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4:53:16

茶树范文篇1

关键词:茶树扦插技术田间管理

茶树扦插虽然在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生产上常进行夏插和秋插,而且扦插时间还与各地区气候条件和茶树生产轮次有关。为提高茶树扦插出圃率,在茶树扦插过程中,必须选择优质高产的插枝,选择适当的时间、土壤,采取适当的扦插方法。现将茶树扦插技术总结如下。

一、培育插枝

为了获取优质、高产的插枝,在母本园管理上必须注重修剪、施肥等环节,一般用于夏插(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的枝条,可在2—3月春季首轮新梢萌发前进行离地40~50cm的深修剪,然后留养插穗;而用于秋插(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的枝条,可在春季首轮新梢采摘后,进行轻修剪留养插穗。由于插穗修剪量大,母本园施肥量要充足,才能养出粗壮插枝和保枝旺盛的树势。通常母本园可采用“一基二追”方法,在秋插结束后施用基肥,施饼肥3.00~3.75t/hm2或复合肥750~11250kg/hm2;追肥可在每年的春梢萌发前(3月)和夏插剪枝后(8月)进行,每次施尿素150~225kg/hm2,要加强管理,及时清除花果,防治病虫和打顶。

二、整理苗圃

苗圃地应选择微肥性、排灌、交通方便的旱地,经深翻清除杂草,按照东西向整成宽110~120cm、高20cm左右的苗床,苗床间距25~30cm,苗圃四周开设排水沟,平整后的苗床经适当打紧压实后可进行扦插。

三、选择插穗

从良种母本园中剪取红棕色、半本质化、健壮、无病虫害、具饱满腋芽的枝梢,将枝条剪成长3~4cm,带有1片叶和饱满腋芽的短穗,剪口要平滑、倾斜。

四、适时合理扦插

在长江流域茶区,夏季扦插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秋季扦插则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而华南茶区扦插时间可略提前。扦插前将苗床充分喷湿,待表土不粘手时再按茶树叶片长度划线,一般插穗行距7~8cm,株距2~3cm,以叶片不重叠为宜。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插穗叶片下部将插穗直插或稍斜插入土中,深度以露出叶柄为宜,边插边将土壤稍加压实,使插穗与土壤紧贴,以利发根。一般可插300万~375万穗/hm2。扦插时,做到当时剪穗,当天插完,以保持插穗的新鲜。具体做法:在扦插时,将插穗基部快速蘸取少量高浓度生根粉,边蘸边扦插;也可将剪好的插穗在事先配制的50mg/L萘乙酸溶液中浸泡30s左右,捞出插穗扦插[1-2]。

五、插苗管理

1、浇水

插后苗床应立即淋透水,随即进行遮荫或防冻处理。扦插初期,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水量以浇透为准,该阶段大概持续7~10d,以后可每天浇1次。生根后,一般隔日浇水1次或数日沟灌1次,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2、除草

苗圃湿度高,杂草多,要及时除草,以防杂草与扦插苗争夺肥水,一般至少1周进行1次。

3、病虫防治

扦插苗腋芽萌发后,应及时检查和防治病虫害,特别注意叶蝉、螨类、粉虱与茶蚜等虫害以及病害发生。病虫防治要科学用药:一是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性能,合理选择农药,对症下药,当1种防治对象有多种农药可供选择时,应选择高效、安全、经济的品种,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类农药。二是根据病虫防治指标和茶树生长状况适期施药。依据防治指标指导施药,可减少苗圃施药的盲目性,避免“见虫就治”,降低农药用量;同时,选择害虫对农药最敏感的发育阶段适期施药,在采摘期内还应考虑茶叶的安全间隔期。三是适量施药,严格按照农药的有效剂量施药,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剂量。提高农药用量在短期内虽有良好药效,但往往会加速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使防治效果逐渐下降。四是按照施药目标和农药特性,采用适当的施药方法。针对病虫危害方式、发生部位及农药的特性,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五是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如茶毛虫病毒制剂、茶尺蠖病毒制剂、黑刺粉虱真菌制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植物源农药清源保、苦参碱、鱼藤酮等。

4、施肥

扦插苗圃的施肥和常规茶园差别很大,应掌握“少量多次,先少后多”的原则。苗圃施肥的方法主要有:穴施、沟施和根外追肥。一是实施茶树扦插后,茶树分枝还没有封闭前施用,离茶树10cm左右开穴,以树冠宽度为标准。二是沟施。基肥和追肥的沟施方法不同,基肥开沟20~30cm深,追肥开沟10cm左右;坡地苗圃施追肥,春季沟开在上方,夏季沟开在下方,轮换进行;施好追肥后要及时盖土。三是叶面施肥,是把化学肥料或微量元素的稀释液喷洒在叶面,经叶小气孔被植株吸收利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喷施叶面肥时要把肥料喷洒到叶片的背面,因为叶片背面气孔较多,吸肥能力比叶片正面强;喷施时期一般选在春茶萌动之前,不能过早或过迟,过迟施用影响施用效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过早施用,茶树萌发后易受到春寒的伤害;施肥的时间一般以傍晚为宜,早上有露水肥料容易稀释流失,中午有光照强喷肥容易焦叶,叶面肥如只喷1次效果有限,常需要多次喷施,一般多次喷施的间隔时间7d左右;单靠叶面施肥不能满足茶树养分需求,必须结合土壤施肥;有倒春寒的地区,喷施叶面肥还应与防冻措施相结合,可采用遮阳网、草帘覆盖和喷灌洗霜技术,以防止早生老叶受冻。

5、炼苗

夏插苗圃,可视天气情况,于10月开始逐步拆除遮阳网,开始时可在阴雨天揭开遮阳网,而在晴天再盖上;夏插苗圃越冬时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防冻保暖工作。秋插苗圃可在翌年4月选阴雨天拆去遮荫物,然后要根据土壤状况经常浇水,苗高15~20cm时,应及时打顶,摘去梢顶1芽1叶,促进茶苗分枝和基干增粗,提高出圃率[3-4]。

参考文献:

[1]白侯斗,邹丽萍.茶树扦插苗技术[J].致富天地,2010(7):31.

[2]吴淑平,吕立哲,蒋双丰.茶树扦插繁殖的原理及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10(7):13-14.

茶树范文篇2

1.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该虫在低山茶区年发生12~13代,危害盛期为5~6月及9~10月;高山茶区年发生8~9代,危害盛期为7~9月。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第三叶间嫩茎内。

1.2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其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为害。

(2)发生严重的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液,以消灭越冬虫源。

(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虫螨克1000倍液,或2.5%扑虱蚜1000倍液,或98%比丹1000~1500倍液防治。

2茶橙瘿螨

2.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2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高温、干旱、雨期长的环境,茶园虫数少,危害轻。全年有2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

2.2防治方法

(1)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0.3°Bé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2)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

(3)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3000倍液,或2.5%扑虱蚜800~1000倍液。

3茶丽纹象甲

3.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幼虫在土中食须根,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致使叶片边缘呈弧形缺刻。严重时全园残叶秃脉,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茶丛树冠下土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陆续化蛹,4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出土,5~6月为成虫危害盛期。成虫有假死性,遇惊动即缩足落地。

3.2防治方法

(1)耕翻松土,可杀除幼虫和蛹。

(2)利用成虫假死性,地面铺塑料薄膜,然后用力振落集中消灭。

(3)于成虫出土前撒施白僵菌871菌粉,用菌粉15~30kg/hm2拌细土施于土面。

(4)成虫出土高峰前喷施10%多来宝800倍液,或98%巴丹800倍液,或与871菌粉27.5~15.0kg/hm2混用。

4茶毛虫

4.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虫体毛丝有毒,皮肤触及痛痒红肿。幼虫咬食叶片,数量大时可把整片茶园吃光,仅剩秃枝,损伤树势,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幼虫黄褐色,腹背有8对较大的绒球状毛瘤,上簇生黄色毒毛。成虫产卵在中下部老叶背面,卵块上覆有黄色绒毛。

平地茶园年发生4代,危害盛期在4月、6月、8月和10月,高山茶园年发生3代,危害盛期在5月、7月和9月,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幼虫群集为害,一般有6龄。老熟幼虫迁至根际落叶下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4.2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茶毛虫卵块(特别是越冬卵),并保护利用卵寄生蜂。

(2)化蛹盛期结合中耕培土,耕杀虫蛹。

茶树范文篇3

关键词:茶叶;茶业;品种资源;树冠结构;病虫害预测

1背景

茶业的发展与中国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茶业是中国文化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茶文化的发展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历代中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的面貌。我们栽培茶树的目的是获得高产优质的茶叶,而茶树的品种资源的差异,树冠的构成状况,病虫害的预测与控制都与茶叶的高产优质密切相关。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的重要材料。筛选和培育优良的茶树品种,是茶树育种的重要任务。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以其为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茶树生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茶树树冠结构的构成状况,影响着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树龄茶树的树冠结构进行科学分析,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如合理修剪,施肥以达到理想的树冠结构,有效地提高茶叶产量,增进茶叶品质,适应机械化作业,便于采摘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塑造丰产树冠。

控制茶树的病虫害,是获取茶叶高产优质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国茶树分布地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提供了病害滋生的有利环境。已记载的我国茶树病害有130多种。茶树病害发生种类,因气候条件、种植年限和种植面积而有所不同。据估计,由于病害,茶叶产量每年要损失10%—15%,同时还严重影响茶叶质量。因此茶树病虫害防治历来是茶叶生产上的重要管理措施。茶叶病害的防治,往往因为诊断上的失误,使防治药剂选择不当或失去防治时效,造成病害发生严重。提供一种较准确且操作简单的茶树病害诊断方法,使茶树病害能通过简单的特征或病状,就可初步诊断出发生病害的种类,及早对所发生的病害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病害损失的有效方法。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茶叶生产也有了较大发展,但国内外对茶叶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茶叶理化审评方面,依然是使用传统的感观评测方法对茶叶进行评定,将计算机技术用于茶叶领域的为数不多。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茶叶的各种外形,内质作为各项指标,使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即可对茶叶品质进行分类与识别。

2国内外研究动态

随着茶叶产业的迅速发展,茶叶为人们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科研和生产实践均已证明,要想获得高的经济效益,茶叶的高产和优质是关键因素,品种的好坏,树冠的构成状况,病害的预测与防治是关键环节。

2.1茶树种质资源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是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目前收集和保存的茶树资源已达3300多份。但是,我国对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基本上仍停留在外部形态特征的描述上。须海荣等对茶树资源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收集了我国主要产茶省有代表性的茶树种质资源100多份材料的基础上,并经统一管理和栽培,对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理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定。湖南农业大学唐和平,陈兴琰早在1995年就从形态学、解剖学、化学三个方面进行测定,采用数学方法综合分析,探讨了茶树种质资源的形状差异和亲缘关系。2001,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罗军武教授等运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对茶树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茶树品种资源的分类和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2005年,罗军武教授联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们,利用AFLP-银染分子标记技术,对40个茶树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2.2树冠结构的研究

在茶树树冠结构的研究方面,张颖彬等研究了茶树树冠的不同留养方式对早春萌芽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茶树树冠的不同留养方式对早春荼芽萌发时间有不同的影响。立体留养的茶树因留养时间长,在肥培管理条件满足茶树生长需求的情况下,其茶芽较平面留养树冠的更为肥壮。杨德庄总结了丰产区经验,得到茶树要丰产其树冠结构必须达到的目标,为丰产树冠结构的塑造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专家根据树冠结构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为品种在规范化栽培条件下树冠结构的达标测定提供科学依据。2000年,罗军武、唐和平、黄意欢选用湖南省规范化栽培茶园1~18年生的槠叶齐品种为材料,以与产量、品质密切相关的14项树冠结构作为指标,根据它们的变化规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同年,罗军武、唐和平、黄意欢以小乔木型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灌木型品种槠叶齐为材料,对湖南8个地(市)规范化栽培茶园1~18年生两类型品种茶树树冠结构的15项指标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计算机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型品种树冠结构指标随树龄的增大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各项树冠指标均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予以表达。研究结果还表明,两茶树品种在1~6年生期间,各项树冠指标增幅较大,7~14年生期间树冠指标的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不大,树冠结构比较稳定;14年生后,一些与茶叶品质和产量密切相关的指标,如新梢密度、生产枝密度、百芽重、一芽三叶长度和单叶面积下降幅度加大。同时,从两类型品种树冠结构指标的变化来看,茶树类型不同,树冠结构动态变化存在着差异。2.3茶树病虫害研究

随着工业的发达,茶树病虫防治已由传统的农业措施防治过度到使用农药的化学措施防治,尹勇对茶树主要的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类防治方法。但这些都需要首先对茶树的病虫害进行早期的预测和诊断,进而才能在还没造成严重发病的情况下进行防治和控制。2003年,徐云等采用数值诊断的原理和方法,先将茶叶上发生病害的种类,按照病害发生时具有的病症及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将组中各个病害的病状特征分解为单独的特征性状,对每一个特征性状给予对诊病的意义的量化分值,做成各病害组的数值诊断表,再利用数学的方法,对各量化的分值进行比较,得到诊断结果,利用诊断病害的可信度表达诊断的准确性,当病害准确度达到60%以上的分值时,可以认为诊断准确,点击详细资料即可得到有关该病的相关资料,包括病原菌、发病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等。

2.4茶叶品质鉴定与分类研究

在国内外,茶叶品质大多数是通过人的感官评定的,其原因是由于茶叶的成分比较复杂,茶叶的品质并不能通过某种成分的量化就能表达的,它是各种茶叶成分的综合反映。近100多年来,各国在茶叶品质评价的内容和深度上都不断有新的发展,使其更加科学和规范,提高了感官审评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感官审评包括干看审评外形、开汤审评内质两个方面,分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等五个评审项目,每个项目又包含许多因子。茶叶感官审评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来评价茶叶的特征和品质,是一门应用感官分析技术的学科。但人的感觉器官的灵敏度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改变,从而影响评定的准确性。2004年,周亦斌等综述了国内外运用相关的仪器和技术对茶叶外形、汤色、香气和滋味进行品质评价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机器视觉技术在茶叶外形和汤色评价,电子鼻技术在茶叶香气评价和电子舌技术在茶叶滋味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新技术在茶叶品质评价中应用的发展趋势。文中特别提出了机器视觉系统,就是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它是用计算机实现部分人类视觉的功能,把所测对象映射成数字图像,并模拟人的判别准则去理解图像和识别图像,进而对所摄图像进行分类或分级。计算机辅助品质检测可以使品质指标定量化和标准化,而且计算机图像处理的精度优于人的视觉精度,对颜色和外形变化的反应也更灵敏。所以其技术和方法可以用于茶叶颜色和外形的评价。2006年,李姣等开发了茶叶鉴定专家系统,选择形状、色泽、纤维素、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这六个指标作为参数,将茶叶的理化分析与专家系统相结合,开发了一种功能齐备、智能性强的茶叶鉴定专家系统。

3结束语

目前关于茶树、茶叶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它们的生理生化方面,运用生物技术或数学方法进行研究,或者生物技术与数学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其中虽然也有,但是很少。所以,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来对茶树、茶叶进行研究是当前很热门的一项技术。

参考文献

[1]罗军武,施兆鹏,沈程文,刘春林,龚志华,黄意欢.茶树品种资源遗传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J].茶叶科学,2002,22(2):140-146.

[2]杨德庄.茶树丰产树冠的构成与塑造[J].福建农业,2003,(6):21.

[3]尹勇.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1998,(20).

[4]徐云,梅红,林莉,施晓群,周汇.茶树病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研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2):93-100.

[5]李姣,何东健,杜子鲁.茶叶鉴定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福建茶业,2006,(2):18-20.

[6]须海荣,董尚胜,骆耀平,童启庆.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理特性[J].茶叶科学,1997,17(增刊):100-103.

[7]唐和平,陈兴琰.茶树品种资源氨基酸组成与亲缘关系的研究[J].湖南农学院学报,1995,21(2),126-129.

[8]黄建安,李家贤,黄意欢,罗军武,龚志华,刘仲华.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研究[J].园艺学报,2006,33(2):317-322.

[9]张颖彬,梅鑫,徐懿,张奇华.茶树树冠的不同留养方式对早春萌芽量的影响[J].中国茶业,2005,(4):40..

[10]罗军武,唐和平,黄意欢.茶树树冠结构变化的数学模型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6(6):463-466.

茶树范文篇4

1茶树冻害鉴别

茶树受冻过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首先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发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害枯死。茶树严重受灾时,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分出现水渍状伤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51-51免费论文网-网-欢迎您

2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2.1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因而必须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扩大采摘面。一般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用轻修剪的方式,避免过重修剪,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要求修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施尿素450~600kg/hm2、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

茶树范文篇5

关键词:茶树冻害;鉴别;补救;预防

1茶树冻害鉴别

茶树受冻过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首先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发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害枯死。茶树严重受灾时,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分出现水渍状伤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

2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2.1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因而必须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扩大采摘面。一般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用轻修剪的方式,避免过重修剪,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要求修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施尿素450~600kg/hm2、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

2.3培养树冠

发生冻害后经过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若采用台刈或重修剪,则需要重新培养树冠,要求当年只养不采,第2年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待茶树高度达到90cm左右、树幅超过100cm时,改为“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分批留叶采摘方法。

2.4扦插苗的补救

更换苗圃损坏的棚架和薄膜,将浮出土面的苗木用手轻轻插入泥土中,盖好薄膜,用土块压实边脚,在拱棚上覆盖1层遮阳网,防止雪后晴天,太阳光强烈照射,发生组织失水,干缩萎蔫。另外,高山苗圃还可以利用山体或种植林带防御寒冷空气侵袭。

3茶园综合防冻措施

3.1培土保温

一至三年生幼龄茶树的茶园小雪前后在行内培土,增厚活土层。具体方法是:将茶行间的土培到茶树行间隙中,并将茶树根际耙平,促使茶树向下扎根,保肥、保水、保温,促进植株地上部枝叶繁茂,增强抗寒能力。

3.2茶园铺草

一般而言,在成龄园茶棚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农作物秸秆,能在冬春季节提高土壤温度2~3℃,增加土壤含水量4%~8%,对茶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3.3掌握好留叶时期

高山茶园的留叶时期与茶树冻害关系密切,秋茶后期留叶,因为过冬的时候叶质柔嫩,易遭冻害。留叶时期应在春茶末或夏初茶,这些叶子过冬时已经成熟,抵抗低温能力强,有利于茶树安全过冬。

3.4肥水管理

在茶树生长季节,要加强肥培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以促进茶树健壮成长,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寒能力。秋、冬季要重施基肥,尤其应注重有机肥施用,基肥施用应掌握“早施重施”的原则,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松土施足有机肥。有机肥可选用厩肥15.0~22.5t/hm2或菜籽饼2.25~3.75t/hm2,在3月上旬左右,也就是茶芽萌动时增施速效化肥或叶面肥作根外追肥。

3.5设防风带

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在茶园周围栽植防风带,能够有效阻挡冬季寒风和某些有害气体,提高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保证茶树安全越冬。高山茶园在迎风口种植防护林带,可有效地抵御寒潮袭击。另外,种植防护林后,对改良生态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均有良好的效果。

茶树范文篇6

关键词:茶树冻害;鉴别;补救;预防

1茶树冻害鉴别

茶树受冻过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首先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发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害枯死。茶树严重受灾时,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分出现水渍状伤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

2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2.1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因而必须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扩大采摘面。一般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用轻修剪的方式,避免过重修剪,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要求修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施尿素450~600kg/hm2、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

2.3培养树冠

发生冻害后经过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若采用台刈或重修剪,则需要重新培养树冠,要求当年只养不采,第2年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待茶树高度达到90cm左右、树幅超过100cm时,改为“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分批留叶采摘方法。

2.4扦插苗的补救

更换苗圃损坏的棚架和薄膜,将浮出土面的苗木用手轻轻插入泥土中,盖好薄膜,用土块压实边脚,在拱棚上覆盖1层遮阳网,防止雪后晴天,太阳光强烈照射,发生组织失水,干缩萎蔫。另外,高山苗圃还可以利用山体或种植林带防御寒冷空气侵袭。

3茶园综合防冻措施

3.1培土保温

一至三年生幼龄茶树的茶园小雪前后在行内培土,增厚活土层。具体方法是:将茶行间的土培到茶树行间隙中,并将茶树根际耙平,促使茶树向下扎根,保肥、保水、保温,促进植株地上部枝叶繁茂,增强抗寒能力。

3.2茶园铺草

一般而言,在成龄园茶棚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农作物秸秆,能在冬春季节提高土壤温度2~3℃,增加土壤含水量4%~8%,对茶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3.3掌握好留叶时期

高山茶园的留叶时期与茶树冻害关系密切,秋茶后期留叶,因为过冬的时候叶质柔嫩,易遭冻害。留叶时期应在春茶末或夏初茶,这些叶子过冬时已经成熟,抵抗低温能力强,有利于茶树安全过冬。

3.4肥水管理

在茶树生长季节,要加强肥培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以促进茶树健壮成长,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寒能力。秋、冬季要重施基肥,尤其应注重有机肥施用,基肥施用应掌握“早施重施”的原则,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松土施足有机肥。有机肥可选用厩肥15.0~22.5t/hm2或菜籽饼2.25~3.75t/hm2,在3月上旬左右,也就是茶芽萌动时增施速效化肥或叶面肥作根外追肥。

3.5设防风带

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在茶园周围栽植防风带,能够有效阻挡冬季寒风和某些有害气体,提高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保证茶树安全越冬。高山茶园在迎风口种植防护林带,可有效地抵御寒潮袭击。另外,种植防护林后,对改良生态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均有良好的效果。

茶树范文篇7

关键词:茶树;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福安市上白石镇茶树病虫害以虫害居多,如食叶类害虫(茶毛虫、茶丽纹象甲等)、吸汁性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病害发生相对较少,较常见的以茶炭疽病为主。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渐入相应的高峰期而为害茶树。为避免茶农盲目用药、减少茶园喷药次数,生产中应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了解病虫生活习性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达到经济、无公害化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病虫害习性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茶小绿叶蝉

1.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该虫在低山茶区年发生12~13代,危害盛期为5~6月及9~10月;高山茶区年发生8~9代,危害盛期为7~9月。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第三叶间嫩茎内。

1.2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其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为害。

(2)发生严重的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液,以消灭越冬虫源。

(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虫螨克1000倍液,或2.5%扑虱蚜1000倍液,或98%比丹1000~1500倍液防治。

2茶橙瘿螨

2.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2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高温、干旱、雨期长的环境,茶园虫数少,危害轻。全年有2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

2.2防治方法

(1)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0.3°Bé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2)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

(3)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3000倍液,或2.5%扑虱蚜800~1000倍液。

3茶丽纹象甲

3.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幼虫在土中食须根,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致使叶片边缘呈弧形缺刻。严重时全园残叶秃脉,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茶丛树冠下土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陆续化蛹,4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出土,5~6月为成虫危害盛期。成虫有假死性,遇惊动即缩足落地。

3.2防治方法

(1)耕翻松土,可杀除幼虫和蛹。

(2)利用成虫假死性,地面铺塑料薄膜,然后用力振落集中消灭。

(3)于成虫出土前撒施白僵菌871菌粉,用菌粉15~30kg/hm2拌细土施于土面。

(4)成虫出土高峰前喷施10%多来宝800倍液,或98%巴丹800倍液,或与871菌粉27.5~15.0kg/hm2混用。

4茶毛虫

4.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虫体毛丝有毒,皮肤触及痛痒红肿。幼虫咬食叶片,数量大时可把整片茶园吃光,仅剩秃枝,损伤树势,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幼虫黄褐色,腹背有8对较大的绒球状毛瘤,上簇生黄色毒毛。成虫产卵在中下部老叶背面,卵块上覆有黄色绒毛。

平地茶园年发生4代,危害盛期在4月、6月、8月和10月,高山茶园年发生3代,危害盛期在5月、7月和9月,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幼虫群集为害,一般有6龄。老熟幼虫迁至根际落叶下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4.2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茶毛虫卵块(特别是越冬卵),并保护利用卵寄生蜂。

(2)化蛹盛期结合中耕培土,耕杀虫蛹。

茶树范文篇8

关键词:茶树;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福安市上白石镇茶树病虫害以虫害居多,如食叶类害虫(茶毛虫、茶丽纹象甲等)、吸汁性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病害发生相对较少,较常见的以茶炭疽病为主。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渐入相应的高峰期而为害茶树。为避免茶农盲目用药、减少茶园喷药次数,生产中应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了解病虫生活习性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达到经济、无公害化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病虫害习性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茶小绿叶蝉

1.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该虫在低山茶区年发生12~13代,危害盛期为5~6月及9~10月;高山茶区年发生8~9代,危害盛期为7~9月。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第三叶间嫩茎内。

1.2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其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为害。

(2)发生严重的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液,以消灭越冬虫源。

(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虫螨克1000倍液,或2.5%扑虱蚜1000倍液,或98%比丹1000~1500倍液防治。

2茶橙瘿螨

2.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2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高温、干旱、雨期长的环境,茶园虫数少,危害轻。全年有2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

2.2防治方法

(1)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0.3°Bé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2)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

(3)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3000倍液,或2.5%扑虱蚜800~1000倍液。

3茶丽纹象甲

3.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幼虫在土中食须根,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致使叶片边缘呈弧形缺刻。严重时全园残叶秃脉,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茶丛树冠下土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陆续化蛹,4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出土,5~6月为成虫危害盛期。成虫有假死性,遇惊动即缩足落地。

3.2防治方法

(1)耕翻松土,可杀除幼虫和蛹。

(2)利用成虫假死性,地面铺塑料薄膜,然后用力振落集中消灭。

(3)于成虫出土前撒施白僵菌871菌粉,用菌粉15~30kg/hm2拌细土施于土面。

(4)成虫出土高峰前喷施10%多来宝800倍液,或98%巴丹800倍液,或与871菌粉27.5~15.0kg/hm2混用。

4茶毛虫

4.1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虫体毛丝有毒,皮肤触及痛痒红肿。幼虫咬食叶片,数量大时可把整片茶园吃光,仅剩秃枝,损伤树势,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幼虫黄褐色,腹背有8对较大的绒球状毛瘤,上簇生黄色毒毛。成虫产卵在中下部老叶背面,卵块上覆有黄色绒毛。

平地茶园年发生4代,危害盛期在4月、6月、8月和10月,高山茶园年发生3代,危害盛期在5月、7月和9月,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幼虫群集为害,一般有6龄。老熟幼虫迁至根际落叶下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4.2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茶毛虫卵块(特别是越冬卵),并保护利用卵寄生蜂。

(2)化蛹盛期结合中耕培土,耕杀虫蛹。

茶树范文篇9

论文摘要茶园是否优质高产取决于茶园的管理技术,而茶树树冠的管理是茶园管理的关键技术。茶树树冠管理包括茶树修剪和茶树采摘2个方面,介绍了茶树修剪和采摘技术。

1茶树修剪

1.1茶树幼龄期的定型修剪

在茶树幼龄期进行3~4次定型修剪,可抑制幼龄茶树主干的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增加骨干枝数量,迅速形成健壮的具一定高幅的采摘面。第1次定型修剪在扦插苗移栽后进行。当移栽苗高达25cm以上时,在离地面15~20cm处留1~2个分枝,剪去顶端新梢,部分茶苗高度不足25cm时,可留到5月中旬。进行修剪时,用整枝剪逐株修剪,只剪主枝,不剪侧枝,剪口要平滑,剪后留柄宜短。第2次定型修剪:一般在翌年春茶萌动前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用整枝剪在第1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40cm。修剪时注意剪去内侧芽,保留外侧芽,以促使茶树向外分枝伸展,同时剪去根颈处的下垂枝及弱小分枝。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定型修剪1年后进行,用篱剪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即离地面40~55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促进骨干枝正常生长。通过3次定型修剪后的幼龄茶树,可形成树高40~55cm、树幅60~100cm,具有一定数量的、粗壮的骨干枝层,然后采用“春、夏茶打顶轻采,蓄枝养蓬”的技术措施。秋茶后进行轻修剪,即在上次剪口上提高5~10cm,用篱剪剪成平顶形或略带弧形。经过2年打顶轻采养蓬,在茶树高达60~80cm、树幅达100cm以上时即可正式投产,进行成年茶树修剪管理。

1.2成年茶树的周期修剪

1.2.1常规茶园的周期修剪。①轻修剪。主要目的是平整树冠面,使发芽部位相对一致,调节芽数和芽重,控制树高,刺激下轮茶萌发,提高鲜叶质量等。树势强健的修剪宜浅,只要剪去3~5cm即可;树势较弱的修剪稍重,以剪去5~10cm为宜。修剪偏重可使单芽重明显增加,但芽的密度减少;修剪较轻则有利提高发芽密度,修剪时需根据茶园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轻修剪可在每年秋末冬初(11~12月)进行,也可隔年修剪1次。如在高寒山区为了早发春茶,多采春茶,轻修剪最好延迟到春末夏初(5月下旬)时进行。修剪的茶树以弧形为好,可增大发芽面和采摘面。修剪工具都采用绿篱剪(杭州、四川生产),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电动整枝机修剪(日本零件,杭州组装)。②深修剪。茶树经过几年轻修剪和采摘后,树冠面的枝条会变得密集而瘦弱,为使采摘面上的枝条得到更新就需进行比轻修剪重的修剪,这种剪法称为深修剪。深修剪程度一般是剪去树冠面绿色层10~15cm,大叶种20~30cm处,即基本上剪掉上一年留下的全部枝叶。深修剪对当年产量有一定影响,应隔3~5年进行1次较为恰当。

1.2.2密植茶园的修剪。密植茶园成园投产后,在年度轻修剪时尽量减少对萌动芽的损害,充分利用秋冬季形成的越冬顶芽和上位肥壮腋芽的生长优势,从而实现继续增产。为此可采用抽枝修剪法,即只剪去蓬面的鸡爪枝和徒长枝。这种修剪法,绿色叶面损失极小,枝条受伤少而轻,越冬芽完好无损,既保证了芽的数量又增加了芽的重量,并且可以比一般轻修剪提早5~7d萌发,春茶提早10d以上开采,增产达2成以上。抽枝修剪不受时间和季节限制,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进行,对密植茶园来说也是协调个体、群体矛盾的有效手段。连续抽枝修剪几年之后,茶树高增长太快可用深修剪进行调节。密植茶园因树冠面大,可在每年秋冬季(也可在春茶前)修剪1次边脚枝。

2茶树采摘

2.1幼龄茶树的采摘

在正常肥培管理条件下,经过2次定型修剪后的幼龄茶树,在春茶后期树高可达45cm以上,经过第3次定型修剪,茶树高达60cm左右,均可采用“打顶留叶”的方法采茶。其采留标准是春茶留2~3叶,采1芽1~2叶;夏茶留2叶,采1芽1~2叶;秋茶留1叶,采1芽1~2叶。在幼龄茶树采摘过程中应注意“采顶养边、采高养低、采密养稀”的原则。经过3次定型修剪和打顶留叶采摘后的幼龄茶树,在树高达60~80cm、树幅达130cm左右时,即可用成年树采摘措施管理。

2.2成年茶树的采摘

成年茶树应坚持“以采为主、采留结合、及时开采”的原则,才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春茶采名优茶原料,多为单芽,1芽1叶初展或1芽1叶展,如有5%达到开采标准时即可采茶。采名茶要求原料细嫩匀整,一般采摘1芽1叶初展、1芽1叶展或采单芽。大宗红条茶、绿茶、红碎茶要求原料为中等嫩度,一般以采1芽2~3叶为主及采嫩的对夹叶。打油茶和六堡茶则要求采基本成熟的新梢和对夹2~3叶。一般可采用“全年留鱼叶”或“春、夏茶留鱼叶,秋茶留1叶,及时、分批、按标准采留”的方法采茶。

2.3机械采茶

近年来,在我国大型茶场推广试用的采茶机,有双人担架式、机动型、螺旋滚刀切割式采茶机及水平旋转刀切割式采茶机2种。这2种采茶机的采摘质量好,操作方便,能适应各种地形的茶园作业,比手工采茶提高工效约10倍。在试用推广采茶机采茶的茶园,其肥培措施也需适当加强。

茶树范文篇10

关键词:茶树冻害;鉴别;补救;预防

1茶树冻害鉴别

茶树受冻过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首先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发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害枯死。茶树严重受灾时,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分出现水渍状伤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

2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2.1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因而必须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扩大采摘面。一般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用轻修剪的方式,避免过重修剪,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要求修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施尿素450~600kg/hm2、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

2.3培养树冠

发生冻害后经过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若采用台刈或重修剪,则需要重新培养树冠,要求当年只养不采,第2年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待茶树高度达到90cm左右、树幅超过100cm时,改为“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分批留叶采摘方法。

2.4扦插苗的补救

更换苗圃损坏的棚架和薄膜,将浮出土面的苗木用手轻轻插入泥土中,盖好薄膜,用土块压实边脚,在拱棚上覆盖1层遮阳网,防止雪后晴天,太阳光强烈照射,发生组织失水,干缩萎蔫。另外,高山苗圃还可以利用山体或种植林带防御寒冷空气侵袭。

3茶园综合防冻措施

3.1培土保温

一至三年生幼龄茶树的茶园小雪前后在行内培土,增厚活土层。具体方法是:将茶行间的土培到茶树行间隙中,并将茶树根际耙平,促使茶树向下扎根,保肥、保水、保温,促进植株地上部枝叶繁茂,增强抗寒能力。

3.2茶园铺草

一般而言,在成龄园茶棚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农作物秸秆,能在冬春季节提高土壤温度2~3℃,增加土壤含水量4%~8%,对茶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3.3掌握好留叶时期

高山茶园的留叶时期与茶树冻害关系密切,秋茶后期留叶,因为过冬的时候叶质柔嫩,易遭冻害。留叶时期应在春茶末或夏初茶,这些叶子过冬时已经成熟,抵抗低温能力强,有利于茶树安全过冬。

3.4肥水管理

在茶树生长季节,要加强肥培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以促进茶树健壮成长,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寒能力。秋、冬季要重施基肥,尤其应注重有机肥施用,基肥施用应掌握“早施重施”的原则,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松土施足有机肥。有机肥可选用厩肥15.0~22.5t/hm2或菜籽饼2.25~3.75t/hm2,在3月上旬左右,也就是茶芽萌动时增施速效化肥或叶面肥作根外追肥。

3.5设防风带

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在茶园周围栽植防风带,能够有效阻挡冬季寒风和某些有害气体,提高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保证茶树安全越冬。高山茶园在迎风口种植防护林带,可有效地抵御寒潮袭击。另外,种植防护林后,对改良生态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均有良好的效果。