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0:36:13

电力设备

电力设备范文篇1

关键词:电力设备监造;规范化;信息化;应用

电力设备监造工作过程主要包含电力设备监造前期资料准备阶段、实施及总结阶段,不论对于何种阶段而言,其对应的操作标准和要求都有所差异,必须以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严格开展工作,预防生产中低于标准或不按技术要求生产的情况出现,如此一来才能确保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生产,为行业健康、稳定、长效的发展提供保障。对于行业企业而言,规章制度-客户修改第一版是必须存在的,而电力设备监造工作在产品生产中,更是需要规范化、信息化的应用为其质量提供保障。

1电力设备监造业务过程分析

电力设备监造工作过程主要包含电力设备监造准备阶段、实施及总结阶段。其中,电力设备监造资料准备阶段十分关键,主要是由监造大纲编制、监造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组建等工作构成。其中,监造组织机构通常包含总监、项目经理、驻场监造代表或项目专工等。设备监造等级的制定是以设备质保等级、规范等级、安全级别和设备制造厂管理水平、业主投资中设备所占比重为根据进行的。而在监造准备阶段中,质量保证体系检查这一项工作十分重要,主要负责对设备监造人员职责权限、问题处理程序的明确,而要想为监造计划的实施提供有效、可靠的保障,就必须针对各个责任人员明确设备监造环节的内容。设备监造实施阶段主要包含编制监造计划与协议、情况通报、过程记录和出厂验收等工作。在设备监造实施过程中,应以“提前策划、预防为主、重在过程、动态控制、持续纠偏”这一原则为根据严格控制过程,需有计划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地实施监造,注重预防工作,提前介入并控制重点及关键点内容,对问题产生的源头进行抑制,过程中对相关标准及技术要求,严格把关,如遇较严重问题应形成监理通知单进行下发,并督促改进及时闭环。设备监造总结阶段则是由监造评估与终止两个环节构成。监造总结阶段内容中,质量控制是十分关键且易被忽视的,应着重进行强调。在完成监造实施工作之后开展监造评估,收集并反馈顾客满意度评价,同时评估各个监造实施关键点的质量,检查所有的监理通知单是否都已经闭环,并形成负面清单。而监造终止则是在完成监造评估之后开展的,是对监造过程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全面性进行检查,同时也负责项目的监造总结。

2电力设备监造过程中规范化的应用分析

(1)专设监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针对电力设备监造工作业务过程而言,准备工作是该业务流程的基础,需予以高度重视,确保接下来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如此一来,电力设备监造工作业务需进行专门单位、部门的设置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确保监督与管理的高效性。该工作中需合理设置部门机构,以具体情况为根据对部门数量进行控制。此外,还需合理开展各部门人员的配置工作,预防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确保每个人员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借助自身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便能够更好的工作,为电力设备监造工作的顺利开展及设备的质量提供保障,为其顺利验收奠定基础。同时,应以电力设备具体安全等级为根据合理进行监造手段、技术的选择与实施,为整个流程提供规范性的保障。(2)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流程。要想使电力设备监造工作业务过程的运行得以实现规范化,健全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及完善的验收标准等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电力设备监造工作开展得以顺利、各个部门运转得以健康的重要保障。需以书面的形式对监造过程各个环节、工作流程进行规定,确保各个项目环节之间具备密切的联系,避免部门间工作出现脱节的问题。同时,还需明确工作流程,严格规范生产记录,完善违反工作纪律的惩罚措施,为产品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此外,还需分类管理各类文件及要求,针对部分存在保密性的文件、技术要点而言,需妥善保管。实施项目之前,齐全准备各类手续资料,并以要求为根据逐级进行审批,汇报行程,在上级部门给出批示同意后以提前熟悉相关标准及技术要求严格制造产品。该过程中,还需全面、严格把控产品制造质量与进度,实时掌握技术人员工作作业情况,以免产品质量因一时大意不按标准不按技术要求进行生产而不合格,不但导致资源浪费、成本消耗,甚至还会有无法挽回的重大影响出现。电力设备质量好坏与社会生活各方各面甚至国家安全都存在联系,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开展查验工作,问题一经发现必须立即进行处理。(3)落实方案制定,完善大纲编写。在产品制造前,应组织技术交流活动、项目讨论会议和质量宣贯会,在完成这类活动之后便形成了大致方向,相关纪要明确要求,随后仅需以此为基础制定项目方案,在方案中需将项目预算、进度计划明确。同时,还需认真整理、编写各类文件及工作大纲,如双方合同文件、技术项目协议书、ITP、质量承诺书、调试方案、生产技术分析、交货条款、工作报告单、质量相关评定标准、客户满意度调查表、验收细则和工作总结书等,尽量将每一个步骤与环节精确明确。针对可能出现在作业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预测方案及解决措施的制定。在落实这类工作的前提下,为产品生产的顺利开展及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4)严格遵循要求,严格规范操作。针对特殊工种、特殊岗位人员而言,不但要求项目经验丰富,同时在上岗时必须持有相关证件(如:焊工证、金属探伤证等),以便在生产过程中有问题出现时可沉着、冷静地应对。同时,需将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深入每位员工内心,通过安全、质量的时刻提醒,便于激发他们的警惕性。在完成项目后,产品验收工作需及时开展,同时总结该阶段的工作情况,累积经验。此外,在该阶段中,针对每位工作人员做出的工作成果,相关部门还需予以一定的评估、鼓励,通过调查他们的工作表现,予以公正评价,以便对工作的开展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电子设备监造工作业务流程规范化的提升。

3电力设备监造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分析

针对电力设备监造工作业务过程,在实现规范化的基础上,也需进行信息化建设,通过电力设备监造业务公共信息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加强对设备监造工作业务管理、质量及进度和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规范设备监造质量,最终以管理控制效率、效益提升幅度为根据对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进行检验。在电力设备业务监造规范化研究成果的信息化具体应用中,以下几个问题是必须予以充分关注的。(1)建立健全信息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要想实现电力监造业务规范化研究成果的信息化应用,就必须建立健全各类辅助系统,如信息系统、信息平台和身份证认证系统等,并且这些基础配套设施必须要以监造业务信息化应用功能的扩展和发展为目标合理选择应用环境、工具,如此一来也可有效地推动监造工作业务可持续规范化发展。(2)构建网络基础设施。电力设备监造过程中,存在与驻厂监造相关联的环节,故而要想实现电力设备监造业务工作信息平台的推广与完善及信息化建设,就必须积极构建、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对于电力设备监造业务公共信息系统或平台而言,网络基础设施的质量与速度是对其访问与数据传输速度造成直接影响的因素。驻厂专工在对监造控制计划进行下载、监造记录单的上传过程中,若是需要几分钟甚至更久,监造业务信息化应用本身应具备的便捷、高效意义也就不复存在。所以,监造业务信息化应用实践中,要想实现稳定、长效的发展,就必须积极、有效地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3)相关部门及政策法律支持。针对电力设备监造工作行业而言,其规范化研究、信息化应用可使其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支撑及保障机制仍有所欠缺。基于此,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必须着重考虑该设备监造行业本身的特点,通过组织专业化企业或机构,推动该工作行业的发展,确保监造业务规范化研究、信息化应用能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典型性和权威性,如此一来也就能为电力设备监造行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4结语

从表面上来看,电力设备监造工作业务过程规范化与信息化的应用十分简单,然而该工作实际上十分复杂。当前,该工作不但属于我国咨询技术工作之一,同时也是集技术管理、法律与行政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所以,要想对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进行检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随着不断深入的电力设备监造工作业务过程规范化的研究,其信息化的应用实践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最终有利于监造工作的行业规范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忠诚,杨惠民.电力设备监造管理要点浅析[J].祖国,2017,(1):96.

[2]刘东东.电力设备监造业务过程规范化及其信息化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7,9(19).

电力设备范文篇2

分布式的电力设备监控系统是指,把电力线路监控仪采用网络化的组合形式进行整合,主机采用的是IBMPC586工业控制机。分布式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有:若干台线路监控仪、IBMPC586工业控制机、网络通信接口和调制解调器。此分布式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维护起来比较简单,充分的利用了主机软、硬件等资源,并可与调度中心取得联系。

2线路监控仪---监控功能的实现机理

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具有遥控和遥测的功能,完成了对电力设备的监测控制任务,可以将电力设备的关于地理分布、运行控制和性能状态等内容的数据集合到一处,然后经过远程网络传输到电力系统的控制中心,并建立起相应的实时数据库,还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任意一台计算机,实时地监控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电力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由一个上位机和若干个下位机组成,且他们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GPRS进行。

各构件的安置位置:上位机在监控系统的管理中心,下位机则在电力设备的现场,且各个下位机构成一个独立的远程控制终端。下位机内有与电表进行RS-485数据传输通信的网络接口,以及各种传感器和输入-输出开关的接口等,以便配合电力设备自身带有的二次仪表。

下位机与上位机组成了两级的分布式电力设备控制系统,上位机具有工程师操作站的功能,完成遥控、遥测、故障分析、以及数据检索等任务。下位机是实时控制和在线控制的,它实现了远程数据的通信和电力设备的开关控制等功能,还对电力设备的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的检测。

3电力设备的远程图像采集终端

电力设备的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包括:远程图像采集终端、CDMA数据网络、Internet互联网通信和网络中心四部份,它们为实时传输控制命令和图像等数据提供了必需的传输通道。首先,网络中心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然后,远程控制采用某些方式进行电力设备图像的获取,也就是在终端拍摄到的关于电力设备的相应图片和视频等信息,借来来,再经由CDMA数据网络传输给Internet互联网,最后,原本IP地址已经固定好的网络终端接收到相应的数据信息,从而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

远程图像采集终端的组成包括:图像获取设备、电路、单片机和CDMA通信网络模块四部分,硬件连接如图1所示。它的功能主要包括下面几点:实现了自动报警和定时控制方式下的照片拍摄功能;利用USB数据接口进行硬件连接,再获取有用的图像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信息分解,依次按,首先UDP,其次IP,再次PPP网络协议的顺序对已经切分好的信息打包;CDMA通信模块与CDMA网络无线连接,完成了图像数据等的接收和发送,然后存取数据中的IP物理地址。

4结语

这里介绍的电力设备远程监测控制系统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避免了繁杂的人工巡检,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很高,且具有造价低、传输信道比较可靠,安装和使用比较方便等优点,可以对现场电力设备进行遥测和遥控,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可以快速、及时的找出电力设备潜在的、不易发现的严重故障,从而提高了电力设备故障的抢修率。

参考文献:

[1]宋宇澄.电力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J].电子技术,1996,(11):10-12.

[2]孟昭勇.一种高性能电力监控仪[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1):65-66.

[3]杨建华.分布式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J].华北电力技术,1998,(11):53-56.

[4]伍爱莲.电力监控系统绘图软件包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8(12):61-62.

[5]廖毅,陈文瑛,蒋燕.基于CAN总线的电力设备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22):152-156.

电力设备范文篇3

当然,只有通过电力设备巡视检查,我们才能够通过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调整。

2电力设备巡检监控管理模式的设计目标

2.1系统概况。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力行业同样也在飞速的发展着,这促使我国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作为电力行业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如何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这关乎到我国民生发展。所以,未来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强对变电站以及发电厂的管理与日常维护等等,一旦管理过程中出现差错,将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我们只有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才能保证电力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下去。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设备巡检还没有完全到达电微机监控,还有一部分电力企业依旧采用人工巡视。所以巡检质量与到位率会因为气候条件以及人员素质责任心的影响,难以得到保证。如何才能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以及巡检质量效率,下文将详细阐述最新的电力设备巡检监控管理模式。通过对移动设备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对巡检作业以及管理方法进行指导,这种方法是以安卓移动设备为基础的系统。由于安卓设备具有很好的携带型以及开放性,利用这一点来为配电网作业指导系统的标准化以及移动化提供解决措施。通过利用此系统,除了减轻巡检工作量以及提升巡检效率等等,最重要的是能够为设备缺陷管理提供合适的信息,进而全面提高设备的可用率,防止事故发生。我们在查询或者巡检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此系统通过对移动设备来对电力设备艰难性巡视,再将巡视数据传到计算机上,最后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只要这边扫描完毕一台电力设备,移动设备上就会出现该设备需要填的内容,然后再由巡视人员按照要求填写,这是整套操作流程,完成后将巡视信息传回数据中心。这样操作不用担心会有落下,因为此系统会自己提示,极大程度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除此之外,还能将我们的巡视人员从忙碌的巡视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得巡视工作越来越标准规范。2.2基于移动设备的电力设备巡检监控管理模式的作用。我们不用在巡检设备以及电力设备上安装其他的设备,这样以来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小系统的采购以及运营成本等等,并且还确保我们的巡检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程度,杜绝一切安全隐患。采用电子技术,实现电力设备。根据巡检工作实际需要和特点,在移动设备的电力设备巡检监控管理模式的指引下,使其具备很强的路线安排以及数据录入功能,除此之外还能与电力设备企业的现有信息系统进行准确连接,以此实现巡检工作的有效性,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设备的相关信息,为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力设备设备运行安全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低成本.轻便易操作,设备使用时间长等显著优点。此系统能够极大程度的根除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通过对此系统的应用,我们的电力设备检修部门真正的实现在巡检工作上的无纸化数据采集。除此之外,使设备和电力设备管理部门有效的监督巡检人员的工作情况,真正的实现巡检工作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2.3电力设备的特殊巡视。特殊巡视顾名思义就知道其与日常巡视和全面巡视必然存在很大的不同,它是在日常巡视和全面巡视的基础上增加巡视的次数,而且对电力设备的巡视具有很强的目标性,进行重点巡视,严格落实电力设备的巡视工作,如事故跳闸、新设备投入使用、全站停送电、设备年检、重要负荷保供电、台风天等恶劣天气,下图反映的是巡视人员在夏天负荷高峰时对重点设备进行热成像,重点记录。

3结语

根据上文分析与研究可知,此系统可以对存放在数据中心的所以历史数据进行查询统计以及分析等等,然后根据各个使其发生的故障总结到一张图表上,通过图表我们能清晰的看出来某段时间出现的各种故障,这样会方便我们管理人员进行分析,能够更快速的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实现事前控制的目的,以减少事故发生率,确保安全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廖文峰.南昌供电公司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

[2]张宇琦.泗水供电公司电力设备巡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

电力设备范文篇4

关键词:红外测温技术;电力设备;电流制热型;电压制热型

电力设备在运行的状态下的发热一旦超过允许的范围,就会对运行设备的正常运作留下巨大安全隐患,因此,运行电力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对电力设备进行测温。现阶段,设备管理单位高度重视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同时各红外测温设备生产商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人力,目前该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保证了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

1电力设备发热的主要原因

1.1电流制热型。电流致热型导致电力设备发热的原因是电力设备与相关的线路在经过长期、高密度的使用之后,导致电气部分接头发生松落现象,电气部分的接头表现出接触不良的问题, 表现出设备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增大,在额定电流运行中也会出现电力设备接触处发热,通常情况下,因此种电流因素所形成的电阻增大从而出现的电力设备发热现象都称为:“电流制热型”。1.2电压制热型。顾名思义,电压制热型的意思指的是由电压的不良问题从而形成的电力设备的发热现象。目前在绝大部分的高压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中,常常发现由于绝缘部分的设置不合理,密闭性达不到要求,因此出现了设备受潮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由于电力设备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高密度的摩擦活动导致绝缘设备的介质出现老化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效果。表现出电气设备内部的介质损耗增大,这种情况下所引起的电力设备发热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绝缘设备中电介质材料出现损耗的一种因素,该部分发热与的运行电力的强度成正相关性,所以也将和电气设备的电流大小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导致的电力设备发热现象称为:“电压制热型”。

2红外测温技术的具体应用

红外测温技术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充分利用电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热所产生的红外线,然后根据红外线的技术原理,通过红外线来对电力设备展开一系列的检测,评估电力设备的局部位置或部件是否有存在过热的情况,以判断电力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是否稳定的监测技术。关于红外测温的主要技术原理包括了:在电力设备中,同样是因设备(物质)的分子、原子以及电子所组织而成的,这种通过不同的物质所组织成的微小粒子能够在物质的内部范围中长期地进行有规律性的特殊活动,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通过相互的交流作用就会形成一定的储备能量。这种特殊的能量是通过在不同的物质上所散发出来的一种热辐射现象。红外测温技术主要就是通过这种技术流程然后针对不同的物质所产生的热辐射现象而进行同时的观测功能,不仅如此,其在观测的状态下也能够同时将在电力设备中储备的热辐射数据信号源自动转化为特殊的电能信号,最后根据不同的相关设备对不同的电能信号展开不同的处理形式,最终将热量的具体数据信号全部反应到红外测温的控制设备之中,通过这一个监测的流程步骤作为评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一种根据。目前常用的红外设备大致可分为:红外测温仪、红外热电视、外热像仪。

3红外测温技术在电力设备上的应用与管理表现

3.1红外检测的设备范围。发电厂和电网的电气设备,凡表面不受阻挡发出,有红外辐射的均可采用红外设备进行检测,典型的设备有:旋转电机、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串、组合电器、低压电器及二次回路等。 3.2对被检测设备的要求。(1)被检测设备应为带电设备。(2)红外检测人员在对运行设备进行检测时,检测现场应有熟悉设备的运行人员在现场。当需要打开遮挡红外辐射的门或盖板时,应由当值运行负责人按照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在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3.3检测记录及管理要求。(1)红外检测记录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测温仪器编号、检测时日期、时间、气象条件(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测试地点(相对设备的距离与角度)、测试人员、设备名称、运行编号、缺陷部位、测点温度、相对温差、系统电压、实际负荷、正常对应点温度或环境参照体温度等。(2)出现异常情况的带电设备红外图谱应记录下来,存入存储装置,以备分析。 3.4红外温的设备的应用特征。过去一般的巡查措施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对电力设备实施肉眼、耳听设施等观察形式对运行设备进行检查,尽管这些观察措施在过去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但也有一些实际的操作问题值得研究,这些人工检查方式一般都是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来对其进行评估,在科学的角度上可参考的价值意义较低。另一方面,关于人工触摸检测设备的问题,由于电力设施的结构相对复杂并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能,人工采用人工触摸的方式,通过电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短路或漏电等故障,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使用红外测温设备对设备在远距离实施温度检测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评估设备的运行状态,这种检测措施具备科学意义,而且更加精准,不仅降低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而且还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检查效率。

4结束语

红外测温监测技术在电力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应用实现了技术的突破,红外测温针对电力设施的不同部件进行测温,这种具备科学性的测温技术更加快捷与精准,通过获得精准的温度测试,能够把握正确的解决措施干预影响电力设备稳定运行的故障问题,非常值得广泛地应用到更多不同领域的设备测温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张义华.浅议红外测温技术在电力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09):214.

电力设备范文篇5

关键词: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管理

1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构成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使用电力设备监控系统来完成调控,主要包括两部分: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工作站、服务器、相应的网络设备等;系统软件指的是处理技术。通过编程,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安全性。1.1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软件分析。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软件采用自动报警技术,主要通过监控网络技术来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自动报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新式的电力设备监控系统,使得监控管理系统可以更广泛地用于电力调度和控制[1]。1.2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硬件分析。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力调度控制系统的硬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的作用主要是接收和收集每个变电站的信息,分析变电站背景的监测情况,从而获得变电站故障信息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问题被成功解决以后,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广播被传输到其他站点。商业数据库安装在数据服务器上,便于存储功率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和历史数据。由于网络数据库中设置有与外部数据的接口,调度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调度工作站及时查看和管理调度系统,并对当前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分析。

2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功能分析

2.1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主要有数据管理、数据库管理、数据采集、故障报警、报告生成、历史信息存储和信息管理等功能[2],它可以形成完整的SCADA功能和很多不同的保护接口。2.2可靠性提升功能电力设备监控系统要想正常运行就有必要提高其可靠性。因此目前生产中采用的都是双机热备用方式,也就是说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后,所有数据都可以传输到另一台服务器,通过这台来进行监控,这样可以减少因为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出问题造成的损失。电力设备监控系统还可以对故障自动识别,在发现故障以后执行人员可以人工切除或者采取其他的有效措施进行消除,这样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正常运行。2.3对系统监管机制进行完善。在电力调度过程中,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形成良好的意识并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工作,可通过培训的形式进行宣传,对于重点建设项目,更加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整个电力调度过程的监督工作,严格审批具体方案,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工作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安全模式的应用的保驾护航下得以高效完成。在电力调度工作中,合理的分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许多施工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所以,电力公司最好提前计划好整个工程的进度,然后提高施工技术能力,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全面了解现有的问题,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3]。为了有效保证工程进度、提高生产效率要使用工作状态良好的设备。有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设立监管部门对设备使用、流程变更、结构变更和方案变更等进行严格的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停止,通知施工单位尽快进行整改。2.4加强对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硬件维护。电力设备监控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在实际使用中最容易磨损,所以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而很多公司的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实际上并没有长期使用,而且很少有经验丰富的工人,如果工作中发现故障,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极容易瘫痪,降低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工作效率,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所以需要对系统硬件实施特别保护以维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4]。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对监控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降低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

3结束语

电力调度是保证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内容,只有电力调度工作出色地完成,才能确保生产生活安全用电,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研究并预防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对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使用对于电力调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本文的分析,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由相应的系统硬件和软件组成,这两部分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二者缺一不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完善系统监督机制,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运行排除安全隐患和风险隐患;工作人员也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规范操作,通过这些措施来提高电力调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熊晓亮.江西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力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5.

[2]樊腾飞.一种SCADA系统和视频与环境监控系统在电力系统中联动的应用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6,24(24):113-115+118.

[3]董巍,苏东桥,刘申.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3):212.

电力设备范文篇6

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它的过去多么优秀,历史多么辉煌,只要在产品质量上出来问题,就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只有产品质量达到需求,才能占有市场,市场份额的多少取决于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对于电力设备企业来说,产品质量问题更为紧要,尤为突出。电力设备一旦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导致发生人命伤失与财产损失的重大事故,这非同于一般产品。从国家电网对电力设备生产厂家质量管理管控来看,除了组织建选、抽查质量以外,还与招投标直接挂钩联系,加大对电力设备生产厂家质量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将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供给评标现场,供评标专家打分使用,对存在重大质量或发生质量事故的厂家,实行评标扣分,停止投标等处理,特别是严重的列入黑名单,永远无法去投标。

2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主因

质量问题的存在与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1能力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是决定企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管理者对产品质量要求不严,没有深入落实质量控制。员工的质量把关、质检技术存在差距。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态度、意识影响一线员工的态度。总体上来说,由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决定产品的质量。

2.2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老化,影响产品质量。检测设备的落后也会对质量的精确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片面的追求产值,重生产轻维修,重使用轻管理,使得设备检修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3如何解决质量问题

要有效地做好电力设备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有针对性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在认识上要统一以下几点:第一,抓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源头在哪里?源头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在员工的手上。严格要求一线生产员工的质量控制,强化质量意识。质量责任到人,建立行之有效质量监督机制。第二,抓质量必须常抓不懈,不能抓一阵松一阵,热一阵冷一阵,要持之以恒,防止冷热病,不能等出现问题后抓质量,那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第三,抓质量必须齐抓共管,不单靠企业的质量部门,每个部门无一例外,每个人无一例外,都有自觉、自查、自严,自己负责每个环节的质量问题,营造出人人关心产品质量,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人人打造企业名牌的氛围,千方百计把质量第一方针落到实处。

3.1实行质量管控一把手负责制和重点工程质量责任制,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车间、每个班组的一把手都是质量管控的总责任人,没有任何借口,都要承担主要责任,对所管控范围出现的质量事故都附有连带责任。

3.2监理工序流程卡制度。从图纸放样、加工操作、拼装组对实现全过程管控,从连扳包铁、大小角钢、塔脚、焊接等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分解,到车间质检员,不合格的构件不得流转到下一道工序。每基塔的质量控制细分到人。实行质量检测监管通报制,公司质检部门每月将各部门车间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的问题进行汇总通报,提出整改方案,平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组织会商,公司将售后部门从项目现场了解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车间,及时整改。

3.3加强全员质量培训制度。每年邀请有关质量专家进行集中培训,对新进公司人员进行上岗质量培训,老员工定岗质量制度,使大家都能够经常不断地收到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教育和操作规范教育。同时公司还要有计划的、针对性的安排质检人员和关键岗位的操作能手参加行业内外专业技能的培训。

3.4进一步加强质检队伍建设,公司需配齐配强质检人员,鼓励支持质检人员和生产一线员工参加各级各类考核考试,凡定级晋级的,除了公司负责报名参考费用以外,公司按规定及时增放相应津贴,以资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质检上去。不断改善质检人员工作条件和检测手段,逐步增强质检人员的薪酬待遇。新添一批对提升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加工设备,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改变落后的生产设施。

3.5树立正反两方面的质量典型。从连续多年生产全优合格产品,未发生一起事故的一线员工中挑选,10大质量标兵,并且给予奖励;对平时能够及时发现重大质量隐患,避免重大质量事故发生或对提升质量工艺水平和产品合格率有重大革新创造及提供有助于产改价值的建议方案被采纳实行者公司予以重奖。同时,对因不负责任,工作失误,出现质量问题的人员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对照质量手册和员工奖惩制度给予严肃处理,特大问题给公司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者严惩重处。

4结束语

电力设备范文篇7

(一)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目前,我国各电力设备生产企业都制订了相应的安全措施,为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有些单位对此不够重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领导们对此置之不理,没有展开深入的调查,不能细致的分析电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没有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事故发生后没有追根究底,专业人员工作不细致不到位。(二)缺乏风险识别能力相关人员不能及时察觉和发现生产和生活环境中潜在的电力危险,没有强烈的防范意识,总是在事故发生今后,受到重大损失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很多人都缺乏分析电力风险的能力,对于生产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熟悉掌握,不了解新型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三)运行管理不严各公司没有及时严格的规定其运行章程,工作人员的电力系统知识结构十分匮乏,没有确立完善的应急管理预案,公司没有及时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不能及时发现其缺陷并实行相应的解决措施,直接忽视了细节问题,从而引起较大的安全有隐患。如果没有出台稳定的电力措施,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四)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不严格或执行得不严格,所有的规章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而是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有的职工对安规不熟,工作中凭经验办事,不履行规范的操作程序。

提高电力设备三率的管理策略的具体方案

随着电力设备的迅速发展,电力设备三率的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了,怎样才能提高电力设备三率的管理目前使用的管理模式是近几年比较实用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概述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获取设备投资效益和发挥设备效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具有技术含量高、规模大、设计复杂、集成度高等特点。为了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策略。在运用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来提高电力设备三率的管理时,需要企业内部的人员切实落实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能够走过场,要能够落实到实处,只有落实到了实处,这一管理理念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作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

电力设备范文篇8

1电能损耗的成因

1.1电能损耗形成

电能损耗是输电网络、配电网络损耗电量的总称,它包括技术电能损耗和管理电能损耗两部分,主要计算公式如下:(1)电能损耗电量=供电量(输入电量)-售电量(输出电量)。(2)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以某企业为例,2016年某企业年供电量13.2亿kW•h,电能损耗率为13%,通过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优化供电线路等办法,使电能损耗降到10%,一年可节电3960万kW•h,电价按0.56元/kW•h计算,1年可节省资金2217.6万元。因此,降损就是增效。降低电能损耗,可以为油气田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加强供电设备管理,应该是降能增效的主攻方向,其内在的意义重大。

1.2电能损耗及分类

(1)可变损耗:随线路、设备上通过的电流变化而变化,即和电流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耗越大。(2)固定损耗:不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只要设备上接上电源,就要消耗电能,它和电压成正比。在实际运行中,一般电压变化不大,为了计算方便,这个损失常被作为一个固定值。(3)不明损耗:理论计算损失电量和实际损失电量的差值,包括漏电及电损失电量在内。

2油气田供电企业电能损耗原因分析

2.1电网结构配置

近几年随着油气田企业的生产发展,油气田企业的供电半径越来越大,供电支线越来越多,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造成近电远送、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超过规定,导线截面过细、负荷分配不均衡等情况,电网结构配置不合理,增加了电能损耗。

2.2电力设备因素

(1)无功动态补偿是降低有功损耗的有效措施,无功补偿装置存在问题,就会造成无功功率补偿不能及时投入,造成功率因数较低。无功补偿不能结合变压器负荷的实际情况进行投切,造成无功补偿效率较低、降损效果远达不到理论估算值。此外,无功补偿的分组容量和总容量的确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优化问题,与变压器容量、负荷曲线、功率因数等因素密切相关,并涉及到电压水平问题。目前变电站均按30%容量左右来配置补偿容量不尽合理,造成部分补偿度不足、部分补偿容量过剩浪费的情况,供电电压合格率还有提升空间。(2)变压器及变电站所用变容量配置过大,使变压器空载损耗比率增加;电流互感器二次阻抗超过标准阻值,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超过规定值,引起计量误差;电能表校前合格率、准确率、轮换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等原因造成的能量损耗。(3)电力设备大多属于资产性购置,前期投入成本高,经济回收期长,容易导致新型电力设备不能及时更换。以节能型变压器为例,目前国内已经开发出各种节能型的变压器,主要是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但因其造价比传统变压器高出30%~80%,而将健康的高能耗变压器更换为节能变压器的经济回收期一般达到20年左右,经济回收期长,从而造成更换新型电力设备的积极性并不高,此外,部分用户有连续可靠供电的需求,不能停电等原因也造成了新型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2.3环境因素

电力设备普遍是露天运行,由于雾霾天气造成的电晕、闪络放电现象等原因容易造成电能的损耗。电力设备能否及时有效的进行维护保养,也是影响设备的自身损耗的关键因素。

2.4管理因素

对电能损耗管理重视不够,极其容易成为电能损耗管理的薄弱环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是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是否全面针对设备运行情况开展电能损耗理论计算;是否严格落实降损办法;是否定期召开电能损耗分析会议;是否对电能损耗情况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是否建立奖惩办法等,同时,电力调度与用电企业沟通制度是否建立,沟通渠道是否顺畅,能否及时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电网调度部门对电力系统运行方式能否及时调整等,都是影响供电过程中能量的损耗增加的重要因素。

3降低油气田企业电能损耗的措施

3.1降低电能损耗的技术措施

(1)合理调整运行电压。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在母线上投切电力电容器等手段,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地调整运行电压。因为有功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关系,所以合理调整运行电压可以达到降损节电效果。(2)合理使用变压器。对所用变的损耗不可忽视。因此,降低变电站变压器的损耗对于降低整个电网的损耗效果非常明显。方法主要有:使用低损耗的新型变压器,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将站用变运行方式调整成一台冷备用。例如,某企业现有15座35kV电压等级变电站,其中35kV等级所用变9台,6kV等级所用变21台,容量均为50kV•A,选用型号为S7、S11级别变压器站用变空载损耗年耗电情况对比见表1:从表1分析可知,采用S11系列变压器,变压器各类损耗总体可以降低40%~50%。因此,建议站用变选择节能效果更高的S11系列变压器。此外计算可知:该企业选用S7系列变压器,每年消耗的有功功率为9.36×24×365=81993.6kW•h,按照0.7元每kW•h计算,站用变运行方式调整为冷备用后,每年可节省电费5.74万元。(3)平衡三相负荷。保持三相负荷平衡,将减少线路、配电变压器的损耗。(4)合理投入无功补偿设备(电容器),优化电网无功分配,提高功率因数(cosφ>95%)。(5)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线路的能量损耗同电阻成正比,增大导线截面可以减少能量损耗。(6)加强设备维护,防止泄漏电流。主要是定期巡视设备,及时发现、处理设备泄漏油和接头过热事故,可以减少因接头电阻过大而引起的损失,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还应定期清扫变压器、断路器及绝缘瓷件等,利用蓄电池充放电对直流或交流负荷进行供电。(7)合理安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电力网按正常运行方式运行时,一般是既安全又经济,当设备检修时,正常运行方式遭到破坏,使线损增加。因此,设备检修要做到有计划,要提高检修质量,减少临时检修,缩短检修时间,推广带电检修、状态检修。(8)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降低电能损耗。例如,某变电站照明灯使用LED灯,节能效果见表2。100W节能灯价格:114元/盏,30W和20W为35元/盏。节能灯寿命3000h。年电费:每天照明按10h计算,每kW•h电0.7元。年总费用=购置成本+年电费。如果将变电站所有灯具全部改装成LED灯,每年耗电量只有传统灯的34%,加上维护成本,每年可节约开支14949.42元,费用是原来的30%。(9)调整负荷曲线,避免大容量设备在负荷高峰用电,移峰填谷,提高日负荷率。

3.2降低电能损耗的管理手段

(1)实行线损目标管理。实行线损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开展达标考核,并纳入企业经济考核指标中。从而调动职工的节能积极性。例如建立小指标内部统计和考核制度,将电压合格率、电能损耗率、所用电指标纳入考核管理。(2)定期组织线损分析会,分析线损增加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3)定期对馈线电流平衡情况、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进行检查和调整。(4)加强计量管理,做好抄、核、收工作。用电企业及时将计量装置停运情况汇报给电量计量单位,减少电能的计量损失。(5)针对人员因素可能造成的电能损耗,可以通过强化管理来降低电能损耗。针对检维修人员不足,可以根据设备的状态,实行设备的状态检修,减少设备停电时间,降低电能损耗;针对变电站运行人员不足,可以逐步推广无人值守,即变原来的多人值班模式变为无人或少人值班运行模式,缓解人员压力;针对可能存在的计量错误,可以实行供电用户的远程抄表,避免由于人员因素造成的电能损耗。

4结论

电力设备范文篇9

随着炼化装置的停工检修周期的加长,对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方式愈来愈显示出许多不足。

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现状

独山子电网现有2座热电厂,2座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了约600MVA.在安排历年电网的检修计划时,采用了一年一度的春季预防性试验和检修制度,贯彻“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预防性试验实际上包含三部分内容,即电力设备的检修和绝缘试验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调校,以下简称预试。作为例行的定期检修,春季预试已经成为独山子电网的一件大事,由于预试期间倒闸操作频繁、时间跨度长、风险大,从独山子石化公司领导、职能部门到相关班组都高度重视。职能部门从2月份就开始编制计划,各基层单位也在人员、仪器、工具、配件等方面充分准备。预试时间为3~7月,历时约4月之久。在此期间,试验检修人员加班加点,极为辛苦。另外还要有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等一大批人员付出可观的劳动。以2003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电网倒闸操作1560次,检修变压器218台,线路65条,高压开关柜565台。

多年来,独山子石化公司严格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检修规程和保护装置的检验条例,发现了许多电力设备缺陷,通过及时消缺保证了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但是,预试这一定期维护体制在运行中也暴露出很多弊端。

预防性试验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各种试验手段诊断电力设备的绝缘状况。电力设备的绝缘部分是薄弱环节,最容易被损坏或劣化。绝缘故障具有随机性、阶段性、隐蔽性。绝缘缺陷大多数发生在设备内部,从外表上不易观察到。微弱的绝缘缺陷,特别是早期性绝缘故障,对运行状态几乎没有影响,甚至绝缘预防性试验根本测试不到。受试验周期的限制,事故可能发生在2次预防性试验的间隔内。这就决定了定期的预防性试验无法及时准确及早发现绝缘隐患。

预防性试验包括破坏性试验(如直流耐压、交流耐压等)和非破坏性试验(如绝缘电阻、绕组直流电阻、介质损耗等)、非破坏性试验中,一般所加的交流试验电压不超过10kV,这比目前的35~220kV电网的运行电压低很多。在运行电压下,设备的局部缺陷已发生了局部击穿现象,而在预防性试验中仍可顺利过关,但这种局部缺陷在运行电压下却不断发展,以致在预防性试验周期内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显然,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预防性试验的实际意义已减弱。另一方面,破坏性试验则可能引入新的绝缘隐患,由于试验电压都数倍于设备的额定电压,且这种高压对绝缘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长此以往必将缩短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计划性的预试的重要依据是试验和检修周期。虽然对设备状态不佳的设备进行了必要的预试,但对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的设备按部就班进行,不仅增加设备维护费用,而且由于检修不慎或者频繁拆装反而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经验表明,有些初始状态和运行状态都很好的设备,经过带有一定盲目性的试验和检修后,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良好状态。

可见这种不考虑设备运行状态的定期检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运行人员误操作、继电保护及开关误动作的几率。通过对几年来发生的电气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预防性试验期间是电气责任事故多发期。

电力设备范文篇10

一、电力系统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前景

对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应该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已有先进的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提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设备状态检修方案[1]。要做的具体工作为:

1.全面探索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实现方案,尽快建立实时、快速、准确的设备状态信息库,积极筹建诊断中心。力求设备缺陷定位的准确性。

2.在实现状态检测和状态诊断工作中,以信息库及离线检测为主,设备状态信息库和历史信息库、离线检测、在线检测三者相结合,逐步将成熟的在线检测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切忌不能盲目追求全盘实现或大部分实现在线检测化,应坚持在线检测技术不成熟者不挂网。

3.在筹建诊断中心的过程中,应注意综合应用各种专业的状态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跨专业的状态分析和诊断。

4.目前的关键问题是要争分夺秒地建立电力设备状态诊断系统,为逐步建设分层分布的发、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诊断网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电力系统实现设备状态检修的三个阶段

从目前国内外对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情况以及笔者多年来在状态检修的实践经验来看,电力系统设备状态检修的实现大致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2]:

第一阶段,是建立信息中心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就在于建立和完善设备状态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环节,其中设备状态信息涉及到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两种。

第二阶段,是实现设备状态的监督和预测工作,来确定合理的设备检修周期,这就初步实现了设备状态检修。过去对设备的监督仅仅是对其“好”与“坏”进行判断,实际上,相当部分的设备处在正常和有缺陷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灰色状态,而这些设备才是状态监督的重点。

第三阶段,是在总体把握设备状态的基础上,着眼于保持重要的系统功能,通过故障模式、后果及重要性分析,做出设备的寿命估计,预测设备的事故风险率,寻求可靠性与维修成本间的平衡。这就实现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策略(RCM)。

三、现阶段电力系统设备状态检修的技术创新

关于现阶段电力系统设备状态检修的技术创新,笔者建议先从以下三种技术考虑,然后进一步寻找新思路。

(一)运用红外诊断技术巧妙检测设备状态

红外诊断技术具有远距离、非接触、不停电、简便、灵活、安全、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它不仅可以检测出各种类型的设备外部接触性过热故障,而且能比较有效地检测出设备内部导流回路的缺陷和绝缘故障[3]。

电气设备红外诊断的判断巧妙利用设备额定电流时的温升为依据,即当检测时实际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时,将现场实际温升换算成为额定电流时的温升[34]:△θ=(Ip/Ii)K△θt

其中Ip为设备额定电流,Ii为设备实际电流,K为设备内部导电贿赂温升常数,其中△θ额定电流Ip时设备内载流导体故障点温升,△θt在实际运行电流Ii时设备内部载流导体故障点温升,这里温度的单位均是℃。

(二)通过设备状态监测来实施预防性检修。设备状态监测是故障在线诊断和离线分析的基础。从国内情况看,汽轮机等大型旋转机械的状态监测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另外,发电机状态监测的技术手段也已很成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准确判断电机状态,还需进一步在工作中积累经验[4]。

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对状态检修全过程的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状态检修其成本消耗最低,设备运行具有最大可靠性。因此在实施状态检修时,一方面对一些非主要运行设备可实行状态检修,而对主要发电设备,由于其影响性和经济性,应大力依靠监测手段,预测其运行的最后程度,实行计划检修,并在设备有可能造成较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较大时,对其进行预防性检修。

(三)依靠信息管理与决策技术来提醒检修[5]。信息管理与决策技术是应用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把设备所有操作运行和维修信息综合在一起,针对一个决策目标,形成以单个设备或整个系统为单元的决策工具,及时提醒检修管理人员按设备状态执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电力系统设备状态检修的一个简化决策流程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世界各国从不同的管理目标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系统。芬兰的IVO输电服务公司开发的变电站检修管理系统(SOFIA)从寿命周期费用(lifecyclecost)着手,使用设备的劣化模型的数学形式(状态模型)来估计设备将来状态的一种检修管理系统。SOFIA在考虑预算及其设备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检修费用的优选,降低总费用。其特点在于引入了诊断专家系统,使可靠性和安全性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德国提出将工人或供货商的管理层所有功能融为一体,以减少中间环节的瘦型管理。

四、结束语

纵观全文,本文从电力系统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前景出发,接着简略介绍了电力系统实现设备状态检修的三个阶段,最终引出了现阶段电力系统设备状态检修的技术创的新思路。总之,文章给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如何有效提高设备状态检修指出了一条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沈家越,拓展状态检修内涵、创新优质服务理念[N].华东电力报,2008,08(01):10.

[2]李从国、杨晓梅、吕文九,电厂状态检修的现状及发展探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04):52~55.

[3]成锋、刘军、郎定川等,开展状态检修,实现电力设备管理跨越式发展,中国设备工程,2005,12(0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