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8:28:57

村集体

村集体范文篇1

关键词:村集体资产管理;管理效益;管理效益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的存量也不断增加,成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的重难点,因此对这三部分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1994年,中共中央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发〔1994〕10号)中提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5〕35号),提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2009年,农业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农发〔2009〕4号),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有关制度。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全国各个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国家文件政策相联系对村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形成本地区的一套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

一、相关概述

(一)村集体资产。2016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农村集体资产划分为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以及非经营性资产三类。经营性资产是指直接用于生产经营具有盈利能力的资产,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金以及用于经营或投资形成的资产和收益等。非经营性资产是指主要用来服务群众的非生产经营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的公益性设施。资源性资产指村集体所有的荒滩、滩涂、林地、草地、土地等自然资源。(二)村集体资产管理。资产管理的主要含义是指资产管理人受到资产委托人的合法委托,并按照资产委托人的实际意思和真实意愿对相关的资产进行管理以实现特点目的的管理行为。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相关定义是以资产管理的定义为基础,融合了村集体资产的特点而形成的,总体来看,村集体资产管理主要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于自己的合法资产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有效划分以及经营和运转农村资产的整个过程。通过加强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可以加强村集体资产的有效监督,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实现村集体资产的升值,维护最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

二、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地受到观念、制度等的限制,当前我国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资产登记和档案管理不完善,普遍没有账簿记录,导致账实不符,有账无物;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会相关人员知识技能、业务水平较低、学习培训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私自开荒、私自开地、抢占资源;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督机制不完善,村务管理根本没有按法规执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形同虚设。

三、村集体资产管理效益研究

(一)经营性资产管理效益研究。经营性资产主要是直接用于生产经营具有盈利能力的资产,对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管理效益评价从两方面开始,一是管理效果方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又包括资产收益率和人均收入增长率,社会效益包括产业发展的贡献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二是管理效率方面:资产利用率、资产处置率、资产财务管理效率和制度建设。(二)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效益研究。非经营性资产偏向于村集体组织对公共建设投入的资产,服务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此服务对象的的满意程度是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效益评价着重点,从非经营性资产效率、安全、质量、贡献方面对村集体非经营资产管理效益研究。(三)资源性资产管理效益研究。资源性资产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自然界天然形成的、可以为人类所用的自然资源。因此主要从土地、林地、水资源的利用率、可持续性、收益率方面对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管理效益研究。

四、相关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对某一地区的村集体资产管理数据进行纵向的比较,通过比较村集体连续几年的三类资产管理效益指标数据,并对其分析,对村集体三类资产管理效益进行评价,得出结论。(二)问卷调查法。针对村集体资产管理效益研究中制度建设,服务对象满意程度,村民对管理人员的评价等人民群众主观评价的需要对村民进行发放问卷调查。(三)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选取效益评价指标,科学、全面地反映某一地区村集体资产管理效益方面的具体情况。(四)构建村集体资产效益评价模型。从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的相关管理规定出发,结合当地村集体三类资产管理情况和构建效益评价模型的原则,选取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两方面的定性评价指标,及资产收益率、人均收入增长率、产业发展的贡献、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资产利用率、资产处置率、资产财务管理效率和制度建设等这些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建立村集体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模型,对该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效益评价,并深入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保障措施及应用建议。。

五、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做好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避免村集体资产漏登、重登,从而造成村集体资产的流失和重复登记带来的纠纷。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做好登记,账账相符、帐实相符。资源性资产着重查清楚没有纳入机动地管理范围的集体土地及四荒地资源,避免出现侵害群众利益、抢占资源现象出现。(二)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就要制定和完善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和处置等各项制度,定期做好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应制定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村集体组织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切实防范各种风险。(三)树立村集体资产管理意识。提高对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意识、加强对集体资产管理的思想,一方面是要提高村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重视对集体资产的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不能听之任之,对一些侵吞资产的现象要进行说服教育,加以制止;另一方面,要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水平,认识到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村干部的集体资产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四)提高村集体资产的有效利用率。要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村资产种类繁多,用途各不一,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合理分类,再进行相应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进行分类核算,并要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保证村集体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五)加强会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加强和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将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彩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5(05).

[2]朱新法.浅议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视点,2015(03).

[3]周莉.当前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04).

[4]杨国娟.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现状及解决方法[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6).

[5]徐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7).

村集体范文篇2

一、新时期农村财务呼唤专业审计

近年来,农村财务经过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财务公开、乡镇建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招投标中心,实行农村财务委托“双代管”等多种程序和手段,规范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更趋规范和透明。但也有少数村民主理财流于形式,出现村干部“近亲”理财“、亲信”理财,财务公开走过场。“双代管”运作不规范等,致使村级财务管理松散无序,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混乱,有限的资金大量流失。由于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农村财务问题久拖不决,导致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紧张,矛盾日益激化,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农村集体资产对支撑社会公益事业、稳定农村基层政权具有特殊的作用。随着农村集体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农村集体资产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将会不断加强。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在推进村级民主监督、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审计后公开的村级财务,将杜绝数字失真、流于形式的现象。财务公开对于“给村民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的作用,已为村干部和村民所亲见,由此,对村级财务状况做鉴定性服务的审计要求也随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农村财务需要一支专业审计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现状

一是农村审计工作组织机构不适应。乡镇综合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被合并到乡镇财政所或县级农经局,工作缺乏权威性。乡镇一级农经干部中具有审计资格证的人极少。而取得审计资格的乡镇农经干部均是兼职审计,充当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近年来,实行了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双代管”。会计一般由乡镇农经干部兼职,同时,乡镇农经干部又承担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这样不可能使审计结果取信于民,从法律上也行不通。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根据独立性这一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审计主体应当是“独立”于被审计一方之外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二是农村审计工作条件不适应。一是审计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主力是乡镇农经员,但是乡镇农经员从事审计工作是兼职的。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乡镇农经员不可能像专业审计机构一样把主要精力花在审计工作上,审计就会很仓促。而审计工作的对象又比较多。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对象是村一级,相对来说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给审计特别是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二是村集体经济审计是免费服务的。到目前为止,国家财政部门还没有将审计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审计经费无法保障,工作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时常感到有心无力。在审计实践中,因为没有经费,不得不尽量压缩时间,这必然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三是农村审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点多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熟悉财会知识和相关制度法规,而且还应具备较强的协调、交往能力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乡镇一级由农经员兼职的审计工作,因他们审计专业水平有限,素质达不到审计工作要求。

四是审计立法滞后。农村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条例,仅有少数省、市出台了地方性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条例。

五是审计处理难。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处理决定的权力,使得查出问题与处理决定之间产生脱节,很难将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在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时,由于难免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使得问题被搁置下来得不到解决处理。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处理阶段比前期工作难度更大。因为如果不及时把查出的问题予以纠正和处理,就会使群众感到审计只是一种形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查出的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很难面面俱到。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带来的阻碍也影响了问题的处理。

三、改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建议

根据当前我国村级财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加快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应尽快解决机构与人员问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落实到位。

首先,要建立职能定位明确的工作机构和审计队伍。乡镇专职审计机构不完整、不健全,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有的还非常严重,因而在基层设立完整的、健全的专职审计机构十分必要。但是,由于乡镇审计受其地位未定(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和发展尚未成熟等因素制约,致使乡镇审计发展滞后,特别是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有限,力度较低,主要体现在部分乡镇尚未设立专职的审计机构、未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较少、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因此,尽快确立乡镇审计地位,充分发挥乡镇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维护农村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日益重要。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和财政所进行了合并。过去由乡镇农经部门负责的村级财务审计职能也相应合并到财政所。为发挥财政所村组财务审计的职能,可依托财政所成立有3~5个事业编制,由财政供养的审计站,主要职能是负责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村(组)集体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村(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对新一届各村(组)理财小组组成人员进行培训,监督指导理财小组运行。

其次,要改善审计工作条件,保证审计工作开展。要改善农村审计工作条件,除了进行村级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外,乡镇政

府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审计,提高对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认识,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财政部门要在经费上保证农村审计工作正常开展。其三,要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应从培训着手,由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提出审计培训计划,有计划地组织乡镇农经干部进行中短期业务培训。要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农村审计队伍。通过考试考核等方法,选拔审计人才,建立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淘汰素质低和工作不力的审计人员;加强审计人员政策法律及业务培训,使审计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报告要真实、可靠、严密,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反驳,真正体现农村审计工作水平。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让社会各界了解、认可、支持农村审计工作。

村集体范文篇3

在我村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座谈会前段时间,朱部长结合工作调研、督促检查等经常性工作,深入我村实际,深入我村群众当中,真实掌握了我村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措施、进展和实效,使领导点评具有了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座谈会上,我村党支部和党员就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并向镇党委和点评领导作了书面汇报。点评领导分别对我村党支部和党员进行了如下点评。

一、对我村党支部的点评重点

1、首先肯定了我村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所做的工作,要求我们继续组织抓好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确保我村业务工作和重点任务的完成。

2、我村党支部认真开展了公开承诺,切实兑现承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我村党支部承诺事项7件。目前已完成5件,还有2件正在兑现中。

3、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们群众。今年以来,我村党支部从道路建设、清洁工程、土地治理、农业生产等方面想方设法为群众多办实事。

4、党支部履行管党职责,解决制约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5、党支部加强班子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6、党支部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了党性教育,组织了集中学习,开展了征文活动。

二、对我村党员的点评重点

1、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立足岗位争优秀,特别是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表现突出。在今年的防汛抗洪中,我村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为群众做出了表率。

2、认真开展了公开承诺,切实兑现承诺。我村党员通过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和实事承诺等方式,56名党员中有能力承诺的21名党员共承诺事项47件。承诺事项绝大部分已经兑现,余下的事项正在完成中。

3、全体党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想方设法为民服务。

4、我村党员同志都能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5、我村党员能认真提出工作思路、努力强化执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业绩,自觉做到廉洁自律。

村集体范文篇4

一、目标任务

到2010年,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基本达到10万元以上(不含财政转移支付,下同)或集体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80元以上,并使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其中三分之一左右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二、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1、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整合村集体所有的农业资源,依法推动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充分挖掘山、水、林、生态等自然资源潜力,通过村集体单独或引入其它资金参股联合开发,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苗种供应、技术指导、商标注册、产品销售服务,实现农户与村集体的“双赢”。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的农业项目,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政配套资金给予重点倾斜。

2、实施土地开发和农村宅基地复垦。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实施的土地开发项目,在项目补助和工作经费方面进行倾斜。鼓励和引导薄弱村按村庄建设规划对空心村和拟撤除村实施复垦。土地开发和村庄用地复垦获得的复垦土地指标,按一定比例归村集体使用。归村使用的复垦土地指标既可按村庄建设规划在村域内使用,也可置换到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内发展物业经济,产权和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对村集体获取的复垦土地指标自用有余部分,市本级由区调剂,其收入全额返还村集体经济组织。

3、积极发展村级物业经济。鼓励和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合作、产权租赁、物业回购等方式建设标准厂房、农民工宿舍、农贸市场和农村服务业用房等,以租赁物业或收取固定收益等形式获取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在区位较好的规划区内建造村级物业用房。市财政对市本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物业给予政策扶持;金融部门应优先贷款给予扶持;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办理有关手续时,实行规费减免优惠。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异地建造物业用房的,土地指标经区统筹平衡后解决。薄弱村物业用房出租收入所缴税金3年内按财政体制专项结算到乡镇,再由乡镇结算到村。

4、落实好村级留用地政策。对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符合村级安置留用地条件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国土部门及时核定被征地村的村级留用地指标,城建部门应把同用途区域范围内处于相对较优位置的土地规划给被征地村用于村级留用地,市本级由市、区两级每年拿出一部份农转用指标专门用于落实村级留用地,有关部门在项目报批中简化程序,并实行规费减免。积极引导村级安置留用地建设项目依据产业分类向工业园区、城镇社区集中。

5、规范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着眼于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努力盘活存量资产,对村集体闲置的仓库、会堂、厂房、校舍等资产,采取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盘活;对承包或承租经营集体资产项目的,及时足额收取承包金和租赁费;村集体房产不经乡镇批准不得买卖、担保和抵押。规范财务管理和监管制度,严格开支审批,落实村级零招待制度,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深化财务公开,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强化财务审计监管,增强对集体资金使用的约束。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历史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三、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实施的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及土地开发项目、林道建设等,给予优先立项和扶持。鼓励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智能化畜禽养殖、温室大棚、喷滴灌溉等设施农业,大力推广节能、节本、降耗、省工的现代农业装备。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集体经济薄弱村村庄环境整治成果,市本级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运行经费市财政补助额度比面上村增加50%。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展高标准村庄整治的,补助标准提高50%。鼓励薄弱村积极申报创建市级生态村,通过验收的,奖励额度适当倾斜。

3、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安排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通讯、电力、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在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

四、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加快“一村一品”产业培育。鼓励和引导集体经济薄弱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家庭来料加工业,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鼓励集体经济薄弱村按照“设施完善、科技领先、机制灵活、生态高效、特色鲜明”的要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并在资金扶持上给予倾斜。对到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无污染、能带动当地农民就业的来料加工企业,应对照农业龙头企业,在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

2、发展“农家乐”经营。鼓励和引导集体经济薄弱村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发挥区位、生态、文化、产业等优势发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产业;市本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农家乐”发展基础设施、周边环境整治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享受市、区“农家乐”发展专项资金的补助。

3、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结合集体经济薄弱村特点,着重开展特色农业技术和来料加工技能培训,突出抓好新增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各级培训经费向集体经济薄弱村倾斜。鼓励和引导企业把加工或初加工业务拓展到集体经济薄弱村。加强集体经济薄弱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农村低保家庭的就业援助工作。

五、建立健全帮扶制度,合力推动集体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

1、建立市领导和部门挂钩帮扶制度。市本级集体经济薄弱村主要采取“一带二、二帮一”的形式,由1名市(区)级领导带领2个市级部门(或1个市级部门、1个区级部门),挂钩帮扶1个市本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问题,争取有关政策,落实帮扶措施。原则上市(区)领导每半年到联系村一次以上,市(区)级部门领导每3个月到帮扶村1次以上。挂钩联系一定3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

2、推进村企结对。组织优势规模企业与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展结对共建,确保每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都有结对企业。引导工商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项目、人才等优势,通过产业延伸、合作开发、人才交流、订单培训、公益捐助、发展顾问等形式,推动结对村理念创新、产业发展、劳力转移、公益事业建设。税收部门进一步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若干财政税收政策的意见》(湖政发[2006]75号)中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助建新农村公益性项目的税收政策。对各类企业支持薄弱村发展成效显著的,市委、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3、派驻农村工作指导员。今后3年市本级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重点派驻到集体经济薄弱村。指导员派出单位与派驻村建立挂钩指导帮扶关系,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六、强化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把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列入市对县区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县区、乡镇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集体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

2、强化村级组织。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牢牢抓住村级组织换届契机,重视选好配强集体经济薄弱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员会主任。为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的意见》(湖委办[2006]22号)所明确的财政专项扶持政策延长至2010年。

3、突出项目帮扶。坚持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作为促进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关键来抓。市财政设立集体经济薄弱村项目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首期600万元,以后视情适当增加),重点用于市本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综合开发、物业用房建设等集体经济建设项目的补助。

4、抓好政策落实。市级有关部门根据本政策意见,结合各自职责制订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组织、民政等部门要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组织、农办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市领导和部门结对帮扶工作。

七、附则

村集体范文篇5

各县(区)委组织部、选派办:

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是选派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选派干部的重要职责。省财政为每位到村任职的选派干部安排4万元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选派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第二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以来,各县、区高度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用好专项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建设发展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既推动了选派工作的深化提高,又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既增强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又推进了选派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个别县区、少数选派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投向不合理、收益低、安全性差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切实用好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巩固选派工作成果,结合我市实际,就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目标,找准症结。规范管理使用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基本要求是“投向合理、产权清晰、安全可靠、效益明显”。“投向合理”,是指因地制宜,立足资源搞开发、选好项目办实体、围绕服务抓创收,将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产权清晰”,是指财产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利归属清晰,即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资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清晰明确。“安全可靠”,是指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要结合本村实际、符合市场需要、效益分析明显、合作项目协议健全、项目责任人明确、制度健全、管理科学,确保专项资金保值增值。“效益明显”,是指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有较高的收益,是“投向合理、产权清晰、安全可靠”的最终体现,是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根本目标。一些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之所以不规范,达不到上述要求,归其原因,一是个别县区、少数乡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领导不到位,工作指导不到位;二是部分选派干部摸不清村情,看不清市场,找不准方向,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不敢用、不会用,不能够结合村情实际,用活用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三是少数选派干部存在惰性思想,寄希望于现有的个私项目,把专项资金投入到部分养殖户身上,造成效益低下,权责不清,经济合同等手续不健全。

二、对症下药,规范管理。规范管理使用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投向合理”是关键,“产权清晰”是保障,“安全高效”是目标。使用专项资金要因地制宜,一是用于开发村级集体拥有的滩、坡、地、水面等资源;二是用于盘活村级集体资产;三是用于兴办有助于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种植养殖型、中介服务型、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型等经济实体;四是用于需要扶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经营管理体制的现有村办企业流动资金及技改投入。凡是把专项资金用于发放村干部工资、归还债务、借贷给个人的,要立即收回;凡是把专项资金用于扶贫济困、修桥、铺路、建设村部等公益事业的,要立即用财政对村转移支付资金或村集体经济收入弥补,确保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对采取集资入股、合资、合作、合并等形式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应当依法签定规范的经济合同,并办理公证手续,进一步明确责、权、利关系;对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发包时,应当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依法签订承包合同,明确承包、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并按合同规定收取收益。对财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不明晰的,要立即依法签定相关合同,完善相关手续,并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办企业的资产与财务帐目中记录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和挤占、平调、挪用村级集体资产。选派村无论发展什么产业或项目,都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注重技术含量的提高,解决好生产、流通的衔接问题,促进集体经营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严格规范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杜绝不合理开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安全高效。

三、强化指导,推动发展。各县(区)委组织部和选派办要立即组织对第二批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排查摸底,了解实际情况,做到对选派村的项目建设情况清楚,运转情况清楚,收益情况清楚,并加强分类指导。对已建成且符合“四句话”要求的村集体经济项目,要教育引导选派村干部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和民主监督,完善发展机制,健全符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和措施,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对专项资金投入不合理,使用效益低,安全性较差的村,要责令立即整改,按照“投向合理、产权清晰、安全可靠、效益明显”的原则,用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至今未投入的选派村,各县(区)委组织部、选派办要严格审核把关,做到“五不批”,杜绝仓促上马,确保项目资金投向合理、安全高效。乡镇党委也要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对项目建设难度大、进展慢的、甚至至今未投入的选派村,乡镇要直接介入,班子成员要与选派干部一道,逐村分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帮助选派干部理清思路、确定项目、制定措施。各县(区)委组织部和选派办要加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教育和引导广大选派干部澄清模糊认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着力在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搞好生产和流通服务等方面动脑筋、做文章,努力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增加集体收入。第二批选派干部任期还有四个多月,各县(区)要抓紧做好对已使用专项资金的预审工作,迎接全省对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对于将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财政部门将立即收回扶持资金,并予以相应处罚。对违规违纪或知错不纠的,将依照党纪政纪予以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村集体范文篇6

**街道南门村总人口620人,总户数318户,村合作经营管理**第一菜市场和**花鸟市场。**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5万元,其中:房屋出租65万元,企业上交管理费130万元,其它收入10万元。**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80元,同比增长15.6%。

自市区域面积扩大后,南门村成为城中村,村域已没有耕地,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日趋城市化。南门村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商贸环境,走出一条“兴三产、强经济”之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展领域向三产发展。由于南门村所处地域和资本规模所限,技术和信息的缺乏,产品市场前景难测,村办工业自产自销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兴办了菜市场和花鸟市场、出租商铺开展资产经营,在并使其成为村级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由于市政府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一批规模私营企业。成为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

二、南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做法

1、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多予”指市政府对象南门村这样土地较早被廉价征用的村给予一定的留地用于发展建设,拓展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少取”指税务部门给予村集体房屋出租和村级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加快了村集体经济的资本积累;“放活”指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肯定农民的首创精神,把生产经营自主权真正交到村民手中。

2、发展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南门村处于市区中心地带,由于场地有限、环境受到限制,不具备办加工业的条件,而大型居住区商贸活跃繁荣,办市场招商引资条件有利,为此,南门村趋利避害,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子。

3、发展集体经济有特色,不求做大,但求做精。虽然菜市场和花鸟市场空间比较狭小的实际,南门村按照“不求做大,但求做精”的思路大力加强特色市场建设,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和活力。菜市场依托**海产资源优势,以鲜活水产品批发为主,丰富了居民菜篮子,花鸟市场房屋设施条件好,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有品位有档次,并且是**市唯一的观赏性动植物交易市场,前景广阔。

三、南门村集体经济继续发展壮大存在的问题

尽管南门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较为稳定的来源,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短腿”,也比较明显。多种因素制约村集体经济的长足发展,主要问题有:

1、村民福利性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交大,影响集体资本积累,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南门村村民失地后没有稳定生活来源,城市居民的低保无法享受,因此,村集体的村民福利性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总支出的71%。其中:一是村民养老保险支出,村集体一次性支付72人的80多万元养老保险,村集体每月支付74人的13764元养老金;二是村民福利待遇,支付每人每月72元粮食补贴和其他政策性奖励性待遇;三是文化建设,在建村文化俱乐部预计总投入100万元;四是村容整治,村部整治道路硬化已投入30多万元,未来建造农民经济房还需进一步投入;五是卫生保健支出和其他规费支出,其中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由村统一交纳。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六十岁以上老人146人,占总人口23.5%;这些支出比重将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继续增大。村集体经济在支付这些费用后,没有资金积累,实质以处于亏损阶段。由于我国法律不允许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法律亦未明确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单独出租、抵押,村集体土地房产无法向银行抵押贷款,缺少信用担保,无法获取大量建设资金,造成村留地开发迟滞。

2、在经营村级集体资产和拓展市场上缺少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经营人才,制约发展。村级组织既是经营组织也是行政(社区自治)组织,村级集体经济全额承担村级组织办公支出和公益事业支出,负重前行,村民意见较大。因此,造成许多政策决定难以作出或实施,如在出台引进人才政策上,村民与村班子难达成共识,在引进人才的工作中踯躅不前。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市场效益在近几年没有明显的提高,市场档次也没有明显的改善,增加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难度。

3、对市场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仍然没有确立,在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上犹豫不前。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存在着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法人地位未明确。目前,各种法规对农村股份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界定还十分模糊,农村股份合作组织登记缺乏法律依据,内部的股权只是内部通过与确认,没有合法地位,缺乏法律效力。二是如何公平合理量化股权还没有一套好的方法。股权量化如果不为绝大多数干部群众接受,股份制改革就会流产。三是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适用税种和税率还未能确定。如果按股份制企业缴税则负担太重。

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几点建议

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解决融资难问题。经营土地已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要因地制宜发挥土地的作用,上级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帮助解决村集体土地不能抵押和村留地开发资金短缺两大难题。我国目前实行土地和房产分别登记管理制度,采用了“地随房转、房随地移”这样一种“同时转移”的制度模式。虽然法律尚未明确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单独抵押,但允许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可以出租、抵押。所以,在实践当中,是否能规定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亦可随着地上建筑物的抵押而转移,当然其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不因此发生改变。此外,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发展农村信用担保。

2、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科技人才兴村,加快人才培养。人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然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者不懂现代经营管理已经限制了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村级要加大市场经营者、管理人员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方法,不断提高经营者科技文化素质。政府要加大力度培养行业协会、专业组织和职业经理人才等,引进这些人才开展企业管理和业务培训、信息咨询。村级有关组织还应强化特色主导产业的品牌宣传和保护、推广,做大做强现有的主导产业品牌,提高竞争力和创收能力,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来源。

村集体范文篇7

一、要完善村集体代管资金管理体系

一是采取代管资金“双管”模式。“双管”是每个村庄开设一个银行账户,村庄在银行开户时预留村民委员会公章、村主任名章和镇级农村财务委托中心会计名章,由镇级和村庄共同控制,相互监督,村庄和镇级单方均不能从银行取款,保证村集体货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变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依据《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中“村级组织只可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除土地补偿费专门账户外,一般不准开设其他专用或临时账户”规定,全部实行分村开设银行账户,达到对村集体代管资金进行有效管控的目的。二是完善银行账户设置。目前,对尚未实行“双管”模式的,可在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分别设立“其他集体资金”“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土地征用补偿金”三个银行账户,并按村庄设置明细账分别进行核算。对已实行“双管”模式的,要在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设立“村级转移支付资金”银行账户,村级应当在银行设立“土地征用补偿金”专户,“其他集体资金”应实行每村庄开设一基本账户。要采取“双印鉴控制”管理办法,应预留村民委员会公章、村主任名章和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会计名章。三是规范银行账户的使用。“土地征用补偿金”专户核算土地征用时取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等收入,按规定用于对农户的土地补偿、失地农民的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险、集体公益事业和扩大再生产等支出。“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专户核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收入和村“四职干部”(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计生主任)工资、误工补贴、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等支出。“其他集体资金”专户核算除上述两项以外的其他资金收支业务。按规定,村庄日常开支,除误工补贴、日常零星支出等可以直接用现金支付外,其他开支业务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禁止出租或者转借银行账户,禁止多头存款。四是规范账簿设置。镇级代管资金会计要分别设立“其他集体资金”“土地征用补偿金”“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总账和有关部门要求对某一项目需单独设立的总账,总账中要分别逐村设立明细,按月记账、结账和对账。每月将总页资金余额与各村明细页资金合计余额进行相互核对。镇级代管资金出纳员要对应总账分别设立“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账”等会计账簿。“日记账”要逐笔序时登记,日清月结;“明细账”要逐村设立明细,逐笔序时登记。每月将总页资金余额与各村明细页资金合计余额进行相互核对。

二、要强化对村集体代管资金的管理

一是落实好村集体代管资金收益权。要根据中纪委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财会〔2010〕4号)文件规定,必须严格按照村集体代管资金所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三权”不变的原则,确保村集体代管资金的利息归村集体所有。严禁平调、截留、挪用村集体资金,严禁从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中列支任何费用。二是科学计算和分配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目前,对尚未实行“双管”模式的,要对各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按形成的时间逐村进行核实和量化,运用“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根据累计积数及日利率,计算出各村庄应得利息,并全额分配到相应村庄。要定期对代管资金利息进行分配,原则上要求每季度分配一次。三是保证村集体代管资金的保值增值。对代管资金数额较大的村庄,可提倡通过购买国债或进行定期存款等稳健的投资方式,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在决定投资方式前,要履行民主程序,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通过,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其存单和相关凭证要由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统一保管,确保村集体代管资金的安全。

三、要加强对村集体代管资金的监管

村集体范文篇8

2020年3月,街道班子人员调整到位后,班子一行深入各村开展调研,掌握村级工作动态和存在的问题,部分村集体公司组建后无村集体经济收入,部分村(社区)现有存量资金来源于上级划拨工作经费且在“紧衣缩食”中节余出来的。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我们就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村(社区)集体经济“空壳”现象严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街道29个村(社区),10个村(社区)基本无收入,主要体现在原有资源分解到社,村集体是个空架子;有三坪塘等资源,在前些年因基础设施建设发包后,将多年的承包金一次性用于公路等建设。(二)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形式单一。主要来源于集体固定资产、资源的租赁收入,在上级划拨的工作经费中结余等,合资合营、引资联营、股份合作等经济实体极少,导致造血功能差。(三)部分村(社区)资源作用发挥不明显。个别村(社区)有资产资源,但作用发挥不明显。比如:老阵地、学校等闲置,久而久之,还要产生维修整治费用;部分山坪塘、石河堰等发包不透明,导致未达到应有价值体现等。(四)部分村(社区)启动资金不足。部分村(社区)意识到要想发展集体经济,但无启动资金,无法迈出第一步。(五)部分村(社区)班子发展意识不强。部分村(社区)等靠要思想严重,主动思考、主动作为、全盘规划能力不足;部分村(社区)干部担当意识不强,害怕出错,害怕担责,不敢第一个吃“螃蟹”;部分村(社区)干部市场意识不强,市场能力和水平不足。

二、对策及建议

(一)支部+品牌,提升产品价值,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和教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组织书记是党组织的“牛鼻子”,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风向标。理念的与时俱进、思维的深度与宽度、视野的开阔度等直接决定建设成果,因此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力度,增强党组织书记的市场意识、市场眼光等,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二是搭建平台。村(社区)干部站的高度不同,社会接触面相对狭窄,在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党工委、办事处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渠道,搭建产业、经营、服务等平台。三是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党工委、街道办要鼓励各村(社区)党支部干事创业,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激励其大胆探索,采取合作共赢、入股分红等方式,切实把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二)支部+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集体经济发展。一是摸清家底谋发展。全覆盖清理闲置学校、办公室、厂房、山坪塘、石河堰等资产资源的摸底调查工作,按照“物尽所用、发挥效应、却有增值”的原则,明晰产权,通过公开招租、资产入股等方式,在让资产资源保值的基础上,切实把“沉睡”的资产资源盘活。(三)支部+项目,发挥集约效益,拉动集体经济发展。一是主动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当前,中、省、市、区党组织对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非常重视,每年都不同程度的有一定的扶持资金,村(社区)要立足乡村振兴,结合本村(社区)实际,做好项目建设规划和项目申报准备。二是引进优势产业辐射发展。坚持“x+农户”、“专合社+”等发展模式,强化专合社引领带头作用,辐射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助农增收。(四)支部+社会,营造健康环境,支持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多元资本支持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入股村集体经济,发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政策优势,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投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上,形成政府工作主导、村级(农民)主体、社会辅助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二是社会氛围支持发展。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鼓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培养、树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

村集体范文篇9

1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镇西北城乡结合部,现有191户、387人,拥有耕地228.9亩(其中镇区耕地3户、11.9亩)。2012年以前该村是巴彦浩特镇典型的经济落后和组织软弱涣散区域。

2采取的措施

2.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建章立制,明确“责、权、利”村级治理体系。镇党委为该村选配党支部书记,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始终把发展集体经济摆在重要位置。贯彻《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集体财务、村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村党务、财务、村务管理制度,在资金使用方面层层把关,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重大事项按照532工作法,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见。不断修改方案,直到形成可行的决议。财务公开是一项百姓比较关注的工作,凡是涉及财务的事情,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定期公开和不定期的公开。尤其在享受低保等惠民政策时,两委班子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严格按照政策执行,不偏向任何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村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信用的考评制度。2.2盘活有限的资源及资金,成立合作社。把原来的租赁耕地落实到户,明确产权,然后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把收益直接分配给农户。该村全面完成了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3以开展嘎查文化活动为载体,凝心聚力。物质生活相对富裕后,还需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村两委班子,联结各类群团组织,尤其是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组织阿左旗百日消夏晚会、三八文艺演出及庆七一活动等各类文艺活动,让百姓在闲暇之余享受健康的文化生活。2.4立足长远,谋划未来,建设新村。村两委班子统一思想,趁此次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的契机,决定充分发挥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作用,继续与企业合作开发房地产业务,规划进军旅游市场,多元发展。谋划成立物业公司,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在置换的土地上建设物流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建设巴彦浩特镇西城区最大的多功能农贸市场,解决村民的后续发展问题。

3取得的效果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截止2018年12月31日,该村集体经济积累由2012年初的461.26万元增长到1328.52万元。该村在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情况下,采取多项措施让村民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3.12014年该村为每户村民以成本价分配住宅楼房一套,考虑到村民经济困难的情况,同时给予每户一万元装修补贴。3.2结合村民普遍存在年龄偏大转产就业困难的情况,制定了每人每年分红一万元的政策,使村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3.360岁以上的村民由于各种疾病增多导致劳动能力减弱,仅靠每月300余元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远远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因此,村两委制定了每人每月给予500元生活补贴政策。3.4用集体资金每年为全村387人交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5为45周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年缴纳10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做到村民养老保险全覆盖。3.6为每年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村民子女发放1000~2000元的助学奖励,并使其成为常态化和制度化。3.7每逢元旦、春节,利用社会捐助资金为60岁以上村民发放米、面、油等生活慰问品,此制度已连续进行了6年。

4对该村改革后发展经济的几点建议

村集体范文篇10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辖区的村民委员会、村民组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村集体)的财务管理。以农为主的居委会参照执行。村办企业执行企业财务制度。

第三条市、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市、县、乡(镇)农经管理机构承担。

第四条乡(镇)应成立村集体财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财务服务中心),接受村集体的委托,统管村集体财务,财务服务中心应在金融部门为村集体分立帐户,取消村级财务主管会计,村里只设一名报帐会计。财务服务中心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接受农经部门和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财务服务中心会计和村级报帐会计应当经县级以上农经、财政部门业务培训,通过业务考试、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第六条财务服务中心会计人员职数根据乡镇规模和业务量的大小由乡(镇)人民政府确定,但最多不得超过3人。原已实行“村帐乡管”在乡(镇)农经站工作的专业会计转入财务服务中心,人员不足的可从现有村会计中择优聘用,具体聘用办法由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商财政部门制定。财务服务中心主任由乡(镇)从事农村集体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的国家干部兼任,其工资福利不得从村集体财务列支。村集体财务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报酬从各村管理费中分摊列支,村集体收入较少的乡(镇),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会计人员报酬标准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商财政部门审定。

第七条财务服务中心应帮助村集体根据收支平衡原则,提前编制年度财务计划。财务计划主要包括:财务收支、资金(资本)管理、生产经营、公益性建设及其他基本建设、固定资产购置、收益分配等。财务计划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会计年度结束后,财务服务中心应当在次年的元月底前将各村上年的财务计划执行情况书面提交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审议无误后,由村委会或集体经济组织于次年2月底前向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报告。

第八条村集体要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可由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兼任),建立民主理财制度。

第九条村集体必须依法、合理组织收入。收款时必须使用合法票据。一事一议筹资使用省统一印制的收款收据,其他票据由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商财政部门统一印制。所有票据应由专人保管。

第十条村集体收入主要包括:㈠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㈡集体统一经营收入;㈢发包及村办企业上交收入;㈣土地补偿收入;㈤捐赠款、救济扶贫款;㈥上级拨款(包括财政对村级专项补助资金);㈦投资收益;㈧其它收入。

第十一条村集体资金的使用应坚持规定的用途。土地补偿及其它非专项用途的村集体资金,主要用于生产投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办理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农村困难户的补助以及兴办村内公益事业。财政对村级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村(组)干部固定报酬和误工补贴、农村五保户供养和村办公经费。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必须专项用于所议的村内集体公益事业。村集体对上级有关部门下拨的款物以及接受社会捐赠、赞助的其他款物,应当分清资金(物资)来源及时入帐,专款(物)专用。

第十二条财政对村级专项补助资金要按规定用途和比例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和挪用,财务服务中心应设立专户核算。

第十三条年初,县(区)财政部门要根据村级规模、人口、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和农村五保户变化等情况,提出财政对村级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案,报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后,以文件的形式将分配结果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行政村。村级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案应将各村的村级干部固定报酬和误工补贴、农村五保户供养、村办公经费分别列示。村干部的固定报酬分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和奖励工资三部分。村组干部固定工资和误工补贴、农村五保户供养经费分别确定到具体人或户,委托金融机构按季发放,实行“银卡制”,一人或一户一卡;村办公经费和村干部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由县(区)财政部门于当年的6月底和11月底分两次转入各村帐户。县级的村级专项补助资金专户年终不得有余额。

第十四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对村干部实行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工资和奖励工资的兑现挂钩。乡(镇)人民政府应于每年元月底以前(农历春节前)完成对村干部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通知各村和财务服务中心,及时兑现绩效工资和奖励工资。

第十五条财务服务中心应于次年的2月底前将村办公经费的使用和村干部绩效工资以及奖励工资的兑现情况书面报告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可使用会计报表形式,具体办法由县(区)财政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村集体资金实行日常开支备用金和大宗支出事前报告制。村集体日常支出,可向财务服务中心申请一定数量的备用金,备用金数额由乡(镇)农经站依据各村经济状况和规模大小等因素确定,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大宗的支出,村要写出书面用款报告,经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方可拨付。

第十七条村集体财务开支实行一支笔审批,一般性开支由村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大额开支由村两委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民主理财小组集体研究同意后,由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重大投资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大额开支的数额和重大投资活动的范围由乡镇农经管理机构确定。开支的票据必须是税务部门监制的正规发票或其他统一规范的票据。村集体各项开支的票据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并加盖民主理财小组印章,经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审核后方可入帐。

第十八条财务服务中心为各村在金融部门设立的帐户,印鉴由村集体和财务服务中心分开保管,相互监督。

第十九条村集体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实行财务公开,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财务服务中心要于季度结束后10日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由乡(镇)农经站于季度结束后的15日内在各村设立的固定公开栏上统一公开,并实行财务公开回执制度,由村财务负责人和民主理财组长在回执上签署财务公开意见,作为对乡(镇)农经站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财务服务中心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会计电算化,财务公开的内容应提供由电脑打印的本期村财务收支明细帐,分别存在村委员、村民主理财小组和乡(镇)农经站备查。有条件的乡(镇)应将收支明细帐在固定的村务公开栏上张贴公开。

第二十条财务服务中心应准确、及时、完整地编制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和乡(镇)农经站,并抄送村集体。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

第二十一条财务服务中心的会计档案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二十二条市、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具体审计业务由县(区)农经管理机构承担,原则上每两年进行一次,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村集体财务的收支审计、村集体主要负责人任期和离任审计,以及村集体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一事一议”筹资等专项审计。

第二十三条市、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财务服务中心的运转情况、档案管理、各项制度执行以及村集体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落实情况。

第二十四条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按照本办法制定有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