类国际性和区域性的政府间和非政府的组织与论坛,各种多国间的活动等,且活动涉及面日益宽泛。

第四,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有着极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特别重视和注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合作与支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针对当前存在着的不合理、不公正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中国坚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坚决主张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安全对话和国际经济合作。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也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四、中国多边外交中重要的五对关系

第一,国家利益与国际义务的关系。我们不能仅仅把国际组织当作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同时,也应该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上各地区和各种问题与我国国家利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更多地关注国际事务,在分清主次和力所能及范围内多尽一点国际义务,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利益。

第二,我国与发达国家和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多边外交活动中,既要考虑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又要考虑到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们应避免与发达国家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加强经济合作和共同对付相关威胁。对于那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较大的问题,我国应旗帜鲜明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主持正义,支持它们的合理要求。

第三,我国与全球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的关系。联合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有权威性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自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联合国的作用,而且我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程度不断扩大和深化。但同时我国还必须重视和关注地区性组织特别是我国周边地区的区域组织,如建立东亚经济贸易区或亚洲货币基金以及东亚或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等。这些区域性组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安全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第四,我国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关系。近年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对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参与,但对非政府国际组织重视不够。这里应注意解决几个认识问题,一是关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性质问题。它们之中除了少数背景十分复杂或具有反华倾向之外,多数总体而言是进步的或相对公正的。例如,由100多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组成的裁军组织,历来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二是受传统外交思想的影响,把外交看成只有外交官可以参与的事,对于来自非外交官的学术界等其他各界人士参与外交活动总是不太放手。事实上,只要给专家学者提供参与多边外交的锻炼机会,某些不足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第五,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些问题从眼前看与我国利害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从长远看,这些问题和主张恰恰可能损害我国或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对待多边外交中各方提出的问题、主张和提案,要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个方面去深人研究和考虑,不要仅凭眼前与我国利害关系程度轻易决定对策。

结语

作为和平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在充分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多地承担起国际义务。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中国必须更加重视多边外交,通过这一方式对国际事务进行斡旋、沟通、协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缓和不利形势,增加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美国作为冷战后的惟一超级大国,其奉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仅使一度缓和的大国关系出现紧张,而且可能导致国际战略格局失衡。因此,面对美国的霸权行径,中国在力争维护中美战略关系稳定和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必须通过发展多边外交,广泛结交朋友,既为自身的良性发展,也为全球的战略稳定开辟新的活动空间。

中国多边外交是中国实践“和谐世界”理念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最佳例证。中国的多边外交,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包容的外交风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与其他国家一起,通过各种多边活动,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

(2)JohnGeraldRuggie.MultilateralismMatters:TheTheoryandPraxisofanInternationalForm(M).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3.

(3)约翰·鲁杰.多边主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多边外交范文篇3

[关键词]中国;多边;多边外交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中的大国,多边外交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多边外交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自古就有。二战以后,多边外交发展非常迅速。对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是指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体系进行的外交活动。它可以在政府间的层次上进行,也可以在非政府间的层次上进行”。也有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指两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多种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交往、协调的行为和方式”。还有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是指数个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合作”。从以上不同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多边外交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多边外交是与双边外交相对应的概念。其二,多边外交的行为主体在数量上必须超过两个。其三,多边外交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但是也包括其他各种行为主体。

二、中国多边外交的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多边外交的起步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的遏制政策,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联合国支持集团,使得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无法得到恢复。美国的敌视和孤立政策显然对中国开展多边外交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会议之外。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多边外交依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1949年11月,中国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这是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多边外交实践是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1954年4月至7月,为了解决朝鲜停战以后的遗留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在日内瓦召开了由五大国和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由朝鲜战争参战各方出席的关于朝鲜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在美国的阻挠下,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美国试图把谈判破裂的责任推给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五大国和老挝、柬埔寨、北越、南越出席了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美国对英国和法国谈判代表团施加压力,要求两国在谈判过程中提出令中国、越南和苏联无法接受的建议,意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谈判破裂。由于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外交活动,加上英法和美国在印支半岛的利益上有着很大区别,会议最终达成了日内瓦协议。日内瓦会议在中国多边外交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中国实现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次大突破”。

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的原则,使得会议避免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之中,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会场内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消除了很多亚非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改善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亚非会议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走向合作的一个分水岭,使得中阿关系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开启了中阿建交的大门”。会议期间,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巴基斯坦总理明确宣布,将不会参加任何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而在1954年9月,美国组建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其“主要矛头是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巴基斯坦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巴方的表态是对美国建立遏制中国的战略包围弧线的一个打击。

第二个时期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至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该决议的通过“纠正了联合国的一个重大失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很快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参加了联合国各主要机构的工作。但是,这时候中国对于联合国的作用认识得不够,仅仅把联合国视为一个发表意见的讲坛,对于联合国的一些工作采取了不支持的态度,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上的态度。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和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恢复或参与了很多国际组织的活动。但是受制于中国国内的政治因素,中国的多边外交实践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个时期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至1989年西方对华制裁。自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立之后,中国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中国不仅参加了裁军谈判委员会、人权委员会、各国议会联盟等国际政治组织,参加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和国际海关合作理事会等国际经济组织,还参加了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刑警组织等一些专门性国际组织。

第四个时期是1989年至今。1989年以后,在西方国家的制裁压力下,中国采取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对外交往更加理性务实。为了化解西方的压力,中国对多边外交更加重视,多边外交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明显加强。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分别是美国的70%、印度的80%、世界平均值的80%。截止到1996年,中国参加了51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同一时期,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的数字分别是63、87、71、64、62个。

三、中国多边外交的两个层次

关于多边外交的层次,学者们并未达成一致共识。一般来讲,多边外交应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战略性多边外交。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性多边外交。

在第一个层次,中国多边外交战略的正式出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强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有学者运用计量分析和语意分析的方法对1986-2005年共2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多边外交”的文字表述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是在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反映出多边外交在我国‘全方位’外交工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个研究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第二个层次,中国的多边外交实践越来越趋于制度化和机制化。中国参加了大量的、多领域的国际会议,同时也参加了全球性或者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此处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中国在其中的多边外交实践进行简略的论述。转1联合国。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参与联合国主要机构的活动,但是,中国的参与程度有限。在维和问题上,中国基于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对此长期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缴纳维和费用。按照联合国的规定,若一个会员国长期拖欠会费,则有可能被停止投票权。但是,由于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所以很难对中国采取这样的做法。为此,联合国大会专门通过决议,允许中国可以暂时拖欠。自1986年起,中国开始交纳维和行动摊款,同时一次缴清以前的全部拖欠款项。1989年,中国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裁军和军控问题上,中国态度积极务实。中国认为各国不论大小均应享有参加裁军谈判的平等权利,但超级大国对全面禁止、彻底销毁核武器与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现真正的裁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90年代,中国先后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条约,如《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中国一贯赞成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并对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支持。

2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立。成员国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而“上海五国”机制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以中国为一方和以俄、哈、吉、塔四国为另一方的关于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的谈判进程。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2002年6月7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规定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2004年,该组织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怖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其“成员国的合作正向着全方位和机制化的方向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一个突出成就,因为它是“第一个中国作为主要奠基人而发起的地区性合作组织”。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参与组建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最成功的多边外交实践。因为“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标志着在最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首次在‘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方向上处于十分有利的态势,并在中亚地区开始成为主导性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还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过去被动地加入现存的国际体系,开始转为主动地参与构建新的地区合作框架”。上海合作组织毕竟是一个存在时间尚短的国际组织。因而,有学者提醒,若要避免重蹈历史上许多国际组织迅速衰落的覆辙,必须从多方面“吸取教训”,“学习那些成功的多边组织的经验而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3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了广泛与密切的合作,多边外交相当活跃。这里以禁毒方面的合作作为说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形势相当严峻。为了更加有效地打击犯罪,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禁毒合作方面建立了多种卓有成效的多边合作模式。除了“东盟+中国”禁毒合作机制之外,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建立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MOU)。1993年10月,联大第48届禁毒特别会议期间,中国、缅甸、老挝、泰国和联合国禁毒署共同签署《禁毒谅解备忘录》。1995年5月,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及联合国禁毒署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次区域禁毒合作部长级会议(又称MOU高官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和《次区域禁毒行动计划》。2005年5月,在柬埔寨暹粒举行的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谅解备忘录(MOU)签约国高官会暨部长级会议。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联合国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代表等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新的《东亚次区域禁毒行动计划》和进一步加强本区域禁毒合作的《暹粒宣言》。其二,中老缅泰禁毒合作机制。2001年8月28日,中、老、缅、泰四国禁毒合作部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发表的《北京宣言》对四国在禁毒方面的合作发挥了指导作用。2002年1月16~18日,中、老、缅、泰四国禁毒合作工作会议在泰国清迈召开。四国一致决定,加强对湄公河这条黄金水道的防范和打击能力,完成对湄公河的联合考察。这是“中老缅泰禁毒合作机制”成员国联合进行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根据上述两次会议达成的共识,2003年7月,四国禁毒部门成功地实施了湄公河禁毒联合考察,收集了湄公河沿岸最新形势资讯,确认问题的高危地区,开展情报交流,评估缉毒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制定了加强各方合作、提高执法效能的具体工作建议和行动计划。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卓有成效的禁毒合作机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种植面积的减少、产量的下降和缉获数量的增加。然而,当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所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双方的禁毒合作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要的生产和消费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禁毒合作就会继续下去,并且将得到不断的深化。

4中国与东盟。通过与东盟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可以使得中国有效地在该地区推行其多边外交。中国除了与东盟建立“10+1”机制之外,还与东盟、日本、韩国开启了东亚区域合作的进程。“10+3”首脑非正式会晤机制的建立巧妙地避开了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某些障碍,促进了相关各国的合作,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东盟的第一个战略伙伴”。

5六方会谈。冷战结束以后,美朝关系开始恶化。美国怀疑朝鲜试图研制和开发核武器,因而对其施加强大外交压力,要求后者接受特别检查。朝鲜则进行军事动员,同时决定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了解决朝核危机,经过多方协商,“六方会谈”机制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正式运作。该机制的参与国家是美国、中国、朝鲜、俄罗斯、日本与韩国六个国家。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大力斡旋,积极推动,有力地促进了会谈的成功,使会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05年9月19日,第四轮六方会谈通过了共同声明。声明重申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部署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韩方重申其依据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不运入、不部署核武器的承诺,并确认在韩国领土上没有核武器。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应予遵守和落实。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并同意在适当时候讨论向朝提供轻水堆问题。六方承诺,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系;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

多边外交范文篇4

该文从如下四个方面阐述观点:

第一,“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的成型。

近五年来中国外交实践过程,可以说是胡温“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的酝酿与成型的过程。1985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奠定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出发点。而近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格局持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胡温审时度势,从“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出发,于2005年推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一战略的核心是谋求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间的“求同存异”。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它既是理想的,也是务实的。它既是“和平共处”原则在新形势下的延伸,更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和合”智慧。在十七大报告中,在阐述这一理念时,就提出“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些,与西方信奉实力第一,追求利益化最大化的现实主义外交,或者是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新保守主义”外交拉开了距离。可以说,“和谐世界”就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外交方略。

中国近年所上演的一场场外交大戏,都是“和谐世界”的理念下导演的。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美两大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有巨大差异的国家,在风风雨雨中,维系着战略伙伴关系,美方认可中国为“利益相关方”,标志双方关系走向稳定与成熟。中日关系成功走出小泉的阴影,在五年僵局后融冰回暖。中印两大巨人摒弃前嫌,重新握手。在解决朝核危机、达尔富尔问题中,中国外交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务实精神与圆融手法,均令世界耳目一新。

第二,“有所作为”外交策略的确认。

邓小平当年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策略,是基于对世界格局和中国国情国力的判断。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拥有的外交资源也空前丰富。中国大步走向世界,世界也期待中国作出与中国国力相匹配的贡献,一个中国“有所作为”的时代正在来临。

值得指出的是,“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并非是相互对立的。“韬光养晦”是要中国“不扛旗、不出头”,但并不意味着消极被动、无所作为。在十七大报告中,重申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在中国国力强大之际,“中国威胁论”花样翻新之际,有着针对意义。同时,胡也承诺“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

近年来,中国外交给世界的印象是更为积极,更为主动,大开大合,有虚有实。如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中非合作的展开,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与经贸区域合作的构建,都是“有所作为”的大手笔。

第三,“多边外交”格局的构建。

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多元或多极共存共赢的世界,而不是两极对立或单极独霸的世界。西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均认为只有单极的或两极的世界,才是一种达到稳定的结构。而从“和谐世界”的理念出发,必然认为一个多元世界,也能达成稳定与共荣。在此理念下,近年来,中国在维持中美关系的大框架下,多边出击,“周边外交”,“中俄外交”,“中欧外交”,“中非外交”,国际组织外交都搞得有声有色,给中国拓宽了外交空间,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的多元化进程。

第四,“民本外交”的展开。

全球化时代,世界走近中国,中国人也在走向世界。中国外交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发生极大变化。过去,中国外交带有浓重的“神秘”、“封闭”色彩。从“以民为本”的理念出发,在外交上就必然落足到“民本外交”和“公众外交”。从只看重事关国家利益的“高端事务”,到关注涉及中国公民、侨民等民间利益的“低端事务”。近年来,中国的外交行动中,经贸成份日益增多,领事保护与护侨力度正在加大。一个“以民为本”的大外交时代正在向中国走来。

多边外交范文篇5

[关键词]中国睦邻外交;成果;深化

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更加突出,总体趋于缓和的国际环境为中国稳定周边提供了良好机遇。中国的周边外交历来在整个中国外交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乃至国际地位的改善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历史表明,中国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经受住了考验,成为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睦邻外交政策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睦邻友好、亲仁善邻的民族传统美德。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周边外交,将“安定四邦”作为其指导原则,奠定了中国睦邻友好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首先针对周边国家提出的国际关系原则,构成了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的核心,已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此后,“求同存异”、“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主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同构成中国睦邻友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继续坚持睦邻外交政策,从周边人手,排除干扰,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制裁,与周边国家增强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使睦邻外交政策不断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与1997年十五大重申并发展了我国一贯坚持的睦邻外交政策,把坚持睦邻友好放在重要位置。十四大报告认为,我们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十五大报告坚持睦邻友好不改变,对中国与邻国之间存在的争议问题,着眼于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大局,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一时解决不了,暂时搁置,求同存异。进入21世纪,中国的周边政策更为全面和成熟。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外交政策;十七大报告则强调指出:“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这一方针继承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睦邻思想,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深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睦邻外交政策,为新世纪中国周边外交确定了方向。

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深入阐述,则集中体现在2003年10月总理《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演讲中,其中提出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则是现阶段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的集中表述,是对近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实践的经典总结,它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睦邻外交思想。

“睦邻”就是在政治上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互谅互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与周边国家共同构筑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坚持不论国家大小、贫富、强弱,各国应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中国与文莱、尼泊尔等国的关系与中俄、中日关系就是平等的;坚持不论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如何,各国都应互谅互信、互不干涉内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这一味则的成功实践。“富邻”就是经济上与周边国家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在双边与多边两个渠道,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深化利益交融,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安邻”就是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刷边环境,坚持通过对话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与争端。中国反对“霸权安全”与“同盟安全”,主张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基础,通过对话与合作实现共同安全。

新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周边复杂地缘环境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它的实施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有利于有力驳斥“中国威胁论”、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中国以周边为依托走向世界、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国际环境。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睦邻外交的丰硕成果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周边外交既有不少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中国一如既往地坚持睦邻外交政策,努力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与邻国的政治互信、经济交融、安全对话、人文交流等进一步加深,中国的睦邻外交取得了更为丰硕的成果。

1、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国家关系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朝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传统友好国家保持着持续友好;同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蒙古等国家的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并不断加深;同韩国、新加坡、文莱等一直未与之建交的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1992年中韩建交,标志着中国同周边国家全面建交;同绝大多数邻国,尤其是周边大国、地区集团确立了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如中俄确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日确定构筑面向21世纪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而目前又在努力发展战略互惠关系,中国与东盟确定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等等。

高层互访更加频繁。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领导人频频出访周边国家;与此同时,为数众多的周边国家领导人也前来中国访问,寻求改善和加强与华关系。2003年5月,主席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三次会晤;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使两国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签署的《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中,印度首次正式明确承认西藏是中国的领土,标志着中印关系进入新阶段。2004年6月,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7月,泰国和缅甸的总理来华访问。2005年4月,总理访问巴基斯坦、印度等国;7月,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访华并在北京与中国签署联合声明。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此举被称为中日关系的“破冰之旅”。2007年主席访俄,总理访问韩国和日本……频繁地走动、面对面地交谈,使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相互了解与信任不断加深。

边界问题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国已同绝大多数邻国签署了陆地边界划分条约,陆地疆界基本稳定。中国与哈萨克斯坦1782公里的边界线通过1994年《中哈边界协议》、1997年《中哈国界补充协定》、1998年《中哈国界第二补充协定》及2002年《中哈国界线勘界议定书》已全部解决;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于2004年签署《中吉国界线勘界议定书》,1096公里的边界划定已经完成;中国与塔吉克斯坦500公里的边界线于2002年通过签署《中塔国界的补充协定》已经解决;2004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的《中俄东段边界补充协定》使中俄之间4300多公里长的边界问题经过十余年的谈判终于解决;就连存在问题的中印东部边界,自1993年9月中印两国正式签署《关于在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以来,也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印边界局势比较稳定。海上疆界方面,2000年12月25日,中越正式签署《中越关于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和《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2004年6月30日,在经过批准后,两协定同时生效,至此,中越两国终于解决了在北部湾划界问题上双方长期存在的争议。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是中国与邻国的第一个海上划界协定,协定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中国希望通过和平协商和谈判解决与邻国存在的领土边界问题和边界地区各种纠纷的诚意,反映了中国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愿望”,“为中国与其他国家通过谈判划分海上边界线提供了可资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是中国与邻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又一重大成果。

2、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融不断深化

在夯实政治基础的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这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贸易额不断攀升,经济合作迅速展开。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在2002年分别达到1019.05亿、440.71亿、547.6亿美元,同90年代初期相比分别增长了6倍、7倍、11.5倍,2006年已分别升至2073亿、1343亿、1608亿美元。中国在东盟各国的贸易额已占该地区贸易额的60%以上,东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俄两国正式建交以来,经济交流不断加深,贸易额逐年上升:1992年双边贸易额仅为46亿美元,2000年升至80亿美元,至2006年突破300亿美元,经贸合作的扩大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额连续11年位居各个贸易伙伴国之首,虽然2004年日本降至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但双边贸易额仍高达1679亿美元,2006年更是高达2073亿美元,日本仍是中国大陆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美欧日市场需求难以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却呈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日韩等国的制造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加紧向中国转移生产和研发基地。中国对亚洲国家的投资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截止2006年,已有4万多家中国企业参与跨国经营,比如中巴瓜达尔港项目、中越太原钢铁厂等项目,这不仅给双方带来经济效益,也是中国同周边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例证。

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区域合作日益展开并取得积极进展。1997年12月,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0+3)举行,“10+3”合作进程启动,并确定双方领导人在每年“10+3”领导人会议期间定期以“10+1”形式举行会议;在2001年第5次中国一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10年计划全面启动;2003年1月开始进行实质性关税谈判,并达成“早期收获”重要减税协议;2004年启动第一批零关税计划;2005年7月1日,中国一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2002年和2005年,中国两次《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与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五国共同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中国积极参与亚洲的区域合作,为双边乃至多边经济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对话取得积极成果

安全问题是中国周边政策中的重要环节。中国以新安全观为理论基础,强调多边安全和综合安全,谋求共同发展,表现出新的特色和思维,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成功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双方之间的互信。

积极促成朝核会谈。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举行的中美朝三方会谈和中美朝韩俄日六方会谈,启动了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也维护了我国的根本利益。尽管六方会谈过程困难重重,但中国仍然不轻言放弃。2007年3月19日,经过中国和有关各方的积极努力,朝核问题第六轮会谈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进行外交努力的结果,从长远看,它有利于东北亚的安全稳定并最终有利于形成东北亚安全机制。而且朝核六方会谈取得了积极进展,7月14日,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对此进行“监督验证”,9月27日,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文件,人们有理由相信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最终实现。

积极倡导并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在1996年“上海五国机制”的基础上,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2001年6月14日的上海峰会上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成立了以不结盟、开放、不针对第三国为特征的上海合作组织,这是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探索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的有益尝试,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地区合作机制。2002年《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关于地区反恐机构的协定》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宣言》的签署,2003年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机制的建立及2004年1月15日其常设机构“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在北京的正式成立,说明这一区域合作组织在机制化、制度化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已经成为具有实质意义和有吸引力的地区安全组织。这一区域合作组织正在不断扩大,2004年接纳蒙古为准成员、2005年接纳印度、伊朗、巴基斯坦为准成员。“上海合作组织为反恐斗争建立了一个坚实的合作平台,为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对于区域内各国进一步增进了解与合作,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宁意义重大。”

对周边国家的军事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疆土海域和多个周边国家的军队频频举行不同内容的联合军事演习,从而使中国军事外交格外引人注目。2003年8月6日至12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军队举行“联合-2003”反恐演习,这是中国首次参加多边联合军事演习,也是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成员国军队首次举行的多边跨境联合反恐演习;2003年10月22日,中国和巴基斯坦海军在中国东海长江口水域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外国海军举行的首次联合演习。此后,中国和不同国家的不同内容的联合军事演习持续不断,尤其2007年8月的“和平使命-2007”反恐军事演习,对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意义重大。另外,中国与俄罗斯、朝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等国军队高级将领互访不断,进一步密切了相互关系,特别是印度国防部长、日本防卫厅长官访华以及在中俄国家年框架内的中俄军事交流,使中国同周边国家军事关系出现新局面。

4、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日益加强

在教育、文化、卫牛、体育、旅游等领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不断拓宽,民间交流与人员往来日益频繁。比如,中印两国于2005年4月在印度举行中国文化月;中缅两国于2005年6月在缅甸举行了中国文化月;中俄之间在1997年底成立中俄两国政府支持的国家间社会组织“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每年有数以百计的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到对方的高等院校接受不同门类和学科的教育和进修,双方各自在对方建立了文化中心,俄罗斯每年有80~90个文艺团体来华巡回演出,我国也有大体相当的文艺团组访俄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俄罗斯在中国成功举办“俄罗斯国家年”,2007年中国在俄罗斯成功举办“中国国家年”,这是中俄两国人文交流的集中表现。中国充分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与周边国家保持着程度不同的人文交流,在多领域的交往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总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筹建及“10+3”进程;率先与东盟确立建立自由贸易区;率先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巩固与东盟关系的政治法律基础;率先提出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拓展了东亚合作的范围和内涵;率先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了本地区各国合作的水平;与日韩协商,发表了第一份中日韩合作联合宣言……这些积极主动的措施,增进了中国与域内各国的相互信任,缓解了周边邻国对中国的疑虑,进一步树立了中国和平、进步、开放、合作的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也表明中国的睦邻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面临的问题

虽然中国的睦邻外交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海洋国土与资源的争夺。随着各国海权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蕴藏丰富资源的海洋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有关国家纷纷主张自己的海洋国土,海洋领土与资源的争夺在所难免。对中国而言,南中国海问题与钓鱼岛问题相对棘手,但我们可以“先不谈主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先不谈主权”绝不是不谈主权,而是要正确选择谈主权的时机。小平同志这一主张对于今天和今后有关争议问题的解决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睦邻外交政策,树立和平的国际形象,只有立场坚定而又策略得当才能有所进展。

边界争端。如前所述,在我国陆地疆界中,中印部分边界尚存纠纷,大部分海上疆界也尚未划定。对于边界纠纷,我们主张用和平的方法相互妥协达成协议;“在和平解决边界纠纷之前,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维持现状,使其不致影响正常的国家关系”。中印在划界遇到困难时保持两国边界和平现状的做法是明智的,中越北部湾协定对于中国与邻国之间海上边界争议的解决也是值得借鉴的。

安全机制不健全。上海合作组织为各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范例,但它却只是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对于亚洲来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安全合作机制保障彼此的安全对话。许多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需要临时启动合作对话程序才能进行协商。要改变现状,中国应和其他国家一起采取措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与扩大,推动亚洲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坚持以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和分歧。

多边外交范文篇6

【关键词】全球化主权碎片化外交议题扩展公共外交多边外交

Abstract:Globalizationisaobjectivelyandmultidimensionallyhistoricalcourse,andalsoaidenticalanddiversifiedunion.Contemporaryglobalizationisprofoundtodiplomacy,whichpromotestherevolutionofdiplomaticbody,diplomaticsubjectanddiplomaticmode.

KeyWords:Globalization;Fragmentizedsovereignty;Expansionofdiplomaticsubject;Publicdiplomacy;Multilateraldiplomacy

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时髦用语”(buzzword)。但是,全球化的许多基本问题都处在巨大的争议之中而难以达成共识,譬如全球化究竟是一种实际状态,还是一种意识形态或目标,全球化究竟始于何时,全球化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全球化是西方化、美国化吗?全球化是同质化还是异质化?正如罗伯特•基欧汉所言,全球化这一说法意在表明,人们普遍认识到世界政治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当然,这种模糊的说法也意味着,人们对这一变化的理解还是肤浅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对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作一理解和把握。

一、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全球化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发展进程。它是一个客观事实,是世界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对全球化作出一个最基本的描述:“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通过设立各种跨国合作机构,打破国界限制,在各个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致使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向着增加共同性、减少差异性的方向发展的进程”。衡量全球化在当今世界是否存在,并取得进展的最基本的依据应该是:第一,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合作是否增加,从而导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是否增强;第二,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是否感觉到他国发生的事变的影响以及对这种影响的敏感程度怎样;第三,跨国合作机构是否在迅速增加并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增强的作用,从这三个方面来衡量,全球化的确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客观存在,一个事实。

全球化是多维度的历史进程。基欧汉在论述全球化时指出,全球化和相互依赖都是多维现象。从分析层面上讲,可以将全球主义区分为经济全球主义、军事全球主义、环境全球主义、社会和文化全球主义。值得注意的是,他把政治全球主义列为社会全球主义的一个子集,甚至不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因为几乎所有形式的全球化都有政治意义。事实上,这些多维度的全球化的发生是有先有后、相互交织的。赫尔德在《全球大变革》中把全球化分为政治全球化、军事全球化、生产、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人口迁移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等。他指出,任何对全球化进程的一般性解释都必须认识到,全球化不是单一的状态,而是一个分化的、多面的进程。尽管二者在具体的划分上存在些许差别,但可以肯定的事实是,全球化是一个多维的客观历史进程。

全球化是同一化和多样化的统一。全球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或者说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一方面,全球化是一种单一化,它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的文明体系之间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某种趋同化。例如,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超越其欧洲起源时的原有形态而成为全球的抽象;传统的数代同堂的大家庭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被核心家庭所取代;民主政治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政治追求,对人的尊重、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已经成为普遍的政治价值,而专制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但是另一方面,与上述单一化过程相伴的则是特殊化和多样化。市场经济虽然成为世界的抽象,但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却极不相同,其差异并不见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缩小。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极不同于英美的自由放任经济;东亚的市场经济则由于其严重的政府干预而又有别于其他的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也一样,日本和韩国实行的是代议民主,但若严格按照英美的标准来衡量,则很难说是真正的民主。世界上找不出两个政治制度完全相同的国家,虽然它们都属于民主国家,都奉行主权在民的基本制度。

二、全球化对外交的深刻影响

全球化推动外交主体的革命。自17世纪近代主权国家体系诞生以来,国家一直是外交的主体,而且是作为一个理性、自私的整体单元在国际体系中交往和活动的。但是随着当代全球化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发生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和增加并日益活跃于国际舞台,二是作为外交主体的国家自身发生的变化。

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与增加是全球化时代外交的极其重要的变化。一战前大约只有50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和170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到1940年,这个数目分别增长到80和500个;而90年代初,全世界国际组织已经增至近5000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约300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约4600个。从活动范围来看,国际组织含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各个领域,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国际组织的活动。此外,从影响力方面来看,国际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了各国显示国力,扩大交往的重要途径;绿色和平组织的抗议行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同情和支持,其保护环境的主张已经成了一项基本的国际共识;尽管存在诸多缺陷,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地位仍然无可代替;而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已经富可敌国,甚至已经开始左右着一些小国政局的发展。这些都是外交发展中前所未有的新现象。

就国家自身而言,作为整体的国家主权日益碎片化。传统而言,国家主权是一个“黑箱子”,不管内部如何运作和“合力”形成过程如何,在管理国家外交事务和对外决策和行动时,最后总是发出同一个声

音,采取统一的行动,外部行为体在与之交往时也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只需要与作为国家整体利益代言人的官方代表来讨价还价即可。但是,全球化的发展却改变了这种情况。国家主权呈现“空心化”趋势,一方面在涉及国民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平和当地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上,国家政府的权力在逐步下放,另一方面,在涉及国际和平和安全、生态环境问题时,国家权力在逐渐上交。这种主权权力的空心化、碎片化趋势使国家不再是铁板一块,从而使外交行为变的日益复杂化、分散化,除官方外交外,各种利益集团也开始活跃于世界外交舞台并日益发挥重要影响。

全球化引起外交议题的革命。外交是时代的产物。传统外交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政治和军事问题的结盟、缔约和讨价还价。全球化和国际相互依赖的加深,使世界政治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复合相互依赖的世界政治模式。在这种情势之下,军事和政治问题在国际议事日程中的重要性逐步下降,一系列的政治前沿领域如经济、人权、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正在融入外交中来。其中最明显的是经济的介入和全球问题诸如环境、、恐怖主义、艾滋病等的挑战。巴斯顿认为,对外交冲击最大的是外交议程的持续扩大。现在外交官需要熟悉越来越广泛的领域,诸如通讯、离岸海运权、民用航空权、关税争端、民用航空协定和复杂多变的债务外交。

不仅如此,国家还面临着新的威胁,这些威胁要求各国在外交活动中协调一致,共同应对国际金融风险、保护全球环境、预防冲突、解决国际难民问题等。外交议事日程的扩展对组织结构提出了一些要求。例如,在1981年,美国经济和商务部的罗伯特•奥尔森写道:过去,国务院的高级职员几乎清一色是政治的;而后,商务部开始在成为主要国际议题的石油、货币、贸易等问题上,成为国务院的强有力竞争者。

尽管经济问题已经占据了外交政策的中心位置,外交议事日程的中心还是不断为新增加的领域所改变,如反恐问题等。外交议程的扩大和内政外交的模糊要求外交中的参与者有所变化。它要求企业家、个人、或者非正规的调停人在国际关系的非正规活动中扮演外交角色,如参与调停活动等。

由于外交议程的日益扩大,“在认识国际维和体系时,我们就像盲人摸象。……我们很容易曲解大象的真实特点。”为了了解外交的全貌,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对外交进行研究和分析,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路易斯•戴蒙提出的“多轨外交”。戴蒙认为,“多轨外交指的是,我们设计的反映维护和构筑国际和平行动中的不同行为的概念框架。”她认为,政府、非政府的或专业机构、商务活动、公民个人、研究、培训、教育、宗教、金融、通讯和媒体等都可以成为外交交流的重要渠道。路易斯•戴蒙的研究本身就反映了这些领域已经成了外交的战场,外交的内容已经接近无所不包的程度。国际问题国内化与国内问题国际化,使国际与国内事务的界限日益模糊化,几乎所有原本属于国家内政的事务都开始纳入了外交的议程。

全球化造成外交方式的革命。全球化使当代国际关系日益组织化经济全球化使地球上的空间距离相对缩小,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进一步加深,整个国际社会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由此进入一个相互依存的新时代。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国际规则、国际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深刻地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日益组织化。全球化也推动了人本主义和民主政治信念在全球的传播。在这一背景之下,个人、民众、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逐步突现。由此外交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动趋势。

多边外交范文篇7

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历史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以何种方式实现发展,对国际社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紧密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对国际战略和对外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成为我们党面临的迫切任务。

2004年以来,同志在国内外各种场合明确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2005年11月,主席访英期间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要义。同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坚定决心,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2006年8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在世界目光聚焦中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向世界明确宣示,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由此,我们不仅妥善地应对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的种种议论和猜测,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而且确立了中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这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以及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精髓可以归结为: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永远不称霸。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大国武力崛起旧模式的摒弃。纵观近代几百年来大国的兴衰史,大国崛起基本上走的都是一条通过武力和战争改变原先世界格局,从而建立新的霸权和国际秩序的道路。大国的武力崛起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中国的和平发展,开创了通过维护和利用国际和平环境来实现自身发展,又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各国共同繁荣的全新道路,开创了落后国家在追求人类文明进步中实现发展的全新局面。和平发展道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了历史潮流,表明中国是以发展谋和平,以合作促和平,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坚持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统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同时,中国的发展必须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思想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发展与和平的统一。作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既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的手段是和平的,我们不把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别国,也决不会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更不会通过掠夺来发展自己。中国坚持以和平方式发展,以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各国共同发展。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建设和谐社会到建设和谐世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拓展到国际事务领域,逐步形成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方针。2005年4月22日,主席在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构建和谐世界。7月1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将“建设发展与和谐的世界”确认为两国的共识。9月15日,主席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演讲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倡议各国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去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外事工作的重要目标,并就贯彻落实作出具体规划。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上建设和谐世界,十分清晰地表明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内政外交紧密联系的战略高度,科学认识世界深刻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善于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的宽广眼界和战略思维。与此同时,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始终是负责任大国的立场,展示了中国希望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平、繁荣、和谐世界的愿景。

建设和谐世界,反映了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的深刻变化。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各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面临着不少需要各国各地区共同应对的严峻挑战。建设和谐世界,把握住世界发展大势,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出发,倡导“互尊互鉴”、“开放包容”,从而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各国在共同合作中抓住共同机遇,共同应对挑战。

建设和谐世界,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和为贵”、“以和邦国”等思想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心世界,形成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和心理情感,成为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文化底蕴。

建设和谐世界,要抛弃冷战思维,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本着平等互信、和平共处的原则处理国与国关系。要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和争端;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注重消除其根源,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建设和谐世界,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各经济体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着能源市场价格高位波动、南北发展差距拉大、重大传染性疾病频发等共同问题,最有效的应对途径是加强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和各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和谐世界,要坚持开放包容。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世界的显著特点。推动不同文化和信仰相互交流,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有助于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活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人民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努力形成兼收并蓄、优势互补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一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一些积极变革表明,人类正步入建设和谐世界的机遇期;另一方面,当今世界还远不太平,也不够和谐,仍面临着不少矛盾与挑战。建立和谐世界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

建设和谐世界,关键要实现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积极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一方面,中国国内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必将对其他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另一方面,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加深互信,不断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正确处理大国关系。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大国关系分化组合,发生重大变化,各大国更加注重综合国力的竞争,大国之间协作多于摩擦。建设和谐世界,大国是关键。中国致力于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确立的各种伙伴关系,增进交流与互信,扩大共识与合作,减少矛盾与摩擦,保持高层和各级别的交往,加强和扩大各大国在反恐、防扩散、联合国改革、亚太事务、能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等重要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国同各大国关系的发展。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正确处理周边关系。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国家,边界情况复杂。周边地区一直是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有所作为的重点区域。建设和谐周边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首要任务,直接关系到国内和谐社会建设。要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同周边国家交流与合作的水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支持并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努力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对于区域外机制,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坚持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始终重视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发展中国家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要力量,南北差距是当今世界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状况需要尽快得以根本改善,发达国家理应为此负有重大责任,并拿出切实行动。南南合作是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此已经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和贡献。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郑重宣布,中国将通过增加援助、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等方式积极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前不久闭幕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了《北京峰会宣言》和《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两项纲领性文件,以务实有效的方式推动了中非和谐关系的发展,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成功实践。

多边外交范文篇8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谨对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东道国哈萨克斯坦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的感谢!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倡导建立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论坛,已逐步发展成为探讨亚洲安全和合作问题的重要论坛,成为不同文明展开对话、不同国家谋求共识的有益平台。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亚信进程。今后,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遵循亚信的宗旨和原则,支持亚信在维护亚洲地区安全、扩大区域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亚洲是一块充满多样性的大陆。今天的亚洲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办好亚洲的事情,必须依靠亚洲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团结协作。所有亚洲国家应该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为实现这一美好目标,我们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坚持互信协作,建立亚洲新型安全架构。我们应该尊重各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权利,尊重各国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利,尊重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平等发展的权利。

第二,坚持相互借鉴,促进各种文明共同繁荣。我们应该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鼓励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倡导各种文明相互包容、求同存异。

第三,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区域内外合作。我们应该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欧亚经济共同体、东盟、亚信等区域组织或机制内的合作,构筑密切的伙伴关系网络,加强优势互补,同时应该加强与区域外的合作和协调,扩大同相邻地区的对话和交流,为实现亚洲各国发展繁荣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四,坚持互利共赢,继续深化经济合作。我们应该发挥亚洲各国的经济互补性和潜力,积极开展能源、交通、金融、农业、通信、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扎实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女士们、先生们!

多边外交范文篇9

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历史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以何种方式实现发展,对国际社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紧密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对国际战略和对外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成为我们党面临的迫切任务。

2004年以来,同志在国内外各种场合明确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2005年11月,主席访英期间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要义。同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坚定决心,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2006年8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在世界目光聚焦中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向世界明确宣示,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由此,我们不仅妥善地应对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的种种议论和猜测,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而且确立了中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这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以及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精髓可以归结为: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永远不称霸。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大国武力崛起旧模式的摒弃。纵观近代几百年来大国的兴衰史,大国崛起基本上走的都是一条通过武力和战争改变原先世界格局,从而建立新的霸权和国际秩序的道路。大国的武力崛起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中国的和平发展,开创了通过维护和利用国际和平环境来实现自身发展,又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各国共同繁荣的全新道路,开创了落后国家在追求人类文明进步中实现发展的全新局面。和平发展道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了历史潮流,表明中国是以发展谋和平,以合作促和平,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坚持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统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同时,中国的发展必须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思想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发展与和平的统一。作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既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的手段是和平的,我们不把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别国,也决不会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更不会通过掠夺来发展自己。中国坚持以和平方式发展,以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各国共同发展。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建设和谐社会到建设和谐世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拓展到国际事务领域,逐步形成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方针。2005年4月22日,主席在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构建和谐世界。7月1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将“建设发展与和谐的世界”确认为两国的共识。9月15日,主席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演讲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倡议各国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去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外事工作的重要目标,并就贯彻落实作出具体规划。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上建设和谐世界,十分清晰地表明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内政外交紧密联系的战略高度,科学认识世界深刻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善于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的宽广眼界和战略思维。与此同时,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始终是负责任大国的立场,展示了中国希望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平、繁荣、和谐世界的愿景。

建设和谐世界,反映了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的深刻变化。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各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面临着不少需要各国各地区共同应对的严峻挑战。建设和谐世界,把握住世界发展大势,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出发,倡导“互尊互鉴”、“开放包容”,从而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各国在共同合作中抓住共同机遇,共同应对挑战。

建设和谐世界,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和为贵”、“以和邦国”等思想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心世界,形成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和心理情感,成为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文化底蕴。

建设和谐世界,要抛弃冷战思维,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本着平等互信、和平共处的原则处理国与国关系。要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和争端;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注重消除其根源,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建设和谐世界,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各经济体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着能源市场价格高位波动、南北发展差距拉大、重大传染性疾病频发等共同问题,最有效的应对途径是加强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和各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和谐世界,要坚持开放包容。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世界的显著特点。推动不同文化和信仰相互交流,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有助于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活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人民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努力形成兼收并蓄、优势互补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一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一些积极变革表明,人类正步入建设和谐世界的机遇期;另一方面,当今世界还远不太平,也不够和谐,仍面临着不少矛盾与挑战。建立和谐世界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

建设和谐世界,关键要实现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积极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一方面,中国国内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必将对其他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另一方面,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加深互信,不断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正确处理大国关系。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大国关系分化组合,发生重大变化,各大国更加注重综合国力的竞争,大国之间协作多于摩擦。建设和谐世界,大国是关键。中国致力于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确立的各种伙伴关系,增进交流与互信,扩大共识与合作,减少矛盾与摩擦,保持高层和各级别的交往,加强和扩大各大国在反恐、防扩散、联合国改革、亚太事务、能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等重要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国同各大国关系的发展。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正确处理周边关系。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国家,边界情况复杂。周边地区一直是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有所作为的重点区域。建设和谐周边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首要任务,直接关系到国内和谐社会建设。要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同周边国家交流与合作的水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支持并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努力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对于区域外机制,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坚持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始终重视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发展中国家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要力量,南北差距是当今世界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状况需要尽快得以根本改善,发达国家理应为此负有重大责任,并拿出切实行动。南南合作是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此已经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和贡献。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郑重宣布,中国将通过增加援助、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等方式积极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前不久闭幕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了《北京峰会宣言》和《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两项纲领性文件,以务实有效的方式推动了中非和谐关系的发展,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成功实践。

多边外交范文篇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广泛开展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有效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不同内涵的战略合作继续深化。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向前推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中日关系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并正处于改善和发展的新阶段。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与东盟的经贸联系和互信合作日渐增强,2006年与东盟首脑峰会首次在中国成功举行,成为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今年8月中旬,主席出访中亚国家并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对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稳定、构建和谐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印关系取得长足进步,两国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朝鲜、韩国、巴基斯坦、越南等邻国的关系进一步发展。

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南南合作不断深入。中非构建了“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2006年有非洲48国领导人和代表参加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三次峰会在北京召开,堪称中国外交史和中非关系史上的一大壮举;2004年中国—阿拉伯合作论坛成立;同拉美和加勒比各国多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

努力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不断扩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模和领域,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和参与多边安全合作,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全人类面临的新威胁新挑战方面做出了新贡献。我国还建设性地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主张通过和谈解决伊朗核问题,支持和参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为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提出“三方机制”和“双轨战略”等等。

我国对外工作最富创新意义的举措之一,是提出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