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1:16:35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范文篇1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潍海,腾玉成,张宏.大学生择业指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89.

[4]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4).

大学生就业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实困境;对策

一、城镇化进程中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保证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城镇企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家庭、企业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等多方面,国家之所以会在教育事业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是因为高校是为国家、城镇企业等各个行业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是在营造和谐社会。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使得学生体现出自身应有的价值。应届大学生充分就业,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及大学生的自身成长都起到积极作用[1]。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城镇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一切都说明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现实意义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衡量标准只是学生的就业率,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得不到保证就无法为社会做贡献并创造价值,并且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所以,保证学生就业质量的前提是衡量高校的办学质量,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学生的升学积极性大大降低。高校的建立是为社会培养有价值的全能型人才,保证大学生可以充分就业,就是为各行各业提供专业人才,从而提高高校在社会教育界的地位。学校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为社会、城镇企业创造价值,社会群众提高高校的社会地位,三者之间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才可以推动城镇的建设与发展[2]。在城镇化进程中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就是保证城镇、学校的健康发展,学生为城镇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证明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并保证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可以提升高校的竞争力、也是城镇企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基础。

二、城镇化进程中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的就业位置倾向大城市,就业理念不成熟

在城镇化进程中,学生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对就业方向没有清晰的认识,而且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政府鼓励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只看到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认识,没有完整的就业理念,也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系统规划。只知道自己的能力或者自己的追求,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二线城市中的企业对大学生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大学生认为二线城市没有发展空间,而不考虑二线城市的就业优点,其实依旧有较多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工薪待遇、升职空间都可以满足大学生的要求。较大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就业问题,也没有考虑大城市人才竞争激励、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等问题[3]。

(二)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的就业指导工作

社会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变革与调整,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随着生产需求不断变化。高校培养学生的同时,只是将精力放在大学生学习方面,使得应届毕业生在迈出校门后,有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因为部分高校并不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得大学生无法对社会企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的过程。高校教会学生专业技能、人际交往,但是与真正的社会生存还有一段差距,若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没有系统的规划,大学生极容易随波逐流,在社会中迷失自己。在城镇化进程中,人才的流动量比较大,部分企业亟需技术型人才,可是却找不到技能型人才,而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专业技能,但对城镇企业的招聘要求还不够了解,导致大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钥匙,对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但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高校的指导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并且对城镇企业的信息了解过于片面。

(三)城镇企业对应届大学生的接纳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城镇企业在纳新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只是注重应聘人员的学历,这使得较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只是因为学历问题而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部分专科大学生可能会比一般的本科大学生综合能力高,但是就因为专、本这一字之差导致专科学生被拒之门外[4]。部分城镇企业的纳新过程对学历要求的越来越高,使得社会出现高学历大学生供不应求,专科学历大学生无事可做的尴尬局面。部分城镇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对于专业技能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可是依旧要求高学历大学生,人为地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城镇化进程中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客观评价自我,认清城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变革的一种表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应该正确面对这一社会现象。大学生学业有成,不应该盲目追求高新以及大城市的生活的良好环境,首先应该做的是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去思考自己追求的方向,并且审视自己的能力,从而为自己做一个准确的定位。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专业等方面进行多角度考虑,认清城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并根据自己的追求目标,补足自身的缺点,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以后,应该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敢于正视自己,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交际能力、专业水平以及价值观念有所提高[5]。

(二)高校加大对城镇企业信息的收集力度,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方向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在大学生即将毕业的关键时期,应该加大对城镇企业信息的收集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最全面的招聘信息,让学生能对城镇企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做出选择。大学生毕业前,高校就应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收集并分析城镇企业的规模、实力、招聘信息,其次,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客观自我评价能力,以免大学生在社会中无法看清自己。再其次帮助大学生建立工作生涯规划,让大学生的未来有追求和方向,从而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高校通过城镇企业信息的收集以及周边高校的信息共享这两种方式,就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方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帮助大学生可以正确选择生活方向并引导学生对城镇、企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让大学生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城镇企业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

针对城镇企业在招聘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城镇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应该调整招聘要求,应该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了解应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此才能杜绝人力资源的浪费。城镇企业的规模、资金实力、技术要求都不尽相同,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正确对待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专科大学生因为自身学历的原因,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务实,并努力提升自己,而部分高学历的学生,因为性格原因对工作岗位以及工作薪酬并不满意,从而缺少工作热情,在这两种情况下,专科学历的大学生所创造的效益应该高于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所以城镇企业不应该只是一味的追求高学历,而是应该根据企业内部对人才的需求,并综合考虑应聘大学生的能力,如此才能通过纳新为企业带来效益。

作者:陈荣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的政府责任体系构建分析———以2012年毕业生数据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02):39-42.

[2]风笑天.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以30项重点经验研究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4,(01):60-69+158.

[3]李健,赖雄麟.制度转型与机制健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15,(06):72-77.

大学生就业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农村生源大学生主要指的是来自农村(一般以户口为准)的入学学生。索文斌等提出,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学习基础、心理特征、高校入学机会等方面相比城市生源大学生有较大的差异,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层面需要给予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多的鼓励,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的就业潜能,加强创业锻炼等。林晓兰等提出,高校扩招使得农村生源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认知低,就业能力有待提升。尚大军提出,在“双创”教育背景下,需要针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王茂州提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提升对于整个国家的创新性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有的文献研究主要是关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或创业能力方面的,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

1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

1.1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近5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次,2015年达到749万人次,2016年达到765万人次,2017年达到795万人次,2018年达到820万,具体见图1。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但是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提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1.2农村生源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农村生源大学生占据大学生的比重逐渐提高。但是,目前,农村生源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比较多,主要可以归纳为就业率偏低、就业层次与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对比城市生源大学生,农村生源大学生本身数量比较多,就业情况相对较差,农村生源大学生中愿意创业和选择创业的人数比较少。

2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社会方面、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个人职业定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存在不少问题,包括职业选择、社会就业歧视、农村生源大学生自身的创业意愿与能力不足等。

2.1职业选择问题

农村生源大学生对于未来的求职目标不清晰,难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缺乏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路径规划;对未来的职业世界认知模糊,并且职业价值观比较单一,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农村生源大学生求职被动、求职选择机会少、求职成功率低等现象。

2.2就业歧视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供给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农村生源大学生遭受就业歧视的可能性大,有些企业单位不招聘农村户籍的大学生,给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2.3创业意愿与创业能力不足

由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受到“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不看好创业,不愿意创业,家庭反对创业,农村生源大学生逃避社会的舆论压力;农村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农村生源大学生创业资金匮乏,能够整合的创业资源比较少,难以创业成功。

3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3.1社会原因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影响,教育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二元制结构,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生源大学生在高校竞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劣势;一些人士对农村人口存在偏见,导致不少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受挫。

3.2学校原因

高校对于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缺乏对于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针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系统有效的心理干预,没有建立心理和谐教育机制。

3.3家庭原因

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教育观念落后,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落后,缺乏对于孩子的职业引导与指导,甚至有些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家长不与孩子进行沟通,不能有效地排解农村生源大学生求职时遇到困难后的消极心理障碍,影响其求职动力。

3.4个人原因

由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存在心理自卑,就业与创业时遇到挫折的应对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农村生源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独立意识与独立精神不足,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不能对未来进行规划,没有很强的就业计划与行动。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时综合能力不足,会出现被动选择的局面。

4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4.1构建心理和谐教育机制

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压力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高校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注重就业心理教育,建立就业指导机制,培养积极心理,消除就业与创业中的心理障碍,以增强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2注重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认知水平较低,高校需要注重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给他们传授求职知识与技巧,鼓励他们构筑自我职业发展支持系统,提高他们对于职业的认知,在校期间规划职业方向与发展路径,并付诸实践行动,以提升未来的岗位胜任能力,并能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岗位。

4.3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在校期间开展一些小成本的创业项目,以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高校教师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共同开展创业活动,增强就业体验,磨炼生存与发展技能,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4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机会增加,各地区都针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出台了大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因此,高校可以针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加强返乡创业的观念教育,鼓励更多的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实现农村“智力外流”转向“智力循环”,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增加。

5结语

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提升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需要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确立就业与创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加强心理教育机制建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增加实践机会,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以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索文斌,宋欣.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青年研究,2015(3):4-7.

[2]林晓兰,陆婵媛.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职业认知与就业选择[J].宜春学院学报,2016(8):112-117.

[3]尚大军.农村生源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12):40-44.

[4]王茂州.农村生源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探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8(1):92.

[5]韩黎,李玲,林雪梅.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压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积极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65-69,84.

[6]王飞龙.创新创业形势下农村大学生择业去向引领——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J].鄂州大学学报,2016(4):75-77.

大学生就业范文篇4

关键词:应用统计专业大学生;选择性就业;就业意向

应用统计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应用统计专业的社会声誉以及招生和办学的前景。一般而言,学校作为人才产品的生产者,通过调整专业方向和提高教学质量,来解决结构性问题是必要和可能的。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向并作出科学的调查分析,对于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制定调整完善、对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对于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问卷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形式于2017年3月24-3月26日对四川理工学院应用统计专业的200余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剔除作废问卷,有效问卷共193份。2.学生的基本信息:本次193份有效样本中,男生样本量98,占样本的50.54%,女生95份,占有效样本的49.46%;大一学生34名,占总样本的17.41%,大二学生96名,占总样本49.49%,大三学生43名,占总样本22.18%,大四学生20名,占总样本10.92%。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整体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做了各种就业意向顺序的排列,其分析如下:(如表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能得出如下结论:(1)我校应用统计专业的大学生对以后的就业动向有一定的把握,对未来有很多想法,但是没有明确的目标;(2)应用统计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仅仅占了总人数的11.95%;(3)我校应用统计专业的大学生已逐渐意识到增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仅有3.07%认为兼职对找工作没有影响;(4)应用统计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意向逐渐趋于功利化,学习多年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前程;(5)我校应用统计专业的大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工资要求比较高,有67.92%认为自己的稳定工资至少在6000元以上;(6)应用统计专业的大学生力求通过短期的努力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的期望很高。2.男女数据对比分析。由于男女比例非常接近于1:1,因此可以进行对比分析。为了便于比较,分别对男女生预期就业初薪、理想稳定工资和预期事业成功年龄的四个选项由数值从小到大分别赋予分数1-4分,记为。然后根据统计数据分别得到各个区间的人数百分比即权重,根据求平均分的公式:∑==4i1iidsd对于期就业初薪和理想稳定工资,平均分越高代表对自己的要求越高,而对于预期事业成功年龄,平均分越高代表对自己的要求越低。通过数据计算,男生的预期就业初薪平均分为2.84,女生为2.56,说明男生对自己刚开始就业的工资要求比女生高;男生的理想稳定工资平均分为3.76,女生为3.46,说明男生对自己的稳定收入要求也比女生高;男生预期事业成功年龄平均分为1.82,女生为1.67,说明女生希望自己事业成功的年龄比男生预期的要早。

三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就业范文篇5

职业伦理具有总体性,一方面既包括对个体,另一方面也包括对某个个体在内的职业群体的主导价值观要求,包括工作观和专业伦理两个方面。工作观主要是工作价值观,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你为什么而工作;专业伦理一般包括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和职业安全等。而职业道德只是对于个体而言,具有个体性和主观性。对于某个个人的职业道德,是对个体的职业素质的要求,而对于职业群体而言,是最高的遵从要求,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优胜劣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行业,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就越高。道德法则是对理性行为具体形式的描述,它只能适用于有理性的人。一般而言,遵循道德法则的动力源于我们自身的理性行为,而非源于外部推动,道德和法律一样对主体的人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不同的是法律是最低约束,规定主体的人哪些行为不可为;道德是软约束,靠自身的理性行为,“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领域中的个体体现”①。

二、职业伦理缺失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就业矛盾日趋凸显:一方面,高校扩招,大量大学生经过流水线式的培养进入社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农民工数量的不断缩减,大量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形成鲜明的对比,企业对应聘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职业伦理的大学生屈指可数,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伦理缺失。当前职业伦理缺失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目标缺失,就业随意化明显

在各类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中,大多数受访者职业目标缺失,对个人职业生涯缺乏明晰的目标,或只关注求职谋生,对于岗位薪酬、企业地位名誉关注度高,而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从不考虑。当无法获得高薪优厚的岗位时,就开始随意就业,或等待家庭关系解决个人就业,大学生群体中频频出现“啃老族”。

(二)职业素养缺失,就业取向功利化

现在走上就业岗位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现在基本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具有丰厚的经济实力,所以90后独生子女从出生开始就享受安逸舒适的家庭生活,四个老人环绕独生子女,往往使他们养成过分追求权利、不考虑责任义务的习惯。从选择专业开始就关注金钱,职业素养缺失,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缺乏敬畏,习惯用钱来衡量岗位,就业取向功利化。

(三)诚信意识淡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大学生诚信意识越来越淡薄,为了能够进入面试,很多大学生不惜在简历上造假,笔者曾在帮助一家企业招聘过程中,收到应聘岗位应届毕业生简历128份,未造假简历不超过10份,大多数简历或多或少有造假水分。此外,一些大学生在已经签约一家企业的情况下,当碰到更好的企业时,跟原签约单位随意毁约,甚至有的大学生多次违约。根据就业方案分析,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生在省会城市就业人数逐年减少,就业质量普遍不高。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各类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企业形态、企业模式层出不穷,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视觉冲击,使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大学扩招的不断进行,高校教育形态的僵化封闭,直接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经过调研发现,一些大学生追求目标普遍不够远大,功利化色彩较浓,近景性动机比例偏高;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和他们本人的现实情况差距较大;部分大学生就业准备心理的积极状态与对就业政策、途径的无知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认同和趋同感强,更加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二)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效果不佳,使大学生职业意识淡薄

高校里面长期以来都是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来兼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基本都是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来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这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老师思维僵化。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涌现新的职业、新的商业模式,而老师们继续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肯定不好。二是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无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老师。在高校中,基本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量都是兼职教师,老师流动性大,课程反馈不能直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职业规划教育效果当然也不好。三是从事职业规划的教师跟在校大学生年龄差越来越大,代沟明显。随着在校大学生从80后变成了95后,大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都是这么一批老师,教学双方年龄差距越来越大,老师难以接受学生的思维,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充满排斥,这样的结果当然使课程没有效果,学生职业意识当然淡薄。

(三)高校德育教育方法简单,使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高校近些年一直对德育教育进行更新改革,但都是皮毛的革新,都是建立在教授主体和教授形式上的变革,这些都是表面的改革,教育观念从未发生过变化,当然德育教育效果很差。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知识教育轻德育教育的理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学校仍然把提高升学率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中心任务,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的学校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方法简单,以简单课程教学的模式开展德育教育,大学生在学校违规造假成本极低,使很多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四)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用人要求提升

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超过3年,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企业对应聘人员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人员压力越来越大,而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普遍达不到企业的这种要求,越是大企业要求越高,所以大多数大学生就业面向都是中小民企,就业质量普遍不高。

四、转变观念,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一)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更新观念,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职业伦理是一种思想素质,只有长期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因此培养大学生职业伦理只有从教育入手,高校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要更新观念。传统的重智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不对,有一些高职院校还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分配到各二级院系,忽视思想政治教师的作用,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重知识轻德育的教育思想也渗透到了学生家庭,家长只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技能,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造成了学生责任意识与义务意识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将大量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教育中来,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多接地气,从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一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将移动互联网新知识新技术和传统思想政治理论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二是深入挖掘蕴藏在专业知识中的社会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真正懂得本专业,懂得思考和规划个人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这个职业所需要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第三是完善职业培训体系,让职业道德素质在职业资格证书中有所体现。职业培训是培养职业伦理的重要渠道,我们现在的职业培训体系重技能轻职业道德,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驾驶机动车资格证书。一直以来驾驶机动车资格证书取得都是只要技能过关就可以了,培训过程中偷工减料、随意缩减课程、考试投机取巧等现象非常普遍,后来层出不穷的恶性交通事故发生后,国家相关部门下大力气整治,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刑峻法处理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恶性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二)“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知识传播和服务社会,其中服务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能,通过服务社会,学生也能够获得锻炼,跟企业很好地融合。但是现阶段高教园区的建设,将高校集中在郊区或者一些新城新区,完全割裂了高校学生与社会企业的接触。在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设置实习基地等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实践实习也是浅尝辄止,完全没有实际深入接触企业,完全不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个人能力适合在什么岗位上。这样造成了学生职业伦理的缺乏。我们建议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引导,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跟企业的合作不是简单的科研合作,重点应该放在人才培养上面的合作。一方面,学校组织学生走出去,将实践实习基地落到实处,每年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实践实习要求,将学生的成长和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学校大力引进来,跟相关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各类校企合作班可以多种形式合作,提升实习实践的效果。

(三)加强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

大学生就业范文篇6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规范,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有客观原因,也有就业观念不正确,没有及时的就业指导、援助的缺乏等问题。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与创业,提高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精度,但目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仍面临着能源有限,信息平台不完善等精确指导问题。为此,要采取专业队伍,完善信息平台,准确帮助、质量评估等手段,为大学生提供准确的就业创业指导。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实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此同时,总需求的适度扩张,生产、库存、降低成本的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质量,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适应性和灵活性的供应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使供应系统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总供给的约束,对老化抑制供给和供给结构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就可以恢复中国经济增长,开放的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周期。中央财政经济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表明,中央高度重视供应结构改革,决心努力工作[1]。精准扶贫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世界扶贫领域的共同问题。这种情况与贫困地区、基础能力差、利用机会和资源缺乏竞争力有关,也受到政府或援助主体从外部进行扶贫开发对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因此,对“扶贫计划”的数据管理的参与应用,提出积极的激励措施,提高贫困人口的精确识别和动态调整机制,准确的措施和政策,促进准确、精准扶贫,实现脱贫的目标。这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克服对扶贫开发机遇的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抓住改变节点资源,在人类行为扶贫竞争中通过正向激励是关键。财富是政府的基础,特别是扶贫开发。如何有效地增加投资,在贫困地区,中央政府应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支付规模,加大扶贫中央支持;在省一级,有效提高扶贫资金。如何分配资金,“扶贫计划”明确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资金的转移支付,对贫困村明确一定比例的农村综合改革;各部门的惠民政策、项目,在最大程度上向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贫困县的财政收入通常很少,扶贫计划主要集中在中央和省级两级,扶贫资金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资金。简单来说,县级负责前线战斗,中央和省两级负责后方提供物资。

二、高校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

(一)素质与能力不足。高校贫困学生多数是因为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差,社会资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缺乏薄弱等原因导致的职业选择、就业机会、就业能力和就业创业竞争力都处于劣势,这是制约贫困学生创造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贫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困境[2]。就农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说,社会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但农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存在。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就业竞争激烈之外,还有以下主要客观因素:一是稳定的工作、高薪、职业期望和个人素质与现实不符。有对高职位的要求,但是自己的能力低,就业创业是困难的。此外,因为个人素养不足,往往都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认知以及缺少经验积累导致的,这也完全属于学生自身问题,还有部分也是受到院校教学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多数院校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缺乏科学的引导,再加上学生现实实践缺少一定的条件和场所,往往很难达到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对多数农业专业毕业生来说,单纯学习校内知识很难适应社会环境,更多企业对于人才的考核除了专业知识水平以外,还包含能力的强弱,特别是体现在相应的管理能力,因而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也是当前时代的主要需求表现。二是就业人数和职业要求较低,就业人数和求职人数严重失衡。就业产业的选择对农科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考虑到高校教育成本、预期收入、未来状况和发展前景,公务员、工商管理等白领工作一直受到农科大学生的关注。但这也是绝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以至于成百上千的人甚至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争夺一两个职位。(二)个人心态问题。个人心态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即如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自信、鲁莽且浮躁往往会导致就业过程陷入到误区。而且当下大学教育已经逐步普及,大学生的社会待遇与社会地位已经无法等同于以往,对于很多就业期望过高的学生而言,往往会由于面临残酷的社会竞争而处于被动状态,在他们一般的认知状态下,虽然农业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但是是否能够获得满意的就业岗位也是他们当下面临的难题。自卑情结是一个普遍的农业大学生心理。这种社会现象不仅给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带来了障碍,而且也是影响毕业等其他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浮躁和盲目的心理是也是有的。农业大学生由于心理因素在择业时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这些心理和问题都导致了毕业生的浮躁心态,盲目跟风,最终不能成功就业和正确创业。在基于大学普及的现代,所有毕业生应当摒弃一般的就业实习,特别是对于农业毕业生来说,应当避免“过高、过多”的就业要求。而且高等教育也是一项教育服务,即便如此,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社会的验证,寻找到符合自身的社会价值定位。因而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可以选择与一般申请者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先就业创业,而后抓住发展机遇。(三)缺乏指导。因为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对就业创业的指导工作也没有高度的专业化。目前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专职教师少,师资短缺的情况,给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带来了越来越复杂的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任务,他们不仅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承担着职业指导、教学、指导日常工作,精力有限,很难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进行准确把握。目前,采用“冲击网”式就业创业指导,形式单一,深度和广度不够。此外,高校开展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大多是大班授课,针对性不强,不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就业创业规划,对于职业指导的准确性、专业性水平不高。另外信息平台也并不完善,信息推送是不准确的。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新形势下,信息来源对新媒体的依赖性更强,但目前的就业创业信息数据平台通常是不完善的。精确指导是不彻底的,在实施过程中精确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意识的缺乏,由于精力有限,教师评价准确有效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对学生正确就业创业指导不够深入。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精准化

(一)创建专业精密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体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面对大量的资源实施精确的就业创业过程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建立一个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是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基本保证。可由专业教师组织就业规划,业务实践,建立简历撰写、面试指导、心理咨询团队,为学生就业责任联系就业指导顾问,正确引导就业观,面对不同的学生统计和登记分类就业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专业组成就业指导队伍,由咨询顾问专业团队,跟踪记录,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二是准确的就业信息平台的建立,依托互联网通过整合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信息、招聘信息和其他当事人,分析大数据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学业、专业、学历、实习、社团活动、兴趣爱好、能力、职业倾向、职业能力、区域、求职招聘等统计配套,汇总信息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需求,从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客户端,校园网络平台,根据学生的意愿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创造信息传播的特殊渠道用人单位。构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信息平台,提高学生就业信息接收、推送、精准效益[3]。三是通过找出帮助学生或就业困难等多方式的特殊基地学生准确的就业信息平台,这些学生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正常就业的实际困难,如: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研究生,弱势群体就业的农村残疾人毕业生等。对于这样的学生,辅导员、教师直接指导进行“一对一”精确的个性化帮助,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对有问题和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的学生,并优先推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群体,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困难,提升工作技能。(二)提高就业质量评价系统的精度。为实施参与式扶贫,实现稳定就业和保障企业安全,切实促进家庭脱贫,强化扶贫力度。提高就业质量评价系统的精度,需要做到一是深入调查。全面调查,找出贫困大学生档案馆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毕业学校、就业需求、帮助建立名册等。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平台,村(居)的公开栏,宣传等,大力促进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大学生就业创业。三是加强政策执行。适应就业创业困难学生的政策,积极帮助他们申请就业创业、资助资金和无息创业贷款。对于未就业创业的贫困大学生,应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创业信息,积极推荐就业、帮助创业。学校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准确评价,从教师和学生的社会评价入手,要注意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数量,注重毕业生就业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就业创业指导的精度评价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和促进新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实施精度。

四、结语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关键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重要保证。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高校应引导学生参与就业创业扶贫工作,学校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建立确切机制,帮助学生准确就业的创业指导,以高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导的重要地位实现中长期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甘英,韦丽.大学生一体化就业帮扶体系的构建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4,5

[2]王辉,朱健.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2

大学生就业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学校和政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增多,也让毕业生的就业成了严峻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这是每个学校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学校是否可以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择。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大力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成为了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搭建全方位的就业平台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学校也应该实施积极和完善的就业指导,提供更优质的就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

一、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是高校所提供的就业平台。高校要不断深化与重点用人单位的人才合作项目,优化就业创业市场的布局。

(一)搭建供需交流平台每个高校都应该发自身的领导作用,应多举办一些高校之间的交流会,或者将企业请到学校进行招聘等等。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与帮助,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提升,培养其自身的优势,将其发扬,为促进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机会提供大力支持,根据学生自身想要从事的工作,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各个高校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课方式,现在互联网新媒体如此发达,可以借助新媒体来为学生开设网络课程,同时需在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对其进行开放式的指导,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而网络课程应该设置成学生们都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一方面,有些同学想要自主创业,可以为他们介绍国家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哪些政策补贴支持等。另一方面,一些同学想要参加工作,就可以为他们介绍企业招聘的信息和企业单位实习的信息等。开展这个课程是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利补充,对毕业生找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优化教学环节,培养综合性人才对于在校生的培养,需要因材施教,结合社会的需求,制订相应培养计划。毕业生的质量也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高校应加强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而提升就业的竞争力,使学生在早期就接触更多就业方面的相关信息。学校需要帮助大学生分析现在社会就业面临的形势。

(四)线上、线下校园招聘平台的维护与运行学校既要重视以宣讲会为主的具体市场的建设,也要重视以交流信息为主的无形市场的建设,要建立适应本校特点的、来源真实有效的就业信息交流网,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加其硬件设施的建设,提升学校在供需见面会等有形市场中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强其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就业信息的资源共享。与此同时,高校要重视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五)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目前信息化已经成了时代前进的标志,信息也成为了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找到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构建一个安全可靠得就业信息平台系统也就成了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老师与学生可以快速便捷的在网上直接看到企业的招聘信息能实现两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企业单位可以直接在网上直接相关的招聘信息。同时也可以“大学生进乡考村官计划”,进而促进与企业之间的就业匹配。高校可以通过借助大学生就业指导这一平台,为学生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进行最终的职业决策,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

(六)搭建就业信息微平台利用现如今的信息化优势,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为此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开通微信、微博等相关功能,能更好促进大家之间的交流学习,大学生只需要借助手中的智能手机或者电脑就能了解到最新的就业资讯,同时可以得到最直接有效的信息。搭建网络平台能让毕业大学生在遇到就业问题是及时与学校内部管理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可以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信息反馈与信息互动,提高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效率,也提高了毕业生和用人企业单位之间近距离选择的机会。

(七)搭建就业实习平台加强高校与外界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专门的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实习的状况和信息,同时能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当中,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可以和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建设高标准的校内实习工作室,通过工作室与企业联手对毕业生进行培养,大幅度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想要解决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要适度加大对毕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指导力度,可以针对其情况对学生进行考试考核,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模拟实习的方式让学生有了真正参与实习的感觉,从而能够顺利实现就业。

二、发挥网络与社会的积极作用

这些公司是基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他在为用人单位提供新的招聘渠道的同时,也开拓了新的就业方向,为大学生的创业开拓了新的市场。当然,这一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隐患,一是招聘信息过于繁杂,其真实度有待考证;二是此行业的进入门槛略低,导致类似自媒体机构鱼龙混杂,使得学生处于一个信息过于繁杂的时代。结语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大学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它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搭建全方位的就业平台能很好的为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提供帮助,这个平台能为其就业提供良好的思路和解决途径,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参考文献:

[1]闫智敏,吴友石.多举措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5):20-21.

大学生就业范文篇8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创业

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目前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学生及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影响高校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体系。作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主抓手的辅导员,应明确职责、把握方法、讲究策略,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创业发挥积极作用。

1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机构不健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低。调查发现,我国很多高校缺乏规范、清晰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成立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创新创业学院等机构,行政色彩过浓,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往往只停留在较低级层面,仅限于就业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此外不能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创业指导的合力。大部分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由基层辅导员兼任,很少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创业者担任教师或者聘请校外职业经理人,且多数未经系统化的专门培训也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具备就业创业导师资格。1.2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低。一些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成效不佳,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的竞争力不强。究其深层原因,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尤其是在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发展意愿和需求,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理念与“以人为本”相背离,导致工作思路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脱离,教育过程未能因材施教,与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很多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而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引导较为忽视,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尤其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入。很多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对专业发展和职业需求认识始终不清晰,就业期望过高,就业心态功利性和短视,向往到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创业,求职时毁约随意,缺乏诚信,不愿安下心来从基层干起。还有部分学生求职主动性不够,求职态度消极,盲目考研甚至考研二战。1.3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缺乏全程化规划,个体针对性指导缺失。当前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缺乏整体规划,一般是从学生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开始实施,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入学到毕业整个教育环节,就业创业指导更像是“临阵磨枪”式的就业技能培训,成效不显著。此外就业创业指导普遍重视集中教育辅导,集中教育有利于对学生就业政策、求职基本常识的普及,但忽略了学生个体和特殊群体,使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个案咨询等个性化辅导缺失,不能做到精准针对性服务。1.4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绩效考核机制欠缺,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大多缺乏绩效考核的机制。虽然工作中辅导员是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中的主要成员,但大部分学校还未制定科学的监督考核办法,明确将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纳入其职责要求,从而导致辅导员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尽管各高校已搭建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创业指导平台,但很多平台服务的群体有局限性,开放性不高。甚至校内不同学院学生所享有的平台服务都有限制。此外,很多创新创业平台的理论指导功能大于实践培训功能,具有实践意义的平台建设落后于就业创业指导的实际需要。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大学生创业科技园、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社团等平台建设滞后。

2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体系

2.1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形成一体化工作格局。高校应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学校学院两级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整合校内外资源,切实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同时建立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机构,确定就业创业指导的总体思路,深入讨论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具体措施。同时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要联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及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等部门,开展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咨询和指导服务。院系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责任,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做好跟踪服务,并及时向校就业指导中心反馈相关问题,以便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做出全面部署。2.2明晰权责,建立动态的辅导员就业创业考核和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全程化”指导学生就业与创业内容未纳入辅导员岗位职责,且缺乏考核和激励机制。因此高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将就业创业指导纳入辅导员的职责。在年度考核及绩效津贴等方面充分考虑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履职情况及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状况,以调动辅导员对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完善高校辅导员职务聘任与晋级制度,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充分考虑辅导员参与就业创业指导的情况。此外,要定期开展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热情。2.3加强校企合作,搭建满足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需求的实践。平台高校可以搭建实践平台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需要,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引导大学生积极进入各级各类就业创业平台锻炼。同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引导社会资金和企业风险投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通过资源的积极整合,与条件符合的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开展创业体验项目孵化、见习、实习、订单培养等服务,组织学生分期分批进入实践基地学习锻炼,引导青年学生不断端正就业创业观念,不断增强就业创业本领。2.4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保障就业创业指导水平。高校应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聘用制度,选择和聘请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的辅导员或教师作为就业创业导师,坚持持证上岗,并建立培训体系,可校内培训、企业锻炼、外派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使就业创业导师参与北森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中国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KAB中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等正规、系统的培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通过定期培训确保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和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实现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指导能力的持续提升。同时组织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大赛,引导课程教师不断改进授课方式方法。此外,积极挖掘和拓展校外导师资源,聘请一批人力资源专家、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和优秀校友等作为特聘就业创业导师定期授课,以充实就业创业教育团队。2.5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一流服务。高校应顺应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潮流,将数字化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建立校级就业创业网络平台,提供在线招聘和移动端服务。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信息维护管理团队,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营。其次,在技术方面应该考虑采用交互模式和移动APP模式,安排具备就业创业指导经验的教师与平台用户进行互动。再次,做好平台内容审核。对各类企业招聘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信息进行合理审核,避免出现学生和投资机构上当受骗的问题。最后,要持续改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

3新时代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策略

3.1辅导员应增强就业创业全程服务理念,利用大数据促进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是持续而连贯的过程。学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期望和需求,辅导员日常教育管理过程要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贯穿其中。大一要以适应教育为主题,开展“专业发展我知道讲座”,励志成才分享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着重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生活。大二要以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为主题,帮助学生意识觉醒,进行自我塑造和完善,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提升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大三要以实践拓展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岗位实习等进行外部探索,在实践中明确努力方面,并找到自身差距和不足。大四要以就业创业实战指导为主题,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帮助他们掌握面试技巧等,鼓励多渠道就业。同时对真正致力于创新创业的团队或个人要提供深层次的个性化指导与帮助。当前整个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辅导员要统计专业往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对就业单位及就业岗位等信息整理,并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形成通俗易懂的数据,在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向学生进行介绍,让他们了解往年的就业状况,明确就业方向。3.2辅导员要把就业创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做好宣传引导。辅导员应通过讲座、班会、QQ群、微信平台等向大学生介绍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国家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并组织学生学习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事业当中,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毕业后到基层、到西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选择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基层项目。大学生往往希望毕业后到大城市、大单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择业过程中过重看中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因此辅导员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此外,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正视挫折,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定期邀请在就业创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在校生和优秀校友开展经验交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3.3辅导员要树立“三微理念”,提高就业创业指导的针对性。辅导员要树立“三微理念,即尊重学生微个体、依托网络微平台、关注群体微需求。首先,尊重学生微个体。不同学生指导需求不同,只有尊重学生个体实际,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才能确保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有效实施。辅导员要围绕个性化的学业、职业生涯设计以及职业定位咨询等环节开展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其次,依靠网络微平台。高校辅导员要用好新媒体平台,通过微信、QQ群等将有用的招聘信息、往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国家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及时传递给学生。此外,可以通过QQ、微信等搭建在校生和优秀毕业生的线上交流平台,提高指导的吸引力。再次,关注群体微需求。为保证指导的针对性需要对关注学生进行分类,如女生、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障碍、考研失败等学生,关注他们的共性需求,进行分类化辅导,提供就业个性化套餐,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求职过程中实际问题,使他们顺利就业创业。3.4辅导员要建立家校互联工作机制,确保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来自政家庭、学校共同的努力,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很多学生家长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选择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大多片面、不合理。家长往往把自己工作和创业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并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因此辅导员应该加强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互联机制,如通过建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家访等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最新的就业形势、当前的创新创业政策等信息提供给家长,把学生的一些特征长处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3.5辅导员要追踪毕业生求职动态,指导学生就业决策制定。首先,辅导员应在大三下前即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生涯规划发展目标和就业具体意向,建立信息库,并根据学生就业意向进行分类,对不同群体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其次,辅导员要追踪学生求职动态,提供及时、适时的帮助,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包括求职考研学生的心理建设、简历制作、求职技巧等;最后,求职后期辅导员要对学生就业意向的确定给予关注,指导毕业生做出合理决策。辅导员应明确自身决策参谋者的角色,把握建议尺度,帮助学生分析各种就业选择可能的结果,引导学生自己作决策。

参考文献:

[1]姚灵忠.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16,16(3):105-107.

[2]须春君.辅导员工作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创业“345”指导模式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6(11):27-31.

[3]吴济龙.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研究[J].高等教育,2012,3:109-110.

[4]张希玲.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2017,6:101-03.

大学生就业范文篇9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的产业组成、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为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起着基础性作用,要想保持经济能够持续、协调以及快速的发展,必须保证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西安市产业结构呈现如下特点:第一产业(农业)的专门化程度一直较低,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但同时就业人员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第一产业就业压力较大。以新型工业以及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的主导性地位正在日渐削弱。第二产业大多处于上游初级加工、组装生产环节,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缺乏技术优势,企业难以获得高附加值和利润。第三产业的专门化程度一直比较高,这说明以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是西安市主导性产业以及专门化生产部门,这些都与西安的历史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通过比较三大产业的就业情况我们发现,从事第一产业的即从业的集中程度较低,而从事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集中度较高。第一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聚集着大量劳动力资源,但大量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致使大学毕业生在第一产业就业率很低。随着第二产业的深化改革,先进的技术设备取代大批劳动者,目前第二产业吸纳了部分有技术的大学毕业生,但吸纳能力有限。第三产业相对来说就业吸纳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有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刚刚起步,这些都对第三产业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总体来说,西安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匹配。

2西安市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2.1第一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调整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必须充分保护以及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此,国家加强了政策扶持力度,深化农村改革以及稳定农村的基本政策,切实减轻了很多农民的负担,从而达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目标。随着第一产业内部农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在实施新技术的基础上,农业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随着农业技术结构的升级,不断的带动了农业相关技术人员需求的增长,如农林、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以及畜牧兽医等专业,对于这些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呈现了稳步上升的趋势。同时,国家出台各种最近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在就业压力日趋加大的现实下,有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工作,成为“村官”。在这两方面的结合下,第一产业呈现出就业需求增加的特征,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基层农村服务的应用型人才需求会有相应增长。但是由于西安市本身的地理位置和农业发展现状的影响,周边县镇第一产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虽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并不大。

2.2第二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产品质量低劣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的关停和整顿,这就使得相关行业有大量的下岗工人,从业人数不断降低,这些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同时,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工程和环保产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飞速发展,相关的电信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等发展迅速,相应的这些行业的人才需用量大幅度增加。西安市也出台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同时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相对创业门槛较低,西安市鼓励大学毕业生在这些行业中创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这样,目前西安市高新技术行业每年吸纳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

2.3第三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第三产业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约为40%,相对于世界水平的60%而言还比较低。并且,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在第三产业中占得比较多,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少,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西安市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因素的影响,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餐饮业等传统的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而会展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也在迅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兴起,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产业结构对西安市大学生就业的启示

3.1第三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选择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西安市第一产业对促进就业的作用有限,从而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也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缓解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对促进大学毕业的就业作用也十分有限;第三产业由于西安市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国家整体产业结构的政策影响,无论是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是其产业相关的吸引力都是促进就业的有效保证。所以对于西安市大学毕业生来说,第三产业就业仍是其主要选择。鉴于此,西安市应进一步落实相关的产业政策,不仅为第三产业的合理扩张提供基础,还能增加第三产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以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3.2增强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的协同性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环节中,专业限制也是就业限制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大学毕业生的基地,应当根据产业结构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并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方面,从高等教育的作用与功能出发,高等学校应根据产业结构进行专业设置,为了降低毕业生的就业风险,对于明显供过于求的专业应当实行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或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比如:对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来说,高等学校可以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应的招生比重,减少资本密集型产业相应的招生比重。另一方面,据调查显示,每年将有1/4的就业机会由于技能不适应岗位要求等结构性问题而损失。因此,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保证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快速的将专业理论转化为专业实践能力以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时间,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加强建设就业培训体系和完善各类人才的培训基地。

3.3发展地方经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大学生就业范文篇10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性方针策略,它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导向。就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主要经历了“统分统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三个阶段;就政策类型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特殊政策三类。下面主要探讨的是高校扩招以来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是一种基于市场导向作用的自主择业式的就业政策。纵观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发展历程,2003年是政策演变的重要分水岭,至此,大学生就业政策全面进入市场导向阶段。此时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彻底打破了传统就业体制的桎梏,将大学生“经济人”、“社会人”角色延伸至就业领域,鼓励大学生自由竞争、灵活就业,促进了高素质人才的广泛流动和合理利用,极大地激发了就业市场的活力。然而,随着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有业难就”与“无业可就”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就业市场的焦点和难点。社会各界开始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公共政策标准进行评价、改进、完善之势迫在眉睫。

二、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标准

诚然,大学生就业政策已开始发生效用,但其究竟能够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完善,都需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首先,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通过评估才能判断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满足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能够产生多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政策评估是引导政策动向的依据。政策制定可能受到决策者的主观影响和外界环境的制约,就政策自身而言很难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效用,只能依据执行效果来判定该项政策是否需要调整,是否继续沿用。最后,政策评估是提升政策效力的重要保障。政策制定的初衷与实际执行效果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这包括执行力度、执行准确性、执行积极性等方面的问题。只有通过政策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保证政策实施准确到位,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任何一项政策的评估首先要建立评估标准,据此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判。采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估大学生就业政策,两种方式互为补充,从而全面真实地反映政策效果。就定性指标而言,选取国内学者陈振明归纳的五个标准,即“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和政策回应度”。[1]首先,生产力标准是核心,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必须符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否则该项政策就缺乏孕育的动力。其次,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和政策回应度是一些协调性、动态性的因素,考察的是政策效果和预定目标是否相符,如何缩小偏差,政策实行能否均衡社会利益,政策实施对象的态度和取向等多方面的问题。就定量指标而言,结合国内外就业政策研究趋势,以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方面为切入点来检测政策效果。其一,通过就业率和失业率来反映就业数量,这是“公认的评估就业政策效果的核心指标”。[2]其中,就业率指毕业生中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率,统计口径包括已落实单位者、自主创业者、自由职业者、升学者、出国出境者。失业率指毕业生中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率。目前国内公布的失业率一般是登记失业率,即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并有求职意愿的失业人员数量”。[3]一般而言,就业率提高、失业率下降代表着就业政策发挥积极效用,促进就业市场良性运作。反之,则说明现行的就业政策效力不足,仍需调整和完善。其二,通过对就业人口的地区分布、产业分布、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就业弹性系数等进行科学评估,以此考察就业质量,从而映射出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大学生就业政策评估

当以上述评估标准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时,不难发现,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并随着就业环境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政策设计和执行层面上的不足,政策实施效果尚不能尽如人意。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1.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的就业容量

就生产力标准而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带动了非公有制企业成为主要的就业领域,推动劳动力资源充分转化为生产力。据统计,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达到40.1%,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人数从2003年的34.73万人猛增至2012年的157.05万人。非公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不仅是人才数量的增加,更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2.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直是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核心,就效益标准而言,就业政策的实施都是朝着这一目标前进的,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纠正偏差,努力实现预期目标。根据表1和图1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70%左右。即使是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也达到68%。同期,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的失业率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样的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在促进就业、保障充分就业方面越来越有成效。

3.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政策在施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势,其内容越来越丰富,可操作性越来越强。创业扶持政策、“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参军服役政策等陆续出台与完善,为高校毕业生开拓了更广大的就业平台。同时,这些政策的优抚措施也在不断量化,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以“三支一扶”计划为例,原先关于优惠措施的条款并未明确,近年来这些优惠条款逐一清晰明朗:就服务期间待遇而言,应按服务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享受生活费补贴、交通费补贴、服务期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上述费用由市、区两级政府按各50%的比例共同承担;其次,就服务期间户籍流向而言,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服务地区,同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就服务期满后的去向而言,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笔试总分加3分,报考原服务单位的,笔试总分加5分,继续升学深造的,笔试成绩加10分。诸如此类的举措大大提升了就业政策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投身基层,服务社会,提升自我。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1.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能片面追求就业数量的增加,更要重视就业质量的提升,努力营造平等就业、充分就业的氛围。然而,“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却一直重在治标而非治本,导致了制度安排的畸形化和政策措施的低效化,并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怪圈”。[4]一是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不足,就业弹性系数小,产业分布不合理。所谓就业弹性系数是指经济增长1%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的增长数量。一般来说,系数越大,促进就业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从表2和图2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200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一直保持较高较快的势头,但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不够,亟待扩大就业容量。但我国现行的就业促进政策却很少关注这些因素的影响,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政策条文还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应急措施阶段。[5]二是盲目的扩招政策造成人才高消费的错误倾向。从表3中看到,近年来博士生、硕士生日渐成为就业市场的宠儿,其就业率远高于同期毕业的本专科学生,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考研、考博大军,致使高学历教育过度膨胀。与此同时,按照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划分标准,“就业率在90%以上表示毕业生供不应求;在70%-90%之间表示供求基本平衡;在50%-7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压力;在30%-5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困难;在30%以下表示可能产生就业危机”[6]。从前文中我们了解到,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介于70%-90%之间,本应说明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学生就业一年更比一年难。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直接导致就业失衡。三是就业性别结构男重女轻,就业市场缺乏充分平等。从图3中不难看出,高校毕业生中女性就业率一直低于男性,说明在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中,女性承受的就业压力更甚于男性,性别歧视已成为阻碍男女平等就业的“瓶颈”。这其中既有法律保障不健全的因素,更有政府市场监管不到位的原因。因此,重视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将成为大学生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将成为政府加强就业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来自于《广州职业教育论坛》杂志。《广州职业教育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2.政策回应度不高

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其相应的作用对象,只有当政策对象充分受益时,这一政策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政策效用才得以充分发挥。然而,纵观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政策,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针对性不强、政策回应度不高的弊病,直接影响了政策效力。仅以大学生就业去向为例。国家实行“自主择业”政策,旨在冲破人才束缚,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地域的分布来看,大多数大学生仍然倾向于少数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厦门等地。表4的数据反映出虽然各级政府施行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政策,但在毕业生的区域流动中,西部地区仍然属于毕业生的流失地。

3.传统桎梏阻碍政策效用

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仍会遭遇传统制度的桎梏,成为影响政策效用的最大障碍。户籍制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一线城市,往往设置了严苛的户籍准入政策和审批制度,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政策发挥应用的效果。例如厦门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来厦工作多年已成为企业骨干的非厦门生源往届大专以下学历毕业生人才入厦审批事项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专科学历毕业生须已在本市岛内同一企业连续工作满四年以上或已在本市岛外同一企业连续工作满三年以上,申请时又与该单位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方可申请落户厦门。这一严格的审批制度使得毕业生与同一企业至少要建立六年的劳动关系,不仅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也助长了“走后门”等不正之风。有的毕业生先通过找关系到有进人编制和指标的单位去“假报到”,然后再到自己想去而又没有进人编制指标的单位去“真就业”。这种制度性障碍的存在,严重违背了就业促进政策的初衷,不仅没有使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受益,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挫伤就业政策的公正性。

4.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一项政策无论设计如何全面、系统,规定如何具体、详尽,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因为执行主体理解偏差或外界环境配套设施跟不上,最终导致政策效力发生偏差,政策效果差强人意。以自主创业政策为例。近几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趋势愈演愈烈,有关创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具体。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发现,很多大学生创业常常是热闹开幕,惨谈经营,最后草率结束。创业成功的典范案例屈指可数。据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数据来看,每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3%。究其原因,一是自主创业模式并不是一种大众化模式,创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主客观条件,如可行性的创业方案、充足的运营资金、预测和抗击风险的能力等等。就目前高校培养规划而言,具备这样素质的大学生并不多。二是自主创业是高风险行为,目前的创业政策缺少风险防范机制,相关部门不原意也不敢承担这样的风险。例如,政策中规定“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创业的,可凭毕业证书直接向银行申请小额创业贷款”。这一规定把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需资金的风险转嫁给了银行。但银行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可能仅凭一张毕业证书就承担这样的风险。由此,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屡屡遭遇资金不足的困境。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