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22:10:02

大学德育

大学德育范文篇1

关键词:生命;生命教育;路径选择

德育的主体是人,德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当下社会各种思想相互冲击,大学生作为各种新思想的最先吸纳者,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生命的态度。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和伤人事件屡屡发生,大学生由于不理解生命的意义,而忽视生命、漠视生命甚至轻视生命。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的意义。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一)生命

生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在生物学上,生命泛指一切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代谢、生长繁殖的有机体。“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生活中我们常会说到它,生命价值、生命艺术、职业生命等等,但又很难精确的形容它、概括它,“生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复杂矛盾体。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物与我为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宋朝著名思想家、关学学派的创始人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天地万物与人类一样都是一母同胞,人类要爱天地、爱万物。这一思想与墨子的“兼爱”相似。不仅如此,每一种伟大的信仰也都教导人类要敬畏生命,例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关注生物界的一切生命。可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扩展到有感觉苦乐能力的动物,再到有生命特征的所有存在物,是古老哲学思维的共生思想。

(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对生命进行诠释;以教育为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生命、领悟生命、珍爱生命、升华生命,以获得生命真谛的教育活动。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生命教育不是单纯的生命的成长,是使生命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实现生命的意义、完善生命的价值,培养出身心健康、关爱生命的富有创造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宇宙中,任何以生命形式存在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由独特的链条相互串联,不可分割,每一种生物都有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更是生物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离开任何生物都无法独立生存。所以,生命教育是要求我们关注万物之生命,呵护自然之生命,敬畏精神之生命。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近几年,随着人类的扩张手段越来越多样,野心越来越膨胀,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显现出来。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就是人类对个体以外的生命的冷漠,正是由于当下社会忽视生命教育,未能给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才是生命,关爱生命是关爱“人”的生命,从而导致人类对于伤害或是杀戮其他生命的态度是无关紧要的。所以,生命教育的意义就是认识生命、完善生命,把人性中善与美的东西挖掘出来,用生命抚慰生命,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生命滋养生命,用生命照耀生命。

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在20世纪里,生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与威胁。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些地区的局部战争,导致的死伤人数多达1.6亿;20世纪初汽车在中国的出现,致使那一年因为交通肇事的死亡人数增至3000万。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无论是在战争还是自然灾害中,丧失的生命都可以用数据来计算,然而,对一个人、一个家庭而言,生命就是一切,丧失的生命将带来的是难以衡量的痛楚。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上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在今天的社会里,科技发达、物欲充斥着校园,生命也变得简单、物化,可以被估量,可以被替代。这样一来,人类自古以来形成的对生命的敬畏之感便不复存在了,反而是无所谓的态度占了上风。

(一)生命教育是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21世纪以来,受工业化的影响,教育也被贴上了工业化、物质化的标签。学生接受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求学求知,而被认为是求职加薪的手段,忽视了教育最基本的育人功能,导致学生也将学习视为一种未来谋职获取高收益的功利性手段。长久下去,学生们在校园内缺乏关爱的感受,在社会中也会因为物欲缺失精神的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冷漠,使人类对生命产生一种淡漠的态度,对生命无视、漠视与残忍。当代为数不少的大中小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生命教育,造成对生命的冷漠,不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威胁了生命,把行为与生命割裂开来,这种行为在现实的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例如,校园霸凌的事件频繁发生,为了一点小事,便欺辱同学;也有的人,为情自杀,大多的旁观者们则是以“好玩”的心态来看热闹。这种对生命漠视的现象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也常有发生。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践踏草坪,还有虐待动物、射杀动物等。更为可怕的是人对生命的残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克服学习生活中带来的压力,增强责任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在大学德育视角下,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善待他人,正视生命的意义,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康的心理,树立积极的生命意识。

(二)生命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

在大学德育视角下,生命教育有助于人们协调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社会关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多方利益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此外,生命教育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良好秩序、规范公民行为的必要手段,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发挥公民的生命意义、奉献自己的生命价值,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生命教育是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大发展,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尤其是现在学生大多从小在优渥的环境下成长,自尊心极强,很少经历挫折,在这种应试教育的高压下,他们很难不会产生疲惫、厌倦的情绪,觉得生活缺少激情与活力,对生活感到无趣甚至对生命淡漠。因此,生命教育的实施,有助于人们能够主动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包容对方,促进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转化,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使他们在校园的教育下养成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良好品德,在校园的庇护下茁壮成长,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大学德育视角下,引导受教育者关注生命、敬畏生命是生命德育的根本任务,它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从个体角度来看,它可以使个体与外部建立和谐的关系,爱护个人与他人的生命,从而保证个体能够顺利地开展自己的学习、工作,有利于个体各方面的发展,创造自己的精神财富;从社会角度来看,崇敬生命,对待生态环境,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通过生命教育,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通过这些可以发现生命德育存在一种“隐性功能”即通过发展与完善人的道德品质,实现生命价值,满足人的精神生命需要。

三、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大学德育视角下,生命教育对人类自身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为了实现社会的更好发展,高等教育领域应当加快推进生命教育的实施。

(一)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父母对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教师就成为了学生们最长接触的人,也是最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人。通过开设与生命教育有关的课程,使教师有目的、有机会开展教学活动,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们传授生命的内涵与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例如,大一新生一入学就要上的形势政策课、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生命安全教育等,学校还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充分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此外,教师通过传达他们对学生的爱,并以自身的宽阔胸怀、开放思维、独立人格影响学生,为学生带来宽松、自由、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校园生活。

(二)展开实践体验,帮助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流失的无奈,在实践中体验生命遭到威胁时的痛苦。实践出真知,大力开展生命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充满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氛围中,加深他们对生命的理解,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体会到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充满生命活力与热情。并且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置身于社会关系中与他人交往,亲身感受生命的重要性,促使他们积极的接受生命教育,培养自身的生命价值观,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生命道德意义。

(三)联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协同开展生命教育

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离不开生命的茁壮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同时联合学校、家庭,三方力量一齐出动,积极宣传健康的生命价值榜样,关闭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场所,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生命作为一种独特现象,世界万物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也就是说,世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要关爱每一个生命,珍惜生命体的存在,处理好自保与利他的关系,同时,还要敬畏自然,对自然所奉献的一切怀有感恩之情,所以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此。我们更要奉行生命之美,将关爱生命作为一种德行,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的顺利进行,促进个人幸福生活的形成,并且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大学德育的视角下,生命教育如同其他道德一样,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国家富强。

参考文献

[1]陈黎明.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大学德育范文篇2

【关键词】成都中学德育;大学德育;衔接

在以往的中学教育体系当中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还是较为薄弱的,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始终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德育教育则更是如此。中学德育教育对大学德育教育的茫然性使得极大多数的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德育教育脱轨,这样也便难以构成相应的系统化教育链条,无法更为有效的发挥出德育教育的教学价值。因此,对于此方面问题还需予以更多的重视,以便能解决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一、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的意义

1、德育客观规律的要求。提出将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进行合理衔接属于德育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而德育客观规律具体则是指无论各级各类的学校在展开德育工作时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全面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构建德育教学模式。在展开德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既要充分地考虑到本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又要考虑到关于不同学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共性。一方面,中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蕴含着极强的渐进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学段的增长,所需要展开的德育教育也要呈现着递进的方式进行,这也便需要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进行有效的衔接才能达到更为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尽管中学阶段的学生和大学阶段的学生对思想道德的需求以及思想道德理论素养都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这并不妨碍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共同性,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也不能只是处在一个单独、相互独立的状态下,也可以这样理解,中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德育水平,而中学生的德育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在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所蕴含着的整体性要求中学德育教育必须要和大学德育教育进行合理衔接。在展开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会应对各种各样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教育方法以及德育教育途径,并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行德育教育,从浅到深、由表及里,帮助学生从感性认知逐步上升为理性认知,而这样的过程则需要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做好更为合理地衔接,以便能保证德育教育过程中的整体性。2、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做好中学德育教育与大学德育教育的衔接工作充分体现了响应当前时期我国教育体系中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在2005年3月,我国教育部便颁布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而在《意见》当中也明确的指出了关于我国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建设方向,要充分地保证大、中、小学德育能够实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并且,在展开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将德育教育模式变得极具感染力和具有吸引力,从而促使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出其教育价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更为有效的推进作用。通过此《意见》我们更可以清晰地发现构建出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向衔接的有效德育教育体系更加符合当前时期的教育方针,也能够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要求,对于更好地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德育教育目标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假如在此过程中忽视了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工作,那么便很难达到培养“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对学生的成长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3、符合学生德育需求。根据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在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对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德育教育也极为广泛的应用到了大中小学各个学段当中,这样的举措无疑是为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大帮助作用的。而将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进行有效衔接则更能充分地体现出德育教育的价值,符合学生的德育需求,将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进行合理地衔接也更加符合中学生的德育学习习惯、德育知识接受能力,这也便意味着在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能够收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德育教育当中并且配合教师展开德育学习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当中也便能够逐步达到理想的德育学习效果,渐进式的衔接方式也能够使学生在今后步入大学阶段的学习活动中更加适应大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教育举措无疑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

二、成都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的现状

1、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重视度不够。在当前时期,随着德育教育的推行与落实,在各个学段中都开展了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而在成都中学中将德育与大学德育进行衔接也成为了德育教师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在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的有效性,最为明显的问题之一便是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重视力度不够。这样的问题出现在部分中学当中,但是还是急需解决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部分中学对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传统的教育理念使中学将教学的侧重点多是放在文化教育上而忽视了综合素质教育的价值,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未能与大学教育进行合理衔接。与此同时,部分中学在将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的过程中工作行为不一致,经常使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衔接工作只流于形式未得到落实,从而抑制了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的宝贵价值。其次,受应式教育的影响导致德育教育工作遭到弱化,在以往的应试教育当中对德育教育的侧重点不是很大,很多中学都将文化课、应试教育课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使得部分中学的德育工作受到一定的打击。最后,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之间经常存在着脱节现象,这也便导致着德育教育的整体效果受到了影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过于封闭,对大学德育教育的了解也不是十分透彻,从而导致中学德育教育与大学德育教育极易出现断层现象,这也导致了在开展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的衔接工作时难以达到理想的衔接效果。2、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制度不完善。在现阶段对成都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衔接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成都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的衔接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由于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制度都不完善,从而导致二者的衔接工作难以有效执行,衔接效果也未能达到理想化的状态。近年来,我国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愈发的重视起来,但是与文化课程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而在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衔接的实践活动中也可以清晰地发现无论是德育大纲、德育课程还是德育目标、德育工作系统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工作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中学学校和大学学校之间的德育工作合作与德育工作交流也存在着明显的缺失现象,在德育教育方面大学显然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的,这也便意味着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的衔接带来了一定的实际困难。与此同时,大学德育教育理论研究者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大学德育研究上,这样留给中学德育的研究时间也便大大缩减,不仅如此,大学德育理论研究者的研究工作经常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很难适应广大学校的德育教育实践工作,更加难以顺应中学德育工作的实践需要。而很多中学德育工作者在展开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也积累和探索到了不少的德育工作经验,但是仅是处于理论研究水平要想升华到理论高度还是存在着一定困难的,也便难以更为有效的将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进行合理衔接,逐渐也就难以达到二者衔接的有效效果,形成了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存在缝隙的问题,在衔接时也难以找到合理的切合点。3、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内容单一。成都中学德育在与大学德育衔接的过程中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内容的单一性也使得衔接工作的开展遭到瓶颈,首先,从课程方面来讲,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目标与教育任务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在我国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课程与大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课程都有各自的课程标准或者是德育教育大纲,而在修订课程时又未能明确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之间的衔接性,从而导致了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在进行衔接时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封闭局面,很难达到理想的衔接效果,这样也便使得德育教育的整体功能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其次,在德育教材的建设上中学德育教育与大学德育教育对于德育教材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近年来,成都中学德育教材一直处于建设的状态,在不断探究的过程当中。而大学德育教材则层出不穷、经常性的推陈出新,德育教材的质量也良莠不齐。不仅如此,中学德育教材与大学德育教材很难切实从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身心发展需求出发,德育内容也存在着较大的出入,这也便意味着中学德育教材和大学德育教材内容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在二者进行衔接的过程中也会受到这样不稳定性的影响,很难充分发挥出大学德育和中学德育衔接的实际效果。

三、成都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的思路

1、确立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衔接目标。为了充分地实现成都中学德育教育与大学德育教育的衔接价值、将二者的衔接工作做到更高的质量,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更多有效的积极影响作用。在展开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衔接工作之前首先便要确立好一个明确的衔接目标,只有确立好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的衔接目标才能在接下来顺利展开德育教育工作带来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在设计德育衔接目标之前,首先便要切实地考虑到学生在思想政治、心理健康、道德品质以及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的综合需求,以此为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衔接工作开发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成都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分别处于不同的两个阶段当中,所设计的德育教育目标也要因此具有一定的层次区别,首先,在对我国大学德育教育目标进行观察来看存在着明显的倒挂现象,而成都中学的德育教育目标则普遍出现了拔高现象。例如,成都中学德育教育目标在确立时经常过于理想化,这也便导致德育教育难以充分发挥出实际的教育效果,影响着整体的德育教育质量。很多德育教师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经常会设立较高的教育目标,而这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则很难完全的吸收和消化,只能从浅层阶段进行理解,难以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教育目标也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更加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大学德育教育则多出现倒挂现象,德育教育起点较低,在进行衔接时也要重视此类问题。因此,在设立成都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教育衔接工作时要切实地从学生的个体需求出发,在展开成都中学德育教育工作时要侧重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自尊自爱等良好的品德;而大学德育则是要充分地发挥出个人发展性功能以及响应性功能,引导学生自主追求自我育德。简单来讲,也便是初中打基础、高中促成长、大学求发展,以此来分层次的设计德育衔接目标,从而保证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衔接效果。2、设计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的衔接内容。在展开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衔接工作时,做好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的衔接内容设计也由为关键,从根本上来讲德育的主要目的便是提升和激发人类的情感需求,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来发展人的情感能力、使人类的情感体验得到健全和激发。而不同阶段的德育教育内容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成都中学中德育教育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为实际导向,在德育内容的设计上则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但是如上文所述,由于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与大学德育教育内容的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中学德育教育内容和大学德育教育内容在衔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脱节现象,并且这类现象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进行衔接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反复性的出现。因此,要想使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的衔接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相关负责人员便要彻底地消除这一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设计课程时更应该注重将中学德育教育内容和大学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有效衔接。而德育教育内容设计者则要充分地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发掘德育教育素材,有效的弥补中学德育教育内容和大学德育教育内容衔接过程中所存在的缝隙,以便于为落实衔接有效性发展德育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用,也可以这样理解,中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要着重注意现实化、日常化和行为化,而大学德育教育内容则要重视知识化、行为化、价值化。3、合理构建健全的德育评价体系。在成都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衔接的过程中,合理的构建已出一个健全的德育评价体系是十分关键的,在整个德育衔接工作和德育教育工作当中,德育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着最终结果的理想化。因此,对于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以及概念也要从以往的传统认知当中脱离出来,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健全的德育评价体系不仅是为了证明,更是为了做好接下来的改进工作。在以往传统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当中对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价通常是考察德育教材中的知识,而在这样的评价体系当中显然是要更加注重智育、忽视德育的,这也便违背了以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当前时期,成都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当中也起到了严重的羁绊性和制约性,这样也会使学生认为德育教育本身具有极强的功利化,德育学习也只是为了参加高考、获得及格而所必须要做的一项功课内容,德育教育的实际价值也便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德育教育目标也存在着极大的背离现象,因此,要做好成都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的衔接工作便要构建一个崭新、先进、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这也是尤为关键的,而具体则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要保证评价主体具有极强的多元化。其次,评价的方式要保证多样化。最后,评价的向度要具有充分的科学化。在以往的德育评价体系当中,德育评价的主体多为教育行政部门而选择运用的评价方式,也以笔试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向度则更是指向德育的结果。而对德育评价体系进行重构则需要从被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三位一体构建起立体的评价模式,打破以往一纸定论的评价方法,从而使评价体系更加符合学生的德育需求,也能为教师改进接下来的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利的思路。总体来说,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要更加的务实,从实际出发来展开评价活动,而在大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则要虚实结合,这样更易达到理想的评价效果;中学阶段要注重形,而大学阶段则要注重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成都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衔接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的评价体系来促使学生积极健康的进行成长。4、选用有效的德育衔接方式展开衔接活动。在成都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衔接的工作当中运用何种衔接方式展开衔接活动也是十分关键的,而为了保证衔接工作的质量达到新的高度,德育工作者便要选择使用有效的德育衔接方式来进行衔接,以此为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支点方能达到更为理想的衔接效果。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和大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理应根据阶段性的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好分工和协作的工作,这也是实现成都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衔接目标的基本和前提,值得注意的是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在德育的教育途径上是缺乏着一定的衔接性的。出现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的教育内容和阶段性目标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时所选择的德育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这对于中学德育先河大学德育衔接工作都有效性则是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的,而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在展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都将课堂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但是也并不是唯一的阵地,这也便形成了中学德育教育和大学德育教育教学途径之间的差别性。因此,要做好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的衔接工作便要对二者的德育教育途径进行合理设计,中学德育教育当中应该予以学生更多的体验性、实践性机会;而大学德育教育则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自主学习的实践机会,与此同时,也要确立一个大德育观通过创建出利于各学段学生的德育环境系统,从而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于一体的立体德育空间,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体机制。

四、结语

成都中学德育与高校德育进行合理衔接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来说也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中学方面还需将中学德育与与大学德育进行合理衔接,以便于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德育知识体系,对塑造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进行发展贡献出更多有利的支持与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毅,景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2]赵振寰.构建中学现代化的德育课程——论德育课程设置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

[3]王小琴.从学校德育教育的衔接与深化看德育体系和构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2).

[4]周双娥.中学德育盛须有前瞻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5).

[5]周双娥.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必须从实际出发[J].娄底师专学报,2001(3).

[6]牛芳.浅谈中学与高校德育课教学的衔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大学德育范文篇3

规律是和本质密切相关的一个哲学范畴,但二者之间有区别。本质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所规定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在人们的思想中有两种规律观念,一种是动力学意义上的规律,另一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动力学意义上的规律具有确定的因果关系,一种事物的存在必然导致另一种事物的产生,事物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确定联系,只要知道原因,就一定能知道结果,或者只要看到结果,就知道原因;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不是事物之间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这种规律观认为,客观世界中某种事物的出现,其中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事物的变化发展并不是按单值因果关系运行,而是按概率分布规律运行”〔1〕。现代大学德育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复杂性,二是环境的复杂性。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人不同于物,人具有自觉性、主观性、能动性。在现代大学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自觉性、主观性和能动性,他们是有意识、有思维的正在从事德育活动的有血有肉的人,德育活动是在他们一定的思想、意识、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而人的思想、意识、观念是在变化发展的,这就决定了大学德育结果的不确定性。从教育者来看,他们在德育活动中设定的德育目标,选择的德育内容,采取的德育方法,都受制于他们在先前的实践活动和交往关系中形成的“前理解”。依据“前理解”,他们对德育的内容、目标进行主观的理解。也就是说教育者给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观点是带有主观性的,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育者有不同的理解,面对同一个受教育者,不同的教育者会选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导致不同的结果。从受教育者来看,当代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群体,他们能否认同现代大学德育内容,主要看他们“愿不愿意”和“能不能”。在大学德育过程中,大学生总是从他们自身的需要出发,运用他们已有的价值标准选择教师对他们施加的各种影响。只有那些符合他们需要的、符合他们认识的影响才会被吸纳,并在合适的时候外化为行为。而每个大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地域文化及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决定了每个大学生的需要和个人的价值标准的差异性。所以在同样的教育情境中,相同的德育教师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诠释相同的教育内容,大学生对德育内容是否认同及认同程度都是不一样的。现代大学德育环境也具有复杂性,这些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及各种思想文化,包括家庭出身、家庭教育,大学生群体的交往环境,大学生所有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这是大学德育活动开展的外在条件,在具体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和创设优良的环境,促进德育活动的发展,但是外在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教师无法控制的。并且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自发性,有可能是积极的影响,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影响,有时消极的影响会消解大学生从教育者那里接受的积极影响。大学德育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现代大学德育的不确定性并不代表德育无规律可寻,事实上,它仅仅表明德育过程是有诸多因素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没有确定无疑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大学德育过程和结果间存在因果联系,换句话说,现代大学德育是有规律可寻的,只是这些规律并不是严格的因与果一一对应的关系。笔者认为,根据现代大学德育系统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现代大学德育规律具有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现代大学德育的外部规律,即大学德育系统要素与外部环境系统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教育者“教”这个角度而言,外部规律又可以称为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规律;内部规律,即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教育者如何展开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和行为,如何实现德育目的的规律。鉴于教育者在德育内部系统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教育者发起和主导着整个教育过程。但教育的发动和整个过程都要以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和可能性极限为基础,以教育对象的积极接受状态为基础,教育的目的要以教育对象转变、生成为合格人才为基础〔2〕220。这就要求将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受教育者的活动统一起来。因此,在现代大学德育系统内部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个体适应性规律。

二、现代大学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规律

现代大学德育的社会适应性是指现代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适应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需要。社会需要具有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人,同时,人只有获得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大学德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其目标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以及德育过程一定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如此,大学生才可能获得社会发展所需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一)现代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的规律德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德育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决定、影响着德育的发展。德育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给它提供的条件而单独存在。因此,人们只能在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德育。一定的社会决定了一定的德育,一个社会如何,这一社会的德育便如何,即这一社会的德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德育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人们物质关系的产物,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物质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德育。因为随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个人或家庭与人们的共同利益的矛盾出现,使社会发展需要政治、法律、道德、伦理等来调节现实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矛盾。这些普遍的东西就是德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德育作为维护社会系统秩序的要素,一方面它具有一定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历史传承下来的一些思想、道德、风俗、文化等,比如爱国主义思想,虽然不同社会、国家对爱国的内涵理解不同,但没有哪个国家、社会不要求民众爱国的。另一方面,德育具有发展性,这首先取决于德育本身是一个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其次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使然,不同的社会对德育有不同的要求,即使在同一社会条件下,由于社会自身的变化和发展也会促使德育作出相应的调整。上述观点表明,德育是社会中的德育,社会为德育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有了限制。因此,现代大学德育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德育目标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受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现代大学德育目标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阶段,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脱离现有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假、大、空”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没有现实的意义。(二)现代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规律一定的德育服务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一定的社会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德育为其服务。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现代大学德育目标和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德育对社会的功能和价值无从谈起。1.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社会适应性规律德育目标要以社会发展为参照,就必须反映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要求,必须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所谓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社会适应性规律,是指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制定要满足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大学德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性质,与经济基础存在着密切联系,应该主动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引起了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变革,现代社会的这些变革要求现代大学重新认识和确立教育的目标,其中包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大学德育目标的确立。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着社会旧有的道德和习惯,竞争意识及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随市场经济的实施而产生。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人们在重新认识自然,审视社会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摒弃保守落后的观念,增加了主体意识,实效观念,使得行为主体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某些原则(如等价交换,效率优先等)也被运用到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中,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的产生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现代大学德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这些作用是否有效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设定则影响德育作用的发挥,不切实际的目标使大学德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德育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不仅要有政治教育、理想教育的目标,也要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实现各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不仅立足于社会现实,还要面向未来,把握时展的趋势,实现理想目标和现实目标的统一,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统一,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的统一。2.现代大学德育内容的社会适应性规律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实现与德育内容息息相关,德育内容是影响德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现代大学德育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全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要求;二是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满足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第一个层面中的“全面反映”不等于说将社会各领域中所有要求都融入德育内容,在德育内容中将社会所有要求纳入进来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德育内容是有选择性的。当然,也不能遗漏重要的内容,不能将现代大学德育等同于单纯的政治教育或者单纯的道德教育,或者只是单纯为经济建设服务。第二层面中的“满足”是指现代大学德育内容要能针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中的主要矛盾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当然,现代大学德育不可能直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它是通过培育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来达到解决社会矛盾的目的。同时,这里的“满足”还包含有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含义,社会具有发展的需要,德育内容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要适当的超越现实,才能发挥引领的作用。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来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但又高于现实。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德育内容达成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从目的来看,德育内容是指向未来的,它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生活,要求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因为有未来指向性而具有理想性,它引领大学生的精神不断完善。但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又必须依托于现实,现实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德育内容如果不具有现实性,其理想性也必然走向虚无。因此,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应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直面现实生活的挑战,为学生提供解决思想困惑、政治迷茫、道德困境的智慧和技能。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只有体现更多的现实性,才会有针对性。同时,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理论来源于实践,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否则不具有说服力。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德育内容要达成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现代大学德育具有规范性教育的性质,这使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通过理论的学习,明白思想、政治、道德领域的道理。但这些道理(理论)必须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关,与社会现实问题相关,脱离生活实际的理论和知识无法解决和解释现实中的问题,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不具有说服力。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知而不信”“知而不行”。

三、现代大学德育的个体适应性规律

现代大学德育尽管具有多方面服务于社会的职能,可归根到底是通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实现的,也就是说德育的外部规律是以内部规律为基础的。因此,现代大学德育除了具有社会适应性的规律,还具有个体适应性规律。现代大学德育要培养具有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人才,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实现,没有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没有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无法完成现代大学德育的使命。所谓“现代大学德育的个体适应性,是指现代大学德育工作要适应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适应其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通过教育和引导,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需要、动机和行为品质,使其形成相应的社会生活能力”〔3〕。(一)适应大学生身心和思想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入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品德发展总体上趋向成熟,但是在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成熟度不一样。各年级大学生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同。比如对大学生而言,大一是个转折点,在这个转型阶段,他们面临着“目标失落与确立、自我冲突与认同、理论困惑与选择、学习依赖与主动”〔4〕等矛盾。而大二、大三是新生在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之后形成稳定的行为和心理表现的阶段,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新鲜感与不适感已经过去,他们对自身的专业素质、性格特质、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开始重新确立人生理想和目标;他们开始了系统而深入的专业学习,参与社会实践,心智逐渐成熟,对自我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专业认识有阶段性的提高,专业方向开始形成,但离毕业还有相对长的时间,加之学生活动多,学习的动力会有所下降。进入大四,他们将面临较多的问题和压力,学业压力、考研升学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初入职场的迷茫和恐惧等等。大四是人生又一转折点,面临身份的转变、环境的变化,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认清各个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他们的需要是做好大学德育工作的前提。在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选择不同的德育内容,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比如德育内容根据现实发展需要而不断更新,体现出发展性、层次性、可操作性。要将不同的德育内容用有效的方法呈现出来,有些教育内容只有在人相应的发展阶段教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新生入学教育应在学生入学时进行,恋爱观的教育适宜放在大二大三阶段,就业指导适合放在大四等等。总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超越了发展阶段的教育就像是拔苗助长一样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2〕219。当然,大学生身心发展有阶段性,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复杂过程。这也决定了大学德育的长期性和反复性。(二)适应大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大学生由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因素及受教育质量存在着差异性,因而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的水平,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发展水平也具有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存在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上,存在于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上。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差异性正是我们进行德育的依据。“对有了一定的意志力,却缺乏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人,应以实施政治教育为主。对政治上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思想方法却很偏激的人,应以实施思想教育为主。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必须根据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具体地确定针对个体的教育重点和开端,以便使思想政治品德各要素能方向一致、平衡发展。”〔5〕对有一定思想政治道德知识性认知,但没有强烈情感和坚强意志、坚定信念的人,就需要有实践的磨炼,等等。(三)遵循大学生知—行转化的规律现代大学德育的目标是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需要,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要实现现代大学德育目标,使大学生掌握德育知识无疑是基础工作,但仅仅掌握德育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大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非知识性的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非知识性教育和知识性教育同步发展。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大学生只有德育知识,没有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知识性因素的作用,就不可能转化成为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因此,现代大学德育过程,不仅是给大学生传授德育知识的过程,更是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情感、意志及信念的过程,是指导大学生践行思想政治道德信念的过程。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从认知转化为行为的规律。大学生的品德形成并体现于长期的行为中,大学生每个有德行为的发生都是知、情、意、信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现代大学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规律。“知”即认知,是信和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学德育工作中,要使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真懂,也就是全面、完整的认知德育内容,这就要以精彩的德育活动内容、丰富的活动形式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感觉力、知觉力,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大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大学生的想象力,使大学生广泛掌握、深刻理解德育内容,德育工作要做到“晓之以理”。“情”即情感,要实现对德育内容的真信,情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情感存在于整个接受过程。它影响着信息的接收和选择,大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往往注意和选择能满足情感需要的知识信息,回避和忽略与之相悖的知识信息。同时,情感可以激发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判断力。当大学生对德育内容处于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时,会将内在的情感转移至德育内容本身,这就有助于形成对德育内容的接受,消极的情感则能消解对德育内容的认同和接受。因此,德育工作需要“动之以情”。“意”,即意志。大学生的意志过程在德育内容的接受活动中,使各环节、各因素都指向一定的目的,调控着他们的注意力,调整着他们的接受标准,使接受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发展。同时,大学生的意志调控着接受德育内容的情感,使这种情感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此影响着大学生实现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德育工作要“勉之以恒”。“信”,即信念,是指大学生对德育内容从认可、接受状态到信赖推崇,最后到内心上的拳拳服膺,行为上的孜孜以求,成为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力量源泉。为此,德育工作要“导之以行”。

[参考文献]

〔1〕卢景昆.复杂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研〔J〕.教育评论,2012(5):75-77.

〔2〕张雷声,梅荣政,钟明华.思想理论教育研究:第1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7.

〔4〕刘献君.大学德育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74.

大学德育范文篇4

一般来说,在一个国家中,学校的德育目标最能反映这个国家教育的阶级性和国家的意志性,也就是说,能反映这个国家学校德育的政治倾向性。因为不论什么性质的国家,通过学校德育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这一点是共同的,中国和美国也不例外。

由于文化传统和国家政体的不同,中美两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

我国的德育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统一性、一致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国的德育目标比较开放,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大学德育目标。我们只能将其基本内涵概括地表述为:力图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有用的、让人满意的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成为积极进取的美国公民。

由此可见,美国的德育目标中似乎很少有政治性的成分。其原因主要是:它没有长期受文化侵略和经济压迫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悠久;民众民主思想基础较深厚。在政治方方面,对内。阶级统治地位处于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对外有输出和扩张的条件和优势。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可以培养“不问政治”的合格公民,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的德育目标并不是真的没有政治性要求,而只是将其以隐蔽的形式富于其中了。例如,政治性要求表现在爱国精神和守法精神之中,这两种精神被看成是社会政治制度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

我国有受侵略、被占领的历史。有与殖民主义长期斗争所需要突出的民族性的传统。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威胁下,我们常常把民族性作为抵御发达国家的文化同化、争取民族生存的武器,因此,特别注重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我国的民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法制还不健全,在社会生活中还保存着较强的封建色彩,强化政治、稳定政治常常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国的德育目标政治化倾向比较明显。

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较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高等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培养一般劳动者,似乎没有必要通过德育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中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一部分人,而是强调高校德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目标的等同性。而我国由于经济落后,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低,接受高等教育者还只能是公民中的少数人,所以,高等教育就不只是培养一般的劳动者,还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领导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国的高校德育目标一般比较高,尤其是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要求。

二、德育内容

(一)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

这种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的特色之一,它要求学生有稳定、健康的政治思想;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具有政治敏感性、洞察力、鉴别力,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政治取向务实积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能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明辨是非。

(2)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

这项内容虽然与美国相似,但其真正的内涵却大不相同。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有社会主义的公德和道德品质;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s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将个人的利益与祖国的利益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修养水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

(二)美国高校的德育内容:

(1)公民教育

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做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适合本国文化的“合格公民”。从公民教育的目的性中可以看出,它既包括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又包括了法制教育。在美国社会,人们一般认为合格的美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教育则力图使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从而为这个国家奋斗。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的激发主要是通过美国的成就教育和西方文明史教育实现的,实际上,主要表现为历史教育。法制教育是美国高校德育中最直接的政治性教育。美国高校中的法律教育是建立在合理、科学的法制教育体系基础上的。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都规定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且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中小学主要讲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条文、大学则侧重讲法律的形成、演变,即从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美国的法律和制度,把法制教育同介绍美国社会特点,分析美国社会制度,介绍议会、内阁、法院的构成结合起来。法制教育的归宿点就是要说明美国法律的合理性、权威性、神圣不可侵犯性。

(2)道德观、价值观教育

重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导向一直是美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特色之一。美国高校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尽管受到高度重视,但目前却没有统一规范内容和管理措施,主要靠各州制定大纲和措施。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就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维护私有制,所以,美国高校的德育浸透着个人主义的东西。尽管他们解释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自利,不是贬义词,但他们承认个人主义就是个人的前途、命运要由个人创造、个人奋斗、个人争取,其实质是把个人的前途、命运放在首位。私有制决定了在这个国家里个人主义必定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学校德育的灵魂。所以,他们强调的是个性自由、个性发展、自我完善。

(3)健康的人格教育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及个性特征。

美国德育专家指出:人的思想乃至行为所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心理出现了障碍,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甚至发生疾病的表现。他们认为:学生一些心理深处的问题不可能通过课堂教育,搞各种活动得到解决。有些学生将其埋在心底,精神孤独、抑郁;有些学生则将其烦恼以不正常的行为表现或发泄出来。因此,加强健康人格的教育和指导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国,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

三、德育的途径

(一)我国的德育途径:

(1)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

各高校设有独立的思想政治教研室和“两课”基地,专门开设德育课程。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课、法律基础课等,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养、确立社会主义的理想、道德、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能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所以,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决定其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我国从1986年首次提出校园文化这个格念起,校园文化建设热潮就随之兴起。校园文化作为大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可以使有形教育向无形教育转化,有意识教育向无意识教育转化,外在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化。这种校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还包括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它涉及到学风、校风、社团活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观念形态和优美、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各高校主要是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专业技术咨询、社会扶贫帮困等。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这种活动被一致认为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是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业务素质的课堂。

(4)重视专门的大学德育队伍建设

各高校都有一支专门从事党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他们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都属于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二)美国的德育途径:

(1)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

美国高校虽然很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但普遍开设历史、公民学类课程及有关专题。例如《公民》、《美国宪法》、《西方文明史》、《现代社会》、《民主问题》等,同时还开设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等有关专题讲座。另外,还通过开设语言和人、艺术与社会、宗教、伦理等有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某种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美国高校不仅重视在文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同时,他们也注意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他们要求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2)通过心理咨询培养健全的人格

心理咨询作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排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减少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的事业,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在大学教育中已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因此,如果说美国大学中有一个专门机构与德育有关的话,那就是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款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和规划。这里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发展咨询、适应咨询和障碍咨询。

(3)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意识

美国的大学课外活动渗透了德育意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一是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二是丰富多彩、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文艺与体育活动;三是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的活动。社会服务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如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慈善工作、为老人和残疾人服务等。

四、启示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中美两目的高校德育有些地方有相似之处,但很多地方却有不同,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我们应该在坚持自己的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美国高校德育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1)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各询指导,发挥兵指导性德育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工作,把心理咨询与我们做个别的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服务。

(2)要重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渗造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纯而又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可能。惟一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提倡教书育人,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大学德育范文篇5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的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的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资料的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也只能采用作报告、印材料、印报纸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所和时间等因素,所以覆盖面也有限,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同时,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另外,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一方面造成了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不负责任甚至错误的信息和言论。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又有着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从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网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德育工作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精力去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学生则是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接受"灌输"。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波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4、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大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并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甚至普通人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网络这一虚拟现实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二、网络浪潮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文化来的太迅猛,农耕时代和工业文明滋养至今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对它的"应对"、"衔接"和"包容"发生了某种逆转或倒置,结果导致了当今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状况。基本的一点就是: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富矿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也没有很好地统摄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反,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工具化致使传统文化发生了某种失范和滑坡。首先,过度商业化了的文化,金钱文化、黄色文化、封建迷信、反对言论以及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的各种流派多渠道的渗入,还?quot;网络文化"带来的浓厚的文化趋同,"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次,就网络文化而言,它的多元性尚处于"网络人办文化"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发生"文化人办网络"的质变,"网络人"即使小有文采仍处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范畴。而少量活跃在网上、"IT"业的"小网络文化人"亦不能改变网络缺乏文化的基本面貌。

显然,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诸多浅薄的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大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之一。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

互联网是开放的,聊天室里,你可以不动声色地"呼风唤雨",公告板下,你可以从容不迫,甚至毫不负责任的说三道四,挥斥方酋。其次,所有的网络成员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沟通方式的变化使得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容易。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既可以张扬个性也可以纵扬激情;既不担心无人喝彩,也不担心骂声如潮。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针对这种情况,尽管部分高校已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普遍性的高技术少文化、重宣传轻知识、多简介少深入的缺陷。导致了高校网站只成为高校自我宣传的窗口,没能成为一个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所以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二。

3、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三。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因为网络是创新的产物,是创新的形势,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识过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时间变得界限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这种直接认识方式不知不觉的剥夺了青年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quot;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再者,网络信息都是以数字符号的形式传播的,甚至人在网络上也以数字符号的形式出现,成为一个符号。在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阶层、职业等通常倍受关注的特征都被掩盖了,剩下的只是符号的交往。正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所说:网络虚拟性的危险在于,它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它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它利用所有人类交流的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然而,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其次,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1)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研制能防止、过滤政治诽谤和色情暴力等反动、有害信息的软件和监控系统,构?quot;网上防线",保护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穿透力强的载体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网上传播,及时对某些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大局的观点提供事实,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

(2)针对网络文化中的"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我们要大力弘扬东方文化,重建东方文化的优越感,其意义绝不仅限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维护自己民族一己利益,而是要在摈弃狭隘民族主义的同时,用我们伟大的文化遗产去匡扶正义,用深层次、稳定的文明,支撑浅层次、脆弱的文明。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和倡导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3)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一、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两课"教育是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措施。在教学内容上要大量引入人文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内容要涉及到文、史、哲、体、美等方面。三、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四、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三观三德教育活动、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及各种社团活动。

(4)加强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就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我们除了需要有一批像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这样的网络宣传主阵地以外,高校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即要有像清华红色网站那样旨在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网站,又要有北大在线、北大新青年这样一批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为大学生乃至社会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网站。办好高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当然这种正面的声音应该是和风细雨、入情入理的,切忌生硬地说教和简单的贴政治标签。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求快求新的特点又使网络新闻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高校办思想类网站,就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经营好五?quot;拳头产品"即:新闻快递、时事消息、时代焦点、专家评论、时代论坛。以体现网络的特色和水平。另外,高校网络还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这也是高校网站区别于商业网站的最为明显的优势。,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需从传统媒体?quot;我办你看"到向网络媒体的"双向交流"转变,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高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学生工作信息的,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其次,通过建立心理咨询站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数据库,开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具有超时空、迅速的特点,因此这种心理咨询安全便捷,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库的超信息量、立体化的特点,突出正面引导的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学报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4、高校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高校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高校德育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由这一主题所决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高校在德育教育上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2)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其次,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同社会的接触增多。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必须进行创新,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将德育教育向社会延伸,可以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可以与工厂、企业和街道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回到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去,在道德交往和实践中学会道德交往与实践,在责任承担中树立真正的责任意识。

大学德育范文篇6

建国50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德育工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广大德育工作者对大学德育工作展开了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得以确认。围绕大学德育、德育工作者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索其内在规律,从而加强了德育工作,加速了德育队伍建设,促进了教育改革,推动了德育学科建设。

一、建国五十年来,大学德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建国初期的大学德育研究

从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顺利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这一时期,大学教育面临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双重任务。这一时期大学德育研究的特点是:党和政府有组织地进行研究探索;大学德育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一阶段,大学德育研究和德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在总结、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大学德育的任务、内容。这具体表现在:

确立大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建国初期大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清除国民党反动的政治教育,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根据政务院的有关规定,决定在大学取消“国民党党义”和“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门马列主义公共必修课。

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组织高校师生员工积极参加、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结合这些政治运动,在高校师生中进行了一次集中的思想改造运动。这一运动由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北大师生中首先发起,教育部决定先在京、津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

按照“三好”的要求开展大学德育工作。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时提出:“青年团要照顾青年的特点,……青年人和成年人不同,女青年和男青年也不同,不照顾这些特点,就会脱离群众。”[1]他号召全国青年要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从此,高等学校把实现“三好”作为大学生的奋斗目标,把开展“三好”活动,评选三好学生,作为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方法。

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面对资产阶级腐蚀青少年的严酷事实,中央多次发文,要求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群众性道德教育运动,使青年学生认识到自己不是生活在“红色保险箱”里,而是处于被争夺的“拉锯箱”中。

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高等教育部在《1954年的工作总结和1955年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应树立教师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思想,通过课堂讲授及各教学环节、课外辅导、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个别谈话和课外活动等方式,每个教师都应有向学生进行文化科学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责任。

(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学德育研究

1956年~1966年,史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我国积极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德育研究的特点是:在党和政府组织研究的同时,部分学者和德育工作者开始对大学德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大学德育在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的“左”的错误,导致大学德育出现了许多失误和挫折,大学德育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在总结、研究教育规律,反思教育失误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大学德育的正确原则、途径和方法。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他要求青年学生“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他还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2]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论述,对德育的地位与作用、德育的领导与管理的论述,是对建国以来我国德育思想的重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大学德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1958年1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了又红又专的问题。他说:“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3]这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德育思想。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在所有学校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对大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1959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批转共青团中央《关于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报告》。该报告在对大学德育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了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4点意见:一是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思想工作应当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有利于在学生中造成认真读书、刻苦钻研的风气,不能事事搞运动,天天搞运动,而应当经常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思想工作阵地、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坚持说服的方法,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压服办法;四是要注意在学校中造成民主的、自由争论的风气,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干,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高等学校贯彻以上指示精神后,德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初步得到纠正。

1961年9月15日,《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经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条例》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原则、方向等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强调指出,凡属人民内部的问题,都应根据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采取民主的方法,和风细雨的方法,自我教育的方法来解决。

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和德育工作者对大学德育开始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为解决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来展开的。1956年,林枫在“八大”的书面发言中,强调要正确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期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了部分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论文。这些文章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不论对教师或学生,都应当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去进行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别的工作一样,应该从多数人的思想实际出发,照顾到少数人的觉悟水平。”“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我们对人对事不应该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应该更多地看到积极的一面。”[4]“放手发动组织各种自愿结合的社团。现在的社团全部由团组织发起,或是全校性的或是全系全班性的,往往不能满足学生更多样的要求。我认为可以让学生根据爱好采取自由结合的办法组织社团。”“指导学生个人活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平凡生活里寻找不平凡的乐趣,在琐细的生活里培养优良的情操和高尚的理想。”[5]这些论述都是很有见地的。

这一时期,大学德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为德育的中心任务,强调政治教育。一是把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强化学生的阶级斗争意识;二是用政治统帅德育的一切工作;三是经常组织师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和社会政治运动。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经常性生产劳动,促进其思想革命化。在这一时期,生产劳动比任何时候都更受重视。

第三,广泛开展榜样教育,以英雄精神激励青少年一代。这一时期,学校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一系列的典型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一是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为祖国创业而吃苦耐劳的“大庆人”和“北大荒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王杰、欧阳海式的战士;“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式的共产党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董加耕、邢燕子、侯隽等知识青年。二是青少年的楷模,如刘文学、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三是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中的革命者,如卓娅和舒拉、牛虻、保尔·柯察金、江姐、许云峰等,他们的思想和人格都深深地影响着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应该指出的是,在那一时期众多的榜样教育中,学习雷锋的活动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产生的影响最深。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学校德育受到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其发展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当时的大学德育主要强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而把政治又仅仅理解为“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因而造成德育与政治教育成了同义语,只突出了德育的政治功能,而忽视了德育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个性发展功能等。同时,把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政治运动混为一体,德育围着形势转,来什么运动就搞什么教育,政治泛化混淆了道德问题、心理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线,给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某些方面的伤害。

第二,片面强调集体主义教育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强调个体的一切要溶化于集体之中,个人的需要,个人的自由发展,个人的性格,个人的权益,个人的自主意识,个人的感情和欲望通通被视为个人主义的东西。在道德教育上,提倡做革命的“驯服工具”、“螺丝钉”。

第三,在教育方式上,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采用鸣放、辩论、出大字报专栏等方式,实质上形成了批判、斗争,对一些学生的感情及其后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伤害。

(三)“”期间大学德育遭到严重破坏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是一场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中,大学德育受到灾难性破坏无论从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工作方针和方法上,都存在严重的“左”倾错误。、反革命集团在高等学校推行极“左”路线,全面否定建国以来大学德育的优良传统,取消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和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青年学生的单纯和热情,鼓吹“停课闹革命”,“踢开党委闹革命”,用大批判开路,煽动红卫兵起来冲击党政军机关,打击革命干部和群众。在所谓“斗、批、改”的幌子下,全面破坏党的教育方针,篡改大学的培养目标,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敢于斗走资派”的所谓战士。这一时期,高等学校党的组织被冲垮,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彻底瘫痪,大学德育受到严重破坏,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在此期间,、邓小平批判极“左”思潮,整顿教育,大学德育曾出现过两次转机。尽管这两次转机都好景不长,但仍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粉碎“”以后大学德育的研究和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四)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大学德育研究

1976年10月粉碎“”以后,我国经过拨乱反正,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大学德育研究的特点是:党和政府推动研究与广大德育工作者自觉主动探索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德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大学德育研究,无论在理论建设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在这一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对大学德育工作十分重视,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指示。在1978年3月18日和4月22日分别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大大推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拨乱反正。1978年12月2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从此,大学德育工作也同党的其他工作一样,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3年10月1日,

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此后,邓小平作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一系列指示。同时,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在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指示和中央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在对大学德育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大学德育是一门科学。

最早提出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优良传统的是邓小平。他于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这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从部队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恢复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问题。”1981年夏季,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正式宣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并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步把这门科学建立起来。同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在昆明召开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大学德育科学研究规划会议,会议不仅制订了大学德育科学研究的规划,还明确提出要“组织起来,开展研究”。1984年底,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的领导下,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制订了1985—1990年的科学研究规划,会后开始出版会刊《思想教育研究》。从此,在我国高等教育战线上,掀起了一个研究大学德育,实现大学德育科学化,建设大学德育学的热潮。

为什么在这一时期提出德育科学化的问题?这是因为:

第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环境、任务、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学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曾德林1984年12月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讲话中指出的:“我们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是沿袭五十年代的方法,继承老解放区的一些传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要清除解放前长期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思想影响,要对广大青年进行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而现在,全国人民的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敌对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加上处在开放的环境和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中,就必然不能完全袭用老办法,而应当研究新的观点和做法。过去的全局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政治工作为政治运动服务,而现在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四化’,翻两番,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当然也应当有所变化,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从我党今后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来看,这样的表述似乎也不行了。现在我们要通过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培养青年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适应和担当起新时期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的重任。”[6]“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与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有许多新特点。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对党抱有很纯朴的信念和感情,但眼界不宽,对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许多问题也缺乏认识,现在的大学生接触的信息增多,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迫切要求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但是,一方面十年混乱的余毒对他们的影响还未完全肃清,另一方面他们对广泛接触的国内外各种信息和思潮缺乏分析能力。面对这样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做,需要很好地进行研究。”[7]

第二,德育工作有它自身的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工作才能取得成效。任何事物,任何工作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大学德育过程的规律,大学德育实践的规律,等等,都十分复杂。80年代初,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是一门科学的讨论中,北京师范学院的王殿卿提出:研究一个人的牙齿都是科学,研究一个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却不算科学,这太没有道理。这种比较,很有说服力。总结我们建国以来的大学德育工作,凡出现偏差,造成失误,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违背了德育工作的规律,德育工作往往从社会意志、长官意志和个人的主观臆断出发。

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为德育科学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社会科学得以迅速发展。长期被打入冷宫的社会学、心理学得以恢复,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研究大力开展。这些学科的发展,为大学德育研究提供了条件。

20年来,广大德育工作者围绕新时期大学德育的目标、规格、地位和作用,学校德育和社会的关系,学校德育和人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学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大学德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大学德育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品德考评,大学德育科学管理,国内外大学德育比较,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德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国德育史,大学德育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共100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500多本,有力地推进了大学德育的实践。

二、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大学德育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

(一)关于大学德育对象的研究

围绕大学德育的对象——大学生这个特殊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生活方式的状况及其形成、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各种思想行为“热点”以及学潮与政治风波等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了集中的、综合的、纵向跟踪和滚动研究。

在研究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怎样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以后,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活跃,重视学习,对社会问题十分关注,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产生动摇,出现信仰、信心、信任危机,致使问题丛生。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组织人员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得出了“大学生主流是好的,问题是严重的,责任不在青年”[8]的结论,得到大家认可。有学者进而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点在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表现是:具有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和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9]

学者们对大学生的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归纳为:“需要的高层性和自我实现的困惑,思维的开放式和认知、信息冲突的增多,情感的深化与情绪的两极波动。”在对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要把握两点:一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二是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复杂而不成熟,承续着长辈传来的文化与价值,又在自身的实践中把这个时代新的文化与价值纳入到自己的价值结构中,充满矛盾与烦恼,因而急需正确引导。

对大学生在从一年级到毕业的各个学习阶段特点的研究中,华中理工大学提出,应抓好大学生的“两个过渡”,即从中学到大学为第一个过渡,从大学到社会为第二个过渡。刘献君教授提出,在“第一个过渡”中要解决好大学生面临的4对矛盾:目标失落与确立,自我冲突与认同,理论困惑与选择,学习依赖与主动。”[10]

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学者们对大学生阶段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人格的结构性发展规律,青年成长的自觉能动性规律”,并提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的关键时期。

王殿卿教授等对改革开放20年来,大学生经历的成才热,改革热,参政议政热、经商热、休闲热、出国热等进行了追踪研究,探索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和轨迹,从而进一步探索了大学德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学者们提出:“大学德育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保证德育对象能够具有当代社会所倡导的政治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才能保证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得以圆满完成。”[11]

(二)关于大学德育的功能及社会价值研究

围绕大学德育的功能及其社会价值,对大学德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稳定、维护社会主义秩序和制度,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和平演变,在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它在高等教育整体中的首要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对大学德育的社会价值研究中,学者们从大学德育与人的价值、大学德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大学德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大学德育能够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孙喜亭教授在研究中提出,大学德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德育最高的价值应是使人的内心达到‘至善’。”[12]

第二,大学德育本身体现着精神文明的程度,同时,它也是选择、传递和发展精神文明成果的手段和途径。实践表明,通过大学德育,不仅能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学者们认为,自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学生提出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北京大学学生提出过“振兴中华”的口号;涌现出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舍身救农民和华山救险英雄群体等先进事迹;大批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咨询、为民服务、把知识献给人民等活动,不仅使大学生自身受到了教育,也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劳动者的素质是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提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由此可见,德育对经济发展可以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教育具有阶级性,大学德育的政治价值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因而,强调要确立大学德育的首要地位。1989年在国庆40周年的讲话中,针对淡化和取消德育所造成的“最大失误”,再次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校德育的高度重视。对于德育首要地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把德育放在首位,就是要从办学指导思想上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与“以教学为主”是两个不同角度和层次的概念。前者在政治方向上规范办学思想和行为,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后者是在学校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教学的地位和价值,强调学生要把在校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是教育客观规律的体现。有意或无意地违背这一教育规律,都要付出历史的代价。

学者们还对大学德育的主导地位、功能、作用,大学德育地位的历史演变等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提出,大学德育具有灌输、塑造、矫正、保证四个功能。有的学者提出,大学德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是:正确导向的作用,促进转化的作用,合理的建构作用,优化环境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新形势下大学德育地位的走向是:坚持德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建立服务型德育;树立大德育观念,建立渗透式德育;坚持高校德育相对独立的实体地位,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13]

(三)关于大学德育的实践过程研究

围绕大学德育的实践过程,对大学德育的目标、规格与素质,大学德育的内容层次与结构,大学德育过程的多种途径与方法,大学德育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队伍建设以及考核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实践价值的探索。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德育工作的根本问题。大学德育目标,对选择大学德育的内容,实现大学德育的任务,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学者们认真考察了建国以来大学德育目标的确立与发展过程,从中探寻确立德育目标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先进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对稳定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提出,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确立跨世纪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坚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大学德育目标的理论基础;必须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统一性、一致性;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现代观念和超前意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80年代初,德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大学德育过程的规律。1981年,刘献君发表《大学德育过程初探》一文,提出大学德育过程自身的特点为:大学德育过程突出了自我教育过程;大学德育过程是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的过程;大学德育过程必须重视社会影响过程。1985年,高金发的文章,从大学德育过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大学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关系,大学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大学德育过程作了初步探讨。此后,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德育过程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在研究建国以来大学德育内容的历史发展,科学总结实施德育内容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学者们在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德育内容体系时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德育的灵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大学德育的主旋律;理想和人生观教育是大学德育内容的精髓;民主与法纪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是大学德育的基础内容。理论研究推动了大学德育内容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进和思想品德课的开设;二是在大学生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强调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此外,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德育系统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人格发展、环境中偶然因素的影响、大学德育考评、德育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

(四)关于大学德育的学科建设研究

围绕大学德育的学科建设,对大学德育学科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和规律,对大学德育的历史发展以及国内外大学德育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20年来,大学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大学德育学科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探索。1986年,李景先、肖约之、李庆善主编的《大学德育概论》,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六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组织全国部分学者,历经三年时间,在研究探索的基础上撰写的。该书对大学德育科学的学科特性,大学德育的社会本质、作用、对象、原则、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

1988年,王殿卿教授撰写的《大学德育学》问世。1993年,他再著《新编大学德育学》。这两本书是作者在总结10多年来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后写成的,是我国大学德育学的代表作。该书对大学德育观、大学德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大学德育的价值、规律、对象、规格、内容、原则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此后,又有多本有关大学德育学的论著问世,进一步丰富了大学德育学科建设。

国家教育部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推动了大学德育的学科建设。1984年教育部连续发出3个文件,在一部分高等学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大专起点本科班。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要求有关院校在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60多所院校开办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多所院校获得这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这些院校为国家输送了数千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使大学德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在北京和武汉首批建立了两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点。

大学德育研究的丰硕成果推动了德育工作的加强和德育学科的建设。20年来,大学德育的研究,为党和政府制订相应的决策提供了部分依据,推动了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了大学德育工作,加速了大学德育队伍的成长和建设。

1.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大学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大学德育离不开对整个高等教育的研究,同时,大学德育的研究者大多在教育第一线,他们在对德育的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思路,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早在80年代初,德育研究工作者开始提出学生个性发展,自我教育,受教育者在教育系统中的“客体—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等问题。谈松华发表在《上海高教研究》1985年第1期上的《新技术革命挑战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改革》一文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中心任务。”新技术革命对人口素质的影响,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生产小型化,传播工具的非群体化,使社会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势必影响人的心理和性格,人与人之间在统一性的前提下,呈现更大的差异性。因此,人的个性的发展既是社会前进的要求,也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要能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担当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就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开拓前进。”有的学者在80年代后期,在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系统调查之后提出,“大学,主要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这些对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建立新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较大作用。例如,树立新学生观,进行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建立“师生共同学习、双向交流”的教育模式,“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平等对话”的咨询性教育模式,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系统工程等。

近几年在高校影响很大的文化素质教育,首先也是德育工作者提出来的。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德育工作,学者们认为,要从文化素质抓起。正如邓小平在80年代初所提出来的:“现在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14]青年人历史感、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的提高,要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人的成长,需要各方面知识的启迪、支撑;人文教育能使学生的情感获得陶冶,思想产生升华,因而人文教育拓宽了德育视野。同时,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带动了高校整个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现在,文化素质教育已在各个高校推开。1998年11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周远清副部长明确提出,今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

2.加强了大学德育工作。

20年来,党中央召开了两次全会,讨论精神文明建设,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同时,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文件,为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规范了内容。这些决议、文件的形成和制订,广泛吸收了德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例如,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务实求效、尊重人、开放性、层次性、继承与创新的原则,民主、责任制、科学管理、“工程建设”、自我批评与教育、言传身教的工作方法等。

“两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其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德育工作者在研究和工作中创立的。1980年,大连理工大学的庄青在学校党委支持下,首先在学校开设了“思想修养课”。以后,北京、上海、江苏、湖北等地也不定期地开设了这一课程。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从此,思想品德课在各高等学校广泛开设,成为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理想、道德、人生观教育的一门课程。1984年9月,教育部在总结各校开课经验的基础上,正式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对课程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师资队伍和体制作出了具体规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德育内容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增加了邓小平理论概论和思想概论,加上原来开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完整体系,明确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大学德育的主旋律,加强了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大大开拓了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在对大学生思想形成规律、德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在德育途径上有不少创新,突出表现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方面。

学者们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涂又光教授提出“泡菜”理论,认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决定其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这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校园文化作为大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可以使有形教育向无形教育转化,有意识教育向无意识教育转化,外在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化。王军在《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对策》一文中指出,“伴随着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股波澜壮阔的‘文化热’,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编年史上,‘校园文化’,于1986年首次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也随之兴起。校园文化建设激发人们从文化意义上去构建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并从文化的高度把握和统帅各种校园现象。校园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是社会的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诞生开始就发挥着一般文化的共同职能,即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他在分析了校园文化的现状后提出,要“加强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加强个人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学者们还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研究。现在,多数高校都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李学谦在《嘹望》1991年第28期发表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十年》一文中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是“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业务素质的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把握特色,精心指导”。华中理工大学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并从1997级学生开始,开设《社会调查方法》必修课,将实地社会调查和实践作为课程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熟起来。

心理咨询作为大学德育的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已经进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并在实践中愈来愈显示其生命力。这是因为,“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政治、道德品质的基础”,“开展心理咨询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严肃课题”,“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咨询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咨询教育中,咨询者与咨询对象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教育信息传递方法上,咨询教育是从被教育者到教育者,从个体到社会,体现了个体对社会的主动适应;咨询教育解决的是个体的个别性问题,重视个性的千差万别。”[15]现在,各地的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中心纷纷建立,全国已有许多高校创建了咨询服务机构。

建立大德育体系,也是德育工作中研究比较多的问题。学者们认为,在学校内部,建立大德育体系要“全方位考察,使德育的空间结构层次具有协调性”;“全过程考察,使德育时间演化具有有序性,使德育工作从学生入学到毕业首尾衔接,承前启后,协调发展”;“全员参与,把德育工作作为全体人员的职责,注重加强全员育人意识,使德育具有整体性,合力育人。”学者们进而提出,要面向社会,实现高校德育过程社会化。

在德育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还创造了很多新的途径、方法,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加强了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逐渐取得了实效。

3.加速了大学德育队伍的成长和建设。

德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德育课程的开设,德育学科、专业的建立,大大加速了大学德育队伍的成长和建设。朱新均在《二十年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回顾》一文中指出,高等学校中从事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都属于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作出明确规定,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决定》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受到了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热烈拥护,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16]

“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从1984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大学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到1998年为止,全国共有70所高校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专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校和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从1989年开始,原国家教委陆续选派200余名优秀思想政治教育骨干,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外进修或作短期考察,增进对国外情况的了解,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不断优化,工作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自身的建设。”[17]

德育工作者在德育研究和实践中迅速成长,到1997年止,全国共有德育教授119名,副教授282名。德育工作者的形象大为改变,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德育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趋势是:“从小德育队伍向大德育队伍转变”,“从‘管理型’向管理者和学者相结合的‘复合型’转变”,“从‘单肩挑’向‘双肩挑’转变。”[18]

三、面向21世纪大学德育研究展望

高校德育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较好的基础,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新问题、新困难不断增多,研究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首先,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提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创新性是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对大学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社会生活,对高等教育和大学德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的:“从1996年到2010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要巩固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一切,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

再次,大学德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主导部分,研究德育离不开对整个教育的研究。现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大学德育将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面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学德育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展开。

(一)面向未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探索大学德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经济成份、分配方式并存。在国际上,一方面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另一方面,国际共运形势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必定会有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产生和存在,并不断影响学生。在德育工作中,要研究如何既坚持德育方向的正确性,又尊重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选择性,既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又承认思想观念的层次性,从而坚持德育的正确导向。

邓小平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使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问题。”现在,在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我国将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层次上同国外交流,包括与西方国家的高校德育进行更深入的比较研究。因此,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经验的同时,如何认识国情,正确对待中国文化传统和现代革命传统,克服崇洋媚外心理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将是德育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德育研究中,还要深入探讨德育的民族性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许多新的反映时代特点的道德要求,如自我意识、竞争观念、法制观念、效益观念等,这些是推动学生成长的积极因素。同时,市场经济也存在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学生道德选择的多样化和对集体、国家责任感的淡化等。因此,大学德育要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学生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道德水平也会得到相应改善和提高。面对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地区、行业以及人与人之间生活水平的较大差距,大学生可能产生意志消沉、私欲膨胀和不满足感。因此,大学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在这种形势下新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

(二)面向学生,深入探讨大学德育的内在规律

关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内容、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有其内在规律。对人的发展的研究,也是我国德育研究中十分薄弱的环节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由于没有准确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把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和毕业以后需要到社会生活中逐步加以解决的问题,都纳入大学教育的情况,似乎大学教育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由于没有把握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思想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教育效果较差。因而要深入学生,下力气探索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特点和规律。

关于大学生思想品德内化机制的研究。知道为智,体道为德。如果一个人的某种意识反映的客观内容不包含自己,不是他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纯属外在的东西,这种意识就不是他的思想,而只是文化知识。因此,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信念。德育研究中,要重视内化机制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对“生命的整体性”,“人的发展能动性”的研究,将教育视为生命与生命交往与沟通的过程,而不只是现有知识的直接传递过程。

关于大学德育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德育的目的、任务、内容、途径、方法等一系列教育因素在过程的起点上,还是属于教育的主观因素,正是在德育过程中,这些教育的主观因素才被客观化、对象化和综合化。因此,研究德育过程的规律十分重要。要对大学德育过程与中学小德育过程,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德育过程与社会影响过程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互作用等进行深入探究。

(三)面向现代化,研究德育方法和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既向德育提出了现代化、科学化的迫切要求,又为德育现代化和科学化提供了条件和手段。现代高科技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拓宽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视野,丰富了学习生活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生活的质量。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不会满足于传统的老方式和老办法,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追求德育的高质量和高效率,更向往具有现代气息的德育。因此,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变革德育方法和手段,是德育研究的重要任务。德育方法和手段现代化,主要是收集处理德育信息手段的现代化。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指出:“德育信息传播现代化,德育环境和德育场所建设手段现代化。只要德育有效地综合地利用了现代技术,就会创造出新的教育感化力量,也会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育人环境。”[19]

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研究工作能否取得成效至关重要。大学德育研究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还要在探索德育研究方法上下功夫。在探索中,要掌握德育研究具有体验性、综合性、动态性、革命性等特点,借鉴现代技术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要做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现实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群体研究与个体研究相结合,正常学生研究与异常学生研究相结合,主体研究与客体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等等。

(四)进行古、今,中、外的综合、比较研究,完善大学德育理论体系

大学德育理论体系的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须进一步完善。在完善大学德育理论体系过程中,要进行中、外,古、今的综合、比较研究,在吸收中国优秀德育传统理论、国外可供借鉴的先进德育理论,总结建国50年来大学德育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构建新的面向21世纪的大学德育理论体系。

[1][2][3]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1,780~78,803

[4]谈谈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民日报,1962—01—06

[5]大学生思想的新课题.中国青年报,1956—01—29

[6][7]中国教育报,1985—11—08

[8]钟沛璋.造就大批继往开来的人才.青年研究,1982(33)

[9]李景先等主编.大学德育学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77

[10]刘献君著.大学德育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74

[11][13][18]龚海泉主编.当代大学德育史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43,48,26

[12]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德育的价值.教育研究,1989(4)

[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15]刘献君著.大学德育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53

大学德育范文篇7

1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实状况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在改革开放3O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造就了近千万的职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品德方面能够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心理脆弱、品行不端、思想政治倾向令人担忧等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既有学校教育原因也有学生个人认知原因。此处.我们仅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方面做一下简要分析。

1.1高职院校自身对德育教育认识不到位

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重技轻德”的倾向.把高职教育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等.把高职教育的功能也仅仅理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而忽略了教育对象本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树人”。在这种偏激的理念影响下,高职院校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就过多地强调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忽视德育教育的基础性.从而影响了对人才的全方位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2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我国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和现有的学生规模严重脱节。一方面由于历史因素影响.部分中专学校升为高职院校后,招收学生由中专变为大专.但教师大部分仍未变.管理上仍采用原来的中专生管理模式.导致所开展的德育教育不适应现有的群体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德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高职院校以一切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所以聘请专业技能教师时门槛较高、待遇较好.也愿意花较高的代价。而相反.聘请德育教育教师时则门槛较低、待遇不高,导致好的德育教师留不住,而留下的很多想改行。因此.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业的德育教育教师.相应的工作也是由辅导员和班主任临时负责。

1.3学生思想更新快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难度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进入了快速转轨时期.这期间各种思潮相互碰撞.融汇交织。而现在的高职学生,自其懂事以来.所成长的环境就是在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之中特别是互联网日益普及以后。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广大青少年可以拓展视野、加强人际交流、学习新知识.但同时网络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特别是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内容.容易误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这无疑给高职院校加强德育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

2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具体对策

2.1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认识是行动成功的前提。高职院校只有充分认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开展好德育教育工作。明确确立德育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将德育教育同技能考核相结合,指导好高职院校制定德育教育的目标、措施和方案等。院校领导要加强领导.督促学工部门、团委以及各院系学生工作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以及各班班主任(辅导员)要具体贯彻落实好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提升到直接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

2.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者整体素质

德育教育队伍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为此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班主3l6任(辅导员)队伍建设。班主任(辅导员)是学生课外生活的直接指导者,他们和学生直接打交道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应在第一时间有所了解.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作为班主任(辅导员)必须重视业务学习和科学研究.尤其是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和现阶段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是加强德育教育队伍建设.还要提高一线课堂德育教师的素质。教师是高校的主体.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与德育教师自身的素养也有很大的关系为此,德育教师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科研方法和理论.不仅要把课上好.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德育教育工作能日见成效

2.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德育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不是~教就会、一学就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活动德育教育需要课堂主渠道,但更需要不问断的环境熏陶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人的德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f哄包含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环境.这当中学校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纯洁学生心灵.不良的校园文化会使人情绪消沉.精神不振.影响德育效果。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积极、自信、乐观的个性。

2.4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开辟德育教育新阵地

德育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教育,同时也是一项不间断的随机性教育除课堂主渠道这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外,我们还要根据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爱好需求、生活娱乐圈等,做好针对性教育,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占领新的德育教育阵地。首先,要想搞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就必须抢抓德育教育的网络阵地现阶段网络在我国得到普及.特别是在大中专院校学生群体中,网络可谓无处不在。但网络有利有弊。利用得好.网络可以丰富校园思想文化,开辟高校德育教育的途径反之,如果只沉湎于网络.轻则荒废学业,贻误工作,重则成为社会的害虫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抓好网络这块德育教育的新阵地。其次.大学生社团、高校同学录、高校老乡会、同学会等也都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这些社团和组织是学生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情趣培养的重要阵地。第三。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方面.寝室文化的培养、熏陶也是德育教育不可忽视的地方。

大学德育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考试管理;德育;规则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现实的大学中,有关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可以说是越来越严密,要求越来越严格,没有哪一所大学不重视对考试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得大学考试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使得学生能够诚实而守信地参加考试,使得考试管理者与参与者能够严格按规范行事。按道理来说,在如此规范而严密的制度下,大学中的考试作弊现象应该能够得以有效的遏制,各种违规行为理应下降。有趣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在现实的大学校园里,学生考试作弊不仅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不再将考试作弊视为可耻的事,考试管理的相关违规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在现实的大学校园里,大学学业考试之中的舞弊现象是学业考试管理之中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不同的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各种探讨,并提出了很多富有见地的见解与对策。大学的考试管理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强化考试管理工作不应该被解读为仅仅是为了防止学生作弊,但就现实而言,往往似乎是作这样的理解。只要看看各个高校的有关纪律规定就可明了,只要学生考试作弊一经认定,往往要承担严格的后果,轻则纪律处分,重则开除学籍。这样理解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造成学生与考试管理者的直接对立,考试管理者如防贼般地盯住学生,绞尽脑汁地进行制度设计,不给学生一丝一毫的漏洞可钻;学生则想方设法地与考试管理者斗智斗勇,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这种状况的形成不能不说是高等教育的悲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本应该是相互融洽,其乐融融的关系,为何仅仅因为考试就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大学考试管理的常规认知

大学里的考试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检测,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而,就必须加强考试管理工作,实现其科学化与规范化,使得考试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大学的教学质量。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里的考试管理工作必须要能够客观、公正,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行事,否则,难以保证考试能够反映真实情况,这是我们对大学考试管理工作的一般认知,这种认知是将大学考试管理工作视为一种管理行为。但这种对大学考试管理的认知存在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没有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的特定性;大学考试管理工作,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管理行为的一般特征,与其他管理工作一样,强调的是对规则规范的严格执行,对事不对人,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但大学考试管理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具有特定性,因为他们还处于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阶段,还是受教育者。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可以不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相反,对学生开展规章制度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是大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得学生顺利成为一名合格社会人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当今现实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得一些人信奉眼前利益,追求个人利益,规则规范已不再具有“神的惩戒”的作用。正如罗国杰先生所言,“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下,许多人不能或不愿履行道德的基本规范,生怕因此而吃亏或倒霉。”所有这些都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呈现出更加鲜明的自我意识以及令人难以捉摸的个性特征,对大学生进行规则规范的教育与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强调大学考试管理对象的特殊性,是要指明这种管理与其他的管理工作在管理的理念、方法等方面应该有自身的特殊性。因为任何的管理工作如果不考虑其对象的特殊性,而是一味地强调制度的执行,其效果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二,没有考虑大学考试管理工作自身的特殊性,大学考试管理自身的特殊性表现其存在环境的特殊性上。我们都清楚,大学的考试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环节一起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职责,认识大学的考试管理工作必须要基于这一基本的出发点。大学自产生以来,并且可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中,我们都可以清楚而明晰地认识到,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大学的整个行为与活动都是围绕这一任务而开展的,脱离了这一基本点,大学将不再是大学。大学考试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然也是为了实现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的考试管理工作作为大学的基本行为之一,其本身也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的任务而使得其自身具有存在的合法性,大学考试管理其存在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仅是一种管理行为,更应是一种教育行为。如果仅仅将大学的考试管理工作视为一种管理行为,就会出现上面所描述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大学实现自身的根本任务。但在实现中,我们在很多时候往往是将大学考试管理工作视为一种纯粹的管理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是,严格的管理并未能有效地杜绝学生作弊的现象,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过中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不能说与对大学考试管理的认知偏差不无关系。因而,对大学里的考试管理工作认知必须将其定位为:首先是一种教育行为,其次才是一种管理行为。大学的考试管理工作无论是在规章制度的设立、执行等各个环节都必须首先体现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德育功能。

三、大学考试管理德育应然

将大学的考试管理工作首先定位为一种教育行为,不仅是理论上的应然,而且从实践上来说,对于我们改进大学的考试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比如,对于学生考试作弊的有关规定,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学生考试中的某种行为一旦认定为作弊,其应承担的后果将是受到严格的纪律处分,现实中各个高校不仅是这样规定的,也是这样执行的。但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对于一些因初次或偶然以及特殊原因违纪的学生,或许可以采用相应的教育手段加以替代,正如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对与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确立阶段的年轻大学生来说,偶然的一次过错不仅是正常的,也应该是被理解的,不能因为一次偶然的过错就将其归为另类,这样是不利于其社会化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违背教育的基本目的。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理应将学生作为“人”来培养,因而,大学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更要努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不具备一定道德素养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其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孔子也曾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大学的全部工作都应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大学的考试管理工作作为大学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也要努力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己任。

四、德育视域下的大学考试管理

从德育视域下认识大学的考试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在考试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做到:(一)坚持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规范化科学管理为基础,情、法并重的管理,是用富有“人性”的弹性管理来辅助“金科玉律”式的刚性管理。大学的考试环节众多,复杂而又具体,要履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职能,就必须在每个环节中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就现实来说,在考试中坚持人性化管理理念已基本得到论者的广泛认同,但正如前面所述,观念的认同是一回事,实践上的践行则是另外一回事。大学考试管理部门及人员应该认真思考并采取恰当措施充分保证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实现。比如,就考前来说,应该努力营造氛围。考试管理者要及时将有关考试的各种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告知,要动员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学实施和管理者的力量,鼓励学生调整考试心态,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备考。学校的相关部门也应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如自修教育的安排,合理的考前辅导等。坚持人性化的考试管理工作,不仅为学生顺利考试创造良好条件,也能够使得学生在心理上感受温暖,感受到关爱。所有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爱之心等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能够理解并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学考试管理工作与其他的工作一样都应该是通过对学生的关爱,实现育人的目的。(二)着力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对于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等德育工作,不少的高校工作者往往认为自己是从事专业教育或管理工作的,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等工作是德育课程教师,或者是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的事情,这也表现在不少考试管理者的身上,原因正是在于对考试管理工作的认知偏差上,未能将考试管理工作首先视为教育工作,视为一种德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大学的考试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育人职责,在考试管理工作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等道德素养。大学的考试管理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对考试违纪学生的处理上,不能仅仅按照考试管理规定简单地执行了事,而应该本着教育为主的原则,从关心学生、教育学生的角度出发,让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错误,多做教育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纪律约束,对诚信缺失、屡犯的学生则必须强化纪律要求,在处理上必须严肃对待,不能走形式、走过场。通过建立学生(公民)终生信用档案,严格管理实施,并将其作为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高校育人和为社会输出合格人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三)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现实社会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各种规则规范在部分大学生中已经失去了“神的惩戒”的作用,往往将自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大学的考试管理不仅是为了实现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种规章制度也不仅是为了严肃考风考纪,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考试管理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不仅要对诚信缺失、屡犯的学生进行严肃的纪律要求,这是必要的。因为正如约瑟夫?普利策所过,“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们是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够遵守纪律要求,诚信考试。因为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慎独”的品质,对与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确立阶段的大学生来说,要保证他们在考试中严格按照纪律要求行为,是不太现实的。但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白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其目的不是为了惩戒学生,而且对其人性中恶的一面加以控制,要使得他们明白违背纪律要求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从而建立起对规则的敬畏之心。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的规则教育,特别是要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学生遵守考试纪律,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得其能够将外在的规则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学生们不会仅仅因为教师告诉他们不诚实和失信是不可接受的就会更加诚实和守信。他们只有了解形成这些基本道德观念的原因———例如,只有当他们开始去思考人人都撒谎和失信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才会相信”。只有努力使得学生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对考试规则的敬畏之心,学生才会在考试过程中自觉地遵守纪律要求,才会实现我们所追求的学生不愿作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党亭军.“注重平时”与“从严治考”———民国时期大学学业考试管理制度研究[J].江苏高教,2013(33):89-91.

[2]李蒲.招生考试工作人性化管理思考与探索[J].中国考试,2006(2):44-46.

[3]宫健.考试工作人性化管理的研究[J].现代教育,2006(3):36-38.

[4]魏勇.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实表现、成因及治理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4(36):54-56.

大学德育范文篇9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大学生;德育教育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强调了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重视道德的作用。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加以继承创新,并把这些核心思想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合贯通,古为今用,以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当代青年,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国家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精神面貌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体现。因此,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德育教育,古有孔孟之道,尊卑礼仪、修身养性等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生也应迈向求学生涯的新时代。但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却出现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可借鉴儒家德育的思想与方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融入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之中,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一、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状况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等的总称。大学生德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根据历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总体表现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道德缺失和行为失范的现象。

1新时代大学生有志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德状况总体态势积极健康向上作为新时代祖国栋梁的大学生肩负着服务社会,振兴国家的重任,他们关心国事民生、关心家庭自然、关爱自身发展。近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整体呈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他们衷心拥护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党治国理政能力充分肯定和信赖;他们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复杂局势和处理国内复杂问题时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有志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有95.4%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表示乐观[1]。总的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的大学生是积极乐观朝气蓬勃有远大理想的年轻一代,他们有抱负有梦想有追求,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时容易陷入道德情感困惑和迷茫,道德观念模糊和易变、道德行为多面和叛逆的误区。

2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偏差,高校道德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在道德认知方面,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尚未建立自身的道德体系,不能遵循道德行为规范,对道德基本要求和基本准则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道德教育教学是一种纯粹的理论说教,不能转化为内在的自律意识,从而导致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存在着不一致性,在不良思想的侵袭下缺乏道德判断力,导致道德失范,行为失体,缺乏诚信,缺乏纪律,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想盛行。其次,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重利性目的使得人们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利润,导致大学生易滋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尤其是西方腐朽的意识形态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带来了不利影响;互联网的兴起,负能量的网络文化,动摇着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人格形成、心理适应等方面均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种种难题的出现也使得高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再次,高校在道德教育上不够重视。教育内容老套,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陈旧,学生不感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奖学金的评定,人才的培养、考核与提拔,唯成绩,重能力,忽视道德的标准,缺少道德的要求;学生在寒暑假进行的道德实践和调研活动缺乏实质内容,流于形式,浅尝辄止,不能真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大学生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导致道德上知行脱节。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2]针对大学生中德育缺失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审视历史,借鉴经典,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研习儒家德育思想,从儒家德育思想和方法中寻求破解之法。

二、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与方法

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具体是指“儒家学者以仁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主张,以及方法、原则的总称”[3]。

1借鉴儒家“仁”“义”思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仁”是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思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孔子认为,仁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仁者爱人”,每个人要从内心出发具备由衷的爱人之心,仁是爱人的道德规范,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通过克己复礼达到仁的境界,“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义”是高尚人格的体现,是君子、圣贤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义者,宜也”,作为一个君子,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还是对待陌生人,都要遵循仁义,做到孝敬父母,忠君爱国,诚信待人等,这些是“义”的基本道德表现。“仁”“义”思想是儒家德育思想的根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紧密相连,与西方传统文化有根本的不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高校德育教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仁”“义”思想对于高校德育教育有着现实意义。首先,儒家德育思想的精髓内容利于丰富高校德育教育内容,在教育中融入儒家德育的核心思想,可以培养学生普爱众生的情怀,推己及人,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积极性;利于大学生借鉴“见利思义”的原则,正确处理物质利益和仁义道德的关系,解决好金钱与道德的矛盾,自觉防腐拒变,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袭。其次,儒家德育思想利于高校发挥积极的教育功用,以“仁”“义”思想为引领,对大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激励“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而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

2借鉴儒家德育方法,加强道德修养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孔子称之为“修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内省修己是指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调动内心深处的自觉意识,查找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有过则改,积善成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并且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儒家思想认为通过内省而修身是实现“君子人格”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与方式,首先把内省的修身之道融于大学生德育教育之中,促使大学生及时反思总结自己的言行,以增强自律意识,按照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其次通过道德行为训练养成一种习惯,以提高文明素养,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再次把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行列之中,坚持立德、立功、立言,从而领悟道德的真谛,获得人生的不朽,实现人生的价值。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还主张“践行”,“知行合一”。“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认为“行”是道德品质的载体,是精神之气的外化,“行”是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升华的手段[4]。荀子也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知”从广义层面来说是指人的心知,而从狭义的层面来说则强调道德知觉,“行”在广义上是指人的行为,在狭义的层面则是指道德实践[5]。在儒家的教育实践中,都注重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可见,倡导躬身践行,进行道德实践是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道德实践活动是锻炼在校大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精神的途径,也是磨炼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砥砺品格的重要方式。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教育,具体可以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底蕴,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资源整合,积极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把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实践环节,知行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切身体悟道德的内涵,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人修养,提高道德水准,进而追求慎独的道德境界。通过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砥砺德行的道德情操,做一个奋发向上、有益于社会的道德高尚的人。

三、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

1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6]一个不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本民族文化没有认同感的人,是不能担任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造就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高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儒家德育思想的内涵,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基本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在加强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建设专门性的网络课堂,嵌入丰富的德育故事,传承德育理念,润物细无声,在教育学习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与他国、他民族异质文化的比较中树立和坚定本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7]。使得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2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有利于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持续深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价值遵循和人生追求。91.2%的学生赞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92.8%的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承载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对儒家伦理价值观的批判继承与本质超越”[8]。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先进思想的引领者和践行者,肩负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应通过他们更好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和践行,唱响在全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崭新的时代,立足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深刻领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一个慎独、理性之人,心存一种责任,肩负一份担当;立足新时代,大学生应该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努力培养道德品性,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学业、德业得到不断提高;迈入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时刻牢记对青年大学生的寄语,深谙新思想,承担新使命,提升道德境界,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丁雅诵.二○一六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公布[N].人民日报,20160718.

[2]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78.

[3]黄钊.儒家德育学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4]杨小艳.浅谈道德价值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7(1):82—83.

[5]商润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8(2):88—90.

[6].把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7]曹正勇.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与方法[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4):84—88.

大学德育范文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学生;德育

道德、智慧、身体、审美、劳动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对当今社会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其中,德育占据着首要地位。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当今青年学子的立身之本。反之,抛弃道德底线、缺乏基本社会责任心的学生哪怕他“才高八斗”、“鹤立鸡群”也不可能在当今世界立足。因此,当今青年学子在校期间都应该重视德育培养的机会,完成德育培养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大学生德育状况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仍旧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各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加强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大学生德育状况

(一)德育教育发展缓慢,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利益吸引力的增大,很多高职院校开始一味地扩大学校规模、增加招生量,忽视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在有些高职院校管理者的思想中,德育教育并不能短期内让学生有所收获,也就无法体现他们的教学成果,因此,他们认为德育教育可有可无,并不需要格外重视。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即使高职大学生有学习进步思想、提升道德水平的意愿,也很难找到适当的途径。毕竟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们获取各方面知识最有效的方式仍旧是课堂学习。

(二)德育教育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负责德育教育工作的是党委副书记,校长并不直接参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这样的领导体制导致德育教育体制的构建不够完善,毕竟党委副书记建立德育班子的能力和权利不够,进行德育管理的时间不够。德育教育变成了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空话,这种体制的形成直接导致了德育教育停滞不前。

(三)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教育开展困难

“没钱”,这句话虽然会被认为是一些高职院校德育教师的推托之词,但其实恰恰反映了高职大学生德育教育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的经济来源仍旧是学生上缴的学费,这些资金要承担着整个学校的各方面支出,总体来说并不是特别充裕。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财政倾斜程度上都远远不够,甚至在不断减少。由于没有资金的注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设施无法及时更新、德育教育活动无法得到实施,对德育教育的效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四)德育工作者梯队建设不够

环视高职德育教育的整体状况,师资队伍薄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编制、待遇问题的影响,大部分优秀的德育教育工作者会选择重点大学等高校去任职,最终进入高职院校任职的德育教师通常是本科院校没有录用的。这些教师有的资历较浅、经验不足,有的学历偏低、水平有限,有的责任意识不强、素质偏低。由这些教师组成的高职德育教师队伍教学力量必然不够,无法实施强有力的德育教育。在他们的课堂上,教师应付的教、学生应付的学,最终导致高职大学生的德育状况一塌糊涂。

(五)德育教育方法落后,学生厌学严重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德育教学管理者还是德育教学实施者,都没有进行专门的深入的德育教学理论研究,没有进行具体的实际的德育教学实践探索。因此,他们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大多选择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完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单纯完成教学任务,却不顾及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此的德育教育方法,很难适应当今的德育教育要求,更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六)高职大学生德育学习配合度较低,德育教育难度增加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职大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并不差,只是由于他们并不是完全出于自愿,而是由于成绩不够好才被迫来到高职院校,所以在学校里他们很难对正常的学习产生兴趣,更不要说是德育教育的学习。他们抵制德育理论的灌输,他们并不认为德育教育会对他们的人生和生活产生作用和价值。高职学生对待德育教育的消极态度使德育教育的难度不断增加。

二、高职德育教育的反思

(一)加强学生德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高职院校发展至今,体制改革、教育改革发展迅猛,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是单独存在的,也是唯一的利益获取者。因此,学生主动去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去接受的教学效果好上无数倍。所以,高职院校想要真正增强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从学生这一主体入手,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传德育学习的重要性,强化校园德育教育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明白德育学习虽然不会立即生效,但它会成为每个人一辈子的财富,会让每个人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无穷,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德育学习中去。

(二)完善德育教育体制,搭建科学合理德育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搭建科学、合理、实用的德育教育体系。首先遵循实效性、整体性、主体性、发展性等原则创建德育教育基本框架,再根据现代德育课程设置具体的教学课程,并明确开设德育活动课,给德育教师实践教学的平台,给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理解和享受德育教育给其带来的乐趣与成果。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能力培养,增加资金投入

在招聘德育教师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提高准入门槛,保证加入德育教学团队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提高德育教师的福利待遇,使优秀德育教师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使得更多优秀的一线教师自发加入到德育工作者这个大家庭中。德育教师入职之后,各类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地为他们规划职业未来,建立充满吸引力的平台,让他们充满干劲地去工作。更重要的是,学院要不断增加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机会,提升德育教育培训的工作效果,完善德育教育的师资队伍。

(四)改革创新,建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新途径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了科技和信息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开始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改革和新的探索,力求在新时代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社会新鲜血液,高职院校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不断寻找充分的教学材料,进行德育教学方法的探索,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例如,高职德育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上开展心理活动、与学生进行民主对话等,弱化学生对德育学习的抵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尝试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资金和资源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机会。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德育状况存在很多隐忧,首先,高职大学生本身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对纪律的抵抗性过强,缺乏接收德育的意识。其次,目前高职院校在德育资金、梯队培养、体制完善,重视程度上还明显不足。面对种种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地反思高职德育教育,树立正确德育观念,探索科学德育方法,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观念,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改革夯实基础,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作者:王万众 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涌.加入WTO与新世纪的中国教育〔J〕.教育研究,2001(06).

〔2〕李雄舟.经济全球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鄂州大学学报,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