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特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0:31:20

创作特征

创作特征范文篇1

一典型人物的刻画

一个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巴尔扎克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他看来,现实主义精神创作的主旨是人,具体到小说创作中来,就是一个个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有时候单一的现实中人物的记录和描述,可能没有太强的艺术张力,因此就要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几个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糅合成一个新的人物,而这个人物身上,应包括所有那些跟他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特征。这样一来,人物就具有了很强的代表性,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同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不仅要具有概括性,同时还要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这样的塑造才能让人觉得真实,即充分挖掘人物的个性特征,从多个角度对人物进行透视,这样的人物刻画特点鲜明,令人过目不忘。如巴尔扎克对于守财奴的刻画:同是守财奴,《高利贷者》中的高布赛克和《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就大不相同。高布赛克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初期大发展时候的中产者,他的资产带有着原始积累的特征,所以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守财奴的特征,如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对攒钱到了丧心病狂和灭绝人性的地步;而葛朗台却跟高布赛克不同,他也是守财奴,但他在守财的同时还会生财。他是资本主义发展从初期到中期过渡阶段的典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善于理财,如他从事土地的买卖,先低价买入、后高价卖出,敢于进行商业证券的投资等。两个人都是守财奴的代表,但是却分别代表了两个时展阶段的守财奴的典型,他们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就是人物形象的丰富之所在。像这样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人物,在巴尔扎克的笔下,有六七十个之多,熟读巴尔扎克作品的读者,一听到名字,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的人物形象和画面。巴尔扎克主要是利用以下几种文学方法塑造的:首先,是他善于剖析人的人性的本质特征,然后将这种本性放大化、夸张化。于是,人物就具有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突出的情感体验。如葛朗台的吝啬、高老头的狠毒、拉斯蒂涅的野心、阿纳斯泰祺的放荡,等等。其次,是人物再现法,即同一个人物,先后多次在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中出现。在19世纪之前,还没有哪位作家采用过这样的手法,所以可以说是巴尔扎克的独创,也是对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之一。在《人间喜剧》中,再现的人物达到了400多人。这些人物在更为深刻的背景下和更为广阔的环境下重新出现,给人一种久违了的真实感,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他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较为单纯的大学生。到了《纽沁根银行》中,他已经成为了银行投资家的左膀右臂。而到了《无知无识的喜剧演员》中,他已然获得了伯爵的封号,身居要职,炙手可热。巴尔扎克对于这种方法的运用是十分多样的,有时候按照时间的顺序,有时候是倒序,有时候是插叙,相对来说较为随意。在巴尔扎克看来,生活本来就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没有必要在时间顺序上进行严格的界定,只要符合作品整体的发展逻辑即可。他的这种手法为此后多个国家的作家们所纷纷借鉴。

二典型环境的营造

恩格斯在给哈克奈斯的信中说道“: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的这段话后来被总结为“经典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也是被公认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形式。其实,恩格斯这段话的由来,源自于他对于巴尔扎克作品的推崇。他认为《人间喜剧》就是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典范之作。在巴尔扎克看来,大千社会上的人之所以形形色色,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他十分注重对于环境的营造和刻画。通过对环境细致入微的描写,来强调出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人间喜剧》中,几乎每一部作品都穿插着大量的环境描写,或者是农村的田园风光,或者是城市的灯红酒绿,或者是高楼大道,或者是家具器物。这些环境自然是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紧密结合的:有时是实写环境,如《高老头》中,文中的开始部分是对伏盖公寓的描写,然后再介绍出公寓的主人伏盖太太,她的性格特征是庸俗和吝啬。联想到伏盖公寓的那样的环境,她的性格就有了一个坚实可信的基础,让人们认为这种性格是这种环境的必然产物;有时是把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心理变化和精神状态交织在一起,如在对拉斯蒂涅的刻画中,就采用了这样的手法。在拉斯蒂涅的心中,有着两个完全对立的世界:一个是灯红酒绿、光鲜繁华的巴黎大都市,一个是贫困落后、古旧破败的家乡。大学毕业后,拉斯蒂涅曾经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贫苦状况,联想到巴黎奢华的生活,他在内心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环境上的差异感深深地刺激了拉斯蒂涅,使得他浑身上下充满了对于权力和金钱的渴望。特别是他首次拜访子爵夫人的时候,为子爵府的华丽大为惊叹,以为自己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而当他回到家乡的伏盖公寓时,却是一帮不修边幅的人在充满着霉味的房间里用餐。巴尔扎克正是用这种环境的对比描写,从侧面深入地刻画出了拉斯蒂涅的野心。满脑子都是物质和欲望的拉斯蒂涅,怎会看到这奢华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哀怨凄凉、黯然神伤的精神状态。所以说,恩格斯之所以对巴尔扎克十分推崇,甚至将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作为评价他人创作的标准,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环境描写,能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因此被恩格斯誉为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

三现实主义的整体创作观

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不止巴尔扎克一人,还有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等等,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和环境,在反映现实生活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现在看来,他们的成就却在巴尔扎克之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巴尔扎克具有一种现实主义整体观,所以在反映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上、典型人物的代表性上,上述几位作家还是不能和巴尔扎克相提并论。这种整体观,表现为他对于社会全局本质的认识和符合规律性的把握。具体到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作品蓝图的勾画。《人间喜剧》汇集了巴尔扎克的90多部作品,但是这90多部作品,并不是简单的罗列和汇总,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这些带有科研意味的名字,似乎和文学作品不搭边,其实是另有深意的。《风俗研究》所含的作品是对生活的描绘、是一种现象,《分析研究》则是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而《哲学研究》则是对这些现象的本质思考。这三大部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作者对于自己创作生涯和社会历史认识的全景体现,更是一个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的思考过程。巴尔扎克本计划要创作140多部作品的,但因英年早逝而未能如愿。但从现有的90多部作品来看,他的创作蓝图还是色泽鲜明地勾勒出来了。其次,是对整个社会的整体观察。这其实是一个宏观的观察,这一点从巴尔扎克的很多作品序言中就可以看出,他立志像一个画家和摄影师一样,能够画出和拍摄出整个社会的全貌。巴尔扎克在《幻灭》的序言中曾经提到:“要全面地描写社会,描绘它的一切表现,一切阶段。”在其他作品的序言中,也都有过这样的表述。在《风俗研究》中,一共有六种生活场景的描绘,包含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的生活场景、巴黎的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农村生活场景等,而每一个场景的描绘都是有深意的。如对于私人生活场景的描绘,这个环境中的人物多是处于青年阶段,涉世未深,比较纯洁,环境暗示着他们的人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巴黎的生活场景中,巴黎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繁华背后,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忧伤和罪恶;而军事场景的描绘,则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青年到老年,从乡村到城市,从历史到军事,分门别类,跨度极广,基本涵盖了整个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再次,是每一部单篇作品和其他作品的横向有机联系。巴尔扎克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人物、环境、事件对于整个社会的反映,这种反映在这部作品中是一种惟一,但是在他的《人间喜剧》中,则正是这些单篇中的惟一,构成了他对整个社会的描绘。特别是前文中提到的,他独创了人物再现法,这个人物从这个短篇小说串到那部长篇小说中;从这部长篇串到那部短篇中,就是为了加强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系,从而体现出一种整体性,所以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为整个法国最全面的记录者。

四对于生活本质的认识和细节的刻画

创作特征范文篇2

关键词:艺术创作;风格;折衷主义

艺术创作是我们智力运转的过程,这一过程脱离了语言是不稳固的,这里的语言不单指用符号来传递,还包括听觉、视觉、触觉等,然而艺术作品所应有的的独立性似乎给了艺术家一种勇气,在不提供任何语言解释的前提下让观众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独立性欣赏自己的艺术作品。如果一个喜剧演员在表演之前提前介绍说“这是很滑稽的”或在表演后需要用语言来加以解释和总结,那么这一定是一个很蹩脚的表演。同样的,艺术家也从未怀疑他们艺术作品的完整独立性。如果问一件艺术品的作者,你的创作包含什么?其源泉是什么?作品的基本意图是什么?如何在作品中实现了这个意图?或许绝大部分作者私下里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我并不十分清楚”。这种回答或想法的背后隐藏的态度可能会体现为,一个有分量、必要的答案还暂未出现并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另一种态度可能体现为对完整准确的答案所具有的复杂性的一种不悦。

这类态度都似乎基于对语言解释的必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怀疑,还基于对某种神秘学的尊重,神秘固然重要,但一件作品不可能凭空产生。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包含了几个部分,它是创作者以一定的艺术思想主题,一定的生活创作素材,一定的技术表现形式,一定的视觉传达于眼前,形象化地呈现出本我对表现对象的感性思考和形象思维,并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去传达艺术家的思想精神,情感状态和审美意识,属于具有个性化和特殊性的艺术研究[1]。在艺术创作这几个部分的背后又潜藏着相对抽象的几个因素,创作风格和折衷思想正是其中的两者。风格常常仅被理解为一种装饰,一种个人特征,一种附加在作品之上为其增添特色的元素。如人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穿着打扮一样。它也常被理解为一种标志,一个预先存在的、引导创造新作品的观点或思想,如一个人为达到某种风格而穿戴某些服饰。判断一个画家或雕塑家是否具有风格是较为复杂的,这个风格直接指个人而不是他或她在其工作中某种已被认可的风格,就像“风格如其人”一样。

风格是属于个人的、持久的东西,与努力关系稍浅,就如一张面孔的真正结构无论怎样都不会被面部表情所改变和覆盖。真正的个人艺术风格是来源于艺术家长期脚踏实地的、自信的工作和丰富的知识储存,并抛弃所有的表面性,不强求追随于风格本身,但要真正的落在一个坚实一面上,一旦脱离,假如他们拥有创作方法、观念、背景等,他们也无法长远的发展下去。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对风格的强调应该是在艺术教育中一种益处不大的自我意识形式,当艺术家不去注意它,反而去忽略它的时候,以一种长远的角度,关注主题、概念、意义、影响并且实现一个令艺术家更满意的作品效果时,作品的外表或普通的特征反而更加明显了。除风格之外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折衷主义”。最初古代学者视它为贬义,用来指继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统一结束后的哲学的混合,折衷主义虽然在17至18世纪被推崇为一种哲学方法,但多数情况下被置于不受青睐的地位。在美术史中,折衷主义作画是指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意大利画家,以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画家雕塑家们的作品当作样板作画,正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等。在罗马这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古城里,许多意大利艺术家在这里衍生出自己的风格,最著名其中一位正是圭多•雷尼。他的声誉是曾是无法估量,有段时期可与拉斐尔并列。

雷尼1614年在罗马的一座宫殿画的天顶湿壁画,这一幅绚丽的黎明图画是如此的优雅而美丽,让人们能够理解它曾怎样使人回想起拉斐尔及其法尔内西纳别墅的壁画。[2]事实上,雷尼确实想要示意人们他是追摹的那位大师,如果现代评论家对雷尼的成就评价较低原因可能就在这里,追求另一位大师的画法使得雷尼的作品偏离了自然,过于注重追求纯粹的美。画室教法和其他教法、师徒关系、以及人们在艺术上的一般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可能同折衷主义一起融合为一个模糊的、实际的区别状态。广泛熟悉艺术领域的评论家,或普遍而言就某一作品而言,更容易觉察到折衷主义的多种效果。他们是否把作品描写为折衷的主要不取决于影响的数量和范围而是在于以何种方式加以影响。[3]在任何情况下,创造和欣赏艺术品时被认为折衷的作品和绘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原来所固有的。不论知识水平和情感投入的程度如何,一个人在欣赏五百年前作品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在一定程度上联想或产生一种个人的、艺术的以及其他不属于艺术创作本身的问题。此外当然还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如认为艺术家能如此不折衷而最终“重新发现艺术”,另一种较好的看法则认为最排他的而不是最兼容的创作中存在着伟大。乔舒亚•雷诺兹写到:画家生活的大部分“必须用来为天才的创作活动搜集资料。

严格的说,发明不过是对先前收集并储存在记忆中的形象的重新组合:没有什么能凭空产生;没有累积材料的人不可能进行组合。”[4]画家或雕塑家在过去到现在所储存的成就同他或她们后天学到的敏感性之间会在创作过程中连同最新的手法,并且在创作过程中注定要一起融入一些其他因素,如幻想、联想、有意识的模型和无意识的参照、古老奇怪的典故等等,这也注定要成为一个超出艺术之外的、对原作和复制品进行思考并去不断改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绍斌,杨勇.美术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6

[3]乔书亚•雷洛兹.艺术的语言[M].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75.27

创作特征范文篇3

关键词:《生门》;医疗题材纪录片;创作特征

医疗题材纪录片是指以医护工作者、病患、病患家属为主要拍摄对象,客观记录发生在医院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揭示医疗纠纷、医治分歧、医患矛盾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的纪录片类型。以《生门》代表的医疗题材纪录片以客观真诚的视角对准一线医生和患者真实的情况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医患关系”,以直面社会现实的勇气将社会现实问题赤裸裸地呈现,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广受好评。纪录片《生门》导演陈为军带领创作团队从2013年起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蹲点拍摄,拍摄了夏锦菊、涂甜等40多位产妇,记录的重点在于“生命的诞生”对一个家庭产生的影响,同时关注产妇的生存境遇以及对待生命和生育的态度。

一、视听特色:化繁为简,朴实自然

纪录片是指以记录客观对象原生形态为特征,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行为过程的创作类型。《生门》运用近乎新闻性的拍摄方式不经意地、不留主观痕迹地展示了围绕着一个生命的诞生所发生的一切过程。首先,《生门》以纯写实的镜头语言,主张“直接电影”所提倡的“摄像机是趴在墙上的苍蝇”的拍摄原则,在拍摄过程中以旁观者的视角冷静真实地记录事件发生的过程。在《生门》中没有固定机位,拍摄过程用得最多的就是“跟拍”,它能够更加自由地将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完整记录,最大限度地还原事件的真实性,从而更好地让观众感同身受。其次,纪录片《生门》在视听方面呈现出“化繁为简、朴实自然”的艺术特色。一方面,纪录片《生门》摒弃了传统医疗科普纪录片“画面+解说”的刚性创作模式,较少使用画外音,由被拍摄对象自己讲述代替“上帝之音”,同时搭配冷静客观的镜头语言,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剧中人物的情感也毫无保留地传达给观众。再次,《生门》在后期的剪辑中也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只在关键时刻出现的音乐避免了“滥情”的问题;不使用3D动画特效,对于剧中产妇的情况介绍也只用了简单且必要的字幕。《生门》的创作者省略一切能够影响事件本真情感表达的额外手段,而是凭借事件、人物本真的感染力来丰富作品,用纪实性的画面和语言达到了赤裸裸的震撼,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普世的道德和人性的本真。

二、题材选取:社会热点,直面社会现实

《生门》的题材选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它的定位是医疗题材类型,既触及了敏感的医患关系,又关注到生育、伦理道德等熟悉又陌生的内容,使得《生门》单就选题来看就具有较高的价值意义。首先,医患冲突矛盾是当今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特别是近两年来,医患冲突频发,医患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媒体和舆论对这一领域越发关注。高昂的医疗费、医患之间存在误解、医疗纠纷等负面新闻使大众对医院逐渐失去信任,这都是医患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原因。同时,《生门》选择了“生育”这个对大众来说熟悉而陌生的选题。熟悉的是因为它是最贴近现实的,“生命的诞生”不只是简单的生命的延续,更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传宗接代”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陌生则是因为在妇产科每天都在发生什么事情是不可预知的。比起其他医疗题材纪录片中通过涉及癌症、意外等重症大病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生门》关注的这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更能使观众产生共鸣。

三、人物塑造:典型性、个性化

《生门》将镜头对准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妇产科,围绕着妇产科主任李家福和他的患者之间的故事进行展开。《生门》中主要有医生、产妇、产妇家属和医生产妇四类人群,《生门》中的人物既是个体又是群像。(一)整个纪录片的“核心人物”———李家福李家福这个人物担任着双重身份,既有“医生”的显性身份,也有在纪录片里担任“串联全篇的主线”的隐形身份。在医院中,他也有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产科的“大家长”,他既要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一个个医学难题,同时还要考虑医院大局,又要解决医护人员和病患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他还是一名普通医生、一个普通人:他是片中的“笑点担当”,会和家属开“32号休息”这样的玩笑,还会在聚餐时与同事一起唱《敖包相会》这样的情歌。《生门》这部纪录片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医生形象,给予医生一个更加理性、人性化的形象定位。(二)散发母性光辉的伟大妈妈《生门》中表现的主要有两类母亲,一类是单纯的产妇,一类是背负产妇和医生双重角色的医生产妇。《生门》中刻画了好多这样坚强的母亲,两次心脏骤停最终活下来的夏锦菊,还有想到自己孩子就无所畏惧的脑瘫妈妈张颖。其中还有两位医生产妇毛艳红和王亚丹,虽为医生,生产过程遇到什么也是不能由自己掌控。所以,无论是什么身份,在“生产”这件事上都是一样,遇到怎样凶险的事情都是不可知的,每一位母亲都是承担着失去生命的危险,用生命守护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四、叙事手法:“故事化”叙事

故事化叙事是纪录片叙事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是指纪录片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或事件为题材,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纪录片更加具有故事性和戏剧性。在《生门》中,夏锦菊和陈小凤的故事就充满未知和戏剧性,导演将悬念这一剧作手法运用得深入浅出,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在夏锦菊的生产过程中,手术室中的夏锦菊和手术室外的父亲以及刚出生的宝宝利用平行、交叉蒙太奇进行叙事,手术室外的父亲不知道夏锦菊危险的情况还满怀欣喜等待着新生命的诞生,直到李家福把夏锦菊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情况告诉父亲之后,夏锦菊的父亲开始面色凝重、坐立不安,事件发展的方向是未知的,观众和夏锦菊的父亲一起为夏锦菊的情况揪着心,此时的戏剧性效果就产生了。另一位产妇,陈小凤患中央性胎盘前置又怀有双胎,家庭贫困使她这个家庭不得不面对“大人和小孩只能保一个”的尴尬局面。为了救命,丈夫的哥哥不得不回村里筹钱,能够成功筹到钱让陈小凤顺利产子、从哪里筹到钱等一系列悬而未决的事情引发观众继续看下去。

五、主题表达:揭露社会现实,彰显人文关怀精神

《生门》的题材选取触及了敏感的医患关系,又关注到生育、性教育、伦理道德等熟悉又陌生的内容,导演在访谈中说:“《生门》关注的其实就是生命,在产房里面那几天的时间,人类的各种矛盾冲突和所有社会面都会表现出来。关于代沟问题、生育观念问题、孝道的问题、贫穷疾病问题都能从中反映出来。”《生门》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现“生命诞生的伟大”和产妇与死神的搏斗表达了创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伟大母爱的歌颂,同时创作者借助在妇产科发生的一切折射社会的侧面,并触及到社会的现实问题。《生门》中多重社会现实问题被揭露,包括女性话语权的丧失、社会大众对医患关系缺乏正确认知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除此之外,《生门》也引导大众对医生职业产生正确的认知。社会大众对医生存在错误的认知,其实“医生不是神,医生也是人”,他们不是无所不能的。纪录片《生门》中展现的医生形象是时刻为患者考虑的医生形象,是承担着社会责任同时也遭受着社会和工作多重压力的医生形象,是有一丝希望也决不放弃的医生形象,是充满着人道主义关怀的医生形象。《生门》表达了医患关系之间的正能量,促使社会对医生这一职业做出正确的认识,并通过生命的视角窥探人生百态,揭露和反思社会侧面,启迪社会大众。

参考文献:

1.[美]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靳斌.真实如何呈现:阐释学视野下的纪录片叙事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33.

创作特征范文篇4

【关键词】艺术歌曲;创作;本土性特征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借鉴了西方音乐创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良好的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创作。本文主要对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的本土性特征进行分析。

一、音乐创作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由于各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直接决定了其音乐艺术风格,因此,中国艺术歌曲作为在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音乐艺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直接决定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要具有本土性特征。中国有着特定的传统文化背景,这就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含蓄性,并在农耕文明发展背景下,有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依恋,因此,决定了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中有大量的“借景抒情”“寄情与景”等内容。中国艺术歌曲中的歌词也主要以音乐性、文学性相融合的诗词为主,这些都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例如,在作品的表达过程中,能够发现虚实相生、互相呼应的表现形式,这是作品的一种有效的处理手段。而《大江东去》正是借鉴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歌曲创作者使用了西方的作曲技巧,但是古诗词为其赋予了一种意境上的美感。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使得中国艺术歌曲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

二、音乐创作中音乐语言的使用具有民族化特点

音乐语言的民族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运用了我国传统的音调和民族和声五声调式,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歌曲创作风格,这样的风格直接体现了本土性的特征。我国的很多艺术歌曲突破西方大小调以及较为传统的功能和声创作模式,通过我国传统音乐的调式体系,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次,作曲家以具有中国色彩的旋律为基础,对西方浪漫派和印象派的和声语言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旋律与音调和声,这样才更加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需求,并且具有极强的色彩和情感表达能力。此外,中国的艺术歌曲在创作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民歌进行了改编,或将其以伴奏的形式出现,能够使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呈现更加鲜明的本土性特征。

三、音乐创作中结构的安排表现出特有的意境化

中国的历史文化十分悠久,其中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是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的,其本身就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本土性特征。作曲家在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中,在伴奏编配、歌词含义、曲式编排、情感表达、结构布局、作品内涵上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歌词的内涵与伴奏进行巧妙结合。在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中,伴奏与歌词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同时对二者进行构思处理,使歌曲内容与时代精神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并使伴奏与歌唱、音乐语言与歌词之间达到协调。(二)歌曲的整体布局与所要表达的情感具有一致性。创作者在进行歌曲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安排时,为了表达特定的情感,会改变传统的作曲手法,将本民族的审美特性与西方创作技法相结合。音乐则主要跟随情感走向进行延伸发展,这样形成了具有本土特征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形式。(三)将人文内涵隐藏在歌曲编排中。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不仅表现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也将人文内涵隐藏在歌曲编排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能够在歌曲高潮处将作品隐含的情感爆发出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很多艺术歌曲在创作中都会根据作品内容对歌曲编排、曲式结构进行调整,这是为了将人文内涵与歌曲进行紧密结合,更好地体现出中国艺术歌曲的本土性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的创作形式。这不仅是对国外先进的音乐艺术文化的融合,更是对我国艺术歌曲本土性特征的认同和发展。因此,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必须要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进行创作,以不违背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中进行合理选择,使其能够符合中国听众的审美需求,使艺术歌曲具有鲜明的本土性特征。

作者:郭杰 单位:商洛学院

参考文献:

创作特征范文篇5

关键词:施光南;创作特征

一、时代性与表现性相融合

一首歌曲,如何才能引起广泛人民大众的共鸣呢?必须要将歌曲的主题与时代相互融汇在一起,让歌曲充分反映出来时代的呼声,并能表达出人民群众的心声。这样的话即便是时移世易,但只要回顾往昔,回忆过去,那熟悉的旋律总能让人记忆犹新,把人们带回那个熟悉的年代。就像施光南的大部分艺术歌曲,都具备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他创作的大多数作品中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时代主题相互紧扣,在此之外施光南先生还完美的结合了音乐作品本身特有的表现性,用音乐旋律把当时人们藏于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施光南的艺术歌曲创作时期是在中国文化最为黑暗的“”期间,那个时期也可以说是他平生以来最为困难的时候。但是,在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他勇于与现实的黑暗作斗争,选择用音乐作品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在经历了“”这个黑暗的时期之后,施光南的创作灵感完全的被激发了出来,接二连三的创作出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与此同时他在创作上把时代性与表现性特征交融统一在一起,表达出自己对于当代社会的思考、批判和认知,从而给人们一种强烈而又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出一幅带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典型特色的、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景象,表达了八十年代时期中国青年人对于家乡的热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未来富强渴望和憧憬。这一主题引起那个时代人们的注意与共鸣,从而提高人们对歌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施光南声乐创作一贯坚持融个人于大众的感情旨归,希望声乐创作能抒发出更多普通民众的心底感情。比如他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歌曲,强烈的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唱出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其中采用的节奏音型以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居多,速度设定也是一种轻松活泼,欢快明亮的,彰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为人们谱写出一幅描写美好生活的生动画卷,表现出人们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一片豪情壮志,歌唱出人们心中的喜悦与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千千万万人民的思想产生共鸣。

二、艺术性与形象性相结合

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情感以及文化需要而产生声乐艺术作品这一特殊的精神产物。因此,一首声乐作品的好与坏、成功与否,不仅仅是要看这个作品创作的如何好,更多的是要看它的创作和演唱是否能够形成一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后得到大众的认可,得到性感上的肯定。声乐作品的创作一般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环节,经过这三个过程后形成的作品被称为一度创作。实现艺术鉴赏性、满足审美需求的高超艺术表演则被称为二度创作。一度与二度创作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即二度创作是一度创作的演绎和阐释,而二度创作要以一度创作的旋律和风格为依托在歌曲的情感表达上进行创作。施光南非常重视的是歌曲的创作风格、领域和体裁的多样性,他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较为擅长的使用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来塑造作品形象,用这种手法来增强自己的声乐艺术作品创作。他在声乐作品创作上,充分展现了艺术表演家与音乐作品形象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在挑选演唱者的时候都做到严格认真。歌唱家关牧村之所以被广大观众熟悉和热爱,正是因为演唱了施光南先生所创作的作品《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而施光南的作品也因为关牧村的精彩演绎而显得非常完美和生动,深入人心。

三、节奏感与韵律相统一

节奏是声乐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它在音乐的表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使命,而节奏的作用表现在:为了衬托艺术作品的主题乐思,刻画音乐风格,进而表现作品的艺术美。在施光南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就非常注重节奏与韵律是一致感。因为对于音乐而言,节奏与韵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节奏与韵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节奏增强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乐曲的韵律表现更加具有特色。其二,节奏直接影响着音乐主题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性。可以看出不同的节奏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施光南的艺术歌曲作品的在节奏上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轻松飞快的节奏;二是舒缓深沉的节奏。施光南就是把这两种节奏特征结巧妙的运用结合在一起,他所创作出的声乐作品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为人民塑了许多鮮明的艺术形象,使广大人民深刻体会到施光南作品的艺术魅力及将强大感染力。

四、抒情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施光南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情感,清纯质朴。在《我怎样写歌》这本书中他这样写道:“我自己的气质总的说来,是比较偏重于含蓄、深沉、抒情的。”他认为作品的基础就是应有真挚的感情。在他大部分作品的歌词和旋律中都有所体现。特别是他在创作作品上多采用村词的手法,更进一步的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性,起到了调节音乐氛围的作用。歌词运用暗喻与陪衬的手法,完美地把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和对爱人的爱相互融和在一起,构思巧妙。在一些艺术歌曲创作的中,无论是流畅优美的歌曲还是悠长、轻缓的音调,他都采用非常细腻的节奏音型和具有强弱、起伏变化对比的旋律线条,以及相得益彰的语调陈词。就像《祝酒歌》中,歌词中的“来来来”,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人民满怀欢快愉悦的心情举杯高歌“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向往着祖国美好的将来。这首歌曲从歌词和旋律都突出证明了他在情感的强烈表达,在展现了人们满怀喜悦举杯高歌的心情。施光南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与生俱来的创作天赋分不开。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根据演唱者的自身风格特点,有针对性的创作出适合该他(她)演唱的歌曲。能激发出演唱者的音乐表现力,让演唱者以最佳状态演艺作品。这也说明了他的艺术创作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也只有最适合的表演才是最好的,最能打动观众的。

五、融入特色的民族风格

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民族风格是施光南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这也是他的艺术歌曲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能够巧妙地利用民族化的音乐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用舒缓的节奏来展现音乐美的一面。施光南的艺术歌曲创作都会采取使用一种单一的民族风格或者多元化的民族风格的方法。所谓的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本民族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神韵。比如《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歌曲在创作这首歌曲期间他留意到了维吾尔族经常用到的附点再加上前十六,后十六,弱起等节奏型,这些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强烈的民族特色,进而充分的运用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新疆风味。他不仅汲取了民族地区丰富的曲调特征,而且还更进一步的探索了各地方的民族器乐技法和戏曲唱腔的风格,把这些特色结合在一起,例如《幸福歌儿永不落》这个音乐作品中,他利用二人台伴奏音乐旋律加花这一特点,还加入了#fa这个特性音级进行创作展现了极具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漓江谣》就是一首具有浓浓的广西民族音乐韵味的作品,也是因为他采用广西彩调和文场音乐的行腔创作;巧妙地将藏族民间音乐的行腔和衬词衬腔手法融合在一起创作成的《我要飞翔,我要歌唱》也是极具浓郁的藏族特色。这都可以看出施光南的艺术作品的艺术语态和结构形态都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将民族风味与音乐融为一体。

六、结语

施光南老师是我国当代音乐史上一颗闪耀着光芒的璀璨明珠,他在歌曲的创作上借鉴和学习前辈音乐家们的成功经验,并且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为音乐的发展之路执着勇敢的探索。在施光南的艺术歌曲创作中,音乐风格各不相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通之处,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施光南老师的艺术歌曲创作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在于,他善于将人们重视的、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将这些焦点问题转化为歌曲主题,对其加以情感进行创作,并通过歌曲本身的演绎来反映情感,使这些被关注的问题得以解决、抒发。在歌曲的创作过程中,他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和西方的优良的作曲方法结合在一起,不仅表达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还注重人民群众的感受。也是这种通俗易懂的艺术特色,被亿万人民演唱和流传。

[参考文献]

[1]刘艳芳.施光南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2]曹杨.探讨施光南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J].艺术研究,2014,05.

创作特征范文篇6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研究

一、贝多芬创作概况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一代宗师,被后人尊称为“乐圣”。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类作品。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进行概括。

贝多芬的生活道路充满了坎坷崎岖,他所处的时代又极其复杂多变。但是,在当时先进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他一向面对现实,正视矛盾,相信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得到克服,人类的前途最终是光明美好的。在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札记上,写着一句话:“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贝多芬不仅用这种思想积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用它来观察和认识社会的事物,而且,他的很多作品也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个思想。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十分强调矛盾和矛盾的冲突,要求音乐形象在矛盾斗争中得到统一。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和痛苦造就的人,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追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病痛折磨、遭遇悲惨、内心惶惑,然而,凭着他对人类的爱和信心,始终坚持自己艰苦的历史,惨淡经营着自己的作品。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为此不祥之兆而感到惴惴不安,这是可想而知的。一时间他竟想到了自杀。

1802年到1815年间有时被称为是贝多芬创作生活的中期。在这期间,他的失聪症在不断加剧,从此便深居简出。他那日渐严重的失聪症使人们形成了他是一个厌世者的错误印象。他曾同好几个妙龄少女有过海誓山盟,但最终却似乎都在不幸中结束。他终生未娶。其中,贡献给钢琴音乐的32首奏鸣曲在他本人的创作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继承前辈优秀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当时进步的法国革命音乐中英雄的调性,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特点,找到了一条通向古典主义最后境界的道路,“把古典主义音乐从美的境界带人了崇高的情感境界,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风格”。

通过对贝多芬作品亲炙所得的观念,可用傅雷对他的一段评价当可说明:“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桃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呼吸英雄的气息。另外,爱好音乐的人,能在欣赏时有一些启蒙式的指南。17世纪中叶,确定了所谓古典奏鸣曲的形式。贝多芬早在波恩时期,就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影响。当时的波恩是德奥启蒙运动和进步文化的中心之一。“尽管那时他更多接受的是约瑟夫主义的开明专制思想,追求的是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但毕竟是他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展的一个起点”。

贝多芬对奏鸣曲的一大改革,便是推翻其刻板的规条,给以范围广大的自由和伸缩,使它施展雄辩的机能。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的面目,似乎都受着这些历史战争的反映。在当时的作品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也许作者自己不曾察觉……’。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各乐章的次序也不是墨守成规的依照快一慢一决的结构来组织两个主题在基调方面的关系,同一乐章内各个不同的主题间的关系,都变得自由了,即是奏鸣曲的骨干—奏鸣曲的第一部分也被修改,各个主题或各个小段落的连结句,到贝多芬手里则大为扩充,且有了生气,有了更大的和更独立的音乐价值。

典型的奏鸣曲式的基本部分由三大块组成,即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呈示部包含两个对比部分: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之间还有一个过渡部分叫连接部,在副部主题结束后还有一个概括性的段落叫结束部。展开部是把呈示部出现的素材以各种不同手段加以发展。再现部与呈示部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调性上有变化,再现部都统一到主调上来,再现部之后往往还有尾声,有的呈示部前面还有引子。

在贝多芬心目中,典型化的奏鸣曲也并非是不可动摇的格式,而是可以用作音响上的辩证法:他提出一个主题、一个副题,然后获得一个结论,结论的性质或是一方面胜利,或是两方面调和。贝多芬晚年时特别运用的赋格曲,使我们获得了关于音响辩证法的足够理由,由于同一主题以音阶上不同的高度三四次的连续出现,由于参差不一的答句,由于这个曲体所特有的迅速而急促的相互追逐的演绎法,因而使硬性的奏鸣典型化成为表白情绪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的“贝多芬风格”。罗曼·罗兰描述道:“这是艺术和心灵的奇迹.感情在这儿是一位强大的建筑师艺术家不是在某一个片断或是音乐体裁的结构规律中寻求统一,他是在自己的激清的规律中获得统一”。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通常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并成为每一个钢琴演奏家的必弹曲目。这32首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带有一定的自传的意义,并成为贝多芬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它的巨大价值在于发展和提高了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使作品超越了时代,成为人类宝贵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气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全世界人民熟悉它们,演奏它们,热爱他们。

二、奏鸣曲创作特征

G大调第十奏鸣曲是技巧较为浅易的一首。第一乐章最为出色,贝多芬在此作品中创造性地发展了的对话特点,首次在音乐中表现了两种对立音乐的争吵。这个轻松、可爱的小曲具有女性般的优美,是前几首中最具钢琴化的,在织体上清澈、精致、朴素、率直,音乐的进行显示了完美的独立性,和前一首一样处在明亮、快乐的世界中。

贝多芬倾向于音乐形象的现实主义和标题性,这促使他坚定地创造鲜明的,相互矛盾的形象对比,这是人与外界,人与大自然的对比,内心各种感情相互抗拒的对比,人的各种个性的对比。

按照作者的说明,显然在奏鸣曲Op.14,No.2中应该主要看到的是后一种对比。这当然不能排除同时表达了内心相互抗拒的因素,和特性统一的矛盾的设想。贝多芬不是第一个以人物的刻画,对话的特点来丰富器乐音乐。贝多芬的创新在于他形成了他前辈所未有的如此真挚和形象化的音调。

奏鸣曲Op.14,No.2有三个乐章,这也说明了贝多芬始终不渝地探求奏鸣曲整体的简练和富有表情的紧凑。

在这一奏鸣曲式乐章里,主、副部并不矛盾。主、副部主题都表现人在大自然界中的愉快。愉快有多种多样。副部主题第一乐句是一种愉快的摇荡。

1.把结束部的结构看为一个长大的乐句,包括它的补充终止。结束部是呈示部的一个暂时安定下来的地方,D大调稳坐在它的IIVV和弦和主长音上,旋律片段,音域狭窄音区偏低,重复很多,力度多半是P。这结束部表现出经历了一番运动之后,就地休息时的满足,出现了对位式的独白,自问自答,和声音响比前面都更丰满,织体比前更浓厚,每个半拍的后面都伴随着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律动,有如人在运动之后的心脏的脉动。

2.众所周知,展开部中是要转调的,并通过转调及动机加工来发挥动机的一切可能性。转调的布局和动机的选择是自由的。这一乐章中的呈示部的几个主题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因而展开部就无需有太大的冲突,其中的转调也都是些近关系调。

3在再现部中,呈示部的三个主题都应在主调((G)出现。这个再现部十分规矩。只是在连接部中先转人下属调C大调,以便副部在G大调再现时,G大调显得调性色彩清新。这也是极常见的手法。

创作特征范文篇7

关键词: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征

一、影响其艺术歌曲创作的几个因素

李斯特的青少年时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而活跃于欧洲各国舞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旅行、复杂多变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和异常频繁的各种社会活动使李斯特有机会广泛了解各国风土人情,接触各种思想和思潮。这一切大大地丰富了他的音乐创作,创作中也体现出明显的兼收并蓄特点,渗透着各种影响因素。

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种潮流,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已初现端倪,至19世纪初已经席卷了几乎整个欧洲。巴黎是当时欧洲各国最伟大的文化艺术中心,“那里是各种政治宗教派别及艺术流派争相竞妍的舞台……而年轻的艺术家想得到承认必须到巴黎去寻求发展。李斯特定居这里后一边自学文学、哲学和文艺评论,一边学习作曲,同时结交了巴尔扎克、海涅、拉马丁、柏辽兹、肖邦等文坛、画坛、乐坛的各界头面人物,对浪漫主义思想有深刻的理解。李斯特认为音乐和文学及其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依靠并运用这种联系,音乐就能达到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所交织的焦点,从而使文学、绘画等题材完全融化到音乐结构中,造成引人注目的戏剧效果。为了强调音乐中的文学性和哲理性,李斯特创作了大量的交响诗及其他文学性标题音乐,由于艺术歌曲从诞生时起就是和文学中的诗歌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标题音乐的创作从一定意义上大大丰富了他的艺术歌曲创作内涵。

影响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另一个因素是匈牙利的民间音乐。匈牙利民族具有悠久的民间音乐传统,从16,17世纪的“历史歌曲”和18,19世纪流行的“库鲁茨歌曲”来看,其音乐旋律富有即兴朗诵音调,同时渗透着匈牙利境内吉卜赛人的歌舞因素。李斯特自幼喜爱民间歌舞,并常跟随当时挨家挨户演出的波希米亚吉卜赛戏班子看戏,这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李斯特长期住在法国和德国,音乐创作也与法德联系较大,但在19世纪中叶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滋养和激发下,李斯特对旧的匈牙利传统仍较为珍视,并常以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为骄傲,匈牙利的主题也始终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过程。这“不仅表现在以民族旋律为依据或受其启发的作品中,也表现在他那火一般冲动型,活力充沛的气质上”。如根据诗人尼科劳斯·列瑙(N.Lenan,1802-1850)的诗谱曲的《三个吉卜赛人》人声和伴奏就广泛运用了带有增二度音程的吉卜赛音阶,伴奏中模拟吉卜赛人所奏提琴(fiddle)和岑巴罗琴(Cimbalo)的音乐使歌曲从头到尾洋溢着吉卜赛音乐的情趣,既粗犷豪放,又清新柔和。此外,李斯特的另一首歌曲《诀别》也具有类似的民间音乐特征。

对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影响较大的再一个因素就是当时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当李斯特在欧洲各国进行频繁音乐社会活动的同时,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如火如茶,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斗争异常激烈。在1830年巴黎七月革命与1848年匈牙利事变的时代危机中,李斯特受爱国的民主思想驱使同情革命,并成了一个人。而后来同宗教社会主义者的友谊又使他那强烈要求进步的思想愿望转化为对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的向往。这一切深深地影响着李斯特的思想和创作,极力反对创作中的规整、因循守旧手法及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其歌曲中强烈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大量反传统的色彩和弦和调性设置就是当时社会矛盾激化在创作上的反映。这一切使李斯特的创作几乎处于浪漫主义风格的边缘甚至更具有后来的印象主义特征。

除上述之外,李斯特早年在匈牙利所受的早期教育及贝多芬、肖邦、柏辽兹等人的音乐思想对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也有一定影响。

二、富有戏剧性朗诵的旋律音调

浪漫主义的“美声宣叙调”(belcanto-parlando)亦称“朗诵调”,是意大利早期歌剧表演风格的一种新形式,旋律变化不大,接近于说话般的自然音调,其音高节奏处理也接近戏剧朗诵音调,旋律背后常充斥有口语和朗诵的脉动。没有固定的结构模式,篇幅短小而具伸缩性。歌词常做纯音节处理,多用同音反复而较少起伏。

在李斯特戏剧性的叙事歌曲中这种音调较为常见,比如在《洛勒累》结束部分对洛勒女妖歌唱所造成的恶果的宣叙,在《我失去安宁》中对于“我痛苦无边”所发出的叹息等歌唱旋律就较口语化。钢琴伴奏的写作也很简单,有时伴奏,有时长时间休止,偶尔只用几个和弦来加强某一字某一音的强度,从而造成渲染气氛,增强戏剧性表情的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钢琴很少重叠人声,所以一首诗常常分成许多部分,朗诵性的诗句也不时被钢琴打断,而显得缺乏紧凑感。第二次改编的《早晨我起床并问道》就十分典型,如果与弗朗茨配曲的作品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两位作曲家的不同创作特点,弗朗茨将全诗纳人四个乐句,四条旋律线,二十个小节,而李斯特却整整用了四十六小节。同样,在为海涅的诗《你好像一朵鲜花》配曲时,相对于舒曼的二十小节,李斯特却用了四十五小节之多。

和许多浪漫派艺术歌曲作家一样,李斯特在音乐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方面都较擅长,所不同的是李斯特时常用戏剧性的创作手法来表现非戏剧性的诗节。在诸如《洛勒累》、《图勒的国王》和《你知道这个花园吗》等歌曲中,都把抒情部分处理成了较具戏剧性的叙事诗,从而把“淳朴典雅的古典歌曲改造成为充满浓厚的感情色彩的音诗和绘声绘色栩栩传神的音画”。特别在其晚期的作品中,戏剧性朗诵音调的运用有进一步强化的倾向,戏剧性因素的渗人更加明显,这也是后来李斯特不断修改自己的作品,造成现存版本较多的原因之一。

三、捕捉诗的意境创作钢琴织体

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与浪漫主义诗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1g世纪末至19世纪诗人们的大量多愁善感的诗歌,就不会有浪漫主义的情感表现,也就没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反过来,正是由于浪漫主义丰富的情感表现和对自然景物的刻画为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手法。钢琴声部是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伴奏织体不仅仅提供简单的和声烘托,而且常常利用其多变动的织体形式来表达描绘、象征或补充诗歌内容,其重要性有时甚至比歌唱旋律还要大。

李斯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钢琴演奏大师,在他创作艺术歌曲之前就已积累了多年演奏和创作钢琴曲的经验。特别是将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改编成钢琴曲的经历使其在写作艺术歌曲钢琴声部方面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许多艺术歌曲中都体现出诗词、旋律和钢琴织体三者相辅相成意境完美之妙。

《洛勒累》是诗人海涅根据德国民间故事写作的诗篇,大意是:在莱茵河畔,美丽的洛勒女妖整天坐在悬崖上梳理金发,并唱着迷人的歌曲引诱河面上的船夫,来往的船夫听了她的歌唱忘记注意暗礁,常遭覆舟之祸。李斯特在描写静静的莱茵河面时运用了三层织体的写法,织体的最上面是单声部的旋律,中间是带有旋律意味的分解和弦音型,最下面是和弦的低音,在节奏上与中间互相补充形成对比。从每小节三拍子的角度来看,低音部的第二拍用琶音加重力度使织体的节奏律动具有明显的船歌特点,从而形象地描述了莱茵河微波荡漾的情景。但描绘船夫和小船都葬身波浪的景象时,李斯特在中低音区运用了和弦震音音型奏出紧张而恐怖的音响效果,恰当地表现了激动和不安的情绪。低音区的半音级进音型上下流动如同翻滚起伏的波浪,使音乐场景的描绘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三个吉卜赛人》具有鲜明的匈牙利民间音乐风格特征,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声乐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歌曲中对于三个吉卜赛人各自的形象描绘也同样贴切真实,在织体的写作上也别有特色。在描绘第一个吉卜赛人在晚霞中用提琴演奏歌曲时伴奏的织体十分清晰,其上方是民间舞曲性质的结构完整的旋律声部,与人声形成对比,由属音A构成的持续声部以四分音符持续了八小节结束于主音上。织体的最下面声部亦有一个属音A构成持续声部,作为音型的下方支持。第二个吉卜赛人的形象是:抽着烟斗自由自在地望着自己吐出的烟雾。歌唱旋律是充满口语化的宜叙调,用间奏的伴奏进行衬托。每句后面快速地由下而上的琶音音型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口中吐出的缈缈轻烟。在描绘正在人梦的第三个吉卜赛人的形象时先是用钢琴织体的全部休止描绘人梦时的静谧,当微风吹来时李斯特用了低音声部的单音切分进行,随之而来的三十二分音符音型极其形象地象征了微风吹动下挂在树上的扬琴发出的阵阵弦鸣声。

此外,在《我的歌声轻轻飞翔》中对于平静而柔和的情感刻画,在《孤格》中对于孤树梦见棕桐的描绘等充分显示了李斯特无限宽广的浪漫主义想象力和极其娴熟的钢琴织体创作技巧,在这一点上,与舒伯特、舒曼等早期浪漫主义歌曲作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丰富多彩的和声运用

浪漫主义音乐最突出的是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冲动来引导创作,这就意味着创作不仅更加依赖乐器色彩和织体构成,而且更注重和声语言向更微妙的方面扩展与变化,要求在调性和声系统不崩溃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发掘其色彩表现。从李斯特许多艺术歌曲中可以看出,为了达到管弦乐般的戏剧效果,他对发展新的和声语言有着强烈的愿望。歌曲中变化和弦与半音化和声的大量使用,使调性和声的表现范围扩大到了更远的边缘。

《你从天上来》中钢琴前奏部分的和弦富于明暗色彩对比,细腻地表现出“甜蜜的安宁来到我的胸怀”的情绪,而在刻画“啊,我多么地厌倦”时作品先以E大调属七和弦等音为g小调的VII级降五音的属变增五六和弦以半音转为g小调,再以g小调重属七和弦等音为f小调的V级降五音属变和弦而半音转至小调,巧妙的半音等音转调和内声部的半音进行从而表现了“厌倦”的情绪,使两种不同的情绪在以和声为表现手段下呈现出强烈的对比。

在《迷娘之歌》开始第一小节核心动机的和声设计也很有特色,最低音是主音升F,升F大调V级减七和弦降了第VI还原D,旋律声部的升A倚音解决到升G,这样就构成了升F与升E,B与升A两个大七度,升E、升G,B与D构成减七和弦,音响紧张而富于表情色彩,刻画了主人公渴望远离困苦达到理想之地的急切心情。在这首歌曲的许多地方李斯特都运用了类似的和弦结构、远关系调性发展及半音和声进行表现迷娘的不同心情。

半音化是和声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19世纪已经成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一道主线,也是感情表达的一种特殊载体。李斯特在艺术歌曲除了以半音化表达特定的情绪外,还在歌曲中用以描绘有关的情景,烘托气氛,使作品更富有描写性、情节性和戏剧性。如《图勒的国王》中描绘国王将酒杯掷向海中沉人海底的半音阶乐句,《秋天的风》中通过低音和内声部的半音下行对秋风吹过荒凉的原野描绘,都说明了李斯特在半音化演进的历程上拓宽了其表现的领域,扩展了半音化处理的手法。

创作特征范文篇8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诗词钢琴伴奏

“艺术歌曲(德文Lied)是十九世纪初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产生的浪漫主义抒情音乐形式。是以抒情诗为基础为独唱而写。主用钢琴伴奏、专业创作的歌曲。”①弗朗茨.彼得.舒伯特是“艺术歌曲之王”,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艺术歌曲在其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诗乐合壁、词曲交融中体现着自身的艺术价值,给人以淳美的感受。其六百余首艺术歌曲作品的诗歌、曲调及钢琴伴奏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共同担负起艺术表现的重任,而三者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立性。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之诗词

歌词一般由诗人、词作家或剧作家写成。歌词的美即它的结构形成、形象意境的美。“它的作用在于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并且适于歌唱的语音,把歌曲中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它的形象、意境和思想具体地揭示出来。它是歌曲综合美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②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歌词,主要以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歌德、席勒和海涅等人的抒情诗为主。这些抒情诗内容简短精悍、寓意深刻优美典雅,有很强的浪漫情调与抒情风格。舒伯特这位天才的旋律作曲家,善于把诗歌变成音乐,旋律像永不枯竭的泉水不断涌现出来,赋予歌词以诗的品质与内涵,把歌曲的艺术表现提至更高的水平。在聚集着画家、诗人、文学家在内的艺术沙龙圈子里,彼此影响,激发灵感,促使艺术歌曲走向直观诗化,呈现出文学化的倾向,舒伯特深受浪漫主义影响并使音乐诗化,诗音乐化。

处于奥地利封建专制复辟时代,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矛盾中的复杂心境和感受,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应运而生。以文艺作品抨击封建制度,预示人类美好的未来。将艺术家们个人的理想禁锢在梦幻的王国里,常以抒发个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纯洁爱情的向往的情感为创作手段,以消极态度回避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表现。如由列露斯塔普作词的《小夜曲》:

就是把青年恋人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情的美妙意境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歌词充满浪漫主义抒情风格,迷人的夜色充满恬静、幸福的浪漫情趣。又如,舒伯特l8岁创作了由歌德叙事诗的浪漫主义奇妙意境的艺术歌曲《魔王》,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生动刻画艺术形象的典范作品。一如莎士比亚的《听听云雀》等等。舒伯特的文学观由于对自然的热爱而充满活力,他以音乐衬托语言,即使是平庸之作,在其笔下亦斐然成章,用音乐将诗人无力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表现出来,提升其艺术境界。例如名不见经传的诗人舒巴尔特得以流传不朽的作品《鳟鱼》激发舒伯特的创作灵感。20岁的他将这一引人深思的政治题材以抒情的笔调道出诗人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渴望自由。“《鳟鱼》现象”是舒伯特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

二、舒伯特艺术歌曲之旋律

旋律的创作是艺术歌曲创作的关键和灵魂,旋律的创作更多体现作曲家的灵感与智慧,及对歌词独特的理解方式与表达方式。旋律由不同音高的音符按一定节奏组成。旋律的美在声乐综合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构成声乐艺术美的主体,用来集中传达歌曲的情感与精神内涵,表达人对现实生活的内心感受。”③根据歌词创作的诗的意境谱写的歌曲旋律蕴藏着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变化曲调丰富多彩。(大致有单一曲式的多节歌,如《流浪》、两体(A+B)曲式存在着突出的对比性特点的,三段体(A+B+C)曲式、如《她的肖像》)变化,对比的手法,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这正是舒伯特创造感人音乐艺术形象的神韵所在。在运用音乐调性、调式方面,采用大小调调式变化加强音乐表现复杂多变的情感色彩,使旋律优美流畅,婉转的特点。例如《菩提树》描写菩提树下的白天与星夜不同时间的景与情。

“音乐的表现形式:调式、调性、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在同歌词结合抒发感情时,引起人们对音乐形象的联想与产生的表象更容易形象化。”④从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我们感受到舒伯特更多的是他的内省性的自我对话,充分运用音乐表现手段,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作曲技法高超,往往去刻画幻想的主观世界和对未来幸福自由的向往和渴求抒情性、自传性。个人心理刻画成为浪漫乐派典型代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侧重于感性胜于理性。音乐细致又奔放、无拘无束、淋漓尽致。驾驭乐思达到寓情于景,使情景水乳交融,从而叩击千万听众的情感之窗。能使那么多人动心动情,确如贝多芬所说: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这正是舒伯特创作风格中典型特点。扑捉、刻画鲜明的音乐形象的功力和灵感源自何处。唯有舒伯特最合人们美学理想的初衷,感慨舒伯特心有灵犀对诗词的领悟深入骨髓,旋律的空间感和空间感是多么具象,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一如采用威廉米勒的诗句而作的两部伟大的声乐曲《冬之旅》和《美丽的磨坊女》等作品。

三、舒伯特艺术歌曲之钢琴伴奏

钢琴是为艺术歌曲伴奏最优美、谐和的伴奏乐器。从舒伯特开始,钢琴伴奏音乐突破了古典乐派的对位与和声的衬托作用,将钢琴伴奏作为塑造音乐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奏部分音乐也通过一定技巧在钢琴中“唱”出自己的情感,揭示一定情形下人的心理情感变化,同时钢琴伴奏部分不仅要同诗词语感要求一致,也要同曲调协调,也是创造特定意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音色、力度等)感受审美效果。例如舒伯特谱曲的《魔王》。

钢琴伴奏从始至终使用八度和音的三连音节奏,刻画出急切奔驰的马蹄声,低音旋律又描绘了黑色森里中狂风的呼号。舒伯特用旋律、和声、节奏等各种变化将不同人物的角色特征加以区别;尖锐的不协和和音表现孩子的恐惧;和谐而均匀的旋律,表现慈父对孩子的宽慰;更为温柔而又美妙的旋律,表现魔王的诡计与迷人诱惑;不停顿的三连音创造紧张恐怖的气氛,当三连音突然停止,却又造成主人与马回到了家。然而,怀里的孩子却已经死去的悲惨结局。

极富戏剧性的钢琴伴奏,为《魔王》的表现增添巨大的艺术魅力,前奏间奏到尾奏,保持内心音乐的连贯和统一性,琴、歌、词彼此形成完美独立形象真正的二重唱,巧妙对立,体现以琴去唱。《鳟鱼》《小夜曲》《纺车旁的葛丽卿》等艺术歌曲的伴奏或再现风声和马蹄声,或描写鱼翔浅底,或模仿曼陀铃的琴声,或暗示纺车的转动无不曲尽其妙!

四、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的掌握

创作特征范文篇9

关键词:绘本;图画书;插图;创作

Abstract:Picturebooksisaproperbookformthatcombinespictureandliterature,especiallyemphasizetellingstorybypicture.Worksofpicturebooksillustrationhasrisentoapureartmodality,beautifulpicturesanddramaticwordsmelttooneform,whichisaperfectartisticcombinationofpaintingandlanguage.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productioncharacteristicsofpicturebooksandillustration.

Keywords:picturebooks;picturestorybooks;illustration;production

绘本是一种运用一组连贯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像故事的主题的书。“绘本”一词源自日本,是日文对英文“picturebooks”的翻译,即“图画书”。从英文来看就更加清晰,picturebooks(图画书)就是绘本。如果书里有图,但是图与图之间没有连贯的关系,就叫illustratedbooks,“有插图的书”。

以下就绘本图书及其与插图的关系、特征进行探讨。

1绘本和图画书的区别

“绘本”和“图画书”翻译成英语都是picturebooks,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图画书”就是“绘本”,但“绘本”并不完全等于“图画书”。过去不论是绘本,还是英文的picturebooks,都包含有以儿童为对象的意思,但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少针对成人的绘本陆续出版并受到大众欢迎。绘本分为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种类型。如果用“绘本”和“图画书”分别搜索,常常找到不同的书目,“绘本”可以找到儿童图画书,但也会找到相当多的成人绘本;而“图画书”往往就限定在儿童图画书的范畴中,对于国内很多喜欢儿童绘本的人而言,更喜欢用欧美的叫法picturebooks的直译,即图画书。

2儿童绘本(图画书)和成人绘本

儿童绘本(图画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涵义的概念,包容性非常强,从内容上来说它包罗万象、视角广阔,涉及的领域有天文、地理、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生活常识等。从形态上来说,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广义上的图画书可以把它分为硬纸板/婴儿书(board/babybooks)、概念书(conceptbooks)、玩具书(toybooks)、无字书(wordlessbooks)等等,其中图画故事书(picturestorybooks)是图画书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儿童绘本专指图画故事书(picturestorybooks)。

儿童绘本(图画书)的题材非常丰富,除了包括亲情、友情、生命、尊严、勇敢、自立等的生活故事之外,还包括幽默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童话故事、幻想故事,此外还有涉及自然灾害、战争与死亡的故事等,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鲜明有趣的视觉形象,创意独特的画面,生动简洁的文字和风格各异的表现手法让孩子在这些短小的故事里体验快乐的同时,得到情绪的释放和心灵的抚慰。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关注,喜欢儿童绘本。对于成年人而言,儿童绘本带我们进入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和儿童一起进入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愉悦的同时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成人绘本是在儿童绘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日益加大,现代都市人开始追求一种更为轻松的阅读方式,阅读审美习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从“纯文学”的阅读方式转而进入一个“读图时代”。

现代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对绘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挖掘,创作出许多专门针对成人的绘本,以轻松细腻的笔触,诗意而感性的语言,表达出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深得都市白领一族的喜爱,因此也有人把成人绘本称为小资读物。比如几米1999年创作的绘本作品《向左走、向右走》,画面中隐隐弥漫着一种寂寞和忧郁的气氛,营造出了诗意般的迷人风采,表现了现代人在孤独冷漠的城市中对生活温暖的向往。台湾绘本的领军人物郝广才2003年创作的《好好照顾我的花》以说故事的方式,勾勒出现代人常面临的难题,巧妙融入明喻、暗喻、类比等手法,诠释爱情与人生。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崛川波2002年创作的《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地方》,在日本创造了6个月内11次印刷的记录,以女孩子的角度,用清新淡雅的画风,描绘了在日常生活中与喜欢的“他”在一起时的小小幸福。

3绘本和插图的关系

绘本不是简单的“有很多图的书”,它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特别强调图画与文字的互动关系,即图文合奏。日本的绘本研究专家、儿童图画书的殿堂级人物松居直先生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区分“有插图的书”与“绘本”的关系,文字+图画=带插图的书,文字×图画=绘本(图画书)。

绘本和插图的共同点在于:①绘本和插图都以相关的文字为创作背景;②绘本和插图的创作都经过了主观意识转化成视觉图像的过程,都是艺术性的视觉传达形式。

绘本和插图的区别在于:首先,绘本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图书,强调图文结合,与文字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而插图更多的是辅助和诠释文字,具有从属性;其次,绘本是以多张连贯的整体形式存在,具有叙事性和连续性。插图则多以单幅、单张的个体形式存在,具有说明性和装饰性;再次,在表现技法上,绘本对画面的要求很高,不提倡电脑作图,多以画家手绘或手工制作(如拼贴、版画等)完成。现代插图的表现手法则丰富得多,电脑绘图应用广泛成为流行趋势;最后,绘本如果去掉文字,一幅一幅拿出来就是插图,插图则不能轻易转换成绘本。

4绘本图书插图的创作特征

4.1好的绘本大多是由同一个人撰写和插图的

在西方和日本,既写故事又画画的作者很多,作者和画者分开的情况较少。绘本作家用半年、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完成一部作品,有的绘本作家,可能一辈子只有三五部作品问世,但是一部好的作品可以长销不断,一版再版,多次印刷,成为经典,它不单是一本书,还是一件艺术品。而在国内,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可以称之为“图画书”的创作,基本上还是延续着作家写好脚本,再找画家合作画上插图的传统模式。作者和绘画作者往往是分开的。这样的创作方式使得绘画作者在表达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时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距离,无法真正做到文图融为一体。

4.2绘本中的图画和文字的关系独特又复杂

(1)图画与文字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图画往往蕴藏着文字以外的内容,没有图画,故事就没有意义,根本无法存在。这时,不管是图画还是文字,都不能单独表达故事全部的意义,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故事得以完整,图画与文字是一种互动关系,如佩特•哈群斯(美)所创作的《母鸡萝丝去散步》。

(2)图画与文字互相衬托,互相协调。多见于成人绘本,图画与文字是一种平衡的关系。

(3)只有图画没有文字的无字书,仅用图画就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无字书图画的叙事功能和解说功能被最大化。如世界著名插图大师莫妮克•弗利克斯(瑞士)的代表作无字书系列8册,全书没有一个文字,完全以画面来表现内容。

4.3绘本作家往往对其作品意义的延伸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绘本的图画与文字之间往往隐藏着丰富的细节和深长的意味,绘本创作者要用很多的心思去表现,用他们独特的视角、质朴的画面、简练的文字将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赋予深刻的哲学意蕴。

美国天才艺术家谢尔•希尔弗斯坦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有《爱心树》、《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等。他用极其简单的黑白线条,充满诗意又略带嘲讽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爱与索取”、“缺陷与完美”、“成长与依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他的作品幽默温馨,却又充满淡淡的人生讽刺与忧伤的气息,如同饱含生活哲学的寓言,不只吸引儿童,更深深触动大人们的心,征服了全球亿万读者。

创作特征范文篇10

关键词:浪漫主义;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征

李斯特全名弗朗兹•李斯特(FranzLiszt,1811-1886),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一位出色的音乐大师,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同时还有着作曲家、评论家、指挥家、教育家的称号,从他手中诞生的作品至今被人们奉为经典。在他的创作生涯中钢琴作品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如《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音乐会练习曲》、《爱之梦》、《旅行岁月》。除此之外,李斯特还创作了许多交响乐作品,如《马捷帕》、《死之舞》。声乐方面李斯特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既有大合唱作品、重唱作品,还有艺术歌曲。

一、浪漫主义时期西方艺术歌曲繁荣发展

浪漫主义兴起于19世纪初期,是欧洲文学艺术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在文学领域,歌德、席勒、拜伦、乔治•桑等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歌。慢慢的这种思潮由文学转向音乐,被逐渐被音乐所接受,形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概念。在音乐领域,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瓦格纳、柏辽兹、李斯特、肖邦等音乐家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充满幻想、激情与美感,尊重个性,真实的、自由的表达人的情感。在这一时期,因音乐在沙龙和平民家中大范围普及,弹琴唱歌成为了人们社交娱乐活动的主要内容,对艺术歌曲创作的需求量增加,艺术歌曲的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它将“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与音乐相结合,使其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艺术歌曲的篇幅较为短小和完整,与语言结合的也十分自然,能在短时间内细致的表现出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并一直流行至今。一提到浪漫主义艺术歌曲人们总会先想到舒伯特,其实李斯特在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创作与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泯灭的贡献,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很有特色,在吸取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等优秀作曲家经验的基础上,还保留了明显的个人特色,不仅采用具有开拓性的大胆革新手法,还融入了娴熟的技巧,在浪漫主义时期众多艺术歌曲中独树一帜。

二、李斯特艺术歌曲

(一)李斯特不同时期的艺术歌曲。李斯特一生中总共创作了82首艺术歌曲,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在音乐的呈现过程中强调的戏剧性和对比性,色彩鲜明,加强矛盾冲突,还运用了大量反传统的和弦应用与调性设置,以此来刻画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些明显的李斯特式风格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印象主义的特征。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开始是1830年李斯特在意大利旅行时,对声乐领域的创作进行了初次尝试,创作出了《彼得拉克十四行诗》三首和咏叹调体裁的《金发的天使》,但这一时期李斯特的创作还是以钢琴作品居多,声乐作品的数量相对较少;第二个时期是在1840年之后,此时正是李斯特创作的鼎盛时期,他的音乐活动开始由钢琴演奏转换为创作,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在他笔下诞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莱茵河畔》、《在睡梦中》、《罗列莱》、《迷娘之歌》;第三个时期是李斯特定居在威玛时期,这时李斯特开始在当地歌剧院担任指挥工作,与此同时,潜心研究音乐创作,创作出了大量的宗教音乐。这一时期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有《流浪者的夜歌》、《威玛民歌》、《我轻轻唱歌》、《我热爱你》、《紫罗兰》、《尽情欢爱》、《三个吉普赛人》、《何时你我重逢》等。(二)创作体裁丰富。李斯特在少年时期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匈牙利前往法国,尽管在钢琴演奏上很早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他依然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在他进行旅行演出期间,接触了大量先进的不同国家的诗歌,并自学了文学、哲学及文艺评论。所以艺术歌曲的创作多用浪漫主义时期著名诗人的优秀诗歌作为歌词,虽然语言不同,但,这些诗歌往往都具有积极向上的特点,如以德国是人海涅的诗歌为基础所创作的《罗列莱》《你好像一朵花》;以法国诗人雨果的诗所创作的《如有一片芳草地》、《在睡梦中》;以诗人歌德的诗歌创作的《迷娘之歌》、《你如今从天而降》等;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所创作的《牧人》、《渔童》等。据统计,李斯特的艺术歌曲中德国诗歌共57首,法国诗歌11首,其他的是意大利、英国、俄国、匈牙利等国诗人的诗歌。在艺术歌曲的体裁方面,李斯特也做到了广泛涉及,有抒情性的《如有一片芳草地》、《在睡梦中》等;戏剧性的《三个吉普赛人》等;叙事性的《罗列莱》和《谜娘之歌》等。(三)丰富的调性与和声。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中,极力追求音乐诗意上的表达,采用丰富、斑斓的和声与调性来表达诗歌的内涵。在和声编配方面,多运用增三和弦、重属增六和弦,同时还采用不同音程的模进手法,构成含有变音的调性和弦。在调性选择方面,选用大量远关系转调、离调手法,在曲子内部形成色彩化对比,增加了音乐表达上的紧张感。亚科夫•米尔什坦曾这样描述李斯特艺术歌曲中的和声写作“唯有在克服古典和声方法并创立新的音响色彩的表现手法时,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李斯特对此心中有数;一开始,他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就集中在和声领域。在青年时代李斯特就说过‘我赋予我的和声以最重大的意义,并特别严肃的对待他们。’在这方面,李斯特的天才究竟表现在哪里,三言两语是很难说清楚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和声的‘色彩解放’,这表现为广泛的使用和声色彩并从而丰富了传统和声体系”①。(四)变化的节奏、速度。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在节奏和速度方面也同样富有创新和特色。他突破了传统的固执、僵化、机械的节奏和速度类型。在节奏方面,李斯特认为艺术歌曲在演奏演唱的过程中节奏要相对于谱面表现的更加灵活些,根据情结做自由的拉伸变化。改变固定节拍中重音的位置,长短音的组合,以构成不稳定的切分效果。还会在奇数拍或偶数拍中加入相反的二连音、三连音的不对称节拍的混合应用;在速度的选择方面,李斯特根据作品情绪进行了各种变化的速度转换。根据诗歌剧情的发展适当的进行节奏和速度上的调整,较为准确的表达出了富有生气的诗意情感。李斯特认为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速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灵活的运用,使音乐有自由拉伸的感觉。为此他还特意创作出了“tempogiusto”一词,意为“灵活的速度”;在李斯特艺术歌曲中这些自由的节奏和速度使作品的呈现更加的诗意与戏剧性,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五)精准的力度控制。翻看李斯特的艺术歌曲,会发现李斯特对音乐演奏中的力度的要求十分精确。在他的z作品中除了ff、mf、pp等常用速度标记,还会用到dim、diminuendo、crescendo等更加详细的速度标记,对作品进行精准的表达,更好的将音乐中的细节所展现出来。(六)与声乐相融合的钢琴伴奏。艺术歌曲在呈现过程中,钢琴伴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要做到与人声声部融为一体,并且在演奏过程中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用音乐来描绘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每一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部分都是由作曲家们精心创作而成,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钢琴声部的音色、情绪、内容等方面的呈现都要与旋律声部相融合,相一致。除了在力度上严格控制外,还要注意演奏过程中手指的连贯,使音乐在演奏中充分表达出它的寓意。李斯特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要求极高,追求旋律与钢琴伴奏的有机结合,是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特色。

三、艺术歌曲《迷娘之歌》

《迷娘之歌》(MignonsLied)这一艺术歌曲是李斯特于1842年完成,以诗人歌德的诗歌作为歌词。在1843年李斯特将其改编为钢琴独奏曲,1860年又改编成了以乐队为伴奏的独唱歌曲。《迷娘之歌》讲述的主人公迷娘是一个意大利女孩,被吉卜赛人所拐骗。后来被德国人威廉•迈斯特所救并收留了她,迷娘对他心怀感恩,将他看做自己的恩人和父亲。这首歌是迷娘像威廉•迈斯特讲述自己身世的时候一边弹琴,一边吟唱的歌。歌中充满了迷娘对意大利南国风光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她对意大利的憧憬和向往。这是一首有变化的分节歌,每一节有主歌、副歌两部份构成。主歌部分速度缓慢,旋律像吟诵,副歌部分速度较快,旋律线有较大的起伏,情绪也比较激动。李斯特在创作这首艺术歌曲时赋予了它华丽的变音和弦、独到的和声进行、个性的转调手法,使这首作品的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迷娘之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和弦变音通过旋律的改变来顺应歌词的发展。歌曲第一小节的和声中,最低音为主音升F,升F大调Ⅴ级Ⅴ减七和弦降了Ⅵ级音还原了D,旋律声部中的倚音升A解决到了升G,这样一来,就构成了升F与升E,B和D构成了减七和弦。这样的创作手法使音响紧张而富有表情色彩,表达了主人公希望远离困苦之地,早回到家乡的急切心情。李斯特还在《迷娘之歌》中用到了复合和弦,将小三和弦与大三和弦相结合从而形成复三和弦,并且还运用了增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相结合的复三和弦,使音乐有了不同的表现作用。作品在78小节到80小节处的和弦结构是上方升F大调中的Ⅵ级到Ⅳ级,下方是属七和弦,从纵向上来看是属功能与下属功能的复合。由于一个是小三和弦,一个是大三和弦,所以和弦的结构在和声进行中有了变化,音乐色彩由明转暗,音响复杂、不稳定,与诗歌中的疑问相呼应。此外,李斯特在《迷娘之歌》中还多次用到了转调的处理手法,使调性的色彩产生变化用来展现音乐中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通过对李斯特艺术歌曲《迷娘之歌》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李斯特在艺术歌曲创作时的特点,追求音乐的“诗意”,反对艺术的程式化。他注重音乐色彩性的表现作用,在强调色彩性的同时,还不忘与音乐的内容表现紧密相连。在和声选择方面,李斯特运用了许多的转位和弦、复合和弦以及增三和弦;和声进行方面,在传统和声学的基础上运用了色彩性的和弦对置,增添了和弦间的对比;在作品调性的布局上,多采用转调、离调的手法,同传统和声的调性布局相比更具有表现力。李斯特的艺术歌曲虽没有他的钢琴作品耀眼,但在西方艺术歌曲的发展史上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创新性的写作手法使他的作品在浪漫主义时期众多艺术歌曲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西方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的研究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钱康仁译注.李斯特艺术歌曲精选[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管谨义.欧洲著名音乐集评传[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